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教育特色育人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君子教育特色育人(推荐8篇)

君子教育特色育人 篇1

“诵国学美文,做少年君子”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营造书香校园,进一步打造出学校的个性化特色,学校以“经典教育”为主轴,让学生阅读“最有价值的书”,重拾文化经典,深植读书风气。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情操为出发点,以形成学校的国学诵读特色为着力点,努力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平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根据学期初工作计划,我校一直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特色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熏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让《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成为学生朗朗上口的歌谣,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特制定出个性化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二、办学理念

“诵国学美文,做少年君子”——让学生们在经典诗文中徜徉,在感知传统中成长。

三、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三好厚基按活动,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深入每名师生的心中,进而表现为对岗位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对学习的执着,涌现出一大批品德高尚的师生。创建与弘扬学校精神,初步形成能够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把学校办成底蕴丰厚、内涵丰富、充满活力、师生共进的特色学校。

1、养成学生诵读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要靠补课,也不要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一定的能力。诵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在读中积累语言;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形成能力。

(二)培养目标

造就创新型智慧教师;培养君子型自信少年。

(三)近期目标

1、分类梳理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适时补充修改。

2、全面实施“书香校园”教育,出台《“诵国学美文,做少年君子”评价标准》。

3、进行“小组合作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六步教学法的深化研究。

4、注重“少年君子”的基本素质培养,使学生生初步达到标准要求

(四)中远期目标

1、深入落实“诵国学美文,做少年君子”评价标准,为培养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学生和注重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搭建有效平台。

2、探索依法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

3、形成科学合理的“书香校园”教育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

4、提炼出“少年君子” 的培养策略,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5、总结教师团队管理策略,打造高质高效优秀团队。

6、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势,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7、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校制度保障体系。

四、发展的内容及方法 内容:

(一)经典课程

开发并实施经典课程,提升校本课程品质,培育君子少年。

1、开发并实施“ 经典”课程——开发名人名言、名著、名曲、古诗四个系列课程。

2、开发并实施“经典诵读”课程——1—6年级分别诵读国学经典系列《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1)中华经典诗文。经典诗文的内容包括《书香润年华》、唐诗、宋词等经典文章。

(2)现代美文。如《主题语文》中的现代文、散文,小说,杂文等,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3)独特的语言。如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等,感受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

(二)经典课堂

1、继续全面落实“上好每堂课”的指导思想,组织好每学期一次的“经典有效课堂”教学评选和展示活动。

2、建立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校级的研讨,教研组的开课、年级组伙伴合作式的探讨等,让教师在多个层面上锤炼提升自己的经典课堂教学能力。

3、以反思改进课堂教学品质

①人人开展课例研究,在级部开展一课多上或同课异构,多次改进,不断提升,让教师在反思中改进教学,在改进中感悟教学,在感悟中升华对经典文化的教学设计和理解。

②在完成教案电子化共享的基础上,把教师备课的重点放在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和实践改进上,提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对现存方案进行再创造的能力。

③强化课后反思,规定教师要完成高质量的课后反思稿的撰写,逐步使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习惯。

(三)经典校园(1)开展以中外文学名著为对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名著阅读活动,把名著阅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创造有利于课外读书活动的舆论、制度、物质环境和条件,形成倡导、激励、促进名著阅读的风气、激励机制和文化氛围。

(2)校园环境是营造校园文化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学校的校舍,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努力把教师们和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制作成一个个展板、作为一个个校园文化橱窗展出。和学生作品一起展出的还有许多古今中外大艺术家的画像和生平事迹。这样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热情,时时给孩子们以启迪。学校赋予校园以优美的景色,让整个校园处处呈现一派整洁舒适、明朗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轻松、高雅的环境来调节情绪、放松心理。

发展方法:(一)引领诵读法

由于小学生缺乏辨别好书与不健康书籍的能力,教师有必要引领学生有选择有目标的阅读。我们利用家长会与家长协商沟通达成一致,携手把握好学生的阅读内容。

(二)活动兴趣法

不管干什么孩子们都有“三分钟热度”。因此,丰富多彩而又具有实效性的活动会更利于帮助他们对课外阅读实践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我们利用每天课前5分钟的演讲,作文大赛、经典诗歌朗诵赛、手抄报比赛等来激励学生比谁读得多、记得多、背得也多,使读书成为一种兴趣。(三)扩展延伸法

我们的课本就是载体,借助课本中的相关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像《主题语文》就是一个最好的教材,里面的美文很多,尽管让学生去读。(四)追寻传统法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处处充满了民族智慧和民族创造精神。学生在诵读中能体味到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与多彩。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我们利用早读的时间,放学路队上的“阅读长廊”开展诵读活动。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名言佳句等,历史的文化积淀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理解与尊重。真正能使学生修其身,养其性。

方法管理

(一)教师读书:

1.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2.教师每学期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不少于1本,并记好读书笔记。3.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每月至少写一篇读书心得或随笔。

4、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读书笔记展览或评比活动。

(二)学生读书:

1、每个班级划分读书小组,并确定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的读书活动和日常考核,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读书小组的指导,形成学校、班级、小组三级管理体制。

2、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要求各班加大宣传,鼓励学生将好书带到学校与大家分享,不断扩大班级的藏书量(不少于150册),将班级图书角建设成为班级图书馆。班主任要做好学生读书的指导工作,结合学校下发的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好的图书。对学生带到学校的图书,班主任要把好关,让不健康的书籍远离学生,督促学生读好书。

3、进一步加强班级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小图书管理员制度。图书管理员要建立班级图书目录和借阅记录,详细记录班级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和借阅情况,防止图书的毁损和丢失。各班主任要教育学生爱护书籍,不乱拿书籍,不损坏书籍。组织图书交换活动,加强学生的读书交流,使学生有书可读。提倡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4、班级要建立读书档案。实行读书档案制度,每生在读完一本书后到班主任处申报,班主任针对书中内容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填写读书档案记录,填写完后交班主任处存入班级读书档案盒。读书档案是评选读书小明星的重要依据。学期末学校将对各班档案盒进行展览或评比,其成绩是评选书香班级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阅读书籍较多的同学,学校将组织达标测试,对优秀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5、每年9月举办一届读书节系列活动。“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诗词美文朗诵比赛、古诗背诵比赛、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评选 “诵读大王”、“读书明星”以及“书香班级”等荣誉称号。

6、每周坚持上好一堂大阅读课,由语文教师具体负责指导阅读方法和写读书笔记等。

7、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其丰富多样性,教师积极向学生开设有针对性的书目,充分利用好大阅读课和其他时间,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有计划地举办读书专题讲座,让学生自由泛读和精读,做读书笔记,积累素材。进行各种形式的课堂讲演,作文比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会关心读书,更关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8、为学生搭建读书成果展示的平台,促学生各种读书习惯的养成。各班要结合班级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例如:古诗诵读、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读书论坛、好书推荐、知识竞赛等等。重点表现出学生的心得体会、读后感。

9、具体阅读时间、负责人安排:

各年级确定自己的阅读时间,由语文教师具体负责。

(三)家庭读书活动

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建设者。要求家长将每周周六下午的时间定为“读书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提高。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拓宽读书渠道。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过春节的时候,送好书压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执行领导小组,规划执行实行项目负责制,由副校长带领各项目负责人具体组织各项项目的实施,领导小组对规划的执行定期调度、指导、点评。各项目负责人每学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一次项目完成情况。

(二)加强过程管理

1、分解目标

总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落实级部、教研组任务及职责,以校委会例会、月汇报交流等形式定期进行情况汇总。

总目标分解为阶段目标,以学期、学年为单位,依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各级部制定详细具体,可行、可测的阶段工作计划。每学期、学年度对工作计划落实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与调整。

2、关注过程

(1)时间保证:每学期一总结,各部门进行交流分析。(2)人员保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监督小组,及时监控规划实施情况。

(3)制度保证: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制订相应的制度,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硬件保障:

1、学校将加强宣传和发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2、进一步充实图书室,学校将结合教研室推荐书目,为老师和学生购进新图书,并加强图书室的管理,方便教师和学生的借阅。

君子教育特色育人 篇2

关键词:孔子,君子不器,教育思想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在历史上首次开始倡导平民教育,并教育出了72个六艺全通的弟子和诸多具有各类专长的门人。经由其弟子整理成书的《论语》堪称孔子伟大智慧的结晶。也正因此书底蕴深厚,意义深远,成为政界、商界等各类人物必须研读的经典著作。通过多方的分析也可知,其中的很多思想在各个领域都有深刻的导向性作用,所以这本书历经多世直至今日也传盛不衰。不过,也正因为历经多世,论语本身所言说的内容又过于简洁,缺乏具体的语言环境的提供,很多人在应用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自身的阶级属性,给这些经典语言创造出新的适用环境,曲解了思想本身的内涵。本文所要研读的“君子不器”就是这样一个内容。在语境上,孔子及其弟子并没有提供该句话所使用的范围;在史料研究上,我国那一时期的历史记载还不够完整,同样不能提供合适的语言使用空间;在字的分析上,中国的文字历来以多义见长,古文字则更甚。由此使得不同层级地位的人看到这四个字时,联系到许多不同的内容,为这句话本身也赋予了丰富的含义[1]18。

一、“君子不器”的涵义

“君子不器”,从其字面来说,就是指的君子不要成为一个器具。器具为何物?一般来说,我们平日所用的碗、杯、壶等都属于器具。这些器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我们所联想,每一样都只能有一种用途,比如碗用来盛饭,杯或壶用来盛放液体等等。而君子不要成为一个器具,也就是说君子不能够像那些器物一样,只能够应用在某一个特定的方面。从众多孔子的言论和名人大家的解释来看,君子本身便是人类的标杆,他代表着社会群体对于人的所有美好的行为举止、言行品格的向往,同样也是众多人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作为一个君子,他不应该只专注于一个方面的特长,虽然不能精通社会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各个领域都应该有所涉足,并且不断地将自己所学习、所掌握的内容都研究透彻,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合社会要求的见解。

二、对“君子不器”之“器”字的探究

从众多学问渊博的大家对于“君子不器”这一教育思想的解说来看,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对其有不同的见解。而从众多理论分析又可知,对于“君子不器”这句话本身存在不同理解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人对于“不”字和“器”字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在我国古代的汉字中,“器”这个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种作为陶器来讲,指向的就是器具这一内涵;第二种是作为人才所掌握的一项本领来讲;第三种则是将“器”作为一种度量来讲。就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这句话而言,假如将“不”这个字理解为“不”,那么“器”就是指的器物;将“不”作为“丕”来说的话,“器”就是作为本领或者量具来理解。由此可见,对于“器”这一字理解的不同直接关系到整句话的内涵。接下来,就从以上关于“器”的三个方面衍生出的对于原句的不同理解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1. 将“器”作为器具进行解释。

在这种情况下,从字面来理解,就是指作为一名君子,不可以对自己的要求放低到一个器物的标准,即不能够只专注于自己一个方面的本领或者才能。深入理解可以是说,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需要博闻见识,有能力的话,多进行各方面才能的强化,培养自身的全局意识和整体处理问题的能力,为自己的决策、筹谋提供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实践经验,方便自我完善和自我锻炼。在《论语》的原文中就有类似的讲解,比如孔子在形容子贡时认为,子贡有一技之长,并且能够将这一专长不断深化,这种才干是十分可贵的,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子贡只掌握了这一方面的才能[2]33。另外,在《论语》的其他内容中孔子也有提出君子要精于学习各种内容,保持鲜活的学习能力。在《论语集解》一书中,使用的学者包咸的注解就是使用的这一种解释,他认为君子应该适合作为多种器具,所有方面都有所涉猎。由以上的证明可知,君子本身不应该自降身价,将自己等同于一个器物来局限自己的发展空间。虽然,这种观点在以后的朝代中,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不过也有很多人将其曲解为作为一名君子,如果有不知道的事情,便是其作为君子的耻辱。如朱熹就曾经将“君子不器”解释为“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2. 将“器”作为量具来解释。

假如作为量具来解释的话,“君子不器”就可以认为指的是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有大的度量,有一种兼容并包的精神。当然,这种观点同样有很多的人接受。一些人认为《论语》当中,孔子讽刺一些当政者器度狭隘,不能称之为君子以及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容人之量,对于与自身所有的观点持不同意见的人予以尊重的,不能够随便对各类不同观点加以批判这类的内容正是将“君子不器”中的“器”作为一种容人之量或者容物之量来研究的。

3. 将“器”作为本领来解释。

通过以上两种观点的分析可见,尽管每一种观点都能够被提供完整的论据,不过深入分析可知,两种观点都较为片面。孔子虽然主张君子应该掌握多种技能,有强大的承受力和宽阔的心胸,不过孔子也说过“吾道一以贯之”。从对《论语》的整体把握可以看出,孔子所理解的“君子不器”虽然十分注重君子的多才多能,但是更要求君子将一个方面的内容分析透彻。具体的佐证比如在《子罕》中,孔子看到别人对于他的“博学多才却没有一项技能得以成其名”的评论之后,很明确的表明过自己十分愿意丢弃自己所掌握的其他各项技能专攻于御道一业。另外,同样是在《子罕》篇中,当别人夸奖孔子多才多艺的时候,孔子很谦虚的将各类技艺称之为“鄙事”,由此可见,他对这些粗略掌握的技能其实是并不十分看重的。接下来所说的那句“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也可以推断为孔子认为君子所需要掌握的技能本身并不是很多的[3]59。

由以上的理解可以看出来,孔子所说的“不器”并不是指的君子应该学习各项技艺,而是要在尽可能多的掌握才能的基础上有所专长。比如,在治国方面无法精通的人,可能在奇巧之计上十分有见地。而且技能的掌握也应该是在看到其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去掌握的,不可以只注重其能力本身。另外,学习技能的主要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自身能力的增强,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卫道正统的事情上去。而关于“道”和“器”的关系问题在《论语》当中也有所阐述。比如孔子曾说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这句话所揭示的意思就是君子在掌握技能的时候,更关注的应该是技能对于维护天下大义的影响。而在《子路》篇中,孔子更是运用具体的“道”和“器”的区别说明君子和小人在这两方面的不同,讲明君子在用人的时候,会尽可能地根据其所具备的特长来安排其事务,做好人员的分配管理;而小人则会在用人的时候苛责所用人才太过专一,无法多用[4]36。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观点的综合便是历代对于君子的全部要求,即君子需要是多方位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各种才能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深化。而且需要用宽容的胸襟和器度,能够及时的总结各方面的看法,纠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最后,还要有所专长,并且能够利用这种专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对“君子不器”所负载的教育思想解读

1.“君子不器”对于人格和道德的完善具有教化意义。

在这一概念中,孔子所持有的对于君子的观点就是人们应该博学、知礼。将这一概念放置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人们大部分都属于未完全开化的人。博学,可以有效改善当时的社会之风,使大多数的人能够受到知识的影响,开阔眼界和心境;知礼可以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进步,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

2.“君子不器”对于当政者的指导作用。

“君子不器”这一概念要求当政者应该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自己的臣民或者自己手下的人才,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真正做到人尽其用,发挥人之所长,避免对人才的过分苛责;同时也要有容人之量,能够从臣子不同的观点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改正。这些对于历代的君主来说,都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这些观点的指正性也正是历代君主十分重视《论语》这一著作的主要原因。

3.“君子不器”对于教育本身的导向作用。

从历代的教育来看,所教授出的人才,一般都是只专注于某一个方面,如孔子一类的大家寥寥无几。而“君子不器”正是为教育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即教育应该专注于对学生的全面照顾和专长培养,并且,学生的礼数教化和气度训练也不可荒废。这类的教育内涵完整地批判了教育专门局限于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的行为方式。

通过以上的观点总结来看,“君子不器”作为对于君子的衡量标准,从孔子的角度解释就是君子应该能文能武,精通礼节,心怀大义,气度从容。这几个简单的词语却承载着我国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君子的美好向往和评价。而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正在并将一直发挥其巨大作用,改变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不安因素,推动我国大同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大庆.“君子不器”辨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2).

[2]叶娜.论“君子不器”[J].成都大学学报,2011(6).

[3]舒英.“君子不器”浅析[J].大学时代,2006(11).

美的教育,君子之美 篇3

某日晨起,再读《学记》,思之辩之,微言大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凭栏远观,陌上花开,孩儿们匆匆上学去——青青子衿,呦呦鹿鸣,千百年来,中国的读书人,在礼与诗之间,求学问道,于行旅中,留下谦谦君子的流风。

君子问学,究竟所为何来?又某夜,斜倚窗前,复读《学记》,天空灰蒙,星光暗淡。我知道,两千多年前,曾经有过一片群星璀璨的星空,那是轴心时代的星空。那时,不同地方的人们,在各自的星空下,建造属于自己的理想国。在西方,柏拉图们用知识和真理修筑理想国,在中国,读书人却沿着一条心之所安的道路,修建君子儒的教育乌托邦。教育究竟为了什么?《学记》指明:教育乃是为了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目的论

自有人类以来,即有教育,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教育发达史。不管人类的教育活动如何发展演变,“教育为了什么?”也即教育的“目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中无法回避的“元问题”。在不同的教育场景中,人们从不同的立场,给出了色彩缤纷的答案。教育“为了报国”,为了“中华之崛起”,为了“分数”,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探求真理”,为了“面向未来”,当然也有为了“混口饭吃”的。以上无论是“大实话”,还是“正确的废话”,都无法真正抵达“教育的目的”这一问题的本源,对于“教育究竟所为何来”这个问题,不禁愈想愈疑虑重重。及至读了《学记》,此间疑惑,忽有豁然开朗之感。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论著,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据郭沫若考证,为孟子弟子乐克正所著,《学记》系统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教育思想。《学记》,一千两百言,以“教育目的论”开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并非专门的教育理论论著,它只是《礼记》中的一篇,因此对《学记》所阐述的教育观点,须将其置于整个“礼”的体系中,方能准确理解。《礼记》为孔门弟子后学所著,是儒者在礼崩乐坏的乱世,对三代旧梦的追忆。三代之美好,不管是否确有其事,或者只是“信而好古”的美好想象,生逢乱世的儒者,以古礼为思想渊源,寻求治乱救世的良方,是符合历史逻辑的。在孔子看来,人心败坏是乱世之源,治乱之要在于治心,而治心之方在于教化,通过教育,“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学记》认为,“化民成俗”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儒家认为,只有谦谦君子才能担当起“建国君民”的大任,进而“化民成俗”,复兴“礼仪之邦”。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呢?首先是“郁郁乎文哉”之“文”,如颜渊所言“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此外,根据《学记》的记载,“诗教”亦被推崇,“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学生要反复诵读《诗经·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等诗篇。学生习诗的目的,既非文学欣赏,也非学习创作,而是为了确立志向。因为在儒者看来,文学是儒业,诗教是儒者人格培养,心性修养的教学手段。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就是这个意思。《学记》既为孔门后学所作,那它必然会受到孔子这一教育思想的影响。诗教意不在修辞,修辞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养成君子的气质与特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文教,还是诗教,皆为政教。由此可见,《学记》所阐述的教育目的,核心是教人学文习礼,主张通过“礼之用”达到修己治人,学而成士,成人之美,最终建立美美与共的君子国。

当我与一位教师朋友探讨这一问题时,他哂之曰:“化民成俗,这未免也太虚无飘渺了吧。”诚然,在教育越来越以承载知识和真理为目标的今天,在知识拜物教的教堂里,谈论君子儒的教育理想,人家自然是“道不同而不相与谋”了。可是今天,当我们面对比孔子当年所面对的,还要凶险万分的江湖,愈加诡异的人心,无礼可崩的欲海狂澜时,当我们发现知识和理性对此非但无能为力,甚至还在推波助澜时,我们还会觉得“化民成俗”的教育理想,只应存在于古代的乌托邦里吗?

完全之美:知识论

轴心时代,道术未裂,孔子主张以六艺化成天下,崇尚诗教,希望通过德性教育重建道德理想国;而柏拉图却认为诗歌只是混乱的想象,只有知识才是判断事物的标准,主张用理性教育重建道德理想国,并宣布理想国不欢迎诗人。自此,东西方教育走向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分野,其实这本无所谓高下优劣之别,它只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世界和自身生活理解的产物。如果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星球,各自相安无事,相信皆可独立发育出个性独特之文明,而不必去比什么高低。只是造化弄人,近代以来,分属同一星球东西两方的打太极者和掷铁饼者,硬是被放到了同一赛场里比赛,于是才有了科学主义的完胜。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对西式科学范式的知识和教育的全面归顺。中华教育道统之不传也久矣!

今天,学生们相信只有数理化的砖头,才能构建起知识的大厦,传统的六艺之学成了过时而奇怪的东西。他们对定理、公式、元素周期表谂熟于心,相信科学范式的知识可以展现出清晰的世界图景。殊不知,科学知识的张扬和道德知识的隐匿,最终使世界的意义日渐模糊。这其实是一个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完整、辩证地看待“知識”的问题。世界可以以物质的方式呈现,也可以以精神的方式呈现;可以以理性的方式呈现,也可以以德性的方式呈现;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也可以用玄思的方式去理解;可以证明,也可以体悟;世界既可以言说,又无法言说。我们必须用全面的眼光去审视知识本身,《周礼·地官·保氏》指出:“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孔子认为完整的教育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六艺包罗万象,相比今天科学范式的知识而言,是一种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学记》里,我们也得以一窥这种知识观,“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在这种知识观的关照下,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是和谐统一的。人与世界并非主客二分,世界是敞开的,教育浸润着人的情感,带着生命的温度,因诗意,而美好。

再者,六艺知识体系并不排斥科学,六艺中的《易》,就属于教人“如何知天”的科學知识。只是古之君子们认为,易(科学知识)不能解释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人们更需要用德性和审美去善待世界。其实我们今天更需要反思的,恰恰是狭隘的科学范式的知识论和教育观。科学能造出飞机,却找不到飞机,至少在搜寻马航失事飞机这件事情上,科学并没有表现得比巫术更加高明。科学能给出清晰的卫星云图,却也制造出沉沉雾霾,科学不断创造新的文明,却又以更快的速度毁灭文明。科学主义主导下的教育,已经不只是剑走偏锋,甚至有走火入魔的危险。今天,我们可否从传统六艺知识论和教育观中,找到对现代性进行救赎的有益资源呢?如果我们通过学诗以言志,学书以记言,循礼而行事,习乐以正心,学易以知天,习春秋而明理,最终长大“成人”,这样的教育,岂不是更加完全,更加美好?

优雅之美:习得论

有人说,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今天的中小学教育,那一定是“苦”,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读了《学记》后才发现,教育原来曾经可以那么优雅。《学记》中许多有关教与学的论述,今天读来,依旧有醍醐灌顶的愉悦之美。“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这是多么优雅的学习状态,一边学习,一边游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师长交流,与朋友论道。如此,学习才成为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最近在看徐志摩的恋爱故事,徐志摩恋上林徽音,不只是因为林徽音漂亮的容颜,而是因为她诸艺皆通的才情与优雅,林徽音号称民国女神,可这样的女神,却是从传统六艺教育的背景里,款款出场的。反观我们今日之学校教育,一边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一边却恨不得把音体美等所谓“副科”逐出校园。其实,六艺即人文,洒扫应对,一样可以做得从容优雅。反观现实中,有一些学校,为了应对上级的卫生检查,发动学生大扫除,大有把房子拆下来洗一遍的“狠劲”,却少了那一份从容和优雅。

受儒家教化观的影响,在教学法上,《学记》反对满堂灌,“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主张启示与熏陶,“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灌输得来的知识,最终都将“还给”老师,“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而经启发得来的知识,则往往印象深刻。记得我读小学时,背过一篇课文,是讲一个叫张秉贵的人的,多年以后,这篇课文的内容,我已完全没有印象,不知张秉贵何许人也,却单对一个“秉”字印象深刻。当时,语文老师教我们用“秉”字造句组词,他手握一根蜡烛,作游园状,在黑板上写下:“今夜谁与吾秉烛夜游,听花语,观鬼影?”并说如果哪位同学晚上敢来教室秉烛夜游,我一定让他照见鬼影。到了晚上,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跟着两位胆大的同学,到教室“秉烛夜游”去了。进了教室,举起蜡烛一看,只见黑板上的句子被改成了“吾谁与归”,边上则画着一个农药瓶上常见的骷髅头,在烛光里摇曳,吓得我拔腿就跑。这个促狭鬼老师,让我从此对“秉烛夜游”这个词情有独钟,至于那篇课文的内容,却早已望到爪哇国去了。直到有一年,我到北京出差,在王府井百货商店,看到了张秉贵糖果专柜的介绍,才明白张秉贵是何许人。能譬喻然后能为师,这岂不是一个有趣的启发式教学的例子?

《学记》一千两百言之后,世界已不知经历了几番沧海桑田。今天,面对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我想,《学记》作为我中华教育理论之源泉,依然可以面向未来,开显其本源的意义。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

祭祀之礼,从来是庄重而美好的。

(作者单位:温州城市大学 )

环境育人特色阶段总结 篇4

积极创建环境育人新特色

------单楼小学环境育人特色阶段性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建设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更好地开发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校在“五美校园”创建的引导下,把校园文化纳入办学规划,坚持“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纽带,活动文化是载体”。做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就我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工作作以阶段性总结:

一、规划布局,认真搞好环境建设。

学校环境建设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通过学校绿色植物造景、人文景点设置,来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2008年新教学楼竣工,形成了教学区、活动区区域分明的学校格局。根据学校面积较小的特点,我们精心设计,调整绿化布局,扩充绿地面积,广栽花草树木。目前,学校建有花坛4个,花坛内花草品种繁多,空闲地均栽植了大叶黄杨,紫叶李、龙爪槐等观赏树。路两旁的女贞树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在绿化基础上,还十分注意校园的美化,精心搞好品种的搭配和花草树木的修剪,使校园里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创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令学生置身其中,美不胜收。真正让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青”,把校园建设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二、精心设计,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

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达到让每一堵墙壁会说话,一石一木都育人。学校加强美绿化的同时,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文化氛围,制作宣传栏、壁报栏、墙壁格言、版面。一年来,我们按照“协调和谐、美观大方、启智育人”的思路,建构了五大系列的主题教育。主要包括:

一是弘扬主题文化,创设文化氛围,以“鼎承儒家文化”为主题的雕塑。

1、弘德诚信鼎。

弘扬美德,兼爱天下,乐于求学,积极践行。立德为人。传承文明,宣扬诚信,学会做人,是我们学校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

2、孔子问礼壁。

《史记·老子》《礼记·》等古籍中均记载有“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孔子的学说最重要的就是仁的思想,而到达仁的理想就要“克己复礼为仁”。教育学生求学之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孔子六艺墙。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传承古典文化,实施素质教

育。做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生该做的也是我们老师要遵循的规律。

4、书籍雕塑。

配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我们提出了读经典著作,做儒雅文人的口号和目标

5、竹简雕塑。配合学校开展的写字活动我们提出了写漂亮中国字,做自豪中国人的口号和目标。通过主题雕塑文化的展示与说明,从而塑造了我们的主题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鼎承。展示了我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和“鼎承儒家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追求。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熏陶和感染,激励、鞭策、督促全校师生永不懈怠、永远创新,勇创一流。

二是以“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经典传统文化”,主要分布在教学文化长廊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古典诗词歌赋,现代教育名家名篇,经典哲理佳作,是师生了解、学习、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园地。

三是以“营造良好氛围,培育创新人才”为主题的“室内文化教育系列”,主要分布于教室、功能教室内,其主要内容包括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和功能教室文化,努力营造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文化氛围。

四是以阳光体育为主的运动设施建设。

学校为适应“阳光体育”活动,先后硬化了近500平方米的篮球场地和近6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新建了六座高标准的乒乓球台,近200米长的跑道和足球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锻炼的需要。

五是积极开发学校文化育人的潜力因素,形成特色的育人氛围。

开发的有校树:30年松树。陈毅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松树无论四季更替,风雪相加,高耸林立。在气温低、海拔高、缺少养分的石头缝里或悬崖绝壁上,万物都会凋残,只有松树能在万物之中,始终保持青翠挺立的姿态,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被人们引申为民族气节的体现,它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不屈不挠”精神相一致。单楼小学校树”精神指引下自强、勤劳、创新、奉献,促成了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

校园道路:康泰路鼎承路文明路

1、学校主干道为康泰路。寓意健康宁泰,学校师生在和谐稳定、健康自由的空间学习生活。

2、鼎承路在教学楼正中,对着鼎承文化鼎。寓意:鼎承儒家文化,实施素质教育。宣扬传统美德,争做文明新人。

3、学校西墙到厕所的路为文明路。寓意:读经典著作,做儒雅文人,从小事做起,做文明好少年。场地:阳光体育活动广场篮球活动场 乒乓球训练场地

基地: 生态菜园基地劳动实践基地

文化墙: 一塘荷气运动风采走向未来孔子六艺墙幼儿园十二生肖墙

1东墙为一塘荷气,是全体教师共同创作的一副大画。寓意一堂和气,和谐校园共同创造。

2、南墙是运动图标,寓意:运动健儿驰骋疆场,飒爽英姿,雄姿昂扬。我单楼学子,锻炼身体,国富民强。

3、孔子六艺墙在西面,寓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

4、十二生肖墙壁是专为幼儿园设计的,表现我校幼儿健康活泼,茁壮成长。

楼层文化: 古诗文诵读传统美德故事经典著作赏析

班级文化: 黑板报 口号标语文化园地班级明细牌班主任寄语

走廊文化:安全标语

学生无论走在校园的哪个点上,都能感受到深深地启迪,都能受到优良地教育和知识的熏陶,对学生起到了教育作用和熏陶作用。

三、制度管理人文管理相结合,培育良好的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是学校师生共创和认同的文化价值的表现。要树立和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关键在于加强校园管理,创设一个宽松、和谐、亲切、信任的人际氛围,形成健康活泼的心理环境和勤奋向上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做法是:

(一)、学校管理方面:

1、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工作计划,修订完善奖惩方案、办公制度、备课制度、请假制度、班级量化细则、安全卫生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

2、与领导干部、班主任、教师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

3、狠抓安全教育,分别与班主任、学生家长、学生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保证学校无安全事故的发生。

4、认真按时开好例会和活动。主要是周五的班子例会、教师例会,周一早的班主任会。周一下午的班会、周一上午的升旗仪式等。

(二)、教学方面和教科研方面:

1、学校落实“级部把关、学校量化”的管理模式。

2、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教师的备课、理论学习、政治学习、教学工作反思、听评课反思,业务学习心得、计划、总结、信息反馈表等材料,每人组建一个档案盒,规范管理。

3、以听评课活动为主线,做好教研工作,每个教研组每周扎实开展两节听评课,包科领导组织教师签到、听课、评课,确实把听评课活动落到了实处。

4、大力进行课堂及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水平。大力推进“三为主五环节”式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通过实践,“三为主五环节”式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进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四、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活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

1.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以新学期升旗、开学典礼、学生表彰大会及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以“五项教育”为主题,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庆国庆征文演讲比赛、感恩在行动、环保知识竞赛、检测空气等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勤奋学习、爱国爱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强学生公共道德、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我们先后开展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学校的学生自主管理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和德育特色。

3.用先进文化覆盖整个校园。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墙报栏,法制、安全、教育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校园到处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文明班级评选活动、读书、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先进文化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成立了运动队、舞蹈队、合唱队、文学社、科技兴趣小组,积极参加市区文艺汇演、科技创作活动;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广播操比赛、运动会、元旦晚会以及书法、绘画、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事实证明,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陶冶了情操,而且还拓宽了学生今后的成才之路,也营造了文明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至今学校先后被评为:枣庄市平安和谐校园、镇素质教育优胜单位、安全稳定优胜单位、网络教研优胜单位、宣传报道先进单位、卫生工作先进单位、重点工作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1年镇春季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取得了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

诵读经典文化 彰显育人特色 篇5

彰显育人特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交流的主题是《诵读经典文化

彰显育人特色》。

首先简介我校基本情况:我校创办于#年,是肥东县的一所村级小学。学校占地#亩,现有校舍#平方米#个教学班,在校生#余人,专任教师#人。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校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审时度势,制定了学校近期发展目标和#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恪守“以德治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特色活校”的宗旨,坚持“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读书育人”的办学思想,初步形成了“文化兴校,育人为本”的办学特色。

为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积极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式发展之路,我校结合农村学校实际,从#年开始就实施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这项活动以其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丰富了学校文化底蕴,锻造了学生优雅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修身养性,逐步形成我校的特色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校在实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中的具体做法:

一、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确保诵读规范实施。

为规范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学校成立了领导组,校长直接抓,分管校长具体抓,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为一体的组织网络,各年级语文老师为具体实施者,形成组织机构细化,职责明确,务实高效的管理机制。每学年初学校制定实施方案,每学期教师拟定教学计划,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学校先后制定了《马桥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意见》、《马桥小学校本研修制度》、《马桥小学经典诵读汇报会实施方案》、《马桥小学经典诵读汇报会评估细则》等制度,并落实到位,确保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过程管理,要求教师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的方针指导儿童读经诵典,注重创新活动模式,确保诵读规范实施。

二、开发课程,系统安排,探索诵读有效途径。

为有效实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我校利用暑假时间组织部分语文骨干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定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和语文课标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精心编写了我校1-6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合理安排各个年级的诵读内容和要求,力求做到低年级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和习惯,高年级培养学生的诵读方法和能力,同时规定诵读时间和形式,具体为“每日两诵”,即利用每天上下午课前预备5分钟时间各班在领诵员的带领下组织学生集体诵读;其次,学校每周安排两节30分钟的活动课,由语文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开展个别背、集体背、接龙背、表演背等学习游戏活动以及考察学生诵读达标情况;再次,学校每周五上午广播操后时间安排一个班级集体展示诵读,时间在2分钟内,内容由语文老师根据本周学习情况选定。

三、加强宣传,改善环境,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

我校从校园环境入手,着力打造浓郁的传统经典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走廊,墙壁开设文化艺术长廊,向师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增强传承经典文化的使命感,提高传承经典文化的自觉性,营造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我校注重打造班级文化,要求各班在班级布置中选择固定展板,开设“与经典同行”、“思乡曲”、“硕果累累”等栏目,让学生自制诗词卡片,撰写诵读体会,以此来展示学生诵读成果,充实学生校园生活。

四、开展活动,寓教于乐,提供广阔的诵读空间。

自开展经典诵读以来,我校始终将经典文化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展示学生诵读经典的成果,丰富学校经典诵读的内涵。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主要是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相结合,常规活动有“诵读之星”评比,“我与古诗”手抄报评比,“我与古诗”征文评比,自制诗词卡片评比等,其中“诵读之星”由各班每月评选一次,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校级“诵读之星”,颁发奖状。手抄报评比每学期一次,学校将优秀的手抄报在校园橱窗中展示。征文与诗词卡片评比由各班自行组织,并要求在班级专栏中展示优秀作品。特色活动主要开展了“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师生签名活动,以提高师生的参与热情,还开展了“经典诵读汇报演出”活动,学生们通过歌、舞、诗等各种形式展示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演绎。校园丰富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懂得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更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个性发展的具体体现。

自我校实施经典诵读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平安校园”“#县特色学校”“#县甲级管理学校”。同时,学校师生也获得多项荣誉,其中,有1名教师获得合肥市“优秀教师”,2名教师获得#县“优秀教师”,5人被评为#县“教学能手”,有2名学生获得#县“故事大王”称号,在参加的#市广玉兰杯经典诵读活动中,#年我校的《小儿赛诗》获得三等奖,第三届我校的《满江红》获得三等奖,同时被选中参加了今年4月在合肥市大剧院举行的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总之,实施经典诵读,养成的是习惯,传承的是文化,彰显的是特色。我校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措施,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

君子教育特色育人 篇6

我校力争使育人途径呈现出多渠道、多方位、多层面的特色,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环境育人”是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以“书法”、“绘画”、“剪纸”课程为手段,积极传承悠久的“民间艺术”特色;以“古诗吟诵”为方法,悉心欣赏古代的“文化精华”特色;努力形成浓厚的“书香校园”特色。

1、校园文化粉饰:学校请专业美术大师在校园进行了文化墙的装饰绘画,有爱国教育、自强不息教育、理想教育、和谐文明教育、勤奋好学等内容。是学校有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

2、教室文化粉饰:从学前班到六年级根据不同年级、年龄的特点教室的标语、园地、班务栏、图书角的装饰各具特色。

3、“红领巾”广播站:把少年儿童从小培养成爱国、为民、强国的接班人,学校经常组织少先队活动,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把政策宣传、新闻、校园活动及时报道。

4、书法绘画剪纸:书法绘画剪纸是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我们安排了专业书法美术教师,聘请民间剪纸大师授课,选取学生喜欢的图案,指导方法,学生收获颇多。

5、计算机网络建设:学校计算机教室,经常开放,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新的、先进的教学方法,经验。学生信息课能很好的进行。

君子教育特色育人 篇7

一、增强自信理念,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还处于半成熟阶段, 面对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有时候信心不足;基础弱的学生, 往往存在自卑心理, 对学习缺乏信心, 对前途感到渺茫。针对这种情况, 我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写作背景、人物形象和语言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譬如, 在讲授《愚公移山》这一课时, 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比较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 让他们在比较中体会到:愚公之所以能移山, 关键在于树立“子子孙孙无穷匮”, “而山不加增”的信心, 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的移山之梦变为现实。接着, 我让学生通过横向思维感悟到要搬掉学习上的“大山”, 摘掉“差生”这顶帽子, 就必须有信心, 相信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我国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为人类创造了最甜最美的生活, 他们不怕牺牲, 英勇奋斗, 爱憎分明, 助人为乐, 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传统美,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诸如:老愚公顽强不屈, 挖山不止;雷锋出差一千里, 好事做了一火车;《小桔灯》中小姑娘面对家庭的不幸所表现出的镇定、勇敢、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念。课文中许许多多这样的劳动者及其形象、他们的优秀品质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熏陶, 对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意志行为起到优化作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二、强化情感教育,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目前的独生子女都是生在红旗下, 长在甜水里, 可谓是家里的“小皇帝”, 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是, 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 情感比较单纯。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很有必要。譬如, 在引导学生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 要求学生反复品读“父亲”在特定环境中送别儿子, 并艰难翻越栅栏去买橘子的背影, 分析其中包含的“父亲”对儿子的感情, 明确了这是一种舐犊之情———拳拳的父爱。在布置课外作业时, 要求学生写一篇反映父母亲情的文章, 结果普遍能写出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来, 流露了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三、发挥德育功能, 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在目前使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 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不愧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民族英雄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夺目光彩。陈毅在身陷绝境中写出了《梅岭三章》, 吟出“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的壮歌;鲁迅的呐喊之言“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曾经激励着多少热血青年为抵御外敌入侵、实现民族解放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壮举;文天祥谱写《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青照汗青”的佳句, 其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的诗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催人泪下;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 为红军大部队保存火种;奥斯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把握青春, 去探求生命的永恒意义;歌德的《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 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 洋溢着浓郁的爱国热情。在上述篇章中, 教师只有通过情感的激发, 给学生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才能使学生充分体验, 引起强烈共鸣, 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也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灵。

四、欣赏自然之美,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育是一种美育, 特别是文学教育, 应当给学生以丰富的审美体验, 通过文学作品的陶冶, 逐步铸成审美的心灵。在初中语文阅读中,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令读者喜闻乐见, 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诸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跌宕起伏的诗意的散文, 它以诗的笔调描绘出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 花木峥嵘, 春风拂煦, 细雨连绵, 在春境中的人精神抖擞, 辛勤劳作, 充满希望, 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和活力。全文诗情与画意相结合, 情景交融, 令人回味无穷。正如王国维所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总之,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对如诗语言的欣赏和对画面的体验, 才能从中领悟到《春》所蕴含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和含蓄美, 唯有如此, 才能收到好的审美效果。

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可谓气势磅礴, 一泻千里;“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使王维笔下的水美丽如画;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描写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 西湖水波荡漾, 波光闪闪, 十分美丽;在茫茫雨幕的笼罩下, 西湖周围的群山, 迷迷茫茫, 若有若无, 非常奇妙。学生在欣赏类似美妙诗句的同时, 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初中语文新课改中, 每一个教师只有充分借助一幅幅动人的语言的图画, 才能为学生的人格培育提供更宽广的空间, 不断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有效激励和熏陶学生的心灵, 最终使学生都拥有健康的人格。

摘要:君子之学以美身, 语文课改德先行。本文作者顺应时代潮流, 从增强自信理念、强化情感教育、发挥德育功能和欣赏自然之美四个方面, 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的有效策略。

从《花中君子》看传统道德教育 篇8

我清楚地记得,陈奎在昂扬的锣鼓声中上场,明知道他必是正义的化身,心里却很忐忑,如果他也跟李凤鸣一样腐化变质了呢?陈三两可就真的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这一份忐忑很强烈,以至于我对全剧宣扬的正义一直不放心,也没有安全感。多年后再看改编的越剧《花中君子》,不仅勾起过去全部的怀疑,而且那份不妥贴还变成了一种不吐不快的憋屈。

《花中君子》的容量更大,故事也更舒展,一部分内容相当于《陈三两》的“前传”。李九升考取全科进士,因为不愿行贿,官职被人顶替,愤懑贫病,气绝命殒,留下弱女幼子。女儿李素萍自卖其身,从此姐弟失散。李素萍在勾栏卖艺不卖身,诗文每篇售银三两;改名陈三两。又认货郎陈奎为义弟,教其诗文。七年后陈奎赴京赶考中状元。而鸨母将陈三两倒卖为妾,陈三两不从,告到沧州官府。后面的剧情就跟《陈三两》大体无二了。

李九升的道德教育真正有效吗

真正有深意的冲突是从第二场开始的。李九升流落破寺,沉疴不起。黄口小儿李凤鸣捡到陈奎遗失在寺里的包裹,里面是一百两黄金。凤鸣没找到失主,动了贪昧之心,结果被姐姐批评,又被父亲责打。李九升留下四旬遗言“祖辈清如水,家风传后代。遗言嘱儿女,洁身永自爱”,撒手人寰。

李家两个孩子无疑从小就受到父亲很好的道德教育,但恰恰在这一场,现实给了小凤鸣另一版本的教育,他的价值观遭遇到严重困扰、紊乱和挑战,以至于对以前的书斋之说有了怀疑。姐姐无非是拿“爹爹给我们讲的故事”(“廉者不受嗟来食,志士不饮盗泉井。唐朝有个裴丞相,早年潦倒也穷困,拾得金带奉还人,宰相骨气早凌云”)来教育他,要“自幼立下好志向,岂可见利就动心”。对此,凤鸣的回答是:“我没有忘记这些故事”,但是“我手持药方到处跑,无钱哪得灵芝草?眼看着老父受屈丢前程,凤鸣心里如刀绞。欲杀刘瑾腰无剑,欲走门路银铺道。爹若有此百两金,塞满衙门万事了”。

所以,当被问到“《拾金而昧》良心何在,天理怎饶”时,李凤鸣愤而辩道:“天理良心!爹爹受屈,有谁来和你讲过天理……良心?天理纵有常颠倒,良心早被狗吃掉。我爹爹满腹文才丢乌纱,那刘瑾一肚是草穿红袍。今日我无非暂借金一包,怎说天理不能饶!”

应该说,李凤鸣这一番对道德说教的质疑,对现实的不解,是很有分量的,也体现他比坚守道德教诲的姐姐更有思考力。可父亲李九升只是大吼着“住口!”给了他一个大巴掌,并再次强调那些道德信条。传统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其实是“不讲道理”的。好就是好,无限同情和颂扬,坏就是坏,不遗余力地打击。至于为什么好或不好,无非“圣人这么说”、“贤者那么做”、“上古如此”、“天理良心就这样”。

道德这些大问题,不能靠简单的耳光拍碎。试问李九升的怒斥和耳光,能解决孩子心中关于正义的疑惑吗?能加深他的思考,有助于他以后处世立身、应对世界万象、抗击非正义吗?李九升的骨气和操守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他的教育方式和说服能力,却让人难以苟同。

剧本设计上,九十岁刘瑾从未露面,却影响到每个人的命运,是邪恶力量和残酷现实的象征,黑暗的底色和背景。剧中的四个人分别代表了几种应对邪恶的人生选择方案。遗憾的是,细分析起来,竟没有一个人走的是通途,没有一个人的“正义”真地战胜了邪恶。

最悲壮的是李九升,他坚守理想,甘受贫寒,但越是这样的悲壮,越显示出“无能”。他对刘瑾没有丝毫抗争力量,连当面质问都不能够,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行为准则。可他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个人道德选择所带来的全部恶果,“耿直无媚骨”不仅让他付出前程和性命,而且停尸三日葬无钱,女儿被迫自卖其身,所得一半殡殓葬父,一半供弟弟读书,两者都是代父完成未尽的职责。“一纸卖契卖终生”,这是一个未成年女孩为父亲的信仰付出的代价。而且正是这种打击和变故导致了凤鸣的思想转变和道德变质。最糟糕的是,这“反抗”对于恶势力来说没有构成任何冲击伤害。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坚持正义意味着这些,那么这个价值永远都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注定不能成为多数人的选择。我们也不能这样来要求普通人。每个人都有求生求幸福的权利,这是人性本然,没有人能以道德的名义剥夺。

从另一个角度说,有道德优越感的君子常常比有羞耻感的小入更可怕,因为他们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以节操傲视和褒贬他人,或对人提出过高要求,对于操守不如自己的人,生出轻慢鄙夷心来,不能体谅和宽容。恰恰是这种苛求和刻薄,减损了他们服人心的力量,剧中的李九升对儿子的粗暴打骂,就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年轻一代的三种选择

跟李九升的被动挨打、消极承受相比,剧中年轻一代三个人的选择显得积极些。忍辱负重,以图来日。李素萍将卖身钱交给弟弟时,在富春院苦苦度日时,除了凄楚哀婉,心里还是有渺茫又切实的希望:“成就兄弟志青云。”可结果呢?

对李凤鸣来说,既然现实教给他的只是侮辱和被侮辱、损害和被损害,那么他自己强大后,更大的可能性就是变成侮辱和损害者。如果现实完全没有“正义获胜”的正面例子展示给他,就不能责备他后来的舍义贪赃。凤鸣眼看着“爹爹一生守清贫,家徒四壁谁来问”,正直为何赢弱不堪一击,这疑惑无人解答。之后,父亲(合法监护人)没能为他安排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他小小年纪隐居乡间,在孤寂中怀着仇恨独自长大,咬牙切齿发奋读书,期待重振家门。这种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是扭曲可怕的。在剧中,他的人生有十年空白,没人知道这十年里他遭遇过什么,内心有怎样的变化。这样的人一朝当官,摸不清水深水浅,面对贿赂也有心理斗争,但在官场混需要应酬,应酬需要银子,靠官俸只是杯水车薪,他父亲一生清贫一生悲,他不想重蹈覆辙。加之认为妓女从良总是好事,于是决定将陈三两判给老头。

没错,凤鸣是堕落了,但他的恶自有恶的逻辑、恶的发生学,“自有根芽别样生”。不管剧本通过其他人怎样强烈地谴责他,也只是浮浅地重复宣扬善、正义或高风亮节,没有真正面对恶、理解恶、思考恶,没有对症下药,对于凤鸣的恶,也就没有真正的杀伤力和影响力。

当然,我们可以说,还有陈奎啊。陈奎和凤鸣遭遇相似,却能做出不同的德性选择,可见事在人为。他是全剧最大最亮的希望,是德性与正义的化身,是全剧真正的希望所在。

可陈奎也最让人提心吊胆。必须承认,随波逐流、趋利而动是人之常态常性,面对现实残酷,能凭一己之道德意志力保持清白品质的终究是少数。陈奎虽有却不常有,他也许给人心理上的安慰,但全社会的正义伸张,真的能指望少数人吗?

何况,小概率的陈奎式正义还有极大的漏洞。回顾正义最终获胜、“大快人心”的那场戏:陈三两最多不过依仗姐姐的血缘身份和曾经卖身的资本,从道义上骂骂李凤鸣,关键的惩处还是靠陈奎。而陈奎之所以能拿下凤鸣,靠的并非他正义,而是他的官职更大。很难想象,如果凤鸣的官大,陈奎和李素萍还能拿他怎么办!所以,陈奎的举动不仅不是正义的真正胜利,反而强化了“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场制度,这跟当年刘瑾仗势欺压李九升有什么本质区别?

于是,我们惊奇地发现,不仅邪恶欺凌的李凤鸣被污染,就连正义的陈奎看起来也跟邪恶的刘瑾那么相像。在最后的案情处理中,他只听了李素萍的一面之词,便直接命人将李凤鸣拿下入狱,得知凤鸣就是素萍当年失散的弟弟后,又马上改口:读书人功名来之不易,念他初犯,又是恩姐的亲兄弟,批评一下算了,大不了官降一级。同样一件事,重可革职治罪,轻可批评降职。最后却是李素萍的意见直接变成陈奎的官方判决:削职为民不问罪。这难道就是让人放心的社会正义?这跟刘瑾翻云覆手、以个人意志掌控朝政有什么不何?口口声声说秉公执法,这个“公”最后还是私人(无论好人还是坏人)的好恶和意见。这“光明灿烂”的结局,不正好证明刘瑾获得了最后的、最本质性的胜利吗?

这场戏后面还牵扯到另一个不幸的问题,也是本剧回避的核心问题:陈奎和李凤鸣怎么避免当年李九升的悲惨命运,“绕过”刘瑾的行贿法则当上官的?这个问题非常突兀地存在着,想当年,李素萍在破庙里叮咛弟弟“奋发读书苦用心”时,李九升尸骨未寒就在身边,他岂不正是“十年苦守寒窗前”,落得客死他乡?活生生的前车之鉴,李凤鸣的境遇就一定不同?如果父亲的冤屈不能昭雪,凭什么信任这个制度对另一个人会好一些?难不成一个人的一生,真就靠着“碰到谁手里”的运气?

于是,好端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分析起来竞破绽百出。刘瑾大获全胜。

不能忽视社会制度的建设

《花中君子》全剧在姐弟俩布衣扮相、田舍春意中欢快地结束,“粗茶淡饭过日子,读书做人重起头”,走的似乎正是桀溺和荷礤丈人那种隐退乡野、寄情山水一路。从许由、巢父到楚狂、长沮,从范蠡、张良到赵普、刘基,聪明人都知道在适当的时候全身而退。但这样抛弃乱世,自我是保全了,于国于天下何益?这样并不是真正的光明,也并不真地解决恶的问题。

把问题往前推进:同样是对正义或公平的诉求,个人如何应对社会的不公正,和如何建设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两个有关联但不同层次的问题。真正的士会勇于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会提出更宏观、更根本的问题是:“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固然是“贤者处世”之道,但同一个贤者,为何有时“穷”有时“达”?天下何以会有道或无道?如果天下无道,能否变成有道,如何变?如何保持天下恒有道?这才是真正的心怀天下。

以李素萍为例,她是全剧的灵魂人物、剧名中的“花中君子”。她秉承父亲的骨气和清白,才不可谓不高,德不可谓不洁,却一直处于社会底层,任人宰割,被欺凌后哀叹“人间何处有公正”。面对黑暗力量,她和父亲一样无能无力,顶多玉石俱焚,或者拿“我兄弟也是做官的”来吓唬人。她的存在恰恰凸显了非正义体系的强大,没有权力的保护和包装,单纯的正义理念是多么赢弱。她从来没有能够让正义在同一层面上与邪恶展开真正较量。她作为普通人只是在历史的折痕里、现实的意外中苟延残喘。

《花中君子》是1983年由上海越剧院出品的老剧新编,我不知道那时编剧是没有想过制度正义的问题,还是想到了却没法将新思考镶进老故事。但愿是传统剧的“故事新编”有其难处,但也有可能,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确乎更重个体而非整体,所以当思考“什么是好的社会”时,思路总是:个个都是好人,就自然组成好的社会。而要每个人都变成好人,自然靠的是教化,个人心性修炼、道德渐进。可惜,从人性本然和历史现实来看,世上没有“坏人”怕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通过个人道德品性或运气谋求社会正义,有一个严重的负效果:很容易将制度的性恶转化为个人沉重的道德压力或时运好坏,让个体(无论高尚者还是卑劣者)承担系统的错误,是一种精致却卑鄙的移花接木障眼法。

另一同样精致的障眼法是,将正义的伸张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寄托于少数人和小概率事件。那些拦轿喊冤的巧妙故事,貌似虚妄的希望,正是彻底的绝望,却披着光明的外衣,足以将有道德自傲的人们迷惑千万年。

归根结底,真正让人痛心的是刘瑾能一手遮天的坏制度,而不是这制度下具体某个人的运气好坏。同样,个人的权益获得伸张并不重要,也不是真正的正义。重要的是制度能够给每个人提供普适性的正义保障。否则,古代有几个烟花女子有当巡抚的义弟,或者能路遇微服私访的清官、皇上?剩下的草民出路又何在?不依靠行善等道德高标行为、不依靠“无巧不成书”的小概率事件,就能正常运转、有基本的正义保障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好社会,真正的正义。纠结于个人道德选择的小恶,无视制度建立之大恶;期盼个人际遇中的小善,看不得社会建设的大善,这种短视或许正是古代社会长期缺乏正义和善的根本原因。

上一篇:消防安全知识(单选题)下一篇:我的梦想写作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