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汇报材料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成果汇报材料(精选8篇)

成果汇报材料 篇1

一、什么是“流程”

流程就是多个成员、多个活动有序的组合。它关心的是谁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结果,传递了什么信息给谁。这些活动一定是体现企业价值的。

无论我们干什么事,无论在生活、休闲还是工作中,都有一个“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先后顺序,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流程,只是我们没有用“流程”这个词汇来表达而已。

除了“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先后顺序外,我们还经常说某某人能办事,某某企业善于做事,能办事、善于做事是说他们做事情有方法,比别人的更有效果,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可能是先后顺序不同,也可能是做事的内容不同。

因此,流程就是做事方法,它不仅包括先后顺序,还包括做事的内容。

这是网上搜索的定义,按照我的理解,“流程”大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计划、执行、实施、总结、反馈、完善。这几个方面是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相互配合,循序渐进,共同完成。

二、“流程”的意义

1、促进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魏书生曾经讲过:“将所有的工作放在计划上。”也就是在一项工作开始之初,就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考虑周详,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出基础。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市要举办运动会,让教育局出一万人组成的标语,秘书跟魏书生汇报说,得把队伍拉出来练段时间啊!魏书生说不用,让秘书到现场查看一下,然后制作一万个不同的标签,每个标签对应相应的位置,标签上写着几点几分举什么颜色的牌,非常清晰明了,仅练习几次就行了。

2、保证活动质量

项目在按照流程进行执行的过程中,随时都进行着检查。检查包括下一步对上一步的检查,这个成员对那个成员的检查,通过随时的检查就可保证活动的质量。

3、积累活动的经验

成果汇报材料 篇2

展出的学生作品有油画、彩绘、素描、剪纸、雕刻、编织、书法等。形式多样, 各具情态, 显示出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而各个学校的刊物、宣传材料, 从不同的维度展示校园生活的精彩, 更为广大师生的成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价值意义巨大。屯昌思源实验学校、昌江思源实验学校、白沙思源实验学校, 更把思源成立以来的师生照片做成纪念册, 一张张鲜活的笑脸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以人为本, 书写生命的立意, 让人温暖, 使人动情。

演出的节目, 分别是澄迈思源高级中学的民乐合奏《金蛇狂舞》, 临高思源实验学校的童声合唱《歌唱渔家哩哩妹》、《库斯克邮车》, 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的歌舞《启航》, 屯昌思源高级中学的舞蹈《海那边》, 屯昌思源实验学校的情景剧《思源情》、歌曲联唱《乌苏里船歌》、《龙船调》、《我相信》, 定安思源实验学校的情景剧《同一片蓝天下, 梦开始的地方》, 琼中思源实验学校的舞蹈《万泉河水》, 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的《留守恋, 思源情》, 临高第二思源实验学校的《思源赞》, 保亭思源实验学校的《丰收的山兰》、钢琴演奏《喷泉》, 乐东思源高级中学的《锦绣前程》, 澄迈思源高级中学的《咖啡仙子》, 儋州思源高级中学的《阳光思源》, 儋州思源实验学校的《爱在思源》等。历时近三个小时的汇报演出组织严密, 衔接自然, 精彩纷呈, 形式内涵丰富, 思源师生良好的审美感受和艺术表现力由此呈现。

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充分展示了海南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的实施理念和思源学校的办学成果。

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成果汇报课 篇3

【关键词】成果汇报 朗诵会 联欢会 运动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它给学生带来的变化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真正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不是权宜之计,而应是一种长远目标。

众所周知我们所面临的课程实施的任务还比较艰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想说爱你不容易”。综合实践主题探究活动的基本流程是: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活动——成果交流展示等环节。就其课型来说,大致可归纳为确定主题课、方法指导课、中期反馈(交流)课、成果汇报课。下面我就其中之一的成果汇报(展示)课,根据本人的所见所闻谈谈它的“是”与“非”。究其特点有:

一、千篇一律“朗诵会”

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是对主题活动的总结、反思、交流、评价、提升等,它不是以学生的知识的获取为第一目标,而是呈现学生在活动主题下的调查研究、合作、交流等过程,并在汇报总结反思中加强认识、提升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过程重于结果”。我们有的老师最喜欢上的就是汇报课,说汇报课就是同学们向听课老师汇报、汇报。于是乎会出现千篇一律“朗诵课”。这种课基本上无需老师的参加,学生一组组上台朗诵手中抄录好的资料,一页又一页,上面学生读得累,下面的老师学生听得累。这种活动其实大可不必,学生上网,半天就能搞定。这种单一的、机械化的朗诵原本就是对综合实践汇报课的误解,纯粹就是一种走过场的表现。“小曲”虽然好唱,但光凭千篇一律的朗诵,或者几种朗诵形式的变化是起不到汇报效果的。

二、热热闹闹“联欢会”

综合实践汇报课在我们有些老师眼里就是一种热热闹闹的“联欢会”。领导检查、教师听课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种迎合,更是一种“风吹麦浪”的涌动。如果不是带着课程的理念走进课堂,你有可能会认为这是一节音乐课、舞蹈课、表演课……这样热闹的场面,老师、学生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想以最具感染力的形式来给听课老师呈现一节精彩的课。但这绝不是一节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因为从中你看不到他们活动的过程。这类汇报形式能够很直观的,艺术性地表现某些活动的成果,活跃课堂气氛。“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表演一幕接着一幕,表演结束也就意味着本次主题实践活动汇报的结束。这种纯表演的汇报缺少对问题的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形式是单向的、唯一的,缺少双边互动,课堂不具生成性。学生在课堂上生成了什么,重新认识了什么、解决了什么,获得了什么都不得而知。这样的课堂学习方式与综合实践课堂中追求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学习交流方式是不相吻合的,更与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使学生在对话交流过程中有所感悟,进行反思,重新体验活动,提升总结,发展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大差距!

三、此起彼伏“运动会”

在综合实践汇报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做的各种作品:贺卡、手抄报、照片、小制作等等。这种汇报形式无可厚非,的确能体现活动过程。可是如果整个活动都以这样的形式来汇报,第一组“秀”好了,第二组、第三组……每一个小组都拿出自己精美的作品,然后组长再把内容读一遍,连编辑、美工、抄写也一个不落,通过民意测评,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真正是秀出了学生们的“热情”和“双手”。同学们热情高涨各得其所,每一组、每一位同学的成果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汇报课吗?不是,这绝对不是。是一堂名副其实的“走秀课”是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

综合上述汇报课的特点都有一个共性:课一开始,各个小组就选择好自己的子课题轮流上台汇报成果,你方唱罢我登台,尽管汇报的形式各小组有所变化,但汇报大都是活动的“结果”。甚至有些成果并非“真成果”是“山寨货”、“复制品”。无须亲历实践、调查、访问、观察。只要在汇报课前上网查一下资料、写一份心得报告、编排一段舞蹈、制作一份小报、唱一首好歌。这样的汇报课注重有形结果的汇报,忽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思想意识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些无形结果的交流,缺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价值体现。是学生“走秀的舞台”,是运动比赛的“竞技场”。

如何改变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汇报课存在的问题,才能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呢?

首先教师应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汇报课的教学目标与其在整个活动中的地位、意义。现实中教师往往单纯地将成果展示汇报课理解为将学生本次活动主题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汇报。汇报课中教师的指导地位不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现实课堂中,习惯于“讲授”的教师往往难于胜任“导师”角色。对于自己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常常没有目标性和策略性,感到无所适从,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孰不知,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获取的体验、成果展示给其他人并进而评价他人的活动,促进再次提高。

其次摆正教师在学生汇报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的老师不能包揽学生的工作,不做学生的“守护神”。应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在活动中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提升,有所感触,真正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但是也不能因为其自主性而放任自流。教师应成为学生参与活动的“支持者”,迷失方向时的“导航人”;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结合起来,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正确地位。

最后让课堂成为课外延伸的主阵地。“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课堂上教师应引领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对活动过程反思;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生成。使课堂成为激起学生再次参与活动、参与探索的一团团熊熊烈火,激发其实践欲望,探索热情,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向课外延伸的主阵地,进而在综合实践过程中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全国QC成果汇报材料 篇4

一、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

二、我是来自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市档案馆、城建档案馆迁建工程新兵QC小组成员,今天我在这里发布的课题是提高梁柱节点砼施工质量验收合格率。(注:由于项目名称较长,下面简称两馆项目)

三、两馆工程位于连云港市市政府对面,紧邻革命历史纪念博物馆,由连云港市城投集团下属同城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连云港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由我们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承建。

四、两馆项目建筑面积为51702㎡,该工程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上21层,地下两层,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开工时间2014年8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6年8月3日。本工程质量要求较高,定位争创鲁班奖。

五、这是小组概况,属于现场型的小组,这是小组成员简介,本人担任两馆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方案编制,材料汇总、成果发布。

这是小组活动时间计划表,活动时间4个月。

六、选题理由:

1、本工程定位争创连云港市第一座鲁班奖,质量要求任何一个细节必须做优做精,梁柱节点砼是攻克的一个质量难点。

2、高层建筑设计要求,墙柱弱梁的设计理念,两馆项目梁柱节点砼等级差较大,最多相差5个等级,施工难度较大。

3、通过对周边框剪结构考察,发现梁柱节点砼质量验收合格率仅为85%,离鲁班奖验收标准仍有一部分差距。

这张是梁柱节点砼标号分布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节点砼等级差较大,施工难

度较大。

七、现状调查:我们QC小组通过对已经实施的地下室负二层梁柱节点砼施工质量情况做了现场调查,共检查300个节点,不合格点43个,合格率85.67% 这张是根据检查结果绘制的质量缺陷汇总表,这张是根据汇总表制定的缺陷排列图,从图中不难看出柱板表面裂缝及节点砼溜底是影响梁柱节点砼质量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克服掉这两项问题那么理论讲,梁柱节点合格率就可以提高到97%,就可以达到验收标准。

八、要因分析:2015年元月初,小组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联合集团总部专家,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一系列影响梁柱节点砼施工质量的因素,这是根据分析的因素绘制的关联图。通过从关联图末端因素着手,确定责任人、确认方法,及计划完成时间,小组

成员一一进行确认。

确认一:方案、技术交底不详细:这一项由资料员和生产经理落实,通过查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交底情况,及对现场工人、管理人员方案掌握程度看良好,不是要因。

确认二:砼养护不到位:这一项内容由生产经理会同质检员负责,通过对砼养护方式,养护方法跟踪检查结果看,由于养护不及时,梁柱节点在板面位置产生细微裂缝,最终确定为要因。

确认三:振捣时间不当:项目部针对砼振捣确定振捣时间标准,通过对工人跟踪对比振捣时间,确定为非要因。

确认四:砼浇筑顺序混乱:这张是分区砼浇筑持续时间表,这张是砼浇筑路线图,经确认为要因。

确认五:振捣机具数量不足:这张是砼浇筑振捣实景图,从理论数值及实际操作中确认此项为非要因。

确认六:钢丝网间有间隙:这张是钢丝网绑扎实物图,这张是砼浇筑过程中高标号砼流入低标号梁内,经确认为要因。

确认七:砼配合比设计不当:这项内容由生产经理负责落实,通过查看设计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比对,塌落度测试等最终确定为非要因。

确认八:电脑计量有误,这项内容主要检查看砼厂家电脑计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经确认为非要因。

确认九: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小组对项目部目前技术骨干从工作经验、专业技能、资质等级等方面进行统计,这几张是统计饼状图,从图中不难看出,技术人员数量满足施工要求,确认为非要因。

确认十:钢筋外露:从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砼浇筑完成后现场看,确定此项为非要因。

经过小组全体人员的努力,逐一对每个末端因素进行排查,最终确定三条末端因素为主要因素:

1、砼养护不到位;

2、砼浇筑顺序混乱;

3、钢丝网间有间隙

九、制定对策:既然已经找到要因,下面就要制定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小组成员再次采用头脑风暴法,根据价值工程理论,确定各项对策的最优方案。这张是方案选优表,这张比优后制定的对策表,采用5W1H原则,逐一落实。

十、组织实施:实施一:在原定养护时间及方式上做调整,定人定岗,责任落实到个人,奖罚分明,项目部派专人监督督促,这张是砼养护时间表,这张是砼表面覆盖薄膜养护,这张是节点实物图,砼表面不存在裂缝现象,节点砼质量大幅提高。

实施二:对原有砼浇筑顺序细化,再次交底。砼浇筑前召开碰头会,细化砼浇筑路线,对一线工人技术交底掌握情况口头问卷调查,这张是调查结果,从浇筑情况看,达到预期目标值。

实施三:钢丝网制作严格按照方案施工:这张是钢丝网片图和砼浇筑顺序图,要求工人严格按照此做法施工,浇筑过程中有专人看模,发现钢丝网存在漏浆隐患的及时调整,梁底砼溜底现象明显好转。

十一、效果检查:

一、质量情况:通过全体管理人员及参建工人的努力,小组对地上一层218个梁柱节点进行缺陷统计,仅为2%,到达我们预期95%的目标值。这张是缺陷排列图。这几张是砼浇筑完成后的实景图,开裂、溜底现象基本杜绝。

二、经济效益:小组成员通过对比砼浇筑数量差值,折算成人民币,节省成本32760元。

三、无形效益:小组成员通过此次QC成果活动,质量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提高,这张是活动前后无形效益雷达图,从图中清楚看到,小组成员各方面素质均得到大幅提高。

十二、巩固措施:鉴于本次QC小组活动成果显著,小组成员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编写《梁柱节点砼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的工法,上报集团公司批准为企业工法,并准备申报更高层次工法,这张是企业工法。

十三、体会及今后打算:通过本次QC活动,我们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增强了质量意识,凝聚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项目部及参建工人的整体素质。鉴于后续施工中仍会遇到许多难题,下面主要解决的难题是《金刚砂耐磨地坪施工质量控制》

成果汇报完毕,希肯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各位专家!

注:

小学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篇5

麻兰镇大孙小学始建于2007年8月,2007年投资25万元新建一所完全小学,学校占地10.8亩,建筑面积为1049平方余米,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141名学生,20名教职工。设有图书、阅览、仪器、实验、微机、美术、音乐、舞蹈、体育器材等多个专用教室。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暖了全校师生的心扉,吹紧了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面对新课程改革,学校迅速转变观念,改善条件,完善管理,锤炼师资,落实目标,轰轰烈烈的开展新课改工作,学校的校训是:让童心飞扬,为人生奠基。我们校风是:责任、合作、创造、诚信。我们的教风是:爱生、严谨、求实、创新。我们的学风是:乐学、善思、合作、探究。

多年来,学校以“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为办学方向,以“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以“全面发展求特色,科研兴校创一流”为办学目标,树立“为生命成长奠基,为和谐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的发展理念是:学校因你而美丽。

一、课改管理机制的完善。

(一)机制有保障

成立“小学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务处、年级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相关同志任组员,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全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深入实验工作的第一线,集中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不断深化。

1、组织有保障: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课程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协调,工作指导组下拟设四个指导小组,①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小组;(教研组)②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指导小组(校委会);③课题研究指导小组(课题组);④信息技术运用指导小组。来保证课程改革各项工作真正落实。

2、师资有保障: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教师测试内容。教师的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和学科业务培训,培训工作要提倡讨论式和参与式,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实验领导小组还经常深入学校进行调研,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

3、制度有保障:以课题研究促实验,用专题研究的方法来研究课改中的重大问题,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定期组织专题性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核心、示范作用。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建立示范班、示范学科和示范教师网络。建立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奖励、表彰、推广机制,促进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推动课程改革稳定、健康发展。

4、经费有保障:有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培训教师,购置资料,开发课程,以及奖励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小组和个人。为新课程改革实验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5、舆论有保障: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讨论、关心、支持我校课程改革。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校、社区、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参与课程改革。加大宣传力度,提供学习专栏,形成研究、学习的良好氛围。

6、理念有保障:这是使课改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所有参与课程改革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明确新课程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包含着三层意“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并应用于指导实验工作。(二)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我校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做好师资配备、整合和研讨工作,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改进学科课程的教学,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的途径和规律。明确自身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发出具有小学地方特色的学校课程。如今已有书法、舞蹈、棋类、田径、绘画、足球等多门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素质发展的学校课程。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

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以课程开发促课改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把握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

1、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编制范围,使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脉相承。

2、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五大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常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可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与团队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团队开展的“诚信形象”、“体验教育”、“新世纪我能行”等活动的开展开发校本课程。

4、与学校的兴趣小组的开展相结合。我们将结合周四素质训练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

5、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相结合。学校与师生的成长有着明显的时代性与方向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能够突显学校的办学方向,除此之外我校还逐步培养每位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积极开展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的整合机制和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体、音、美、劳动等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社区实践基地的作用;

(四)与课改同行,探索课程管理。

与课改同行,进一步使学校管理走向现代化发展,积极探索课程管理,是小学课改领导者的工作目标。多年来,在学校常规管理上,做到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学课程改革,落实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的开设;精减各类资料、作业、考试,严格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常规工作的动态管理,重视过程,改革优化师生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1)备课:要看教师的备课中是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精神,是否重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否融入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备课中是否考虑到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2)上课:课堂教学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课堂变成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如何,教师是否选择了适合学生的激励方法等。学生是否合作发言,会听敢说(低年级);是否学会倾听,能完善别人的意见,能提出个人的见解(高年级)等新课程标准的精神。(3)作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的设计是否有创意,是否分层次地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关注全体;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目标应有所降低等。(4)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要有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非知识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适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在新课改的理念上,完善健全了学校管理制度,实行《教学常规制度》、《课堂常规制度》、《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教师学习考勤制度》、《教师考核奖励制度》等,改革了教师考核和学科考核制度,使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又具有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

(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观念指导行动,是成功实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学校就着力转变教师、学生家长观念,树立起新课改理念。教师观念转变从校长开始,委派教师参加新课改的各级培训,返校后组织教师全员学习,组织教师到先进学校进行实地课堂教学观摩,明确新课改让学校富有生命,让教师从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转变成决策者,明确新课程的管理、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的系列改革,激发出时代教育的责任感;学生,通过教学让其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鼓励学习中善于提问,善于思考,善于合作,善于表达;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教学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方式,传达新课改理念,实行家校结合的共同教育目标,争取家长社会对新课改的最大支持和关注。我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改革培训活动,这为我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们非常重视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如写案例分析、教学后记、小论文等)、同伴互助(如上帮扶课、尝试课、集体备课、每周一研讨等)、专家引领(如请专家理论讲座、专家来我校评课、校外名教师现场上课、观摹一些新课改课堂教学实录)等三种途径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促进教师成长。其次,我校除了以学科组为单位研究相关的教学案例来增加教师对新课改的感性认识外,我们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一些有关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书籍,我校今年订阅和教学相关的报刊杂志多种,要求所有教师通过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做好学习摘记,还要求教师在学习一个阶段后写出自己的学习体会。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对新课改的意义更多了一些理性的认识。

(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我校教师在过去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原因是实现了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互动,共同发展;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具有天龙小学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教学督导和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教研行为。

1、认真执行课时计划要求,学校始终坚持加强课改的过程检查,确保教师按课表上课。

2、强化行政分管职责。校长主任深入课堂听课60节以上、评课,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有效检查和指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3、加强了教研活动过程管理。加强教研活动的指导,教学研究活动要做到四落实,并做到了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性。有计划的开展赛课、观摩(示范)课、研究课、说课、评课等为主的教学研究活动。有效的促进了新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向社会、家长展示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沟通、交流和展示的作用。加强科研,运用科研牵动课改实验。

4、课内外结合,全面推进新课改工作。

我校课堂教学在带有专题研究的前提下,体现①八个转向:观念上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方法上以灌输、授、受的方式转向自主、合作、参与、交流、探讨的方法上来。特点上由为教而学转向为学而教。过程上由注重结论转向注重过程。对象上由关注部分人转向关注每个人。效果上由注重记忆、复述量的多少转向质疑、表述质的高低。教材上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评价上由强调教为主的单向交流转向学为主的综合信息交流。②五个多一点: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尽量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尽量给学生多一点尝试成功的愉悦。尽量给学生多一点微笑、宽容与信任。③三讲:讲学生没有听过的。讲学生最爱听的。讲学生听的懂得④两个凡是:凡是学生能够探索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⑤一去掉:去掉教师的方言土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典范。改革课堂教学是推行新课改的重点,但要全面推进行新课改,还必须做到课堂内外相互结合。在新课改理念中,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增加了很大的空间,四年来我校语文、数学课题的研究开展,能运用新理念,按实验方案认真开展试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并做好各项资料的积累、整理,争创成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变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使课堂教学成为课改的主阵地,使教学的效益逐步提高。我校开展第二课堂,即在课外开展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这些活动,使学生学有所长,提高自身素质。我校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冬季运动会”等大型传统活动,根据我校特色还举办了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活动、种植活动奖章争夺赛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我们还多次参加了市、州级公开课和优质课评比活动,为我校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优秀的范例。全员推进。新课改不是一个年级的事,更不是几个教师的事。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要求50岁以下教师每人上好一堂课,课前有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说明,说说到底贯彻了新课改的什么理念,课后有教学实施情况的反馈,在活动结束后还要求所有教师结合本次活动谈自己对新课改的认识,并作出书面的小结。在活动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能够体现新课改的一些特点。如:学生自主学习程度加大,学生有研究的机会,合作学习广泛运用,教学评价方式有所转变等等。这说明新课改已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明显的印记,新的教学理念已落实到我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当中

(七)加快测评价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包括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新课程教学实验过程中,学校始终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总结,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建立了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了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的分析评估,形成小学课程不断革新机制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二、锤炼师资,优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让教师面临成长与成熟的一次崭新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要求教师更专业化,教师是课程的组织参与者、促进研究开发者,学生的帮助引导者,要求教师拥有知识的综合与广博,善于课程实施的管理和经验的积累,新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创造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锤炼师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师资是新课程教学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我校以抓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使广大教师能胜任新课程教学工作,确保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师资实际情况,制定新课程师资长期培训工作安排。

1、落实教师的学习需求。

建立教师阅览室,每年我们都要添置不少教师教学科研用书,方便教师在校学习,教师每人还订2份以上教育杂志,方便教师在家学习,做到从报刊杂志中找名师,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记学习笔记,但在检查中遇到困惑,教师有的学习不主动,有的在临查时赶着抄,我们在与教师聊天中了解到,什么样的学习最有用,教师最喜欢、最愿意去学,他们都说要学以致用,比如,要开个公开课、主题队会,写计划、总结,搞课题实验等需要的一些材料如能随时查阅到,那既方便、省时,做起来又高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配一间电子备课室,教师只要在百度网中打入中文去搜索需要学习的材料、课件等都可以随时满足教师的要求。

2、建立实效的新课改学习培训措施。

每周各学科我们都安排教科研学习时间,教师集中在多媒体教室,听专家新课改讲座,看名师在新课改中如何执教,我们要求教师从两个方面观察,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怎样处理教材、怎样创设氛围调控课堂师生的感情,怎样指导学生学法,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说话能力、质疑、释疑能力、探索新知能力、读写能力有哪些体现,我们应该怎样培养。看完名师录像,再组织教师小议,然后把名师的新课改观念迁移到课堂中实践,初步解决我们在课题实验中没有专家、名师的指导的困惑。

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有独到的作用,因此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来看,一个难点来抓,一个亮点来做。主要活动主题;环保、健康、自护、自主等,各班各学科还结合少先队活动结合学科教学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

(1)、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如 综合实践活动应是学生自主发起的活动,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活动中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搞好综合实践活动不只是任课教师的事,全体教师应积极支持配合,这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

4、学生在课改实验中,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在语数学科期末质检,语数学科均名列前茅。在新一轮课改实验中,我们努力做到让后进学生得到进步,让优秀的学生学有所长。

五、开设活动课校本课程,实施特色拉动策略,努力提升六大办学特色。

1、书画教育特色。我们的着力点是,抓好每天20分钟的写字课,求普及,抓好每周半天的绘画课,求提高。以活动促提高,每年的环保绘画展,迎奥运绘画展,重大节日的“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民族团结”等画展,结合不同教育主题的“反邪教、讲文明树新风、爱科学、地球妈妈”等绘画展,反映书画结合的手抄报更是全员参与,有“安全第一,诚信的形象、书海泛舟、美丽校园、春天在哪里”等多内容、多角度、多主题的优秀作品。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已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一项特色。

2、文体特色。我校以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健康,学生的活泼等发展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活动课,课外兴趣为平台的文体教育;培养了一届有一届学生的文体特长。有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校园艺术节,冬季长跑等大型活动,有不同主题的课本剧、大合唱、讲故事、主题班会、主题队会、队列队形、广播操、团体操、才艺展示、跳绳、演讲等比赛,为师生们乐于参与。

3、科技特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学校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等活动,我校以科技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逐步铺就学生动手实践的成才之路。4、人文特色。“书香校园”的创建为我校打下扎实的文化底蕴,一方面让学生多读古今中外名文、名诗、名言和各类学科知识,“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等评比更是激励学生、教师、家长全员读书。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各科参赛的学生成为图书馆的常客,让优秀学生学会自我收集信息,吸取知识,为他们能在各类大赛中得奖,提供知识的源泉。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践中真正地已落实并产生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等,坚持锐意改革,求实创新

小学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麻兰镇大孙戈庄教学部

成果汇报材料 篇6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教体局关于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精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坚强性格,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我校确定了以“运动健美、寓教于乐、促德辅智、创新发展”的工作目标,在全校积极开展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管理 激发动力。

为确保阳光体育活动扎实开展,学校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学校明确责任,分工合作,由分管体卫艺工作的副校长负责具体活动组织抓、教导主任负责分管年段亲自抓,正副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具体抓,体音美教师负责编排指导协调抓,形成了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学校阳光体育实施方案》和《兴趣小组管理制度》等文件。明确阳关体育活动的理念:让师生更加健康,让校园更有活力,让体育更具魅力。鼓励师生走进运动场,走向大课间,走到阳光下,在快乐中强身健体、增长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立足课改,保证课时,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体育课程开齐开足,体育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水平高。采用3+1的课程开设模式,即3节体育课加上1节特色课程辅助活动的方式。既解决了体育课程的基本学习目标,又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严格《按照县教体局音、体、美专项考核要求》设置授课内容,要求每节课都要保证学生一定的运动负荷,练习密度,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三、大课间兴趣小组活动不断创新,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

为更好的体现“人人不同,个个精彩”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学校大面积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学校开设的兴趣小组,学期初,由班主任协助学生组织报名,确保每个学生参加一个兴趣小组。

学校先后多次进行大课间改革,每天下午开设的阳光兴趣活动中专门设置了体育活动版块,包括:轮滑特色活动、象棋、乒乓球、韵律操、广场舞、呼啦圈、花样跳绳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由选择,真正体现个性张扬。学期初学校统一制订“兴趣小组活动安排表”,使每个小组做到定时间、定地点按计划开展活动。由于此项活动的开展,我校在2013年和2014年全县中小学乒乓球联赛和运动会中均取得了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

四、学生体育活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我校以“人人参与”为指导理念、以传统项目为依托、以“活、趣、新”为特色、积极进行学校体育活动创新。在传统运动上刷新计

分办法、重在参与,扩大活动覆盖面;在比赛项目上,改变了项目单

一、枯燥,竞技性太强的“表演性”局面,设置了多种单项和集体项目融合,各取所需、投其所好;在比赛形式上简化规则、突破局限,实行竞技与趣味并进的活动方式。每年采用传统运动项目与特色项目结合,年级活动与校级活动相依托,做到时时有比赛,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我校每年定期举行师生趣味运动会,篮球活动月,田径运动会,还有乒乓球、羽毛球、花样跳绳等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五、少年宫阳光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普及与特长双赢。

阳光体育俱乐部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发现和培养具有体育专长的后备人才。既达到了普及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又培养了具有特长的体育后备人才,为学校参加各级各项体育比赛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需要;更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需要。这一活动的开展,让师生们的心贴得更近,步调更一致,心情更愉悦,身体更健康,成绩更优秀。去年在县里举办的统考中,卞桥小学取得了五年级语文全县第五名,品社、科学全县第六的好成绩。在全县举办的各种竞赛、文体活动中,卞桥小学的成绩均居前列。事实证明,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确实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全面发展。

泗水县卞桥小学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图片资料泗水县卞桥小学坚持以德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图中是全体师生正在举行升国旗仪式,小学生们态度认真,严肃。表现了学生良好的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泗水县卞桥小学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投资数万元建起了教学楼,使学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趣味运动会,图为学生正在2014年学校举行的第二届趣味运动上进行精彩的比赛。

在阳光体育兴趣活动中,学生进行武术训练。

为贯彻县教体局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要求,学校每天下午都要进行阳光体育活动,图为学生在进行跳绳练习活动。

在学校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正在进行全神贯注的葫芦丝练习。

学校每年举行的一届春季运动会

在学校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正在进行乒乓球练习。

学生在学校举行的韵律操比赛中参加比赛

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学生进行跑步活动。

我校的体育运动健儿参加泗水县2014年乒乓球体育联赛。

泗水县卞桥小学坚持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在保证学生课堂教学和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兴趣活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图中是我校舞蹈队学生在镇组织的庆教师节文艺汇演中表演《奉献》。看她们的身姿不亚于专业演员。

泗水县卞桥小学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图中是学生在学习了社会课中《争做文明小卫士》一课后,主动拣取丢弃的垃圾袋,保护了环境和自己的家园。瞧,他们干的多卖劲!

泗水县卞桥小学广泛推进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在音、体、美、书法、绘画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图中使学校书法教师正在给学生上书法活动课,看学生的认真劲!

成果汇报材料 篇7

2014年6月23日,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指出:“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全社会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职业教育迎来了百花争放的春天!作为大同市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 有着三十年办学历史的大同一职中, 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 审时度势, 抢抓机遇, 顺势而上, 确立了“以学定教、立美育人、能力为本、质量取胜”的办学理念;确立了“艺术引领、规模发展、提升质量、打造品牌”的办学目标和“直面人生现实、担当生活重任、发展个人秉赋、成就美好人生”的培养目标。

办一所高品质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学校是一职中人不懈的追求。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 让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成为教师的自觉信念;培育鲜明的育人特色, 让文明的品行、高雅的品位、健康的品性、优秀的品质成为一职中学子独特的气质;提升社会公认的办学水平, 让学生的知识素养、创新意识、实践技能尽快形成, 让师生都能够具有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格。以质量为核心, 以特色为抓手, 以社会认可为标志, 这是品牌学校的必由之路, 更是我们建设高品质职业学校的必然选择。在教育上, 我们始终抱定这样的信念:真正的教育, 应该是不断激励的过程。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肯定、值得赞许的闪光点, 教育就是要发现闪光点、扩大人性的光亮, 让受教育者在积极期许、充分激励的阳光照耀下, 放飞心灵、展现精彩, 让生命温暖而舒展, 在体验成果中走向更大的成功。我想说, 多一种标准, 就多一个人才;多一点激励, 就多一线希望;多一些执着, 就多一份收获。孔子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共筑职教梦”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就是新思路下的一次实践, 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呈现, 是全体师生魅力的展现。

成果汇报材料 篇8

关键词:材料化学 建设 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004-01

专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一个基本尺度,专业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就业等各个方面,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对材料化学人才的需求,我校于2003年被批准开设材料化学本科专业。经过九年的建设,材料化学专业已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在专业建设的成果上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成绩。

1 材料化学专业设置和建设基本情况

为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材料化学专业技术人才,根据淮北师范大学现有的专业设置和办学条件,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于2003年申报增设“材料化学”本科专业,经批准于2003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了九届9个班的本科学生,总数达到600多人;先后已经有六届近400人毕业。通过九年来材料化学专业的建设实践和取得的部分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学科专业内涵。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目前已经构建出有自己特色的材料化学专业。

2 材料化学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2.1 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送出培养和积极引进的方法,材料化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自2003年以来本专业先后有6位教师外出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引进硕士和博士10多人。注重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指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培养人,制定培养方案,通过老教师“传、帮、带”,通过老教师的言传身教,指导、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站稳讲台。通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8人,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2.2 改革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思想,建立了材料化学专业的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实验独立设课: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教学的旧教学模式,把实验从理论课中剥离出来,按照实验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行整合,删去重复实验,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设计型实验,将实验分为基础实验、测量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等层次进行开设,实验教学自成体系,独立设课。

四阶段教学新课程体系:本着加强基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精神,将课程体系分为四个阶段:(1)基础阶段:加强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材料化学基础课和材料化学基础实验的教学;(2)提高阶段:加强专业课和材料化学测量实验的教学,拓宽选修课;(3)工作能力培养阶段:加强职业技能课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加强实践实习;(4)科研能力训练阶段:加强毕业论文的教学,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修订教学计划: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2006年和2009年分别修订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011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微调,新教学计划按照四阶段教学新课程体系,对总学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缩,开设了系列选修课程。既发挥教学计划内教育的作用,又强化依靠教学计划外的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教育。

2.3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实验独立设课,分基础实验、测量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等层次开设,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使实验教学自成体系,以适应实验教学的教学规律。每学期的实验课程结束时,都要进行实验考试,考试分操作和笔试两部分,实验成绩由平时、笔试、操作考试三部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从而使学生对实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认真对待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

实验实行单人单组操作: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动手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培养,避免两人一组操作时,动手能力强的做,动手能力差的看的现象,创造条件使得所有实验都采取单人单组进行,要求每个人独立完成实验的所有环节,对使用大型仪器的实验,要求每个人独立操作一遍。

3 专业实力与特色

在本专业的建设中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先后投入1500多萬元购置了一批先进的现代分析测试仪器与材料制备装置,如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系统、粒度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良好的硬件条件,为材料化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本专业依托绿色材料化学和含能材料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正在筹建一个省级工程中心,将为本专业培养理工结合的实践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建立了稳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了解企业生产实际的机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6个条件较好的校外实习基地,从而保证了教学实习的正常开展。

除了加强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还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中包括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学生中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此外,通过多次组织教授博士与学生座谈,从个人理想,到专业前景,乃至具体的学习方法进行交流,现身说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和困难,使学生健康成长。

4 专业发展规划与设想

继续加大教改力度,总结专业建设的经验教训,通过跟踪毕业生走向社会后的成长过程,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借鉴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成果,完善“理工相融”材料化学办学理念,进一步探索专业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实完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工程实践教学的比重,以适应人才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材料科学的教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继续深造和从事新材料研发工作的后劲。

参考文献

[1]张宝莲,魏冬青,杨学稳,等.材料化学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4):93-95.

[2]李长玉,刘志明,郭元茹,等.材料化学专业分层次法开设实验研究[J].高教论坛,2008(2):105-106.

上一篇:四中教科室的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