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的爱国精神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杜甫诗歌的爱国精神(通用8篇)

论杜甫诗歌的爱国精神 篇1

摘要…………………………………………………………………………………………………2

一、前言…………………………………………………………………………………………….2

二、杜甫生平和诗歌创作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杜甫早期的诗歌...................................................................................................................2 2.杜甫中期的诗歌...................................................................................................................3 3.杜甫晚期的诗歌...................................................................................................................4

三、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1.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 2.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影响.......................................................................................................5

四、杜甫诗歌主题精神...................................................................................................................6

1.个性呼唤的执着与坚韧.......................................................................................................6 2.爱国精神的袒露与无奈.......................................................................................................6 结语..................................................................................................................................................7 参考文献...........................................................................................................................................8

论杜甫诗歌的爱国精神

姓名:莫让顶

摘 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享有“诗圣”的美誉;中华文明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也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诗人、学者,而杜甫正是这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的诗歌写法独特、构思精美、别俱一格,是古老中华文明长河中璀璨的明星。无论是在艺术创作手法、表达手法上还是在平民化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上,都可谓达到前无古人的境地。本文从杜甫诗歌的爱国精神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杜甫诗歌中所包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关键词:杜甫;诗歌;爱国精神

一、前言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享有“诗圣”的美誉;我们谈论杜甫的诗歌,无疑会联想到当时的那个年代、社会,他的诗歌和他一生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其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内心的情绪都与那个时代紧密相连①。可以说正是那一个动荡而苦难的时代赋予了杜甫无限的灵感和有激情,虽然这种激情是包含着无奈、愤闷。在他的诗歌当中既能体现出当时混乱的历史现状,也能反映出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对现实的态度和对国家的浓浓感恩之情。年轻时代的杜甫同样如我们一样有着雄心壮志,可以说其理想和抱负远远超过了平常人,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其逐渐看见当时社会的黑暗,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未来呈现一片渺茫,继而对社会的弊端、人民群众的疾苦产生了无限的同情②。也正是这种同情情绪从他的笔下看到留给我们后世人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我们又能领悟到杜甫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饱满的激情。

二、杜甫生平和诗歌创作综述 1.杜甫早期的诗歌

年轻时候的 杜甫有着惊人的才气和少年气盛,他并没有对科举考试落郁郁寡欢,相反他觉得自己还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各方面经验还不成熟,没有足够的自我修养能力来支撑他人生未来的发展。他对实现自己的理想充满信

心,由于当时对社会了解不透,所以他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实现他的梦想和目标。“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从这首诗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用饱满的激情、豪放的胸怀、无与伦比的高尚品格来进行豪情壮志的抒发,甚至在诗歌当中还充满着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可见他对人生未来憧憬是何等的阳光③。相比较中后期而已,杜甫早期的作品并不多见,但整体仍然透露出诗人的年轻气盛、张狂、气势凌云的一面。我们从“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可以看出其是多么充满自信。

2.杜甫中期的诗歌

从杜甫人生经历来看,在三十岁左右雄心壮志来到长安来实现他博取功名理想。我们从他的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可以看出其内心的豪气与无与伦比的自信。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也可以看出他心比天高的崇高理想和抱负④。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已不够有力,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等人,又对引进人才采取阻碍的态度。杜甫来到长安时间不长,其生活由于父亲的去世而因此陷入困难当中。此时的他青春年华当中最令人羡慕十个年头已经在这里悄然流逝,尽管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天宝后期,杜甫生活的时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极其繁华唐朝,但当时表面的繁荣并不能掩盖当时社会的重重危机。聪慧、敏感的诗人以其锐利的眼光、深邃的洞察力看到了人民大众的疾苦、看到了即将笼罩在国家的重重乌云。公元752年,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社会征兵悲壮场景,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幅幅震撼内心的画面:车辚辚马萧萧„兵车轧地、战马奔腾;行人弓箭各在腰„披挂着弓箭的士卒;“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体现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混乱局面的一种愤慨。一幕幕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送行的场景,不仅是对当时真实社会的描写,同时也对天下百姓的一种怜悯之情,更是一种倾诉;除此之外诗人在这首诗里之所以能够敢于直言,其实也是一种胸怀大义爱国主义一种最直接的体现!诗人采用隐晦的手法从细节着手推向全面,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点行频”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3

是愤怒之火爆发的前兆„“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是愤怒的火焰激烈的燃烧„“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是无可奈何的清醒和哀叹。

3.杜甫晚期的诗歌

杜甫晚年离开干戈扰攘、怨声载道的内陆中原,暂时归隐到成都的草堂⑤。在这里诗人不再对自己的仕途抱有任何的幻想,心情也得到了暂时的平静。在平静之中,诗人对社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自己进行了透彻的反悟。他开始大批量的创作,以自然为主题,借物喻人充分的表达自己一生所见所闻、充分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领悟。从自然到社会、从自然到人生,从鸟语花香当中透露的就是对社会美好的向往,从大河奔流当中隐喻的却是自己无比的渴望。当时已知天命的他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对仕途也产生了极其的厌倦,此时北归无望,生计窘艰⑥。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暗示流离漂泊。尽管如此,诗人匡世济国之心未已,忠君爱国之心不改,可以堪见其热血喷发的爱国主义精神。“江汉” 一句倾诉了诗人无尽的惆怅和难以描述的失望之心、痛恨之心。“思归客” 饱含了诗人流离颠沛、无以为家、天下沦落无奈的心态。“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从“片云”、从“思归” 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是用比喻的手法将片云孤月意喻成自己此时此刻的状况:自己虽然处于漂浮状态,但其心中的爱国之情依然像天上的明月那样皎洁、那样明亮透彻。让我们看见了孤独的云独自漂泊无助、让我们看见了诗人对社会的失望、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可奈何。当年这种失望和无可奈何背后隐藏着对人生的美好向往、对社会国家的拳拳爱心。诗人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细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悲怆的情绪,细细品味我们何尝痛哭流涕,简简单单十几个字,跳跃的却是浓浓的情感,我们似乎存在幻想,假如杜甫生活在我们这个和谐社会,那么他又会怎样?

二、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不容挑战,从诗句风格流派来看,其现实主义风格可谓无人出其右⑦。后世人针对杜甫诗歌评价相对于李白等著名诗人或者唐宋其他八大家都要高出一筹。其一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尝尽了人生悲欢,其经历和阅历造就了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壮志凌云的霸气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文人墨客的坦荡。从诗句的风格上,杜甫诗歌除了早期的理想抱负、风花雪月之外,其余描写的大多是对天下责任的一种认知、对社会混乱的一种痛悟、对战争的一种愤懑同时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探寻⑧。其内涵之深刻发人深省、意蕴深长、回味无穷,其也包含着爱国主义精神的正能量,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内心素质,也反映着诗人的为人品质。所有这一些从诗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诗歌的成就奠定了杜甫在文学史上辉煌的地位和成就。虽然他没有实现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愿望,但是对于我们后来人而言,这也许是我们获得其神来之作而欣慰的一种收获。几乎可以确定没有杜甫沧桑的人生经历,就没有我们后来人对其诗歌评语评价的一种称赞。这也许是有得有失的自然规律。

2.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杜甫诗歌风格自成一派,其存在的理由与诗人当时生活的时代和现状有密切的关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社会复杂的状况影响下产生的一步又一步的改变。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前后一段时间,天下百姓遍地哀号、天下格局分崩离析这样的场景给诗人心里极大的冲击。充满着自信和浪漫色彩年轻的诗人变成了成熟的、有责任感、有爱国激情的中年诗人。从年轻到中年,其经历了无数次的飘零生涯,使得其逐渐从一个不问世事、一心只想求取功名的人,转变成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时刻关注有责任感的诗人。对于人世间的变迁、社会的混乱、老百姓的痛苦,他只有通过诗句来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自己内心的悲痛。走入到百姓生活当中、走入到社会群体当中,陡然发现一切的梦想,只是梦想,自己面对血淋林的社会无法实现他年轻时的梦想和抱负,从“好高骛远” 求取功名的心态,转变成一个务实的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人,这是一个质的飞跃。由此也造就了他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史上地位,对后来人对 5

他的高度评价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他创作诗歌的风格由于深入社会了解民生疾苦更变得成熟,它代表着唐诗内容与风格的一种改变,乃至最后来中国诗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⑨。

三、杜甫诗歌主题精神

1.个性呼唤的执着与坚韧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虽然仅仅只有“齐鲁青未了” 简单的几个字,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巍然耸立、青翠欲滴的栩栩如生的景象。可见诗人对诗句的程度之高。我们从诗人描写的内涵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执着与坚韧,这是几乎我们从诗句当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所用的“锺”和“割”字,都是用意深刻,细细玩赏才能明白。在诗人笔下,这座泰山真是既神奇,又雄伟!接着,杜甫以“荡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两句,进一步描写泰山的景色及其望岳的感受。历史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透露出了一种豪迈之情、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一种至高无上的霸气,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内心里燃烧的熊熊火焰,火焰将内心的忧郁、无奈、愤闷一扫而光,仿佛久雨不晴的天被烈烈的阳光一下子照的光芒万丈!这种大家风范、这种刚然气魄、这种精神难道不是诗人执着的心和个性呼唤的执着与坚韧体现吗?

2.爱国精神的袒露与无奈

《兵车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如同一页“诗史”。说它是“史”,因为它具有“春秋”史家纪事的客观性、真实性。特别是“耶娘妻子走相送”与“哭声直上干云霄”两句与《资治通鉴》中“于是行走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记叙的巧合,则更见出其“史”的价值。《兵车行》的特点就是寓情于叙事中,在叙事当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在对劳苦大众的一种同情和对国家状况的一种忧郁,屈原也好、李白也好、杜甫也好,我们都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这一种共性和特点。杜甫从年轻到年老,经历了世态炎凉,即使自己处在一个非常窘迫的状况,但却很少从自己的角度去描述悲怨与哀叹。“多行不义必自毙” 描写了诗人对不义战争的藐视和结果的断定,6

以及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的战争发出了严厉的警告。而“耶娘妻子走相送” 这样悲惨场面淋漓尽致的展现在面前,无一不透射出诗人对老百姓生离死别同情之心。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袒露无疑是透明,即使他内心充满了无奈,但却依旧愿意为天下百姓疾呼。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抨击灾难性的战争、写出《丽人行》揭露当时社会的两极分化。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杜甫无奈出逃,后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好景不长,仅仅因为上疏申救房琯而使得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在这期间,杜甫曾经历经千险,回家探望妻子儿女。一路上的经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一路上的悲怅让他彻底对社会穷兵黩武的现状产生的极大的愤慨,这种极大的愤慨是发自于内心对国家热爱的一种情绪表达,心中由此充满失望和痛恨。国家动荡、王朝危机、人民苦难,而自己也是处于危难之中。《北征》堪称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史诗,其中包含着血和泪的倾诉。“拜辞阙下”„忧虞不安的心情;“维时遭艰虞”„ 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忧;“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对现状与未来的剖析;“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连贯起来让我们看见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袒露与爱国热情无处抒发的无奈。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诗人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对诗人内心世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他不仅只是对社会、对国家的现状不满,更是内心充满着无限的热情和渴望,希望国家能够重振雄威、能够兴旺发达,老百姓能够过上平稳安静的生活,他不希望战争、痛恶战争,只是因为战争让国家更加的破碎、让人民生活更加的陷入水生火热。

结语

中华文明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也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诗人、学者,而杜甫正是这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的诗歌写法独特、构思精美、别俱一格,是古老中华文明长河中璀璨的明星。无论是在艺术创作手法、表达手法上还是在平民化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上,都可谓达到前无古人的境地。杜甫一生留下了不朽篇章和大量名言警句,我们熟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诗句,仿佛远隔千年、穿越时空,依然能得到诗人带给我们浓浓的情绪表达。从古至今、从远到近,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也熟知众多的诗人大家。但是杜甫一生的坎坷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李白、远远超过于同时代的其他唐宋大家。针对于杜甫而言,杜甫有 7

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不仅心中有而且他能够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所感染、所激发。他对社会的不满并没有影响到他对国家的热爱,他手中所掌握的笔墨,或许有些失望、痛恨、愤懑和忧郁,但他内心所燃烧的爱国热情,使得他笔锋之间包藏着具有透射力的阳光。他失望只是针对封建社会统治者的统治失望、他痛恨只是针对社会的种种现象的痛恨、他愤懑只是对穷兵黩武所造成人民群众苦难的愤懑、他忧郁只是因为他无力改变现状,无力参与治理的一种无奈。但是,所有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 “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爱国之志!阻挡不了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国忧民的深衷!阻挡不了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体现出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对国家和平统一的一种期待和向往。这使得我们也对诗人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拳拳之心,能够清醒的认识而钦佩不已、赞叹不已,真五体投地也不为过。

注释

①张忠纲,赵睿才.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J].文史哲.2001(02)②吴明贤.试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J].杜甫研究学刊.2001(01)③韩成武.论杜甫的众生平等意识[J].杜甫研究学刊.2000(02)④张忠纲,赵睿才.新时期杜甫研究述略[J].杜甫研究学刊.2001(01)⑤胡守仁.试论杜甫的忠君爱民问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02)⑥安东俊六,李寅生.论杜甫的夔州诗[J].杜甫研究学刊.2001(04)⑦张建东.执著的用世之情——从杜甫生平和创作看其执著的从政信念[J].学术交流.1997(01)⑧ 邓魁英.杜甫的穷儒意识与诗歌创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

⑨胡可先.杜甫与安史之乱[J].杜甫研究学刊.2003(02)

参考文献

[1] 张忠纲.恻隐之心为仁——杜甫儒家思想一瞥[J].孔子研究.2006(01)[2] 胡可先.杜甫与安史之乱[J].杜甫研究学刊.2003(02)[3] 吴明贤.试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J].杜甫研究学刊.2001(01)[4] 张忠纲,赵睿才.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J].文史哲.2001(02)[5] 韩成武.论杜甫的众生平等意识[J].杜甫研究学刊.2000(02)[6] 邓魁英.杜甫的穷儒意识与诗歌创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8

论杜甫诗歌的爱国精神 篇2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史诗”。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一样,是诗歌飞翔的翅膀,而且二者有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杜甫作为集大成的诗人,二者是密切融合在一起的,且极富特色,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

一、杜甫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主要分布的时期。

杜甫所生活的时代及他的生平遭遇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他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与壮游时期(35岁以前);(二)用守长安时期(35—44岁);(三)陷贼与为官时期(44—48岁);(四)漂泊西南时期(49—59岁病逝)。

杜甫童年时代,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和盛唐文化熏陶。他刻苦好学,聪颖早熟。七岁能诗,十四、五岁时称誉时辈。他二十四岁开始壮游。前后三次漫游了吴越、齐赵、梁宋等地,这是他人生最快乐的时期。漫游使他历览了祖国山川,陶冶了性情,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也结交了许多朋友,与伟大诗人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这对杜甫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受时代风气影响,这一时期的青年杜甫充满乐观自信,有一股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何当未凡鸟,毛血洒平芜。”(《画鹰》)写的就是这种精神境界,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年青诗人的心胸气魄。而(二)、(三)、(四)三个时期是杜甫仕途坎坷、历经兵荒马乱、饥饿流离的时期,这使他接近了现实,认识了社会,走向了人民,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切的体验,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爱国思想和悲叹黎元之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由此可见,杜甫浪漫主义诗歌作品主要分布在他的读书与壮游时期。但在他后来漂泊西南时期定居成都草堂后,由于结束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暂时安定的住所,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杜甫的诗歌也由叙写动荡的社会生活转向描绘宁静美丽的自然界,创作了许多描写雨细、风微、花香、枝弱的清新小诗,赞美自然万物,憧憬美好生活,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有些作品也体现出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因而杜甫在漂泊西南时期也创作了一些浪漫主义诗歌。此外,在杜甫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品中蕴含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二、杜诗的理想主义表现为典型的现实浪漫主义特征。

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它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充分表现作家诗人对生活的理想,对“世外桃源”、“精神的故乡”的向往与追求。杜诗中的理想主义在其现实浪漫主义特色中极为突出。诗人的理想主义是同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统治阶级的憎恨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在抒发个人的悲凉凄若和不幸际遇时,在悲悯描写劳动人民的灾难时,在鞭挞反动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及憎恶战乱带给人民的灾祸时,流露出了诗人的极强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建立在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之上,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三、诗人大胆抒发热烈奔放的情感和表达自己要过美好生活的理想主义思想。

1. 诗人大胆抒发热烈奔放的情感。

当诗人流寓梓州的时候,忽闻宫军收复河南河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写下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浦起龙《读杜心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若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以直抒胸臆的快语和奔涌直泻的激情,描写自己漫卷诗书的狂态和青春还乡的幻想,抒发了自己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的快意,痛快淋漓、奔放恣肆,体现了浪漫主义手法抒发强烈感情的特点,有着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杜甫的浪漫主义精神。

2. 诗人自己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部分“安得广厦千万间”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五句,写彻夜难眠中所感所想。先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直贯而下,写诗人一种假设中的愿望,想象中的理想生活图景,诗人由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幻想有“广厦千万间”,由屋破雨漏的境遇幻想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环境,并从自己的愁容扩展为“天下寒士”的“欢颜”。这种由现实世界宕开,转入理想世界的描写,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奔放的感情描写理想生活图景的创作方法体现积极浪漫主义的基本精神。这首现实主义作品中也有着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诗人要过美好生活的理想,体现了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在杜甫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品中也有体现其浪漫主义精神的一面。

四、大量运用了想象、夸饰、比拟、象征、铺捧、奇异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杜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激越的基调、大胆的夸张、宏伟的气势、瑰丽的语言和磅礴、激情和昂扬的节奏取胜,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化的生活和作家的主观感情,它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很少受客观生活逻辑制约。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神灵妖魔,现实梦幻,经过作家诗人自由大胆的想象,使作品形成独特而奇异的形象体系。杜甫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浑涵汪洋,千汇万状”,为表达其主观幻化的理想,“不用浪漫手法,无以达其意”,不用浪漫手法,无以涵盖“汪洋”的内容题材。杜诗奇异的表现手法在夸饰和铺排,壮美和雄浑上都有很好的显现。杜诗在夸饰与铺排中,显示了壮美的风格特色,加上杜诗忧国忧民之深,就使得这种带有极强的“沉郁”色彩的豪壮转而变为悲壮。

五、直抒胸臆寓主观于客观的表现,也是杜诗现实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 篇3

关键词:杜甫 诗歌 现实浪漫主义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杜甫“读书破万卷”,诗家各派无所不学,叶嘉莹在《诗薮》中亦说杜诗“地负海涵,包罗万江”。上面这些评论都不同程度地从正面或侧面强调了杜诗的浪漫主义。这样看来,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一样,同样是杜诗善于飞翔的翅膀,而且二者有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杜甫作为集大成的诗人,二者也是密切融合在一起的,且极富特色,从而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

一、杜诗的理想主义表现为典型的现实浪漫主义特征。

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它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充分表现作家诗人对生活的理想,对“世外桃园”、“精神的故乡”、的向往与追求。杜诗中的理想主义在其现实浪漫主义特色中极为突出。诗人的理想主义是同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统治阶级的憎恨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在抒发个人的悲凉凄苦和不幸际遇时;在悲悯描写劳动人民的灾难时;在鞭挞反动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以及憎恶战乱带给人民灾祸时,流露出了诗人的极强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建立在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之上,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杜甫“下悲小已,上念国家”,他的最大理想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文》)。他的理想是参预政治的,是入世的,富于政治意义。这种理想是在揭露当时统治黑暗罪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表达了诗人“兼济天下”的政治报负。杜诗中流露出对尧舜社会的极大向往,有对“原始自由共产主义”的一种渴慕。杜甫如此希望有圣君贤臣来治理国家,有比较清明的政治,更希望停止战争,让人民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二、杜诗中塑造了大量的理想化的人和物的形象,它是诗人现实浪漫主义情怀的一种寄托。

这些理想化的人和物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是典型的理想化了的人格表现;是现实人物又不是现实人物,具有很强的现实浪漫特色。浪漫主义创作典型的形象或主观精神的化身作为作家诗人理想的载体,它所描写的人或物,往往闪耀着理想的光彩,被作家在现实的基础上美化,典型化,神异怪诞化,这些形象往往是变异的。

杜诗寄托的理想人物往往表现在他的一些怀古、吟咏今昔人物及其故事上。杜诗咏人怀古多为咏史而兼吊古伤今,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倾注到人物的刻画上。这些人们形象不能单纯地看作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它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主观改造的反映,诗人的理想愿望就寄寓其中。如“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三、大量运用了想象,夸饰、比拟、象征、铺排、奇异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杜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激越的基调,大胆的夸张迷人和宏伟的气势、磅礴、激情、昂扬的节奏、瑰丽的语言取胜,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化的生活和作家的主观感情,它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很少受客观生活逻辑的制约。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神灵妖魔,现实梦幻,经过作家诗人自由大胆的想象,使作品形成独特而奇异的形象体系。杜甫是有想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浑涵汪洋,千汇万状”,为表达其主观幻化的理想,“不用浪漫手法,无以达其意”,不用浪漫手法,无以涵盖“汪洋”的内容题材。翁方纲说杜五律有“太白一种既盛诸公在”,说七律“雄辩万古”(《石洲诗话》)。清人郑日奎在一首《读少陵集》中说杜诗“淋漓墨汁皆峥嵘”;李汝伦先生在《杜诗论稿》中还对杜诗大胆的艺术夸张作了论述。等等,说的都是杜诗所采用的独特奇异的表现手法。

杜诗奇异的表现手法在夸饰和铺排,壮美和雄浑上都有很好的显现。杜诗在夸饰与铺排中,又显示壮美的风格特色,加上杜诗忧国忧民之深,就使得这种豪壮带有极强的“沉郁”色彩,一转而为悲壮了。

四、直抒胸意寓主观于客观的表现,也是杜诗现实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

杜诗中的直抒胸臆往往是忧国忧民的激情迸发,欢快或愤激之情,悯民之苦,拯苍生之慨,汪洋倾泻,自由喷涌。如杜甫生平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涕泪满衣裳”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奔涌的大喜欲狂。《春望》是“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家亡国破,景哀人更悲也。我们知道杜诗中动用了好多“安得”句,这此诗作亦是结尾直抒胸臆之作。

论杜甫诗歌的写景 篇4

—杜诗漫卷物景载深情

汉语言文学四班 2008级 蒋颖

摘 要: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内容丰富,艺术风格更是多样;杜诗也因沉郁顿挫、萧散自然的诗风和独特的写景审美艺术成为华夏诗坛上一株的绚丽奇葩。杜甫诗的景与情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他扩大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出神入化地创作出浑融绝妙的意境;来表达他一生“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的壮志和怀亲恋家的桑梓之情。关键词:杜甫;杜甫诗;写景;情与景

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被人们誉为“诗圣”。他的思想主要是以孔孟思想为主的儒家思想。作为多产作家的杜工部,为中华文明奉献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歌。杜甫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风格多样;其诗涉及宴游、羁旅、咏怀、时事等诸多内容,诗风除了沉郁顿挫之外,还有从容优雅的萧散自然之风。

但是,杜甫生在与历代盛世一样富饶和繁荣,而且科举用人制度又完善的开元盛世,这就注定了他一生仕途的坎坷与艰辛。人才选拔是不问门第,士庶同等,“贫穷无有种,富贵不选人”的较完善的科举制度;要完成入仕为官“穷年忧黎元”的壮志谈何容易!实现抱负之年已是盛世摔跌之秋,那“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又如何圆梦?可是在杜甫坎坷颠簸的苍凉人生中,他仍困苦不忘怜百姓,潦倒还思乱国都。这样一位心系苍生、思故念国的苦命文人为唐代的诗空上,增添了一颗怀儒家“仁爱之心”、光与爱都普照万物的绚烂辰星。

品读杜甫的诗歌离不开“情”“景”二字。在《姜斋诗话》中,王夫之有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诗歌中的写景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完美切合就是其诗歌价值的最好体现。

杜甫的诗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的创作:一是三十五岁以前的青年读书漫游诸国时期,二是三十五到四十八岁的困居长安求仕时期,三是四十八到五十八岁的西南漂泊时期。在这些不同的生活时期,杜诗的“情”“景”艺术表达均各异。

杜甫年轻的锦绣时代真是唐朝最繁荣的开元盛世。时代赋予了他自信和朝气,怀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卓越抱负;杜甫迈进了自己理想的人生世界。杜甫早期的诗作中就有所反映。《孟子尽心上》中孟子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而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雄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此四句杜甫远望泰山,气势浑浩雄奇;如此开阔壮丽之景,作者胸中盈溢着的更是满腔自信和壮志。年轻的杜甫如孟子所说的孔子一样,有着襟怀抱负、积极进取的泰山之志。诗中“岱宗夫如何”更是对泰山冲霄参天,郁乎苍苍的惊叹,把胸襟抱负,壮志豪言寄予笔下如此之诗境,诠释出了青年杜甫无限生命张力。可见杜甫诗作技巧运用之纯熟而完美。此诗情与景的天然融合突出了杜甫在写景寓情处理问题上有独特的审美艺术。

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弃官华州,携家流寓秦州。他兄弟五人,四个弟弟颖、观、丰、占,此时唯杜占随行,其余则散处异地。叛军作乱,形势紧张,自己也衰病困窘,对音信不通的弟弟们倍加思念,在凄清孤寂之秋夜作下《月夜忆舍弟》这首动人且凄楚的忆弟诗。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孤雁失群、月光无人赏,凉秋之景字字忧伤,“雁”、“秋”这两个意象常被诗人们结合起来表达悲秋伤怀之情。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到出故乡无人赏那皎洁明亮的月亮,但是美丽的夜中月光越是明亮,思乡忆弟之情更切。作者笔下乐景,反衬出的是家愁国难的哀伤之情,作者还用尾联的“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将对战乱的厌恶和对黎民百姓的担忧表现得含蓄蕴藉,深情无限。

在安史之乱前,在漫游列国时先后与李白、高适、严武结下深厚的友谊。至德二载(757),李白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后李璘因与其兄肃宗争权,兵败被杀,李白受牵连,坐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故杜甫作《梦李白二首(其一)》表达自己对友人对时局的态度。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担忧兄弟李白的安危,杜甫忧念成梦,满屋落下的月光照亮了房间,好像在月光中都能清晰的看见李白的面容,转眼即逝的月景不在,但是友人的容貌在落月残光中犹存。“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一句把诗人对友人的想念和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白之罪因政治的黑暗而起,同时也看得出杜甫对政治黑暗的强烈抗议。诗中“青”“黑”鲜明的颜色对比更加突出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巧妙地色彩运用加之冰凉苍意的月光使整个意境潇然凄凉,精心的创设虚幻意境让感情的表达水到渠成,杜甫的诗物载情递意之功不可谓不妙。

又如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以后的诗歌,《绝句四首(其三)》。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安史之乱平定之前的生活使杜甫没有力气再冲天叫出泰山的壮言,剩下也就是忧伤悲凉的忧国思亲罢了。表面看是句句写景,黄鹂、翠柳、白鹭、雪、船构成了一幅淡雅清新、祥和的画卷,美不胜收。该诗的色彩明亮活泼,黄、翠、白、青四种鲜艳的色调组合更加表明了作者开阔舒畅的心境。景中无一字言意,但字字含情,平定安稳的苍生生计,社会祥和、家庭温暖这些不正是杜甫所期盼的吗?与早期的《望岳》相比,此诗消去了不少豪情,却增加了几分谙世的柔肠喜悦,可见,有着不安命运,历经亲人离散、贬谪离家的痛苦后,杜甫已经淡然明知自己的“致君尧舜上”找不到出路了。单就这派生机祥和之景不难看出,杜甫心中的“穷年忧黎元”没有逝去,存在的还是那一直执着爱及苍生的忧国忧民思想。多意象构成作者的情感因子,在湛蓝苍穹里一切都是和谐的存在,诗中情感也溢出画卷,乱后的安定得之不易,作者的喜情快意巧妙地通过小小的黄鹂、白鹭已经传给每位读者了。

杜甫四十八岁以后,在西南漂泊。经历了丧子的悲痛,好友严武之死的杜甫已未老先衰,体弱多病,最后四处漂泊死在湘湖孤舟上。一代文豪就这样凄凉惨淡的境地中陨落了,让后人们难免不心痛。杜甫后期有《春夜喜雨》、《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秋兴》等大量作品。杜甫的诗歌有“诗史”之称,诗歌的内容记录了开元盛世以来的大量时事,大量的作品都是描写战乱,人民疾苦;表达的情感有很强烈的政治倾向。这也根源于杜甫自身的儒家思想,“仁”与“爱”让杜甫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和“穷年忧黎元,叹息场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忧民思想。这些诗作中的写景也是致力于杜甫此阶段的心境的展现。

作者老年的形象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展现得极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归来倚仗自叹惜”,“欺”、“倚”二字把作者年老被人欺,毫无还击之力的窘迫处境刻画尤为深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这“己饥己溺”的仁者情怀感动了古今众人,这种崇高的精神支撑了杜甫所有的细胞,他全身都是爱国忧民的热血在流淌,不论他身处的环境何其艰苦与困窘;杜甫执着于政治追求的信念可以与屈原媲美。而诗中前五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是一处多么苍白之景,秋风萧煞一片乱物被卷走,风无情不止就像岁月刮过脸庞,留下的只有沧桑之褶皱老肤。杜甫人生也似这般茅草一样飘散无依;更无归处,孤苦伶仃;终身没有找到出仕与入仕这两种相对立又相补充的平衡力,“致君尧舜上”是为杜甫悲剧的一生着上了苍白色调而已。伤情与哀景同样寒彻人心,生命殆尽的无奈预示着杜甫一生之景将被历史悲情的夺走。

悲天悯人的现实主义情怀中有着多少人间喜怒哀乐,或者豪情万丈,或是畅快愉悦,或是壮志难酬,或是思亲念故......杜诗沉郁亦顿挫,命运跌宕也起伏,明调淡景一朝雨,怡画哀情数代风。黄昏、月夜、春雨、秋风等无数的杜诗之景都承载着一代文豪的深情。让我们永远牢记杜甫那为了黎元苍生的满腔热忱,不忘杜甫那伟大的执着。

参考文献:

[1] 张忠纲.杜甫诗选[M].中华书局,[2] 张金桐,刘雪梅.唐风宋韵[M].大众文艺出版社,[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4] [5] [6] 周进珍.万物之爱与忧国忧民同源—杜甫写景咏物诗的生态情怀及其文化渊源[J],杜甫研究学刊,2009(2)

[7] 田玮莉.杜甫亲情诗研究[J],文学长廊

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5

内容提要:

本片论文从陆游的生平,经历谈起,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才使陆游诗歌洋溢着爱国热情,并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一

忧国忧民·壮志报国

二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篇

(一)“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二)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三)从分反应并歌颂广大人民纯洁的爱国主义品质

(四)从幻想、梦境里寄托报国理想 三 爱国诗篇永载史册

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用他的赤子之情写了许多热血沸腾的爱国诗篇。他那永不衰竭的激昂悲壮的歌声,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唱出了人民的愿望。南宋前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和战问题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在祖国分裂,人民颠沛流离的严酷现实面前,不少诗人都冲破了江西诗派的束缚,写出了一些反对民族压迫,要求统一祖国的诗歌。爱国诗人陆游诗最优秀的代表。他出自江西诗派而又不局限于江西诗派,他的诗歌以其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独具一格的“放翁体”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一·忧国忧民,壮志报国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一个富有学术和文学空气的仕宦之家。幼年时期,正值南人入侵,他随着家人逃难,“儿时万死避胡兵”,尝尽了颠沛流离的痛苦。陆游的父亲陆宰是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和他交往的也多是爱国志士。他晚年回忆: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眥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也蔑如也。”(《跋傅给事帖》)。

父辈交往中的言谈,对陆游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惨痛的经历和环境的熏陶,幼年时期就培养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 感兴》),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报国壮志。陆游自幼就好学,他说:“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解嘲》)。为了实现自己的壮志,他特别注意兵书。他曾这样自负:“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十七八岁的陆游便有了诗名。大约二十五岁左右,有从曾几学诗,在曾几的指教和积极影响下,更确定了他的诗歌爱国主义基调,并进一步冲破了江西派的樊笼。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表现了轩昂豪壮的气魄。

在陆游的时代,祖国的大好河山被分裂,北方广大人民遭受到民族压迫,而南宋小朝廷却屈膝事敌,不思恢复。这种奇耻大辱是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所不能呼吸着时代的气息,1 以其慷慨悲壮的诗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乾道六年(1170),四十六岁的陆游,入蜀任夔州通判。“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水亭有怀》。一路之上,他游览了大江两岸的名胜,也凭吊了屈原,李白,杜甫诸位伟大诗人的遗迹,后又从夔州到南郑,这是他一生得以身临前线的唯一机会,急欲杀敌的陆游,十分振奋。他身着戎装,戍卫在大散关头,来往于前线各地,接触了爱国民众,考察了南郑一带的形势,出谋献策,积极准备打击敌人。他生活在战士中间,有时射猎深山,亲刺猛虎。火热的战斗生活,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也扩大了他的诗歌领域,并使他领悟到“诗家三味”。从现实生活中,从火热的斗争中汲取题材,因而形成了他的宏丽悲壮的风格。

二·从满了浪漫主义精神,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篇

陆游是一个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作家。他的作品有诗,有词,有散文。诗的成就最为显著,仅现存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所以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内容也很丰富,差不多触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些诗歌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色彩,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一)“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陆游的“素质”,不是仅仅做一个诗人,他说:“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长歌行》)。又说:“愿闻下诏谴材官,耻做腐儒长碌碌!”(《融州寄松纹剑》)。他不满足

于纸上谈兵,“以口击贼”。而是要据鞍杀敌,所谓“手枭逆贼清旧京,”“直斩单于衅宝刀”。因此,作为陆游爱国诗篇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早年他在《夜读兵书》诗里说:“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去蜀之后,他也没有消沉,《前有樽酒行》说:“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第!”《书悲》诗:“常恐埋山丘,不得委锋镝!”始终是以为国立功,战死沙场为光荣。所以,他认为“从军乐事世间无”(《独酌有怀南郑》。直到八十二岁,诗人还唱出了“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的豪语。

(二)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由于南宋统治者一意对敌屈膝求和,尽管诗人抱着万死不辞的报国心,然而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却是“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他知道要恢复中原,就必修抗战,要必修排斥和议。陆游在诗里不止一次地揭露了和议的恶果。由于他对祖国有着强烈的爱,所以对那些腐败无能,妥协投降的统治者自然表现出无比的憎恶。他在许多作品中都愤怒的谴责了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罪行。如《关山月》是一首反对统治者当局不抵抗政策,以揭露与金人订立合约罪行的著名诗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作者在他七十九岁时写的《追感往事》诗里更尖锐地指出:“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苟安投降的罪责不只在秦桧一人,而是整个统治集团。他大胆地揭露了他们的罪行:“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范至能揽辔录》)悲愤地控诉了“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锋芒毕露的诗句中流动着诗人沸腾的爱国热情。

(三)充分反映并歌颂广大人民纯洁的爱国主义品质

由于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陆游还充分地反映并歌颂了广大人民纯洁的爱国主义品质。在《识愧》诗歌、中,他指出:“忠言让在闾间”并深表惭愧:“私忧骄虏馨常折,念报明时涕每潸。寸禄不沾能汲此,细听只益厚吾颜。在《追忆西幕中旧事》诗里更写道中原遗民冒险通报敌情 的爱国行为:“关辅遗民意可伤,蜡封三寸捐书黄,亦和虏法如秦酷,列圣恩深不忍忘。”《昔日》诗里说:“至今悲义士,书帛报番情。”陆游认为这是恢复中原 2 的有力保证,所以他在《晓叹》里满怀信心地写道:“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然而统治集团却绝无恢复之意,这使诗人感到极大的悲愤: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忘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对渴望恢复的北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无比壮丽山河的热情歌颂,正是对南宋小朝廷“如此江山坐付人”的罪行的有力鞭挞。

(四)从幻想梦境里寄托报国理想

冷酷的现实使陆游从幻想或梦境里寄托他的报国理想。“壮士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秋思》),正概括地说明了这类记梦诗的成因和内容。在这类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有时像一员猛将,跃马大呼,夺关斩将:“三更抚枕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楼上醉书》);有时又不失英雄本色,草檄招安,作歌告捷;“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安诸城》);有时他又像一位军师,随从皇帝亲征,不仅恢复了“两河百郡宋山川”,而且“尽复汉唐故地。”所以他说:“谁知蓬窗梦,中有铁马声”(《悲愤》)。

陆游的报国理想长期遭到冷酷现实的扼杀,他的诗歌在回荡着昂扬斗志的同时,有多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愤懑,带有浓厚的苍凉,沉郁的色彩;另一方面,由于破敌为国的宏愿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诗人便通过梦境或醉酒的幻化境界来寄托他的报国理想。诗人向往着“尽复故唐故地”一统天下的太平景象。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只有在梦里去寻求。嘉定元年(1208)六月,陆游在《异梦》一诗里叙述了自己见到的奇异梦境,他梦到自己身穿铠甲去作战,收复了中原:

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敷水西通谓,潼关北控河。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的迫切愿望和为国奋战的决心。当他晚年闲居山阴时,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卧病在床的老诗人还想到为国戍边: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所有这些奇思幻想都应看作陆游爱国精神的一种深刻表现,也是他爱国诗篇的一大特征。

三·爱国诗篇永载史册

陆游是南宋一代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广泛地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在这一方面,他的诗歌狠接近杜甫的风格,因而获得了一代“诗史”的称誉。陆游作品在思想上的成就是杰出的,特别是他那热血沸腾的爱国诗篇。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竟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临终时,他写了《示儿》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的最后号召,它教育和鼓舞了后代无数的读者。陆游以其诗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他继承并发扬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优良传统,一扫江西派的积弊,树立起一面进步文学的光辉旗帜,无论在当时和后代都有深远的影响。大的爱国诗篇,不仅在当时打击了敌人和投降派,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而且也打击了以后的民族压迫者和民族败类,继续鼓舞着爱国人民。当清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期,人们对陆游诗更有亲切的体会。梁启超就曾热烈地赞扬陆游说:“诗界千年靡靡风,亘古男儿一放翁!”(《读陆放翁集》)。直到五四时代陆游的诗篇还鼓舞着反帝斗争的人民。

参考文献:

试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篇6

摘要:陆游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恢复中原、统一祖国是其一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诗歌的中心内容。本文着重分析了陆游爱国主义情怀形成的原因及其诗歌中爱国主义情

关键词:陆游;爱国诗歌;渊源;影响

Abstract : Lu You is a great patriotic poet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generation leader in the poetry,an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enjoys a high status.Restoration of the Central Plains,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is the core of his life thingking,also is the center of his poetrie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Lu patriotic feelings and their poetry reflects feelings of patriotism.Pointed out that the Patriotic Poetry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s great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Keywords: Lu You; Patriotic; Poem; Origin; Implication

前言

陆游,生于1125年,卒于1210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一文中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他认为:“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钱钟书先生评陆游诗说:“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梁启超也曾热烈的赞扬陆游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为何后人对陆游如此推崇?只是因他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方吗?其实不然,这主要是因为陆游的诗歌总是洋溢着爱国情绪。始终表达出一种激烈而深沉的民族情感。

陆游生在金人入侵,国力衰微,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年代中。抗金复国、收复失地是他一生的伟大志向。他一生之中创作了大量诗词,许多诗词都写出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的仇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和对祖国的热爱。探究其爱国思想的形成也绝非偶然。当时如此多的文人骚客,可为何陆游会具有如此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甚至于成了他一生的志向?我想这就与陆游当时所处的时代、社会、家庭环境和个人自身的经历分不开了。

一、陆游诗词中爱国主义形成的原因

(一)时代影响

陆游生于北宋末年,当时正值金军灭辽后南下入侵北宋的**时期。陆游一家迫于战乱,到处逃难,直到他9岁时才到故乡越州山阴定居。正是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幼小的陆游便已深切的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奇耻大辱。南宋初期,金统治者继续挥兵南下,国家严重分裂,百姓过着流亡生活。广大人民从反抗民族压迫,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坚决要求抗金。而以宋高宗、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却只希望通过对女真贵族的屈膝求和来换取东南半壁的苟且偷安。这样,和战之争开始了,爱国主义风格成为了许多进步作家追求的共同倾向,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的词,陆游、范成大的诗,陈亮、叶适的散文,共同把我国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传统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而陆游则是这些文人中最杰出的代表。

(二)家庭熏陶

陆游出生在一个富有学术和文学空气的仕宦之家,其曾祖父、祖父在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父亲陆宰是位著名的藏书家,也是个有爱国思想的官员。他以国愁为念,常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家谈论国事,斥责祸国殃民的昏君赃官。当他们谈到悲愤之处,有的拍案大骂,怒发冲冠,有的义愤填膺,怆然涕下。少年陆游看到这景象,深深地被父辈们的爱国激情所感动。20岁时,他就写出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诗句,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可是直至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而亲临前线的经历使他亲眼目睹了抗金将士的战斗热情,也使他了解了北方人民在金人统治

下的悲惨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忍死望恢复”的急切心情,这就使他更加迫切地渴望收复失地,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

(三)、名师影响

陆游早年跟随曾几学诗,曾几一方面教给他作诗的技巧,另一方面却也给他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他赠陆游的诗说:“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塞心”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曾几的爱国思想对陆游的.影响很大。所以陆游前期的诗歌虽缺乏生活经验,阅历不多,但爱国主义还是创作的基调,热情洋溢,气势奔放。这也为他后期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四)、个人际遇

陆游出生时,正是北宋腐败不堪,国家遭受入侵之时,靖康之乱后,为避战乱,随家人逃亡,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童年。后来陆游曾这样写到“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人怀一麦草间伏,往住经旬不炊窜。”正是这样一段逃难生活在陆游幼小心灵上铭刻了对敌人的仇恨,而在逃难中看到的人们豪侠义勇、保家卫国的爱国行动又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就是这样的幼年经历使陆游从小就产生了抗敌御侮的爱过理想和“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而陆游29岁参加进士考试时,却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他在后来的仕途中又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黜。正是这种崎岖的人生遭遇,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之情。陆游的爱国情怀终生不渝,他一生中时刻盼望着有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机会。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总之,陆游的一生都是在内忧外患中度过的。自记事起,目睹的就是金兵对中原的践踏肆虐,百姓无奈的背井离乡;耳闻的也是父辈们救国救民的爱国言辞,使得陆游的思想很早的就定格在忧国忧民、舍生报国之上。此外,陆游的个人修养很严格。强烈的是非观,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以爱国先驱为自己的楷模,在个人生活上的严格要求,以及从前辈诗人的篇章中汲取的滋养,都是陆游具有始终如一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保证。

二、陆游爱国情怀的具体体现

(一)坚持收复中原,大声呼吁抗金救国

陆游亲历了丧乱之痛,从小便树立了恢复祖国统一的大志,他的一生心系国家,忧国忧民。在他的诗里一再表示“杀身有地初非”“裹尸马革固其常”的为国牺牲的愿望,甚至老了病了他也不灰心,就像《夜读兵书》中说:“老病虽惫甚,壮气复有余,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表明他自己老当益壮,如果有报国的机会,他愿意即刻投笔从戎,上马杀敌。又如《十一日四日风雨大作》一诗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戊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当时陆游已经68岁,虽然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但他杀敌雄心尚在,报国壮志犹存,一心只想能为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而且这首诗中巧妙地通过了自然界的风雨,将梦境和现实联系起来,渲染自己的心无时不在中原,表现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崇高精神境界。陆游重整山河的豪情壮志和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他意志的坚强,感情的热烈。然而还不止如此,甚至在陆游意识到自己生命将终老的时候,写下了那首作为遗嘱的《示儿》,也是陆游最后的一篇充满了血泪的歌唱。《示儿》中蕴含着对儿孙的谆谆嘱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它是作者一生抱负和理想的总结,也是诗人爱国思想的艺术结晶。诗中没有只言片语涉及家事,唯一使他放心不下的是失地没有收复,祖国没有统一,含着老泪告诉儿孙,一定要继承先辈的遗志,这首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人至深,诗人强烈的统一祖国的愿望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二)抨击朝廷和戎政策,揭露奸臣罪恶行径。

试论杜甫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篇7

关键词:杜甫,诗歌艺术

诗圣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 又是唐代诗歌的革新者。他曾以饥寒之身咏怀济世之志, 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之情。他的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环境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 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在诗歌创作中, 他运用精炼的文字、浪漫的想象, 或夸张、或写实的手法, 恰当的用典, 精妙的表现技巧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来表现或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 借此表达诗人的观念、感情和态度。因此, 杜甫对唐诗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其诗歌不仅限于沉郁顿挫一个特点。胡震亨说杜甫的诗“精粗巨细, 巧拙新陈, 险易浅深, 浓淡肥瘦, 靡不毕具” (《唐音癸签》卷六) 。本文就杜甫在诗歌创作中的意境美谈谈其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是指抒情诗及其它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艺术境界, 这种艺术境界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和形象, 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阔的艺术空间。杜甫善于体贴物情, 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 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使意与境浑, 心与物共, 将情思与景物融为一体, 创作出一幅幅悲凉凄清、热情崇高、明丽鲜艳、和平静穆的优美画卷。

杜甫的一生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一生, 是忧国忧民的一生。他的盛年正值唐王朝江河日下之际, 安史之乱打碎了唐帝国的黄粱美梦, 惊破了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国家的倾覆, 民族的多难注定了诗人悲凉凄清、沉郁苍凉的诗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感情比较直露, 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也就是移情入境。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在《春望》中, 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 接触外界的物镜, 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 又借着对外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 使它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 具有浓郁的诗意。杜甫在这里即是表现的正是有我之境, 在诗中作者看到的是: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 可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一个“破”字道出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感慨。此处明为写景, 实为抒感, 寄情于物, 托感于景, 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悲凉凄惨的意境。

杜甫虽然有悲观的时候, 但他却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坚强乐观是构成杜甫性格的重要方面。诗人在创作中主要营造昂扬激烈、热情崇高的诗歌境界, 来展示自己苍茫雄浑的诗风。杜甫虽身逢乱世, 但毕竟是从盛唐走过来的, 盛唐的雄风时时吹拂诗人激荡澎湃的心胸。杜甫生于唐睿宗天元年间, 开元元年他才两岁, 可以说他是和开元盛世一同生长起来的。诗人从小就才情四溢, “七龄思即壮, 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 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 嫉恶怀刚肠” (《壮游》) 。杜甫二十多岁游吴越, 过了八九年的豪爽生活, 盛唐时代赋予了他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一首《望岳》, 诗人借景抒情, 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展现了一个境界开阔、雄浑的意境, 塑造了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高大形象。《房兵曹胡马》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诗风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诗人以马喻人, 用蓬勃向上的精神体现志士的壮志雄心, 诗歌的意境开阔深远, 反映了诗人青年锐意进取的建功立业精神。

即使是在战乱之中, 诗人那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也一点没有改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首诗也” (浦起龙《读杜心解》) 。此诗以饱含激情的笔墨, 抒发了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心情, 如万斛泉源, 出自胸臆, 奔腾直泻, 其诗歌充满了欢快热烈的意境。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但同时又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诗人, 他十分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 这一人格特点使杜甫创作出了许多明丽鲜艳、清新爽快的诗歌, 这些诗主要集中在他的一些写景诗、田园诗及交往诗中。他以诗人的热情和敏感去感受生活, 用蘸满热情的诗笔去描绘它们。在他的笔下, 春雨、秋花、细麦、娇莺都和他建立了亲切的朋友关系, 充满了蓬勃的生趣。如:

鹅儿黄似酒, 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 无行乱眼多。

——《舟前小鹅儿》

把鹅儿写的天真烂漫, 好像一群正在游戏的儿童, 多么逗人、多么可爱。

二月六夜春水生, 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鸶鸂鶒莫漫喜, 吾与汝曹俱眼明。

——《春水生》

诗人使用纯口语, 写春水漫生、水禽嬉戏, 诗人也如欣喜的水鸟一样, 也感到了春光的召唤。杜甫就是这样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 去表现大自然中健康的、富于生活情趣的东西。在一首《春夜喜雨》中, 诗人更加描绘了春雨的可贵及诗人的喜悦: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诗人用流水对, 把春雨的神韵灵活刻画, 巧妙地运用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 赞美春雨的体贴人意, 适时而来, 不声不响地给人们送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通篇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 却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闲适情趣、安静明秀的诗作在诗人的作品中也不少, 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鱼鸟自得其乐, 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 生一份闲适愉悦情思。“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 (《江亭》)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漫成二首》其一) 。“野船明细火, 宿鹭起圆沙” (《遣意二首》其二) 。“芹泥随燕嘴, 花蕊上蜂须” (《徐步》) 。“仰蜂粘落絮, 行蚁上枯梨” (《独酌》) 。这些都是萧散心境、闲适情趣的产物。

杜甫是一位多才的诗人, 虽然他不像王维那样“万事不关心, 晚年惟好静”, 但在他的作品中毕竟也有一些描写雪月残云, 展示和平静穆意境的诗作。

江月去人只数尺, 疏灯照水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泼刺鸣。

——《漫成一首》

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篇8

(一)杜甫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关心国事,时时不忘国家的兴亡,担忧祖国的前途命运,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热忱。他无比热爱祖国,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诗人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和祖国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从中突出了他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之情。

安史之乱中长安城沦陷,虽山河依旧,但是人事已非,诗人面对国家的破败不堪,对着三春的花鸟心痛得流泪,通过这常见的动作表达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极其焦虑的心情。山河沦陷,他鼓励朋友们“济时肯杀身”“临危莫爱身”,他坚信“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希望唐肃宗“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在投奔唐肃宗时自己不幸被叛军捉住,第二年当他从叛军手中逃脱时,写下了“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的诗句。这时的杜甫悲痛欲绝,为国破家亡的不幸流下热泪,为君王的蒙难深切伤痛,为世事的无常无比感慨。在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人人自危,他逃命尚且来不及,却仍抱着一颗心系国家的赤子之心去哭去行,这样强烈的哀恸之情又怎能不让世人为之动容。

当他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被叛军占领的河南河北的消息时,不禁“涕泪满衣裳”, 这时的杜甫已经52岁,这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缢,叛军部将也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之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大乱初定,消息来得这样出人意料,而这消息又是有关整个国家的大喜之事,哪能不惊喜掉泪?“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忽闻收复失地消息之后,无法抑制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可以看出,诗人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和祖国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这诗句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患意识和对安定统一的强烈愿望。到了大历三年,已经58岁的杜甫登上了仰慕已久的岳阳楼。登楼赏美景,看到祖国江山的壮美,诗人本来应该是充满豪情壮志的,但是,谁能想到既老且病的诗人关注的不是自己的身世之悲,而是北方边关的战事,他心系国家安危,为国家的多灾多难而叹息,发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痛苦呻吟!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总是看到他在流泪,那是因为国破家亡给他带来的是锥心刺骨的痛啊!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痛苦的呢?

(二)杜甫对黎民百姓的担忧

杜甫关心百姓,对底层百姓的疾苦寄予了深切同情:“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的诗歌非常广泛地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及对民生的忧虑。如他看到统治阶级穷奢极欲,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而百姓们却挨冻受饿,甚至惨死街头时,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揭露贫富不均的严重阶级对立及民不聊生的现状;看到百姓被繁重的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发出了 “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的呼吁;看到战乱死伤的残酷景象,他写下了“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看到人民在战乱中受尽苦难时,写下了“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等等。这些诗句都是对战乱中人民悲惨生活形象生动、具体真实的极其深刻的刻画。在动乱的年月,杜甫最关心的是民众的安危。杜诗中对悲惨世界的描写之多,确实是空前的,他倾注了毕生的精力来关注这一问题。一部杜诗,让人无法飘逸轻松洒脱,也主要是因为他笔下常常发出的是感天动地的悲吟,画出的是血泪阑干、尸骨纵横的荒凉,是穷困潦倒的独叟、寡妇、老妪的众生相。

虽然杜甫没有能力去解救人民的苦难,但他希望人民生活能够安定幸福,这种美好的愿望在他的诗歌中也时时流露。如“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表达了杜甫希望战争能够尽快结束,让农民能够回到土地上去安居乐业,天下不再有骄横的官吏横征暴敛的愿望;对侵略自己祖国的敌人,杜甫也能报以仁德之心,“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只要能制止游牧民族的侵略,就不要让更多的人失去生命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诗句所体现出来的推己及人的思想,更是超越了个人生死利益的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忧虑。这已经超越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立身准则,他强烈的忧民责任感已超过了一般儒家思想要求。

二、杜诗强烈忧患意识的形成原因

(一)首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典文学善于扣住伦理道德、政治的层面,怀着对国家民族和社稷民生的关注,承担着历史留下来的各种精神负担,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浸润着浓郁的忧患意识。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比任何一个民族都要来得强烈。在中国历史上最能深刻体现这种意识的学派首推儒家,我们在读儒家经典时,总能在字里行间发现这种深重的忧虑感。如《诗经》中就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感叹;《尚书?君牙》篇中亦有“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礼记》中说“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人物孔子也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更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命题……儒家的这种忧患意识往往与国家社稷和黎民百姓的强烈责任感融为一体。他们敢于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敢于承担起救世救民的重大使命。他们虽不是国家的当权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以天下国家为己忧,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这种精神是儒家思想中最为积极的因素,也是杜甫从儒家思想的文化中汲取的最主要的精神力量。高尔泰说过:“这种沉重的情绪环境,这种忧愁的心理氛围,正是中国诗歌由亡而生的肥沃土壤。”杜甫作为一个封建文人自然也受到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影响,他的感时伤国,就是从“忠君”“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正统思想出发的。这种忧患是与国家前途命运的盛衰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强烈的爱国热忱。他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洞察国家、人民的隐患,他强烈地希望能够为国为民排忧解难。“忧世心力弱”“忧国只细倾”“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他的这些诗歌无一不充满着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忧心。

(二)杜甫的忧患意识与他所生活的时代环境分不开

杜甫的忧患意识是他根植于个体的情感、生命的体验,由精神、情感体验延伸为时间、历史体验,进而带有明显的实践理性的特点。

“安史之乱”发生前,杜甫在35岁时,来到长安求仕,满以为从此可以“立登要路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然而,此时的玄宗皇帝已然不是开明天子,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信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极端腐化。不过,杜甫对玄宗仍然抱有幻想,以为通过忠臣的努力辅佐,国家仍可回到开元盛世的局面。于是,他积极寻求从政的道路,可是在政治上仍旧屡屡受挫,他的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他苦苦挣扎了十年,希望还是落空了。

正是由于诗人在困守长安的时候,生活潦倒,在这“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的生活中,使他更加正视现实,认清统治者的罪恶和腐朽,也看到人民的贫困和痛苦,因而在诗中发出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感叹。于是对国家和民生的忧患在他的诗歌中开始有了越来越深广的体现,杜甫诗歌中的忧国忧民的主导风格,就是在此期间开始逐渐形成的。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名篇,其中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最,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和难民在兵荒马乱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共同经历了战乱的痛苦。这就使他对人民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与人民的感情也更加密切了。于是,他的忧患意识就更加深重了,这种忧患思想,在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残酷现实中一直不断地在滋长。他的诗越来越多地反映人民疾苦,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三吏”“三别”。

上一篇:论语十二章的教案下一篇:中南大学2022高考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