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乡愁诗(精选8篇)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赏析一: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小时候与祖**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矮矮的“坟墓”却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其次,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诗经》的影响。《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对古典诗词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有意味。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
赏析二:
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表现的主题。然而,将之作为一个长期写作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在他众多写乡愁的诗中,《乡愁》一诗毫无疑问是流传最广、最为委婉动人的一首。
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里。
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无尽的相思。
1. 溶乡愁于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
古国故乡故园, 人之所恋, 古今一样, 中外相同。从海涅的《在可爱的德国故乡》到莱蒙托夫的《祖国》, 从屈原的《离骚》到李白的《静夜思》, 从40年代的《流亡三部曲》到上世纪70年代的《长城谣》, 概括了多少游子眷恋故国亲人的感情啊!然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秉承传统主题的基础之上, 又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感, 不露痕迹地融传统于现实, 将个人悲欢、祖国之思、民族之恋融为一体, 寄寓着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祖国之爱, 概括了整整一个时代华夏子孙的共同感情。具有传统乡愁诗无法比拟的深度和广度。乡愁原本是一种难以捕捉无法具体可感的情绪, 余光中先生在广远的时空中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这是余光中先生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人生不同的阶段里, 这些是最能体现“乡愁”特殊内涵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象所具有的特定内涵, 如: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 恋国之恩等等, 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普遍的感受和产生共鸣的基础。
2. 厚积薄发谱写一曲吐不尽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浓浓乡愁, 既包容了无数的海外游子不尽的思乡之情, 又概括了诗人独特而又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深刻体验。余光中先生是福建省永春县人, 少年时候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重庆去读书求学。那时候, 让他企盼, 让他魂牵梦绕的只有那贴着一方邮票, 盖着圆戳的母亲的来信。正如他在《梅雨笺》里所写:方的邮票/圆的邮戳/只轻轻一敲/扁扁的心情/就留下了烙印。又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四韵》中所说:“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余光中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随父母迁居香港, 后又去了台湾读书学习, 1956年结婚, 1958年去美国留学, 并任客座教授, 身在异国, 心在家乡, 手里摆弄着那一张窄窄的船票, 怎能不油然而生一个异国孤客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和历史上的许多名人一样也是一个大孝子。1958年7月母亲去世遗体火化, 那骨灰盒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圆通寺, 薄薄的一层水泥板, 内外相隔比千山万水更遥远, 这是一个孝子的乡愁让他抱恨终天的一方坟墓。正如余光中先生在《招魂的短笛》中所说:“而清明的路上, 母亲啊, 我的足印将深深, 柳树的头发上滴着雨, 母亲啊, 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 母亲啊, 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热爱中国, 他曾说:“要做屈原、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先生中年以后, 渐渐懂得了世事苍桑, 于是雄心消泯, 有了叶落归根的愿望, 故国故园故乡便频频入梦, 然而这一愿望, 迄今尚未实现, 遂将各种愁思寄予那一湾可恼的海峡。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 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次将他浸润。
余光中先生的厚积薄发合成了这一曲吐不尽的乡愁。
3. 巧妙的构思中表现出了跌岩起伏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吸收并传承了我国《诗经》的艺术精华。四个独立小节基本均衡对称, 每小节之内又有长句与短句的变化, 从而使诗在外形整齐中又有了参差变化的结构美;每小节里面都有“乡愁是……”、“我在这头……”、“……在那头”等迭词重句, 加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叠词、数量词在同一位置的巧妙运用, 既表现出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音乐美, 又使全诗显得低回曲折, 如泣如诉, 恰似一浪接一浪地涌来的波涛, 这恰与作者精心选取的四个抒情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相吻合, 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情感过程。
关键词:乡愁;回归;文化环境;文化心理;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I21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72—03
一、以余光中为例论述台湾乡愁诗的特定性
(一)余光中的生活经历与诗歌的生成背景的关系,所反映出的文化环境以及所孕育的文化心理
1对故国亲情的精神守望:与熟悉的文化环境的告别,埋下文化乡愁的种子。20世纪中,一道海峡将中国隔离为两岸,几百万人离开大陆漂泊到了孤岛,如台湾作家白先勇所说:“流亡到台湾的第二代作家,他们成长的主要岁月在台度过,不管他们背景如何歧异,不管他们的本籍相隔多远,其内心同样被一件历史事实所塑模:他们全与乡土脱了节,被逼离乡背井,向他们的父母一样,注定寄生异地的陌生环境。”余光中的诗作抒写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漂泊台湾的无根者的悲情。这在他的代表作《乡愁》中表现的尤为淋漓尽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由于长期处在封建农耕文明时代,中国人天然有着深深的恋家情结和乡土情结。家被视为生命的本源,中国人常常是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家乡、故乡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根敏感神经,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形成整个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游子思归、落叶归根、衣锦还乡,正是这种恋家的情结,牵引着一代又一代游予思乡的神经。但之于漂泊到台湾的这群诗人们,这不过只是小小的阀门,乡愁,在这里还只是故园的离别,仅仅是个开始。
2对文明鸿沟的深沉凝视:因不同文化环境的文化撞击与冲突,滋生文化乡愁的情丝。余光中这一代作家有着特殊的经历与遭遇,他们从大陆到台,这是第一次放逐;许多人又求学或旅居海外,这是又一次放逐。他们离开故土越走越远了,如台湾诗人简政珍所说,是一种双重放逐。余光中写于美国的《我之固体化》中有这样的诗句:“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敲打乐》中,诗人反复唱到:“我们不快乐”,“仍然不快乐啊/颇不快乐极其不快乐/不快乐”。因为他们的根不在异域他国。
出门“在外”的“孤儿心态”或是边缘心态比较明显,更易体验到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离开故土或面临文化障碍的人,远离了一个情感上认同的“家”,从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一方面失去与家乡、亲友的联系,失去了旧有的文化依凭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在新环境里无助无望,原有的自我意识在新环境中得不到认同与赞许,就会产生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和漂泊感。另外,特别是当原有的母体文化与本土的客体文化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置身于社会的“边缘”,是文化身份模糊的“他者”。也正如余光中所说:“那种差别提醒着我,我是中国人,我从东方来,我的文化跟美国的文化始终不同。当你不在中国的时候,你就成为全部的中国,当你走到异国之地,所有的国耻都会贴到你的脸上,中国的痛楚就是我的痛楚。”此时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漂泊痛感的良药。
3对异国山水的文化情思:陌生文化环境带来异己孤独感,为文化乡愁营构心理之乡。对乡愁有了更深的体认后,余光中开始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如他的《乡愁四韵》一给我—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又如他的《当我死时》一“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余光中说:“乡愁对于我就是一种记忆。乡愁,如果仅仅是同乡会的乡愁那就简单,但是一个文人,一个读书人的乡愁就把时间加了上去,乘上了时间,乘上了文化的记忆。我们个人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大的记忆,那些记忆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那些历史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所谓的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
相比起其他民族,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强大的内聚性,海内外炎黄子孙对文化寻根的愿望非常执着。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内在行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海外华人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这种确认就显得更为重要;文化寻根就是要确定“文化身份”,所以对他们而言,故土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归属,还是一种文化归属。而这种归属正视来源于对故土文化的记忆。在异质的文化环境中,曾经与我们那么亲近的东西变得日渐远去乃至于不复存在,而新的生活却又只能从生疏开始,这种沉重的陌生化何等可怕。
(二)余光中为代表的乡愁诗所显现的文化回归——文化心理对文化环境的反出
1灵魂的惶惑与精神的释放:背负着离根落叶的痛苦,艰难地挣扎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突中,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惶惑痛感的良药。台湾现代乡愁诗的作者,绝大多数是大陆去台的诗人。当时有的在大陆已经小有名气,有的虽初涉文坛,却带去了大陆的童年记忆。这些诗人都怀着浓重的乡愁,都写下了一些哀婉感人的乡愁诗。因此他们的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流淌着童年印记,缠绕着少年故乡情结。台湾的乡愁文学大都以回忆的形式忆念往昔的大陆生活,表达怀乡。
台湾现代表现乡愁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体现了以孤独心态为内在特征的作者的特殊情感体念。由此引发的是一种亲近的社会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人在孤独无依时希望寻求亲和力的依靠。这种亲和力一方面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因为“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人伦相亲的特点,是渗透着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文内涵的象征。另一方面,与“家”相连的往日群体生活体验。故乡风情亲朋故友是对象化的满足,随着旧情的重温给人莫大的安慰。
2放逐历程中的飘零意识: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所产生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经过痛苦的挣扎后,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离开了家,才知道家的可爱;离开国的时候,才知道国的可贵,一个人必须当一回‘浪子’,回头后才能真正明白这一切。”阔别六十八年后回到故乡永春的诗人余光中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之路,表达胸中的万千感慨。回顾自己的诗歌创作生涯,余光中说他是在五十年代末到美国读书,学习文学。留美的前
期,余光中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与艺术课程启迪了他对现代艺术的接触,并普遍吸收了西洋音乐,作品有抽象的趋势。之后的1960—1961属于他的虚无时期,以《天狼星》、《五陵少年》前半为代表。这个时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忧郁苍白里创造英雄的幻觉,无法向传统索取温暖。作品中时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终无法自绝于传统,而有「真空的感觉」。《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个人或诗坛的无依、空虚,也是一个文化、民族对传统的怀疑和对接受外来冲击的疑惑。渐渐的,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余光中开始反省自己是谁,“发现”自己是中国人,他说,“那时,我的民族意识勃发了”,于是他重返中华大地,当了文化上的“回头浪子”。
二、以余光中为代表的台湾现代乡愁诗人所表现出的文化自觉
(一)台湾乡愁诗人文化自觉性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染
一般来说,民族意识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二是只在国家生活中,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基于第一层涵义。民族意识有时也称民族自我意识,即民族“自识性”、“属性”或“归属感”。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这种“从他物的回归”,对于民族而言,就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存在以及本民族与他民族关系的认识。中国民族理论界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对异族的“分界意识”和相对于本族的“认同意识”。这种分界意识和认同意识正是基于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而产生的。
大诗人们总是善于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发掘素材。余光中虽然21岁就离开了大陆母体,但他的诗作总忘不了本民族的历史,在台湾、在香港,或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见山上观水,登楼驱车,哪怕是一草一木,他的诗作总忘不了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发掘素材,而打上鲜明的民族印记。余光中虽然青年时代就离开大陆,但他最不能忘怀的是祖国的历史文化。他在《白玉苦瓜(自序)》中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支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去蘸汩罗的悲涛,一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隔着千年‘跟古代最敏感的心灵,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抬一抬杠。’。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
对母体文化的归依感,是余光中乡愁诗的深层内涵。余光中常常用诗为中过文化造像,他在《隔水观音后记》中说:这类诗“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一种历史的归属感。”这种强烈的民族文化归属感渗融在他的诗中。在他的那首《呼唤》中的“一盏灯”显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五千年深的古屋”传来的呼叫是历史的呼唤,文化的呼唤。“喊我回家去”是一种归属感。在《漂给屈原》、《湘逝——杜甫殁前舟中独白》、《戏李白》、《寻李白》、《念李白》、《夜读东坡》等诗作中,余光中在为中国的大诗人造像,表达对古代大诗人的景仰、向往之情。这自然不单是对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的歌颂,他们在诗中是中国文化的化身,是民族魂的象征。在他的《望边》、《布谷》、《蜀人赠扇记》等诗中都选用了“布谷”、“鹁鸪”、“鹧鹤”、“月亮”等意象,而这些原型意象都是一种特有的符码,是地道的中国式的。这都与余光中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十分不开的,这是一种积淀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
(二)台湾现代诗人文化自觉的独特体现之“文化乡愁”
1台湾乡愁诗人的独特生活经历及其代表作所呈现的文化自觉。朱水涌的《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研究》指出在“全球化”的缓慢进程中,中国当代文学形成了以下格局:大陆文学居于“全球化”边缘却居于民族文学的中心,以自足的姿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抵御“全球化”文化霸权的危险,也为“全球化”中的民族文学个性的确认奠定了基础;而台、港、澳在现代文明与“全球化”格局中位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过渡地带,其文学呈现出在“全球化”语境下不断变动的特点,它们在那时期是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中介点。
台湾现代乡愁诗人大都是迁移至台湾的,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这是他们更深切的体会到原有的母体文化环境与台湾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也更能体会出那种疏离与陌生,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回归式”的文化乡愁。路晓冰、王殿斌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谈余光中作品中的思乡情结》以余光中为对象,论述了在台湾作家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乡愁问题。乡愁可以说是余光中作品最基本的主题,其原因在于海峡两岸长达半个世纪的隔绝和台湾文学独特的创作氛围。
2现在的当下年轻台湾作家及其民众“文化乡愁”的淡化。世界的目光聚焦台湾岛。我们看到台湾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也看到台湾岛的文化现实。身为是其中的一分子,身处在那样一个焦灼、躁动、狂热的环境之中,会有什么感觉?台湾人现在有乡愁的情怀吗?
保护和保持一个民族自己的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否则的话就会变成一个国际公民,国际公民也很好,但是就没有了自己的本位文化。联合国有很多国家加入,是因为有一个国籍在支撑着,有一个国家的本位才能加人联合国。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不可避免会受到美国的“迪士尼”,日本的漫画,韩国的电视剧等等的冲击,提倡与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这样看,年纪比较大的在台湾的大陆人,已经70多岁,肯定会有乡愁;年纪比较轻的一代,就是生在台湾的人,他们对大陆并没有直接的印象。当然以前他们在读教科书的时候,在地理和历史的文字中也会读到大陆,但那毕竟只是书本上的。像余光中这样,早年离开大陆到台湾的时候已经二十几岁,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所以说台湾人的乡愁,那种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现在是越来越少,就如一个人学英文很好,可是却把中文忘记了,对于中文文化是很大的伤害;如果一个人是空白,投进去,就会染上别人的颜色,没有贡献,也没有依靠。台湾年轻一代文化的乡愁是有的,比如在读小说,读中国古文,读唐诗宋词,或者看电影看到一些画面,这些都会看到一个文化的来源,或者看到文化的背景。就像日常讲的成语,得陇望蜀,朝秦暮楚,很多成语都是从这种文化的背景中来的,有一个成语就有一个成语的文化背景。
三、特殊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心理所表现出的文化自觉
乡愁除了是诗人的一种感伤情怀,也是一种文化断裂的标记,不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台湾现代乡愁诗人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这是他们更深切的体会到原有的母体文化环境与台湾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也更能体会出那种疏离与陌生,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回归式”的文化乡愁。
余光中曾说过:“我现在的读者恐怕在大陆的比在台湾多,还不完全是因为大陆的人口多,就是读我书的人大陆比台湾多。我住在台湾,可是我的文章不仅是在台湾发表,也在世界所有的华人地区传播,香港、南洋,包括中国内地。虽然我住在岛上,可是我的读者,我的听众在世界的华人区,其实现在的中文也已经是世界化了,华人所分布的地区遍布世界,华人世界也形成一个国际,那些在异国的华人,他们读中文是天经地义的。”就如同费孝通先生所说,所谓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乡愁——一辈子解不开情结
姚小丽
一天,惊闻先生已逝,于是捧起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越想越辛酸。那句“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更是让我泣不成声。
上中学时,读着余光中的《乡愁》,对诗人其中的情感始终不能理解。那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真是只读不知其味。今天偶然再读乡愁,余先生的音容笑貌,余先生在苍白的头发下掩藏的满含热泪的眼睛,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真是诗人已远去,乡愁咏流传。那句颤抖中满含深情的话语,早已成了我心中一道永恒的痛。
为什么我对乡愁是如此深爱,真是我也感同身受。记得12年前我背起书包,第一次去外面求学,妈妈风尘仆仆把我送到学校的情景,妈妈在村口守望的眼神,我至今印象深刻。后来大学毕业了,我毫不犹豫的回了老家,在县城一所私立学校任教,工资虽不高,但每天都可以回家吃妈妈做的饭,真是特别满足。因为老家那几年没招编,我就果断地考了出去。可是如今因为成家,远嫁他乡,乡愁 就是 一张张车票,我在这头,家中的双亲在那头。每次有月亮的晚上,夜深人静时,看着熟睡中的孩子,或者自己孤身一人在宿舍,窗外的那轮明月啊,你能借着月亮的清辉捎去我对远方父母的牵挂吗?透过月亮,我仿佛走在北方宽阔的马路上,夏天偌大的卖场上可有我辛苦劳作的双亲?镇子上的村口每次有学生路过家门,妈妈是不是这时都在问:女儿也要放假了吧?每次接到妈妈爸爸的电话,真是欲语泪先流。如果…如果我此时在家里在镇上上班或者早到县城上班去了,天天都能看到爸妈,那该多么幸福啊!真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中所作“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口,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每次走在路上,听到那熟悉的乡音,看到那熟悉的车牌号,我都特别兴奋,都会特别注意去看,去打听,他会是和我一个县城的吗?他可有我爸妈在家的消息?每次走在路上,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像卫兵一样的白杨树,就一阵欣喜,我到安徽的北方了吗?列车啊,别停,一直别停,请把我带回我一辈子热爱的老家去吧,那里才是我的根,那里才是我的命。
谁能理解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一颗赤诚回家的心,我也无数次思考过,如果不为了孩子,我会果断回家,继续耕耘我的三尺讲台。所以我也无数遍说:此生有女不远嫁。因为真的永远没人体会当夜晚华灯初上,家家欢声笑语,我还是一人奔波在外,妈妈爸爸还在遥远的家乡等我消息的时候的那种无助和孤独。永远没人体会当一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是多么想回家!家——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港湾,心灵栖息的场所。爸妈年龄大了,他们生病时没人照顾,他们无聊时没人聊天,他们一定一定也在牵挂他心爱的女儿吧?!可能现代诗人席慕蓉也是太思念故乡了吧,才会写出那些触人心弦 的诗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是啊,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乡愁是一辈子解不开的情节。如果有时间,趁我们还能走得动,我都会拖家带口地回去看看,因为爸妈在哪,家在哪,家在哪,根在哪,骨子里的乡愁就在哪。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题目:
1.请找出诗的1 2小节的韵脚 2.诗中的“长江水”“雪花白”“海棠红”“腊梅香”分别象征了“乡愁”的哪些特征?(请摘引原文的语句回答)3.诗中主要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并突出了乡愁之深。请模仿这两种修辞手法各造一个句子。问题补充 2008-12-23 19:48 我要的是(1.请找出诗的1 2小节的韵脚 2.诗中的“长江水”“雪花白”“海棠红”“腊梅香”分别象征了“乡愁”的哪些特征?(请摘引原文的语句回答)3.诗中主要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并突出了乡愁之深。请模仿这两种修辞手法各造一个句子。)的答案
味,水;红,痛.长江水”---“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海棠红”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腊梅香”---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3.诗中主要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并突出了乡愁之深模仿这两种修辞手法各造一个句子。思念是一根线,牵连着海峡两岸。爱心是一位天使,可以消去人间的悲伤
另外:水 味 红 痛 8.乡愁的滋味 乡愁的烧痛 乡愁的等待 乡土的芬芳 9.比喻 反复 仿句略。10.如:天空(因为乡愁无边无际,就像天空一样。);鸟鸣(因为鸟鸣仿若从故乡传来,与故乡一样,让人魂牵梦萦。);黄连(黄连的苦恰如思乡的苦);圆月(圆月之夜,家人共聚,离乡之人更思乡。);大海(因为大海的波浪滔滔可以表明诗人对家乡的强烈思念。)等。11.如:李白(唐)《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湾(唐)《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马致远(元)《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等
另外:1.划分朗读节奏
2.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1、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2、意象:长江水,海棠,雪花,腊梅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运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景物,从而表现出作者对家 乡的极度思念之情。
另外:
一、课文分析
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很显然,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现在这首诗每一小节的第一行。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每一小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诗至此处,读者不禁会想,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有,那就是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二、问题研究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类似的托物寄情的技巧在余光中其他的诗作里也时有所见。如: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皮靴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不留下
——《白玉苦瓜》
台风季,巴士峡的水很拥挤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 喂!再来杯高粱!
——《五陵少年》
在林肯解放了的云下| 惠特曼庆祝过的草上 坐下,面对鲜美的野餐|
中国中国你哽在我喉间,难以下咽 东方式的悲观
——《敲打乐》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是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藏品后吟出的名句,他巧妙地将大陆之爱与一只晶莹剔透、几经劫难仍完好无损的白玉苦瓜联系到了一起。而诗人留学异邦因孤独冷寂而酗酒的情绪,被别出心裁地喻为“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当我死时》),“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我之固体化》),等等,这些诗句均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绪物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激荡着读者心中共有的情感。
三、诗人评说:溶哀愁于物象(流沙河)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于1972年)。这首小诗我用四川土话朗诵过好几次,听众反应强烈。诗写得好,一目了然,谁要我来詹詹费词。真要叫我说说,却又感到为难。这是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叫我说些什么。我看见了的,别人也都看见了,还要我来说吗。看来看去,这粒水晶珠子仿佛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
不。这是诗,人写的。既然是人写的,总不会是一挥而就的,其间必有一个创作过程。这个过程,如果作者自己出来说说,我们听了,或有助于今后写诗,也未可知。可惜沧海横隔,同胞难聚,遗憾遗憾。那么,参照着写诗的一般经验,我就来冒昧地猜一猜余光中是怎样写成这首诗的吧。
故国故乡故园,人之所恋,古今一样,中外相同。翻翻唐诗宋词,游子抒写乡愁之作,多得叫人吃惊。现代中国人,粗具文化的,差不多都念过或听别人念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0年代的和40年代的学生,恐怕都唱过或听别人唱过这支歌吧:“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何如,念念常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只是这支歌的曲调是从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乐》里挪借来的,这点唱的人未必都知道。至于40年代的那些不愿做亡国奴的流亡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会唱《流亡三部曲》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台上一唱,台下都哭,感人至深。这支歌余光中肯定会唱。他还会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因为他在一首诗里提到过这支歌。髫年所唱,没齿难忘。那些遥远了的记忆不可能同他的这首《乡愁》无关。厚积薄发,一首小诗里涵藏着多少年的感受啊!
余光中该记得很清楚,自己小小年纪,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学校里有一个取信栏,他每天去那里看两次。紧着心弦,扫视着那一长排信封的队伍,要看看有没有熟悉的字迹——母亲的字迹,写着自己的姓名的。多次失望之后,收到一封信了,比伙食团打牙祭还快活。恭读了一遍又一遍,都背得了。然后细察信封上的邮票,那上面盖着邮戳呢。一个小圆圈内有一个大城市,母亲就住在那里呢。看能看见,摸能摸着,就是没法回到那个小圆圈内去。浩浩长江万里,他在这头(上游),母亲在那头(下游)。这一枚小小的印着孙中山先生肖像的盖着故乡的邮戳的邮票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十多年后,他写了一首《邮票》:
一张娇小的绿色的魔毡,你能够日飞千里;
你的乘客是沉重的恋爱,和宽厚的友谊。
两个灵魂是你的驿站,你终年在其间跋涉; 直到他们有一天相逢,你才能休息片刻。
邮票啊,邮戳啊,家信啊,印象太深刻了,直到1981年他还在一首《梅雨笺》里写到它们: “方的邮票/圆的邮戳/只轻轻地一敲/扁扁的心情(河注:薄薄的家信)/就留下了烙印。”《乡愁》的第一段抓住邮票这个物象,说小时候的乡愁,一个流亡学生的乡愁,是母亲从远方寄来的信件上贴着的那一枚邮票。这样写,对他说来,不但是很方便的,而且是很合情的,很合理的。
少年时期匆匆去了如烟云之过眼,未来的诗人渐渐长大了。40年代末,他随父母迁居香港,旋即去台湾,插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1952年毕业后,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出版,得到梁实秋的好评,名声大噪,同时入伍服役。1954年同未来的妻子小名咪咪的恋爱,有一首情诗《咪咪的眼睛》为证。1956年退伍,入东吴大学任教,结婚。两年后去美国留学进修,该算是新婚别。台湾基隆港上船,横渡太平洋,美国旧金山港登岸。身在异国,心在家里,捻弄着那一张窄窄的来程船票,乡愁顿起。不过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已经变了,慈母让位给新娘了。少恋母,长恋妻,人之常情啊。《乡愁》的第二段抓住船票这个物象,说长大后的乡愁,一个异国孤客的乡愁,是把他从新娘身边引走的那一张船票。这样写,对他说来,也是很贴切的,他写他自己的真实感受嘛。
1958年母亲去世,遗体火化。他把骨灰匣安放在窗台上的盆花丛里,写诗为母亲招魂,唤她的慈魂快快回来,回到这“火后的小城”里来,回到这“四方的空城”里来。在这一首《招魂的短笛》里,他对母亲的慈魂说:“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河注:他的母亲是江苏武进人)。/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梦见你的母亲。”余光中是个孝子,多有悼亡母的章句,写得十分感伤。送母亲的骨灰匣回她的故乡去入土安葬,这一孝思,迄今二十多年了,尚未实现,虽然春天已经来到了。那骨灰匣想来早已入土,大约是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圆通寺吧,因为他在一首诗里说,清明节扫墓日他听见母亲在圆通寺喊他。以常理推之,那里该有一方小坟吧。
邮票啊,船票啊,坟墓啊,这些物象里潜溶着多少哀愁啊!它们象征着距离:邮票,船票,空间的距离;坟墓,阴阳的距离,死生的距离。薄薄的一层混凝土,内外相隔,那么遥远,比千山万水的相隔更遥远啊!《乡愁》的第三段抓住坟墓这个物象,说母亲去世后留给他的乡愁,一个孝子的乡愁,是使他抱恨终天的那一方坟墓。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又变了,爱妻让位给亡母了。这一段是高潮,出奇制胜。读者为之惊愕,细细一想,悲从中来。我朗诵到这里,嗓子都颤抖了。
人到中年以后,阅历既多,五味尝遍,渐渐地看透了人世的诸般畸形怪相,于是不再好奇;渐渐地懂得了事业的艰难,于是雄心消泯。他的头脑里憧憬日少而回忆日多,愈来愈像反刍动物,常常咀嚼肚子里的旧闻往事,竟有回甜之感,于是“鸟倦飞而知还”,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白天忙着,不太觉得,到了夜间,故国故乡故园便频频地来入梦了。早晨醒来,梦去无痕,依然人在台北市厦门街的小巷中的一座古老的院子里。乡愁难遣,翻翻中国地图,神游太湖,溯江而上,直抵重庆市江北县悦来场,又沿江而下,看那“蒋山青,秦淮碧”的南京城,想起昔年那里有许多美丽的表妹„„最可恼的是那一湾海峡,二指宽罢了,浅浅的一层海水比纸更薄,就是涉不过去。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再一变,变成了那可恼的海峡。《乡愁》的灵感也许是这样来的吧?
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腹稿里支起的第一个构架,很可能就是这样的。有了这个构架以后,便回头去翻查记忆的仓库,专找如海峡那样的象征着距离的物象。不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邮票啦船票啦坟墓啦之类的物象。于是用这些物象做横梁,仿照着第一个构架,又支起了下面三个构架:
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这便是《乡愁》的雏形了。第一个构架,就其意义而言,分量最重,虽然是先出,却做了结尾。何况按时间顺序排下来,也应该做结尾。诗人写过去,只是为了写现在。现在望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发愁呢,这才是全诗的落脚点。
余光中把《乡愁》归入他所说的“浅易之作”。他所说的“浅易之作”是指那些如《乡愁》一类的 “一读就懂”的诗,不是说“浅易”的一定不好。“浅”是文字浅显,“易”是容易读懂,他不反对“浅易”,但是,台岛那里“许多读者”“要求一首诗一读就懂”,却遭到他的反感。他说:“一个人如果只能读浅易的诗,就注定自己终身在诗国做匆匆过境的观光旅客。”这话恐怕说得太重了吧。除了写诗的内行,一般读者,各有各的事业,奔波忙碌,然疲役,偶有余暇,不去看电视看电影看跑马看黄书,而去观光诗国,也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哪怕匆匆过境呢。对这样的读者,理当叩头称谢才是,不宜责之太重。何况台岛那里就是有些深奥得可厌的诗,不但一般读者叫苦,写诗的内行也说读不懂呢。例如张默的《无调之歌》,大诗人如洛夫者竟然都这样说:“这首诗我看了很久,看不太懂。”何况一般读者呢。要求浅易一些,一读二读三读终能读懂,而不是愈读愈头疼,难道不应该吗?
我之所以要向读者介绍《乡愁》,正是看中了它的“浅易”。而它的精巧的构思,溶哀愁于物象的本领,值得我们潜心揣摩,从中学习诗艺,乃是自不待言的了。
(选自《流沙河诗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四、《乡愁》赏析(李元洛)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组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 “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 “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两岸思乡曲 诗翁故里情
“非常感动。”12月20日,余光中伉俪专程回乡观看交响诗剧《乡愁》演出的,他看后有点激动地说,非常感谢家乡人民精心创排了这部交响诗剧。
一首诗歌,一部诗剧,共同演绎了两岸同胞的思乡共鸣曲,也谱写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乡愁。《乡愁》是余光中1971年在台北思念故土时创作的,据说他当年创作这首诗仅用了20分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确认了此事,说:“自己思念家乡、怀念祖国的情感已经在心里沉积了,灵感瞬间找到了‘出海口’,就一气呵成地书写了自己的乡愁。”
“乡愁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和爱情一样是永恒的主题。”余光中说,文学作品是沟通人类心灵的,可以跨越年龄、性别和民族。“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打动人心,就像我们没有做过强盗,但喜欢《水浒传》,不是贾宝玉,但深爱《红楼梦》。”
调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时隔半个多世纪,老诗人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回到永春故居圆满地完成了“寻根之旅”;,他又专程回到泉州,欣然担任泉州参评“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推荐人,向海内外宾客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回乡时,他的诗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为家乡留下了新的诗篇——《洛阳桥》,该诗在《泉州晚报》首发后,引起了广泛共鸣。
右手写诗 左手写文
余光中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被誉为当今文坛苏东坡。梁实秋生前曾盛赞余光中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提起余光中,有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那首《乡愁》。对此,余光中希望广大读者看到《乡愁》,不要是第一首,也是最后一首。他说:“我做诗千余首,散文至少也有一两百篇,不仅是在诉说乡愁。最近十几年,我又在写关于环保主题的诗,希望广大同胞珍爱自己脚下这片土地。”
“诗与文各有用处,抒情时宜用诗,记事时多用文。”余光中说,作为一个成熟的诗人或作家,不仅要熟悉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还要能运用各种体裁进行创作。
用母语写出“真情实味”作品
“中华文化是一个奇大无比的圆,圆周无处可寻,圆心无所不在,这个半径是什么,半径就是中文。我希望我能做的就是把这个半径拉得更长一点,这个圆就可以画得更大。”余光中坦承,自己的文学生命能保持常青,得益于对中文的热爱。他说,中文是中华数千年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学是自己文学生命最重要的源泉。
余光中希望青年诗歌创作者要从古典诗词汲取养分,也要吸收“五四”以来新诗的成果。同时,还要深入体验生活,把生活的经历变成艺术的经历,就能够创作出动人的诗篇。他说,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乡音”,例如鲁迅的绍兴话、沈从文的湖南话,老舍的京腔。文学创作除运用好中文外,还应用好地方方言、俚语和童谣等,这些也是母语的组成部分,用好母语才能写出更具“真情实味”的`文学作品。
余光中称自己是茱萸的孩子,因为他在九月初九那天出生。为此,他对重阳、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特别重视,他认为这些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弘扬这些传统节日,凝聚全球华人的心。
【作者简介】
余光中,著名诗人、散文家。祖籍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因创作《乡愁》等诗饮誉海内外。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称是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20,获首届“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贡献奖。
“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两年前,余光中回泉州时又即兴续写了《乡愁》的第五段,这是八旬诗翁时隔四十多年后为《乡愁》书写的续篇。他说,这是两岸同胞共同书写的诗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创作《乡愁》时并没有写明两岸发展未来,而是留下空间。
1 认知凸显观
凸显观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一种基本的语言认知观,是对世界朴素图景进行描写的基本原则[3]。凸显观主要涉及语言中所表达的信息的取舍和安排,是人类主观认知超越逻辑推理和客观性的语言表现。以The car has broken down这一事件为例,描写该情景的语言表达方式不止一个,如The car crashed into the tree,或者The tree was hit by the car.但根据经验,以the car开头的表达显得更自然,更容易被大脑接收。这是因为在整个运动事件中,运动着的car相对于静止的tree显得更为突出,更能体现the car has broken down这一事件的中心。凸显观的另一个主要论点是一个句子主语的选择取决于该句所描述的情景中各成员所享有的不同凸显程度。一般来说,主语之所以能成为主语,是因为我们选择它作为整个描写对象凸显程度最高的成员。在分析句法结构中,昂格雷尔和施密德(2008:157)更注重图形(figure)与背景(ground)的作用。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在认知语言学分析中,图形/背景是认知运作和语义结构的基本特性。语言表达式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外界对大脑的刺激是杂乱多样的。大脑要对它们进行整理,根据最凸显的物体、事物的完整特性来组织语言表达。认知语言学按照对事物不同程度的凸显部分的认识来选择不同的表达式。
第一个深入全面研究“凸显”的是认知心理学家Giora,她提出的“等级凸显假说”(The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1997/1999/2000)认为,意义的凸显等级不同于意义性质,它决定着意义进入大脑的顺序,最先进入大脑并被认知的应该是凸显意义[4]。从凸显到非凸显应为一个连续体。决定意义是否凸显以及它的凸显程度取决于人们大脑中的认知语境。“由于习惯性(conventionality)、熟悉度(familiarity)、使用频率(frequency)和典型性(prototypicality)而在我们大脑里面形成的编码的意义越是凸显,则其获取的速度越快。”Giora指出,语境和词汇在话语理解的过程当中是以一种平行的方式进行的。词汇在听话者那里所触发的对意义的联想是和该词汇对于听话者的凸显度有关的,也就是说最为凸显的意义总是至少在话语理解的起始阶段最早出现在听话者的大脑里面的。当然,语境起到某种预测和制约的作用,使得听话者最后选择较合适的诠释,但是对于某些根深蒂固式(entrenched)的凸显即使和当时语境不符合也会成为最终的选择。
在语义描述中,意象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兰盖克认为意象是指人们以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注意点和辖域、凸显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某一情境,形成不同的意象,以便去理解和把握某一感知到的事物和情景的能力。同一情境之所有不同的意象,取决于四个参数:选择、视角、凸显和详略程度[5]。这些又被统称为焦点调整。当确定好某一意象后,随后而来的则是具体词汇的选择。假如一个人要表达“red”这一意象,他也许可以想出很多与这个意象关联的词汇如“ruddy,carmine,cherry,crimson,scarlet”等等,至于最终他会采用这里面哪个词汇来表达则跟这些词汇对于他的凸显度有关系,当然最终采用什么词汇还跟语境有重要的关系。在Giora看来至少在会话的起始阶段,对于说话者来说在选择词语来表达概念的开始阶段,熟知的词汇总会凸显的。
2 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分析
认知凸显与信息选取和安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通过选取不同的词语的表达来凸显对某一意象或者某一范畴的不同概念的表达。正如Vossen(1995)指出的那样,因场合不同和听者不同,马路上的车可称之为traffic,cars,traffic jam,or polluters等。实际上,对词汇的选择过程也就是凸显某事物的某一方面特性的过程。当选择某一词语来标定一定场合下的某个范畴时,凸显的部分就显而易见。在隐喻性语言中,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相互作用最为明显。
隐喻,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它会同时涉及多个不同的概念域。概念域(目标域和源域)中对最终词汇的选择绝不是任意的。尤其针对源域,对该域中的词汇的挑选更是限制重重。首先,最终词汇可能不是它所属范畴内的典型成员,它身上可能还不具备所有家族相似性的最高最大值;其次,最终词汇之所以在不具备最典型特征时而能被挑选出来,成为源域的最终落点,是因为它的选择不仅需要它本身的原型概念参与,不可或缺的,还有目标域的参与和干预。
一个隐喻的形成,不仅需要成型的隐喻概念,还需要更细致的对概念域里面的词汇范畴进行类比,进行相似选择。隐喻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相似性的选择,而这一点最终又会落到词汇概念的选择上。隐喻中,源域是相似性一方的载体,而目标域则是另一方的载体,彼此发生连接的纽带就是相似性[6]。相似性是隐喻赖以存在的基石。这种的相似性选择有时会使词汇范畴里的词汇地位发生变化。通过对比相似突出细致差别在大脑留下痕迹。这样的印记虽然看似微小,但对于隐喻成型的凸显方面有重大关系。
个案分析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余光中的《乡愁》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诗的第一小节描绘的是诗人幼年在外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讲的是自己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只能是在逢年过节时坐船回家与家人团聚;第三小节描写的是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是全诗浓墨重彩的一段,说的是自己与家乡之间隔着台湾海峡,因为时局动荡不能回乡望亲,于平静中透出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的深厚情感。这里,本文作者将对这首诗的各个小节的第二句做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隐喻相似性分析。基于诗篇是一个完整的语篇,其中定会涉及诗人当时语境和诗人主体的真实生活映像,但是这里作者想强调的重点仍是凸显观对词汇选择的制约。
诗的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分析如下:
“小时候”预设了时间情景,根据诗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在表达自己和母亲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有极大可能是使用过与“邮票”这一实物相关的事物的。但是相关事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选择“邮票”作为最终词汇呢?“邮票”和“乡愁”之间的相似性能凸显什么呢?我们先撇开概念域,单看范畴A和B,可看出“邮票”无论如何,在其范畴词汇中地位都不是最典型的。在A里,根据日常人们的生活经验,“信纸”和“笔”,相较于“邮票”而言更具有“写信”这一概念的典型,这是因为写信的首要就是要有纸和笔。在B中,“邮票”都已经成为了“票根”“票据”的下义词。但即便在下义词中,邮票也不能说是享有了该范畴内所有成员的最大家族相似性。然而,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为什么千挑万选,最终“邮票”被选定?这是因为目的域的参与和干涉非常明显。当我们在做关于“乡愁”的概念特征分析时,我们看到它所涵盖的语义特征包括分隔、距离、路程、移动、往返等相关概念,后一个概念的外延总是要大于前面一个的外延。总而言之,“乡愁”是两个点之间的运动。如果乡愁要有一个载体话,这个载体必须也可以进行两个点之间的往返。但这种往返也是有条件的。譬如在范畴A中,能进行距离运动的载体可以是邮递员,但是没有选择它,这是因为“邮递员”本身所具有的概念特征中,表达往返的这一概念不及邮递员作为活生生的人这一概念凸显。再看范畴B,B里面有很多种那个年代常用的各种票,之所以选择邮票,作者认为这是由于真实生活中诗人就是通过寄信的方式和母亲交流情感的。因此,诗节的成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中,最终圈定“邮票”,把“邮票”作为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典型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凸显它的认知语义地位。
再看诗的第二节,“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长大后”预设了时间情景,同诗篇第一节分析类似,长大后的诗人成家立室,但苦于当时社会境况和经济发展程度,大陆与台湾两岸并不允许直通。因此,在诗人的探亲路上,诗人都必定要通过船只才能到达彼岸。但是,我们又可以发问,与轮渡相关的事物那么多,为什么选择“船票”作为最终词汇呢?对于“乡愁”的概念特征,上一诗节已做过分析,这里,我们来探究诗人在选择“船票”一词所体现的凸显观分析。
在水上交通工具中,“船票”这一概念恐怕是属于最底层级的下义词了。从上表可以看出,即便在船务用具范畴中,“船票”在“船灯”、“水手”、“桅杆”、“船帆”、“船舵”等这些同层级范畴词中都是非典型的,可有可无的,它处于边缘化地位。但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是为何可以一下鲤鱼跳龙门般的翻身成了主人呢?那是因为只有票据才能证明诗人有资格上船,诗人拿到的那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他唯一上船下船的有效凭证,是他能够回家唯一的希望。而那些个“船灯”、“水手”、“桅杆”、“船帆”等等都不足以满足“船票”所承载的特征——往返、分隔、有效凭证、家的念想——其作为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
同理,诗篇的第三和第四诗节都做类似的认知凸显词汇选择分析,词语从年少时的一枚“邮票”,到青年时的一张“船票”,到后来的一方“坟墓”,最后落脚到现时里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源域词汇的选择都离不开目的域和现实情境的参与和干涉。在建立起源域与目的域之间的隐喻相似性后,结合真实语境,对各个范畴内概念的选择就是对意义的凸显进行认知分析的过程。
3 结束语
人们使用语言即是在进行选择,而选择不仅是对词的概念的选择,也是不同的语义范畴等级之间的选择。不同范畴等级中不同词之间的选择也受到语境诸因素的影响。综合词的概念和语境参与,词汇的选择体现了认知凸显观对于词的概念等级的选取和安排。文章就认知凸显的概念和词汇选择与凸显的个案分析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认为词的最终选定是由于人的认知凸显的偏向——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和真实语境下的定向选择。
摘要:基于认知语言学凸显理论,以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为研究素材,探讨认知凸显对词汇选择不仅是对词的概念的选择,也是对不同的语义范畴等级之间的选择。不同的语义范畴又涉及到其中各词汇隐喻概念的延展,同时,不同范畴等级中不同词之间的选择也受到语境和现实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制约。
关键词:凸显,隐喻,词汇选择,语境
参考文献
[1]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h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9-91.
[3]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周树江.论比喻性语言意义凸显的认知阐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8(4):58-78.
[5]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3年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因眷恋故土,神游古典,所以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五陵少年”。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作品多次获文学大奖,诗文皆有很深造诣。梁实秋评价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诗集有《舟子悲歌》《蓝色的羽毛》《五陵少年》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掌上雨》《听听那冷雨》等。
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余光中在1949年不得不离开大陆,离开了生他养他21年的故土,也离开了他无数的亲朋好友,从此开始了天涯漂泊的辛酸旅程。
整整21年,而且是人生之初的21年,该有多少深刻的记忆已烙在心头,该有多少真切的情感已深入骨髓。如今,就这么说走就走了,要是走个三五个月或者三年五载也还罢了,至少也不至于会让人有多难过。因为终究还是要回来的嘛。可是,这一回的离去却极有可能是永远的诀别,这就算搁普通人的身上也定然难以忍受,何况是这个“眷恋故土,神游古典”的性情诗人呢!所以,余光中自己也说:“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文化积淀的丰富,余光中先生这股“乡愁”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延展,已不单单是原来那种简单的距离上的牵挂,而更多了一层厚重的沧桑之感。他后来在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说过:“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可见,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他离开大陆的那一刻就形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变得更浓更酽,只等哪一天喷薄而出。
“乡愁”诗人
乡愁是中国诗歌史上历久弥新的一大主题,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或吟诗或作赋,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吟咏。于是就有了李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伤:于是就有了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怅惘:于是就有了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无论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李太白,还是旷达大气的崔颢,抑或是精通变法的王安石,其乡愁诗诉说的都只是诗人一个人的忧伤,因而缺少了一点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可余光中先生却拓展了“乡愁”的深度和广度,表达出天涯游子十分普遍的家国之思,因而更具穿透力和震撼力。
据可以查阅的资料来看,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余光中就开始了怀乡诗的创作,大概是尘封太久的缘故,这道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从此就很难被合上。他先后写了许多的怀乡诗,其中有被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简单的语句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故土情结。1971年,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用20分钟便写出了举世震惊的著名诗作《乡愁》。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的不再是个人单纯的乡愁,而是一方土地对祖国母亲的乡愁,她融入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是诚挚的祖国之爱与民族之恋交汇成的乡愁。
《乡愁》一经推出就立即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尤其击中了那些常年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柔软的心灵,余光中也因此获得了“乡愁诗人”的美誉。
仿写“乡愁诗”大比拼
最催泪
小时候,乡愁是火车的鸣笛声,我在求学的列车上,母送游子泪洒站台。长大后,乡愁是一轮中秋月,月圆之夜^未圆,父母辛劳陷苦海。后来啊,乡愁是故园的老屋,至死未盼到儿归的父母,让儿睹物思人悲从中来。而现在,乡愁是故乡湛蓝的天空,安息天国的父母啊,但愿来世还做您的乖小孩。
最切题
孩童时代,乡愁是一湾清泉,看得见底,却看不见你。少年时代,乡愁是一片纸屑,风有多大,就能飞多远。青年时代,乡愁是一部电话,这边是我,那边是你。老年时代,乡愁是一杯老酒,喝得越多,越觉得清醇。
最无厘头
小时候,中秋是一块甜甜的月饼,我吃一口,母亲吃一口。长大后,中秋是一根长长的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中秋是一种淡淡的乡愁,那甜甜的月饼,一人一口。而现在,中秋还是中秋,母亲在天上,我白了头。
最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