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鞋里的阳光》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
1. 1.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2. 2. 认识“棉”、“照”等十三个生字,会写“妈”、“奶”等六个汉字。
3.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也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
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1. 出示画有棉鞋的挂图。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棉鞋跟平时你看到的棉鞋有什么不同?
2. 2. 看着这双鞋你有什么问题吗?
3. 3. 同学们,答案就在第7课,打开书借助拼音读一读,尽量读准字音。板书“7棉鞋里的阳光”
二、自读课文,记忆字形
1. 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形式帮助记忆。
2. 用猜谜的帮助记忆。
三、指导朗读,感悟文意。
1. 用各种方式朗读。
2. 讨论:这棉鞋为什么是金色的?会发光吗?
3. 教师总结:因为小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向小峰学习,做个孝敬老人的好孩子吧!
板书:孝敬老人
四、板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
xiào jìng
孝 敬 老 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a) a) 检查朗读课文。
b) b) 抽读生字。
二、指导书写
1. 1. 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2. 2. 教师范写两个带有反文旁的字,提示讲解。
3. 3. 学生独立书写汉字,互评。
三、板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
课后反思
儿文文小时候就是这样,你要是不给她一个回答,她就会问个没完没了。有一年冬天,那天上午太阳很热,她妈妈把洗好的衣服用竹竿晒在窗口,又让我一起把床上的被子晒到阳台上。文文跑到我俩身边问:“爸爸妈妈,被子没有洗过,干吗也要晒太阳呀?”
我笑笑,问她:“你说,阳光暖和吗?”
她点点头。我说:“阳光钻进了被子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我的回答,她感到满意,就不再问了。其实是,被子晒了太阳,经过拍打,被子里的棉花变松软点儿,被子盖在身上也就暖和些。如果我这样回答文文,她肯定又会问一连串的“为什么”。
华容县实验小学:毛淑云 教学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学习新偏旁“衤、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不仅要有关心长辈的愿望,还要学会动脑筋,体贴长辈。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教学难点:自读、自悟课文。
教学准备:图片、生字词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读书法、讨论法。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读课文,划生字。2.借助拼音读生字。3.整体感知生字的字形。
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二)交流讨论,识字写字 1.识字
(1)出示生字卡,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并
介绍识记的方法。
(2)让听的同学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听谁的介绍记住的。
(3)老师总结提示:
音难字:照、晒、收(翘舌音)睛(后鼻音)合体字:晒(日十西)睛(目十青)棉 照 被 盖 收 脱 躺 合 眼 摆 2.写字
(1)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听写。(2)生字笔画书空。
(3)出示田字格纸块或小黑板,让学生临写,看看谁写得最到位。
(4)自由练写(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妈、奶、放、收”)。
(三)自主尝试,朗读课文
1.朗读接力赛。(一人读一句,如正确,下一人接着读;如有错,下一人再读,直到读正确为止。)
2.你能读对读通哪一段,就请大胆地试一试。3.找妈妈、小峰、奶奶说的话来读。4.分角色朗读全文。
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一次。
第2课时
(一)提问讨论,理解课文(分大组围坐)
1.分大组抢答老师的提问(组员没答完整,同组人可补充)。如:(1)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是向谁学的?(2)奶奶感到幸福吗?为什么? 2.分组讨论,提出一两个认为重要的问题。3.大组互问,同组人合作解答。
方法:每组派代表站在前面,向下一组提问,下一组的组员共同解答,老师裁判评分。
目的: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
(二)看图读文,解说图意 1.看图找出对应的段落来读。图一:男生看,女生读 图二:女生看,男生读 2.看图解说,评优秀解说员。
评价标准:(1)态度大方、热情;(2)语言生动;(3)配上相应的动作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联系实际,夸夸家人
1.你家都有哪些人,他哪方面值得你夸奖?
2.你有过关心家里人的事吗?说来听听,让我们大家学习学习。
(四)扩展:
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还可以钻进阳光? 作业设计:
1、把6个生字每个写3个再组1个词。
2、你可以把阳光带回家吗?请试一试。(回家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板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
妈妈 晒棉被 暖和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奶、午、放、合、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4.引用古诗,创编儿歌。
教学重点
1.自读、自悟课文。
2.引用古诗,创编儿歌。
教学难点引用古诗,创编儿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课前集体朗诵古诗《游子吟》。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导入学习
1.师解说: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我们的父母对我们付出了一切,用她那无私的爱包容着我们,爱护着我们,培育着我们,我们要好好的孝敬她们,该孝敬的不光有我们的父母亲,还要孝敬我们的长辈们。“百善孝为先”就告诉我们,人人要学会孝敬。
2.导入揭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孝敬老人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齐读。学习“棉”。
3.读了课题 ,你有什么想问的? 生自由回答。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
2.再读课文,用“____”画出文中的生字。
3.生字教学:
(1)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2)去拼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3)小组合作: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
认识“衣补旁”:跟衣服有关。
区别:午──牛 说──脱 很──眠──眼 清──精──情──晴
加一加,减一减:给──合 日──西──晒
(4)组词说话练习。
4.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领读──指名读。
5.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
(课文中有妈妈、奶奶和小峰,主要讲了妈妈和小峰给奶奶晒棉被和棉鞋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听老师读课文一到四段,用“――”划出妈妈说的话,用“~~”划出小峰说的话。
2.学生汇报: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
(指导朗读,读出小峰的好奇语气)
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指名分角色读。
你觉得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孝敬老人,敬老爱老),
3.小峰知道了这个“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同桌分角色读,自学第5、6自然段。
想想小峰做了什么事?给人物的对话做上记号。
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
5. 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
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全班读
想一想,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
你想对小峰说些什么?(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7.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8.自己有感情地再朗读课文。同桌互相讨论。
9.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还可以钻进阳光?小组讨论。
四、小结
1.学习完这课,你最想对谁说?说什么?
2.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3.师总结:“百善孝为先”多少年来被我们历代相传的佳话,无不时刻告诫我们要尊老爱老敬老。谁还有哪些孝敬老人的佳话?生回答,师做记录。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五、创编儿歌 :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更应该爱我们的父母与长辈,我们也来创编儿歌吧:
小组合作交流,创编儿歌,师做记录,后作处理。
孝敬长辈我可以
小峰是个好学生,
孝敬老人还真行,
看到妈妈晒被子,
忙到跟前来打听,
棉被没湿为啥晒?
妈妈笑笑做回应,
棉被晒了更暖和,
奶奶盖着真暖盈,
小峰忙把房间进,
帮助奶奶晒棉鞋,
奶奶穿上好舒服,
直夸小峰真孝敬。
六、活动延伸: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整体感知生字的字形。
3、想一想,这些生字你能用什么方法识记?
二、交流讨论,识字写字。
1、识字。
出示生字字卡,以“我会认”的方式,把已经认识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一认,读一读。
小组交流,看谁的方法最好。
教师总结归纳:本课生字的识记,可以通过给生字找朋友的方法,和组内伙伴开火车认读的方法,加减偏旁法(日+西=晒说——脱许——午),偏旁归类法(眼睛)等方法进行识记。
2、写字
生字笔画书空。
自由练写(重点指导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妈、奶、放、收)
三、自主尝试,朗读课文。
1、朗读比赛:你喜欢读哪一段或你认为哪一段你读的.最好,请你大胆地试一试。
2、分组读妈妈、小峰、奶奶的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读中感悟,激发感情。
1、学生自选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再读课文。
2、边读边想: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为什么说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3、小组讨论,合作回答。
4、选举代表向大家汇报。
5、结合理解,进行说话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说说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
6、同桌感情互读有关段落,进一步体会母子俩的孝顺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奶奶的心。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联系生活实际,夸夸家人或自己关心长辈的事。也可以将耳闻目睹的败坏尊老爱老的人或事说一说,通过对比,谈谈自己的相法。
七、作业:
1、写字。
2、练习册。
在这节课中,我很好的利用了课堂随时生成的资源,通过朗读感悟,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以后,我就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1、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2、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结合理解课文,指导朗读,再用“因为……所以……”仿照前一课的方法进行了说话训练。这时,有一个小朋友说:“啊,奶奶真幸福。”我马上接过他的话,说:“是呀,小峰的奶奶真幸福,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大家一听,纷纷举起小手要求发言,有的说因为小峰和妈妈都那么关心奶奶,体贴奶奶;有的说小峰会帮奶奶晒棉鞋,他很爱奶奶;有的说我用小手给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有的说我帮奶奶倒洗脚水,奶奶挺高兴……在说话训练的同时,不知不觉渗透了体贴长辈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更深地懂得了如何尊敬长辈,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识字方面,学生先后用了“换一换”“加一加”“演一演”等识字方法,气氛浓厚。有学生上台演了:合、眼睛、摆、盖、脱、躺等,识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识字教学
1.读中识字
在学生自由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先把生字在文章中圈出来,然后再把文章读通顺,这样,生字在学生找的时候有了一遍印象,在每次读的时候又可以有意识的注意生字。使生字能够经常再读中呈现,效果更好。
2.猜谜语识字
我先自己编了两个谜语给孩子们猜,如“一口咬掉牛角”,“家中人一口”。学生马上猜到是“午”和“合”。之后,我让学生自己给生字编谜语给同学猜,评选出编谜语能手。同学们兴趣一下子来了,有的编“棉:一条白毛巾,挂在木头上”;有的编“照: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下四滴血”;有的编“晒:太阳西边照”等等。通过编谜语,学生不仅对字形加深了印象,而且也提高了识字兴趣,从识字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阅读教学
1.从多种形式的读中体会情感。
为了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上我安排了较多读的时间。有学生自由读,学生分小节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读等。在读中,适时抛砖引玉,比如:“小峰看到妈妈给奶奶晒棉被,奶奶盖着暖和的被子睡着了,他会怎么想呢?”“小峰为什么(轻轻地)奶奶的棉鞋晒了呢?”等等。从文中的一些细节来体现小峰爱奶奶,孝敬奶奶的拳拳之心。
2.联系实际,从自己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中使情感升华。
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习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体贴长辈的思想品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用小黑板写好课文中人物的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师板书“阳光”,你知道哪些关于阳光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齐读.学习“棉”.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自主尝试,朗读课文.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难读的字词.
朗读接力赛.(一人读一句,如正确,下一人接着读,如有错,下一人再读,直到读正确为止)
你能读对,读通哪一段,就请大胆地试一试.
读妈妈,小峰,奶奶说的话.
分角色朗读全文.
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师范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小组交流,课文中有哪几个物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各小组派代表指出读音要注意的字词.
老师相应出示学生指出的字词.
请小老师范读,领读,多种形式读.
学生自读自纠,互读互纠.
师生共做识字游戏.
读顺课文,发现感知.
生字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好课文中哪句话最难读一边读课文一边找一找.
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人物的语言.
分角色练读,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边读边想,说说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什么
提出问题,自读自悟.
读了课文,自己想提出哪些问题,自己问自己答
全班交流.
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同学回答
看图对文,情感升华.
出示课文插图,找一找与插图相应的段落.
图一:男生看图,女生读文.
图二:女生看图,男生读文.
想一想,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
课后作业: 做一件体贴长辈的事.
第二课时
交流讨论,巩固识字.
出示生字卡片,全班开火车多种形式认读.
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并介绍识记的方法.
听的.同学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听谁介绍记住的.
挑选会认的字说词语,并说说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
做听音找卡片游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练读.
小组练读,以给画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朗读,表演读.
全班汇报读.
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今天我们要学习写好6个字,会读吗
生观察这6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范写这几个字,引导观察写这几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说说写这几个字时的发现.
出示田字格或小黑板,学生临写,看谁写得最到位.
学生练写.
联系实际,夸夸家里人.
你家都有哪些人他哪方面值得你夸奖
你有过关心家里人的事吗说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
《棉鞋里的阳光》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二单元以家庭生活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从小热爱家庭生活,学会爱家人甚至延伸到爱其他人。本篇课文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妈妈的举动影响着小峰幼小的心灵,小峰也学会了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也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也随着阳光温暖着奶奶的心。
每逢星期六日,妈妈就会做鱼给我吃,每次吃鱼时,妈妈总会把没有刺的鱼肉给我,自己却只吃鱼头。那时,我还年幼,总是不解的问妈妈:“您为什么只吃鱼头,不吃鱼肉呀!鱼头好吃吗?”妈妈总是会说:“妈妈爱吃鱼头。”我总是似懂非懂的点头,继续吃妈妈为我夹到碗里的鱼肉。
有一年暑假,我陪同妈妈去看望姥姥。姥姥也为我们做了她拿手的糖醋鱼。只见姥姥直往我和妈妈的碗里夹鱼肉,自己却把干瘪的鱼头夹入了自己的碗中。我疑惑的问姥姥:“您怎么也爱吃鱼头呀?”姥姥的回答和妈妈的回答惊人的一致:“姥姥爱吃鱼头。”我心中顿时起了疑惑,“为什么“妈妈”们都爱吃鱼头呢?鱼头一定是美味!”
日月更替,冬去春来,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鱼头的味道。又一次,妈妈又把刺少的鱼肉夹入我的碗中,我却强烈的要求吃鱼头,妈妈迟疑了一下,还是给我在鱼的眼睛下部夹了一小块鱼肉。当我把肉放入口中时,苦涩的味道迫使我立马又吐出了那块鱼肉,顿时,我明白了“妈妈”们为什么爱吃鱼头。
还记得那年冬天,天气跟往年的冬天相比异常的冷。每天的清晨和晚上路灯下都会拂过我骑着单车,两手握拳,脖子恨不得缩到衣口里的身影;教室里荡漾着我努力背书的声音。当第三次月考成绩发下来时,我的排名就像是过山车从顶峰冲下来,一落千丈,老师也找我进行了谈话说我月考前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一下课就蹿出去玩,上课却是恍恍惚惚漫无目的。
自那次考试之后,我便把我最心爱的“梳妆盒”给密封了起来,重新拾起了学习。作业本上挤满了知识点,笔杆一次又一次被汗水洗湿。每天晚上回家的时候,校园都已寂静无比,就连门卫叔叔都认识我了,时间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过去。一夜间,大地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然而因为雨雪天气我只能步行上下学了,即使这样也阻止不了我前进的步伐。我走在白茫茫的路上,嘴里还嘟囔着知识点,黎明前的黑暗,显得更加凄寂,转身眺望,看见那一步一步的脚印,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期末考试成绩发下来时,我的成绩又回到了往常,这时,我心上的石头总算是落到了肚子里,再次打开我那久违的“梳妆盒”上面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灰,盒子里封存了我的努力和昔日挥洒的泪水。
【《棉鞋里的阳光》优秀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棉鞋里的阳光 教案教学设计07-28
《棉鞋里的阳光》说课稿07-16
小学一年级语文《棉鞋里的阳光》说课稿02-21
作文:冬天里的阳光11-24
写冬日里的阳光作文06-17
冬日里的一缕阳光10-21
角落里的阳光 阅读答案11-28
冬天里的一缕阳光01-10
阳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案09-26
冬日里的一米阳光作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