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马字的成语

2025-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包含马字的成语(精选9篇)

包含马字的成语 篇1

2、马迟枚疾:用于称赞各有长处。同“马工枚速”。

3、马足车尘:比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4、马角乌白: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5、马牛襟裾: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6、马牛其风: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7、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8、马迹蛛丝: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9、马前泼水: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

10、马鹿易形: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11、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12、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3、鞍马劳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14、马到功成: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15、马瘦毛长: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16、马工枚速: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17、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18、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19、肥马轻裘: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20、马鹿异形: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21、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22、马马虎虎: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23、马去马归:比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24、马尘不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25、马革盛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同“马革裹尸”。

26、马耳春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27、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28、马足龙沙: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29、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30、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31、叩马而谏: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32、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33、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34、马不解鞍: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35、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36、打马虎眼: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37、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38、马空冀北: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39、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40、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41、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42、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43、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44、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45、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46、马毛蝟磔: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47、马齿徒长: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48、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49、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50、马翻人仰: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51、马如流水:形容人马熙攘。

52、宝马香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53、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54、快马加鞭: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55、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56、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57、金马玉堂: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58、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59、马首欲东:指东归;返回。

带马字的成语 篇2

2、下马威: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我的威力。

3、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

4、光车骏马:指装饰华丽的车马。

5、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6、得马失马:指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7、走马赴任: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8、东风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9、窗间过马: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0、车尘马足:①指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11、飞鹰走马: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12、风吹马耳: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13、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可是不应当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14、代马望北: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15、车马辐辏: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

16、脱缰之马: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17、横戈盘马:犹横戈跃马。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18、走立刻任: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19、汗马之劳: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20、问羊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21、鞍马劳倦: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22、呼牛作马: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同“呼牛呼马”。

23、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24、心猿意马: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25、蛛丝马迹:从挂下来的蜘蛛丝能够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能够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26、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27、车尘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28、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29、避世金马: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30、万马齐喑: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31、斗鸡走马: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32、膏车秣马: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

33、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34、车驰马骤:形容车马奔驰迅猛。

35、獐麇马鹿: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36、阵马风樯: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37、风车云马: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同“风车雨马”。

38、得马折足:指因福而得祸。

39、风马不接: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40、放马华阳:指不再用兵。

41、玉堂金马:玉堂:汉代殿名;金马:汉代宫门名,也称“金门”。旧时比喻才学优异而富贵显达。

42、不识马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43、车烦马毙:形容旅途劳顿困乏。

4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必须要算数。

45、风马云车:指神灵的车马。

46、香车宝马: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47、班马文章: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48、鸠车竹马: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49、汗马之功: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50、信马由缰: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

51、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52、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53、横枪跃马:指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犹横戈跃马。

54、悬崖勒马: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55、风马牛: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56、车马填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

57、横刀跃马:指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犹言横戈跃马。

58、乌白马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59、车怠马烦:车危且马疲。形容旅途困乏。怠:通“殆”。同“车殆马烦”。

60、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61、鞍马劳神: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62、倚马七纸:比喻文章写得快。

63、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64、大马金刀: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65、得马生灾:指因福而得祸。

66、驰马试剑:驰马:骑马飞跑;试:用。跑马舞剑。形容人骑马练剑习武。

67、饮马投钱: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

68、襟裾马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69、放马后炮: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70、谷马砺兵:犹言秣马厉兵。

71、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72、车马骈阗:车马聚集很多。形容十分热闹。

73、车填马隘: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74、二童一马: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75、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76、单枪独马: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

77、乌焉成马:乌焉马三字字形相近,几经传抄而写错。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

78、持戈试马: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79、高头大马: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80、策马飞舆:指驾马车疾行。

81、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能够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82、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立刻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83、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84、五马分尸: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十分零碎。

85、风车雨马: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86、一马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87、瞎马临池: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88、下马看花: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89、野马无缰: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

90、讳树数马: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91、代马依风: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92、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93、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94、东风射马耳: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95、走马章台: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

96、风牛马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97、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98、毁车杀马:废弃车马。喻归隐意志坚决。

99、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100、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进取带头。

101、吹牛拍马: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102、车辙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含有马字的成语 篇3

得马生灾 指因福而得祸。

得马失马 指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得马折足 指因福而得祸。

放马后炮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放马华阳 指不再用兵。

风马不接 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

风马云车 指神灵的车马。

狗马声色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谷马砺兵 犹言秣马厉兵。

汗马之功 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汗马之劳 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裾马襟牛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系马埋轮 指敌人进攻时,系住马,埋车轮于地,以示固守不退。

立马万言 倚靠在马旁,马上写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

买马招兵 犹言招兵买马。

买马招军 犹言招兵买马。

马马虎虎 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牛马襟裾 犹言衣冠禽兽。

驽马恋栈 驽马:劣马,跑不快的马;栈:指马棚。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驽马十舍 用马拉车,一天为一驾,十驾指十天路程。谓驽马奋力拉车,亦可至远。比喻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奋勉从事,同样能...

拍马溜须 比喻谄媚奉承。

跑马观花 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

匹马当先 一马当先。指冲锋在前。

匹马一麾 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骑马寻马 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

求马于唐市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

求马于唐肆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裘马轻狂 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裘马清狂 指生活富裕,放逸不羁。

裘马声色 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

犬马恋主 比喻臣下眷怀君上。

犬马之诚 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犬马之疾 谦称自己的疾病。

犬马之决 指臣僚的果敢决断。

犬马之力 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犬马之恋 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犬马之年 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雀马鱼龙 泛指珍禽异兽。

戎马仓皇 指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

戎马倥 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戎马 指战乱不宁。

戎马生郊 意指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指战乱不断。

戎马生涯 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散马休牛 指不兴战事。

杀马毁车 比喻弃官归隐。

善马熟人 指良马与武艺精熟的勇士。

失马塞翁 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食马留肝 后反用其义,比喻未能吸取精华。

束马县车 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同“束马悬车”。

司马称好 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司马牛之叹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司马昭之心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驷马不追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同“驷马难追”。

驷马高盖 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同“驷马高车”。

驷马高门 指门第显赫。

驷马莫追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同“驷马难追”。

驷马轩车 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同“驷马高车”。

驷马仰秣 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铁马金戈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下马冯妇 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跃马弯弓 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一马一鞍 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衣马轻肥 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倚马千言 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饮马长江 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跃马扬鞭 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竹马之交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走马到任 指新委官员急速到任。后亦泛指接任新职。同“走马上任”。

★ 马的成语故事

★ 马的成语故事

★ 马的成语故事短

★ 含有龙字的成语

★ 含有鸡字的对联

★ 含有然字的成语

★ 含有弛字的词语

★ 马字成语祝福

★ 历史上跟马的成语故事

带有马字的成语故事 篇4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问伯乐,有可以接替他相马的接班人吗?伯乐就推荐了九方皋。秦穆公命九方皋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说找到了。秦穆公问是什么样的,九方皋说是黄色的母马。秦穆公亲自看时,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生气的召见伯乐说,你推荐的人连雌雄颜色都不分,怎么会相马呢?伯乐叹曰,九方皋所看见的是内在的素质,发现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它的内在而忽略它的外表。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方法,是比千里马还要珍贵的。

马到,果然是千里马。

马马虎虎

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

形容想马和虎一样,没有人的机制头脑。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天马行空

相传汉武帝时期,在西域有一匹马叫做天马。那匹马四肢健壮,腿脚灵敏,因此没人可以抓住它。后来人们在山脚下放了一匹五彩马,不久它与天马配对生出了很多匹小马。据说这种马出的是赭石色的汗,马蹄踏在石头上就可以形成深深的坑。不久这个消息传到汉武帝耳中,汉武帝十分高兴,便派使者通过丝绸之路送去百匹绸缎以换得一匹小马。可是西域人认为这马万万不能送,于是就将使者赶了回去。汉武帝十分生气,于是下兵攻打西域,终于得到了一匹小马。后人也将天马称作西极天马。

老马识途

管仲、隰(xí)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峰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

包含-”过”-字的成语 篇5

2▲白驹过隙

△báijūguîxì △典故: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例子:~,日月穿梭,才见梅开腊底,又早天气回阳。(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3▲百代过客

△bǎidàiguîkâ △典故:指时间永远流逝。△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直逆旅也;光阴者,百代直过客也。” 4▲闭门思过

△bìmãnsīguî △典故: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出处:《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閤思过。”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例子:小仙自知身获重罪,追悔莫及,惟有~,敬听天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5▲补过拾遗

△bǔguîshíyí △典故: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出处:《汉书·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6▲不过尔尔

△bùguîěrěr △典故: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出处: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六·中州》:“金人一代制作不过尔尔。” △例子:白狼竟露布讨袁,斥为神奸国贼,文辞工炼,相传为陈琳讨曹,~。(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回)

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bùqiúyǒugōng,dànqiúwúguî △典故: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例子: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二回)8▲才气过人

△cáiqìguîrãn △典故: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 9▲才识过人

△cáishíguîrãn △典故: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 10▲操之过急

△cāozhīguîjí △典故: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出处:《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遂要崤,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例子:杨嗣昌和高起潜都没生气,劝他不要~,对作战方略要慢慢详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11▲朝过夕改

△zhāoguîxīgǎi △典故:形容改正错误快。△出处:《汉书·翟方进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12▲大喜过望

△dàxǐguîwàng △典故: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出处:《汉书·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例子:灿若灯下一看,正是前日相逢之人,不觉~,方才放下了心。(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13▲代人受过

△dàirãnshîuguî △典故: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例子: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14▲刀过竹解

△dāoguîzhújiě △典故: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例子:后来,果然办得水到渠成,~。(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15▲得过且过

△dãguîqiěguî △典故: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例子:但是吃烟人的脾气,总是~,那一个是真心肯戒。(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一回)16▲风流罪过

△fēngliúzuìguî △典故: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出处:《北齐书·郎基传》:“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例子:公瑾教我十日办完,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明白要杀我。(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17▲福过灾生

△fúguîzāishēng △典故: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例子: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直待~,只恐悔之无及。(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18▲改过不吝

△gǎiguîbùlìn △典故:吝:可惜。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言能纳谏也。” 19▲改过迁善

△gǎiguî qiān shàn △典故: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出处:《周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0▲改过自新

△gǎiguîzìxīn △典故: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例子:子能~,弃越归吴,寡人必当重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21▲肝胆过人

△gāndǎnguîrãn △典故: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22▲供过于求

△gōngguîyúqiú △典故: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23▲观过知仁

△guānguîzhīrãn △典故: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出处:《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例子:~,斯亦可矣。(明·李贽《初潭集·君臣七》)24▲过而能改

△guîãrnãnggǎi △典故:有了错误就能改正。△出处:《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5▲过河拆桥

△guîhãchāiqiáo △典故: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例子:祥子受了那么多的累,~,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老舍《骆驼祥子》十四)

26▲过河卒子

△guîhãzúzǐ △典故: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27▲过化存神

△guîhuàcúnshãn △典故:过:经过;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出处:《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28▲过江之鲫

△guîjiāngzhījì △典故: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出处: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29▲过街老鼠

△guîjiēlǎoshǔ △典故: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30▲过路财神

△guîlùcáishãn △典故: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的人。31▲过目不忘

△guîmùbùwàng △典故: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例子:公~,真天下奇才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32▲过目成诵

△guîmùchãngsîng △典故: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宋史·刘恕传》:“恕少颖司,书过目即成诵。” △例子:天资高妙,~,出口成章。(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33▲过桥抽板

△guîqiáochōubǎn △典故: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例子:只要你不要~,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

34▲过甚其词

△guîshânqící △典故:词:话,言词;甚:超过。指话说得过分,不符合实际情况。△例子:赵伯韬藐然摇了一下头,再坐在沙发里架起了腿,只淡淡地说了四个字:“~。”(茅盾《子夜》九)

35▲过庭之训

△guîtíngzhīxùn △典故:用以指父亲的教诲。△出处:《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36▲过屠门而大嚼

△guîtúmãnãrdàjiáo △典故: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出处: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例子:她做母亲的至少也该让孩子们到马路上睁大了惊异的眼睛,聊且“~”。(茅盾《过年》)

37▲过为已甚

△guîwãiyǐshân △典故:过:过分;为:做;已甚:过头。做得太过分。△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例子:如能实行以上十二条,则事态自然平复,我们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必不~。(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38▲过五关,斩六将

△guîwǔguān,zhǎnliùjiàng △典故:比喻克服重重困难。39▲过隙白驹

△guîxībáijū △典故:隙:空隙;白驹:原指白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例子:恁兄弟一片功名心更速,岂不闻光阴如~。(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40▲过眼烟云

△guîyǎnyānyún △典故: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例子: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41▲过犹不及

△guîyïubùjí △典故: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例子:据老夫看来:这是“~”。大约两耳过长,反觉没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

42▲悔过自新

△huǐguîzìxīn △典故: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例子:只要你真能~,本部堂可以饶你的活命。(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43▲计功补过

△jìgōngbǔguî △典故:计:考定。过失。考定一个人的功绩以弥补其过失。△出处:汉·荀悦《汉纪·元帝纪》:“齐恒先有匡周之功,后有来项之罪,君子计功补过。” 44▲计过自讼

△jìguîzìsîng △典故: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出处:《论语·公冶长》:“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45▲将功补过

△jiānggōngbǔguî △典故:用功劳来补偿过错。△出处:汉·荀悦《汉纪·元帝纪》:“齐恒先有匡周之功,后有来项之罪,君子计功补过。” △例子:诸君或世受国恩,或为今上所识拔,均应同心戮力,~,以报陛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

46▲矫枉过正

△jiǎowǎngguîzhâng △典故: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例子:或有避其谤者,又每~,至坐视儿女之放纵,而不一置问。(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

47▲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jìnsījìnzhōng,tuìsībǔguî △典故: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48▲救过补阙

△jiùguîbǔquē △典故:阙:同“缺”,不足,缺点。挽救过错,弥补不足。△出处:《晋书·潘岳传》:“故箴规之兴,将以救过补阙,然犹依违讽喻,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 49▲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lǎoshǔguîjiē,rãnrãnhǎndǎ △典故: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例子:犯罪分子必须悬崖勒马,否则将变成~。50▲瞒天过海

△mántiānguîhǎi △典故: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出处:清·无名氏《三十六记》:“瞒天过海。” 51▲蒙混过关

△mãnghùnguîguān △典故:用欺骗的手段逃避询问或审查。52▲名过其实

△míngguîqíshí △典故:名声超过实际才能。△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故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 53▲泥菩萨过江

△nípúsàguîjiāng △典故: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54▲骐骥过隙

△qíjìguîxì △典故: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55▲秋风过耳

△qiūfēngguîěr △典故: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例子:那一个不指皇天各般说咒,恰似~早休休。(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5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rãnfēishângxián,shúnãngwúguî △典故: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57▲容头过身

△rïngtïuguîshēn △典故:只要头容得下,身子就过得去。比喻得过且过。△出处:《后汉书·西羌传》:“今三郡未复,园陵单外,而公卿选懦,容头过身。” 58▲如风过耳

△rúfēngguîěr △典故: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例子:凤孙听了这些话,倒也~,毫不在意。(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三回)59▲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sāngâchîupíjiàng,sàiguîzhūgěliàng △典故: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60▲三过其门而不入

△sānguîqímãnãrbùrù △典故: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出处:《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61▲声闻过情

△shēngwãnguîqíng △典故:名声超过实际。△出处:《孟子·离娄下》:“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62▲时过境迁

△shíguîjìngqiān △典故: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例子: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0六回)

63▲使功不如使过

△shǐgōngbùrúshǐguî △典故:使:用。使用有功绩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使其能将功补过。△出处:《后汉书·索卢放传》:“太守受诛,诚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惧,各生疑变。夫使功者不如使过,原以身代太守之命。” 64▲事过境迁

△shìguîjìngqiān △典故:境:境况;迁:改变。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三回:“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65▲水过鸭背

△shuǐguîyābâi △典故:比喻事过之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66▲退思补过

△tuìsībǔguî △典故: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例子:故必进思尽忠。~,庶几无愧于夙夜在公之义。(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五)67▲微过细故

△wēiguîxìgù △典故:微小的过失和事故。△出处:《三国志·魏书·中山恭王传》:“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 68▲文过饰非

△wãnguîshìfēi △典故: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出处:《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例子: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是最苦痛的勾当。(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硬吞香蕉皮》)

69▲闻过则喜

△wãnguîzãxǐ △典故: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70▲烟云过眼

△yānyúnguîyǎn △典故: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例子:余于器玩不甚留意,后为人取去,~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71▲言过其实

△yánguîqíshí △典故: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出处:《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例子: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72▲掩鼻而过

△yǎnbíãrguî △典故: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出处:《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73▲雁过拔毛

△yànguîbámáo △典故:比喻人爱占便宜,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74▲雁过留声

△yànguîliúshēng △典故:比喻留名声于身后。75▲有过之,无不及

△yǒuguîzhī,wúbùjí △典故: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76▲有过之而无不及

△yǒuguîzhīãrwúbùjí △典故: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例子:自古以来,做官越做越富,教书越教越穷。到了中华民国,更是~。(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77▲雨过天青

△yǔguîtiānqīng △典故: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出处:明·谢肇涮《文海披沙记》:“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例子: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一样秋色香,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

78▲雨过天晴

△yǔguîtiānqíng △典故: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出处:明·谢肇涮《文海披沙记》:“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例子:~的早晨,空气清新极了。79▲云过天空

△yúnguîtiānkōng △典故: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平静。80▲云烟过眼

△yúnyānguîyǎn △典故: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也指荣华富贵转眼已成过去。△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81▲招摇过市

△zhāoyáoguîshì △典故: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例子:这几个人,穿着奇装异服,~,得意洋洋。82▲枕席过师

△zhěnxíguîshī △典故:师:军队。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 83▲知过必改

△zhīguîbìgǎi △典故: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出处:《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例子:是呀,我是个旧脑瓜子,我是个夹生饭,往后我~。(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84▲走过场

包含相字的成语 篇6

[相知有素] 素:向来。指一向互相了解的好朋友。

[相知恨晚] 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相与为一] 相与:相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

[相映成趣] 映:对照,映衬。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相因相生] 互相承袭,互相促进。

[相依为命]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相沿成习] 依照相传下来的一套慢慢地成了习惯。

[相沿成俗] 因袭某种做法传下来,形成风俗习惯。

[相呴以湿] 彼此以呼出的气湿润对方。后比喻在困难时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相呴相济] 指互相救助。

[相形失色] 失色:失去光彩。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得大大不如。

[相形见拙] 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同“相形见绌”。

[相形见绌] 形:对照;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相习成风]习:习惯。指都习惯于某种做法或看法,而成为一种风习。

[相忘形骸] 指彼此不拘形迹,无所顾忌。

包含“月”字的四字成语 篇7

四、“月”字在第四位置的有98个

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冰壶秋月 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不日不月 指不计日月,没有期限。

残冬腊月 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长年累月 长年:整年;累月:很多个月。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

嘲风弄月 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嘲风咏月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成年累月 成:整;累:积聚。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蹉跎日月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蹉跎岁月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二分明月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芳年华月 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

风花雪月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

光风霁月 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海底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烘云托月 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壶中日月 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荒时暴月 荒:五谷不收;暴:凶。指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

积年累月 积年:多年;累月:连月。指经过的时间长。

今月古月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经年累月 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间。

镜花水月 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九天揽月 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流星赶月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披星戴月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清风明月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穷年累月 穷年:年初到年底;累月:持续几个月。形容接连不断,历时久远。

十冬腊月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水中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跳丸日月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停云落月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无边风月 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吴牛喘月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五黄六月 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犀牛望月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晓风残月 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

吟风弄月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吟风咏月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迎风待月 指男女秘密约会。

猿猴取月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峥嵘岁月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止谈风月 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众星捧月 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冰�浊镌� 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宾饯日月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宾�T日月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指迎接。�T,指送别。

参辰日月 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常年累月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撑霆裂月 形容声气惊人。

调风弄月 调弄风月。比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

雕风镂月 刻意吟风弄月。

飞霜六月 旧时比喻有冤狱。

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海中捞月 比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烘云�月 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同“烘云托月”。

猴年马月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壶天日月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华星秋月 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积日累月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积岁累月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霁风朗月 和风明月。比喻宽厚祥和的气氛。

旷日引月 引:迁延。历时长久。同“旷日引久”。

临风对月 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驴年马月 不可知的年月。

面如满月 脸盘圆圆的、白白的,象满月一样。形容相貌白净丰满而有神采。

沐日浴月 指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拿云捉月 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

拈花弄月 指玩赏花月。

牛衣岁月 指贫困的生活。

批风抹月 犹言吟风弄月。指诗人以风花雪月为吟诵的题材以状其闲适。

披星带月 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

迁延日月 犹言拖延时间。同“迁延岁月”。

迁延岁月 犹言拖延时间。

清风朗月 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同“清风明月”。

日角偃月 旧时相术家称极贵之相。偃月,指额角似半弦月。

如花似月 形容女子姿容出众。同“如花似玉”。

梳云掠月 指妇女梳妆。“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水中捉月 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

水底捞月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

水底摸月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

玩岁�栽� 指贪图安逸,旷废时日。同“玩岁�匀铡薄�

枉费日月 枉:白白地。费:浪费。日、月:时间、光阴。白白地浪费时光。

笑傲风月 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啸傲风月 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羞花闭月 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悬若日月 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烟花风月 指男女情爱之事。

淹旬旷月 淹:滞留。旷:荒废。拖延时日,荒废岁月。

一日三月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咏嘲风月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同“咏月嘲风”。

优游岁月 悠闲舒适地过日子。

有年无月 指日子拖得长久,没有确定的期限。

整年累月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忠贯日月 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

众星拱月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

众星攒月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包含“横”字和“行”字的成语 篇8

[横行直走] héng xíng zhí zǒu

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横行直撞] héng xíng zhí zhuàng

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横行无忌] héng xíng wú jì

形容反动势力猖狂活动,为所欲为。

[横行天下] héng xíng tiān xià

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形容遍行天下,有受阻碍。亦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横行逆施] héng xíng nì shī

指做事违反常道,行为不轨。

[横行不法] héng xíng bù fǎ

横行:行动蛮横。肆无忌惮,专做违法的事。

[横行霸道] héng xíng bà dào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肆意横行] sì yì héng xíng

肆意:任意残杀或迫害。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亦作“肆虐横行”。

[肆虐横行] sì nüè héng xíng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

[霸道横行] bà dào héng xíng

犹言横行霸道。指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斜行横阵] xié xíng héng zhèn

包含结字的成语解释 篇9

以“结”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结驷连骑]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结绳而治] 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结舌杜口]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杜:堵塞。保持缄默,闭口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结结巴巴] 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结发夫妻] 结发:束发,意即年轻时。年轻时结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

[结党营私] 坏人集结在一起,谋求私利,专干坏事。

[结草衔环] 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结不解缘] 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

“结”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祸结兵连]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广结良缘] 多做善事,以得到众人的赞赏。

[根结盘据] 形容基础牢固,势力强大。盘,通“磐”。

[根结盘固] 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百结悬鹑] 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

[百结愁肠] 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

“结”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张口结舌] 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张灯结彩]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张灯结采] 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同“张灯结彩”。

[造因结果] 指无论制造何种因缘,必得相应之后果。

[悬灯结彩] 悬:挂;彩:彩球,彩带。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

[衔环结草]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魏颗结草] 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

[土洋结合] 把简单的设备或技术同现代化的设备或技术结合起来。

[束带结发] 束系衣带,挽起发髻。指出仕。

[收缘结果] 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收园结果] 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收因结果] 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

[施衿结褵] 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钳口结舌] 钳口:闭口。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威严不敢讲话。

[千里结言] 指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

[凭轼结辙] 凭轼:靠着车前扶手;结辙:车轮的辙迹相迭,形容车马络绎。驾车奔走,不绝于道。

[攀高结贵] 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同“攀高接贵”。

[累瓦结绳] 比喻没有用的言词。

[劳逸结合] 逸:安乐、休息。工作与休息相结合。

[拉帮结派] 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开华结果] 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开花结实] 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同“开华结果”。

[开花结果] 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缄口结舌] 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威严不敢讲话。

[呼群结党] 指招引同伙,聚集成帮。

[归根结蒂] 归结到根本上。

[归根结柢] 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

[归根结底] 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

[挂灯结彩] 悬挂红灯,系结彩绸。表示喜庆。

[根株结盘] 树木的根与干盘曲相结。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杜口结舌] 犹言杜口吞声。

[瞪目结舌]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弹冠结绶] 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蹙金结绣] 形容文章精美,结构严密。

[成群结伙] 众多人物聚集在一起。亦作“成群结队”。

[成群结队] 成:成为,变成。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成群结党] 指一部分人结成小团体。

[成帮结队] 犹成群结队。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瞠目结舌] 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闭口结舌] 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巴巴结结] ①勉强,凑合。②勤恳;辛劳。③形容说话不流利。

“结”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悬鹑百结] 鹌鹑的羽毛又短又花,因以悬鹑比喻破烂的衣服。形容破烂,补钉很多。

[深根蟠结] 犹盘根错节。比喻恶势力根基深厚,勾结紧密。

[柔肠百结] 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

[目瞪口结]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龙蟠虬结] 犹言旋绕纠结。

[精诚团结] 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根深蒂结] 犹根深蒂固。指根基深厚牢固。

[根盘蒂结] 犹言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短褐穿结] 短褐:粗布短衣;穿:破;结:打结。形容衣衫褴褛。

[洞见症结] 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寸草衔结] 比喻虽然力薄,亦当感恩图报。

[鹑衣百结] 鹑:鹌鹑鸟;结:悬挂连缀。鹌鹑的尾巴短而秃,象打满补丁一样。形容衣服非常破烂。

[愁肠百结] 愁肠:忧愁的心肠。百结:极多的结头。忧愁苦闷的心肠好象凝结成了许多的疙瘩。形容愁绪郁结,难于排遣。

[兵拏祸结] 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上一篇:成长的足迹作文400字精选中小学生作文下一篇:清华大学金融考研硕士初复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