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因果(精选8篇)

因果 篇1

【拼音】yīn guǒ bào yìng

【简拼】ygby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成语出处】唐・慧立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七卷:“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英文翻译】comeuppance

【产生年代】古代

因果 篇2

因果即原因与结果。一定的因必然导致一定的果, 而现在的果必有其形成的因。这就是简单的因果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古圣先贤均承认, 不仅自然界存在着因果定律, 而且人类自身也逃不脱因果定律的制约。儒家在其五经之首《易经》中称:“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 必有余殃”。道家在其《太上感应篇》中也说:“祸福无门, 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由此可见, 儒道两家都主张人种善因得善果, 种恶因得恶报。但是, 由于人类社会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和人一生寿命的短暂性及自身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很多人从一个人现世进行观察, 发现存在“好人没好报, 恶人却享福”的现象, 从而怀疑因果定律的客观性。对此, 佛家的“三世因果”理论给出了圆满的答案。佛家认为, 人不仅有现世, 还有前世和来世, 而因果通三世。很多人, 现世种好因, 得好报, 种恶因得恶报, 这叫现报。有些人, 现世做好 (坏) 人, 没有善 (恶) 报, 是因为前世作恶 (善) 的因在现世种子成熟了, 先得到恶 (善) 报, 而现世种的善 (恶) 因种子, 则要等来世成熟, 使他 (她) 在来世得到善 (恶) 报, 这叫后报。

既然种一定的因必结一定的果, 那么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团体、民族、国家和整个人类都要积极而努力地种善因, 这样才能够期望得到善果。这是最高的智慧。如果不种善因, 当未来恶报来临之时, 无论如何惧怕, 也不能避免劫难。因此, 古语有“菩萨畏因, 凡夫畏果”之名言。菩萨畏因, 则积极努力去种善因;凡夫畏果, 则恶报来临手足无措。

过去的中国深受传统文化中因果思想的熏习, 使因果思想在抑恶扬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而屹立不倒不能说与此无关。民族如是, 家族、企业亦如是。家族中最典型的有至圣先师孔子的家族和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宋代名相范仲淹的家族, 这两个家族至今子孙不绝, 代有贤人, 受人敬仰, 无不是积功累德的结果。在企业中, 最典型的是北京同仁堂药店。同仁堂至今已经营三百多年, 其之所以能基业长青, 完全源于历代同仁堂人始终不渝地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因果管理中的作用与发展

1. 管理会计在企业因果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自然也受因果定律的约束。横看, 不同企业今天财务表现的好坏, 皆是由其过去在行业、战略定位、经营模式、管理制度、技术水平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诸多方面的选择和实际运行这些“因”素的效果决定的;纵览,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结果的起伏, 亦是其在不同时期各种“因”素之选择与实际运行而形成的。因此, 企业管理既要重视果又要重视因, 并要以因为本。

影响财务结果的因素很多:有内因, 有外因;有近因, 有远因;有表因, 有深因;有主因, 有客因;有可控因, 有不可控因;有可计量的, 有不可计量的;等等。管理会计本质上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等手段, 获取和报告管理信息并帮助企业做好规划、决策、控制、业绩评价等各项管理工作, 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因果管理应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会计通过对能够导致持续而满意的财务成果的各种因素的分析研究, 提供因果管理的相关信息并帮助企业谋划正确的管理方案, 无疑会对企业的因果管理发挥关键作用, 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 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因果管理中的作用会更加重要。

2. 从因果管理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发展。

企业因果管理离不开管理会计的支持。但是, 由于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规模与面临的环境不同, 其因果管理的复杂性有明显差异, 因而管理会计在因果管理中的工作重点也不同。

(1) 单纯结果反映阶段。这个阶段 (20世纪20年代以前) 的管理会计, 其特点是仅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结果进行事后的核算与反映, 适应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外部环境基本稳定的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经营管理较简单, 企业主完全可以凭经验判断和把握企业未来因素, 不需要管理会计提供除过去经营的财务结果之外的信息。

(2) 初级因果管理阶段。这个阶段的管理会计从20世纪20年代出现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开始至50年代初形成。其特点是: (1) 采用标准成本法和编制全面预算、责任预算等, 重视财务结果的管理, 但明显侧重于追求短期目标; (2) 开始将因果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如成本习性分析、本量利分析就研究了业务量 (如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产销量) 等“因”变量对成本、利润等财务结果性指标的影响; (3) 开始从期望的“果”出发, 决定实现目标“果”的“因”及其数量, 即同时对“因”与“果”进行规划和控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体现这种规划与控制的主要方法, 但这一阶段对“因”的规划与控制尚非常表面, 无外乎上述的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产量或销售量等作业性因素。至于深层次的原因没有正式被列入管理会计的视野。

(3) 因果管理提升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管理会计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表现为战略管理热的出现、服务业的兴起、全球化的竞争、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新的制造环境的发展 (包括适时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 、作业成本管理 (ABM) 备受重视等。这些环境的变化要求管理会计要以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为核心, 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企业远景和战略为导向, 帮助企业正确地规划短期、长期财务目标和分析全面管理实现目标的各种原因。反映这个阶段的管理会计方法有战略成本管理 (其中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最为典型) 、平衡计分卡等。

这一阶段管理会计的显著特点是: (1) 对于“果”的目标管理, 由重视短期财务目标开始转变为长短期并重; (2) 高度重视“因”的管理, 对“因”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 (3) 围绕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和长期财务目标的实现, 逻辑地揭示了企业的“因果关系链”, 并帮助企业实施“因果链式管理”。

三、管理会计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因果管理会计

因决定果, 求果先要种因, 因圆才能果满, 果满必须因圆。企业追求的理想成果应当是获得持久而满意的利润。这就需要企业种能够得到这个果的因, 需要企业进行因果管理。作为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会计系统, 应当为因果管理服务。每个企业都追求圆满的因果, 管理会计的根本使命是要帮助企业进行因果管理, 促进企业因圆果满。

前文从因果管理的角度简单回顾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由此我们看到, 在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中, 已经含有因果管理会计的思想和体现因果管理要求的方法。但是, 由于在企业管理学中尚没有将因果管理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开展系统的研究以及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缺乏对因果关系的足够认识, 因而因果管理会计的概念也就没有人提出, 至于其理论与方法体系就更无从系统地建立。鉴于因果管理的重要性, 我们相信企业因果管理必将成为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重视, 而作为服务于企业因果管理的管理会计系统———因果管理会计也将相伴而生, 成为管理会计的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四、建立因果管理会计基本内容体系的构想

要建立因果管理会计, 首先要对企业因果关系进行研究, 然后围绕因果关系以促进企业因圆果满为目标, 按照管理的一般过程或环节构建因果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体系。

1. 企业因果关系网链研究。

企业因果关系十分复杂, 它呈一种网链的状态, 即存在着一果多因、因有多层、因因相连的现象。因果管理会计应当首先进行因果关系网链的研究, 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的因果关系, 找出企业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在这里, 我们将财务指标 (如经济增加值) 的持续稳定或不断增长作为企业最终的“果”。在明确企业所追求的“果”的前提下, 原因分析是因果分析的核心。

(1) “因”的梳理。由上可见, 导致企业“果”的因非常之多, 而且错综复杂。要管理好因, 必须对这些因进行梳理, 否则就无从下手。我们将财务成果 (通过经济增加值、利润等指标反映) 作为企业追求的“果”, 从此出发, 层层深入分析直至找出根本原因。20世纪90年代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一起提出的平衡计分卡模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该模型以企业价值观、战略、行业关键成功因素为导向, 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通过平衡计分卡模型, 我们可以将企业财务成果 (这里的财务成果是指经济增加值、利润等体现企业效益的指标的长期稳定的提升) 形成的“因”概括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客户。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来自于客户,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唯一目的是创造客户。因此, 客户的多少是实现财务目标的原因。这方面可以用市场份额、相对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反映。

第二层次:内部业务流程。赢得客户、提高市场份额、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是建立在企业科学的内部业务流程之上的。重要的内部业务流程如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决定着产品的质量、生产的成本与交货期、服务的水准等, 它们是客户做出购买决策时所考虑的关键因素, 因此这些工作必须认真做好。

第三层次:员工学习与成长。业务流程的具体操作者是企业的员工, 因而员工素质、能力最关键, 而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要靠员工不断地学习与成长。

第四层次:企业价值观、战略与行业关键成功因素。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基因) 。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应当包括守法、诚信、公正、奉献和不断追求进步等元素, 它是企业成功的基石。战略是企业经营上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影响的定位, 包括企业进入行业、经营范围、竞争优势、远景目标等方面的抉择, 主要决定企业经营的方向、竞争的方式和期望的成就。关键成功因素是指影响行业中的企业在市场上的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如产品性能、竞争力、市场表现等。从性质上说, 行业关键成功因素是所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和财务上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或条件。

(2) 因果关系网链的描述。由上可见, 实现财务成果的“因”分为四个层次, 而各层次的“因”之间又构成了复杂的因果关系。虽然一般来讲有如上的因果关系, 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下的企业, 其影响财务成功的具体因素不同, 因而其因果关系网链也不同, 故每个企业都要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来分析财务成功的各个层次的因及各层次内部因与因之间、各层次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用文字和图形将它们描述出来, 使之一目了然, 便于企业进行因果管理。

2. 企业战略定位分析。

战略定位就是明确企业要进入何种行业、在行业中的哪个 (些) 环节开展经营、企业要在该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以及如何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即选择竞争战略) 。这些问题是企业最根本性的决定, 属于上述的第四层次的因。因此, 因果管理会计要特别重视企业战略定位分析, 帮助企业高管层明确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分析的方法有“五力”行业结构分析模型、SWOT矩阵、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模型等。

3. 企业因果目标的规划。

目标是期望的状态。因果管理首先要在明确的战略定位的基础上, 按照“以果定因, 以因求果”的原则, 规划因果目标。从逻辑上看, 是因决定果;但从管理上看, 因果目标规划应先确定期望的果, 然后按照果的要求决定应当种什么因。对于企业来讲, 因果目标的规划应按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员工学习与成长的顺序进行, 其中财务目标是果, 其他目标是因。

(1) 制定财务成果的目标。就是确定长期和短期期望达到的财务成果或盈利水平, 可以用经济增加值等盈利能力指标来反映。经济增加值等于营业利润减去营业资产与企业期望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之积。为了发挥财务成果目标的导向作用, 除了确定经济增加值这个综合目标, 还要具体制定构成经济增加值的各项财务指标的目标。

(2) 根据财务目标要求制定客户层次的目标, 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市场份额、相对市场占有率、客户忠诚度、客户盈利水平等。

(3) 根据财务、客户层次目标的要求制定诸如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周期、服务等内部业务流程方面的目标。

(4) 根据上述各层次目标要求制定员工学习与成长目标。如员工学历、技能、培训、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目标。

应当指出, 以上目标应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同时, 还应按照企业组织结构与层级进行分解, 制定各个部门、各级单位的目标。

4. 企业目标实现行动方案评价。

企业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因果目标做出规划后, 接着应当研究达到各项因果目标的行动方案, 制定行动计划。行动方案分为支持长期目标实现的行动方案 (战略行动方案) 和支持短期 (1年以内) 目标实现的行动方案 (战术行动方案) 。如未来3年要实现企业销售增长50%、利润提高100%的目标, 可能需要企业引进新的生产线、完善营销网络。为此, 企业就要探索引进新生产线与完善营销网络的具体行动方案。而与这些行动方案相关的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的收集以及据此对行动方案进行评价, 从中确定可行方案和最优方案, 就成为因果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5. 编制平衡计分卡和全面预算。

(1) 编制平衡计分卡。通过上述的因果目标规划和实现目标行动方案评价分析, 企业就基本建立起了因果目标体系和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体系。这个因果目标体系和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体系的系统而清晰的表达方式就是编制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以企业的价值观、战略和行业关键成功因素为导向, 是落实企业因果管理的有效工具。平衡计分卡可分为公司级、业务单位级、部门小组级和个人级等四个层次。公司级平衡计分卡是最高级平衡计分卡, 其他属分级平衡计分卡。

(2) 编制全面预算。全面预算包括资本支出预算 (或称资本预算) 、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 (这两项又称为经营预算) 。编制全面预算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分配资源, 同时也是针对企业总体及各业务环节、部门的财务收支的控制标准。目标的实现需要行动, 行动需要资源保证。因此, 这里全面预算的编制采用“平衡计分卡驱动预算程序”, 以分级的平衡计分卡确定的各种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为依据, 编制各级的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 从而使预算能够支持平衡计分卡体现的因果目标的实现。与分级平衡计分卡相对应, 全面预算也应以公司级全面预算为基础编制分级的全面预算 (即各级责任中心预算) 。

6. 企业因果管理控制。

企业上述四个方面因果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确定以后, 在计划期间要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 管理会计要及时地核算、收集各项目标实际达成情况和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的数据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揭示偏差, 分析原因, 反馈信息, 以便于执行部门、单位和个人采取措施, 予以纠正, 促使企业各项活动按目标指向开展, 最终达成预期目标。

7. 企业因果管理业绩评价。

企业因果管理业绩评价就是以各级平衡计分卡和全面预算为依据, 定期对企业制定的各级因果目标的完成情况及其原因进行评定、分析, 作为企业确定各级责任中心业绩考核等级和实行奖惩的依据。业绩评价通常通过编制业绩报告的方式进行, 报告具体要列示出有关指标的目标水平、实际水平、差异数等数据, 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因果理论的启发, 提出了因果管理会计的概念, 并吸收20世纪90年代管理会计发展的最新成就———平衡计分卡模型的精髓, 初步构建了因果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体系。鉴于企业成功背后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和笔者学识的局限, 对于这样一个新课题, 尚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保罗·尼文著.胡玉明等译.平衡计分卡使用指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2].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3].王文清, 甘永生主编.管理会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错位的因果 篇3

因为他比别人都勤快,常常凌晨3点钟就起床干活,天刚蒙蒙亮就推着三轮车送货;因为他讲诚信,货物进出从来是秤平尺足,从无短斤少两;因为他为人谦和,不计较,遇到客人没零钱,就说算了没关系。即使后来做大了,身为千万富翁的他依然生活简朴,非常低调。大家都說他是个好人,大家都愿意选择他这样的生意伙伴。

是什么原因,让这小伙子在许多人都难免急功近利的商战中,能做到这么好?

因为他是个隐姓埋名的在逃犯。十多年前,他深爱的女友要和他分手,他努力多次未果,一恼之下,在半夜手持双管猎枪闯入女友家,杀死了女友的哥哥,连夜逃亡。他的初衷只求温饱,只求藏匿,自然不敢声张。

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其实是战战兢兢、夹着尾巴做人的嫌犯在生意圈内赢得如此多的信任与好感?

因为如今生意场上这样“敦厚”“淡泊”“克己”的人实在是不多见。谁不想快速致富啊,富了就看着更富的人,有了一桶金就想要10桶金。要做大,要做强。要更大,要更强。没完没了的金钱长跑,导致紧张、焦虑、浮躁。只要有机会,只要不太离谱,稍微出点格的事情谁没做过,完全中规中矩、恪守职业道德的有几人啊。于是一不小心他就做大了。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案犯终于被警方带走时,在整个商贸圈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轰动?

关于因果的句子 篇4

1、小明之所以考试没考好,是因为上课不专心听讲。

2、今天之所以放假,是因为今天是中国传统的佳节端午节。

3、因为快乐就存在于细微的情节之中,细小到让人熟视无睹,所以快乐的片断往往被我们忽略。

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5、生活之所以有坎坷,是因为只有经历了这些,才能看到彩虹。

6、因为下雨了,所以你要带雨伞。

7、因为我拥有梦想,所以一直在努力。

8、小明之所以不来下课不来玩,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犯了错误需要反省。

9、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努力的奋斗过。

10、因为我回答了题目,所以老师表扬了我。

11、因为我跑步过了,所以我很热。

12、之所以不去爬山,是因为今天下雨了。

13、因为我们要找个好工作,所以要好好学习。

14、因为我考试得了100分,所以爸爸奖励我去游乐场。

15、因为他平时乐于助人,所以他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16、因为我没吃饭,所以我饿了。

17、因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做人一定要学会勇敢面对。

18、作物之所以能生长,是因为土壤里含有水分和养料。

19、小明之所以那么开心,是因为他考试得了满分。

20、之所以考试不及格,是你因为不认真学习。

21、我之所以迟到,是因为堵车。

22、因为今天下雨,我不能春游,所以我很难过。

23、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所以我们取得了成功。

24、学生之所以聪明,就因为他们学习刻苦,上课听讲。

25、因为他做了坏事,所以他收到了惩罚。

三世因果文 篇5

善男信女至诚听,听念三世因果经。

今生做官为何因,前世黄金装佛身。

黄金装佛装自己,遮盖如来盖自身。

骑马坐轿为何因,前世修桥补路人。

有食有穿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

高楼大厦为何因,前世造庵起凉亭。

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

贤妻美妇为何因,前世佛门多结缘。

父母双全为何因,前世敬重孤独人。

多子多孙为何因,前世开笼放鸟人。

今生无子为何因,前世填穴覆巢人。

今生短命为何因,前世宰杀众生命。

今生守寡为何因,前世轻贱丈夫身。

今生眼明为何因,前世舍油点佛灯。

今生缺口为何因,前世吹灭佛前灯。

今生驼背为何因,前世耻笑拜佛人。

今生跛脚为何因,前世拦路打劫人。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真语实非轻。前世修来今世受,紫袍玉带佛前求。莫说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处来。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穷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福禄俱足为何因,前世施米寺庵门。聪明智慧为何因,前世诵经念佛人。夫妻长寿为何因,前世幢幡供佛前。无父无母为何因,前世都是打鸟人。养子不成为何因,前世皆因溺婴身。今生长寿为何因,前世买物放生灵。今生无妻为何因,前世偷奸谋人妻。今生奴婢为何因,前世忘恩负义人。今生瞎眼为何因,前世指路不分明。今生聋哑为何因,前世恶口骂双亲。今生拙手为何因,前世造业害旁人。今生牛马为何因,前世欠债不还人。

因果正能量句子 篇6

与人为善,善于吃亏。

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学会低调,懂得藏拙,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才可能赢得整个人生。

漫漫长路,你愿一人独撑,忍受着孤独与寂寞,承受着体力与精神的压迫,只任汗水溶于泪水,可脚步却从不停歇。好样的,纵然得不了桂冠,可坚持的你,定会赢得最后的掌声。

人活一世,吃苦没什么不好,它能让你更好地珍惜甜的滋味;忍耐没什么不好,人生需要等待,没有沉默就难有爆发;平凡没什么不好,能够每天感受生活的美好,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妥协没什么不好,退一步地阔天高,容忍别人其实是放过自己;失败没什么不好,只要摧毁不了你,只会让你更坚强。我努力进取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

如果你感觉无精打采,等到饿了再去吃东西。生病之前就应该看医生。只吃八分饱不断想着疾病,你就会不断生病,健康亦然。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永远不会过量的健康食品。不要头痛医头,找出病因才是根本之道。吃得多不一定健康。注意饮食习惯,省下看医生的花费。

当你珍惜自己的过去,满意自己的现在,乐观自己的未来时,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当你明了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停止拜访就是停止呼吸,停止增员就是消灭生机。

有些人累积金钱换取财富,智者累积快乐,与人分享仍取之不竭。快乐在于行动,不只是拥有。剥夺别人的快乐不能使自己快乐。微笑使人更美丽、更愉快,却不费分文。热情比怨恨更得人心。慷慨的给予快乐,自己更快乐。

如果感到此时的自己很辛苦,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走过去,你就一定会有进步。

你是你生命的作者,何必写那么难言的剧本?

责任是从现在开始就要承担的,父母不再年轻,能回报的时候及时回报,不要总觉得时间还很多,岁月不等人。

把时间分给靠谱的人和事。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你意识到是你决定了自己的未来时,你就能更充分地体验人生。当你不要把自己的缺点失败或胆怯归罪于他人,你就会为未来的圆满人生打下了基础。

不为掌声的诠释,不为刻意的征服,只有辛勤的汗水化作追求的脚步,心中坚定的信念,脚下沉稳的步伐,你用行动诉说着一个不变的真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希望

不要为小事遮住视线,我们还有更大的世界。

把周围的人过滤一遍,缩小朋友圈。

你信不信,年轻,什么都还来得及。

工作中成功的秘密在于每天比别人多付出一点。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要在意别人在背后怎么看你说你,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

时间总伴随着一些故事的沉淀而突然想起,一次次将我的心冲击,我相信沉默可以弥补我一切的过去,于是都是深夜打开电脑淹没在无人的世界,或者消失在任何人的视线里,用心把笔墨洒脱在纸张里,把一些体会和感想用文字去寄托。

很多失败不是因为能力有限,而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

让生活变得快乐的直接方式就去好好的工作。

尽量减少与性格孤僻、搬弄是非、怨言多多、心态负面的人接触。

生命中,好多的事是这样,生活中,好多的情是这样,没有理由,也无需理由,爱就是爱,喜欢就是喜欢,没有结果,也无须结果,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人的本性可能就是喜欢抱怨,好像现在的生活有多么令人不满意。但是未来不见得就会有多么的完美,我敢肯定。现在就是最美的,幸福就在当下!

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人生多一份挫折,就多一份人生的感悟;人生多一次跌打,就多一条抗争的经验。

人生是坎坷的,人生是崎岖的。我坚信:在人生中只有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只有珍惜今天,才会有美好的明天;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会有更辉煌的明天!人生啊,朋友啊!还等什么?奋斗吧!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多人的饭局尽量少参加,因为难有真心的交流,多为应酬。

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减少蜗居时间,亲近大自然。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蓝天属于你,白云属于你,东南西风属于你;

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

当你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时,生活就是一种享受;当你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

自信就如一副眼镜,帮助近视的人打开光明之路;自信就如一台电脑帮助无知的人们开阔视野;自信就如一台学习机,帮助学习差的同学提高成绩;……

学会孤独,没有谁会把你当宝护着。学会独立,不能再一味的麻烦别人,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绝情,该滚的就滚,该留的就留。学会长大,不能再那么任性。学会忘记,不能活在过去的时光中。

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热爱工作,投身事业,在这一过程中,抑制私心,陶冶人格,同时积累经验,提高能力。这样,才能获得周围人们的信任和尊敬。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占据别人回忆的最好方法就是:活的更好!

应该用加上10岁的心态考虑事情,然后再减去10岁面对现实。

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

给生命一个微笑,用微笑面对人生。就如苍鹰自信地去搏击长空,就如河流欢快着去融入大海,我们的生活将因微笑而美丽,人生将因微笑而成功。

年跟烦恼说再见跟抱怨一刀两断;跟勤奋握个手,跟坚持紧紧相拥;跟困难作战斗,把犹豫踹在一边;跟你说声加油,将你的梦想全部实现。年,你的辉煌必将实现。

相信生活是美好的,相信人生是充满希望的,懂得人比钱重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假如,从来没有开始,你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很爱那个人呢?其实,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才发现的。

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因果性的数学解释 篇7

一因果性的定域性和律则性

自然界的因果关系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其表现为一个具有限定条件的序列,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将之表达为“一切发生的( 开始存在的) 事都预设了某种按照一条规则而紧随其后的东西”[2]。也就是说,首先,因果性包含了时间因素。更确切地讲,它是“定域性”的; 其次,因果性必须蕴涵一条联系“因”“果”两者的规则,或者称其为“自然律”。

下面,就这两样分别进行解释和梳理。

给事物安排以时间和空间的坐标,是从伽利略和笛卡尔再到牛顿所开创的现代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关于有着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在时间先后的差异这一点,人类其实是很后来才认识到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认为,作为原因的东西是在创造之初就已蕴涵在实体内部了。而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因”和“果”可以说是同时产生的,一旦产生出了“因”,其所能导致的“果”也就同时被决定了下来,时间的流逝在印度人的认识图景中并不重要。那么,这里我们又为什么要给事物附加上时间和空间位置的描述呢? 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是我们头脑中预先就已存在的“先验观念”,是一种直觉,可以看作和视觉、触觉等感觉的作用一样,帮助我们建立起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把作为这种直觉对象的观念加以发展,就成了几何学和数学。于是,同一事物,除了通常用于描述其形状大小以外,我们又给它安排进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序列当中。在现代科学看来,“因”和“果”不能同时发生是判断其间存在因果关系的首要条件。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时间刻度的不同到底有什么意义? 以前却并不清楚。另外,若涉及空间位置不同的事物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因果效力为什么就容易受到质疑呢? 譬如,关于能够远距离遥控物体以及引力具有超距作用等的迷信。这个问题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出以前,似乎是不可解答的。

与传统牛顿力学的图景不同,在狭义相对论中事物与其存在的时间、空间背景不再是无关的,而是互相作用和影响的。并且,还必须把一维的时间和三维的空间按照洛伦兹变换统一起来,成为四维的时空连续体。这样,一个位于时空中P的物体的坐标就由四个数来表示: P( t,x,y,z) ,其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τ满足关系式τ2= t2—x2—y2—z2。这里,τ被称为P的固有时,就是指物体通过惯性运动从O到P时所经历的时间,τ的轨迹被叫作这个物体的世界线。同样,P到另一处P’的距离就是物体在惯性作用下从P运动到P’所经历的时间。特别地,这个“距离”有可能会为0,当这个物体是光时就会发生,一个光子不会经历任何的时间流逝。于是,通过光我们就可以给P确定一个范围,所有与P距离为0的点的轨迹组成了P的“过去 - 未来”光锥。在这个光锥内部,τ2都是正的,内部的这些点就称与P是类时间隔的; 光锥的边界可以看作是由从P出发的光子的世界线。

这里最重要的意义是,“过去 - 未来”光锥限定了时空中可以与P发生直接因果关系的物体的时空范围: P能且只能是“过去”光锥内部 事件的“果”,同时也构成了“未来”光锥内部事件的“因”。于是,之前不甚明晰的关于为什么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会存在有时间先后序列的问题就以数学的形式明确地解答了,并且超距作用也同时被限定了。这就是因果性的定域性,或称近距作用原理。

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因果性中有这种时空上的定域性限制呢? 显然,任何一个远处的效应必是来自近距效应的连续传递。事物两者间想要产生因果联系,其间必须要有中介物。譬如,因为有太阳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东西。在这个判断里面,“有太阳”和“能看到东西”分别是“因”“果”两个事件,而使这两个事件产生联系的首要中介物就是“光”———太阳发射光子,光子碰到物体后再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然后在大脑皮层产生视觉。光不仅建立起这个因果关系还限制了这个因果关系: 光子的传播需要时间,我们不可能在光子到达之前看到任何东西。除了光子以外,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某个因果关系的中介物,比如声音、气味等,或者是分子运动、神经脉冲等。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些中介物也必然落在与其形成因果关系的客体的“过去 - 未来”光锥内部。这是因为相对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光速不变,并且光速也是所有速度的上限。

除此之外,上面这个例子里还隐藏着一个深层的意义,那就是可以将宏观的因果关系不断细分。如从“太阳”这个原因出发,可推出的第一个果就是“发射光子”,然后光子旅行到地球,结合又一个因———“物体”,导致另外一个果“被物体反弹”,反射进我们的眼睛里,最后产生了我们看到了那个物体的最终结果。同样,以上的几组因果关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下去,与物质一样,直至分解到微观的“原子因果关系”。这其实是现代科学还原论研究方法的另一种表述。发现和建立起这些“原子因果关系”很重要,这也正是几个世纪来科学所一直寻找研究的对象。因果链在这里变成了“解释的箭头”———区别于类比或是归纳,一种称为“还原”的思想。通过它,我们可以区分事物之间的真因果性和伪因果性,也就是科学去除迷信进而发现真理的过程。

例如,占星术认为人的命运可以和他的星座联系在一起。但细致分析来看,那些遥远的星座能够影响这个人的东西只有区区几个光子,而这些并不足够建立起和他命运有关的因果关系。而现代我们所熟知的科学上的那些因果说明,都是经过还原后发现有着明确的“原子因果关系”的。因此,这些“原子因果关系”就成为我们接下去考察的重点。物理学中,这些关系表现为时空的几何结构、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场的效应等等,而它们则都表现为纯粹的数学形式,包括我们的认识客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太阳、光等,也都经过抽象成为可以用数学刻画的对象。接着刚才的例子,科学家发现,这里所存在的“原子因果关系”可以归结为这几条: 太阳如何产生光子→质能转换E = mc2,光子如何到达地球→狭义相对论方程,光子如何被物体反射→反射定律,人眼如何将光信号转化为视觉。特别地,除了最后一点以外,前面三个关系都还可以进一步还原为一个“作用量方程”。于是,神秘的因果关系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消解为数学关系了。而这个数学关系,包括这些方程,便是康德所提到的因果间“预设的一条规则”,即自然律。

二从数学结构中体现的因果性

在探讨蕴涵因果性的数学关系之前,我们还必须对于一个关键的问题予以回答。那就是,上面所使用“→”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即自然现象何以能够使用数学去描述和解释,我们经验对象的规律和数学规律为何能够等同?

从我们的体验出发,依照克莱因的观点,我们通过感官对自然的知觉不仅是有限的,而且还可能被误导。[3]216人的本性倾向于寻求确定性的知识,数学真理则是一切知识中最为切实无疑的,也最容易被人所领悟和确信。尽管最早的数学是从计数和丈量等经验活动中来的,但这些基本的数学观念一旦被心智所构造出来,就无需再依托直接的经验了。

随着数学知识的增长,那些更为抽象的数学观念通过重复、结合和安排等方式从简单观念中构造出来。[3]9尽管数学自身的发展无需再借助于直接的经验,但我们还是在数学和物理客体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反复的相互校验。在这个过程中,伽利略、笛卡尔等发现,我们对于自然对象的经验可以有一种划分,其中如大小、质量、运动等可以被数学所处理的对象叫作第一性的,而颜色、味道等比较主观的感觉则被称作第二性的。把第一性的对象经过提炼成为数学对象,对这些数学对象进行操作的结果再还原回去,发现它们仍旧符合自然事物的真正行为。所以,数学对象之间所反映的秩序就被等同为自然的真正秩序,即一切客体彼此之间自然互相联结的秩序; 探求事物真理,也就是按照这种秩序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4]科学依此进路发展,直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出现,数学预测与实际达到了惊人的一致。因此,像这种通过处理数学观念而推导出来的结果与自然界行为的吻合的可能理由就是,我们正确抓住了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属性。正如杨振宁所指出的: “在科学家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并不都是其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而是我们以某种方式进入大自然的令人敬畏的本质。”[5]14杨振宁说的进入到自然本质的“某种方式”,本质上说就是“仅仅凭借几个方程式”![5]15

因果性概念遭受人们诟病最多者,在于没有东西能够保证前“因”必然导致后“果”,即后者应该有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只是因为后者出现的次数确实很多,通过归纳才构成了因果关系,但这还是无法确定每次出现的因最后必然是相同的果。这就常常使得人们认为因果性是一种虚幻的东西。而一旦将数学关系用在因果描述中,无疑就使得这“因”“果”两者的联结得到保证。于是,从前曾是经验归纳的结果便得到了演绎的确证。

特别地,数学中的某些特定的运算决定着宇宙只能朝着一个唯一的结果去演化。其中之一就是作用量方程,它抓住了自然界的一个深层次的规律,那就是最小作用量原理。作用量是这样的一种量,它被赋予每一个可能发生的物理事件,如果能找到一个公式来算出任一事件的作用量,我们就可以说完全把握住了这个物理过程———因为自然总是倾向于选择所用这些事件中作用量最小的那个事件。这就是最小作用量原理。作用量方程对于人们其实并不新鲜,它早在17世纪就已被发现。为了对光的折射性质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费尔马在他去世的那年即1665年提出了一条相当神秘的原理,被称作费尔马原理。这个原理是说,光所选择的是使它到达目的地所花时间最短的那条路经。费尔马原理给那个时代的人们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们不满足于光的情形,急切地想要找出力学中类似的方程。很快,拉格朗日等人就将牛顿力学也改造成了作用量方程。

同样,麦克斯韦的四个电磁学方程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作用量方程来表述。广义相对论被发现后不久,爱因斯坦和希尔伯特就分别独立地找出了相应的作用量方程。而费曼则贡献了量子力学的作用量方程。科学家相信,整个世界就是用单个的作用量方程来描述的。每当物理学家掌握了物理学的一个新领域,譬如说电磁学,他们就在描述这个世界的作用量公式中加上一个用来描述这个新领域的项。这样,在物理学发展的每个阶段,作用量就是一些分离项的累加。[6]与最小作用量原理的作用相似,能量守恒定律也同时为我们保证了自然界不会发生太过多的“怪异”行为。

熵增原理则从另外一个方面对因果性施加影响,它的作用限定了某些因果关系发生的序列。这是因为,某些数学方程有着关于时间的对称性,于是这些方程所对应的物理事件便有时间反演的特性,比如绝大部分的力学。如果一个破碎的杯子重新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杯子,那么,人们一定会说这肯定是胶片放倒了。但在数学方程中却体现不出这个过程有任何怪异。此时,熵增原理就发挥效用了。熵描述的是一个系统的无序度,其计算方程由波尔兹曼给出。熵增原理是说宇宙的演化乃是朝着总的无序度不断增大的方向,因此它赋予相关的力学事件以时间的箭头,规定某些情形可以真实发生,而它们的逆过程则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数学分析中用到的矩阵运算、群运算、非对易几何等也有类似的作用。它们一起保证了某些因果关系发生的序列不至颠倒,从而决定了自然界可选择的演化方式。

进一步分析这些数学关系,包括最小作用量原理和熵增原理等在内,它们都可以视作是一种数学的构造,甚至是一个早在因果性出现前就已存在的数学框架。自然界就像过山车一样在这个由数学组成的大框架里运行,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就是这个过山车一节节的车厢。最小作用量构成了过山车的轨道,使得它只能以特定的线路行驶; 能量守恒原理一开始赋予它的能量决定了它行驶的最大高度; 熵增原理则预言了这辆过山车不会倒过来开,并将不断损失能量,直到有一天将不得不停止下来。借用这个图景,可以解答我们一开始的疑问,世界上许多看似千变万化的事物背后的原因何以就是几条简洁的数学方程和基本原理。1931年,爱因斯坦强调了现代科学的构造性。后来又在《物理学的进化》等书中阐释了这一思想。[7]应该说,科学理论的基础是某种纯粹的构造的观点,在18、19世纪并不占有主导地位,但其影响的持续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说是人类科学认识方法进化的结果: 随着逻辑结构变得越来越简单,即随着为支持结构所必需的逻辑上独立的概念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小,以基本概念和定律为一方而以它们的与经验相关的结论为一方的对应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和明确,同时二者间的互证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直接和有效,于是,科学的构造性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3]218由此,外尔进一步指出,理论框架显然为形而上学的因果关系提供了充分的表现,即在前的对于在后的是决定的理由。[8]

三因果性与概率和决定论

尽管通过上面的论述使我们看到了因果性与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即数学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和强化我们对于自然所普遍抱有的因果信念。但我们不能据此说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变得确定无疑了。因为自然界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微观的基本粒子领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概率性的因果关系,而这恰恰也是因为因果性背后的数学结构所决定的。量子力学中,物质被认为是既有粒子的性质又有波动的性质,结果概率成为存在于所有原子现象里的一个基本观念。加上测不准原理使得人们不能再像往常一样同时知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量子力学下的世界图景与经典力学截然不同。然而因果性并未就此结束,因果性仍旧存在,只不过它也要相应转换成概率形式的因果关系。由“因”及“果”的表述应该变换成由“因”可在一定概率下得到“果”。并且由费曼的路径求和思想可知,尽管微观粒子的可能路径有无穷多条,但是由于最小作用量原理,它们最终选择的仍然是那条经典的路径。此外的一些基本原理如能量守恒等在量子世界中也同样会被遵守。

量子力学宣告的不是因果性的结束,而是宣告了经典决定论的覆灭。决定论是说,依照拉普拉斯的意思,如果能知道宇宙某一时刻全部粒子的状态,那么我们就能完全预言此后宇宙的进程。在牛顿力学甚至相对论框架内,决定论是很难遭到质疑的。因果性在经典力学中由于也是一“因”对一“果”,于是它和决定论实际上很难区分,有人因此把两者等同起来,比如海森堡。量子力学的发现反而使得因果性摆脱了决定论。决定论实现的前提在于要能精确地描述自然,概率和不确定的微观世界成为其终结。[9]而因果性的有效性仅仅取决于现象背后的数学上的关系。并且,决定论试图把因果性的适用推广到整个自然界,这也注定是不可能的。自然的某些行为存在着因果性,这些因果关系的成立受到与之有关的数学结构的保证,但同时自然的某些行为不满足因果性,这其实也是一目了然的。

四结论

通过历史的回顾,我们发现,随着科学进步不断变革着人类看待自然及其与人关系的方式,原本属于人类直觉、心理学、哲学甚至是信念范畴的因果性,一步步地化为科学探究的对象,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爆的现代科技革命以来,我们惊讶地发现,因果性的定域性和律则性都可以用数学关系加以解释,因果关系间因与果的联结和序列也可以在数学上得到保证。换言之,自然界背后隐藏的数学结构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因果性的深层基础,因果性就是自然界的深层数学结构的必然体现,这就消除了认为因果关系是虚幻的看法。相信,随着科学这一“无尽的探索”的日新月异,随着由此而来的人类自然观的不断更新,人类关于因果性本质的看法也会与时俱进,无有穷期。

摘要:因果性是一组具有限定条件的时空序列,其概念、内涵及其解释随着人类科学认知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深化。在对现代科技革命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发的认知变革进行细致深入的梳理之后,文章认为因果性的定域性和律则性都可以用数学关系加以解释,而且这种解释具有正当性和有效性;接着,文章从最小作用量原理和熵增原理等出发,说明因果关系间因与果的联结和序列是可以得到数学上的保证的,从而消除了认为因果关系是虚幻的看法;然后,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性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某些数学结构的必然体现;最后,讨论了因果性和概率以及决定论的关系。

关键词:因果性,数学,相对论,熵增原理,解释

参考文献

[1]罗森堡.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M].刘华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31.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5.

[3]克莱因.数学与知识的探求[M].刘志勇,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30.

[5]杨振宁.东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兼谈科学美[J].科学学译丛,1991,(5).

[6]阿·热.可怕的对称:现代物理学中美的探索[M].荀坤,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7.

[7]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周肇威,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215-217.

[8]外尔.数学与自然科学之哲学[M].齐民友,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64.

我们的因果育儿法 篇8

儿子3岁,能说出一些惊人之语。一天。全家去逛超市,婆婆看见超市里人山人海,不禁感叹道:“开个超市真好。自己买东西不用花钱,还能赚钱呢!”儿子立即转过头,一脸认真地说:“奶奶,我长大了也开超市,你来买就不用付钱了。”小家伙如此年幼已懂得推理,这离不开我们对他的因果教育。

从儿子学走路、学说话起,我和先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的因果概念。比如,儿子摔倒了,哇哇大哭,我一边哄一边说:“妈妈刚拖了地,地上滑,要慢慢走,一跑就容易摔倒,知道了吗?”小家伙用手背擦去泪水,点了点头。以后,每当家里拖了地。他都会边走边自我提醒:“地滑要慢慢走,一跑就容易摔倒。”

从结果追溯到原因,从原因推理出结果。我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有时,他自己也能“陪”出点道理。侄子来家里玩,两个孩子都想玩一个玩具,眼看着就要抢起来,我说:“宝宝,让哥哥玩一下。”一开始他还是紧拽着玩具,可才过了一小会儿,就忽然想通了,大方地说:“哥哥是客人,玩具给你玩。”下雨了,我喊儿子回到屋檐下,他补充说:“不然衣服会淋湿了,要感冒!”睡觉前,先生说:“宝宝晚上不能吃糖。”小家伙虽然吧唧吧唧嘴,但还是会“自我开导”:“牙牙会长虫子的。”

当然,有时候小家伙也会不买账,这时,我会自我安慰——原来儿子还有这么特别的一面,还会自我反省——也许刚才的这个理由并没有从孩子的立场出发,下次一定要多加注意。

随着时间的流逝,儿子在学会了顺向推理的同时,还学会了反向推理和联想。一天早晨起床,给他加了件背心,他认真看着我说:“妈妈,今天很冷,所以你给我加背心吧。”我还没来得及点头,他又说:“昨天下午温度升高了,所以你让我脱了外套。”“啊,是的,你已经知道很多因果关系了,真棒!”小家伙一套套的因果联系让我有点欣喜若狂,尤其是他的因果推理确实在理。

记得自己小时候常常将脑袋碰到桌腿上,每碰一次都会号啕大哭一次,每次大人们都是狠狠朝桌子拍两下,帮我“出气”,而不是正确分析“碰桌”事件,让我明白不小心一碰桌一疼痛之间的因果关系。以至于我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儿子也碰过一次桌子,也疼得号啕大哭,我告诉他:“如果你小心些,就不会碰到桌子,也就不会那么疼了。”儿子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碰桌”事件已极少发生。

上一篇:证券投资风格与策略教学进度下一篇:关于“青春”的话题作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