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楞次定律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楞次定律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通用11篇)

关于楞次定律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 篇1

刘洋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

楞次定律这堂课,一直是中专电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楞次定律是关于如何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规律,它并不是直接告诉我们感生电流的方向,而是通过感生电流磁场与引起感生电流磁场变化的关系间接给出了感生电流方向的规律。从理论上讲,楞次定律是能量转换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实际中我们具备反应这个实验的条件,所以本堂课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同时又有很强的实验性和直观性。能否上好这堂课

对学生来说是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关键,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艺术也是一个考验。为了上好这堂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学好重点和难点内容。我在本堂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力图使本堂课教学过程符合认识规律

由于中专教学的局限,教材往往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理论到理论,纸上谈兵,这样仅仅是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是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认识能力,认识规律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先要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并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以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物理学的历史最能够反映这一点,任何一个规律都是物理学家从大量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我认为我们教学的意义和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这些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把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材,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体验前人走过的路,学习符合认识规律的物理规律的总结过程,但是由于时间和设备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基础教学的每一堂课都这样做,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这样去做,而楞次定律这堂课却非常适合这个指导思想,因此,这堂课我设计的轮廓是从实验入手,首先通过实验对磁通量变化的几种情况进行演示,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同时总结实验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楞次定律的规律。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而活跃,使学生有了参与感,甚至在总结得 出规律后,有一种成功的感觉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精心策划准备实验

在本堂课中,能否做好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而实验的关键是要加强感生电流方向观察的直观性和准确性。为此在做实验前,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得出电流表指针偏转和电流通过电流表流向的关系,然后我设计两个实验。一个是用条形磁铁的N极或S极插入或抽出的过程来确定感生电流的方向。并把实验结果用表格表示出来这样便于学生观察和总结规律。另一个实验,首先通过示意图应用总结得出的楞次定律判断出感生电流的方向。然后再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图注意在介绍过程中,要放慢速度。因为学生要把图上的符号转换成立体的实物需要有一个过程,同时电路中每一个连接的部分都应得到学生的认同,这样避免老师作弊之嫌,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得结果与判断的结果一致,上述两个实验,前一个是探索性试验,利用它反应感生电流磁场与引起感生电流磁场变化的关系,总结得出规律。第二个为验证性试验,通过它练习使用刚总结出的规律,这样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规律,同时也巩固了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三、注意对楞次定律的认识高度

楞次定律的核心是“阻碍”,这种“阻碍”正是能量转换守恒的必然结果。能量转换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它是任何物理现象都应遵循的规律。电磁感应现象当然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注意局部的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的联系,注意挖掘规律中更深刻的内含和意义,这样才能达到物理思想的高度,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觉,从而促进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正确使用。因此我从能量的角度认识楞次定律作为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我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使学生从能量的角度的理解进一步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总结出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一种方法,即凡是由相对运动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感生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相对运动,这样对学生能正确理解并运用楞次定律有很大帮助。课后学生反映这一方法判断问题非常简单快捷。

关于楞次定律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 篇2

学生初步涉及遗传学知识, 我们就只能从简单到复杂, 从现象到本质———联系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通过假说演绎推理, 再得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这样, 不但深化了学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还进一步掌握了自由组合定律。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通过自主、互动、讨论等过程式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思考、善于表达等能力。在分析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时,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交流、谈讨提出的遗传学问题

情景创设: (1) 为什么一对夫妇生育的后代存在着差异?为什么有的孩子表现了父亲的的特征, 又有与母亲相似的性状? (2) 生物界中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 各自都有着不同的优良性状, 通过杂交可使其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吗?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通过讨论交流得到共识, 任何生物都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性状, 后代表现出的性状可以是亲本性状的组合。然后提出问题:在传宗接代过程中, 亲代的多种多样的性状又是遵循什么规律传给后代的?从而导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分析实验

结合投影, 分析实验, 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以下问题: (1) F1代表现为黄色圆粒, 说明了么? (2) F2代有几种表现类型?几种类型的比例是多少? (3) F2中出现的两种新类型与亲代有什么关系? (4) 如果每对性状拆开分析, 黄色:绿色约为3:1, 圆粒:皱粒约为3:1, 说明了什么?

引入: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得到了自由组合定律。

讲述:边叙述边投影两对相对性状实验。

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遗传学知识, 提出问题, 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 根据F1代的表现型说明:黄色对绿色, 黄色是显性, 绿色是隐性;圆粒对皱粒, 圆粒是显性, 皱粒是隐性。 (2) F2代出现了四种表现类型, 其比值近9:3:3:1。 (3) F2代出现的两种新性状刚好是两亲本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 (4) 如果对每对性状分别进行分析, 数据表明, 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 并且一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性状没有影响。最后,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加深对一些概念 (如: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等) 的认识理解。

解决这些问题后, 启发学生在此基础上又发现新问题:F2代为什么会出现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两种重组性状, 从而引入孟德尔对该实验的解释。

三、复习旧内容, 推进新知识

根据上节课的学习, 思考: (1) 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体细胞中有几对遗传因子? (2) 如果用Y、y表示粒色, R、r表示粒形, 则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应怎么表示? (3) 配子里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那么上述两个亲本产生的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又是怎样的? (4) 产生的F1代体细胞中既有Y, 又有y, 既有R, 又有r, F1代为什么表现为黄色圆粒?

学生边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边板书由亲代产生F1代的遗传学图解:

P纯种黄色圆粒豌豆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为让学生进一步在学习中突破难点, 教师应讲解如下:F1代产生配子时, 根据分离定律,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同时孟德尔假设,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并认为这个过程中每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及不同对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是彼此独立, 互不干扰的, 且分离和自由组合是同时进行的, 这样F1代产生的雌雄配子就应该各有四种:YR、Yr、yR、yr, 且数量比为1:1:1:1。

然后提出问题:受精时,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那么, 配子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F2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有多少种类型, 表现出的性状有多少种?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 试着把F1代产生F2的情况推断出来。

教师投影现出解答轮廓, 并巡回指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

四、通过练习, 巩固基础

课堂检测反馈:

1. 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亲本杂交, 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2. 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某种豌豆杂交所得子代中, 共产生黄色圆粒有278粒, 黄色皱粒有95粒, 绿色圆粒豌豆87粒, 绿色皱粒豌豆33粒, 其中豌豆的基因型是 ()

A.YYrrB.YyRrC.YyrrD.YyRR

3. 基因型为yyRr的生物自交, 子代中具有与亲本相同的基因型的个体占 ()

A.1/4B.1/3C.1/2D.3/4

4. 白色盘状南瓜和黄色球状南瓜杂交, F1代全为白色盘状南瓜, 若F2中纯合白色球状南瓜有2000个, 从理论上计算, F2代中杂合黄色盘状南瓜的数目是 ()

A.1000个B.2000个C.3000个D.4000个

这节课设计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推陈出新。给出学生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现象, 引导学生推理分析,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师只做引导者和评价者,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楞次定律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探讨 篇3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楞次定律;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12-02

对于"楞次定律"的教学,传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练习。从效果上看,学生也能应用楞次定律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知识和被动发展的位置上,只能算学会,不能算会学。

本课利用探究式教学法,课堂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将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自己做探索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课堂练习。本课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自己得出楞次定律。这样处理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生活动约占课时的一半,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一、情景体验,引入课堂

师:我们先来看一个小魔术

师:老师这里有一辆小车,现在把它放在平板上,我现在用物块靠近它,现在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小车会运动

师:同学们,为什么会这样?

师:此时把纸巾打开,让学生观察到盒内的结构,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得内容-----楞次定律

二、实验观察,提出问题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小实验。老师把两个发光两极管并联接入电路中,再接入一个螺旋管。同学们认真观察,磁铁靠近,磁铁远离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靠近时,上面灯亮,远离时,下面灯亮

师:这个实验安全说明了什么?

[过渡]靠近,远离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同的。

师:那么,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哪些因素有关?

三、科学猜想,自主探究

1、科学猜想

师:请各位同学在小组内讨论、猜想

生: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的方向有关。

2、自主探究

(1)教师引导:下面请各小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

(2)学生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探究原理:通过实验得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关系,从而得出感应电流磁场与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探究准备:仪器准备和知识准备,同时用投影仪映出思考题:

①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变化(增大或减少)有什么关系,怎样研究?

②列出所用器材和具体步骤;需观察、记录什么?

探究过程:分组实验,探索研究经过讨论,确定利用如人教版教材P88页图4-2装置进行实验,(用导线、灵敏电流计和线圈组成回路),分别用磁铁的N极和S极移近或插入线圈、离开线圈或从线圈中拔出,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

①[问1]:磁铁靠近,远离,能反映Bi与B0方向有什么关系?

②[问2]:磁通量的增大,减小时,能得出Bi与Bo方向有什么关系

那么从作用效果来说,Bi是有助于原φ的增大,还是阻碍这个φ增大。

师:那么学生们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刚才我们探究后得到的规律。

四、抽象概括,规律理解

1、抽象概括

(1)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精练描述:①就磁通量变化而言,“增反减同”。②就磁极相对运动而言,“来推去留”。

2、规律理解

(1)“磁铁穿管”实验:磁铁穿过两管的快慢会不同

a让强磁铁通过塑料筒,会迅速掉下来

b让强磁铁通过铝筒,会发现缓慢的掉下来→“阻碍”不是阻止。

(2)理解“阻碍”

谁起阻碍作用?→感应电流的磁场

阻碍什么?→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如何阻碍?→增反减同

结果如何?→阻碍不是简单地“相反”,阻碍不是阻止,使φ变化变慢

师:教师借助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来增强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五、规律应用,课堂总结

应用1:通过学生练习习题总结:

“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应用2:定性解释引入实验和二极管实验。

应用3:冲天炮模型。

六、课后思考

电吉他中拾音器是将声音信号转为电流信号的器件,请查阅相关资料

要求学生带总是下得后思考,怎么用楞次定律解释这一现象。

七、课堂总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指明这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思路,这也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为造福人类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当然,在具体实施该教学法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是"顾问"。要导的好、导的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人"。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铺设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和合理的思维坡度,使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活动得以顺利崐进行。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发展创新思维。

3、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激活状态,使学习成为其自主活动。必须注意两点:①教学中不是只关注掌握知识结论,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②坚持学生活动互动性,生生互动能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空间和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加速知识的意义建构。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具体地讲,就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独立思考和主动搜索,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发生过程与认识的内在联系过程,以促使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乘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篇4

乘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62页

1做一做及练习十三1—5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明确1和0在乘法中的特殊性。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二)能力训练点

借助观察、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认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内在联系性及发展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加法的意义及其运算定律——交换律。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的应用。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卡片 教学步骤

1、铺垫孕伏 1.口算:

14×

350×30

2×50

15×12×7 22×4

30×160×40

4×216×5 2.导入:以前我们学习了一些乘法计算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有关知识。乘法的意义、乘法的交换律(板书课题)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乘法意义

(1)出示例1(投影)指名读题,引导学生分析,横着看,每排放几个,一共有几排?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怎样解答?还可以怎样解答?引导学习回答后,教师板书: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用乘法计算:5×6=30(个)(2)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

盘中这样摆放鸡蛋,求一共有多少个,我们用了这两种方法算出了结果,同学们想:你们发现了什么?

启发学生交流这两种方法的相同和不同点。

在这个加法算式中,5叫做加数,这些加数都是5,加数相同,即相同加数是5。

乘法算式5×6表示6个5相加,乘法算式中的被乘数5是加法算式中相同的加数,乘法算式中的乘数6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的个数。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得出结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反馈练习:

①下列算式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120+120+120+120 80+90+70 15+15+15+20 ②判断:(投影出示)求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叫乘法

()(3)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乘得的结果叫什么?被乘数和乘数又叫什么数呢?教师强调:我们学过因数以后,计算时一般不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

(4)教学1和0的乘法特点

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如5×6表示的是几个相同加数?1×3呢(教师板书)0×3呢?依据1×3=

30×3启发学生说出:3×1=3

1×1=

13×0=0

0×0=0(教师板书)我们看这几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1、0有关系)这些数和1相乘,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得到的积都是什么数?和0相乘呢?

说明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3.教学乘法交换律:

(1)根据题中条件,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还可以怎样想,(引导学生竖着看图,可看成每行放6个,5行共多少个?)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出结果,把答案写在本上(指名2人板演)集体订正。

这里的乘法算式与例1的乘法算式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呢?

引导学生交流并明确: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乘,只是因数的位置交换了,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板书:5×6=6×5 是不是所有象这样的式子都具有这些特点呢?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自己举例说明,教师巡视。

启发学生回答总结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教师指出: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反馈练习:

①下列各式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对吗?为什么?

100×9=9×100

2×18=2×18

a+b=b+a ②课本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2)加法交换律可用字母表示出来,用a和b表示两个因数,那么乘法的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b×a 教师指出:这里a、b表示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

关于乘法交换律,实际上在过去我们早已接触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乘法验算时用到了乘法交换律,另外,应用乘法交换律还可以做一些计算比较容易。

(如果87×309交换位置再计算比较容易)练习课本62页的做一做第2题(投影出示)学习练习,将学生写在胶片上的题再打出来,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A组:练习十三1、4、5题中的530×690(第四题的第4小题,教师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B组: 1.填空:

56+56+56+56=()×()75×48=48×()a×b=()×()一个数和1相乘得()一个数和0相乘得()2.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365×420

709×80 C组: 1.填空:

18+18+18=()×()25×7×4=()×()×7 35×4改写成加法算式是()()×a=()×20 2.哪些式子连起来后,使用了乘法交换律 15×16

9+7 9+7

20×18 20×18

16×15 a×0

0×a 3.计算并验算

1010×20

21234×5060

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三2、3、5题的148×303

六、板书设计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用加法计算:5+5+5+5+5+5=(个)用乘法计算:5×6=30(个)答:一盘可以放30个鸡蛋。

1.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1×3=3

0×3=0

3×1=3 1×1=1

3×0=0

0×0=0 2.交换律

5×6=6×5

400×20=20×400 10×1000=1000×10

a×b=b×a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5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江苏省怀仁中学

张忠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相互作用的物体的位移变化关系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间的讨论竞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并让学生感受由困惑到豁然开朗的愉悦。

二、教学方法:

1、启发: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而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创设物理情境等方式来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解释物理现象,探索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启”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2、阅读: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物理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在读题的过程中,注重思考两点:第一是物理过程,这是把握问题的整体思路,是选择相关物理知识来处理问题的前提和依据。第二是分析各物理量,其中包括已知的量、待求的量、不变(或相同)的量、隐含的量,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也是进一步确定所应用物理规律的方法。

3、议论:指教师组织学生针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所进行的小组议论(宜四人一组)、全班讨论和师生共议。“议”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尽量做到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提出问题。还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调控能力,准确把握讨论的信息,注意收集讨论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4、讲评:指学生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分组讨论,选出组长,由组长向全班学生阐述讨论结果,并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口才,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关键性的问题进行讲解,讲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

5、练习:指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的情况下进行的形成性练习,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练习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包括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练习的内容应紧扣所学内容。课堂练习应“小”“精”“活”,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外练习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或结合科学技术的应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三、教学内容:

1、引入:

江南水乡,风景秀丽,泛舟河中,其乐无穷。很多学生都坐过小渔船,但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人在船上向前走时,为什么船却向后退?人在船上向前走的距离与船向后的距离又有什么关系呢?

题外话:在这节课之前,利用研究性学习课时间,带领学生到学校东面的小河边(这里渔民很多)去亲自体验这种情景,并分组进行测量记录。

2、投影:

例:静止在水平面上的船长为L,质量为M,一个质量为m的站在船头,当此人由船头走到船尾时,不计水的阻力,人移动的距离是多少?船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学生审题后教师提出问题:

1、人走动是匀速的还是变速的?

2、人走动时与船之间水平方向是否存在力?

3、人走动时船是否运动?

4、若船运动,与人的走动速度关系如何?

5、人移动的距离等于船长L吗?

6、这个问题可能利用什么知识来处理?

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视回答情况进行积分竞赛。

对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运动情况也相互影响的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可能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但动量中涉及到的只是物体的速度,而题中要求移动的距离。这也是此题的一个“关节”所在,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考虑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学生会想到s=vt,设人的速度为v1行走的距离为s1;船的速度为v2,行走的距离为s2,以人的行走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0=mv1+M(-v2)两边同乘以时间t,则

0=mv1t-Mv2t

即 0=ms1-Ms2

学生可能会出现上面这样一个盲目的解题结果,根本没有理解这里v1、v2的意义。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s=vt只对匀速直线运动适用,而人和船的运动状态是个不定量,所以v只能是平均速度。但是动量mv是状态量,而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这里又存在矛盾,如何化解呢? 我们可以这样来想:对于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比最大速度小,比最小速度大,所以一定会等于此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假设这一时刻人和船的速度分别为v1、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0=mv1+M(—v2)

0=mv1+M(-v2)

那么 0=mv1t+M(-v2t)所以 0=ms1-Ms2

本题还有一个难点所在:人移动的距离和船移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一点,学生经过亲身经历已有感性认识,通过讨论会解决的。借助画图来分析:

由图易知:s1+s2=L

② 联立①②得

Ms1=L Mmms2=L Mm讨论:末状态会出现如下图所示情况吗?为什么?

(不可能,因为人的速度方向向右,末位置应在出发点的右侧。)

课堂练习1:静止在水面的船长为L,质量为M,一个质量为m,长为l的小车从船头由静止开向船尾时,不计水的阻力,则车移动的距离是多少?船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本题类似于“队伍过桥”问题,与例题的区别在于车相对于船比人相对

Mm于船少走l,所以s1=(L—l)

s2=(L—l)

MmMm

课堂练习2:静止在水面上的船长为b,斜边长为a,质量为M,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船头由静止沿斜面滚向船尾时,不计水的阻力,则球移动的距离是多少?船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先考虑小球

M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1=b,再考

Mm虑沿斜面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1=s(ab)

mb Mm课外练习:静止在水面上的船长为L,一人站立船头,手持一枪,船尾有一靶,子弹不能穿透靶。已知枪中有n子弹,每发子弹的质量为m,船、人、s2=枪和靶的总质量为M,问:子弹发射完后,船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每发射一颗子弹,系统的动量守恒。在发射n发子弹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也守恒,并可以等效地看成n发子弹一齐发射出去。

四、教学说明:

1、动量为状态量,对应的速度应为瞬时速度。所以动量守恒定律中的“总动量保持不变”指的应是系统的初、末两个时刻的总动量相等,或系统在整个过程中任意两个时刻的总动量相等。若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作用前均静止,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系统的平均动量也守恒,利用这一点我们解决不少涉及位移的问题。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篇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户)=1152(户)

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6×5×2=16×(5×2)=35×25×4=

35×(25×4)=12×125×8=12×(125×8)=

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书:16×5×2=16×(5×2)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24~25页内容。

【学情分析】

乘法运算定律与之前所学的加法运算定律类似,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是本班有三名学困生,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他们,掌握乘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不仅有助于加深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还能使计算简便,所以需要学生理解并注意与加法运算定律的区别。本节课的讲授注重从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并充分利用之前所学的加法运算定律,由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起来类比归纳乘法运算定律,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性。

【教材分析】

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初步认识,在作业或者练习中已经接触过当一个乘法算式里的因数交换位置后,通过计算会发现它们的积并不变。这节课利用例子,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观察、发现对任意两个整数相乘有同样的性质,从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对于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确理解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灵活性选择,同时,对今后整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学好乘法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桥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交流、练习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困生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困生2:a+b=b+a

学困生3:(a+b)+c=a+(b+c)

师:其实乘法也满足一些运算定律,你想知道乘法满足哪些运算定律吗?(想)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为即将要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作铺垫,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

你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1、教学乘法交换律。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困生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师:要求什么问题?

学困生2: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么列式?

学困生1:4×25

生:还可以这样列式25×4

【设计意图:图片以植树为背景,展示了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挖坑、种树、抬水、浇树等活动的情境。通过情境图让学生认识植树活动中的数学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师:计算这两个算式的积是多少?

生:都是100

师:4×25=25×4(板书)

师:你能仿照这个式子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能。

让学生举例。

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不能。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生:因数不变,积相等,因数位置变化。

师: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计算,观察,比较,初步感知规律,再举例验证,渗透举例验证这一数学方法,进而发现规律。这样设计,学生不仅理解了乘法交换律的验证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学习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你自己尝试总结乘法交换律。

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很好,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生:能。

师:把它表示在练习纸上。

学困生2回答。

【设计意图:总结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字母表示定律,使知识点由抽象向具体过渡,建构模型,渗透了“符号化”思想,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性并体会了符号的简洁性,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教学乘法结合律。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乘法也有交换律,那么乘法中会不会也有结合律呢?下面我们继续观察植树情景图。

(课件出示植树情景图)

师:一共需要浇多少桶水?怎么列式?

学困生1:(25×5)×2 生:25×(5×2)

师:你能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吗?

学困生1:算式(25×5)×2中,25×5是先算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再算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生:算式25×(5×2)中,5×2是先算每个小组要浇多少桶水,再算25个小组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寻找要解决这一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把它计算在练习纸上。

做完后让学困生3和其他学生写在黑板上。

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什么?

生:积相等。

师:(25×5)×2=25×(5×2)

师: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能。

学困生2和其他学生举例。

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不能。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生:因数不变,积相等,运算顺序不同。

师: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师生一起概括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交换律的方法来总结乘法结合律,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生:能。

师:把它表示在练习纸上。

【设计意图:学生用字母表示定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对知识的概括和运用能力。】

师:比较(25×5)×2和25×(5×2)的算法,哪种计算简便?为什么?

学困生1:第二种,后两个数先乘是整十,容易计算。

师: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也可以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发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能够简便运算,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作用。】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我们来比较一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有什么发现?

生:相同点:交换律是交换两数的位置,数和结果不变;结合律是改变运算顺序,数和结果不变。不同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中的数之间是加号连接,数叫加数,结果叫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数之间是乘号连接,数叫因数,结果叫积。

【设计意图:对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基本功,教学中,将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分类梳理,提高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熟知两种定律的区别,对两种定律认识更清晰,应用更熟练。】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填“>”“<”或“=”。

36×1919×36 27×4×2527×(4×25)

125×24125×8×3 67×868×7

学困生2回答。

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2×32=32×___ 108×75=___×___

学困生3回答。

30×6×7=30×(6×___)

125×(8×40)=(___×___)×___

其他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巩固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作用。】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们今天学习了乘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

生2:乘法运算定律与加法运算定律的对比,让我知道了它们的区别。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知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五、课堂检测

完成后对答案,互判。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六、布置作业

课本27页练习七第1、2、3题。

【设计意图:巩固乘法运算定律。】

七、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

25×4=4×25

(25×5)×2=25×(5×2)

a×b=b×a

(a×b)×c=a×(b×c)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P33例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验应用乘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2、使学生经历比较,猜测,论证,应用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那你们会应用这些定律来解决问题吗?)

出示:

在下列○内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10=10○4(2○3)○5=2○(3○5)。(让学生说出每一道题是运用什么加法运算定律。)

谈话:同学们,这两道题的○里既可以都填写加号,也可以都填写乘号。如果填加号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在乘法中是否也有这些运算定律呢?

3、导入新课。

谈话:带着我们的猜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乘法中的运算规律。

1、情景中感知乘法交换律。

出示例题。(略)

谈话:请同学们看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列出乘法算式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吗?

学生列式:4×25=100或25×4=100。

提问:我们知道,每组里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一共有25个小组,可以列式4×25,也可以列式25×4。所以,这两道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联结?

板书:4×25=25×4。

2、举例验证。

谈话:我们知道4×25=25×4,你能再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举例。

引导:你是直接写出了等式还是先算出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结果,然后再写等号呢?

(学生列出几个算式,在学生列出的算式中让学生分别说出左右两边得数是否相等,再写等号。)

3、总结规律。

讨论:你写出的每一个等式左右两边的算式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每组算式等号两边的两个因数相同,积也相同,不同的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

师:对,像这样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利用课件出示此规律

提示:你用字母来表示乘法的交换律吗?

板书:a×b=b×a。

提问:等式中的a和b可以分别表示什么数?

生:a和b可以表示任何不相同的数。

4、回忆乘法交换律在过去学习中的运用。

谈话:乘法的交换律,我们在二、三年级就遇到过,你能回顾一下,过去在学习哪些知识时用过乘法的交换律吗?

(学生可能想到:1、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两道乘法算式;二三得六。2、用调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验算乘法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媒体演示相关内容。)

师: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二)探索乘法结合律。

1、初步感知。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乘法交换律,现在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的运算定律。

出示例题。(略)

谈话:一共要浇多少桶水,你会列式计算吗?

组织学生交流。[选择列为(25×5)×2和25×(5×2)的同学板演]

(也选择25×2×5的同学。先分析这种让学生说说这种列式在题目中表示什么?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25×2”列式没有意义,删除此列式。)

2、引导比较。

提问:两道算式完全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求一共要教多少桶水,都是把25、5、2三个数相乘,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一样,两个算式也可以用符号连接)

板书:(25×5)×2=25×(5×2)

下面根据前面举例研究运算定律的方法,请大家同桌合作写一写,说一说,试着自己学习

课件出示:

合作讨论:(1)等号两边的算式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两个算式中都是三个因数相乘,乘数的位置相同,运算的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也相同。第一道括号在前,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第二道括号在后,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

请大家大胆猜测一下,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中,先把哪两个因数相乘,积都保持不变呢?

(2)举例验证: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并算一算。

(3)你从这些算式中发现什么规律?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课件出示: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结合律。)

(4)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因数,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板书:(a×b)×c=a×(b×c)。

小组汇报。教师板书整理。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找到了乘法结合律,接下来请同学们应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尝试运用,理解规律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25×7×4=××7

(60×25)×=60×(×8)

125×(8×)=(125×)×14

4×8×25×125=(4×25)×(×)

请每一个同学回答出每一道题目是运用了乘法的什么定律。

2、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算出得数。

4×9×257×125×811×(25×4)

4×25×97×(125×8)25×11×43、使用简便方便计算。

6×4×255×125×6×8

五、引发联想,鼓励探究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猜想、举例验证的方法研究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既然加

法和乘法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你有没有想过减法和除法会有什么运算规律呢?你可以选择下面的一组或几组算式先计算,然后再观察、比较,看你能不能有新的猜想?你有办法验证你的猜想吗?

127—53—27127—27—53

关于楞次定律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 篇7

“楞次定律”的探究过程蕴含着“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等最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 是一节很有探究价值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 摆正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接下来, 就应该思考“怎么教”, 即教学策略。笔者结合自己两次“楞次定律”的教学实践, 阐述“还原规律探究过程”的教学策略对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以促进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的创新。

一、“楞次定律”的第一次教学实践

1. 设计思路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的教学重点, 更是本章的教学难点。为了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同时也为了降低教师驾驭课堂的难度,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并记录结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归纳→得出“楞次定律”。

2. 过程简述

教师演示表1中预先设定好的四种实验操作,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 并把结果填入表1中。依据表1中的实验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楞次定律”。

3. 教学反思

按照上述的流程进行教学, 过程一定是顺畅的, 结论的得出也是“水到渠成”的。表面上, 学生在课堂上也经历了实验探究, 学习的氛围也是热闹的, 但事实上, 学生的思维是冷却的。这是因为, 教师完全掌控着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 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照单抓药”, 被动地完成教师精心安排的学习任务, 并没有经历真正的自主探究。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看, 这一次教学实践仅仅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即学生只是知道了“楞次定律”的内容。其实, “楞次定律”的发现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 对此,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缺少体验与领悟的。因而, 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楞次定律”的学习就会产生以下两个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1:学生不明白教师为什么要选定表1中的四种操作来进行实验?

思维障碍2:学生会想, 确定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是我们的实验目的, 为什么要引入“感应电流的磁场B′”这个“中介”?学生还会问, 教师为什么会想到用“感应电流的磁场B′”这个“中介”来描述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与原磁通量变化ΔΦ0的关系?

二、“楞次定律”的第二次教学实践

1. 设计思路

本节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可能产生的两个思维障碍?针对第一次教学实践, 笔者对“楞次定律”的教学进行了改进。第一, 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第二, 采用了“还原实验探究‘楞次定律’的过程, 让实验探究与科学思维齐头并进”的教学策略。所谓“还原规律探究过程”是指把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一些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 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与科学家发现规律相类似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与同学合作, 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设计探究方案并解决问题, 领悟规律发现过程中的“大智慧”, 从而开启自己那扇思维之门, 进而发展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2. 教学过程

为了判断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 教师事先要指导学生弄清线圈导线的绕向, 及电流的方向、指针摆动的方向与电流计的红、黑接线柱的关系。

教师:演示条形磁铁插入、拔出螺线管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的同时提出问题: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经过动手实验、交流讨论, 学生能够发现, 原磁场B0的方向和原磁通量变化ΔΦ0决定了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

教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研究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与原磁场B0的方向和原磁通量变化ΔΦ0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控制变量法。

教师:要求学生说明控制变量的具体做法。

经过交流讨论, 学生能够发现, 原磁场B0的方向与原磁通量变化ΔΦ0存在4种组合情况 (学生自然就不会产生思维障碍1) 。

教师:要求学生设计探究感应电流I感方向的实验现象记录表格。

学生:设计的表格如表2所示 (学生不会想到还要记录感应电流的磁场B′的方向) , 并按照表格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分析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原磁场B0的方向和原磁通量变化ΔΦ0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后发现, 虽然感应电流I感直接是由原磁通量变化ΔΦ0而产生的, 但无法找到两者之间的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怎么回事呢?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激发) 。

教师:因势利导, 引入“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B′”。演示图1所示的“铝环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铝环远离磁体说明两者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铝环靠近磁体说明两者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请分析产生斥力与引力的原因。

学生:铝环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会与条形磁体产生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可以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判断出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 然后再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师:现在我们发现了一个既与原磁通量变化ΔΦ0有关又与感应电流I感有关的“中介”, 它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B′”,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中介”联系并确定感应电流I感与原磁通量变化ΔΦ0的关系。 (学生自然就不会产生思维障碍2)

学生:在实验表格2中增加了“感应电流的磁场B′的方向”这一行, 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楞次定律”。

3. 教学反思

第二次教学实践让学生完全参与到探究“楞次定律”中来, 采用类似真正的科学探究的方式, 还原了“楞次定律”的发现过程, 强调知识的自主建构、强调思维品质的丰富与优化、强调科学素养的培植。在学生无法找到感应电流I感与原磁通量变化ΔΦ0之间的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的时候, 教师并没有把“感应电流的磁场B′”这个“中介”生硬地“强加”给学生, 而是利用“铝环实验”自然引入。这样做,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能满足学生逻辑思维的要求。“铝环实验”不但操作简便, 而且原理通俗易懂, 更重要的是, 学生对于“力和运动”的知识驾轻就熟, 这些优势为学生能够顺利得出“楞次定律”给予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于楞次定律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 篇8

【关键词】欧姆定律 仪表精度 不确定度

【中图分类号】O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1 引言

电阻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1-2],可以直接采用多用表进行测量,如果电阻阻值处于1.000~9.999×106Ω之间也可以采用惠斯通电桥法进行测量[3]。电阻作为一个基本的电学量在现代技术中应用也相当普遍,比如通过测量温度与电阻的关系,来研究导电性复合材料填充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或者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加热和交变机械载荷联合作用下,动态记录结构变化信息[4]。通过土壤改良来降低土壤电阻率[5]。通过测量土壤的电阻,研究低洼地的土壤沉积问题[6]。通过测量某个温度区间电阻的负温度系数,来研究晶体的性能[7]等。

而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并且分析其测量不确定度是物理实验中最为经典的实验与分析方法,本研究课题基于欧姆定律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进而分析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伏安法测量电阻

欧姆(Ohm)定律告诉我们,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I与该段导体两端的电压V成正比,与该段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即

(1)

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为:I-安培,V-伏特,R-欧姆。

若用电压表测得电阻两端的电压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该电阻的电流I,由欧姆定律即可求得电阻R,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伏安法测量电阻原理简单,测量方便,尤其适用于测量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的研究。但是,用这种方法测量时,电表的内阻会影响测量结果。下面讨论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可采用图1中的两种接线方法。图1(a)为电流表内接法,(b)为电流表外接法。

图1(a)中,电流表读数I=Ix(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电压表读数V=Vx+VA(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将电表指示值I、V代入式(1),得到待测电阻Rx的测量值为

(2)

式中RA为电流表内阻,可见,采用图1(a)接法时,测量的电阻值R比实际值Rx偏大。实验中电流表上标出电压降为0.27-0.45mV,选定电流表量限后,即可估算出所用电流表相应量程的电阻RA的值,则待测电阻Rx为

(3)

是电流表内阻给测量带来的相对不确定度。

在图1(b)中,电压表读数(电阻R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读数。将电表的指示值I、V代入式(1),得到待测电阻的测量值为

(4)

将式中()-1展开成泰勒级数,并且保留其一次项得到

(5)

式中RV为电压表内阻,可见,采用图1(b)的接法时,测得的电阻值R比实际值Rx偏小。实验中电压表上标出了不同的量程其内阻的计算公式“45mV档,0.33Ω/mV;75mV档,0.4Ω/mV;3-600V档,500Ω/V”,即根据所用的量程就可以计算出电压表内阻RV的数值,待测电阻Rx为

(6)

是电压表内阻给测量带来的相对不确定度。

由此可见,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由于电流表的内接或者外接,用欧姆定律计算测得的电阻值总是偏大或偏小,即存在一定的系统不确定度。究竟采用哪一种接法,必须事先对Rx、RA、RV二者的相对大小作出估计,当Rx>>RA,而RV未必比Rx大时,可采用图1(a)的接法;当Rx<>RA,同时又满足Rx<

3 实验分析

图2是采用单刀双掷转换开关K2,来实现电流表内接和外接,开关倒向A时电流表内接法,倒向B时电流表外接法。

由欧姆定律得相对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7)

式中UV=电压表量限×电压表精度等级%,为电压V的绝对不确定度,V为读出的电压值;UI=电流表量限×电流表精度等级%,为电流I的绝对不确定度,I为读出的电流值,由此求出的值,即为由于受到电表精度限制带来的Rx最大可能的相对不确定度.

用计算Rx的绝对不确定度,则待测电阻Rx的测量值表示为

实验操作时,若采用的电压表只有量程为3V和15V,电流表量程只有0.6A和3A,则因为仪表精度等级不够,很难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实验中有0.5级的多量程电流表和0.5级的多量程电压表,还有一个备用的0.5级量程1000μA的微安表,电源是电压在0~30V之间连续可调的稳压电源,于是我们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首先估算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阻值。在电流表上标出电压降为0.27~0.45mV,取其平均值为0.36mV,若选用量程分别为7.5mA,15mA,30mA,75mA,150mA,则电流表内阻分别为0.048Ω,0.024Ω,0.012Ω,0.0048Ω,0.0024Ω。以电压表上标注的“45mV档,0.33Ω/mV;75mV档,0.4Ω/mV;3-600V档,500Ω/V”计算电压的内阻,若选用量程分别为45mV,75mV,3V, 15V,30V,则电压表内阻分别为0.33Ω,0.4Ω,1.5×103Ω,7.5×103Ω,1.5×104Ω。采用电流表内接和外接法如图2进行测量,根据式(3)和式(6)计算出待测电阻阻值。

第二、采用式(7)估计测量的不确定度。

例如测量约18kΩ的电阻,其值远大于RA?,电路采用安培表内接法。假如该电阻上有10V的电压降,则电流约为0.55mA,采用量程为1000μA的微安表,则偏转55%,可以读到3位有效数字,若采用多量程电流表,选择量程为7.5mA,则偏转约7.4%,读出约11.1格,有3位有效数字,选择的电压表量程为15V,即偏转66.7%,采用式(7)进行计算,电压表产生的相对不确定度为0.8%,而采用0.5级的量程为7.5mA的电流表,则产生的不确定度为7%,采用0.5级量程为1000μA的微安表,则产生的不确定度为1%,最后计算的结果,则采用0.5级的量程为7.5mA的电流表和0.5级量程为15V电压表则测量结果为2位有效数字,而采用0.5级量程为1000μA的微安表和0.5级量程为15V电压表则测得3位有效数字。

例如选用约200Ω的电阻,由于电阻功率的限制,电流不宜超过100mA,若选择电压降为1V,则在电流表内接时,电流约5mA,选择0.5级的量程为7.5mA的电流表和0.5级的量程为3V的电压表,采用式(7)进行不确定度计算,则电流表产生的不确定度为1%,电压表产生的不确定度为2%,可以得到3位有效数字,但是对于待测电阻为500Ω,则只有2位有效数字。如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通过该电阻电流为75mA,电压降约为15V,选择0.5级的量程为100mA的电流表和0.5级的量程为30V的电压表,采用式(7)进行计算不确定度,电流表产生的不确定度为0.6%,电压表产生的不确定度为1%,可以得到3位有效数字,对于待测电阻为500Ω,仍有3位有效数字。

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该电阻上电压降为15V,电流为75mA,则电流表的读数约85mA,选择0.5级的量程为100mA的电流表和0.5级的量程为30V的电压表,采用式(7)进行计算不确定度,电流表产生的不确定度为0.6%,电压表产生的不确定度为1%,可以得到3位有效数字,对于待测电阻为500Ω,仍有3位有效数字。由此看来,对于数百欧姆的电阻其值既远大于RA,一般又远小于RV,安培表内接、外接均可。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得到以下两条结论:

第一、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选择不同的量程使电流表和电压表使其都偏转较大的角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较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虑到实验仪器的安全,要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偏转应在1/3~3/4之间,而且先估算后操作。

第二、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在待测电阻功率许可的条件下,根据电表的量限分布选择适合的电压降,可以使测量不确定度减小,也需要先估算后操作。

参考文献

[1] 严俊.电阻测量的八种方法[J].物理教学探讨.2006,24(278):20-23.

[2] 方慧宇.电阻测量的常用方法[J].物理教学探讨.2008,26(314):79.

[3] 江兴方,谢建生,唐丽.物理实验[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

[4] 胡永明,益小苏.交变载荷下复合材料的电学响应[J].材料工程.2001,2:40-42.

[5] 毛海瑞,刘光斌,刘伟,等.电磁兼容实验室接地装置的设计与安装[J].上海航天. 2000,2:46-51.

[6] S. J. Gumiere, Y. L. Bissonnais, D. Raclot. Soil resistance to interrill erosion: Model parameterization and sensitivity[J]. Catena. 2009, 77:274-284.

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举例、观察、发现、验证并概括出运算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运算律。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动画,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师生观看动画片:《朝三暮四》)

师: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畅所欲言)

二、合作探究

1、加法交换律(1)引出等式:

师:早上3个,晚上4个,一天吃的是3+4=7个,早上4个,晚上3个,一天吃的是4+3=7个,它们的结果一样,我们就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3+4=4+3(学生齐读等式)(2)学生举例: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检查正误(3)观察发现: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学生汇报(4)进行验证:你们的发现正确吗?请举例验证。

小结:通过举例、观察、发现、验证,我们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加法交换律”,也就是今天学习的“加法运算定律”中的一个重要定律。板书课题。(5)读书之悟:找出关键字。(6)字母表示

用语言描述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么表示既简单又清楚,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符号表示两个加数,用一个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

学生要求:独立写——组内展示——全班展示

师:在数学上通常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齐读一遍)

想一想:a、b可以是什么数?(所有数)(7)试一试: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300+600=()+()()+ 65=()+35 0+15 =()+()a+ 80 = 80 +()

2、加法结合律

两个数相加,发现了加法交换律,三个数相加,又能发现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1)出示例2,独立思考。(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生板书不同计算方法并讲解计算思路(师及时引导)

小结:三天骑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第一天和第二天,也可以先算第二天和第三天,结果一样。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适时板书:(88+104)+96 = 88+(104+96)

(4)猜想:三个数相加,改变了计算顺序,但结果一样。是不是所有的三个加数,计算顺序改变,结果都相等呢?(5)探究:请看这两组算式,对照学习要求自主探究(69+172)+28 ○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计算比较

⊙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学生汇报,师小结:这个规律就是加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举例验证。

(6)字母表示: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3、阅读课本

三、畅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检测:

1、填一填;

2、写一写;

3、说一说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篇10

【二次备课:在教学中,将40+96=96+40 (88+104)+96=88+(104+96)板书在黑板上,学生根据算式在用不同形式表示会容易一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呈现的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中,两个运算定律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定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统一用字母来表示。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1、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律。

2、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应该让学生多举些例子,让学生去评价举的例子好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数放在一起,而不是随意的乱编。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篇11

2 课上环节

环节1: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检查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实现PAD的统计功能.

根据题目的正确率,讲解第3题.让做错的同学谈一下自己最初的思维过程,给同学们以借鉴;当然也可以找做对的同学分享一下他们的智慧.

环节2:学生设计实验,在满足系统合外力为零的情况下,验证动量是否守恒?

小组讨论并上传设计实验的关键词或实验设计图,实现PAD的上传功能.

学生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方案4:频闪照相:

环节3:进行实验,采用思迈实验室通用软件、气垫导轨、光电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处理数据等,充分利用信息化处理实验数据的强大功能.

实验数据图片:

环节4:实验误差分析:归纳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归类分析.

(1)从速度的角度(导轨是否水平、摩擦力、瞬时速度)

静态调平(或粗调):如何调水平?滑块无初速度放上,不运动;

动态调平(细调):滑块相继通过一定距离的两光电门时,速度很接近.

(2)从质量的角度(电子秤)

(3)从实验操作角度(是否完全水平运动、碰撞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4)从运算角度(读数误差)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外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守恒.

环节5:网络搜索动量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同学相互交流 ,实现PAD强大的搜索功能.

视频播放(台球,礼花爆炸)

课上体验牛顿摆,小组操作并进行解释(课下通过公式推导)

3 课下环节

假若你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冰面上,冰面绝对光滑,你能想出脱身的办法吗?

上一篇:徐庄小学-上期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你永远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