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检查验要点(通用6篇)
1.1 福利
1.1.1 未按現時國家法規(如報酬、休息時間,等)給予產假和陪產假福利
1.1.2 未提供非貨幣價值的法定福利
1.1.3 未提供貨幣價值的法定福利
1.1.4 工作場所(或根據當地法律在適當地點)沒有托兒設施
1.2.工資
1.2.1 沒有支付最低工資/相關工資
1.2.2 沒有依法支付加班費
1.2.3 非法扣款(如勞保用品、制服、工牌,等)
1.2.4 拖延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週期
1.2.5 支付試用期工資超過法律規定的試用期限
1.2.6 僞造工資紀錄
1.2.7 不清晰的工資制度
1.2.8 沒有工資單及/或工資,和記錄沒有員工簽名/手印
1.3.工時
1.3.1 上班不記工時
1.3.2 工時過長在未與沃爾瑪開始業務6個月之前曾雇用童工
1.10.4 員工子女出現在除托兒設施之外的生產區內
2.健康與安全
2.1.防火安全管理
2.1.1 無火災警鈴、緊急照明、噴淋滅火系統、滅火器、煙霧探測器
2.1.2 滅火/安全設施數量不足/或分佈不當且/或未經測試/檢查/維護/保養
2.1.3 消防設備及/或安全出口不暢/阻塞
2.1.4 地面上/牆上未適當,或未有標示/張貼火災疏散平面圖
2.1.5 火災疏散平面圖未使用工人使用的語言
2.1.6 安全出口無照明或標示
2.1.7 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不足
2.1.8 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過道、樓梯間被完全阻塞及/或鎖閉
2.1.9 安全出口、過道、樓梯間被部分阻塞
2.1.10 安全出口的門向內開
2.1.11 火災疏散演習次數不足(按照法律要求)
2.1.12 沒有指派員工參加緊急火災疏散及消防訓練
2.2.用電安全
2.2.1 電線裸露、絕緣不良、開放的接線
2.2.2 電路超負荷、電路無斷路器
2.2.3 裸露電線接近含水或有灰塵或燃爆性空氣
2.2.4 接線盒密封不當
2.2.5 設備維護修理時雇員在帶電電路工作
2.3.化學品安全
2.3.1 化學品存儲罐無防溢容器
2.3.2 無溢出反應藥品或不足
2.3.3 無化學品安全資料說明書(MSDS)
2.3.4 危險化學品儲存在人員或社區附近/未與生產區隔離
2.3.5 易燃物品儲存在火源附近
2.3.6 有明顯跡象表明曾有化學品溢出及洩露
2.3.7 無張貼化學品危害海報
2.3.8 人員穿著被化學品污染的衣物離開工作區
2.3.9 危險物品存儲區管理不善
2.3.10 危險物品容器及/或標籤狀態不合格
2.3.11 不相容的危險物品被存放在一起
2.3.12 無危險物品儲存清單
2.3.13 化學品存儲區通風不良
2.3.14 無適當的洗眼站、沖淋房(燒傷、化學品事故)
2.4.衛生
2.4.1 無飲用水
2.4.2 無洗浴及/或洗滌用水
2.4.3 飲用水取用不方便/受到限制
2.4.4 在使用或存放危險品區域吃喝
2.4.5 備餐或用餐區不衛生
2.4.6 在備餐或用餐區域發現清潔用品/清洗劑
2.4.7 廁所或洗浴設施不可用、未分隔或數量不足
2.4.8 蟲鼠滋生
2.4.9 盥洗盆未提供肥皂和自來水
2.5.物料輸送
2.5.1 起重機、鐵架塔或其他物料輸送設備超負荷使用或用於其他用途
2.5.2 鏟車、起重機、鐵架塔或其他物料輸送設備在使用前未經檢查
2.5.3 雇員超負荷搬運物件
2.6.工作區設計與維護
2.6.1 工作區出現安全之虞(如跌落危險牆壁或地板出現缺口,樓梯間、固定樓梯無防護)
2.6.2 升降的工作臺、夾層、中層樓及其它高空平台無防護措施
2.6.3 雇員在高空平台或有被吞沒之虞處作業時無安全保護
2.6.4 工作區通風不良
2.6.5 工作區擁擠或不足
2.7.設備安全
2.7.1 安全聯動裝置(即保護裝置)不能使用或被移除
2.7.2 帶有捲壓點、旋轉零件、切割區或其他危險零件的設備未安裝防護或其他保護設備
2.7.3 放射源或光源(鐳射/焊弧)無遮
2.7.4 雇員未接受機器安全/設備及保護性防護的重要性的培訓罩
2.7.5 無機器保養規程及記錄
2.8.個人防護用品
2.8.1 嘈雜作業無聽覺保護設備
2.8.2 在可能產生飛塵或化學品飛末的作業中無眼睛保護設備
2.8.3 在產生灰塵、霧氣、蒸汽或煙氣的作業中無呼吸保護設備
2.8.4 無其他化學品、熱力或其他物理危害防護設備
2.8.5 雇員未接受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的培訓
2.9.事故/醫療規程/急救
2.9.1 無事故檔案程式或系統/無傷病記錄
2.9.2 無事故調查及糾正行動程式
2.9.3 無現場急救或醫療規程
2.9.4 現場無經培訓的急救或醫療救護者
2.9.5 急救設備未提供、不足及/或無法取得
2.9.6 無送往醫療救護站的交通設施
2.9.7 難以獲得的醫療設施(現場或場外)
2.9.8 無判斷雇員健康是否適合工作的程式
2.9.9 無預防愛滋病知識的培訓
2.10.食堂
2.10.1 食堂服務空間不足
2.10.2 未經當地衛生當局檢查併發予執照
2.10.3 冷藏室、冷凍箱不衛生
2.10.4 冷藏室和冰箱溫度設置不正確(不高於5°C, 41°F)
2.10.5 廚房工人沒有有效的健康證明
2.10.6 廚房工人沒有帶髮網、圍裙、一次性手套
2.10.7 食物廢料處理不當
2.11.員工宿舍
2.11.1 宿舍未按性別適當分區/遠離車間或倉庫
2.11.2 按每15人1個淋浴器、每15人1個馬桶或按當地法例,取其中較嚴格者,淋浴器和馬桶
2.11.3 數量不足
2.11.4 過分的宵禁限制
2.11.5 宿舍員工無足夠的保安措施
2.11.6 住房空間不足/住房設施保養不善
2.11.7 在住房內儲存化學品
2.11.8 照明不足(宿舍)
2.11.9 防火安全系統不足(滅火器、噴淋器、火警鐘、消防栓、照明系統)
2.11.10 緊急安全出口照明不足
2.11.11 缺少消防疏散平面圖(張貼及/或標示)
2.11.12 緊急安全出口鎖閉/阻塞
2.11.13 無緊急疏散及/或消防訓練規程
2.11.14 未安全用電(如電線懸掛、超負荷、絕緣不良,等)
2.11.15 無現場急救或醫療規程
2.11.16 急救設施未提供、不足及/或無法取得
3.檢查權
3.1.檢查權
3.1.1 無營業執照
3.1.2 營業執照在申請中
3.1.3 拒絕進入、查閱檔、員工訪談,有意拒交資訊
3.1.4 已證實的違反沃爾瑪禮品及饋贈政策的行為
3.1.5 相關資訊未提供/丟失
3.2.外判
3.2.1 使用無有效道德標準審核的工廠為沃爾瑪生產貨品
4.環境
4.1.廢物標識、搬運的處理
4.1.1 不適當或非法的廢物處理
4.1.2 私下處理廢物
4.1.3 廢物未按種類和危險性標識/貼標籤
4.1.4 廢物存儲不當,可能導致火災、溢出或滋生蟲鼠
4.1.5 未提供標識、標籤和處理廢物的培訓
4.1.6 裝廢物的容器和標籤狀況不合格
4.1.7 無廢物存儲清單和追蹤系統
4.1.8 裝廢物的容器處理或運輸不當
4.1.9 現場焚燒廢物
4.1.10 無適當的廢物處理許可證(如果政府有要求)
4.1.11 廢物處理許可證在申請中(如果政府有要求)
4.2.廢水處理/排放
4.2.1 未能取得要求的廢水排放許可證
4.2.2 未處理的廁所污水排入污水或化糞系統以外的系統
4.2.3 現場化糞或汙水處理系統故障——溢出、氣味、洩露、健康問題
4.2.4 無適當的廢水處理/排放/安裝,等許可證(如果政府有要求)
4.2.5 廢水處理/排放/安裝,等許可證在申請中(如果政府有要求)
4.2.6 廢水排應用許可證在申請中(如果政府有要求)
4.3.空氣排放
4.3.1 無適當的廢氣排放許可證(如果政府有要求)
4.3.2 廢氣排放許可證在申請中
4.3.3 沒有或不恰當控制多餘灰燼、氣味、煙氣、蒸汽或其他空氣污染物的設備不足
4.3.4 廢氣排放控制設備未保養
4.3.5 煙囪和出煙口有明顯物質積聚
4.3.6 未能取得露天焚燒許的可證或批准(如果政府有要求)
4.3.7 露天焚燒引起多餘的煙霧
4.3.8 露天焚燒的殘渣收集或處理不當
一、基本格式
(一)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对照检查材料,共分四部分。
1、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 条”规定以及市、县委“八项规定”情况和作风建设情况,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列举具体事例)。同时,对遵守政治纪律和贯彻落实各项规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查摆。对公务用车、个人住房和办公用房、人情消费、职务消费、经费开支、配备秘书、家属子女从业、出入私人会所等九个方面的问题要进行具体的说明;
2、“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3、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二)班子成员及其他科级党员干部对照检查材料,共分四部分。
1、作风建设基本情况;
2、“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3、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重点放在后三部分。
二、审核要点
(一)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1、重点看结构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全面;
2、看是否结合班子实际,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督导组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回应;
3、看遵守政治纪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作风方面原
因剖析是否到位;
4、看是否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查摆;
5、看“四风”方面的具体问题是否深刻、事例是否具体。
(二)党政主要领导对照检查材料
1、重点看遵守政治纪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作风方面的问题是否深刻、具体,是否做到了见人、见事、见思想;
2、看是否从履行主体责任、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建强基础以及贯彻民主集中制等方面进行查摆;
3、看是否结合个人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和个人成长经历,认真查摆“四风”问题;
4、看是否对群众反映、上级点明和督导组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认领;
5、看原因剖析是否深刻,是否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财经纪律以及对照“三严三实”、焦裕禄精神要求等方面剖析原因;
6、看整改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是否与问题做到一一对应。
7、看整改措施是否对不出入私人会所作出承诺。
(三)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科级党员干部
1、重点看作风方面的问题是否查清、摆明、挖深,是否结合个人自身实际,重点查找个人“四风”问题;
2、看“四风”问题归类是否规范;
3、看是否对群众反映、上级点明和督导组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认领;
4、看原因剖析是否深刻;
5、看整改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是否与问题做到一一对应。
三、格式要求
(一)标题统一为“对照检查材料”: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
(二)单位写规范简称,个人注明职务(党内职务在前)和姓名:楷体三号。
(三)时间统一为(2014年X月):楷体三号。
(四)正文:仿宋三号。
(五)一级标题为黑体,二级标题为楷体,三级标题为宋体。
(六)首页左上角注明第X稿:黑体三号。
第X稿
对照检查材料
中共陇西县XXX乡镇(局)党委()XXX
(2014年X月)
1、一级标题为黑体
2、二级标题为楷体
3、三级标题为宋体
4、正文为仿宋三号
(TB10413)
中铁五局集团公司
2004.10.20
目录 2 新《验标》的编制原则..........................................................1 新《验标》的特点..................................................................2 2.1 明确建设活动各方职责.....................................................2 2.2 体现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3 2.3 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实行量化管理.................................3 2.4 本标准充分体现了技术进步的特点.................................3 3 新《验标》主要修订内容......................................................4 3.1 本标准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进行了重新划分.....................................................................................................4
3.2 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内容和程序作了全面修订.........5 3.3 取消了优良等级评定的内容.............................................6 3.4 增加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6 3.5 增加轨道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的要求.........................7 3.6 增加了线路基桩的测设要求.............................................7 3.7 在无碴道床施工中增加了板式、支承块式和长枕埋入式三种新型道床的验收标准................................................................7
3.8 在无缝线路施工中以新建铁路一次铺设无缝线路为主线,新增了相应分部、分项、检验批的验收标准........................8
3.9 增加了钢轨预打磨的验收标准.........................................8 3.10 增加了无缝道岔铺设和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的验收标准.........................................................................................................8
轨道工程质量控制关键..........................................................9 4.1 材料和设备进场的质量控制.............................................9 4.2 有碴道床稳定性的质量控制.............................................9 4.3 无碴道床施工的质量控制.................................................9 4.4 钢轨焊接的质量控制.........................................................9 4.5 无缝线路锁定的质量控制...............................................10 4.6 线路几何尺寸的质量控制...............................................10 4.7 动态检测能否达标是轨道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11 执行验标应注意的问题........................................................11 5.1 轨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1 5.2 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2 5.3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执行要点:...............13 5.4 第5章“铺轨前铺碴”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4 5.5 第六章“无碴道床” 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4 5.6 第七章“无缝线路轨道”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6 5.7 第九章“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7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新《验标》的编制原则
本标准认真贯彻“调整地位、验评分离、充实内容、严格程序、强化检测、明确责任”的指导思想,重点体现建设各方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加强过程控制,体现各方职责,切实提高验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要求、验收标准及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严格进场材料验收、检测程序及方法;突出验标对铁路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是建设各方必须遵守的标准。
“调整地位”即调整验标在铁路建设标准体系中的地位,突出验标对铁路施工质量的控制作用,明确验标是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主要技术标准。当验标与施工规范不一致时必须按验标执行。
“验评分离”即将原验标中的质量检验与优良等级评定分离开来只规定合格质量要求,不再规定优良等级的评定。
“充实内容”即充实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重要的施工要求等内容,加强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
“严格程序”即严格材料和安装设备进场、施工机具、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工序衔接、隐蔽工程等内容的检查验收程序,严格检验批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的验收程序,严格按相关项目检查验收的时限要求等。
“强化检测”即强化质量检测,明确质量检测的手段、方法和检 1 测数量,坚持用数据说话,进一步提高验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明确责任”即明确建设活动各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在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具体职责。新《验标》的特点
2.1 明确了建设活动各方的职责
工程质量的控制,不仅是施工单位一方的责任,建设活动各方都要对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内容进行控制。所以本标准根据铁路轨道专业的工程质量特性,规定了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质量职责和义务。改变了几十年来一惯沿用的工程施工质量仅由施工单位一方负责的传统模式,促使各方共同保证工程质量的合格。
验标中明确规定施工单位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主体应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等各方也应按验标规定要求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在验标中具体规定了施工单位应控制的项目及检验方法、检验数量、质量标准,规定监理单位的检验项目及其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并明确旁站监理项目,规定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参与的相关质量验收的工作内容。努力避免因职责不清、方法不明、定量不准,造成在验标执行过程中各方对条文产生不同的理解。
本标准是政府部门、专门质量机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的主要依据。
2.2 体现了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
由于工程质量是由施工准备、工序操作质量决定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事后检验出来的,所以,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加强过程控制。质量控制应从施工准备、材料进场开始,一直贯穿施工全过程,直至工程竣工。
2.3 充分体现了可操作性,实行量化管理
一方面是质量指标的定量化,检验数量的定量化,检验方法的具体化;另一方面是建设活动各方责任的具体化,避免在验标执行过程中因对条文各有不同理解,以致各行其事。
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检测工作,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客观、准确地检验检测数据,是评价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判定工程施工质量合格与否,要体现质量数据说话的原则。其基础是质量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并且能够代表工程施工质量情况。这就要求检验检测所用的仪器、方法和抽样方案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方法统一,数据才有可比性。另外,随着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一些成熟可靠的新方法、新仪器不断出现,尤其是对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测。使用新技术后,能减少检测工作量,提高检测精度,应该积极采用。但采用这些新技术应经过必要程序的鉴定。
2.4 本标准充分体现了技术进步的特点
2.4.1 在无碴道床施工中新增了板式、支承块式和长枕埋入式三种新型轨道结构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2.4.2 在无缝线路施工中新增了新建铁路一次铺设无缝线路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并引入了钢轨预打磨的新概念。
2.4.3 为确保轨道工程施工质量,加强质量检测,在本标准中增加了一些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如:道床参数指标的检测和轨道动态监测等。新《验标》主要修订内容
3.1 本标准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进行了重新划分 新验标对轨道工程施工质量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四级进行质量验收。而原验标对轨道工程施工质量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三级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因此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原则上有着较大的改变。
3.1.1 单位工程划分
新验标以正线轨道一个区间、站线轨道一个站或大型枢纽的一个场为原则进行单位工程划分的(当区间内含有不同类型轨道时,如果某种轨道类型长度较长[大于5km],也可按轨道类型划分),这就使得单位工程数量与原验标相比大大减少。
而原验标是以不同的轨道形式进行单位工程划分的,若一个正线区间同时存在有普通轨道、无缝线路轨道和整体道床轨道等多种轨道形式,就会造成一个区间同时存在有若干个单位工程,不利于工程管理。
3.1.2 分部工程划分
新验标主要是以一个完整部位进行分部工程划分的,原验标主要 4 是以施工阶段进行分部工程划分的,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验标在进行分部工程划分时,先将轨道工程分为道床、轨道和线路附属三大块。再将道床的不同形式如有碴道床、板式无碴道床、支承块式无碴道床和长枕埋入式无碴道床分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分部工程。将轨道的不同形式如无缝线路轨道和有缝线路轨道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分部工程。线路附属划分为道口、防护栅栏、护轨、标志和轨道加强设备五个不同的分部工程。
3.1.3 分项工程划分
分项工程主要按工序进行划分,每个分项工程可由若干个检验批组成,特殊情况下仅含一个检验批。
3.1.4 检验批划分
检验批是分项工程的组成部分。根据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需要,将一个分项工程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检验批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单元。
检验批质量验收内容包括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两部分。本标准对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要求都是根据这两个方面做出的规定。
检验批质量合格的前提是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对于有允许偏差的一般项目抽查点除有专门要求外,规定在允许偏差内的点应达到80%及以上,其余抽查点可以超出允许偏差,但不得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
3.2 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内容和程序作了全面修订
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建铁路设计速度在不断提高,新线 5 开通速度即为设计速度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新验标针对不同的速度要求对轨道工程质量提出了不同的验收标准。
3.3 取消了优良等级评定的内容
本标准中规定的质量指标是合格标准。合格标准也就是控制施工质量的最低标准。达不到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工程,其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就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和满足,就是不合格的工程。所以本标准要求施工所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和其他工程技术文件等,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能低于本标准中的规定。取消了优良等级评定是因为在国际间建筑行业标准中均无评优标准,评定优良等级只是建设单位的企业行为而非国家要求,因此为了与国际接轨取消了优良等级评定。
3.4 增加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
施工前,施工现场应配齐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施工单位要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建立必要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施工准备工作要全面、到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要对施工单位所做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这是对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两方提出的要求,是保证开工后顺利施工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每个单位工程应检查一次。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由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填写,由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检查验收,做出合格或不合格及限期整改的结论。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现场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制度在内。
3.5 增加轨道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的要求
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相对于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主体工程质量而言,应该是比较次要的。但是,对完工后的工程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一次现场核实,是很有必要的。观感质量验收绝不是单纯的外观检查,也不是在单位工程完成后对涉及外观质量的项目进行重新检查,更不是引导施工单位在工程外观上做片面的投入。观感质量验收的目的在于直观地从宏观上对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能和使用功能进行验收。如局部缺损、污染等,特别是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时反映不出来,而后来又发生变化的情况,通过观感质量验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质量控制环节。
3.6 增加了线路基桩的测设要求
线路基桩在铺轨前是检查线下(路基、桥梁、隧道等)工程符合设计中心线和路面高程的依据,可准确确定设计中心线指导铺轨,又不因铺轨铺碴而淹埋,轨道整理时又可精确控制轨道中心线的位置及轨面高程,是施工和线路养护维修的重要依据,在施工中必须加强保护,严禁损坏。如因路基沉降等原因造成变位应及时修正测量资料,确保基桩准确性,并列入竣工资料移交接管单位。
3.7 在无碴道床施工中增加了板式、支承块式和长枕埋入式三种新型道床的验收标准
随着铁路轨道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形式的轨道结构也在不断出现,本验标根据国外资料和秦沈线及西康线秦岭隧道无碴道床成功的 7 实践经验,增加了板式、支承块式和长枕埋入式三种新型道床的验收标准以适应轨道施工技术发展的需要。
3.8 在无缝线路施工中以新建铁路一次铺设无缝线路为主线,新增了相应分部、分项、检验批的验收标准
新建铁路一次铺设无缝线路在铁路轨道验标中还是第一次出现,本验标第7章是以新建铁路一次铺设无缝线路的施工工序为主线进行章节划分和内容描述的,随着无缝线路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建铁路一次铺设无缝线路将逐渐成为新建铁路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建铁路只有铺设无缝线路,才能保证轨道具有良好的平顺性,才能使新建铁路开通时的速度更进一步提高。
3.9 增加了钢轨预打磨的验收标准
在开通前预打磨钢轨,去除钢轨在轧制和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轨面微小不平顺,进一步提高全线钢轨的整体平顺性,已被国外无缝线路的实践证明是一项经济效益显著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都广泛采用。为了控制轨道的初始不平顺,保证轨道的高平顺性要求,降低轮轨噪音,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国外无缝线路轨道在开通前都要进行钢轨预打磨,近几年我国在环形道、广深、郑州进行的准高速和高速试验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钢轨预打磨的优越性。在无缝线路的设计、施工时必须重视钢轨的预防性打磨问题。
3.10 增加了无缝道岔铺设和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的验收标准 随着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出现,无缝道岔的铺设不可避免。无缝道岔具有大号码、通过车速快和与无缝线路相连的特点,具有无缝线路 8 的各种特性,是跨区间无缝线路上的重要环节。因此无缝道岔铺设和焊联都具有它的特殊要求,无缝道岔的验收标准更严。轨道工程质量控制关键
4.1 材料和设备进场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中使用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本标准中所有在施工中使用到的材料和设备进场时都应进行进场验收,且为主控项目。在进场验收中不仅要求施工单位要作相应的检查验收,而且要求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认可。凡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单位应进行检验,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
4.2 有碴道床稳定性的质量控制
4.3 有碴道床稳定性是新建铁路铺设无缝线路的控制条件,也是线路提速的必备条件,只有有碴道床稳定性不断提高,才能使线路几何尺寸的变化逐渐变小日趋稳定,才能不断提高列车行车速度和旅客舒适度。因此应重视有碴道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使其尽快达到稳定状态,为后期施工打好基础。
4.4 无碴道床施工的质量控制
无碴道床为混凝土灌注施工,具有一次成型的特点,如果在施工中质量失控,再想进行调整修复困难很大。因此,在无碴道床施工中应按工序要求层层把关严格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在本验标中无碴道床轨道的验收标准也比有碴道床轨道高。
4.5 钢轨焊接的质量控制 钢轨焊接是铺设无缝线路的关键环节,其外形几何尺寸的平顺和内部质量,是保证无缝线路正常运行的关键,如果焊头平顺性不好,可能造成我们掏的是无缝线路的钱,得到的是有缝线路的享受,起不到无缝的效果。如果焊头内在质量不好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目前我国对钢轨焊接质量控制有着一套成熟完整的管理办法,应严格执行。
4.6 无缝线路锁定的质量控制
线路锁定施工后,钢轨的实际锁定轨温是后期进行线路整修乃至今后长期运营中进行线路维修的依据。实际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施工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必须准确设定。
在新建铁路铺设无缝线路施工中,实际锁定轨温的确定主要分以下两种情况: 在线路锁定施工中,当锁定作业时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允许范围之内时,现场实测的锁定作业轨温平均值即为该单元轨节的实际锁定轨温。在线路锁定施工中,当锁定作业时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允许范围时,现场实测的锁定轨温平均值加钢轨拉伸换算轨温即为该单元轨节的实际锁定轨温。
4.7 线路几何尺寸的质量控制
线路几何尺寸是线路施工质量好坏的外在指标,是一系列数据化的验收标准,充分体现了用数字说话的验收原则,是轨道工程施工最终应达到的标准,是轨道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验收标准之一,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8 动态检测能否达标是轨道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为了适应新建铁路不断提高开通速度的质量控制要求,本验标新增加了轨道动态检测的质量验收标准,是在行车状态下对线路平顺性进行综合评定的方式。动态检测能否达标,是衡量新建铁路开通速度目标能否实现,也是轨道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关。执行验标应注意的问题
5.1 轨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轨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轨料和设备质量的进场验收,二是对各工序操作质量的自检、交接检验。对轨料和设备的进场验收应分二个层次进行。
进场验收:对轨料和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检验方法为观察检查并配以必要的尺量、检查合格证、厂家(产地)试验报告;检验数量多为全部检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检验方法和数量多数情况下相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运进施工现场。
试验检验:凡是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进行试验检验。试验检验项目的确定掌握两个原则:一是对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确有重要影响,二是大多数单位具备相应的试验条件。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的批量、抽样数量、质量指标应根据相关产品标准、设计要求或工程特点确定,检验方法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监理单位要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一定比例进行见证、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2 对工序操作质量的自检、交接检验。
自检: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操作,该工序完成后,对反映该工序质量的控制点进行自检。自检的结果要留有记录。这些结果可以作为施工记录的内容,有的也正好是检验批验收需要的检验数据,要填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中。
交接检验:一般情况下,一个工序完成后就形成了一个检验批,可以对这个检验批进行验收,而不需要另外进行交接检验。对于不能形成检验批的工序,在其完成后应由其完成方与承接方进行交接检验。特别是不同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其目的有三个:一是促进前道工序的质量控制;二是促进后道工序对前道工序施工质量的保护;三是分清质量职责,避免发生纠纷。
5.2 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2.1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依据的标准有两本:本标准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除两标准提及的有关标准外,其他均不得作为验收依据。
5.2.2 按图施工是施工单位的重要原则,勘察设计文件是施工的依据,施工中不得随意改变勘察设计文件。如必须改变时,应按程序由设计单位修改,施工质量也应符合修改后的设计文件要求。
5.2.3 参加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是指参加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人员,这些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本标准给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还应结合工程情况、管理模式 12 等,在保证工程质量、分清责任的前提下具体确定。
5.2.4 施工单位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应对工程施工质量负责,其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达到本标准的规定。其他各方的验收工作必须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基础上进行。
5.2.5 施工单位对隐蔽工程在施工完成后应先行检查,符合规定后通知监理单位验收。这一点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及日后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的责任判定很重要,不能忽视。
5.2.6 为了保证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监理单位必须按本标准对各检查项目的规定,进行平行检验、见证取样检测或见证检测。且各检验项目中均有具体规定。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现场检测项目,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见证或平行检验。见证或平行检验的数量各检验项目中也有具体规定。
5.2.7 检验批质量验收是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查验收。只要这些项目的质量达到了本标准的规定,就可以判定该检验批合格。标准中的其他要求不在检验批质量验收中涉及。
5.2.8 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的抽样检测,是这次标准修订增加的重要内容,以前的标准中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应认真贯彻执行.5.2.9 为了保证见证取样检测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和公正性,检测单位应具备有关管理部门核定的资质。对于特殊项目的检测,可由建设单位确定检测单位。
5.3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执行要点:
5.3.1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是验收工作的基础。
5.3.2 监理单位应对所有主控项目进行检查,对一般项目可根据施工单位质量控制情况确定检查项目。
5.3.3 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主要是能够负质量责任,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具有可追溯性。
5.3.4 勘察设计单位只参加单位工程和与勘察、设计文件有直接关系的分部工程的验收。
5.4 第5章“铺轨前铺碴”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4.1 轨道工程开始施工前,线下路基、桥涵、隧道等主体工程及线路复测应已完成,此时形成的资料包括了平、纵断面及建筑物变更设计的重要内容,是铺轨工程重要、可靠的指导文件,应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向有关施工单位办理接收。
5.4.2 5.3.1条中“施工单位应按现行《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规定的方法对道碴材质进行检验”的规定是新增加的条款,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道碴内在质量的控制,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
5.4.3 由于普通大型养路机械无法对道岔进行起道、捣固作业,而道岔人工铺碴整道又无法使道岔道床尽快进入稳定状态,使道岔道床相对薄弱,不利于道岔的养护维修,对无缝道岔的后续施工影响更大,因此要求正线上的道岔在预铺道碴时,应予分层碾压,并要求压实密度不得低于1.7g/cm3。
5.5 第六章“无碴道床” 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5.1 为保证无碴道床施工质量,施工前均应复测,尤其不同标 14 段衔接部应互相延伸贯通测量,调整闭合,避免出现中线相错、断高和误差积累超标现象。
5.5.2 在桥上进行无碴道床施工前,应充分调查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的残余变形量,避免因残余变形过大而影响无碴道床的质量和精度。
5.5.3 轨道板用CA砂浆在施工中的注意要点
CA砂浆是轨道板下及凸形挡台四周填充用的水泥沥青砂浆,它由沥青乳剂和水、水泥、细骨料等混合而成。使用它作为填充物的目的,其一可部份提供轨道弹性,其次可对下部结构变形在某一限度内进行修补。它具有耐热性、防雨、防冻害等特点,是板式轨道良好的填充物。CA砂浆依据不同的温度区域,设计标准配合比,但由于温度变化、各种材料性能的差异,尤其细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其配合比也应随之变化。因此,事先进行搅拌试验,测定其各种温度条件下流动时间、可工作时分、膨胀率和泛浆率,确认其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施工中还应随时测定细骨料的含水率,及时再次修正配合比。板下CA砂浆固结后,方可灌注凸形挡台四周,固结时间约为1小时,因此规定板下灌注二小时后方可灌注凸形挡台四周。尽管CA砂浆掺有膨胀剂,但其收缩仍不可避免。为使板下CA砂浆收缩不致产生不均匀空隙,及时解除支撑螺栓,使轨道板与CA砂浆接触紧密是必要的。根据试验和实践经验,配制CA砂浆在适宜温度10~25℃时其 15 流动性最好,保持流动性的时间也较长。低于或高于此温度范围,流动性丧失很快。因此规定在拌制过程中,不应有过大的温升、温降。如果施工中连限界温度的要求都满足不了,就须采取减少或增加用水量,改变拌合时的环境温度,或采取增(降)温等措施。CA砂浆性能指标是工地试验、修正配合比的重要依据。本标准规定了标准养护条件下试件数量。CA砂浆抗压强度达到至少1.4MPa(升高温度20℃时,约10天)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等作业。
5.6 第七章“无缝线路轨道”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6.1 在长钢轨铺设后,新铺设的长钢轨线路,已经具有无缝线路的特性,钢轨热胀冷缩,可能产生胀轨跑道或出现大轨缝等病害,危及行车安全和工程质量。因此,有碴轨道在铺设长钢轨线路后,应及时上碴整道,并进行工地接头捍接,尽快完成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含拉伸)、焊联锁定形成无缝线路。
5.6.2 国外高速铁路修建经验表明:在铺枕铺轨之后,必须采用大型机械化整道作业车组进行分层上碴、起道、拨道、捣固、夯拍道床和动力稳定,才能使道床尽快进入初期稳定阶段,质量参数达到设计要求。分层上碴整道次数及起道量由枕下道床厚度及起道作业后道床的回落量和设备能力决定。
5.6.3 铺好轨枕、长钢轨之后,经过分层补碴、起道、拨道、捣固、动力稳定作业之后,道床阻力迅速提高、轨枕支承刚度具备了铺设无缝线路的条件。原则上在无缝线路轨道锁定之后,不得对线路进行大的起、拨道作业。以免改变线路锁定轨温。
5.6.4 在无缝线路地段使用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时,应有作业轨温条件的限制,限制的目的是为了轨道的稳定和行车的安全。本条以起道量和拨道量的大小为限界,制定了作业轨温条件的限制范围。
5.6.5 为了判明钢轨锁定后是否发生位移,当前较可靠的办法就是设置纵向位移观测桩。观测桩在区间埋设在路肩上,在站内可标设在站台上;也可利用线路两侧的接触网基础(杆)或在其他固定建筑物上设置。在钢轨铺设锁定之后,在与观测桩相对应的钢轨上做记号,作为观测钢轨爬行的观测零点。由于观测零点标记一定要在铺设锁定时作好,所以观测桩要在铺设无缝线路前埋设好。
5.7 第九章“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7.1 道岔在进行起道作业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道岔起道时,其轨面应与其连接的主要线路一致,与相邻线路的轨面高差原则上应自道岔后普通轨枕起至警冲标止的范围内顺接,当顺接坡度大于该线最大设计限坡时,顺接坡道可适当伸入线路有效长范围内,但伸入段的坡度不得超过规定的站坪限坡。通过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列车速度一般都较高,故在整道作业中注意保持道岔的整体性和平顺性。要求起道作业用两台压机同时操作,两股道要同时起平,以免一股起道影响另一股,形成空吊板。对每根岔枕均应在其两侧通长捣实,尤其应注意钢轨接头、辙叉和尖轨弹性可弯部分的捣实。
5.7.2 道岔钢轨焊接施工要求 道岔在焊接前要进行一次全面整修、捣固,使道床达到初期稳 17 定状态,道岔各部都处于良好状态。焊接顺序和焊接温度:
1)焊接顺序:首先应焊接道岔内各焊缝,然后再与岔外钢轨焊接。岔内钢轨宜先焊转辙器及辙叉前后焊缝,再焊边直边弯,最后在中直中弯进行焊接锁定。
2)焊接温度:根据秦沈客运专线和国外无缝道岔焊接经验,道岔内锁定焊接头应严格控制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岔内其他接头的焊接可不受设计锁定轨温控制,但最好在接近设计锁定轨温的范围进行。锁定焊接时应选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先对道岔内的钢轨进行应力放散后再焊接锁定。
新验标的修定,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较多,由于理解有限,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敬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一、注重民生,强化调研
教科文卫事业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实际切身利益,是政府关注,群众关心,媒体热焦的话题,今年,我们根据市人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组织各类调研次,以实地考察、走访了解、听取汇报等诸多形式,重点对全县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义务教育法调研、城区学校布局及消除大班额、医药体制改革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较为客观真实的了解和掌握了我县在食品安全、义务教育、医药体制改革方面的现状,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夯实了基础。
二、注重实效、服务发展
要履行好人大教科文卫的职责,不辜负广大群众对我们殷切的希望,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建议意见,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地方发展,服务好地方群众,因此,教科文卫委在工作中,始终把注重实效、服务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在今年的调研中,我们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在关于食品安全、义务教育、医药体制改革等方面共提出条建议,如:在食品安全方面,针对食品安全执法软硬件建设力度有待于提高的现状,我委提出作为市政府要核实各食品监管部门检验检测经费,强化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保证经常的食品检验检测经费,给食品监管部门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充实技术力量等建议;在义务教育方面,结合5月下旬关于义务教育调研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大城区公办学校的投入力度,对城区学校进行规划布局,逐年修建小学、初中,逐步缓解大班额压力;立足长远,加大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边远山区教师待遇,同时,从教育的实际出发,给足新增教师计划,及时补充教师尤其是学科严重缺编的专业教师等建议;在医药改革方面,在对市发改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合办及个别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单位调研的基础,提出了加大医改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和范围。确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80%以上。建立市级统筹制度,扩大门诊统筹范围,加快城乡医保制度统筹衔接。加快管理服务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医保经办机构整合改革;全面建立医药费用网上结报“一卡通”管理制度;推进医保资金支付改革,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新机制。尽快出台绩效工资标准及其考核办法等相关政策,建立健全长效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加强医改资金的专项监督检查等。
三、关注热点,强化监督
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就是我们科教文卫委最关心的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将关注热点,强化监督作为工作的重心内容,如:针对城区大班额现象,在人大的监督下,听取了政府汇报,向政府交了交办函,在交办函中提出了科学调整城乡教育布局,严格按国家标准控制义务教育班额人数等,市委市政府受理后,高度重视,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财政、发改、教育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武冈市城区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投入人力和物力,全面负责城区学校建设的各项筹备工作和学校新建工作,通过集体研究和实地察看,协调制订了《武冈市城区学校五年建设实施方案(草案)》,为做好了2012-2020年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夯实了前期准备。此外,还采取了将乡镇中学改办九年制学校,划分招生区域减少中心小学学生人数;加大超班额学校的基建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增加班额。加快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2013年启动了6所城区学校的建设,通过这些举措,目前城区大班额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主 体 结 构 中 间 验 收 汇 报 材 料
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JUJI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2014年4月18 日 嘉兴银行大楼工程主体结构
中间验收汇报材料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昌盛南路东、桐乡大道北 ;框剪结构/地下一至二层、地上十五层,地下室面积21520.3㎡、地上面积46209.5 ㎡。本工程由嘉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浙江中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图设计;浙江经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工程监理;浙江省工程勘察院负责地质勘察;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工程施工。建筑高度65.0m。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
二、质量安全施工情况
工程开工伊始,我公司就确立了本项目质量目标为“确保南湖杯,争创钱江杯”。故自2012年8月4日开工以来,一直严抓质量、安全工作,严格按照现行施工规范及《强制性条文》标准执行标准化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和个方面:
1、模板及支架工程:
本工程采用木模作为梁、板、墙、柱等构件的模板,采用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进行支模。并编制专项方案,以保证:“支撑牢固,接槎紧密,铺设平整”,对高大支模架方案进行了专家论证,以确保支模架的安全性。专职的技术人员对模板进行技术复核并作好记录,通过各方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2、钢筋工程:
所有进场钢材均有出厂合格证及按批量全部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全部合格。对各种接头进行工艺焊试验,并对接头现场取样送检,试验全部合格,焊工持证上岗,焊剂质量符合要求。钢筋绑扎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并经监理等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做了隐蔽验收记录且记录完整。
3、砼工程: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捣前先清理模板内垃圾并浇水湿润模板。在浇作进程中选派钢筋工、木工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按要求留置好砼试块,并作好记录、记录完整。
4、砖砌体:
(1)砖均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要求分批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全部合格。砂浆为预拌砂浆,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要求留置试块,试验合格。
(2)填充墙砌体砌筑方法准确,砂浆饱满度、平整度、垂直度、水平灰缝厚度均符合要求。
(3)拉结筋设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水电安装工程:
水电材料均有出厂合格证,预埋件管材均隐蔽验收合格,记录完整。
6、技术资料:
资料做到如实反映施工情况,且基本齐全,具体如下:(1)、钢材合格证62份、试验报告41份,均合格。(2)、焊条合格证1份,焊接报告共132份均合格。(3)、商品砂浆出厂合格证50份。(4)、砼普通砖出厂合格证8份,试验报告5份;非粘土烧结砖出厂合格证8份,试验报告8份,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出厂合格证3份,试验报告3份,均合格。
(5)、砼试验报告共414份。(6)、砂浆试验报告共18份。(7)、地基验槽记录5份。(8)、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60份(9)、技术复核记录284份(10)、砼施工日记录281份(11)、基础结构验收记录1份(12)、开工报告1份。
(13)、图纸会审记录1份。(14)、施工组织设计1份。
(15)、工程测量定位记录73份。(16)、设计变更联系单20份。
三、沉降观测
本工程设24个沉降观测点,共观测16次,其中最大沉降量为10mm,最小沉降量为7mm,相对沉降差为3mm;
四、主体结构预验收:
2014年4月11日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五方共同进行主体结构中间预验收,施工单位按预验收所提出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整改并且已经全部整改完成。
五、分部评定情况
分部分项评定情况:
1、基础分部工程:
基础分部工程分别评定6个子分部工程,16个分项工程,基础工程达到合格标准。质量等级合格。
2、主体分部工程:
会同监理单位对工程主体中砼及砌体分项进行实测实评,均合格,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对本工程主体结构自评合格。
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予以整改。
2013年来,我校在市教育局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构建和谐校园,创办人民满意学校”这个主题,以探究创新教育和提升教育质量为突破口,全校师生团结拼搏,务实进取,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下面就本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教研成果突出
一年来,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颇丰。在各项论文、讲课评比中获奖82人次,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奖达到200多人次。其中,李爱华、鲁正刚老师在黄冈市“课内比教学”活动中,荣获讲课比赛一等奖。李爱华老师代表黄冈市参加全省说课比赛并荣获一等奖。学校同时还被评为“书法教育实验学校”、武穴市“最佳文明学校”、常规教学检查“A级学校”,荣获“2012初中教学质量优秀奖”,黄冈市文学社团评比一等奖。
二、深入开展两课活动
自2012以来,我校一直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在校内,以示导课、汇报课,以及2013年的打造高效课堂等活动为平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校教务处和教科室牵头前后历时一个月在全校开展“示导课”名师结对活动。主要内容为:青年教师选择一名骨干教师为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讲一节汇报课。该活动涉及全校三个年级九个学科。本次活动以骨干教
师指导青年教师讲课,年级备课组集中评课的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加强同学科教师问的学研交流,从而达到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目的。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胡建军老师,为准备一节示范课,他不惜花费心血制作沙盘教具,为学生解释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形成。夏瑶瑶老师为讲好历史课,她课前多次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反复修改教案,精心制作课件,以求达至l最佳授课效果。同时我们与校外兄弟学校取得联系,精选几名骨干教师到实验中学、铁石中学进行学习交流。刘昭、陆必银、蔡艳红、鲁正刚等老师到实验中学听课学习。黄华灿、吴孝松、周国权、田恒等教师到铁石中学结对帮扶。这些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整体素质都得到一定提高。
2013年上半,市教育局提出全面打造高效课堂活动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教育局要求,我校召开专题会,研讨什么是高效课堂、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会后全校掀起一股“高效风”,全校教师参与该活动。主要做法:
首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分别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等小组,由校级领导负总责,教研组长负责落实,备课组长带头领讲。
其次,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全校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时定点集中学习市教育局下发的讲课光盘及相关资料,并要求教师做笔记,集中谈体会。
第三,落实课堂改革,严格过程管理。以教研组为单位,学校要
求每位教师准备一节公开课,教研组所有成员(包括分管领导)参与听课,并集中评课,要求每位成员发言,备课组长做记录。
本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涌现出了一批鲁正刚、李爱华、黄华灿、江涛、夏瑶瑶等优秀青年教师。提高了我校教师整体授课水平。课外访万家有利于教师对践行师德与履行教育职责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搭建教师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家校关系。我校扎实推进课外访万家活动,和家长面对面交流,与学生心与心沟通。家访活动有序开展,做到“六有”:即访前有计划、有调查、又准备、访后有记载、有交流、有措施。活动中做到“三定”:一是定数量,要求学生全员覆盖;二是定形式,以上门为主,手机电话、QQ联系为辅;三是定内容,利用《家访手记》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详细档案。七年级郭艳超老师利用中午放学时间,与学生家长面对面访谈,让家长具体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状态。吴孝松校长、黄华灿老师利用周末休息时问,上门专访家长,确切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结合学生实际给家长提出合理建议,以求达到家校互动,实现无缝对接。
三、实行校内教师岗位聘用制
2013年秋季学期,我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动教师积极性,8月底,在全校教师范围内实行岗位聘用制,采取先设岗,根据岗位定人的原则,年级主任聘用班主任,班主任聘用科任教师。该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认真落实“五个一”工程
我校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认识到学生既要有良好的学业成绩,还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一点认识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五个一工程”,即让学生“拥有一副健康的体魄,会讲一l2流利的普通话,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培养一项文体特长,养成一身的良好习惯”。
我校结合寄宿生在校时间特点成立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每周周六、周日下午开展兴趣活动。专人管理,特长教师授课,定点开展,人人参与。内容涉及有书法、舞蹈、篮球、排球、乒乓球、声乐、口才、五小制作、无线电等。既丰富学生活又注重了学生的特长教育。
五、关爱留守学生,彰显寄宿特色
1、成立心里辅导室
学校专门成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工作室,定老师,定地点,分任务。心理辅导室万秋娥和田云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田云老师参加多次心理咨询培训,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我校寄宿生解决心理难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万秋娥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工作细心,善解人意。在一次谈话中万老师了解到我校八年级孔金璇同学有仇视父母的心理。于是利用午休时间和她谈心,并主动上门与家长取得联系。听取了万老师的建议后,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孩子关爱不够,于是在周末时间带孩子外出散心游玩,让孩子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扭转了孩子的仇视心理。
2、实行教师定向包组帮扶制
学校实行教师定向包组帮扶制。并将帮扶的学生分类对待,其中
包括贫困生,单亲生,内向生等。具体分组方法为:以寄宿班为单位,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组员,将全班学生分类对待,每个科任教师帮扶一组学生。同时每隔半个月,要求教师召开小组会,了解寄宿 生的学习、生活及家庭情况。便于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切实让每位寄宿生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
六、坚持打造书香校园
一是学校每学年购置图书,充实更新图书室图书。学校图书室由图书管理员管理,具体负责教师和学生的图书借阅工作和图书推荐工作。让学生在校园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沉浸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
二是开展诵讲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本学年开展了古诗词朗诵比赛、文明美德伴我行演讲比赛、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等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也营造了书香氛围,让学生在书香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七、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教育成绩突出
1、以“骨干教师论坛”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教科室组织的“骨干教师论坛”活动,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各科骨干教师,定时定点,开展教研学术交流的活动,骨干教师将自己的教研成果,教学心得展示给大家,在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还定时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定时、定点、定内容,进行研课、磨课,以提高老师的授课能力。学校师资力量在“论”与“备”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2、创造教育成绩突出
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渗透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重创造,要求学生认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五小制作”活动。近年“五小”成绩突出,具体有:在各类创造教育评选活动中获得省级奖2人次,获得地级奖8人次,获得市级奖32人次。八年级夏媛媛同学的《多功能拐杖》,梅晓娟同学的《马路自动升降杆》获国家专利。
以上是我校在2013年中所做的工作,成绩是令人欣喜的,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在新的学期中我们工作有如下思路:
1、继续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教育。
组织教师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条例,开展教师互评、师生互评等活动,培养老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树立为人师表意识。
2、继续抓好“两课”活动
以“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为载体逐步实现课堂结构转型,把课堂还给学生。深化课内比教学,坚持课外访万家。
3、改革创新学校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全面量化学校的各项工作,奖励性工资量化落到实处。
4、进一步的加强学校“五个一”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