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精选8篇)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篇1

一、课题:第三节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二、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理解汽油机正常燃烧的三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2,使学生掌握汽油机爆震的概念及爆震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 3,使学生掌握表面点火的概念及其对发动机的影响 4,使学生理解各个使用因素对发动机燃烧的影响 5,使学生了解发动机各种燃烧室的形式以及各自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重点

1,使学生掌握汽油机爆震的概念及爆震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表面点火的概念及其对发动机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化油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知道了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统是如何形成可燃混合气的,那么被吸入发动机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体是如何进行燃烧的呢?燃烧过程对发动机的性能有什么影响呢?

一、正常燃烧

1、点火提前角的概念 :火花塞跳火时刻到活塞行程上止点的曲轴转角称为点火提前角θ。

2、正常燃烧的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着火延迟(落后)期或滞燃期 ;第Ⅱ阶段速燃期或急燃期 第Ⅲ阶段后燃期或补燃期

二、不正常燃烧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主要是爆震和表面点火。1,爆震的概念 火花塞点火后,火焰相前推进时,末端混合气(最后燃烧的混合气)在压缩终了的基础上进一步受到已燃气体的压缩和热辐射,在火焰到达之前,出现一个或数个火 焰中心,迅速将末端混合气燃烧完毕,使缸内的局部压力大大升高,形成爆炸性的冲击波和尖锐的金属敲缸声。

2,爆震产生的原因---末端混合气自燃

(1)正常燃烧:有明显的火焰前锋,且逐层向外传播,直至燃烧完毕。

(2)爆震:火焰前锋未到,未燃混合气的温度达到其自燃温度而着火燃烧,形成新的火焰中心,产生新的火焰传播。3,爆震的外部特征

(1)气缸内发出尖锐的金属敲缸声,爆震噪声 ;(2)发动机过热(冷却液温度迅速升高);(3)示功图上的压力线出现锯齿形高频、大幅度波动 4,爆震对发动机的危害

(1)机件(活塞、连杆、曲轴、轴承等)过载、变形、磨损加剧,寿命下降(2)机件(活塞顶、气缸盖底面、缸壁等)烧损 ;(3)动力性、经济性下降

(4)促使积碳的产生 ;(5)燃烧产物高温分解出游离炭冒黑烟。5,表面点火的概念

凡是不靠电火花点火,而由燃烧室炽热表面(排气门头部、火花塞绝缘体或电极,燃烧室表面炽热的沉积物如积碳)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称为表面点火 6,表面点火的两种类型

(1)发生在火花塞点火以前称为早火(2)发生在火花塞点火以后称为后火

三、使用因素对汽油机燃烧的影响

1,汽油品质;2,混合气浓度;3,点火提前角;4,发动机转速;5,发动机负荷;6,积碳

四、发动机燃烧室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篇2

汽车发动机项目式教学

高职生基础素质较弱, 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论知识以工作原理、结构为主, 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时感觉枯燥、难度较大, 而项目式教学成为发动机理论知识学习的突破口之一。

项目式教学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 它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培养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形式而进行的教学, 即以项目带动教学。

项目式教学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的实践 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 侧重于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的讲解, 形成了“三个突破”。 (1) 教材内容结构上的突破。打破原有课程内容编写模式, 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 故障即是项目, 围绕常见故障、典型故障, 与各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技术总监开研讨会, 结合维修实践共同编写特色教材, 保证课程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前瞻性。如表1所示。 (2) 教师教学能力上的突破。担任本课程的教师都具有研究生学历, 在汽车维修企业至少脱岗实习半年, 参加过省级汽车维修技能大赛, 具备“双师”资格。与此同时, 我院长期聘任汽车4S店汽车维修技术经理常年授课, 保证在校专任教师及时了解汽车新结构、新技术, 紧跟汽车发展步伐。 (3) 学生学习态度上的突破。在项目式教学中,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采用各种学习方法, 如现场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导、启发和协调的作用, 让学生单独或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以获得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只依靠教师, 还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完成工作任务, 养成积极的、主动的、有团队意识的学习态度, 积极向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标准靠拢。

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媒体, 如黑板、教科书等, 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都显得十分有限, 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求, 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经逐步进入课堂教学领域。

发动机虚拟拆装的背景 近年来, 我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也开始注重汽车仿真教学平台的开发, 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汽车仿真教学平台的建设方面多采用引进招标成品商用软件的模式, 虽然软件的仿真水平较高, 如上海景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鹏达计算机系统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各类汽车仿真教学软件, 但存在引进成本较高、模块功能使用限制较大、知识结构升级困难等问题。

基于匹配实验室发动机的虚拟拆装 清楚发动机结构、理解工作原理是提高汽车维修技能的根本。基于实验室发动机型号研发发动机仿真教学平台, 解决了学生在进行发动机拆装时存在的以下困难问题:发动机型号与教材内容不匹配, 实践中发动机拆装部分环节有改动, 教师需现场再讲解, 事倍功半, 学生实践往往不了了之;可用于拆装的发动机数量不足, 造成学生实践周期过长, 影响教学进度;教学用发动机随着拆装次数的增多, 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增加了学生实践成本及学校支出。同时, 也解决了学院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汽车发动机虚拟装配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实践模式或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图1是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模块构成图。

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故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是教学根本。通过汽车发动机项目式教学与基于匹配实验室发动机的虚拟装配实习, 学生对发动机结构、名称、工作原理及相互连接已经有了深刻认识, 此时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应突出重点, 即汽缸盖拆装、活塞拆装、曲轴和凸轮轴拆装等, 实物拆装注重质量和效率。这样, 一方面是学生对前一阶段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学习的考查, 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项目式教学、虚拟装配实习教学模式的检测, 形成反馈机制不断完善的“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

此外, 通过汽车发动机拆装具备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能力, 如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气门拆装工具、活塞环拆装工具等, 让学生充分动手, 使用熟练。同时, 对发动机内部曲轴能否转动, 活塞环是否完整, 连杆螺栓、缸盖螺母是否完好, 附件是否缺少等都应作彻底检查, 上课时应保证完整无缺, 对易损件应在工位上备好。把一个完整的发动机交给学生拆装,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是对学生掌握整个汽车发动机知识的综合测评, 也是对专任教师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综合评定。通过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这一环节, 使学生再次加深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名称、工作原理及相互连接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提高汽车发动机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化率。同时, 在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过程中, 教师讲解汽车维修作业注意事项、诊断基本流程、各种维修工具、检测设备使用方法, 可逐步培养学生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满足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需求。

采用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虚拟拆装、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 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地、直观地认识汽车发动机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 深刻理解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为学生以后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完善教学素材, 降低教学成本, 提高汽车发动机拆装实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为专任教师今后从事汽车发动机相关科研奠定基础。

摘要:《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本文探讨了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采用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虚拟拆装、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项目教学,虚拟装配,故障诊断

参考文献

[1]黄艳玲, 吴兴敏, 李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0 (3) :51-53.

[2]崔树平, 张亚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的编写[C].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 2009:203-205.

[3]窦红梅.我校两项课题通过科技成果鉴定[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1) :74.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篇3

根据法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学专家的研究,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所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思路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这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与普通教育课程的不同。课程设计宏观流程为:岗位任务分析确定—专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流程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学习领域开发分析、教学计划开发制定、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为此,笔者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设计研究探讨如下。

一、课程设计方法和思路

以汽车机电维修岗位为依据,分析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确定行动领域;按照汽车维修生产过程系统化原则,进行课程知识的解构与重构,系统设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学习领域,完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通过教学条件的改善与教学情境的设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组成的学习领域开发团队,深入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调研,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依据岗位能力要求,参照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根据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按照能力的特点与教育规律,采取逐步提高的方式,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

二、课程建设目标

1.课程地位与作用。①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汽车发动机中每个系统、机构或总成维修的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来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汽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的综合化课程。

2.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采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形式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融“教”、“学”、“做”为一体;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实验实训室建设,开放实验实训室,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外讲座、成立车迷协会、开放实验实训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内容与结构

1.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以“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作为基本任务,包括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评价试验;发动机各机构、系统及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和检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发动机的总装调试、修竣检验及综合故障诊断等。使知识与能力达到有机的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标准的要求。

2.课程结构。①课程结构,即以汽车发动机中各个系统、机构或总成的维修为工作项目,每个项目为一个教学基本单元(模块);而对于每一项目(模块)采用综合化的组合,即将每一系统、机构或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和检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综合一起,使知识与能力有机的结合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一模块的知识和能力。②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作为基本任务,课程内容的组织以项目为导向,课程模块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工作任务、项目为导向。③学习领域设计。发动机拆装与调整学习领域依据汽车维修行业的真实工作过程,选择发动机各总成为训练学生能力的载体,共设计学习情境和任务单元。④课程实践教学。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相关职业能力的关系明确;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学完一个模块,能达到相应的实践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就学会了相应的技能,因而实践教学内容达到60%以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程教学采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形式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融“教”、“学”、“做”为一体。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现代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2.实训教学采用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模块和项目教学)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与产品、与技术服务结合起来;使知识与能力有机的结合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一模块的知识和能力。

五、课程考核

按课程模块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彻底打破以考试分数作为单一的学生评价体系。按照平时考评与期末考核、过程考评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平时考评占70分,期末考核占30分,期末考核采取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的、和谐的、切实有效和有用的教育。目前我国传统学科课程理念根深蒂固,真正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课程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设计研究,期待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我们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适合我国中职教育特点的职教课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篇4

XXXXXX学院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工程汽车学院汽修教研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一、课前分析

(一)生产实际分析

新发动机装配、发动机大修及气门出现异响时,都需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二)学情分析

授课学生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该班学生已经完成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正确使用一些日常工具,并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总体构造及曲柄连杆机构有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前两个模块的教学,该班学生在学习新课时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致,渴望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是他们的最大优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和对所学技能不愿多加练习,熟练程度不够,往往存在自以为是的误区。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学习优点和不足,在深刻分析他们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确定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和我校教学资源情况,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气门间隙的概念,领会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两次调整法进行四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根据与老教师的交谈、学过的学生的交流及自己教学经验,确定本次课的难点为: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我校对模块教学的要求,本次课实施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2名学生。由我负责每一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为了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本次课总体上采用边讲边练、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2.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了加深学生对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这个难点的理解,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彩色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生动形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新课,使学生觉得学的内容能解决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

4.口诀教学法:为了更快的使学生掌握两次调整法进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教学生“双排不进、不进双排”的口诀。

5.示范操作法:在实践操作时,先由教师示范操作,讲解操作要领和规范,然后学生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五)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

1.探究学习:研究四缸发动机曲轴布置、工作情况表、凸轮的形状等与调整气门间隙的关系,使其能够更好的领会本节的难点。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自主学习:通过布置作业与思考题,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网上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上课地点为发动机实训室。课前,教师应准备好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工具箱、发动机总成等;学生应准备好工作服、教材、笔记本、作业单、以及评价表等。

(二)教学导入设计

首先通过提问检验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举案例提出本节课的项目任务为“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

(三)气门间隙的概念

案例:根据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当气门间隙过小,将导致气缸密封性变差,降低发动机动力性能,使得发动机工作无力;当气门间隙过大,将导致进气不足,发动机冒黑烟,影响发动机的环保性。由气门间隙过大和过小对发动机造成的危害案例,现象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其自然的引出气门间隙的概念。同时将气门间隙的位置、气门间隙大小解释清楚,以便达到预期的知识目标。

(四)气门间隙调整的方法

采用对比教学讲述气门间隙调整的两种方法:逐缸调整法和两次调整法。先讲两次调整法法,后讲逐缸调整,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气门间隙的调整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两次调整法检查调整 DA462型发动机的气门间隙为例进行教学。

采用口诀教学法,根据发动机工作顺序1-3-4-2,以“双排不进和不进双排”的口诀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并讲解“双排不进和不进双排”的含义,使同学们更容易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特色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可更好的达到预设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通过随堂练习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探讨,增强同学们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的原理

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的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教师提问、串联知识点、实物教学的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达到预期的知识目标。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方式,回忆四缸发动机曲轴布置、工作情况表与调整气门间隙的关系,能够更好的领会本节的难点。

(七)项目评价、项目考核

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当堂反馈。

重视过程考核,注重能力评价,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重视项目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

(八)拓展资源、总结提高

在评价总结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知识的拓展,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九)作业布置、巩固强化

深入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练习,可以对其他型号发动机进行练习与研究。

作业布置填写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的实习报告单以及注意事项。培养同学们融会贯通的能力起到课堂延伸训练效果,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

1、检查方法

2、调整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指导 篇5

实验

一、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2.掌握发动机主要总成位置。

二、实验内容:

1.在汽车上确认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具体位置。2.对发动机进行总体拆装。

三、实验所用设备及工具:

1.汽车一辆。

2.发动机 12 台。3.系列工具 12 套。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

(一)原则:先附件后主体,由外向内逐步进行。

(二)实验步骤:

1.在汽车上找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具体位置。

2.对发动机进行总体分解。

1)拆下发电机

旋松撑紧壁紧固螺栓、调整螺母紧固螺栓,拧动调整螺母,使发电机靠近发动机侧,取下 V 型皮带,从发

动机前端卸下发电机与发动机的联接螺栓,取下发电机。

图 1-1 发电机拆卸

2)取下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3)拆卸正时皮带

拆下水泵皮带轮和曲轴皮带轮及正时齿轮罩盖,拧松张紧器紧固螺栓,转动张紧轮,拆下正时皮带。

注意:要标明齿形皮带的方向。

图 1-2 齿形正时皮带拆卸

4)拆卸分电器

拔下各缸火花塞高压线,拧下分电器固定螺栓,取下分电器。

图 1-3 发电器拆卸

5)拆卸水泵

拆下水泵固定螺栓,取下水泵。

图 1-4 水泵拆卸

6)拆卸气缸盖

先卸下气门室罩盖,按由四周向中心顺序旋松缸盖螺栓,以防缸盖变形。拆下缸盖螺栓,用橡皮锤锤松缸

盖,取下缸盖。

图 1-5 气门室盖拆卸

图 1-6 气缸盖拆卸

7)拆卸机油泵

拧松油底壳紧固螺栓,卸下油底壳,取下集滤器、机油泵及机油扰流板。

图 1-7 油底壳拆卸

图 1-8 机油泵拆卸

8)拆卸活塞

旋松连杆大头紧固螺母,取下螺母,取下连杆头轴承座。用锤柄轻击连杆大头螺栓,顶出活塞,将连杆大

头、轴承座装在一起。

注意:将连杆按顺序摆放好,以便下一次复装。

图 1-9 连杆轴承拆卸

图 1-10 活塞拆卸

9)拆卸曲轴

取下正时齿轮、曲轴前后的油封端盖,旋松并取下曲轴主轴承盖,抬出曲轴,取出上轴瓦止推轴承。

注意:不要跌落轴瓦,将轴承盖按顺序摆放好。

图 1-11 主轴承拆卸

图 1-12 取出曲轴)按相反顺序复装发动机。

实验

二、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零部件组成及各主要机件构造、作用与

装配关系。

2.能较熟练、正确地进行拆装。

二、实验内容:

1.分解发动机基体组总成。2.拆卸活塞连杆组。3.拆卸曲轴飞轮组。

三、实验所用设备及工具:

发动机总成 12 台,组合工具 12 套,气门弹簧压缩器 12 套,活塞环拆装工具 4 套,油封安装工

具 4 套等。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

1.机体组的拆装)按实验一中步骤将发动机各总成拆卸。)将气缸体反转倒置在工作台上。)拆下中间轴密封凸缘,拆下气缸体前端中间轴密封凸缘中的油封。)在汽油泵及分电器已拆卸的情况下,拆下中间轴。)拆下同步带轮端曲轴油封。)拆下前油封凸缘及衬垫。)按相反顺序复装基体组。

2.活塞连杆组的拆装)用活塞环拆卸专业工具依次拆下活塞环。)用尖嘴钳取出活塞销卡簧,用拇指压出活塞销,或用专用冲头将其冲出。)取出连杆轴承。)按相反顺序复装活塞连杆组。

图 2-1 拆卸卡簧

图 2-2 拆卸活塞环

注意:)对活塞做标记时,应从发动机前端向后打上气缸号,并打上指向发动机前端的箭头。)拆卸连杆和连杆轴承盖时,应打上所属气缸号。安装连杆时,浇铸的标记须朝 V 形带轮方向(发动机前方)。)安装活塞环时,应使活塞环开口错开 120 度 , 有 "TOP ”记号的一面须朝活塞顶部。

• 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按对角顺序旋松飞轮固定螺栓,取下螺栓,用手锤沿四周轻轻敲击飞轮,待松动后取下飞轮。)拧松并取下曲轴油封端盖紧固螺栓,用手锤轻轻敲击油封端盖,待松动后取下油封端盖。)拆卸主轴承盖及止推轴承,抬出曲轴。)安装时按相反顺序逐步进行。

注意:在新油封唇部涂润滑脂,然后用专用油封安装工具和锤子敲入油封,直至其端面与油封边缘齐平。

实验

三、曲柄连杆机构的零件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平面度的检查及维修方法。2.掌握各间隙的检查与维修方法。

3.掌握磨损、变形的检验与维修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气缸体、气缸盖及飞轮平面度的检查与维修。

2.气缸直径的检查与维修。

3.活塞环开口隙和侧隙的检查。

4.连杆扭曲量和弯曲量的检查与校正。

5.曲轴弯曲量、磨损量、轴向间隙及径向间隙的检查。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组合工具 12 套,直尺 12 把,塞尺 12 把,V 形铁,百分表及表架,连杆检测仪,平台。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

1.按实验二中的步骤拆卸曲柄连杆机构。

2.气缸体上表面的平面度的检查与维修。

检查气缸体上平面的平面度时,在如图所示六个方向上放置直尺,并用塞尺测量直尺与缸体上平面

之间的间隙,测得的最大值即为缸体上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其使用极限:铝合金气缸体一般为

0.25mm,铸铁气缸体一般为 0.10mm。

气缸体上平面的平面度误差若超过使用极限,应进行磨削或铣削加工,加工量一般不允许超过

0.30mm。

图 3-1 气缸体平面度检查

3.气缸盖表面的平面度的检查

检查方法与气缸体上平面变形检查基本相同,平面度误差一般不能超过 0.05mm,否则应进行修

理或更换。

对铝合金缸盖的变形多用压力校正法修理,即:将缸盖放置在平台上,用压力机在其凸起部分逐

渐加压,同时用喷灯在变形处加热至 300~400 ℃,待缸盖平面与平台贴合后保持压力直到冷却。

对铸铁气缸盖的变形一般采用磨削或铣削方法进行修理。但切削量不能过大,一般不允许超过

0.5mm,否则将改变发动机压缩比。

4.飞轮平面度的检查

直观检查飞轮工作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伤沟槽,用直尺、塞尺或百分表检查飞轮的平面度,应不

大于 0.20mm,否则应更换飞轮。

5.气缸直径的检查

使用 50-l00mm 的量缸表检查气缸直径。检查时应在上中下三个位置上,进行横向和纵向垂直测

量,如图所示。

图 2-2 气缸的测量

6.活塞开口隙和侧隙的检查

活塞环侧隙是指活塞环与环槽的间隙,用塞尺检查活塞环侧隙,如图所示。新活塞环侧隙应为

0.02-0.05mm , 磨损极限值为 0.15mm。

活塞环端隙是指将活塞压人气缸后,活塞开口的间隙,测量时,将活塞环垂直压进气缸约 15mm

处,用塞尺检查活塞环端隙,如图所示。

图 2-3 端隙的测量

图 2-4 侧隙的测量

7.连杆扭曲量和弯曲量的检查 图 2-5 连杆扭曲量的检测

用专用的连杆检测仪,将连杆轴承盖装好,活塞销装入连杆小头,再将连杆大头固定在检测器的

定心轴上,然后把三点式量规的 V 形槽贴紧活塞销,用塞尺测量检测器平面与量规指销之间的间

隙。

图 2-5 连杆扭曲量的检测

8.曲轴弯曲量的检测

用 V 形铁将曲轴两端水平支承在平台上,使百分表的测量触点垂直抵压到第三道主轴颈上,转动

曲轴一周,百分表指针所指示的最大和最小读数差值的一半即为曲轴的直线度误差,其值应不大

于 0.03mm, 否则应进行压校或更换曲轴。

图 2-6 连杆弯曲量的检测

9.曲轴磨损量的检测。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曲轴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其标准值应为 0.01mm,磨损极

限值为 0.02mm。超过标准要求时,可用曲轴磨床按修理尺寸法对轴颈进行修磨。

10.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测。

将曲轴撬向一端,用塞尺检查第三道主轴承的轴向间隙(配合间隙),新的轴承轴向间隙为 0.07

~ 0.17mm , 磨损极限值为 0.25mm。轴向间隙超过极限值时,应更换第三道主轴承两侧的半圆

止推环。

11.曲轴径向间隙的检测

已装好的发动机可用塑料间隙测量片检查径向间隙。)拆下曲轴轴承盖,清洁曲轴轴承和曲轴轴颈。)将塑料间隙测量片放在轴颈或轴承上,如图所示。)装上曲轴主轴承盖,并用 65N · m 力矩紧固,不得使曲轴转动。)拆下曲轴主轴承盖,测量挤压过的塑料间隙测量片的厚度,如图所示。新轴承径向间隙应为

0.03~0.08mm,磨损极限值为 0.17mm。超过磨损极限时,应对相应轴承进行更换

图 2-7 径向间隙的测量

图 2-8 轴向间隙的测量

实验

四、配气机构的拆装、调整与零件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配气机构的构造、作用及装配关系。

2.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3.掌握配气机构各零件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拆装。

2.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

3.气门、气门座、气门弹簧、凸轮的检验。

三、实验设备:

成套工具,气门弹簧拆装工具,V 形铁,平台,百分表,卡尺。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

1.配气机构的拆装)拆下缸盖上部所有附件。)拆下加机油口盖。)拆下气门罩盖,分数次逐渐均匀松开固定螺母;)取下气门罩盖压条。)取下气门罩盖密封条(安装时需要更换为新品);)取下气门罩盖衬垫(安装时需要更换为新品)。)拆下机油反射罩。)取下半圆塞。)拆下凸轮轴前端齿型轮紧固螺栓;)用专用拉器,取下凸轮轴齿型轮及键。)拧松凸轮轴支承盖的紧固螺母,取下支座盖。注意应先拆第 1、4 轴承盖,交替松掉第 2

、3 轴承盖。)拆下凸轮轴。)取下液压挺杆总成。)用气门弹簧钳,将气门弹簧座压下,取下气门锁夹,拆出气门弹簧;)取下气门弹簧座、气门内外弹簧。)用专用工具拆下气门及气门油封。

2.配气机构在拆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松开正时齿型皮带张紧轮(桑塔纳、捷达发动机型)前,应将曲轴转到 1 缸上止点位置。)在取下正时齿型皮带时,应在正时齿型皮带上标上其原转动方向,以防安装时装反。否则,会加速正时齿型皮带的磨损。)液压挺杆在拆下存放时,应特别注意防尘,并按顺序摆放。

3.配气机构的装配)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

注意:)安装油封时,一定要压到位,防止油封变形或损坏。)正时齿轮、齿形皮带上都有正时记号,装配时应将正时记号对准,以保证正确的配气相位和

点火正时。)安装凸轮时,第一缸凸轮必须朝上。

4.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根据“双排不进”原则进行调整,调整时,先松开锁紧螺母 1,用螺丝刀旋动调整螺钉 2

,将规定厚度的厚薄规插人气门杆端部与摇臂之间。当抽动厚薄规时有阻力感,拧紧锁紧螺母,再复查一次,符合规定值即可。)将曲轴摇转 360 °,再检查调整其余气门。

图 4-1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5.气门及气门导管的检查)用千分尺测量气门杆直径。)利用测径规测量气门导管内径。如间隙大于最大值,更换气门和气门导管。)测量气门总长,如果长度小于最小值,更换气门。

图 1-2 齿形正时皮带拆卸

6.气门座的检验)在气门面上涂一层普鲁士篮(或白铅),轻轻将气门压向气门座,不要转动气门。如果围绕

气门座蓝色呈现 360 °,则导管与气门面是同心的,如果不是,重修气门座。)检查气门座接触带是否在气门面的中间,若气门面上密封带过高或过低,修正气门座。

7.气门弹簧的检查)用钢角尺测量气门弹簧的垂直度。若垂直度大于最大值,更换气门弹簧。)用游标卡尺测量气门弹簧自由长度。若自由长度不符合规定,更换气门弹簧。)利用弹簧试验机测量气门弹簧在规定安装长度时的弹力。如果安装力不符合规定,更换气门

弹簧。

图 4-3 气门弹簧垂直度的检查

图 4-4 弹簧弹力的检查

8.凸轮轴的检查)将凸轮轴放到 V 形铁上,用百分表测量中间轴径的圆跳动。)用千分尺测量凸轮桃尖高度。)利用千分尺测量凸轮轴径直径。)安装凸轮轴,使凸轮轴向前向后移动,同时用百分表测量轴向间隙。图 4-5 凸轮轴轴径的圆跳动测量

图 4-6 凸轮轴桃尖高度的测量

实验

五、气门座铰削与气门研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气门座铰修的方法。

2.掌握气门研磨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专用铰刀铰修气门座。

2.手工研气门。

3.使用电动气门研磨机研气门。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发动机 12 台,组合工具 12 套,气门研磨膏,6B 铅笔,电动气门研磨机,手工研磨工具,气门座

铰刀等。

四、实验步骤:

气门铰削步骤:)修理气门座前,应检查气门导管,若不符合要求应先更换或修理气门导管,以便保证气门座与气

门导管的中心线重合。)按气门头部直径和气门座各锥面角度选择一组合适的气门座铰刀。按气门导管内径选择合适的气

门座铰刀杆,铰刀杆插入气门导管应转动灵活而不松旷。)先用 45 °的粗铰刀加工气门座工作锥面,直到工作面全部露出金属光泽。

注意:铰削时,两手握住手柄垂直向下用力,并只作顺时针方向转动,不允许倒转或只在小范围

内转动。)然后用修理好的气门或新气门进行试配,根据气门密封锥面接触环带的位置和宽度进行调整铰削

。接触环带偏向气门杆部,应用 75 °的铰刀铰削;接触环带偏向气门顶部,应用 15 °的铰刀

修正。铰削好的气门座工作面宽度应符合规定,接触环带应处在气门密封锥面中部偏气门顶的位

置。

5)最后用 45 °的细铰刀精铰气门座工作锥面,并在铰刀下面垫上细砂布修磨。

图 5-1 气门的铰削

2.气门研磨)气门座铰削好后,应在气门与气门座之间涂上少许研磨砂进行手工研磨。)用电动气门研磨机代替手工进行研磨。

图 5-2 电动研气门 3.气门密封性检查。)锥面铅笔画道法:即用软铅笔在气门密封锥面上每隔 10mm 划一条线,将气门装入气门导管,用手将气门与气门座压紧并往复转动 1/4 圈,然后取下气门检查,若所有划线均被切断,说明气门与气门座密封良好,否则应继续研磨。)煤油试验法。将组装好气门组的气缸盖侧置,在气门内倒人煤油至接触环带上缘,在五分钟

内其封面上不得有渗漏现象发生。

实验

六、冷却系的拆装与检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冷却系的构造。

2.掌握冷却系主要零件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拆装冷却系。

2.检查节温器、热敏开关。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发动机 12 台,组合工具 12 套,电炉,1 台,万用表 12 块,温度计 12 个。

四、实验步骤:

1.在发动机上观察散热器、风扇、水泵、百叶窗、水温表、水

温传感器、节温器等的安装位置和相互

间连接关系。

2.用工具从发动机总成上拆下水泵。3.用工具从发动机总成上拆下节温器。

4.用工具从散热器上拆下热敏开关。

5.分解水泵。)把水泵壳体夹紧固定在夹具中或台虎钳上。)拧松 V 形带轮紧固螺栓,拆下 V 形带轮。)分解前盖与泵壳,但注意分批拧松紧固螺栓。)用拉具拆下 V 形带轮凸缘。再用拉具拆下水泵叶轮,注意防止损坏叶轮。)压出水泵轴和轴承,并分解水泵轴与轴承。)压出水封、油封。)放松水泵壳体,换位夹紧,拆下进水口接头的紧固螺栓,取下接管。)拆下密封圈,拆下节温器。

6.按拆卸向反顺序进行复装。但应注意以下两点:)更换所有衬垫和密封圈;)保证叶轮与泵壳的轴向间隙、叶轮与壳体的径向密封处的间隙,满足轴承的润滑条件。

7.节温器的检查。)将节温器浸入水中,如图所示。)逐渐将水加热,检查节温器主阀门开启温度。

图 6-1 节温器的检查)检查阀门升程。

如果节温器主阀门开启温度不符合要求,或在常温下关闭不严,应更换节温器。

2.热敏开关的检查。)将热敏开关放入水中,逐渐加热。)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热敏开关接线端与外壳间的电阻。当水温达 93 ~ 98 °时,开关应导

通;当水温下降至 88 ~ 93 °时,电阻应为无穷大。否则,热敏开关损坏。

实验

七、润滑系的拆装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润滑系组成及各机件的装配关系。

2.掌握润滑系主要机件的构造与检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拆装机油泵。

2.检查机油泵。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发动机总成 12 台,组合工具 12 套,塞尺,机油泵、滤清器各 12 个,精密直规。

四、实验步骤:

1.观察机油泵、滤清器、限压阀、旁通阀等机件的安装位置及

相互间连接关系。

2.机油泵的拆卸与分解)旋松分电器轴向限位卡板的紧固螺栓,拆下卡板。)拔出分电器。

旋松并拆下两个机油泵壳与发动机机体的连接长紧固螺栓,将机油泵及吸油部件一起拆下。

拧松并拆下吸油管组紧固螺栓,拆下吸油管组,检查并清洗滤网。

旋松并取下机油泵盖短螺栓,取下机油泵盖,检查泵盖上安全阀,观察泵盖接合面的磨损情况。

分解主、从动齿轮,再分解齿轮和齿轮轴。

3.机油泵的检查)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检查时,将机油泵盖拆下,用塞尺在互成 120 °角三个位置测量机油泵

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新机油泵齿轮啮合间隙为 0.05mm, 磨损极限值为 0.20mm。

图 7-1 齿轮啮合间隙的检查)检查主、从动齿轮与泵盖接合面的间隙:主、从动齿轮与机油泵盖接合面间隙。正常间隙应

为 0.05mm, 磨损极限值为 0.15mm。

图 8-2 齿轮与泵盖接合面间隙的检查)检查主动轴的弯曲度:将机油泵主动轴支承在 V 形架上,用百分表检查弯曲度。如果弯曲度

超过 0.03mm,则应对其进行校正或更换。)检查主动齿轮轴与泵壳的配合间隙:主动齿轮轴与泵壳配合的间隙应为 0.03 ~ 0.075mm,磨损极限值为 0.20mm。否则,应对轴孔进行修复。

配合

4.5.圈。

6.图 8-3 主动齿轮轴与泵壳配合间隙的)检查泵盖:泵盖如有磨损、翘曲和凹陷超过 0.05mm, 应以车、研磨等方法进行修复。6)检查安全阀:检查安全阀弹黄有无损伤、弹力是否减弱,必要时予以更换。检查安全阀是否良好、油道是否堵塞、滑动表面有无损伤,必要时更换安全阀。

机油泵的装配

机油泵的安装顺序基本上与拆卸及分解顺序相反,但应注意以下两点:)更换所有的垫片。)按规定力矩拧紧螺栓。

机油滤清器的拆卸与安装。)用机油滤清器专用拆装工具拆下滤清器。)安装滤清器时,应在密封圈上涂上干净的机油。)用手轻轻拧进机油滤清器直到感觉有阻力为止,再用专用工具重新拧紧机油滤清器 3/4可拆式滤清器的拆装)拧开滤清器底部的放油螺塞,放出滤清器内的润滑油,然后从气缸体上拆下滤清器总成。)拆开卡箍,取出滤芯。检查滤芯上、下密封圈,若有损伤应更换新件。更换滤芯时,需将新

滤芯在清洁的润滑油中浸泡 4h 以上。)用汽油或煤油将滤清器外壳、端盖及油孔清洗干净并凉干。)将新滤芯安装到外壳内,注满清洁的润滑油后与端盖装合并用卡箍固定。

实验

八、电喷发动机拆装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喷发动机燃料供给系主要部件的结构、安装位置和拆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

拆装电喷发动机燃料供给系。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电喷发动机 12 套,组合工具 12 套。

四、实验步骤:

1.观察各传感器、ECU、各执行器的的安装位置及相互间连接关系。

图 8-1 电喷发动机的总油路

2.空气流量计的拆卸。)拆卸空气滤清器罩。)拆卸空气滤清器软管。)拆卸带有空气流量计的空气滤清器。)拆下空气流量计。

3.节气门体的拆卸。)脱开进气连接管。)拆下节气门体罩。)拆下节气门体。

4.拆卸怠速控制阀。

5.拆卸压力调节器。

6.拆卸脉动阻尼器。

7.喷油器的拆卸。)从输油管上拆下发动机配线。)脱开以下连接器。

• 点火线圈连接器。

• 水温表连接器。

• 水温传感器连接器。

• 喷油器连接器。

3)拆下带喷油器的输油管)从输油管上拆下喷油器。

8.从发动机上拆下水温传感器、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9.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复装。

实验

八、电喷发动机拆装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喷发动机燃料供给系主要部件的结构、安装位置和拆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

拆装电喷发动机燃料供给系。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电喷发动机 12 套,组合工具 12 套。

四、实验步骤:

1.观察各传感器、ECU、各执行器的的安装位置及相互间连接关系。

图 8-1 电喷发动机的总油路

2.空气流量计的拆卸。)拆卸空气滤清器罩。)拆卸空气滤清器软管。)拆卸带有空气流量计的空气滤清器。)拆下空气流量计。

3.节气门体的拆卸。)脱开进气连接管。)拆下节气门体罩。)拆下节气门体。

4.拆卸怠速控制阀。

5.拆卸压力调节器。

6.拆卸脉动阻尼器。

7.喷油器的拆卸。)从输油管上拆下发动机配线。)脱开以下连接器。

• 点火线圈连接器。

• 水温表连接器。

• 水温传感器连接器。

• 喷油器连接器。

3)拆下带喷油器的输油管)从输油管上拆下喷油器。

8.从发动机上拆下水温传感器、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9.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复装。

实验

九、电喷发动机主传感器测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喷发动机传感器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试空气流量计

2.测试节气门位置传感器。3.测试水温传感器。

4.测试爆震传感器。

5.测试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发动机总成,组合工具,万用表,塞尺,汽车一辆。

四、实验步骤:

1.空气流量计的测试

拆开线束连接器,在空气流量计一侧测量相应端子之间的电阻和电压,应符合原车标准,否则应更

换空气流量计。

注意:不同车型空气流量计,线束连接器端子名称不同。如丰田凌志 ES300 轿车测量 VS 与 E2

间的电阻,正常应为 200 ~ 400 Ω。VC 端子的电压为 5V。

图 9-1 空气流量计的测试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测试

拆开传感器线束连接器,就车检查各端子之间的通断情况。检查可动触点端子与怠速触点端子之间

电阻:节气门接近全关时应导通,节气门在其它位置时应不导通。检查可动触点端子与全开触点子

端子之间:节气门中小开度时应不导通,节气门接近全开时应导通。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说明

传感器内部断路或绝缘不良,应更换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图 9-2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测试

3.水温传感器的测试。

拆开其线速连接器,测量传感器两个端子之间应无断路故障,否则应更换传感器。将拆下的传感器

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或加热用万用表测量端子之间的电阻,其特性应符合标准,否则应更换传感器。

图 9-3 水温传感器的测试

4.爆震传感器的测试

拆开爆震传感器线速连接器,在传感器侧检查传感器端子与传感器壳体之间应不导通,否则说明内

部短路,应更换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工作情况的检查,一般可用一只合格的传感器替代原传感器,若故障现象消失,说明原传感器不良,应更换新件。

5.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测试)测试电磁式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时,检查感应线圈的电阻,冷态下的 G 1 和 G 2 感应

线圈电阻应为 125~200 Ω,Ne 感应线圈电阻应为 155~250 Ω。)测试霍尔式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时,拆开传感器线束连接器,将点火开关转至“ ON

”位置,检查传感器电源端子 A 与 C 之间电压应为 8V ;发动机转动时,检查信号端子 B

与 C 之间输出的信号电压应为 5V 和 0V 交替变化;若不符合规定应首先检查线路是否有故

障,必要时更换传感器。)测试光电式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时,拆开传感器线束连接器,将点火开关转至“ ON

”位置,测量电脑侧 1 与 2 端子之间电压应为 12V,否则说明线路或 ECU 是否有故障;

给传感器侧的 1 与 2 端子之间直接施加 12V 蓄电池电压,并分别在信号输出端子 3 和 4

与 1 之间接上电流表,转动转子一圈时,两个电流表应分别摆动 1 次和 4 次(与透光孔数

量相等),每次电流表指示电流应约为 1mA,否则应更换传感器。

图 9-4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测试

实验

十、电喷发动机喷油器的清洗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喷油器的清洗方法。

2.掌握喷油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对喷油器进行超声波清洗。

2.对喷油器进行喷油测试和滴油测试。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喷油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液。

图 10-1 HIT-N6 型电脑控制汽车喷油器清洗检测仪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喷油器放入汽油或清洗油中,仔细清除外部油污后用软布擦拭干净。检查喷油嘴上的橡胶

圈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打开设备电源。)从量筒上方的圆孔倒入专用喷油器测试剂两瓶,约 1850ml。)在超声波清洗槽内放入清洗支架,倒入适量的专用清洗剂,要浸过支架表面。

2.超声波清洗

将驱动线插头依次插入喷油器插孔中,将喷油器放入清洗槽内的清洗支架孔位上,按选择键选择超

声波清洗项,设置清洗时间(设备默认 10 分钟),按工作键超声波清洗开始。

注意:超声槽内无清洗剂时严禁打开超声系统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3.反向冲洗)将喷油器用偶件连接于分油器与量筒架之间,旋紧锁紧杆,接好高压管接头,将驱动线插头

逐一插入喷油器插孔中。)按选择键选择反向冲洗项,按工作键冲洗开始,同时将系统压力调至 0.25~0.30Mpa。

4.喷油器的安装冲洗测试)将喷油器固定于分油器于量筒架之间,旋紧锁紧杆,按选择键至全开喷射测试项,按工作键

冲洗开始,系统压力仍保持在 0.25~0.30Mpa,冲洗结束后自动停机。)搬下泄油手杆,按选择键依次选择怠速测试、中速测试、高速测试、自动变速测试项进行模

拟测试工作,压力仍保持在 0.25~0.30Mpa。当液面达到量筒的 2/3 时按下停止键或暂停键,观测在不同工况下各喷油器的流量均衡性。一辆汽车上的所有喷油器的喷油量偏差不应超

过 2 %。)喷油器安装位置不动,按选择键选择检漏测试项,按下工作键,同时将压力调至 0.3Mpa,观测各喷油器密封性。每分钟滴漏不超过两滴视为合格。)选择精确观测喷油形状项,按确定键开始工作,观测同一车上所有喷油器的喷油形状是否一

致。

实验

十、电喷发动机喷油器的清洗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喷油器的清洗方法。

2.掌握喷油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对喷油器进行超声波清洗。

2.对喷油器进行喷油测试和滴油测试。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喷油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液。

图 10-1 HIT-N6 型电脑控制汽车喷油器清洗检测仪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喷油器放入汽油或清洗油中,仔细清除外部油污后用软布擦拭干净。检查喷油嘴上的橡胶

圈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打开设备电源。)从量筒上方的圆孔倒入专用喷油器测试剂两瓶,约 1850ml。)在超声波清洗槽内放入清洗支架,倒入适量的专用清洗剂,要浸过支架表面。

2.超声波清洗

将驱动线插头依次插入喷油器插孔中,将喷油器放入清洗槽内的清洗支架孔位上,按选择键选择超

声波清洗项,设置清洗时间(设备默认 10 分钟),按工作键超声波清洗开始。

注意:超声槽内无清洗剂时严禁打开超声系统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3.反向冲洗)将喷油器用偶件连接于分油器与量筒架之间,旋紧锁紧杆,接好高压管接头,将驱动线插头

逐一插入喷油器插孔中。)按选择键选择反向冲洗项,按工作键冲洗开始,同时将系统压力调至 0.25~0.30Mpa。

4.喷油器的安装冲洗测试)将喷油器固定于分油器于量筒架之间,旋紧锁紧杆,按选择键至全开喷射测试项,按工作键

冲洗开始,系统压力仍保持在 0.25~0.30Mpa,冲洗结束后自动停机。)搬下泄油手杆,按选择键依次选择怠速测试、中速测试、高速测试、自动变速测试项进行模

拟测试工作,压力仍保持在 0.25~0.30Mpa。当液面达到量筒的 2/3 时按下停止键或暂停键,观测在不同工况下各喷油器的流量均衡性。一辆汽车上的所有喷油器的喷油量偏差不应超

过 2 %。)喷油器安装位置不动,按选择键选择检漏测试项,按下工作键,同时将压力调至 0.3Mpa,观测各喷油器密封性。每分钟滴漏不超过两滴视为合格。)选择精确观测喷油形状项,按确定键开始工作,观测同一车上所有喷油器的喷油形状是否一

致。

实验

十一、点火系统电路认识及点火系统拆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点火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

2.掌握分电器拆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拆装点火系统。

2.点火线圈构造认识。

3.分电器拆装。4.火花塞构造认识。

三、实验设备与工具:

实验用汽车一台,触点式和无触点式分电器各 12 个,火花塞扳手 12 套,万用表 12 块,组合工具 套等。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发动机室机盖,观察蓄电池、点火继电器、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元器件的安装位置和

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 11-1 点火系统主要元器件

2.3.火花塞的拆装)捏住高压线上的橡胶护套小心地从火花塞上拆下高压线。

注意:抽拉或弯曲高压线会使内部的导线损坏。)用专用火花塞扳手拆下火花塞。)观察火花塞的结构。

3.点火线圈构造认识

对照实物观察。两接线柱和三接线柱式点火线圈的结构及接线方法。

4.分电器的拆装)拆下蓄电池负极电缆。)拆下分电器点火提前装置的真空软管和导线连接。)拆下火花塞及点火线圈上的高压线。)拆下分电器凸缘固定螺栓,从分电器座上拆下分电器总成。

5.分解分电器)扳开分电器盖两卡扣,打开分电器盖。)拆下电容器(传统点火系)。)拨下分火头。)对于传统点火系:拆下断电器底板固定螺钉,将断电器底板连同低压接线柱绝缘支架一同取下,用螺钉旋具拆下分电器轴顶端的固定螺钉,取出断电器凸轮。)于电子点火系:拆下信号发生器,松开底板安装螺钉,拆下真空点火提前装置和信号发生器底板。)拆下离心式点火提前机构的粗、细弹簧。

①拆下离心重块。

②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

注意:安装分电器时,应检查第一缸是否处在压缩行程上止点,即使曲轴皮带轮上的刻槽与正时皮带罩上的记号对准。

实验

十二、点火正时的调整与故障诊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点火正时的检查和校正方法。

2.掌握火花塞无高压火花故障诊断与排出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突然加速法检查点火正时。

2.用点火正时灯检查点火正时。3.找出火花塞不跳火的故障。

三、实验设备与工具:

实验用汽车 4 辆,正时灯 4 个,组合工具 4 套,万用表 4 块等。

图 12-1 正时灯

四、实验步骤:

1.用突然加速法检查点火正时

l)当突然加速时,如果发动机速度急速提高并伴有短促而轻微的突爆声(轻微爆燃),而后很

快消失则为点火正时。)如果突然加速,发动机转速不能随节气门开大而增大,发动机发闷且排气管出现“突突”声,则为点火过迟。)如果突然加速时,发动机出现严重的金属敲击声,即爆燃(敲缸),则为点火过早。

注意:发动机应处于正常工作温度。

2.使用点火正时灯检查点火正时)查找并验证飞轮或曲轴前端带轮上 1 缸压缩终了上止点标记和点火提前角标记,擦拭使之清晰可见,如标记不清晰,最好用粉笔或油漆将标记描白。)将点火正时灯正确连接到汽车发动机上,将传感器夹在 1 缸高压线上。正时灯如图所示,将

红色线接在蓄电池正极,黑色线接负极,信号线夹在 1 缸高压线上。

图 12-2 正时灯检查点火正时)启动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状态,保持在怠速下稳定运转。打开正时灯并对准正

时标记(正时刻度盘或正时指针),调整正时灯电位器,使正时标记清晰可见,此时表头读

数即为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的点火提前角。用同样的方法可分别测出不同工况、转速时的点火

提前角并记录。)在拆下真空管接头并堵住(点火提前机构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怠速时测出的点火提前角为

初始提前角(基本点火正时)。)测出的点火提前角应与规定标准值进行对照,判断点火提前角的大小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

要求,应调整点火正时。

2.火花塞无高压火花故障诊断)中央高压线是否跳火的检查

(1)从分电器上拔下中央高压线(捏住高压线橡胶套沿分电器轴线方向拔出)。

(2)将高压线端接在备用火花塞上,将火花塞抵在缸体上,或者将高压线插好用正时灯夹子夹

在高压线上;

(3)起动发动机,看是否跳火。

注意:每次用起动机转动发动机不要超过 1-2s,以防止喷油器喷油,或者可以将喷油器

线束拔下。)分缸高压线跳火和高压导线的检查

若分缸高压线不跳火而中央高压线跳火则需检查分电器和分缸高压线:

(1)拆下高压线罩和节气门体。

(2)捏住高压线橡胶套,小心地将高压线从火花塞上拔出。

注意:不要直接拉拔高压线和弯曲导线,以免造成高压线内部损伤。

(3)从分电器和点火线圈上拆下高压导线,即用螺钉旋具松开锁钩,并从分电器上拆下导线夹

持器,然后在高压线接头处拔下高压线。

(4)用欧姆表测量每根高压导线的电阻,每根高压线的电阻应小于 25kf2,如果电阻过大,应检查高压线接头和线本身,必要时予以更换。

(5)检查分电器盖、分火头及分电器的接触情况。)检查 ECU 给点火器的触发脉冲信号 ICt

(1)拔下点火器的电气插头。

(2)用万用表伏特档测 IGt 端的信号电压。

(3)起动发动机时,电压表的读数应为 0.5 — 1V 之间,这是一个脉冲信号。

(4)如果有脉冲信号,则说明电脑和传感器是完好的,故障在点火器和点火线圈。如果无脉

冲信号,说明可能是传感器或电脑的故障。)检查点火器和点火线圈

(1)用一个二极管试灯接至点火器到点火线圈之间线上,起动发动机时试灯应闪亮。

(2)拔下点火线圈的电气插头,当点火开关处于“ ON ”位置时,其中有一个应是 12V 电压,若无此电压,需根据电路图检查继电器和熔丝。

(3)测点火线圈的阻值,初级电阻为 0.36 — 0.65 Ω,次级电阻为 9-18k Ω。)检查传感器和 ECU

(1)用棉丝擦掉传感器线圈上的铁粉。

(2)用万用表测量曲轴转角传感器 Ne、两个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G1 和 G2 的阻值。

(3)检查齿盘应不缺齿。

(4)如果其他部分都没有问题,可以做更换电脑试验。

实验

十三、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拆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2.掌握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 喷油泵和调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1.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2.喷油器的拆装。3.喷油泵的拆装。4.调速器的拆装。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柴油发动机 4 台,Ⅱ号泵 12 个,调速器 12 个,喷油器 12 个,组合工具 12 套,专用拆装台 12

台。

四、实验步骤:

1.观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各组成的安装位置及相互间连接关

系。

图 13-1 柴油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2.喷油器拆装方法及步骤)拆下坚固螺套,取出针阀偶件。注意观察针阀和针阀体结构,针阀与阀体是配对研磨的精密

偶件,不能与另外偶件互换并需注意防尘,因此观察完毕应即浸人清洁的柴油中注意保管。)拆下调压螺钉护帽、调压螺母,调压螺钉等,取出调压弹簧上座、调压弹簧、推杆。)拆下进油管接头)将拆下的零部件清洗干净后,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装复。首先将进油管接头旋人喷油器体,不要遗落垫圈。)将针阀偶件放人紧固螺套,将螺套旋人喷油器体。)依次从喷油器体上部孔内放人推杆、弹簧下座、弹簧上座,然后拧入调整螺钉,最后拧紧调

整螺母和调压螺钉护帽。

3.调速器拆装方法及步骤)拆掉调速器后壳固定螺钉和安装在供油拉杆上的传动板锁紧螺母、拉杆螺母,即可依次取下

调速器后壳(连盖上调速叉、操纵手柄、操纵轴、限速螺钉等)、调速弹簧、支承轴、传动

板、推力盘、飞球组合件、飞球保持架等。)拆掉传动轴套的挡圈,可取出传动斜盘。)拆掉凸轮轴上传动轴套固定螺母,用专用工具拉出传动轴套。)拆掉调速器前壳固定螺母,取下调速器前壳。)进行装复时,首先用螺钉先将调速器前壳装在喷油泵体上,注意密封衬垫应完好。)用专用工具将传动轴套装入凸轮轴,然后装上传动盘,用挡圈锁住。)安装调速器后壳,先安装上操纵轴和拨叉,然后从外端拧人支承轴,并依次向轴上套入弹簧

后座、高低调速弹簧、起动弹簧、弹簧前座,最后装上校正弹簧并用螺母调节弹簧预紧力后

锁紧。)将传动板、推力盘(连轴承)、飞球组合件、飞球保持架套入支承轴。注意将传动板上小孔

套入供油拉杆(内装拉杆弹簧),并用拉杆螺母锁紧。)调速器的合拢:用六个螺钉将组装好的前壳和后壳装合,密封垫片应完好,最后从调速器后

壳外端拧入怠速、调速调节螺钉。

4.喷油泵拆装方法及步骤)拆掉固定上、下泵体螺母,取下上泵体。)拆下六只分泵的柱塞,柱塞弹簧、上下弹簧座,并依次放好,不可搞乱。)将上体固定在台虎钳上,拆下出油阀紧固螺帽,取出出油阀弹簧、出油阀偶件。)松开上体侧面定位螺钉,取出柱塞套,将柱塞和柱塞按原对配好,不能互换,仔细观察柱塞

偶件和出油阀偶件结构,然后浸入干净柴油中。)从下体中取出调整垫块、滚轮体。)拆掉下体两端滚珠轴承,最后从下体中抽出凸轮轴。)喷油泵装复时,首先安装凸轮轴:将凸轮轴从下体一端孔轻轻放人,两端装上轴承和油封。

凸轮轴应转动灵活,轴向间隙在 0.05mm 一 0.l 0mm 之间,可用增减垫片方法进行调整(拆装实验可不做调整要求)。)安装滚轮体总成:按原位将滚轮体装人下体,转动凸轮轴,滚轮体上下运动自如,然后装入

调整垫块。)安装柱塞套和出油阀偶件:先将套装人上体,用柱塞套定位螺钉定位,然后依次装入出油阀

偶件、垫圈、出油阀弹簧及座、密封垫圈,最后拧紧出油阀紧固螺帽。

10)将上体放倒,将封油圈上弹簧座、柱塞弹簧、下弹簧座依次套进柱塞套,最后将柱塞按原配对一一塞入柱塞套。)上下泵体合拢:慢慢将卧置的上体和下体合拢,注意观察每只柱塞的调节臂是否放入了拨叉槽中,轻轻抽动供油拉杆,在拨叉带动下,每只柱塞应转动自如,最后拧紧螺母。

实验

十四、喷油泵与调速器的检查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喷油泵与调速器的检调内容。

2.掌握喷油泵与调速器的检调方法。

二、实验内容:

喷油泵、调速器的检调。

三、实验设备与工具:

喷油泵实验台 2 台,Ⅱ号泵及调速器总成 2 套,组合工具 2 套。

四、实验步骤:

1.供油时刻调试

先将 1 喷油泵限压回油螺孔堵塞,然后将低压输油压力提高到大于 4.4MPa,松开第一缸标准喷

油器上的放气螺钉,则此时柴油便从放气螺钉中流出,用手杆慢慢转动试验台主轴,使凸轮轴转动 且通过挺杆带动柱塞上升。当放气螺钉处于停油瞬时,即为该缸开始供油时刻,将刻盘对准零位。查看泵壳上与联轴节上的记号是否对准,如不对准则用红漆作好记号。

2.供油间隔时间调试

按上述方法分别按喷油顺序测试各缸。记下各缸开始供油时刻。要求每缸的供油时刻与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篇6

一、名词解释 压缩比:发动机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它表明缸内汽体被压缩的程度。发动机排量: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合 发动机外特性:发动机油门位于最大供油位置时,其主要性能指标,油耗,输出功率等,随转速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发动机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时,其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特性叫发动机负荷特性

二、填空题 1.汽油机由机体组、配气 机构、曲柄连杆 机构、燃油供给系、润滑 系、点火 系、冷却 系、启动 系组成。2.活塞在上止点时,离曲轴旋转中心最 远,在下止点时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3.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 2 圈完成一个循环。4.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输出的有效功率为 0,有效热效率为 0。5.已知某发动机输出的有效功率是 52kW,燃油消耗率是 230g/kW.h。该发动机运行 1 小时耗油 11.36 kg。6.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是 混合 循环,汽油机的理论循环是 定容 循环。7.一个工作循环中,进、排气门各开启 1 次。8.根据冷却方式,发动机分 水冷 式和 风冷 式。9.柴油机的压缩比较汽油机的,其经济性较汽油机的 好。10.在不换档的情况下,汽油 发动机汽车比 柴油 发动机汽车克服短期超载的能力强。

三、判断题 1.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爆发和排气过程组成,不管是四冲程还是二冲程发动机。√)(2.热力学中的 p-v 图,又叫示功图。(√)3.定容过程中,工质对外不作功。(√)4.有效功率、转矩、转速、有效燃油消耗率都是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参数。(╳)5.气体的比热越大,温度升高1℃需要的热量越少。(╳)6.真空度越大,绝对压力越小。(√)7.发动机在冷态下运行时,机械效率大。(╳)8.负荷特性曲线图中,耗油率曲线最低点越低、曲线越平坦,说明发动机的经济性越好。(√)9.柴油机的扭矩储备系数小,在行驶阻力变化时,柴油机汽车要及时换档。(√)10.发动机的负荷越小,其运行越经济。(╳)

四、选择题 1.在压缩行程末期,进、排气门(A)a.同时关闭; b.进气门开、排气门关; c.进气门关、排气门开; d.同时开。2.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下列(B)是正确的。a.机械效率不变; b.有效功率增大; c.机械效率增大; d.以上都不对

五、简答题 1.比较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过程的不同? ①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从进气管中开始,直到压缩形成末期。时间长,混合气均匀,而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是在气缸内形成仅在压缩形成,形成上止点附近很短的时间内。②汽油机的点火靠火花塞点燃,柴油机的着火靠压缩终了的缸内高温自燃。2.已知某四缸发动机气缸直径×行程为 81×86.4,压缩比是 ε 10,求燃烧时容积和发动机排量。已知 i 4 D 81mm S 86.4mm ε 10 求:Vc? VH 解:Vh∏d24×86.4×1060.44499L VH i×Vh4×0.444991.8L εVa Vc1 Vh Vc Vco.44499 10-10.05L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充气效率:是每次循环实际留在气缸内的新鲜充量与在理想条件下以进管状态压力、温度)可能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充量之比。2.过量空气系数:燃烧 1 公斤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 1 公斤燃油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3.点火提前角:火花塞跳火时刻到活塞行至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 θ。4.爆震燃烧:当火花塞点火后正常火焰传来之前末端混合气即自燃并急速燃烧产生爆炸性冲击波和尖锐的金属敲击声现象称为爆燃。

二、填空题 1.缸盖与机体材料相同时,气缸垫光滑的一面应朝向 机体。2.连杆大头端采用斜剖式,以保证其横向尺寸小于 气缸,拆卸时能够穿过 气缸。3.根据多缸发动机工作循环内均匀发火的原则,五缸四冲程发动机发火间隔角是 144 曲轴转角。4.按主轴颈的个数,曲轴可分为 全支承 式和 非全支承 式。5.曲轴轴向间隙可通过改变 止推片 的厚度来调整。6.沿轴线方向,气缸磨损最大的部位是活塞在 上止点 位置时,对应的气缸壁位置。7.干 式缸套顶面要与机体上平面平齐,湿 式缸套顶面要高出机体上平面 0.050.15mm。8.发动机大修,选配活塞环时,除要求与气缸、活塞同一修理尺寸等级外,为保证活塞环工作可靠,还要检验 活塞环三隙、活塞环弹力 和 漏光度 是否达到规定要求。9.配气凸轮轴的旋转是由 曲轴 驱动的,传动方式有 齿轮 传动、链条-链轮传动和 齿轮—齿带 传动。10.采用双气门弹簧时,其旋向应 相反。11.当转动曲轴时,依次观察发动机各缸的两个气门。先动的为 排 气门,紧接着后动的为 进 气门。12.随转速的升高,汽油机点火提前角应 增大。13.汽油牌号按其 辛烷值 划分,汽油机压缩比越 大,选用的汽油牌号应越 高。14.汽油机功率大小的调节是通过改变 节气门 开度,从而改变进入气缸的 混合气数量 来实现的,所以称之为量调节。15.按曲轴箱结构形式,气缸体可分为 一般 式、龙 门 式和隧道式。16.活塞的基本构造可分为 顶部、头部 和 裙部 17.活塞销与连杆小头及活塞销座孔的连接方式有 全浮式和 半浮 式两种。18.当连杆弯、扭变形并存时,应先校正 扭曲,后校正 弯曲。19.配气凸轮轴的布置有 顶置 式、中置 式、和 下置 式三种,最适合于高速发动机(如轿车)为 顶置 式。20.汽油机爆震时的主要外部特征是 金属敲击声 和 发动机过热。21.高压缩比的汽油机,爆震倾向 大,应选用 高 牌号的汽油。22.点火提前角过 大,易发生爆震。所以当发生爆震时可通过 减小 点火来抑制爆震。

三、判断题 1.气门间隙是气门与气门作之间的间隙。(X)2.曲轴止推轴承可只设一处,也可同时设两处,以可靠的进行轴向定位。(X)3.采用液压挺柱的发动机不需留气门间隙。(V)4.同一发动机上,各缸活塞、同名气门具有互换性。(X)5.理论混合气的空然比等于 14.8。(X)6.汽油机在低速大负荷时不易发生爆震。(X)7.冷起动时,发动机温度低,汽油不易蒸发,须供给较浓的混合气。(X)8.气环的泵油作用可加强气缸上部的润滑。(X)9.人们常说的发动机后端是指飞轮端,即动力输出端。(V)10.连杆螺栓拧得越紧越好。(X)11.气缸体与气缸盖材料相同时,气缸垫光滑的一面总是朝向机体。(V)12.安装活塞环时无方向性要求。(X)13.气环的泵油作用可加强气缸上部的润滑。(X)14.均匀发火的四行程发动机,相继发火的两缸同名配气凸轮的夹角是发火间隔角的一半。(V)15.多缸发动机,通常磨损最严重的是中部的气缸。(X)16.气缸磨损未达到大修标准,仅需更换活塞环时,可选择较原活塞环加大一级修理尺寸的活塞环通过锉修端隙使用。(X)17.由于气门重叠角的存在,柴油机和汽油机上都可能发生“回火”现象。(X)18.点火提前角过小,是引起发动机过热、排气管放炮的原因之一。(V)19.同一台发动机,连杆盖具有互换性,但有方向性要求。(X)20.配气相位的检查要在气门间隙调整好后进行。(V)

四、单项选择题1.发火顺序为 1-3-4-2 的四冲程发动机,当第一缸在压缩行程上止点时,第四缸(A)。A.进气上止点; B.排气行程下止点; C.在压缩行程上止点; D.进气行程下止点。2.为使气缸盖变形减到最小,拧紧气缸螺栓时,要(C)。A.由两端向中间逐个对称拧紧,分 23 次拧紧并达到规定的拧紧力矩。B.由中间向两端逐个拧紧,越紧越好;C.由中间向两端逐个对称拧紧,分 23 次拧紧并达到规定的拧紧力矩;D.一次达到规定的拧紧力矩,无顺序要求;3.连杆大头采用剖分式的主要目的是(B)A.便于制造; B.便于拆装; C.利于减轻重量; D.便于保证其与曲柄销的配合4.发动机大修时,对气缸盖平面进行磨削时,影响(B)A.活塞行程; B.压缩比; C.气缸排量; D.气门升程。5.镶装湿式气缸套时,其顶面要(B)A.与机体上平面平齐; B.高出机体上平面 0.050.15mm;C.低于机体上平面平齐; D.不一定。6.安装锥面环时,应(B)A.锥面向下; B.锥面向上;C.随便7.气门间隙过大,使(B)A.气门关闭不严; B.造成撞击、磨损,气门开启延迟;C.气门开启提前; D.发动机省油。8.气门与座圈的密封带应该在(C)A.气门工作锥面的中部; B.气门工作锥面的中间靠里;C.气门工作锥面的中间靠外;D.无位置要求。

五、简答题1.活塞和气缸壁的间隙过大、过小有何害处?列举出控制该间隙的两种结构措施。答:缸径间隙过大会导致漏气使发动机动力性能下降;再者加激活塞环的泵油现象,从而引起烧机油。缸径间隙过小会导致拉缸。控制缸径间隙的结构措施:活塞裙部制成椭圆形;活塞轴向制成上小下大的锥形或制成阶梯形活塞。2.已知某发动机的配气相位角为:进气门早开角为 49o,晚关角 86o,排气门早开角为 88o,晚关角为 52 o。请画出配气相位图,求出气门叠开角。答: 气门叠开角4952101 3.说明汽油机各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答:(1)稳定工况(发动机热态,无转速或负荷的突然变化)怠速: 要求 a 较小,(0.6-0.8 小负荷: 要求 a 较小,以保证正常燃烧(0.7-0.9 中等负荷: 要求 a 较大,以使油耗较低1.05-1.15 大负荷和全负荷: 要求 a 较小,以满足功率要求0.85-0.95(2 过渡工况 冷起动:要求 a 极小(0.2~0.6),以确保发动机能起动 暖机:a 逐渐增至怠速时的 a 要求 加速:要求额外增加燃油,以使能及时加浓 4.解释活塞环“三隙”。活塞环侧隙:活塞环侧隙是指活塞环与环槽的间隙,新活塞环侧隙应为 0.02~0.05mm,磨损极限值为 0.15mm。活塞环开口间隙:活塞环端隙是指将活塞压入气缸后,活塞开口的间隙,新环时,第一道气环开口间隙应为 0.30~0.45mm,第二道气环开口间隙应为 0.25mm。活塞环背隙:环槽深度与活塞环径向厚度之差。5.说明一种检验气门密封性的方法。答:气门安装好后用煤油或汽油浇在气门顶面上观察 5 分钟视气门与座接触处是否有渗漏现象.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闭环控制:是通过对输入信号的检测并利用反馈信号,对输入进行调整,使输出满足要求.如在排气管上加装氧传感器,根据排气中的含氧量来测定空燃比,把信号反馈到微机与设定的信号进行比较,对燃油量进行修正,使空燃比在所设值附近. 2.增压技术:是利用增压器将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在进入气缸前进行预压缩,以提高进气压力,增大进气密度,增加进气量,提高功率的技术。3.废气再循环:是将部分废气从排气管直接引入进气管,与新鲜混合气一道进入燃烧室,降低燃烧温度,抑制 NxO 生成的一种方法。4.曲轴箱强制通风:用一根管子和发动机内部的的通道孔把空气滤清器与曲轴箱相连通,新鲜空气进入曲轴箱与其内部的气体混合,再从另一通道和管子经过 PCV 阀被吸入进气管,进入气缸再燃烧。5.工作粗暴:柴油机在燃烧过程中,若缸内平均压力升高率过大,使机件(缸壁、曲柄连杆机构等)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产生强烈振动,即为柴油机工作粗暴。

二、填空题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电子控制系统又由电控单元、(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2.柴油机燃烧过程分为(着火延迟期)、(速燃期)、(缓燃期)、(后燃期)四个阶段。3.车用柴油按(凝点)划分牌号。4.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管上的(氧传感器)把信号送给微机,使其对(喷油量)进行修正,使可燃混合气空燃比始终稳定在理论混合比附近。5.柴油机燃油系统中有三对精密偶件,它们是(柱塞副偶件)、出油阀偶件、(喷油嘴偶件)。6.柴油机喷油器分为(孔式)和(轴针式)两种,前者用在(直接喷射)式燃烧室分为式,后者用在(分隔)式燃烧室。车用柴油机燃烧时一般为(直喷)式。7.柱塞副的滑动性实验方法:将柱塞套倾斜(45--60)左右,拉出柱塞全行程的(三分之一)左右。放手后,柱塞应在自重作用下(缓慢)地进入套筒内。8.调整柱塞式喷油泵的供油量时,要通过拉动供油拉杆带动柱塞(转动),改变其(供油有效行程)。9.调节喷油压力是通过调整(调节调压弹簧预紧力)来实现。10.柴油机调速器的作用是在柴油机负荷改变时,自动地改变(循环供油量)来维持其转速稳定。11.按润滑油供给方式不同,发动机润滑方式有(压力润滑)、(飞溅润滑)、(润滑脂润滑),其中主轴径润滑属于(压力润滑),活塞、气缸润滑属于(飞溅润滑)。12.二次空气喷射可减少(CO)和(CH)的排放。13.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机油进入燃烧室的途径有(活塞环泵油)和(气门导管油封漏油)。14.利用穿过散热片的空气来冷却的发动机为(风)冷式发动机。15.汽油机的主要有害排放物是(CO)、(CH)和(NxO),柴油机的主要有害排放物是(NxO)和(微粒)。16.可变进气岐管系统式发动机在高速时采用(短)的进气岐管,中、低速时采用(长)的进气岐管,以充分利用气流的惯性效应提高充气效率。

三、判断题 1.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中,只要某一传感器出故障,发动机将不能正常运转。(×)2.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在每次停机时,发动机 ECU 仍会给其供电 1~2s,以使白金热线产生高温,烧去污物。√ 3.减少着火延迟期内喷入的柴油量可以减轻柴油的工作粗暴。(√)4.柴油机较汽油机的振动大,起动性好。(×)5.纸质干式空气滤清器经油浸润后,滤清效率提高,发动机性能得到改善。(×)6.分配式喷油泵较柱塞式喷油泵体积小,零件少,便于维修。其各缸供油的均匀性较好。(√)7.当润滑系中粗滤器发生堵塞时,机油即不能进入主油道。(√√)8.两极式调速器仅在柴油机最高和最低转速是其作用,以防止飞车和怠速不稳,而在中间转速是不起作用。(√)9.当发动机处于工作温度时,决不要拆下散热器盖。(√)10.水泵、风扇的转动都是通过传动皮带由曲轴驱动的。(×)

四、单项选择题 1.EGR 废气循环系统的功用是(B)。A.对废气中的能量进行再利用 B.扼制 NOX 的生成量 C.扼制 CO 的生成量 D.扼制 HC 的生成量 2.调整柱塞式喷油泵滚轮体的调整螺钉或调整垫块可以(A)。A.改变各分泵的供油提前角及各分泵的供油间隔角度; B.改变供油压力;C.改变循环供油量; D.改变各分泵的有效行程。3.柴油机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的作用,是在柴油机转速升高时 A A.自动增大喷油泵供油提前角; B.自动减小喷油泵供油提前角;C.使喷油泵供油提前角不变化; D.以上都不对。4.对喷油泵供油量不均匀度的要求是(C)A.怠速和额定均不大于 3 B.怠速和额定均不大于 30C.怠速不大于 30 D.额定不大于 305.喷油嘴针阀磨损容易造成(A)A.喷油量增大 B.喷油量减少 C.喷油提前 D.喷油压力增大6.曲轴主轴承径向间隙太大将导致(D)A.油压过高 B.润滑油变质C.机油消耗异常 D.油压过低7.以下哪个是是通过改变流经散热器的冷却水流量来调节冷却强度的(C)A.水箱盖 B.百叶窗C.节温器 D.风扇离合器8.以下哪个不是空气滤清器脏后的现象,(D)A.发动机无力 B.排气冒黑烟C.冷却液温度升高 D.较少燃油消耗9.冷起动时,进气预热将(A)A.减少排放 B.增加排放C.较少燃油消耗 D.增加功率10.柴油机工作粗暴,可能的原因是 B A.点火过早或过迟 B.喷油时间过早或过迟C.喷油雾化不良 D.发动机工作温度高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篇7

随着近年来汽车销量的逐年增长, 汽车维修行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因此, 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大量的具有汽车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从业人员,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 完全符合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要求。但是, 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条件、实训条件 (仪器、设备、场地等) 有限, 无法达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了更好的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符合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要求, 我们对汽车维修企业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要求进行了调查, 下面仅以汽车维修企业对高职学生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方面的理论水平和技能的要求进行分析。

1 汽车维修企业对高职学生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方面的理论要求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动力源,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性能, 如果发动机无法工作, 汽车就无法行驶。在发动机维修工作中, 懂得结构才能正确拆装, 懂得原理才能才能进行故障分析。除此之外, 拆装的基本要求、步骤, 以及检测的基本方法、要求、检测数据的分析等涉及到理论方面的内容, 也很重要。

当发动机出现故障时, 根据故障现象, 依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判断可能产生故障的范围, 根据每个零件的作用, 做进一步分析, 确定最可能引起该故障的零件。拆卸零件前需要知道这个零件的结构, 与其它零件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 因为有些零件拆卸时需要拆卸掉相关的一些零件后, 才能拆卸。根据零件结构与相邻零件的连接关系, 拆卸下零件。拆卸下来的零件是否有问题, 就需要检测。零部件的检测仪器设备很多, 选取哪些检测仪器是维修人员自己需要掌握的。选用的检测仪器合理, 可以节省检测时间、增大故障排除的准确性;选用的检测仪器不合理, 可能得出错误的检测结果, 误导维修人员, 是故障排除工作陷入误区, 故障无法解决。对检测仪器设备的检测功能、检测范围、操作方法的掌握是必须的。

零件检测完毕会获的相应的检测数据, 对检测数据的分析判断, 是能否排除故障的关键。有很多人能进行检测并获得相应的数据, 但是故障却仍然无法排除。原因在于他们对标准数据不是很清楚, 认为只要有数据就一定是正常的, 不管数据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找到故障零件并更换后, 就可以装配发动机, 恢复发动机的原有使用性能。在装配发动机前要把装配中的注意事项、装配要求, 提前掌握, 发动机装配后能否达到使用要求, 完全取决于装配的质量。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汽车维修手册中都有对装配的要求, 按此装配过程中才能减少犯错误的概率。

2 汽车维修企业对高职学生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方面的技能的要求

汽车维修是实践要求较强的行业, 维修人员的装配技能, 直接影响发动机装配后的技术性能、使用寿命。汽车维修企业对高职学生的的技能要求, 主要是对学生装配能力的要求。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方面的技能要求是能按照发动机的拆卸与装配技术要求, 对发动机零件进行拆卸和装配。

规范的拆卸是维修的基本要求, 组成一台汽车发动机最少也需要几百各零件, 多则达到几千个零件。如此众多的零件如果混放在一起, 装配时很容易出现漏装零件的现象, 一旦发现漏装的零件, 就需要重新分解已经装配完毕的部分, 把漏装的零件装配到位。这种情况不但浪费时间, 还能引起装配零件的损伤;一些一次性使用的零件, 拆卸后就必须更换, 如果继续使用, 必然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 缩短使用寿命。因此, 拆卸时一定要按照发动机拆卸要求拆卸, 拆卸下来的零部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 不要乱摆、乱放。如需要清洗或检测某一零件时, 记住零件摆放位置, 清洗或检测完毕后, 把零件摆放到原位, 如短时间内不能进行安装, 要把零件按顺序收好, 防止零件被弄乱。要想恢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 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装配是重点。对大修的发动机装配中, 曲轴的安装、活塞连杆组的安装、缸盖的安装、配气正时的安装是重点。

曲轴的安装要求:第一是轴承的润滑。起动时曲轴带动机油泵运转, 机油泵建立油压, 然后输送给需要润滑的工作表面。装配后第一次起动时, 如果曲轴表面没有润滑油, 曲轴起动运转时处于干摩擦状态, 曲轴磨损, 严重时会导致发动机曲轴抱瓦 (曲轴轴颈和主轴承表面烧蚀, 曲轴无法转动) 。第二是主轴承螺栓的紧固力矩, 在维修手册中详细写明了主轴承螺栓的紧固力矩及操作规范。紧固时如果不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很难达到要求的标准力矩, 如果紧固力矩不足, 容易出现轴承盖松动, 出现发动机异响故障;如果紧固力矩过大, 会增大发动机的内部阻力, 加速轴承的磨损, 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 还容易引起主轴承螺栓疲劳断裂。第三是曲轴止推轴承的安装, 止推轴承决定着曲轴的轴向间隙, 轴向间隙过小会使曲轴转动阻力增大, 曲轴间隙过大会导致行驶中异响。正确安装止推轴承, 使曲轴轴向间隙达到规定范围, 是装配后发动机能否起动的重要保证。

对发动机装配中的活塞连杆组的安装、缸盖的安装、配气正时的安装, 也要掌握相关的安装要点, 这样装配完的发动机才会达到维修质量的要求。

3 小结

汽车维修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 首先:要具备基本的拆装技能, 能参与基本工作;其次, 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 在工作中不断应用所学理论知识, 逐渐达到汽车维修岗位要求, 能进行故障诊断排除与分析;最后, 由于新事物、新技术的不断出现, 汽车维修企业要求学生, 具有自我学习能力, 能快速接受新技术、新事物, 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

摘要:汽车维修是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工作, 汽车维修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 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拆装、检测能力, 还要掌握部件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基本理论知识。

关键词:发动机,曲轴,拆装

参考文献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篇8

关键词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改革;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146-02

1 引言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汽车保养、销售、维修等工作的基础。通过对这些工作所需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出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让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1],可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 课程设置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汽车发动机中每个系统、机构或总成维修的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来设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首先,将发动机的零部件的更换、发动机零部件的检修、整机安装、日常维护、故障诊断排除作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行动导向任务学习,将发动机各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等知识有机融合在故障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获取知识,同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的培养。

其次,对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出8项典型的工作任务,分别是发动机的整机识别、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检修、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燃料供给系统的拆装与检修、冷却系统的拆装与检修、发动机总装与调试、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以配气机构为例,进一步分解出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正时齿形带的更换、凸轮轴的拆卸与检修、气门组的拆装与检修等4个工作过程。分别对8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共确定29个典型的工作过程。

3 教学设计过程

课程实施过程中主要是针对29个典型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由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具体的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课前准备

授课地点:针对不同的任务,选择最佳授课地点。可选用发动机拆装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模拟驾驶实训室、汽车养护中心等地点进行授课。

任务书:让学生了解和接收学习任务,明确本次任务要干什么。

任务工单:体现任务完成的过程,需要小组人员讨论协作完成。

教学案例及PPT:学生要通过案例视频总结别人的经验,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评价标准:检验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量化打分。

实施过程

任务描述:教师利用多媒体对本次任务的内容进行描述,对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提出要求,激发学生对本次任务学习的兴趣。

学生分组:借鉴企业分工合作的班组制,将学生按5~6人为一小组,并设置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分组时要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制订方案: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工作任务认真分析并讨论交流,利用发动机维修手册、教学网络平台、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获取信息。查找相应的拆装和检测规范流程,并找到所需的维修工具,制订出完成任务的详细计划以及人员分配。

方案实施:小组实践操作,完成各工序,对方案进行验证。在这一阶段,小组成员要互换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全面掌握本次任务所需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最终完成任务。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提高警觉性,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出现安全隐患立刻制止。对于遇到的问题,由学生自行想办法解决,无法解决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先示范,再让学生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教师要记录每个小组出现的问题,以便在后续环节中进行讲解。

考核评价:任务完成后,首先由各小组汇报任务成果,教师做总结评估,集中提出大家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以及学生提出的好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吸取经验;最后就是评分环节,每次任务实施前,教师都制定有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中体现学生对知识点、技能点和情感点三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成绩由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综合评分。学生在完成一段时间的课堂任务之后,由系部抽取典型任务,再次对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考核。综合课堂任务考核和系部考核得出最终的课程成绩。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有限、处理问题的经验不足,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成效

学生能力培养 在项目教学中,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变成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组织、引导、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2]。学生成为整个教学的参与者,要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每个工作任务,自己的想法得以实施,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充分培养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连续三年的省技能大赛中,学生分别获得两次三等奖、一次一等奖的好成绩。

教师能力提升 项目教学其实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采取项目教学法时,所有的任务都是经过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的,也就要求教师必须与企业紧密联系,能够深入企业,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作过程,进而才能在实施过程中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目前系部教师都在向“双师型”教师靠拢。

5 反思建议

不可否认项目教学在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企业的对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以下几方面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完成的过程以及对能力点的考核,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部分学生出现会按照维修手册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但就其原理知识点却答不上来的情况。这样也只是培养了操作工人,对于学生的再教育、再发展都是不利的。

为此,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要吸取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将每个课程任务的关键技术知识点进行分解,合理渗透到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进而提高操作能力,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知识体系。

分组要得当 小组合作是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划分时不宜人员过多,而且要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组合,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以及先进生对后进生的帮助。同时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否则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会出现依赖心理,产生合而不做、做而不合的现象。

配套资源的保证 近几年随着汽车的热销,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实训室可利用的设备需增加开放力度,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进实训室操作练习。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需引进先进的设备供学生学习。

出版的教材内容往往与专业的前沿动态有差距,滞后于行业企业新技术,导致选定的教材只能作为参照,用来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相关性。教师需编写便于项目教学的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坚持教学内容实用性原则。

6 结束语

实践证明,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在引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之后,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团队协作、与人交流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為学生走向社会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树平.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和项目教学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28-30.

上一篇: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下一篇:环保公司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