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概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共8篇)
摘 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长期争论的主题。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有效性问题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货币政策从经济扰动开始到收效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时滞,按阶段来分析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产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思路。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有效性;时滞
一、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呈减弱趋势
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综合来看,近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CPI年均增长控制在3.2%以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控制在17%左右,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变动都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与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相比较,近年货币政策效果有不断减弱趋势,印证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效果是非均衡的观点。主要体现为: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微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众所周知,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由此带来的重复建设不断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而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性政策,在解决总量问题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一般认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而解决结构问题,依靠货币政策总量扩张往往无济于事,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加以解决。
2、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是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主要是货币乘数与准备率之间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函数关系,货币乘数出现不确定性,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能力有限。近年来,在我国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关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造成国民经济缺乏活力,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健全发展;而实体经济的不健全,势必会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储蓄与投资转化受阻,使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达不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最重要前提是货币供应量是外生的,即货币乘数是确定的,这样中央银行才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如果这一前提条件得不到满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然会受到制约。
3、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较长时期的外部时滞问题。处于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存在较长的外部时滞。当中央银行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后,由于作为直接调控对象的金融市场和企业处于特殊状况,致使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这一传导机制,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种市场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而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以及处于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因传递媒介行为的日渐理性,扩张性货币政策不再像传统的卖方市场条件下对经济的影响那样剧烈,对于经济的影响也不像过去那样直接迅速。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中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4、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货币政策作用是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实现的。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除了内部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外部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内外部均存在障碍,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程度不高使传导机制阻滞;企业转轨时期的特殊性使传导机制被制约;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削弱了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货币市场和票据市场的不成熟制约传导机制。
5、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承受本外币值稳定的双重压力,面临治理通货紧缩和预防经济过热的两难选择,需要解决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的协调问题。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又面临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和强烈的外部冲击而存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风险,加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缺乏,使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的时滞性原因
1、内部时滞中的有效性问题。内部时滞是指经济出现波动后着手制定政策到实施政策所需要的时间,包括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认识时滞是在出现扰动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之间所需要的一段时间。如果这种扰动可以预测,甚至事先考虑适当的政策行动,如针对季节性需求增加而增加货币供给。决策时滞是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和做出政策决定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而行动时滞是政策决定和实施之间的间隔。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由央行决定,一旦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制度或贴现率等政策工具几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因此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很短。
我国货币政策的决策并非由中国人民银行自主决定,而是各个利益集团经多方谈判、博弈达到利益均衡的结果,这种决策过程降低了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受到各方的干扰。这使得内部时滞中的决策和行动时滞加长。我国央行自1984年开始独立行使货币政策职能,自1996年年开始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尚未市场化(采取“命令利率”)的制度背景下,公开市场业务占比例小,不成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目前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传导。决策过程中,已有的认为正确的经济模型和相应的参数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采取的相机抉择和临时性的政策措施,这降低了政策有效性。
2、外部时滞过长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外部时滞是指一旦采取政策行动,对经济的影响需要时间,即刻影响很小,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显著影响,通常是分布时滞(distributed lag)。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通常较长,需要通过货币传导机制来影响实际变量。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最初主要是影响利率而不是直接影响收入,利率变化后对投资产生影响还需要时间,对消费的影响要通过对财富价值的改变来进行。
经济研究者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导机制的阻塞,央行到商业银行、银行到企业和个人这两个环节存在缺陷。银行体系对央行政策特别是利率变化不敏感,因此无法合理将利率变化传导给企业及个人,导致政策对投资和消费行为影响有限;银行应对价格风险的能力和动力有限,各商业银行出现信贷过度集中,惜贷及信贷紧缩,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等问题,使政策作用被弱化;国有企业不必承担偿债后果,个人信用消费有限使得
企业和个人对资金成本缺乏敏感性,银行到企业和个人环节的传导不畅;再加上央行及政府对信贷的行政影响,使得市场机制扭曲。传导机制的阻塞延长了外部时滞,抵消和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央行货币政策主张、实际操作与现实经济互动效应的实效性,不仅受到政策体系外部相关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决定于货币政策自身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传导效果。因此,在确定今后央行货币政策主张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在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同时,必须坚持货币政策自身高度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其次,要通过合理选择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通过疏通和提高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强化金融货币变量与实体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现实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结构,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第一,适度增强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性,增强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的效力。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准备金率时,总行可规定出标准及浮动区间,由基层据实确定并及时调整;再贴现的使用,可试行利率浮息制度,并授予基层一定的执行浮动权,以区别对不同产业、行业及企业的政策态度;改进再贷款管理模式,完善浮息制度,拓展支农再贷款使用范围,只要涉农即可,扩大政策效应。还应明确界定用支农再贷款投贷于农户的利率上限,或对其予以贴息,明确体现国家支农的政策意图。
第二,创造条件,降低门槛,成立地区性商业银行。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是疏通基层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题中应有之义。包括给予中小金融机构国民待遇,为其开展和参与一些利润率高的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扫除障碍,改善其结算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其资产保全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三,推动金融市场建设,强化货币政策传导载体。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有序地参与货币市场,培育和壮大交易主体。发展票据市场,在稳步推进银行承兑汇票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估制度和商业承兑汇票签证、市场准入、退出等制度;推广使用商业本票、银行本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其他票据新品种。推进利率市场化,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探索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第四,规范金融客体行为,提高其对货币政策反应的灵敏度。首先,要通过各种渠道将相关的货币政策提供给当地政府,争取最大理解和支持。其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财产独立和产权明晰的制度,创造融资条件,提高融资能力。再次,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合理设计消费信贷制度,稳定发展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促进国家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大幅度增加。
(二)、准确定位,把握实施货币政策的着力点
基层央行要正确认识自身在金融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克服“无权作为”、“无所作为”的观念,充分发挥其在履行货币政策中的“神经末梢”作用,发挥好上传地方金融经济信息,下达总行货币政策意图的作用。积极做好对辖内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监测分析,积极反馈货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为货币政策在地方上的贯彻执行找到相应的切入点,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力。
(三)、完善机制,增强实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是建立更为全面的监测统计机制。在现有金融统计监测数据基础上,探索建立包括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多个方面,能为分析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信息支撑,实现宏观与区域信息相结合的经济金融运行监测统计体系。二是建立效能的协调机制。基层央行要认真做好与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通过不同途径与形式,构建起常态
化的信息交流、交换和互动平台。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基层央行要设定完备的指标体系,对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与货币信贷政策导向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反馈,以适时调节货币政策实施技术手段。
(四)、强化调研,提升实施货币政策水平
一是拓宽区域经济金融分析视野。以金融统计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银行家问卷调查系统、企业景气调查系统等经济金融信息系统为依托,从宏观经济的广阔视野和高度去深入分析区域经济金融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二是建立完善区域经济金融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建立包含对信贷、现金、房地产、投资、消费以及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在内的经济金融分析体系,提高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反馈的灵敏度。三是改进分析方法和流程。要由事后统计分析向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经济金融指标进行预测性分析转变,由偏重存量分析向存量与流量并重转变,由孤立分析向纵向、横向综合对比分析转变。
(五)、统筹兼顾,提高实施货币政策的针对性
一是构筑区域性货币政策操作平台,适当给予央行分支机构二次调节的空间,采取“统”与“活”相结合的调控政策,根据地区、对象、条件和要求的不同,组合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更贴近各地实际地实现信号、引导、标准、惩戒和激励等的不同目标。二是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地方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协调运用再贴现、再贷款、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贴息、担保、税收减免等财政政策工具,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助学、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贷款投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的改善。
(六)、改善环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一是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担保体系。三是组建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搭建起为县域服务的金融体系。四是完善多种保障制度,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财富效应,促进生产与消费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熊鹏.货币政策传导梗阻的成因探析——以货币政策实施的制度环境为研究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04;
[3]崔建军.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2004;
在1983年发表的《杰根森报告》中, 凡尔赛工业国家首脑会议成立的“外汇干预工作组”将外汇市场干预定义为:货币当局用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 在外汇市场上的任何外汇买卖行为。冲销与干预的概念相对应, 它是指在本国基础货币发生变化后, 货币当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回收基础货币, 以使基础货币量保持不变、国内利率不发生变化, 从而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根据中央银行的干预是否引起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可以将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分为冲销干预 (Sterilized Intervention) 和非冲销干预 (Non-sterilized Intervention) 。冲销干预是指央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 还会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是在国债市场) 的操作来抵消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非冲销干预是指中央银行买进外国资产时不采取相应的冲销措施, 而主要采取紧缩 (扩张) 的财政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 (紧缩) 的压力。
二、货币冲销操作的有效性
参考国外的相关文献, 考察货币冲销操作的有效性一般需要建立央行的反应函数。反应函数的建立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为基础。反应函数中的冲销系数可以用来衡量冲销操作的有效性。若设为冲销系数, 一般情况下, -1≤α1≤0, 若α1=-1, 代表冲销是完全的, 若-1<α1<0, 则代表部分冲销, 冲销系数的大小代表冲销程度, 若α1=0, 则代表冲销无效, 若α1<-1, 则代表冲销过度。本文检验我国货币冲销操作的有效性采用以上方法, 所有检验均使用Eviews5.0计量经济分析软件。
构造央行反应函数:
MPt=α0+α1△FAt+α2△Yt+α3△et+α4DEFt+α5△It+α6△CPIt+εt
其中, △MPt表示货币冲销的运用, 用国内信贷表示;将它作为央行反应函数的因变量, △FAt表示央行国际收支中国外资产的变动;△Yt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 △CPIt是通货膨胀率, DEFt是财政赤字, △et代表汇率的波动, △It=it-i*t是我国国内与美国的利率差, i*i代表美国的利率, α1为冲销系数。
对上述方程进行检验, 发现汇率变量不显著, 对方程没有显著影响, 因此, 去掉△et得到:
MPt=α0+α1△FAt+α2△Yt+α3DEFt+α4△It+α5△CPIt+εt
数据来源及其变量解释。
由于2008年下半年, 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货币政策不再以外汇冲销为主要目的, 因此数据选取截至2008年6月。国内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ind数据库, 美国数据来自美联储网站。变量数据为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的月度数据。
MPt国内信贷, 为中央银行的国内资产变动△DAt, 减去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所带来的存款准备金变化△Rt, 再减去中央银行票据余额的变动△Zt (△Zt=Zt-Zt-1) 。
MPt=△DAt-△Rt-△Zt
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带来的准备金变化△Rt=准备金率调整期末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 (新存款准备金率-原存款准备金率) 。
FAt (△FAt=FAt-FAt-1) 表示央行的国外资产的变动, 此项数据出自中国人民银行报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的“国外资产”项目。
Yt表示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变动, 由于国民生产总值按季度进行统计, 无法获取月度数据, 而工业增加值与GDP变动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这里用工业增加值的月度变动来代替GDP的月度变动, 即△Yt表示工业增加值的月度变动。
财政赤字DEFt为财政收入减去财政支出。
国内与美国的利率差△It=it-i*t中, 美国利率i*t选择的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 , 同时, 我国国内利率it选用的是相同期限的同业拆借利率。
在回归前, 分别对△MPt、△FAt、DEFt、△CPIt、△It、△Yt各变量进行ADF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MPt、△FAt、DEFt、△CPIt均为平稳变量, △It、△Yt为一阶单整。因此做一阶差分, 分别用d△Yt, d△It来表示, 回归方程中的所有变量都为平稳的。
参考Sergio Clavijo, Carlos Varela (2003) , 央行的货币政策要参考上期的通货膨胀率情况来制定。上一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动也会对本期的货币政策制定有一定影响, 因此回归方程中加入滞后一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变动率和通货膨胀率。在回归的时候将△Yt、△CPIt的滞后一期也进行回归。
MPt=α0+α1△FAt+α2DEFt+α3d△Yt+α4d△Yt-1+α5△CPIt+α6△CPIt-1+α7d△It+εt
用Evewis软件进行回归检验, 发现常数量C不显著, 去掉重新估计, 结果如表2:
修正后再进行显著性检验和自相关检验, 各变量均通过检验, 且方程不存在自相关。
根据以上分析, 冲销系数α1为-0.43, 并且该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在2003—2008年6月即央行的冲销政策平均冲销了43%的因外汇占款而多投放的基础货币, 由于系数-1代表完全冲销, 可见央行的冲销操作离完全冲销还有较大差距。
三、我国外汇冲销效果有限的原因分析
(一) 体制机制因素
在2005年7月以前, 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不完善, 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超稳定状态。低估的人民币汇率引发对外出口的大幅增长和国外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 央行被迫大量吸收外资, 被动增发基础货币, 而且增大了货币冲销的压力。在外汇管制下, 我国国内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拥有的外汇资产规模相对有限, 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投资者的资产选择。我国缺乏资产结构自由调整的市场基础, 无法发挥冲销干预的效果。
(二) 相关政策不协调, 对冲销政策形成抑制
像美国、英国、日本这样的经济大国, 均明确了财政和货币部门的职责分工, 即由财政部门主要协调外部均衡问题, 而由货币部门主要协调内部均衡问题。因此这些国家大都选择由财政部门来负责制定汇率政策, 主导外汇管理体制。而我国在货币部门负责国内货币政策的情况下, 随着经济开放度加大, 内外均衡矛盾开始日益突出。近两年我国财政部门和货币部门关于外汇储备管理、汇率管理等问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 致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协调, 分工协调已经刻不容缓。
(三) 银行系统内过剩的流动性
银行存贷差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比较通用的指标, 金融危机前我国金融机构存贷差不断扩大, 并且存贷比一直处在比较低的水平, 当时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凸显。商业银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 使得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大打折扣。
(四) 存款准备金本身存在的缺陷直接影响货币冲销的有效性
虽然我国目前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但该制度还有待完善, 除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指标外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差别准备金的对象。另外对准备金付息影响了准备金调节工具的使用效果。与大多数国家都不对准备金付息的做法不同, 我国目前仍对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商业银行受超额准备金的利益驱使, 把大量资金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在央行获取无风险收益, 这就增加了央行的财务成本, 扭曲了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课税”的调控功能。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会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比例。由于超额准备金实际上是一笔过剩资金, 当它存放于央行账上时, 缺乏实际的用途, 利率仅为0.72%, 将其中的一部分转为法定准备金, 可得1.62%的利率。因此, 一些商业银行对提高法定准备金表示欢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状况。当存在大量资金过剩时, 法定准备金提高并不直接引致贷款紧缩, 所以工商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不一定随之加大。
四、完善我国外汇冲销操作的政策建议
(一)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在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下, 货币篮子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主要仍然是参考美元汇率来进行调节, 其他货币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制度仍是一种“参考美元为主的软钉住汇率制度”。在现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下, 增强一篮子货币作用力度, 增加汇率波动的弹性和灵活性, 使汇率水平更加客观有效, 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市场供求, 从而中央银行可以不必为维持汇率稳定而投放货币。
(二) 促进国债市场发展
近年来, 央行票据发行量屡创新高、央行票据票面利息不断攀升, 说明仅仅依靠发行央行票据这一方式冲销存在不足。相比其他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而言, 国债具有操作成本低, 发行方便和可通过“余额控制, 双向操作”来灵活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优势。虽然我国近几年国债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 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债券市场市场化程度较低, 行政干预的影响较大, 机构投资者类型相对单一, 同质化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市场价格尚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等。因此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应该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增强市场流动性, 扩大机构投资者范围, 积极发展场外市场。发展国债市场, 不仅可以为央行的冲销操作提供更多的选择工具, 从而降低冲销操作对中央银行票据的依赖, 还可以使货币冲销的操作资金更多地汇集到财政部门, 更好地发挥财政部门协调外部平衡的职能, 促进我国货币当局与财政当局的分工协作。
(三)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
一是进一步完善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应当参考银行资本充足率、系统重要性、稳健经营等综合指标通过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控。同时, 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应当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有机结合, 更要促使银行优化信贷结构, 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可以根据银行所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实施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率, 不仅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宏观调控, 也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发展。二是鉴于我国对存款准备金付息的做法阻碍了存款准备金率调节工具的作用, 应逐步取消对存款准备金付息。为尽量减小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建议采取分阶段的方式, 可以先停止对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 再逐步降低直至停止对法定存款准备金付息。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维持人民币名义汇率的稳定和促使宏观经济平稳发展, 不断在外汇市场和国内公开市场上进行外汇干预和冲销操作, 从而导致了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不断出现。通过对我国货币冲销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 发现我国外汇冲销效果有限, 离完全冲销还有很大差距, 分析其中原因, 既包括制度、政策因素, 也与银行系统内过剩的流动性, 存款准备金本身的缺陷有直接关系。为完善我国外汇冲销操作, 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促进国债市场发展,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
关键词:外汇干预,冲销操作,中央银行
参考文献
[1]Jeffrey A.Frankel.Sterilization of Money Inflows: Difficult (Calov) or Easy (Reisen) [R].IMF working paper, 1994.
[2]Obstfeld, M.Can we sterilize? Theory and evidence[J].The Ameriean Economic Review, 1982, 72 (2) :45-50.
[3]Siklos, P.L..Capital Flows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and the Sterilization Dilemma:The Hungarian Experi-ence, 1992-1997[J].Policy Reform, 2000 (3) :373-392.
[4]Sarno L., Taylor Mark P.Offcial Intervention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s It Effective and, If So, How Does It Work[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1 (9) :839-868.
[5]Sergio Clavijo, Carlos Varela.Floating Exchange and Monetary Sterilization: The Experience of Colombia[EB/OL].http://www.banrep.gov.co/junta/trabajo4-clavijo.htm.
【关键词】货币政策 人民银行 有效性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一、前言
金融学一直以来把钱币政策当作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探讨课题。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实现经济均衡进而研究货币经济和政策。实际生产中的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此类关系往往需要与之适应的新经济政策。生产力的发展,经融的创新不断增多,经融的结构不断演变,信息网络对货币环境不断改善,货币政策被人类逐步地了解,是货币政策不断出现全新现象问题,全新规定,崭新环境。由于2001年时通货紧缩,自2006年开始出现了过剩的流动性。加之,目前许多的专家学者等等一些代表认为中国当前的汇率体制是制约货币有效性的原因,因此提出的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课题[1]。
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概述
在货币政策中,现下学术领域对于规则的描述主要有两个不同的途径:其一是直接给定钱币政策的规定的形式,包括泰勒原则,佛利德曼原则等,其二是处于中央银行目标函数最优化的前提,推导出最有钱币相关政策的规则形势,Wood ford以及Eric是早期极具代表性的调研。处于较优状态的钱币政策形式规则比较复杂,不适合用于实践中,但此类货币政策的形式规则具有更好调控经济的作用以及更好的福利损失。有些学者在混合菲利普曲线的基础上,研究了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与泰勒规则相互抉择之间福利损失和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2]。艾宏德等在研究中更加突出菲利普曲线对于最优钱币政策的作用。以上所讲的货币政策的研究研究大部分都是将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有利性的平衡关系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努力目的。
三、货币政策有效性和与之相关的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理论
货币政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国家政府以及另外一些相关部门在经济社会和经济变量上所使用的一些产生有效性作用的全部手段。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保证经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从而作用于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手段的整体累加效果[3]。外生与内生属于货币中的两种形式,从本质上看,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现代的货币制度,资产规模由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所决定,进而决定货币数量[4]。钱币供给内生论者曾说,钱币供给量是由物品的价格、利润率、生产量等因素决定。如果国内的钱币提供出现了内生情况,钱币的需求便由钱币提供量决定,钱币供给无法被该国央行自主控制,使用供给类别的钱币政策形式来调整钱币的宏观经济将会没有任何效果。后来内生性的货币理论被凯恩斯货币经济学家提出,即中央银行受到市场的需求压力而调整货币的增减[5]。
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和与之有联系的分析
作用于钱币政策的有效力度特点表现在选定的最终目标量和实际目标间有无矛盾的存在,着便是钱币政策的主要目的。单纯化的目标与多重化目标比较来说,单一目标有效,因为单一化目标中的目标数量不多,以此比较容易实现。单一目标和多重目标存在冲突,在开展钱币政策时可能不会全部达成,从而对钱币政策的效果产生消极作用。钱币政策的有效特点被其自身的媒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所影响。中央银行使用的此类政策对宏观经济实际运行产生作用的关键点是中介目标,因此不管钱币政策实际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由中介目标来决定。中介目标的选择在整体中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选择中介目标往往具有三个特性,分别为可控性、相关联性以及可测性,当这三个特性全都具备的时候,货币政策的作用就会得到很好的发挥[6]。从世界观出发,中介目标包含两个不同形式:价格目标和数量目标。在不同情况下,中介目标也会不同。钱币政策的工具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影响着这一有效性。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一般性和选择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经济体制使用不同的钱币政策工具。通常在计划经济体制极度集中的状态下,行政手段最有效;面对市场化特点经济的体制时,使用经济化手段具有较强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国家都会存在两种钱币政策工具,主要区别就是将哪种货币政策工具作为主体的问题。货币政策是通过传导主体进行传导以及实现。传导途径从中央银行到下级各种与货币有关的企业和组织等。就货币政策的传递通道,在学术领域中有两种观点:货币观点和信贷观点。货币政策时滞对货币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时滞在钱币政策中有两种类别,一种是包括内部时滞,另一种是外部时滞。内部时滞越短,钱币政策可以调控特性就越高。外部时滞越时间越短,传导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因素越会大大减少[7]。
五、关于提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以及有效性的参考
第一,补充国有银行拥有的资本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逐步使国内控股的股份制度的商业化银行越来越多,进而使此类银行被推进进行上市经营。第二、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通过各种方法使之强化。第三、金融监管被加强,逐步完善外部约束机制。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是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调整和改善其负责结构,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银行的不良债权。积极培育我国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规整金融市场行为,是中央银行实施监控,保证货币政策按时传到的必要通道。不断完善货币市场构架体系和组织体系,积极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资本市场将会被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83.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中文版,华夏出版社,1999.
[3]米尔顿佛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中文版,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4]李念斋.中国货币政策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5]黄达.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谢平.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00,1.
[7]戴根有.过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J].金融研究,2000,9.
李永健 金融09-2 学号:090654205 摘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林业科学发展。林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面临严峻的资金短缺困境。需要国开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强力推进和支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功能优势,协助构建其实可行的林业融资模式,最终引导商行资金进入林业融资领域,为现代化林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
关键字:国开行;政策功能;制约因素;产业特性 一,引言
林业发展肩负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的双重任务, 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林业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 对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家对林业的投入在绝对量上有明显增加, 但建设资金来源非常不合理,目前林业系统建设资金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家预算内资金,说明了我国林业建设资金过分依赖国家投入,来源过于单一。而且国家预算资金主要针对的是林业大户,而中国主要的都是广大的中小林农,也放映出资金覆盖面过于狭窄。此时更应该利用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起基本职能,为林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建立有效的融资机制,解决林业发展的融资难题,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林业发展的领域,让商行成为林业贷款的主力军。
二,国开行对林业支持的基本情况
(一)国开行等政策性金融的基本功能
1,填补资金空缺,依赖市场配置资源方式下对于市场风险较高、投资回收期长、收益较低的林业项目等,商业性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提供资金。而林业的发展对宏观经济具有重大意义,这必须要依靠政策性金融来弥补。
2,诱导性功能,政策性金融机构直接投放资金导致间接地吸引商业金融机构从事符合政策意图或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产业的放款,充分发挥其首倡性、引导性功能,以较少的政策性资金投入吸引更多民间商业性资金。
3,选择功能,指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其支持的产业投资是有选择的。投放领域主要是那些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社会效益好,但自身效益低,不能承担正常贷款利息的项目。4,补充功能,对在市场机制下得不到充足资金和应有发展的的行业提供支持以补充和完善商业金融机构为主题的金融体系功能。
(二)国开行支持林业的经济原理
国开行按照国家的林业产业发展目标,对林业进行投资,以此表明国家下一阶段的投资重点或发展目标,从而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投资方向。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利益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大量的商业性金融资源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吸引到国家产业政策所鼓励的林业产业领域。
从我国林业产业基础性地位与林业产业弱质性的角度来看,国开行支持林业产业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其在林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如下:一是有利于促进林业产业化战略
目标的实现。林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二是有利于提高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的运作效率。
(三)国开行目前对林业支持的基本情况
国开行对林业贷款余额不足,远远不能满足林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国开行每年贷款的主要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建设,产业调整升级,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走出去的领域,截至2010年末,国开行本外币贷款余额人民币45097亿元。而在农林水利方面的通投资2010年末,国开行对农林水利行业贷款余额人民币1122亿元,真正用于对林业项目发展的贷款仅仅为80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国开行贷款余额的0.187%。由此可见国开行对林业项目的支持程度与林业在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相匹配的。
三,原因及制约事项
(一)林业发展问题制约信贷规模
1,首先是国开行支持的对象有限,国开行的贷款项目一般是针对贷款数额较大项目,而国内的林业企业普遍发展规模小,国开行可支持贷款的对象仅限于少数的上市企业,以及一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国内从事林业方面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和林农,这些独立的个体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小,国开行的网点覆盖率低,无法实现国开行业务与中小林农的直接对接,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去处理数量巨大的农林小额贷款业务。
2,第二可支持的领域有限,目前国开行发放的林业贷款主要集中于造纸企业,而且很多造纸企业还不一定和林业有直接的关系。虽然自从林权改革后使得林业抵押贷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改革的过程中也显现了不足的地方,贷款增加的额度远远满足不了林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二)林业自身的特性制约信贷规模,林产行业的特点表现为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低。
1,周期长,林业经济产业和一般的农业不同,林业最主要的特点是投入产出的周期长,一般的速生丰产林从栽种到成材至少也要3到5年,普通的林木生长时间更长,从投入到产出往往需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而目前的金融机构很难做到发放借款期限为几十年的贷款,特别是缺乏适合众多小户林农资金期限需求的信贷产品。
2,风险高,正是由于林业周期长的特点也使得林业呈现风险高的特性,在长达十多年的投入生长期,只要有一年发生自然灾害,或者是火灾等意外,那么所有的投入很有可能些本无归,贷款的银行就要面对亏损的风险。十多年发生一次自然灾害或者是火灾的概率是极高的,而目前相关的林业保险保障体系十分不健全。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行对林业贷款的投放热情。
3,收益低,林业发展在经济方面的收益率远不如其他的行业,但是其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对城市绿化,改善人居换进,建立生态平衡的重要是毋庸置疑的。林业的生态利益远远超出了经济的利益,而且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价值是不能简单的用经济利益来衡量的。这就客观上要求国开行应给与更多的支持和政策的帮助。
(三)相关配套体系不完善
1,银行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银行体系内部没有既懂林业,又熟悉金融业务的相关人才,在处理相关的贷款业务是无法合理的评估抵押林权的价值。导致双方在可抵押款项数额上很难达成一致,或者致使抵押成本过高,制约了林业贷款业务的发展。
2,流转制度的制约,林业的采伐是要有一定的可采伐配额才可以将树林变现的,如果贷款期限临近,却又没有采伐的配额,那么将导致贷款户无法及时的还款。3,相关保险制度的缺失,和银行面临的同样的人才缺乏和林业周期长风险高的特性,使得林业方面的保险发展滞后,无法保障发生意外是银行的损失能得到补偿。
四,可行的运用模式的设想
(一)开行+大型企业+农林 模式
开行直接将大额贷款贷给大型的龙头企业,并由企业承担还款义务。企业拿到开行的贷款资金再分拆借贷给有需要的中小农林,或者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向中小林农提供树苗,化肥等生产资料或是直接以现金合作入股。
(二)开行+农村信用社+农林 模式
针对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总量庞大、政策支撑强劲、专业优势突出、融资网络发达,但存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营业网点布局少的特点。而农村信用社虽然资金总量小、融资能力相对不足,但在中小城市特别是林区农村的营业网点发达。推进两家银行的优势互补、实现强强联合。
开行可将资金统一借贷给农村信用社,再由农村信用社在各地的网点与广大的中小农林实现对接,对林农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然后向中小农林提供周期长,利息低的林业贷款。
(三)开行+地方政府+农林 模式
开行将资金贷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提供信用担保,组建相关的考核工作小组,对需要申请资金贷款的林农进行实际情况的考核并发放贷款,同时建立风险保障基金,保障农户的生产过程中因不可抵抗风险而发生的损失。
(四)其他政策配套服务的改进
1,建立林木采伐管理新机制,优先保证到期借贷企业或林农的采伐指标。2,探索林权抵押贷款的扶持机制,组织专业人士建立权威的林权价值评估机构,对农林户的林权价值进行合理专业的评估。
4,加快林业市场的建设,鼓励提前支付定价款,解决农林资金周转困境 5,完善林业保险业务,鼓励保险公司开展有关林业的保险业务,健全林业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林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林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为了充分贯彻林业在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开行应大力支持林业及其相关产业,为林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谢清河.现代林业发展与金融服务创新研究林业经济·林权改革·2010 [2]田治威,秦涛,潘焕学. 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 秦涛, 田治威, 潘焕学.构建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战略思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4] 秦涛,田治威,潘焕学.林业金融的研究进展述评与分析框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 秦 涛,田治威,秦伟伟.构建我国林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 [6]冯彦明 程 都, 关于林业金融问题的国内研究综述, 《经济师》2010 年第10 期.金融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是(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3、完全性思维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人类行动是或者应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兰德公司)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社会组织层级化)。
6、公共政策策的强制性经常与(奖励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7、政策的调控能力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合法性),即鲜明的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8、在拟定公共政策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排斥)。
9在某些人是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灵感思维)。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发展型)政策理念。
11、新型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
1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13、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判断。
14、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时的失效。
15、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
16、公共政策是(政府)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8、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智囊、信息、监控、决断)等子系统。
19、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目标具体明确、目标有效协调、目标具体有可操作性、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2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多变化、民主化、高效化、科学化)。
21、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管制性公共问题、服务性公共问题)。
22、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
23、公共决策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24、决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多样性、动态性、交叉性、突发性)。
25、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政策信息评价)。
26、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顿悟、判断、灵感、直觉)。
27、决策执行系统是由(基恩、斯科特)提出来的。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1、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2、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3、管理 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地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4、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点,管理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另一重要特征。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2、政策执行者对待上级政策有那几种态度?
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实际中有三种态度:
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4分)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3分)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3分)
3、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吗?
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能行”。许多社会可以自身完成而且可能比公共组织完成得更好的事务,公共决策就不应当积极介入;许多需要待以时日才可见分晓,需要长期观察才可以作定论的事情就不应当匆忙地下结论、作决策——在这些情况之下,公共决策者必须注重无为思维的运用。
但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这里所说的“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4、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2分)(2)超前性;(2分)(3)层次性;(2分)(4)多样性;(2分)(5)合法性。(2分)
5、政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1)效益标准。效益标准是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估决策方案质量的标准。(3分)
(2)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设计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3分)
(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主要评估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2分)
(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方案的力度标准用以评估方案的力度是否适宜。(26、简述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4分)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4分)
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2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公共政策的功能有哪些?
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3分)
(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政策的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上,而且体现在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之上。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其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4分)
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正导向功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的负导向功能,要主动地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克服它们的消极影响,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3分)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既有调节作用,也有控制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3分)
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常常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3分)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离开了“究
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即使制定出来也会失去其灵魂。(4分)
2、追踪决策与一般决策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追踪决策与一般决策相比,具有一下特征:
(1)回溯分析。一般决策是在分析当时条件与预测未来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选优。而追踪决策的分析过程,首先是从回溯分析开始,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使追踪决策建立在现实的正确的基础之上(5分)。
(2)非零起点。一般决策是以零为起点的。而追踪决策所面临的对象和条件已经不是处于初始状态,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非零起点。非零决策的含义是,它的决策不是原决策的重复,而是对原决策的修正补充,即把原决策作为零,从而考虑实施结果与原决策标准之间的距离。(5分)
(3)双重优化。一般决策的优选是从几个并列的方案中一次选优即可。而追踪决策的方案选优,必须具有双重优化的特点。第一,要优于原有的决策方案;第二,是在诸多的方案中进一步选优。在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诸多新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方案,以获得最佳效益。(5分)
(4)心理效应。心理效应在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于追踪决策的影响更为强烈。因为,追踪决策是在已经实施而又要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到改变原有决策时,各方面人员的心理变化。所以,当改变原决策,进行追踪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决策对象的内部和外部人员的各种利害关系。(5分)
3、试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
(1)人本观念。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当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帮助人们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创新,从而使人们得到自我更新和自我实现。(4分)
(2)公共优位观念。效率和公平一直是公共管理的两大基本目标。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是效率优位,知识经济时代,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公共政策作为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其价值目标页应当是公平优位。(4分)
(3)科学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政策主体一定要树立科学政策理念。(3分)
(4)民主化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民主参与的大众化时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政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不仅仅指政策方式的民主化,而且指政策目标的民主化。(3分)
(5)法制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为确保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不断提高,还需要政策主体树立依法决策的观念。(3分)
(6)创新超前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必须树立超前观念。要高度前瞻性地预见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确保公共政策的超前性。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还必须树立创新观念。(3分)
4、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包括八个方面:
(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3分)
(2)绩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3分)
(3)效率。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3分)
(4)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2分)
(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2分)
(6)适当性。即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2分)
(7)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3分)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4.决策权力,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基本掌握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1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政策方案是粗线条的设计。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15.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6.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7.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8.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19.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20.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
21.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这种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22.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23.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24.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25.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26.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27.“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28.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和彼德G.W.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29.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30.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31.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32.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33.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34.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35.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36.公共责任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2、元政策: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
3、基本政策:是用以指导方面政策的主导性政策。构成基本政策的主要因素。(1)在层次上,制定和发布政策机关的规格或级别(2)在范围上,政策的适用面是否广泛。(3)在时间长度上,政策是否具有相当的稳定性。(4)在权威性上,政策是否构成相关政策的依据。
4、方面政策:方面政策亦称为部门政策或具体政策,主要指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的政策规定。
5、社会政治法权主体:是指那些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并且法律对他们的合法参与提供保护,但由于地位的限制,他们自己并不拥有合法的权力去做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社会行为主体。
6、社会非法权主体:是指那些其宗旨不在于参与制定公共政策,却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和强有力地影响公共政策的社会行为主体。
7、国家公共法权主体:是指居于法律规定的法权地位、获得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以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和职位(个人)。通常,他们被称之为官方的决策者。
8、系统议程:又称为公众议程,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系统成员普遍认为值得公众注意,同时又与现存政府的法定职权内的事务直接相关的一切问题。
9、政府议程:又称为正式议程,是指那些引起了政府官员的深切关注并在政府议程过程中被提起的政策问题。政府议程包括界定问题议程、规划议程、议价议程和循环议程。
10、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11、政策决定是指经由完整的法定程序,由法定的公共权力主体用自然语言表述出来并昭示公众的、关于某一特定政策问题的具有社会公共权威性的规定。
12、政策执行环境:是指除政策执行机构自身之外的诸多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总和。
13、政策的合法性:主要指既定政策的两种属性:即是否符合法律;是否符合传统。
14、政策可行性:是指既定的政策具备执行所需要的基本的客观条件,经过政策执行者的主观认同和努力,可以属性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即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15、政策终结:是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多余的、不必要或无效的政策的过程。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中具有双重的地位。
16、政策议程:称之为政策日程,通常是指某一引起公共政策决定者深切关注并确认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被正式提起政策讨论,决定政府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
17、政策问题:是指由于客观情势发生了变化,特定的主体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并由于自觉价值标准、经济利益、自我意识等受到伤害而发生困惑、不满、愤怒等,于是向政府提起有关政府公共政策的既定诉求。
18、政策诉求:是指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非官方的社会行为主体或者公共权力主体,就上述某一面临的问题向政府提出来的、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的要求。
19、政策分析:是指政府面对复杂的政策诉求和复杂的价值标准,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起以政策问题专家为主体的政策分析者的组织,而政策分析者会根据一定的理念、应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预测研究、可行性研究,并以此作为政策选择和决定的选择基础。
20、政策选择:是指在政策分析者所提出的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的基础上,政策决定者根据自己的价值偏好、人生态度、谋略思想判断客观情势、权衡利弊、确定价值,择优选择自认为最佳的政策方案。
21、政策决定:是指政策决定者最终作出的、用以“确立公共政策行动的法律地位、指导公共政策的活动方向、确定公共政策的活动内容的决定”。
22、政策宣示:是指在政策决定最终作出之后,通过一定的法定的或约定俗成的方式。
23、政策规划:指的是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而提出~系列可接受的方案或计划,并进而制定出政策的过程。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在寻求拓宽业务范围,改善盈利结构,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进一步强化了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和流动性监管,对于长期依赖于赚取存贷利差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讲,必将面临资本金不足等问题,从长期来看,这些监管要求的变革也必将推动我国银行业的经营转型。因此,大力发展银行理财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谋划收入结构转型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必将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二)民众投资热情高涨的客观需要。
2010年以来,随着四万亿投资刺激效应逐渐显现,我国物价水平也开始步入上升通道,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超过了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银行存款出现了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在楼市投资受限、股市投资风险加大的情况下,民众寻求风险适中,收益较好投资品种的热情高涨,而银行理财产品正好填补了低风险、低收益银行存款到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工具之间的空白,满足了民众的投资需求,从而形成了需求推动型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一)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
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大幅增长,在丰富社会投资品种、拓宽企业和居民投资渠道的同时,对货币政策传导和实施、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效果、货币供应量以及银行体系流行性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来说,一是减少表内贷款,规避存贷比管制,弱化信贷调控效果;二是减少存款,同时影响存贷比,货币供应量和存款准备金;三是影响利率政策,通过较高预期收益率变相突破存款利率上限。
(二)弱化了信贷调控政策效果。
信贷调控政策是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最主要和有效的渠道,然而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一定程度绕开了信贷规模控制,弱化了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是贷款类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信贷资产转让类和信托贷款类,其中信托贷款类是指由商业银行将发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交给信托公司运作,然后由信托公司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企业或项目。这种理财产品实质上是商业银行把筹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公司,把本应该计入表内的客户贷款变成资金类金融资产或者表外资产计入到表外业务,从而一定程度规避存贷比限制,绕开信贷规模控制。
(三)冲击储蓄存款利率上限政策。
当前,理财产品发行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参与存款竞争的最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季末、年中,银行揽储大战硝烟弥漫,各行为吸引存款,竞相提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比如,某行发行的一款1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4.25%。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限存款基准利率(最高3.3%),变相突破了存款利率管理的上限,影响到了基准利率体系。
(四)削弱了存款准备金工具效力。
目前人民银行统计制度只要求将理财产品中的结构性存款计入一般性存款统计,其他类理财资金不受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约束。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大量发行理财产品,使居民储蓄存款大搬家,转化为理财资金,大大缩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削弱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资金的冻结效果。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改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机制。
实践表明,信贷规模总量较难控制,为有效实现引导银行资金投放的目的,应将从数量调控逐步变为结构和方向调控,推动信贷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领域。应在做好信贷总量监测的基础上,重点跟踪和调查信贷资金投向结构,及时调整信贷政策,保证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畅通有效。
(二)加强理财产品统计监测。
目前商业银行多把保证收益类和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作为结构性存款计入表内,非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计入表外统计。应对转入表外科目的理财款项,分析其特征和影响,做好统计监测。密切关注各类理财产品对货币总量的影响,进一步完善货币供应量指标监测,改进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耀国.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J].西部金融, 2008年第4期.
[2]姜再勇.银行理财业务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中国金融, 2011年第12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因素
1、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即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而采取的政策措施。中央银行只有通过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才能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各国中央银行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是依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做出的不同选择。总体上,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两种类型:(l)一般性的调控工具,又称为数量型的调控工具,从理论上说,这些工具主要是基于对货币供给总量的调整,对某个固定的部门或产业不能单独发挥作用。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准备金制度,即所谓的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2)选择性的调控工具,又称为质量性控制工具,主要包括道义劝说,信贷分配控制、利率控制以及不动产、证券、消费等领域的信用控制。这些调控工具着重对个别信用领域进行调节,从理论上其调节的主要是货币供给的结构。中央银行的主要调控工具是一般性的调控工具[1]。利率工具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各种利率,影响资金的使用成本,进一步调整货币的供应量,最终影响实际投资,从而影响产出。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传导是指货币政策当局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其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起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包括:货币政策当局操作一—货币市场一—企业和消费者三个环节。通过不同渠道和途径来影响作为杠杆的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和对外贸易三类总需求变量,从而间接的影响实体经济。具体的传导渠道主要有两种: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2]。货币渠道是货币传导机制中最早的理论,它又包括利率和汇率等方面,出自凯恩斯的IS一LM模型的利率理论指当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利率的降低,资本成本的降低,从而投资相应的增加,促使产出和总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此外还包括预期渠道和汇率渠道,预期渠道强调人们对利率所得和通货膨胀变化的预期,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减小。利率是货币渠道传导中的关键因素,而弗里德曼也提出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有四种影响,分别是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在四种效应当中只有第一种是导致利率下降的,而后三种则会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利率的上升,所以货币渠道发挥作用实际上是以货币供给的增加产生的流动性效应至少在短期内大于其他三种效应为前提,而信贷渠道发挥作用则是以市场的不完善或存在缺陷为前提。
信贷渠道是指经济中的银行贷款与债权和股票的不可完全替代时,货币供给变化影响银行的信贷资金的可得性,从而影响信贷供给并进一步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 、微观主体理性预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R.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提出了一种以理性预期为假说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政策的新的思想体系。“所谓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在预期到未来经济的变化趋势时,利用了一切可以获得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当前信息,并按照合理的原则处理这些信息,以达到使预期与经济变化趋势相一致的目的。”典型的例证出现在1988年的夏天,因为有关部门提出了“价格闯关”的思路再加上以前人们对物价的上涨还存在预期,使得从南到北掀起了一股“抢购”狂潮,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挤兑银行存款现象。
4、 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的时滞指从政策开始制定到政策目标最终实现所需经历的时间。而时滞的长度是难以预测的,中央银行从认识到问题出现到制定政策需要时间,而从政策实施到对经济产生影响也需要时间,这些长而变动的时滞使得实施货币政策变得极为困难[3]。很明显,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短或者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时滞能够准确预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容易确定。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后首先作用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于金融市场,接着又进一步作用于企业和个人家庭等经济主体,通过经济主体投资、消费活动的变化使政策目标实现。在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必须经过由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等作为中间指标的复杂的传导过程。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宏、微观经济背景、经济管理体制、货币政策力度的大小以及货币政策实施的时机、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市场变化及信息的反应灵敏度等诸多因素都会是导致货币政策的时滞期趋长或趋短,增加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5 、金融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影响政策效果的一个长期因素,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必然会涉及到各项制度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连续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体制改革如财政、金融、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对经济主体的行为和预期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给宏观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金融制度的变革,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尤其巨大,也增加了我们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判断难度。
6 、结束语
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是中国特定时期各种环境变化的综合反映,这些变化包括金融体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政府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
参考文献:
[1]李春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第一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3一58,23一35
[2]宋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体系重构.第一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05,49一56
[3] 徐青娇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实证分析
【中央银行概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推荐阅读: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总结12-05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区别10-20
中央银行学教案07-03
论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2-06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应急管理的思考10-11
乌克兰中央银行成立20周年纪念钞10-26
我国商业银行现状10-21
村镇银行政策汇编10-22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研究06-30
我国投资银行对策研究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