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教科版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精选4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主集中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人口有13亿多,有人戏称“每人说一句话,就有13亿句。”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有效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只能通过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间接参与
B.只能通过上访的形式直接参与
C.是不可能的D.只能由人民政府代为行使
3.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②每届任期五年,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③它有权增选和罢免国家领导人④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人民政协的职能是
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任名国家领导人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③B.②③④
5.人民政协的主题是C.①②④D.①②③④
A.和平与发展B.团结和民主
C.民主与集中D.自由与平等
6.在一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选民们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不选,不替老百姓说话的不选。这“三不选”原则体现出
A.我国的民主是广泛的B.选民不按组织意图进行选举
C.广大选民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
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7.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A.批评建议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参政议政权 D.消费权
8.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均由选举产生,具有两种方式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无记名选举④记名选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周末,小明全家回乡下看望爷爷。一进村就看到墙上有一醒目标语:“民主管村,依法治村,接受村民监督,为村民当家提供服务。”标语生动地说明我国广大农村基层民主的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包括
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民主管理④民主监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广泛采用了一些新颖的形式,这些形式成为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这些形式有
①上级提供候选人②选民直接提名候选人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⑤举手表决⑥匿名投票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②④
11.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有积极参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权利。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这种
权利的是
①小赵在选举区人大代表时投了弃权票②小李因不满领导对他的下岗安排,在网上捏造了该领导的受贿“事实”③小刚向“新闻快车”栏目反映其所在的居民区周边的噪声污染问题④在婚姻法修订前,小丹在报上发表自己对婚姻法修改的建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法国的前提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3.2008年5月22日,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布公示:蒋辅义同志拟提名为乐山市人民政
府市长人选,干部群众如有情况需要反映的,请于7日内以真实姓名向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电话、书面反映或面谈。此举有助于①人民群众行使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权②乐山市人民直接选举自己的市长③遏制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④增强干部的公仆观念和自律意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在下列政
治权利中,你认为初中学生能够行使的政治权利是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关注国家建设,行使建议权③对违规、违法现象,行使监督权④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监督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表明,在我国
①人民代表植根于人民,对人民负责②各级人民代表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③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④人民代表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据报道:海南省政府的红头文件报送省长签发之前,必须先送海南省政府首席法律顾
问签署意见。这表明海南省政府
①严格依法行使司法权②努力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③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 ④把立法权赋予了首席法律顾问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二、问答题(共52分)
17.(8分)简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8.(8分)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和职权)
19.(10分)有人说,法律是由政府机关去执行的,因此,依法治国的主体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这种说法对吗?
20.(12分)据《人民日报》报道: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南京闹市区看到一条喜迎某会召开的标语,但此会已开过半年。他写信给市长:“南京办事效率低,管理水平差!建议把旧标语撤下,换上有时代气息的宣传画。”三天后,旧标语被撤下,换上了有时代气息的宣传画。市容管理部门还给他回了一封感谢信!
请你对这名学生的行为进行评析。
21.(14分)李明是某校九年级学生,暑假的一天,他和弟弟李浩到大街上玩。在村委会大院中看到墙上的选民榜中有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等人的名字。在公告栏中,他看到自己的叔叔还是乡人大代表的候选人呢。这时,弟弟李浩缠着问他:“上面怎么没有咱俩的名字呢?”
(1)假如你是李明,你该怎样给李浩作出解释呢?(2分)
回到家,爷爷告诉李明他要在选举日那天慎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可是奶奶却说:“都这么大年纪了,管他谁当选呢,用不着操那份闲心。”
(2)假如你是李明,你要以用哪些知识来劝说奶奶?(6分)
(3)假如李明的叔叔被选为乡人大代表,你觉得李明可以向叔叔说些什么?(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1.D
10.C
11.C2.A 12.A 3.A 13.D 4.C 14.B 5.B 15.B 6.C 16.B 7.C 8.A 9.D
二、问答题(共52分)
1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公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18.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行政、审判和检察等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19.①这种说法不错误的;②在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⑤政府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公职人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①他正确行使了法律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具体地说是行使了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他的行为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办事效率;③他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④他除了给市长写信外,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如向人大代表反映,通过新闻媒体曝光等。
21.(1)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只有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们都是未成年人,所以选民榜中没有我们的名字。
(2)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②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③珍视民主权利,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选出能够替人民说实话、办实事的“当家人”,既是对来之不易的政治权利的珍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具体行动。
命题:袁 澄
★感悟友谊收获真情
1、每个人都需要友情,这是因为()
A、友情可以满足我们爱与被爱的心里需要
B、没有朋友,会被别人看不起
C、友情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没有矛盾
D、拥有朋友,可以显示自己的人缘好
2、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学校发出“征友启事”在这側征友启事中,他提出的择友标准是“有志于爱国工作”、“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这就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应当建立在()
A、志同道合的基础上B、不怕牺牲的基础上
C、真诚平等的基础上D、互帮互谅的基础上
3、被称为个人电脑软件之父的比尔.盖茨,在中学时结识了比他高两个年级的保罗.艾伦,两人很快成为朋友,他们一起钻研计算机技术,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说明、()
A、友谊能调节情感B、友谊给人智慧和力量
C、友谊给人以朋友D、友谊是相互理解
4、真挚的友情表现在()
①能为朋友排解烦恼、分担不幸 ②能坦率地对朋友进行批评 ③能与朋友共享快乐④永远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小陈因为母亲不幸病死,内心受到极大打击。从此,她性格变得十分孤僻,形容清瘦,成绩下降。同班的几位同学见了心理非常着急,主动接近她,为她补课,并悄悄打听她的生日,一起搞了一次“秘密行动”。在小陈生日那天,当黑板上出现“生日快乐”这几个字时,她的心一下子温暖了,她感激地和大家一起唱起《生日快乐》歌。小陈又重新振作起来了。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小陈“重新振作”起来的原因。
(2)简要列出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你应当怎样做?
★★ 善交益友远离损友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表明()
①广交朋友,朋友多是好事 ②朋友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③结交好的朋友,会使我们终身受益④结交坏的朋友,会使我们染上坏思想、坏习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下列朋友属于益友的有()
①能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 ②会对自己的道德品质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 ③能直言不讳地指
出自己错误,批评帮助自己的朋友 ④讲哥们义气的朋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春秋时期的孙膑与庞涓,同师学艺,但庞涓心胸狭窄,嫉妒孙膑的才能,于是设计陷害
孙膑,使孙膑蒙受不白之冤,遭受残肢之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庞涓不讲哥们义气B、孙膑择友标准太低
C、不做别人的损友,要成为别人的益友D、老师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做人
9、你的朋友与别人打架,朋友吃亏了,让你帮助还击出气,你正确的选择是()
A、为朋友出气,两肋插刀,在所不辞B、朋友上门来求,不好拒绝
C、反正是别人先动手,当然要还击D、不怕伤面子,拒绝朋友让你前去帮助的请求
10、情景体验:假如你和朋友之间发生了下列事情,你会怎么办?
(1)考试时你的朋友向你递纸条请求“帮助”,你会:
----------------
(2)朋友无意中说错了话,伤害了你的自尊心,你会:
----------------
(3)当朋友当面指出你的缺点时,你会:
----------------
(4)当朋友欺骗你时,你会:
----------------
(5)当朋友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会:
----------------
11、材料一:“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
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材料二:在汶川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有一个映秀镇的学生马健冒着余震的危险,淋着雨,一个人用手在废墟里刨了4小时,创出了自己的同学向孝廉,因为他跟向孝廉承诺过:你等
着我,我一定会来救你。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请你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经历说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友谊?
(2)古往今来,有人因友得福,有人因友惹祸。在今后的交友过程中,你会交什么样的朋
友?
(3)人生需要朋友,需要友谊。为了寻求真挚的友谊,我们应掌握哪些艺术和方法?
★★★ 男孩女孩交往有度
12、“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用原则去护理。”这句话告诉我们。()
A、怎样赢得真正的友谊B、只要相处的时间长了,就能建立友谊
C、友谊仅指同性之间真挚的情感D、男生女生之间不宜建立友谊
13、在有两性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参与者在心理上会感到愉快,工作也干得起劲、出色。这
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它说明了()
A、人类世界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B、男女生应当不超出友谊的正常范围
C、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要遵循“自然”和“适度”的原则
D、男女生之间正常的交往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班集体的团结
14、初二(1)班同学在讨论男女同学交往的话题时,形成以下几种观点,你最不认同的是()
A、男女同学不要交往,以避免早恋B、男女同学要多交往,以取长补短
C、男女同学要正确交往,互帮互助D、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有利于集体的团结
15、“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的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段话间接地告诫学生()
A、青年人要务实,努力做好当前重要的事情B、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
C、青年人要把握好自己的感情,不能过早恋爱 D、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
16、玉宇和丽丽是同班同学,他们品学兼优,都是班干部,在共同的学习工作中他们成了好朋友。但由于二人没能把握好情感的缰绳,过早地陷入了情感的漩涡,不能自拔,学习成绩大幅下降,在中考中都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因此两人都很苦恼。
(1)玉宇和丽丽在中考中失败原因是什么?
(2)作为同龄人你都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作为中学生应如何与异性同学进行交往?
17、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学习了《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男生女生之间的内容后,对男女同学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友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如果你是该班级中的一员,请你参与,完成这次辩论会的下列任务:
(1)请你确定辩论会正方和反方的辩题(辩论的主题)。
(2)分别写出正方反方辩论的理由(观点)。
正方理由:
反方理由:
(3)请你在辩论会上总结与异性同学交往时应注意的事项。
fǔ mō xiōnɡ è shēnɡ bìnɡ rì sī yè xiǎnɡ
suí biàn wǔ yì bǔ kè yīnɡ yǒnɡ shàn zhàn
二、比一比,再组词
根( ) 士( ) 名( ) 将 jiānɡ( )
恨( ) 土( ) 明( ) jiànɡ( )
充( ) 报( ) 华 huà ( ) 假 jiǎ( )
冲( ) 抱( ) huá( ) jià( )
三、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缝(fén fénɡ)拳(quán qüán)捧(pěnɡ pěn)袍(páo báo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诗 一( )高山 一( )血泡 一( )血痕
一( )纸 一( )巨响 一( )深涧 一( )战争
五、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
1、我们的学校
2、傍晚,同学们在认真
3、我每天都要
4、 真的很好玩吗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裳。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7、基本路线的制定依据、内容、核心内容 ⑴、制定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⑵、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⑶、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⑷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⑵原因(意义):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20多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归根到底在于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而展开,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从而使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教科版九年级五单元
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
第五单元国策经纬 第十四课 小平,您好
1、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2、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突出表现。
3、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或主要特征、表现)是什么?⑴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不平衡 ⑵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⑶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发展阶段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
(1956年 -2050年左右):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
6、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正确认识这一国情,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认清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9、解题金钥匙: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问题最根本的途径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一些重大历史成就的原因: ⑴、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⑵、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⑶、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⑷贯彻落实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11、四项基本原则 ——立国之本
⑴、内容(“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⑵、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或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①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保障,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能实现的。不仅社会主义建设搞不起来,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②四项基本原则犹如四根支柱,支撑者共和国的大厦,是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2、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我国最鲜明的特点)⑴、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①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整体面貌。②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这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目标,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将进一步破除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③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⑵、改革的作用:改革将进一步破除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⑶、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①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②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③当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不但大量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而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⑷、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改革的目标,是在各个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13、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20多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证明,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严峻考验、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证。
(3)、在新世纪的正程中,我们仍然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不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1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如果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比作一艘航船,那么,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就好比这艘航船的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其中动力系统是
指改革开放,导航系统是四项基本原则。只有这两个系统正常工作,航船才能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正确的航线是指社会主义道路,这艘航船将要抵达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十五课 “三个代表”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和地位
⑴、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⑵、地位(作用或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
5、党和国家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趋势,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6、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目的: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扩大科技工作者在全社会的影响力,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勤奋工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已经成为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对科技创新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7、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⑴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⑶当今世界,教育和科学的力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者人类的生活,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政府从民族复兴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⑷只有实施这一战略,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什么是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人的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中国的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先进文化的特征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10、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⑴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⑵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⑶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⑸发展先进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并有效地抵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落后文化,消除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大力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主阵地。
11、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对待外来文化,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12、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怎样做?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13、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什么?为什么?
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当今世界,教育和科学的力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从民族复兴的高度,制定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发展史深刻地表明: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
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最高标准。
16、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落实在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中。
17、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的行动中。
18、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事例:
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⑷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19、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事例:
⑴2001年10月颁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⑵199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倡导并组织实施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⑶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事业。⑷深化教育、科技、文化体制改革。
20、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事例:
⑴2006年起取消农业税。⑵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⑵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⑶下岗职工再就业。⑷扶贫开发。⑸西部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此外,我国还存在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人口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
(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说服农村有实际困难、希望生两个孩子的夫妇实行适当间隔生育;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做法由所在自治区或区(市)决定。
(3)为了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我们要增强人口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我国的资源形势严峻。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相对数来看,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资源小国。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这一状况,将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而日趋严峻。
(2)我国的环境形势严峻。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条件。然而,由于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尊重自然规律,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
(3)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主要策略是: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保护资源、改善环境,人人有责。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
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意识。
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念——生态道德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2)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九年级教科版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推荐阅读:
九年级教科版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测试试题12-05
思想品德九年级教科版03-04
最新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版)知识点总结11-23
七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01-04
九年级第四单元测试题12-09
思想品德教科版07-23
四年级教科版品德教案07-02
九年级思想品德段考测试题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