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共8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篇1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通过此次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我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简单谈谈。

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尤其是党员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在假期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我们党员的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但是实现推进全中华民族素质的重大举措,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数学教研组 锡力德格 二〇一〇年二月八日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

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放,用汗水灌溉,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这一次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对“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呢?我认为: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成为爱岗敬业的楷模。在工作中,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自觉地积极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集合自己的岗位和教学实际,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培育好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人民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首先,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员先进性的理念等,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学习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救护学生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小学教师殷雪梅;为捐助贫困失学儿童而劳累过度身患重病的艺人丛飞;把他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再有,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滋润自己的心田,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尤其在这样一个名家、名师济济的一流学校中,更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各项业务活动,吸收新的信息,多向名家、名师、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科研的能力。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吸引学生喜欢学习我所教的课程。

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我认为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不教死书,死教书,不能像以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要更新观念,将新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呼唤、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与学生的思想俱进,与学生需求俱进,与学生的发展俱进。

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一、为学生服务。学生有困难,学生需要帮助,教师都要往心里去,都要想办法解决,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竭尽全力给予关心帮助。

二、为家长服务。家长把孩子放在我们学校,是对学校的支持和信任。我们老师要树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

三、工作不带私心。无数事实证明,有了私心就没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有了私心,就不能头脑清醒,不能秉公办事,就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

教育工作是一个良知行业,教师要为人师表,那么,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就应当为师之表,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忠诚教育事业,业务精通,业绩一流,时时处处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以发展创新的眼光,不断塑造自己的灵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篇2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

2011 年12 月23 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首次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确定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它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敬业爱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向

敬业爱生是教师职业情感的体现,是爱国守法内化于心的情感倾向。“敬业”要求高校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具有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干这一行、爱这一行、钻这一行、精这一行。“爱生”指教师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对学生严而有爱、严而有度,是敬业情感的表达、敬业意识的升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1]。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而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水平的高校教师。因此,敬业爱生就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敬业爱生是教师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精神储备。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渴望知识、怀揣梦想的优秀青年,他们承载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高校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而繁重的脑力劳动,他们经常不得不突破空间( 如校内外、课上课下) 、时间( 8 小时内外) 界限,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心血,他们的劳动支出和由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酬常常是难以相等的,这就需要有很高的精神境界,方能乐此不疲。毛泽东称赞白求恩同志: “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在整个八路军义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2]

敬业爱生是教师职业活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必须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高校教师优质的、更多的时间段是在职业活动中度过的。尽管办学层次、研究方向、教学手段、学生状况等形成高校及高校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但敬业爱生是不变的主题。职业活动的长期性、宽泛性、深度性,使得高校教师与职业紧密相连,敬业爱生的“他律”常常被渐渐转化为“自律”,并作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沉淀下来,他们从容不迫,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取得了不少骄人的业绩。

消极涣散是一种极其有害的负能量。人是社会的人,职业活动是从业者参与社会实践、分享社会资源的主要方式,高校教师也不例外。教学、科研是高校教师职业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有踵事增华的追求,只争朝夕。“无数的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3]。

二、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教书育人是敬业爱生在实际工作中外化于行的具体表现。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神圣使命,“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4]。教书育人就是要做到关心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思想引领相结合,关心学生学业与关爱学生成长相结合,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与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既掌握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又受到思想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书育人是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要求。高校的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5]。教书育人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懂得教育规律; 要求他们具备全面掌握和善于应用教材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等。另外,高校教学内容的深化、教育对象的变化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大学教育直接关系着国家未来,“高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广大大学生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 既要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要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既要发展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要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人格因素; 既要增添学识才干,又要增进身心健康”[6]。因此,高校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既考虑专业特点,又尊重教育规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教书育人作为他律和自律要求教师处理好几个问题。“人民群众殷切期望大学能够把他们的子女培养成才,培养成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有用之才”[7]。但一些高校教师错误地认为: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师生缺乏沟通、信任和理解; 有些教师工作不在状态,上课应付,例会点卯,挤出时间做兼职; 个别教师还迎合学生的一些不健康意识,在授课过程中误导学生。针对这些情况要注意四点: 一是在教学实践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 二是既要教学生专业知识,又要教他们立志成才; 三是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有特色结合起来,因材施教; 四是处理好本职与兼职的关系。

三、严谨治学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诚信要求

严谨治学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中的一种诚信态度。它要求高校教师对科研和学术问题实事求是,始终坚守诚信品格。“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8]。高校教师不仅自己进行科学研究,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他们的治学风范会影响学生和社会。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严格要求学生,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严谨治学是教师搞好科研、做好教学的客观要求。科研和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它需要不断学习,不停积累和不懈探索。“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9]。严谨治学要求高校教师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抢占专业制高点,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做贡献; 严谨治学要求高校教师勤奋学习,精通所教专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高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名利诱惑,专注于科研,专心于教学,求真务实,始终保持科研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严谨治学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道德营养。“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10]。“他们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11]。教师的教诲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经常、最主要的关系,教师的优秀品格常常让学生永远难忘、终身受益。毛泽东曾盛赞徐特立同志: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12]严谨治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严谨治学要求拒绝弄虚作假、反对急功近利。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周期性等特点。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学术界也表现出浮躁现象:沽名钓誉、投机取巧、损人利己; 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出钱请人代写文章; 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出书,篡改、伪造研究数据; 等等。这既反映出高校教师考评机制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也暴露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缺陷。“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3]。

四、服务社会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要求

服务社会既需要严谨治学,又要求开门办学,将高校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不需要考虑社会需求,社会也不直接向高校提出要求,政府成了连接高校和社会的中介; 现代社会要求“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14]。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丰富的科研教育资源,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了解社会、研究社会、服务社会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服务社会是高校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要把握社会需求,但又不是去简单迎合社会需求,而是积极主动适应社会,为物质财富的创造提供智力支持; 另外,教育本身的理想性和超越性又要求其保持独立,向人们展示崇高的理想目标,为社会发展构筑文明健康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高校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高校要在“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积极开展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15]的过程中有所作为,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

服务社会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象牙塔”式的高校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但至今仍有一些高校教师不屑于也不善于与市场打交道,孤芳自赏,自我封闭,缺乏服务社会的动力和能力,徘徊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之外。高校教师要找准位置,在“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16]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要从经院式的科研思维中解脱出来,围绕实践、围绕民生、围绕企业发展瓶颈等搞研究; 要“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17]。

社会是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过去一说学历教育,就是关上学校大门拿文凭,学生的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 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18]。高校服务社会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努力做到办一个专业,建一个实体,育一批人才,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为学生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学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19]。

五、为人师表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目标追求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以健全的人格感染学生,以良好的敬业精神引领学生,以严谨的学识风范影响学生,以不懈的求知探索带动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身正为范”、“德高为范”,都是说教师要为人师表。“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20]。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践行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高校教师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表率。

为人师表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高校缺的不是大楼而是大师。大师就是相关领域德才兼备的领军人物,是衡量学校软实力的硬指标,一流的高校必定有一流的大师。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 高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职业活动去实现的。因此,“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1]。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将学习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22]。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高校教师的劳动也是这样。各种教学活动将教师与学生结合在一起,高校教师“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 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地格外明白了”[23]。新知识的涌现、旧知识的更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等,要求高校教师紧跟时代,率先垂范,成为文明进步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篇3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担负起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我是一名少数民主党派人士——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应该密切配合执政党的决策,扎实学习国家方针、政策,正确分析和预测政策动向,理解政策的能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新时期我市启动“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中,一定要反反复复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条例,通过摘录、记忆、做题,进行消化吸收,切实提高自己依法执教的水平。做到八字:知法学法,懂法用法。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实践能力的增强,本人的爱岗敬业的精神也在逐步提高,但在工作中尚缺乏一定的奉献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增强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上要狠下功夫,努力做好以上三个“认真”,要让人民满意,必须做到真正是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以科学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还应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成果,并加以推广。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体会:自1994年毕业,在教学工作一线,有过体罚学生的现象,从2006年起课堂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没有体罚学生的事情发生,并努力改正脾气暴躁、缺乏耐心的等不良教育方法,逐步学会了宽容、理解、平等和尊重,严格管理方式方法较多。倘若自己偶尔批评了学生,要及时找学生谈心。我撰写的论文《“激趣、张驰、宽容、激励、严厉”五疗法》,《班级管理与工作初探》,《民办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探讨》,《浅谈全日制中小学学校的管理》,分别获得区级、国家级奖励。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体会:1、我所在的学校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劳动习惯,养成教育极为关键;初中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法律意识、社会公德;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相处、学会锻炼。2、我从事了两年的地理教学,我以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大好河山,了解自己的生存空间,关注人类的发展为己任;七年的语文教学,教育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祖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体会其精髓,学习和模仿,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四年的历史教学,使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兴衰史,使我和学生一道为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跃跃欲试;三年的政治教学使我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使我特别关注新闻时事。如关心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战争与和平等大事。3、不以分数作为考察学生唯一的标准。近几年来做得比较好。我在考察学生成绩时,加入了“尊师”一项,对于平时的作业、上课配合方面加大了考察力度,还如个别同学“借分数”,在做人与求知的关系性上给学生以循循善诱地教导等都做了大量的尝试。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体会:这一条是对教师的严格而又具体的要求。1、重点讨论杜绝家教问题。纵观1991年考上大学到我参加工作近20年来,于1992年到1993年两年间为解决上学困难,从事两年的家教工作,不但为自己解决上学困难,而且以系学生会的名义成立“家教服务中心”为广大同学勤工俭学做出了贡献;在1994年至2003年参加工作九年期间,从事家教工作,在解决自己生活困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自2003年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后,我不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以及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有违“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不能看到别人在捞外快,自己也怦然心动,不能看到别人工资高,就寻找心理平衡,不能自己有困难,就借口用自己的知识来赚钱;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头脑更加清晰,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言行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对群众提要求,对自己搞特殊,对组织隐瞒实情,自由主义,这些要坚决杜绝,坚决不再去做。2、重点反思自己的有无利用职务之便,从事商业活动。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不能有,说到做到。3、重点讨论团结同志、关心集体的问题。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急于求成的情形,对同志批评过于直白,这些要及时向领导和群众道歉。不与领导斤斤计较,不与群众争名誉,不参与经济纠纷。4、在今后的学校管理过程中,要为家庭教育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自己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研究、总结和推广。5、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教师而言,生活与享受生活,上课与享受上课,教育与享受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点。教师的使命是教育,“在课堂上的一切,是对学生生命的影响”。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体会:要做到以上这五点大的要求,必须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品质。勤学习、勤实践、勤思考、勤总结。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篇4

1、所有采购人员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2、为自己设定较高的目标,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3、工作时遵循“日落原则”;

4、具有团队精神,与同事相处和睦、合作和谐;

5、严格要求自己,犯了错误立即改正,虚心接受指导;

6、遵守公司的采购政策和有关规定,保守商业机密;

7、信守承诺、保证公司良好的商业信誉;

8、任何时候,不得收取供应商的礼物和回扣;

9、尊重他人,待人有礼貌,任何工作场所禁止骂脏话;

10、具有敬业精神,严禁上班时间打私人电话,做私事;

11、保证商品的质量与价格,避免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供应商有业务

关系;

12、为人诚实,任何时候未经允许不得占用公司财产;

13、任何时候不能利用自己工作之便帮助他人招揽(生意)业务;

14、未级上司同意不得与供应商进膳;

15、节约开支,控制损耗;

16、衣着整洁干净,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17、有义务举报任何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稿 篇5

2010.8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所谓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它是与教师劳动、教师职业相适应的。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调节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教师职业道德也称为“师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为何重新修订《规范》

《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背景下修订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规范》的许多内容是《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的具体化。但《规范》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而是教师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的要求,但同时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如新《规范》中写入“保护学生安全”,这是由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自我保护能力弱的儿童和少年。对于未成年人群体,教师应当负有保护的必要责任。

《规范》中的“禁行规定”是针对当前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而提出的,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但“禁行规定”也并非包括了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一个阶段提出一些阶段性的、可操作的、具体化的要求,能够使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明确要求,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不断提高促进师德水平。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胡锦涛特别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规范的执行重在自律

“老师,你罚我写作业是变相体罚,这是违反规定的!”

面对这样的学生,不少老师感觉有点“头疼”。一位周姓老师说,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老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但实施起来,老师感到困惑,比如为了让学生认清自己 的错误,罚他在老师办公室里站一会儿,反思一下自己……这些是不是都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范畴里?

学校要依法管理,教师要依法执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履行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建立和完善教师岗位责任制。实行教师面向社会、面向家长做出恪守职业道德的公开承诺制。严肃规范违反职业道德的人和事,对情节严重的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解聘有关教师职务,取消教师资格,调离教师岗位,并视情节由司法部门究刑事责任。建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申诉制度,对于学生的申诉,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调查,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处理。

二、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出来,对人们原来的一些传统思想、传统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教师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问题之一:终身从教思想淡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价值评价呈现出重利的特点。在这种情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对一种职业的选择和评价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人员的经济待遇和工作环境。而 依法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实际上我们教师的经济待遇特别是一些企业办学和乡镇学校的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再加上有些教师名利思想严重,追求物质利益,耐不住清贫和劳累,从而造成一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无心教学,教师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在独山子,教师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有两个假期,因此,大多数教师很安心工作。但是,在座的有些是聘用的老师,可能去掉五金以后,只有1500左右,因此,转正之前,聘用老师不安心工作,这种现象是有的,毕竟老师也是人,面对物价生活压力,要生存。其实通过努力考录成正式的也就解决了问题。

问题之二:教师中存在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爱生是师德的基石,没有爱的教育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一个不爱学生的老师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就罚站、赶出教室、甚至动手打;学生没完成作业或出现了错题,就罚抄作业罚抄试卷;有的教师歧视和排斥后进生。讽刺、侮辱、挖苦学生,侵犯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心理受到严重伤害。

举例:

1、某英语教师徒弟上课时候,她在下面听课,结果一学生调皮,老师教育不听,老师一着急,踢了一脚。回家后孩子给家长告状,家长在网上发帖,结果跟帖的家长、老师越来越多,造成的社会影响很恶劣。最终此老师被解聘。后来此老师原来教过的学生又发帖说此老师多么的认真负责,等等。但是,7 无济于事,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教师体罚都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甚至可以说是违法的。学生是未成年人。

2、一体育老师训练田径队准备参加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处理结果

还有很多很多事例,教师体罚学生这个问题时常见诸报端,而且体罚的手段越来越翻新,从教师亲自动手到学生自打耳光;从全班列举罪状到脱去裤子示众;从让学生吃纸团、苍蝇到吃粪便;从让学生用刀刮脸、在学生脸上刺字到被罚自己割破手指,真让人胆寒。所以,教师的心理存在问题。

遇到事情,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问题之三:部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淡化

主要表现为工作松松垮垮,有的在备课时,抄写多年来沿用的旧教案;有的不备课上课;有的上课迟到,课堂教学松散,不认真上课,不批改作业,教学质量低,误人子弟;有的教师本职工作没做好,不是在自身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这个班不好,那个班学生太笨。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国家的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中国最缺德的十大行业

1、教育行业

把教育行业列在这里我感到很悲哀,很痛心!曾经的“灵魂工程师”,本来应该是最受人尊敬的行业,却堕落的如此之快,令人感叹!爱之深,责之切!

教育的金钱化和产业化是最大的根源!因为钱,我们敬爱的老师们还有学校,以垂直落体的速度从天上直接掉到了地下,直奔地狱而去。研究证明,一个人灵魂的健康成长,只和自己的家庭和老师有主要关系。可是我们的老师们和学校都干了什么呢?幼儿园的老师会因为没有送礼而不给孩子小红花;小学的老师会因为没有送礼而当众羞辱孩子;中学为了升学率把所有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取消,无人再提素质教育,培养出一个个“豆芽菜”和“考试机器”;大学为了增收疯狂扩招,培养出无数个“半成品”找不到工作还要“被就业”。像奥数这种摧残儿童灵魂,变态儿童人格的丑陋东西,也因为金钱利益被大张旗鼓地释放出来,坑害了无数孩子。

如果说食品行业的缺德是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话,教育行业的缺德就是损害人们的人格和灵魂健康。如果说身体的损害还有医院可以治疗的话,灵魂健康的损害就无药可救了!之所以我把教育行业列在缺德第一位,因为它不仅能毁了青少年这一代人,还毁了中国的前途!国家的未来栋梁统统完蛋了,国家的前途还有什么指望呢?教育行业的道德缺失,毁灭家庭未来希望,动摇国家未来根基,是最缺德的行为!轻如鸿毛!望广大教师朋友们深思。

教师索贿:调座位,班干部,主持人曹保印:就着李宝元老师的话,我们引出今天的下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影响了师德?有人说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是不是呢?或者造成部分老师师德有问题的因素到底还有哪些?

李宝元:社会大环境对师德肯定有影响。但我觉得应试教育是目前所有教育问题的一个死扣,一直没有解开,这是最大的问题。郑云宏:我觉得最大的关系是现在的价值观多元了,以前我们的老师基本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群体,把爱岗敬业,爱护学生当作最基本的目标,而且你只要做到这一点,社会上也就认同这是一个好老师了。但现在这部分是小部分了。有人把知识的传授,人文关怀分别放在第一位,有人把其他的放在第一位。为什么,因为社会价值的多元,让我们判定一个老师是不是优秀的标准也多元了。所以,有时候同一个老师做同一件事,有人说这个老师好的不得了,有的却是遭投诉了。我觉得价值观的多元也让老师很难有一个普遍认同的标准,很尴尬。

调查显示,有41.3%的人表示今年经常关注有关“师德”的新闻报道或相关讨论,表示偶尔关注的占48.1%。两项相加,师德问题在今年引发了近九成公众的关注。(08年)

引人关注的师德事件都有哪些?调查中,“范美忠地震时不管学生先跑”以31.1%的获选率,成为今年最受公众关注的师德事件。在汶川地震中,“英雄教师谭千秋舍命护学生”和“最牛校长叶志平保全全校师生”分别以19.3%和14.2%的获选率分列二、三位。此外,“杨经贵眼看学生课堂打架不管不问”、“杨帆教授和逃课女生发生肢体冲突”、“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虐博事件”和“北师大教授季广茂粗口骂人”也获得较多投票。

爆粗口骂人、与人发生小的肢体冲突等,这些生活中的寻常小事,为何一与教师沾边,就能上升为公共事件?这其实源于大多数公众对教师这一职业抱有较高的道德期待。调查中,有61.9%的人认为“教师道德水准一定要高于普通公众”,而认为教师也是人,不必用“崇高”来要求的只占31.6%。

“一个知识有缺陷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有缺陷的人无法用知识来弥补,教师师德的缺失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胜过知识缺陷的影响。”山东省淄博市一位农村教师在投票后这样留言。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是教师接受外部影响并将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的过程。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外部因素很多,例如:教师生活的社会环境,各种思想、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学校环境等等。作为学校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为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教师来讲,要通过不断学习,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加强师德修养,把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

《教师“忌事忌语”》、《师德考核制度》等师德管理规定。有的学校还有“教师誓词”

(二)自我构建

实践证明,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地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们进行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中全部是学校的优秀教师,她们当中有 “师德标兵”、“师德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在与此相关的“为什么喜欢他们”的调查中,有814%的学生选择了“关心学生”,有7165%选择了“课讲得好”。由此可见,优秀教师的成功不仅在于她们的业务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她们具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良好师德。

1强化教师意识,提高对道德修养的认识。

教师意识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师身份,对自己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的认识。一般来说,每个教师都会有这种意识,只不过有的教师这种意识强一些,有的教师这种意识弱一些,而教师意识直接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强化教师意识,有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意识,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首先要使教师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其次,要使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魅力通过学生的“向师性”、“模仿性”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和最崇拜的人,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行为习惯等,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就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言谈 举止在学生中的影响,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尊敬和爱戴,在学生中才能有威信,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第三,要向优秀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都是良好师德的具体化,是师德规范的实践,具有具体、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师德修养过程中,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可以对师德修养产生具体的激励作用。

4努力做到“慎独”,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所谓“慎独”是指在独出活动,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并且不会被别人发觉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自己道德信念,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行动而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是教师师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它标志着教师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高度自觉的程度。当一个人处于即使做了某些坏事而永远不会被人发现的情况下,能够完全依靠自己内心信念的力量约束自己,不做坏事,这样的人,是真正有高尚道德的人。

“慎独”是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它要求教师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道德作为一定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但最终是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起作用的。因此,在师德修养中“自觉”尤为重要,师德修养,贵在“自觉”,贵在“慎独”。

要做到“慎独”,首先,要具有自我修养的高度自觉性,要注意把师德原则和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化作行为的内心信念,化作行为的品质,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其次,要增强自制力,加强自我监督。在无人发现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重、自爱;第三,要光明磊落,诚信守法。无论是在领导面前、在同事面前、在学生面前、在家长面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都应以相同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总之,教师如果能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做到“慎独”,就会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举例:扔垃圾,没人时候是不是就扔在地上,还是无论何时都扔到垃圾箱里,没有垃圾箱先装自己包里。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四爱” 篇6

一是爱国。

爱国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教师爱国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思想的传播者;教师什么样的政治立场,会传授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更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的言行。二是爱教师职业。教师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份职业,是一份有技术成分的专门职业;从古至今,这份职业的特点是:清贫、劳累。所以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一生穷困潦倒:孔子、韩愈、朱自清等;因此当教师发财,那是梦想。可现在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不管自己主动选的还是被迫、无奈选的,总之是当了教师,就要静下心来,爱上这份职业,否则你会觉得工作很累、很苦,特别是心累。

当你静下心来,潜心于教师这项工作,你就会觉得其实教师很快乐,你会从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生活中,感受到天真的快乐;从学生的点滴进步,领导、同事和家长的肯定中得到成功的快乐,从“桃李满天下”的社会回报中享受到奉献的快乐。因此,我们教师虽然物质生活很贫穷,但精神生活很富有,孔子、韩愈、朱自清之类就流芳百世。综上所述,我觉得只有爱教师这份职业,才能享受到工作的快乐,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如果把教师职业做成了事业,那就是更不用说了;如果实在无法爱这个职业,那就要选择离开,这样对自己、对学生、对学校都有好处。

三是爱学生。

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爱好学生,大家都能做到;爱后进生就不容易了。你看:罚站、罚抄、冷语闲言、讽刺挖苦,甚至打骂学生,这些现象至今还存在。

爱学生首先要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嫌弃后进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其次是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第三是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第四是把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成长看成第一要务,让学生健快乐成长;第五要与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进步。

四是爱自己。

教师在教育育人、把爱奉献给他人的同时,也要爱自己。首先是爱自己的声誉,这是人的光环,品行高尚、为人正直、公正无私、乐于助人等等的这些好品行每个教师都要想方设法揽到自己身上,给自己增添光彩;其次爱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更多地为社会做贡献;第三是给自己充电、加油,就是要终身学习。每个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观念、知识,学习新的教育方法,会使用不断进步的现代教育手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淘汰。

二、观看张红教授的视频教材,说说我们应如何提高“教育爱”的能力?通过认真观看视频,聆听张红教授的讲座,我们懂得了“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我们学到了在与学生交往中需要掌握的一些方法和策略,理解了教育爱的真正含义,懂得了在与学生交往中实施如

何教育爱,让师生交往很和谐,让我们的教育更有实效。那么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哪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呢?

在讲座中,张红教授把教师语言概括为四个特点: 祈使句多,疑问句少;否定句多,肯定句少;价值判断多,事实判断少;空洞要求多,具体建议少。这4个特点在师生交往中是需要我们切忌的。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关键。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准则。老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具体的。

学生刚入校的时候,一个友好的微笑,即是爱;学生上课走神的时候,轻轻敲一下他的桌子让他注意听讲的举动,即是爱;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的时候,鼓励他大声一点克服自己的羞涩,即是爱;学生表现好的时候,一句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即是爱;学生作业不合格的时候,在评语栏画上一个笑脸加上一个问号,即是爱;学生生病的时候,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即是爱;当气温变化的时候,一句及时更换衣服的提醒,即使爱;学生烦恼的时候,耐心的倾听和安慰,即是爱;课下的时候,和学生一起打球欢笑的时光,即是爱;讲桌上有粉笔沫的时候,轻轻擦掉,不朝着学生的方向吹过去,即是爱;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给他一些宽容和理解,即是爱…… 爱是师德的魂,师德的源,爱是教育的永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们应如何提高“教育爱”的能力?

一、爱学生,要了解学生

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不仅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而且要窥探孩子心灵的奥秘。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决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更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诚然,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而是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三、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一般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控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只要学生稍微有进步,我就肯定表扬,课堂上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适当多提问,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一段时间下来,有些学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

四、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闪光点”即优点、长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问题生”更不例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只要细心观察,最终都会淘尽黄沙始得金。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也是可以教好的。

五、爱学生,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尊重、怀疑、讽刺、挖苦,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这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篇7

教师职业道德, 简称“师德”, 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纵观我国自建国以来的四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不难发现, 其中包含着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二、表现

1984年, 中国教育工会颁布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 :热爱祖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 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991年, 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公会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997年, 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一定的修订: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008年, 教育部又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修正案:爱国守法。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拥护社会主义。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总是包括以下内容:热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拥护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马列主义 (2008年没有提到) , 而这明显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但是, 在中国其他的职业比如:医生、护士、律师等等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没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三、原因

那么, 究竟为什么中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如此深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呢?笔者认为,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 制定主体方面

从1984年全国教育工会到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教育工会, 再到199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以及2008年的修正案, 中国教师职业道德均由政府机关负责制定, 政府机关总是代表党和国家的意志, 而较少从教师角度去思考“应该如何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对于不同的制定主体, 最终的师德规范肯定是有差异的:比如美国的师德规范主要是教育协会对教师义务进行的规则确定, 以便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美国社会对于教师的规定;日本的教师联合大会通过的《教师伦理纲领》则主要围绕教师的团体利益来展开具体地规定。

相比之下, 我国的职业道德规范则较多地规范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二) 传统文化方面

1. 集体主义思想。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就包含着集体主义思想的因素, 一直延续至今, 这就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个人的思想自由。

2. 社会期待过高。

党和政府把师德理想作为重要内容写进师德规范, 希望教师都能积极完成;而家长也希望教师在升学压力下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重点学校;同时, 人民希望教师凡事以身作则, 安心工作、体谅学生、全身奉献, 而不允许教师犯错误。过高的社会期待必然导致师德规范的高目标、高标准, 而忽略实际情况。

(三) 教师自身方面

1. 大部分教师求安、求稳, 从而要求自己顺从上级的意思, 而缺乏一种反抗意识;

对于师德规范中远离实际情况、对教师要求过高的师德理想内容, 教师要勇于为自己的权力而斗争, 积极向上级领导反映, 从而保证师德规范的可行性。

2. 缺乏责任感。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授学生, 因此, 教师要对教授给学生的知识负责任。要教授学生学以致用, 而不是只为了升学的成绩而对严格要求学生读书、做题、考试。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教学。

3. 麻痹思想。

部分教师觉得师德规范只是规定。他们认为师德规范大部分是师德理想, 自己根本做不到, 所以觉得没必要在意。这种麻痹思想使得教师缺乏一种从业精神。

四、结语

纵观中国教师职业道德的演变历程, 其意识形态色彩在逐渐弱化。同之前的师德规范相比, 在2008年的师德规范中, 就没有了“学习、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字眼, 这就表明师德的意识形态色彩在逐渐弱化。

笔者认为, 教师职业道德尽量少涉及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

摘要:文章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为切入点, 全面分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历程中的意识形态色彩, 深入、详细地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 指出职业道德发展的大概趋势。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杜中兰, 李天凤.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变迁[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4) .[1]杜中兰, 李天凤.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变迁[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4)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篇8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人民教师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概括。本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了阐述和说明,并对新旧规范做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应该如何来学习和贯彻实施规范。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变迁;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39-03

一、规范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规范是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在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规范,诸如:政治规范、经济规范、法律规范、语言规范等。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形式,是人们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和关系的基本要求的概括。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人民教师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概括。它反映了人民教师的利益和要求,它是具有特定社会内容的行为标准,既不是空洞的抽象条文,也不是教师个人随心所欲采取的个别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道德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调整教师同他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总和。因此,学习和研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教师实现道德理想。献身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不同时期的规范及修订原因

(一)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1984年10月13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由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颁发,要求共六条:

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3,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精益求精,勇于创新;4,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5,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6,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二)1991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实践证明,《要求》的颁发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数年来,广大中小学教师遵循职业道德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育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但是,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在总结试行情况的基础上对《要求》进行了修订,作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1991年8月13日进行了颁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

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

4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5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6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三)1997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势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再次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必要的修订,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水平,帮助教师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促使全体中小学教师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规范》体现了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规范》的八条内容,是通过对教师在学校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及防止出现的道德行为作出的规范,确定了每个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基本原则和应该作到的道德行为。

(1)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6)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7)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8)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四)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在我国的转型时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

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新规范的特点以及新旧规范的对比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条目数量上由原来的八条减少到六条,但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并且新规范有了自身更鲜明的特点。

1符合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在第一条中将原来的“依法执教”改为“爱国守法”,这就要求育人者首先自己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晰的政治方向,依法执教,更符合了“道德规范”的精神层面的要求,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要求。

2对教师的精神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条中的“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在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底线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具有比一般人更高的道德修养。关于“志存高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去谈一些空洞、遥不可及的志向,而是做一个好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尽力让每一个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第三条由“热爱学生”改为“关爱学生”。此条目是变化最多的一项。将原来的对学生“严格要求”改为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特别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一项。“5·12”中一批英模教师用自己的行动最好地诠释了“保护学生”,我们常说要“爱学生”,那么在危急关头保护学生,就是“爱生”的最好体现。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而且要做学生的益友,此条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4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条“教书育人”和第五条“为人师表”是将原来五至八条融合而成。除了原来对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基本要求外,在第四条里增加了“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提到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至少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5注重教师的个人修养,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才能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新的道德规范还对目前教师队伍中有偿家教的问题提出的明确的规范。

6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第六条“终身学习”是新增条目,其中提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也应该是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新道德规范的这个要求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不能落后于时代,否则何以教导作为祖国未来的学生,何以引领学生去创造未来!

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量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正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产物,完全符合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希望、新标准。

四、规范的学习、贯彻与实施

从1984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到2008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看到它经历了四个不同时期的演变,每一时期的变化都是依据了形势的要求,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的完善和修订,体现了时代性和务实性。《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学习、贯彻与实施,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中小学校、工会要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规范》。通过专题学习、座谈研讨、榜样示范、反例警示等方式,使广大教师能全面深刻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同时还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学习方式,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使学习《规范》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贴近生活,使广大教师积极认同、自觉领会。

2采取多种措施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中小学校、工会要把贯彻落实《规范》与教师培养培训相结合、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加强教师培训等工作中,要始终把师德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

3贯彻落实《规范》要坚持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各中小学校要把贯彻落实《规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和任务落实,要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会和共青团等要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作用。

4贯彻实施《规范》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重在自律。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严于律己,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履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自觉践行师德规范,自重、自律、自省、自强,把良好的师德风尚内化为自觉行为,同时虚心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督促及评价。

5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院校)应将《规范》同学校的培养、培训目标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奠定师范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提高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中国教育年鉴编委会_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998,

[4]丰捷,解读: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国教育先锋网,2008-09-10

[5]权威解读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央政

[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发布,中国网china.com.cn,2008-09-03

[7]各地各校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掀热潮[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12-10

[8]陈浩,树立新时代教师精神,塑造新时代教师形象——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愚解[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10-2

上一篇:小学生美术论文下一篇:【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压强和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