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基本建设项目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项目(通用8篇)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项目 篇1

国务院的相关管理部门对农村小水电的开发建设未专门制定全国统一的建设程序,各地只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要求来套用,可能是理解的不同,目前全国各地执行的审批流程不尽相同。根据多年从事农电工作实践经验和对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谈谈水电开发建设审批流程:

一、水能资源开发申请和水电站建设项目流域综合规划同意书

根据《水法》第二、六、七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权益。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向所在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在取得批准后依法开发水能资源。

要求开发申请人在提出申请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同时需提交由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作为开发建设水电项目的审批依据,根据《水法》第十九条“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对上报资料依据经批准的流域综合规划进行审查,符合规划要求的给予出具“流域综合规划同意书”,如不符合的、且水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修改规划的,必须按规定编制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后,方可给予办理“流域综合规划同意书”。审查通过后,为方便其开展水电开发项目前期工作,给予办理水能资源开发许可批复或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证。目前有些地方已实行水能资源有偿出让制度,水能资源的开发使用权要通过政府部门组织的公开拍卖程序中取得。

二、水电站建设项目防洪规划同意书

根据《防洪法》第十七条:在江河、湖泊上建设水电站,应当符合防洪规划的要求;水库应当按照防洪规划的要求留足防洪库容;水电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的符合防洪规划要求的规划同意书的规定,水电站建设业主在取得水资源开发许可批复后,应到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综合规划或流域管理机构办理“防洪规划同意书”。

建设业主在办理“防洪规划同意书”时,应提交由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召开评审会,对《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给予审查批复,在根据评审结论对防洪产生影响程度,看是否给予办理“防洪规划同意书”。

不具备办理同意书的,要说明原由,提出存在问题及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业主可根据批复情况,对建设项目作恰当调整。

三、水电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批

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第168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工作管理规定(试行)》(水利部水资源〔2003〕311号文)的规定,建设业主在办理好“两个同意书”后,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按规定权限报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告书审查一般采取会审方式,由审查机关组织有关专家和单位代表召开报告书审查会。评审专家应提出署名的专家评审意见,专家评审组应出具由组长署名的专家评审组意见。审查机关应根据专家评审组意见和有关单位代表的意见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并抄送有关单位。其中报告书经评审需要修改的,业主单位应补充修改,经审查机关审核后出具审查意见,并将审查意见和专家评审组意见及经审定的报告书等材料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水电站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根据《水土保持法》第十九条:修建水电站工程,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修建水电站工程,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必须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文)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的有关规定,水电建设业主在办理环评、土地征用等手续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按规定权限报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水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组织审查,或者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技术评审后作出审查批复。

五、水电站建设项目其他审批项目

水电建设项目在办理好《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后,应根据项目所涉及的相关审批到各有关部门办理相应的审(预)批手续。一般需办理以下几种审批手续:

1.选址意见书(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位置和界限审查)

根据《防洪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水电建设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土地,跨越河道、湖泊空间或者穿越河床的,建设单位应当经有关水 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工程设施建设的位置和界限审查批准后,方可依法办理开工手续;安排施工时,应当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位置和界限进行的规定,因此水电建设业主应到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办理“选址意见书”(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位置和界限)的有关审批手续。

2.水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定。水电建设业主在开发建设水电工程时,应到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办理办理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预审手续,在取得预审意见后,持水行政主管部门出据的“水资源开发批复文件”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材料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手续。有相应资质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时必须纳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3.水电站建设项目用地审(预)批

水电建设项目涉及到需要征(占)用土地的,须持水行政主管部门出据的“水能资源开发批复文件”、“选址意见书”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材料到土地主管部门办理项目用地的审(预)批手续。

4.水电站建设项目林地征(占)审(预)批

水电建设项目涉及到需要征(占)用林地的,须持水行政主管部门出据的“水资源开发批复文件”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材料到林业主管部门办理项目林地征(占)用的审(预)批手续。

六、水电站建设项目立项审批

计划部门作为项目的主管部门,清楚国家的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定,是国家实行产业宏观调控的部门,水电建设业主在办理好以上相关手续后,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并将编制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审批材料,按规定权限到计划部门办理立项审批手续。计划部门要委托有项目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或由审查机关组织有关专家和各有关单位代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书进行评估,并综合行业归口主管部门、投资机构等方面的意见进行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在主要内容上有重要变动,应经原批准机关复审同意。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准后,应正式成立项目法人,并按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项目管理。

七、水电站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审批

在完成项目立项工作后,水电建设业主要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水电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并按规定权限报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相应资质单位在编制《水电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当体现经批准的流域综合规划同意书、防洪规划同意书和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相关内容,并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和水土保持技术标准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含水土保持内容),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和水土保持方案,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破坏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的投资概算。

在报批之前,《水电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一般须由建设业主委托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或组织行业各方面(包括管理、编制、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对初步设计文件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论证。编制单位根据咨询论证意见,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补充、修改、优化。经建设业主组织审查后,按规定权限报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设计单位必须严格保证设计质量,承担初步设计的合同责任。初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主要内容不得随意修改、变更,并作为项目建设实施的技术文件基础。如有重要修改、变更,须经原审批机关复审同意。

八、水电站建设工程开工审批

在完成初设审批后,建设项目进入施工准备阶段,水电建设业主要抓紧做好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在主体工程开工之前,必须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施工现场的征地、拆迁;

2.完成施工用水、电、通信、路和场地平整等工程; 3.必须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工程;

4.组织招标设计、咨询、设备和物资采购等服务;

5.组织建设监理和主体工程招标投标,并择优选定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承包队伍;

6.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7.做好相关影响单位和个人的协调工作,并签定协调协议书。

在完成以上工作后,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第173项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利部水建〔1998〕16号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业主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项目开工报批须交验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经批准列入建设投资计划后,主体工程方能正式开工。

九、水电站工程建设实施阶段

在完成开工报批后,进入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建设实施阶段是指主体工程的建设实施,项目法人按照批准的建设文件,组织工程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第六条: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的规定,因此在水电建设工程在实施阶段主要应监督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水电站建设工程分部、阶段验收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和《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验收工作属于政府管理职责范围,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小水电工程的业主主管部门是代表政府管理验收工作的部门,并按分级管理权限,分别管理验收工作。业主、建设、设计、施工、建设监理、质量监督、科研、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单位,为负责提供验收资料和有关报告的单位。业主可委托建设单位或建设监理单位负责验收资料和报告的汇总、刊印工作。

分部、阶段验收资料关系到工程竣工验收是否通过,因此需要有效的签证材料,这些签证原件不少于5份,暂由项目法人保存,待竣工验收后,分送有关单位。

1.水电站分部工程验收

分部工程验是指该分部工程的所有单元工程已经完建且质量全部合格,可以进行验收工作的。

分部工程验收由验收工作组负责,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或监理主持,组织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单位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水行政主管部门派员参加。

分部工程验收的主要工作是:①鉴定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②按现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评定工程质量等级;③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④分部工程验收的图纸、资料和成果是竣工验收资料的组成部分,必须按竣工验收标准制备;⑤分部工程验收的成果是“分部工程验收签证”。

2.水电站建设工程阶段验收

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当工程建设达到一定关键阶段时(如基础处理完毕、重要隐蔽工程、截流、水库蓄水、机组启动、输水工程通水等),应进行阶段验收。

阶段验收的主要工作是:①检查已完工程的质量和形象面貌;②检查在建工程建设情况;③检查待建工程的计划安排和主要技术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是否具 备施工条件;④检查拟投入使用工程是否具备运用条件;⑤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要求。

阶段验收的成果是“阶段验收鉴定书”,鉴定书通过后,由验收主持单位行文发送有关单位。

(1)水电站建设工程截流前验收 工程裁流前,应进行截流前验收。

截流前验收的主要工作:①检查已完成的水下工程、隐蔽工程、导流截流工程的建设情况,鉴定工程质量;②审查截流方案,检查截流措施和准备工作落实情况;③检查建设征地、移民迁移安置和库底清理情况,以及为解决碍航等问题而采取的临时措施落实情况;④研究验收中发现的其他问题,并提出处理要求。

截流前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运行管理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派员参加。

(2)水电站建设工程蓄水验收

水电站工程蓄水前,必须进行蓄水验收。验收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进行蓄水安全鉴定。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有关规定,坝高15米以上或者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大坝(大坝包括永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等建筑物)或坝高15米以下、10米以上或者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10万立方米以上,对重要城镇、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工矿区安全有潜在危险的大坝在蓄水前应进行蓄水安全鉴定。

蓄水验收的主要工作:①检查已完工程的建设情况,鉴定工程质量;②审查蓄水方案,检查蓄水措施和准备工作落实情况;③检查库区清理、建设征地及移民迁移安置情况;④研究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影响蓄水工程安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要求;⑤确定可以进行交接的工程项目。

蓄水验收由项目法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主持,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运行管理单位派员参加。

水电站建设工程在未通过蓄水验收之前,决不允许擅自蓄水。(3)水电站建设工程机组启动验收

水电站每台机组投入运行前,应进行机组启动验收。

机组启动验收的主要工作:①检查有关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情况,鉴定质量;②审查机组启动运行计划以及机组是否具备启动试运行条件,确定机组启动时间。③审查机组启动应具备的条件。

机组启动验收由项目法人与拉入电网的经营管理单位共同主持,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运行管理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派员参加,必要时应邀请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参加。

机组启动验收鉴定书是机组移交和投人运行的依据。

(二)水电站建设工程其他有关项目验收 1.水电站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验收

根据《水土保持法》第十九条和《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的有关规定,水电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水土保持设施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投产使用的规定。

在水电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依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设计文件的内容和工程量,对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对于符合验收合格条件的,方可向审批该水土保持方案的机关提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申请(需要先进行技术评估的水电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提交验收申请时,应当同时附上技术评估报告)。

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验收申请后,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报告编制等单位)的代表和专家成立验收组,依据验收申请、有关成果和资料,检查建设现场,提出验收意见。

验收合格意见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验收组成员同意,由验收组成员及被验收单位的代表在验收成果文件上签字;对验收合格的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办理验收合格手续,出具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证书,作为水电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负责验收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2.水电站建设项目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同时进行。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水电站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三)水电站建设工程竣工验收

当小水电工程全部完建,经试运行能正常投入生产时,必须进行竣工验收。分期建设工程每期完建后,应分别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应在全部工程完建后3个月内进行。进行验收确有困难的,经工程验收主持单位同意,可以适当延长期限。

水电站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均应进行初验,初验的主要工作:①听取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生产等单位汇报。检查竣工验收资料是否齐备,如不齐备,应限期完成;②检查工程建设情况,初评工程质量等级(应有水利行业质量监督部门对质量的评定报告);③对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确定尾工清单、完工期限和预算金额;④初审竣工决算报告,评价工程效益;⑤提出初验工作报告,竣工验收范围和日期的建议;⑥起草竣工验收鉴定书初稿。

经初验合格,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由业主(建设单位)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竣工初验和竣工验收由审批项目初设文件的部门主持,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运行管理等有关单位派员参加,组成竣工验收委员会(小组),必要时应邀请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参加。

竣工验收委员会(小组)的主要工作:①听取并审查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等单位的报告及初验小组工作报告;②审查工程建设和运行情况,根据水利行业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的质量认定意见评定工程质量等级;③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审定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落实处理措施和尾工清单,并预留预算金额;④审查竣工决算报告,评价工程效益;⑤讨论并通过竣工验收鉴定书,验收委员会(小组)全体委员(成员)应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允许少数委员保留不同意见,并存档备查);⑥主持建设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的交接签字仪式;⑦竣工验收鉴定书应有主持验收单位签章方能有效;竣工验收鉴定书正式签章生效后,即作为固定资产移交给生产单位的依据;交接双方应追速办理有关移交手续,生产单位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十、水电站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竣工验收工作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收鉴定书和规划、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水电站备案登记。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项目 篇2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

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反映的内容涉及工程技术、计划、统计、财务、物资等各部门, 具有广泛性、历史性的特点, 单靠财务部门很难完成编制任务, 需要各部门、各方面人员密切配合, 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编制工作。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竣工财务决算的重要意义, 把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摆在与工程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 视竣工财务决算为工程建设的延续, 真正把此项工作作为基本建设重要管理工作来抓。建设单位根据工作需要, 应成立负责编制竣工财务决算的临时机构, 抽调熟悉项目情况的财务、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精干业务人员, 明确任务和责任, 专门负责决算编制。

二、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填报内容、指标和数据来源于建设期间的各个阶段, 由于水利基建项目建设周期长, 涉及面广, 建设内容多等特点, 如果项目完工后再做资料的收集工作, 会有很大难度, 并且容易影响编报进度。因此, 在建设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 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就应该有准备地按照竣工决算的要求, 做好有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把竣工决算编报工作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根据竣工决算的内容要求, 应收集、整理的资料主要有: (1) 批准的概 (预) 算文件, 包括原批概算、修改概算以及分年度执行概算等; (2) 历年安排的投资计划及调整资料; (3) 本项目招投标文件、投资包干协议及施工合同; (4) 历年完成的工程项目的实际工程量以及实际消耗的总工日情况; (5) 按单位工程划分, 历年基建支出数 (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价值、待摊投资、其他投资) ; (6) 办理工程结算的历次资料; (7) 历年投资到位数 (包括国家投资、自筹投资、银行贷款等) ; (8) 历年交付使用的资产资料; (9) 历年财务决算和有关的账簿、会计凭证; (10) 历年批准动用预备费文件。除此之外, 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收集其他与竣工决算有关的资料。资料收集后要及时做好整理工作, 有的要加以文字说明, 有的要设置台账进行反映, 有的要重新计算归集。

三、认真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会计核算是竣工决算的前期工作, 是编制竣工决算的基础。会计核算的质量决定竣工决算的质量, 会计核算工作搞好了, 竣工决算工作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1. 按概算项目设置会计明细科目。

现行基本建设会计制度的科目与概算项目在核算口径上不太一致, 但是, 概算项目与会计科目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无非都是把建设项目中的费用进行分类归集, 不同的只是概算是事前的控制, 其归集的项目反映应该需要的投资, 会计科目则是反映不同项目内容实际发生的投资。两者并不矛盾, 因为会计核算也可看成是对概算执行情况的一种记录, 两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建设单位在设置会计科目时, 在财会制度下按项目概算中单项、单位工程和费用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 使会计核算的内容与项目概算的费用构成在口径上保持一致, 将概算批复投资和实际投资进行综合比较, 考核概算的执行情况, 为竣工决算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和数据支持。

2. 工程量结算申报表内容尽量和概算批复内容一致。

现行工程项目的批复内容是按照概算格式批复的, 但投标书的工程内容和概算批复内容往往不一致, 承包商向建设单位报送工程量结算申报表是按照施工合同要求填列的, 会计记录内容很难归入概算项目。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 建设单位在设计工程量结算申报表时, 应由计划、工程和财务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 将概算内容和施工合同内容相结合, 增设各项工程的具体内容, 设计出既有利于建设单位会计核算又能便于承包商填报的工程量结算申报表。会计人员依据申报表将已支出的内容归入概算批复内容。

3. 增加会计明细核算的级次。

财务竣工决算中有两张报表的编制相对比较复杂, 即“水利基本建设竣工项目投资分析表” (财竣4表) 和“水利基本建设竣工项目交付使用资产表” (财竣9表) , 是竣工财务决算的核心报表。财竣4表从概算控制和实际发生两方面反映工程投资及其构成情况;财竣9表是反映移交管理单位使用资产的明细内容, 是管理单位建立资产明细账和实物明细卡的依据, 为了方便管理单位的建账, 对工程投资完成的各类各项资产必须逐项填列。为满足填报要求, 会计科目一般要设置五至六级, 甚至更多。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可以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设置, 三级、四级科目对照工程概算设置, 五级、六级科目按照工程名称设置。

4. 正确核算和分摊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项目较多, 伸缩性较大, 并且较零星,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具体划清费用项目, 搞清哪些费用是直接计入资产价值, 哪些费用是分摊计入, 要掌握好分摊原则和分摊方法, 及时计算和科学分配待摊费用, 在编制竣工决算前把核算工作做好、做细。

5. 正确编制年度决算。

水利基本建设年度财务决算主要反映的是当年基本建设和财务情况, 财务竣工决算反映的是从建设开始到建成为止的全部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 两者反映的时限范围不同, 但两者之间互有联系。年度财务决算是编制竣工决算的基础, 竣工决算是年度财务决算的综合和汇集。因此, 必须按要求完整、准确、及时编报年度决算, 保证编报质量, 努力做到不重不漏, 账表相符。

四、学好弄通竣工决算编报规程

2001年, 水利部组织专家在1990年竣工决算编制规定的基础上起草并发布了《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编制规程》。本规程是水利行业标准, 兼顾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 基本满足了水利工程编制财务竣工决算的需要。编制财务竣工决算要想做得好, 首先要认真学习《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编制规程》, 这样才能顺利编制财务竣工决算, 否则, 编制工作就一筹莫展, 无从下手。建设单位编制人员要弄清竣工决算的编制依据、编制内容、编制要求, 熟悉各表的适用范围, 表与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各种数据间的对应关系, 掌握各种分摊方法、计算公式和操作技能, 争取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 财务竣工编制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编制出高质量、高标准的财务竣工决算。

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篇3

关键词: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1 加强水利基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1)认真学习相关的水利基本建设法律、法规和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工程招投标法》、《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办法》、《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通过相关法规制度办法的学习,弄懂弄通制度办法,增强和提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水平,提高依法、依规办事的能力。财务人员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还要广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要做到人人学习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职责,层层细化,自上而下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

(2)财会人员还要努力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如概预算知识、工程知识、合同知识等,弄清水利基建工程概预算定额的执行和费用开支的标准与范围,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努力为水利基建工程建设服务。

(3)加强财会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综合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作用。这就要求加大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的学习力度。

2 规范建设项目会计基础工作

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抓好会计基础工作;结合国家现行财政法规,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保证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尤其要注意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某一经济活动目标,维护资产财产物资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和决策,保证经济活动效益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检查的控制系统。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一是组织机构。建设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分工,应合理解决领导层、各职能部门及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牵制,互相制约;二是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职责分工。如人、财、物等管理制度,将各项经济活动划分到具体工作岗位,按照岗位确定任务、职责和权限,用制度来规范建设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三是完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按照制定的各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对现存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

3 加强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管理

建设资金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因此资金管理是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点。根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建设单位要合理安排和使用建设资金,建立有效的资金运行机制。

(1)要依法依规加强计划、预算管理,规范资金安排。项目法人必须按年度计划组织落实,不准搞计划外项目,不准将资金挪作他用,地方配套资金必须及时足额到位。

(2)要建立健全水利项目资金的申请与拨付制度。根据投资计划安排项目建设进度,制定用款计划,并对资金到位、投资完成、工程形象进度等情况及时了解,资金的拨付以用款计划为依据,按工作程序、工程进度、支出预算进行拨款。

(3)要规范水利工程项目资金的审核程序。水利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必须经过经办人审查,财务等有关部门审核,单位主管领导核准签字三个程序方可办理支付手续。

(4)规范银行账户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完整。要按规定开设、管理银行存款专户,并由财务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和核算。严禁私设“小金库”和资金体外循环。

(5)建立水利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定期或不定期地监督检查,杜绝人为滞留、挤占、挪用水利资金、私设“小金库”、转移资金、逃避财务监督等严重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发生。

4 严把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关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财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联合编制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做到按规定期限及时编报,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实事求是。

(1)竣工决算是办理财产交接的依据。首先,由于竣工决算是在搞好日常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基建财务人员要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财务管理,从概预算的审查、招投标、计划管理、施工合同、工程实施结算、直至竣工决算编报完成。其次,工程竣工后,财务人员要全面清理各项财产物资,核实结余物资,做到账实相符;清理债权债务,并落实最后余额数;要认真核实基本建设拨款额,并同银行核对各项收支,在此基础上,正确计算基本建设支出和各项交付使用资产的成本,对不应计入建设成本的项目要及时剔除,对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待摊费用正确分摊,以保证竣工决算编制的正确性。再次,要加强竣工决算有关指标的分析。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必须要对报表中所列的各项文字及数据资料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分析各主要指的完成程度,如对建设规模、建设工期、交付使用资产完成情况、工程质量、生产能力或效益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为工程交付使用后加强管理提供依据,为提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水平打下基础。

(2)财务部门对工程决算应进行全面监管,不仅要求财会人员对工程量、工程定额比较了解,还要求了解有关的政策,熟悉决策工作;财会人员要走出办公室,亲临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参与工程量的检测与工程质量的验收;对工程的设计变更、追加概预算及动用工程预备费用等,财务人员要以有关文件批复为依据;对工程结算的材料费的计取,平时要注意了解市场行情,搜集有关资料,勤调查和咨询,并在各种手续齐备的情况下,经审核无误后,根据财务程序进行结算、拨付,不能不问清事实情况盲目进行财务结算资金拨付;对工程量的认定,必须与施工人员一道同乙方会签,根据工程进度、合同条款、监理说明和有关规定进行财务结算、监管;要委托审计机构审查工程预(结)算,作为办理工程拨付和结算依据,搞好水利工程项目的年度财务决算,搞好竣工验收和竣工财务决算审查。

5 加大内部监督的范围和力度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项目 篇4

4.2 制定编制方案 4.3 收集整理资料 4.4 确定基准日期 4.5 竣工财务清理 4.6 编制报表 4.7 编写说明书 5 竣工财务决算报表 5.1 一般规定

5.2 计列未完工程投资及预留费用 5.3 概(预)算与核算口径对应分析 5.4 分摊待摊投资 5.5 确认交付使用资产 5.6 分摊建设成本 5.7 填列报表

5.8 编制竣工财务总决算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汇报 篇5

xx位于伏牛山南麓,是豫西边陲,全县总面积为3454平方公里,全县辖9乡8镇,299个行政村,42万人;共有耕地29.3万亩,人均耕地0.77亩,是个典型人多地少的山区县份。加之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肩负着繁重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农建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条件、农村生态条件的基本方针,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目标,立足xx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农建新路子和农村税费改革新形势下农建新机制,理出了“围绕发展、创新机制、激活主体、注重效益”的农建思路,探索出了“多元化融资、规模化治理、机械化施工、企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农建模式,从而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业主主体、市场运作、规范经营”的农建路子,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开展农建的积极性,既有效破解了“两工”取消后农建工作“组织难、筹资难、施工难”的难题,同时又提高了农建工程后期综合效益,为农建注入了活力,实现了农建工作的良性发展。几年来,全县共治理小流域76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解决饮水困难2.5万人;植树造林15.2万亩,发展经济林25万亩;完成“村村通”32公里,修复乡村公路255公里;加固堤防76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9座;建成小水电站6座,新增装机容量5389千瓦。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先进县”、“第七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连续四年夺取省“红旗渠精神杯”,连续七年获得南阳市“兴水杯”。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建工作,创新机制,不断注入农建活力。xx荒山荒坡面积大、可利用水资源蕴藏量大、低效益的水利工程数量大,这一基本县情决定了xx面临着繁重的农建任务。而同时,xx和其他地方一样又面临着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两工”的新情况,如何创新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农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经过认真探索,我们从改革找出路,走出了一条新时期开展农建的新路子。主要实施了两项改革:一是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对老化失修、管理不善的塘、堰、库、坝等小型水利工程,进行拍卖、承包、租赁,放活经营权,调动业主的投资积极性。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建设小水电,既开发了水能,又扩大了下游灌溉面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目前,全县已对206处塘堰库坝、67座小水电进行了拍卖、承包、租赁,引资建成小水电9座。通过改制,业主投入经营建设资金2360多万元,回笼资金再投农建860多万元。xx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成以后,县委、县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把其中装机容量3200千瓦,年可发电3686万千瓦时我县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推向市场,进行了拍卖。运用拍卖资金6500万元,投资3500万元修建了双向长度4.5公里的灌河防洪堤防工程,投资3000万元修建了三级橡胶坝工程和大石门水库专用防汛公路。二是积极推进荒山荒坡经营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收益”的原则和经营权一定50年不变的政策,面向社会各界包括当地群众、县外客商、工商业主、机关干部、下岗职工,对荒山荒坡进行拍卖、租赁、承包。同时,政府对承包业主实施项目倾斜和资金扶持,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全县共拍卖荒山荒坡15万亩,各类业主投入农建资金1.4亿多元,治理小流域62平方公里,配套水利工程540处,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林果基地10万多亩、中药材基地5万亩,催生了一批庄园主。通过改革,创新了农建融资机制,业主投资占农建总投资的比列达到70%以上,成为农建投资的主体,实现了农建投资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型转变、由以农民政策性投工为主向业主经营性投入为主转变、由单一渠道投入向多元化投入转变,走出了“两工”取消后农建资金短缺的困境,为新时期农建工作注入了活力。

二、加大科技含量,积极推行机械化施工模式,注重效益,不断提高农建质量。xx作为一个山区县,小流域治理是农建的骨干工程,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过去依靠人海战术施工存在周期长、工效低、质量差、规模小的弊端,既增加施工组织难度,又不利于治理后经济林规模发展。近几年,我县在小流域治理中一律采取机械化的施工形式。一台机械工作8个小时算一个台班,治理面积4亩,治理费用2400元。一个台班相当于XX人一天的工作量,成本仅相当于人工的一半。机械治理费用主要由承包业主承担,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组织专业队统一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的形式,虽然过去那种轰轰烈烈、红旗招展的施工场面不见了,但工程质量提高了,工期缩短了,规模扩大了,成本降低了。去年xx乡4平方公里的治理面积,仅用了5天时间就高标准完成了任务。近三年,全县农建工程每年投入大型施工机械都在15台以上,完成台班200个以上,有长治工程治理任务的田关、回车、五里桥、重阳等乡镇每年的小流域治理面积都在3.5平方公里以上。通过机械规模治理,为后期建设高标准的经济林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田关乡孙沟村从XX年开始,连续五年采取机械化施工形式,对15道岭30条沟进行连片治理,发展经济林1.2万亩,全村人均15.8亩,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60元增长到现在林果经济收入32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林果专业村。

三、提高商品意识,用市场经济理念推动农建,注重管理,提高农建效益。对农建,我们既抓工程治理,又抓后期管理;既注重生态效益,更注重经济效益,使农建效果真正体现到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上来,让农民真正从农建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激发他们的农建热情。在小流域治理工程管理上,一方面对荒山荒坡实行先承包后治理,落实经营管理主体,防止因产权不清、主体缺位而导致后续管理不到位,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另一方面结合xx实际,把农建与特色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培育结合起来,按照“市场导向、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配套适生、速生、高效的林果业,确保治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示范带动一片,使每处农建工程都建设成群众致富的“绿色企业”、“绿色银行”。目前全县农建工程生物配套率达到100%,水利配套率达到90%。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上,一方面通过改制明确工程经营管理主体,运用商业经营的方式,变水资源为水商品,保证工程维护投资和业主收益,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围绕水利工程引导灌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水灌溉到哪里特色产业发展到哪里,提高用水量,降低供水成本,使农民群众与供水业主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互动互促、实现“双赢”。全县280多处小型水利工程改制后,工程维护率和赢利率均提高了50个百分点,受益群众提高了30%。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000亩,发展水产养殖面积1.8万亩。

四、注重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和谐农建发展环境,强化管理,运用管理新机制巩固治理成果。xx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担负着保护生态、确保出境水质的重任。在实施农建工程中,我们一手抓“治”,一手抓“管”,巩固治理成果。近几年来,我们在农建工作开展的同时,不仅注意运用好的融资机制和组织方式,推动农建工作的整体推进,与此同时,我们也抓好农建工程的后期管理,在治理的区域内和交付使用的水利工程,运用责任承包的方式,明确责、权、利关系,明晰产权的权属,提高农民承包管理的积极性,强化了工程管理,较好的解决了前治后损的不良现象。达到了新治理不断,老基地成果巩固的目的。县委和政府在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调动承包人和经营人的积极性,一是放开开发建设权。在承包的工程区域内,承包商有开发建设的权利,可以根据市场动向调剂种植结构,自主建设和经营。二是自主扩大租赁的范围。承包人可以在自己承包的范围内自主的扩大承包人范围,就是可以自己做主用扩股进行小范围的种植项目产品的转向。三是有权进行自己承包工程或荒坡进行自主转让和租赁经营。四是创优发展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一切民营水利发展的思想观念,废除束缚民营水利发展的条条框框,改革影响民营水利发展的体制弊端,坚持民营化发展的取向不动摇,真正确立起民营水利在农建中的主体地位,着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良好环境,使民营带动战略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得以顺利实施。五是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勤指导,多服务,不干预,放宽民营资本在农建中的准入领域。凡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符合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条件的民营企业和工商大户都要鼓励支持他们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发建设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各有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民营水利在农建领域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六是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造势,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工商大户投资搞农建的共识。充分发挥民间协会组织的作用,通过沟通协商,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互补,共同营造民营办农建的良好环境,从而以优越的发展环境促进农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项目 篇6

(2010年11月11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去冬以来水利工作、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去冬以来水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去冬以来,全国水旱灾害突发频发重发。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做好防汛抗旱等各项水利工作。

一是抗灾减灾成效显著。有效抗御了西南地区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和其它地区严重干旱,解决了旱区2450万人的饮水困难,抗旱浇地2.1亿亩,为农业再获好收成提供了重要支撑。科学应对长江等大江大河以及410多条中小河流的大洪水,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力应对山洪泥石流灾害,妥善处置堰塞湖风险,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今年年底前,可如期完成中央确定的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37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解决6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一轮治淮建设全面实施,一批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农村水电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坡耕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全面启动,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

三是农田水利再掀高潮。去冬今春,全国累计完成投资1504.02亿元,较上年增加21.7%,其中各级财政投资1109.4亿元,较上年增加25.3%。出动机械台班1.43亿个,较上年增加18.2%;完成土石方76.2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10.4%。累计投工投劳30.21亿个工日,比上年增加13.2%,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最多的一年。

四是管理调度全面加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流域水量分配逐步开展,取水许可和水功能区管理日趋完善,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保护力度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首都应急调水、引黄济津济冀济淀、引江济太、珠江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黑河石羊河水量调度成效显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不断加强,水利改革继续深化。

二、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目标任务

近年来特别是去冬今春以来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集中暴露了水利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及时召开会议,对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认真研究,制定了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概括起来就是突出五个重点,力争四个增加,实现三个确保。

突出五个重点:一是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推进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尽快修复水毁灾毁水利工程。二是抗旱减灾能力建设。抓紧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实施西南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三是农田灌排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强田间工程、末级渠系以及涵闸泵站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四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继续推进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步伐,搞好农村水环境整治。五是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切实抓好850个重点县建设,以县为单位连片配套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

力争四个增加:一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较上年增加10%以上,超过1700亿元。二是农民投工投劳较上年增加3%以上,超过31.2亿个工日。三是完成土石方量较上年增加10%以上,超过88亿立方米。四是主要效益指标较上年明显增加,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601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954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647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12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2万平方公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5834万人。

实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二是确保明年汛期防洪安全。三是确保农民群众喝上洁净水、放心水。

各级水利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进一步落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抓紧完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搞好施工组织、项目实施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强化检查监督,加大宣传力度,掀起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

三、扎实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下发以来,水利系统和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抓紧组建普查机构,精心编制实施方案,积极落实普查经费,深入开展普查试点,全面启动普查培训,系统筹划普查宣传,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具备了全面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条件。11月4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依法、科学、全面开展水利普查,确保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一是准确把握普查的主要内容。本次普查包括河流湖泊基本情况、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经济社会用水情况、河流湖泊治理和保护情况、水土保持情况、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等六项内容,是一次综合性、系统性的普查。各地区要以实施方案为依据,全面掌握本次普查的内容,结合本地区实际,尽快制定详细的普查方案和相关措施,不折不扣地完成普查方案规定的各项调查任务。在此基础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适当细化相应的普查内容,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严格执行普查的进度安排。水利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24时,时期资料为2011。整个普查历时3年,分4个阶段。2010年为前期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普查方案设计、试点,开展培训和宣传动员等;2011年为清查登记阶段,主要任务是清查登记、台账建设和现场调查等;2012年上半年为填表上报阶段,主要任务是普查填表上报、数据处理、审核验收等;2012年下半年为成果发布阶段,主要任务是普查成果验收、汇总发布、资料开发等。4个阶段共包括20多个工作环节,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地区工作滞后,都将影响整个普查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全国统一的时间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严格控制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确保普查工作如期完成。

三是认真抓好普查的组织实施。本次水利普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国家层面主要负责组织制定基础技术文件,开发统一的数据处理系统,组织开展全国培训和宣传工作,发布统一的普查标志、宣传标语和宣传品,组织全国普查成果的审核、汇总、抽查、验收和发布。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水利普查机构,负责本地区水利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对普查工作进行推动、监督、指导和考核。各级普查机构要统筹安排,切实做好本地区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衔接,推进水利普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四是切实加强普查的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在普查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和消除影响数据质量的各类因素,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要建立全员质量控制责任制,各地普查负责人是本地区普查成果质量第一责任人,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及其他质量控制人员要全面落实岗位责任。要加强数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强化巡查监督,实行严格的数据抽查、审核、验收制度,对虚报、瞒报普查数据的,要按照统计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五是全面落实普查的保障措施。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水利普查队伍、实施方案、工作经费和宣传培训等得到全面落实。积极开展第一阶段培训工作,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力争明年春节前全面完成县级培训工作。要抓紧组建基层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队伍,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选聘工作。要抓紧做好水利普查基础资料整理工作,编制普查对象名录底册,今年年底前完成普查动态指标台账填报单位的清查登记,全面做好普查数据采集准备工作。要抓紧落实空间数据共享事宜,尽快完成遥感影像资料采购,尽早完成普查工作底图制作。要开展大规模水利普查宣传工作,为水利普查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水利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 篇7

1 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水利基建财会人员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挖掘

建国以后, 我国的水利基本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大量的水利工程兴建。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管理者并没有重视水利基本建设中的财务管理, 这使得水利工程基本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几乎处于空白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很多工程在预算编制的时候将一些项目漏掉, 结果在后续的施工当中出现了资金不足的情况, 为了在当前的预算范围内完成工程, 就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 造成工程质量下降, 在投入使用之后不断的出现问题, 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工程施工之前的设计阶段, 完全由技术人员进行设计, 而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则没有参加到设计过程当中, 这使得财务部门对于工程缺乏必要的了解, 从而导致在预算编制的时候出现了漏洞。在工程完工之后的结算, 也是由领导决定, 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决定权, 只是从事单纯的会计核算工作, 没有充分发挥其财务管理的职能, 使财务管理流于形式。

1.2 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有待进一步明确

当前我国的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领域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 即使有制度也存在着规定模糊的现象, 这使得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活动没有明确的方向, 存在着混乱和随意性。

(1) 部分概 (预) 算项目与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相脱节

当前我国的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活动主要依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来开展工作, 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建设的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准确的反映, 水利基本建设使其开展工作的主要的对象这些都与现行的制度相脱节。

(2)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很多是公益性的, 且多需地方配套资金

很多水利基本建设的都需要地方财政提供资金, 这对于一些财政比较苦难的地方政府来说是非常重的负担, 很多政府没有资金就只能以民工的形式来抵用需要提供的资金。然而地方政府提供的民工劳动力的价值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来进行衡量, 相关的政策也没有对劳动力折价进行明确的规定, 这使得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无法对这部分价值进行核算, 这样就使得核算的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水利工程的实际的成本和造价。

1.3 水利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有待进一步完善

水利基本建设单位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决算, 从而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财务活动进行总结, 对整个工程期间的财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但是当前水利基本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之后并没有认真的执行财务决算, 提供的决算报表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来制作, 这使得整个工程的财务活动无法得到审查。

2 解决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从以上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 水利基建财务管理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总体要求, 不断深化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 不断完善制度, 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具体做法如下:

2.1 加强水利基建财会队伍建设, 提高人员素质

(1) 财会人员还要努力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 如概预算知识、工程知识、合同知识等, 弄清水利基建工程概预算定额的执行和费用开支的标准与范围, 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努力为水利基建工程建设服务。

(2) 加强财会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 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 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综合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作用。这就要求加大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的学习力度。

2.2 加强水利基建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

(1) 规范建设项目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水利基建会计核算对象是水利基建项目, 核算的重点是正确反映水利基本建设概 (预) 算的执行情况, 概算项目与会计科目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无非都是把建设项目中的费用进行分类归集, 不同的只是概算是事前的控制, 其归集的项目反映应该需要的投资, 会计科目则是反映不同项目内容实际发生的投资。

(2) 强化建设资金监管。建设资金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因此资金管理是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点。根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 建设单位要合理安排和使用建设资金, 建立有效的资金运行机制, 强化建设资金使用的控制和约束, 首先落实建设资金监管责任人。《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因此建设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建设资金监督、管理、使用负责, 建设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建设资金监管的各项职责,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共同监督管理。其次建设资金监管按照效益原则进行, 严格按制度办事, 实行规范化管理。

(3) 加强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和监督。工程价款是施工企业实际完成设计工作量的货币表现形式, 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合同规定条款、价格进行结算。加强工程价款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审核工程价款结算的手续是否完备、结算审批程序是否规范。二是审核结算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防止高估冒算和虚报冒领。

2.3 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

(1) 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 力争在短时间内尽快熟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各项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 提高业务素质, 以便更好地适应改革形势, 投入到新的管理工作中去。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 完善支付系统, 强化安全保障, 尽快全面实现网上申请、审核、批复和支付, 以加快直接支付的速度和效能, 提高支付效率, 不能因人员等问题影响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转。

(2) 要进一步转换角色, 选准定位, 把财务的控制监督职能作用发挥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财务部门直接经办资金的业务量相对减少, 但审核各类支出额度和用款计划的任务加重了。财会人员要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重点, 从过去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的传统管理模式中“跳”出来, 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审核各类用款计划的合理、合法性上, 切实把好各类支出关。

(3) 不断探索水利基建资金监管的新方式。水利基建资金流转环节的末梢是资金使用单位, 这正是财务部门进行检查监督的重点部位。实行国库集中直接支付后, 资金由国库直达供货商和提供服务的单位, 资金使用的效果如何, 有关违纪问题等, 水利财务部门很难把握。特别是有的地方把原始支付单据保留在财政支付中心, 水利财务部门无法及时看到原始单据, 为财务监督管理带来困难。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 这使得我国的水利基本建设的所面临的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逐渐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体系, 为我国的水利基本建设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应该看到, 我国的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体制建立的时间相对较晚, 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文章就我国水利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为我国的水利基本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耕, 李百彦, 陈峰.水利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22) .[1]王耕, 李百彦, 陈峰.水利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22) .

[2]舒洁华, 舒萍华.基本建设财务会计中应关注的几个重要环节[J]审计与理财, 2007, (12) .[2]舒洁华, 舒萍华.基本建设财务会计中应关注的几个重要环节[J]审计与理财, 2007, (12) .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项目 篇8

关键词:水利基本建设;专项资金;农业发展

一、引言

水利基本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健康发展,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命脉。作为农业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基本建设在确保农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农业也取得了迅速的进步,这也对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而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资金需求巨大、投资结构复杂、建设工期较长的特征,使得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难度系数较大。因此,如何保证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确保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央和各级财政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命脉,水利基本建设在这几年来得到了中央和各级财政广泛的支持,各级财政都逐步加大了对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植力度。而作为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核心,资金管理直接贯穿于整个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预算、控制、核算到分析考核的各个过程。因此,只有高度重视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管理工作,通过提高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真正充分发挥出水利基本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水利基本建设的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筹资渠道单一,资金落实不到位

我国大多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都属于公益性项目,其资金筹资来源都是政府投入,而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建设资金主要是依赖于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投入。然而,由于当前地方财政存在的困境,大多数地方政府往往并不能有效地落实申报水利基本建设时保证的项目配套资金,造成当前许多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并不能得到充分落实。国务院关于筹集水利建设基金的决定,在许多地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这造成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所需的专项资金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进而导致建设项目不能够及时地开展和发挥作用,使得水利基本建设滞后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调配机制,充分利用我国资本市场机制来开展项目资金的筹集工作。水利建设资金筹资渠道的单一性,制约了我国水利基本建设的充分开展,影响到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二)投资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目前,我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在于项目投资机制的不健全,造成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存在建设资金被浪费乃至被挪用、侵吞的情形。许多的地方政府抱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向国家申报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足够的调查研究和项目可行性论证,往往只重视从国家获取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而不去考虑其是否符合当地实际建设的需要以及项目建设的现实可行性。投资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我国有限的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并不能够得到有效地利用,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从而导致亟需资金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得不到实施,影响我国水利基本建设的发展。

而且,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繁多,项目资金的渠道非常繁杂,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不能有效地集中项目资金,对项目资金和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地调配,从而实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另外,项目资金筹集渠道的繁杂也造成水利基本建设的项目资金很难得到及时、有效地落实。一般情况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预算指标下达后,许多地方政府会出于各种理由,不及时调拨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甚至出现某些地方政府挪用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情形。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机制的不健全,使得项目资金不能得到合理的管控,这造成水利建设项目不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实施和完成。

(三)专项资金管控不严,项目内部控制缺失

目前,内部控制在我国大多数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单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内部控制在项目决策、实施、考核中的作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挖掘。而且,当前我国大多数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都存在专项资金管控不严的问题,甚至出现水利专项资金被当地政府或其他个人、组织非法挪用乃至侵吞的情形。大多数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单位,仅仅抱着应付相关部门检查、审计的态度来制定项目的内部控制章程和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目实际情形和实施单位特殊状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并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不能对项目资金进行有效地管控,保证专项资金能够落实到实处、有效发挥资金作用。

(四)资金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当前大多数的水利基本建设都是由政府机关主导完成的,导致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实施单位未对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水利基本建设实际情况的资金绩效管理制度。在项目的审定阶段、实施阶段和完工阶段都缺乏一个健全有效的资金绩效管理制度,不能对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进行合理的考核和评估。资金绩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水利基本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影响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其完工的质量。

三、加强水利基本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拓展筹资渠道,推进水利基本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对水利基本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因此,为了满足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水利基本建设的需求,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水利基本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加大对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推出扶持政策等多种措施来推进水利基本建设。

另外,还应当充分地利用我国资本市场机制,对当前水利基本建设单一的筹资渠道进行创造性地改造。水利基本建设应当拓展资金筹集渠道,考虑引入资本市场的资源调配功能,通过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来吸引社会各方面广泛的资金投入。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可以考虑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建设债券、发行股份等多种途径,不断拓展资金的筹资渠道,为水利基本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促进水利基本建设的发展。

(二)优化投资机制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地调配,影响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许多地方政府基于地方利益,在未进行充分的实际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开展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使得有限的水利建设资金不能真正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

因此,必须对当前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机制进行充分优化,及时、充分地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监督作用。通过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申报的严格审核,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来完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申报机制,确保有限的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能够合理地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另外,通过投资机制的优化,还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对专项资金的落实进行持续的跟踪和监督,并根据项目的开展状况及时落实项目资金,确保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能够按照计划得到有效地开展,从而推动水利基本建设的推进。

(三)全程管控专项资金的使用

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资金需求巨大、投资结构复杂、建设工期较长,项目资金管控的作用显著。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全程监控,保证每一笔项目资金都能够落实到实处,确保专项资金能够得到有效地利用。

1、严格资金拨付管控

根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申报的核算,进行项目建设工程投资计划、工程建设支出预算的制定工作,加强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预算管理和监督。另外,还需通过建立合理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对项目每一笔资金拨付的有效管控。通过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拨付的严格管控,可以有效地防止项目资金被个别人或组织截留、挪用甚至侵吞情况的出现,保证项目的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

2、加强资金日常管理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财政部、水利部关于《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水利建设的资金实行专户专储、专款专用,防止水利建设资金被挤占和挪用。项目应当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财务人员,能够对水利建设项目的日常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充分地监督和管控,保证项目资金的每一笔日常支出都有凭有据,都存在正当理由和使用目的。

3、严格项目成本费用核算

项目实施单位需要对水利建设项目的成本费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做好项目成本费用的核算工作,杜绝浪费资金现象的存在。由于水利建设项目的复杂性,水利建设成本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设备投资支出、人力资源成本支出以及其他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使得水利建设项目成本费用的核算工作难度系数非常大,这就要求项目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养。只有把好项目的成本费用核算关,才能保证项目的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得到有效地利用,才能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推动我国水利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审查项目竣工决算

在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完工投入使用时,还应当严格进行项目的竣工决算审查。通过对整个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的竣工财务决算,对水利建设项目的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总结,也是对项目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一方面,通过对项目工程决算实行造价审计控制,审查整个项目的建设成本、费用开支、资金结余等情况,全面评价项目的投资效果。另外,及时组织有关单位验收,登记交付使用资产,及时清理债权、债务,防止项目完工后出现资产流失情形的出现。最后,还需对项目结余资金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监督,防止项目完工后资金被截留或挪用。

(四)完善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制度

项目实施单位还应当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的资金绩效管理制度,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融入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在审定阶段合理设定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在实施阶段展开资金绩效管理,在完工阶段实施资金绩效考核。通过完善资金绩效管理制度,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有效约束,进而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推动我国水利基本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松梅.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浅议.企业技术开发,2010(10);

[2] 王玉亮,玄立三.浅析水利建设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7);

[3] 李建军,刘洪昌.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若干问题初探.中国科技信息, 2010(7);

[4] 许行军.新形势下我国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2010(12)

上一篇: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下一篇:耐心等待倾听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