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精选5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们在热爱自己民族的同时加深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并能充分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学会运用愉快的、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在音乐活动中大胆投入、人人参与、热情表现。
教具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图片及视频资料
教学重难点:把握好歌曲的演唱风格特点;唱准音高,控制好结尾处的高音;把握好歌曲节奏,并能较好的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教学方法:听唱法、视听结合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互相问候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几个小小的问题想问大家:(1)、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共有几个民族吗?(56个)(2)、你知道你是什么族吗?
(3)、你能说说你自己的民族或你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相关情况吗?(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后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做拓展)
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个民族——羌族,羌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羌寨。
二、了解羌族、揭示课题
1、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就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歌曲中的“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但跳的“锅庄舞”却是藏族的民间歌舞,从中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羌族也用汉文,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
2、多媒体播放歌曲并展示有关羌族的相关民居、服饰、人物、羌笛、跳羌族锅庄舞等的图片并作简单的介绍。(加深学生对羌族的了解)
3、羌笛和锅庄舞
羌笛:羌笛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了。现在的羌笛都是双管,可以吹出七个不同的音,羌笛在羌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逢过节、喜庆丰收,羌寨里就处处想起羌笛的声音。
羌族的锅庄舞:锅庄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羌族人民也经常跳锅庄,在羌寨只要听到哪里在跳锅庄,不论男女老少都会高兴的去参加,可见羌族人民对锅庄舞的热爱。锅庄舞的动作主要有甩袖、弓腰、边唱边跳等形式。
4、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都具非常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羌族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三、学唱歌曲
(一)整体感知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
(2)集体朗读歌词一遍(体会歌词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3)再次听歌曲录音,轻声哼唱并根据歌曲节奏作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二)学习歌曲
(4)教师分乐句教唱歌曲,并找出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后8小节与前8小节基本相同。
(5)准确演唱歌曲,(给学生重点强调歌曲结尾音高和节奏的把握)。(6)请个别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找出容易唱错的乐句,同学互相帮助并唱准易错乐句。
(7)全班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歌词挖掘,歌词中有两个词最能表达羌族人民幸福心情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唱和互动
同学想一想这首歌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演唱?(分组表现)
四、律动与舞蹈
1、教师根据歌曲节奏教几个锅庄舞的基本手势和动作。
2、播放歌曲,师生一起随音乐做相应的锅庄舞动作
3、集体边唱边跳。小结
本堂课我们共同合作完成了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还学会起了锅庄舞,并用轻快地歌声,优美的舞姿表达出民族自豪感热爱民族音乐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了跳锅庄舞带给我们的快乐,也初步了解了羌族,请同学在课外再收集一些有关羌族的相关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复习巩固好本堂课所学的内容。
第二课时《瑶族舞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少数民族瑶族的音乐风格,通过欣赏和创作实践,进一步体验和认识音乐要素对音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能够从音乐的速度、节奏、音色等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及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认识和体验速度、节奏、力度、节拍、音色等音乐要素,并能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进行创编
教学重点:理解作曲家如何运用音乐要素来表达情感、塑造音乐形象的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节奏、音色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快乐的啰嗦》,请大家边听音乐,随着教师的提示边打节奏 跟随音乐节奏、速度、力度拍子的变化,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教师创设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培养聆听音乐的习惯,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2、感受欢快情绪,听辨出舞曲体裁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
1、欣赏来自相同地区、相同体裁的音乐作品《瑶族舞曲》
设计意图:我采用的是播放来自相同地区、相同体裁的音乐作品《瑶族舞曲》,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听觉和视觉结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集中起来。
(二)新课教授
1、完整聆听《瑶族舞曲》,感受情绪及其情绪对比(播放曲式结构图)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引起学生们的兴趣,音乐欣赏更具有目的性。同时对于《瑶族舞曲》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2、比较赏析《瑶族舞曲》的三个音乐主题
(1)演唱a、b主题,认识速度、节拍在乐曲中的作用
①教师通过提示性的肢体动作,引导学生从速度角度去探讨两个主题的音乐情绪。
②运用直观的击拍方式,学生可以在观察、比较击拍动作快慢中,发现和体会节奏差异对乐曲情绪的影响
(2)欣赏b主题乐段,体验音色、力度在乐曲中的作用
①引导学生听出本段主题的演奏乐器,以及乐器使用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关系,并请同学们边听音乐变用动作模仿乐器的演奏方式
②通过对b主题的聆听,了解随着打击乐器的加入、力度的增强,音乐情绪也变得更加欢快、热烈
③请同学总结力度、音色、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3)欣赏b、c主题乐段,了解节拍、速度在乐曲表现中的作用 ①请同学们边划拍边聆听音乐引导学生发现拍子在音乐中的作用
②总结拍子与速度相结合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请同学们总结速度、拍子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赏析《瑶族舞曲》的三个音乐主题,引导学生从速度角度去探讨两个主题的音乐情绪。随着打击乐器的加入、力度的增强,同学们能够自己总结出力度、音色、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学生是音乐的参与者,应该让他们通过听、唱、讨论来体验音乐,并通过发现结论--推翻结论--补充完善结论这一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三)巩固提高
1、改变音乐主题,用小提琴、二胡演奏改编的节奏型(1)请同学们尝试改编a、b、c的主题,改变音乐情绪
根据学生的音乐能力,邀请个别会乐器的同学,按照老师的设计进行即兴试奏,体验主题音乐改编后的效果
(2)讨论
①改编的哪个主题?与原来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分别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使音乐情绪发生了变化?
2、把主题改编成爵士版,请同学们用不同的击拍方式伴奏
用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探究、创造的能力
设计意图:邀请同学们用小提琴、二胡演奏改编的节奏型,并上来为大家演奏,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发散同学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使同学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编创,增强自信心,喜欢音乐,真正在音乐课堂中做到“学中玩、玩中学”的理想状态。
(四)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
(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4)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
(五)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通过欣赏和创作实践,我们进一步体验和认识了节奏、力度、音色、节拍、速度等要素对音乐情绪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希望大家今后欣赏美妙的音乐时,不要忘了身后那神奇的音乐要素。
第三课时《木鼓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认识木鼓,能准确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在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处能为歌曲加一定的节奏伴奏。
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风格特点,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佤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乐器木鼓,准确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旋律比较紧凑,多种节奏型变化多。教学准备:书、多媒体课件、琴、小鼓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
二、看图片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舞蹈片段,回答这几个问题?(课件1——出示4个问题。)
2、观看片段。
3、回答问题。(思考、讨论、回答)设计1:学生能回答,就让学生说说。设计2:学生不知道,教师利用多媒体简单向学生介绍。揭示课题:我们学习的歌曲是——《木鼓歌》,请齐读题目。
三、新授过程
1、初听、感受歌曲,进一步了解佤族歌曲的风格。(速度、节拍、调号)
2、判断调号后,随教师的伴奏进行试唱歌谱: a用“啦”模唱旋律 b、看谱听琴唱谱
3、教师弹奏学生试唱词。然后解决出现的乐句问题:如节奏:等。
4、根据范唱进行模唱
5、完整听伴奏再演唱
6、再根据范唱进行模唱。(巩固速度、节拍)
7、分组比赛(男女生组一组一段。)
8、进行评价。(师生共评)
9、为使歌曲表现的更加动听气氛热烈有激情,我们在四分休止符处,为歌曲加入简单的伴奏,怎么加伴奏?(同位间学生可以讨论试一下)拿道具鼓锤,集体清唱加鼓槌敲击伴奏。
五、总结:
这节音乐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第四课时《锦鸡出山》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锦鸡出山》五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锦鸡出山》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能随《锦鸡出山 》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土家族,看土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民间音乐合奏《锦鸡出山》
(1)《锦鸡出山》是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乐曲生动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情态,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全曲分为【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归】五个部分。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山间春色】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结队出山】(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溪间戏游】(5)欣赏乐曲的第四部分【众御顽敌】(6)欣赏乐曲的第五部分【荣归】(7)完整地听赏一遍《锦鸡出山》
3、“打溜子”
“打溜子”是土家族民间器乐合奏形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演奏时,各乐器音色多变、节奏穿插、配合精妙,音乐形象鲜明、生动。
4、小结
第五课时《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
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教学过程:
1、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
这是课本上的要求,在已经唱会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歌谱是不难的,教师既可用琴声带领,也可采用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要求学生边唱谱边挥拍(或击拍),以增加唱谱时理性的成分。
这首歌曲的歌谱中有四处用了3/4拍,课本中已经提示,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如边唱边挥拍,这四个小节应用四三拍子的图式挥拍。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这首歌曲活泼风趣,曲调也有丰富的变化和对比,这就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提供了可能,例如可将领唱(包括男声或女声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下面是方案之一,供参考,教师应启发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案,通过对比演唱,确定最佳方案。
(齐)阿喽喽,阿喽喽,流水上山坡喽阿喽哩喽。
(女齐)它是谁指路哎?它听谁的话哎?(男领)哎,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男齐)你见过没有?你信不信?(女齐)你信不信?(男领)哎!(齐)你哟信不信啰?唱第二段歌词时,将男领改为女领,男齐与女齐对调,就会有一种新鲜感了。
【主题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2.能在祖国版图的相应位置指出五大自治区的范围和位置,能对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的文字、服饰、歌舞、住房等代表性特征进行感知、区分。
3.对我国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产生兴趣和进行探究、了解的愿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看图片、识民族
1. 欣赏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课件或实物(钱币、服饰、图片)展示具有少数民族代表性的服饰、饮食、礼节、民居、文字、歌曲、舞蹈、乐器、体育活动等等,或单独呈现,或组合比较着呈现。
3.學生边欣赏边猜测边感知。(提示:不必对学生的猜测进行评判纠正,重在激趣和直观感知。)
活动二:填一填,交流各自掌握的民族知识
1.填一填课本第71页的表格,独立完成,知道多少填多少,看谁填得又多又对。
2.小组交流,除了交流各民族的名称外,可以选择自己最了解的民族,就其独特的生活习俗、生产特点、文化、饮食等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生代表汇报。(提示:先说说自己知道多少民族,然后介绍自己比较熟悉的民族。时间上应充分一点,能展示实物或表演独特的民族歌舞就更好)
活动三:“对号入座”,了解少数民族的集居区域
1.课件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也可以张贴挂图。
2.教师报民族名,学生在地图上指画具体位置,其他同学帮助纠正,并说出自治区的名称、聚居区域的省份等。(提示:注意反复指画,反复强化,不要浅尝辄止)
3.把导入活动的课件、实物、图片等再次放映、展出,供学生欣赏,再判断,同时指画位置,介绍其相关风俗民情等。
活动四:熟记巩固,课后拓展
1.记一记、填一填。
①中国共有_________个民族,_________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___%。
②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由于_________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只占全国人口的_________%。
③平时常说的“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是指_________个民族人民的总称。
④全国设_________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他们的文字、服饰、歌舞、住房等基本情况,知道了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同学们,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吗?请大家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去广泛地了解,下节课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在班上互相展示、交流,有实物、图片和光盘更好。
点评:本设计在编排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风土人情,采用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课外,让学生预先搜集、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和风土人情;在课内,采用了“欣赏歌曲、小组交流、对号入座、实物观赏、课件展示”等多种教学形式收效明显,一是丰富了学生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风土人情,增进了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同时,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作了必要的教学提示,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永修县教研室钱跃进点评)(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白槎小学)
教学设计
学校:羊街镇新街寄宿制完小
姓名:余琼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初步感知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礼仪的特点,并探究服饰、民居、礼仪与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关系。3.对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认同并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知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探究其与地域、环境、宗教信仰的关系。
2.初步感知不同民族的民居文化,探究民居特点与居住环境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各民族服饰、民居、礼仪习俗的图片、文字及影音资料。
四、教学课时:2课时(本节课教学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播放歌曲激情导入
1.课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播放课件一:MTV《爱我中华》。2.师:知道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吗《爱我中华》,欢快的乐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你从歌曲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交流从歌曲中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幻灯片出示题目,学生逐一抢答。)
26、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地图闪现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同学们,这就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同学们,把书打开我们一起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活动五: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从刚才的介绍大家了解到,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成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的文化宝库。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各具特色,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风土人情,让我们一起走近各少数民族,去感受和探究他们。
1、民族服饰欣赏
2、民居欣赏
3、民族歌舞欣赏。
4、民族知识大比拼。活动六:思想品德教育。
1、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民族,认识了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欣赏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民居、歌舞。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各不相同,但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愿我们各族兄弟姐妹心心相连、团结和谐、共建祖国。(板书:心心相连、团结和谐、共建祖国)
2、拍全家福。
3、在歌声“爱我中华”中结束课程。
教学内容: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P70-75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有五个民族自治区
2.能力目标:尝试多渠道搜集相关民族的服饰、歌舞、风俗等资料,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教学中,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学生自己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知道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到保持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对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和兴旺是非常重要的,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激发民族团结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的特点。
教学难点:知道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知道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重要性。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及图例说明。
2、准备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3、学生收集各民族的服饰、歌舞文化、风情习俗等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激情导入——播放乐曲《爱我中华》
1.56个星座56枝花指的是什么意思?歌曲中把我国56个民族比做了(星座、花、兄弟姐妹)
2.56个民族怎么是一家呢?(都生活在中国的领土上,都是一家人)师:是啊,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团结友爱的一大家。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
二、中华民族大家庭---感悟家之大
(一)、了解中华民族的组成和民族的分布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为什么被称为少数民族
2、(出示民族地区分布图)这是一幅民族地区分布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 图中什么颜色分布最大?黄色代表什么民族?哪个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哪个省分布的少数民族最多?
小结:汉族占90%以上,其他少数民族占不足10%。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小结: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的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民族团结关系到祖国的安全与发展,搞好民族关系至关重要,我们要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尊重少数民族。
(二)、了解“五大民族自治区”
1、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央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你能从政区图上找出来吗?
2、生看政区图,指出相应位置,教师介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师: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
3、小结:在我国,这56个民族不分大小、多少,地位都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三、领略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活动一:说说自己的民族
1、谁来说说我们汉族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 师:你们课前还了解了哪些少数民族?请你来介绍一个你最熟悉的少数民族的特色。
2、交流:“我所知道的民族”,交流汇报收集的资料。活动二:游戏活动
学生分组自学74至77页内容,并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民族的风情资料
(一)看服饰猜民族
服饰(相机交流:苗族服饰、白族服饰、鄂伦春族服饰、藏族服饰、蒙古族服饰、回族服饰等)
(二)看民居猜民族(相机展示:傣家竹楼、蒙古包、藏族碉房、布依族石板房、福建客家族土楼)
(三)听歌曲猜民族(藏族歌曲、蒙古族歌曲)
1、这首歌来自哪个民族?
2、歌中唱得是哪个自治区的风情?
3、这个自治区有哪些名建筑?
小结:这就是祖国西边的一朵雪莲花,多么的圣洁,那儿的民族更是聪明、热情好客。
(四)看歌舞猜民族(新疆维吾尔族歌舞、傣族歌舞等)
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舞?
2、他们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四、总结谈话,激发爱国之情。
1、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出示集体照)这张照片就充分证明了在祖国温暖大花园里,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和谐之花,平等之花,都是心心相连的,让我们一起高歌,歌唱民族的团结,歌唱民族的欢乐祥和。
2、歌唱《爱我中华》。
板书:
56个民族56枝花
团结友爱是一家
汉 族
都是国家主人<
>不分大小地位平等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我们的祖先皇帝生有一百位王子,一年又一年,在我们小学生作文大全
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的国王,俯视着这片雄伟的山地。或许你已经猜到了,这儿就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儿居住着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藏族兄弟勇敢地生活在这里。瞧,那些小牧民正一边为牛梳理,一边谈笑;看,叔叔、阿姨正笑吟吟地望着弯了腰的青稞,在雄伟开阔的布达拉宫前,老人正悠闲地逛来逛去。
“呼啦啦”大风咆哮着,吹得
【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推荐阅读: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_教案06-27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900字11-08
七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十六岁10-23
在第二十六个教师节上的讲话05-27
胶州市第二十六中学课程实施汇报材料11-04
在庆祝第二十六个教师节表彰会上的讲话12-07
五十寿宴答谢词10-15
五十大寿祝寿词11-03
以五十步笑百步06-12
《梁书·列传五十三》阅读答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