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鲁迅 野草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4.鲁迅 野草(共9篇)

4.鲁迅 野草 篇1

1.秋夜

秋夜中的各种意像:天空是黑暗势力,枣树是富有斗争精神的战士,小红花是百姓,小青虫是有志气的青年。表明了作者对这些对象的态度。

2.影的告别

文章是鲁迅对自己的剖析,自己思想的交战。影是指代自己,而告别的是自己要摆脱的 方面。鲁迅一直对自己的“毒气、鬼气”不满意,所以不想让青年人去学习自己这方面的东西,这些气指的是自己对这个世界太过于批判,见东西太深。

3.求乞者

鲁迅通过写自己对求乞和布施的厌恶,写出自己追求超越物质的精神解救世界的观点,对那些肉体的饥饿的布施只能给求乞者贪婪,而不能扶起他们的精神剂量。

4.复仇

一对裸男女,手拿武器,对峙在沙漠里。无聊的看客围满了,但是还没有出手。鲁迅就 是通过这样的诱,吸引了那些无聊的看客,到最后那些无聊的看客自动解散了。这就是一种对这些喜好热闹者的复仇。

5.复仇

(二)写耶稣为了拯救以色列,把自己钉上了十字架时身边的各种人的表现,和耶稣当初对他们的嘲讽和最后因为肉体的痛苦甚于精神而失败地绝望。而所谓复仇者,则体现在受钉杀时对当权者的残酷与民众的麻木的玩味上,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的精神上的优越感,虽然在最后的肉体毁灭的痛楚中败落

6.希望

鲁迅的希望指什么很难回答,因为这篇文章是在五四之后,是在见很多青年沉沦之后写 的文章。他说的希望是虚妄的,自欺的,更多的是失望,绝望。但从中也看出了鲁迅对青年人曾经充满了希望,但这种失望或者绝望是一时的,希望之歌还是会继续的7.雪

鲁迅在此散文中描写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写出朔方雪的不美艳、不粘连、在凛冽的 天宇中纷飞、旋转,这正是孤独的战士的写照。

8.风筝

风筝是鲁迅接近现代教育的一篇给我们教育事业的很大的启发,他告诉我们要尊重孩子 的创造性,不能对孩子的兴趣和奇怪的想法进行磨灭,对孩子纯洁的愿望进行扼杀使他非常内疚。

9.好的故事

这个美好的故事只是发生在梦中,当梦一醒来,发现现实和梦的距离是如此遥远。极力 描写这梦的美好是为了突出现实的寂寞和孤独,同时也是对儿时记忆的回顾。

10.过客

全文的中心是:“不,我还是走好”过客与老人、孩子的对话中显示了自己对自己目标 的坚决,虽然前方是坟墓,虽然不知道确切的要到哪里去但是这个孤独的战士还是选择了继续往前走,坚持求索的迫切心情展露无遗。

11.死火

作者用自己超然的想象力描述了一朵死火被冻结在冰谷中,在放进自己口袋的那刻,它 复燃了,然而带出去会燃烧,不带则又会冻结的两难境地。冰谷象征着这个冷冷的世界,死火指热血的青年,最后他选择了与大石车一起灭亡,即反对势力一起灭亡的决心。这个火种比喻忠义人士。

12.狗的驳诘

人们都说狗势利,其实人不甚狗,比狗更加势利。

13.失掉的好地狱

中国的历史,就是这帮反动家伙取代那帮反动家伙的历史,他们的独裁统治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是更大更深的苦难。他们在“起义”——推翻旧统治之始,无一例外地用好看的招牌,诱人的说教迷惑民众,利用人民的力量为他们夺取统治权。当他们踏着人民的血肉坐上皇帝的宝座时,立刻就把社稷变成他的家天下,把人民当作牛马来任意驱使奴役。因而,“地狱是照样的地狱”。

13.墓碣文

反讽作为一种结构原则,往往表现为作品各部分之间的压力,任何叙事一旦进入文学作品,就会受到文学语境的压力,同时又给予语境以冲击。这种互相间的压力如果使叙事反向指向了自身,产生了自我矛盾,便构成了反讽。反讽的存在,使文本中各种对立因素结合而成审美对象的有机整体。(反讽的概念)

鲁迅在痛定之后,逐渐摆脱了痛苦,重新解剖自我,以求认识自我,表现出鲁迅与旧我尽快决绝的态度和心境。任何人,包括鲁迅,都无法完全知道自己的本心,但人又都是眷恋本心并在本心驱使下做着种种事的,这的确是一种最深广的人生悲哀。

其中死尸的我是无需遮掩的我,“我”则是有所顾忌的我。

14.颓败线的颤动

记叙的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女儿,曾经用出卖肉体来把它养大的母亲对她来说是一个丢脸 的人,是一个包袱。母亲这种委屈不能向任何人表达的愤懑和悲哀。也暗指那些哺育了,或者为新生活丧生的革命斗士不被群众所理解的悲苦。

15.立论

鲁迅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告诉我们不但在写作文立论时,更是在做人上,都希望能 达到一种说谎的能够得到惩罚,说实话的能够得到鼓励的环境。

16.死后

17.这样的战士

这一篇塑造了战士的形象,也勾勒出了对手的嘴脸。敌人打着慈善家、学者、正人君子 的旗号做着危害中国的事,而战士是不受欺骗的当这些敌人假装自己是公正公平的。

18.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文章讲述了奴才向聪明人和傻子诉苦,聪明人用廉价的同情话就收到了奴才的感激;而 傻子却用实际行动改变奴才的处境却得到了奴才的告发。鲁迅这颗对充满奴性的百姓的愤懑也从这里得到体现。

19.腊叶

文章以许公的角度,写了青年人和许公对自己身体的关怀。其中那片枯的枫叶就是对自 己的象征。

20.淡淡的血痕中

文章写了做着对造物者的憎恶和藐视,对造物主的良民的怜悯和哀矜,造物主无法灭尽 人类,因为还有叛逆的武士在。

21.一觉

4.鲁迅 野草 篇2

然而, 自问世以来, 对于《野草》的主题, 因其语言晦涩, 现在仍莫衷一是, 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对旧社会痼弊的针砭, 2.对人性战斗精神的讴歌, 3.自我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近年来, 又有学者认为《野草》是一部爱情诗集, 如胡尹强先生的《鲁迅:为爱情作证》一书, 则明确提出鲁迅写作《野草》一书就是为了给自己和许广平之间的爱情作证, 《野草》其实就是一部爱情诗集。他的论据之一就是《题辞》“我以这一丛野草, 在明与暗, 生与死, 过去与未来之际, 献于友与仇, 人与兽, 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但是, 《野草》就真的只是他个人情感经历的自白书和爱情的证词吗?如果不是, 《野草》的主题又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 《野草》中的确有不少描写爱情的篇章, 但这并不代表着它就是一部单纯描写爱情的作品。确切的说, 它是一部借个人情感经历, 揭示国民 (也包括作者) 的内心阴暗面及灵魂缺陷的自省书;它是一封在爱与不爱的剧痛下, 在希望与迷惘的纠结中, “本我”与“自我”不断交锋, 对旧道德下的爱情观所下的一封挑战信;它也是作者“潜意识”下真性情的流露和对新恋爱观的诠释与践行, 它更是作者在彷徨中对仍在“铁屋子”里沉睡的国民的又一声呐喊。

《野草》中有9篇都是以梦的形式构思成篇的, 即《影的告别》、《好的故事》、《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其中后7篇均以“我梦见自己”开头, 以逃出或逃不出梦魇结尾。而《好的故事》《影的告别》虽未明确说出但其实也是在写梦, 只是换了一种说法。作者将自己置身梦境之中, 频频使用“梦”这个意象到底有什么寓意?这种罕见的大胆奇崛的写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胡尹强先生在《鲁迅:为爱情作证》一书中提出:7篇连续的“我梦见”是鲁迅和许广平之间爱情进入新阶段的体现, 这一阶段鲁迅的爱情迅速升温, 但伴随而来的, 不仅仅是欣喜:

……有大石车突然驰来, 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 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就坠入冰谷中。

“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 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

“死火”是作者自身的象征。爱情的“温热”唤醒了“死火”, 使他“跃起”, “如红彗星”, “出冰谷外”远离了封建制度的“冰山”, 但它同时又让鲁迅感到忧虑:大石车的闯入, 让我的爱情成为悲剧。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但我们看到的并不仅仅是鲁迅对感情的态度。让我们看看《野草》中其它梦境的描述。

“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

……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我逃走了。……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 梦是人在睡眠时由于超我监督的松弛、被压抑的冲动和愿望乘虚而出形成的一种精神现象。人的潜意识总是把未满足的愿望和隐忧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 以缓和人生矛盾, 宣泄情感, 调整人格。在梦境中, 人可以不遵循醒觉时的思想逻辑法则, 冲破时空限制, 自主的进行精神创造。“任何相当繁杂的梦都是各种精神力量冲突后协调的结果”。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其一, 狗的驳诘实际是作者对国民“势利”、“主奴根性”和封建等级制度的驳诘。作者借“势利”的狗对人发表了一番尖刻真实的议论, 对整个人类社会作出了根本性的哲学和伦理的思考。相对于狗, 人类的科学文明一方面使自己脱离蒙昧状态;另一方面也使自己开始分别铜和银的贵贱……主和奴的上下。而主奴关系, 正是人类社会产生“势利眼”的根源。所以, 狗的驳诘正中其弊, 人实不如狗。其实, 狗和人实际上被作者互换了, 这种看似不合理的梦其实是作者理智底下潜意识流动的结果, 狗所说的正是作者在现实世界里想说而无法说出的。

其二, 狗所批驳的缺陷, 在作者身上并没有明确表现, 作者却落荒而逃, 这该如何解释?胡尹强先生又提出:这牵涉到鲁迅、朱安和许广平三人之间的关系, 鲁迅害怕狗批驳他“喜新厌旧”。狗的话并没有说完, 有学者推测, 狗没有说完的话应是“我还不知道新和旧”, 胡尹强先生或许是把这个新和旧狭隘地理解为“新人和旧人。我们知道鲁迅是无所畏惧的—“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他将这种逃走与无言以对毫无保留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实为其自我审视, 深刻剖析与尖刻批判的无所畏惧之体现。作为新思想启蒙者与倡导者的鲁迅, 正是通过新旧思想纠结中的强烈交锋来展示那个时代青年面对爱情等一系列人生选择时, 心灵上所受到创伤剧痛。于是我们推测, 这种存在于鲁迅头脑里的潜意识与梦境也是那个时代青年的隐忧与呼喊, 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模式。

同样的梦境在《失掉的好地狱》和《墓礍文》中再次出现。

《失掉的好地狱》形象概括了人、鬼、神争夺地狱统治权的所谓革命:魔鬼曾战胜天神, 掌握主宰一切的大威权, 但被人类推翻。人类掌握主宰地狱的大威权之后, 不仅没有解放欢呼他胜利的鬼魂, 反而把地狱的鬼魂当作“人类的叛徒”, 予以“永劫沉沦的罚, 迁入剑树林的中央”, 却对阿谀成性的牛首阿旁给以“最高的俸草”, 魔鬼又“去寻野兽和恶鬼”, 准备反扑去了。这真是一幅“取而代”式革命的绝妙缩影。诚如鲁迅所说的:“称为神和称为魔的战斗, 并非争夺天国, 而在要得地狱的统治权。所以无论谁胜, 地狱至今也还是照样的地狱。”

作者借梦将现实社会变形伪装, 重新组合, 我们看到的实际是现实社会在鲁迅建构之梦中的一个投影。在他的潜意识里“至今为止的统治阶级的革命, 不过是争夺一把旧椅子”, 是打倒旧奴隶主、自己做新奴隶主的“取而代”式的革命。我们还可以看到, 鲁迅借魔鬼之口指出, 人类在残杀的酷烈远胜于地狱, 人才是地狱的掌管者。“人性”遭到了作者强烈的质疑和嘲讽。

在“好地狱”里, 代表作者恋情的曼陀罗尚能生存, 开出“极其细小, 惨白可怜”的小花, 而当“人类”获得地狱的统治权“曼陀罗花立即焦枯了”这又是何意?在旧制度下, 鲁迅的这一段恋情还可以残存, 但面对新道德, 这种恋爱关系却是万万不能的。旧道德讲究“孝道”“父母之命”, 而这种旧道德在鲁迅身上留下了暗影, 使得他不能选择自己的幸福和婚姻。这种包办式婚姻使得鲁迅与朱安的结合成为毫无爱情可言的精神坟墓。追求爱情的“本我”被所谓的“伦理道德”淹没, 理性的“自我”则将作者关于爱情的追求压制在底层。曼陀罗花的“焦枯”则是鲁迅对病态的“自我”的辛辣讽刺。

由此, 我们又联想到《墓礍文》中“, 自啮其身, 终以殒颠”的“毒蛇”意象。这又何尝不是他自身的写照呢?在新旧道德间往返徘徊, 在“本我”与“自我”间游走不定, 作者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迷惘与纠结。他将自己的灵魂从旧道德的“地狱”里拯救了, 却又在新道德的炼狱里再次陷入煎熬……这一切都是旧道德对人的思想的荼毒!

对于《颓败线的颤动》和《立论》, 胡尹强认为这两篇是鲁迅对于恋爱前途的隐忧与愤懑。其他学者认为他们表现的并非同一主题:前者表达的是鲁迅对于妇女问题的关注, 后者则是对“说谎的遭好报, 说必然的遭打”这一奇怪现象的批判。下面我们就具体文本来分析。

《颓败线的颤动》是一个真真实实的“梦魇”, 母亲年轻时以肉体的牺牲养育女儿, 垂老却被女儿一家抛弃。

……

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 她那伟大如石像, 然而已经荒废的, 颓败的身躯的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 每一鳞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空中也即刻一同振颤, 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涛。

读到这里, 我们不能不从鲁迅的梦境中惊醒:作者在现实中所不能明确做出的对那些虚伪的道德的批判与讽刺都在作者的潜意识层面汹涌奔流, 那些所谓的伦理在梦境里被无情的颠覆与嘲弄。

《立论》则将这种在现实的强大的自我的压抑下的本我的无奈与困惑再次以梦的方式宣泄出来:“说要死的必然, 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 说必然的遭打。”说谎, 这是鲁迅不能做到的, 他只有奉行“打哈哈主义”了:“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荒诞的言语表象下, 其实潜藏着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深刻的自省意识。这种言语实际是对旧社会的嘲笑。

换个角度, 从爱情层面看, 可知当时社会对这一段爱情的压制与反对, 作者显然是看到了这种不利因素的, 他的内心正做着激烈的斗争, 这两篇诗便是他内心彷徨迷惘的表现。

而《死后》中的人们有着《示众》中看客般的冷漠麻木, 他们冷漠麻木地看着他人死去, 最终也必将在其他看客的冷漠麻木的“看”中离开人世。鲁迅将现实以幻象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让他们看到自身的影子, 鲁迅是清醒的, 然而他对于这些愚昧的人的命运的思考却只能以梦来暗示,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但悲剧并不是鲁迅梦的主题:

我觉得在快意中要哭出来。这大概是我死后第一次的哭。

然而终于也没有眼泪流下;只看见眼前仿佛有火花一闪, 我于是坐了起来。

“我”已经死去, 如何又能坐起来?应该说这是作者对于未来的美好的希望, 对真实“本我”所代表的个人觉醒战胜披着虚伪的道德外衣的“自我”的一种预言。

《题辞》是作者最后完成的, 它可以视为《野草》整个思想的总结。作者希望通过这一丛“野草”对旧道德宣战, 替新道德呐喊, 唤醒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人的“本我”:“野草, 根本不深, 花叶不美, 然而吸取露, 吸取水, 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 各各夺取它的生存。”野草的生命力何其顽强!“地火在地下运行, 奔突;熔岩一旦喷出, 将烧尽一切野草, 以及乔木, 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地火会烧毁地面上的一切事物, 在新的道德土壤和意识形态下, 野草也必获新生:“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 这野草也再不会是《失掉的好地狱》里面“细小的, 可怜”的曼陀罗了, 高大的乔木也会重新破土而出。

通过上述分析, 透过鲁迅《野草》中梦境的潜意识层面, 我们看到作者不仅仅是在描写他的爱情, 更多的时候, 我们看到的是鲁迅内心的自我解剖。可以说, 一部《野草》就是鲁迅在不断对自身的不断反思和自省的过程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书, 他、用深刻的自我剖析为旧中国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人们而奔走呐喊。

摘要:鲁迅一生唯一的散文诗集《野草》, 以其内容之庞杂, 思想之艰深晦涩, 加之语言之优美, 一直都吸引着许多学者的研究与探讨, 成为鲁迅创作上的“谜点”, 笔者结合鲁迅的相关经历以及对《野草》中梦境的分析, 试图通过精神分析的理论, 揭示出《野草》的主题意蕴。

关键词:梦境,自我,本我,潜意识

参考文献

[1]鲁迅:《野草》, 《鲁迅全集·卷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胡尹强:《鲁迅:为爱情作证》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3]石尚文, 孙仲强《<野草>浅析》-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王瑶:《鲁迅作品论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5] (奥地利)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周艳红, 胡惠君译, 三联书店2008年版

[6]海萍丽“黑暗中的颠覆与狂欢——试析《野草》中的梦,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 《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1期

探讨鲁迅《野草》的教学 篇3

关键词:鲁迅 《野草》 绝望 希望

1925年元旦,内心极度矛盾的鲁迅“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写成了散文诗《希望》。文中两次引述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句话:“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野草》中鲁迅寻求希望,与绝望抗争,敢于直面存在的虚妄。绝望与希望之间的矛盾不仅来自于外在的客观世界,也来自鲁迅内在的精神世界。与鲁迅沟通,是解读《野草》的第一把钥匙。

在鲁迅的人生经历中,有着许多伤痛:幼年丧父,家道衰落,婚姻不幸,兄弟失和等。这不仅使他过早地面对“病”、“死”等人生沉重的课题,也给他富于责任感的心灵带来了过度负担,使得他的生命色彩过于灰暗凝重。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小康之家,童年生活无忧无虑。后因祖父科场案入狱,家境转入败落。父亲又卧病至去世,生活陷入困顿之中。幼小的鲁迅努力地为父亲的病奔波,为母亲分担家务和忧愁。这些遭遇使其早熟,不仅让他体验到生命的脆弱短促,人生的生离死别,世态的炎凉冷暖,生活的艰难曲折,而且使他形成了睿智、敏感、勤思、坚忍的性格。鲁迅独自去面对艰难困苦的生活压力,任劳任怨地接受各种苦难和折磨。他在作品中反映出的绝望、苦闷、压抑、寂寞的心情同他的家庭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

鲁迅生活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处在时代及家国的最全面混乱破碎状态之中,他的艺术家的触觉在探测人生百味时得到的是更敏锐的痛楚,而他宿命的历史责任感却让他做了“舍我其谁”的开路先锋,去体验更广阔的黑暗与苦痛。面对内忧外患,深受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影响的鲁迅,把自己的人生选择与中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只有23岁的他,便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近代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儒家入世精神的影响下,以匡世救国为己任,探求救国救民之路,然而他们面对混乱的现实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他们深深地感到绝望和虚无。鲁迅对于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情感。他有着极深的旧学功力和造诣,也具有与儒家文化一脉相承的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另一方面,他又是激烈反传统的。因为鲁迅具有不寻常的洞察力及思辨力,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中某些特殊的社会弊病与文化弊病,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寻求解决的探求之路。他清醒地认识到这条路充满着黑暗与虚无,然而他做好了“以血荐轩辕”的准备,毫不犹豫地踏上了“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道路。传统与现代在鲁迅内心的紧张和冲突,化成了鲁迅的一种创造力。散文诗《野草》正是鲁迅跳动的心脏,他疲倦的精神,在这里可以得到慰藉和沉醉。

《野草》是鲁迅作于1924年至1926年的一组散文诗,包括《题辞》共24篇。写作《野草》时,鲁迅处在精神极度苦闷、彷徨的时期。鲁迅的作品中深浸着悲观绝望的凝重。《野草》大多描绘梦境、潜意识,具有强烈的神秘、恐怖、甚至鬼魅的气氛。鲁迅曾称他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的小花”。《野草》借助梦幻、潜意识、象征等超现实的手段传达他黯淡的情绪和受苦的感情,宣泄他生命里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以及传达希望的微弱讯息。以下将通过部分散文诗探讨《野草》中绝望和希望的矛盾,便于学生理解作品。

《秋夜》是《野草》诗集中的第一篇。园中的一切都有着象征意味。后花园中的枣树是希望的象征,负载着作者的理念和深爱。夜空、星星、月亮、恶鸟是黑暗或者绝望的象征。而小粉红花们“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小粉红花与诗人是有着美好善良的心愿,无力与恶势力抗争的弱者的象征。枣树则是以凌厉的攻势还击凛秋,使其不得安宁。它的存在是对黑暗与绝望的否定,透露着正义与希望的讯息。在这个花园中,两组意象激烈地对立:梦幻与现实,乐观与悲观,希望与绝望。作者不愿回到枣树做的“小粉红花”的梦中,是因为希望处在黑暗与虚无的绝境,前路茫茫。《影的告别》是一篇“影”的自白。“影”是作者的真实写照。“影”处于两难选择的尴尬境地:黑暗会吞并“我”,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这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露,处于光明与黑暗、过去与未来、绝望与希望之中,在两难的选择中绝望地迷失。作者一面意识到黑暗与绝望的“虚妄”,另一面也无法获得更多的希望。《墓碣文》中“我”与墓碣及墓中尸体、复活的尸体的对立,是作者对内心黑暗与虚无的更深刻的剖析。作品中形与灵的再次对立是作者要找寻出灵魂黑暗与虚无的根源。“我”与灵魂的第三次对立,是在“我”无法回答灵魂的询问,而要离开时,死尸突然开口似乎传达出一种绝处逢生的希望。所不同的是“影”最后选择了独自远行,沉没在黑暗之中,带有浓厚的悲观失望情绪。“灵”的笑傲毁灭,“形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形”只有无奈地逃离虚无和绝望。《死火》中,借梦幻中的人和“死火”的对话,用冰与火、红与白、冷与热、生与死、绝望与希望的对比构筑了一个充满两难张力的冷异瑰奇的艺术世界。“我”用体温把“冰火”唤醒,而“冰火”面对的是比在冰冻中昏迷更加糟糕的境地。无论“冰火”选择走出冰谷还是留在冰谷,结局都是毁灭。和“影”不同的是,“冰火”选择了更为积极的牺牲:“那我就不如烧完了”。李欧梵认为《影的告别》、《死火》、《希望》等诗篇是诗人矛盾心情的反映:诗人一方面是消极的、抑郁的;另一方面又悖动不安地要求行动。按照诗中矛盾的逻辑,这行动又终将导致死亡或绝望。《过客》中塑造了一个“困顿倔强”百折不挠的意义之探索者的形象。这一形象是鲁迅的自喻,是他在大孤寂和绝望中上下求索的精神写照。对于探索者来说,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绝路,而身后留下的却是一条生路——希望之路,路就是探索者的希望和意义。

《野草》的创作主体穿越生存虚无,企图自我拯救的生命努力可谓艰苦卓绝。鲁迅先生不断踯躅于希望与失望之间乃至陷入绝望的深渊却又偏向这些绝望抗战,他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的企图与不懈的努力,让“死火”跳出“冰谷”,并让过客继续行程,这正集中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鲁迅的这些哲学,来自于人生经历的生活磨砺,来自于改革热望与冷漠现实的尖锐矛盾,来自于他对自己孤独寂寞命运的深刻感受。从这种人生哲学中解读《野草》的其他篇什,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野草》,更直接地掌握《野草》中鲁迅的精神,也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中国最为孤独又最为崇高的灵魂的心灵悸动。

参考文献:

[1]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鲁迅.鲁迅小说散文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鲁迅野草读后感 篇4

篇一:鲁迅野草>读后感

野草,在我们周围处处可见。但是毫不起眼的它,却拥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在 鲁迅先生笔下的《野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本书收集了鲁迅先生所写的二十三篇散文诗,其中包括《秋夜》、《影的告别》等。文章的主题都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勇于战斗的精神。

这本书的题辞中,作者写道:“野草 , 根本不深,花叶不美„„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朽腐。”这句话说得非常深刻,野草既没有花儿的芬芳,也没有乔木的高大。而一旦有明火,野草就会被迅速点燃而烧尽。但是,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的生命力永远是顽强的,它们从来不向危险低头。

作者还写道:“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是我憎恶这以做装饰的地面。”这句话是有隐含的意思的。野草比喻无辜的中国平民,而这以野草做装饰的地面则比喻当时黑暗的旧社会。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老百姓的同情和对黑暗势力的憎恶。

如今,中国人民受欺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们要永远记住历史,记住野草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篇二:鲁迅野草读后感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出版收散文二十三篇。作于1924至1926年间,有《秋夜》《影的告别》《雪》《风筝》等着名的篇目,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鲁迅先生以独特的视角诠释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个夺去他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会遭践踏,将遭到删刈,直至与死亡而腐朽。我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为我自己,为友报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腐朽,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和腐朽更不幸。

《秋夜》是我喜欢的篇目之一。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打他们别人打剩下的枣子,现在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红粉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落了的当初满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身的很舒服,但是,有几株还低亚着,弧顶他曾打造的竿子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株,却也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空的天空,十天闪闪的鬼魅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圆月,使月亮窘得发白。作者笔下的秋从枣树写起,写秋后早熟的形态,又写月亮的窘白,给人一种凄清冷寂之感。

鲁迅先生文笔细腻而又不失大气。豪迈的情感他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写的《腊叶》就有很好的表现。但今夜他却黄蜡似的叶躺在我的眼前,那眸子也不复是去年一般灼灼。假如再过几年,旧时的颜色在我记忆中消去,怕我也不知道他何以夹在书里面的原因了。将坠的落叶的斑斓,似乎也只能在极短时中相对,更何况是葱郁的呢?看看窗外,很能耐寒的植物也也已经秃尽了,枫枫树的更何消说得。当深秋时,想来也许有和这去年的模样相似的病叶罢。但今年我竟没有赏玩秋树的余闲。作者在灯下翻看《雁门集》,翻出一片落叶,勾起了作者的回想。作者由这片小小的残叶联想到了人生,将坠的落叶的斑斓,似乎也只能在极短时间里相对,人生苦短啊!

《野草》中书写了作者鲁迅先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追求,只能细细品味其中韵味,对提高个人修养和对人生意义有极大的作用。

篇三:鲁迅野草读后感

深夜,一间旧屋,一盏小油灯,几缕轻烟,一个微曲的背影。

屋里不时会发出一点动静,那是飞虫撞击窗户玻璃的声音。有时还有飞蛾扑向油灯惨烈身亡的声响。但更多的仍是安静。屋子里的人在写东西,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或许是他已经快完稿了吧。不经意,声响惊动到了他。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笔,对着青油灯,习惯性地点燃了一支烟,看着眼前这悲壮的一幕,陷入了深思。许久,皱一皱眉头,轻轻叹口气,缓缓的吐出烟雾。而后望了望窗外黑而高的夜空,看发白的月亮,听夜游恶鸟的声音。

>这就是我眼中所敬仰的鲁迅先生。

读鲁迅的书,必须也是在深夜,最好也抽烟。鲁迅先生抽烟是为了提神,是为了保持大脑兴奋以更好的思考与写作。这样的例子中外并非少见,典型的还有美国 的海明威。他为了写作是每天都要喝许多咖啡的。据说晚年多病,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咖啡慢性中毒。我说抽烟其实是为了说明读文章时必须百分百的的投入到文章里面,必须身临其境,和文字里的灵魂和为一体,才能感受文章的妙处。

读鲁迅的《野草集》就像是在品尝一种不知名的果子。入口有点涩,有点苦。单凭这味道就觉得这果子着实结得不易。好似经历了许多年许多载的风霜雪剑严寒酷暑,才得以艰辛的修成正果。可是这种苦涩味道并非让你尝不下去,反倒是吸引着你一口咬万还想再咬一口慢慢品尝。尝着尝着,你会发觉这非同一般的苦涩滋味似曾相识,但你又记不清是在哪里尝过。这里面的妙处只有用心品尝的人才能体会得出的。其实更难得是在这淡淡的苦涩味道里还渗透着一种醇厚的甘甘的滋味。这个滋味比橄榄的甘味儿还要再妙一些。我想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应该有许多这样子的。平易朴实的文字里娓娓地道出鲁迅先生心里的话。而话里又包含着先生深刻的思想。所以吃了这个果子后,你会惊觉你的身心会舒适许多。这就好比一人在历经千辛万苦跑完马拉松后的那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鲁迅野草读后感 篇5

这篇文章主要记述了“野草”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植物,它可以完整地分开人的头盖骨,并能掀翻巨大的石块,也只有它才有这种超凡脱俗的力量。

读完这篇文章后,让我不禁小小地惊叹了一下,这娇小嫩绿的野草有多大的力气啊!虽然上面有万般阻挠它的石块,没有大量的雨水供他们吸收,但是他们还是用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挺了出来。向着阳光、向着蓝天、向着白云,用那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用那有弹性,能屈能伸,有韧性不达目的的不止的力,向全世界的人喝彩。

还记得去年夏天,奶奶家养的小猫“咪咪”因意外被压死了。年小无知的妹妹在楼下草丛中绑了个袋子,在被袋子笼罩的里面有许多杂草,和妹妹放进去的白纸片,结果还压翻了许多小草。我心想这可怜的小草,既没有阳光的雨露,也没有伸展的空间,一定非常苦恼吧!想必不久就会枯黄了吧!几个星期后,物业找到了我们,责怪我们这样做没有保护环境,后来妹妹哭着,哽咽着把袋子拿了下来。我惊呆了,那几棵小草不但没有枯萎,反而越长越茂盛,只是被压弯了腰身,看着小草的这种精神,我不禁感动了起来。

还记得很小,有次考试,我没有考好,本来以为这是偶然,但是几次后,成绩很是一样,我失望极了,以为自己就是比别人笨,考不好。现在我和小草比起来,我真是太渺小了。现在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都应该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鲁迅野草读后感 篇6

一夜秋来,温度骤凉,阴霾的天空书写无尽的苍凉。漫步在昏暗的书馆,品味书香。茫然之际野草二字映入眼帘,捧书盘坐,致思绪于《野草》中,仿佛致身于梦中。我停止前进的脚步,在野草丛中徘徊,徘徊又彷徨。扬起头迎着风向去寻找前进的路,这似乎是一种奢望。谁会来?谁会来指引我走那一条路呢?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蓦然回首,发觉成长的脚步中独自一人,被沉没的世界只有自己。或许是我沉静在梦境里,也唯有在梦境里才能享受片刻的安宁。这里没有路的,能否向前进,能否到达安宁的世界,这都是个未知数。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天荒地老,地老天荒,在无尽的荒凉中徘徊又仿徨,宁静的心,不随世俗而庸俗,惨淡的世界,全然没有影响到那颗充满担忧却又满载希望的心。

“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在希望中慢慢绝望,可绝望中又透着丝丝的希望。黯然的人生无非是在希望与绝望中徘徊,慢慢地耗尽青春,成为别人生命中的一位过客。

来去匆匆的过客,不懂如何享受生活,为维持生命,讨碗水喝,却在不止步的前进中让生命殆尽,忘记了姓名,也忘了追求的理想。无法放下手中的包袱,只知向前走去,一路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却走向了无边秋夜。

萧条的枣树在盼着,盼着秋后的春,做着小粉花的梦,但它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一无所有的杆子,在默默的直刺着苍凉的天空,一心想制它与死命,可是这一切都太难,它知道,这一切仅是一个梦,一个好的故事。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它,完成它,留下它。”阴霾不可能总是笼罩着天空,太阳终会升起,阴霾终会消散。所以他将毕生所学化为文字,给予它灵魂,让它唤醒无数颗中国人沉睡的心。这一觉太漫长了,他等得好辛苦,好辛苦,可是他等到了,青年的灵魂开始苏醒。

“是的,青年的灵魂屹立在我眼前,他们已经粗暴了,或者将要出粗暴了,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灵魂,因为它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是的青年的灵魂苏醒了,他们粗暴了,在黑暗中他们是一颗颗毫不起眼的小星星,看呐,他们开始聚集,开始团结,开始反抗。微弱的光慢慢变亮,黑暗终究消散,而这一切却又消失在淡淡的血痕中。

4.鲁迅 野草 篇7

【关键词】自我解剖 个人选择 反抗绝望

《野草》是鲁迅在1924—1926年间陆续写成的一部散文诗集。此时鲁迅正在经历一场精神危机:兄弟决裂、女师大风潮、 “三·一八”惨案、留学日本的嘲讽、为革命奔走而遭排挤等委屈向他一同袭来。鲁迅正是在诸种繁杂的经历中进入人生的沉思,用独特的艺术想象力构建了《野草》这个阴冷朦胧却也充斥了热血与希望的世界。

这几年间精神上的彷徨与孤独常让他备受压抑,黄金世界的遥不可及粉碎了他为革命奔走的热诚,身上的鬼气又常常侵袭着他的精神。鲁迅此时正当壮年,传统文人积极介入社会的心态又让他不甘消沉,因此對鲁迅来说,如何走出彷徨与孤独的心境便是他最重要的考虑。

一、个人自省——直面自剖的惨痛

在《野草》中,《墓碣文》最具自我解剖色彩。该文是《野草》阴冷朦胧世界的典型代表,意寓着鬼气弥漫的内心世界之黑暗与测度之难。在这鬼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自啮其身的游魂对人的叩问。

坎坷的经历已使他对冠冕堂皇的承诺有了本能的拒斥,黄金世界是他不相信的。既已如此,那么鲁迅看待事情的眼光就不同常人,他总比别人看得更远。

因此在剧烈的狂热中,鲁迅却感到寒冷。当社会将希望寄于黄金世界时,鲁迅却感到在美好承诺的背后隐约透着深渊般的恐怖。因这般洞见,所以鲁迅才能对一切浩荡的运动能理性对待。但是《墓碣文》又表明了形成这般洞见的过程之惨烈:游魂化为长蛇,以毒牙自啮其身,自剖心肝。游魂的自剖最终令自己“陨颠”,鲁迅似乎提出了一个问题:个体如何靠近世界的本真面貌,个体又是否能承受自剖的惨厉?

墓中死尸坐起来的刹那,那句“离开”便是一句对所有人的质疑。我们可以把死尸视为一个像鲁迅这般严肃自剖的启蒙者,他以质问其他冠有启蒙者名号的人:告诉我,如何才能让认知自己成为可能,如果答不出,请你离开!

鲁迅的质问既是对他人,更是对自己的发问。他身上遗留着旧社会的鬼气,这鬼气时时在他身上发作,让事后回忆起来的他不禁寒颤。在《风筝》中,我们就看到了鲁迅对遗留在身上鬼气的痛悔。这是他对鬼气发作的一个阐释。

鲁迅的心是沉重的,鬼气的发作让他愧疚。他对自己曾经“吃人”的历史有所认知,自剖的大门也就洞开,循着这条对自己既往历史的反思的小路,我们才会读到《墓碣文》中那鲜血淋漓的自剖。

鲁迅走出的第一步是个人的自省。尽管创痛酷烈,难知本味,尽管有过吃人的历史,但因着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仍要将摆脱孤独彷徨心境的行动继续下去,于是,便有了在十字路口的徘徊。

二、个人选择——跨越坟的阻难

对自我叩问过后,他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来祛除鬼气,摆脱彷徨孤独。既然知晓了天堂的虚伪,明晰当下地狱般的残酷,洞见黄金世界的遥不可及,那么此时此刻,当下的鲁迅该往何方。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鲁迅说要肩住黑暗的闸门,将孩子们放到光明的地方。这是自我牺牲。既然鲁迅不愿意让鬼气污染青年,那么就只能自己承受,并自己将其涤清。

鲁迅渴望“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烧尽一切黑暗与虚无,光明重临时,没有被虚无占据的内心就能有充分的空间接受光明 洗礼。鲁迅肩住黑暗的闸门,就有这一层牺牲的用意。但鲁迅担忧另一问题:带着鬼气,曾经扼杀过少年天性的他不愿在旧世界驻足,那新世界呢,他是否会被完满地接纳,是否适合新世界的要求?

《希望》中一度消沉空虚的“我”,与《过客》中的老翁或许存在继承关系,“他来自那个没有崩毁的旧社会,他也曾是个觉醒者,他知道那里的种种罪恶与黑暗”。 而那个倔强的过客与老翁不同在于,他坚守着声音的呼唤一直行走,在新世界里就要保持韧性战斗精神,消解自身的鬼气。

前方是坟,既可理解为埋葬一切有意义的所在,也可认为是埋葬一切虚伪腐朽的所在。在老翁眼中,前面的坟让他惊惧,是鬼气泛滥后死去者的葬身之地。《墓碣文》中的死尸不就是为了严肃地解剖自己最终丧命的吗?而在过客眼中,前面的坟虽令人绝望,但那是埋葬“一切庸伪道德,一切价值鄙下者,一切末人世界的洞穴生活” 之处。过客不愿回转身去,因为那里有着旧世界的一切虚伪与黑暗。坟的意义在过客与老翁眼中不同,正是两人的区别,因此老翁只能留在荒凉的郊外渡过余生,而过客则能走下去,直至走过坟地,看到大光明的未来。

鲁迅通过严肃的自剖获得觉醒,从十字路口的徘徊中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遵从觉醒了的声音向前走去,也是一条可遵循的摆脱彷徨孤独心境的道路。

三、反抗绝望——超脱彷徨与孤独的觉悟

鲁迅逐渐明白绝望的虚妄,也察觉虚无的无处不在。他所追求的黑暗与光明进行大决战的大时代还远没到来。但他发现“人的一切自解之道,精髓就在于寻找必然性” ,鲁迅重新大踏步地前行,继而便能以更坚决的姿态反抗绝望。

反抗绝望,是野草精神的体现,后来鲁迅韧性战斗的精神得到进一步深化,鲁迅的语言也更加犀利,斗志也更加昂扬。

《这样的战士》描绘一个战士用投枪灭杀敌人。但当鲁迅描绘出事物正面时,他也会从细节处描绘出这个事物的反面。如用“老衰”、“寿终”四个字刻画战士的无奈,决绝地与黑暗作战,仍不能避免因生理衰老而最终倒下。但“中间物”的意识再次隐约显现,鲁迅强调:战士仍然举起了投枪!

从他开始,以中间物觉醒的坚韧战斗下去,唤醒未来的魂灵,总会迎来大时代。在《淡淡的血痕》里,鲁迅将“这样的战士”推进为“叛逆的猛士”,将矛头指向造成黑暗的压迫者,也指向愚昧的看客。鲁迅俯瞰炎凉的世界,洞见压迫者的怯弱。鲁迅已无法忍受这样的世界,必须用最彻底的方式颠覆它。这个猛士深悟历史的苦难,所以他要做的事让人类苏生或是灭尽。

猛士并非不知造成苦难的根源,而是知晓后不畏缩反倒大踏步行进。这是鲁迅反抗绝望精神的体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相信能够因此而有所改变。

鲁迅热爱活动的生命,他从十字路口的迷茫中走出,肩住黑暗的闸门,遵循内心的声音向前走,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展开了他反抗绝望而不妥协的过程。而鲁迅摆脱彷徨孤独心境的努力,也随着《野草》的集编成册而显出成效。

参考文献

[1]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野草》鲁迅的散文诗 篇8

散文诗可以说是一种边缘文体,既具有诗的美质,又不受格律的拘限,而能享受散文的散漫自由。在中国古代,《庄子》或《楚辞》的个别断片,魏晋南北朝的一些小赋,如《小园赋》、《枯树赋》之类,约略近之。但是,作为一种完整的文体形式毕竟是从异域移植过来的。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产生,从发表的作品看,当始于1918年,基本上与新文学运动同步。一批诗人如刘半农、沈尹默、郭沫若等人都曾有过尝试性写作,却十分幼稚。鲁迅的《野草》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鲁迅自称是一个散文式的人,他写过几首新诗,确是不押韵的,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当他善感的心灵受到触动,或身在大苦闷中而意欲作诗的突围时,采用散文诗的形式是适宜的。在写作资源方面,无庸置疑的是,他接受过尼采和波德莱尔的影响,用他的话说,是摄取了世纪末的果汁。尼采是旧轨道的破坏者,一生与庸人作战,著作多用箴言集成;波德莱尔写人间罪恶的圣书,没有尼采似的强者的力,而竟陷入颓唐。两人在鲁迅这里构成一种奇异的结合,他以一个东方人的巨大的创造力,吸纳了代表日神与酒神两种完全相悖的原质,使《野草》充满内在的张力,虽然篇幅有限,却显得更博大,更深遂,更富于瑰奇的色彩。

鲁迅从来视生命为第一义,重视无数个体生命的保存、充实和发展。他的小说和杂文,就是面对生命遭到压迫和残害所作的抗议性言说。《野草》同样表现出对生命的极度关注,不同的是更多地从客体返回主体,是作者对于生命的一个自我眷顾与反思。他明白地把世界分为身外和身内两部分,个体生命于是成了黑暗的承担者,或竟至于是黑暗本身。《野草》有两组词:人与兽,友与仇,爱与不爱,生与死,形与影,梦与醒,过去与未来,等等。它们不可分割地共同构成为一种关系,一种境遇,一种选择,概括起来就是:绝望与反抗。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多次为鲁迅所称引,不妨看作是《野草》全书的大纲,倘置换为鲁迅自己的说法,则是: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毫不讳言在他看来乃是实有的黑暗与虚无,却又认为,不是没有可能从反抗中得救。希望在这里被悬置起来了,反抗成了唯一可把握的现实。反抗若从外部看,或许是快意的,如《这样的战士》,有一种热情昂扬的调子。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挣扎,带着时间的重负和精神的创伤,如著名的《过客》,它有着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一般的意涵,却显得更加悲壮。如《复仇》,如《颓败线的颤动》,如《死后》,在报复中一样有着内心撕裂的痛楚。当作者专注于自我解剖时,那敞开的深渊般的黑暗,无疑地更为惊心动魄。《影的告别》、《求乞者》、《墓碣文》等样的文字占去全书大半,鲁迅虽谦称为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却大可以移用雨果形容波特莱尔的话来说: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栗。在作绝望的抗战中,斗争的双方并非是一个战胜另一个,而是永远的缠斗不休。存在者要自由的生存,就不可能逃避斗争,一如不能逃避黑暗。鲁迅一面揭示生存的荒诞与生命的幽黯,一面依然抱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激情,这是他高出许多存在主义者的地方。他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这是一个自承为奴隶者的哲学,与一般的自由哲学家的哲学是很不一样的。

哲理性,即思与诗的.结合,是《野草》的一大特点。它通过大量的象征,画面切割,即时场景的设置去表现,也有直接诉诸于一种箴言式的话语的。而象征,又往往经由梦境的创造进行。《野草》二十三篇有九篇写到梦境,好梦如《好的故事》,恶梦如《墓碣文》,作者一面沉浸其中,一面又极力摆脱。我们都生活在弗洛伊德说的露出海面的冰山之上,作者则经常潜入海底,明显地比我们多出一个世界,多出另一层冲突。读者可以在梦幻中思考它精确而又众多的歧义,摸索它同现实的对应性联系,探测作者的灵魂的深度。

《野草》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激越、明快、泼辣、温润,它都具有;但是更多的是深沉悲抑,迂回曲折,神秘幽深。作者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悲剧性情绪,它源自生命深处,许多奇幻的想象,其实都是由此派生而来,因此,最富含热情的语言也都留有寒冷的气息,恰如冰的火,火的冰。《死火》中描写死火: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纤结如珊瑚网,《野草》的语言,正是那青白背景上的无数张开而又纠结在一起的红艳的珊瑚枝。

4.鲁迅 野草 篇9

——读鲁迅《野草〃题辞》

贾小林

研究界对鲁迅作品的研究与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严重的离异和背弃。鲁迅先生的《野草》很难懂,而一些专家的研究《野草》的文章并不比《野草》好懂。所以我祈求我们的专家学者少谈些精深的思想要义,少用些聱牙玄妙的术语,多一些通俗的文本解释和结构的分析。这就是我写作这篇短文的初衷。

《野草〃题辞》写于1927年4月26日,最初发表于1927年7月2日的《语丝》138期,是鲁迅先生为《野草》所写的序文。写作此文时,正值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之后,鲁迅曾经对革命的向往和希冀,被一盆血水浇灭了。阴森恐怖的社会现实,使鲁迅‚有无量的悲哀,苦恼,零落,死灭‛(《三闲集〃我怎么写〈夜记之一〉》)。这是作者写作此文的主因。其次,从1925年‚女师大风潮‛以来,作者历经了诸多的人和事,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的行踪变换,也使作者体验了种种不愿或难以为人所道的苦闷。以上两个方面,构成了作者写作此文的背景,这也是文章写得特别含蓄隐晦的原因。全文有十一个段落,分为四节:

第一节(1)苦闷矛盾的心理。‚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沉默是一种生命的静止的状态,是一种生物人的自然常态。可以不思不想,没有欲念,没有悲哀和痛苦,没有希望和绝望,也就没有价值判断。个体生命即使在黑夜中独自存在,也可以独自感受肉体的真实。这种状态下的人,虽然形同死尸,却是一种没有精神苦痛的充实。开口说话,是人的社会性的复苏,就不能不面对生命所遭受的嗜啮,精神所蒙受的压抑。现实的惨烈,希望的覆灭,就像一个人遭受雷轰电击一样,作者根本无法找到情感的依存,理想的指引,精神的寄托,所以便感到一种生命的空虚。沉默——充实,开口——空虚,这正是作者当时矛盾心情的真实吐露。‚空虚‛是惊惧状态下的呆滞无语,又是一种无路可走的绝望。照直了说,就是肉体与灵魂背离状态下的无奈和空虚。事实上,鲁迅当然不会选择‚充实‛时的‚沉默‛,尽管感到‚空虚‛,但他仍然会选择‚开口‛。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节(2、3)野草死亡与新生。对诗的第二段,孙玉石先生说:‚这段话包含了鲁迅对于过去自己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与确认。┅┅鲁迅的这些话既是对自我生命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人的生与死的价值论的哲学思考。‛(《现实的哲学的〈野草〉》6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9月)这话是非常准确的。

但这里还应该更进一层来理解,这也是鲁迅向旧我的告别和对旧我的否定。鲁迅在总结过去的同时,含笑与之诀别。‚过去的生命‛是包含着思想、行为的生命体,对于它的死亡,作者没有留恋,没有悲观,甚至对于它的朽腐,作者报之以‚大欢喜‛,因为他至少证明了这个生命个体曾经存在的价值:曾经的追寻,曾经的奋斗,曾经的一切,都表明它的存活是意义的;即使在生命个体的朽腐过程中,依然会存有奋斗过程和思想探索的烙印。鲁迅不是虚无主义者,也不会全盘否定过去。他在追诉自己生命的过往历程中,给予旧我充分肯定和认同。

告别过去预示着作者要探索和追寻一个新的未来。‚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生命的泥‛指前面生命死亡和朽腐之后的尘埃,野草是旧我死亡和朽腐后生命的更生。野草是作者个体生命的象征,是 1

凤凰涅磐的新生。虽然微小如野草,不是乔木,但作者依然自喜自恋自爱。‚这是我的罪过‛全然是自谦。孙玉石先生认为‚是一种自谦,也是自责‛,细想一下,造物主使生命得以苏生,是抛弃自我的再造。从下文来看,作者‚坦然,欣然‛,‚大笑,歌唱‛,包含着对那些蔑视‚野草‛渺小卑微的抗争,情感上予以完美的称颂,也就丝毫没有‚自责‛的必要。

第三节(4——8)野草是反抗与献身者的化身。这一节又分两层。

四、五两段为第一层:赞美和讴歌野草的反抗精神。第四段作者用了极为平实的文字,‚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描述了野草纯真朴实的特征,心存深深地眷爱。接着笔锋一转,写野草从过往了历史陈迹中吸取露水、养分,滋养自己的生命,在与陈旧丑恶的腐朽势力的斗争中,剥夺他们的生存,获得个体生命的存活;即便是在生命成长的途中‚遭践踏‛‚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其中尽管有奋斗的艰辛和惨烈,可作者依然乐观豁达,‚坦然‛‚欣然‛地接受,在大笑和歌唱中直面这‚惨淡的人生‛。这是一种态度,一种气宇,也是鲁迅先生一贯的精神品格的写照。

新事物、新思想的诞生和成长无不经历着这样的砥砺和磨难。思想的野草之花,是在与旧制度、旧思想的斗争中艰难地存活,虽屡遭不幸,或生或死,依然壮烈。生不足为喜,死不足为忧,作者一以贯之地‚坦然,欣然‛,‚大笑‛‚歌唱‛,这是战士的精神,是超越了狭隘的生死的崇高境界。鲁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具有‚韧性的战斗‛,在向旧我的告别中,他没有贪生退却,没有畏葸不前,以一种生命的傲视,表现出斗争的坚决,包含着一种必胜的信念。

第六至八段为第二节:呼唤‚地火‛喷发,与这丑陋的社会一同灭亡。这里作者将思考又深入到一个新的层面,把生命个体的存在与整个社会变革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指野草赖以生存的环境,《鲁迅全集》注‚地面‛为‚比喻黑暗的旧社会‛。白色恐怖笼罩和压抑在人们的心头上,野草也遭遇了生命最艰难而沉重的考验,作为野草隐喻或象证性主体的‚我‛作出了毫不犹豫的选择,以自己微小孱弱的躯体,与这罪恶的社会一同消亡,即使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这与作者早期的‚我以我血荐轩辕‛ 思想是一致的。

‚地火‛在作者的意识里,也许未必有一个清楚的指向,但作者清醒地预感到‚在地下运行,奔突‛的‚地火‛,‚熔岩一旦爆发‛,将烧尽连同野草在内的整个的世界。这是一种对个体生命力量的坚信,与作者在《灯下漫笔》之二《春末闲谈》中宣扬的‚扫荡这人肉的宴席‛的旨意是一致的。

第四节(9——11)野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前一句‚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孙玉石先生认为‚天地‘静穆’,是一处反语,指当时的白色恐怖造成的‘杀人如草不闻声’的社会现实‛(《现实的哲学的〈野草〉》5页,同上)。‚静穆‛写法上应该是一种象征,修辞上属借代,特征代。‚静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安静庄严‛,作者此处用来形容‚天地‛,一是指蒋介石黑暗统治下的白色恐怖,还有一层是指在这种恐怖现实状态下作者内心的压抑、悲苦、阴冷、恐怖的心理感受。这情形大体如《药》中老栓上街买药时的感觉:‚有时也遇到一两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亦如华大妈上坟时的‚死一般的静‛。在这种满是肃杀悲凉的凄苦与恐怖情形之下,作者自然无法放声歌唱。后一句‚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作者用了假设和不肯定语气,表达一种自我怀疑和清醒冷静的自我解剖。意思是说,即使没有这样恐怖的血腥杀戮和这种恐怖给自己带来如此的悲苦、阴冷,作者也未必能够看清楚前行的道路并为之放

歌。可见作者对未来的认识只停留在一种朦胧的感知上,这与鲁迅先生这一时期的思想上的矛盾苦闷的心理是相吻合的。

在九、十两段中,作者重复了‚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这几个意象,但其含义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前者表明作者是在向一个旧的时代的告别,‚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是作者一生捍卫和抗争的两种势力,对前者他可以‚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后者他则‚横眉冷对千夫指‛。他们在矛盾对立中存在于‚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是作者个体生命和思想‚奋然前行‛的历史见证;后者借以说明野草的生存价值和意义。野草的朽腐,既是个体生命的完结,也是与之相伴而生的旧时代的终结。这是以个体生命的奋斗和牺牲为代价的。‚为我自己‛并不是作者一味地夸大自我或固守自爱,而是为了聊以解脱这无尽的悲苦与阴冷,找到个体生命前行的明确的方向。‚生与死‛是生命的两种存在形式,野草精神是超越了这种生死的一种果决;‚友与仇‛,‚爱者与不爱者‛是生命奋斗旅途中同路人的认同、分化和对异己者的殊死搏斗的宣言,与鲁迅先生所言之‚能憎,才能爱‛的大憎大爱思想殊途同归。

因此,作者视《野草》之《题辞》为一首告别曲,似乎在直白地呼告:‚别了,旧我‛,‚别了,连着产生旧我的那个时代‛。鲁迅对自我的消亡全然没有苦痛,他对这‚死亡‛和‚朽腐‛满怀极大的热情,他热烈地期盼地火‚火速到来‛。所以说,野草的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将彻底埋葬这黑暗的‚吃人的‛社会。

通观这首散文诗,鲁迅先生的情感是浓郁而充沛的;诗句流畅精炼,言义丰赡;读来铿锵有力,琅琅上口,掷地有声:实乃是鲁迅散文诗中的佳作。由于时代和作者隐喻式的曲折的表达的原因,给我们的阅读理解带来了很大的隔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作者借‚野草‛这一意象,形象而真切地阐释了自己的心理路程的变化,可以算作是鲁迅先生向一个旧的时代的告别辞或宣言吧。

上一篇:网易公开课心得体会下一篇:文化体育艺术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