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理念与目标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教育理念与目标(通用8篇)

幼儿园教育理念与目标 篇1

内容提要:要检讨现在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与高等专业学校不同,强调综合、广博、人文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各大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但其共性的内容是:促使人类、族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积累、扬弃与发展;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引导社会良性健康发展;培育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的公众知识分子与健全的国民。过于功利性、实用性、工具性的目标设计、课程设置与评价标准是十分有害的,需要从长时效的视域来反省我们的大学教育。目前大学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有很多问题。提倡读经典,让大学生学会品鉴、欣赏中外高雅的精神产品。要改变师生之间隔绝与疏远的现状。

关键词: 大学教育、理念、目标、经典导读、师生恳谈

一、从课程设置说起

自1952年按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分科式的专门教育,培养的理想范式是专业技术人才。即使是全国综合性大学,其内部也严重分割,缺乏科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今天,我国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已有了不少改进,例如增设了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让各院系学生交叉互选,每一位学生至少要有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此外,不少院系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1]但总的说来,本科教育基本上仍按公共基础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分必修或选修)、专业课(分必修与选修)三大块设置,这仍然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而不是通才的培养模式。其中,师生意见最大的:一是公共基础课中,政治理论课6-7门,比例过大,且教学效果甚微;二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过于狭窄。一些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脱离人类文明的精神资源与现代社会人生之实际,没有达到养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志向、情操、公民意识、处世能力的目的;而过于狭窄的、太强调实用性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使学生在知识面、智力与方法论上,均难以面对现代多元文化和学科的综合发展。其实,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强调实用性的课程,到头来越设有实用性。有一些专业课其? 凳遣槐厣璧模???强梢晕奘ψ酝āN乙晕??笱Ы逃??趴硇亓浚?叛塾诔ぴ兜奈蠢矗?朔?涤弥饕宓钠?颉4笱Ы逃?⒖纬躺柚靡?械?裕?荒芴?腊濉?/P>

现在我们注意到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技术学科的学生,文、史、哲、艺、宗教、语言等人文学科学生,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学生在知识上的互补,人文与科学的交叉,特别是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的提倡与重视,已卓有成效。从人性的养成来看,不论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人文的陶冶与性情的养育,都需要接受人文的教化。学习人文学,主要不是学知识,而是学智慧,是体验、丰富、提升人生的内涵与境界。但人文学工作者拿什么来满足大学生的人文需求呢,在他们最珍贵的大学生涯中,我们提供什么最有价值、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呢?

目前我们课程设置上反映出的另一方面问题是,四类课程(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公选)多为概论课,即二级或三级学科的某某学或某某学概论、通论、原理、通史、断代史等。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各院系的课程设置中,极少有导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为内容的课程,这是中西方文科专业类、通识类课程设置上的最大的区别。国外名校文科的课程设置,多以历史上流传久远的名家、名著、经典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反复研读,反刍其原创性的内涵。[2]而国内素质教育课程(或称通识教育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乃至文科基础、专业课程仍流于一般概论原理或通专史,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或貌似严整实为拼凑的体系。有人认为,读经典,读几部书,知识面不是更狭窄了吗?修若干门概论,知识面不是更宽一些吗?这种认识是有毛病的。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里指出,精神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不成比例的,希腊史诗、哲学、艺术和莎士比亚,仍然能够给我们以精神的享受,“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3]文明史上的经典是高不可攀、不可替代的。例如荷马史诗与《诗经》《楚辞》等,尽管其中不免有历史的局限,但今天人们浸润其中,仍然能吸收丰富的营养。指导同学们直接读文明史上具有原创性的经典,与思想、文化、艺术、哲学大师作心灵沟通与思想对话,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是全面深厚的而不是片面浮浅的。他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品鉴、欣赏、享受高雅的精神产品,学会读书的方法,求取新知,丰富自己,拓展兴趣爱好,进而陶冶人格与人性,使之深化而完美。读经典、诠释经典,是创造式的,对话式的,身心交融的,而读概论则是被动的,是把老师嚼过的馍再喂给学生,硬灌给学生。当然,我并不一般反对概论、通专史体系的教材与教学,这可以提要钩玄,方便初学的学生把握一些基本知识,但如果所有的课程都这样,那就有问题了。至少应有一部分课程是原典教学。实际上,我们可以尝试针对不同科系、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中西文版本,导读不同或同一经典。台湾通识教育的推动者和研究专家黄俊杰教授分析了西方、日本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不同模式,特别评析了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以古今的经典(包括古希腊、中世纪、近现代的大师名著,也包括东方的经典,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作为课程教育的中心的经验,很有价值。“近百年来美国的经验显示,以经典作为通识核心课程,是传承文化价值的有效方法……应该成为知性与理性迈向成熟的大学生所共享。? [4]目前,我们的通识课、公选课太泛太滥,应逐步形成以代表历史文化精华的中外经典为主要内容和教材的核心课程,其中一部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及其精神价值。

我个人在武汉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发表了《理念 特色 经典导读》[5]一文,以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为例,指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教材中应逐步改变概论加通专史的结构,突出经典导读。我院近年来创办的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国学试验班的课程设置,以古今中西大传统中的最著名的十多种经典为主要课程,让学生直接读具有典范意义的原著原典,在文科教学方面突破了近五十年的新传统。

二、大学的定位:功利性与实用性之反省

课程设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理念与目标。当前讨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问题,我想主要是针对太过功利性、实用性或为技术而技术的目标设计的。大学教育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口号当然是对的,但又是不全面的,因为这种服务不是直接的,或者说不完全是直接的。它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服务于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的利益。适当的功利的要求,例如对大学提出促进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并不过分,但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办,肯定是有问题的。把教育与浅近直截的政治或经济目

的直接挂钩,已经使我国高等教育付出了不少代价,浪费了不少本来就不丰厚的教育资源。

为德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哲学家费希特指出,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德国教育之父”洪堡认为:“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那也仅仅只是第二位的。当然,对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求,恰恰能导致可能是最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6]在费希特、洪堡看来,实用性,服务现实,只是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一或副产品,不是出发点,也不是目的,不占第一位。

大学教育不是向学生灌输现存既定的知识。洪堡特别强调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反思性”问题,指出必须培养学生对真理与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创造性与不断反思的精神。他认为:“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和学科都是从不同角度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对人的行为准则的反思。”“科学是与高等学校联系在一起的。唯有通过对学术的研究,与科学的交道,对整体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大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和个性,然后他们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洪堡还指出:“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这就是‘坐冷板凳’和学术自由,国家必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7]

据德国现代化研究专家李工真教授研究,普鲁士至德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典范之一,乃在于他们自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传统:第一,大学的教师与学生,首先要摆脱对出身的依赖和对工商职业利益的兴趣,大学要与“社会实际政治与经济利益”保持距离,使大学、教授、学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国家与社会上的一支校正力量,校正那些不能把社会引向健康的东西,哪怕是形成为强势或话语霸权的力量。第二,大学是研究者的共同体。不断研究不为人知的东西,发现新规律,不断向真理接近,积极、永恒参与学术探讨,以及研究的独立性、独创性,是大学教授们的最高的道德义务和原则。国家、大学必须有一套竞争、淘汰机制,保证、激发青年学者献身于科学研究,向已形成的舆论和权威挑战,冒着与他人在学术上冲突的危险,扫除门户之见,克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取得学术上的真正的突破与创新。第三,大学一定是综合性的大学,它不同于地区性的学校,不同于专业高等学校,不同于工科、实用学科的专业化分工的学院,更不是职业训练所。因为大学强调综合、广博,提供最高的教育,强调人文教养、人文底蕴、人文积累与科学自由精神,不允许定位于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和充分的学习自由。大学实行的主要是讨论课(Seminar)教学法。大学生可以独立进行研究,自由进入图书馆,进行同学结伴式的自由讨论。青年人要离开大学时,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或仅仅受过专业知识训练的人。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8]

由上可知,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创造精神,与社会热点潮流,与商业化的大众文化保持距离和培养人才的全面性、反思性、和谐发展,是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灵魂。这与把大学教育功利化、实用化、技术化、短时效化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单一性、工具性、职业化、无批判性的见解是格格不入的。用极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思维考察大学与大学的科研、教学与学科建没,在收益成效上,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都要求短、平、快,立竿见影,立等可取,这种短视的观点、短期的行为,是十分有害的。目前的大学管理部门缺乏中国智慧,不懂有为与无为的关系,缺乏弹性。他们真是去“管”教授,而且“管”得细密琐碎,根本上是以不信任教授为前提的。对大学教育及教师的`许多评价指标、量化标准或考核体系暴露出诸多问题,重量不重质,完全丧失了学术品鉴的能力,如以刊物的所谓级别判定论文的水平等,一味强调形式、噱头、花架子。庞大的教育机构出台的很多做法,特别是评价体系的导向,不讲学养,不要积累,鼓励出很多无用的垃圾或泡沫,无异于逼良为娼,杀鸡取卵,这很可能断送大学教育的前途。这还不仅仅指大学教师人怨沸腾的、扰民的文牍主义、形式主义,例如卷帙浩繁、名目繁多的报表,无休无止、鼓励钻营的申报、评奖、评估、检查、答辩,及其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也还不仅仅是用工科思维、工程方法去评价人文学术或社会科学,在尺度上、参考系上根本无视学科特点的问题;也还不仅仅是目前官僚化的评价机构、评价指标与体系本身,即成为学术腐败的真正渊薮的问题。事实上,它事关大学的理念与目标。

三、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传承文明、造就健全的国民、培植社会资本

各大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但其共性的内容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大学当然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只定位于为现实服务。大学担负着文化传承与文化积累的责任。大学的目标首先是人类与族类文明的传承,即在同情理解前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把人类各地域、各族群的,包括本土本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伦理、道德、艺术、哲学、经济、社会、政治、科学、技术等文化资源,通过重新翻译、理解、诠释、交流、沟通、融合,批判地继承与创造地转化,代代相传。通过深入研究与教育,促使人类、族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扬弃与发展,是大学的使命。全球化决不意味着本土文化资源的消解,恰恰相反,全球化恰恰要求我们发掘本土知识的普遍价值。

其次,大学担负着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重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他们同时是能自由发展并具有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能力的公众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应当成为社会的良知。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他一定要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与能力,有理性的批评的态度,且有世界性、人类性的关怀。这也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民胞物与”的境界。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指出:“知识分子必须要有专业知识,不论是学术、企业、媒体或政治,都需要专长……但除了专业本领以外,一定要有相当深厚的人文关怀,才配作知识分子……自然科学家也可以培养深厚的人文关怀。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文学领域里的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都是人类自我反思的学问

,既是个体又是群体的自我反思。”“能不能为大学生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是评断大学素质的重要标准。培养批判精神,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批判,也是大学的目标。”[9]富有人文关怀的健全? 墓?谥?斗肿樱?梢源庸憷?氖右翱悸钦?錾缁岬恼?巍⒕?谩⒎?伞⒔逃?⑽幕?⒌赖隆⒙桌恚?缈萍悸桌怼⑸??桌怼⑷?蚵桌恚┘吧缁嵝睦淼任侍猓?腠臼北祝?嵘?缁崂硐耄?傅忌缁崃夹缘亟】档胤⒄埂?/P>

再次,作为大学教育目标之一的社会服务,是通过对人类与民族文化的积累与传承,通过对具有自由人格,有理想有教养,具有自我完善、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能力,自尊且尊重别人,敬业乐群又尊重自然的人,我们称之为“健全的国民”的培养来实现的。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叫“效率优先”,但办教育不能要求有太快的效益与回报。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的服务,需要从长时效的视角来观察,不能理解得太直接、太狭隘。从直线性的“投入”与“产出”的观点来看待大学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是有毛病的。大学“产出”的不是器物,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健全的国民。

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教授指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成五大类目标:(1)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2)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3)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4)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5)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10]他主张,通过人本化的教育,使大学生的思想、知识与人格获得均衡的发展,使他们不仅对身心禀赋与潜能、个人志向与人生目标有深度了解,进而有关怀他人的情操,认同团体的能力,服务社会的意愿和关心全人类的胸襟。他们应有良好的求知兴趣与态度,正确的读书习惯与方法,至少掌握一种研究方法与怀疑批判的能力。这一教育目标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兼顾德(公德与私德)、智(知识与能力)、美(高尚的审美品位、格调与能力)、群(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和公民意识),而且向内向外扩充。他们不仅对本国历史文化有关怀与理解,而且能从世界的观点,有理解与欣赏世界各文化及其差异的能力,有尊重他国文化与人民的态度,[11]达到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最近,媒体报导了北京清华大学刘海洋同学到动物园用火碱与硫酸伤害黑熊的事件;天津大学学生马晓明因被退学而觉得生活无意义,遂杀死了亲生父亲与祖母,并打算再杀死母亲和自己;北京一位大学生马忠义也是因多门功课不及格,持刀夜闯女生宿舍,想杀人以解脱;台湾一位马姓老妇到法庭状告她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化工所的博士儿子不认亲娘。[12]这里面有非常具体复杂的原因,有的属于心理上的疾病,有的属于社会或家庭教育的缺陷,当然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的问题,是人性养育的问题。我们不希望媒体过分渲染刘海洋事件等,因为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健康的,是有志气且蓬勃向上的。但我们仍然有孔子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不可否认,社会上的官本位、金钱拜物教、权力拜物教也渗透到大学校园,造成有的大学生的两面或多重人格,以及道德价值观上的庸俗化、功利主义或虚无主义。家庭经济背景的贫富差别,使得部分贫困生有沉重的心理包袱。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相比,现代大学教育结构的弊端是:德业分工,知行脱节,为人与为学分裂,师生之间隔绝或疏远。大学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还比较多,但与本科生之间在学问与人品方面,已不复有切磋琢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目前我院建立师生恳谈日制度,试图通过这一渠道,使师生在德业等多方面有所交流。大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互为主体性的社区。大学应当强调教师的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淳化师德、学风与校风,涵养师生的心灵,扩阔师生的胸襟。首先是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实地帮助学生自己去立人去达人,怡情养性,塑造人格。总之,人文教育在今天的大学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问题,它服从于我们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注释:

--------------------------------------------------------------------------------

[1] 详见《武汉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上下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月。

[2] 参见黄俊杰著:《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第七、八章有关美国、日本教育的考察报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第48-49页。

[4] 除前揭黄俊杰书外,又请见林孝信、黄俊杰《美国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实践》,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校长遴选》,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出版,3月再版本,第117页。

[5] 拙文发表于当时的《武汉大学报》,后收入《面向21世纪的哲学教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6月。

[6] 托马斯•里佩代尔:《德意志史,1800-1866》,慕尼黑1983年版,第57页。转引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DD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8月版,第52-57页。

[7] 同上

[8] 参见李工真:《德意志道路DD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8月,第56-65页。

[9] 杜维明:《文化中国的认知与关怀》,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刊4,稻乡出版社194月,第47页。

[10] 杨国枢:《大学之理念及其实践》,刘安之、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实践》,逢甲大学与台湾通识教育出版社,209月,第1页。

&nbs

p;  [11] 参见同上,第5-8页

幼儿园教育理念与目标 篇2

关键词:生活教育,教育实践课程,目标,生长

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实践课程与其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在目标定位方面, 我国教育实践课程的总方向是培养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准教师。本文即是通过对新颁行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中, 幼儿园及中小学课程目标的归纳与分析 (如下表所示) , 并结合生活教育的基本理念, 提出了如下问题及改进思路。

一生活教育理念下教育实践课程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

1. 对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视高于专业情意培养

我们通过对国家新颁行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中幼儿园及中小学课程目标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 不难发现, 我国目前的课程目标旨在造就“理解型”的准教师。其中包括认识并理解幼儿园、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特点, 理解这些具有差异的特征特点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准教师的专业能力, 使其在面对真正的教学与管理时“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而在生活教育理念中, 除了认为教书育人者要理解教育对象和教育生活, 更强调了其参与性, 强调其要置身于教育对象与教育生活中,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业情意。陶行知在认为“生活”与“教育”共始终的前提下, 提倡师范生应深入到教育的内部。提倡准教师要“置身其中”——“变个小孩子”。陶行知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说:“你若想在笨伯中体会出真牛顿, 在凡庸中体会出真瓦特, 在坏蛋中体会出真的爱迪生, 您必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这反映出了他对师范生, 即我们所说的“准教师”的希望, 他认为, 要想了解所接触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 只是站在专业的角度理解是不够的, 必须要“躬亲实践”, 要到小孩子中去, 让自己变成小孩子, 这样, 才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小孩子, 即我们所说的想学生之所想。反思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课程改革, 在这一方面, 还存在着不足, 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2. 对“培养准教师的创造性”的理解有待深化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研读, 发现在“学生学习及教育、成长环境”等问题的表述上, 大多用到了“创设”一词。顾名思义, 在这里, “创设”取“创造条件”之意。在国家颁行的《课程标准》中, 注意到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需要及学生学习领悟的需求来创造一定的条件, 使所要传递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思想理念等内容可以有效地被学生掌握。然而, 在生活教育理念的视野中, 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陶行知认为, 第一流的教育家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他认为,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 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 目光要深, 开辟时, 目光要远。”教育源于生活, 而生活的广阔无所不包, 因此, 作为即将教书育人的“准教师”, 必须有“深究”和“远望”的精神与能力, 这也是新世纪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中, 生活是全面的, 教育亦是全面的, 因此作为为生活与教育服务的“创造与开辟”的精神, 也要是全面的。它不仅要求要有条件上的创造, 还应该有方式方法的、内容的、理念的创造。

3. 强调锻炼“实用型”准教师, 忽视“实用”基础上的“活用”

长期以来, 不管师资的职前培养采用何种模式, 是定向式还是非定向式, 毕业生大多带有一些共同的缺陷, 即缺少实际的教学经验而使工作适应期延长。在当前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 教育需要实践的观点得到重视, 并将“实践取向”作为基本理念之一, 来指导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在《标准》的目标中, 我们通过其对幼儿园及中小学准教师培养要求的表述, 发现其更侧重教学理论知识及教学技能的实用性, 重视教师将这些所学的知识技能及所拥有的理念思想如何准确地运用于今后的教学中。

而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中, 除了对“实用性”的强调之外, 更注重在“实用”基础上的“活用”。这在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目标定位中, 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生活是变化莫测的, 充满了随机性与不确定性, 培养专业人员不能只是简单把他们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而是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学会应用判断。因此, 要想用生活来教育, 要想为了生活而教育, 必须要懂得“活用”。陶行知对“活的教育”提出了三个期望, 即“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要拿活的书去教小孩子”。这其中的“活”, 既是内容选材上的“活”, 也是方式方法上的“活”, 既是教师教的“活”, 也是学生学的“活”, 是一种对生活教育随机性把握的“活”, 是有生命力的“活”。“生活即教育”不仅关注准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 能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资源, 来顺利组织教学的能力, 更重视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生成性以及良好的教育契机的理解与把握。

二生活教育理念下教育实践课程目标定位的对策探讨

针对以上教育实践课程目标定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结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 我们发现:“生长”, 是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目标定位的重要要素。把握住了这一要素, 将会对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实施教育实践课程目标提供更有利的帮助。

在对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论述时, 陶行知指出:要“把教育推广到生活的边际, 把生活提高到教育的水平”。生活教育理念的包容性, 启示我们要想让教育与生活共进退, 必须与生活共同发展, 共同“生长”。对于教育实践课程的观念引导而言, 我们不仅应该意识到其突破“孤立性”“刻板性”的重要意义, 还应该认识到其“生长性”定位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研究视域中, 我们自始至终关注的核心问题即是准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 其引导课程发展观念的合理定位无疑指向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认为, 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展, 是要培养造就有专业情意、实践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具有教育智慧的准教师。他们既不是盲目的“教书匠”, 又不是纯粹的“学者”, 而是通过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智慧”, 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既懂得“如何做”, 又明白“为什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们必须从实践课程目标定位的“生长性”上进行探索与思考。可以说, “生长”伴随教育的始终, “生长”伴随准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

首先, 实践课程观念上的“生长”, 体现在准教师专业情意的树立与稳固上。准教师的从业倾向, 包括准教师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定向意识与职业情感, 培养准教师良好的从业倾向始终指引着我国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的方向。我们应该在实践课程中为准教师提供真实、全面、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 从而让准教师在面对挑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教师职业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以便加深准教师对未来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热爱, 提升其从教的积极性。这样, 作为引导课程前进与发展的先进观念, 突破了其自身“孤立性”“刻板性”的束缚, 才能始终指引准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深化自身的专业情意, 真正在课程实施的观念上体现生活教育理念的“综合性”以及“生活本位”的有益启示。在未来的教育实践课程建设中,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来自课程改革观念层面对于准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引性, 而非单纯为准教师适应教育教学提供标准化的框定。

其次, 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观念的“生长”, 体现在准教师不断发展着的实践能力中。当前, 我国在教育教学及课程发展等诸多教育领域进行了探索与改革, 更加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 在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中, 也将“育人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来指导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因此, 准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单纯停留于对“教学基本功”的熟练掌握 (如语言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玩教具及学具制作及使用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 , 更体现在其“发展性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上 (如创造性运用教材的能力、对学生开展多元化评价的能力、善于发现并利用周围教育资源开展生成性课程的能力, 以及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启示中, 要体现“生长性”的课程观念, 必须致力于二者的共同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 使二者相互促进, 真正领悟“综合性”与“生活本位”带给我们的启示, 共同为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

第三, 实践课程实施中观念指导层面的“生长”, 体现于准教师专业潜能的挖掘中。“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教育实践课程目标的“生长性”, 除了体现在上述对于准教师专业情意的引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上, 更体现在对准教师的专业发展潜能的挖掘与培养上。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实践课程也必须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为宗旨, 为准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养成自主成长的专业意识与专业发展潜能提供帮助。这其中, 前者是指作为教育课程的指导观念, 要努力指引准教师形成面对并主动探究问题解决方式方法的意识与习惯, 而后者, 则要求教育实践课程的引导观念在准教师的专业意识形成过程中, 指导准教师主动寻求创造性解决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策略和路径。这种对准教师专业意识与专业发展潜能的引领与指导, 是造就未来科研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骆琤.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3]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陶行知文集[A].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

[4]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5]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 (第1卷) [A].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

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篇3

一、培养目标重心的变化

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我国政府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大目标,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育。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学阶段科学教育的目标也都被确定为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即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人。

科学素质有四个核心因素,即:其一,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过程;其二,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其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其四,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笔者认为,科学素质的培育是教育的整体行为和系统工程,它需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在教育的整体系统中,并在这一观念和目标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以使教育在整体上实现素质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科学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科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理解科学的具体目标。

理解科学是科学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对科学的理解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对科学对象的理解。

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是科学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科学的划界标准是意在把科学与非科学或反科学,科学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其划界标准显示了科学与非科学或反科学,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成为科学判断的重要依据。在逻辑经验主义看来,科学是使由观察和实验中得到的经验事实逻辑系统化的语言系统或命题系统。命题是否有意义确立了一种界限,凡是能够最终诉诸经验的、被经验所证实的命题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逻辑经验主义用这一标准把科学与非科学区分开来。逻辑经验主义之后,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用证伪替代了证实。可检验性是科学的必要条件,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是科学。但是,单单具备这个条件还不能成为科学。科学之所以为科学,不仅仅是在于其具有经验上的可检验性,还在于科学形成了内在一致的逻辑上完备的理论体系。相比之下,社会历史学派倒是更加看重后者。例如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就曾提出,有无范式是科学与非科学、前科学的划界标准。范式是科学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门学科在它尚未形成共同的范式之前,它并不是科学的,而只有形成统一范式之后,方由前科学发展成为科学。库恩的范式,其核心就是科学理论。由此可见,科学作为对自然界的现象——本质结构的反映,其知识系统具有经验知识——理论的结构,而科学判据则具有经验——理论的二元结构。对科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是理解科学的首要条件。

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展开了三个维度,首先知识是个过程,真理也是过程。其二,这个过程是个探索的过程,没有必然的成功之路,没有程式化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其三,通过科学史案例的教学可为学生“再现”从科研选题开始的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理解科学的过程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科学方法有两类: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按层次可划分为一般方法(原则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具体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的重大进步往往是来自研究方法的创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是能力素质培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自然界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对自然界的总体理解。自然界是个整体,它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被认识的。自然的齐一性决定了人类认识的整体性,不从整体上来理解自然,或者没有获得对自然的整体性观点,就达不到对自然的真正认识。自然科学是一个整体,限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不足和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才形成了各分支学科。由于各分支学科都是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形成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因此,它们所提供的自然图景是孤立的、不完整的。要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界的真正理解,就要培育整体的自然观,而科学教育的综合课会承担起这一使命。

科学教育的目标构成了科学素质培养的核心,而且有着更加具体的内容,这门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范式的转变

科学教育目标的实施导致了教育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是理解科学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其二是理解科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现代科学教育是指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自然学科为主体构成的并涉及技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及科学史在内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教育体系。从科学和技术的整体出发,理解科学,认识各分支学科。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使人类理解科学的角度有了转变。西方科学是现代科学的楷模,它不仅带来了科学认识的宏大成就,更以其贯穿的方法、精神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类。古希腊以来,西方科学鲜明的分析式的思维方式是从局部出发,寻求对局部的详细、精确的认识,并期待在充分认识局部的基础上形成对整体的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带来了西方科学研究的精确性和严密性,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但是,随着20世纪人们对复杂性客体的研究,这种分析式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出来。

随着系统科学的建立,系统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方法随之确立起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科学。科学社会学的兴起使人们开始在更广阔空间——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大系统来研究科学、理解科学。从系统角度来看科学,注重的角度是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要素的相关性。与分析的思维方式相比,整体的思维方式更具有辩证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导致了人们理解科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关注科学的静态结构到关注科学认识的过程。

自然科学确立以来,科学观问题的研究经历了静态结构观——动态发展观——合理进步观的变化过程。从培根以来,一直到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对科学活动的“已完成的产品”从事静态的分析。逻辑经验主义从理性的视角出发对科学给予静态的描述,并以归纳法为基本方法对科学知识的增长作出了说明。在这样一幅科学的图景中,科学知识一经证实即成为真理,知识是真理的集合,知识因积累而变得丰富,科学犹如支流汇成江河,是以连续的方式、积累的模式进步的。在科学观的核心问题由科学知识的静态结构转向科学知识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波普尔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他第一个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为科学观的研究指出了不同于逻辑经验主义的新方向。波普尔的工作,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正如图尔敏(S.Toulmin)所指出的,“什么时候真正以发展的态度对待不断变化的科学理论组织问题,什么时候哲学探索就有某种新方向。这一步,将迫使人们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看待一切关于科学的理论结构和命题系统问题。在这种新关系中,自然科学不再是静态的形式结构,而是具有某种标准思想程序或动向的理性事业。”对什么是科学以及科学结构的理解构成了科学静态研究的主要内容,考察科学的演变和进步则构成了科学动态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对于理解科学来说都是必需的。科学的静态研究通过结构从形式上描绘出科学的某些重要特征,而科学的动态研究则从其结构关系的变化上展现出科学演变的某些规律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篇4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1.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月: 1.学习10以内序数,学着顺着数和倒着数,学习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3.感知时间的先后顺序,建立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概念; 4.初步认识日历,了解1年有12个月,知道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了解1个星期7天的名称,能够对应日期在日历上找出星期几。第二学月:

1.认读100以内的数,正确排列连续数1——100,了解数字的组成关系。第三学月:

1.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帮助幼儿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2.通过操作“加、减法板 ”,感知100以内的整10加,整10减。3.按数群计数,会整10、整5数数。第四学月:

1.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3.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货币,了解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园教育理念与目标 篇5

第一章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养理论与实践概述

一、早期教养概念的界定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有人认为,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其教育目标应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进一步教育打好基础“。为此,在早教行业里默认为早教的最佳时期为0-6岁。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早期教育(early education)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7岁的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误解之一

教育对象的误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

误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误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0.5%的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与数学。结果,我国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呈低龄化,厌学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学的调查表明,小学一小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个百分点。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误解之三

[1]教育内容的误解。目的的失足必须导致学习内容的偏失。有些家长让孩子很早就学写识,读英语,学画画,学钢琴。但你看看周围那些过年学习十八般武艺的孩子,长大了有几个学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钢琴就想离开。过于紧张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阻碍孩子其他技能的发展。虽然还不能确切知道各种知识信息是怎样进入儿童大脑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儿童心情不愉快时,记忆的大门是不可能打开的。父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提示卡片来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么这一小时里他就什么也没有学到。误解之四

教育方式的误解。中国人长期习惯了灌输式教育,80后父母们自己是被灌过来的,也无形中接受了这些模式,虽然他们反对灌输,但又做不到不灌输。对话,互动,这才是早教的本质。但我们接触的博士父母也习惯于对孩子进行灌输。并不说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其中“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理论最为科学,依据五万份孩子成长基准数据,提炼出孩子的九大成长目标: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早期教育是指根据婴幼儿发展的内在规律,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对0~6岁的婴幼儿进行以环境启发和诱导为主要形式的特殊教育。

早期教育,并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定义。“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这个词在美国最早于19 世纪初,随着幼儿园的设立而出现,是对从出生到6岁期间的儿童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

0~6岁是幼儿个性形成、智力发展、语言学习以及身心潜能开发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够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丰富幼儿的生活,就能加速幼儿智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为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我们通常把0~6岁的教育称为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又分为0~3岁和3~6岁教育。它是指教育者针对0~6岁的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其智能发展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婴幼儿施加影响,使其在获取必要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同时,体能、智能及其心理得到健全发展的活动。

更多的学者一致认为:一般3~6岁的教育是学龄前教育,在这之前叫做早期教育,即从0岁开始到3岁之前的教育。很多父母的“早期教育”观念也更倾向于针对0~3岁的婴幼儿,更接近“启蒙教育”。

我们现在所提到的“早期教育”主要也是针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

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早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提高孩子的智商,而是要了解孩子天生的学习与探究的动力,满足他的大脑发展所迫切需要的感觉刺激和学习经历。因此,早期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智商,而是在教育活动中,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这是一种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单纯追求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的教育。科学的早期教育应针对宝宝动作、认知、语言、社交、自理等能力进行均衡、适时的系统训练,培养婴幼儿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独立、自信、专注、协调、秩序等综合能力,并奠定良好人格发展的基础,培养其全面素质,让其在一种相对自由的快乐氛围中健康成长。正如教育家罗素所说:“教育要使儿童过快乐的生活。”

“早期教养”是人的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它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提升综合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早期教养的对象是0~3岁婴幼儿,实施主体是婴幼儿家长、教师和其它带养人。“早期教养指导”是指导早期教养实施主体开展科学育儿的活动,换言之,早期教养指导的对象就是0~3岁婴幼儿家长、教师和其他带养人。

二、婴儿发展与早期教养的意义

导入故事:在100多年以前,有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去请教大科学家达尔文。她问:“请问先生,我的孩子应该何时开始教育?”达尔文问她:“你的孩子有多大了?”那位母亲得意地说:“他才两岁半呢!”这时达尔文惋惜地回答:“夫人,你已经迟了两年半了。”达尔文的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

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发育迅速。孩子的脑重量在出生时只有300多克,9个月时就可达到660克,2岁半至3岁时增长到900—1000克,6、7岁时为1200克,已经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从脑的生理机能看,孩子2、3岁时,大脑的各种反射机能已经得到发展;

6、7岁时,大脑半球的神经传导通路几乎都已髓鞘化。这为孩子智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可促使他们智慧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如果以17岁为智力的成熟年龄(即智力发展的最高点,即100%),那么50%的智力发展完成于4岁之前,30%的智力发展完成于4~8岁之间,最后的20%则完成于8~17岁之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力在4岁前就完成发展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则要在4~17岁这13年中完成。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出生后头4年智力发展最快,而后随年龄增长智力发展以不同的速度逐步减慢。德国早期教育专家威特坚信:即使普通孩子,只要教育的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他认为,教育应与孩子“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即孩子一生下来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威特的儿子卡尔.威特小时被周围人认为是白痴,威特自己也认为儿子不理想。但是,他对儿子进行了有计划的早期训练。几年以后,竟然出现了奇迹:卡尔威特八九岁就能自由运用德、法、意、拉丁、希腊等各种语言,通晓动植物学和化学、数学,九岁考入莱比锡大学,十六岁获得哲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举世属目的天才。

因此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养意义重大。

1、早期教育促进人脑发达,特别利于左右脑并行发展。千万不要任孩子自然长大,消极地等待孩子脑成熟以后再教育,那极不利于孩子在大脑生长发育期(主要是6岁前)形成最有效的脑功能大网络。

2、早期教育开发人类巨大潜能,这个潜能是人类亿万年进化的积淀,人人都有这种巨大的遗传潜能;但这种潜能只有在婴幼儿时期才得以较为充分地开发,不然将迅速被埋没。人的各种潜能只有大脑生长发育期才可能较为充分激发出来。3、0~6岁,延伸到12岁是最佳期和次佳期的教育,最佳期教育事半功百倍;而错过最佳期的教育则事倍功减半,许多方面甚至徒劳无功。每个孩子最佳期内都能学一口标准方 言就是最典型的事例,而错过了最佳期的青少年、成年人新学任何语言也难以学得标准、地道。

4、人类要重新认识胎、婴、幼儿,胎婴幼儿有巨大的适应性学习能,甚至可以说孩子个个都是“神童”。人一生的基本难题和重大难题(如学会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认识万物、掌握语言、习得行为、学会审美等等)都是婴幼儿时期解决的,据统计人一生所获知识概念的95%左右是5岁前的孩子学来的。

5、孩子出生至3岁是母亲、家庭的“二次孕育”期,即孕育孩子“心理生命”的成长——构建起人生的“潜意识板块”。人的潜能意识板块铸就以后从根本上影响乃至支配人一生的态度的行为,在今后的人生百年中都难以完全抹掉。

6、科学育儿要“两个生命”同时养育,使孩子生理上强壮、发达,心理上聪慧、卓越。特别要注重心理生命的科学养育,因为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主要靠“第二生命”——心理的能量。第二生命的养育需要16个心理营养区,一百多种心理营养素,(详见冯德全0岁方案》,其内容包涵了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研发的多元智能)。

7、早期教育要“两种语言”同步相似发展,使孩子“听觉语言”能说会道,“视觉语言”脱盲阅读。《0岁方案》理论和实践完全证明每个孩子都能像学会认物、说话、走路、听音乐一样,不知不觉识字二千~三千,三四岁脱盲阅读,喜爱读书,一生与书做伴。今后世世代代的孩童将都能带着两种语言工具上小学,既会听和说,也会读和写,极快地学会自学和思考,具备良好的自我发展素质。

8、早期教育要把孩子性格培养放在首位,这是给孩子一生幸福、成才的好命运。经大量调查,早期教育必须培养孩子6大性格基础: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勤劳善良、有独立性、有创造精神——这是人生和人才成长的一本万利之举。怎样培养优良性格,《0岁方案》已作大量有效的研究,为社会所渴望。

9、孩子观察、提问、动手、动脑的创造教育要从小抓起;培养一个发现、发明、创造型人才务必从小引导观察、提问、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实验。因此我们设计的家用“科技百宝箱”,幼儿园和中小学的“袖珍科技馆”是国民基础教育的必要建构和设备,这方面我们已有定型的产品研发。

10、早期教育是“全素质教育”。什么是人的素质?我们定义为人的素质即与人的发展、发挥和个体幸福密切相关的,时刻起作用的诸因素的质量。素质培养分4个层次:胎儿的潜在素质,婴幼儿的基本素质,中小学生的自我发展素质,青年后期到成人的发挥素质。所谓“婴幼儿全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孩子基本素质的教育,它是非学历教育、非义务教育、非专业教育、非系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是在孩子身心承受的范围内极大地丰富生活体验和感受;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教育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顾深浅,也不求甚解,任何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人的基本素质,即:健美的身体、灵敏的头脑、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趋向发达的语言(包括视觉语言和外语),善于人际交往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

11、传统教育必须改革,定要走出一条教育创新的金光大道。在幼教方面务必改革传统幼教的“照看化”、“传授化”、“贵族化”、“女性化”、“单纯玩乐化”和忽视家庭早教的腐朽观念;中小学则务必改革教学中千年一贯的“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理念和淹没孩子童年生活的“一讲到底”、“满堂灌”、“作业海”、“考试山”的教育法,定要把儿 童少年解放出来,使我国3个多亿的孩子生活、学习更幸福、更快乐,都有积极探索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12、早期教育的方法论体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方法论的根本原则。“0岁方案”的大量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最有效: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环境濡染,榜样诱导;对牛弹琴,兴趣第一;积极暗示,宽严并济;培养习惯,形成定势;教育爱,不可溺爱;讲究爱态,控制情绪;促进发展,顺其自然;以及八大基本方法不可背离。

三、国外婴幼儿早期教养实践的发展

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可以说是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主张。如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十七至十九世纪的夸美纽斯、洛克、卢梭、欧文、福禄贝尔等。他们普遍认为,由于幼儿期是一个人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因此教育儿童应尽早开始。幼儿的早期教育应注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强调自然的、快乐的,以身体、道德、语言、游戏等内容为重点的教育。他们大多认为,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对幼儿的培养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早期教育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一)古代早期教育发展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古今又之,只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和今天不同。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水平低下,人类只能通过群居方式生存,儿童由氏族部落的成年妇女和老人进行“公养公育”。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婴幼儿在家庭中进行喂养和看护。在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古希腊的斯巴达(斯巴达的早期教育与其军事专制的政体和尚武的民族传统有关)和雅典(雅典的早期教育与其民主政体及商业贸易的社会需要相适应)出现了一些具有特定文化烙印的养育方式。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曾在其《理想国》中主张,教育应尽早开始。他认为: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小所受的教育至关重要。在一个人的幼小柔嫩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造成为什么形式,就能塑造成什么形式。幼儿的教育应从音乐教育和体操开始。

古希腊学术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主张,凡在儿童身上可能培养的习惯,都应及早开始,然后渐渐加强这些训练。5岁以前,不要教孩子任何功课,可安排他们游戏和娱乐。应注意周围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也认为儿童教育应尽早开始,他比较重视儿童语言的发展,认为7岁以前就可以学习认字。记忆力在儿童期比较牢固,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娱乐。他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认为父母的教育水平越高越好,那种溺爱孩子的娇溺教育会败坏孩子的道德,造成孩子身体上和精神上一切力量的衰退。

(二)近代早期教育发展

法国16世纪的教育思想家蒙田在《论儿童的教育》一文中指出,由于儿童的性情多变不定,其希望和前途不可捉摸,因此,儿童的教育是一件及其困难的事,需要悉心的培育。要教给儿童科学和真知。主张用“新方法”(即因材施教;反对权威;理解知识;重视练习与实践)教育儿童:他注重对儿童性格和品质的培养,并且强调要儿童学会扮演多种社会角色。17世纪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人的教育应尽早开始,因为在人身上,唯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他在历史上第一次肯定学前教育的地位,并且将它纳入他所创立第一个最系统、最完整的学制中。此外,他在《母育学校》这本历史上第一部家庭幼儿教育学专著中,进一步强调儿童的价值和父母的义务,尤其肯定了早期教育的价值和性质。他说,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到老年就要收获同样的果实。教育幼儿宜尽早开始,为人父母者应在早期为孩子奠定虔敬、德行、及智慧的基础。

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洛克(1632-1704)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强调,幼儿期的教育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正如江河的源泉,水性柔和,稍用一点力便可导向不同方向。他详细列举了10项儿童身体保健方面的建议,并且认为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从早期开始,因为儿童的精神在早期最柔软、最易于受支配,应该得到及时而充分的注意。如果儿童年幼时父母教育不当,等于在“污染源泉”,在儿童身上播下邪恶的种子,使之离开德行的大道。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1712-1778)在名著《爱弥儿》中,主张按孩子的年龄段进行相应的自然教育。他十分重视在幼儿期对孩子实施自然教育。他认为幼儿期的自然教育应在空气好、环境好的乡村进行。在幼儿期主要应该对儿童进行身体的锻炼,同时进行感官和感觉的教育。他认为儿童出生时就有学习能力,可以在幼儿活动时,让他通过看、摸、听等办法,去发展自己的感官和感觉。他提出应当辨别孩子的自然欲望,并适当对待。他主张利用“自然后果法”教育儿童,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学习。

19世纪英国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欧文(1771-1858)认为,幼儿都是可以有人任意塑造的、结构奇妙的复合体,其性格是由他周围的人或环境来决定的。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与周围环境接触,就会形成与周围人群相类似的情感和习惯。他认为周期教育意义重大,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儿童的许多品质都是在6岁以前养成的。有些印象甚至在1岁或1岁半就可以获得。好的、有教养的性格应该从儿童时期就加以培养。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禄培尔(1782-1852)在《人的教育》中集中阐述了关于儿童的发展和教育理论。他主张人的教育必须是适应自然的。从儿童刚诞生时起,就必须按照儿童的本性去理解他们和正确对待他们,让他们自由地和全面地运用他们的能力,而不能违反他们的本性把成人的的形式和使命强加于他们。他将儿童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学生期。婴儿期是一个“吸狁”的时期,也是感官、身体、情感“发端的时期”。从父母和教育者方面来说,婴儿期主要是“保育”的时期。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个阶段对于他的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无法描写的重要意义。同样,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幼儿期也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利用和重视儿童的家庭生活,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主要在于唤醒、激发和发展他的全部力量和素质,培养他的四肢和一切器官的能力,满足他的素质和力量的要求。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的自我活动、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福禄培尔主张建立一个以“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我活动能力”的教育机构。

20世纪前期,随着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公共教育制度的基本建立,涌现了一批关注儿童发展和教育、具有真知灼见和影响力的教育家,如爱伦。凯、霍尔霍尔(1844-1942)、杜威(1859-1952)、蒙台梭利(1870-1952)等。他们认为,儿童是有价值的群体,儿童的发展对其未来的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生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他们肯定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同的特点。如霍尔将儿童发展分为婴儿期(0-

4、幼儿期(4-8岁)、青少年期(8-12岁)、青春期(12-25岁4个阶段;蒙台梭利则从儿童心理发展方面分为2个阶段,即无意识地吸收心理阶段(0-3岁)和有意识地吸收心理阶段(3-6岁)。她认为幼儿发展具有5个(即秩序、细节、行走、手部、语言)“敏感期”,人的智力发展也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为了促使幼儿的心理发展,她主张儿童的教育应开始于诞生时。

(三)当代早期教育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在许多教育家的影响和推动下,一些国家开始重视儿童的地位和权利以及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第一个主张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文件--《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从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制定了发展公共学前教育的规划,如美国于1965年实施的“开端教育计划”;英国在1961年掀起的“游戏小组运动”、“确保开端”等项目;日本的《幼儿教育七年计划》等。同时,保护儿童地位与权利的呼声日益高涨,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提出了儿童的“十大权利”。1971年,欧洲委员会召开了学前教育大会,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1974年,在委内瑞拉召开的世界学前教育大会,强调教师、父母及其他社会成员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977年,第20届欧洲各国教育部长常务会议指出:3-8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1979年,被定为“国际儿童年”。2002年5月8日,联合国第56届儿童问题特别会议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当今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问题比全球儿童的未来更紧迫、更具代表性。让人们清醒的认识到“关注儿童就是关注未来“。

前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起,主张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向下延伸,从出生第一年就对婴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以感官训练入手的教育活动。

美国:提出“头脑启动计划---从生命诞生的时刻起就开始的婴幼儿教育计划”和“早期开端教育计划”。

法国:1982年提出幼儿学校设立托儿部。英国:0-3岁“确保开端”计划。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实施婴儿教育计划。

新西兰:从1993年启动了3岁前婴幼儿教育国家计划---“普卢凯特计划”,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

秘鲁:1992年建立了包括教育部、卫生部、农业部、国家家庭福利研究所在内的“全国日托中心工程”,又称“娃娃之家工程”。

加纳:第一个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

(四)国外早期教育现状

储蓄也是一种理财方法,定期往银行里存储一定金额的并不十分影响生活的钱,时间长了,这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在西方,有一种“早期银行论”,指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好像是往他们的神经银行里储蓄,积蓄越多,将来受益越大。

1.家长基本没有系统的学习早教知识,一家人的育儿经验肯定比不上正规机构的专业经验

2.家长的时间问题,尤其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问题 3.早教中心里团队的交往气氛,有益于小孩子社会性发展,家里没有 4.早教中心的专业设备,家里一般不会那么全,也没地方放

5.3岁以前大脑发育60%,性格、身高、智力、语言都是高峰期,不做系统教育就错过了

6.在美国80%的父母视早教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向来重视教育的中国人却浪费了这点世界各国的早教观念

美国:释放孩子的潜能

在关于美国幼教师资的职前培养体系上,总体上被分为:开放式师范教育,体系、封闭式师范教育体系和合作性师资培养体系。开放式师资培养体系也称为非定向型师资培养体系,主要由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和文理学院的教育系承担。美国的师资培养教育属于开放式,幼教师资的职前培养也不例外,在3千多所大学,约有一半左右从事师资培养。培养课程多样化,重视教学实习,培养年限长,教师学历层次高,任职资格高。美国的另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称作HIPPY计划: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该计划得到了当时美国总统的支持。HIPPY计划直接把培训带入家庭,计划中的母亲们每周受到一次访问,每隔一周参加一次与其他父母们的集会。

美国幼儿教育是从生命第一天开始。创办“从出生到3岁”培训班,以1981年密苏里州教育部创办的“父母作为老师”(PAT)的项目最为著名,目前该组织已将它们的项目推广至全美47个州,培训了8000名“父母辅导者”。这些工作人员主要是每月对每一个家庭进行一小时的家访。

美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从婴儿1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婴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婴幼儿和家长双方受益。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包括:系鞋带、穿衣服、扣纽扣、拉开或拉上拉链、洗脸、刷牙、梳头、吃饭、上厕所等等。

在美国,老师认为交给孩子学习能力比教会他做几道算术题更重要。他们不会将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知识技能硬灌输给孩子,而是崇尚让他们多动手、多体验,在各种益智、团队游戏中学会体验和探索的本领,更主动更交互地认识周围的事物。英国 社区儿童中心免费提供多样服务

EYFS是英格兰政府以“给父母最好的选择、给幼儿最好的开始”为宗旨,提出的一个教育方案,此方案在2008年9月被正式纳入英格兰的法制中。EYFS的目标是:给所有0-5岁的幼儿提供一个连续的发展与学习体系,使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将来成为身心健康、拥有安全感、成功和快乐的人。

英国政府很重视5岁以下孩子的学前早期教育,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了很多的服务,出生到5岁,宝宝可以加入各个社区儿童中心的活动,妈妈也可以参加各种育儿的论坛和培训,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问题,如果3岁前需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就要自己付费,一个月大约1000多英镑。

由社区、幼儿园、教会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心,只要是你有时间、有精力,几乎每天都可以把行程安排得满满的。这样的组织大多是免费的,有的收费在1-2英镑,这笔钱算是捐给慈善机构的,他们同时免费提供茶、咖啡给妈妈们,还会在休息的时候分给孩子们饼干和饮料。在社区活动中心,每天会有不同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参与。集体时间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做游戏,剩余时间为自由活动。每天上午免费开放给每位小朋友,下午为课后辅导。分为室内活动区、室外活动区,那里的玩具应有尽有。

法国:注重气质 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

法国家长认为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未来非常重要。该国的权威调查表明:52%的家长认为艺术启蒙和艺术训练是使学生由失败转向成功的良方;72% 的家长认为艺术科目应该成为学校真正的教学科目;92%的人强调指出,艺术科目对开发儿童的智力十分重要。正因为法国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所以长期以来法国一直在文化方面充当着国际领袖的地位,使大多数企业在美学、设计和创意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竞争优势。而这些教育早在孩子襁褓之中,家长就会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法国的早教课更像是艺术细胞的培养和激发课程

日本 :培养独立人格 学会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从家长到早教学校都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你会发现在日本,孩子上课甚至全家人外出旅行的时候,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他自己的物品,很多事情年幼的孩子都要自己去做,家长和老师只是在一旁略加指导。虽然和西方的亲子互动式早教理念上有些差别,但日本的独立人格培养也确实为日本跻身世界顶尖国家起到很大作用。即使上学以后,许多学生课余时间都要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而这些习惯都是从早教学校就开始培养的。

德国:益智开发 从小让孩子“绘制地图”

德国家长普遍认为:培养孩子拥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会为以后的更高层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德国孩子们的早教中,数字类游戏、下棋、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方等益智活动是德国早教课程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主要形式。而绘制地图是德国人的独创,常常可以看见在海滨的沙滩上,幼儿在父母的启发下,用小木棍画出记忆中的家宅,而在很多早期教育学校,孩子们也在老师的启发下开始用图形表现抽象的事物,德国的严谨风格从小就得到培养。

加拿大:动手为尚 不提前教授写字和计数

在加拿大,宝宝稍大一点时可以送其到“play school”,不是去上课学习,而是参加那里的美术、劳作、音乐以及唱游等活动,而且与众不同的是,这样的早教学校不会设置写字和计数等课程。加拿大的早教专家普遍认为,幼儿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动手能力更为重要,若让孩子过早认字、写字和计数,会耗费幼儿的体力和脑力,延缓他们的动作发展。

新西兰:教育从出生开始

1972年开始从事婴儿成长跟踪。1993年启动了3岁前婴儿发展与教育的国家计划———“普卢凯特计划”。新西兰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指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目前,新西兰已经有82%的3至4岁的儿童加入了早期儿童教育计划。

秘鲁:建立“娃娃之家”

建立了3岁前的“娃娃之家”工程,专门对3岁前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加纳:教育儿童不能等待 加纳有一个以《儿童不能等待》为题的0—6岁儿童发展计划,对该阶段的孩子进行系统的教育。该计划已经列入国家行动计划。

总的来说,国外早期教育的发展呈现这样的几个趋势:

1、以婴儿为本,关注成长

2、服务综合化和一体化

3、托幼机构、家庭和社区合作共育

4、注重跨专业、跨领域合作,为婴幼儿及家庭提供包括卫生、教育、职业培训等在内的全方位早期教育服务

5、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格伦•多曼斯曾说:早期教育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最雄伟壮丽而又在文质彬彬的革命„„这场革命不用流血牺牲,没有痛苦折磨,不用挨饿受冻,没有仇恨,没有破坏,有没有死亡,唯有的对手是传统观念和现状。因此,在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尊重婴幼儿的自然成长规律,实现婴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注重营养和喂养、卫生和保健,促进动作、语言、认知、社会性、认知、艺术方面的教育,注重身心的基础性发展,注重科学养育、教养结合,注重亲子教养,注重对家庭的服务和指导,重视对家长进行指导时的技巧,也不可忽视对其他主要看护人进行培训。而且,早期教育对婴幼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对个体来说,抓住敏感期,为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早期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补偿,实现正常发展;及时干预先天不足的儿童,预防早期问题持续恶化;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改善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第二:对社会来说,从源头上提高人口素质,为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对早期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的教育补偿,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强化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所以,要让幼儿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四、国内婴幼儿早期教养实践的发展 1、0-3岁婴幼儿教养实践的经验方面:国外在已经相当丰富,而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城区先行,农村滞后。国外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设立专门针对家长教育(或服务)的早期教养项目,这些项目在家长指导的目标定位思考、内容选择标准以及活动形式多样化上都己经相当的成熟,并且在相关的理论阐述层面也比较的深入、细致。虽然我们不可忽视国际间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同影响,这些国外的家长指导实践经验还是在很大程度上,能给我国的0-3岁早期教养指导实践带来众多启示。例如,如何改变以往主从关系,建立教师与家长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早教指导的内容如何建立并且系统化、如何根据家庭需求拓展丰富多彩的早教指导形式等。2、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的对象方面:国内外之间存在差别。国外虽然从近几年在服务对象上己经逐步扩大,开始容括所有的婴幼儿,但绝大多数还是项目还是针对弱势群体,包括经济地位低下的家庭、单亲家庭、残疾家庭、有受虐倾向的家庭等。这些项目从教育入手,旨在改善弱势群体家庭整体的生存状况,主要是针对婴幼儿健康成长的计划,将孩子所处的家庭,甚至整个社区作为服务的对象,积极的将家长的吸纳到课程中来。家长在这些项目中,是和教师一同在构建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的宏图,并在共同的实践中反思和成长。国内首先在早教机构性质上就很多样化,在指导对象上也是各有所指。例如,公立早教机构因循国家政策要求,主要实现早教服务的普及化目标,即让所有的婴幼儿与家长都享受早教 指导;而私立早教机构更多是经济取向,主要面向经济群体中的上层,特色突出。可以看出,国内目前的受指导群体呈现多样化需求局面,不同性质的早教机构应根据各自服务的家长群体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3、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服务内容上:由于国外家长介入项目的开展己有半个世纪之久,相应的国家支持以及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已经比较稳定、融洽,所以开设的服务内容也很广泛,包括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的家长教育、家长职业能力教育、家长教养指导、家政服务、就业指导与推荐,以及各类为家庭服务项目等。我国目前主要在做的还是婴幼儿教养的指导,其他内容暂时还没有财力和人力去拓展,因此,在当前这个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早教指导,中大城市各类型早教机构已经能根据自身特点做好眼前的主要工作,随着实力的逐步增加实施内容也将扩展,农村仅限于形式上的启动,内涵和实质还没有真正落实。4、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者主体方面:国内外也存在差别。国外早教指导的实体是不同服务部门的一个融合体,包括医疗、教育、福利、社区等各个部门协同开展,不同分部门之间的合作渠道己经建设的很顺畅,合作也制度化起来,因此,服务内容才有可能以平面推进的形式展开。而我国主要则是以教育部门为主,由教育部门来协调其他部门开展。也就是说,其他部门只将早教指导工作作为是对教育部门在政策上的配合,他们除了要好自身已有的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协助早教主体完成早教工作,因此,在部门之间的协作上经常会有很多障碍与阻力,这就告诉我们,就目前的合作程度,我们只能开展以教养指导为核心内容的服务。所有的家庭都需要接受早教指导,而我国目前已有这些以不同家庭为服务对象的机构,那么不同的机构如何将不同的指导形式揉合起来满足不同来源家庭的需求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各种各样的早期教养指导形式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各早教机构已经开发的早教指导形式纷繁复杂,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一对一(指婴幼儿)家庭指导、集体活动中的家长指导、家长沙龙(有针对不同教养群体分别开展的沙龙)、专家讲座与咨询、机构上门服务(包括送教下乡)、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开展的指导。目前,各早教机构还处于尝试摸索阶段,对于这些形式的性质、定义、特征、最适宜达成的目标与匹配的内容、开展中的注意事项与相关细节,以及对家长指导孩子的效果如何还缺乏系统、连贯的研究。所以对主要形式的基本问题研究是早教机构实现最优质指导与服务的前提。

五、婴幼儿早期教养发展趋势

世界教育专家认为,早期教育是21世纪儿童教育的大趋势。联合国文教组织亦发表报告称,教育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世界各国对婴幼儿早期教育日益重视,欧美、日本、港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到上世纪80年代普遍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面向家庭提供服务,至90年代建立了完善的理论和服务体系。随着中国日益与国际接轨早期教育在中国大陆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家庭的重视。0-3岁是人的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头4年中发展起来的,另外有30%是在8岁之前发展起来的。初生婴儿的脑发育比15岁孩子快1000倍。很多思想、习惯和智力是在3岁前打下基础的。0-3岁的婴幼儿时期是其成长的关键期。最初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但是,目前我国的婴幼儿教育系统还相当薄弱,尤其是0-3岁婴儿的早期培养、早期教育,远远不能适应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许多年轻家长缺乏科学育儿的常识,不懂得怎样对婴幼儿实行早期智力开发;有的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教育而把孩子交给老人看护; 也有的对孩子教育采取顺其自然,放任不管的态度,甚至用一些违反科学、违反婴幼儿成长规律的行为和方法去教育孩子,给婴幼儿的教育造成了误导„„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呼唤着能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婴幼儿教育方法和体系,以便给新生儿父母、家长科学的引导,给孩子个性化的指导、教育和训练,使之能够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

中国目前0-6岁幼儿约有 1.8亿;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多万。庞大的基数、稳定的增长与更新,奠定了幼儿教育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发布的统计公告,中国大陆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其中城市0-3岁的婴幼儿数量为1090万。如此看来,早教市场潜力巨大。另外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中国人在培养孩子方面,可以用“舍得花血本来形容”。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家庭教育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在首位。央行50城市最新调查:20.2%的居民储蓄动机是“攒教育费”,稳居居民储蓄动机的首位。中国国际化的需求,家长的重视,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造就了早期教育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21世纪最后一支原始股。早教市场正在成为教育产业中一块最具潜力和前景广阔的天地。

政府支持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必须从儿童早期着手培养。教育部“十五计划”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努力使城乡儿童在入小学前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等一系列的举动,明确表明政府对该行业的重视和支持。

社会环境

“穷什么也不能穷了教育”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流行语已经深入国人内心。许多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成为父母,家庭接受早期教育理念的程度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市场基础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公告显示,国内0~3岁的婴幼儿总量高达7000万,0-6岁幼儿约有 1.8亿;每年新出生人口达到2000多万。庞大的基数、稳定的增长与更新,奠定了幼儿早期教育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伴随着07年“金猪宝宝”和08年“奥运宝宝”的降生,我国第四次生育高峰已经到来。

消费能力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在首位。央行50城市最新调查:20.2%的居民储蓄动机是“攒教育费”,稳居居民储蓄动机的首位。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消费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家庭结构大部分为6+1的结构模式,4个老人+2位家长+1个孩子,6位家长关注着一个孩子的成长,在孩子身上的消费能力相当大。

市场竞争

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 篇6

预期的教育目标,是通过目标结构及其整、分、合的运转过程而实现的。结构是功能的保证。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结构,是在国家幼儿教育总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包括各教育领域和教材分类目标、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学段目标、单元主题教育目标及一个个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等组成。这是通过“综合——分析——综合”思维过程而形成的纵横交叉、有机结合的目标系统。

1.幼儿教育总目标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第五条又具体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应该注意,这里规定的是“主要目标”,以四个方面为主线提出,但并不意味着幼儿的发展只局限于这些内容。例如,发展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交际能力、自律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萌发环保意识,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都属于幼儿素质发展内容,也都是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这一精神,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的“讲解提纲”中已作了说明。

2.教育领域分类目标

实施教育活动,首先应确定教育内容。而教育内容因各教育领域的不同特点决定着分类。教育领域的分类,目前我国有两种分法:一是划分为五大领域,即健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语言教育、艺术教育等;二是划分为七大领域,即包括健康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语言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两种分类,各有一定道理,不妨先在实践中检验,不必一刀切。

在各大教育领域中,又包括不同的内容类别。如健康领域分为卫生保健、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数学领域分为数概念、10以内的加减运算、量的感知和几何形体、时空关系的认识以及感知集合(物体归类);科学领域分为生命科学、环保科学、科技产品、科学现象;社会领域分为社会意识、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社会文化;音乐领域分为唱歌、律动、音乐欣赏、器乐演奏;美术领域分为绘画、手工、作品欣赏。

按照上述领域和类别,分别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分类目标。依传统说法称谓“教学大纲”。

3.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

根据规定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实施全面发展教育,预使幼儿身心素质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并达到怎样的实际水平,这种最终目的(或规格标准)的追求就是幼儿发展目标。因为教育内容只有通过教育实践而转化为幼儿身心素质的实际水平,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质量。

幼儿身心素质的发展领域,应包括身体发育与体质。知识与经验、动作与技能、智力与才能、个性与社会性品质等五个方面。在这五个方面具体规定幼儿发展规格。只有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或状态,才算实现了幼儿素质发展目标。

4.学段目标

由于教育活动和幼儿发展都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运转过程,也是幼儿素质不断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持续递进的过程。因此,要制定不同的学段目标。学段目标包括各年龄班的学年目标和学期目标,即综合性地规定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主要教育活动与幼儿发展的预期目的等。形式可采用条文规定或表格式,也可以二者结合运用。

5.单元主题教育目标

单元主题教育目标即把学段规定的各个教育领域内容,按照以科学知识为主导,以事物发展规律和幼儿思维逻辑为序,确定一个个主题的排列组合,建成循序渐进。有机结合的系列性单元主题教育,并相应地一一制定主题教育目标。由于教育内容是紧密围绕主题组合的,因此,主题教育目标具有显明的综合性和有机性,而不是各领域要求的分割并列。即让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方法、智力。才能以及个性、社会性品质等要求,都体现在主题教育目标中。目标要重点突出,简要、明白、确切,富有针对性、关联性、综合性和有机性。主题目标还应包括:教幼儿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引导幼儿体验学习、操作学习、探索学习、发现学习等等,即变幼儿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都要通过一个个的具体教育活动而实现。每个主题教育可包括若干个具体教育活动(多少由教师策划确定),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侧重于某个教育领域内容。不管如何组合,具体活动目标都要落实学段目标和贯彻主题教育目标,并密切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和新需求,把握在“最近发展区”内开发其潜能。教育活动目标比主题教育目标更应突出针对性、儿童性、趣味性、活动性和可操作性。

幼儿园教育理念与目标 篇7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源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幼儿处于建立各种认知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幼儿教育,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还原生活,即展开人性化教育是以后幼儿教育的主流方向。笔者对于如何将专业知识和人性化教育结合从以下方面展开阐述:

一、幼儿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我们的所有行动都是由思维和思想控制的,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教育模式、教育观念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应该根据当代形势及时做出调整。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老师应该首先了解他们的智力基础,人和人之间肯定是存在智力差异的,幼师应该从这一点出发为孩子们制定特色化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体的,但事实表明,纸上谈兵难成才也。老师应该从幼儿阶段就注重孩子们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培养,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发展而言,他们的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知识可以再学习,个性一旦形成就是伴随一个人终生的。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告诉我们的是“尊老爱幼”,但“爱”并不代表尊重,我们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他们并不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认为孩子的想法是不成熟的。因此不具备可参考性,实际上那些从小就被尊重的孩子往往能够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事能力。所以,幼儿教师在展开人性化教育之前应该首先转变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

二、幼儿教育和人性化理念的结合方法

1. 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

上文提到过老师应该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这也是将幼儿教育与人性化理念结合的第一步。老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这不仅是工作所需,更是幼师工作能力的一种表现。幼师需要和孩子们长期相处,善于发现孩子们的特点和特长,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幼师的耐心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根据学生特点更好地展开针对性教育。

2. 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奖励机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孩子们的表现适当给予奖励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毕竟我国还是一个充满了竞争意识的国家。但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孩子们年龄小,对于成人世界的一些规则都不理解,老师要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对每一个奖励的原因都和小朋友说清楚,在讲述过程中便可以自然而然让孩子们懂得很多道理和原则,既起到了人性化教育作用,又无形中激励了孩子们为奖励而继续努力。公平公正的心态和态度,会对孩子们以后的人际交流和处事方法有重要影响,老师一定要在孩子们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给孩子们做好榜样。

3. 设置人性化的游戏环节

对于小朋友的教育,传道授业解惑虽重要,但是传授知识的过程难免会引起孩子们的排斥,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无疑是他们更喜欢的方式。因此,幼儿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小朋友一些基本的生活概念和生活常识,这些知识的获得就可以选择做游戏这种轻松的教育方式。在开展游戏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创设一些尽量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孩子们分角色进行游戏。角色扮演我们都不陌生,因为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玩过“过家家”,但是对于具有幼儿专业背景的老师来说,这种游戏不能仅停留在我们自行玩耍的水平,应该创设一些帮助孩子掌握生活技能的情景。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医院的各种人士,医生、护士、病人等,还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医学工具,通过简单的情节设置让孩子们融入这种小情景剧的游戏当中。老师教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受伤应该使用什么药品,怎么进行包扎等,这样小朋友既享受了游戏的过程,又从中学习到一些生活的基本技能,一箭双雕。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远不是我们传统思想中那种简单的教育,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一定要选择具有专业背景的幼儿老师,让幼师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结合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为孩子们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健康、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春忆.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成长[J].剑南大学,2013(12):184.

[2]马海燕.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J].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5(1).

幼儿园教育理念与目标 篇8

[关键词]:开展 亲子 教育 实现 目标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现代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亲子家园教育就是较好地把科学保教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幼儿作为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为数不少的社会群体,其喜、怒、哀、乐,其所思所想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因此,积极发展和培育孩子学前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教育是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

幼儿入园的前半学期(即小班)学前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教幼儿守规范培养成。是介于幼儿入园和进入小学前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而现在的幼儿教育与过去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过去的幼儿教育是以保育为主,即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的单一教育形式。而现代幼儿教育却是把保育和教学融为一体的科学保教形式;其重点是保教兼之,即既要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还要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进行品德规范培养和启蒙教育。

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反馈。作为幼儿老师要做到和每名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一是在幼儿报名入园前要求幼儿家长认真填写联系卡,联系卡中最关键栏就是要求家长认真填写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二是在入园后的三个月时间内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品德规范操行培养等情况及时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反馈。

同时,老师自身先做好表率,以身作则,不说粗话,对孩子们用礼貌用语,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将教育深入在日常生活细节中。

2、亲子家园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开展了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向家长宣传全新的现代教养理念,改变孩子与家庭中人的交往方式,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的一员,指导家长营造宽松的语言交流氛围,耐心倾听孩子的说话,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语,允许孩子提问、争辩,通过与孩子的双向交往,培养孩子想与人交往的愿望,让孩子养成多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有了家庭的配合,幼儿园开展的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配合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只有家园互动,建立双向的沟通关系,共同为孩子的发展付诸努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园在每个月最后的一个星期三面向幼儿家长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游戏教育活动。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老师和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玩中学的活动。通过带领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亲子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发展。亲子教育活动具有现场示范性、指导性与实践性,能使家长得到教育孩子的基本训练。可以说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既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重要课堂,也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必修课程。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家长对亲子教育中的认识等具体情况,尝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要求开展亲子活动,包括肢体游戏、语言游戏、认知游戏、美工游戏、家务劳动等,使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合,让彼此的互动更为亲近,并促进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下面,我们就以半日开园的二个实例来说明,开展亲子活动能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教案:

⑴拾彩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2个小宝宝参加,海洋球散落在场地中央,二个家长各拿一个筐子站在一边,小宝宝将自己对应颜色的球投到家长的筐子中,当家长发现宝宝拾错了要拿出来。在规定的时间里谁筐子海洋球多就获胜。

⑵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家长和幼儿各拿一把钉耙(塑料制品),互相交替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向前走。可以是宝宝把小猪赶给家长,家长再把小猪赶给宝宝;也可以家长、宝宝并列一起赶小猪向前走,将小猪赶入拱门中,整个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⑶背娃娃、端乒乓球、运球

要求:4岁以上幼儿比赛项目(三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一:背娃娃。家长从起点背起娃娃跑到10米处,进行端乒乓球游戏。

游戏二:端乒乓球。孩子和家长各用一个乒乓球拍运球到10米处进行下一个游戏。

游戏三:运球。两人各拿着一个羽毛球拍共同夹起一个海洋球,绕过障碍物跑到终点放到筐子里,整组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⑷抬花轿(三人集体)孩子抱皮球

游戏准备:皮球3个

游戏玩法:父母上手交错相搭成“花轿”,抬起孩子走来回,孩子抱球后三口一起返回。

规则:孩子脚不能落地。

目的及效果:

⑴在亲子游戏中要使孩子准确掌握执行“口令”的基本要领,学会听口哨(指令、命令)。

⑵父母与孩子在亲子游戏中体会到怎样在“加油”和“快……快”口号声中团结一至、协调前进。

⑶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会动手动脑,四肢驱体运动协调发展。

⑷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家庭温暖”,准确使用文明用语和集体荣誉感。

上述亲子游戏是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可以和孩子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亲子感情。更重要是通过亲子游戏活动教育形式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请求、学会等待、学会合作、学会谦让等,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孩子的交往方式,更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過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总之,亲子活动是架构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亲子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也进一步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和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等,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亲子活动促进了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达到了家园共育一致的理想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新《纲要》

[2]《现代亲子教育》

上一篇:诚实守信格言下一篇:校外活动安全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