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日志管理制度(精选12篇)
各县、区局,机关各内设机构、直属机构、事业单位:
经研究,现将《合肥市国税系统工作日志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一日
合肥市国税系统工作日志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全市国税系统效能建设,加强系统内部办公信息化管理,强化各项工作事务过程和结果的管理与监控。市局决定,自6月份开始在全系统推行《合肥市国税系统工作日志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全系统国税人员应按本办法要求,如实记录个人的工作安排、工作进度、落实情况等,并将工作日志作为反映个人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和总结阶段性工作的主要依据。
一、记录工作日志的目的记录工作日志不仅是把琐碎繁杂的工作记忆转变成书面文字的过程,也是梳理工作思路、总结工作经验的过程,既反映出个人的工作态度,又体现出个人的工作能力,同时还能够让每位干部职工对自己每天的工作做客观的自我评估衡量,以对前期工作进行查缺补漏,为科学安排下一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工作日志的适用范围
系统内全体干部职工(包括聘用人员),都要通过网络办公智能系统(http://79.20.16.5/)录入工作日志。
三、工作日志的有关要求
(一)记录工作日志的时间应以干部职工正常出勤的工作日为准,原则上于每天工作结束时撰写,遇特殊情况可延时补写,但延时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周。休假、培训、病事假等情况需在日志中注明。
(二)工作日志作为记录国税人员工作内容的主要载体,内容必须充分反映全天工作动态,客观反映出工作进展情况,切忌“假大空”、记流水帐。
(三)工作日志需记录的内容包括:每天主要工作的开展和完成情况、重大事件的记录、疑难问题的处理、阶段性工作总结,以及近期工作计划、工作结果等。
(四)各单位、各部门在保证本单位、本部门国税人员按时、保质完成工作日志录入工作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工作需求,进一步拓展网络办公智能系统其他功能。
(五)各单位、各部门既要带头撰写日志,又要结合实际,定期对本单位、本部门国税人员的工作日志录入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内容实、质量高的日志可开展学习点评,予以褒扬。
四、工作日志的检查考核
工作日志录入工作纳入机关工作考核和全系统目标管理考核,考核工作均由市局办公室负责执行。
(一)机关工作考核。市局办公室每季度对机关各部门检查一次,发现连续一周未写日志或日志记录不符合要求的,每人次扣该部门0.1分。
(二)全系统目标管理考核。各单位办公室应按季对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日志录入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通报。市局办公室对各单位考核通报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少一期扣0.1分。市局办公室同时还将不定期对各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日志录入情况进行抽查,发现连续一周未写日志或日志记录不符合要求的,每人次扣该单位0.1分。
五、试行时间
随着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数字签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金融、政治等领域,成为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安全领域,数字签名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不可抵赖性,而日志系统对于安全来说,同样非常重要。日志系统可以记录系统使用者的操作记录,可以通过它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受到攻击时攻击者留下的痕迹。数字签名和日志系统二者结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安全记录。
1 用户模块的设计
用户通过注册建立自己的个人信息,登录以后可以通过用户管理,进行用户信息的修改。用户注册后就建立其个人文件夹,得到一定大小的用户空间,可以存储用户上传的文件。用户通过文件管理功能,可以进行文件的上传和删除操作。同时,用户还可以共享上传的文件。用户还可以通过消息管理给其他用户发送消息,通过备忘录管理书写备忘录。
1.1 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
用户注册后建立自己的个人信息,用注册过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可以登录系统。
用户注册之后,可以用注册的帐号的密码登入系统,在登录视图填写登录信息,把登入请求提交给登录控制器,控制器调用DataStore验证信息,并把验证的结果返回给用户,验证通过则进入系统,验证失败则提示失败信息。
1.2 用户操作功能
在系统中,采用了4个业务类Client Management、ClientFilemanagement、ClientMessage和ClientRemind分别来提供用户信息管理、用户文件管理、用户消息管理和用户备忘录管理,同时通过控制器ChooseAction进行功能切换。Login.jsp视图中输出4个链接的选项,分别对应4个主要的用户功能。用户通过点击不同的链接可以选择不同的功能。
1.2.1 用户信息管理功能
用户管理功能主要由业务类Clientmanagement来实现。用户从用户管理页面中点击修改用户个人信息链接,调用控制器ModifyAction,ModifyAction提供了重定向功能,使用户进入修改用户信息视图。在修改信息视图中填写要修改的用户信息,然后提交给信息修改控制器ModifySubmitAction,该控制器经过相应的验证后通过调用DataStore完成修改,保存修改的信息,并把修改的结果返回给用户功能视图。
1.2.2 用户文件管理功能
进入用户文件管理,可以进行用户文件查看、新文件上传以及文件删除操作。上传的文件存储在用户注册时分配到的空间。
用户进入上传文件的视图,选择要上传的文件,然后把上传的请求交给上传控制器,上传控制器调用数据库类DataStore执行上传文件的操作,执行文件表和文件空间表的插入和更新操作,并把上传结果返回给用户,显示在用户文件列表上。上传成功则显示文件上传成功界面,上传失败,则提示出错。
用户共享操作可以和其他用户共享自己上传的文件,进入共享文件列表可以查看各个用户共享的文件,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下载。同时,用户可以进行撤销共享操作,对于没有设置共享的文件,只有上传该文件的用户可以查看该文件。用户还可以删除自己上传的文件,操作流程和共享文件类似。
1.2.3 用户消息功能
消息业务类为用户提供发送和删除消息的功能,进入消息管理界面,用户可以给其他用户发送消息。
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消息页面中查看其他用户发送给自己的消息,并且可以删除没有用的消息。删除消息不需要填写表单,直接将请求提交给删除控制器RemoveMessageAction,调用DataStore从数据库中删除信息。
1.2.4 用户备忘录功能
进入备忘录管理界面,用户可以添加新的备忘录。控制器对用户填写的表单信息进行验证,验证出错则返回输出错误信息,验证通过则将备忘录信息存入数据库,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同时,用户可以删除过期的备忘录。
2 管理员模块的设计
系统为管理员提供了登录、注销、查看用户信息,删除用户信息,查看用户操作日志和查找文件的功能。
管理员登录之后,通过AdminLogAction控制器调用searchClient()方法从数据库中循环读出每一个用户的信息,并将用户信息保存在Vector中,然后将Vector中的用户信息存到session中。控制器最后返回到视图页面,视图页面从session中获取用户信息,放入Vector中,然后从Vector循环读出每一个用户的信息,显示在页面上,管理员即可浏览用户信息。
点击进入日志系统,管理员可以进入查看用户的操作日志。通过LogSys控制器,调用Log类中写好的searchLog()方法,从数据库中读出数据。最后转发到getLog.jsp页面上,将日志显示出来。
3 日志系统的设计
系统中用户的操作日志只有管理员可以进行查看。为了实现日志信息的记录,并使每个操作的日志记录都可以调用同一个类,实现代码的复用,专门写了一个日志信息记录的类Log.java。Log.java中包含了日志信息的数字签名、日志读取和记录日志的操作。
3.1 日志信息的产生
当用户进入系统进行操作时,包括用户的登录、文件操作、注销和用户信息修改等,日志系统都会记录相应的日志信息。根据MVC模式,用户的每次操作都由表单记录相应的信息、参数,通过模型收集信息,并将其传送给控制器Action进行处理。在每次动作的执行就会产生相应的操作日志信息,将信息作为参数,并调用Log类中的signLog()对日志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得出签名的结果。将操作信息和签名的结果作为参数传给Log类的recordLog()方法,在每次动作的最后调用该方法,产生用户操作的一条完整的日志信息,将这些信息存入到数据库中。同时,调用然后将日志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签名的结果同样也保存在数据库中。
3.2 对日志信息的数字签名
3.2.1 非对称密钥对的产生
系统中利用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进行数字签名,首先必须完成的工作就是密钥对的生成。Java中的KeyPairGenertor类提供了创建用于非对称加密的密钥对的方法,密钥对创建好后封装在KeyPair类型的对象中。具体过程如下:
1)创建密钥对生成器
首先,通过工厂类KeyPairGenerator的静态方法getInstance()生成一个KeyPairGenerator类的对象,传入的参数为非对称加密所使用的算法,常用的有RSA、DSA等,这里使用RSA算法。
2)初始化密钥对生成器
通过KeyPairGenerator类中的initialize初始化,传入的两个参数为强度和随机数源,强度一般为1024,随机数源由SecureRandom类的对象自动生成一个原始值。
3)生成密钥对
将生成的密钥对保存在KeyPair类的一个实例中,其中包含了一对公钥和私钥的信息。
4)获取公钥和私钥
将生成的密钥对保存好,用户操作时利用私钥对日志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将签名和日志信息一起存入数据库。管理员要查看日志时,用公钥进行验证签名。
3.2.2 使用私钥对日志信息进行数字签名
日志信息产生后,利用MD5强加密消息散列算法对信息计算消息摘要,然后利用RSA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数字签名。Java.security包中的Signature类提供了进行数字签名的方法。Signature对象的initSign()方法传入私钥,执行update()方法可以将原始数据传递给Signature对象,然后执行sign()方法即可得到消息验证码。具体过程如下:
1)获取要签名的数据
用户的每一次系统操作都将产生操作记录,将用户的用户名、操作类型、操作的文件名、操作时间,作为一条操作记录,存在message.dat文件中,通过文件输入流将其读入字节类型数组data中。
2)获取私钥
生成的私钥保存在private_key.dat文件中,通过文件流读入私钥存放在RSAPrivateKey类型的变量中,用于加密日志信息。
3)获取Signature对象
通过Signature的getInstance()方法获取对象,方法的参数指定了签名所用的算法,包含了计算消息摘要所用的算法和加密消息摘要所用的算法。系统中使用的是MD5和RSA算法。
4)用私钥初始化Signature对象
使用Signature对象的initSign()方法初始化Signature对象,参数为加密使用的私钥,以后就可以用此加密日志信息。
5)传入要数字签名的数据
将保存在data数组中的用户操作信息传入,进行数字签名。
6)执行数字签名签名
签名之后,得到的签名信息是二进制代码,通过编码类将二进制的信息转化成String类型,然后将String类型的签名结果保存在日志信息表中,以便于日志查看时进行验证。
3.3 日志查看功能
管理员通过登录,可以进入日志系统,查看日志信息。为了验证日志信息有没有被修改,需要对记录日志时产生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当管理员进行查看时,触发控制器LogSysAction,该控制器从数据库中读出操作信息,并调用Log类中的checkSign()方法,利用公钥对签名进行验证,即对签名过的信息进行解密,将解密过的结果和原始信息进行对比,对比结果一致说明验证通过,不一致说明验证没有通过。验证结果同时显示在页面上,Check Pass表示通过验证,即日志信息没有被修改过;Check Fail表示没有通过验证,即日志信息已经被修改过。
日志系统提供给管理员按用户查看日志信息的功能。管理员输入用户名,日志系统可以将该用户的操作日志显示出来。
4 结束语
日志系统中,提供利用Java安全机制实现了数字签名,对于用户的操作日志签名保证了日志信息的完整性,及时了解日志信息是否被修改。对于系统中用户包括管理员的身份认证,用户权限以及用户操作的授权管理方面等可以做一进步的工作,使得系统的安全性更强。
参考文献
[1]Cay S.Horstmann,GaryCornell.王建华,董志敏,杨保明,等译.Java核心技术卷II[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Jim D’Anjou,Dan Kehn,John Kellerman,等.束尧,丁凡,许国梁,译.Eclipse权威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Joseph Schmuller.李虎,赵龙刚,译.UML基础、案例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4]Vivek Chopra,Jon Eaves,Rupert Jones,等.朱涛江,张文静,等译.JSP高级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Korth,S.Sudarshan.杨冬青,唐世渭,等译.数据库系统概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6]Revist R L,Shamir A,Adleman L.A method for obtainingdigital signatures and public-key cryptosystem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78,21(2):120-126.
[7]徐迎晓.Java安全性编程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Christopher Steel,Ramesh Nagappan,RayLai.陈秋萍,罗邓,袁国忠,等译.安全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9]肖文,尹建伟,陈刚,等.基于J2EE的日志管理中间件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10):173-175.
关键词:设计开发 工作日志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a)-0088-02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医院管理也日趋现代化,在这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工作更显示出它应有的价值,它为临床、科研、教学和医疗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是现代医院信息管理工作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住院病区工作日志的上报方式为护理人员手写工作日报格式表,再由统计人员人工输入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但由于是手工书写,字迹潦草,记录内容不规范或错漏总是难免,而且工作量大,效率低,给医院的护理工作和统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影响统计数据的效率和质量,也影响医疗质量的评价。因此设计开发工作日志管理系统对住院病区日志进行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1 系统设计
1.1 设计思路
系统客户端(住院病房)通过医院HIS系统接收当日医院的出入院病人信息,实现病区工作日志的电子化,由护士确认后上传到服务器端(统计室)。统计室最终确认无误后,打印报表存档并将数据自动导入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实现工作日志的完全信息化上报。
1.2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
住院病區工作日志管理系统主要完成住院日志的录入、查询和管理工作,是住院部分报表的重要数据来源,同时满足信息的存储及搜索管理,按功能划分为4个功能模块,分别是:工作日志输入模块、工作日志查询模块、系统设置模块、字典库设置模块。如图1所示。
功能模块详细信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作日志输入模块。主要完成日志的输入,包括常规输入和核对。
(2)工作日志查询。主要完成日志的查询,打印及日志预览。
(3)系统设置模块。系统设置包括网络连接设置、用户管理、核对管理、权限管理、修改密码等。其中核对管理包括科室核对及批量核对。
(4)字典库设置模块。字典库设置主要对一些常用编码库进行管理,实现信息代码的方便及规范输入。
2 系统的实现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简单介绍几个主要模块。
2.1 (工作站端)工作日志的输入模块
该模块包括入院(转入)登记及出院(转出)登记两部分。主要有初始化、预览及核对功能。既可以从his系统直接接收数据也可以手动增加或删除数据。工作日志输入流程图如图2所示。
2.2 (服务器端)工作日志查询模块
在这个模块包括日志的查询统计及日志预览;可对日志进行解锁返回修改;可对日志进行打印存档等。工作日志查询流程图如图3所示。
3 结语
此系统完成后,将实现住院病区工作日志的完全信息化上报。该系统实施后将从很大程度上减轻医院人力、物力资源不必要的消耗。护士站及统计人员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每日自动生成的数据进行人工审核把关,改变传统的住院病区日志表的记录与表达方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工作日志准确、规范、高效上报;可实现工作日志在线查询、统计,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临床总结、教学、科研起到重要的作用;该系统实施后能充分发挥病案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能,切实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该系统设计难度小,操作简便但实际应用效果好,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管理及了解最新、最及时的医院信息,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玉贵,张立群,朱雪.护士工作日志填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病案,2011(1):44-45.
[2]曾允壹,叶剑媚.病房统计信息实时追踪方案的实践与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2(1):64-67.
[3]邹艳红.表格式工作日志在手术室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2(29):351.
第一步:进入SYSBASE管理中的SQL advantage管理,用帐号“sa”登录,连接master数据库,
用Sybase advantage清除melinets系统日志
,
第二步:在运行窗口中输入
“dump transaction melinets with truncate_only”或用
“dump transaction melinets with no_log”
第三步:运行命令。(等窗口左下角显示为“ready”表示运行完毕)
经过这样操作后,系统就可以正常应用了,那么如何防止日志溢出呢?使问题在出现之前就杜绝它,方法如下:
win7系统中的Log日志文件怎么删除
,
2.在打开的C盘中,咱们找到右上方的搜索框,然后输入*.log ,这时系统就会开机搜索C盘下所有的Log 日志文件了。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加强门诊日志和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制定本制度。
一、门诊日志管理制度
(一)、各门诊科室(包括影像科)均建立门诊日志登记簿,登记项目要齐全,字迹要清楚,门诊日志甴医生登记。
(二)、门诊日志基本项目至少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学校班级)、诊断、处置、就诊日期、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是否拍牙片、是否需要复诊、回访日期、医生签名,影像科项目单独设定。
(三)、医院安排专人负责门诊日志的统一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发放时以旧换新,并建立门诊日志收发登记。门诊日志登记时间是上月23日到本月22日,收回时间是每月10日以前。
(四)、各门诊科室医生的初诊登记率与挂号室核对要达到90%以上。
(五)、奖惩措施
1、门诊日志基本项目每漏项1个扣罚当事人1元。
2、各门诊科室医生的初诊登记率与挂号室核对未达到90%,每降低1%,扣罚当事人10元。
3、科室每有1人初诊登记率低于90%,科主任考核评分扣2分。
4、各门诊科室医生的初诊登记率与挂号室核对达到95%以上,奖励当事人100元,每有1人科主任考核评分加2分。
二、回访管理制度
(一)一级回访时间及要求
1、原则上每个初诊患者都需要回访至少一次,由接诊医生负责。患者回访率与门诊日志核对达到90%以上。
2、口外拔牙、外伤处置、门诊手术患者在术后48小时内回访,特殊患者在术后24小时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术后有无出血、肿胀、疼痛等以及针对患者情况作出必要的解释和告知处理方式。
3、修复患者固定义齿修复备牙、固定义齿初戴在3日内回访,活动义齿初戴在1周内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有无疼痛、能否正常咀嚼等以及针对患者情况作出必要的解释和告知处理方式。
4、口内、儿牙患者牙髓炎、根尖周炎开髓引流术后24小时回访,树脂充填、盖髓术安抚、牙齿洁治在3日内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有无疼痛、肿胀、出血以及针对患者情况作出必要的解释和告知处理方式。
5、正畸患者初戴矫治器后24小时内回访,正畸结束戴保持器后一周回访,6、12个月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有无疼痛、肿胀、错合有无复发等以及针对患者情况作出必要的解释和告知处理方式。
6、种植术后,24小时内回访,3月后回访,半年后回访,间隔一年后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有无疼痛、麻木,种植体有无松动、咀嚼是否正常等以及针对患者情况作出必要的解释和告知处理方式。
7、奖惩措施
(1)、各科室医生的回访率未达到90%,每降低1%,扣罚当事人10元。
(2)、各科室医生上报回访患者有误,每错1人核销1个回访数量,并扣罚10元。
(3)、科室每有1人患者回访率低于90%,科主任考核评分扣1分。(4)、各科室医生的患者回访率达到95%以上,奖励当事人100元,每有1人科主任考核评分加1分。
(二)二级回访时间及要求
1、二级回访由专人负责,按情况不同确定回访日期,每天的回访时间一般定在8:30-11:00,,14:00-16:00。
2、回访致电步骤及内容:
(1)、确定患者,表明自己的身份。如:您好,请问是XX先生吗,这边是金州区口腔医院;
(2)、表明自己致电缘由。如:X月X日您在我们这边拔了一颗牙齿(主要指患者就诊医生对其进行的处理),我现在对您术后的情况进行回访;
(3)、将要了解的情况与患者进行交流,得到想要的信息,包括患者的术后情况,对我们门诊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医生是否回访,对我们门诊的意见和提议,了解整个患者的治疗过程。
(4)、根管充填术后未做修复者两周后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有无症状,建议全冠修复;拔牙后需要镶牙者3月左右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拔牙创口愈合情况,建议镶牙修复。
(5)、最后在挂电话之前表示感谢。如:非常感谢您对我们门诊的支持,今后在服务中有什么意见或提议,欢迎给我们来电,谢谢,再见。
3、回访内容必须如实登记,将监督回访的反馈信息登记到门诊日志和患者回访表上,并且汇总上报。
4、回访注意事项:
(1)、声音要温雅有礼,以恳切之话语表达。适度控制音量,以免听不清楚、滋生误会。或因声音粗大,让人误解为盛气凌人。(2)、回访过程中有意见,或者患者反应有不适,对我们有责难或批评性的话语,应委婉解说,并向其表示歉意或谢意。切不可与患者发生争辩。对其不适预约过来就诊或回访后反馈给医生由医生致电了解情况。
一、日志管理系统的设计的功能模块:
运行定期工作管理:系统前台具有运行定期工作标准的录入、修改, 运行定期工作内容的录入修改功能, 运行定期工作完成率的统计功能。系统后台根据录入的运行定期工作标准, 每天0点计算并自动生成当天的定期工作内容。
运行日志管理:a、实现值长日志、#1机主控日志、#2机主控日志、脱硫运行日志、化学运行日志、燃料班长日志、集控巡检日志等专业日志的录入、修改。b、实现各专业日志能按照时间段、值次、当班值、值班记录关键字等设定的条件进行模糊或精确检索, 并能将查询结果导出到excel表格工运行管理人员分析。c、对值班记录误录入情况, 提供专人授权开放修改和录入功能, 同时对修改时间和修改人进行记录备查。d、实现运行日志的打印功能, 打印报表根据运行部的需求定制, 格式与当前所用日志相同。
系统管理:a、用户管理, 实现用户工号、姓名、部门、手机号等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 并能从集团统一数据平台获取当前最新的人员信息同步到系统。b、角色管理, 根据不同的使用人员权限设置不同的系统角色。c、角色授权, 对不同的角色根据系统权限进行相应的授权, 系统在登陆时会自动检索权限, 选择显示给该用户的菜单界面。d、人员授权, 实现对各岗位人员的权限进行批量设置, 降低人员授权的工作量。e、登陆审计, 系统自动记录每个用户每次登陆系统时的时间、IP地址、工号, 保证系统访问的安全性。
负荷曲线:将粤电实时负荷、公司sis系统实时负荷、历史负荷等节目接入系统进行访问, 做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集成。
生产报表:将公司sis系统上的电量日志、电量报单、脱硫日报、生产日报等常用报表接入系统, 便于运行管理人员在一个系统中访问自己关心的数据。
二、关键技术及主要创造点
1、实现对各专业日志通过日志内容关键字进行检索和导出的功能, 大大方便运行管理人员对运行日志内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2、每天的运行定期工作在系统后台数据库通过脚本自动生成, 不占系统计算资源, 大大提高了运行定期工作生成和录入的速度。3、实现了运行日志按指定的格式进行打印的功能, 方便运行管理人员对日志进行管理归档。4、系统能够详细记录每个专业每条运行日志的录入人、录入时间、最后修改人, 修改时间, 确保责任到人, 为日志追溯提供依据。5、系统具有对运行定期工作完成率或反馈率进行统计的功能, 为运行管理人员对运行定期工作进行监督提供有效的手段。6、系统实现了对各模块权限及显示菜单的有效控制, 可以灵活地根据各岗位人员权限进行授权。7、系统还嵌入了集团实时负荷, 公司SIS系统实时、历史负荷, sis系统各专业报表等功能, 方便管理人员在一个系统访问自己关心的数据。8、系统设计了登陆审计功能, 能详细记录每个用户每次登陆系统时的时间、IP地址、工号, 保证系统访问的安全性及不安全事件发生后的可追溯性。9、实现系统人员信息与集团统一数据平台进行同步, 不但减少了用户注册的工作量, 还有效确保了人员、岗位、组织构架等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三、综合评述及对比情况
1、节省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经过类比公司旧有的运行管理系统和集团兄弟单位其他类似系统, 节约系统外委开发费用约15万元。2、系统投运后, 运行部已经取消了原来的手工交接班记录本, 仅此一项就为公司每年节省约2万元的交接班记录本制作费用。运行部各专业原有手工记录本11种, 每天每值次至少需要花费0.5人次进行书写记录, 取消手工记录本后, 每天四个值班值能够节省人力成本共2人次, 相当于给运行部新增加了2名运行人员。3、本系统能够嵌入集团及公司其他生产系统的生产信息, 做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融合。4、本系统能够对每个专业每条运行记录的录入人、录入时间, 最后修改人, 修改时间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 且时间取自服务器时间,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日志记录的严肃性、责任性和可追溯性。5、本系统实现了系统人员信息和组织机构信息与集团统一数据平台进行同步, 不但减少了用户注册的工作量, 还有效确保了人员、岗位、组织构架等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结语:此日志管理系统的研究自作者属于自主开发, 系统的设计能更加充分地贴近粤泷公司运行管理的需求, 现在系统投运后运行流畅、正常, 并可针对系统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增加功能, 解决系统使用中发现的问题, 使得系统的使用更加顺畅和具有生命力。
摘要:本文针对粤泷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开发新的日志管理系统及关键技术和主要创造点, 并对新旧系统进行综合对比。
关键词:日志管理系统,关键技术,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杉;郑杨, 浅论业务系统数据库日志管理, 信息通信, 2014 (02)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日志;数据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1-5687-02
An Implementation of Real-Time Event Logging
XU Jing-feng
(Department of Basic Research,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Nanjing 210003,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 embedded system,the users want a log to monitor ,record the system and find out the errors when the system corrupt.The paper provides the readers with the general developing methods,data structure and the operation in the background.
Key words: Embedded System; log; Data Structure
在嵌入式系统中,日志文件既可以用来监视设备运行状况,也可以用来进行查找错误。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是什么造成系统出了问题,更无法准确说出是什么时间出了问题。因为很多问题如引脚弯曲所造成的情况往往是间歇性的甚至根本无法再重复出现的,如果有了日志文件,用户就可以通过它的成功/失败率来确定情况,同时也有一份将所有的问题都详细记录下来的报告,对于那些很难隔离的错误也可以详细的记录下来方便识别。但由于各种原因,它的开发和应用并不普及。本文介绍了怎样在一个嵌入式系统中开发成本较低的日志文件系统。
1 硬件要求
对于一个由中央微处理器控制的设备来说,添加了日志文件就可以在半导体内存记录中保存时间、日期和关键事件的运行结果。通过它,用户就能将特定事件记录下来,以便于监控、改进今后的设备运行。本方法的硬件成本很低,只需要增加一个用来保存日志文件的EEPROM和一个实时时钟。由于这很容易实现,本文不做介绍。
2 软件实现
我们的方法是将日志信息记录在日志文件中,在EEPROM中保存。一旦一个事件被记录下来后,相应事件的代码就会调用日志事件函数,这个函数会与实时时钟的信息一起将相应的信息存储到EEPROM中。由于EEPROM的空间有限,当空间滿了后,最老的数据会被最新的数据代替。
对于日志记录,我们将它们划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无、低级、中级、高级。日志文件可以在同一时间保存不同级别的日志信息。日志信息的级别越高,在EEPROM中所占空间越大,保留的记录条数就越少,同时也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写入。
设置不同的日志级别是为了方便用户对任一事件改变记录的数目。例如,在使用设备过程中,通常其级别是处于低级的状态,这时用户可以得一些诸如设备何时启动、何时关闭、总体成功/失败率等较为概略性的信息。而当用户希望监控某一特定socket的成功/失败率信息时,就需将级别提升为中级了。而当一个错误反复出现却很难确定时,可将级别调整至高级,这时日志文件会将相应socket的信息、有关的地址和数据都记录下来。
下面列出的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记录级别的信息进行记录的代码:
/* 将日志数据从EEPROM复制到RAM中进行更新*/
uint get_log(Log_File_*log_ptr, ushort log_rec_num){
Log_File *find_ptr;
if ((find_ptr =find_log_rec(log_rec_num)) == NULL) return FAIL;
memcpy(log_ptr,find_ptr,find_ptr-<;>log_low.rec_len);
return PASS;
}
一旦一个事件发生,它会被记录到相应级别的数据末尾。由于事件发生所花费的时间通常是在整个事件发生后才结束,所以这不会降低相系统对相应事件的反应时间。
3 日志文件的数据结构
日志文件的数据结构可根据自己系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这里列出我们系统的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 /* 低级事件的日志记录数据结构 */
ushort rec_num;
uchar event_num;
uchar level;
uchar version;
uchar rec_len;
; /* 设备专用的数据块 */
uchar rec_chksum_med;
uchar rec_chksum_high;
uchar rec_chksum_low;
} Log_Base;
typedef struct{ /* 中级事件的数据结构 */
; /* 设备专用的数据块 */
} Log_Med_Detail;
typedef struct{ /* 高级事件的数据结构 */
; /* 设备的专用数据块 */
} Log_High_Detail;
typedef struct { /* 日志文件的记录定义 */
Log_Base log_low;
Log_Med_Detail log_med;
Log_High_Detail log_high;
} Log_File;
我们列出高级事件的记录,读读者可根据下面的数据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构来:
Low PV:VERIFY P:5 F:2
TP:5 TF:2 IMI#:003C
SS:1 DW:8 CRC:FOB8
MOD:3 AD:1
Passed Socket(s): 1 3 5 6 7
Failed Socket: 2 Err:Verify
Adx:0 Dev:00 RAM:FF
Failed Socket: 4 Err:Verify
Adx:12 Dev:FA RAM:FF\&]
需要注意的是日志文件的记录还应包含一个校验字节和一个状态字节,这样就可以检查并标记出受损的记录。另外日志文件的不同级别都被设置成了相应的固定大小的块,这样在检查日志文件错误或恢复受损数据时比采用动态大小的块要容易些。
最后用户还需要通过键盘或终端做如下工作:清理日志文件或删除损坏的记录、将日志文件导入计算机、抹掉整个日志文件、读日志文件记录、选择所需的日志事件、放弃选择所需的日志事件、设置日志文件层次等等。
参考文献:
[1] 彭蔓蔓,李浪,徐署华.嵌入式系统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1、门卫建立进出人员登记制度。
2、教导处要建立学生缺课登记簿。
3、营养餐的食品必须进行登记记录,落实专人、专锁、专人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学校要建立传染病登记册,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5、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对师生身体状况有异常情况登记,并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6、体育教师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按照国家规定及时检测学生身体素质,并记录在案。
7、建立学校治安登记表。
1、元旦初期试行,检验效果,并作分享
2、年初开始使用本日志
3、日志填写先要经过培训
4、当天的下午下班前,一定要填写好次日计划
5、当天的下午下班前,一定要总结好今日计划
6、每周六填写周总结、填写好下周计划
7、每个月末填好月总结,填好次月目标计划
8、每个季度末填好季度总结,填好下个季度的目标计划
9、检查方面:
A每天早上晨会10分钟:对面伙伴互相检查日志(今日事项有无填写,昨日事项有无打勾圈?没有做到:——立即成长5元。)
B生命日志是公开的行动计划书,所以同事和部门领导是可以随时查看的 C部门领导和高管每周定期翻阅一次下属日志,并给予评价和表扬 D经理级别的日志,每个月由总经理定期检查翻阅一次,不合格的成长10元。10、11、每次会议或会谈,生命日志要随时带在手上 生命日志填写字迹要保证别人看得懂,书面不建议做草稿或其他备注
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中,IIS日志记录应该视为IIS所必需的而不是可选的组件。这主要是因为日志文件对于管理IIS服务器来说具有很关键的作用。如在这个IIS服务器受到安全威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日志文件对其中包含的内在细节执行排疑式审查。如IIS服务器发生故障后也可以利用这个日志文件中所记录的信息来检查维护过程并识别系统中的问题。笔者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Windows7操作系统中IIS日志记录相比Windows2003操作系统的一些新特性,并帮助大家部署一种得心应手的日志管理模式。
一、选择合适的日志记录级别
在IIS7.0版本中,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日志记录级别。如可以在服务器级别上进行日志记录管理,也可以在网站、WEB应用程序文件或者目录级别上实现它。具体要在哪个级别上实现,主要看系统管理员的需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实现级别的不同。所支持的日志文件格式也是不同的。如在“服务器”级别实现的话,其支持的日志格式就只有两种,分别为W3C格式与二进制格式。而如果选择“网站”级别上实现日志管理的话,则其支持的日志格式有三种,分别为IIS、NCSA、W3C格式。而且系统管理员如果觉得这些格式还不满足的话。可以通过“自定义”的方式来自定义自己需要的格式。所以在选择日志记录级别的时候,除了需要考虑在什么级别上进行日志管理比较方便与安全,同时还需要结合自己喜欢的日志格式。笔者个人喜欢在网站级别上对日志进行管理。因为在一台服务器上,如果只部署IIS服务的话,可能比较浪费。也就是说,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可能有多个应用服务。为了跟其他应用服务与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日志区分开来,笔者就建议大家在网站级别上进行管理。当然,在哪个级别上进行日志管理,对于日志的内容没有实际性的差异。主要是看服务器的部署以及系统管理员的工作习惯而定。
二、为日志记录选择合适的格式
如果选择网站级别来管理日志的话,这个日志的格式有多种选择。最重要的是,系统管理员可以选择IIS的日志记录格式。这个IIS日志记录格式是基于文本的日志记录。跟W3C日志记录格式类似,都是通过HTTP:SYS来控制的。不过这个IIS日志记录格式是一个核心模式。而以前的日志记录都是通过用户模式来管理的。两者之间有比较大的区别。超文本传输协议侦听程序被实现为名为HTTP.SYS的内核模式设备驱动程序。HTFP.SYS是Windows网络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前的版本中,当在IIS中创建网站时。使用HFFP.SYS注册站点,然后HTTP.SYS将Web请求传送到正在运行网站的用户模式进程中。同时HTTP.SYS也将响应送回客户端。除了从其内部缓存中检索存储的响应以外,HTTP.SYS并不处理它所接收到的请求。因此,应用程序特定代码永远不会加载到内核模式中。但是有些系统管理员希望HFFP.SYS能够以核心模式运行。此时就需要采用IIS日志格式。另外IIS是基于文本的日志记录,跟二进制格式的日志记录不同,直接可以通过文本浏览器等工具来查看日志信息。所以阅读起来也更加方便。
当然,日志文件的格式不同,但其所存储的内容都是相同的。所以日志文件的格式并不会影响日志的实际管理价值。不过为了日后管理维护的方便,笔者建议系统管理员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工作习惯来选择合适的日志格式。
三、选择合适的编码格式
一般情况下,IIS日志文件的编码格式有两种,分别为UTF-8与ANSI两种格式。在所有的字符集中,虽然ANSI比较有名。但是这个编码格式可以说是专门为英文所设计的。用来存储其他的语言时会出现乱码的情况。如对于汉语就支持的不是很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意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格式,即UTF-8。这是一种UNICODED变长字符编码。如果UNICODE字符由2个字节表示,则编码成UTF-8很可能需要3个字节。而如果UNICODE宇符由4个字节表示,则编码成UTF-8可能需要6个字节。UTF-8编码可以通过屏蔽位和移位操作快速读写。字符串比较时strcmp()和wcscmp()的返回结果相同,因此使排序变得更加容易。字节FF和FE在UTF-8编码中永远不会出现,因此他们可以用来表明UTF-16或UTF-32文本。UTF-8是字节顺序无关的。它的字节顺序在所有系统中都是一样的。
这些字符集的格式对于某些系统管理员来说可能有点深奥。其实系统管理员也不需要了解这么清楚。只需要明白一个原则。即如果日志中显示的如果都是英文的话,那么采用ANSI编码格式也不会有问题。但是如果日志中还会存在其他语言的话。则可能会出现乱码。为此笔者建议,还是采用UTF-8的编码格式为好。毕竟,其对于英文的支持力度也是很好的。为此还不如一劳永逸地将其设置为UTF-8格式为好。免得以后在日志阅读中遇到乱码的烦恼。
四、选择合适的日志文件滚动更新机制
如果将IIS的日志记录都保存在一个文件中,显然文件会很长。到时候,查看记录的时候,会很麻烦。为此最好能够将日志文件进行分割,分割成一个个小文件。这方便于后续的查询与阅读。在Windows7操作系统的IIS日志中,提供了很多的日志文件滚动更新的方法。如可以根据时间来创建新的日志文件。如可以按天、按周或者按月来实现日志文件的滚动更新。一般情况下,按月来更新即可。如果IIS服务器访问比较频繁,也可以适当缩短这个日志文件滚动更新的时间间隔。如可以将时间间隔调整为一周或者一天等等。这个时间间隔到底多少为好,主要是看其记录的数量。如果日志记录数量多的话,那么可以适当缩短时间。相反,如果日志记录数量不是很多的话,则可以以月为单位建立新的日志文件。
除了可以根据时间来建立新的日志文件之外,还可以根据日志文件的大小来创建新的日志文件。在IIS日志管理器中可以选择“最大文件大小”。然后输入一个合适的尺寸。如此的话,当这个日志文件达到指定的大小之后,系统就会自动对其进行日志切换。不过笔者并不赞同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其可以将重做日志文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大小内,但是其会打破其内在的时间联系。到时候,在遇到问题时查询起来会非常的不方便。故笔者还是建议按时间来对重做日志文件进行分割。
富兰克林曾说过, 光阴乃是构成生命的要素[1]。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 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然而, 时间很难被人们高效合理地利用。人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浪费掉时间, 比如无正确观念、无明确目标、无技巧、 无好的习惯、无合理组织等。
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 (PARETO) 发现的“80%-20%原则”说明“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时间, 只要20%的投入就能产生80%的效率”[2]。而时间管理更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必要环节[3]。对于企业或组织来讲 , 时间管理的意义在于如何保证各个项目能保质高效地按时完成。这除了借助人力资源的监管, 还要借助有效的信息化软件的应用, 并形成习惯[4], 真正从实践中受益。好的时间管理不仅能节省人力成本, 更能提升项目的效率和成功率。然而目前的软件厂商极少在产品中融入时间管理理念, 专门为此设计的软件更是稀缺。这也是企业的信息化工具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和挑战。
鉴于上述认识, 对时间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设计并实现用于企业内部时间管理的日志管理系统。首先介绍了企业时间管理的重要意义, 以及本系统的由来, 介绍了系统开发环境和三层结构模式, 然后介绍了系统实现的开发目标、总体架构和各模块的作用、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之后说明了系统实现方法和技术难点, 最后进行总结。
2 开发环境和结构模式
2.1 开发环境
本系统是在Windows Server 2008环境下, 使用Web服务器IIS, 基于ASP.NET技术进行的开发。使用的开发工具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采用.NET开发的首选语言C#[5]作为开发语言。
2.2 结构模式
系统采用B/S三层模式结构。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 分层次结构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6]。这种结构一般分为3层 , 从上到下依次为: 表示层 (UI)、业务逻辑层 (BLL)、数据访问层 (DAL)。层次结构的层之间依赖度较低 , 是松散耦合的状态 , 有利于标准化和逻辑复用, 扩展性和安全性较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性能, 增加了工作量。
3 系统设计
3.1 开发目标
(1) 让参与者了解自己所做工作的安排 , 对时间进行积极高效管理。
(2) 减少因为沟通不良因素 , 如没有时间、没有倾听、 沟通目的不明确等, 造成的沟通成本昂贵。
(3) 让管理者对整体有宏观的把握, 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或组织目标的进度, 有效率地按期达成目标, 降低延期概率。
(4) 提升员工和企业管理者的时间管理成本意识。
(5) 实现对企业内部事务管理和决策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3.2总体架构与各模块的作用
系统实现了对时间计划、信息流通、人员、权限等各个 方面进行全周期管理。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速递信息管理、日志管理、加班管理、 计划总结管理、统计管理、记事管理。系统架构及作用如图1所示。
3.3 主要功能
3.3.1 动态导航
功能: 程序自动读取树状模块表, 从Session中获取当前用户ID, 取得当前ID对应的角色, 以及管理员授予该角色的权限, 生成不同权限动态导航栏。
循环实现动态导航栏功能的核心代码如下:
3.3.2 人员管理
功能: 用户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完善; 修改密码; 上传头像。管理员还可以设置用户角色、决定是否启用该账户、 修改账户所有信息。
3.3.3 权限管理
功能: 管理员可以设置角色名称、角色描述、赋予角色权限。 在以后的管理中, 可以对某角色进行修改和删除, 并决定是否启用该角色。
管理员进行角色权限维护的页面如图2所示。
3.3.4 日志管理
功能: 普通用户可以发表新工作日志; 保存日志草稿, 并在以后随时发表; 修改和删除、批量删除本人日志; 评论所有日志, 并对本人日志相关评论进行管理, 包括修改和删除本人所发评论、删除其他人对本人日志的评论。管理员还 可以对所有日志进行启用和禁用; 修改和删除、批量删除所有日志及评论。其中, 对某日志的删除操作也将同时该日志所有评 论。另外 , 评论某日 志时 , 可以选择 是否对其 评“好”, 评“好”最多的日志将自动作为系统优秀日志 , 但为了确保公平性, 所有人不得对自己的日志实施此操作。
日志管理界面如图3所示。
用户阅读日志详细信息并评论如图4所示。
3.3.5信息管理
功能: 系统将信息分为5类, 分别是通知公告、良师益友、奔走相告、 出去溜达和小黑板, 体现了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双重考虑, 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员工能专心务实工作, 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在这部分, 只有管理员具有发布和维护通知公告类信息的权限。普通用户可以对其他类信息进行发布操作、 管理自己所发信息, 还可以查看所有信息。
4 系统实现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主要分为7个步骤: (1) 需求分析, 包括了解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等。(2) 使用Axure 6.5进行系统原型设计[7]。(3) 用户反馈意见 , 修改和完善原型。 (4) 根据已有设计思想, 阶段性实现各个模块功能。 (5) 开发人员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6) 用户参与详细测试和反馈。(7) 开发人员对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系统实现步骤如图5所示。
在系统实现的过程中, 主要克服了以下几个技术难点: (1) 富文本编辑器的使用。使用CKEditor绑定CKFinder实现文本编辑样式多样化, 同时可上传本地和使用网络图片。 (2) 对日历控件进行个性化二次开发 , 以自动获取当天当前用户日志。(3) 根据树形数据库表结构, 采用div、css和JavaScript动态生成权限树, 用于系统导航。 (4) 采用异步刷新Ajax技术来实现页面数据校验和列表控件数据变化时的无刷新效果。(5) 使用正则表达式自动获取信息摘要和图片地址。上传后的富文本形式内容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过滤掉HTML标签, 转化为纯文本输出, 经过字符串截断后作为信息摘要, 也可以自动采集富文本中的图片地址, 用于首页图片信息动态生成。
5 结语
【系统日志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操作日志管理系统12-26
班级管理日志记录06-29
项目工作日志制度09-30
行车安全日志管理制度11-19
公司工作日志管理制度02-14
销售人员工作日志管理06-22
财务管理实习日志07-15
档案管理实习日志10-03
工作日志管理办法12-06
管理人员每日工作日志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