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学案例分析(推荐12篇)
案例分析
一、导言
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教?是不是都按《语文程标准》要求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来做,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就行了?我个人认为,这得依据所选文言文文本的特点来定,标准里的要求是总体要求,是基本要求,是最低要求,这不应成为语文教师从事单篇文言文文本教学的桎梏。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教学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文言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大量实践呢?最为有效的一条就是把教学的触角伸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际场中,进行场复原。这与《语文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一致的。只不过,这种联系,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我把它称之为场复原(回到原始状态)。
场复原,说简单一些,就是把教师与学生的“思考”通过时光隧道送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让这种“思考”接近更为原始的状态,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完全融合,进而让教师、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交际,实施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十则》的教学,若能采用这种方式,其教学必将产生特效。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文辞简古。其篇章虽有记事,但却简略;记言虽多,但却只是片言只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是不是孔门弟子的疏忽呢?在《论语》中将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记录下来的也有。这说明,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要是不弄清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一句话,如果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在对《十则》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用“场复原”的方法,把教师、学生置身于这句话产生的原生态中,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呢?
二、设计思路
文本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个性解读,对话生成”。文言文教学要把握好“度”:太浅,学生学得皮毛;太深,学生无法理解。对《十则》的教学,这个“度”以场复原为标。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穿越时光隧道,完成对原文本的修改或再创造;学生、教师这个复原的“场”中,对言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平等对话。
三、精彩教学片段实录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
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以解释吗?
生:可以。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子贡问的就是“有一词可以用来一生践行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请坐!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文《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教师依据全班同学自然分组情况,由第一大组完成第一、三则,由第二大组完成第二、八则,由第三大组完成第四、五、六则,第四大组完成第七、九则的问语设计。先独立思考,再前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修正,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学习的成果。(第三大组多人举手,我点了一人发言。)
生:第四则,仅有孔子的答语,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那你能如同第十则那样,把你加入到问语之前吗?
(生有点不理解。师提示:第十则中是谁提问的?学生答,子贡。师提示,这时是你提问,你应将自己的名字加到问语之前。是不是?生笑了。)
生:XXX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下面,请让我们回到春秋时期,我当孔子,你做学生,全班同学担任旁白,我们来进行问答对话。
(学生旁白:XXX问曰。)
生: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旁白:子曰。)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师生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学生、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对第一则,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即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学习方法中温习的快乐,“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会学友,后一句则讲人的修养问题。三句话三层意思,层层递进。)
四、教学反思
笔者曾多次执教《十则》,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忽悠”过去了。在学习《语文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笔者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设计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策略也是完全正确的。这节结束后,我无比兴奋。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的置换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产生的魅力。二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修改和再创造,这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教的成份明显比传统式少多了,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这又反映出“场复原”式联系生活法的局限性。可针对《十则》而言,这种方法又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种教学是不是又超出了《语文程标准》的要求了呢?没有超过吧,我想。
一、根据课标制定三级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性语文素养的关键和根本。
(二)过程与方法
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以及积极正确的态度。
二、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和自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热情鼓励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行为,高度评价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主动在语文实践中会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二)合作学习
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调动他们合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等,实现生生合作、生生互动,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在合作中取得喜人成绩。
(三)探究学习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发问,乐于表达与交流。学生在学习中尤其注重知识的探索和钻研,善于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
1. 建立语文学习成长袋
语文学习原始资料表;入学前家长评价表;学生进步记录表;家长月反馈表;语文学习目标表;教师评价表、激励表;学生学习经验表。
2. 学生自主命题袋
面试命题卡、笔试命题卡(按单元出题)。学生分小组确定出题人、答题人、评价人,并评选出优秀命题者。
3. 学生合作探究小组
按课文、活动分组。(探究小组的类型:单元活动小组、四人小组、特色小组、男生团队、女生团队、兴趣小组……)
4. 课外名著学习沙龙
拓展性阅读、研讨;名著推介;名著阅读札记;名著观感交流;名著名人谈;名人访谈录;吹毛求疵看名著……
5.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组
评委由学生自我推荐竞选产生。(评价内容:课堂活动评价、课堂发言评价、课外学习效果评价、资料信息收集评价、随笔评价、学习成绩阶段性评价、作品发表评价、语文学习整体性评价……)
6. 语文大世界学习成果展示交流课
在教室各个位置布置自己的成果展示:图片、资料、作品、多媒体成果。
7. 语文学习问题抢答、辩论赛
分单元、课本、文体、问题类别(准备课文:《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第一次真好》、《羚羊木雕》、《散步》)
8. 课本剧演出
《皇帝的新装》、《山中访友》、《羚羊木雕》、《陈太丘与友期》、《盲孩子和他影子》、《女娲造人》。
9. 中段考
面试题(学生自主组织试题、学生准备答案),笔试开卷。
10.期末考
面试题(学生自主选定试题,学生评委准备答案),笔试开卷。
11. 口头作文学生自评组
题目自主拟定、写作内容自定、口头表达成绩评价,人人参与。(每两周一次)
12. 配乐朗诵
评委组由学生自主产生,朗诵由学生自己合作完成。(朗诵课文:《在山的那边》、《行道树》、《春》、《山中访友》、《秋天》、《观沧海》、《西江月》、《天净沙》、《金色花》、《纸船》、《咏雪》、《天上的街市》、《静夜》、《浅塘湖春行》)
实验的过程就是带着问题摸索前进的过程,我们相信有了高水准的课程标准,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试验教材,广大语文教师一定会成为这一园地中的活水,并不断注入新的活水。
参考文献
[1]吴忠豪.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1) .
[2]杨生栋.对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 2007, (02) .
[3]于晨凌.有效利用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 2009, (07) .
[4]虞银娣.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概念的辨识[J].文教资料, 2008, (13) .
[5]陈颖.发掘语文课程资源的尝试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 (08) .
[6]邹赣华.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 2005.
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涉及到学生、教材、教师三个方面,所谓教学策略无非就是语文教师通过一些手段使教材和学生之间产生联系,最终使学生全方位地熟悉并掌握教材。对语文教师而言,他完成了教学任务;对学生而言,他掌握了教学内容;对学校而言,它实现了教学目标。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却被我们自己复杂化了:简单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认为多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都忽略了简单的原则。教材《(论语)十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原则。遗憾的是我们总是信心不足,底气不够,半途而废。
《<论语>十则》就学习方面做了精准地说明:第一是“时习之”;第二是“温故而知新”;第三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据我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简单起来,效果就会好起来。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例证。
多媒体教学虽很现代化,但适用性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并不强,相反,《<论语>十则》里面所阐述的那三点确实简单实用,下面我就一一论述。
首先是“时习之”。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简言之就是听、说、读、写。考试的题型也无非是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运用三大块。综合学生的语文分数,最终能决定高分或低分,及格或不及格,往往不是因为阅读理解或写作运用,常常是因为基础知识即最常见的字不认识。不会注音。不能正确书写。为此,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很不理解:我已经在课前让学生预习了字词,课堂上我也检查过并重新订正过,怎么会这样呢?还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抱怨学生,说学生太差了,太不自觉了,太不认真了,简直没法教。平心而论,当语文教师当到这个份儿上确实让人郁闷甚至悲哀。这个问题难道解决不了吗?不!《<论语>十则》给了我们答案。前面我已经说了我们总是信心不足,底气不够。在课堂上如果我们经常讲解字词,那么我们自己就会认为没有水平,就更说不上快乐了。可孔子在《论语》里却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并不难理解,可为什么我们总是做不到呢?学生字不会,我们就在课堂上查,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我们经常去查。隔三差五就测试一下,还会有多少学生不会呢?包括古诗文背诵、默写、翻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你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去查一些学生,他能不会吗?我们的语文教师既做不到“时习之”,又谈不上“不亦说乎?”怎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呢?如果再认为学生不自觉,不认真,不主动,太差了,和学生怄气,那么你说这究竟是谁之过呢?因此,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老师的“时习之”实现了“时习之”后。掌握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他个人的情绪也会好起来,即所谓的“不亦说乎?”到那个时候,你还愁课堂教学效果吗?基本功是如此,阅读理解和写作运用也不例外。
其次是“温故而知新”。事实上“温故”很容易,“知新”就难了。前面我们谈的“时习之”,其实就是“温故”的过程,不过这里一定要提示大家,“温故”一定要落实,既有练习,又有批改,有订正,有讲解。“知新”就是在反复学习的基础上要注重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这种感悟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这个教学环节也需要教师去落实,你一定要安排学生去写。作为老师你要及时去批改。这样“知新”的过程就落实到课堂上去了,久而久之,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思维习惯就形成了。记得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注重对考试本身的认识。单就这样一个问题,我就不断地和学生思考它,认识它,最终帮学生形成对考试的科学认识。实践证明,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其他学科的成绩皆为校倒数第一,而我的语文却是校正数第一名。事后想一想,我只是把“温故而知新”这个观念落实到了寻常课堂中,不能说多先进,但至少是有效的,我认为有效的就是科学的。
最后一点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语文老师久了,可能感觉就比较迟钝了。但高度认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是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如果把学习比作吃饭的话,那思考就是消化。光吃饭不消化,不管你吃的是什么,都是无益的,光学习不思考,学过的知识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语文课的背诵对于学困生而言就是一个难题,如果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能对所背诵的对象做一些思考,也让学生自己对所背诵的对象做一些思考,也就是做一些新的尝试,学困生就能很愉快的完成任务。这一点我也做了实践操作。分段背诵,抄写背诵,互相提示背诵,当堂示范背诵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得学困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背诵也就不再是难事,学困生的信心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对这样一些细节做一些思考和尝试,那么我们的课堂效益自然就有了,每一节课都会有新的收获。无论是对语文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进步和提高。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论语十则》,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大多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是古代儿童启蒙学读物。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浅显,适合当代儿童学习。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分明,适合于口传相授。所选的章节都是孔子思想的精华部分,意义深远,发人深省。这十则精选语录主要是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具有普通的教育意义。
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缺乏古文功底,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所以,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古文的兴趣,并要求他们能通过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打好扎实基础,从而也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构思
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含义,理解每则语录的意蕴。在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注重节奏与语气,并在诵读中加以体会其内在含义,加深理解形成自我认识与自我建构,并且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教学任务,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能顺利地背诵下来。
为更好地理解《论语》蕴含的精华思想,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畅谈对它的感悟与启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罔、殆、矣、诲、”等字音、字形。
2、积累、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4、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过程和方法:
诵读理解、质疑交流、积累拓展。
情感态度的价值目标;
1、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文章内蕴,在读中理解、领悟每一语录的主旨,力争当堂背诵。
2、质疑、合作、探究法。可就章节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3、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4、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文所选各则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
5、采用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放幻灯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对,这就是孔子。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千年的时空,与先贤们一起畅谈求学做人,感受先贤们伟大的光辉思想。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孔子所著的《〈论语〉十则》。
二、人物简介与作品简介:(见幻灯片)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全文,整体感知
教学一开始就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初步把握《论语》的内容、结构、表述的特色,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对《论语》及孔子地位的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外主动深入地研读《论语》。
2、教师引导,学法探讨。
引导学生探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把握文言文学习的要点,整理归纳。学习要点包括:读准字音;注意句读;把握句意;提出疑问;朗读背诵;联系实际,把握主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该怎么学。
3、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慢读前五则,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生字、词的音义,并疏通文意。在明确学习要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明确要求,然后学生分四人小组,逐一讨论,合作探究,互相质疑释疑。教师适时点拨。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4、由学生通译一下,圈出疑难之处,对问题进行汇总,老师点拨,师生共同完成,尤其是有些重点词句落实下来。
5、概述每段段意。
四、研讨与思考
A、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谈学习态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谈修身做人的:(吾日三省吾身)。
D、课堂练习:要求学生课堂上完成下面题目,展开竞赛。
用来表达对朋友来临而喜悦的句子……
讲知识继承和创新的句子……
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
强调学习中要有实事求是态度的句子……
五、课堂延伸
1、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此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有意识地通过本节课所蕴含的道理,旁敲侧击的对同学进行指导教育,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讨论,理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含义,加深记忆,并能学以致用。
例一:有位同学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业写完,但老师发现他的作业质量不高,好像都没有经过思考,不会的就空着交上来;还有一位,觉得自己都会了,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了,上课都不注意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该怎么教育他们呢?为什么?
讨论之后,回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并解释意思。
2、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或警句。
六、总结延伸
我们学习完《论语十则》这门课,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尝试当堂背诵,进行抽查。
桂平市木根初中
李薏君
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
2.品味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鸟的表达效果。
3.把握文章主旨,领悟作者对鸟的感情倾向,培养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意识。(本节课完成目标
2、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体把握(快速浏览课文,知道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2段)写自己爱鸟而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部分(3-5段)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6-7段)写鸟在带给人喜悦的同时,也给人悲苦。并表达对鸟的怀念之情。
二、学习第一部分:
[考点: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找出第二段写鸟儿苦闷的句子,想想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反问)强调作者对空中霸主“鹰”遭遇的同情。
答题模式: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2、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地“优待”。(反语)表达作者对提笼架鸟做法的不满。
方法点睛(反语的作用):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增强表达效果,产生幽默感,讽刺性或更明确地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
3、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对比)用笼中的鸟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已成为死物的标本相比,突出了失去自由的鸟的苦闷和不幸。
答题模式: 用_____与 _____ 对比,强调了 _____,突出了 _____。
三、学习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重要词语]
1、作者整体概括鸟的形体特征的词语是什么?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俊俏。生动地体现了鸟美妙的体形,无限的欣赏和赞叹渗透在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这些鸟是何等的喜爱啊!
2、第④段中,“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请你说说“刺”字好在哪里? “刺”字形象地写出了鸟带给我的喜悦的强烈而深刻。
3、用学习第2段的方法,朗读第3、4自然段,看看作者是用什么修辞法具体描写鸟儿的声音和体形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A、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大自然中鸟声展开了细致的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鸟儿的喜爱之情。
B、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啄,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运用排比的修辞,具体写鸟儿的形态之美,更能表达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方法点睛:运用排比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并能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表达的感情。小结:
无论是悦耳的叫声,还是优美的体形,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鸟儿的无比喜爱和喜悦的感情。那么,除了喜悦,鸟有时候也会给作者带来些什么样的心情呢?
四、学习第三部分
[考点
1、分析过渡句的作用]
1、怎样理解第6段开头一句话的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句,承上启下,结构上承接上文鸟给人带来喜悦,引出下文鸟给人带来悲苦的内容。内容上是本段的中心句。
答题模式:运用过渡句,承上启下,结构上承接上文_____,引出下文_____。内容上写_____,表现_____(特点、主题)
2、朗读文章最后一段,体会这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作者提到了哪些鸟类?有什么用意?)
内容上:运用反衬手法,用笼中鸟、寒鸦、鸱枭反衬生活在自由天地中的那些鸟的可爱,同时突出地表达了作者不满于囚禁似的笼中养鸟的做法。
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形成一个整体,发人深思,回味悠长,深化了主题。
五、阅读感悟 :
从作者对各种鸟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希望有怎样的社会和人生?(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师生小结:A、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B、作者希望人生能像自然中的鸟一样自由、洒脱、无拘无束,能够自由发展个性和才能。
六、课堂总结:
1、本课中,作者写了鸟的哪几方面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完成目标3,领悟文章主旨)
2、这节课我们还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比如﹍(完成目标2,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七、拓展迁移:欣赏古人诗句中的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八、练习
鸟被关在笼子里引起了作者的同情,请为世界爱鸟组织写一句宣传标语呼吁大家保护动物(用上我们学过的一种修辞手法):
1.第一次教学生写景的散文,着力于细,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2.学生十分喜爱,两节课教下来,学生已能背诵。3.兼带教“百花争艳”“繁花似锦”“芬芳黎郁”“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红杏枝头春意闹”等问句。4.比较“买、卖”“胀、涨”。5.有些地方过于细碎,要改进。
一、关于抽象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境
初中历史教学中, 在讲授抽象历史概念上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抽象历史概念的“跨度性”。
一般历史概念具有“一度性” (2) 的特点, 即这一概念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归纳概括, 如世袭制、禅让制等。然而, 像“封建社会”、“政权”这样的抽象概念, 往往会跨越历史发展的好几个时期, 其是在历史“量变”的基础上形成的“质变”, 导致抽象概念的复杂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想要把这个抽象概念讲清楚, 教师需要花上大量时间和精力, 到最后效果或许还不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将一般历史概念归入重点内容的范畴, 而将抽象概念归入教学难点的范畴,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将一般历史概念放在第一位。
2. 学生自身的理解与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
“初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是从功用性的定义或具体性形象的描述水平向接近本质的定义或作具体的解释水平转化……初二是掌握概念的一个转折点。自从初二以后, 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为他们所理解的一些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 并能逐步地分出逐次的特征, 但对高度抽象、概括而缺乏经验支柱的概念则往往不能正确理解” (3) 。在对待抽象概念的学习上, 出现了阶段性的差异。由于处于某一阶段的学生对抽象历史概念的理解水平并不成熟, 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等原因, 无形中更增加了对抽象历史概念教学的不可控性。
3. 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合理。
教育成效最终都要归结于考试成绩的好与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对课标规定的、对大纲要求的着重讲, 对生僻的难懂的略讲或不讲的现象。再加之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不高, 中考又是以开卷的形式进行学业评价的, 这就削弱了抽象的历史概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合理性, 使得教师和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要求逐渐降低。
二、抽象历史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教科书中存在这样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 比如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中的“氏族”一词, 用其对“部落”进行解释:“部落, 在原始社会中, 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在第3课《华夏之祖》中出现了“奴隶社会”一词, 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原始社会”。在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中出现了现在不大常用的“平民”一词;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中出现了“封建社会”、“封建统治”、“封建经济”和之后出现的“封建国家”等概念。在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中出现了“政权”和“割据政权”等概念, 还有如“社会生产力”和“军阀”, 等等。单单七年级上册就出现了这么多的抽象概念, 鉴于这些概念本身具有的复杂性, 到底讲还是不讲呢?
历史是青少年进入初中后接触到的新课程之一, 对于新开设的历史学科, 他们总是充满好奇, 而且历史本身的趣味性易于迎合学生的学习。“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学生, 他们的思维水平开始接近并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他们的好奇心很重, 凡事都好问, 常常提出种种天真但又不失哲理的问题” (4) 。因此,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要改变原先对这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不成熟的看法, 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在初步的历史学习中打下基础, 学会识记历史事件和人物等重要的概念的做法, 而忽略启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他们加深对历史中的抽象概念的识记与理解。在初中时期的历史教学中, 应该大胆地向学生讲授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 以满足他们渴求新知识、渴求挑战的欲望。另外, 初中历史是跨入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台阶, 如果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抽象概念, 那么在高中历史学习阶段就可以对初中历史的抽象概念进行同化, 将此作为理解高中历史教学中高度抽象性概念的契机, 实现学生在学习历史上的方法、思维方面的突破。
其次,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离不开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彻底了解该学科以致能够轻易地超出教科书, 这是对中学教师的高度要求” (5) 。对于历史学科, 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对概念的掌握基础上形成对历史学科结构的把握, 总结历史经验和规律。那么为什么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往往容易实现识记的目标, 而很难总结历史规律呢?那是因为在学习历史概念的时候遇到了难以描述的抽象的历史概念。抽象概念解决不了只好绕道走, 这就造成了为什么初中学生乃至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总是习惯于死记硬背。比如在学习“氏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抽象概念时, 如果不清楚这几种社会形态的特征, 不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 就无法得出从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的形态过渡, 再进入到“封建社会”中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也无法得出这一切的演变都是源于社会生产力的作用, 进而无法得出“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结论。同样, “政权”、“国家”、“阶级”、“私有制”之间存在这样的联系。
再次, 历史抽象概念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抽象概念“所指的不是对象本身, 而是从各个对象中抽取出某一属性作为独立的思考对象” (6) 。因此, 历史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具有开放性、思辨性和依存性的特点。由于抽象概念不是形象的, 是不可感知的, 因此在学习抽象的历史概念时, 往往难以形成清晰的表象, 这就给学生在探求抽象的历史概念过程中留有广阔的余地, 使学生思考问题时的空间更开放, 抽象思维的这一“开放性”有助于学生探求历史知识, 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另外, 抽象的历史概念还具有“依存性”的特点。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用时间、地点、事件和人物说清楚, 它需要借助其他历史概念理解。比如要了解“国家”这个概念的含义, 必须联系“生产力”、“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等概念, 从中发现它们之间进行演变的规律。学生在学习一个抽象概念的过程中, 同时在间接地接受其他抽象概念, 而且通过概念之间的联系, 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 认识到生产力对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最后, 抽象历史概念的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是当代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7) , 而智力的发展离不开抽象的概念和抽象的思维能力的发展。M.斯尼曼和S.罗斯曼曾在1987年对教育与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做过专门的调查, 他们发现在这些专家中尽管关于智力的理解上不尽相同, 但是主要在三个方面有共同的认识, 其中的一点就是“关于处理抽象东西 (观念、符号、关系、概念、原理) 的能力而不是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8) 。也就是说, 学生智力的发展与处理抽象的概念有关, 对于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如果初中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接受抽象思维的能力, 那么, 向他们“提供挑战性的但是合适的机会使发展步步向前, 也可以引导智力发展” (9) 。
总之, 当代教育要面向未来,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的全面发展的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很有向学生讲授抽象的历史概念的必要, 这在帮助学生强化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上, 也培养了他们重新看待历史的习惯, 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史学素养, 在其具有思辨性、开放性的思维基础上正确地看待历史的发展规律, 从而指导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顾林.历史概念再认识, 历史教学, 1996 (10) .
[2]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朱智贤, 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4]施和金, 朱昌颐主编.历史教育学新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222.
[6]皮连生.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教学设计
重庆市94中学初一语文组
熊鑫
教材分析:
《窃读记》选自人教版语文2016版七年级上册三单元,本单元围绕学习生活选取课文,从中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本文描述的是家贫然而渴求知识的林海音是怎样千方百计、如饥似渴地阅读、学习,并从中感受到爱。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是仍然要加强默读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标题的关键词迅速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通过对文章中生动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分析,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精神上的启发,激发学生对阅读,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而言,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已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初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但是对于细节的分析和情感的体验还不够准确深刻。但本单元的课文选材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更加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通过情景朗读,多媒体配合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教学思路:
本堂课通过引用《说文解字》的内容解读题目中的关键词“窃”的本意是偷盗,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梳理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随之提示学生明确文章的行文之妙——插叙和悬念,解决了怎么写得问题。接着,通过结合课文后的知识点——品味词语的情感色彩,来分析体会窃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体会主人公的情感收获。最后,由作者的读书体验延伸到学生展示自行在网络上收集到的名人阅读体验,从而拓展到学生自己完成读书卡,分享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单元目标,教会学生通过默读的方式,快速把握文意,理解文章主旨。(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通过对文章题目的关键词解读,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主旨;通过品析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体会主人公窃读中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收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2、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通过默读的方式,快速把握文意,理解文章主旨。
3、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通过对文章题目的关键词解读,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主旨。通过品析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体会主人公窃读中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收获。
课时安排:1课时
过程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窃)《说文解字》有云,窃,从穴中偷盗出来叫“窃”。其实,“窃”字最初的含义,就是指老鼠将人家的粮食杂物拖回自己的洞中,后来才有了鼠窃狗偷这个成语,暗指偷盗行为,这也是人们对“窃”字的普遍认识。可所有的“窃”都是偷吗?今天,我们就跟随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一起,从《窃读记》中去好好读读这个字。
(设计意图:通过引用《说文解字》的内容解读题目中的关键字,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增加课堂的语文味儿,同时,也符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窃”字的三种含义,进行三次结合文本的解读,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符合教材单元训练目标中,引导学生尝试结合课文的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的要求。)
二、讲述“窃读”的故事
1、同学们,看到题目我们就可以明确,这篇小说是记叙与什么相关的经历呢?(窃读)很好,同学们通过预习都已经熟悉了课文内容,能不能告诉老师,课文中重点记叙了几次窃读经历呢?(两次)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这两次窃读经历的内容。(可以适当明确段落位置)ppt展示: 小提示一:默读时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口头提示:默读能力是每个人来说最重要也最实用的能力,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以后的读书看报,它都可以帮助我们长文短读,迅速把握文章的大意)小提示二:可以用“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的句式进行概括 明确: 一.“我”在一家书店里“窃读”时,被老板发现而被赶出了书店,很长时间都不去看书了。二.“我”在另一家书店“窃读”时,得到店员的关爱和帮助,美美地读完了一本书。(设计意图:《新课标》和单元目标都要求,该学段学生应该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因此,长文短读是最适合进行默读训练的。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明显不足,因此,通过规范句式的形式以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
2、通过梳理情节,这里的“窃”还是偷盗的意思吗?(不是)是什么意思?(偷偷地)那除了这一前一后偷偷读书的经历以外,课文中还有哪些与窃读相关的内容呢?(在学生回答后,可以让学生明确这些内容在文中的具体位置)(点评学生回答时可以提示,这些窃读的小方法,小计策也体现了“我”的聪明机灵)明确(1)发现“窃读”这一好方法;
(2)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
(3)装作其他顾客的家属;
(4)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留在书店;
(5)用花生米充饥;
(6)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师:看来小时候的“我”为了一读自己心仪的书,真是煞费苦心,想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啊。同学们,作者把这些窃读方法的内容大多集中在文章哪个位置呢?(两次窃读经历中间)这样的写作顺序叫插叙(提示学生一起回答)。(多媒体展示)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现在我们结合课文内容来想一想,作者运用插叙有什么好处呢?(允许学生适当讨论)
3、这样写,既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我”的窃读经历,感受“我”对阅读的热爱,还能让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可谓一举多得。可让我们阅读兴趣大增的却不仅仅是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若学生通过课后提示答出的悬念则直接介绍悬念的知识,若没有则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开头的悬念)Ppt展示
悬念就是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设计意图:本文篇幅较长,作者通过插叙和悬念的交叉运用,使得文章起伏有致,不断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这篇课文最大的行文之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高度集中地进行默读训练,还可以教会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这样的手法,做到真正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辅相成。)
三、体会“窃读”的心理
1、同学们,由此可见,这窃读经历起伏有致,波折不断,既然这般不易,为何“我”一定要读呢?(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为何一定要偷偷呢?(家境贫寒不能买书看)视频链接:
视频《城南旧事》电影片段介绍林海音父亲去世前快乐自由的童年(帮助理解文中“我”孩童的小机灵和小情绪),音频配乐文字介绍父亲去世后,林海音一家凄苦的生活(帮助理解“窃读”的原因),也向学生补充介绍这两部作品都是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所以读文也算是读人。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音频的运用,加上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更直观地使学生迅速走进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为后面深入了解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和情感体验做好准备。)
2、看来文中的“我”是贫穷不改少年志啊,在这样一段特殊的窃读时光中,作者为什么只是重点写了这两次窃读经历呢?(遭遇不同,感受不同)
请大家仔细默读课文,分别勾画出能够体现“我”两次窃读的不同心理的词句,并说说你的体会。先和同桌说,然后起来和大家分享。(多媒体展示)提示:
1、找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
2、描写人物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的句子。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该学段的学生应该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分析课文中带有情感色彩的词句,引导学生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同时,《新课标》还要求学生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同桌分享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解答问题。这个环节仍然用默读的方式进行,起到强化训练的作用。
过渡:从窃悲到窃喜,旁人看到的只是窃读的遭遇,而窃读过程的复杂滋味,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我”自己才能真切地体会,从这个角度讲,“窃”还是偷偷地这个意思吗?(不是)那是什么意思呢?(暗中,私自)(设计意图:通过心理分析来解读“窃”的暗中,私自的含义,有利于帮助学生从题目的关键字入手去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2、小小的“我”因为窃读被人误解,心中充满仇恨,也是因为窃读,感受到了人性的善意与美好,在这窃读生涯的一起一落间,“我”得出了怎样的窃读心得呢?请大家用原文回答。明确: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读书长大的,也是在爱里长大的!师:如何结合全文理解这句话呢?
明确:吃饭满足身体需要,读书满足精神需要,爱满足心灵需要,只有内心丰富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的人。
师:同学们,换句话说,“我”从窃读中读到了爱与善。
四、交流“窃读”的感受 展示: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同学们,其实,在古代“窃”往往代表着人们对自己的谦称,用“窃以为”谦虚地表示自己个人的观点。由此可见,“窃”还可以指向自己。(板书展示第三种解释:谦辞,指自己。)
(PPT.展示)好东西就在那里,读不读是你自己的事儿,读书就是读自己。
师:著名新闻人白岩松说,好东西就在那里,读不读是你自己的事儿,读书就是读自己。读书本身就是很私人化也很个性化的一件事,每个人喜欢读的书不一样,读书后的体验也不一样,林海音从读书中读到了人性的善意和美好,那其他的名人大家又通过读书读出了什么呢?大家在课前就已经通过网络收集了一些名人读书的体会,现在哪些小组的同学愿意上来展示呢?(请几个小组的代表同学上讲台用投影仪来向全班展示,包括口头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对“窃”古意的理解,并补充链接白岩松的话,使学生从体会他人的读书体验转为对自己读书的体验的感知与思考。以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也通过读书感受到了爱,获得了快乐,增长了智慧,又或者其他的感受呢?请大家先独自完成老师课前发下来的读书卡,填好后我们请同学上来用投影仪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体验。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用投影仪向全班展示自己的阅读体验)
结束语:
一个“窃”,既概括了“我”偷偷读书的经历,也暗藏着内心世界的变化,更暗示了自我蜕变与成长。由此可见,抓住标题的关键词就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这样的读书方法,你学会了吗?
学 科:语文 课 题:《诫子书》 上课时间:2017年4月28日 上课地点:录播室 授课教师:白雪丽 授课班级:初一·六班
【设计理念】这篇文章是新课改后新增加的篇目,谨遵现代教育理念,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为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则要扮演好课堂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带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近人物,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2016年版七年级第四单元第四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体现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重视对学生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品德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探究、总结与概括、交流与分享来感悟人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文本简析: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是一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既是诸葛亮一生的总结,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但他们掌握的知识有限,不能设置难度太大的探究内容,问题设计应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既让他们收获知识,也让他们收获人生。
【教学目标】 知 识 和 能 力: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过 程 和 方 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总结诸葛亮对儿子的训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体会他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感悟殷殷期盼,感受现实意义。
设计理念:本文是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必然是重点,本文内容是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所对感悟与体会这种情感既是重点亦是难点。【教学难点】概括文章主旨,理解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体会他高尚的的人格,感受传统家庭教育对后代的影响。
设计理念:这篇文章重在培养学生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的体会,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
【课时安排】二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
探究法
体会法
拓展法
设计理念:本节课以感受诸葛亮《诫子书》的现实教育意义为主,意在让学生体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重在学生对主题的体会与课内外的拓展与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视频展示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堂我们开始学习了《诫子书》,从体裁来说,这是一篇书信,从内容来说,则是一篇家训。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其子孙从中获益颇多,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的《诫子书》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诫子书》,走近诸葛亮,体会他的智慧、品德与对后代殷殷期盼。
二、复习前课,回顾内容。你还记得吗?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作者、字音、节奏、释义、翻译”方面回顾第一课时内容。学生活动:回顾第一课时内容。
三、品读课文,探究文情。
1、你理解了吗?
说说诸葛亮想告诫他的儿子什么道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文意与关键词语,来总结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在理解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根据文意与关键词语,来总结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以用“应该”“不应该”来表述。
如:应该淡泊、节俭、宁静、专一等。
2、你感受到了吗?
(1)、诸葛亮的《诫子书》是对儿子的谆谆教诲,那么。作为父亲,作为提出要求的人,诸葛亮自己做到了这些要求与训诫了吗?请同学们结合他的事迹说一说。
(2)、诸葛亮的《诫子书》历经1700多年的变迁,还有其现实的教育意义吗?请你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说它的现实意义。选取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说说诸葛亮《诫子书》的现实意义。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结合现实,谈谈诸葛亮语言的现实意义。并指导学生品读相关语句,加深印象,为背诵课文打好基础。并结合”兰溪诸葛村”的实例,感受《诫子书》的深远影响。
学生活动:结合诸葛亮的事迹与社会现实,感受并四人一组交流诸葛亮对《诫子书》中训诫的践行与现实意义,并选出代表来阐述想法,并能有感情品读相关语句。
教师结合诸葛亮的经历与事迹强调:诸葛亮用他的行动践行着他对儿子的“言传”与教诲,如勤俭、淡泊、专
一、学习、贡献等。言行一致的影响着他的后人,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
四、拓展延伸,深入感受。
教师活动:教师给出名人家训的资料,供学生拓展。并启发学生明白这些家训的意思。学生活动:学生说出自己读懂的训诫。
1、你听过吗?
(1)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关羽《诫子书》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敕后主书》)(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修《诲学说》)
(4)夫生生之资,固人所不能无,然勿求多余,多余希不为累矣。(司马光《训子孙文》)(5)训以宽厚恭谨,无令与浮薄相处。(陆游《万金家书》)
2、你家有吗?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和训诫。学生活动: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家训”。
五、课堂总结,巩固积累。
请同学们从作者、朗读技巧、重点词语、启示、经典名句等方面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概括与总结。学生活动:概括课堂所得,积累名句,背诵经典。
诸葛亮的《诫子书》影响着世世代代的诸葛后裔,也熏陶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希望在《诫子书》的引导下,我们也能成为君子,我们的国家也能成为浩浩的君子之国。【作业布置】链接考点,课后作业。
设计理念:通过与中考题型相链接,培养学生的中考意识,关注学生对相关文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用“/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个短句只标注一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解释下列的加点词语。
君子之行()
无以致远()
不能治性()
遂成枯落()
3、、下列加点文言词语用法与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静以修身
可以为师矣
B之: 君子之行
学而时习之
C与:年与时驰
我寄愁心与明月
D去:意与日去
太丘舍去
4、翻译下列语句。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读完本文,你能说说“君子”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吗? 【板书设计】:
设计理念:对本文内容的概括与总结,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彰显文章主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明确指导。
诫子书
覃小兵
教材分析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
学情分析:
学生仍较多地沿袭了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是本课加强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成语,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读准下列加点的词语
酝酿(yùn niàng)黄晕(yùn)应和(hè)嘹亮(liáo)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báo)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静默(mò)抖擞(sǒu)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晕(yùn)巢(cháo)
2、词语教学:学习“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请用简洁的语言,尽量完整的说出本文的行文脉络。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大师笔下春天的主要内容。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问题探究]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五、课堂总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
六、布置作业。
①掌握字词。
②熟读课文,背诵1-5段,鼓励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1-5段;
3.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问题组:
1、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2、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3、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
4、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5、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6、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7、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师以实例点拨启发,尽量不要告诉学生现成答案。学生说不全就再读相关语段,再体会,再尝试表达。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学生不懂词句举例:
①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体现急盼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文的说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让小草充满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将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本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
3.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本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本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本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想结合,方能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本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清平乐道的高尚品质。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本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本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贫图不义之财。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要改正。
本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本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本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要点点拨: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骸( )骨 葱茏( )( )
2、解释词语
奇幻:
潜行:
裹藏:
葱茏:
幽雅: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3、课外积累
你知道哪些有关化石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三、理解探究
7、“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8、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9、“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10、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
四、赏析语言
11、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
12、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它说了些什么?
六、学习小结
13、从内容、写法等方面总结自己本科学习所得。
达标检测
(一)理解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黑色的躯壳( )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地壳( )运动频繁的地区很容易发生地震、地陷、海啸等自然灾害。
(2)生之灵火却悄( )然潜行在地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3)逝去万载( )的世界又重现;这辆汽车由于严重超载( )而遭到了交警部门的严厉处罚。
(4)山朗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他激动起来脸会涨( )得通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1)谁如果jiànshàng(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那里原来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yǎnrán( )成为绿洲。
(3)全校同学都聚精会神地língtīng( )着科学家精彩地学术报告。
(4)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qīqiao( )。
3、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可以不按顺序,但每个词语都要用上,字数不少于150个。
五彩斑斓、津津有味、栩栩如生、不得而知、纹丝不动
(二)拓展阅读。
寻梦者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矇眬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1、诗中的“无价的珍宝”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把它称作“无价的珍宝”?
2、“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和“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这两个句子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话各强调的内容是什么?
3、你认为此时你的梦才“开出娇妍的花来”的意思是什么?
4、诗中的哪一句话与“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这句话相照应?
5、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本诗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三)问题探究。
1、简析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
(2)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2、仿照加横线的句子,写两个例子,构成排比句式。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而英雄却常常难以用距离或时间来衡量。远的有抗金英雄岳飞,我们在千年之后望去,仍可见他在山河破碎之际高唱《满江红》;近的有 ;再近的有 。
16、化石吟 答案
学习过程
1、hái cōnglóng
2、奇幻:奇异而虚幻
潜行:在水面以下行动,秘密行走。
裹藏:包裹隐藏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幽静而雅致。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日转星移:斗换星移。意思是感叹时光飞逝,事物在变化,物是人非。
3、略
4、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5、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6、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7、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8、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9、“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
10、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11、略
12、言之成理即可。
13、略
达标检测
(一)理解运用。
1、(1)ké;qiào(2)qiǎo;qiāo(3)zǎi;zài(4)zhǎng;zhàng 2、(1)鉴赏(2)俨然(3)聆听(4)蹊跷 3、例文:我纹丝不动地站在五彩斑斓的花圃边上,听弟弟津津有味地述说着昨日足球场上的见闻,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可是,几个球迷竟在这时把弟弟拽走了,昨天比赛的结果怎样,我不得而知。
(二)拓展阅读。
1、金色的贝;因为“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还能“吐出桃色的珠”,这是一个美好得让人心醉的世界。2、反复;第一句强调艰辛的寻找,第二句强调艰苦的磨砺。3、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生的努力,即使明知梦开出娇妍的花的时候,正是自己衰老的时候,诗人仍执着地寻找自己的梦,表现了寻梦的崇高和伟大。4、与“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和“当你眼睛矇眬了的时候”相照应。5、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必须付出一生的努力。
(三)问题探究。
1、(1)科学家终于让沉睡在地底的化石发挥出见证历史遗迹的功能,所以就好像睡着的人醒来一样,继续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2)科学家从化石里了解到人类的历史,每一种化石都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就好象是时代的标记一样,所以作者形象地把它比作“密码”。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学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1-08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7-27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分析11-19
初中七年级语文《金色花》经典教案11-05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作文教案:作文修改06-24
初中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四首》优质教案09-23
初中语文名著知识点七年级下11-04
九年级上册语文《论语》教案06-09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