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方案

2024-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方案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爱各种手工活动。

2.会使用彩泥、彩笔、剪刀等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尝试用剪、撕、贴、画等方式制作简单的作品。

3.培养幼儿的审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投放材料:绘画纸、彩色折纸、水彩笔、美工剪刀、泡泡泥、彩色刮纸、颜料、纸杯、纸盘……等。

活动规则:

1.每次可进入2—7人。

2.要轻拿轻放,相互合作。

3.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4.活动结束后把物品归类。

阅读区

活动目标:

1.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和语言发展能力。

3.有自主阅读的意识,能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图书阅读。

投放材料:各类图书。

活动规则:

1.保持安静。

2.爱护图书。

3.静心看书。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方案 篇2

但在日常指导中我们会发现以下问题:教师指导的高控性和放任性、材料的单一性和无效性。那么如何才能使美工区开展得越来越好,使幼儿在美工区中收获更多?本文试用“轻、简、自、乐”四个字来优化幼儿美工区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轻”———优化图文并茂的管理制度

幼儿虽小,但在美工区内也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要以“轻”作为约束自己的准则,即幼儿在进行美工区活动时,要保持安静。安静,并不是要限制幼儿活动的自由性,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在这种轻、静的环境下进行美工区活动,这样有利于他们进行自我创作并形成认真的态度。

我们将幼儿分为AB两组同时开展“纸杯DIY”试验,一组采用“轻”的制度让他们在美工区进行活动,另一组让他们进行自由活动,两组幼儿分别安排同样的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可以看出,遵守制度的幼儿进行美工区活动时认真专注,而另一组幼儿虽然玩得很高兴,但是几乎做的都是跟主题无关的事。从中可以看出,让幼儿遵守该制度对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二、“简”———投入简单结构的操作材料

在美工区材料投放中,主张以“简”的形式,即美工区材料的投放越简单越好。在生活中,有很多废旧材料无法使用,如果能将它们应用到美工区活动中来,那么既做到了废物利用,又体现了清洁环保,这恰恰体现了活动材料要以“简”的形式投入。

在一次美工区活动,用的材料就是环保材料废旧报纸,辅以木胶,开展纸浆活动。幼儿将废旧报纸剪碎,用水泡软,进而用干布进行过滤,最后在纸屑上涂上木胶,废旧报纸就重新被制作成纸张了,用这些纸张进行了各种创作,有的做成瓶罐,有的做成纸浆画。从这个美工区活动中,幼儿应用简单的环保材料进行了美工区活动,不但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自”———提高创意无穷的自制能力

幼儿在美工区进行活动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玩得开心,更要让幼儿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因此美工区活动中需要“自”的活动形式,即让幼儿自由地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教师不在活动中进行过多的指导,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独立思考与思维创作的能力,使幼儿既能够玩得开心,又能够在美工区活动中得到成长。

在美工区活动“石头的艺术”中,幼儿利用石头进行自由的创作,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活动开始后,幼儿首先选择自己身边的事物作为塑造模型,其中不乏房子、动物、食品等。幼儿都争先恐后地挑选自己喜爱的物品作为模型进行创作,活动结束后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喜欢的模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也都更加的自信,更加具有成就感。让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活动,让他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创作能力,提高了美工区活动的质量,这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四、“乐”———增添耐人寻味的创作乐趣

美工区活动的目的是让快乐玩耍、快乐成长,因此本文又提出“乐”的观点,旨在增添幼儿美工区活动的乐趣。在进行美工区活动时,如果幼儿能够顺利完成美工任务,那过程肯定是愉悦的,而且增强了继续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反之,他们虽然也玩在其中,但不如人意的结果会让幼儿失去活动兴趣。因此在进行美工区活动时,一定要关注幼儿个体的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够适应自己所参与的美工区活动,从而也就增添了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的乐趣,也就达到了“乐”的目标。

在美工区活动中,有几个想象力丰富、创新能力强的幼儿,教师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表现力,保护好他们灵感的幼芽,给他们安排具有挑战性的美工任务,如结构形式复杂的模型,而其他幼儿做一些常见的模型。在游戏活动后他们都很开心,而且在一段时间的美工区活动后,教师看到这些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

美工区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我提出了“轻、简、自、乐”的形式,不仅使幼儿的美工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幼儿乐在其中、成长在其中,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这样的美工区活动也成为珍贵的记忆。

摘要:幼儿美工区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轻、简、自、乐”的全新形式,使幼儿美工区活动的开展更加的完美,同时让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不断地成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此类形式的美工区活动也将成为他们珍贵的记忆。

关键词:幼儿,美工区,图文并茂,自制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雪皎.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11):162-163.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方案 篇3

一、多途径挖掘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美工区活动

现在很多幼儿园既有城区的孩子,又有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园亦是如此。对于农村幼儿,他们从小就接触地里的瓜果蔬菜、树木庄稼,他们喜欢在地里玩沙玩水,摘花采草,捉青蛙追蝴蝶,对大自然有浓厚的感情,在美术课上让他们描绘山水花鸟,自然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的想象力会更丰富,创造力会更独特,兴趣会更浓厚。而作为城区孩子,在这些农家小伙伴的耳濡目染下,相信他们也会对乡土资源充满好奇,充满诱惑,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美工活动,必然会兴致勃勃,情趣盎然,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幼儿收集,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在春天的时候带幼儿去收集树叶、花朵、小草;夏天引导幼儿收集麦穗、芦苇叶、葵花;秋天时引导幼儿将黑瓜籽、蜜瓜、茴香、黄豆、树枝等带回来进行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丰富的农村资源,在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同时,也引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既能体验合作的乐趣,又能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对身心发展也十分有益。

二、引导幼儿多观察、多发现,以促进乡土资源活动主题的产生

教师要把握时机,创造机会,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以促进主题的产生。如,在带孩子们在校园散步时,发现孩子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堆,专心致志地找树叶。针对孩子的兴趣,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孩子们观察后兴致勃勃地告诉老师:“老师,有的树叶像花朵一样,有的像手掌,有的像针一样,还扎手呢。”“老师,这片树叶像桃子,我想把它送给小猴。”在观察中,孩子们还生成了好多问题。“老师,树叶两面的颜色怎么不一样啊?”“老师,为什么有的树叶是黄的,有的却是绿的?”孩子们的想法都非常有价值,于是,老师根据孩子的兴趣点设计了《奇形妙叶》的主题活动,通过带幼儿捡落叶、了解和认识叶子的秘密、制作漂亮而富有创意的叶贴画、组织学生描绘你最喜欢的叶子,也可以让孩子们对叶子兴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利用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对孩子进行品质教育

独特的本土文化和产业使得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们拥有与众不同的活动区域内容。被誉为“中国蜜瓜第一乡”的民勤县收成乡,“民勤蜜瓜”系列产品主要有黄河蜜瓜、玉金香、银帝、甘蜜宝、银峰等,其肉嫩汁多、气味芳香、含糖量高、品质优良、风味高雅,是止渴、解暑的上乘佳品。民勤红枣,薛百乡:特产小红枣,被誉为红枣之乡。老师要充分利用好主题墙面,让墙饰成为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例如:在“黄河密瓜的一生”主题中,老师和孩子、家长共同搜集或制作各种有关密瓜的种类、密瓜生长、病虫害的防护、掐条育瓜、采摘搬运、装车贩卖的艰辛过程,制作成美丽的画卷,并把作品张贴在主题墙面,既美化了环境,又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孩子们懂得蜜瓜虽然好吃,但却充满了农民伯伯的艰苦劳作和辛勤汗水,从而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教师在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时,还应注意让孩子真正体现各自的个性特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中班创意美工活动方案 篇4

1.引导幼儿学画不同职业的人,表现人物的动态和工作环境。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创造性地画出自己的理想。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各种职业图片

2.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提问:你认识哪些人?他们都是干什么工作的?

2.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样的工作?为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二)图形刺激

1.欣赏各种职业人物的照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人物的服装及他们周围的环境,说说他们是干什么工作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不同人物的职业特征。重点讲解职业特征较突出的。如:医生、解放军等。

(三)创作表现

1.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长大想做的工作表现出来。

2.作品要体现出自己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

3.请幼儿提出自己创作有困难的地方,让大家一起帮助解决。

(四)诊断作品

1.教师从构图、色彩等方面评价作品。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方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为突显我园快乐美术特色,为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孩子有一个宽松、舒适的创作空间,让孩子们在废纸箱、瓶子、石头、涂鸦墙上,随心所欲地涂画与制作,尽情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我园特别设计了一个环境优美、材料丰富、寓教育与娱乐为一体的美工活动室。

二、设计内容

1、归类

把创意美工室中的不同材料进行了分类摆放,分成了三块

(1)DIY巧手吧 包括泥工、剪纸、编织(2)多变的色彩

包括印画、滚画、水墨画、油水脱色画(3)创意梦想SHOW 包括各种废旧材料制作与再利用

2、内容设置:

结合主题活动、实验绘画活动、亲子活动及节日教育活动来设置活动内容,并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兴趣来随时交换、调整美工区活动内容。

3、材料提供: 美工室提供幼儿学习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主要包括:

(1)“DIY巧手吧”材料:彩泥、彩纸、剪刀、胶水、彩条、毛线、玉米皮等。

(2)“多变的色彩”材料:纸、勾线笔、油画棒、水彩笔、色纸、吹塑纸、腊光纸、泡沫块、宣纸、水粉颜料、滚画材料等。(3)“创意梦想SHOW”材料:报纸、纸箱、纸盒、小石头、布料、酒瓶、易拉罐、纸杯、光盘、葫芦、雨伞、鞋、手提袋等。根据孩子们的能力不同,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材料。

三、场地设计

1、场地安排

将三个区域分放在美工室,每个区域能容纳5—6人活动,手工区安排在美工室北侧,染料坊区安排在美工室南侧,废旧材料加工厂安排在美工室西侧。

2、设计标准(1)场地设计

美工室是以操作为主,需要有充足光线。另外美工活动中常常用水,因此也应接近水源,便于幼儿在活动中使用。

美工室内的桌椅、环境的布置与装饰,力求色彩丰富、造型可爱、气氛温馨,形式多样,定期更换,以丰富幼儿的审美表象。(2)各年龄段的指导

美工室的活动重视幼儿操作的过程和参与的意识,应着重于鼓励、指导幼儿发挥想像力,进行创新。但让幼儿发挥创造力,首先要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学会材料的选择,熟练准确地使用工具,让幼儿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①小班

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的美工活动多围绕感知运用色彩进行。教师不应苛求他们做到画面整洁、涂色均匀,这样会使他们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地绘画与创造。对他们的指导应着重于萌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大胆作画的信心,以及教给一些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这一时期需要进行一些直接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中班

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和表现的技巧,这时教师应着重指导他们如何充分使用工具、材料和发挥技巧,减少直接的指导,并积极鼓励他们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③大班

幼儿美工活动心得体会 篇6

幼儿美工活动心得体会

1在手工《纸杯花》这个活动中,我让每个孩子都从家中带来了一次性纸杯。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来讲述:用纸杯可以干什么?孩子的回答是:可以用纸杯来喝水,纸杯可以种东西。接下来我出示了剪刀,让孩子来想一想,用剪刀可以将纸杯变成什么?孩子的想象非常丰富,有的说可以变成碗,有的说可以变成花,有的说可以变成小狗等。我顺着孩子的话说,你们讲的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将纸杯变一变,看老师是怎样变的。我进行了示范,边剪边向孩子讲解,要求他们沿直线进行,剪好后再涂上漂亮的色彩。

在涂色的过程中我对幼儿讲解了如何运用对比色和渐进色进行涂色。在孩子的操作中,他们非常的认真、仔细,特别是一些平时比较懒散的孩子也十分乐意的在进行着自己的创作。但从幼儿制作完成的纸杯花来看,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幼儿没有运用对比色和渐进色进行涂色,而且幼儿在分割纸杯时涂色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所以制作出来的纸杯花都是差不多的。

有的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兴趣很高,制作好一个后还要求做一个,于是我就引导孩子要制作一个不一样的,效果还可以。在以后的活动中还需要不断培养幼儿对渐进色和对比色的进一步了解。

幼儿美工活动心得体会

2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美术活动示范和范画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示范和范画又往往会束缚幼儿的思想,影响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装饰小树叶》是让幼儿用各种线条和各种图案对小树叶进行装饰。活动开始时我给幼儿展示了不同的范例,并给每个范例所用到的线条、图案进行了介绍。在我示范后,我问幼儿老师设计的小树叶漂亮吗?他们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接下来要请你们自己做设计师,老师相信你们设计的小树叶比老师漂亮。

我还要求幼儿,用不一样的线条图案进行装饰,作品不和老师一样,只要漂亮就可以。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都很有兴趣,在幼儿作画过程中发现这两点给了幼儿很大的创作空间,他们画出来的树叶五彩斑斓,各有千秋。作品中既有我示范时的元素,如花、圆点、曲线、折线、直线,又有他们不同与我的独特构思,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

通过这一活动我发现创造性的绘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兴趣是幼儿的学习动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点,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都有兴趣,但并不会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激发、培养和保持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在《装饰小树叶》这个活动中我就是让幼儿来当小小设计师引起他们作画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在活动的开始欣赏范画环节,就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了小树叶上用到了哪些线条和图案,为接下来的作画奠定了基础。

美工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初探 篇7

关键词:美工活动 儿童语言 “评”说

美工活动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进行幼儿绘画与语言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实现幼儿“睁大眼睛看世界,闭上眼睛想世界,拿起画笔画世界,用语言描述世界和表达情感”的目的,让孩子“画自己心中的画,讲自己心中的故事”。

一、允许幼儿做中说、在做中求发展

爱说、爱问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不自觉地发出一些声音,或自言自语,或与他人对话,作为老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在操作时说多了会扰乱活动气氛,不利于作品的完成。恰恰相反,幼儿在操作时的说话常常围绕着所给命题和操作内容进行,也会针对表现方法进行,还可以评价自己的作品和同伴的作品,而这些对话能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作品的最终完成。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应该创设条件,给幼儿充分的说话机会,允许幼儿边说边做,并通过与他们单独或少数幼儿谈话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二、引导幼儿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美的事物

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如在开展主题意愿画《春天的秘密》活动前,我就带领幼儿来到户外,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去发现春天里花、草、树等植物的变化,去寻找蜗牛、蚂蚁、小鸟、蝴蝶等动物的轨迹,去观察田地里的人们都在忙碌着什么。观察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幼儿进行谈话。并以启发式的提问带给幼儿思考:“春天来了,春天的秘密很多,你发现了春天的哪些秘密。”话音刚落,幼儿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并纷纷用语言进行描述。陈君垚说:“杨树上的毛毛虫掉下来,落在了草地上。”刘与非说:“我家窗台上草娃娃长出头发啦。”罗立言说:“我看见农民伯伯在播种。”王又平说:“春天的太阳暖洋洋的,我们可以去放风筝咯。”在这样的谈话活动中,幼儿毫无顾忌、尽情地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以“春天的秘密”为题,进行主题意愿画,让孩子把观赏到的大自然美景用图画表示出来,既提高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注重作品的展示,让幼儿“评”说

为了激起幼儿兴趣,提高幼儿评价、欣赏作品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幼儿自评、互评、教师补评相结合的方式来欣赏评价作品。幼儿通过自评,不仅提高对自身作品客观评价的能力,还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的互评可以促成孩子间的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对幼儿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四、说的时间充足,内容可以自由

“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多利用各种条件为幼儿提供制作、表达的机会。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生活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围绕手工作品自由地说,也可以说他人的作品,可以带回家给父母讲。另外,还充分发挥美工角、语言角的作用,每天都鼓励幼儿到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前,自由地讲述制作过程或方法。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有些孩子在用完手工材料后不注意调理,总是放得乱七八糟,针对这种现象,我组织幼儿讨论:“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幼儿围绕这一话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创造性地说”

1.启发幼儿从不同角度拓展思维,为每件作品起不同的名字,提高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2.开展多种活动,把培养幼儿创造性讲述能力与手工制作结合起来。例如,手工制作结束后,情幼儿根据自己的作品编一个小故事或一段故事情节,然后讲给其他幼儿听,增强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3.开展“联体表述活动。让幼儿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手工作品放在一起,引导幼儿用创造性语言把它们联系起来,扩展幼儿的联想思维,丰富幼儿表述的内容。

4.开展“编故事接龙”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制作的作品先编一段故事情节,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理解,运用丰富的词汇,鼓励幼儿大胆地续编余下的部分,力求做到“新,奇”。对那些在构思独特、语言创新方面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以激发幼儿“创造性地说”。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美工活动的组织参与,幼儿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运用语言准确性、流畅性比以前有了显著地提高。而且,胆小的幼儿变得大胆了,有些不愿开口说话的幼儿也变得活泼、开朗、喜欢和同伴交流、合作了,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梅.激发幼儿想说、敢说、会说的做法[J].才智,2016,(05).

[2]林英.区域角活动中幼儿语言的教育与发展[J].科学中国人,2016,(08).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方案 篇8

设计意图:

《纲要》非常重视在生活中去学习和发现。蔬菜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食品,它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形态各异而美丽,且便于造型。幼儿在生活中常常品尝它们,却忽略了进一步让其发现、感受和创造美。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是这一活动的设计初衷。同时,为了开展符合我园乡土特色的需要,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蚕豆造型》。

教学目标

1、尝试用蚕豆、树枝进行拼插,制作出自己喜爱的物品。

2、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3、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准备

PPT课件、蚕豆、小树枝若干,盘子,篮子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过蚕豆吗?蚕豆不仅可以用来食用,还可以做出很多有趣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蚕豆造型,了解其制作方法。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这么多不一样的蚕豆造型,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成的呀。(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了解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并讲解蚕豆小人的制作过程,幼儿观察。

4、操作活动:幼儿使用篮子中的自然材料,辅助材料和制作工具,充分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喜爱的物品:小狗、小猫、帆船、男孩、女孩、火箭、汽车等。

5、展示作品并讲述。将幼儿作品用投影仪放映出来,供大家欣赏。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兴趣都很高,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孩子能大胆的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喜爱的蚕豆造型。但是孩子们的作品都大同小异,有的小朋友也只是临摹其他幼儿,并没有真正的发挥想象创造,可能是我在活动中还没有做好引导作用。另外,有的幼儿力气较小,树枝折不断,我想可以提供小剪刀。如果在幼儿操作时播放些舒缓、柔和的背景音乐就更好了!

大班美工区创设方案 篇9

1、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能接纳、尊重与自己的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

2、了解国家一些重大成就,能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艺术领域:

1、感受、欣赏彩墨画、青花瓷、中国结等传统艺术的独特美感,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2、能用绘画、粘、剪、贴、编织等方式表达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活动内容:

一阶段

魅力大中国(11月初两周)

(一)绘画国宝熊猫

活动目标:

1、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体验绘画大熊猫的乐趣

2、能用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组合出熊猫的基本外形并画出3种以上的不同动态

(二)编制中国结

活动目标:

1、体验编织活动的快乐,有热爱中国劳动人民的情感

2、了解中国结的编织工具及制作材料并学会编最简单的中国结

二阶段

我是中国娃(11月中旬两周)

(一)手工制作----可爱民族娃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2、会用画、剪、粘贴等方式设计、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民族娃娃

(二)绘画青花瓷盘

活动目标:

1、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美

2、能用线描画的方式表现出青花瓷独特的花纹和图案 三阶段

最炫中国风(12月初一周)

(一)手工制作------京剧脸谱

活动目标:

1、感受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美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方案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 美工活动 乡土资源 利用

对于幼儿园来说,可以利用有利的地理环境和乡土资源,发挥它的直观、可取、现实和神秘等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美工活动,发挥自然原有的教育意义。

一、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美工活动

(一)走出教室,回归自然,感悟自然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文章中不乏对大自然的描写和赞美,我们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认为大自然是伟大的魔术师,无论春夏秋冬,大自然那多变的样子总让人应接不暇。在万物生长的春天,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观察柳树的新芽;夏天,让幼儿倾听蝉的鸣叫,观看大雨的倾盆;秋天,让幼儿看谦虚的麦穗和害羞的苹果;冬天,让幼儿与雪孩子交朋友,让幼儿感受季节的变迁、记录时光的变换。

(二)乡土材料在美工活动中的利用

1.开展多彩的美工活动

对于幼儿来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新奇的,花鸟鱼虫都会引得孩子咯咯大笑。此外,幼儿对于颜色的敏感程度也非常高,所以,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对于颜色的偏好,并且在活动中通过开展类似染色活动、石头画、刻印、喷画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利用现有的自然材料,进行拼贴类的美工活动

教学资源可以来源于自然,如泥土、树叶、花朵等等,这些形式各异、颜色缤纷的东西将会吸引幼儿的注意。通过利用这些东西的自身特点,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将这些东西拼贴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更有新意的作品,比如可以用果实的种子拼出“下雨天”、用树叶拼出“小虫子”等等。任何东西只要有了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幼儿再经过自己后期的联想,便能够创作出更具创造力的新事物。并且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对于不同的自然材料有了大致的了解,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观察力也增强了。

(三)“异想天开”,开展创造类的美工活动

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对于幼儿来说,美工活动并不只是简单的粘贴、涂画而已,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性游戏,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愉快的体验,并且自己的创造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都获得了良好的锻炼。在此环节,教师需要注意对幼儿进行适当地启迪和引导,切勿过度干涉幼儿的思维,要鼓励幼儿进行创新,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找出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将相似事物间的差异性进行重新组合与排列。这样的作品也更符合幼儿的视角和思想,更具有童真,这些作品会反映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也会体现出孩子的审美情趣。

(四)将本土特色最大化

在这个变化万千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追逐着个性,然而那些真正的“特立独行”才是最珍贵的。我们总是告诉自己要具有个性、要创新,但是却忽略了我们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在很多美工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就地取材,例如幼儿园周围的银杏树很多,就可以让幼儿利用银杏树叶作为创作原料;或者幼儿园附近枝繁叶茂、百花盛开,就以花朵作为创作原料,通过地域间的特殊性,彰显幼儿园美工活动的本土特色。

二、运用乡土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一)材料的收集

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对于美工活动的原料选择来说更是如此。这些原料不是临时选定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和思考进行选择和积累的,比如不同时期的花朵、不同时期的树叶、不同湿度的泥土、不同形状和种类的石头等等,经过长期的选择和积累找出最适合的原料。

(二)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热爱幼儿

美工活动不是简单的动手课,更是培养幼儿艺术气质和自我表达能力的课程;并且每一个幼儿都是特别的,每一个儿童的作品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因为幼儿的作品不太符合自己的构想就侮辱或者嘲笑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观点,对幼儿进行鼓励和积极地引导,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材料应具有安全性和适宜性

对于原料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不同的原料可能会有季节性的差别和限制,或者一些材料可能会造成幼儿过敏,不同幼儿的体质对于不同原料的接受情况不同,教师需要对材料进行定期检查,一些变质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及时丢弃,以保护幼儿的安全,

(四)满足需求

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完全意义上的平均其实是不公平的,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对于原材料进行划分,这样既节省了资源,也让幼儿在课堂上“玩”得尽兴。

(五)材料与环境的一致性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美工活动使用的原材料应该具有本土化的特色。同时,要合理利用这些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真正参与到美工活动当中来,让幼儿热爱幼儿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美工活动中要有效利用乡土资源,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回归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汤丽霞.回归自然 享受艺术——在美工活动中有效地利用乡土资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03):134.

[2]葛坤银.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育初探[J].成才之路,2014(27):57.

大班美工区活动案例 篇11

昭君镇东风幼儿园 刘晶晶

一、活动背景二、二、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材料创作想象制作出各种动物。

2、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体验活动过程中的快乐及活动成功地乐趣.三、区域活动设置与准备

(一)、绘画区

1、水粉画

材料投放:水粉颜料、广告颜料、排笔、宣纸。玩法:发挥想象添画出各种动物与情景。

2、蜡笔画

材料投放:蜡笔、白纸、记号笔、彩笔 玩法:所投放的材料展开想象作画。3、彩纸刮花

材料投放:刮蜡纸、游戏棒、双面胶、牙签

玩法: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百兽之王。

(二)、玩纸区:

1、、魔法剪

材料投放:蜡光纸、剪刀、笔裁 玩法:能剪出对称或者连续的小动物。

2、快乐动物园

材料投放:剪刀、双面胶、彩色卡纸条、纸杯 玩法: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制作各种动物。

3、动物百乐园

材料投放:美工纸、剪刀、胶水、记号笔。

玩法:能折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能适当的进行添画。(三)、制作区

1、蔬菜瓜果动物

材料投放:美工纸、蔬菜、瓜果、剪刀、扭扭棒、牙签、吸管、毛线

玩法:能大胆运用瓜果蔬菜进行创作。

2、豆子拼画

材料投放:红豆、黄豆、绿豆等各类豆子、双面胶、记号笔、纸 玩法:用各种形状豆子拼成小动物。

3、泥工

材料投放:橡皮泥、工具刀、牙签、豆子、眼睛、扭扭棒、美工纸 玩法:发挥想象,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4、瓶盖贴画。

材料投放:若干矿泉水瓶盖、双面胶、纸、记号笔 玩法:利用瓶盖贴出小动物的形状。

四、教师指导及案例分析(一)、提出要求:

师:今天袁老师把我们的美术区域活动都摆放在了我们的教室里,袁老师也在区域活动中准备了许多的材料,请你自己去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区域,能运用多种材料把心中的小动物制作出来,好吗?

1、游戏时要保持安静、认真,不影响其他小朋友,不乱扔垃圾。

2、能大胆的进行游戏、创作.案例分析:《给企鹅宝宝做帽子》——制作区

在制作区的蔬菜制作中我为幼儿收集了各种蔬菜和辅助工具(牙签、纸、笔、等)。有六位小朋友进入操作,其中涵涵和熙媛惊奇的说:“看,这里有好多蔬菜水果啊?”我就笑着说:“你们猜猜看这些是做什么用的?”涵涵好奇的歪着脑袋说:“不知道,大概是让我们画画的吧!”我说道:“这些蔬菜除了画画,还可以做成蔬菜小

动物呢,你看。”我拿出了蔬菜造型给孩子们观察和参考。“那你想做怎样的蔬菜动物呢?”(即用什么蔬菜做头、身体…)这时他们开始互相商量起来了。然后,就各自拿了一个装饰起来,奥奥首先在纸上画了眼睛和嘴巴,然后剪下贴在茄子上当作企鹅宝宝的眼睛和嘴巴还问道:“老师,还可以做什么?”我回答:“再看看这些蔬菜里面,你还可以用到些什么来装饰呢。”“我想用白菜。”“做些什么呢?”我问道。“我给企鹅宝宝做顶草帽吧”说完,他就高兴的拿起一片白菜用剪刀剪成帽子的形状放在企鹅的“头顶”就这样完成了。

孩子们认真运用水粉颜料作画中…

通过线条、蜡笔来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运用牙签在刮蜡纸上面画出自己想画的小动物:

体验成功的喜悦…

孩子们尝试用剪纸剪成连续性的小动物:

这些纸杯已经让我们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笑容:

在折好的小鸟上面添画:

孩子体验折纸的过程:

孩子们成功的喜悦:

五、活动反思

从活动情况看,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逐渐地对一些民间艺术很感兴趣。剪纸的对称、形态各异的特征、生动有趣的美深深吸引了幼儿,他们非常乐于探索,而且知道了利用小小的彩纸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装扮自己的窗户、小房间等,可以给幼儿带来很多的乐趣。本次活动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看图片说动物的样子,训练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让幼儿对动物的外形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然后我再让幼儿欣赏各种剪纸图案,去感受剪纸美,培养幼儿对剪纸的欣赏情趣,激发了幼儿创作的积极性,并明白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再和幼儿观察探讨,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称纹样,再一步步通过观察、展示、讲解让孩子明白了剪纸的三大步骤:折、画、剪。再进入实践操作环节,幼儿尝试剪纸,运用尝试体验法,让幼儿获得初步的经验认识。本节课教师始终耐心地观察,恰当的运用表扬、鼓励等手段,引导幼儿追求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并提醒了孩子注意三点:①把碎纸扔到筐里,保持桌面地面干净,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②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③如果剪不出来,可以去拿老师剪的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最后再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情境,激励幼儿继续探究新的问题。

美工区角活动中的指导 篇12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一种介于正式的教育活动和宽松的自由活动之间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兴趣、需要而创设的具有操作性和探索性的环境,在较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幼儿可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在动手操作中与材料相互作用,从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发展能力和个性。由此可见:区域活动有着集体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功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那么,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怎样做才能体现《纲要》的精神呢?应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进一步突显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结合对《纲要》的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区域活动开展前的教师角色定位。

1、创设者

任何一个年龄班区域的策划与布置,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本班区域活动的最重要的创设者。在区域活动之前,教师应就本班开设哪些区域?场地如何安排?区域如何布置?投放什么材料?作细致周密的思考。我班在创设各区域时,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各区域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可以用长条桌、玩具柜等隔开,使区域之间互不干扰,同时也不影响幼儿的交流与学习。如我班的数学区和美工区、语言区和建筑区之间用玩具柜隔开,既起到划分区域的作用,又能摆放幼儿需要的材料。(2)各区域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幼儿。如我班创设的每个区域,至少能容纳5~6名幼儿同时进行活动。全班一共有6~7个区域,能满足全班幼儿同时到区域活动的需要。(3)各区域的环境布置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为依据的。例如我班在“运动小精灵”主题中布置区域,就以主题活动为外线,以大班幼儿数学学习内容为内线。数学区是将贴有数字的球倒序排列;美工区张贴多种特征的小朋友运动图片,幼儿可按不同特征对小朋友进行分合;展示区是将各种运动器械分类摆放;建筑区则可以统计体育馆用哪些几何形体构建,每种有几块……

2、设计者

这里的设计者专指对各区域中内容、材料的思考设计。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内容选择恰当,材料设计巧妙,这个区域一定会深受幼儿喜爱。我班设计区域内容与材料时注意到:(1)内容有别于集体教学活动。一些集体教学活动已经进行过的内容,我们尽量避免再在区域中出现。即使是幼儿特别感兴趣的内容,我们也要让它有所变化才投放到区域中,让幼儿感到这是他没有接触过的,保持他的新鲜感。如幼儿用各种形状的图形片拼贴出运动小人后,我们在美工区提供了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片让让幼儿拼贴,进一步增加了活动难度,激发幼儿参与兴趣。(2)注重材料的“三性”。一是有“可操作性”,只有能让幼儿动手的材料才是他们喜欢的。如我班区域中的材料,有的可以分一分,有的可以拼一拼,有的可以捏一捏,有的可以画一画……只有幼儿进了区域,他的小手都可以动起来;二是有“层次性”,要让不同发展层面的幼儿在本区域中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材料。如在“社区是我家”主题中,幼儿制作“社区小报”,我们便在美工区提供剪好的图片、破旧图书画面、完整的报纸图片版块等不同层次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剪的能力、粘贴的需要进行选择;三是有“可变性”,一样东西玩时间长了都会令任何人感到乏味,更何况是孩子,因而材料本身或其玩法应能变动。如下棋活动是大班幼儿的最爱,但总是一种棋面会引起幼儿的操作疲劳。我们便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纯数字棋面给幼儿玩,进入“运动小精灵”的主题,就让幼儿画运动的小图片贴在棋面上,进行“社区是我家”的主题,便换上社区图片,到了“我要上小学”主题,更换成上小学的图片,然后再根据各图片内容决定进退,这样幼儿玩起来总是兴趣盎然。(3)材料投放要适宜。对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可以多投放一些,对幼儿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可以少投放一点或不投放。(4)规则简单明了。对于每个区域及各区域中材料的操作,教师要有明确的规则要求。这样才能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共同制订规则。

二、区域活动开展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1、观察者

蒙台梭利曾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的成长需要。我们认为,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应该首先是一个积极的观察者。观察的目的是了解所创设的区域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了解区域下一步如何发展?了解幼儿还需要什么?教师可以给幼儿什么样的指导?例如我班开学第一周时,我们观察幼儿参与各区域活动情况,发现去语言区的幼儿不少,但玩的时间长的幼儿不多。通过进一步观察,我们了解到这是因为语言区提供的一些塑料小方凳幼儿坐时间长了会感到累。于是我们便调整了语言区的场地,为语言区铺上了塑胶垫,幼儿可坐可躺可靠着看书将故事,快乐极了。语言区一跃变成了选择率最高的区域。

2、引导者

班级开设的区域中,既有幼儿十分感兴趣,争着要玩的,也必定会有幼儿不怎么喜欢的。此时教师便十分关键,她的作法将关系到幼儿能否在区域中得到全面发展。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引导:(1)明确活动玩法。有些幼儿不喜欢的区域活动,是因为其操作程序或规则较多,幼儿不是十分明确。我们便请个别会操作的幼儿上来介绍,让每个人都清楚它怎么玩,为他们扫清选择时的心理障碍。(2)鼓励群体。我们在每个区域里,都贴上一张活动记录表,将一些重点的区域活动内容,或幼儿兴趣不大的活动内容记录在上面。然后奖励给每个主动去玩这些区域的幼儿一张小贴画,让其贴在记录表上。鼓励大家去找能得到小贴画的活动玩一玩,大大增加了这些区域的人气。(3)个别鼓励。早晨、下午人少的时候,我们都会去看一看区域中的记录表,了解幼儿选择的情况。对于极少到某一区域去的幼儿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单独交流的机会,鼓励他去,或教师和他一起去。努力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全面发展。

3、参与者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实践操作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比,其自主性更为凸现,这无疑需要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技巧把握更为巧妙。我们认为,教师应参与到活动中,在与幼儿一起玩的过程中进行隐性的指导,以最小的干预换取幼儿最多的活动。如何把握好指导的“度”,我们首先从观念上的改变,不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而是放在了“参与者”的位置。我们的参与,主要解决几个问题:(1)纠正幼儿活动中的错误。如:月月在数学区域中做加减速算,有错的题目没有发现。我便对她说:“我们一起来做,好吗?”月月答应了,做完以后,我们交换检查。我指着她做错的题目说:“你再算算看这题好吗?”月月再一次计算时便发现它们是错的,自己把它给改了过来。(2)解决区域中的矛盾。如:添添在建筑区玩的时候,将小远的建筑碰倒了,两人为此争执起来。我拿了一辆小汽车走过去,装做吃惊又为难的样子说:“高速公路还没有建好?我的车该在哪儿呢?”两个小朋友气呼呼地向我告状,我说:“小建筑师们,先让我们把路面清理出来,让汽车开过去,要不然会塞车的。你们的事呆会儿再讨论好吗?”两人点点头,一起动手收拾。等到区域活动快结束时,两人又合作搭了一座绕城公路,先前的不愉快早淡化了。(3)因材施教。如:然然平时不喜欢用剪刀,为了能做一份毕业礼物送给好朋友,他坐到了美工区里。我也跟了进来,向他了解:“打算做什么?”当得知他在做小报和做纸球之间举棋不定时,我帮他分析:“做小报是剪方形图片,做纸球要剪圆形纸。你觉得剪哪个你更有把握点?”然然选择了做小报。在他剪了几张方形图片之后,我又向他推介了一张圆形的图片:“这张图片好漂亮,把它放到你的小报中,好朋友一定喜欢。”最后,然然比较成功地剪下了圆形图片,他拿着图片,腼腆地低着头不停地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三、区域活动开展后的教师角色定位

1、倾听者

《纲要》要求:教师要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讨论当天的活动。这时,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倾听者的位置上,鼓励幼儿来讲述活动,表达感受,提出问题,同时接过幼儿抛来的球,将它转化为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再抛给幼儿,引发幼儿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继续突出他们的主体显性地位。例如甜甜在交流时提出智力区的棋和拼图要占较大的桌面,大桌子不够的问题。我便启发幼儿:哪些区域可以用长条桌?哪些区域可以用塑料方桌?让幼儿来调整个区域的桌子,既满足智力区的需要,又不影响其它区的活动。我们还经常让发言者站在教室的最前面,教师则坐在幼儿中间,使幼儿感受被关注和被尊重,自信心油然而生,表达的热情更高了。

2、评价者

《纲要》第四部分谈的就是教育评价,足以证明评价在当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评价,是在《纲要》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幼儿、家长、幼儿园管理人员和其他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是围绕幼儿发展、教师成长进行的过程性动态评价。在评价中我们集园部、家长的反馈信息、幼儿的行为表现、教师的观察记录,分析以下问题:区域设置、内容、材料是否合理?是区域本身要作调整?还是教师的指导策略要做调整?幼儿是否获得发展?教师是否获得经验?这样的分析,对教师、对幼儿、对开展区域活动、对提升教育能力都有质的帮助。

3、支持者

教师的支持,是教育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会突发这样、那样的奇想,这些想法可能在当时的区域活动中实现不了。活动结束后,教师应作为一个支持者,支持幼儿有创意的想法,鼓励他为实现自己的想法收集材料,必要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幼儿共同准备。例如:婷婷在我班在展示区里欣赏同伴用纸盒制作的小区配套设施。她看过来,数过去,发现小区里少了牛奶站,评价时她提出要做一个牛奶站。我们对她的想法表示了支持,并让她到美工区找材料。她觉得材料都不满意,于是我们又带她到其他班去找,又发动小朋友回家找。第二天,她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材料,在区域活动时动手做了起来。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方案 篇13

关键词:幼儿美工活动 问题解决 教师指导策略

一、问题提出

幼儿美工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活动的一种,是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不断发现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进而创造立体的艺术表征形象以及表达自我的活动,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在幼儿美工制作活动过程中,问题解决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和组成要素。

现有条件和既定目标之间的这种差距必然会给儿童的制作带来很多“问题”,它要求儿童把这些问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不断尝试解决问题,最后完成作品的创作。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创意美工小社团幼儿为研究对象,选取大中班16人。

(二)实验材料

请幼儿制作立体狮子。制作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三种材料:

1、主体材料——制作活动所需的主要或主干材料(例如:制作狮子头用的盒子、筐子等;制作狮子的头、身体、腿所需的乒乓球、布、可乐瓶、牙膏盒等)。

2、辅助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实现制作目标,使作品结构更加完善、丰富和精细的材料(例如:制作狮子鬃毛所用的毛线、布条、纸片扭扭棒等)。

3、工具(例如:剪刀、双面胶、彩笔)等。

(三)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自然情境观察法,跟踪观察每名幼儿的实际制作过程,并对每名幼儿的制作过程进行全程录像。最后根据观察数据,分析幼儿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遇到的问题类型在实际研究发现,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幼儿遇到的问题类型主要包括:

1、如何选择适宜的材料。

能否选择适宜的材料,是保证美工活动成功的前提。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经常会遇到怎样选择适宜的材料的问题。比如制作狮子的过程中,幼儿经常遇到狮子头和身体之间大小比例不适宜,或者头和五官之间大小不适宜等问题。

2、如何连接、组合与固定材料。

幼儿遇见最多的问题就是各个材料结构之间的连接和固定问题,也就是怎样将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原型的各个组成部件有机连接在一起。比如狮子头部和身体之间的连接,狮子的身子和腿之间的连接。在连接过程中,幼儿常会出现连接工具或材料不合适;连接组合得不牢固。

3、如何处理部分结构之间的空间组合关系。

制作狮子的过程中,幼儿做出来的狮子经常“头重脚轻”,致使狮子无法独自站立,这其中就涉及各个部件的空间组合关系、重力平衡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大小关系等问题。

(二)幼儿的问题表征。

表征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对问题的解决。在美工制作活动中。幼儿的问题表征和问题意识主要呈现以下三种水平:

水平一:有问题,但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水平二: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但未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水平三: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有效表征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幼儿的问题解决策略。

本研究发现,对于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幼儿常见的解决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尝试错误。遇到问题时,幼儿最常使用的办法是尝试错误。在这种问题解决过程中,幼儿没有对所选材料的观察、比较,全凭自己的感觉判断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表现出明显的盲目性。

2、有目的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表明幼儿解决问题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并且解决过程有更多的内部心理加工或认知成分参与。

3、观察模仿同伴。一些幼儿遇到问题时,往往会观察同伴的做法,然后模仿同伴。同伴模仿对幼儿的制作过程有利有弊。只是漫无目的地照搬他人的做法时,这种模仿是消极的,甚至会限制幼儿的制作过程。

四、幼儿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一)幼儿的问题表征及其指导。

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但往往不能有效表征问题,发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把握其中的关键性信息。因此,教师应注意采用适宜的教育指导策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或通过情境式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正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设置适宜的、能够促进幼儿真正理解问题的情境。

2、问题情境的设置应体现层次性,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架”。

设置不同难度、有层次的问题情境,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和了解幼儿目前的理解水平和发展状态,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下一步可能会达到的水平,即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能不断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架”。

(二)幼儿问题解决的试误性及其指导。

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带有很大的试误性,对于这种试误性特点,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对于一些做事情目的性、计划性不强,犹豫不定,想到哪里做到哪里,总是反复尝试,始终没有结果的幼儿,教师应帮助这些幼儿增强解决问题的目的性、计划性,激励幼儿对所遇到的问题情景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和比较,促进他们成功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尝试错误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大多数幼儿都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解决策略,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尝试错误是幼儿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和特点。

因此,对于幼儿的尝试错误,教师必须善于分析,不能幼儿一出现尝试错误的现象,就认为幼儿在盲目的、毫无目的地进行尝试,然后就横加干预。教师要给予幼儿尝试错误的机会,等待幼儿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如果在此期间教师过多干预,急于告诉幼儿该怎样做,只会限制幼儿探究学习的机会与过程。

参考文献:

[1]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杨巍.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探索,学前教育研究.2005

上一篇:我用行动送给教师节的礼物作文下一篇:优秀公司采购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