亡羊补牢(推荐12篇)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简拼】wybl
【近义词】知错就改
【反义词】时不我待、知错不改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连动式
【成语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章炳麟《与孙思P论时事书》二)
【英文翻译】mend the fold after a sheep is lost
【成语故事】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 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 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 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 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成语正音】亡,不能读作“wàn馈薄
【成语辩形】补,不能写作“朴”。
【产生年代】古代
在上高一平面向量复习课的时候, 曾用到这样一道例题:
例 在直角梯形ABCD中,
学生解法1
由
(4+x) y= (y-2) x, 即x=-2y. (1)
又
-2 (4+x) -3 (y-2) =0, 即2x+3y+2=0. (2)
由 (1) (2) 解得x=-4, y=2.
上述解法先利用向量加法法则求得向量
2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正当我准备请同学小结解题思路时, 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 “老师, 我有另外的解法.”
学生解法2
由
(4+x) y= (y-2) x, 即x=-2y. (3)
又
则 -2x-3y=0, 即2x+3y=0. (4)
由 (3) (4) 解得x=y=0.
看到同一道题居然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同学们开始争论不休, 各自为自己支持的答案说明理由, 可以说是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
3 灵光一现
这突如其来的局面在我的意料之外.我灵机一动, 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查找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于是同学们开始冷静下来, 前后桌分组, 相互讨论起来.同时, 我也一边巡视, 一边指导学生讨论.
S1: (一位男生大声地叫道) 错题!
课堂上马上发出哄堂大笑 (当时这个男生羞愧地低下头了) .
S2: (女生) 好像没有见过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垂直这样的问题, 第2个答案不可能吧!
在这位学生的提示下, 其它学生马上开始找“证据” (翻书) 了.
S3: (一男生翻到教材118页很高兴地说) 第2种方法的答案是错的, 因为a⊥b中的a, b都必须是非零向量.
S4:为什么第2种方法算出的答案会是错的呢?条件
大家都觉得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 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我在肯定这位同学的回答之后, 鼓励学生继续去验证解法1的合理性.
S5:既然条件
“解法1的答案求出的向量
看到学生争论地这么激烈, 而且答案也逐渐明朗, 看到这个场景, 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S6: (一个女生大声地说道) 这是个错题!我觉得既然两个条件是等价的, 那么算出的x, y应该是一样的.而且, 两种方法算出的答案都不能保证梯形的存在.
“哦……”大家都一声长叹! (每个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笑容)
4 因“错”得福
由于自己备课时的失误, 险些造成教学上的科学性失误, 虽然及时补救, 但影响仍然存在.于是我向同学承认:因为自己在选题时思考不全面, 没有发现其中的误区, 因而浪费了大家的学习时间, 请同学们原谅.而学生们也很大度, 反而说:正是由于这样的误区, 反而给大家一个深刻的教训, 今后在学习时, 一定要注重概念的全面理解, 一定要注意解题后的反思、检验, 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作业乃至今后的一切工作实践.
看到大家还沉静在刚才的发现、探索的喜悦中, 我心里一亮:何不将“查错进行到底”呢?于是, 我便要求学生课后分组讨论, 然后每组上交一份结果.学生们虽然有点丧气, 但一听到还要继续讨论, 仍然激情不减!
5 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教学法, 指教师在教学生概念和原理时, 不是把结论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 而是给学生一些事实问题, 让学生积极思考, 独立探索,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鉴于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批判能力, 发现错误无疑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先进教学方法.从案例中不难看出作用:①提高了知识的保持 (因为学生需要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知识) ;②增强了智慧潜能 (因为教学中提供了便于学生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 ;③激励了学生的内在动机 (因为通过发现错误可以带来满意和内在激励) ;④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技能 (因为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
反思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 知识不再仅仅作为信息而被简单传递, 它应该成为引发学生思考的对象.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共同探讨, 尽可能的去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结论的, 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 决不暗示, 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过程.
反思2 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元认知识的基础, 学生只有喜爱数学, 对其产生兴趣, 才有可能去主动学习, 关注有关数学知识, 碰到一些难题时, 也会主动地去思考如何解决, 逐步养成自觉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
对此, 作为教师, 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不仅要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生动有趣、具有渊博的知识, 还要多向学生进行激励, 让学生大胆想、大胆做、大胆说.学生懂得了“学贵须疑, 学贵知疑”的真正意义, 同时也培养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 教师注意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议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 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从喜欢数学老师到喜欢数学课, 从喜欢数学课再到喜欢探索数学知识, 逐渐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产生自觉的学习行为.为学生元认知的发展准备好前提条件.
反思3 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教学着力点.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 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 我们的数学教学, 应力求体现“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落实教学的“主体性”, 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前提、基础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把学生看成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社会人, 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 信任学生, 支持学生参与.
1) 让学生发现错误.由于年龄特点所致, 高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一定的批判性, 适时的让学生接触一些错题、错解题是有好处的.
2) 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分析.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产生创造的前提, 而分析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数学教学中, 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数学规律、数学事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 而不只是传授知识.”教学中, 要做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 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发现, 尽量展示学生思维的全过程, 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如本节课中学生在教师无意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自我发现、自我探索, 这样的形式, 学生乐学, 学得也扎实.“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 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 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 而不能‘进入周转’, 知识没有加以运用”,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真切的话.由此可见, 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是多么重要.
反思4 体现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言语不多, 遇到问题能让学生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所学知识不是我的生硬灌输, 而是学生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在我的“无形”帮助下自然悟到.这样处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但很好地完成了例题的教学, 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巩固了原有的知识.
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事实证明, 学生完全有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且有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对自己发现问题的欲望非常强烈, 提问的积极性也很高, 生生之间互相启发, 互相激励, 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时候, 也是课堂掀起高潮的时候, 原本沉默的课堂变得活跃之极, 原本胆小内向的学生也变得如此机灵、可爱.让学生自己来提问, 犹如一根魔术棒, 教师拿来轻轻一点, 就让我们的课堂变了模样.把发现、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 为什么会使我们的课堂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归根结底, 是学生的思维获得了自由, 精神获得了自由, 他不再是诚惶诚恐等着老师点名提问的那一位学生, 他能自由的思想, 自由的提问, 自由的发言, 一个自由状态下的学生才是最具创造力的学生.
反思5 现行教学参考书中经常出现一些解题错误或错题, 教师在备课、选题中要特别注意仔细、认真, 也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如2007年温州市第1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卷中有两处错误:第18题 (立体几何) 中第2问”的问法不妥, 第19题的第2问的标准答案中所求得的方程还应加上限制条件等等.
总而言之, 今天的数学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明天.作为高中数学的教学, 应不只重视学生今天的考试成绩, 更应是今天的所学是怎么进行的?是学到了知识还是方法?对学生今后有多大的作用?所以, 立足于现实, 把握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重视学生的创新性, 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 是我们现在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叶立军.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胡庆彪.高中数学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半bàn夜yè十shí二èr点diǎn,绵mián羊yánɡ们men的de会huì议yì开kāi始shǐ了le,先xiān是shì一yì只zhī最zuì老lǎo的de羊yánɡ发fā言yán:“同tónɡ胞bāo们men,主zhǔ人rén也yě太tài不bú负fù责zé任rèn了le!我wǒ们men这zhè么me多duō羊yánɡ都dōu死sǐ在zài了le狼lánɡ的de口kǒu中zhōnɡ,他tā都dōu不bù修xiū理lǐ羊yánɡ圈juàn。我wǒ们men干ɡān脆cuì集jí体tǐ逃táo跑pǎo吧bɑ!”这zhè时shí,有yǒu母mǔ羊yánɡ提tí出chū了le异yì议yì:“可kě是shì我wǒ怀huái着zhe孕yùn呢ne,再zài说shuō了le,小xiǎo羊yánɡ羔ɡāo怎zěn么me办bàn?我wǒ们men可kě不bù能nénɡ眼yǎn睁zhēnɡ睁zhēnɡ地de看kàn着zhe他tā们men累lèi死sǐ在zài路lù上shɑnɡ啊ɑ!”经jīnɡ过ɡuò商shānɡ议yì,他tā们men想xiǎnɡ了le个ɡe好hǎo办bàn法fǎ。于yú是shì,有yǒu几jǐ只zhī羊yánɡ叼diāo来lái了le几jǐ个ɡe大dà脸liǎn盆pén,他tā们men把bǎ小xiǎo羊yánɡ羔ɡāo放fànɡ到dào里lǐ面miàn,另lìnɡ两liǎnɡ只zhī羊yánɡ各ɡè自zì叼diāo了le一yì捆kǔn绳shénɡ子zi。他tā们men先xiān把bǎ脸liǎn盆pén放fànɡ到dào了le最zuì壮zhuànɡ的de羊yánɡ身shēn上shɑnɡ,然rán后hòu就jiù用yònɡ绳shénɡ子zi把bǎ脸liǎn盆pén绑bǎnɡ上shɑnɡ。做zuò好hǎo这zhè一yí切qiè,他tā们men从cónɡ那nà个ɡe破pò了le的de洞dònɡ口kǒu钻zuān出chū来lɑi,几jǐ只zhī领lǐnɡ头tóu羊yánɡ在zài周zhōu围wéi找zhǎo了le些xiē青qīnɡ草cǎo、草cǎo籽zǐ,就jiù启qǐ程chénɡ了le。
走zǒu到dào半bàn路lù,一yì只zhī羊yánɡ的de脚jiǎo扭niǔ了le,几jǐ只zhī羊yánɡ叼diāo来lái了le草cǎo药yào,敷fū在zài那nà只zhī羊yánɡ的de脚jiǎo上shɑnɡ。刚ɡānɡ敷fū好hǎo,又yòu有yǒu羊yánɡ受shòu伤shānɡ了le……领lǐnɡ头tóu羊yánɡ发fā现xiàn,集jí体tǐ出chū走zǒu,绵mián羊yánɡ们men难nán以yǐ避bì免miǎn会huì受shòu到dào些xiē伤shānɡ害hài,于yú是shì又yòu领lǐnɡ着zhe大dà家jiā回huí到dào了le羊yánɡ圈juàn。
主zhǔ人rén被bèi绵mián羊yánɡ的de出chū走zǒu震zhèn住zhù了le,他tā一yí刻kè也yě不bù敢ɡǎn耽dān误wù,拿ná来lái工ɡōnɡ具jù修xiū好hǎo了le羊yánɡ圈juàn。从cónɡ此cǐ,绵mián羊yánɡ们men过ɡuò上shɑnɡ了le安ān安ān稳wěn稳wěn的de生shēnɡ活huó。
1. 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新课
1.看图片猜故事。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猜出这些故事的名字吗?(《乌鸦喝水》《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2.这些故事简短有趣,又含有深刻的道理,我们称之为“寓言”。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板书:寓言二则)(相机识记“寓”和“则”两个生字)
3.(出示课题)谁来读一读故事的题目?
学习生字“亡、牢”。
(1)“亡、牢”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们呢?
减一减法:忙-忄=亡
字理识字法:(出示“牢”的字理图)甲骨文的牢字,像一头牛被困在圈栏之中。
(2)指名读课题。
4.质疑课题。“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请小老师领读。
羊圈 叼走 街坊 后悔 从此 劝告 丢过 钻进去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做摘苹果的游戏。
寓 则 亡 牢 圈 钻 叼 坊 悔 此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导读好重点句。
(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教师相机强调“街坊”中的“坊”读轻声;“钻入”中的“钻”读“zun”;“ 叼”的读音为“dio”。
4.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出示填空,请学生补充完整。
课文中的养羊人丢了______次羊,最后他把羊圈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亡羊”的?(第1~4自然段)
2.丢羊的原因是什么?默读第1~4自然段,画一画相关的句子。
3.学生汇报,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1)重点句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圈”是一个多音字,在本课读“juàn”。学习生字“钻、叼”。
加一加法:钅+占=钻
形声字记忆法:“叼”左边的口字旁表示用口来叼,右边的“刁”表示生字的读音。
齐读句子。
(2)重点句2: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街坊”就是——邻居。“坊”是本课的生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加一加:土+方=坊;换一换:房—坊。)
街坊劝告时是怎样的语气?请你试着来劝一劝这位养羊人吧!
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养羊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呢?(无所谓,毫不在乎)
指名分角色读一读对话,相互评议。
4.过渡:好心的街坊来劝说,养羊人却不听劝告,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5.学习第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师生评价。(要突出两个“又”字。)
(3)为什么要突出两个“又”字?联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两个“又”字更能体现他不修羊圈带来的后果,而且能突出丢羊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4)齐读第4自然段。
6.过渡:两次丢羊后,养羊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7.学习第5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1: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你能体会养羊人现在的心情吗?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后悔”“现在修还不晚”来体会养羊人认识到自己错了。)
学习生字“悔”。换一换法:海——悔。
用“后悔”造句。
(2)课件出示句子2: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课文插图,指名说。相机学习“此”。)
读一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指名读句子。
(3)小结过渡:养羊人终于听取了街坊的劝告,及时修补了羊圈,结果——(幻灯出示句子)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四、联系生活,感悟寓意
1.语言训练:(出示课文插图)当养羊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会怎么说?养羊人会怎么回答呢?
2.同桌表演后,老师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深入学习了课文内容,现在你能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羊丢了及时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5.小结,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________,就________。
6.引学:“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7.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先和同桌小声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分享。
五、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指名读,口头给生字组词。
3.指导学生观察各个生字的结构特点、笔画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交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相机指导。
5.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一边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及书写要领。
6.教师强调写字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学生临写。
7.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后再进行书写。
8.全班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表扬写得较好的同学,并让其和大家交流分享书写经验。
一天,牛四回家,那羊圈的围栏坏了,可他并不在乎,也没想到要把围栏修补好,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这一天,牛四本来是来赶羊到山坡上吃草,可他一看吓了一跳:“我原本有好多羊,可现在怎么只有三只了呢?”他的话被邻人听到了,路过的邻人告诉他说:“你的羊是被狼叨走的,只要你把羊圈围栏坏的地方修好,你的羊就不会再丢了。”牛四吃惊地说:“噢!
原来是这样啊!
”然后他告别了邻人,把羊圈的围栏修好,从此以后,牛四再也没丢过一只羊了。
一、我的思考
学校谨小慎微, 惟恐安全出岔:春天踏青不搞, 冬天运动会停办, 体育课危险动作不教, 学校大门紧锁, 课间值班老师巡视……家庭更是小心翼翼:家用电器不让碰, 煤气、火炉不准触, 上学专人接送, 过马路有父母搀扶……是啊, 就算孩子在家、在学校安全了, 在外呢?我们保得了孩子一时, 能呵护他一世吗?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岗乡麦仁村7名小学生上学途中溺水死亡的惨剧, 就是响亮的回答。更何况大千世界, 今天这里火灾, 明天那里水患, 后天哪里又有地震发生……虽说不是危机四伏, 但也处处有艰险。我们对于安全问题和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应急预案更是必不可少, 但亡羊岂能只补牢, 要标本兼治。
二、我的建议
(一) 强化有效的良好秩序教育
绿灯走, 红灯站, 横过马路左右看;不拥挤, 不打闹, 上下楼朝右靠;前门上车, 后门下客, 见到老人、孕妇要让座;讲文明, 守纪律, 购物要排队……这些简单的常识几乎三岁的孩子都耳熟能详。然而, 交通违章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上下楼争道冲撞时有出现;上下车你争我抢屡见不鲜;疯狂抢购促销商品更是随处可见。这就是素养缺乏以及秩序意识的淡薄。特别是与现实利益冲突时, 更是视秩序如草芥。万事有因果, 造化不弄人。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的再次踩踏事故就是一个铁证。因此, 强化良好的秩序教育势在必行!我们要学习德国人的中规中矩, 要养成英国人的绅士风度。
怎样培养学生秩序观念?俗语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首先, 我们学校要担负起良好秩序启蒙教育的重责。要让孩子从进入幼儿园第一天起, 就接受严格的秩序教育。对那些不守规矩的孩子在母爱般呵护的前提下予以严惩, 以正校威, 让遵纪守规成为他们的习惯;其次, 教师、家长要言传身教, 在行为举止方面礼让三先, 做孩子们的楷模, 让谦让成为每个孩子的美德。
(二) 培养有效的自救能力
不经风雨, 焉有彩虹?我们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
1. 让野外生存训练成为孩子的必修课
我欣赏日本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在哪里跌倒, 就让他自己在哪里爬起来;让孩子学习摸着石头过河;让孩子一个人在丛林黑屋中度过漫长的黑夜……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意志, 使学生战胜胆怯、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遇事沉着冷静。四川地震, 如果没有生存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就没有9岁小男孩用柔弱的肩膀拯救自己和6岁妹妹生命的壮举, 更不会有被掩埋废墟中一周毅然生还的奇迹出现。
2. 让培养自救能力成为孩子的选修课
⑴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自救知识体系。人们总是告诉孩子:不能玩水, 会淹死人;电不能摸, 会触死人;鞭炮不能燃放, 易发生火灾……可有谁告诉孩子:溺水了, 怎么自救;同伴溺水了, 怎样实施救助;有人触电, 该怎么办;自己被困在大火中该怎么逃生……这些都是我们学校和家庭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 学校要定期举行各类安全自救知识讲座;其次, 在家庭中, 家长不要有顾忌, 要积极告诉孩子处理意外事故的方法及自救常识。10岁的英国小女孩缇丽, 借助海啸自救知识, 创造了普吉岛海岸上惟一没有死伤的奇迹。
(2) 强化安全演练的实效, 提高学生自救能力。安全演练要具有真实性, 不能停留在刻意安排上, 要体现突发事件的特征。因为, 突发事件绝不像安全演练那样, 等你做好充分准备才发生。不然, 安全演练搞得再成功都无效。学生在灾难发生时能自救才是硬道理。我们在进行安全演练时, 要强化安全演练的实效。会游泳的人都有这个体会:无论你把游泳技术学得多熟, 如果没有下河喝水的经历, 你是绝对不会游泳的。
今年我已经74岁。老实说,60岁以前我认为去火葬场遥不可及,而在2000年9月的一天早晨,起床之后我去厕所时,感到胸部疼痛、憋闷、头冒冷汗,想呕吐又吐不出来,虽然不知道害了什么病,但感觉与以往不同,于是休息一会马上去了学校医院,医生给我做了心电图,告诉我患的是心肌梗死,含两片硝酸甘油,马上让救护车送我到市中心医院。
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非常重视,送我到监护室在昼夜输液的同时,护士还向我宣布:不许下床,也不许翻身,吃、喝、拉、撒全由护士帮助。我这时才感到问题的严重,于是老老实实地与医护人员配合,两周后病愈出院,如果治疗不及时,也许早就离开这个世界了。
这次生病为我敲响了警钟。曾与死神打过交道的人,才知道健康的可贵。使我悟出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健康,失去了健康就失去了一切。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健康是“1”,而金钱、荣誉等等都只是健康后面的“0”;没有了这个“1”,就一切都等于“0”。
我在前几年就发现血压高了,血脂也高了,因为没有什么症状,没有把它当回事。虽然大夫开了药,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吃。现在不同了,我遵从医嘱,天天服药,使血压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不仅如此,还琢磨着如何彻底改变饮食结构。过去,我喜食肉类、油炸食品,越是肥肉吃着越香。现在不同了,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食;多吃粗粮,少吃精米、精面,红薯、玉米成了餐桌上的常见食品。每顿饭只吃七八成饱,现在慢慢也习惯了。
经过这场病,我开始反省自己,一莫伤感,二莫生气,亡羊补牢来得及,制订一套自我保健法,把握身体现状,注意“三查”:住院时全面查,有病门诊时重点查,平时自备血压计坚持查。做到自己的病自己知道,不至于病来惊慌失措。其实健康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自我保健活动中,我特别注意用脑。生物学里有一个“用进废退”的规律。人的某个器官,常用就会发达,弃之不用,就会退化。大脑是人体的总司令部,长期不用,全身都受影响,老化得就非常快。我开始学习医学知识,订阅养生保健报刊多种,把它们作为保持健康的“护身保镖”。为了用脑,我安排自己学书法、学画画、写文章,已在报刊上发表短文、杂文800余篇,有些获得征文的各类奖。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精英奖等50多项,出版书画作品集45本及光盘等,并获得奖杯、奖牌、奖状等奖品。
我还注意动静结合,把适度运动提上了日程。过去我几乎没有文体爱好,除了散步,什么都不爱好。在大学读书时会跳交谊舞,于是第一步选择了跳交谊舞,它的活动量不算大,但身体各个部位都能活动到。后来我又学习太极拳、太极剑。一招一式认真地学,从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到四十八式,全部打下来需30多分钟,每天坚持,雷打不动,持之以恒。没想到一辈子没有文体爱好的人,到老成了文体活动积极分子。
从那次心梗发作至今已经6年多了,我的心脏病再没有复发过。不仅如此,身体明显好转。现在虽已年逾古稀,但腰板挺直、步履轻健、精力充沛。尤其是每当我心境平和之时,回味那病中的意境,确实能荡涤灵魂,有一种看破红尘的豁达、顿悟和升华。例如名利乃身外之物,何必苦苦地追求呢?人生苦短,又何必让怨嫉恼怒占据这有限的时间呢?这是那次心肌梗死带给我的觉醒。
到了第五天早上,牧羊人起来放羊时,却发现羊圈里面一只羊也没有了。
牧羊人后悔极了,他决定跟那些可恶的狼斗争到底。于是他又去集市买了些小羊,准备引诱狼过来后晚上与之战斗。
夜里,他穿好衣裳出来巡逻,发现狼正在抓羊。他赶快拿起菜刀朝狼扔去。可还是晚了一步,不仅狼没有抓到,反而还叼走了一只羊。
第六天早上,那个人决定还是把羊圈先修补好。可谁知那晚,狼把隔壁邻居家的牛放了出来,并且咬掉了牛的尾巴。牛痛得四处乱撞,一不小心把羊圈撞坏把羊放出来了。就这样,狡猾的狼又成功将羊叼走了。
经过与狼一次次惨痛斗争的教训后,牧羊人人决定下血本,去集市买来了铁棍,把羊圈封得紧紧的。
比如:学习了《亡羊补牢》后,你觉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亡羊补牢还不晚?有的说“当我们犯了错误时,我们亡羊补牢还不晚。”还有的说“当我们现在学习成绩不太好时,我们亡羊补牢,努力学习现在还来得及。”也有的说“当我们得了一些小病时,我们要赶紧引起重视,免得小病引起大病。”看来学生对寓意已经理解透彻并能运用了。寓言是用一个浅显的故事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这个深刻的道理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2《亡羊补牢》这则成语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养,街坊劝他修羊圈,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有丢了养,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于是赶快动手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
1.谈话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寓言”的含义。接着揭示课题,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在理解题目的意思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字的意义,在教给学生解释词的意思的时候,可以把词中每个字的意思进行整合,即可解释清楚这个成语意思。在解释每个字的意思的时候,我慢慢的渗透一种学习方法,即:把字词的意思放在文本中去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在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先自己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识字环节,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读中感悟,体会寓意。
抓住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和表现不同进行教学,朗读,感悟。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悟出道理。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使学生真正受益。而且还总结了学习寓言的方法,为下一则寓言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不足之处:
1.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有些孩子人云亦云。
2.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生成,使课上的更精彩。
3.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制定并下发了《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加强股权交易、反避税、房地产业等领域的税收征管,做好堵漏增收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了2.4%。而另一方面,上半年全国财政支出增幅达26.3%。有学者预计全年的赤字大概占GDP比重的3.5%,而渣打银行则认为将超过4%。一般而言,世界各国以财政赤字占GDP比重3%为安全界限。
相关评论:其实,中国税收监管体制的漏洞一直存在,国税总局强化监管措施实属亡羊补牢,而不是对既有财政管理制度的重构。其实,适时推动中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全面革新,才应该是治本之策。
惊闻自来水暴利超过房地产
宁波自来水价格将从2.2元调高到3.3元或3.5元,涨幅超过50%,遭社会各界反对。一名网友发帖称,自来水的暴利甚至超过了房地产——宁波市自来水公司股东之一的宁波富达2009年一季报显示,自来水业务收入11532.19万元,业务成本6186.85万元,毛利率达46.85%,超过了房地产业。
相关评论:这实在是一个“雷人”的消息。自来水并非什么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工艺也没多少不同,宁波如此暴利,其他地方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要不是宁波富达沉不住气,想着上市发股票实现资本运营,结果在季度报告里露了马脚,恐怕自来水的暴利就算达到100%,公众也只能被蒙在鼓里,难明真相。
亏损国企为何能并购盈利民企
折冲樽俎经年有余之后,日照钢铁还是注定要被山东钢铁纳入麾下。山东钢铁是注册资本金100亿元的国有独资公司,日照钢铁则是山东大型民营企业。山东钢铁今年上半年共亏损12.85亿元,而日照钢铁今年上半年钢铁产量同比增长10.86%,进入全国前十大钢铁公司之列,上半年的利润应该在20亿至30亿元之间。
相关评论:亏损国企并购了盈利民企,上演了一出“逆淘汰”的悲喜剧。“逆淘汰”并购背后是地方政府作推手,银行提供授信,问题是:有哪一家以正常市场逻辑经营的银行,会放天量贷款给明显业绩不佳、经营不善的企业呢?通钢由国转民过程中造成的人命悲剧尚余波未了,山东钢铁借行政资源、信贷资源走逆向并购之路,令人深思。
两石油巨头三年上交2100亿暴利税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日前向媒体透露,中石化、中石油两巨头三年来上交了2100亿暴利税。牛犁还说,现在的石油企业原先是机关行政部门,如石油部或者是能源部。这种历史的体制、计划的特征,形成了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为主的这样一个上游的格局。
相关评论:一直哭穷的中石化、中石油,多年来总是靠国家财政补贴过日子,没想到3年间竟然向国家上交了2100亿暴利税。有人说,石油巨头获取的是上游的暴利,与老百姓无关。此话差矣!两石油巨头分明赚的是下游的钱,而处于下游消费的都是地地道道的老百姓。
国家统计局工资统计以偏概全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74元,增长12.9%。数据一经发布,引来互联网上一片喧哗,笑称工资“被增长”。此后国家统计局解释说,该项统计不包括私企和个体户,等等。显然,这是在用部分产业的工资情况,代表全国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相关评论:错误的数据必将导致错误的决策。一旦官方的平均工资确定,上缴的社会劳动保险基数就得提高,而且对政府其它行政决策的潜在影响将更大。拜托有关人员在出类似数据之前,“把脑袋从脚后跟里拿出来用一用”,攒出来的数字别太离谱了。
声称衰退已结束,加拿大央行摆乌龙
加拿大央行不久前正式发布其经济评估报告,声称加拿大的经济衰退“已经结束”,第3季度将出现1.3%的GDP增长。然而,加拿大财政部长费海提表示“不能苟同”央行的判断。他认为,经济复苏的迹象并不明显,且即使复苏,也要经过几个阶段和漫长的过程。
精读课本是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必要举措, 是夯实双基的必由之路。对教材图片的深度解读能迅速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增加对主干知识的认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秦始皇与哈德良
材料二:《秦长城》和《罗马长城》
材料三:《秦朝疆域图》和《罗马扩张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中国古代秦朝和古代罗马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异同。 (8分)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古代中外长城的共同功能。 (4分)
(3)根据《罗马扩张示意图》,指出古代罗马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关系。读材料三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秦朝和古代罗马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 (12分)
参考答案:(1)同:秦朝颁布了通行全国的秦律;古代罗马制定了影响世界的罗马法。 (4分)异:秦朝实行“人治”,罗马实行“法治”。 (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功能 :抵御外族入侵 ,维护自身统治。 (4分 )
(3)关系 :继承与发展。 (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4分)贡献: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造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罗马创造了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8分)
二、学生答案及存在问题分析
月考后,教务处组织了高三老师集体阅卷。我从高三(1)班王劲松老师处获取十三份答案, 抽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份答案并进行分析。
吴正慧同学答案:(1)异:秦朝时制定了体系较为完善的法律———秦律。它所包含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官僚世家等人,而是其统治区域内的所有公民, 不再包含任何的徇私舞弊及个人主观感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开放、自由的原则; 而罗马法在建立的过程中仍然保留一些针对奴隶的野蛮的习惯法,其制定目的主要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奴隶的权利依旧受到侵害,无法得到保障,具有一定的舞弊行为。
同: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加强管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
(2)抵御外来侵略者 ,在战争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御保护作用。
(3)古代罗马是希腊文明的发源地 ,如 :辉煌灿烂的希腊文明是由古罗马帝国发展而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功不可没,他的雄才大略及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是人类历史上灿烂的一页。古代罗马是民主政治的发展的标志,从两河流域发展而成并具有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城邦的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铸就了人们勇于探索、追求自由的精神,诞生了大批的文学巨匠,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曹弘雨同学答案:
(1)
(2)抵御外族侵略的功能;巩固统治,镇守疆土。
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关系:古罗马文明为基础,希腊文明是古罗马文明发展的产物。
贡献:
秦:秦朝修长城、灵渠,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文字,为世界文明留下一笔宝贵财富。制定了延续数千年的中央集权制度, 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央集权作出模板, 如德国的“三元制”。
罗马:击败罗马的海洋文明使罗马体制“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轮番而治、人民主权的特点给世界其他国家作出榜样。(“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条法律的制定延续至今。
未署名同学答案:
(1)异 :秦朝地方官吏由君主直接任命 , 而古罗马官员由公民选举产生。
秦朝时人民犯罪即被处死, 而罗马公民犯罪后拥有辩护的权利。
秦朝的法律制度由皇帝制定,而罗马则由议会审议制定。
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
(2)抵御外敌 ,防止周边外敌入侵。
彰显自身国力,维护自身统治。
划定疆域范围。
(3)关系 :古代罗马文明中包含希腊的文明。
贡献:
古代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地方设郡县,建立郡县制度;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古代罗马:制定罗马法,对世界古今法律制定都有借鉴意义;陶片放逐法;建立议会制度。
存在问题:三位同学的答案与所列参考答案大相径庭。具体而言:吴同学答案组织有以下不足:用词不够精练、准确;答题时未认真审题;罗列知识点呈现碎片化特征,不成体系;基本史实把握不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化倾向等。曹同学答案组织形式新颖,让阅卷教师眼睛为之一亮,但答案组织暴露了审题草率与马虎;基本史实把握不牢,时间顺序错乱;答案组织形式条理清晰,但答案内容有诸多瑕疵,影响得分。未署名同学答案语言组织较精练;基本史实把握不够牢固,在知识体系结构上稍显缺失。
三、教学补救措施
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情况, 我认为教师在以后教学中应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重现, 以求实现教学相长,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第一, 教师应教会学生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在审题环节:可培养学生“先审问题”,找准“关键词”,以做到“有的放矢”;再审材料,审清材料出处,找准与教材知识联系,审清材料内容找出核心词。在思考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密切联系设问与材料、教材之间的联系。在组织答案环节,教师可提高学生语言的精准化程度,注意组织答案的条理性、层次性与客观性。
第二,教师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历史观即人们对历史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历史观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强化训练,教育学生理性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形成客观、全面、科学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第三,教师应教会学生精读课本。精读课本是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必要举措。精读课本即读懂课本的所有知识, 包括目录、前言、学习建议、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本课要旨、本课测评、学习延伸、模块链接、注释、图片及解说等,学会理解教材、运用教材,进一步挖掘教材。课本知识是基础,是实现知识迁移与转化的首要前提。
第四,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与体系。完整的知识框架与体系是培养学生条理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是学生提升认识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宜与学生一起完成知识的构建,厘清知识的层次,解决学生答题时知识呈现碎片化和次序混乱的问题。知识结构的问题可以通过“前言课”的教学、“导言课”的教学或“目录课”的教学进行,有关此问题的解决可做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亡羊补牢》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亡羊补牢》有感1在寒假里,我读了一篇好文章,文章的题目是《亡羊补牢》。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从前有一个人,他的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叼走了一只羊。第二天,有人劝他补好羊圈,可是他一再强调:我的羊已经被吃了一只,不会再有事了。第三天,他发现又死了一只羊。于是,他把窟窿修好了,从此,他没再丢过羊。
我也亡羊补牢过。在期中考试前,我写完作业就玩,从不做课外卷子,上课还不认真听讲。结果,期中考试没考好。妈妈告诫我要认真地学习,我说:期中考试结束了,我再努力也考不回高分。妈妈听了十分生气,说:期中考完了还有期末呀,还有小升初啊!人生还有许多考试啊!妈妈的话给我敲了警钟,是啊,失败了应该想怎样去补救,怎么能继续犯错误呢?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开始积极主动学习,期末考试取得了全学年第三的好成绩。
这篇文章再次告诉我了这个道理,做错了事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读《亡羊补牢》有感2《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个放羊的人,羊圈坏了,狼从那里钻进去,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快点把羊圈修好,主人却不以为然。第二天,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主人很后悔,赶紧把羊圈修好了。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了。
读后,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错误,但我们常常会不以为然,忽视了它,不能及时地纠正过来。有时甚至还认为,一些小错误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如果这些小错误出现在大问题上,那么,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在一个树林里丢下一个没熄灭的烟头,发生了火灾,就会使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学习上也是一样。在平时做练习题或单元测验中,不多不少也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是我们只知道题做错了,而不主动去查明原因。使这些错误思路留在大脑中,导致更大的错误。
读《亡羊补牢》有感3周末,我读了一篇好文章,文章的题目是《亡羊补牢》。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从前有一个人,他的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叼走了一只羊。第二天,有人劝他补好羊圈,可是他一再强调:我的羊已经被吃了一只,不会再有事了。第三天,他发现又没了一只羊。于是,他把窟窿修好了,从此,他没再丢过羊。
我也亡羊补牢过。在期中考试前,我写完作业就玩,从不检查作业对错,上课还不认真听讲。结果,期中考试没考好。妈妈告诫我要认真地学习,我说:期中考试结束了,我再努力也考不回高分。妈妈听了十分生气,说:期中考完了还有期末呀,人生还有许多考试啊!妈妈的话给我敲了警钟,是啊,失败了应该想怎样去补救,怎么能继续犯错误呢?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开始积极主动学习,期末考试取得了的好成绩。
这篇文章再次告诉我了这个道理,做错了事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读《亡羊补牢》有感4我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有一次,在做练习题的时候,我做错了一道题,发现后,我却不以为然,心想:这点小错误怕什么,以后注意一点就行了。可是我没想到,会在单元测验中吃了大亏,这种类型的题全做错了,白白扣了很多分。这时候,我感到很后悔,如果当初我能主动查明原因,改正思路,这些分就不会被扣掉了。
经过这次教训后,我做错了事或题,我都要查明原因,改正思路。因为我知道:亡羊补牢还来得及。
读《亡羊补牢》有感5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我都会去预习明天要学的课文。
昨天晚上我还和往常一样,我翻开语文课本,明天的学习内容是《亡羊补牢》。
我以前读过,但是这次好像和以前的感受不一样。
这篇课文讲了:有一个人,一天丢了一只羊,别人看见了劝告他说:快把羊圈补一补吧!可是他不听,之后又丢了一只羊,原来是羊圈上有一个窟窿。养羊人感到了惭愧。
我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做错了事,马上改正,就不算晚。
读《亡羊补牢》有感6今天,我读了《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使我深受启发。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人养了一群羊,有一天,他发现羊少了一只,羊圈破了一个洞。他的邻居劝他赶紧修好羊圈,可他却不听劝告,没有修羊圈。到了第二天,羊又少了一只,他后悔了,并补好了羊圈。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丢过一只羊。
读《亡羊补牢》有感7我们学过亡羊补牢这篇寓言,这篇寓言主要讲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道理。
文中写,从前有一个人养了几只羊。有一天,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一只羊叼走了,街坊劝他说:“ 把羊圈修一修吧!”养羊人根本不在乎,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结果,第二天早上,狼友叼走了一只羊。养羊人很着急。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养羊人赶快堵上了那个窟窿。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做错事要及时改正,只要真正改正,还不算晚。
这篇寓言让我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妈妈就带我去医院,医生说:“这是一次小感冒,多喝点水就没事了。”回到家,妈妈让我喝水,我不在乎的说:“一次小感冒,不用喝水。”妈妈每次叫我喝水,我都会不在乎的说:“一次小感冒,不用喝水。”夜里,我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不得不再次把我送到医院。医生说:“要是治疗不及时,可能引发肺炎。”
听了医生的话,我大吃一惊,原来后果这么严重。幸亏发现的及时,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读《亡羊补牢》有感8我读了一篇亡羊补牢的故事,事情是这样说的,有一个人,养了几只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羊,邻居告诉他羊圈破了一个洞,让他补上,他不听。羊以经没了还补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他又发现少了一只羊,他很后悔不概不接受邻居的劝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错改错,这样就不会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读《亡羊补牢》有感9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而且知道自己错了也不听别人的劝告。例如:我们班有些同学上课不听课,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教育他一次不听,两次也不听,结果考试只有60多分,这样最后害的还是自己。
能知错就改,这样的孩子还是好孩子的。正如有句话说的:“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成语故事《亡羊补牢》,里面讲的很有道理,使我看了之后念念不忘,还把它实践在我的生活中,让我的学问库又加了一点资料。
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位农夫回家时发现羊牢破了一个大洞,农夫再看,羊圈里的羊从洞里跑了,但现在就补回羊圈的洞还不算晚。
这是只是成语大全的小小部分,但也有难忘的道理,也有深刻的体会。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例如:我们的班长有一次忘记派本子和上黑板登做错同学名字,被老师批评,但她并没有哭或沮丧,只是接受老师的批评,并每天默默地、努力地派好本子和登好名字,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这位同学是班长,成绩不错,但老师交待的任务没完成,就努力纠正,还没算晚。
所以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例如:我们的班长有一次忘记派本子和上黑板登做错同学名字,被老师批评,但她并没有哭或沮丧,只是接受老师的批评,并每天默默地、努力地派好本子和登好名字,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这位同学是班长,成绩不错,但老师交待的任务没完成,就努力纠正,还没算晚。
所以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主要是讲了一个人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丢失了一只羊,邻居劝他把窟窿补上。他不听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他开始后悔了,赶紧补上了窟窿。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做错了事不要太自以为是,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还不算晚。
读《亡羊补牢》有感10暑假里,爸爸给我买本叫《短小文言文》的书。我在里面读到一篇叫做《亡羊补牢》的故事,故事很简单,说是羊圈因为破,里面的羊也给狼叼走,牧羊人发现后把破的羊圈补。
故事告诉人们,发生问题,要及时作出补救。初读这个故事,觉得很有道理,可是仔细一想,便感到还有问题。在故事里,虽然牧羊人及时把羊圈补好,但同时建好的羊圈,既然这个地方破,也就无法保证别的地方一定固若金汤。破一处,补一处,再多的羊,也会死得光光的。所以我想,如果我是那个牧羊人,要对羊圈来一个全面的加固才好,或者干脆拆,重新建一个更加好的、更加牢固的羊圈。想起我家对出去的那条马路,今天一个坑,明天就有工人给补上;但后天却又出现一个更大的坑。
及时补修,应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满足于缝缝补补,我认为是永远弄不好的。经常从电视新闻里看到这个地区发生矿难,那个地区又发生矿难,悲剧发生后,总会听到有些人说要去补救,这就和人们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样,你头痛,有可能是你身体的别的部位引起的,要去做全面检查,对症下药,这样才可把病完全医好。话又得说回来,能够做到亡羊补牢,还是很不错的,这也是这个成语一直从遥远的过去传到今天的原因。但是比起这个成语来,我还是更喜欢未雨绸缪,它的意思是,尽管还没有下雨,但不妨先爬上屋顶把茅草盖厚实,把门窗加固好。
【亡羊补牢】推荐阅读:
亡羊补牢反思01-10
亡羊补牢教学心得07-03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01-28
小学语文《亡羊补牢》教案06-14
亡羊补牢三年级范文10-30
成语亡羊补牢的造句01-10
《亡羊补牢》读后感350字07-08
亡羊补牢读后感1000字10-22
《亡羊补牢》四年级读后感12-31
三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