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伤仲永教案(共10篇)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稳重的一些文言词汇以及文言词类活用情况。(3)理解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词汇以及文言词类活用情况。
难点: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中心思想,明白“天才出于勤奋”的真理。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 的真谛。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时间沦为一个庸才。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伤仲永》,感知主人公的人生。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走进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3、解题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神童,“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4、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6)余闻之也/久。
5、积累生词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lì 扳pān 谒yè 邑yì 称chèn 泯mǐn 2)以小组为单位,结合重点词语,理解文意。3)词类活用
父异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宾客其父: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对 待„„,即把„当作宾客。
用心
爱心
专心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对„„(感到)有利可图。然:这样。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4)对文中“之”“于”进行归类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于
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④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问题探究
(1)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即变化)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有作诗才能,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十二三矣,会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又七年„„泯然众人矣”。(2)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从道理上说,原因作者(议论)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正常学习和教育.2、仲永成长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①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式。②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是以“见”的形式。③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2)①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他才能衰退。
②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主题。
3、拓展迁移
什么是天才?
爱迪生(1847~1931)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还
用心
爱心
专心
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4、课内活动
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
四、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1)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从幼年时的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2)有关学习的名言
•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 德
•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 •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用心
爱心
桂林市龙胜县乐江中学
韦春明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3、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4、联系生活实际,对类似方仲永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一些被人认为笨或不聪明的人经过不懈努力而终于取得成就的故事导人新课。(也可让学生讲述)
二、整体感知
1、解释题意,简介作者
(1)、解释题意:“伤”,悲伤,文中是“为„„感到惋惜”的意思。“伤仲永”就是为仲永这个人感到惋惜。流露出作者对方仲永有哀伤、惋惜之情。
(2)、简介作者:王安石(1021-1086),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其诗文多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王临川集》、《临川拾遗》等。
2、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做到:划出生字词;注意句子的停顿,用铅笔在课文中作出标记。
第二遍,学生自由诵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三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扳(pān)、环渴(yè)、称(chèn)、泯(mǐn)。
3、疏通文意
4、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并将不懂之处标出来,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翻译课文。(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
5、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解决四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己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领会课文大意。最后强调本文重点文言词语。
三、合作探究,深化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思考:方仲永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方仲永小时候是一个神奇的孩子
2、思考:方仲永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3、思考:他人对方仲永的神奇有什么反应? 明确:父异焉 ..
邑人奇之 ...
4、由此可见,作者为了表现方仲永的神奇,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5、思考:后来,方仲永还是这样神奇吗?作者是怎么说的? 明确:(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 .......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
6、思考:方仲永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原因是什么? 明确: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主要原因)...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社会原因)
方仲永自己不能坚持学习。(主观原因)
7、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明确: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重视后天的学习,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四、延伸拓展
你从方仲永的故事里明白了什么道理?结合课文,说一说现在社会上有没有
类似方仲永的现象,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板书
伤仲永 才华初露:指物作诗立就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组织学生讨论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类似仲永的现象,让学生深刻领会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
3、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难点:
1、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段作者的思想。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引读
(1)1,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4,光持石吉翁破之
(2)读准字音
仲隶尝
啼焉邑
扳谒称
泯矣耶
二,整体感知:
1,仲永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天资非凡,文思敏捷 的神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
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mǐn)然众人矣。”
2,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第一:仲永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又过七年后,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从个人情况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贪图小利目光短浅)
从道理上讲:其受于人者不至(没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三,探究分析:
1,文章第一段介绍方仲永的家世和“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目的是什么?
衬托方仲永非凡的天资。一个没有家学背景的人,生而知之,更见其天资非凡。也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学”的原因。
2, 仲永才能经历的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表现在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式。
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是以“见”的形式。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
采用见闻录的方式,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3,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他才能衰退。
2.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
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主题。
4,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结尾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5,你对题目伤仲永的伤如何理解?“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
“伤”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为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惜
第二层意思是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
第三层意思是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连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辙的人哀伤。
6,归纳文章的段意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7,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本文通过记叙方仲永才华泯灭的事例指出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时弊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四,拓展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作者简介:王安石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被列宁誉为“11世纪的改革家”。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等。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少好读书,一过目终生不忘。)
不可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可以为天下国家只用者,则无不也。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王安石
通过学习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之
有关学习的名言
五,小结:
1,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扬后抑,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2、语言简洁生动。
六,作业
学完伤仲永,梳理本篇出现的文言知识:
通假字(2个)
古今异义词(5个)
一词多义现象(3个,“之”,“与”,“然”,“其”“闻”“宾客”)
词类活用中(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和动词作状语)
特殊句式(3个,省略,倒装和判断句)
虚词(3个 “之”“于”“然”)
附录信息虚词用法
“之”
1.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2.受之人——兼词之于。3.卒之为众人——取独不译。
“于”
1、环谒于邑人——介词到。
2、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3、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4、受于人者不至——介词被引出动作的对象。
自还自扬州从。
然
泯然众人矣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材通“才”才能。
3.1 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是古义“自是”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泯然众人矣众人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从先人还家先人古义王安石死去的父亲。今义自己的前辈。
3.2 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意动词“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惊奇、诧异”的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名词作意动词“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认为„„有利可图”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动词用作状语“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3.3 一词多义
自 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1.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 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作为2.卒之为众人动词成为
贤 1.贤于材人远矣胜过 名词作动词)2.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有才能
3.4 文言句式
1.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省略句省略宾语 “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省略主语 “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省略介词 “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3.倒装句“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伤仲永》 教案
《伤仲永》 教案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3、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一个“年级死囚犯,在临刑前咬下母亲半边耳朵”的故事。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二、作家作品简介: 1、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良传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三、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看的? 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3)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也气。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2、学完本文,你有何感想? 学生自由谈感想,可以从仲永自身的角度谈,也可以从仲永的父亲的角度谈,还可以联系实际来谈。只要观点是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即可。 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四、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可从两方面体会: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五、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抑后扬,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婉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练习册
伤是文章的文眼,文中叙可伤之事,说可伤之理,表可伤之情。若能以伤为线,串起全文的教学,定能达到以尽可能单纯的教学线条带动尽可能丰厚的教学内容的课堂高境界。
教学步骤
一、朗读,理解课文
1、落实字词,通晓大意。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感知课文内容: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了解本文形式:随笔,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二、朗读,体会伤意
1、读文中叙事部分,简述作者伤为何事?作者是怎样突出仲永才能之奇的?
2、读文中议论部分,说说作者讲了什么道理,仲永何以可伤?受于人从文中看至少应包含哪些意思?
3、文中哪些词句、哪些安排可见作者的伤情?这些地方该怎样朗读?
4、你认为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有哪些?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三、朗读,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感知课文
抽三个同学起来分别朗读三个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
1、抽同学起来翻译第三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同学说出与前面的同学不一致的地方,最后教师讲解。
2、教师讲解“与”和“之”的分类,同学们把昨天做的关于这部分的作业与同桌交叉改正。
3、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回答, 课文写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那几个阶段。然后教师讲解(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4、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这三个发展变化阶段的详略安排有何好处(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利其然”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5、让同学们自主合作讨论,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讲述仲永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归纳总结
先请几位同学起来回答文中的.主旨是什么,然后教师再总结。本文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理解并记住文中的重点文言词句。
3、写一篇关于仲永故事的读后感,字数不限,感情真挚。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重点、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法、学法
指导点拨、
自主探究、互助合作学习
教具
投影仪
板书设计
伤仲永
王安石临川先生
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
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
教后小结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
估时
导入课题
投放目标
讲故事导入新课
1、教师讲一个“年级死囚犯,在临刑前咬下母亲半边耳朵”的故事。
2、讨论,年轻人的行为如何理解?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4、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1、讨论,年轻人的行为如何理解?
2、了解作者
3、初读课文
自主探究
1、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高、指导。
1、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质疑问难,互相解决
问题研讨
1、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2、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余闻之也/久。
3、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1、(分组讨论)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准备阶段:
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一个庸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出示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前学过他的诗,谁能背诵一首)
文题含义:伤:哀伤,叹惜。为仲永的遭遇而感伤、惋惜。王安石为什么要对方仲永哀伤、叹惜呢?同学们认真学习了课文自然就会明白。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看一分钟)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准文言语句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三、初读课文
(一)出示初读要求:(三分钟后比比谁读得熟读得好)
1、根据注释,读准字音。
2、注意读准句中的停顿。
3、反复朗读,把课文读熟练。
(二)指名读,根据情况板书纠正重点字的读音。隶:
谒:
扳:
称:
泯: 四、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一)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八分钟后分小组比赛试译课文。
提示:
1、人名、地名、年号等专用名词,不用翻译。
2、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适当调整语序。
3、把省略的内容补译出来,使译文通顺准确。
(难理解的字词、句子可请教小组的其他同学,小组解决不了,可以记下来全班讨论)
(二)学生自由译讲课文,讨论难理解的词句,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投影出示课下注释没有的重点字词。〔参考〕1.“借旁近与之”:给
2.“即书诗四句”:动词,写
3.“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4.“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5.“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6.“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7.“贤于材人远矣”:比
8.“卒之为众人”:最终
9.“如此其贤也”:好
10.“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①现在 ②本来 C、重点句子翻译 还自扬州:〔自扬州还,从扬州回来。〕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也。〔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吧?〕
(三)提出难以翻译的字词或句子讨论。
(四)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教师根据情况就翻译不准确的句子进行点拨。五、三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出示自学指导
(二)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组讨论交流,三分钟后回答
(二)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
(三)讨论上述问题。
1、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受于人者不至”。
3、你从作者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所以一定要珍惜大好的时机,努力学习。
六、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七、当堂训练。
(一)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父异焉
未尝识书具
邑人奇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稍稍宾客其父
不能称前时之闻 父利其然也
卒之为众人
环谒于邑人
或以钱币乞之
于舅家见之
借旁近与之 贤于材人远矣
余闻之也久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能称其前时之闻
(二)翻译重点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也。
(三)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提示:
1、可选择不同的角度(方仲永、方父、邑人)•
2、自由准备两分钟。
3、语言要简练、声音要洪亮。
八、课后小结 出示〔“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那些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抛掉“我聪明,慢慢来”,“我不学也行”等说法吧,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记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请同学们牢记这句话,并以此自勉。
九、布置作业。
把自己的发言整理成300字左右的文章,写到摘记本上。
附,板书设计:
5伤仲永
王安石
幼年:忽 即 立
少年:不能称
不使学
受于人者不至 青年:泯然众人
营丘镇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
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执笔:段玮
内容:伤仲永课型:阅读教学课时间:2011年3月4日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理解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学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讲学稿
2、学生按照讲学稿进行预习
知识链接: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
一、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二)字词积累及文学常识积累
1、将你所积累的重点词语写在下面
3、写下关于王安石文学常识积累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三)知识卡片,基础记忆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2、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3、对文中的“之”“于”“其”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之:
① 忽啼求之:
② 借旁近与之:
③ 余闻之也久:
④ 不能称前时之闻:
⑤ 卒之为众人:
于:
① 环谒于邑人:
② 于舅家见之:
③ 贤于材人远矣:
④ 受于人者不至:
其①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稍稍宾客其父:
⑤父利其然也:
(四)朗读课文,进行全文翻译
二、探究活动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活动一: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活动二: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活动三: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2、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想一想】作者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品一品】分析本文的某一处语言,体会表达上用词的洗炼、生动。
【说一说】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背一背】结合课后练习二,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
三、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
3、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
四、自我测试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邑人()环谒()不能称()
世隶耕()泯然()或以钱币乞之()
2.解释加粗字词的意思。
世隶耕()未尝识书具()
即书诗四句()自为其名()
邑人奇之()环谒于邑人()
3.指出下列加粗字词的词义或用法。
1.父异焉()2.稍稍宾客其父()
3.父利其然也()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邑人奇之()
4.填空
《伤仲永》的作者是()代的王安石,是杰出的()家、()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
五、应用与拓展
主题阅读丛书推荐阅读:
《成长的足迹·震撼心灵》————朱熹的《司马光好学》司马迁的《胯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眉清目秀,也还伶牙俐齿,想着唤醒他们的良知――自觉自愿的学习。于是开学就安排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期望用方仲永的遭遇让学生明白后天接受教育和自己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方仲永天资聪慧,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最终“泯然众人”,原因是“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王安石说“受于人者不至也”。由此可见后天家庭启蒙教育学习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责骂谴责方父,而是要对照当下的学生,他们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方仲永呢?
我的学生天资聪慧的好像没有,但都属于健康正常的人,也接收了七年相同的学校教育,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究其原因是家庭教育的不同。每个孩子来到世上就像一棵小树苗,有的父母为了孩子日后茁壮成长称为有用之才,就开始为孩子挖坑施肥填土浇水,精心地用力地挖了一个大大的树坑――因为父母明白只有根基扎得稳扎得深树才会长得高长得壮!有的父母随心所欲不愿出力随便挖一个小坑把树苗栽上,甚至于有的父母用脚在沙土地里蹭一个小坑把树苗一戳就完事了!用心的父母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都在关注素描的成长,为她施肥修枝剪叶;而不称职的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一旦孩子出问题就赖社会找学校,从来不从自身找问题。
老祖先说的话太对了,“至善莫若读书,至孝莫若教子。”
【第5课伤仲永教案】推荐阅读: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5课预习教案10-25
5.琥珀教案07-10
5年级书法教案07-12
5.1透镜 教案07-27
高级英语5教案09-12
《习作5》的教案设计10-09
科学教案5沉和浮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