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民阅读(精选10篇)

全民阅读 篇1

小学生希望开设阅读课,希望得到阅读方面的指导。

并不仅仅是校园里的中小学生,在当今读书风气亟待提高的时代,整个社会也更需要全民阅读的倡导和指导。正是基于这样的宗旨,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信息系教授徐雁主编的国内首次以全民阅读作为主题的专业图书《全民阅读推广手册》,不久前在第十二届深圳读书月期间在深圳举办了隆重的首发仪式。这本书不但开辟了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全新领域,而且全面展示与总结提炼了2007年中央九部委联合发文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以来的众多实践与理论及研究成果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对该作有着极高的评价:它的主要特色是用大众化语言从不同角度对阅读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这对于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会产生更大的“助推作用”。

《全民阅读推广手册》作为文化与科普类读物具有三大可读性特点,即:重视纸本经典读书、重视儿童导读和面向未来阅读。同时还集纳了最为新颖、实用、权威的中外信息。全书共77万字,分为九个单元,即:1、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3、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4、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社会;5、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6、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7、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8、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每一部分均以经典的阅读名言开篇,并简介该部分内容。

纵观《全民阅读推广手册》的这九大部分内容,每一部分都是以传世经典的阅读名言做开篇,而后对这一部分进行精辟、全面、简要的阐述。全书科学布阵九大单元,既有给力人生的阅读智慧,又有给养心灵的“阅读疗法”,既有积淀丰厚的藏书文化,又有精彩纷呈的都市阅读,并且介绍了阅读机构、导读书目、读书媒体,以及方兴未艾的数字化阅读等有关方面的内容,不仅总结了阅读学的传统理论和成熟经验,而且展示了阅读实践的新方法和新进展。因而,它也是一部开卷释疑、读之益智的重要工具书。该书有双重效用:1、满足了我国图书馆、媒体、相关社团与机构等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等工作上的需要,2、有益于一些分类读者在不同专业上的拓展

阅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现代人必须养成读书、阅网、观景三结合的阅读生活习惯“全民阅读”这一理念覆盖阅读客体、阅读主体、阅读本体三个重要领域,凸现了“大阅读”观的时代价值。因此,和《理想藏书》、《书天堂》等“书之书”相比,《全民阅读推广手册》更像“阅读宝典”,所有关于读书的方法、途径,都在书中做了全面的知识汇总,主编徐雁教授最初策划这套书时,就是按照“阅读小百科”来设计条目的,这部书的阅读对象也是面对普罗大众。所以,《全民阅读推广手册》推介古今阅读理论的精华和中外阅读实践的经验,不仅总结了有关阅读的传统理论和成熟经验,而且展示了阅读实践的新方法和新进展。

数千年来,中国读书人都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亘古不变的名言做标榜。拥有着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等这样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没错,只有通过阅读,人类精神世界才能得以发育成长;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得到从文明成果得以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类的强大力量;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继承和弘扬人类的伟大精神。不仅如此,我中华民族的伟大繁盛,同样需要通过阅读打牢文化根基。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关乎个人修身益智的大事,更关乎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

该作图文并茂,既集中展示了古今中外优秀的阅读学思想学说,又荟萃了世界各地阅读推广工作的先,正如象主编徐雁教授所说的那样:旨在促进古今阅读理论知识和中外阅读实践经验的进一步传播。而我认为在此,还可加上一句:“这套书使阅读作为一门科学,展示了她优美的面貌和动人的魅力。”尽管《全民阅读推广手册》作为全民阅读推广进程中的里程碑,此后的路程正长,风雨仍多,具体的务实工作还有很多很多,但这部书足以让我们在精神上获得鼓舞,并继续形成合力,推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更好更快更扎实地进行下去。

如果说学习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那么阅读就是这个过程中的催化剂。不管是在成人的过程中成长,还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努力成才,阅读永远是人类社会的主题。在目前全国读书风气亟待提高的时期,该书问世后,将成为培养“读书种子”,凝聚“阅读情意”,提升“阅读技能”的书香读本。更将成为师长们引导广大学子和谐把握“书本阅读”和“网络阅读”关系的工具之书。我们期待着通过该作中对古今中外阅读理论知识和阅读实践经验的诠释,广大青少年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和启迪。务求把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办得更加真实可靠,即要人情和激情,又要有创意和创新。真正做到有益来者,惠及公众,深入人心。

也正如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的所言,“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庭阅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营造一种爱读书的家庭学习气氛,便成为家庭文化环境建设中极有意义和非常重要的任务。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件受益无穷的事。同时这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更是当前阅读推广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

《全民阅读推广手册》的可读性价值正在于此。

在少年儿童心目之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儿童文学冰心老人说得好:“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只要我们坚信如此,尽管我们置身于当今这个以光与电、屏与键为新科技工具的网络世界,凭借着笔与墨、版与铅的传统人文积累,藉此《全民阅读推广手册》的出版发行,广大读者和阅读推广工作者也一定能够积极凝聚智慧,努力开辟新境,建设好这个在现在和未来书香依然传家、文雅必将继世的“数字化时代,美好的书香风气必然能传遍整个中华大地。

参考文献

[1]、曾祥芹.《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序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

“全民舌尖时代”说“全民阅读” 篇2

在没有电视网络的几百上千年里,人类各民族的学问和文化,口口相传。由于所传播的时空十分有限,于是图书和文字承载着文明社会最大的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功能,保证了文化的规范性与丰富性并存共生,这也使得世界上众多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和民族,奉图书为精神家园,视读书为人生好习惯。20世纪20年代,电视媒体问世,仅几十年工夫就发展到天下传播唯此为大的态势,图书瞠乎其后。近年加上微博、微信等电子平台的侵入,中国城乡举目所见,中青年不读书的占到了八成以上,各年龄段不会用电脑、手机的几乎没有,这等高科技产品全能玩得转,似乎就长了大出息似的,就连中青年文化从业者也大多迫不及待地把书本丢到了爪哇国。

有人喜欢用历年图书发行量或总码洋数据去力证图书市场的繁荣。乍看每年各出版社的经营数据,纸质书逐年增长,电子书蒸蒸日上,中国出版业似乎就要迎来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第二个出版高潮。但行内人却在苦笑,纸质书靠教材和教辅书支撑着,电子书还在酝酿期,国民阅读量的提升难以得到实证。再多说一句:即便是销售额在递增,但增幅与通货膨胀相比,孰大孰小,不比也罢。

当代中国人不读书,当然有理由。有过那么长时间读书传统的中国人,近现代以来,实在被战乱和饥饿折腾得太苦了,学富五车不如黄金满籝。当一个民族的饥饿记忆最终被“写”进DNA生物链而读书程序被“改写”甚至“删除”的时候,一旦有了足够的进食条件和做食花样,很容易像木马病毒一样以无限大的形式爆发出来。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到了今天,却没有几个人去考虑吃了之后要做什么,似乎吃就是一切,变本加厉地吃多吃好似乎成了人生的终极追求。所谓饮食文化,这“文化”二字不过是给人的饮食本能添上一个优雅的花环罢了,傻瓜才拿它真当文化。中国人的爱吃,从《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即窥见端倪。两年前,《舌尖1》火得不成样子,今年《舌尖2》又再度火爆,尽管《舌尖2》因其拍摄真实性的问题,近期被网友 “人肉”得厉害,但这样的过激反应,正是国人爱吃之心大爆发的一个明证。可悲的是,在读书这件事上,连这样的争鸣和争议都少得近乎可怜,国人与“读书”之间,形成了一层厚重的隔膜。

近几年关于全民阅读的口号宣传阵势不可谓不大,但读书之道,一不是生存所必需,二没法像“一胎上环、二胎结扎,三胎墙倒屋塌”那样依靠法律的强势来“上手段”,再好的宣传也难收到应者景从的效果。尽管历史上有过读书犯法的年代,但却不会有因不读书而犯法的事情出现,即使将全民阅读奉为国策,也没法像查酒驾一样,两个月不读一本书就给关到局子里去。要想提高全民族的读书意识、养成读书习惯,靠“全民阅读”的口号很难成事。政府没有呼吁过“全民看电视”,但《非诚勿扰》《爸爸去哪儿》等电视节目的影响已深入人心;政府没倡导过“全民舌尖”,但全民已经舌尖而且还将继续舌尖下去。

还是回到全民阅读的缘起。“世界读书日”的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阅读只占其一,只有当一个社会上有相当比例的人拿起笔(键盘也算广义的笔吧)来写作时,触碰人们眼球的文字才会更带有温情和智慧,人们对文字的感觉才会更亲切、更细腻,文学发展也才更枝繁叶茂、汁液饱满。因此,“全民阅读”只能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素质走向及格的初级阶段,尽管要达到这个目标,路程其实并不近;而让更多的人形成写作习惯,则是它的高级阶段。在奥运会短跑项目,中国只出过一个冠军刘翔;在诺贝尔文学奖赛场,中国只出过一个冠军莫言。一个没有广泛田径和写作基础而只靠国家养着几个“专业运动员”“专业作家”的国度,能有刘翔和莫言的昙花一现,可以知足矣。老实说,在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全民舌尖时代”,“全民阅读”只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低奢内”愿景。

全民阅读活动总结 篇3

是最新发布的《全民阅读活动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全民阅读活动总结

泰宁一中全民阅读活动总结

我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导全校师生“好读书,读好书”,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打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溢满书香的校园文化,并通过读书活动,陶冶情操,修养性情,增长智慧,提升教艺,努力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幸福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

今年积极开展了全民阅读活

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增展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品味。现将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次读书活动要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创先争优等活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读书活动以自学为主,同时通过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专题辅导、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定期集中学习,适时开展读书活动评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具体成效

(一)教师读书

1.教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2.教师自费订阅教育教学杂志或到阅览室借阅,认真阅读、采英撷华。

3.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书籍,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4.利用双休日、范文TOP100假期,诵经典、品名著,充实自我,提升品味。

5.开展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 营造“师生同读”的书香氛围,奏出校园最美的乐章。

6.语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并在备课上有所体现。

(二)学生读书

1.学校组织了语文教师讨论、反馈,选择一定数量的经典书目按学段推荐给学生进行阅读。

2.开展了关于读书活动的主题班会,进行宣传、发动,组织、讨论和落实。如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讨论。

3.每天利用中午或下午下课后到晚自习前半个小时左右时间,读学校图书馆里适合学生阅读的一些书。基本做到每两个星期读一本约300的书,了解梗概,说出最精彩的地方。读的时候讲究读书方法,可用浏览读、快速读,也可以用精读法重点读等。

4.成立了读书小组或读书俱乐部,及时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发挥小组长作

用,让小组长代替老师实行管理,定期了解小组成员读书进展,让小组同学相互督促,及时强化学生读书的意识。

5.语文老师可以开设了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看课外书时,做批注、勤写读后感,7.利用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时间,范文写作学生轮流诵读优秀文章或推荐一本好书。

8.班级成立了图书角。(人均不得少于1本)

9.把读书活动融入学校科技艺术节,检验学生读书活动的成效

如可在科技艺术节期间开展有关读书活动的知识竞赛。

10.学校广播站增设了“向你推荐一本好书” 的栏目,定期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11.把读书活动从校园延伸到了家庭。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读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及其重要性,鼓励家长和学生同读一本书。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

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拓宽读书渠道。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过春节的时候,送好书压岁。

12.由各个教研组承担一次全校性的读书讲座。

13.不定期开展了“读书经验交流会”。

14.组织评书活动。高年级的学生阅读范围要广阔一些,他们看了一些书籍后,很想有机会交流一下对书中人物的看法。组织评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5.组织了读书笔记展览会。从不同年级的知识水平出发,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帮助他们掌握记读书摘要。做读书卡片、写读后感的方法,不断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组织写读书笔记的经验交流会,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

五、阅读成果

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

(一)教师:每学期期末写了一篇读书心得体

会,学校汇编成册。

(二)学生:

1.各班评选读书先进个人。

2.举办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征文活动,评出了一、二、三等奖。

全民阅读活动总结 篇4

一、高度重视,广泛宣传,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区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读书月活动,及时召开了班子会、机关会、校长会,成立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广泛宣传,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打造和谐沈北、文化强区的发展目标,以“阅读、提升、和谐”为主题,激发中小学生读书热情,进而以“小手拉大手”带动推进全民读书热潮,使读书活动贴近广大群众,融入市民生活,形成了学以增智、学以立德、学以怡情、学以致用的全民读书氛围。

二、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区教育局根据活动方案,组织各中小学层层落实工作任务,确保了读书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在校园内外营造出读书尚学的文化氛围。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在本次读书月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读书,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开展了“四个一”活动。

活动月期间,各校组织师生每人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心得,收看一次读书节目,参与一项主题活动。同时,各校斗积极组织师生参与了好书评选、图书捐赠、图书漂流等活动。各中小学师生共捐书1xx余册,其中,新城子乡小学陈鑫主任个人捐书30余册。

2.举办了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x月10日前为学校选拔赛。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作文比赛,由学校自主命题、自主评分,每校选拔出优秀选手1名参与区级闯关赛。5月18日,举办区级闯关赛。小学生作文600字以上,中学生800字以上,题目现场抽取,文体不限。大赛评选出一等奖中小学各7名,二等奖各7名,并选派新兴中学赵颖等4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市作文大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3.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各校为学生下发了推荐书目。各班发动学生把自己和家中收藏的书籍拿到学校,充实班级图书角。由各班主任老师负责组织学生读好、用好该书。好书共欣赏,各班的图书角藏书可谓琳琅满目,开展借阅管理活动,举行了好书交换活动,同学们形成了好书先读为快的愉悦读书氛围,畅游书海,各教室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

4.征集读书心语。

全民阅读活动总结 篇5

一、党委带头,干部示范。

局党委深切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几年来,在作风建设年、争创排头兵、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创先争优等重大学习实践活动中,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为重点,有效提高了局机关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实现了我市教育跨越式发展。

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局党委会制定了《XX年xx市直教育系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xx市直教育系统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学习的指导思想、内容范围、必读书目和要求,并在局机关和学校广泛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我受益”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一是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局机关定期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两年来已举办5场理论辅导报告会。我局为巩固广大干部学习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育发展纲要》的成果,10月21日,局邀请了省教育厅副厅长魏xx作专题报告,进一步领会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教育发展纲要》制定的过程、背景、意义、基本框架、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二是健全形式多样的学习制度。采取党委会、中心学习组、科务会、读书汇报会等多种制度,保障学习常态化。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组织党员、机关干部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不断创新党员和干部学习模式。三是建立健全学习教育交流制度。通过典型推动、经验介绍、成果展示、考核评比等方式,促进学习教育成果的运用和转化。

二、健全机制,落实措施。

局以党委带党员,以机关带学校,以教师带学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从而有效带动了“书香校园”的创建工作。

(一)规范学习行为。为使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读书活动落到实处,局将其纳入基层党组织和科室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终绩效考核和教师评聘中去,确保读书活动持续健康开展,促使学习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学习交流会、信息简报、读书论坛、报告会等多种载体,特别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和教师的学习能力。

(二)优化读书环境。一是重视图书室(馆)建设,保障投入,为党员干部和师生创设良好的读书条件。我市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均设立单独的阅览室和图书室,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方便师生借阅。据统计,仅市直学校藏书(含期刊、杂志)就达56万册以上,为开展读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作用。结合建设“职工书屋”的要求,市教育局每年拨出专款购置一批新书,每年为干部和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免费发书。

(三)搭建读书平台。我局利用网络载体,通过在线公文平台和xx基础教育信息网设立读书交流平台、学习园点,定期向广大党员和教师推荐阅读书目,交流学习心得。各市区教育局和全市中小学也通过网络、宣传阵地,为广大师生搭建读书平台,推动读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以反腐倡廉校园教育六大基地(xx九中、xx幼师、培英高中、xx电大、xx基础教育网、市教育局机关书画长廊)为平台,打造廉洁校园文化,进一步弘扬廉洁理念,增强反腐倡廉意识,营造崇廉尚洁的校园文化。

三、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今年来,局党委以“我读书,我快乐,我受益”为主题,开展内容丰富的“书香校园”活动,并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

(一)精心组织中小学“侨乡书香节”系列活动。根据市委文化名市建设的部署,在全市中小学生深入开展“文化xx、悦读侨乡”的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xx市中学生“文化xx,书香五邑”读书作文活动、xx市第七届侨乡书香节“与书结伴,与文明同行”小学生朗诵比赛、xx市第七届侨乡书香节“新华杯”百名少儿现场书法比赛、xx市第七届侨乡书香节“星星点灯”社会捐书活动。

(二)开展“少年快乐阅读”系列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通过创建活动树立一批xx学生读书活动特色学校,引导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树立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积极创建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品牌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二是争当“阅读之星”活动。通过开展争当“阅读之星”、“阅读之师”、“阅读校长”、“阅读家长”活动,加强与“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的深度融合,引导学校在加强读书活动硬件建设的同时,重视人的因素,彰显主体意识,最大限度调动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树立一批可亲、可学的读书榜样,进一步在全市中小学校形成人人争当“阅读之星”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快乐阅读网络pk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广大师生适应社会信息化、科技化发展,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有效拓展读书渠道。以小伙伴网为新型载体,开展快乐阅读网络pk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建立博客展示读书成果、登录阅读论坛进行交流、参加网络阅读能力测试等,让广大师生感受新兴媒体和电子阅读带来的阅读乐趣,为全省中小学校开展学生读书活动提供网络平台。

四是开展“诵中华经典做书香少年”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全市中小学生阅读中华经典,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

五是开展“亲子共读好书”读后感征文活动。以读书征文活动为形式,倡导家长与孩子一同开展亲子阅读、假期阅读,分享亲子读书的乐趣和体会。

六是开展中小学阅读指导能力培训暨首批广东省分级阅读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以送教下乡为指导模式,组织开展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培训,逐步建立一支阅读指导骨干队伍。在中小学校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省级、市级分级阅读示范基地,免费安排知名教育专家和知名作家学者深层次提供学生阅读指导,示范引领中小学阅读指导能力的提升。

(三)举行中小学生“我阅读,我成长”读书演讲比赛。

10月29日,我局在xx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举行xx市中小学生“我阅读,我成长”读书演讲比赛,来自全市的46个选手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进行了比赛。比赛进一步激发和培养了全市广大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全民阅读活动机制研究 篇6

全民阅读活动在当今已经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阅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一个平台,同时阅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项高级能力。阅读作为一项认知活动,能起到促进人类发展的作用,是文化保存和传播的根本途径。全民阅读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在新技术环境下,人们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多元文化交互不断深化的信息社会中,阅读能力、阅读素养成为培育国家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世界各国都积极采取各类措施,着力推进全民阅读。许多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加以推动,国际社会也是如此。

2 全民阅读机制实施策略

在现今社会,全民阅读在国内外广泛被采纳,相应诞生了很多机构和纪念日,例如日本“阅读年”、美国的“全国诗歌日”、英国的“全民阅读年”,中国的“全民阅读月”,这些举措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阅读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质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阅读是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文化的继承,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和实施全民阅读活动,不断完善全民阅读活动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国情。针对全民阅读机制的现状,本文从政府的重视程度、全民的阅读习惯、学校对学生阅读的重视情况、各类图书馆对全民阅读活动提供的平台、全民阅读机制下的奖励政策等方面出发,研究全民阅读机制的有效开展途径,并根据每项内容,归纳和总结出了相应的具体实施策略。全民阅读机制的有效开展途径见表1。

从表1中可看出,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全民的阅读机制的快速成型。学校应该努力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平台,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全民长效阅读机制,而不是每年只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或每年十二月的“全民读书月”才组织活动。

3 我国全民阅读活动机制现状

近年来,在中央和各地政府的推动下,全民阅读活动在我国各地区蓬勃发展,越来越受欢迎,同时阅读体制也越来越完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全民阅读和谐的社会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各地的共识。我国是一个热爱图书、倡导阅读的文明之邦,有着悠久的阅读传统,而把全民阅读作为一个有目的的推广活动来开展,则始于2 000年全国知识工程小组决定每年十二月举办“全民读书月”。从1982年我国启动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至今,我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组织开展了属于本地区的读书活动,有400多个城市自发开展了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周等活动。截至2009年,有9个城市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城市读书节,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我国全民阅读有以下特点:新闻报道多,专业文献较少且资源分散,不同地域或行业的阅读推广的特色不明显。虽然我国每年的阅读促进活动,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但阅读推广活动缺乏长期性、延续性及整体性规划,在阅读推广实践中缺少可供借鉴的经验,一些活动内容与形式大同小异、不够新颖,社会参与不充分,缺乏科学的调研与评估手段,阅读推广效果不够显著。

据调查,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以“阅读和(推广或读者服务)”为题名的文章,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有610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有505篇;以“全民阅读和推广”为题名的文章,中国知网数据库有13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有116篇;以“阅读和项目管理”为题名的文章,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有1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有1篇;以“阅读项目”为题名的文章,中国知网数据库有2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有3篇;对于国外数据库检索情况,以“(Read or reading) and (promotion or service)”为题名的文章,EB-SCOhost中的LISTA有86篇,国道SpecialSci中的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专题库有61篇;以“National and (read or reading)”为题名的文章,EBSCOhost中的LISTA有28篇,国道SpecialSci中的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专题库有9篇;以“(Read or reading) and (project*or program)”为题名的文章,EBSCOhost中的LISTA有257篇,国道SpecialSci中的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专题库有0篇;综合上述研究情况,各国对于全民阅读机制的研究有增不减,学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4 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机制的建议

(1)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联合召开会议并研究部署年度全民阅读活动行动计划。

(2)邀请相关领导出席优秀青少年读物捐赠活动。

(3)开展年度“大众喜爱的100种图书”推荐和评选活动。

(4)开展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活动。

(5)将全民阅读活动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开展“我的书屋我的家”阅读演讲和“阅读表演秀”等活动。

(6)继续面向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开展“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全民阅读活动LOGO标识。

(7)中宣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策划制作“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晚会;举办“读者大会”,助推全民阅读新热潮。

(8)编写发行《全民阅读活动简报》,建立信息交流长效机制。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

(9)开展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少儿报刊活动。

通过上述9点建议,促进全民阅读机制的健全。提倡全民阅读活动,是对文化的传承,人与书本信息的一个交换;要让祖国的花朵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必须加强倡导全民阅读活动,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5 结语

如果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那么善于读书、勤于阅读的民族才会有光明的未来。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此,借鉴国内外阅读机制,我国应进一步完善阅读机制,鼓励全民参与阅读,让全民的综合素质和思维更进一层。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李苦禅说得好“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总之,全民阅读机制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升。

摘要:全民阅读是对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深刻认识,阅读本身就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一种途径,全民阅读也是一种社会活动,让阅读变成一个全民的活动,甚至是一个国家的阅读日,这是一个艰巨的使命,在当今国内外文化交织的时代,全民阅读更加难以组织。文章研究全民阅读活动机制,全面、系统地分析全民阅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全民阅读,民族文化,社会活动,活动机制

参考文献

[1]王艳.中外读书活动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94-97.

[2]黄俊贵.提升阅读理论构建阅读社会[J].图书馆论坛,2005(6):40-42.

[3]周黎明.卷首语[J].图书情报知识,2006(1).

全民阅读与阅读推广创新 篇7

【关键词】全民阅读;进农村;进学校;流动图书馆;群体阅读;数字阅读;数字图书馆

【作者单位】马春丽,中原工学院,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2016年,我国全民阅读活动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十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书香城市建设,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使全民阅读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我国的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52.3%增长到58.4%,成年人数字化阅读率的增幅更大,由32.8%增长到64.0%,而成年人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则由4.25本增长到4.58本。从这三组数字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阅读的人数在增加,图书的阅读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仅仅是从2010年到2015年的增幅,更不用说从2006年开始推广全民阅读到十年后的今天,全民阅读率更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全民阅读率的提高,与十年来各地积极探索阅读推广是分不开的。笔者总结分析十年来我国全民阅读推广中各地创新有效的推广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给人们阅读生活带来的改变,希望能够为全民阅读的深入推广提供借鉴,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一、“书香中国”带头走,创新全民阅读活动模式

目前,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除了在“4·23世界读书日”举办各种活动,还有400多个城市常设了读书月、读书节,并以“书香中国”为统领,广泛地开展“北京阅读季”“书香荆楚”“书香江苏”“书香中国·上海”“书香湖南”“南国书香节”“书香辽沈”“书香八闽”“书香龙江”“书香三晋”等一大批品牌活动。这些品牌活动,已然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引导着全民阅读的有效开展。其中,北京市推广全民阅读的品牌“北京阅读季”是“书香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品牌,自2011年设立至今,“北京阅读季”切切实实地影响并改变着北京的阅读生态,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的全民阅读品牌。连续举办了六届的“北京阅读季”具有以下几个值得各城市学习借鉴的经验。

第一,打造读书形象大使,注重文化名人的带头作用。实施领读者计划,培养领读者带头开展阅读活动,充分发挥带头人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如2011年第一届“北京阅读季”,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聘请了毕淑敏、苏士澍、梁晓声、白岩松、周大新、周国平六位社会知名人士作为北京读书形象大使。每一届“北京阅读季”都邀请新的知名人士加入读书形象大使队伍,开展一系列好书、新书、好文推介与评选活动,不断扩大名人的影响力。自2014年起,“北京阅读季”为了更好地实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发挥各行业领域的带头人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北京市开始实施领读者计划,组织选拔具有一定文化层次、有志于服务全民阅读推广的志愿者,这些人员主要从机关公务员、学校老师、各区县主管领导、大学生社团、实体书店、益民书屋管理员及社区读书会等负责人中筛选,并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培训,以此来组建相对稳定的全民阅读推广队伍,使他们能够成为促进推动全民阅读的骨干力量,进而可以提高全民阅读推广的专业化水平。

第二,差异化阅读活动指导细分人群阅读,以点带面提升全民阅读活动水平。全民阅读最大的特点便是阅读群体的广泛性,包含各种文化水平在内的社会阶层,他们有着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比如学生、农民、工人等,这些群体有着近10亿人的数量,注重差异化的阅读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全国“书香城市”一直探索的阅读推广模式之一。“北京阅读季”在差异化阅读活动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从2013年开始,相关部门分别组织了“北京大学生读书节”“北京少年读书节”“‘书香机关’公务员读书活动”“‘送你一缕书香’女性读书活动”;2014年第四届“北京阅读季”还增加了“亲子阅读活动”,细分了大学生群体、少儿群体、亲子群体、女性群体、机关群体等,在相关群体中广泛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全民阅读。如“亲子阅读活动”以学龄前儿童的阅读推广为重点,举办 “21天亲子共读记录”“无处不在的亲子故事”“婴幼儿阅读知识讲座”“志愿者妈妈在行动”等活动,培育一批“故事爸爸”“故事妈妈”,引导家庭正确开展婴幼儿早期阅读,建立良好的亲子阅读互动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二、阅读设施广覆盖,创新全民阅读环境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目标,也是我国开展全民阅读工作的诉求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全民阅读“七进”活动,培养了一定的阅读典型,同时,阅读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健全,阅读环境体系不断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全民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其中,阅读环境创新完善最为突出的当属农村的阅读环境以及社区、公众场所等阅读环境。

1.全民阅读进农村,大众图书出版助力打造阅读环境

在全民阅读活动推广之前,农村民众的阅读几乎处于完全“边缘化”的状态。农民处于无阅读场所、无阅读氛围、无阅读指导,甚至无书可读的状态。全民阅读进农村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巨大的阅读需求,由此建立的“农家书屋”也被农民誉为“改变命运的知识库、学习致富的黄金屋”。在全民阅读持续推广的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投入资金,在全国建设农家书屋。从硬件设施上来看,全国已经建成了60多万个农家书屋,除了覆盖有条件的行政村,每年还坚持推荐书目进入农村。目前,已经有10亿册图书进入了农村,实现“村村有书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而阅读进农村除了需要硬件条件的完善健全,更重要的是“软件”条件的配套到位,也就是书籍的配套。由于政策的支持,相关部门每年都有一些推荐书目推荐到农家书屋,与此同时,一些出版单位也意识到农村图书市场的空白,策划出版了一系列进农村的图书,其中涵盖农业农技、法律指导、民族风俗、健康生活等领域。如中国法制出版社的“法律进农村系列”图书,就是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策划出版的。该系列包括《农村婚姻纠纷实例说法》《农村房产纠纷实例说法》《农民打工维权实例说法》《农村医疗纠纷实例说法》《农村继承、收养纠纷实例说法》《农村买卖借款担保纠纷实例说法》等。全套书以专业法官结合案例来解说法律,解答了农民最关心的各种法律问题。图书案例丰富、紧密结合农村生活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每个分册的内容附加了相关法律文书范本,以及民事诉讼流程图、赔偿计算公式等实用信息,让读者可以轻松速查。此外,还有针对农业生产的种植、养殖系列图书,农村创新、创业的图书等,在农村市场中占据较大比重,深受农民的喜欢。硬件的完善和图书配套的到位,有效地促进了全民阅读在农民群体中的推广。

nlc202309082150

2.全民阅读在城市,特殊阅读环境及城市书房阅读便民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的推进,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服务的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的质量更是有明显改善。全国各地的阅读服务设施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2012年, 首个“书香地铁”在武汉诞生,武汉地铁2号线的21个车站全部设有自助图书馆,每个自助图书馆造价近40万元,其中可以借阅图书400多册,可容纳还书600多册,图书类别包括诗歌、管理、哲学、历史、少儿读物、传记等18类。地铁作为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方式,每天的客流量非常大,而且乘坐地铁的人群大多属“熟客”,乘坐地铁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很高的频率,因此“书香地铁”不仅能够方便当地市民,还可以让市民将地铁自助图书馆当成“自家书柜”。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初,仅仅两年时间,武汉的“地铁自助图书馆”就实现了累计办证14958个,借书193952本。2016年4月22日,全国铁路首个“书香候车室”在西安北站揭牌,这意味着铁路也开始加入全民阅读服务行列。西安北站是我国中西部高速铁路网的枢纽站,旅客发送量逐年递增,“书香候车室”可以说是给旅客提供了非常理想的阅读环境,旅客只需要凭借身份证就可以进入“书香候车室”免费阅读书刊杂志。除了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建立阅读场所,全国绝大多数城市设立的“城市书房”也是助推全民阅读的保障。如截至2015年年底,浙江温州就已经开设了15家24小时城市书房,市民只要凭市民卡或缴纳20元押金就可以自主办理借书卡,自由地进出城市书房进行阅读。这些城市书房一般开设在临街一楼,场地的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周边的城市居民密集,人流量大。根据温州市的计划,2016年将继续新建10家城市书房,打造一个15分钟的免费自助阅读圈,这意味着市民能够在15分钟之内就能找到一家城市书房,轻松愉快地徜徉阅读之中。

书香地铁、公共图书馆、书香公交、24小时自助图书馆、阅报亭、图书漂流点、流动图书服务站等创新形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环境,也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有效地提高了全民阅读水平。

三、借力新一代高新信息技术,创新阅读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也逐渐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媒体,给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和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一代高新信息技术的浪潮下,全国各地涌现了很多新颖的阅读方式。

第一,电视图书馆。把图书馆“搬回家”,打开电视就能阅读。利用电视媒介呈现图书,不仅拓展了现有的阅读形式,而且将图书馆的功能做了进一步的挖掘。电视图书馆具有众多优势,首先,它可以提供24小时的阅读服务,在时间上完全不受控制;其次,不受地域约束,只要打开电视机,足不出户就能够共享图书馆资源;再次,电视图书馆能够覆盖军区、学校、农林科技站点及广大农村区域,覆盖人群相当广泛;最后,电视图书馆的操作简单,普通市民不用学会复杂的电脑操作,不用采购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打开电视就能实现阅读、学习。自2009年国家图书馆设立了电视图书馆模式后,全国多地都开始打造电视图书馆:江苏镇江于2012年 5月28日正式开播电视图书馆,包含1个视频类栏目、8个图文类栏目和1个栏目预告栏目;宁波于2015年读书周期间开放了电视图书馆,该馆以宁波市现有的资源为基础,以阅读活动资源和地方文献资源为特色,利用数字电视技术,实现有声读物、纸质文献、视频三者结合的阅读模式;山东济宁于2016年4月22日面向全市140万户家庭800万人民发布电视图书馆;浙江绍兴于2016年5月向12万户居民开放电视图书馆,包括电视阅读、电视学堂、听书频道等在内的15个频道。

第二,打造移动数字图书馆,随时随地体验视听阅读乐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和载体都发生了改变。电视图书馆可以说是一座“虚拟图书馆”,读者可以把图书馆“搬回家”,而移动数字图书馆则是可以让消费者随时随地把图书馆带在身边。如河南开封市,为了更好地推进全民阅读发展,大力发展了移动阅读服务,引入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数字化阅读设备24小时电子阅读机,每一台借阅机都有3000种正版电子图书,每个月保持200种图书更新,这些图书涵盖小说传记、文学名著、少儿教育、文化艺术、社会法律、历史地理等各个门类,读者只要用手机扫描所选图书的二维码,就能够将自己喜欢的电子书籍下载到手机中,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这些24小时电子书借阅机均安置在人流集中、交通便利的地点,通过这些电子书借阅机,全市人民都能免费体验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又如宁波市开展的“悦读书亭”阅读新服务,将纸质书和电子阅读交换结合的新型移动图书馆放置在人流密集的城市中心,免费提供2万集有声读物、3万种电子书以及300种报纸的下载,市民可随时享受阅读的快乐。事实上,全国各地的移动图书馆各具特色,除了有自建新平台,还有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搭建移动数字图书馆等形式。数字图书馆的内容除了数字化的图书,还包括电影、有声读物、期刊等,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把图书馆 “装进”手机,享受海量的阅读资源以及试听的乐趣。

“书香中国”品牌引领着各个城市积极打造“书香城市”。不断创新的推广活动模式激起了全民阅读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日益完善的阅读基础设施,给各阶层、各地域的人们创造了全新的阅读环境,拉近人们与书的距离;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更新了人们阅读的方式。这些新颖的活动形式、阅读环境、阅读方式,都为全民阅读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效地提升了全民阅读的水平。

全民阅读邮票首发 篇8

《全民阅读》特种邮票。

记者了解到,此套特种邮票1套1枚,邮票面值为1.20元。《全民阅读》特种邮票由宋鉴设计,构思新颖、内涵丰富。邮票印制所采用的特殊工艺,拓展了邮票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书籍左面围绕阶梯微缩印制了《三字经》的部分内容;邮票画面中印有“全民阅读”四字盲文,展现“阅读无障碍 一个不能少”的理念;紫外灯光下可以看到敞开的窗户中透出夜读的灯光;邮票版式二上印有“掌上国图国家数字图书馆”的二维码,通过手机扫码,可以体验数字化阅读带来的乐趣与便捷

全民阅读方案 篇9

一、活动主题

“全民阅读进学校”活动主旨是“读经典名著,建书香学校”,20XX年读书活动的主题是“爱国爱校爱家乡,健康快乐成长”。

二、活动目标

通过在师生员工中开展以“读经典名著,建书香学校”为主旨的全民阅读活动,提高教职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打造翰墨飘香、格调高雅、文明向上的书香学校。

三、活动内容

根据工作实际,将其他各类读书活动统一纳入“全民阅读进学校”系列活动中。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1、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别向学生、教师推荐一批经典名著,学生重点是与健康快乐成长、热爱祖国和党史党情等主题有关的红色经典作品,教师主要是与爱国爱校爱家乡、党史党情等主题有关的专题书籍。各班可以结合活动主题,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别学生特点重点推荐阅读书目,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阅读活动。提倡师生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其中教师坚持每天30分钟,中高年级学生每周不少于3小时。

2、开展主题阅读系列竞赛活动。分别以“读经典名著,建书香学校”、“爱国爱校爱家乡,健康快乐成长”、“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和“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等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竞赛活动,包括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朗读比赛、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活动中优胜者将组织参加镇级竞赛活动。

3、开展班级阅读基地建设活动。各班可开展师生“捐献一本书”活动,组织建立小书库,扩大阅读数量。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及网络资源、电子阅览室等,向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藏书(电子图书),为学生读书提供便利条件。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全民阅读进学校”系列活动的领导,我校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在方案制定、活动开展中,把“全民阅读进学校”活动与其他读书教育活动已进行了统筹安排,统一部署。

2、广泛发动,全员参与。我校将充分利用橱窗、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发动,精心营造阅读氛围。动员全体师生员工参与阅读活动,参与面要达到100%。

全民阅读之变 篇10

变化之国民阅读率走势

从60.4%到48.6%,再到50.1%,国民阅读率呈现了一种抛物线式的运动轨迹。

1999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始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2000年的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国民狭义阅读率(指识字者阅读率,即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为60.4%,此后,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分别于2002年、2004年、2006年连续发布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2001年我国国民平均图书阅读率为54.2%;2003年我国国民平均图书阅读率为51.7%;到了2005年,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中,扩展了图书阅读率的定义,分为国民阅读率和识字者阅读率两个定义。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是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调查样本总体之比,这个指标表示的是有阅读行为的读者群体在全体国民(包括不识字者)中所占比例。狭义的图书阅读率是指识字者阅读率,即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拒答者除外)之比。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首次跌破50%。

国民阅读率六年间的持续降低,引起了越来越多媒体对国民阅读情况的关注,这一结果也被广泛传播,很多出版界人士甚至普通读者,在面对这一调查结果时,都表示出了担忧。一时间,舆论集中在“阅读”这一古老而悠久的主题之上。

此后,经过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上级主管部门的不断努力,全国各地全民阅读活动火热开展。读书活动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为全社会参与的重要文化工程,且全民阅读活动形式不断创新,激发了广大读者的参与热情。而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2007年开始,也由以往的每两年一次发展为每年一次。在2008年7月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中,图书阅读率止住连续下滑趋势,比2005年略有回升,报纸以73.8%的阅读率位于首位,图书阅读率止住自1999年以来连续下滑的趋势,上升0.1个百分点,以48.8%排在第三位,期刊阅读率也大幅提高,比2005年上升10.5%。这无疑显示出了党和政府与社会各界积极开展的国民阅读促进活动已经初见成效。

在2009年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49.3%,比上年的48.8%增长了0.5个百分点,增幅为1.02%。同年我国成人人均阅读图书4.72本,比2007年的4.58本上升0.14本,国民阅读总体呈增长态势。促进阅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认识,全民阅读进入大发展的历史时期。

变化之阅读媒介变革

从20世纪末开始,数字信息技术的革新使人们置身于多媒体时代的大潮中,新技术、新媒体的更新普及速度之快,使录像机、CD、VCD(DVD)等媒体像过眼云烟,在人们的生活中迅速出现又迅速淡出。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发展速度却异常迅猛,在1999年,全民阅读调查项目中,只是问是否使用过互联网;2001年,调查开始直接设问有没有上网阅读习惯;2007年,调查中增加电子书、手机报、动漫产品等新媒体方面的问项。据了解,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正式揭牌成立了“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之后,中心还将开展数字阅读研究。

从数字上来看,1999年我国国民上网率仅有3.7%,电脑以及互联网在当时还不能被大众所熟悉和使用,网上阅读就更为鲜见。2001年,网络阅读率发展为7.5%,2003年该数字为18.4%,2005年为27.8%,2007年为44.9%,2008年为36.8%,2009年为41.0%。2008年,除了网络阅读之外,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媒介阅读也开始普及,成年人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为24.5%。2009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比例达24.6%。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两大主要数字化阅读方式,与纸质阅读相比肩。即使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经常被诟病,但数字化阅读的浪潮依然稳定发展,毕竟,很多人不是不看书,他们只是改变了阅读方式而已。

变化之全民阅读活动发展

在我国,虽然全民阅读活动仍处在启动和预热阶段,但促进国民阅读、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正越来越被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在第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和建议中,提出建议国家设立全民阅读计划(工程),以促进我国国民整体阅读素质的提高。

2000年,深圳首届“全民读书月”举办。2006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等11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07年,联合署名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倡议书》的部门增加到17个。此后每年,新闻出版总署都联合相关部门发出倡导阅读的通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2008年,在新闻出版总署设立了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全民阅读工程”被列为新闻出版总署的“五大工程”之一。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关于能不能设立全国读书节的问题时,他提出赞成设立“全国读书节”,并表示:“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2009年5月,习近平副主席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参与和推动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开展的越来越活跃,从中央各相关部委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大量的阅读活动。从1996年南京市举办首个“读书节”活动开始,到2000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深圳读书月,再到广东、江苏、深圳、成都、重庆、长沙、新疆天山……约400多个城市自发开展了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读书节成为了多个城市的名片。在一些城市,读书节成为盛大节日,读书游园会、晒书大会、图书漂流、机关读书会等一些创新性读书活动在各地涌现,全民阅读的观念在全国全面深入,读书的氛围日益浓厚。

上一篇:模板协议书样板下一篇:《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