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后果(精选8篇)
摘要:次贷危机引起的动荡已经影响了实体经济,体现在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等领域,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尤为严重。其次,次贷危机现在已迅速深化为一场全方位的金融和信用危机,也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迅速影响国家最多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极为深远,全球最初都低估了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次贷危机
世界范围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层面,也就是第一个发展阶段,说的是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第一次接近成为一种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已成为真正的全球现象”。①这次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1)生产全球化,也就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西方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转移到距离原料和市场最近、劳动力最便宜的发展中国家 ,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东方廉价劳动力成本结合起来,力求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2)贸易全球化,首先是世界商品贸易数量急剧增长;其次是世界贸易市场的结构转换,不仅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世界转移。(3)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活动主体是跨国公司,它们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主要获利者。②全球化研究的第二个层面,就是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著作,把全球化与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联系起来 ,从而使全球化研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根据美国新左派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观点 ,资本主义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 ,就是一个世界体系,由中心区、半中心区、边缘区组成的世界体系。中心区利用边缘区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向边缘区销售牟利,并控制世界体系中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③这也就是说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发展趋势 ,它的发展动力就是资本最大限度追求利润、无限扩张的欲望。④。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化研究正面临一系列十分艰难的重大课题 ,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严峻时刻 :全球气候问题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 ,石油、粮食、水以及一系列人类生活资源的供给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波动和潜在危机 ,恐怖主义和民族(或种族)分裂主义的猖獗 ,再加上核武器的威胁,这一系列问题都已经全球化了,成为全球性问题、全球性危机。⑤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指出了全球化与 “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危机之所以越来越频繁和剧烈,就是因为随着产品总量的增加 ,亦即随着对扩大市场需要的增长 ,世界市场变得日益狭窄了 ,剩下可供榨取的新市场日益减少了。”⑥“一他们认为资产阶级克服危机的手段是: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⑦马克思强调这种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的生产总是要经过一定的周期性循环。它要经过消沉、逐渐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和停滞等阶段。”⑧
他认为这种危机的本质在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使利润率的下降成为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在某一点上和劳动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发生最强烈的对抗,因而必须不断地通过危机来克服”⑨。换句话说,经济全球化是要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把生产的社会性扩大到世界范围,从而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利润率的下降,这种利润率下降一旦发展到资本无法容忍的地步,就会出现经济危机。首先,次贷危机引起的动荡已经影响了实体经济,体现在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等领域,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尤为严重。其次,次贷危机现在已迅速深化为一场全方位的金融和信用危机,也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迅速影响国家最多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极为深远,全球最初都低估了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一、金融危机的危害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金融危机的深化将会继续影响到各个行业。首先,可以看到,在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导致经营不佳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经营恶化甚至破产。银行的破产使得危机已经延伸到房屋贷款以外的领域,同时房价下跌导致信誉危机的进一步恶化。逾期不付钱的信用卡持有者的人数急剧上升,银行将会出现更多的呆账坏账,影响到银行的利润水平和其他服务项目的业绩。其次,金融危机使全球股市下跌,加上通货膨胀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心理阴影,导致对未来的预期降低,影响到消费信心和购买能力、内需紧缩。第三,金融信誉下降导致银行紧缩银根,致使企业在短期内出现资金短缺。对那些特别依赖资金流的企业的影响尤为重大,他们能够得到资本的几率下降,企业现金流越来越少,加上消费不景气,导致实业萧条。第四,外贸企业出口下降,美国经济下滑,购买力降低,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美国企业、股市、政府债券上的巨额投资遭到重大损失。经济下滑、政府救市导致美元进一步疲软,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些发展对于依赖外国消费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说,维持生存愈加艰难。
二、金融危机的机遇
首先,金融危机提供了改变国际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其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摒弃过去产业中主打的中低端的产品,向高端发展,把低附加值的业务进行外包和剥离,通过产品定位的提升,服务于更加广阔的全球市场,产生更大的辐射效应。第三,金融危机将倒逼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到主要依靠内需的道路上来,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美国第四,打造高质量的本地化管理和专业技术团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立足内生增长,培育先导产业。实现经济内生增长,有利于降低国际金融风险,而强调技术进步则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经济明显具有对外依赖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非常紧密。美国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会影响到中国商品的市场。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已出现明显的下降,包括对跨国公司和本土出口企业均影响甚大。在沿海地区,很多中小企业已经破产或面临破产的威胁。其次,会影响到中国的原料进口。美国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定价中心,美元是世界主要的计价货币。美国的金融危机,已影响到了主要商品期货市场的资金供求和美元币值,从而造成了原油等主要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中国是世界上的原材料进口大国,对于那些以这些进口原材料为加工对象的企业来说,价格的剧烈波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显而易见。第三,会影响到中国的投资及投机市场。美国是中国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美国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其自身的流动性异常紧张,这必然会影响到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据粗略估算,即使不算外汇储备减少的量,近两月流出我国的资金超过了800亿美元。例如,一些以中国的房地产为主要投机对象的资金撤离中国市场,造成一些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下降。这次金融危机,我国的金融资产和实体经济都受到冲击,市场的信心面临挑战。金融危机的形成和发生自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内涵,心理动力是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经济活动也不例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信心危机。“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应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同样需要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和坚强的信心。沉着应对,采取对策,克服困难,不仅可以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还会通过战胜危机使我国的经济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1.经济危机必然存在只要是自由市场经济体系都存在经济周期,都会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危险。一百多年来人们作过各种尝试,试图解决经济危机问题。马克思的办法是干脆抛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转为计划经济,计划经济里不会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经济危机,市场经济只有死路一条。
2.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经济危机的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后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战前与战后经济危机的共同的主要标志。
战前与战后不同之处,主要是在货币、金融危机方面。在战前的危机中,一般是通货紧缩,物价下跌,银根吃紧,利率上升,银行挤兑并大批倒闭;而在战后的危机中,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膨胀政策以及其他原因,从1957~1958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开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期间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反常现象。
主要表现是: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
四、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过去我们讲: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拼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社会生产的增长,市场上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但是现在应该讲:某个特定行业,造成本行业价值虚增,由社会买单。使得全体公民相对贫困,买不起房产,股票等被他们操控的产品,造成需求衰退的连锁反应。现代经济危机不是产品过剩,而是虚假财富过剩。
政府预防现代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要像打击假币一样打击虚假财富进入流通。
从本质上说,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劳动分配的不公平。市场体制具有两极分化的弊端,自由竞争自由分配不但会提高生产力,也会导致劳动成果的不均衡分配。虽然,这次经济危机是由次贷危机造成的,但是次贷危机的根源是大量的资本无法创出利润,所以,资本家鼓吹贷款,甚至贷款给那些次级贷款人来产生虚假的消费需求,刺激生产,导致虚假繁荣。
五、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经济周期危机往往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繁荣时爆发,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这时达到最尖锐的程度。危机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环节出现,然后迅速波及各个部门,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混乱。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在萧条阶段,商品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现象有所缓和,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但过剩商品还未完全销售出去,社会购买力仍然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停滞状态。
萧条阶段之后,市场情况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局面,于是,萧条阶段过渡到复苏阶段。
在复苏阶段,由于市场的扩大,价格开始上升,利润渐有回升,从而刺激着资本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社会生产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进入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
在高涨阶段,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必将再次爆发。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下一个周期。
七、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地位和主要原因
进入80年代,伴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各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空前加强。自1980年至1996年,全球贸易规模几乎增长了两倍。全球贸易额在世
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85年占29.8%上升到35%。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5%的年均增长速度。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是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特征之一。1996年,全球跨国公司提供了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与此相关,在过去10余年里,世界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近30%。经过大规模的跨国兼并和重组,在许多重要的生产领域,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甚至唯一的生产组织者,它们将整个世界纳入其统一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可以认为,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过去20年里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各国社会经济变革的综合反映。
首先,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使许多原本并不存在的市场迅速浮现,同时也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特别是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成为推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其次,全球性的非管制化与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障碍。80年代初,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市场作用的非管制化时代,各国在取消贸易和资本流动管制方面迈出了相当显著的步子。无论是各国内部的市场化改革,还是贸易和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都意味着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一个更有利的制度环境。
再次,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化与创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术条件。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不仅交易的制度环境日益宽松,且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不断涌现。这些创新,加上电子计算机远程终端的广泛运用,加快了交易速度,从而为资金在国际间的快速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近10年来,发达国家投资基金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7个主要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用于国际投资的资产比重已从80年代末的7%增至90年代中期的10%以上。
最后,以关贸总协定(后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协调机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八、经济全球化的代价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
国际游资的存在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国际游资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制造者或推动者,扮演了危机传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尽管仍然可以继续探索各种有效监管措施,但对国际游资的完全控制则是不可能的。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欧元利率区启动),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经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对于欧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跨国公司在国际间进行了大规模资金转移,对东道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消极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是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
关键词:QE2,资产泡沫,通货膨胀,政策取向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表示,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前进一步购买6000亿美元的两年半至十年期长期国债,每月购买量约为750亿美元(即QE2),与此同时将维持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在0~0.25%的区间不变。这是自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后至2010年3月美联储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实质上是美国以邻为壑的“不流泪的赤字政策”,这不禁使人想起尼克松时代美国财长康纳利说过的一句话:“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麻烦。”那么,QE2究竟会对美国和世界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后果?我国货币政策如何应对?
一、QE2实施的经济背景
(一)美国经济陷入通缩泥潭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为了应付金融危机,美联储推出了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随后的三个月中创造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储备,其目的在于稳定美国的金融体系,期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由8800亿美元扩大至23000亿美元。此举虽然稳定了金融市场,拯救了银行业,但对就业和消费的帮助不大。在经济增长仍然没有起色、消费提振乏力(2010年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48.5)、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见表1),美联储认为,在扩大赤字和降低利率杠杆无法使用或者没有效果时,通过大规模的购买国债可以压低长期利率,迫使市场接受低利率,使投资者增加诸如股票、房地产等其他资产的购买,一旦资产价格上涨,将会通过财富效应增加消费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正是由于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消费与投资需求严重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治理通缩、提振经济成为了美联储启动QE2的直接动因。
(二)世界经济复苏不平衡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跌宕起伏,全球各大经济体或多或少都受到冲击,各国经济困难重重,世界经济跌入低谷。进入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的苗头日益明显,各国对经济的预期也由悲观的“L型”或“U型”底转为乐观的“V型”底。从总体上看,虽然世界经济衰退已经告一段落,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但却非常不平衡,见表2。
以上数据表明,全球经济复苏极不平衡,发达国家整体来讲复苏非常缓慢,新兴市场国家复苏较为强劲。正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较为强劲的复苏为美联储QE2的实施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QE2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
总体上,QE2对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美国可能从中渔利,也可能自吞苦果;二是给步履蹒跚的世界经济进一步复苏蒙上一层阴影。
(一)QE2将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后果
笔者认为QE2对美国国内经济可能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后果:一是提振实体经济,走出通缩困境;二是重新复制资产泡沫,酝酿一场新的金融危机。
1. 提振实体经济,走出通缩困境
QE2是继QE1后,美国国内消费提振乏力、投资不足和失业率居高不下情况下启动的。从理论上说,QE2有助于压低美国的长期利率,起到鼓励投资的作用;美元贬值则有助于刺激美国出口,从而为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量美元资金流入股市,将令美股价格上扬,产生财富效应,让国民觉得经济在改善从而扩大消费。对此,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在2010年11月17日称,QE2是帮助美国经济加快复苏、降低失业率的必要手段,可以在未来两年内为美国创造出70万个工作岗位。就QE2出台后对美国经济、金融的即时市场影响看,目前还是正面影响,具体表象为:美国三大股指上扬,金价走高,美元汇率走低,呼应了大剂量刺激政策的出台效应。
其实,美国历史上也曾经实施过类似于QE的货币政策。如大危机期间上台的罗斯福总统在实行“新政”的1933年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6月5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1934年1月10日,又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货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通过增发货币,促使美元贬值,增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扩大了出口,增加了就业,美国经济最终走出了通缩的困境。
2. 催生资产泡沫,酝酿金融危机
QE2是一把“双刃剑”,前美国财长康纳利所说的“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麻烦”只说对了一半,应该说:美元不仅是美国的货币,也是我们的货币;麻烦不单是我们的麻烦,也是美国的麻烦。美联储的弱势美元政策不仅可能无助于其经济复苏,反而有可能复制以往的资产泡沫,酝酿下一场金融危机。
美国经济当前既有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又存在严重失业问题,已明显陷入“米德冲突”。
有数据显示,美国2010财年预算赤字高达1.3万亿美元,仅低于2009财年的1.4万亿美元。而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1日向国会递交的2011财年预算开支报告,2010财年预算赤字将达1.56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6%,创下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失业率在2009年以来一直在9%以上徘徊,且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已经降到0~0.25%,跌入“流动性陷阱”。从企业扩大投资意愿看,美国依然处于投资周期的大底部,短期内缺乏新兴技术和产业变革来提振资本回报率,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动力依然不足,进入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周期还为时尚早;从银行增加信贷意愿看,银行惜贷严重,信贷增量下降,银行现金在全部资产中的占比从历史平均的3.2%上升到10%左右;从消费者提高消费意愿看,当前美国消费者仍然处于去杠杆化的阶段,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处于前所未有的高位,个人收入依旧处于低增长甚至下降的通道。因此,QE2难以解决美国国内当前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正如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美国需要更多旨在推动经济复苏的财政刺激举措,量化宽松也仅仅是将长期贷款利率下调0.2或0.3个百分点而已,在刺激经济方面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由于当前美国居民“去杠杆化”仍然存在,产能过剩使企业的投资意向非常弱,银行体系堆积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这些钱暂时没有进入资产市场,而一旦QE2产生预期的效果,即通过压低长期利率而催生资产泡沫,那么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也将很快去追逐各种资产。尤其是美元持续贬值,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和国际结算货币地位动摇后,在海外流通的占全球2/3的欧洲美元可能大量涌向美国去购买资产、商品,从而催生超级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导致一场新的更加严重的金融海啸。
(二)QE2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后果
QE2对于正在复苏的世界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必将产生诸多不良后果。正如美国前财长康纳利所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麻烦”。这些“麻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破坏世界经济秩序
美国启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国际投机资本争相流入的目标市场。据专业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2010年11月9日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3日的当周,环球股票基金累计吸引到37.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其中新兴市场基金吸引到的资金占比逾85%,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首当其冲。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抗击热钱流入,巴西政府把金融操作税调高至6%;韩国企划财政部宣布政府将支持关于对外国投资者的国债收益利得征收14%预扣税的相关立法,并将加快促成立法程序的通过;泰国政府宣布对境外投资者投资泰国债券市场获得的利得征收15%的预扣税。菲律宾、印尼、秘鲁、阿根廷、厄瓜多尔、乌克兰、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等也推出或计划推出各种管制措施。随着外汇管制范围的扩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秩序混乱,世界经济继续复苏受阻。
2. 加剧全球通胀和资产泡沫
由于美元是一个定价货币,所以大宗商品的价格必将有所上涨。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对刺激全球通胀和资产泡沫的效果将立竿见影。
在全球货币总闸门被打开的大背景下,目前全球通胀率略高于3%,这意味着全球实际利率为负值,约为-0.6%左右,通胀率的升幅已经超过了名义利率的升幅。其中,标准普尔高盛8种农产品价格指数2010年迄今上涨了30%,粮食价格飞涨导致的粮食危机很可能成为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对全球的又一次重大冲击。截至2010年9月,联合国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23%。作为食品工业给养的这些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了下游产业链的价格上涨,面包、蛋糕、巧克力、饼干价格纷纷出现联动性上涨,作为普通民众生活必需品的粮食正沦为资本盛宴的投资品。与此同时,大量资金不可避免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与楼市,催生这些地区资产泡沫。为了抑制通胀和资产泡沫,紧缩型的财政金融政策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加大,正所谓“美国感冒,世界吃药”。
3. 转移或缩水世界财富
由于美元是世界上独占鳌头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在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储备及国际金融交易中分别占48%、61.3%和83.6%的绝对优势,因此“美元本位制”实际上已经演变为美国的“债务本位制”。美国利用美元货币的“估值效应”,通过增发货币以履行对外偿付义务或稀释对外债务负担。仅2002~2006年间,美国对外债务消失额累计达3.58万亿美元。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本质是就是债务货币化。2009年,全球外汇储备是世界GDP的13%,其中60%以上是美元资产,即5万多亿美元;国外持有美国的资产总额(不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已经达到2009年美国名义GDP的1.25倍。2010年7月至10月,美元对南非、土耳其、韩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货币分别贬值9.7%、9.7%、8.7%、5.8%、2.5%和2%,美元对人民币全年贬值3%。美元贬值将使世界各国的财富大幅减值和缩水,真可谓一场赤裸裸的财富掠夺。
三、我国货币政策选择
当前,我国面临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压力同时上升的局面,面对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与调整。
(一)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我国目前已进入标准的“米德冲突”,既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又存在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040亿美元,同比增长30%;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顺差821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2860亿美元。通胀方面,2010年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1~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2%。QE2将使我国的“米德冲突”更加明显。在此形势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追求内、外部均衡,将会导致我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为解决“米德冲突”,就需要为不同的目标制定相互独立且有效的政策工具,即满足“丁伯根法则”。对此,必须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运用支出调整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调节内部均衡;同时运用支出转换政策,调整总需求的内部结构,使得总需求的构成在国内吸收与净出口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通过有效的政策组合,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
我国的外汇储备过度集中于美元资产,目前将近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接近70%。QE2无疑会使美元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进一步贬值。如果美联储再QE3、QE4……,我国的外汇储备将进一步大幅缩水。对此,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乃当务之急。外汇储备资产由多个币种构成,即使美元贬值,但欧元等其他货币可能升值,一定程度上会相互抵消。不仅如此,在参考一篮子定价机制下,按照我国的贸易分布状况,拥有足够的各主要币种外汇可以提升我国央行在外汇市场对篮子中人民币兑某种外币汇率平稳运行的干预能力,从而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平稳运行,服务于宏观经济平衡大局。
目前,按照中国的国际贸易分布和石油贸易特殊性,美元结算量占整个中国贸易结算外汇总量约35%即可(美中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13%),欧元结算需16%,日元结算需12%,韩元结算需7%,港元结算需7%,东盟货币结算需10%,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等货币结算需10%,其他货币需3%。因此,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减少美元占比是完全可行的。
(三)扩大本币结算合作
在双边贸易和投资领域中,不用美元计价结算,可以减少受美元波动的影响,尤其是美联储滥发货币的影响,汇率风险更容易得到控制。早在2008年12月,中国就与越南、缅甸、俄罗斯、蒙古等8个周边贸易伙伴签订了协议,允许在贸易结算时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政策,世界各国采用去美元化的本币结算时机已经成熟。2010年11月23日,正在俄罗斯访问的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宣布,双方决定用本国货币实现双边贸易结算。我们要通过实行本币结算,逐步降低美元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支付结算及储备中的比例,消除美元化及货币错配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逐步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区域化进程。当人民币成为绝大多数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计价结算货币时,从根本上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时机就成熟了。
参考文献
[1]朱小黄.QE2背景下中国如何应对通胀压力[N].金融时报,2010-11-18.
[2]张礼卿.QE2的经济后果与中国的政策选择[A].第四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C].2010.
[3]王恬,董力,王方.世界政治格局渐趋均衡经济复苏后劲不足[N].人民日报,2010-12-20.
[4]闾海琪.美国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果严重[N].上海证券报,2010-12-28.
回顾欧债危机的显现,始于从2009年底随着评级机构对金猪五国的评级下调,市场开始担忧这些国家的债务问题会愈演愈烈。到了2010年初,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担忧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对希腊、葡萄牙、爱尔兰五国中的三个国家。希腊的10年期国债从1月底低点的0.92(对应的收益率是6.85%)做微弱反弹后直线下降至5月7日的0.65(对应收益率11.15%)。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原因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各政府为了拯救银行而发的大量国债以购买银行的坏资产,冰岛没有陷入本轮欧债危机就是因为当初国家没能力拯救银行没有大发国债。
同年(2010)5月9日,欧洲财长会议通过了到当时为止最大的动作,建立欧洲稳定机制(EFSF),由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7500亿(4400亿来自16个欧盟国家,2500亿来自IMF,60来自欧洲应急委员会基金)欧元来购买不同的有问题的国家国债。这包括在此之前5月2日IMF及欧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予希腊1,100亿欧元的救助。
从2010年5月的稳定机制推出到2011年11月间,欧洲一直在寻找努力稳定主权国债价格的稳定,市场一致认为,意大利国债是关注焦点(它的债市是全球第三),其收益率7%是一个警戒线。欧央行也不忌讳这一事实,每当意大利国债收益率超过7%,便不断购买来压制其收益率。但在此期间,不断发生一系列让投资者不安的事件,首先希腊民众在5月20日举行了第4次反对消减工资的示威游行;其次,10月份在民意调查中受挫不得不提出将来主权债务危机需要有私人投资者一起来负担而不是德法的纳税人;第三,11月爱尔兰国债发生猛烈下跌,导致最后被迫接受救助及其附加的紧缩条件;第四,希腊税收情况与2010年5月救助时的条件相差甚远,评级机构Fitch于2011年1月下调希腊国债直至垃圾债;第五,8月份投行开始普遍预期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法国宣布120亿欧元的赤字消减以及9月份标普评级对敏感的意大利国债进行了降级,奥巴马表示欧债危机可能对美国及全球经济产生影响,等等。
事实表明,若没有更彻底的解决方法,欧债危机将愈演愈烈。出于强大的国际及内部政治压力,欧盟终于决定于2011年12月8-9日再次召开欧盟峰会。所有上述努力的一个共同点是没有量化宽松(印钱)而是“冲销”(sterilization):资金来自于银行筹集来的高利息的存款。虽然后来又提出当时认为较大动作的将EFSF的2500亿资金杠杆方法——只保前25%损失使得等同面值效应等于10,000亿的救助也证明是远远不够。
由于吸取了前两年努力但成效不佳的教训,这次峰会推出一个3年期的长期再融资计划(LTRO)。之前2年的救市计划不同,LTRO首先是量化宽松(QE):先印钱借贷给银行,通过银行来购买不同的国债(如之前所述,欧央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购买国债)。另外,它是无上限的,意味着任何银行都可以来借,只要有抵押资产,抵押多少没有的上限。第一轮规模去年12月底宣布有523家银行申请贷款共计4890亿欧元(其中2880亿是旧债换新债),第二轮LTRO结果于今年2月底公布,有800家银行参与共计5290亿欧元(其中2200亿是旧债换新债)。
虽然LTRO初期,市场担忧此计划可能只会缓解3期年内国债问题,更长期国债问题不一定能解决。从股市反映及市场最敏感的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来看,LTRO措施确实起到了危机迄今为止最好的作用。
如何盘点本次欧债危机处理的对与错?回顾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及其后阿根廷债务危机,发达国家对这些(小兄弟)国家提出最合理的两字解决方案:紧缩。它们照做了很快起到了效果。可是当同样的危机发生在欧美(老大哥)身上时,为了选举及自己执政期内的舒适,它们采取的方法是同步印钱。小国家其实知道老大哥要解决问题也只有紧缩两字,可是它们没有发言权。理论只有上帝能阻止发达国家印钱,可惜上帝不管经济。
作者系工银全球精选基金经理
【摘要】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缺陷,多重监管机构之间难于协调,信息很难共享,监管部门金融监管理念落后。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确立适度监管原则,完善金融监管模式,加强金融监国的国际合作。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自由化。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金融动荡发生越来越频繁,1987 年华尔街股市崩溃、1992 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7 - 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美国开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2011 年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直接影响到全球股市、期货市场、原油价格等各个方面。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内容和理念,逐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一、金融危机下国际社会金融监管改革。
金融衍生品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以及信息分享机制不畅给金融监管带来的障碍,2008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促使美欧各国探寻和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框架和规则。
( 一) 《巴塞尔协议Ⅲ》。
受到了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催生,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通过了《巴塞尔协议Ⅲ》,新的巴塞尔协议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成为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引发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和重组。为了创造出更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协议主要做了以下修改: 第一,提高银行最低资本要求,增强资本质量; 第二,提出新的计量指标,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三,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提高整个银行业在危机中的恢复能力; 第四,引入杠杆率指标,把控银行风险敞口。
( 二) 美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
美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是“两级多头式监管”,中央和地方两级都拥有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权力,多个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机构对金融行业进行分业监管。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2010 年 7 月,美国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 重建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其对金融监管制度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1) 组建联邦级的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 ( FSOC) ,负责识别和防止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系统性风险,促进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 2) 组建全国保险监管局( ONI) ,主要履行保险行业的监督、咨询、建议和信息交流等职责。( 3) 成立全国银行监理署( NBS) ,负责对所有联邦特许存贷款机构、外国银行实施审慎监管。( 4) 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署( CFPA) ,将原先分散在不同监管部门的消费者保护职责予以归并,统一执行保护消费者权益职责,对金融产品提供机构进行检查,对损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金融机构和市场行为实施处罚。
二、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问题。
( 一) 金融行业经营模式的变化。
中国加入 WTO 之后,金融行业逐步对外开放,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国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模式业也开始带有一定的混业特征。
首先,监管当局对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一个金融企业的法人机构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业务。1999 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同年 10 月,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2000 年 2 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又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获准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2001 年 6 月,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以后,可开办代理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代理保险业务。其次,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的子公司混业经营,即一个金融集团或者非金融集团通过控股或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在集团内部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混业经营在提高金融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 二) 金融创新的发展。
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开展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这些业务本身来源于证券业和保险业,“银证通”、“银券通”等银行业务品种的使用使得大众通过银行网络就可以直接进行证券投资。保险企业的创新金融产品、混业经营的势头尤其明显,新的涉及多个金融业务领域的保险产品不断涌现,如投资联结保险就横跨保险业和证券业两大金融业务领域。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 一) 中国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
【摘要】:2007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简要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其法律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品信用监管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距离发生于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性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会反复出现呢?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成因是什么?它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以及我国应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或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上述问题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美国过度投机、消费超前、过度透支、金融机构过度膨胀、金融创新过于超前、监管缺位、金融责任失责等方面。
(一)房地产市场降温
可以说房价下跌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美国房价上升,大众买房热情高涨,各金融机构为了争取房贷,对于借款者的要求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收入情况不甚良好的借款者,也可以通过消费信用买房,但是需要承担更高的利率,在经济景气的时候,他们有能力还房贷,然而当房地产开始降温,一方面他们的资产开始缩水,另一方面收入可能下降,这些刺激贷款者就有可能被迫断供,这又影响到那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的收入,从而影响其还款能力,如此层层相扣,恶性循环导致了次贷危机。因此房地产市场降温,是信用链条中断的第一环,是诱发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
(二)金融衍生品创新过度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金融衍生品的最重要的创新之一,美国的房地产金融机构在给购房者提供房贷之后,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以便能提供更多的贷款,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出售给银行,再由银行将这部分资产证券化,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出售给各类投资者。借款者未来偿还抵押贷款所支付的本息,就成为房地产金融机构向MBS的购买者支付本息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本来很具有风险性的基础资产经过层层信用增级,甚至可以将评级调高至A,而投资者根本无法清楚辨别经过层层包装过的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状况,因此有些人甚至倾其所有投资于次级贷款衍生品上。通过层层包装、层层衍生,本来客观存在的风险被掩盖了,因此,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是危机存在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
(三)过度投机
投机是市场的润滑剂,但若是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就会严重损害市场稳定的基础,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回顾历史上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几乎没有一次不与过度投机有关。无论上世纪30 年代的经济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投机行为泛滥、不注重风险管控而引发的。
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传统上以赚取佣金收入为主、对资本金要求很低的投资银行,大量介入次贷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目前,投资银行从事的业务中很多与衍生品相关,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需交少量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大额交易。“钱不够就借”,投资银行实际上悄然变成了追逐高风险、高回报,使用高财务杠杆化的“对冲基金”。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在市场较为宽松时,尚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填补交易的资金缺口,而一旦信贷紧缩,自身财务状况恶化,评级公司降低其评级使融资成本上升,便可能造成投资银行无法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
(四)金融市场监管缺位
早在2004年初,美联储已经注意到贷款机构放松贷款标准进行贷款活动,但从鼓励消费的角度,美联储仍然支持包括次贷在内的另类贷款,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统计,2005年一季度,次优贷款的拖欠率为10.25%,而次贷拖欠率高达15.75%。2005年12月,金融监管部门才开始拟推出监管指引,2006年9月份这份指引最终定稿。而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开始爆发。由此可见金融监管的不力是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美国超前的消费模式是美国现有的经济所不能支持的也是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原因。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仅使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倒闭、危及实体经济,还将改变经济政策导向,它对我国的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出口增速减慢,GDP增速放缓
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美国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美国经济迅速衰退,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导致中国的GDP增速减慢,据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22.3%,回落4.8%,尤其是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放慢。显然,如果出口增长速度放慢或下滑,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势必放慢。中国2008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率仅是9.9%。
(二)外汇储备管理和对外投资的风险增加
目前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在金融全球化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格局下,管理如此大的规模的外汇储备并保证其保值增值,是有难度的,而中国一向缺乏境外成功投资的经验,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大量的美元储备投资于低风险美国国债,结果却遭受汇率损失。
(三)是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更加严峻
我国的经济结构确实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也早已采取措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比如说限制“两高一资”企业的投资和出口,适度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商品出口退税率等。然而,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涉及到新技术、新市场的开发,更涉及到就业市场的稳定。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打乱了我们既定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步骤,一些原本兴旺上升的行业形势大变,企业不断破产,失业人数尤其是农民工暴增,迫使我们不得不逆转政策导向,保就业、保增长,推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三.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
一个有序市场的基础是法制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一旦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
(一)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中国金融法律体系仍存在不少弊端,无法保证金融活动合理、有效、规范地实施。首先是配套法规不完善,大法不少,实施细则和其他规章制度却不配套。其次是法律法规普遍缺乏科学定量,实际执行中尺度不易把握,可操作性不强。
如上所述,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尚有不足,应尽快完善金融法律法。同时,制定与金融法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并对原颁布的有关法律制度进行清理,对不适应的条款进行废除或修订。
(二)加强对金融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
金融系统要正确处理发展与监督两者的关系,坚持把防范案件和金融风险的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与业务同布置、同检查。要严查密堵变通、违规经营、帐外经营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对各类投融资和贷款的变化、使用状况合规性搞好调查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置违规违法问题,保障各项金融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维护好正常的金融秩序。
(三)增强金融法制意识
要大力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教育,讲求良好的个人品质和操守,保证人人知道哪些能做、那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不断加强金融队伍建设,增强金融从业人员金融法制意识,加强考察和考核,严格把好用人关。
(四)加强法律监管
针对国际上银行、证券、保险混业经营的新趋势,应本着“监管先行”的原则,以立法形式确立我国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以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进行统一监管,消除金融监管中的盲区。为此,亟需制定统一的“金融业监督治理法”,就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宗旨、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机构的职权与责任、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同时改变现有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在操作层面上的不足,将监管行为涵盖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金融机构日常经营、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等各方面。
纵观全文,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和监管不力。政府不应该将经济危机风险交给市场去承担,而应主动通过法律等手段来监管金融风险,并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维护经济稳定,探索危机应对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蔡奕.跨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法律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2].朱大旗.确保金融安全关键在于以法治促进金融体制和金融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N].上海金融报2007,5-8.[3] 黎四奇.对我国有问题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的实证分析[J].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2.[4]郁洪良 陆凯旋等.新编国际金融概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0)
本文主要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新要求进行了一些探讨。首先简要的介绍了金融监管的缺失对此次金融危机所应负起的责任,接着对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引言
此次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无异于一场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地震,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失。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在反思:一向自诩拥有世界最健全市场经济制度的美国为何会发生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金融监管的缺失为此次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而美国的监管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疑为我国金融监管再次敲响了警钟。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所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全球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尚未能够深入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从而侥幸躲过一劫。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很重视金融监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金融监管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将越来越明显。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市场准入的限制导致国有资本为市场主导的局面
市场准入监管是金融业监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金融业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在我国,一个稳健有序的金融体系应是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国有金融机构、民营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在我国,不管是开拓相关金融新业务,还是设计新金融机构等,都必须要经由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执政部门担心机构的过度准入会导致无序和失控,从而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垄断地位不断加强。
(二)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不断积累
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应是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并重的市场。目前,我国在金融法规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出台了多不的金融法规,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尤其是在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上,还缺乏相应的推出机制。所以,当金融风险暴露的时候,金融监管部门职能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关铝来解除金融风险,而在救助和关闭金融机构过程中的个人债权也通常由政府垫付,这种举措不仅加剧了主要债务人的道德风险,还有可能诱发金融机构的盲目扩张,累积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
(三)监管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在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上的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在监管制度上的可操作性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并且相应的惩罚措施单一;在存款保险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银行评价制度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位现象,并且监管的透明度相对较低;监管的信息化程度低,监管软件开发不足的现象也非常突出。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的完善
(一)加快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脚步
(1)建立正确的合规性监管理念和方法。金融监管部门应转变传统的合规性监管的方法与理念,充分发挥监管的导向作用,积极音带和督促中资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设,促使监管与合规产生有效的互动。首先要明确重点,将监管重点转向外部督促和外部评价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状况,引导银行积极的参与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二是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及时的向银行提出改建意见,督促银行进行改进。
(2)制定出台“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导手册”。相关监管部门要根据中资银行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导手册》,以进一步明确银行内部的`合规责任,以及相关合规部门的地位、作用、职能结构等等,从根本上保证银行合规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并实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首先是,完善银行的风险预警机制,以便为商业银行的退出奠定相关基础。银监会应该在借鉴国际银行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银行的风险评预警体系,要确定问题银行和重点的银行监控对象,并且建立这些问题银行的风险管理档案,以强化对整个银行体系的监管。
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过程中的作用,改变现有的行政强制干预。银监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市场为基础的处理手段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的作用,逐步减少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直接干预。
(三)完善金融监管方式和多样化监管手段
(1)由合规性监管为主转为合规性监管与风险监管并重。风险监管与风险控制不能适应金融创新发展的要求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风险监管是中国金融体制不断进行市场化和国际化前进的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的金融稳定以及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当前中国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此种金融监管转移的过渡,可以从完善金融法规制度,填补法律漏洞,通过行政手段规范金融机构经营着手,并逐步通过市场调节预防,分散或转移风险。
(2)提高银行监管手段技术含量。改变现阶段计算机仅运用在办公自动化和支付清算系统,要加大对监管操作方面运用的投入;重视监管软件在监管工作中的运用,并加强监管软件开发;加大投入,提高跨地区、跨国境共享监管信息的电子化程度。
三、总结
不可否认,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质量好的产品获得相应高的市场价格;质量差的产品获得相应低的市场价格;产品技术创新幅度越大, 获得的利润率越高;产品技术创新幅度越小, 获得的利润率越低。从这个角度讲, 市场经济制度的确是一种非常公平的竞争制度。但是, 一方面的公平并不代表全方面的公平。相反, 一方面的公平往往意味着另一方面的不公平。市场经济制度在市场交易方面表现出来的高度不公平性, 恰恰与它在市场竞争方面表现出来的高度公平性密切联系在一起。
市场经济制度不仅是一种竞争制度, 更是一种交易制度。从市场交易的角度讲, 所有行业一律平等。任何行业不论其技术进步看上去有多大或多快, 都没有权利用自己一天的劳动换取他人两天的劳动。任何行业都应当以成本价与他人发生商品交换。只有以成本价交换才是等价交换, 才是公平交换。任何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卖出商品的行为都是不公平的, 都对他人构成剥削和掠夺。
然而, 为了激发人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积极性, 为了促进技术创新, 为了鼓励市场竞争, 为了实现经济快速繁荣的目标, 市场经济制度允许和鼓励人们以高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允许和鼓励人们通过不等价交换获得利润差价, 允许和鼓励人们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差价。不仅如此, 在现代社会里, 哪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的利润率最高, 哪个企业就被确立为人们学习和敬仰的榜样。这就造成现代社会市场交易不公平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有人可能认为, 尽管卖方总是试图以高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但是市场交易是买卖双方自愿的事情, 在交易过程中有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 买方并不比卖方不关心自己利益, 因而商品的交易价格最终会在相互对抗中回归成本价格, 实现双方交易上的公平。事实上, 这是不可能的。有句老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还有句老话说得更好:“买的不如卖的精”。就有关产品的各种信息的获得和掌握看, 买卖双方总是处于一种不相称的地位, 人们把这称之为“信息不对称”。基于此, 在交易过程中卖方相对于买方总是处于有利地位, 因而商品的市场价格在总体上总是高于其成本价格。
或许还有人认为, 尽管商品的市场价格在总体上高于成本价格, 但对于每一个人而言, 既是卖方又是买方, 既赚别人的钱也被别人赚, 所以利润差价最终会相互抵消, 达成公平结果。事实上, 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各个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幅度各不相同, 这也就使得各行各业的利润率千差万别。例如, 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 有的行业的利润率竟高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而有的行业的利润率却只有百分之几甚至更少。利润率的巨大差异使得市场交易往来的利润差价难以相互抵消, 贫富两极分化迅速发生。
必须指出, 从某种角度讲, 利润率的两极化是市场敏感性和灵敏度的一种体现。利润率两极化程度越大, 说明市场敏感性和灵敏度越高, 市场竞争公平性越高, 市场交易不公平性也越高。利润率两极化程度越小, 说明市场敏感性和灵敏度越小, 市场竞争公平性越低, 市场交易不公平性也越低。利润率两极化程度, 既是市场竞争公平性的标尺, 也是市场交易不公平性的标尺;既是市场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力度的标尺, 也是整个社会贫富两极分化速度的标尺。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与市场交易的不公平性成正比。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整个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速度成正比。
其实, 贫富两极分化并不是最令人担心的问题。最令人担心的是, 在市场竞争机制的迫使下, 在不公平交易风气的熏陶下, 在贫富两极分化态势的影响下, 人们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怀着一颗公平心相互对待了, 转而以一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敌对主义的态度相互对待。人们不再关心对方, 再也不把对方公平对待。人们在交易中为了牟取私利, 不惜相互对抗、相互为敌、相互利用、相互倾轧,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甚至苦心钻研孙子兵法。我们不得不反问我们人类自己, 市场经济制度究竟要引领人类走向何方?难道经济繁荣是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和目标吗?难道为了经济快速发展, 我们可以不顾一切和舍弃一切吗?
秦统一中国后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同时,以法律形式废除了战国时流通于各国的铲布币、刀币、蚁鼻钱和圆钱,在圆钱的基础之上,推出全国法定的唯一流通货币“秦半两”。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即20两;铜钱为下币,单位为0.5两。金铜比为1比40,现在的金铜比达到1比6000,金相对于铜升值了150倍,也就是说铜矿资源相对于金矿资源要丰富得多。可见,铜在我国古代作为钱币原材料多么珍贵。
秦始皇以“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赋予古钱币,代表不可逆转的皇权,作为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柱,这一理念在中国几千年的钱币文化史中便被历代君王和百姓所接受。
自“秦半两”问世以来,这种方孔圆钱(孔方兄)的货币形制—直持续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开创了方孔圆钱2000多年光辉的历史。
实际上,中国的钱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尽管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但真正使用金属铸币只能追溯到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晚期。考古学往往用山西保德商墓中出土的“无文铜贝”作为佐证。在此之前,我们的祖先们用一种天然海贝作为货币,并且这种贝币存在了很多世纪。
青铜的冶炼成功为先秦时期货币的铸造提供了契机。
春秋战国时期,有四种由(青)铜铸造的货币。一种是流通于中原地区的铲布,实际上不是布,而是一种农具铲形状的(青)铜铸造的货币。第二种是流通于楚国的鬼脸钱,又称蚁币钱,一种铸成椭圆形类似于铜贝的货币。第三种是流通于齐、赵、燕等国的刀币,由(青)铜铸成刀的形状的一种货币。还有一种是战国时期流通于我国北方的魏、秦等国出现了圆形铜铸币圆钱。
在这一阶段,除了青铜被选择为货币的载体之外,黄金这种被称为天然货币的金属,据记载,战国时期的楚国在贵族中流通一种“爰金”,实际上是一种形态怪异的金币。这种金币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黄金铸币。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由青铜铸造而成,只是形态不同罢了。到了秦代,中国统一了货币,市场上流通的是由铜铸造的“秦半两”铜钱,上流社会还流行一种形态和“秦半两”一样的金钱。此后,铜钱—直延续到清代。
统一铸币应该是始于汉武帝时期的西汉。
漢武帝时期,铸币由地方收归中央,“孔方兄”货币实行标准化,统一由铜铸成五铢钱(24铢等于旧制1两),也就是说1枚五铢钱相当于约6.5克铜。这个铸钱标准一直持续到唐代初期,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得最久、最成功的一种钱币。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公元621年,唐高祖改币制,废五铢,铸“开元通宝”,规定径8分,重2.4铢,每10文为1两,每1文的重量为1钱,两以下采取十进制,10钱1两的进位制由此诞生了。开元通宝钱的问世,结束了自西汉以来延续700余年以重量五铢命名铸币的传统,开创了通宝、元宝钱体系,自唐朝起,钱币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了,而改称“宝”,或通宝、或元宝、或重宝、或其他什么宝。自武德四年铸行开元通宝钱起,至1916年“洪宪通宝”止,通宝、元宝钱体系沿用了近1300年,其生命力之长久,在世界货币史上罕见。
从汉代到民国初期长达2000多年的五铢钱、通宝、元宝钱币流通过程中,与此并行还流通铁钱、银两和银元。
汉代以后,钢铁冶炼越发成熟,为铁钱铸造创造了条件。
历史上,铁钱始终是“钱”体系中的一个补充,它除了币材、币值和购买力不同外,和铜钱的形制、币文、铸造等总体上均无什么大的差别。铜半两产生后,铁半两开始出现,五铢、开元钱制首先表现在铜钱上,然后才有铁钱,铁钱与铜钱形影相随。
历史上出现大量铁钱的时期有三个,一是公元523年—535年南朝梁武帝政府铸行四种五铢(即四出五铢、大吉五铢、大通五铢、大富五铢)铁钱,禁止铜钱流通。这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铸行铁钱,并成为当时的本位币。二是五代十国,由于国家分裂、政治动荡导致经济凋敝,货币流通混乱,铁钱在民间流通。尤其在十国,不仅统治地区广大,人口众多,不少政府大量铸造铁钱,数量巨大,造成币值下跌,政府为挽救铁钱的流通,下令以1当10与铜钱并行流通。五代十国先后铸行“永隆、天德、乾封泉宝、永通泉货”等各制铁钱。三是宋代,由于宋朝的经济极度繁荣,铜钱不能满足商品交易活动,政府铸造了大量的铁钱,和铜钱按一定的比率同时在市场流通。此外,清朝也有短暂的铸造铁钱的历史。
—方面是因为中国的铜矿资源不丰富,有时在特殊时期时铜矿供应出现问题,于是用铁钱来补充;另一方面是民间私铸铁钱,以铁钱代替铜钱。终其原因,还是因为铜资源短缺造成的。
历史上,在平行运行的货币中,还有一种货币非常重要,那就是银和金。尽管中国使用银金属作为货币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是真正把白银在流通领域当货币使用还是始于宋朝,白银货币有碎散的,也有5两、10两、25两、50两,甚至1000两的,类似于现今流通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水浒》中描写的场景中有很多是用碎银来支付的,可见宋朝在民间中银两的使用非常普遍了。
从此以后,除了明朝初期有50多年的禁止金银交易外,白银实际上已经登上了中国货币体系的舞台。
金作为货币,主要表现为储藏手段作为保值和国际支付手段使用,真正的民间流通是极为少见的。
白银作为中国的货币进行流通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国家的金属货币,赋含该金属的矿物资源必须丰富并且还必须具备有冶炼和高超的铸币技术。
从以上分析可知,铜钱一直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流通货币,它是基于中国品质优异和储量够用的铜矿、锡矿和铅矿资源。考古学成果较公认的铜绿山、铜陵和云南的东川是中国历朝造币的主要铜矿产地和技术精湛的青铜制造技术。而银恰恰相反,中国独立型银矿其实是很少的,尽管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政府极力鼓励开采银矿但成效甚微。
明朝从开采银矿方面得到的白银收入,可以在《明实录》中找到比较完整的记录。明朝每年平均的銀课收入大约10万两左右,进入明后期实际上不足10万两。全国银课在最多时每年仅达到10万或12万两而已。明朝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约占世界GDP总量的30%,每年政府财政收入为银两在130万两(1528年)到436万两(1577年)之间,每年政府财政支出为银两在241万两(1528年)到595万两(1551年)之间。可见,每年国库银两中产于本国的白银占财政收入或支出的白银比仅仅2%—5%。市场流通中这个比例更小,国产的白银在古代中国的经济社会中微乎其微。
白银的供应缺口从哪里来?
国际贸易是解决白银缺口的唯一办法。从此,中国经济这条船被绑在了世界经济的轨道上,中国人从明朝开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前,由主导世界的经济到帝国的没落,到底是谁之过?
与古中国货币的钱不同,古欧洲国家以银为主要交易货币。由于贸易经济的发展,欧洲在中世纪后期(10世纪后,相当于中国唐朝末期)就广泛使用金、银作为交易货币,到了15世纪,由于中国时至宋朝一明朝初期,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融入到了全球贸易体系,白银出现短缺,陷入“银荒”。
于是,欧洲人就开始了在全世界寻找金、银。1492年哥伦布到了美洲,1498年达-伽马开辟了绕道好望角抵达印度的新航线,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为西方世界的航海家打开了通往美洲的大门。1545年和1548年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在波托西(今属玻利维亚)和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发现的特大型银矿。大量低成本的美洲金银自16世纪开始流入西班牙。
之后,这些金银财富又通过国际贸易、金融操作、走私、海盗掠夺及战争赔款等多条渠道注入欧洲其他主要国家。有学者估计,这些金银总额的1/3—1/2最终都流入了中国。嘉靖之后,明政府开放海上贸易,凭借外贸出超优势,巨额海外白银滚滚流入中国,满足了明中后期不断扩大的白银货币需求。
清朝的情况和明朝大同小异。
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产量极少的白银最终大部分甚至取代了“钱”呢?
首先是因为中国历经几千年的青铜文化大量消耗了国内的铜矿石,并且在选矿工艺上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突破,限制了古中国对低品位铜矿石的开采,其结果是铜矿石不能满足古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唐代以后,中国经济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而当时技术条件冶炼的铜矿石短缺导致铜钱出现经常性的短缺,因而导致出现铁钱和纸币。金融危机已然出现。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以肯定地是从宋朝开始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铜资源危机,连铸币的铜都不够了。
其次是因为宋代以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用白银结算的货币被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导致中国国内白银大大增多,民间用白银结算逐渐增多,也是一个良币驱赶劣币的过程。
这种情况在现在还依然存在,非洲国家由于本国货币不稳定,通货膨胀太厉害,因而导致国内商品交易采用美元结算,政府再也无法阻止民间用美元交易。有很多非洲国家有这种情况发生,津巴布韦尤甚。
中国为了换回白银,必须勤劳工作,生产出大量的供全世界享用的物美价廉的各种商品。由于中国人口向来众多,可耕地较少,在科技不太发达的农耕社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抵抗北方游牧民族侵略会使得经常性的贸易不平衡。有的朝代还实行所谓“海禁”导致白银进项少,引起通货膨胀,实际上类似于现在的所谓金融危机。这种危机导致了民众对白银保值的需求,甚至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更甚,民众对白银进行藏匿。
完全依赖于它国的白银来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其危机先天就埋下了。对外贸易顺差是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东西,历史上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金融危机的后果】推荐阅读:
金融危机的应对10-03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09-07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10-14
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07-11
金融危机后的审计应对07-25
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10-27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11-18
金融危机防范措施10-17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2-24
美国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感想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