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育的途径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简述德育的途径

简述德育的途径 篇1

(1)学生的知、情、意、形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是滴水穿石之功,不可急于求成。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构成品德的这几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呢?下面就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遵循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规律

知,既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道德规范极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别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人的品德形成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因此要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以基本的道德知识、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逐步提高他们识别是非、善恶、美丑、公私、荣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对调节学生的行为,加深情感的体验,增强意志和信念都有极大的作用。

情,既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判断积极和消极情绪体验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跟何种道德认识相联系以及它在“长善救失”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要善于激发学生对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之情,要引导学生去体验进行道德活动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感到道德的价值和需要,以发展学生们深厚的道德情感。

意,既是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定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有顽强的毅力。这有助于学生坚持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以形成坚强的信念。

行,既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一般的行为和多次练习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活动中,人们才能够深化道德认识和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增强道德信念,从而使自己的品德得到发展,道德能力得到提高。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特别着重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的道德规范,长期坚持下去,以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魏书生曾说过:“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我们知道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有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开端,既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以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里需要教育者要明确“知”和重视“知”,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行”和实现“行”的目的。

二、遵循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作为教育者大家都熟知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表现出来并接受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研究和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既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及需要,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长善救失,防微杜渐。做为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尤其需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做到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要求教育者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有预见的本领,善于洞察学生细微的变化,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即要求教育者要善于观察,发觉学生有一点好的萌芽,就加以培植;有一点不良的隐患,就加以杜绝,做到预先防范,把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消灭在刚刚萌发之时。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他人的肯定与赞扬声中证实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在此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处处留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长处,给予肯定和赞许。教师的榜样作用,就是无言之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能够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要求教育者要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对学生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关怀备至。传统的德育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多半是在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所以学校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营造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够有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为了让学生在感性上有认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把学生带入社会、工厂、社区,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直接参与交往和参加有益的活动,学校制度里有关于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的规定,学校到什么节日,就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同时作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教育者在对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时,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不脱离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遵循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要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地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条件,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德育过程又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年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幼稚、天真、单纯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接人待物的社会成员。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自我调控能力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能力。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大致是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所以,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四、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是一个长期教育、逐步积累的过程。从教者都清楚,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需要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诸方面获得相应的发展。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掌握,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锤炼,还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日常的点滴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教育、陶冶训练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总是在不断提高,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都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培养与提高,这也表现出德育过程的长期性。

德育过程又具有反复性,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式逐步提高的过程。从学生自身来说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思想不够成熟,情感不稳定,缺乏生活经验,因而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反复与波动。从外界环境来说,意识形态领域里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斗争长期存在,这种斗争反映到学生思想上,也会造成思想品德的反复。已经初步形成的良好思想品德,也会因受到某些错误、落后思想的影响而停止,甚至倒退。思想品德作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不是靠一两次教育,搞几次活动,完成某一个道德行为就能够形成的,而是要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反复完成一些道德行为,并根据亲身体验和实践,深信自己的道德行为是正确的,直至这种行为形成经常的、稳固的特征时,才能够说他已经形成了这方面的思想品德。因此,德育过程必须要反复抓,抓反复。而且是常抓不懈。不能够掉以轻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简述德育的途径 篇2

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德育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活动, 各个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汇总都必须修习的基础课程, 是从政治、法制、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指导和创业、心理等多方的角度进行综合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要从德育教育着手, 但是, 目前在我国的教学领域中, 德育课教育的境地较为尴尬。首先,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多的学生在专业技能课程的注意力较多, 对此类思想课程的轻视心态较为突出, 很多学生认为德育课是不重要的课程, 对将来的就业和考试没有影响, 因此很少主动积极的对德育课产生学习的激情。厌学、逃课以及上课睡觉和做其他事情的现象严重。其次, 学校对于德育课的重视程度也很低, 教师得到培训以及学习的机会少, 因此对于教学技能的提高程度也相当有限, 课堂讲课枯燥乏味, 内容单调。更有甚者, 德育课成为了自习课, 德育教育有名无实。笔者作为德育教师, 从事德育教育多年, 想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想法对新课改的德育课改革作出一点贡献, 希望可以从实质上对德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加强。

教育界中对于创新式的教学方式的研究多种多样, 但是从根本上讲都是在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习者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较之以往出现了很多人性化的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 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并且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并通过对学生的个性以及表现的差异, 给予不同的对待。让教师从传授本领的角色中跳出来, 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促进, 最大限度的将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和领悟的能力进行培养, 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汇总, 能够自主的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样才能更加灵活的去应用所学到的只是。下面就具体论述一下如何才能做到活跃课堂气氛。

1 通过生动的事例

社会发展越来越向着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人才的需求上更趋向于复合型的人才, 具有着多方面的能力, 企业在对人才进行选聘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到人才的专业技能, 同时也会对人才的道德修养以及沟通表达能力进行考验。德育课则是对人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培养的重要学科, 因此教学中要将课程可实践相互结合起来, 将知识贴近社会生活以及时间活动中, 不仅仅要让学生从书本上掌握理论知识, 同时还要将这种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帮助学生去建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和世界观。笔者在教学中就将此观点做为出发点, 通过在课前安排同学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及对湿湿进行演讲的方式, 让学生自己去主动的关注社会的要点新闻。教师则是在学生演讲后进行点评和简析。通过这种活动, 学生就会逐渐的养成主动的去读书看报以及浏览注意新闻的习惯, 达到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以及时政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这在于对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上。这种过程就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的过程, 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我提高的过程。

2 通过案例讲解知识

教师让学生自己去辨析、历练、探索, 去获得知识和技能, 同时手段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教学方式才能够真正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而教师则要通过一些积极的方式对其主体意识进行鼓励和激发。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人心, 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改进, 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创设了很多情境, 设置了体验与探究题, 教材还注入了许多生动活泼、贴近中职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 使得德育教学逐渐走出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死胡同。所以, 身为教师一定要走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通过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解读给学生最真切的情感体验, 利用创境激趣、体验与探究, 让学生渗透到情境、案例中, 展开讨论, 深入研究, 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思想的共鸣。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道德、掌握法律常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道德的力量和法律的作用, 用道德来自省用法律来律己, 教学过程设计了“创境激趣”、“引思明理”和“体验探究”三个学习栏目,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合作探究交流中加深体验, 获得正确的认识, 感悟人生。

3 转换角色, 转变方式, 合作探究, 投身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新课程的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 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德育课教学教师如果不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必然被时代所淘汰;而且德育课本身理论性强, 趣味性不多, 如果不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学生在学习中会感觉枯燥乏味。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 灵活运用案例解读法、情境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工厂等各种社会资源, 将理论同实践相联系, 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程教学重在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探究,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 在自主活动、合作探究中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探究学习。首先, 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实现教师-学生的互动, 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与学生平等对话, 深入交流, 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 便于合作。其次, 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学生的互动。只有学生之间的互动, 彼此之间和谐合作, 才会形成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否则课堂讨论、课堂合作就会处于无序与松散状态, 无法实现学生在探究合作中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 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最后, 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社会资源, 组织学生搞好课堂内外的合作与交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中职学校的学生需要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德育这门课程就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认为, “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 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身为德育教师应不断挖掘新的教育资源, 寻找新的教育支点, 拓宽教育途径,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可在教室外进行教学, 进行调查、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 也可把各种社会资源请进课堂。

4 结束语

总之, 新课程标准下的德育课课堂教学, 教师要从精心设计“教”向精心设计学生的“学”转变, 只有让学生“动”起来, 才会让课堂“活”起来, 从而提高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教育改革目前是我国教育领域中面临的新型难题, 为此, 各地都在寻求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以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在新的课程标准中, 对于德育课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而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缺陷, 新型的课标要求就需要一个新型的教学方式。

简述德育的途径 篇3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220-01

德育即生活,生活即德育。学校德育生活化是指以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和生活为依据,从学生的认知、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和实践出发,开发利用现代生活资源,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制定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目标,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实现“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本文就实现德育生活化的途径作以探索,以抛砖引玉。

一、创建优美校园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及优美的物质环境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通过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1、大力推进环境文化建设,绿化、美化、净化、靓化校园。近年来通过种植大量的花草树木,修整校园路面,坚持垃圾入箱制度,消灭卫生死角等到措施,使我校成为环境优雅、舒适整洁的花园式学校。

2、发挥精神文化隐性教育功能。雕塑、校训、教风、学风、办学理念等布置在校园内最显眼的地方,名人名言随处可见;校园走廊文化分为法制、安全、精神文明建设、历史名人等板块,黑板报、广播、图书馆、展览室等多种形式,形成了立体教育网络,校园的一景一物都发挥隐性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德育平台

活动是德育的灵魂,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学生认识和能力的发展,高尚品格的形成应当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将德育活动化,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因此,我们围绕德育目标,从实际出发,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陆续开展以“文明礼仪教育月”、“安全教育月”、“心理健康教育月”、“法制宣传教育月”为主题的一系列基于学生生活的德育主题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增强了生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思想受到教育,得到升华。

三、组织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促进德育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人,早在童年时期,特别是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精神生活的完满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实践体验活动。感恩教育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我们的生命是父母赐予的,我们始终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父母、师长、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逃生演习和消防演习让学生领悟生命的重要性并了解一些消防和逃生的知识;在“师生共行动,爱心献灾区”活动中,一份份爱心让我们铭记互帮互助的温暖;“班级之星”“校园十佳儿童”“文明先锋”的评选活动更激励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自我,从而使校园洋溢着蓬勃向上的良好气氛。各种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从而改善了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行为习惯,达到教育无痕的境界。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德育教育

在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当今社会里,学生们受到了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的多重压力,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与娇嫩的心理承受力碰撞,使他们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学习问题。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教育重任。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并聘请了有经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课程、心理信箱、心理知识讲座等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他们能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处理好在学习、成长、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家校联手,架起德育桥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每学年召开二次家长会,通过家长会这样的“桥梁”,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另外,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

我国高校德育的新途径 篇4

顾斐泠

[摘要]隐蔽性德育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受教育者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喊口号,不贴标签,“不说而教”。此时的德育不再是大纲化,不再是课程化,不再是讲条条框框、成系统性,而是让学生自然地、自主地养成“德性”。利用隐性课程实施道德教育是符合高校学生心理特点的道德教育的好方法。本文从隐性课程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我国高校德育的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并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的经验,针对我国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德育 隐性课程

一.隐性德育的内涵一九六八年美国的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隐性课程”概念之后,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在我国,随着隐性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了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对于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德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除了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外, 还应该包括隐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教材而言的,它是“广泛地存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的、间接的、内隐的,通过社会角色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它具有非规范性、潜在性、广泛性、累积性的特点,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比显性德育课程更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张华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陈伯璋教授则认为,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有:第一,有“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构成的计划性显性课程。“两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第二,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党委书记、团委专职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以及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第三,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在方法上主要采用指向性明显的灌输法,这对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从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种方法陈旧、生硬,忽视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仅靠传统的灌输法是不够的。德育的任务是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要求看,除了继续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还需充分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这方面美国等国就有比较好的借鉴经验。他们充分利用了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避免了直接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三、美国高校德育的经验1.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 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具体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好公民”。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 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活动。通过以上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自主、自重、积极探索、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的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这些实践活动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3.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 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如哈佛大学设有学习咨询处,有24名专职人员,其中7人有心理咨询博士学位, 4人有硕士学位。美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人员还有十分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 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育,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美国具有典型性。美国首都华盛顿以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而著称于世,像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堂等这样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场所,大都免费向学生开放,宣扬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其国民包括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在美国随处可见飘扬着的美国国旗,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佛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致整个旧金山的街道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这些社会公共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美国精神”。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我国高校德育的新途径——基于隐性课程视角1.注重对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上的探讨并运用于渗透性德育的实践 学习美国较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成熟的德育理论,很多高校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式单一,所以可以借鉴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2.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活动性德育的作用 要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各种社团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道德规范。学校也应注重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3.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 学校要在社会各届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堂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世界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简述德育的途径 篇5

怀柔三中 孙佩琴

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怀柔三中博客联盟的建立,至今已经有5年多了。5年多来,我们以“利用班级博客,塑造阳光心灵”为理念,通过班级博客这块德育阵地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从组织学习,到模仿尝试,再到探索创新,怀柔三中博客联盟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迈出了三大步。如今,怀柔三中博客联盟,以它独特新颖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教师、学生、家长的目光,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它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搭建了一个心灵的沟通平台,更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渠道,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通过4年多的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博客空间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学校认真组织,联盟迅速扩大

2008年12月,我校开始成为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的实验校,已过这个平台,我们初次认识了班级博客,并被他的魅力所吸引,学校领导班级充分认识到了建立博客的重要意义,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参加了三届北京市班级博客大赛,期间,得到了区德育研究室李振茂老师、林淑英老师的大力支持,并多次对班主任进行了专题培训,使我校的班级博客建立、运行、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培训支持,表示感谢。到现在为止,建立怀柔三中博客联盟一个,班级博客28个。

虽然学校地处县城,但学生家庭电脑并不太普及,做把你博客的

经验不足,最初的2年,我们在初

一、初二搞了两个实验班,没想到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很高。后来,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开始在新初一的12个班都开设了班级博客。怀柔三中博客联盟已发展到了30多个成员,由于我校联盟办的有特色,还吸引了外区校博客加入联盟。

二、怀柔三中博客联盟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怀柔三中提出“体验式德育”的教育观点,并进行了大量的专题研究。在“体验式德育”中,我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采取一系列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方式,寓教于乐,融情于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人生哲理,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素养。怀柔三中博客联盟的成立为 “体验式德育”增添了一种新的形式。通过四年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博客空间是“体验式德育”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是。

1. 博客空间可以打造学生积极心理

博客空间可以因势利导,变消极兴趣为积极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互联网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是他们喜欢的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对青少年上网问题,一些教师、家长非常担忧,于是他们往往采取消极的方法,不让学生上网。而一些有识之士则认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做为教育者,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用积极 的策略去引导,有效的占领网络这块有利的校外阵地,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在这方面就做出了很好的尝试。怀柔三中领导和教师正抓住了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给予的最佳平台,结合本校的学生实际和教育研究课题——《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五育和谐发展》,开通了怀柔三中博客空间。以前有的孩子经常上网,沉迷于游戏,令家长、老师十分焦虑。班级博客开通后,学生们在班主任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别样的互联网的魅力,他们认真经营自己的博客,上班级博客中寻找自己的足迹,关注同学行踪,他们用有意义的方式和内容取代了网络游戏。家长们说:“非常感谢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它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清洁的互联网空间,现在看到孩子上网做自己的博客或者进行浏览,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孩子们也因此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并得到了老师、家长的赏识,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博客空间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博客中,我们通过心理专家、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互动,传授心理知识。为了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恋爱观引导,我们通过“心理氧吧”、“名人爱情故事”等专栏,指导学生正确的异性交往,帮助学生理解爱情的含义。我们在博客中开辟了“学生心语”专栏,有的问题学生不好当面向老师直接咨询,于是通过博客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释放了不良的情绪,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博客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沉浸体验,促进了他们多元智能的发展。

在班级博客中,学生可以发表日记和自己的优秀作文,提高了他们的言语智能;通过与同学、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在交流中也促进了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发展;在博客中学生也可以绘画儿,或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培养他们的空间智能;学生们也可以就一道数学题展开讨论,培养自己的数学智能;在博客联盟中,我们还开展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智能。不同特点的学生都可以在博客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他们的智能优势。在博客中,班主任对学生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或者把学生们在班级中的自我展示通过视频真实的再现,学生在博客中,自然就会沉浸在快乐中,沉浸在成功的体验中,这种沉浸体验必将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完善学生积极人格。

2.博客空间可以培养学生优良品德

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中博客联盟在网上开展了“校园荣辱观大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荣辱和美丑有了清楚的认识。为了树立榜样,弘扬正气,一2班利用博客开展了“感动班级人物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有5名同学获得2011——2012学年感动班级人物,他们的事迹被发到博客中,这一活动在班里影响极大,很多同学都把自己的感动通过文字留在博客中。一6班通过开辟“励志文章”专栏,鼓励学生树立树立远大理想。三14班通过“名人故事”专栏给孩子们讲述名人成功故事,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对班级的重大活动,同学们集思广益、献计献策。连平时个性腼腆,不爱说话的同学也会在博客上面留言和提出建议。通过班

级博客,发挥了每个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培养了班级的民主气氛,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营造了和谐向上的班级团队氛围。

2013年3月,我校团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组织的“为贫困农村学校捐献图书”活动,此活动中学生共捐书一千多本。通过捐书活动,学生获得一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别人的美好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爱心。

事实证明,班级博客对于培养学生优良品质气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博客空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直以来,怀柔三中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其中建立班级博客成为我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充分利用这块广阔的空间,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班级博客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它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占领了校外这块文化阵地。在班级博客中,我们大力弘扬古典文化,研讨学科知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班级博客中,我们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展示学生的风采,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利用班级博客,我们大力打造班级文化特色,彰显各班学生的特点。三3班形成了“传承经典,儒雅做人”的博客特色;三8班的博客中注重随时“留下学生成长的足迹”;二11班以“书写我自己”为博客特色;二14班以“展示学生才华,营造课间文化” 为博客特色;学校心理教师的博客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不同特色的博客,为怀柔三中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4. 博客空间是一个平等的沟通平台

“师生平等、亲子平等”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在教育中,我们教师、家长的平等观念在不断增强,但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家长却很难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不应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和教育活动中。班级博客的开通,给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种真正的平等的交流模式,学生们可以在博客中与教师、家长平等对话,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真正体会到师生平等、亲子平等的观念,感受到被人尊重的快乐。初二的学生处于青春躁动期,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偶尔会“抛锚”,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会让一次交谈搁置不前,让一次家长认为交心的话扼杀在孩子的不理解之中。开学不久,二2班组织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主题班会。同学们事先给家长写一封信,写自己不好意思面对面和爸爸妈妈说的,以书信或博客的方式写给父母。很多父母们也通过博客写给孩子,李琳的爸爸写到:

宝贝:

看见你给我写的信,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你长大了,也懂事了,爸爸很高兴,爸爸和妈妈也永远爱你!我们也理解你学习很辛苦,很累,爸爸希望你以后每天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认真预习,认真复习,认真完成老师交给你的任务,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要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爸爸相信你会成为一个爱学习,能学好,懂事理,有作为的好学生和好宝贝!爸爸希望你以后努力!努力!再努力!

你永远都是爸爸和妈妈的心肝宝贝!我们永远都爱你!宝贝加油!

老爸:李树合

是班级博客把父母与孩子的心连接在一起,让他们彼此理解,增强了亲子关系,同时教育感染着其他同学。班级博客为亲子沟通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它使亲子沟通更加顺畅,增强了沟通效果。

博客空间融洽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子关系、家校关系。只有学生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人格才能得到了提升,学生们才能不断地实现自我甚至超越自我。

5.博客空间能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及合作的能力

学生门对自己的班级博客非常的喜爱,他们经常上网浏览,对班级博客提出建议,有的直接上传自己的资料,有的撰写稿件,有的拍摄照片,有的跟踪评论,有的进行版面设计。班级博客是他们一手经营起来的,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们心理可高兴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分工,有合作,通过博客培养了他们合作能力。

6、博客空间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

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阵地,然而学生每天放学以后以以及假日时间,学校教育就找不到它的依托,学校教育也就中断。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延伸并能够长期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而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博客空间,帮助我们找到了一条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在漫长的寒暑假里,班主任老师利用博客和学生们保持密切的

联系。有的沟通情感,有的鼓励鞭策,有的督促提醒,是班级博客架起了师生情感的桥梁。在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在博客上与学生跨空间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掌握他们的心理脉搏,随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疏导。学生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浏览博客,学习交流。这种快捷、便利、间接的沟通方式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

心理学科课时有限,而教学内容又多,因此,心理教师在班级博客中建立了“网上学习”栏目,学生利用在家时间上网学习。在这里既学到了相关的心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尤其是里边的视频,颇受学生们喜欢,很多同学都是和家长一起观看的。一(7)班丁明璐跟帖写到:“我看了《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这个视频很震撼。真没有想到《弟子规》给人的影响会这么大。我明白了要正确看待自己,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既然是传统美德,那么我们就不能让这传统美德流失,“有爸爸妈妈管才是真正的幸福”,请珍惜吧!”看到孩子们思想上的巨大收获,又如此喜欢这种形式,教师感到非常欣慰。

7、博客空间是家长的第二课堂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着调整、平衡和促进的作用。因此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是学校肩负的重要任务。博客空间是对“家长学校”的延伸,家长们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到怀柔三中博客联盟上的“家长课堂”“教子有方”“家长必读”“家庭教育”等栏目上进行学习。灵活的时间和丰富的内容赢得了家长们的喜爱。一4班一个家长跟帖写到:“升

入初中以来,我知道孩子的功课越来越深,孩子是需要有人去鼓励才能进步,如果有孩子总是喜欢玩,你要去刺激他(她)说一些不好的话,也可能会进步。凡事只要去试一试,就会增强你的信心和勇气。”有的家长看完“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写到:“这些建议挺好,希望老师多发表这样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初二七班张以家长写到:“和孩子一起看视频,感觉真好„„”

三、取得的成绩

两年多,经过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我校博客分别获奖得北京市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四个,三等两个,多名学生博客也分别获奖。姜再艳老师的论文“班级博客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学校班级博客培训中进行交流,论文《班级博客,班主任的助手学生与家长的朋友》一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孙佩琴老师的论文“博客空间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发表在2011年第二期《北京德育参考》上。学校的班级博客经验在全区交流,并得到专家的一直好评。

2011年4月,我校有许多同学在北京市第二界中小学博客大赛中获奖,其中王傲雪、张立桓等同学分别在北京市第二界中小学博客大赛中获得二、三等奖,2012年中考两位同学又全部考入区重点中学——怀柔一中。同时2011——2012学年,怀柔三中在教育教学上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中考全区前五名中怀柔三中摘得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的桂冠,全区前100名中三中有近60人,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四科摘得单科状元。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为优秀。正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保驾护航,才确保了教学秩序的稳定,才能取得优异的教

学成绩。实践证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经营班级博客不但不影响学习,还能促进学习,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怀柔三中博客联盟,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轻视的作用。

四、我们的反思

1.怀柔属于北京市远郊区,怀柔三中学生生源又比较复杂,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城区,但还有一部分来自山区和外地,这部分学生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不能保证上网,因此,班级博客的推广受到限制。作为教育者,我们非常期待班级班级博客能够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田。

2.让班级博客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教育的原则,班级博客的建设也应该遵循着一原则。要想让班级博客充满勃勃生机,教师应该多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办好博客,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喜欢博客,班级博客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们的一块乐园。

今后工作部署:

1、加强培训,提升参与能力和水平,提高积极性

2、开阔视野,整合德育各项工作,提高效率、针对性

3、五育融合,突出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育人作用

4、宣传学校发展,发挥正导向。及时传递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中考改革政策,指导家长科学家教等。

总之,班级博客开拓了教育新途径,它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是学生们喜欢的教育形式之一,是家庭教育的好助

手,为教师们开拓了又一个教育平台。在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怀柔三中博客联盟正在迅速发展,它将以自己的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的眼光,以它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塑造着学生的美好心灵。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我们将更加努力做好班级博客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博客这颗幼苗深深地扎根于教育这片沃土。

怀柔三中

简述德育的途径 篇6

1、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益处

1.1 生理上的作用

1.1.1 参与羽毛球运动对大脑的积极影响

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 大脑一直处于紧张思考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以促进大脑中的血液循环, 增加脑部供血量, 使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 保持脑部活力。在日本, 著名的“铃木小提琴练习法”创始人铃木叶就把打羽毛球作为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手段, 广泛地应用于工厂企业中, 医生也把打羽毛球作为治疗一些偏瘫患者的方法。在我国, 少儿羽毛球运动员的智力水平、操作能力均优于同龄人, 可见,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可以使人“变聪明”的运动。

1.1.2 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对视力的益处

羽毛球运动对视力的益处是由羽毛球运动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 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 眼睛总是以羽毛球为目标在不停地上下、左右、远近运动, 不断地使睫状肌和眼球外肌交替收缩和舒张, 大大促进了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 起到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的作用。其次, 羽毛球本身是白色的, 而场地主要以绿色为主, 场馆内周围环境则以黑色、棕色等深色为主, 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 视线内颜色时刻发生着变化, 使眼部感受各种颜色的神经交替抑制和兴奋, 延缓了眼部的疲劳。

1.1.3 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 羽毛球运动的场地虽然只有网球场地的1/4, 但运动的平均强度是网球的4倍, 甚至高于足球运动。这种高强度运动, 可以改善心肌供血功能, 增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供能效率和心室容量心肌质量, 达到促进新陈代谢, 增加人体活力的作用。

1.2 心理上的作用

经常从事羽毛球锻炼, 对大学生的心理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 能使锻炼者产生兴奋、愉悦、热情等多种积极情绪, 让消极、沉闷等情绪在运动中得到宣泄, 起到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作用。

1.2.1 情绪体验的多样性

羽毛球运动中情绪体验的多样性来源于自身的多样性和运动环境的多样性。大学生在参与羽毛球运动的过程中, 从开始学习动作时的新鲜、好奇甚至胆怯, 到掌握动作后的惊喜和自信;从把运动技术拿到比赛场上展示到与同伴配合默契的快感;从比赛紧张激烈的戏剧性变化, 到比赛胜利后的狂欢与失败后的懊丧, 都在体验惊、喜、怒、哀、乐这些作为人之常情的最基本的情绪, 并在这些情绪的变化中, 学习如何控制情绪, 调整情绪, 使之更好地投入下一次的运动。

1.2.2 意志品质要求的特殊性

羽毛球运动是一种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承受能力。人承受运动之前首先要克服生理惰性, 克服生理惰性的过程需要意志品质的支撑。羽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运动, 都要在场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 对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要求强, 而且运动量较大。因此, 必须要依靠意志品质的支撑才能掌握好羽毛球技术。因此, 大学生坚持参加羽毛球运动, 对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1.2.3 人际交往的协作性

现在的社会化进程不断的加快, 每个人进入社会, 首先要求与人协作。羽毛球运动的形式多以集体的方式表现出来, 参加运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他人紧密协作和配合的过程。大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将有效促进与他人协作能力的养成,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高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2、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途径

2.1 体育课

体育课上进行羽毛球教学是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最基本的形式, 大多数学生在大学里接触羽毛球运动是从体育课上开始的。在体育课上学习羽毛球有很多的好处, 首先, 有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可以学习到比较正规的羽毛球技术动作, 更好的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其次, 有相对充足的场地、器材条件, 学生只需要专注于学习之中, 不必考虑费用、场地等其他因素。但是, 只在体育课上学习羽毛球, 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 学习的时间较短, 很难完全掌握所有技术动作。第二, 班容量太大, 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只能针对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造成有些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2.2 大学生羽毛球社团

羽毛球社团是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发组织、以交流学习为目的组织。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在大学中爱好羽毛球运动的同学, 对体育课羽毛球教学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补充。首先, 参与社团的同学都对羽毛球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某件事情有兴趣, 才会认真研究、主动学习,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 羽毛球社团不是校羽毛球队, 水平的高低不是决定你能否参加羽毛球社团的决定因素, 在社团中, 无论你水平高低, 大家以球会友, 相互切磋, 提高技艺, 增进了解, 达到锻炼身体, 交流情感的目的。

2.3 其他途径

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其他途径还包括在俱乐部打球、参加社会上组织的羽毛球比赛, 同学之间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里练球, 参加校队训练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达到提高球技, 锻炼身体的效果。

小结

参与羽毛球运动不仅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保持脑部活力, 还可以有效缓解眼部疲劳、增强人体心肺功能、塑造健康、优美的身型。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 还可以缓解学习压力、体验各种情感、磨炼意志品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主要是通过体育课教学、参加羽毛球社团活动、参加羽毛球俱乐部等途径实现的。

摘要:本文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益处, 并指出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羽毛球运动当中来, 以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羽毛球,益处,参与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威.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7) :33-34.

[2]、王文楷.试述羽毛球运动对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34) :244.

我国高校德育的新途径 篇7

【关键词】德育 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0-01

一、隐性德育的内涵

一九六八年美国的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隐性课程”概念之后,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在我国,随着隐性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了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对于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德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除了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外, 还应该包括隐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教材而言的,它是“广泛地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的、间接的、内隐的,通过社会角色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它具有非规范性、潜在性、广泛性、累积性的特点,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比显性德育课程更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张华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陈伯璋教授则认为,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有:第一,由“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构成的计划性显性课程。“两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第二,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党委书记、团委专职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以及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第三,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的任务是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要求看,除了继续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还需充分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这方面美国等国就有比较好的借鉴经验。他们充分利用了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避免了直接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三、美国高校德育的经验

1.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具体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好公民”。 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活动。通过以上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自主、自重、积极探索、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的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这些实践活动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3.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如哈佛大学设有学习咨询处,有24名专职人员,其中7人有心理咨询博士学位, 4人有硕士学位。美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人员还有十分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育,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美国具有典型性。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我国高校德育的新途径——基于隐性课程视角

1.注重对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上的探讨并运用于渗透性德育的实践学习。美国较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成熟的德育理论,很多高校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式单一,所以可以借鉴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2.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活动性德育的作用。要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各种社团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道德规范。学校也应注重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3.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学校要在社会各届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堂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世界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吴永军 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江山野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陈伯璋 潜在课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

[5]赵四亮 关于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6.

上一篇: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情况汇报下一篇:我们未来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