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遵守公共秩序.doc(共5篇)
班级: 姓名: 节次: 【活动目标】
1、我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小组讨论学校应该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活动重难点】
1、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活动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学法指导】自主、合作、交流
【活动流程】
【创设情境 激趣导题】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公共秩序”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说一说在学校学生应该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总结升华 拓展延伸】
1、课堂评价。
2、行动起来:做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好学生。
自评: 组评: 教师评: 三年级品德上册法制教育《遵守公共秩序》导学案第2课时
班级: 姓名: 节次: 【活动目标】
1、了解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3、通过学习,学生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学生。
【活动重难点】
1、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活动流程】
活动:遵守公共秩序的益处
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情感体验 明理导行】(10分钟)活动:我要做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小学生。
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1、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小组讨论,并且说一说自己应该怎么做?
【总结升华 拓展延伸】(5分钟)
1、课堂评价。
2、作业: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小学生?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讲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是教师在特定的场合, 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 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专家, 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所任课程的理解, 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 然后由听者评议, 说者答辩, 相互切磋, 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包括一门课的说课和一堂课的说课两种形式。“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属于教学时间为2个小时的一堂课的说课。
1 内容定位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面向高职院校一年级大专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从课程名称上可以看出, 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本节课属于道德教育部分的重要内容。
2 教材分析
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选用的教材是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系列规划教材, 该教材是专门为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本科生使用的教材相比内容比较简单, 淡化了知识性, 突出了职业性和实践性。此次说课的内容位于该教材的第五章第一节, 主要学习任务是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网络道德, 维护公共秩序, 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网络道德意识, 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
3 学情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学生大一时开设。大一学生感性、热情、活跃, 但是很多学生对公共基础课不感兴趣。许多学生是抱着要考勤、要平时成绩、没必要得罪教师的心态来上课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注意多举例子, 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 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比如让学生列举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 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的, 什么是不道德的, 什么是应该提倡的, 什么是应该坚决反对的。
4 教学设计
4.1 教学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有3个方面: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践行社会公德;遵守网络道德。其中践行社会公德是重点, 遵守网络道德是难点。
4.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讨论→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效果反馈, 教学时间为两个课时。
4.3 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3个内容具有前后因果联系, 故采用“提问启发, 步步推进”的方式展开教学:公民→参与公共生活→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所有公民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社会公德是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已经扩展到了虚拟世界, 我们也要遵守虚拟世界的社会公德, 即要遵守网络道德, 科学利用网络。
这样, 教学思路清晰, 层次清楚, 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4.4 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使教学富有实效, 此次课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讨论法、调查法4种教学方法。
4.4.1 案例教学法
在讲“社会公德遵守现状不容乐观”这一内容时举例, 2009年2月19日, 在湖南某新闻门户网站的论坛上, 有网友曝光了在长沙世界之窗拍到的惊人一幕:1名年轻女子骑坐在毛主席塑像上照相, 该女子的行为立刻引来网友的一片讨伐之声。无独有偶, 2010年8月13日, 5名青年男女骑坐在焦裕禄塑像上抽烟、拍照, 他们的行为也引来众网友的口诛笔伐。
在讲网络道德中“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这一内容时, 针对女生, 可举2008年“铜川一贫穷女生大学入学前夕会见网友被奸杀”的例子;针对男生, 可讲解“2008年约见女网友之十大雷人事件”;在讲网络道德中“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这一内容时举“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制造者”的例子。
案例教学法所举的事例一定要新鲜、风趣、震撼, 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4.2 视频教学法
在讲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助人为乐”时, 让学生观看“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魏青刚的事迹:进城务工青年魏青刚为救一陌生人, 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魏青刚见义勇为不留名的事迹感动了所有听课的学生。
4.4.3 讨论法
列举发生在某小区的一件事情:一业主晚上归来没有停车位, 就将爱车停放在草坪上, 第二天一大早, 发现有人将一袋垃圾倒在车的引擎盖上, 并在车上题字:你太不要脸。让学生讨论“草坪停车”和“车上倒垃圾”这两种行为。有的学生说停车的不爱护环境, 不讲社会公德, 倒垃圾的是好样的;有的学生说停车的不讲社会公德, 倒垃圾的更不讲社会公德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 使师生达成共识。
4.4.4 调查法
在课程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作业, 让学生调查校园里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调查结果有写10条的, 有写20条的, 最多的写了50条。
温文儒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咸阳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咸阳的主人,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咸阳,是当代咸阳青少年的共同责任和光荣使命,《咸阳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十要十不要”》准则正是表达了我们的心声。在此,共青团咸阳市委、咸阳市青年联合会、咸阳市学生联合会向广大青少年发出如下倡议:
一、遵守规范,争做文明模范。我们要树立文明意识,学习文明规范,分清文明世界里的好与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养成文明习惯。
二、遵守规范,争做文明使者。我们要充分认知不文明的危害性,积极主动倡导文明新风。让文明,在你我之间传递。
三、遵守规范,争做文明卫士。我们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和支持文明,主动监督和劝阻不文明言行,努力革除有悖公德、有违诚信、有损形象、污染环境、危害秩序等不文明现象,使文明形成广泛社会认同。
帝都涌动文明潮,社会和-谐万事兴!广大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贯彻《咸阳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十要十不要”》的要求,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文明之花在咸阳常开不败、绽放光彩!
倡议人:xuexila
日期:XX月XX日
看了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的倡议书的人还看
1.公共场合倡议书3篇
2.公共环境倡议书3篇
3.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
4.公司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
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老师要讲的是‘做一个遵守秩序的小学生’
同学们,在国歌响起、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在我进行演讲的时候,有谁没有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又有谁在窃窃私语,有谁将手插在口袋里,眼睛还在东张西望呢„„此时此刻,你可否注意到,你正破坏升旗仪式的规则呢?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常规是学生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一把量尺,测出一个人的自制力和自觉性。遵守常规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就像作为公民遵守法律一样。
为什么要提倡我们都遵守学校秩序呢?学校秩序代表着大家共同的意愿。遵守学校秩序,是对集体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大家都遵守,大家都方便。一个人的行为好坏,直接影响到别人和整个集体。如果你对别人,对班级不负责任,不遵守公共秩序,就会使集体荣誉受损,造成不良影响,像熟话说的:“一条鱼腥了一锅汤。”
首先,课堂上要有秩序,小朋友向老师问好时,你应该身体站直向老师发出由衷的问候;该发言时你应该举手示意或是讲究先后次序,而不是在那瞎举瞎叫;别人在回答问题时,你应该耐心用心倾听积极思考而不是只顾自己想的答案并且急于回答。
在参加活动要有秩序,小朋友们一定要做到整齐、快速并且安静的排好队。马上我们将迎来‘六一”儿童节了,老师先提前祝你们六一快乐。也希望小朋友在参加游戏活动时遵守纪律、遵守游戏规则,做个文明的好学生。
午休时为了大家能很好的休息,为了我们有第二个温馨的小家,那么我们每个人在睡觉时都应该做到安静,不吵不闹。下课铃声响后把自己的被子快速叠好,整齐平整的放好,安静的排队。
活动目标
1、学习互相谦让,知道人多时要排队,不拥挤。
2、从小培养幼儿讲次序的文明行为。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排队。
难点: 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次序的习惯。
活动
玩具一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把一筐好玩的玩具放在桌上,请全班幼儿同时上来拿,教师不提任何要求,观察幼儿是如何拿玩具的,并记住被挤的幼儿。
(1)提问:,刚才你们拿玩具时觉得怎样?(教师有意提问被挤的幼儿)
(2)讨论:
1、应该怎样拿玩具才能又快又不拥挤?
2、你知道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排队呢?为什么?
3、教师归纳:比如,看病要排队,买东西、玩滑梯要排队,就餐要排好队领饭。
二、请幼儿排队拿玩具到室外玩。
(1)指导幼儿有秩序地拿玩具。[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
(2)教师及时制止个别幼儿还抢、挤的现象,并请他重新排队。
三、小结:在生活中,因为想做同一件事的人很多,每个人都能谦让一点,都能自觉讲秩序,自觉排队,不挤也不抢,我们的心情就会很愉快,做事情就会又快又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意识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并且认识到排队、谦让的必要性。不过谦让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甚至是一次教学活动就能使幼儿自发产生的,需要老师、家长在以后的生活、活动中不断强化,才能使幼儿养成自觉遵守次序的习惯。
【法制教育遵守公共秩序.doc】推荐阅读:
学习心得体会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12-08
遵守纪律养成教育实施方案01-21
法制教育材料09-18
法制教育调查12-04
法制教育班会记录06-02
学校法制教育简报06-05
法制教育主题晨会06-13
初中法制教育教案06-26
聋哑法制教育讲稿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