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共8篇)
摘要: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一方面,社会根据其自身需要对教育的功能作出选择,从而确定教育目的,实现教育价值。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间接服务于社会,进而满足社会需要。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终点在于对人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社会需要;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价值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的终点又在哪里?教育到底要干什么?教育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是教育理论界永恒的话题,也是整个教育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关于教育起点和终点的探讨,涉及到教育功能、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三者的关系问题,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展开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活动的产生、发展和进步都是在社会这个平台上完成的。教育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社会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有必要存在,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积极意义。孟德斯鸠指出:“人类无限多的法律和风俗不是出自偶然的念头,我于是确定了一些原则,我看到,个别的情况是服从这些原则的,仿佛是由原则引申而来的,所有民族的历史不过是由这些原则而来的结果。”孟德斯鸠所谓的原则,即人们对诸多社会公德、规范、关系等客观知识的普遍认同和依赖。只有当人们都自觉遵守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约束时,社会才会处在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状态当中。而人们对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认同和依赖的传递,则需要依靠教育去完成。社会秩序的稳定,如果一味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执行,难免会招致反抗;而单一通过文化习俗的自然传递,又可能导致文化变异甚至冲突。只有通过教育的潜移默化,才能使人清楚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并主动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因此,杜威指出:“教育是社会的职能。”教育之所以存在,源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不能逆社会的需要行事,应当为社会服务。
然而,如果就此断定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难免会招来反对的声音。自然主义者以及人本主义者都主张教育的意义在于满足个人需要,而不是社会需要。他们认为:“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要弄清这种分歧,就必须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一番探讨。首先。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社会现有的规则。一旦这种规则被打破,社会将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当中,个人利益也得不到满足。其次,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衡量标准,教育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完全按照个人意愿发展的人,如果不符合社会的需要,甚至逆社会发展趋势行事,必然会导致失败。再次,完全以“人的需要”作为教育起点的教育主张包含着以下一些错误的认识:一是把人等同于“完人”,潜在地认为人生来就向往完满;人的自然发展不需要社会干预就能良性展开;当所有人都朝向完满发展的时候,就不会产生社会差异和冲突,也不会导致社会动荡。但实践已经证明,这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而已。二是抹煞了社会的善恶之分。当教育只着眼于个人的发展,而不考虑社会或他人的时候,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没有了比较,自然也就无所谓善恶。在一个善恶不分的混沌般的社会中,如何使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和谐共处、各司其职,并促进社会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就成了一个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三是混淆了“儿童”与“学生”两个概念,淡化了个人的责任意识。有的学者过于强调学生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需要,只考虑儿童个人的偏好,而唯独不提学生作为社会未来主人的需要,忽视了学生应该学习知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一种误导。
因此,教育的起点不是个人的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以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起点,并不是要限制个人天赋能力的发展,而是要通过积极地利用个人的天赋能力去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二、教育功能及其二重性
功能是指某种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力量以及对客体产生的影响或作用。教育具有培养、选拔、促进、继承、发扬等多重功能。如果将这些功能的共性加以归纳,可以发现,教育功能实际上是通过对受教育者施以直接影响,从而间接作用于社会,并改造社会。
在对教育功能进行讨论时,有必要将“教育功能”与“教育职能”这两个概念进行一下区分。笔者认为,教育功能指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可以产生的影响。而教育职能则是社会系统需要教育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对比二者,我们可以说,教育功能是教育自身所有的属性,由教育本身的结构决定,具有本体性;教育职能则是由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具有外赋性。教育功能无论是否得到发挥都不妨碍其存在,具有客观性;而教育职能则可能随时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被调整,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在对二者的关系有了一个明确的区分之后,我们发现,教育职能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发挥影响的,教育功能的存在或作用的发挥则包含着二重性。教育自身并不具备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它所能做的就是对人施以影响。因而,教育可以教人爱美,也可以教人爱丑;可以使人向善,也可以使人向恶;既可以对人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就是说,教育同时具有正、负两种功能,即教育功能的二重性。两者的自然存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对教育的功能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其有益于社会的正功能,限制其不利于社会的负功能。
三、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功能的价值选择
社会作为教育的上位系统,必须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发挥和限制。社会对教育功能的选择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的选择上,教育目的实际上是社会的目的。既然教育系统隶属于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社会对教育目的的建构,那么,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就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首先,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是现有的或可预见的社会情况的产物。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其目的的制定就必须依赖于对社会状况的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不是源于社会需要的教育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个人智力的发挥,会与社会需要不相符合,甚至相互冲突。因而,社会必然将对这类个体的活动加以限制。其次,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在教育功能的覆盖范围之内,才具有现实性。有的教育目的虽然也符合社会需求,但已经大大超出了教育功能的范围,因而,也不能算是良好的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经过理性思维设计出的教育目的,不过是一张试验性的草图。只有将其放在社会实践当中,才能检验出其真实价值。而检 验的标准,就在于它是否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良好的教育目的,必须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才能使教育目的和社会需要达成统一。
根据上述标准,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制定者对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充分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预测出社会的发展趋势,总结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即选择教育功能。其次,制定者根据得出的结果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挑选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那部分功能作为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即确定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教育目的予以随时修正,即实现教育价值。
在这里,必须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即“教育目的”和“受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成长,而不是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人本位论者将“受教育目的”等同于“教育目的”,从而引起了逻辑上的混乱。“受教育目的”是儿童自己或成人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制定的个人发展规划。如英国经验论教育家洛克主张“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和才能,并且经常试试,看他们最容易走哪一条路子,哪一条路子最与他们相适合”,它实际上是对“受教育目的”进行的选择。“受教育目的”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我(或我的子女)的意愿达成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性。而“教育目的”则是根据社会需要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是教育起点的表述,具有社会客观性。在我国,教育目的始终坚持社会取向,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劳动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等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似乎都是指向个体的,但都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而,从根本上说,这些教育目的都是指向社会的,是社会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
既然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实际上也是社会的目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教育的终点也应该回到社会当中去呢?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社会,这就决定了教育无法直接作用于社会,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人这个中介才能实现。所以,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间接的。社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教育人与接受过教育的人回报社会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教育活动虽然只存在于第一个系统当中,但可以通过第二个系统作用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终点不可能在社会当中,而在于教育的对象――人。这就引出了关于教育价值的相关问题。
四、人的培养――教育价值的立足点
所谓教育价值,指教育系统对社会或个人的存在与发展所呈现的意义,是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中,而且体现在教育对社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的促进中。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教育的需求成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使教育具有了价值。
人先天具有的理智、技艺、沉思等品质,正好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可以通过教育对不同的观念进行辨析,记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思考困扰自身的问题。因此,人自身的可教性成为教育必然的立足点,也使教育通过人而回报社会的目的有了实现的基础。“人出生时柔弱无力的,却带有无限潜能来到世上,教育开发人的潜能,完成了人的另一半”形象地说明了教育价值的立足点在于对人的培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教育通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间接作用于社会,实现教育目的,体现教育价值。培养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应该培养一种什么样的人,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为社会条件所允许、又符合个人发展的要求和规律的问题”。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互相和谐的前提是个人需要的确立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个人要积极地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对立起来。
人之所以为人,并能够以人的方式生存下去,是因为教育使人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人之能够得到发展,是因为教育让人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欲望和动力。可以肯定地说,人生是由教育建构的,社会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则依赖于教育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出来的人所提供的服务。因而,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终点在于对人的培养。
1解读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教育能做什么”。鉴于教育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个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直以来人们对教育功能的理解就停留在正向积极的功能层面上。然而,就“功能”一词而言,包含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功能体现着一个系统或事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
教育功能是由教育的本质及其要素和结构所决定的,同时它又必须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中才能表现出来。关于教育功能涵盖的内容,有学者认为,所谓教育的功能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与社会一同产生和发展的,即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有学者认为,教育的功能应理解为教育对人产生的直接作用和影响。
2解读教育价值
一般认为,“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它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育的育人价值;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的自然价值或生态价值。
在对教育价值研究分析时,教育理论界也形成了众说纷纭的局面,有学者认为教育价值就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与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教育价值是指教育这一事物、现象对其他事物、现象所具有的某种意义,这种意义是通过教育对社会、对人所起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具有客观性、多机能性、动态性特点。也有学者认为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既体现了教育现象的客观属性,又体现了人的主观需求。
二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分类及特征
1教育功能分类及其特征
教育的功能分为对内功能和对外功能两大方面。教育的对外功能又可分为教育的固有功能和工具功能。对内功能指教育的自我衍生功能即教育系统的自我保存、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功能。
教育功能具有客观性、依附性与作用性质的中性等特征。首先,教育功能具有客观性,它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由教育的结构属性所决定。其次,教育功能具有依附性。教育功能的依附性是指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教育的内在功能指向有着多元化的可能性。第三,教育功能的性质是中性的。它既有有利于个人、社会的正向的教育功能,也有中性的、甚至是对个人与社会有害的负向功能。
2教育价值分类及其特征
有关教育价值的分类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教育价值指向上,划分为对个体的价值与对社会的价值,并强调二者的统一。
此外,也有学者尝试从其它角度进行新的分类,例如将教育价值看成是由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的一个整体。学者尚凤祥认为,教学具有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品格价值和方法价值。四项基本价值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密切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教学价值体系。
教育价值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价值具有历史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教育价值主体的人、社会和自然的需求也在变化。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阶段,人对教育的要求也不同。
(2)教育价值具有客观性
教育的价值取决于它本身固有的属性,教育具有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它是客观的。
(3)教育价值具有实践性
教育的价值是通过人们有目的的积极活动形成的,只有通过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使教育价值体现出来。
三教育功能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由以上对二者的分别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首先,教育功能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是由教育结构所决定的,是在社会系统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和影响。而教育价值则是教育现象的属性和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是一种现实的主客体关系,是牵涉到人的主观需求的教育属性,并不是由教育本身独立决定的。其次,教育功能是客观的,它的实现是依赖于教育自身结构的正常发挥,及其与社会的恰当结合。教育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其客观性表现在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都是来源于主体以外的客观存在,而教育本身的客观属性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价值选择都要以教育的客观规律为前提。但是教育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教育对象的主观性,而不同的主体对教育的价值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最后,由于教育功能是客观的,是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品质的人作用于社会,具有正、负功能之分。教育对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了他的正功能,而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方面则显示出负功能。教育价值主要表现为教育对于社会或个体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体现了明确的目的性。教育价值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主体的需求,因而是经过主体的评判选择,同时主体在选择过程中要根据客观规律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教育价值要说明的是“教育应该干什么”的问题,而教育功能构成了教育价值的现实基础。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教育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或个体的需求。而教育价值则是对教育满足社会或个体的需求的程度的评价。
教育功能是教育价值的体现,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是由教育的结构和属性决定的,而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又决定了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价值。教育功能问题侧重于把教育作为一种对象加以事实分析,而教育价值问题,则是把教育作为研究的对象同认识主体联系起来进行关系分析。
但是,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之间的确有很大的正相关,主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实际上就在于选择了什么样的功能,反过来这种功能的发挥又可以重新构建教育结构。教育价值的实现,虽然依赖于教育功能的发挥,但教育功能发挥不等于教育价值的实现。
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都很重要,我们必须同时给予足够的关注。忽视了教育价值问题就等于忽视了教育的方向,而忽视了教育功能问题便失去了教育向一定方向前进的力量。
提出区分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目的正是在于说明虽然教育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但教育价值的实现与教育功能的发挥并非是天然一致的,而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的价值,即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姚兰.教育负向功能分析[J].探索研究, 2010 (39) :150.
[2]杨育智.论教育功能[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6) :21-23.
[3]李巍.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内涵及其关系的再认识[J].教学与管理, 2008 (6) :8-9
[4]孙倩.教育功能的研究综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10 (1) :25-28.
[5]王莉, 樊刚峰.论教育功能、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2) :114-117.
[6]杨育智.论教育功能[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6) :21-22.
[7]吴凡.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的比较分析[J].南方论刊, 2009 (12) :90.
[8]李巍.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内涵及其关系的再认识[J].教学与管理, 2008 (6) :8-9.
[9]李长吉.教育价值研究二十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7) :54-60.
[10]颜雪梅, 崔世泉.再论教育的起点与终点——兼析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教育功能之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9) :25-27.
[11]王富平.教育功能的相关性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3 (1) :11-13.
功能是指一个事物系统所具备的对周围其他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是事物存在的重要特征,主要由物质结构所决定。由于不同物质形态具有不同的物质性能,使得功能成为不同物质相区别的标志。但是功能必须在与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才能表现出来。离开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事物的功能便无法确立。就教育而言,其功能是一个多元的有机整体。教育的功能究竟涵盖哪些方面,包括哪些内容呢?有论者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是与社会一同产生和发展的,所谓教育的功能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即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另有学者认为,教育的功能应理解为教育对人的直接作用和影响,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那么教育也主要是对人产生作用和影响。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功能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结构体系,从其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1.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表现为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人口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体制的国家中,教育都通过发挥政治功能来维护执政者的统治。社会主要通过教育来宣传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民主进程,最终来为社会政治服务;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实现的;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通过教育活动,对社会历史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先进的人类文化;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结合起来,从而把科学技术更加迅速有效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使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表现为通过教育培养人、造就人,为促进社会发展服务。人在发展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均对人的发展造成影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这一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不同观点,即适应论和转化论。适应论认为教育应符合主体发展的需要,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转化论则认为教师把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向学生所作的转化,是使学生从已有的发展水平向更高的发展水平转化的过程。适应和转化构成了教育功能中的一对矛盾。在教育过程中,仅有适应是不够的,它不能促进学生的最终发展。转化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适应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转化。
二、教育价值的内涵
1.教育价值选择制约着教育目的建构。教育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是从个人需要还是从社会需要来构建教育目的,同时也决定了到底是从个人和社会的哪些方面的需要出发构建教育目的,因此教育价值取向既影响教育目的的视角差异,也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内容差异。
2.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育主体在其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所希望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以个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人文主义教育主张教育要“人性化”、“个性化”,人是教育所应关注的核心。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人文主义教育主张增加文学、艺术、伦理、社会、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教育,把价值教育和人性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部过程和因素之中;加强“自由与责任”的教育,将自由与责任视为现代伦理生活的核心价值。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上,要求在个别化的教育中,从学生那里引出知识,并由学生自己作出决定和选择,允许学生最大限度地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
3.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师生关系的性质。在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导下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从而也产生了不同性质的师生关系。
4.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评价的实施。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人们所关注的是个体最终掌握了多少数量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评价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通常是在一项教育活动结束或某一学科教学、学年教学结束时,采用统一的绝对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它是以统一不变的试题为依据对学生进行高低优劣的区分,忽视并抹杀了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只会泯灭或扭曲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由于这种评价的目的是测查学生学到了多少所教授的内容,因此考察项目所体现的是各学科具体的知识技能,而非真正的能力与素质。
5.教育价值的特征。应该从教育价值本身所固有的特征上深化对教育价值的认识:(1)教育价值具有历史性。它是由教育价值主体(人、社会、自然)需求的历史性和教育价值客体(教育活动)发展的历史性决定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教育价值主体的人、社会和自然的需求也在变化。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阶段,人对教育的要求也不同。(2)教育价值具有客观性。教育的价值取决于它本身固有的属性,教育具有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它是客观的。(3)教育价值具有实践性。教育的价值不仅由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显示出来,而且还由这种职能所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显示出来。正是由于人和社会都有着教育需求,这种需求才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才使教育有了它的价值。教育的价值是通过人们有目的的积极活动形成的,只有通过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使教育价值体现出来。
三、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的关系
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有着不同的所指,但它们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育结构是多样复杂的,它在不同的社会与时代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系统结构不一样。这反映在教育功能的多方面和多层次上。如何在众多可能的功能中进行选择,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个价值的问题。相对而言,教育功能是中性而客观的,而教育价值则不一样,它本身蕴含着规范与理想,反映了教育主体的一种追求和偏好。因而,教育价值要说明的是“教育应该干什么”的问题,而教育功能构成了教育价值的现实基础。教育功能作为教育内含的、可能实现的有效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或个体的需求。而教育价值则是对教育满足社会或个体的需求的程度的评价。因此,人们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实际上是个人教育价值观的反映。实质上,教育功能是教育价值的体现,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功能的评价是大相径庭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是由教育的结构和属性决定的,而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又决定了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价值。教育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功能的多样性。
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于教育自身活动方式的实现,有着正负功能之分;而教育价值是正向的,能满足人们主体需要的而被人们肯定的教育功能才具有教育价值。教育功能问题侧重于把教育作为一种对象加以事实分析,而教育价值问题,则是把教育作为研究的对象同认识主体联系起来进行关系分析,其中对构成教育价值的因素(特别是主体)以及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之间的确有很大的正相关,主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实际上就在于选择了什么样的功能,反过来这种功能的发挥又可以重新构建教育结构。教育价值的实现,虽然依赖于教育功能的发挥,但教育功能发挥不等于教育价值的实现。忽视了教育价值问题就等于忽视了方向,丢掉了教育功能问题就丢掉了教育向一定方向前进的力量。
由此可见,教育价值是能满足人们主体需要的而被人们肯定的教育功能。教育如果不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也就无任何价值可言。同时,人们在审视和判断教育的价值时,不可避免地要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由于人们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张行涛.从关系的视角看教育功能的拓展.教育评论,1999(1).
[2] 王富平.教育功能的相关性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03(1).
[3] 胡贵勇.教育功能:诠释,梳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8).
[4] 张建锋,沈亚芳.从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看现代教育价值的取向.学术交流,2003(2).
[5] 李家成.“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6] 王坤庆.论价值、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7] 高立平.教育价值与教育价值观.山东教育科研,2001(6).
[8] 刘志春.浅析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评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9] 李长吉.教育价值研究二十年.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4).
[10] 刘复兴.论教育价值的本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
[11] 邓银城.两种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2).
[12] 张巽根.教育价值的辩证概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13] 褚洪启.教育价值若干问题争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作者简介:金鑫(1989.11-),男,满族,吉林通化人,在读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就身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分析了身韵在古典舞中的表现功能,最后针对于此,提出了古典舞身韵教学的价值所在。旨在通过于此,提升中国古典舞蹈身韵教学的价值与功能性所在。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价值;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2-0094-01 舞蹈作为一种经典的艺术表演形式深受大家的喜欢。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舞蹈对于表演者的身体条件与动作技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中国的舞蹈而言,除了一般的舞蹈技巧外,其对于身韵还有额外的要求。因此,在进行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中,应该格外注意对于身韵的教学。而身韵教学的出现,也让中国古典舞蹈的教学变得更加的切实有效,也使得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身韵让古典舞蹈与古典戏曲有了明显的区别,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身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艺术特征
这里所指的身韵主要讲的是对中国古典舞的一种身体表现形式。其主要包括舞者身体的身法和舞蹈中所表现出来的韵律。在进行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中,只有将这二者进行一个有效的结合才能让古典舞的内涵和韵味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身韵教学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圆形艺术的特征。对于中国古典舞蹈而言,“圆形”是所有运动的核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典舞蹈的大部分动作都是围绕“圆形”动作而进行的。圆形艺术是判断中国古典舞蹈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次,中国古典舞蹈是一种对于神形都有要求的艺术形式。在身韵教学中,要求舞蹈者的肢体能全方位配合,并保证神形的兼顾。最后,中国古典舞蹈艺术还是一种刚柔并济的艺术形式。舞蹈表演中,应该保证动静相宜,这是身韵教学的经典之处。对于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身韵教学,要将教学与身韵进行有效结合,这才能体现中国古典舞蹈的精髓所在。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表现功能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在人物情感上的表现功能
对中国古典舞蹈的教学而言,身韵对于人物情感的塑造往往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身韵的教学中,对于“动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要求。这才能让舞蹈真实的表达舞者的内心情感,并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例如,中国古典舞蹈《江河水》就是利用身韵表达人物情感的最佳例证。在这个舞蹈中,舞蹈者用身韵中的经典动作——袖舞,来抒发人物的情感。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意象情境中的表现功能
身韵是古典舞蹈的一种主要抒情方式,其抒发了人物的情感,让舞蹈的动作语言更加丰富和多层次。同时,由于中国古典舞蹈的动作很大,所以以前的身韵不能很好地传达舞蹈中蕴含的意境和情绪,这很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对于古典舞蹈的要求。因此,在古典舞蹈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身韵在意境中的表达效果。
三、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的价值
(一)基础训练身韵化的探索
目前,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教学中应该加入更多的现代化和基础性的因素。由于此前的古典舞训练具有明显的芭蕾舞特征,其对于舞蹈者自身表现力的挖掘还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身韵教学的基础内容,深挖蕴含于其中的各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加入既能够让古典舞蹈的内涵变得更加深刻,也能够让基础训练的内容变得更加具有风格性和独特性。例如,基础训练中“山膀”这个动作,其要求舞蹈者既要有力度的体现,又要有柔和的线条,其主要用力的部分是手膀,要利用手膀体现一种柔中带刚的情绪。这些都是基础训练中身韵教学的探索方式。目前,从一些大型舞蹈比赛中不难看出,观者对于古典舞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进行教学中,既要体现技巧性,又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便于观众识别并记住。
(二)基础训练中技术技巧向高、精、尖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典舞蹈也需要被注入新鲜且具有时代感的血液,也同时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因此,当前在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中,中国古典舞蹈中除了保存着原先的基本动作外,还需要一些创造性的高难度的动作的加入。基础训练中越来越多的舞蹈技术开始向着高难度、精确度等方向发展。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舞蹈动作更加具有综合性;舞蹈动作更加具有表现力;舞蹈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整个古典舞蹈中,弹跳所占的比例都很大,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舞蹈中旋转的数量所占的比例也很大,舞蹈动作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例如一些“拧倾”的动作都使得动作变得更加的优美和更加具有观赏性。同时,一些传统的翻身技巧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突破。例如,将翻身和跳跃结合在了一起,也发展出了很多的动作类型。同时,翻身的动作也有了更多的突破,其节奏的变化也更加的多元。与世界其他舞蹈种类相比,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舞蹈的独一无二的韵味。
(三)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技巧动作中有着很强的渗透性
传统中国古典舞蹈中的技巧主要是以跳、转、翻为主,但是现在的中国古典舞蹈中,对于舞蹈技巧的要求变得更高,其中身韵在舞蹈技巧动作中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身韵是古典舞蹈中技巧穿插的有机组合,而不是对舞蹈动作额外的添加。例如,中国古典舞蹈中常见的“跳转翻”动作,若加入青龙探爪作为连接动作,能让整个舞蹈的动作连接变得更加协调,也让这个舞蹈的观赏性变得更高。有些中国古典舞蹈看上去技巧性也有很多,舞蹈的难度也不小,但是整个舞蹈观赏下来总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追究其原因,这个就是在舞蹈中没有将身韵与其进行相互的结合。因此,在中国古典舞蹈的身韵教学中应该注意将技巧与身韵进行相互结合,这样才是保证中国古典舞蹈的质量所在。
四、结束语
何谓体验教育,体验教育是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可以理解成“换位思考”的教育。让学生换个思维、换种处境,亲身体验并理解别人的做法、思维,达到为别人着想的效果。体验教育注重情感与道德体验的内化过程,强调体验就是要注重每一个学生自我的内化教育,强调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任何问题面前的真实心态。有一些教师看到学生在活动中流露出不好的言行,常常采用批评的方法,将学生心中的想法“压”了回去,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在教师面前不再流露真情实感,从而使德育活动常常变成“表面功夫”。德育活动只有学生自己去参与,去体验,教师能尊重学生的真情实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能够实际应用的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与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其为体验教育的功能。
作为教育的一种方法,体验教育具有的特点如下:
1、学生活动具有主动性 体验教育的要求注重真实的感受,不能仅仅依靠肤浅的认识和道听途说作为自己获得体验的来源。体验教育要求亲身参与,自主体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积极主动进行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目的。
2、体验教育的目的性 体验教育在体现学生主体性,但是前提却是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活动中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要相互配合,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引领学生沿着正确的途径进行体验活动。
3、体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体验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生活体验、劳动体验等体验的题材也是很丰富的。通过活动多侧面、多形式地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体验教育的作用。
4、体验教育结果的多面性 由于学生在参与体验过程中的目的、环境、努力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就导致学生的最终的体验结果有多种可能。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和学生一起总结反
思、评价体验的成果。正是由于以上的特点,作为体验教育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1、促进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获得发展 在人类获得的各种成功的活动多与相互密切合作是分不开的,而体验教育更是要强调相互的合作。通过相互的合作才能帮助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分享成功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能够获得共同的发展和提高。
2、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活动过程中,处处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自主对活动课题、活动手段和方式的选择,对活动目的、步骤和计划的确定都体现出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升华学生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感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素质养成的内在因素。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中体验情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提炼自我。从而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老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体验教育,培养学生从无意识的体验向有意识体验的转变,培养学生体验的目的性,从而才能实现体验教育的目标。
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所以我们更应该抓好小学安全教育。
一.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些小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到违法事件,没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装作视而不见等。我想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生活细节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如: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开展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我曾把一位小学生爬防护拦摔伤的事引用来教育学生,结果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剖析了不少自己平时不安全的做法。再如,我们生活中看到的不少细小的事,同学间相互推搡、相互追逐,上下楼梯跑和跳,玩尖锐的硬器,随意乱抛硬物等,同样
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让学生认识到位,提高防范意识。
二.引导学生远离事故。
学校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活动,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群,缺乏责任感和自护能力,所以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这里首要的是规范学生的做法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做法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不安全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等。
三.注重体验。
体验是学生成长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方法。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不断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无法真正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要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如:学生有时流鼻血或不小心划破了手等就会惊慌失措,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其他学生也只会找老师,我们要利用这些机遇让学生学会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
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一同经历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同时,我们还要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如:让学生参观一些事故现场,观看安全教育影片,参观一些安全教育图片展等,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办法。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办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四. 加强联系,齐抓共管。
班级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组织和部门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之家长,共同“医治” 心理创伤;要求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要把班级发现的诸如门窗、床铺、水、电路、室内地板、天花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同校总务处或物业管理处联系,并及时进行排除。
五.善待学生,改善关系。
人们常称班主任为“班妈”,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要真正做到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无微不至。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艺术,多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对学生的要求要严宽兼顾,严而有度,宽而有限;跟学生的交往要民主平等,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训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慈爱长辈。“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依靠学生及时准确地消除隐患。
综上所述,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正确实施班级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
镜头一:
前年6月10日下午,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沙兰河上游山区突降200年一遇的强降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沙兰镇中心小学105名学生遇难。
镜头二:
2004年9月17日10时许,长河镇长丰村李佳乐(男,9岁)与邻居周波(男,11岁)等五个小朋友,一起骑三轮车玩耍,结果连人带车掉入河里。其中周波等四个小朋友安全救起了,李佳乐因落水时间太长,医院里抢救没有救活,死了。
镜头三:
2000年1月10日,郑州市南阳路二小例行升旗,两名学生在楼梯拐弯处失足摔倒,后面的10名学生压在摔倒的这两名学生身上,造成12名小学生受伤。
看到听到这些现象,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学生伤害离我们有多远?安全隐患时刻在我们身边。
“安全第一”,这是大家的共识,一切漠视生命的态度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学校教育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也是必要的。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就要有40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孕育着希望的开端,预示着未来的收获。小学生正值人生的春天,对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种子。俗话说,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要切实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开展好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我当班主任已有几个年头,总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难教。是的,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并易受社会习气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如何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呢?必须注重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从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小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师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如前面镜头二的例子,收集学生在体会中写到:我也曾经有骑车玩耍的想法,今天我听到了这件事,回想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可怕。
2、从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镜头三的情况就经常在我们学校、影剧院、集会时出现。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事,我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讨论:假如有同学不小心把这两名学生踩去了,后果会怎样?假如那时是全校集会(人多5倍),这两名学生会怎样? 假如你当时就在这两名学生的身边,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两名学生,你会怎么办?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后积极发言,认识到位,提高了类似安全事故发生的防范意识。
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宣传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
二、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有研究表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
1、在小事中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是一种捷径,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日,我发现一位学生违反班规,带了一盒火柴到学校里玩。我就利用这一次机会创设了教室里着火的情境(烧报纸,制造浓烟),这时大家慌了,纷纷利用已学的火灾逃生方法逃生。事后,我进行了说明,肯定了利用逃生知识逃生的同学,批评了玩火柴的同学。在这件小事中,学生体验了火场的紧张场面,提高了火场逃生能力,惩罚了违反纪律的学生,真是一举多得。
2、在小事中利用各种机会去丰富学生的自我保护体验。
“有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去,捏着伤口,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的帮助;有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脚上擦破了皮,哭着„„”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全部找老师,学生已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我班召开了班会,倡议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在班中准备了一些伤口消毒药水及一些包扎伤口用的物品,教学生尝试包扎一些轻微的小伤口。从此,班中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一些小意外,能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体验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
三、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导之以行,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青少年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四、从娱乐中,学到安全知识。
开学伊始,尽管学校工作繁杂,但华安实验小学时刻不忘安全第一,利用班队会课,组织全校师生在线观看《校园安全教育》,观看校园安全教育片后,同学们感觉受益匪浅。我班杨升同学深有体会地说:以前过马路时,总觉得只要没有车辆,不走斑马线也可以。今天看了宣传片后,才知道以前的做法是多么危险。今后我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刘雯说起了自己每天由爸爸骑摩托车接送,不戴头盔十分危险,明天就要求爸爸必须戴上头盔。而不少喜欢游泳的学生,则表示,明年和家长去洗海澡,安全措施一定会做地更到位„„
五、今后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领导到位: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师生,每年开学初和学期末学校都与每位教师、学生签定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制。
二是要强化教师的安全责任,建立起全员负责、人人参与的学校安全工作体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关爱学生的生命安全。在许多突如其来的安全事故中,我们的教师都是挺身而出保护学生,有的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教师身处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前沿,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培训计划,将安全管理纳入学校、班级考核内容,通过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分级分批对全部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进行一次系统的安全管理培训,然后由学校顷教师也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全面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三是措施到位:每年开学初,学校都要在全校师生中重点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检查活动,对学生进行防火、防中毒、用电安全、教育安全、交通安全、课间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对体育设施、厕所、围墙、各个教室、消防器材、电器设备等定期进行拉网式的安全普查,查出不安全隐患,并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整改,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是宣传到位:校领导经常利用集会、广播,对广大师生加强安全教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主题队会和学校广播站宣传安全方面的有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必要的安全常识,不断增强自护、自救能力。
五是要有效预防校园周边和校内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广大中小学校要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广大教师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来。对校园周边发生的及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暴力欺负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疏导化解。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不得歧视。对于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制的办法,严禁
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要重点加强对单亲家庭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以及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怀,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资助和学习上的帮助。
摘要:学校地理教育具有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加强国际观念、深化全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培养有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地理教育
学校 功能 作用
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它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促进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和谐统一及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别的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它通过思维、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的纽带,对基础教育作出贡献。因此,地理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随着地理科学的形成而诞生和发展。到了现代,已经逐步形成为一个开放的、结构复杂的系统。它对于培养新一代公民,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一、地理的教育功能
1.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地理教学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学校地理教育具有进行国情、省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加强国情、省情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分科制的教育体系中,地理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对自己祖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使爱国情感的培养具体化,也使学生既认识我国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势和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认识我国自然环境条件的劣势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产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乡土地理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从与周围环境、与身边的人相处中获得爱国情感的亲身体验。
2.加强国际观念、深化全球意识。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地理教育中都注意把本国和世界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本国发展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形成“地球村”的观念。与此同时,也认识到诸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协商来解决。因而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合作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目前中国与1廿界的联系日益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基础教育中进行全球意识的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而地理教育是开阔青年学生眼界的有效工具。虽然,青年学生也可通过电视、广播、书刊、报纸等社会媒体来了解世界各地的知识、信息,然而他们从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往往是零散的,片面的。因此,基础地理教育能够教给学生收集、选择和处理地理信息的方法、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3.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进行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环境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占世界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如果每个公民都具有很强的环境意识,那么我国的环境状况将会有很大的改观;反之,如果大部分人,尤其是领导者缺乏环境意识或环境意识被眼前的利益所冲淡,环境恶化将是不可避免的。
在基础教育中增强环境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从人地关系看,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这不仅使人地关系协调论成为了地理教育的主导思想,而且为地理教育的改革注入了生机。《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地理教育要为今日和未来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目前在我们国家,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主要采取各科渗透的方式,而地理学科教育是进行环境教育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代,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使人类文明进入选择性发展的新阶段。而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地理教育不仅关注自然环境本身的状况和它对人类的影响,更关注人――地系统中,人们在利用、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时所采取的办法,以及这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有意识的强化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对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诱发忧患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要求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构建节约型社会。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分析家庭购买无氟冰箱;旅途中不把快餐盒等垃圾随手丢出车窗外:选择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玩具和文具;节约利用纸张等每个人自身行为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新一代公民。
4.地理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出有素质的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成长的过程,这种成长发生在生活中的智力、体力、和社会道德各方面。横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地理学科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培养,还有助于促进三者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上向来把“知天文,晓地理”作为博学多才的象征,直到今天,地理教育的内容仍然包括天文学和整个地球科学体系。学生通过地理课堂教学的学习,可以获得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多方面的知识。地理教育也是现代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不可缺少的教育途径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现代职业几乎都需要程度不等的地理知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理教育在培养人们经济意识和经济能力方面有特殊的功能。作为社会的一员,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可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可以有机地确立生产内容;知道绿色消费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性,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环境、应该对公共环境持何种价值观和采取什么对策;在商品市场的竟争中,通晓商业行情、需求、文化信息、区域的交往与联系以及对市场的预测;利用先进的地理技术获取分析和评价信息并作出决策;知道采取什么休闲方式可以使个人、社区环境都受益等方面,地理知识都显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当遇到上述问题并作出决定时,所根据的是在生活经验中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和世界观,其中一些是通过学校的地理课程教学获得的。这些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世界观被称为“个人地理”。学校地理教育就是要扩展和提高学生的“个人地理”,使他们在担任各种生活角色时更有能力。二、地理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地理教学,一方面可以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对学生学习其它方面的知识,提供必要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学习相关的专业,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地理教育通过特定的思维、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使一部分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在学校教育中,以下目标可通过地理学习来完成:
1.思维能力。
(1)理解能力,即领会信息的含义并表达出来的能力;
(2)分析能力,即把材料分解成若干部分,以理解其结构的能力;
(3)应用能力,即在新情况下使用所学东西的能力;
(4)综合能力,即把部分结合成整体的能力;
(5)评价和决策的能力,即判断有关问题的决策所产生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佳选择的能力。
2.知识。
(1)理解地理位置和地方,以便在地理思维构架下审视国内和国际事件,理解空间关系;
(2)了解地表的主要自然系统(地形、土壤、水体、气候、植被)以及理解各生态系统内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地球上的主要社会经济系统(农业、聚落、运输、工业、商业、人口),以便对一个地方有清晰的认识。其中牵涉自然条件对人文活动的影响,以及不同地方的文化观点、宗教信仰、技术水平、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差异;
(4)地球上不同的人种和社会;
(5)对乡土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6)认识全球相互依存的挑战和机遇;
3.技能(实践技能)。
(1)观察:是收集事物的有关外貌、位置、分布、联系、运动和变化等信息的手段,包括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2)记录数据:包括绘制地图、素描图、曲线图和其它图表,记录访谈内容,记录仪器测量结果,收集样本和标本等;
(3)报告:包括组织材料,通过各种媒介(曲线图、模型、胶片、照片、录像带和幻灯片等)展示材料,并用书面和口述形式作出清晰准确的解释;
(4)解决问题:包括综述、判断和决策。
4.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智能。在开发学生智能中,地理教育的功能主要有:①每一个地理综合体的形式,都是由各种地理事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结果。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各种地理事象的层层剖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进行综合的能力。②地理教学重视对区域整体的分析研究,重视对各地区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差异性的比较、分析,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记忆,对比分析等能力的培养。③地理教学重视野外观察、考察、气象观测、参观工业生产流程等实践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以及地理测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地理技能的重要途径。④地理教学重视地图的运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填绘各种地图,对发展学生的多种认识能力,绘图、读图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5.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教育在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亦有其独特的作用。
地理教育能使学生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地理事象的认识、了解,发掘地理景观的美,从而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引起美感,进而构建美的心灵,达到美育的功能。学校地理教材中那些山体的雄伟美,峡谷的幽深、山川的秀丽、山石的奇特美等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能使学生形成不同形态的美感。五彩缤纷的地理景观,会使学生感受到极为丰富的色彩美。如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光彩夺目的朝晖夕阳,晶莹光洁的冰雪雾凇,绚丽斑驳的鸟兽鱼虫,光泽艳丽的矿物结晶,红黑褐黄的土壤岩石,七彩纯正的霓虹佛光,幻化迷离的海市蜃楼,以及色彩缤纷的宫殿、服饰等,都以其特有的色彩给人以美感。地理景观中一些相对运动的景象也呈现出动态美的特征。例如,奔腾的江河,潮汐的涨落,跌落的瀑布,飞溅的浪花,火山的喷发,云雾的变化等,运动着的地理事物,无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6.培养学生的世界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爱自己的国家并意识到自己所负有的责任。
(2)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关心;
(3)欣赏自然美,理解人类的不同生活状况:
(4)关心环境质量,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生命支持系统一生物圈;
(5)关注对环境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有益或有害的情况;
(6)意识到态度和价值观在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并愿意表明和发展个人对环境问题的价值观。三、坚定信心,切实加强学校地理教育
地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由于它处于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能够成为各个学科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对于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地理智能体系的建立,对于学生美育观念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都起着巨大的作用,故学校地理教育应该不断加强。
放眼世界,人类的生活已经进入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们都是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正如1992年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认可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的:“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意识到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生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这段深刻的话语对全世界地理教师和地理科学工作者都是一种非凡的鼓舞。那么,当今社会媒体越来越多,学生获得的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也越来越广泛和复杂,其中有多少是通过学校地理教育获得的,已很难区分清楚。过去那种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可以任意填进各种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做法,在今天已经行不通了。而且面对新技术革命和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对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地理教育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克服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倾向。高等院校地理教育应拓宽专业设置,加强素质和能力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中学地理教育要转变观念,变升学目标教育为素质教育,变封闭型教育为开放教育,变单纯传授知识为传授知识与能力的双向教育,变重教为教与学并重,变单一目标为多层次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建设多媒体、数字化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社会以及市场的优势,构建远程教学、 资源共享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我国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教育部实施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和“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了320门网络课程和20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3年,教育部实施了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免费开放计划,积极推动数字化学习资源面向社会成员开放。此外, 网易公开课等市场主体参与建设的公共课程服务平台是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
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大学继续教育依然存在定位不清楚、发展思路不明确,办学方式及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相关制度建设、缺乏合理的产学研互动机制、 继续教育“普教化”、始终处于大学教育的“补充”地位、师资队伍不健全、办学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是功能定位和自我价值认同的困境,严重影响了大学继续教育的再发展。 就理论问题而言,我们始终处在学历导向、职业导向的纠结中,没有彻底实现学习导向的功能转换,而由此产生的价值理念含混成为根本性的理论困境。大学继续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学员成分的差异,要求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价值追求,从这两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是探析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理想进路。
二、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路径之一:功能转换
功能理论,是解释社会研究材料最有成效和最有前途的方法,而功能分析又是西方社会学者探索社会稳定的重要理论工具[1]。根据阿布拉汉森( Mark Abrahamson) 的观点,大学继续教育的功能结构问题,适用于“社会的功能论”,主要关注其处于社会大系统中的结构、功能与制度等相互关系,以及对行动者的约束与限制。在现行的高等教育格局中,功能转换是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当然,在功能转换之前,应对大学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明确功能转换的基本思路和方向,为促进其发展提供支撑。具体来说: 其一,学员主体而非社会主体。目前,关于大学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始终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是“学术观”,将其视为普通教育的扩张和补充; 另一种是“实用观”,定位于高层次职业技能的充实和提高[2]。这两种认识均有失偏颇,在一定程度上都只看到了“教育之于社会”的功能,而未触及“教育之于个人”的意义。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学员为主体,满足学员的教育需求,以学员为中心构建发展战略,以帮助学员的自我实现作为其再发展的终极目标。其二,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过分重视继续教育对社会、大学以及学员短期利益的获得,继续教育的过程和对象沦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既抹杀了学员个性发展的可能,也成为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障碍。价值理性的回归就是要以大学继续教育存在的根本性价值为导向,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实现教育对人性的启迪。其三,“有机组成”而非“有益补充”。继续教育长期处于学历教育、大学教育的有益补充的地位,其主体性身份无法完整建构。在大学内部,继续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创收手段”存在,在课程开发、师资配备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普教化”、 “边缘化”趋势严重。继续教育应该被纳入到大学的整体性规划中,成为我国大学内部治理和再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功能转换必须清楚现有功能定位的偏差,结合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厘定大学继续教育的功能问题。现阶段,我国大学继续教育既要摆脱学历补偿型的功能定位,也要防止过度市场化的陷阱,构建以学习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的大学继续教育功能结构体系。笔者在此无意提出系统性的功能设计方案,仅就功能导向的理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具体而言,其一,促进成人学员个性之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提出: “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个性的手段。”1996年再次强调,教育要“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充分地发展”[3]。个性的发展是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重要表征,也是个人潜能得到最大激发的重要途径。成人学员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对自我的期许及受教育的目的有明确的界定。促使成人学员通过继续教育, 发展个性,挖掘潜力,塑造自我是大学继续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其二,完善继续教育在大学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继续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享有和全日制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学结合自身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实现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的有机融合, 打造“嵌入式”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其他院系共同开发课程、组织教学,构建深度合作机制,将继续教育嵌入到全日制教学中去,实现资源和利益的共享。 其三,构建大学继续教育自我发展功能体系。以成人学员为中心,充分挖掘成人学员的特质及需求,构建适合成人教育需求的学科课程、办学模式,实现中观层面的功能转换。自我发展以及自我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继续教育再发展的本体性动力,也是争取合作、获得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四,拓展大学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系。举办继续教育是大学服务社会,尤其是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与社会互动、维护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举措。发挥大学知识资源的优势,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终身学习和全程教育的机会。开展社区教育、企业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尤其是以培养精英人士为目标的相对专业、品质较高的继续教育服务,形成以教育服务为核心的常态化运作机制。
三、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路径之二:价值重构
如前所述,我们不能把大学继续教育定位于“社会需要”这个中心上,而是要构建以学习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的功能结构体系。人是教育的开始,也是教育的结束,是教育基本信念和价值观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一种好的教育存在,其必然把教育、人、社会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价值文化,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在文化的范式中,大学继续教育的价值重构必须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精神,形成一种汇通再发展过程中各种复杂关系的价值理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志明教授早在2006年提出了成人教育研究要“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4]。现阶段的大学继续教育不仅需要功能转换,还要以此为契机进行结构调整。如何实现大学继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理想图景,真正形成继续教育价值核心是其再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对大学继续教育进行价值重构,构建以完善成人生活世界为核心的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理念。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 “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5]大学继续教育的价值内核在于对成人生活世界的完善。具体来说:
1. 构建以自我实现为内容的教育目标。自我实现是有层次的学历、技能的提升,是一种适合成人学员的自我期许的达成,对生活、生命感到满意,拥有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状态等,这是大学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成人学员对生活的体验更为丰富,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较为固定,对生活态度的优化、对生命意义的建构成为其通过教育提升自我的主要目标。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价值建构必须清楚这一点,根据成人的教育需求开发课程,凝练办学理念,构建一种过程性的教育实践,让学员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感悟生命,提升自我。
2. 构建以成人生活世界完善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早在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梁簌溟等推行的乡村教育运动,就强调以民为本,教育到乡村中去,到民间去,积极参与到民众的生活世界构建中去。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的陶行知则主张生活即教育,认为离开生活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大学继续教育需要关注成人学员过去的生活,更应该以其当下的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同时还要关注其未来生活世界的塑造。生活世界是成人学员最真实、切近的现实,对其生活世界的关心和建构是大学继续教育的核心理念。
3. 构建以成人学员生命意义的生成为核心的教育期待。期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积极的期待具有一种正向的效应,是生产意义的重要推动力。帮助成人学员对自我、 生活、生命等形成新的体认、定义,从而超越自我,以教育的形式生成新的生命意义是大学继续教育的积极期待。 这种期待是大学继续教育一个永恒的追求,需要教育实践长期贯彻。
4. 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继续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体系的构建必须与时代主题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同时也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我价值构建的指导、纲领。“情感一直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催化剂”[6],培养学员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行为准则,为营造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而努力,是大学以教育的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诚然,在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中,价值重构是一个动态、充满变化的过程,同时也受教育制度、教育传统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但是对重构的理念和方向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这一问题的实质。我们还必须看到,大学继续教育价值理念的形成,基于现有大学制度、结构等固定的因素, 也必然是一种超越制度、结构的文化层面的内隐性的存在。最后,价值的形成是建立在大学“内部人”之间的充分互动和协商,尤其是继续教育的执行者、研究者的参与,并得到社会、成人学员等各方认同的一种教育理念。
四、相关引导性对策
上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大学继续教育的功能转换与价值重构进行了分析。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需对相关引导性策略展开探讨。作为继续教育的举办者,大学具有不可否认的组织利益,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整体利益与部分利益的不可协调性成为影响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成人学员的复杂性,对参与继续教育的不同目的等,从客体的视角对继续教育提出了要求,这些未表达或无力表达的诉求与大学继续教育的现实形成一种不对称性,成为主客体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再者,大学继续教育的过程受办学水平、管理制度等现实问题的影响,使得继续教育在操作层面也产生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至此,我们就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问题,提出以下三条引导性对策:
1. 全面融合,发挥办学主体的资源优势。发掘大学在学科背景、办学条件等方面的资源,构建大学内各种形式教育融合发展的大格局。把继续教育作为大学内部治理的重要领域,将全日制教育的优势资源与继续教育的发展需求相融合,发挥大学作为继续教育办学主体的资源优势。同时,利用大学在社会系统中的话语权,拓宽继续教育对外合作的领域。大学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同时也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主体具有良好的互信关系。争取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联合举办社区大学、企业大学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办学模式,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拓宽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领域。此外,发挥办学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继续教育服务。依靠大学的特色专业、优势学科,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差异化定位,打造高端继续教育品牌,实现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 以人为本,丰富学员的生活世界。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包括对学员发展的促进,还表现在对其生活世界的提升和改变。关注学员的精神生活,丰富他们的人生,把学习作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传导给学员,形成一种主动学习、为丰富生活而学习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这种教育追求以提升学员“社会化”的能力,增强他们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上的知识、技巧和信息, 尤其是“自我悦纳”能力的提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主动通过学习达到自我的提升, 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其实,这种教育追求也是致力于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针对社会群体中的家庭妇女等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开发生活常识、文学知识、时事动态等方面的课程,以灵活、开放的方式传授,在提高他们文化水平的同时,保持一种正常的社会交往。
3. 营造氛围,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主动需求的过程。人们为了应对未来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当然也包括自我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文化产品的消费,必然主动性地学习各种知识。 大学继续教育的举办,不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将全程学习、终身学习的行为和理念带到人们中间,营造终身学习型的社会。大学继续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应将个人的专业化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融合继续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价值追求。当然,继续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等方面与大学教育均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严重制约了大学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如何将大学继续教育做大做强, 使之成为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主流,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关键。
摘要:大学继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内部治理体系优化的关键。现阶段,大学继续教育应该怎样定位,形成自我价值认同,是其再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我国大学继续教育应该构建以学习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的功能结构体系,构建以完善成人生活世界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融合,发挥办学主体的资源优势;以人为本,丰富学员的生活世界;营造氛围,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是大学继续教育再发展的引导性策略。
关键词:价值功能;应用型人才;教育观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国家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有了重大变革,国家的发展战略对于社會上的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需要兼具基本技能、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抛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起科学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观。在就业的大导向下,根据市场和教育规律,坚持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人文教育为重点,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发展社会教育,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功能及素质结构
人才可以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型,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他们的核心价值在于利用科学原理来解决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为社会创造出各种价值和财富。为了使他们为社会创造出更多价值,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价值。这就要求这方面的人才既要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技能,又要具有获取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有就是要求应用型人才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为社会为人们服务的精神,且可以积极主动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从总体上来看,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功能与素质结构表现在两个方面:
1.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并重
新科技革命使得科学与技术有效结合起来,使得从事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界限逐渐模糊,应用型人才成为应用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实施者,应用型人才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最新要求,它为今后的人工智能代替手工劳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创造性思维特征的生产是创造思维的价值体现。所以说基本技能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应用型人才的更深刻含义。
2.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并举
应用型人才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结合的产物,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反馈的关系。应用型人才即是科技的证明,又是革新的主体。所以说应用型人才掌握的科学原理和规律的程度决定着技能水平,同时技能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劳动者对科技的探索和创新。因此应用型人才自身含有的科学精神局盯着其在专业领域的发展程度,甚至影响着自身价值的发挥。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人才的培养方面划分的也十分详细,这导致了我国的人才精而专,但是缺乏综合素养。理科生和工科生是应用人才的主力军,但是他们又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这就形成人才专而精但是不全的现象,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要把道德、人文精神等渗透到科学技术活动领域当中,有效提升应用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树立科学的应用型人才教育观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上也煞费苦心,进行了不少的改革,但是仍然不能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此导致对于人才培养出现漏洞,相关人员对创造应用型人才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各高校需要抛弃旧的教学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随着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社会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这要求应用型人才具有高度的服务社会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把我国严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口优势。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培养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这是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应用型人才价值的体现主要依靠他们在实际生产生活当中创造出的社会价值。因此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就是要依靠社会现实需求,开展针对就业需求的职业教育。从培养人才的理论上来说,各高校应当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一切的教育都是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帮助学生顺利从学生转变成应用型人才。
2.以市场规律为参照,以教育规律为根本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方向需要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出发,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教育与社会信息的通畅,紧密配合市场规律,才能够实现高效的人才培养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跟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发展国家经济能力为目标。当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生产逐渐朝着综合性和整体性方向发展,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出现了大批的新型较差学科和边缘职业学科,职业性应用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汤学俊. 试论PISA对大学生评价的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05).
[2] 张永胜. 学生评价改革的困境与反思[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3] 孔国庆. 对我国大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学前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推荐阅读:
浅谈体验教育的功能与特点11-12
第六章 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07-17
成熟主义与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10-03
学前教育卫生与保健07-18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05-25
学前班教育教学论文: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0-27
自考教育制度的教育价值取向07-09
学前教育的诸多问题05-24
关于学前教育的论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