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良好习惯的养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听说习惯是关键。
记得我以前看过一篇报道,采访考上清华的一个学生,那个学生说感谢他的幼儿园教师,引导他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听说习惯的重要性。听说习惯的养成既然听说习惯是关键,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听说习惯呢?就学生本人来说,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智力因素,即天赋;二是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情感、意志等,也就是后天的努力。案例:
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用。
采取措施:
学生小轩,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凳、摇头晃脑,经常惹周围的同学,影响别人上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东张西望;上课回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连问题都没听清楚;有时在教室里大喊大叫。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评析:
该同学虽然好动、精力不集中、做事马虎、毛躁、丢三落四的。但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随意性太强。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措施:
1、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表扬鼓励。引导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做到老师的关心与学生的帮助相结合。我安排班上的优秀生和他同座,当他有不良行为老师和同学及时提醒他,当他有难题时及时帮助辅导他,使他真正体验到融入班集体的乐趣。比如,他的作业稍有进步,我会及时的用激励性评语来鼓励他。看到老师的鼓励,课堂上他也会骄傲的仰起头,并且坐的端端正正,不再东张西望,这时,我便会借机在全班表扬他。慢慢的我发现他上课东张西望的时候少了,认真听讲的时候多了,我从心里为他感到高兴。
3、耐心说服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我和家长联系,针对孩子具有的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进行原因分析,让家长知道自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该如何做,然后和家长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方案。让家长多关心一下学生的学习和表现,多问一下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并抽时间帮助他把问题解决。如有家长无法解决的问题告诉老师,老师给予解决。、扬长避短。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
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事事养成计划性。老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放手让其独立。经过帮助和引导后,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小轩在老师和同学眼里都觉得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听讲认真了,坐得住了,精力集中了,同学们也都愿意和他交流合作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劳动也非常积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班主任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年龄尚幼的小学生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习惯终身受益,作为一名学校教育者,通过实践与学习,我认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细节做起。只要我们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
良好听说习惯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英语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国际语言之一,要想掌握好英语,除了需要学习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知识等外,还得有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从小抓起、从基础抓起学生的英语学习。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 如, 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了它, 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 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 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小学阶段是儿童开始尝试走出家庭去接触社会, 真正地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 同时也是他们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 儿童心理发育一般处于习惯培养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在这两个阶段, 儿童的个性还没有真正形成, 可塑性较强。这个时期就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 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最关键的时期。
上课倾听的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孩子刚走进校门的时候, 其差异并不大。后来在学习上产生较大的落差, 主要就是在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造成的。一个成绩好的学生, 一定有上课倾听的好习惯, 相反, 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也无一例外都是在上课容易开小差走神的。什么是倾听?一是指当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必备基础知识、窍门、方法或学生必须掌握的规则以及大多数孩子的困惑疑难时, 学生不仅要听, 还要边听边记, 因为掌握一些必备知识与方法是学生将来能独立学习的基础。二是指当同学发言时要学会倾听。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往往只在乎自己说什么, 而对于同伴在讲什么则没有听的习惯, 学习是需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 因此, 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对的要接受, 也可以补充, 错的可以纠正。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呢?一是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二是在课堂上要经常提醒全体学生, 经常以鼓励奖励的方式引导学生, 避免孩子养成做小动作、开小差的习惯。更需要家长经常询问、叮嘱学生专心听讲, 并常常和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 以配合教师帮助孩子形成习惯。
在培养学生习惯时应尤其注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及鼓励。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一句的表扬及鼓励, 他们都很高兴, 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 我上课经常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表扬、鼓励, 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特别高, 对于某些问题讨论时, 更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展开思维、发挥才能。对于一些有进步的学生也要给予适度的鼓励, 有时一句“你的进步真大”“你很会动脑筋, 真棒!”都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参与热情。让我们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指责, 让我们的孩子在赞扬声中不断进步, 养成让我们的孩子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
除了倾听习惯的培养, 做好课前准备同样是有助于学习的一大良好习惯。有一句话叫做:“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的准备工作大到一项工程、一次竞选, 小到一次作文、一次上课, 让孩子学会事前准备, 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 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小学的孩子, 书包里一下多了好几本书, 什么语文、数学、音乐、品德与生活、美术、家庭作业本等每天都背在孩子的书包里, 对于他们来说太重、太累, 因此, 教会孩子每天晚上都要按照课程表提前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铅笔等学习用品, 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 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清晨的忙乱, 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 避免“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学会倾听和做好课前准备固然重要, 但养成上课发言的习惯, 与老师形成有效互动, 有利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完美的自我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是人类交往的工具, 任何教育的成功, 都必须借助语言的媒介, 让孩子学得“能说会道”。一年级的孩子才上学, 课堂上注意力只有十五分钟, 如果让孩子养成爱发言、爱动脑的思维习惯, 孩子就能集中注意力, 把自己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与同学分享, 共享学习的乐趣, 就更容易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培养孩子从想清楚到说清楚是人的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善于说加敢于说才能称为“善于表达”, 才能真正“能说会道”, 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就能在以后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应付自如。
一、教师及时的鼓励
在儿童习惯的养成中,消极的制裁不会发生多大的效果,有时候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要积极地鼓励。用鼓励的方法来引导儿童的行为,来督促儿童的行为习惯。刚入学的孩子,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的,他们行为的对错都是无意识的,这时候,教师应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表扬孩子的正确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往好的习惯上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表扬认真听讲、说话完整、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孩子,以增强孩子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努力坚持这样做,以便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注重家庭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所在家庭的各个成员如能和睦相处,亲密融洽,尊老爱幼,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和体贴,孩子会感到温暖、幸福和心情舒畅。而父母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以及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也教育孩子热爱生活,使其变得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和兴趣广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
1.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学习的氛围
家长应以身作则,喜读书看报,追求新知识。用勤学苦练的精神去影响孩子。通过看书、看报、看电视节目等与孩子说心得,谈体会,交换看法。不要随便用“我没空”“我不懂”去搪塞孩子。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兴趣引导他看书,做些小制作。如折纸、泥工、剪纸、插花、简单的木工等。孩子动手时难免出现问题,家长不要光指责,而要善于引导,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为孩子创设一个学习的“小天地”
有条件的家庭可为孩子设立单独的房间,没条件的也要在居室中找个明亮的角落,为孩子创设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那里有孩子读书写字的书桌、台灯,有孩子放书、放玩具的书架和抽屉。使孩子从小就开始有条理地进行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不要在孩子的学习“小天地”旁边打麻将、看电视或高声谈笑。
伍文倩家长
1、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们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订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
2、经常带孩子们接触社会、研究社会的各种现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双休日、假期交好朋友、参加有益的社区活动。
3、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不要认为分数就是一切,考试分数高,要引导孩子不要自满;考试分数不理想,应该与老师、孩子一起研究问题所在。
谢谢大家!
高二(9)班
吴杨意家长
与大部分家长一样在小孩教育上我们也遇到困惑、烦恼、无助,特别在高一年级期间,随着小孩学习压力增大,小孩与我们家长矛盾时有发生,不愉快的情绪满布家里。如何有效化解当前现状?怎样激励小孩学习主动性?摆在我们面前。这时沟通尤为关键!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后,我们与小孩进行开诚布公谈心。我们无法强制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事,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观点和行为去影响孩子。
首先,跟孩子交流“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学习是为了让你了解与探索更多你感兴趣、好奇的东西。当你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你就会尝试运用自已的方法、思维去解决困惑,这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吗?
学习是为了给你未来的生活兜底。确保你将来不会因为学历的问题,丧失对未来选择的权利,丧失对生活的话语权;减少将来你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因为自已的眼界狭窄、知识匮乏做出错误选择的可能性。
另外对小孩的学习,我们认为: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要太在乎平时考试成绩,但必须经常总结经验;善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勤学善思的能力;积极去探索世界的未知,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终身好学精神。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明确地告诉孩子,学习是你的责任,不是父母的责任;你为自已学习,不是为了父母学习。
每个孩子天生都孕育着积极向上的种子,只要家长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关爱、赞赏、倾听和鼓励,就给这颗种子的茁壮成长创造了条件,孩子的内动力就被激发出来了。当然了,要给孩子进步所需要的时间。
以上是我们粗浅的几点认识,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高二(10)班
张雨朦家长
对于孩子的学习,我始终是个旁观者。我能为她做的只有细心地照顾她的饮食起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我孩子的学习中,我能清晰观察着她的变化,当我发现她有所懈怠时,我会及时提醒她,告诫她,让她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中,父母需要通过沟通来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愿意分享她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
高二(11)班
王 巍家长
一、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好的思想方式来影响和教育孩子的重要方式,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不论对错都会对孩子造成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父母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行为。
二、环境十分重要
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应该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批评与奖励
对于孩子出现的错误,家长要及时进行批评指导,要全面了解孩子错误行为的原因,从而进行有效指导。同时对于一些好的学习现象应该适当给予奖励,这样才会让孩子更有动力去学习,更加健康的成长。
高二(14)班
郑文志家长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对习惯的解释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对习惯形成的解释是:“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建立、巩固并臻于熟练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学校每个老师都担负着几十个孩子的教育教学任务,要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学生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儿童刚入学即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所以应该从低年级起,老师就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一、教学生明白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使人终身受益。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它的利息。”对刚入学的小学生,孩子年龄小,他们对学习的目的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没有自己学习的习惯,由幼儿园的以“玩”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入学就要立规矩,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离不开学习,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其生命才能放出异彩,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只有学生明白了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后,学生才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可能。
二、一般学习习惯的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整理和使用习惯等。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习惯训练。如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发言时声音洪亮。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课前准备儿歌:“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准备好,等着老师把课上。”文具摆放儿歌:“书包左边放,文具盒在右上,本堂课用书本、摆在面前好取放。”最后,注意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形成的技能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一阶段,多以鼓励加奖励的正面强化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及时的提醒、督促、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人人养成好习惯,班级面貌自然得到发展。
三、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个学科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不同,我们把它称为特殊学习习惯。像语文学科的书写习惯,是低年级学生必须养成的一项特殊而又重要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指导学生握笔运笔,而且要指导他们按笔顺规则书写,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语文课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善于倾听,善于表达,课堂上师生才能够收放自如。高效率利用课堂40分钟。班主任和班上其他任课老师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老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从点滴入手,循序渐进,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
四、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施策略
科学安排,由易到难,逐步积累,注重差异
我们不能因为习惯的重要,而一下子对学生提出一大堆养成习惯的要求。起先让孩子服从2---3项容易达到的要求。如果用大量的规则去要求孩子,那你就是迫使他去违反它们中间的这一个或那一个规则,因而你想使他养成的习惯也不可能在他身上扎下根来。在一个时期内(如一个学期),只能重点培养一两个习惯。例如,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入学初,应该从“明日学具,准备齐全”(每天晚上按第二天课表准备齐学具),“读书写字,姿势正确”(一尺一拳一寸和执笔姿势)等动作性习惯入手培养;“读书看报,查找资料”“学有目标,学有计划”,则应在中高段重点培养。
培养习惯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各自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达到要求的能力有差异,老师可以分层次对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要求。让学生在进步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采用多种激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每当学生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教育者若能及时给予肯定或奖励,那么他发生这种行为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强,这就是“正强化”。可采用以下方法:
[1].代币制。如培养学生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哪天做到了,就奖励一颗星,没做到就不奖,积累了五颗星换一个月亮,积累了五个月亮换一个太阳,积累了一个太阳就兑现事先约定的奖励。所定的行为要具体、可行,最终的“强化物”要对学生有吸引力,这个方法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2].行为契约。由父母与孩子签订(亲子契约),也可由老师和学生签订(师生契约),双方都要承诺做到的行为,做到了有奖励办法,做不到有惩罚办法,要规定契约的有效时期,并张贴在室内显著位置。这个办法要注意成人与儿童要保持平等地位,承诺的行为要具体、可观察到,惩罚办法要有针对性,讲究适度、巧妙。
教师与家长密切合作
儿童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学校和家庭养成的。儿童的习惯如何,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终生学校。”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作用不容忽视,父母与儿童的特殊关系,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长对儿童的各种习惯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办家教报,组织家长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增强教育效果,在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氛围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
转载▼
标签:
娱乐
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课题方案隋陈华 的工作室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法途径研究课题方案
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课题方案
和平小学隋陈华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强、好胜、好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自我修养等方面都处在幼芽时期。正确的引导,良好的教育氛围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让儿童形成优良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能力和自我修养,看起来比较简单,人人都在做,人人都可以做。但要儿童长期养成,这个任务确实是艰巨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但能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益他们在将来的成长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一名有用的人。学校如何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学会学习,学回生活,学回做人。使他们终身受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而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目的依据儿童年龄特点,学习借鉴前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寻求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改变育人环境,以校园环境的正面影响去抵制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逐渐使每位孩子都具有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校风、班风、学风发生较大改变,同时也逐渐提高我校教师自身素质,造就一批科研型教育工作者。
(二)、研究内容
1、明确概念及内容
我们认为,良好行为习惯是有意识、有目的培养的,由于重复而巩固下来并变成人类社会需要的,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个人行为方式。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
根据我校学生现状,课题组提出了从小学生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自觉学习习惯、安全自理习惯四方面研究良好习惯养成问题。
2、培养良好习惯目标
创优秀班集体(净、静、竞、进),做文明好少年(听、看、想、悟、记、问、用等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义务教育法》为指导,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依据,遵循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理论,以科学的态度,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针对儿童不同年龄特征,分段有侧重地培养。如学习习惯的培养,低年级学生主要是课前准备习惯、课堂学习习惯、作业习惯的培养;中年级主要以读书习惯、课堂学习习惯、作业习惯为培养重点;高年级侧重于学生预习习惯、课后读书习惯和复习巩固知识习惯。
2、统一性原则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每位小学生都应具有的行为准则。它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根本保证。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统一要求。如课前准备习惯中的学具摆放,书本、文具统一摆放在课桌的左上角。课间,走进教室,整整齐齐的桌面让人精神百倍;又如个人卫生习惯中,我们统一要求:饭前便后要洗手;坚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要随身带手巾或卫生纸;勤洗澡,勤换衣服;经常剪指甲,勤理发;不随便喝生水;不吃零食和不干净的食物;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倒垃圾和污水。上述内容对全校教学班和统一要求,统一执行,统一检查评定。
3、循序渐进的原则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内容很多,实施起来为避免盲目和顾此失彼,我们对习惯的培养循序渐进地开展。
4、反复性原则
习惯的培养需要多次重复才可能巩固下来,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行为方式,要不断反复练习,反复巩固,直至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成为习惯永久保留下来。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循环往复,要有信心,有耐心,并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
从2010年9月开始:
●9月份,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具体要求
1)、到校前带全学习用品。
2)、上课坐得定,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的发言。
3)、会看懂书上题目、插图、文字及教师的板书,同学的板演。
4)、会想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的发言和提问。
5)、会记住每天作业的内容,各种书写格式。
6)、会按规定格式独立完成作业。
7)、能做到想好了再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8)、能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做到字迹端正,有错及时订正。
9)、学会课前预习、复习。
10)、会正确使用铅笔、尺、橡皮、垫板等学习用品。
11)、会细心检查作业题目,数字、符号不抄错。
●10月份,文明礼仪习惯培养:
具体要求:
1)、升国旗时,严肃庄重,脱帽肃立,行注目礼。不在升国旗与集合时讲话
2)、着装整洁得体仪表规范,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3)、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4)、使用好体态用语:微笑,问好,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5)、在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喧哗吵闹,不说污言岁语,不给同学起污辱性绰号,不吃口香糖,上下楼梯,出入厕所不推挤,不在校园墙壁,走廊,桌面等处乱写乱画,乱涂,乱刻,不损坏公物,爱护花草树木,不在建筑上涂抹刻划。
●11月份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培养
具体要求:
1)、服装整洁,领巾整洁,不留长发和长指甲,经常剪指甲,随身带手巾或卫生纸控制鼻涕。保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手干净,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2)、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学会整理房间。
3)、学具整齐,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保持教室达到三清三齐、清洁区卫生清洁(达到无废纸杂物)。
4)、饭前洗手、不进行剧烈活动;不挑食、不偏食;集体就餐时要照顾他人;吃饭时要安安静静,不说话、不东张西望。
5)、睡眠姿势正确(右侧卧或仰卧,枕头高低合适);早起早睡,睡觉前不做剧烈活动;自己独立安静地睡眠;睡眠时不乱翻身,不蹬被;睡眠前后情绪稳定(不哭闹,不乱发脾气);入睡迅速。
6)、注意保护视力,读书姿势正确书写、绘画姿势正确;注意保护嗓子,不高声喊叫、不尖叫。
●12月份安全自理习惯的培养
具体要求
1)、严格禁止一切不安全行为,坚决做到不在教室打闹,不乱动各种电器设备,不将易燃、易爆和有毒品带进公共场所,不爬越攀登危险物,不逞强斗殴、不单独游泳,不到危险地方玩耍,不玩易燃易爆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越交通护栏。
3)、不在楼上走廊吵闹追逐,不在楼梯扶手上溜滑。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4)、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5)、经常整理书包,收拾好学习用品,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2011年1月——2012年7月份,良好习惯评比巩固阶段。
三、研究措施和方法
(1)建立严格的科研组织管理结构
学校要顺利开展教育科研,必须建立相应的机构。课题组在学校和教科所的指导下,组织课题组成员及时制定“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体要求和实施措施,以及实施阶段步骤。使课题有目的、分步骤顺利进行。
各研究阶段,课题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会议,组织老师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教育科研管理细则,及时调整修订研究计划,总结交流研究得失,不断总结完善研究方法、步骤、措施和研究成果。
(2)、设立行为习惯值周生、值日生监督岗
少年儿童自身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行为的反复性,多变性。他们缺乏自制力,往往此时明白,能约束自身的行为,但过一会儿便什么都忘记了。想干什么,只凭自己的一时兴趣,一股热情。所以我们通过校级值周生和班级值日生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监督。有了他们,同学们的不良行为会受到了极大的约束,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断矫正自己的言行。有效地锻炼培育了孩子们的自制、自理、自管能力。
(3)、开展课堂学习竞赛,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天性好动,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尤其是困难生,他们基础差,学习吃力,又非常厌学。课堂上不专心,自己不学还影响他人学习。长期如此,误差积累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中等生平时胆小,“怕”字当头。课堂上便形成了少数优等生“唱主角”的局面。大批孩子成了“收音机”。针对种种情况,为有效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准备一年级两个班作为实验班,把学习小组改为学习竞赛队。每队选举一名队长;再经过小队讨论,为自己队取了名,并提出队训。例如
第一小队:赶超队:
队训:同心协力,互相帮助,努力赶超。
第二小队:先锋队:
队训:扭成一股绳,发挥聪明才智,做课堂急先锋。
第三小队:辉煌队:
队训:奋力拼搏,再接再励,更创辉煌。
第四小队:创意队:
队训:永往直前,敢想敢干,勇于创新。
竞赛方法:每堂课学生进行公平竞争,看哪一队主动参与学习人员多,得分多,即是本堂课的擂主队,获取一面小红旗,下一堂课其它三个队就是挑战队,他们向擂主队挑战,争夺擂主队宝座,最后以得分情况赛出第二堂课的擂主队。竞赛的口号:争夺擂主,挑战队加油!
督促激励:各小队每周一小结,评议本周课堂学习竞赛中各队员表现情况,对从未参与活动者提出批评,鼓励他下周大胆参与。每月班级一总结评出该月获胜队,再由队长提取参加课堂学习竞赛活动人员名单,每人发给一小礼物以示鼓励,从未参与者得不到小礼物,奖惩分明激发孩子们积极性。
(4)、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从活动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好动、好思、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是小学生突出的特点。各种行为习惯也是在平常的学习、生活、娱乐中逐渐渗透,渐渐养成。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由每个年级的实验带头开展各项活动。
在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中,可以开展“走出校外,清除白色垃圾”活动;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等活动;开展“每人一个口袋,随时弯弯腰”活动;开展(自理)“爸、妈做我们的裁判”,“我不甘落后”活动。种种实践活动,可以使 “小皇帝”,“小公主”们也再娇气,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
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了“每天一分钟新闻发布”,“每天一分钟集中注意”活动;开展“每天两句最想喊出的话”,“记录我的语言”,“一帮一,共同进”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把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加课题辐射影响力
学生除大部分时间在校学习活动外,还有一部分时间接触家庭、社会。要巩固所养成的良好习惯,不但是学校的责任,还需社会与家庭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6)、大力表彰校级、班级行为习惯标兵
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为了使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大张旗鼓地宣传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让课题实验更具影响力和推动力。我们准备每周班级一评比,学期末和每月底进行校级大评比,表彰校级优秀班级,良好习惯标兵,校级优秀值日生等。在评比中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能起到极好的榜样作用。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课题分工
组长:隋陈华
劳动是每个人的需要, 也是权力。让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 更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性格的塑造, 独立性、自信心、责任感的形成, 及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如,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陈章良博士, 问他如何成才时, 它将主要原因是能吃苦、勤奋、有志气。这与他从小帮父亲捕鱼是分不开的, 他说:“童年的劳动给了我许许多多。”又如, 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小时候经常帮助母亲料理家务, 冬天还捡煤核儿, 逆境的磨炼造就了他自强不息, 矢志不移的性格。当今, 许多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也都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由此可见,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要从小抓起, 从小事做起, 为其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下面笔者就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指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特点。劳动是学生的需要, 学生在劳动过程中, 会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当他不断获得愉快的、积极地体验时, 就会产生自信, 因而会更加主动地参加劳动, 进而养成劳动的习惯, 不尊重学生劳动的需要, 事事包办代替, 不注重他自主发展的特点, 忽视他“我会”“我能自己做”等自信心的萌芽, 学生处处被动, 坐享其成, 他开始还会反抗, 等习惯了就会变得事事依赖别人, 为其日后变得消极、懒惰、无能自卑埋下祸根。所以, 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注重听取他的意见和想法, 让他做一些能做、愿做的事情。
二、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条件
学生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的都有, 关键是教师和家长是否意识到。当今不少的独生子女家庭中, 全家围着一个“皇帝”转, 不等孩子张嘴、伸手、吃穿玩用一切具备, 使孩子失去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 教师应做好家长工作, 帮助家长转变观念, 和学校教育携手并进, 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去干的、能自己去干的事情。在日常生活诸如吃饭、穿衣, 游戏、睡觉等自我服务环节中, 家长和教师都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前提下, 本着“自己的事亲自己做, 不会学着做”的原则, 只要没有危险, 都应让他们去实践。学生在劳动中可能会弄脏手、脸、衣服甚至会碰破皮、撕破衣服、毁坏物品、耽误时间, 但他们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 住校生远比不住校的自理能力强得多。学生在劳动中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 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是有益的。
三、注意帮助指导
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成人的劳动, 但都是由于年龄小、经验少, 对一些有危险、有难度的劳动的内容家长和教师要给与帮助, 有些还要阻止, 如搬太重的物品, 取放带尖带刺的物品等。因为让学生做难度较大的劳动, 一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甚至危及他们的生体健康。二是会挫伤他们劳动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劳动中经常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 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对劳动的兴趣和信心。指导学生劳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可依实际情况而灵活进行。当学生在劳动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可帮一把, 或一起干;也可以用语言提示, 如学生从高处取物时, 可提出“你想想踩什么才能够得着;”有时也可以为孩子示范, 让他模仿。另外, 认真上好劳动课, 教给学生一些劳动技巧, 对劳动习惯的养成也是有利的。应注意学生劳动量不要过大, 时间不要过长。
(一) 以鼓励为主, 不断提高要求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学生在劳动中受到表扬、得到肯定, 会产生积极的心态, 激发再劳动的兴趣。所以, 即使学生在劳动中出现偏差,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积极地一面, 然后提出要求。比如学生在值日时把粉笔弄洒了一地, 教师应该说:“你值日的速度真快, 快把粉分笔拾起来吧!地也要重扫了, 下次小心点就更好了。”鼓励应该以精神鼓励为主, 不要单纯以物质来刺激, 不应以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成人的社会劳动混为一谈, 否则对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没有任何好处。
(二) 持之以恒, 一贯一致
关键词:良好的习惯;影响;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长远发展的前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影响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储备问题,而是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教给他们知识重要得多。那么在幼小衔接阶段,我们该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幼儿进入小学,刚开始接触写字,有点难,有点慢,小孩子又没耐性,难免书写时赶急图快或书面不整洁。字写得整洁、端正、行款整齐、具有一定的速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好地完成各种作业,而且对每个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好的习惯一开始就要养成,因此,在刚进入小学开始作业时,就让孩子知道书写的要求,以至于习惯成自然。在书写习惯中最重要的是书写姿势,通常要求孩子做到“三个一”,这关系到孩子将来的身体生长发育及视力。
二、培养倾听的习惯
倾听一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许多孩子缺少耐心倾听的习惯培养,使课堂上老师的传授付诸东流,课下,脑海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没学到。低年级的孩子,其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上课好动、注意力分散,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做,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要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让学生明白怎么做才是倾听,让学生有了倾听的标准,学生就知道如何去做。
其次,许多孩子在老师讲授时,基本都能认真听讲,但现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讲的少了,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的多了,课堂的知识重点是学生的发言,而往往有些孩子不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只顾自己,就失去获取知识的机会,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老师讲的习惯,更要培养学生听同学讲的习惯。
再次,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也就十分钟左右,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激起幼儿听的兴趣,还要利用鼓励性的语言促进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如,“××小朋友听的真认真!”“会倾听的小朋友是会学习的小朋友,更是懂得尊重别人的小朋友!”……
三、培养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习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层次:认识了解;理解听懂;练习学会;熟练掌握和综合运用。我们通过预习、听课只是完成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学习要求,要进一步达到学习的更高要求,还需要进行复习、独立作业和综合练习,在完成后面几个环节上主要靠孩子自己。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孩子,在后面几个环节积极、主动,遇到问题思考解决,知识就掌握的比较牢固;而不喜欢学习,不爱思考的孩子,学过几天就忘了,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这就是同样在一个教室,学生为什么差别很大。对于孩子来说,要让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显然有些太深奥,成人应了解儿童的需要,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不应只教字、识字,因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
四、培养合作、互助的习惯
现代教育倡导的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充分地发挥了孩子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提升了孩子的学习能力。现在的孩子都缺少与人分享,主动、友好与人合作,遇到困难互帮互助的精神。因此培养孩子团队精神,集体利益为主的思想教育十分重要。
五、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低年级孩子时间观念很差。屡有迟到、课间时间到了不进教室的现象发生,这样既捣乱课堂纪律,又因错过老师的课堂导入,而对课堂学习兴趣不大,进而影响学习。另外,进入小学,就要独立安排时间,准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此,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培养孩子任务意识。让孩子觉得按时完成作业是自己的学习任务,根据作业量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其次,让幼儿适当有自己的空间,学会安排时间。如前面提到的先完成作业的孩子,可以自己自由活动,如看课外书、画画、看动画片等。
六、培养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现实中,学习好的学生,往往能自觉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在老师上课时,早已把课本、练习本、文具盒摆放得整整齐齐。很少见到学习差的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整理学习用品这是一个不用动脑就能干好的事,为什么干不好的还是学困生?这是因为,整洁,有条理性,不仅是一个人的纪律性和内心修养的表现,而且还是安排好学习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学生做任何事情都随随便便,那他多半就会记不住规则、定理。由于时常要寻找没有及时放回原处的书本、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孩子会情绪急躁,妨碍他集中思想搞好学习。所以,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从低年级起就应该培养孩子整理学习用品、爱护书本、保持书本清洁的习惯。
总之,各种良好的习惯其实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
二○一一年九月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心灵,增强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求知。
二、活动主题: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三、活动时间: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至九月二日。
四、具体活动内容安排:学文明
1.召开“学生文明礼仪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动员会。
2.集中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重点学习“五个好”和“十个不”。
做文明
1.对照“学文明”标准,组织讨论全班存在的主要“不文明行为”,弄清班级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方向。
2.对照“学文明”标准及班级存在的共性不文明现象,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存在的不合文明礼仪的现象及行为事实,拟定个人在文明礼仪及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月中奋斗方向及达到的具体目标。
3.每天围绕“我与文明礼仪及行为”为主题,记写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总结得失,扬长避短。
4.反省一次自己是否在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评文明
1.个人总结在“文明礼仪及行为养成教育活动”中的长进及仍急需或缓需改进的地方,哪些纪律条文已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了,哪些规章制度还未很好地落实,待于日后改进,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定量评等。
指导教师张兵
《朝读经典》这本宝书我读将近半年了,它如甘露滋养着饥渴贫瘠的我。我最要感激的是他教会了我做人。教会了我做一个守信的人。
这本书里告诉我,种庄稼如果不守时,就不会有好收成;与人相约如果不守时,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叫《陈太丘与友期》。文中那个叫陈元方的七岁的孩子,他的父亲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他父亲不再等候就走了。父亲走后,那人才来。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一个少年都懂得失信的不对。可见守信是多么重要呀!
有一个星期六,我和徐子涵同学约定到一个地方游玩,可是我却失约了。因为我随家长送礼去了。星期一我上学,见到徐子涵,他不理我。他说等你半天,你却不到,也不打电话告诉我,害得我活动不能进行下去。听了后,我很惭愧。后来我再三道歉,他才原谅了我。
又有一次,语文早自习,我迟到了。语文老师批评了我,我解释说值日去了。语文老师说,迟到是不能有理由的,既然要迟到,那就应该早行动啊。一个人要有守时守信的品质。我默默不语,紧紧地牢记着老师的教导。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恪守着守时守信的信条,努力做一个守信的人。
而今,我从不迟到,从不拖交作业,与朋友约从不延误。老师夸赞我,同学称赞我。我自豪而快乐的生活着。
《朝读经典》啊,你是我的良师益友,你是我的引路人,我爱你!
听到他的讲述,我没有及时做出回答。因为高度紧张导致射精的案例临床从未见报道,从医学角度解释也难有让人信服的理论依据。难道这是一种新的精神疾病?带着疑惑,经过一番深入了解,原来是这名大学生因平时的不良心理宣泄方式,导致了“高度紧张—射精”的条件反射。
这名大学生有着较长历史的自慰(即手淫)行为,而且性格有些内向。最早因浏览色情网站看色情小说,发生第一坎自慰行为。后来一旦遇到挫折,心情感到压抑,就有自慰的冲动,并通过自慰缓解压抑心理。长此以往,他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一旦心情不好,就产生强烈的自慰>中动并完成自慰的程序,形同条件反射。后来遇到关乎学位证书的重要考试,在考试铃声响起时仍未找到考场,担心延误考试影响考场发挥,心理呈现高度的紧张、焦虑。但他没有时间和条件按照以往的宣泄入境调节心理,于是在条件反射的机理下,大脑自我调节以自主射精的方式弥补无法完成的部分。由此开始,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恐怕他不需要自慰,神经调节就自动帮他完成了。这种情况如不及时矫正,有可能发展成更为频繁的“焦虑一射精”条件反射,成为一种无法自控的病态“生理-心理-生理”调节现象,对他的身体、心理及生活、交际都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听到我的解释,他的疑虑消除了。我给他提供了一些健康的心理调节方法,如增加交际、经常锻炼、阅读以及他比较喜欢接受的QQ聊天、网络游戏等,建议他一旦心情不好就寻求多方位的调节方式。并告诉他坚持下去的好处,以及相反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几周后,他自述自慰的次数明显减少。但这是他担心不良后果,努力克制自己的结果,自慰的冲动依然存在,只是能被其他的调节方式成功代替。随后,我从皮肤病学教材、期刊上搜集了一些有各种性病症状的女性生理图片给他。他把图片看了一遍又一遍,越看越觉得恶心,以至他对异性有一些负面的理解。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借此冲淡他对异性过度美好的想象。
后来,我在网上询问他的情况,他自述自己现在已和以前大有不同,并交了女友。
【三年级良好习惯的养成】推荐阅读:
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11-23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主题班会05-29
如何正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2-10
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题班会06-30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题班会教案09-09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讲稿12-19
九、如何帮助学生养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06-16
国旗下演讲: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09-12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09-16
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