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精选8篇)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篇1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学院:教育管理学院 姓名:王 涛 年级:2013级 学号:2013010005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摘要]知识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形态,也是一个新的时代。当它产生时注定了会赋予这个社会一些新的特征。知识经济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一种否定,又是一种提升。否定它们的主导地位和时代特征地位。提升它们的内在素质和水平,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靠知识经济增添了新的腾飞的翅膀。这些和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联系起来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作用互相包容,在学习中进步。

[关键词]知识经济;教育;影响

知识经济是一个新的名词,它指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这种形态不同于以往的经济体制,它是和知识有密切联系。这个概念是在1966世界联合组织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上提出来的。该报告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该报告认为:“知识经济是知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经济形态。只有运用对称的、五度空间的、复杂系统论的方法的对称经济学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识经济的本质、结构、意义和功能,才能科学定位作为新的经济形态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才有可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概念。科学定位的作为新的经济形态的知识经济,确实改变了经济规律。”[1]1准确的把我这个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将有助于我们探索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要从一九八四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算起,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了。而建国后五十年的新中国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比较快的时期。这段时间,新中国高等教育从起步、发展到有一定的规模。为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我国高等教育在二十一世纪的腾飞做了一个坚实的台阶,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还是主要集中服务于 1来自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87/6834061.htm 农业和工业这两大产业,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这两者服务。这是知识经济未产生之前的教育,以农业和工业服务为导向。知识经济产生是一个时代,说知识经济是一个时代,是就全球的世界范围而言。当16世纪英国等少数欧洲国家开始产业革命的时候,世界其他地方还停留在封建农业经济时代,但这些国家工业革命的成功,就标志着世界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今天,也将是这样一个局面,少数先进国家的知识经济形态率先成为其经济主导,那么,也就标志着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一种否定,又是一种提升。否定它们的主导地位和时代特征地位。提升它们的内在素质和水平,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靠知识经济增添了新的腾飞的翅膀。而这些都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当这些基础在发生着变化时,我们的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不仅对教育体制的变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1]2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一个事实是,知识经济和高等教育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知识经济需要知识和经济学,很显然知识这部分是来自于高等教育的,因此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但是仅有教育也不能称之为知识经济,要把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才能称之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知识经济要求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人们除了在学校学习,非正规环境下的学习和培训将成为普遍的形式。因此, 2 安焕晓1,原玉廷2,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呼唤——— 21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现代化的教育向全体劳动者开放,打破小学—中学—大学这种单一的学校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更多地向企业、向社会开放,更多地通过纵横交织的渠道来扩大教育场,对受教育者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趋向实践效益,趋向社会经济效益。我们更加看到了不仅有国家的公办大学也有私人办的大学,这些都是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提升了整个社会上能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现在更加流行的网络视频课程、mooc都是这其中的方式。努力提高人们所能学习到的课程,目前的网络课程总数比一所正规的公办大学的课程门类和课程门数还要多,足见其威力大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享受高等教育。这就要求中国教育必须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世界的挑战,走改革创新之路。教育部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全民教育,构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高高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水平,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动力和辐射源的作用,把高校建成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主要基地。

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表现出来的第二点是,知识经济要求受教育者要终生学习,教育将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也并不限于18岁时成绩出众的那些人,学习将贯穿人的一生。美国商业顾问汤姆·波得斯在《解放管理》一书中,给学生这样的忠告:“记住,(1)教育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2)教育并不以你获得的最后一张文凭而终止,终生学习在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是绝对必需的,你必须认真地接受教育,其他所有人也必须认真接受教育。教育是全球性、相互依存经济中的大竞赛,就是如此而已。”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由于知识的膨胀和大量的知识淘汰、社会岗位的变更,使得每个人对高等教育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学习再学习”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智能增长成为个人就业、竞争、发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终身教育”必然成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的日新月异,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教育应该较少的致力于传递和存储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是应该更加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2]3

第三,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经济,知识经济的内驱力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行创造,而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则是在创造中不断改变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因此,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就要在继承历史优秀传统的同时,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特别是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要引导学生善于站在前人的肩上,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不仅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答案,更要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去寻求解决问的新途径;不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让学生学会怎样运用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不仅要求学生虚心好学,更要鼓励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赶上和超过老师,使整个教育过程,自始自终贯穿着变化与创新这条主线。培养适合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各种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任务。因此,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专业设置、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都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结合。同工业经济相比较,知识经济在产业内容上发生了根 3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第12页 本变化。工业经济的产业支柱是制造业,而知识经济时代则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一体化,而且服务业将占愈来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以至“数字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点。“面对“知识经济”的现实和经济增长理论的不断发展,应如何去适应“知识、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的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3]4提出的新要求”,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既要有技术开发和运用能力,更要有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造就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有创新能力、而且能将创新能力运用到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中的人,为发展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专门的经济人才。这些人才通过对知识经济的学习转变了传统的经济思想,他们的经济决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效率化。知识经济的传入为我国的经济人才转变了劳动形式和管理思想。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篇2

自教育产生以来, 就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发展教育对改革生产技术、促进生产发展起到明显的作用;而发展经济则能够提供更多的教育经费、更先进的教育设备和器材。教育的产生相应伴随着教育技术的产生, 在古代人类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时代, 人们就学会打结计数, 更漏计时等等, 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 而发展到近现代时期, 教育得到极力改革, 使得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完成了历史性的一次改革蜕变。再发展到后来图片、幻灯、影像等现代教育技术陆续进入教育领域, 对传统教育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促使人们对现代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给予高度重视。所谓现代教育, 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 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然而, 社会经济只要还是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就都存在经济周期, 都会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危险。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 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 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 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 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 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2 经济危机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2008以来的这场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全世界各行各业广受波及, 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教育的发展受两类规律的支配:一是教育本身的规律;二是教育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市场的规律。在社会转型期间, 这种外部规律的决定力量常常比教育自身规律的支配力量强大。

收入水平的降低和就业岗位的减少是历次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当前这场愈演愈烈的全球经济危机对现代教育产生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使人们对投资消费均失去信心, 首先会使得家庭支付学费的能力降低;其次现代教育技术必需的网络、计算机等软硬件的投入也受到了抑制。这是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弊端, 但全球经济危机让高科技产品 (尤其是电子产品) 价钱更为低廉, 若用“主动型危机”的价值衡量, 这正是更利于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好时机。我们可以用更少的资金付出获得更多的现代教育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在危机中采取此项措施, 能够在拉动需求推动投资的同时, 对教育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换代。据世界电子业界知名调研机构Gartner的统计显示, 中国的电脑产量占据了全球的一半, 即全球每两台电脑就有一台是中国生产的, 但其中大部分出口境外, 国内市场消化较少。我国现代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相比国外还远远不够由此可见一斑。当今所处的经济危机时代正是机遇中寻求发展的大好时机。

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不景气, 就业压力和工作形势更加严峻, 提高全民知识文化素质,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正是顺势而为。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程度的增强,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面对严峻地就业压力, 一方面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延缓了各级毕业生的就业, 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 并且能直接或间接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就业岗位的减少使得人们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降低, 在无法获得满意的工作待遇的情况下, 人们就会选择继续接受教育以获取技能和推迟就业时间。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 在校生选择继续深造, 为未来经济回暖后更好的工作就业做准备;而已经工作的毕业生们选择重回校园则是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 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以便能更好发挥作用, 回报社会。

从这两个方面可以推断出经济危机对现代教育两个完全相反的影响, 至少在短期内, 经济的衰退不会对现代教育的规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并且有资料显示经济危机形势下快速消费、医疗器械、水电煤、教育、电信、国家投资建设等6个行业是被评价为“近期情况还比较好”的景气行业, 其中就包括了教育业,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以上结论。

3 经济危机是发展现代教育的大好时机

教育行业成为经济危机中少有的“景气”行业, 经济危机到来的同时也是发展现代教育的大好时机。虽然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业等属于不景气行业, 但教育行业不属于新兴行业, 而是传统强势行业, 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波动较小。如何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发展好现代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在经济危机时期,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所需的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等设施不失为上策。虽然教育的投入不会在短期有明显的经济表现, 但在未来必会得到丰厚的回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过“教育是中国最短的一块木板”, 从木桶原理上讲这限制了中国整体的发展。而克林顿被誉为教育总统, 在职期间对于教育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 曾以总统的名义号召全国进行从人人享有教育向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迈进的国家教育行动, 提出“将信息时代的威力带入我们的学校, 到2000年为止, 所有教室和图书馆都要连接到网络。”我国强调科技兴国, 教育为本,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政府制订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教育业, 尤其是对信息技术依赖度较大的现代教育, 也包括在该计划中, 因此, 完全可以借此机会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奋起直追。

总之, 经济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并非坏事, 一方面经济危机抑制了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 让我们意识到现代教育的发展并不是漫无规律, 它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阻力, 在信息化膨胀的今天为我们冷静的思考提供了空间, 能更全面的思索未来之路;另一方面在危机当中应该总结自己的弊端, 勇于创新, 顺势而起, 积极寻求发展, 不要墨守成规。从长远看, 利用政策及时调整教育的定位、教学方法、监管策略等, 对保证现代教育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应在集思广益努力更好地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 也要戒骄戒躁, 保持清醒的头脑, 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现代教育事业。

摘要: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至今仍然余波未平。全世界各行各业广受波及, 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在经济危机中, 顺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利用政策及时调整教育的定位、教学方法等, 对保证现代教育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危机,现代教育,经济刺激计划

参考文献

[1]萨缪尔逊, 等.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6.

[2]孔祥林, 等.现代教育技术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全球经济危机对教育的影响 篇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都不会忘记2008年那场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自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由于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大。教育领域难以独善其身。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思想、文化的全球化。

本文着力从金融危机与教育变革的视角,从国际视野对我国在金融风暴中的教育政策回应与教育行动进行解读与关照,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在金融危机中的历史经验进行反思。从而提升教育领域应对挑战的信心,并进而理解危机中的变革意义。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对经济领域造成极大冲击。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各国教育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金融危机对教育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拨款困难。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危机导致的政府财政缩水必然影响到教育投入增长。比如在美国,经济不景气使各州削减了对高等教育的预算项目,高等教育发展计划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一些学校基础建设、教学改革项目被搁置。在英国,政府部门通过削减对学生的资助金额和获得资助的人数来弥补预算中出现的经费缺口。

(二)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形势严峻。

经济形势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市场,因此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加直接的挑战。比如在印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往年困难,由于金融危机逐渐蔓延,一些跨国公司生存困难。减少招聘,甚至影响到印度大学入学率及专业设置。印度国内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学习技术。而不是直接进入人才市场就业。

二、金融风暴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及政策回应下重要现象:

(一)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矛盾凸显。

在我国,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困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用人单位质量明显下降,金融、经济、房地产等用人单位数量、招聘岗位相比2008年大幅减少,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比较大,金融、会计、投资等专业的应届生面对比较严峻的现实,外资、合资企业减少招聘名额。总体来看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许多高校正从人才培养环节着手调整,国家也出台诸多政策,以应对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

(二)学科专业失衡。人才适用性经受考验。

2009年以来,国内低技能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迅速衰减。与此同时,我国的“技工荒”却仍然持续。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仍有较大的空间。但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必须要有大量的技术工人作为支撑,这就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实际上,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一直不能很好地满足这种人才需求,而与此同时,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却出现就业难问题。目前国内就业市场处于结构性的失衡状况,也显示出国内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严重不匹配的情况。这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教育是否能“学有所用”这一问题。

(三)高考降温,新“读书无用论”抬头。

重庆、湖南等地区,“读书无用论”抬头。重庆万名应届高中生放弃高考。这些考生多是农村考生。就业形势严峻,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不如打工挣钱等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

(四)考研、留学人口大增。

由于金融危机,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现在不是到企业工作和创业的有利时机,当前的就业形势使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究生或留学以规避就业竞争,待就业形势好转再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部分毕业生就业出路转向政府,也导致公务员考试人数激增。

三、危机与变革:回应危机的深入思考

(一)全球视野中的历史启示

历史上曾经发生数起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种危机发生的频率加快。近三十年来几乎每十年发生一次,而且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几乎影响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然而,全球性危机中有何历史经验,有何启迪呢?透过危机,我们也发现,每次危机过后世界经济都有一次快速发展过程,每一次危机的发生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世界上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家,经过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兴起,促成经济新一轮发展,而教育在其中也经受重大变革。

历史地看,更广泛的意义上。危机往往为教育带来大发展的契机。从世界发达经济体发展轨迹来看,经济转型、兴起与发展需要大批新型人才,这给教育发展带来巨大发展空间。而危机发生与应对时期,对于具有忧患意识、远见的国家,往往也是教育新政密集出台期和大发展时期,表现为教育大投入、大变革、大转型,从而带来教育观念、教育发展结构等等的调整与变化。就国家层面来说,充分利用危机时期经济调整的有利时机,大力改革与发展教育,培养和培训大批新型劳动者,使经济调整与高质量的适应性人才培养相呼应,已经成为一条重要经验。而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国家将教育视为走出金融危机困境,在未来竞争中立足的有效途径。

(二)回应危机中的教育反思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篇4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计量;会计计量观念

一、知识经济的含义与特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定义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主要特征有:

(一)知识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产业经济形成的基础,生产要素的转换是一切产业经济变化的根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将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就一个经济组织而言,知识就是它所拥有的各种经营权、专利权、商标权、管理能力等的统称。知识作为智力劳动的成果,是具有价值的。

(二)新技术产业是主要的产业,不同的产业支柱决定了产业经济的性质。知识经济是智能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实现的是低耗高效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技术更新将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随着我国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利用网络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无阻。并且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沟通时可以有效的提升办事效率,更好地完成布置的任务,提高效益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计量的冲击

(一)计量对象的扩大。

1.我们知道传统的计量也没有把智力资产纳入到计量范围。对智力资产,国际流行的观点是:

①人力资本。指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经验以及为客户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员工知识更新、共享公司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以及员工对公司的态度等。

②结构资本。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信息技术系统、企业形象、知识产权等,还有企业特有的能力系统。

③客户资本。指企业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潜力,包括品牌、长期客户关系、公司信誉、营销渠道、专利及专营合同等。

2.对于某些收益来说也应该纳入到计量的范围内。由于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人们对决策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很多的经济学家不仅主张以现实重置成本对资产计价,而且还主张以产出价值而不是历史投入价值计价。这不仅需要对资产的价格进行估价,而且还需要测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并且对于在未来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未来,无形资产在社会、企业的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来大的同时,无形资产的摊销在各个会计期间如何分配,往往缺乏精确的标准,使之在配比计算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任意性。所以说旧的计量系统缺乏对企业某些损失(负的收益)的确认计量,企业的损失包括显性损失(经济损失)和非显性损失(智力资产损失、时间损失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传统会计无法对非显性损失进行合理计量。这些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然是不妥的,把他们纳入到资产收益核算范围是这个时代的要求,那么就要从计量对象上将其纳入。

(二)对会计观念引发新的思考。在传统会计观念中,是利用数量来确定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知识经济对这种传统会计计量观念有了一定的新的改变,使得现阶段在知识经济下的会计观念更适合现阶段的核算任务,可以有效率有质量的完成相应的工作部署,并且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传统会计计量理论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要。会计计量是指利用货币或者其他度量单位来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衡量,在利用传统的会计计量进行衡量的过程中,通过数字的表达可以明确经济业务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会计计量的这种理论下,经济业务的衡量更加方便效率也会更高。但是在知识经济中,传统会计计量理论已经无法全面的对发生的所有的经济业务进行价值衡量,传统会计计量更多的时候是基于劳动力理论进行的,但是随着经济业务的多样性,传统会计计量理论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要,因此造成对于传统会计计量理论的冲击。

三、会计计量在知识经济推动下的完善方向

(一)对资产进行全面的计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现阶段资产的类型也逐渐增多,并且在无形资产中的项目类型也各种各样,因此应该跟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对无形资产划分的范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扩大,以确保在进行资产的计量过程中可以更加全面完善。

(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损失和收益的问题,在对收益资产进行核算的时候应该更加全面的同时,在对企业资产损失也应该更加全面的进行核算。因为在企业进行项目经营的过程中,会计计量对于企业的收益和损失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衡量和判断,而在对会计计量进行修正的过程中,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认识,并且对企业内部存在的损失进行全面计量。

(三)会计计量的改革应该基于成本理论之上。由于成本理论在进行会计计量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漏洞,这些漏洞也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而造成了成本理论不能满足现阶段知识经济的需求,而本身成本理论中也存在着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所以在进行会计计量的完善的过程中,也应该参考原有的成本理论的内容,确保会计计量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发展给了会计的计量环境以极大的影响,必将要求我们在整个会计计量体系的设计、运用过程中以一个积极创新的态度来进行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玉荣.知识经济与会计计量创新浅探[J].财会月刊,20xx.6.

知识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篇5

知识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兴起,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增加我国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会开辟新的就业领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但与我国存在的大量劳动力供给相比,无法满足需要。为此,必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失业问题。

作 者:李华明 LI Hua-ming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经管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刊 名: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年,卷(期): 24(5) 分类号:F249.2 关键词:知识经济   就业   失业   knowledge economy   employment   unemployment  

浅析知识经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篇6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次次石油危机的出现,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石油危机引导工业经济逐步走入资本经济,同时引导科技更快的地向低实物资源利用的软科学领域发展。人类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后逐步迈向信息化浪潮——知识经济。

全球性的经济运行模式正在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00年前替代了农业经济的工业经济,正在逐步被另一新型的经济模式替代,它就是知识经济。

一、知识经济理论

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

知识经济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具有八大特征:(1)资源利用智力化 ;(2)资产投入无形化(3)知识利用产业化;(4)高科技产业支柱化;

(5)经济发展可持续化;(6)世界经济全球化;(7)企业发展虚拟化;(8)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化

二、知识经济通过全球化经济直接对我国企业产生影响

1、对企业内涵的影响

首先,决定创办企业的不再是资本,而是知识和技术。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人力和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力量而不再是驱动力,而知识将成为关键性的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其次,在企业里,拥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地位迅速上升,举足轻重。

第三,企业的成功在于企业内技术人才拥有的正确的知识和技术。这

一点,将深刻地动摇原有企业内的所有权基础,深刻改变企业的内涵。

2、对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会发生根本变化,将从对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经验、技术和经营规模以及开发、加工、营销产品的能力等方面转变为以下几个方面:觅集、创造和更新智力资产的能力;智力资本和有形资本的有效配合能力;通过智力资本出现的资源最佳配置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力等。

3、对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

首先,创新和服务将替代传统的控制和管理。依靠不断找出需要以及解决办法之间的联系。成功企业所提供的价值多来自于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以及把上述两方面连接起来的专门化战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务。

其次,企业的柔性管理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企业管理将更注重人的因素,更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实施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和潜能,发挥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有效地协调生产组织、生产群体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三、我国企业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1)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开发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主要以知识作为战略资源,而知识资源的传播与使用不受时空限制,在运用过程中又能创造出新的知识来。企业必须提高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企业的管理者要有战略眼光,瞄准国内国际网络创造出来的信息市场,把企业自身具有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在此过程中又生产出新的知识资源,促进技术开发研究。

以IT行业为例,IBM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达40亿美元,而我国的联想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不到IBM的1/10。为此,联想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公司,投入更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并使企业从原来外购技术然后推广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化自主研发以后技术推广型的知识创新型企业。

(2)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充分认识知识的价值。

知识的价值是由包含在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的含量决定的。

以大众汽车为例,不断应用新管理和技术手段,通过增加汽车设计中微电脑应用面、增加工艺过程的自动化操作程度、增加业务管理中品牌化管理、增加机构设置中的扁平化和区域决策,充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产品技术含量。

(3)知识经济不仅要求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

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在企业管理的企业文化上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综合性的管理技巧和艺术。以海尔公司为例,海尔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目标,不断开拓进取,充实其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出了“先卖信誉,再卖产品”、“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以及“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真诚到永远”等理念。海尔集团也由80年代末期的亏损电冰箱企业向洗衣机、彩电、空调、电脑等其他领域推进,并逐步走出国门,打入欧美市场。正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中,海尔人特有的理念得以形成、巩固和强化,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引领了中国工业企业知识经济管理的新潮流。(4)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并占领市场。

全面转变市场营销观念,变开发与导向型为市场导向型是中国企业适应新知识经济形式的必然渠道。

以上海大众汽车为例,作为中国初期工业经济模式下最早的汽车合资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创造了汽车企业垄断中国汽车市场的神话。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世界品牌、技术、资本全面拓展,上海大众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和挤压;十年内从50%的市场份额下滑到到10%,而且国内汽车产销排名跌至四名左右。面对挑战,上海大众及时调整内部管理策略,变革开发、生产、计划、销售、市场和服务之间的关系,从组织架构上、从业务流程上、从理念上重新建立市场导向型的企业运行模式。上海大众一路重振雄风,到2008年底重新牢牢地坐上中国汽车企业的头把交椅。

结束语

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知识经济正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带来更好的际遇。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有利于在新的世纪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之路。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篇7

一、教育心理学积极促进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英语教师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教学过程管理的执行者, 能力的高低会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好坏。教育学指导英语教师如何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 加强知识结构的优化, 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为背景, 精深的英语专业知识为主干, 具备相关知识为必要补充, 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边界的复合性的主体知识。如英语教师翻看相关专业书籍词汇学、语言学、英美文学、高级英语等, 对英语教师来说不仅是“温故而知新”, 其自身的英语知识有了一个量的拓展和质的深化, 而且英语教师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讲授英语文化知识。

二、教育心理学积极影响英语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指导英语教师用整体发展的观点, 观察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利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能够引导英语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个性的千差万别, 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高低,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而独特的生命, 自由幸福地发展是学生的需要。英语教师对待学生, 不能厚此薄彼, 更不能分三六九等;英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进步, 更要关注学生心灵的发展, 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三、教育心理学指导英语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英语教师和同学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产生安全感, 乐于接受英语教师的教育和影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同时也能唤醒英语教师的教学热情与责任感, 激励英语教师专心致志地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相反, 英语老师和学生关系紧张, 互不信任, 彼此戒备, 将会干扰英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降低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在英语教学中, 根据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 英语教师要考虑周全, 公平对待学生, 兼顾到英语水平高、中、差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让英语水平差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被关注、期望和同等对待, 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四、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英语教师科学运用教学方法

教有法而无定法。反复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重新审视研究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表现, 加强自身教学的反思, 有助于英语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情境是多变的, 在课堂教学设计及运用策略中, 英语教师根据课堂情境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从学生实际出发, 突出重点、难点, 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知识的讲授有不同的层次,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 既发挥我们英语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英语课文讲解过程中, 英语教师可让学生找出知识点, 提出问题, 然后教师引领同学分析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再举例讲解知识点, 另外拓展相关的知识满足程度好的学生。运用词的联想与搭配扩大词汇量, 丰富英语语言表现力;学生英语基础好的话,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总结这些琐碎的英语知识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如学生英语基础不好, 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讨论查找资料。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指引下, 英语教师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 选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加强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教育学心理学帮助英语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英语知识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领会与掌握都要依靠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不能包办代替, 英语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明确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转变学生学习态度, 把英语的学习看做是终生学习而不是阶段性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英语和汉语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母语和外语的相近结构和不同结构特征, 利用心理学中学习的迁移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 防止或减少负迁移的出现。汉语和英语的相似结构, 汉语的影响正迁移到英语的学习中会对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如果学生把汉语不同于英语的特征迁移到英语的学习中, 就出现了负迁移产生错误。英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 以教师的“教”为主导,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英语知识。

摘要:英语教师在工作之余学习教育学心理学, 并把其合理内核运用到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能积极促进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能促进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了解学生, 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积极引导英语教师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 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改进英语课堂教学,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师,英语教学,学生

参考文献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篇8

摘 要 本文以甘肃省会宁县两个乡村 调研的数据为依据,并借用从当地教育局、财政局及统计局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了当地的教育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当地艰苦的生存环境、财政投入的不足和高校市场化改革是影响当地教育发展的面临困境的主要因素的观点,并对当前财政对教育支出不足的方面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 教育支出 农村经济 助学贷款 财政支出

一、引言

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着持续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4%,三十年经济强劲态势的增长使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农村经济也有了长久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经济增长带给我们的影响。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3.91%,而与城市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相比,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比例却相比较低。对当前中国来说,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我国农村的教育费用支出随着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日益增大,且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收入增加幅度。

2.基本概念:教育支出是指培养一名学生到其参加工作可以对社会做出贡献时所付出的全部花费。教育是和纯粹公共商品及纯粹私人商品有区别的混合商品,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共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私人需求。教育的支出成本有公共成本与私人成本之分。教育的公共成本属于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是指由国家负担的成本,比如各级政府的教育拨款、教育设施投入及教育补贴等。教育的私人成本是与国家支出的教育成本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学生家庭为其所支付的教育费用的总和,包括学杂费、文教辅资料等的花费。在中国,国家的教育拨款是构成教育成本的主要部分,但它并不是教育成本的全部,学生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即私人成本也是教育成本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家庭来说,学生上大学后的费用支出是很大的一笔家庭支出,对农村家庭来说更是如此。

3.研究地区:甘肃省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区,自古以来,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在这里的人民生活异常艰难。干旱少雨的情况一直以来都是会宁县的基本县情,会宁县年均降水量为340毫米,而年均蒸发量却1800毫米,年均蒸发量为年均降水量的5.3倍。1985年会宁县由甘肃省定西市划归白银市辖管时,国内生产总值仅0.79亿元,全部财政收入35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9元。到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也不过28亿左右,一般预算收入只有31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1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异常艰苦的国家级贫困县,却享有西北大地高考“状元县”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会宁县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发展困难大的地方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会宁实际情况的教育发展路子,实现了当地教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连续二十多年来改写着教育实践的神话,创造着新的教育奇迹和教育辉煌,形成了经济穷县与教育强县之间存在巨大反差的会宁教育现象。在会宁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有许多人在不断地研究和总结会宁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寻求会宁教育发展的真谛所在。

二、会宁县教育面临的困境

会宁县现有58万多人口,15万多户家庭。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县已累计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5万多名,平均每十户农民家庭就出4个大学生。按此推算,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向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输送的五万多名学生超过现有人口的百分之十,其中每30户家庭就有1人获得硕士学位,每150户家庭就有1人获得博士学位。会宁教育超常规的发展,成为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脊梁,为全县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人将甘肃会宁与江苏如东、湖北黄冈并称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三驾马车”,然而,会宁县毕竟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会宁县培养一名大学生对家庭的影响程度之深也是其他两个地区无法与之相比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高校巨额学费的支出,给这个地区的部分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债务危机,也使部分已经脱贫的家庭重新负债,出现了“教育返贫”的现象。

如果每个家庭按5口人来计算,则2006年会宁县农民户均纯收入为8375元,相比之下,农民家庭微不足道的收入和高额的教育支出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目前,一名高中生在当地每年需支出约4000元,一名大学生一年至少需支出1万元。按照此数值计算,如果家庭中有一名大学生,则教育支出将是家庭收入的1.2倍;如果家庭中有一名高中生和一名大学生,则教育支出是家庭收入的1.6倍;如果家庭中有2名大学生,则教育支出是家庭收入的2.4倍。

在这种情况下,既要生存又要支付学费,借钱贷款成为农民家庭唯一的出路。在我们调研的甘肃省会宁县甘沟乡袁岸村及会师镇南十里铺村,90%的农村家庭因供给或曾经供给大学生而负有债务,其中负有5万元以上债务的占80%(供给两个大学生的负债8万元以上);80%的家庭因教育支出发生的债务,一般需要8-10年才能还清,而特殊家庭(指单亲或是特别贫困的家庭)则需要15-20年。还有一项数据显示:一个本科生的培养成本,相当于像会宁这样的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①。

三、对会宁县的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1.薄弱的县乡级财力难以支持庞大的教育投入。如下表1为“十五”期间与2006年全县县乡级财政收入及教育支出的对比材料②:

由此表可以看出,与“十五”期间相比,2006年虽然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十五”期间有所提高,但经费投入的比例仍然很小,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十五”期间,全县教育总投入为60521万元,其中国家和省拨的一、二期“义教”项目、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工资性转移支付为53336万元,相当于同期GDP总值的9.6%,全县预算收入、勤工俭学、社会捐助也仅为7185万元;2006年,全县教育总投入为21986万元,其中国家和省拨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两免一补”、一期“义教项目”和工资性转移支付为20800万元,相当于年度GDP的12%,县上预算外收入、勤工俭学和社会捐助为1186万元。本级财力对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由于投入不足,举债办学的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负债8000多万元,高中阶段负债2000多万元,使得举债办学的局面一时难以扭转。

2.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难以保证日益增长的教育支出,举债上学的现象十分普遍。截止2006年,全县仍有重点贫困乡23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82%;有重点贫困村212个,占全县村总数的72.4%;有绝对贫困人口7.32万人,低收入人口11.41万人,加上因学返贫人口5.68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3.69万,低收入人口1.99万),则已统计到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1.01万人,低收入者人口为13.4万人,贫困人口总数为24.41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4%。2006年,11万绝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在676元以下,13万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在676元至942元之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75元(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构成),如表2所示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要素及比例:

3.我国高校市场化改革。高校的市场化改革是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适应这样一个重大改革,对我国少数贫困地区来说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以会宁县为例来说,在1997年高校双轨制之前,会宁县考上大学的学生家庭基本上没有多少的欠债,并且已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在通过各种方式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会宁县1997年至2000年考取的大学生中,目前欠债的人数和额度都较小,有一部分已还清了全部债务。在2000年高校全面市场化改革后,部分家庭因为学生上大学所欠的债务与日俱增。

四、政府已实施的部分政策措施及对其的一些建议

1.继2006年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以奖、助、补、贷、免、减为主要内容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自主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扩大了资助学生的比例,从制度上为解决家庭经济的学生上学提供了保证。

2.会宁县相关银行也积极开展了助学贷款事项。2000年至2006年,中国农业银行会宁支行累计发放各类助学贷款2531万元,为全县7321名贫困学生提供了帮助。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发放助学贷款59万元。2007 年8月29日,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三部门联合在甘肃会宁举行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地区签约仪式,正式启动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发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49万元,涉及18个院校的106名学生。

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关注下,会宁县的教育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由于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等原因存在很大的缺陷,对于会宁和全国的部分农村地区来说,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来考虑来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1.对于农村教育面临困境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从解决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入手。只有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了,农村的教育问题也就能更好的得到解决。对此,国家可以给予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与支持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农民收入。

2.对于西部较为落后的地区,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教育经费安排上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以改善这些地区的办学条件。

3.增大财政对教育事业支持的力度。在教育投入方面,政府部门应该考虑加大投入,改善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4.成立教育公积金。可由政府出面的形式,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筹集专项资金用于解决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以防止在短期内有些家庭无法筹集到大额的资金用于学生费用支出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郭鹏鹏.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研究——以陕西省岐山县北郭村等为例.

上一篇:虎年搞笑短信祝福语下一篇:《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