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标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标体系管理评审报告(精选5篇)

三标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篇1

公司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目的:

公司最高管理层通过对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包括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保证“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和持续改进。评审依据:

1、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2、GB/T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3、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4、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5、管理体系内审结果;

6、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实现程度。

评审的主要议题:

1、管理方针是否持续适用,适应公司未来管理战略发展的需要;

2、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及管理方案贯彻执行情况,是否需要调整改进;

3、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顾客及其他要求的满足程度;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领域有哪些;

4、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应加强控制的领域有哪些;

5、内部审核反映的薄弱环节及需要改进的领域,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6、组织结构、职责分配是否合理适宜,资源配备是否充分并满足要求;

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综合评价,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评审后需完善的工作(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决定)。管理体系运行概述:

公司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经历了“组织发动策划——设计——文件编制——试运行——审核”等6个阶段,认证工作即将于9月份进行。

2002年8月,根据首届董事会精神和开展“管理年”活动的计划安排,靖电公司决定进行企业三大标准修编,同时开展三标一体化贯标工作。并任命总工程师李文学同志为公司质

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明确了领导机构、进行了工作分工,确定了实施步骤、制定了贯标工作进度表。委托北京中电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给予咨询指导,并制定了贯标工作计划,管理体系设计规划工作逐步开始。

经过反复斟酌和多次的修改完善,5月初,管理体系相关文件编写完毕,2003年5月9日,召开了“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发布会暨管理体系试运行动员大会,明确了公司“三标一体化”管理方针,发布了贯标文件(即:2003年版企业标准),“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从2003年5月10起开始试运行。为此,总经理杨尚谦做了题为《深入开展三标一体化贯标活动,稳步提升公司标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讲话。

为了保证贯标工作地顺利进行,公司先后开展了“内审员”的培训取证、管理人员“贯标”知识讲座和“三标一体化”管理知识考试等工作;培养内审员100名。党委中心组专门组织了“三标一体化”认证专题学习会。各部门也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多层次的贯标相关知识和标准制度的培训工作。

自5月10日自8月底,公司各部门依照标准规定,建立完善了相关记录、报表等运行证据,对文件管理以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要求的内容,依照标准规定进行了有效整改,因客观原因造成的一时难以实现的项目,结合公司实际编制了相关的实施计划,使管理体系相关文件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2003年7月8日至11日实施了第一次内部审核,7月29日对第一次内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了验证关闭。2003年8月5日至8日实施了第二次内部审核,8月22日对第二次内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以及第一次内部审核遗留事项进行了全部验证关闭。8月27日,又针对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管理评审。从验证情况看,历次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得到了全面而有效的整治,效果良好。目前,已经具备了迎接外审的条件。

对管理方针、目标适宜性的评价: 公司三标一体化管理方针是:

精益生产,强化过程控制; 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 控制风险,保障健康安全; 诚信为本,追求卓越品质。

这一管理方针既能与企业宗旨相适应,又能满足“一个框架,两个承诺”基本要求,与和 “团结 诚信 奉献 创新”的企业精神、“动力之源 追求不息”的经营理念紧紧融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纲领性、指导性和适宜性。

公司在管理方针的框架指导下,按照“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并保持目标和指标”的要求,充分考虑了法律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与期望,并有机地结合了公司经营计划、目标责任书、以及火力发电厂一流企业目标指标,在公司层面上从电能产品、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节能管理、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员工素质等6个方面建立了54项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指标,具有符合性和一定的高标准,做到了目标指标与管理方针的一致性,进一步体现了对产品质量、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承诺。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对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1、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不断适应电力市场竞争的特殊时期,公司开展的三标一体化贯标工作是符合公司当前需要的,符合公司的客观实际。

2、5月10日至今,公司两级干部对贯标工作认识明确,组织得力,从公司总经理到部门主要管理负责人,以及公司绝大部分职工,已深刻认识到标准化建设对企业实现程序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作用,贯标工作开展积极主动,效果明显。

3、职责分配注重协调性,避免了部门贯标职责和权限上的空白、重叠与矛盾,各部门的贯标职责与权限较明确和清晰,能满足和保证“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的实际需要。

4、体系文件结构清晰、层次明确、衔接协调、符合性好、操作性强、便于理解掌握和执行,能满足公司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需要,为公司提升管理水平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5、运行期间相关文件基本能够及时变更(包括替换、修订、新版、废止)体系有关文件,确保了体系文件的充分与适宜。

6、按照计划及时组织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两次内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了跟踪验证和关闭,审核中提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发现的不符合项(共计228项)和观察项经验证,已全部关闭,整治效果良好。

总之,通过三个多月来的管理体系运行以及两次内部审核,对推动全员的三标贯标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各部门职工已经形成了按照三标意求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贯标工作存在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个别部门还不够积极主动,“全员参与”还需进一步发动,相关培训工作需不断开展,贯标的深度、广度需持续加强。

2、体系文件的公开性不够,信息反馈的渠道不够顺畅,对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一些问题没有持续改进的纠正/预防措施计划。

3、从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报告中看,职工的抱怨比较多,今年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还不够,今后需要更加努力。

4、执行标准还不够严格,工作中还存在随意性的现象;

5、对管理体系运行相关证据的收集和整理还有欠缺;体系文件还有一些内容不符合企业的客观实际,在管理评审结束后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

6、管理方针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

7、一些人员对“持续改进”重视程度还不够,还不能熟练地应用好“PDCA”循环;

8、通过两次内审之后遗留的少部分问题,还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纠正措施。并按措施严格执行,逐步形成常态机制。

决议的纠正措施: 1、2004年开始将管理体系目标、指标与计划目标、责任书分层次进行步调和内容方面的“一体化”“一致化”整合,在、月度计划、统计、考核予以完整的体现。

2、结合管理体系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对管理标准进行修改完善,重点补充完善相关的记录表格等,实现相关记录、报表、报告等的规范化管理,确保记录充分、完整、清晰、有效和便于识别与查索,以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3、进一步加强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分层识别、收集、清理、应用,提高法制意识,重点解决好行业标准的缺口问题。

4、从外审结束至年底的一段时期内,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和归纳各自贯标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生产技术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需配合经营管理部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认识上还不太清楚或模糊的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归纳、研讨,形成明确的有计划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以期公司贯标工作能有一个较大的持续改进。

5、制定计量工作计划,积极推行计量器具的定期检验制度,加强计量装置与安全工期具的校验与检验。

6、进一步加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一体化的统筹工作,确保三大标准间的有机结合。

7、针对职业健康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每年底召开一次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由各职能部门汇报一年来在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方面所做的重点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下一工作的建议,经分析研究形成第二年工作的计划和重点,对职业健康防治的重点和监控点作出相

应的调整,由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达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作为第二年考核的依据,由人力资源部督促了解执行的情况,并负责定期向管理委员会通报。

8、安全环保部与人力资源部分别确定测点与监测周期,年初下达给环境监测站定期进行测试,依据测试数据及时作出分析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或建议,以提高有关部门的预防、治理工作。

9、明确责任,杜绝工作盲区。在职业健康安全的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是生产现场以外的工伤事故应有人负责调整、监督考核;防治设施、设备的投用指标应有人负责下达、检查考核,以实现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有效控制。

10、积极对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范围和工种加以认真地界定,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展预防和治理工作。

决议的预防措施:

1、进一步加强贯标培训和宣传力度,重点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培训工作:一是分层次的继续开展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二是在内审员加强对ISO相关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有计划分批派员参加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注册审核员的培训与取证工作,培养出公司的内审员骨干力量。

2、各部门应按照管理体系中分配的贯标职责切实发挥好各自的职能导向作用,履行和落实好职责,确保角色到位、分工负责、各保一方,严格执法,加强监督。

3、注意定期不定期的加强相关管理职责范围业绩情况的监测工作、统计分析工作、以及评审工作。如生产方面要在区分事故、事件、缺陷、不符合、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应加强对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的检查和业绩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评审工作,特别是需要持续循环的预防措施(如反事故措施)、应急预案(重大及常规性预案)应定期进行评审和改进。

4、经营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环保部、人力资源部要注意发挥好相关体系过程工作的统领作用,预防公司“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保持、持续改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平衡发展现象。加强信息收集、分析和深度评价工作。

5、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与作业环境的投入和改造力度,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同时加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加强危险场所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的检查与督促。

三标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篇2

关键词:三标一体,整合,管理体系

随着质量管理体系 (QMS)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MS) 、环境管理体系 (EMS) 标准的推广和实施, 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条件。

“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是指实施质量、环境与健康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资源、程序和过程等构成的动态管理系统。

一、邢台矿ISO9001、ISO14001和OHSMS18001管理体系整合的必要性

邢台矿于1999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 , 2003年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MS18001) 。由于贯标的时间有先后, 又由不同的部门主导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开始由运销科主管, 2005年由于人员的变动, 这项职能划拨到企管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由安检科主管, 体系文件有两套, 各类工作记录超过一千份, 两个管理体系各自为政, 检查重复, 每年都要进行至少两次内审, 两次管理评审, 两次外审, 接待不同的第三方定期审核的队伍与人员, 招待费与认证费重复提交, 让领导与员工疲于奔命、增加了工作的繁琐。当2010年公司下达《关于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通知之后, 邢台矿还需要重新建立一个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 , 更是无法正常工作, 邢台矿决定建立一个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又能满足标准要求, 所以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进行整合。

不同的管理体系的结合是组织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是实现组织对产品全过程控制的需要, 也是企业节约管理资源、提升管理效率的需要。将三个管理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

二、“三标”一体的管理体系的架构

邢台矿“三标”一体的管理体系包含了三个层次:1、构建适应“三标”一体管理的组织架构;2、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形成完整的“三标”一体管理组织体系;3、建立一套完整的“三标”合一的管理体系文件。

邢台矿“三标”一体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合一管理手册》, 《机电设备管理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程序》、《外购煤控制程序》等42个程序文件, 以各科的管理办法为支撑性管理文件组成。这些文件覆盖了全矿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和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 体现了全员参与, 确保了“三标”一体运行的有效性。

三、构建“三标”一体的管理体系的具体做法

邢台矿成立以矿长为最高管理者、总会计师为管理者代表的贯标领导小组, 聘请了世纪万安的老师对矿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基层技术人员进行讲课, 组成了以企管办为首的贯标攻关小组, 划拨经费, 制定奖罚办法, 展开了项目实施。

1、转变观念, 进一步提高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认识

虽然邢台矿已经建立了两个体系, 但是很多人都把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体系活动相分离开, 造成资料的重复整理, 无法正确运用, 针对这种情况, 邢台矿首先聘请老师对高层领导进行了培训, 让各分管领导对所属的单位的体系活动进行把关与审核, 最高管理者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学习、工作要做实做细, 不换思想就换人。通过广泛的宣传、严格的管理, 提高了全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进一步进行职责明确划分

成立了以矿长为最高管理者、书记为顾问、总会计师为管理者代表, 主持日常工作, 任命工会主席为员工代表, 各分管矿长为副组长的管理领导小组, 以企管办牵头组织对体系的建立和文件编制;各基层单位的行政正职是本部门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者, 负责本科体系活动的实施和操作性文件的编制, 各科设有联络员, 协助做好本科的体系工作。

3、搞好体系的教育培训, 提高技能

邢台矿针对基层员工开展“双述”活动, 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 让每一位一线员工对自己岗位的职责烂熟于心, 能够熟悉并且流利的背出自己在岗位应知应会的一切技能, 邢台矿发放各岗位的个性化的手指口述卡片。培训教师由内部骨干、矿领导、外部专家担任。培训形式不拘一格, 有班前会、班后会, 周三周五培训和交流互动。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一律从严, 实行闭卷考试, 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通过培训, 使每一名职业对本岗位涉及的人、机、料、法、环、制度、流程、注意事项清楚明白, 对于自己认知的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意见, 让管理者感到了压力, 中层领导在积极提高自己的管理知识与业务水平, 彼此形成了一个赶、学、超的局面。

4、成立考核小组, 提高文件执行力度, 增强体系的有效性

考核小组是由14名内审员构成, 涉及安全、培训、企管、机修等多个部门, 审核知识经过培训后, 有一定的提高, 邢台矿定期组织内审员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考核, 奖惩兑现。在落实上, 从来不把体系工作单独进行检查, 坚持这项工作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做到常抓不懈, 讲求实效。

邢台矿突出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环节, 第一次内审中出现的293项问题和第二次内审中出现的261项问题, 实行内审员包干出现问题的9-10个单位, 经过督促整改, 均已完全落实。最高管理者与各分管领导参加管理评审环节, 对环节出现的不足进行认真点评, 督促各科积极落实各项工作的纰漏, 提高了管理评审的有效性。

中国质量协会质保中心于3月22日和4月21日对邢台矿进行了两次外审, 得到了审核老师的一致好评, 顺利通过中质协质保中心的认证审核。

四、构建“三标”一体的管理体系的效果

1、通过对“三标”一体的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 企业的所

有经营活动都纳入体系管控范围, 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边的全覆盖管理活动, 管理流程清晰, 过程透明, 管理成本显著下降。

2、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安全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吉训平, 刘文平.贯标与构建四标合一的管理体系.北京: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 201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篇3

评审目的:分析 2009 外审前信息安全工作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明确本工作目标,提出改进措施、建议,确保信息安全方针、目标的实现和满足法律法规和客户的需求。

评审内容: ①

安全方针和目标是否正在实现,过去 4 个月中所取得的业绩是否达到、完成或超过安全 方针和目标的要求;

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过去 4 个月中管理与监督的状况,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管理体系运行是否受控、是否有效(近期内审结果); ④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⑤

听取资源充分性报告; ⑥

风险评估中提出的薄弱点或威胁; ⑦

客户反馈意见的汇总分析; ⑧

员工培训教育情况分析报告; ⑨

客户投诉及其处理情况汇总; ⑩

改进的建议; ⑪

其他日常管理议题。

评审组成员:

评审意见和结论:

1、本公司按照 ISO27001:2005 的要求建立的管理体系全面覆盖了应用软件的开发、系统 集成活动和电子验印、票据防伪系统的生产活动;从运行以来,管理体系得到了不断地改进 与完善,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2、《ISMS 手册》规定的本公司的安全方针、目标,符合准则要求和本公司实际情况,通 过努力正在逐步实现。

3、《ISMS 手册》中所列的控制项(133 项参数或指标)是真实的。与之相关联的机构和岗 位设置是合理的,机构及岗位的职责分工明确,切实可行;与之相关联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 源配置是充分的、合理的;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环境条件是符合要求的;各个要素、各个程序和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循环是封闭的。

4、管理体系运行以来,管理及监督人员开展了有效的工作,监督管理工作有明显成效。上半年共进行了 1 次内审,内审覆盖了本公司所有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内审共发现 9 个不 符合项,这些问题均已得到了纠正;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良好。

5、采用附录 A 中的 11 类控制方式,其中其中删减了 8 处,其余 125 个控制点得到了满意 的结果,存在少量的一些问题(详见内审报告),也已提交了整改报告。

6、我公司 2009 工作类型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工作量将会进一步增加。计算机系统的点检监督监测频次可以再次增加;为了进一步加强为客户的服务,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委 托监测软件的测量也可进一步增加

7、客户反馈的意见,如对信息安全的信心保证;2008 年未接到客户投诉,但通过认证是增 加信心的有效手段,顾客意见将得到满足。

8、内部控制活动正常,但信息沟通还需进一步通畅,员工自觉学习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培训的方式要不断改进。

9、现场记录填写的质量存在问题较多,需进一步加强;内审员的监督作用需要加强并充分发挥。综上所述,本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一套文件化的完整的受控的体系文件;并建立 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置了相应的岗位、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其机构、岗位和人员的职责明确,配置了相应的检测设备、软件、采用符合要求的标准、方法标准、测试软件、程序和有 效服务。由此建立的一个为达到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而相互关联的要素进行了系统优化整合的管理体系,对本公司开展数据存储、培训等活动是适宜的、充分的和有效的。会议作出以下决议:

1、现行实施的管理体系文件是本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唯一的指导性文件。

2、本公司各部门和全体人员、外包方都必须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应注意利用日常点检,不断确定持续改进的措施,实现本公司的信息 安全方针和目标。

3、本公司总经理应带领全体人员积极营造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氛围和文化,保证管理体系的 有效运行。

4、由总经理及时完成本次管理评审报告;技术服务部负责整理本次管理评审记录并归档,同时传递给其他部门,输入下一计划。

5、管理评审报告分发范围:各部门负责人和内审员。对今后工作的改进要求:

1、应不断提高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提高体系文件 的运行效率,通过体系外审视最近的目的。

2、加强对体系文件的宣贯和学习,讲究方式,提高效率;加强对软件及应用专业知识和相 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他们具有与其所承担任务相适应的工作能力。

3、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加强对威胁的认识,并据此完善调查制度,逐步建设一套完 善的应急监测、响应系统。

4、进一步加强数据储存机房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的应用的水平,尽快完善同步备份制 度活着尽量减少储存的备份时差。

5、进一步了解管理部门、社会各界需求及园区企业的需求,细分这些需求,逐步满足这些 需求,增强本公司竞争力。

6、日常监测工作的安排要提前,加强计划性,细化月计划、周计划,使各项工作开始之前 有足够的时间准备,降低忙中出错的几率。

7、责成网络部,尽快完成支持业务可持续性设备的科学演练。

8、加强对纠正预防措施处理意见的学习,上半年派相关人员前往咨询机构做进一步的学习交流,提高本公司纠正预防能力。畅通顾客意见的渠道,加强收集顾客意见,增强重点项目、重点客户的关注程度。

9、上述的输出,要在下次监督审核以前完成,责成各主管职能部门经理监督负责。

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

日期:

管理评审质量负责人体系运行报告 篇4

报告部门:西藏林芝土木水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报 告 人: 达娃

报告日期:2011年8月03日 2010——2011实施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报告

回首11年检测中心整个体系运行情况,在检测中心全体员工的配合及领导的支持下,有效实施运行了整个体系管理程序,其中有进步,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根据11年管理评审计划(通知)要求,现将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行情况汇报如下,供大家审议。

一、检测中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

11年检测中心整体工作量较去年相比,明显增多。在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检测中心在整个管理体系运行中,全体人员积极响应,领导重视,并能够以客户所需为焦点,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体系文件、方针目标进行深入的学习,使我检测中心质量方针、目标为员工所理解和执行,各责任部门、人员均能够按体系运行要求各负其责,保证了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正常运转,质量管理体系活动运行状况良好。

根据10年检测中心整个运行情况,为更好的保证检测中心整个体系运行的充分性与有效性,保证检测方法的规范、准确,11年检测中心共制定了8个质量、技术控制计划,分别为:日常监督计划、内审计划、管理评审计划、培训计划、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仪器设备检定计划、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质量监控计划。各计划的完成,验证了检测中心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保证了检测方法的准确。下面我就全年整个体系运行情况做简要的概括。

1、服务客户、抱怨处理工作 为保证检测活动运作和判断的诚信性,检测中心全体员工以信守承诺及严格遵守行为规范,维护委托人机密信息,让客户放心满意,确保方针、目标的实现为己任,认真的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当中。检测中心全体检测人员均持证上岗,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

检测中心始终以热情、诚信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客户,尽可能的满足客户要求,经统计向客户发放客户满意度调查表,13份,收回13份,客户满意度达100%。

到目前为止,客户抱怨纠纷的事尚未发生,但我们仍时刻关注客户的要求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2、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按《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要求,11年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了重新的调查、评价、选择活动,共选择了2家合格供应商(详见供应商评价登记表)。对影响检测和校准质量如:标准物,及消耗品和服务的采购均在合格供方范围内选择。在对服务和供应品的供应商评价以及对供应品和服务的验收等环节实施了有效的控制管理,为检测活动提供了有效的质量保证。

3、文件控制情况

根据相关内(外)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工作量和工作类型需求的变化,本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文件的更新、补充、作废、编制、审批、发放、收回及标识等环节的控制管理工作如下:

(1)外部技术文件:对所有技术文件,包括新购置的更新补充的、已作废的标准规范等外来技术文件均进行了确认、批准、登记、编号、标识

控制管理,防止过期失效、作废文件的误用。使文件(规范标准)均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文件的有效版本。

内部技术文件: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了换版,指导书内容作了部分修订。(2)内(外)部质量文件:内部体系文件进行了换版,外部质量管理文件因新版发放,更换了 6份,文件均按要求进行了批准发放,且均处于受控状态。

4、学习培训情况

11年检测中心质量监控重点加强人员培训的力度,着重加强培训后的有效性验证,在技术负责人的组织下,按照《人员培训控制程序》编制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员培训计划,保证和满足了检测中心检测活动的需求。人员培训形式多样化,遇到问题随机培训,现场考核验证培训效果,使各检测员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新的检测方法。

按体系运行需要已组织7次全员培训,网络学院自学每人平均超过20学时,经考核全部有效;

检测中心人员的技术能力,是决定检测中心整体素质的必要保证。检测中心人员培训,在技术方面,保证了检测方法的准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质量方面,使全体员工对检测中心管理体系及各项制度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好的配合了体系运行工作。

5、记录控制

全年检测中心在运行管理体系和检测试验工作中所形成的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均按《记录控制程序》要求,实施了确认、批准、登记、标识控制管理。并按要求对具体责任人员明确了对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存档、借阅、维护和整理等环节的管理责任,严格执行管理体系运行规定,使我检测中心记录控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控制防止记录损坏、变质、丢失。

6、质量活动不符合的纠正/预防/改进运行情况

本依据《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实施纠正措施程序》,《实施预防措施程序》对于本在日常监督、内部和外部审核时发现存在的不符合项的纠正/预防/改进运行情况做如下分析总结。

(1)在实施日常监督计划中完成了31个项目的监督,收到日常监督记录表317份,其中不符合监督项14份,所出现的不符合均为一般不符合。针对不符合项,综合管理部及时组织了相关人员进行了现场整改,经验证能够满足要求,并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在实施日常监督中,质量监督员能够按照程序,按照计划,对所监督项目进行实际的监督检查,对未构成不符合项的问题由责任人现场纠正,避免发生潜在的不符合。

完成《现场检测工作监督记录》27份,按照质量监控计划定期组织质量监督员对检测活动进行监督,工程检测室全部检测工作均严格按照“检测工作控制程序”进行。

(2)7月份检测中心内部审核发现不符合项3个,(详见本报告内部审核部分)不符合项中归属本质量管理方面的有 2 个,针对不符合项,综合管理部及时组织了人员培训,加强了检测人员对新规范的理解,加强了对管理软件的日常维护;其他不符合项的纠正/预防/改进运行情况(详见技术负责人及其他工作报告)。

(3)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计划于10月份对我们进行复评审。

7、设备维修保养及测量溯源管理情况

检测中心对测量用的检测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检定、校准均进行了有效的控制。能够保证其量值的准确,并能溯源到国际单位制及国家计量基准。依据年初的质量技术控制计划,共组织实施日常设备维修保养记录43次。通过对试验仪器的日常维修保养,避免了因各种小问题而导致试验机瘫痪的现象出现,有效的保证了仪器设备正常运转。

8、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为确保检测中心质量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检测中心按《内部审核程序》与《管理评审程序》两个程序,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持续改进。

(1)根据内审计划的安排,检测中心于2011年8月01日至2011年8月2日开展了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活动,由本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了本次内审活动的开展;按照已批准的内审计划,召开了内审预备会,明确了内审组长、成员,明确了日程进度及小组成员分工,按《内部审核程序》开展现场内审活动;通过本次内审共查出3项不符合,即:①部分检验记录不完整。②新上岗人员对标准掌握不够熟悉。③留样室过道较凌乱。针对出现的不符合项,检测中心及时的召开了会议,分析原因,明确了整改措施,由综合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按照整改方案认真负责的进行了整改。全部不符合项经整改、验证效果有效。上述程序运行体现了我检测中心不

断追求改进的需求,同时充分验证了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适应性、持续性及充分性,管理体系运行是有效性的。

(2)通过本次内部审核,相比去年内审不符合项数量有所减少,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本质量负责人建议: 9.样品管理控制情况

11年整个样品管理基本能够按照《样品管理程序》进行有效的运行,保证了样品管理的规范性。

10、结果质量控制

按能力验证计划组织完成了外部比对2次,其中包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能力验证一次,编号为CNAS T0522工业分析检验能力验证,结果未通知;编号为CNCA-10-A16工业分析能力验证,结果未通知;参加山东省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能力验证一次,编号为577012和804012的工业分析,全硫、发热量,结果全部合格。

13、结果报告

共抽查报告59份,对检测中心结果报告的规范性、编制涵盖的信息、签发、合格率、存档等各环节进行了抽查。未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报告出现,通过报告抽查,验证了我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满足了检测中心质量方针目标,保证了量值的统一和数据的准确,报告无结论性差错,合格率100%。

(二)管理体系文件的完善与持续改进

本检测中心管理体系完善与持续改进方面,主要根据检测中心内部和外部实际工作情况需求和要求,对体系文件进行了换版。换版后的文件通过内部审核满足准则要求。

(三)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和充分性与有效性

通过上述对检测中心全年整个体系运行分析,检测中心方针、目标、管理体系和技术运行能力等检测工作的完成状况,验证了管理体系是持续适宜、充分有效的。1、11年检测中心针对外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客户的反馈(包括抱怨),以及内部(如:设备、设施、人员、机构、技术能力(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情况需求的变化,对管理体系及时进行修订改进,使管理体系在整个运行实施过程中充分有效,验证了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是能够适应内部需求,是持续有效的。

2、检测中心11年进行了3年一次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复评审。在这次评审过程中,检测中心管理体系能够满足评审要求,针对评审组提出的问题,做到了及时纠正、预防、改进工作,充分验证了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适应性、持续性、充分性与有效性。检测中心全面积极按管理体系展开控制活动收到了实效。

(四)目标分解完成情况

(1)在目标分解计划中质量负责人负责保证检测中心管理体系的贯彻和执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有效;方针目标贯彻到主要岗位100%;内部审核覆盖率100%;对于体系运行出现的不符合及时处理,不符合处理率100%;及时纠正,不断寻求改进机会。

(2)目标分解计划完成情况:检测中心管理体系的贯彻和执行,通过全年检测工作的完成状况、内审考核,验证了本检测中心的方针、目标、管理体系是持续适宜、充分、有效的;是能够适应内部需求,是持续有效的。

二、存在问题

根据检测中心全年的体系运行情况、内审情况中的不符合项分析,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加大检测中心检测人员(尤其是新员工)的技术水平仍然是比较突出重要的工作。日常监督工作仍然需要提高监督力度,提高质量监督员的监督意识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保证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建议

11年检测中心整体的工作量较去年相比,明显增多,在检测中心全体员共同努力的下,全年工作基本满足要求,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因工作量大,人员变动,人员补充不及时,给整个检测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根据11年检测中心全年体系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不符合项,提出如下几条建议及实施办法:

1、加强人员培训,重点加强技术文件的学习。

11年整个检测中心人员技术水平偏低,尤其对标准掌握不够熟悉,12年加强人员培训,改变往年流于形式的培训方式,培训教师提前掌握培训的内容,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每人带着问题听讲,培训完毕由培训教师一一解答,只有带着问题听课,提前预习标准,才会有所收获,实现培训的真正意义。另外建议部分技术管理人员参加外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对本室技术文件的审核,各负其责,保证本室的技术管理资料满足技术要求。

2、加大日常监督的管理力度。

细化12年的日常监督计划,明确质量监督员的具体职责及工作内容,要求具体的质量监督员,认真负责的监督好自己所负责的项目,由质量负

三标一体管理体系重点工作 篇5

2016三标一体管理体系重点工作

1、着力推进作业文件整合精简,优化体系流程,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内容科学的新型标准体系。

● 梳理优化公司各级制度,重点推进操作部、HSE部作业文件及表单的有效整合精简,废止一批不适用的文件,整合修订一批可优化的文件,搭建结构合理的制度框架体系,实现体系制度文件的精准化管理。

● 逐步将体系文件标准与安全标准化、CDI-T标准进行深度融合,落实各标准条款要求与体系标准的结合,初步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

2、强化制度落实,建立多形式多层级的体系督查机制,为体系制度的落实奠定基础。

● 推动建立多层次、全覆盖、多方式、高质量的体系督查机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专项与综合检查、内部稽查与交叉稽查等多种检查形式促进制度落地;建立班组级、部门级、公司级等多层级体系督查机制,推进体系自查机制建设,强化第二方、第三方检查意见的整改落实,全面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和执行率。

● 组织开展好上半年和下半年体系标准全要素内部审核工作,推进审核思路从“条款式”检查向“过程方法”检查的转变;做好第三方QMS、OHSAS体系监督审核和EMS体系再认证审核工作。

3、实行体系管理与创新推动并举,实施“标准化+”行动,激发体系建设的内驱力。

● 将体系管理与创新推动深化融合,对一些较成熟且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和重大重点改善项目的管理成果纳入标准化文件,确保体系建设与业务管理的高度协同。

● 实施“标准化+”行动,推进标准化制度在公司各岗位、各过程中的推广运用,尤其要完善内部财务管理、数质量管理、自控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工作。

4、完善体系考评机制,提升合规团队成员业务能力水平,加强体系外部交流,促进体系工作深入发展。

● 进一步夯实体系内部运行,融入宏川智慧仓储板块合规工作考核和评比;结合2015年内部体系绩效考评情况,进一步完善体系考评制度内容,强化对工作短板的考核力度;新增兼职合规员考评要求,进一步提高考评的公正度和合理性。

上一篇:《图像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下一篇:教学设计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