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共8篇)
(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编辑本段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
第一、首先是范围不一样。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标准不一样。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此目标,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各国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中的中上等国家水平。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全面建设进程进行检测和量化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编辑本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1 华仪集团建立ISO 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背景
华仪集团创始于1986年,现已成为一家由11家核心子公司、100多家成员企业组成的,以风力发电、高压电器为核心,涉足低压电器、房地产、化工、第三产业等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是乐清市第一家上市公司。该集团于1997年建立党组织,2002年11月成立党委,现已发展到9个党支部,150余名党员,其中27名党员担任公司中层以上领导职务,5名党员进入集团领导班子。1986—1997年是华仪集团的奠基阶段,1998年开始华仪集团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华仪集团的党建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中难以避免的共同问题,比如企业党建与企业经济发展不成正比,如何保障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稳定化,如何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数量少、流动性大、影响力不足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华仪集团党建的地位和作用到底是什么?经过反复研究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华仪集团琢磨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就是为企业发展服务,为员工服务。用华仪集团当时的党委书记的话来说,“既然是服务,就要考虑到量的分析,就有标准化的问题,我们企业一直搞标准化,对产品的ISO 9001我们比较熟悉,为什么我们不能把ISO 9001体系引入到党建上来”。于是,在乐清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2003年6月华仪集团党委开始制订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将ISO9001标准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与党建工作自身特点和优良管理传统相结合,建立了保证党建工作质量的管理体系,并于当2003年12月9日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现场审核,获得了首张民营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至此,华仪集团的党建工作开始逐步实现工作标准化、考核经常化、操作程序化和管理规范化。
2 华仪集团ISO 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
华仪集团ISO 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企业党建的“三定位”。党建工作定位准确了,党建工作就有了“指挥棒”,大家才能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在于作用发挥,华仪集团党委围绕作用发挥的要求,并为了防止党建工作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经过反复讨论、不断实践以及持续改进,对华仪集团党建工作的目标、方针、内容进行了明确的“三定位”。首先,确定华仪集团党建工作的总目标是“构建活力和谐企业”;党建工作的质量目标是企业经济效益好、人才队伍培育好、企业文化氛围好、安全生产管理好、职工利益维护好、合作竞争环境好、社会责任履行好等7项。在实施中,将党建工作目标量化、细化,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保证党建工作目标的实现和持续改进,有效发挥党组织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其次,确定华仪集团党建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目标同向、工作同力、发展同步的“三同方针”。再次,在党建工作内容上提出紧紧围绕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党员、服务社会的“四个服务”。最终,华仪集团的党建工作要求达到处处体现员工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的“三方满意”的效果。
(2)从“做”开始,落在实处。华仪集团的ISO 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将每项党建工作分解为“五个做”,即“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只要“五个做”弄清楚了,做到了,那么工作就能做成。华仪集团党委按照“五个做”的要求,编制了党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3本手册,以及党建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把党建工作细化成一项项步骤,把党建责任落实到一个个人或部门,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都有记录。
(3)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树立服务理念。产品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华仪集团党委把上级党组织、集团公司各部门、员工作为党建服务的“顾客”,并坚持“顾客第一”的服务理念,将上级党组织的期望和集团公司及员工的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渠道,在实践中注重对顾客要求的识别和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处理,进行顾客要求识别和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处理,做到持续改进党建工作,体现了ISO 9000“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10多年来,华仪集团党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书记会议,每季开展党建工作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内审活动,每年都对党建工作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反馈和改进,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确保顾客满意。
(4)强调过程控制,坚持持续改进。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过程管理”,它将任何一项工作都通过一个严密的过程来控制。按照这一原则,华仪集团党委通过建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都有记录”的工作流程,把党建工作的复杂过程控制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段、每一个具体的责任人。对每一项党建工作或活动的过程均实行PDCA (策划-实施-检查-改造)闭环过程控制。整个循环用“写我所做、写我应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查我所做、查我所记;改我所错”等5句话来概括。其中,“写我所做、写我应做”是建章立制的依据和内部制度形成的过程,表示策划。“做我所写”就是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也就是实施。“记我所做”体现了做的依据。“查我所做和所记”就是要检查行为是否与文件的规定相吻合。“改我所错”就是在分析和评价现状、识别改进区域后,努力改进文件本身的缺陷或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周而复始,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整个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充分贯彻了ISO 9001标准“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有效的要鉴证”的思想精髓,大大提高了党建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5)注重全员参与,形成良好氛围。企业党建的作用发挥离不开每一个党员的参与,华仪集团的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理念。华仪集团党委结合党员所在岗位和职务的不同,因岗制宜、因人而异,编制了《岗位职责及职责要求》《组织生活管理制度》《党员为群众组织服务的工作要求》《党员与职工沟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每位党员都设置了岗位,并明确了工作职责,使每位党员大大小小都有一份“责任田”。比如,第四支部的某位党员的工作就是收集生产一线普通员工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党支部或者党委,让领导及时给予解决;而党委宣传部的某位党员的责任则是每年根据党建ISO 9001标准来制订次年的培训计划,并且负责把生产一线的好人好事推荐到集团党委。正所谓“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华仪集团以此来切实促进“全员参与”。
同时,华仪集团党委还建立了《党员行为规范》《违纪党员处理办法》《党员“先锋岗”管理办法》等制度,来规范党员行为,激励每位党员成为合理化建议的采集者、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者、企业生产经营的骨干能手、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人,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3 以ISO 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多年来,华仪集团党委以ISO 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深入推进“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党员、服务社会”的党建工作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第一,积极发展党员。近几年集团共举办党员培训班20多期,培训党员1 000余人次,及时将党员人才向企业决策层推荐。第二,关爱员工。建立了“2+2”爱心基金,帮助贫困员工解决燃眉之急,已累计发放救助金20多万元;帮助员工解决子女入学难、住房难等问题;进一步改善用工环境;制订员工教育培训规划;每年定期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积极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第三,引导党员围绕生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QC小组活动、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活动;开展“三通三连”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实现理念沟通、思想沟通和生活沟通,使党组织与企业心连心。第四,积极回报社会。设立华仪奖学金、资助特困生、向灾区捐款、与街道社区开展共建等,累计捐款捐物3 000余万元。
此外,华仪集团还以党建ISO 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创新党建形式,全面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1)创新组织自身建设。华仪集团党委与时俱进地创建了“党员微信群”和“微型党课展示”。通过“党员微信群”把党的政策理论、党员工作动态等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一位党员手中,并向全体党员及时发布党建活动信息、党课资讯、时事新闻等内容,倾听各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拉近了各部门、党员及流动党员之间的距离,又很好地弥补了因生产繁忙、人员出差、在外党员及流动党员无法及时参加党员生活会的遗憾。微型党课在时间上强调“短”,在形式上体现“活”,在效果上注重“实”。通过开展微型党课等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先锋意识、责任意识和表率意识
(2)创新内部发展形式,把党的工作推向一线。针对行政和车间分离,一线党员发挥作用缺少平台的现象,华仪集团党委开展了“支部建在车间,党员在您身边”的活动,建立了群众工作指导员制度,使党员真正做到工作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发挥作用在一线。一是党员模范形象在一线。每个车间的党员信息和每年评选出的党员先锋岗都在一线展示。正如一名员工所说:“过去,谁是党员,我不清楚。现在不但知道他们是谁,还能对他们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对党组织的工作也一清二楚。同时也可以勉励自己。”二是党务工作在一线。在车间一线开辟党建专栏,把党员公开承诺、支部风采、党务公开、支部党建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五型班组等党务工作的情况等一一公示,使党务工作公开透明,直接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思想工作在一线。在车间开辟“党员谈心室”、开展党员和员工结对帮扶,一方面引导优秀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另一方面充分掌握员工生产和生活情况,及时化解矛盾和解决困难。
(3)创新外部发展形式,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在党建工作的对外发展上,华仪集团党委积极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学、互助的有效机制,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目前,华仪集团党委第一支部已与乐清市供电公司党委客服中心第一支部结成共建支部,以组织建设互促、党员交流互动、支部工作互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共进、党建经验共享为主要内容,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实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 华仪集团ISO 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及其思考建议
(1)华仪集团建立运行ISO 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华仪集团通过把ISO 9001标准引入党建工作,使企业党建的成效转化为生产经营的动力。其效果具体来说,一是使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结合更加紧密,企业管理与党的建设两个体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有效地解决了“两张皮”现象,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二是使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避免了党建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使企业党建的各项工作切实落到了实处,避免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成为“花架子”。四是使党建工作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五是使党建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可视化,更加系统、科学和规范。
(2)对华仪集团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建议。一是非公有制企业应充分正视党建工作。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对开展党建工作认识不足,有的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华仪集团在企业尚在发展阶段时就重视发展企业党建,并因此获得了强大持久的生产经营动力,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二是其他企业应审慎地学习华仪集团的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华仪集团的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确实值得学习借鉴,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华仪集团的党建工作始终是紧紧地契合公司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和实际需要的,这个不能忽略。对于华仪集团党建的宝贵经验,可以“全盘引进”,也可以“取其精华”,还可以参考借鉴,但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充分考量其中的共性和差异,走出一条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党建之路。
参考文献
[1]温州市委组织部.品牌的力量[Z].2014.
[2]华仪集团网站.引入ISO 9000标准,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EB/OL].www.huayi.com,2011-06-12.
[3]姜巽林.乐清激活非公企业“红色细胞”[N].温州晚报.2014-04-21.
[4]华仪集团党委:把党的工作推向一线[N].乐清日报,2012-07-04.
一、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讲话全面阐述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思想,为财政支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到广东、河北、甘肃、海南、天津、湖北、辽宁、湖南、山东等地考察农村发展、粮食生产、扶贫开发、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发展等,在贫困农户家庭、田间地头和科研院所、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与基层干部群众和地方党政领导进行深入的交谈,对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各相关工作会议,还多次就“三农”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和指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期党关于加强和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局部与整体、思想与行动的高度辨证统一,立意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深刻,是指导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行动指南。
(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此后,总书记在甘肃、山东、湖南等地考察时也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地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并强调,“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大势科学准确的把握。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这种不平衡不协调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还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建设方面,即使到2020年,我国农村人口只有40%左右,如果农村没有全面实现小康,就谈不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因此,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和人居环境,实现城乡同步奔小康,就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
(二)“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强调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市夏粮生产时指出,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11月,在山东考察时,更是进一步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有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创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并再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同时,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搞好粮食储备调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抓好节约粮食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需求巨大,尽管粮食产能已达1万亿斤以上,但近年来粮食净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粮食供求始终处在一种紧平衡状态,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政治和社会波动,而且短期内,国际粮食市场由于各种因素也难以稳定保证对中国的供给。牢固树立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新理念,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基本遵循,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头等大事。
(三)“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之魂”,明确了保护农民利益与深化农村组织制度创新的两者关系。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要是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鼓励创新农业经营新的主体,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山东省考察时进一步明确,重点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体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全面阐述了深化农村组织制度创新与保护农民利益的关系,指出,坚持党的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要根据新的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农村集体所有权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同时,总书记对“谁来种地”这个问题也做了深刻阐述,强调指出,核心是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和构建职业农民队伍。组织制度创新和保护农民利益是并行不悖、辨证统一的,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推动农村组织制度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富裕农民、繁荣乡村的必然要求,但所有改革创新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特别是要确保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各种权利,尤其是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权。
(四)“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对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提出,我们要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此后,在不同场合,他都一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关系。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在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求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三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动地刻画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在谈到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时强调,食品安全的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控肥、控药、控填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农业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产业,也是生态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10年来,尽管我国农业和粮食综合产能不断提高,但依靠牺牲环境资源和大量使用无机化学物投入支撑高产的情况日益突出,农业环境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粗放经营的农业发展在可持续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不仅阻碍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且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的永续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深刻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而且更加突出强调了农业安全生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必然要求,要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也包括对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五)“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指出了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扶贫和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一直牵挂在总书记的心头。2012年年底,总书记专门就扶贫工作到河北省阜平县进行实地考察,此后又分别到甘肃省、山东省、湖南省对扶贫工作进行了考察调研,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还专门听取扶贫工作汇报。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落实倾斜政策,找对路子,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又要突出重点;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更是明确提出,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实行精准扶贫。这些都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明确了主攻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是在减贫方面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有一些集中连片,贫困程度比较深、扶贫攻坚难度比较大的特困地区,加上扶贫标准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的比重也比较大,扶贫减贫的任务非常艰巨。如何用好有限的扶贫资源,如何提高扶贫成效,就需要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瞄准扶贫攻坚的靶心,从教育、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和脱贫致富的能力,从根本上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凸显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中国特色要求。从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十八大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次升华,也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想认识、指导方针的一次升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也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和指示。2013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序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最主要的潜力所在。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城乡区域差异大、生态环境接近承载极限的国家推进城镇化,路子必须走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对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总书记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他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一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这充分说明了在中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必须依据中国的实际,走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和新型城镇化质量,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让城市融入自然,传承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此外,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讲话中还专门提到农业科技、现代农业建设、农产品质量、农村社会管理等,这些方面的内容也需要我们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并贯彻在财政支农工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讲话精神,我们还深深体会到,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就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涉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破除一切不合理的限制和歧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尊重农民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四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把方向、管大局、抓重点,地方按照中央“三农”决策部署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中央承担首要责任。五是处理好国内和国际的关系。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六是处理好农村社会管理和治理的关系。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二、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农工作的全局性、主动性、开创性和有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系列讲话,站位高屋建瓴,内容丰富深刻,对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学习总书记讲话,不仅要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更重要的是结合全面深化改革、财税改革和农村改革,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财政支农工作中。
(一)树立大局全局观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整体角度把握好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实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与此同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两个方面都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财政支农工作一头联结着“三农”,一头联结着财政,始终需要树立宏观意识,大局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中长期观念。因此,做好财政支农工作,研究制定实施财政支农政策,必须全面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从大局全局出发,从可持续和中长期发展的角度把握财政改革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和发展大势,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紧紧围绕深化财税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三个大的方面,突出重点,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想大事,谋大事,既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开展实实在在的广泛调研,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总结提炼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经验;又要根据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开动脑筋,充分论证,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增强工作主动性,在财政支农工作中认真把握“与其被动买单,不如主动请客”的工作方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不断出现。一方面,农业发展要不断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农业发展要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迫切需要改变过去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和粗放投入、粗放经营的方式,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农村发展需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另一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需要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早日摆脱贫困。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积极应对。正如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指出那样,“稳”也好,“改”也好,是辨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对做好财政支农工作来讲,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和层次多样的需求,既要保持足够的定力,也要积极主动地行动。首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按照十八届 三中全会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要求,透过农业农村发展的现象抓住存在问题的症结和发展的趋势性苗头性的问题,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实事求是地拿出有创造性的改革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其次,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按照中央“把握大局、扎实推进、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的要求,在财政支农的政策和指导思想上要勇于思索,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具体政策措施落地时,要小心求证、谨慎求证、反复求证,做到“迈出第一步一定要慎重”,确保财政支农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政策实施取得实效。再次,主动出击,大胆推进。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由于其特点和性质,不管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其他类型的财政政策,其本身就具有积极的特性,这种特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财政工作的主动性方面。做好财政支农工作,对于符合改革发展方向、看得准看得清的事项,要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大胆推进。今后一段时间,要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林生态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取向的基础上突出财政支农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财政支农工作不能独身其外,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投身改革创新之中,要突出做好两件事。第一,要深入研究政府与市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边界,科学合理地确定财政支农范围。第二,深入研究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责任划分。要在此基础上,突出中央财政支农重点。一是支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特别是现代种业发展,建立健全调动种粮抓粮两个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促进建立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支持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二是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林资源永续利用。抓紧组织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积极稳妥推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和湿地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继续实施重大林业生态工程、草原保护生态工程和重点地区水土保持工程。三是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推动农村组织制度创新。积极支持和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兴经营主体发育壮大,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小型农村公益设施产权移交和管护机制创新,引导地方各级财政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四是支持重大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现代化。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的要求,积极支持农业重大科技创新,积极支持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积极引导地方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全程化体系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五是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提高财政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推动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机制。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围绕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扶持扶贫对象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扶贫对象转移就业。精确识别扶贫对象。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增强扶贫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强化财政综合扶贫投入政策,持续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着力改善扶贫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动城乡优质教育、卫生、文化等资源向贫困地区覆盖,解决好扶贫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六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把加大投入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基本医疗保险、文化、住房等方面的均衡、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四)夯实管理基础工作,全面提升财政支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要打牢基础,财政支农工作也不例外。一是在完善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流程、控制节点、加强监督,提高内部管控的有效性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财政支农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二是突出财政支农工作的绩效管理。以结果为导向,在政策制定和资金安排方面要努力设定具体的绩效目标,要建立绩效目标和政策实施、资金使用的跟踪机制,要强化绩效结果的考核和运用。三是积极创新财政支农管理方式和资金使用方式。在加强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同时坚持下放审批权限,在积极稳妥的原则下积极探索PPP等新的财政支农资金运用方式。积极推动涉农资金整合。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作者系财政部农业司司长)
Boos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ll-around Way
陈松林(Chen Songlin)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的。它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03年专项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2003z127)
[作者简介]陈松林(1966-),男,长江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北 荆州434025联系电话:0716-8081295 或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重要目标,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互为前提和基础,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蕴涵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原则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的价值目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p33)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和本质规定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追求的价值目标包括共同富裕,但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最广大人民的基本要求出发,突出强调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江泽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进一步提出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把握住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基础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和本质追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从本质上来说,人都是现实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中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无论资产者还是无产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人格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当代中国,我们所说的人,指的就是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人,就是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人民。同样,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民,本是“本位”。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民为本,是人民本位主义,是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民为本反映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上,就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上,就是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尺度和最高准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以人为本的追求和人民群众对以人为本的期待。这个奋斗目标的提出表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是抽象的人性诉求,而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理论和实际政策上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本身包含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目的,又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原则和目的。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2](p43)其次,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努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并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十六大报告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3](p16)全面小康是相对于目前达到的总体小康而言的。总体小康是低标准低水平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高标准高水平的小康。总体小康是偏重物质生活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总体小康是不均衡的小康,在城乡、地区和各阶层之间很不均衡,而全面小康是比较均衡的走向共同富裕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没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收入阶层和社会群体的人们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统筹发展、协调进步,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再次,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包括人的发展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概念。这一战略构想,不仅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内容,而且把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放入其指标体系之中。这六个“更加”概括起来,就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归根到底,也是要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体和最高目标。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普遍富裕的社会景象,而且是一个具有很高水准的政治形态和思想精神境界、充分体现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发展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来推动。在现代文明条件下,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文化教育和不断进步的民主政治,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果没有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没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和进步的民主政治,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不能实现的。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深化了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科学审视和理性思考,又深刻地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以人为本命题的科学性与否,决定于它由之出发和作为它的理论支点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与形形色色抽象人本主义学说中倡导的以人为本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是根本对立的。审视西方哲学史,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抽象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到当代西方的唯心主义的或无神论的存在主义都表明,无论是在旧唯物主义还是在唯心主义的框架中,以人为本都是错误的命题。之所以如此,并不在于这个命题本身,而在于对人的错误理解。他们或者把人理解为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个体,或者把人理解为一个“类”概念,从而把现实的人变为脱离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的一般”。他们把人作为主体这一客观事实概念化、抽象化,从而使自己陷入主体自我困境的围城之中,误认为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宇宙之窗,是世界的诠释者,世界只是人的意志和表象,世界的本质和意义都只能通过人并由人来图解和澄清。这样,“以人为本”就变成了赋予人以凌驾于自然、社会及其规律之上的至高地位的范畴。与此相反,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归根结底是世界的一部分,人和人的本质离开了人存在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离开了人的历史,就是不可理解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恩格斯也指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5](p241)唯物史观赋予以人为本具有完全不同于抽象人本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价值内涵,这为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它对于克服和矫正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而出现的某种程度的以物为本的发展倾向,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物为本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发展观,它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根本目的而把人作为物来对待,这种发展观是对人作为主体和目的的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关系使人依赖于物,把人置于商品、金钱的支配之下,从而使人发生异化,把物质满足、物质占有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一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归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就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一切为了群众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观。第二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主体和历史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首创精神,继承和弘扬党的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第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认识、开发和管理,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形成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共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就是人自我意识发展、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状态。与之相对立的是自发发展。所谓自发发展,是指人在发展中缺乏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一种精神和行为状态。自觉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高级状态,而自发性则是人的主体性的低级状态,人的真正主体性不是以自发性而是以自觉性为标志的。当前,人的发展的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只顾个人的、眼前的、物质的和业务的发展的功利性倾向,而忽视或意识不到全局的、长远的、精神和道德的发展。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一是要对人自身的发展有自主意识、自觉意识,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克服对社会和他人的依赖状态。二是要把自身发展作为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自觉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以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不断克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与行为方式。三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确立自身发展的远景目标,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自发发展因素,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进程中形成自觉的发展习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是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其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属性,在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自己。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畸形发展而言的。在历史上,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人往往呈现片面、畸形发展状态。古代中国儒家伦理主导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侧重于道德,成为“道德人”。西方中世纪,神本价值主导一切,使人成为“神性人”。资本主义社会人对物的依赖性,使人成为“经济人”。当代西方有人把科技作为“神”顶礼膜拜,又使一些人成为“工具人”。过去,我们在人的发展上过分强调社会性,忽视物质性,结果,人们物质追求动力不足,社会生产缺乏拉动,不仅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而且缺少接受教育、提高科技水平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人们可以追求物质利益后,又有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有些人在生活上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理想信念淡漠,工作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人际交往中推崇物的有用性原则,缺乏人情味和精神关怀;有些地方偏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忽视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活动中奉行等价交换原则,以权谋私、钱权交易,商业活动中德行失范,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要克服“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
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协调发展观,就是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和谐,其中,主要是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一,关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解决以往社会里人与社会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这一思想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它既肯定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又把一切自由发展的个体从本质上统一为社会联合体。目前,在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我国既存在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人际依附关系,也存在一些人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绝对自由的倾向,前者表现为主体性不强,后者表现为社会化程度不高。因此,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针对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封闭的自发状态,进行以社会目的、社会规范为内容的社会化引导,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制度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针对从众性与依附性的自发状态,进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主体性启导。第二,关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4](p66)人的实践、创造特性,决定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不断超越自然存在。人在最初阶段,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只能敬畏、崇拜自然并将自然神化,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当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时,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中心、个人自由、个人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又驱使人无限度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人由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了对自然的任意宰制,由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走向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一方面要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自己,超越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另一方面,人要从私有制和个人本位状态下解放出来,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持续发展观,就是人类要立足长远发展,不断超越自身的短视而追求永续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也存在着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与间断发展、缓慢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状态。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千变万化、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都要求坚持人的持续发展,也为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方面出现的严重问题,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价值观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在谋求发展过程中,人们由于受眼前的、局部的和个人的利益驱使,往往只重视个人和社会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长远发展,结果导致发展间断和缓慢,甚至发生倒退。正因为如此,环境伦理、科技伦理以及信仰伦理才尖锐而突出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人类必须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校正自身发展的方位与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持续、长远发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范式,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它提出的现实依据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时代的精神,符合人民的愿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又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发展,从而人的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的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单纯任何一个方面的指标,都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等综合资源的力量支撑和基础条件,仅仅靠一个方面的力量和条件,同样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丰厚的物质条件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人的生活首先是物质生活,物质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人的发展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生产力发展了,人们才能摆脱贫困状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多层面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也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条件。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实现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完善。生产力发展还是自由个性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自由个性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生产力水平越高,物质文明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时间越充裕、空间越广阔、自由度越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切实保障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人是实现社会政治文明的主体,政治文明创造着政治上全面发展的人。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人的政治能力的发展、人在政治上的解放和人的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全部理论和各项工作,都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政治权益,大力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度政治文明素质的社会公民,促进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政治能力的全面发展、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促进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全面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共产党执政来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这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又为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一个社会,如果只追求经济,而忽视道德,只追求物质,而缺乏精神,它就决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的人也决不是全面发展的人。社会只热衷于物质生活而无视精神生活,必然导致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人的幸福、尊严和价值。精神文明建设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一种高级活动,终极目标就是在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优美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皈依自然、受自然支配,也不是人对自然的无限开发和掠夺,而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亲近与责任基础上的协调发展。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继承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以民生为本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内容,而且把政治民主、科学进步、文化繁荣、可持续发展等,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之中。这样,小康社会就不仅是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普遍富裕,而且是充分体现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模式。从这里也清楚地反映了我们党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已经站在了新的理论制高点上。但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不得不了解什么是“小康”。所谓小康,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据考证,“小康”一词指的是一种生活状况或生活水平,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而中国现代的小康步伐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小康的概念,明确指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小康之家”。首先,它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第二步,到上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现在,前两步目标已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的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但明确提出新世纪头20年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目标;不但注重“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注重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但强调发展要有速度,而且要有质量;不但更加注重提高效率,而且更加兼顾社会公平,是一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其次,它是一个与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目标。
过去的“三步走”战略,把现代化建设划分为温饱、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等三个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把现代化建设进程拓展为温饱、小康、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四个阶段。由此可见,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丰富和发展了“三步走”战略。再次,它是一个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愿望的目标。当今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使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虽然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人口多带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明显;经济体制正在完善,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发展需求、生活环境需求有新的变化。正是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那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哪儿入手呢?同样,应当坚持发展以民生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不妨对现实生活作一番观察分析,就会发展这样一种现象:自然和人文条件相似的两个地方,改革开放初期可以说是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可20多年以后再回头看看,两地却拉开了长长的距离。为什么出现这样大的反差?关键是人,是人的思想解放的程度,是冲决束缚人们手脚的传统体制的勇气和闯劲的大小。这就清楚地说明,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按照《共产党宣言》里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原则,破除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这是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前提条件。还有,它是一个现实的目标,我们有确保能够胜利实现既定目标的指导思想和经验。为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十六大报告不仅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科学地总结了过去13年的十条基本经验,并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
一、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
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小康”。所谓“小康”,是与“大同”对应的社会发展状态,意味着居民生活无忧,安居乐业。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指的是财产丰富、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尽管这种社会理想从来没有实现过,但在中国老百姓中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想为老百姓创造的一种幸福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建设小康社会,是由小平同志提出的。1979年,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方的时候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实现小康社会。后来,小平同志又进一步说小康社会就是要在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小平同志后来又提出了一个时间表,说实现小康要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0年算起,用10年时间,使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翻;第二步再用10年时间到2000年再翻一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是这个小康是很不宽裕的小康、在全国也是很不平衡的小康;所以,下一步也就是第三步,从现在起再经过50年的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就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一种比现在的小康水平要高得多的宽裕型小康社会。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和中国特色,并包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催人奋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现强国富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就更是如此。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生活水平的差距也太明显,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就是要缩小城乡差别;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求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贯彻上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把目前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推进到更高水平、更全面和发展更平衡的小康,无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质上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的、逻辑的统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这是古人对社会的期望;“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这是近代农民对社会的期望;而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些期望交融发展,让我们的社会有了更高的追求——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就是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给“小康”一词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会显著增强的社会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在最近的中共十八大上,更是进一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
11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重要宣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同时,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这个目标明确了党未来发展方向,是共产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为中国社会带来又一轮新改革。
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据统计,从2003年初至2011年底,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和谐,从生活质量到民主法制,从文化教育到资源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大方面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提高。以“生活质量”为例:2010年中国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6.4%,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为67%,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恩格尔系数为38.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平方米,均达到预定目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实现程度为73.2%;平均预期寿命实现程度为98%。同时,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
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在10年间均有明显提升。专家指出,按照2000年到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年均提高2个多百分点的速度,中国完全有希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去满怀信心的奋斗,一同去建设我们的国家,为实现建成全面小康贡献我们的力量。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我国,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问题仍然明显。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国情、省情的认识,始终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真正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作为经济、资源和人口大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创造性地制定实施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规划、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整体性跨越。当前,进步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各种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也着实不少,还有一些发展条件的制约,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确保到2020年我国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些充满温度的语言,凸显出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必须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关注民生,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抓住重难点加大力度进行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把乡村经济建设提到更高的程度上来。
此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更具针对性,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8年,形势逼人,任务紧迫,十八大闭幕的那一刻,也就是我们倒计时的开始。在这阶段,我们一定要全面的把握机遇,勇敢的面对挑战,坚定科学发展观,从而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中国十八大是是社会完成向前迈进的助推器;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次总动员;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个关键点。新战略高瞻远瞩,新目标催人奋进。
一字之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上新台阶;宏伟的事业总在不断奋进中腾飞,壮丽篇章总在不断奋斗中续写„„
一段时期以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物流业也获得长足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相对较晚,物流管理和企业经营还处在粗放式的发展阶段。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社会物流成本依旧相对较高,而在推高物流成本的众多因素之中,物流标准化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业界专家分析指出,与房租、人工等持续上涨的成本增长相比,通过对采购、运输、冷链、储存、配送、包装、装卸等环节设施和流程的标准化,能有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物流标准化也是优化物流供应链的关键,有利于简化设备规格型号、统一物流信息接口、协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优化一体化运作流程、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但当前物流行业标准的不统一、不规范阻碍了货物运输、储存、搬运等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物流标准化问题确实是长期以来推高我国物流成本的一个原因。”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恽绵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缺乏统一规范,所以导致了物流运行效率不高,物流成本上升。“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物流标准化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近两年时间,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恽绵说。
相对滞后
相对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而言,我国物流标准化却相对滞后。专家分析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近30余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各主要行业在发展中都已形成各自的标准体系。而在物流标准化方面现有的技术标准形式众多、版本不一,在多方面存在差异,严重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这在托盘、包装、信息技术等通用设备与技术方面表现尤为明显。例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的不统一,影响着我国多式联运规模的扩展。海运集装箱与铁路集装箱和空运集装箱的标准不统一,使很多式联运过程中多次拆装箱,导致货运成本增加。各种运输方式间装备标准的不兼容性也影响了我国综合运输的发展,降低了物流效率,限制了成本的节约空间。而其他如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和现有的托盘标准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装备的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也大大降低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性,严重影响了物流的运作效率。此外,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细分领域的标准众多,但这些标准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以冷链物流标准为例,我国在整个冷链物流各环节中,原料基地生产标准与规范、预冷与储藏标准、加工标准、运输标准(特别是运输温度标准)、销售标准、标签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均缺少统一标准,导致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冷链物流中的“断链”现象普遍。
有业界专家表示,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物流标准体系,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但这些标准的推广应用也存在问题,很难让物流标准的推广和落地。当前,物流标准化意识淡薄是行业内较为普遍的现象,推广与实施物流标准的过程缓慢而艰难,其最基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动力。很多情况下,实施相应标准后,相关企业在短期内不但难以见到成效,反而会额外增加成本,使得一部分企业对物流标准方面的投资回报没有信心。重庆邮电大学物流领域专家田帅辉对此表示,由于目前国内物流发展太快,导致企业在管理方面产生疏忽,企业内部标准化工作的执行力不强。同时,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互相之间缺乏合作的理念,相关部门则是在物流标准化的配套监管上跟不上节奏,全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部门从上至下针对物流标准化进行监督执行工作。
进步明显
“社会各界都已经意识到了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都在不断的推进这项工作。”恽绵表示,面对物流标准化的滞后,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大力着手解决。近几年,从国家、行业与企业三个层面相继出台很多标准,这是物流标准化工作的一个进步。
2015年1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规划》在商贸和物流领域提出:加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重要商品交易、移动商务以及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信息和管理等相关标准的研制,强化售后服务重要标准制定,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国内贸易体系。开展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技术、库存控制技术、信息交换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物流技术标准的研制,提高物流效率。同时,《规划》在十大重大工程之一的“现代物流标准化工程”中提出要“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系统推进物流标准研制、实施、监督、国际化等各项任务,满足物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完善物流标准体系,加大物流安全、物流诚信、绿色物流、物流信息、先进设施设备和甩挂运输、城市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等物流业发展急需的重要标准研制力度,制定100项基础类、通用类及专业类物流标准。加强重要物流标准宣传贯彻和培训,促进物流标准实施。实施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推广标准托盘及循环共用。选择大型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售后服务平台、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等,开展100个物流标准化试点。针对危险货物仓储运输、物流装备安全要求等强制性标准,推进物流设备和服务认证,推动行业协会、媒体和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物流标准实施,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积极采用适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国际先进标准,在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物流等优势领域争取国际标准突破,支撑物流业国际化发展”。
而在《规划》印发前不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粮食局、国家铁路局、国家邮政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单位编制了《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 》 ( 下文简称 《 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等,提出了完善物流标准体系、提高物流标准制修订水平、加大物流标准实施监督力度、深化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强化物流标准基础研究六项主要任务,并按照目前物流标准现状,确定了重点开展、大力推进以及积极探索的基础类、通用类、专业类物流标准制修订重点领域。从目前物流标准实施存在着“用”的不到位、使用效果差等实际问题出发,以提高物流标准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目的,选取了目前物流行业发展中有迫切需求、需要多部门协同推进以及基础性的标准化工作。确定了包括托盘标准应用推广、冷链物流、物流信用、物流信息、电子商务物流、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物流标准国际化培育以及物流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等重点开展的八项标准化工程。
改革元年破解县域发展之道
2014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除了继续优化“顶层设计”,中央政府直面“改革深水区”的利益调整,以“问题为导向”推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破冰”之举。
县域发展与中国的全面小康建设紧密相连,县一级政府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职责,同时也面临着社会管理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考验。所以县域发展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本届论坛以“全面小康与县域发展”为主题,是《小康》会同社会各界根据十八大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陈章良,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十一届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晓苏,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国家统计局研究员文兼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保司副司长董英申,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赵长保,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贵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杜晓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地方市县代表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范辉,中共拉萨市委副书记马新明,衢州市委常委、那曲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援藏干部)李华,中共江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小虎等,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金电联行董事长兼总裁范晓忻,《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等领导以及各界精英、媒体记者等300余人出席论坛。
论坛由求是杂志社原社长、《小康》杂志社编委会主任高明光主持。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在开幕式上强调了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精神,深入学习、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希望通过这次论坛,搭建政府、学者、企业的互动平台,从而总结推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县域翘楚江阴,“高平台”上再跨越
已经位于中国县域经济翘楚的江阴市,如今提出“在高起點上谋求新跨越,在高平台上实现新提升,再创江阴新一轮改革发展新辉煌”的目标定位,近几年,江阴迈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铿锵步伐,而它的转型经验,备受瞩目。
作为县市代表,江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小虎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尽管江阴县域经济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然而位于“高平台”上的江阴面临更高难度的经济转型。孙小虎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江阴加快改革开放,推进转型提升的好时机,对于江阴来说,必须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战略的举措和工作的主线。“加快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孙小虎说。
孙小虎表示,江阴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品的结构以原材料加工为主,这种经济结构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只有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才是赢得未来的基础。而全面深化改革,任务重、系统性强,这是江阴面临的矛盾和考验。“江阴要善于改革创新,就一定能破解发展的难题,赢得发展先机。”
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企业强则经济强。孙小虎表示,为了做大、做强企业集团,江阴要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真正培养出三到五家超千亿的企业,100家创新型上市后备企业,夯实提升产业发展设备的基础。
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江阴不忘生态环境质量,力求把江阴建成生态适合居住的家园。孙小虎介绍,江阴重点抓住三大结构的优化,一是产业结构,把住产业的门槛,落实节能减排职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二是推动全市的整合重组,降低煤炭的依赖;三是生态治理结构,保护生态湿地,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污水处理等生态,不断健全绿色环保体制。
“江阴一定会审时度势,谋取新跨越,在高平台上实现新提升,再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辉煌目标。”孙小虎说道。
各抒己见,论剑县域小康
在主旨演讲环节,李毅中《探索发展县域工业经济的思路和路径》、陈章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注意的几大要点》、李君如《以村为基础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贺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县域发展的引擎》、魏建国《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布局》、孟晓苏《京津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张红宇《全面小康与现代农业发展》、范晓忻《大数据如何促进全面小康与国家治理》的讲话,引发了在场各界人士的深入思考。
如何将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目标,李毅中在演讲中指出要以打造“智慧园区”为手段,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实现产城互动。
陈章良在发言中指出,中国能否进入小康社会,重点是看广大农民和农村的小康,工业、开发区对于带动小康建设十分重要,但农民的自身发展更为重要。
李君如则将视角触及到中国几乎最小的行政单位——村,他认为坚持以村为基础,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取得全面小康的真正胜利。
贺铿认为,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实现。而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是今后20年左右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魏建国则表示,中国下一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有个良好的国际大环境。他说,中国提出亚太自贸区,提出一带一路,就是我们的大战略。
孟晓苏则认为,京津冀战略,考验的是国家治理能力,京津冀的发展会成为未来的主要方向,北京的发展也会为全国的发展带一个好头。
张红宇则表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因而要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他说,应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现代农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着眼于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等三个大方向。
在范晓忻看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表面上是缺钱,实际上是缺信息。”他认为,解决缺信息的问题,就要通过平台的建设和机制的安排,将中小微企业的生产、交易信息记录下来,使之规划化、公开化,成为双方共享、共知的信息。
舒富民表示,为广泛宣传政府民生决策和社会的治理创新,表彰杰出的企业,论坛组委会推出全面小康示范县市,全面小康先进典型,社会责任企业的典范和年度的贡献人物。“这些单位个人都在全面小康进程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并在各自领域中表现突出。他们的创举和经验,代表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和发展的方向,值得我们褒奖和弘扬。”舒富民说。
【全面小康社会标准】推荐阅读:
全面小康作文素材07-1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讲稿06-06
奔向全面小康上11-18
乡镇全面小康工作总结07-20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11-2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心得体会10-26
决胜全面小康党员心得体会10-23
荣光百年全面小康征文500字11-04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07-07
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作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