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认识(通用8篇)
认识何以能不断向前发展--浅析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机制
本文是对认识的微观领域研究的一种尝试,笔者采用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方法对认识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剖析.首先,指出促进认识发展的根源是由外在动力系统和内在动力系统组成的“张力场”;其次,具体阐述不同的动力因素在认识危机的潜藏、呈现和消解的不同状态起着的程度和不同的作用;最后,指出这个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作 者:赵金霞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年,卷(期): 24(1) 分类号:B017 关键词:动力机制 实践 理性 非理性
(一) 资金投入问题
在煤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改进相关技术。在采用循环经济模式的初期投资量相对较大, 可能带给企业较大的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投资周期长, 见效慢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煤炭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下面环节的有效进行, 也因此在开发相关的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方面做得不到位。此外, 在实际生产当中, 还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某些煤矿企业为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 把企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效益更大的煤矿开采中, 导致不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 制度问题
尽管国家和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 但是,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这不仅导致循环经济在发展中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而且致使其发展丧失法律权威性。总之, 现阶段我国煤矿产业中发展循环经济仍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未能对行为主体充分发挥法律的导向作用。
(三) 技术问题
循环经济要实现其最初的目的, 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 这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其中包括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生态工业链接技术和节约能源技术, 以及废物再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作为支撑, 需要大量的创新研究来获得先进技术。但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造成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现阶段, 尽管国家和政府大力治理、整顿了大量生存能力落后, 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 但我国煤炭市场上仍然充斥着许多中小型规模的煤矿企业, 要实现循环经济的规模效益, 就必须把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企业连接在一起,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另外, 我国各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如果单纯依靠进口而非自主研发, 那么这将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不管是露天开采还是井工开采, 技术水平低和设备落后等问题都直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
(四) 社会问题
煤矿企业要把循环经济切实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不仅需要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更需要的是企业和公众的认可。尽管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在我国的煤炭行业乃至整个工业层面上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表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政府热, 企业冷”的不良现象。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大多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信心不是很足、甚至有消极抵触情绪, 这也反映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动力低下。在许多发达国家, 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良好、效果显著, 发达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3]。因此,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需要齐心协力来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一) 生态修复
煤矿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力进行生态修复。地下资源的大量开采造成农田和许多建筑物等地表建筑被大面积破坏。为了修复矿区生态环境, 需要利用高压注浆填充等技术来有效控制地表的塌陷与破裂, 同时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对已毁地表土地进行整顿修复, 将以采矿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工、农、牧、副、养多元化产业结构过渡, 积极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生态产业。此外, 煤矿企业也应积极配合, 以饱满的热情来发展循环经济, 改变修复态度, 变土地塌陷赔偿为购买塌陷地, 对塌陷地进行积极整治后, 采用多种方式对其加以利用, 比如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进行房地产开发, 为资源的充分利用开辟一片新天地。
(二) 文化利用
在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 由于资源耗尽、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废弃的许多矿区、厂区, 可以通过作为煤炭工业遗产来开发旅游项目, 起到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比如对于枯竭的煤矿或者目前技术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不允许继续开采的煤矿, 可以改建为煤矿博物馆, 或者开发其他旅游项目。煤炭博物馆既可以用于学校科普、学生教育、游客参观, 从而让大众对于我国的煤炭历史、采煤科学和遗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又可以有效地对废弃矿区进行充分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达到废物再利用的目的。
(三) 技术处理
煤矿要想发展循环经济, 相关技术应用是关键。当前处在研究和应用当中的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手段有很多, 煤矿企业应该积极配合与推行相关技术手段, 比如:
(1) 在符合实际情况条件时, 进行多种工艺混合开采或分区开采可减少剥离物的排放;规划设计时应尽量采取内排的方式, 在废弃物外排时, 可以将有污染的剥离物排弃在排土场底部, 并用砂土进行压实和包埋, 从而防止这些物质对地表和大气造成污染。
(2) 对于符合煤层气开采条件的煤矿, 必须树立先采气后采煤的观念。开发煤层气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可以废弃物再利用, 保障生产安全, 开采煤层气是煤矿开采的首要安全保障, 也是国务院一直强调的, 要想开发煤矿, 必须先开发煤层气, 将瓦斯浓度降低到一定的安全范围内才允许开发煤矿。其次, 开发煤层气, 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最后, 开发煤层气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 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 煤炭企业矿区在生存过程中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矿井水, 但是其利用率不是很高。对此, 企业可建立矿井水利用平台, 在井下修建沉淀池、水仓处理污水等方式, 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当井下水过量时, 还可升井进入地面处理站。矿井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 可用于煤炭生产、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
(四) 制度创新
国家应不断完善促进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煤矿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 鼓励煤矿企业自主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率, 并大力扶持煤矿循环经济产业的区域性发展。同时, 要注意加强相关政策体系的落实管理, 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给煤矿企业带去真正的帮助, 增强煤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勇气和信心, 更好更快地促进煤矿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另外, 对于煤矿企业自身来说, 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从而构建起灵活高效、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的多元化运行结构和管理体系, 成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门小组或机构, 保证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足够的人力资源, 能够全面有效地协调各产业之间的业务。
三、结束语
煤矿企业要想把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做得更好更快, 就必须综合各项因素, 全面统筹企业发展与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注重各产业链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争提高资源利用率[4], 切实转变粗放式的经营模式, 积极引进、研发高新技术, 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煤矿循环经济利国利民, 但也充满了挑战, 相信经过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 煤矿企业可以在这条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摘要:煤炭产业是我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但由于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而且我国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就要求煤矿产业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本文就目前我国煤矿产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关处理对策加以探讨分析, 旨在促进我国煤矿产业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关键词:煤矿开采,循环经济,生态保护
参考文献
[1]张润涛.露天煤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8, 02.
[2]杨德栋, 等.煤矿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J].资源与产业, 2010, 12.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重点
今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刻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笔者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长方式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取得积极成果。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经济规模的扩大,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鉴于此,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通过进一步深化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了新时期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进一步提出,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而把过去我国一直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或质量改善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新时期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点分别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方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了概括。结合“十二五”规划,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扩大内需为主导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长期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内需为主导,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市场庞大,内需潜力是发展的最大优势。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牢牢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扩大消费是提高经济内需型增长的根本途径。释放我国的内需潜力,关键在扩大消费。从消费的需求看,重点在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从城市与农村来看,方向在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逐步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要处理好内需中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应当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把增加消费需求作为主要的着力点,把投资增长更多与扩消费、惠民生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扩大内需另一个巨大潜力在于统筹城乡,也即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会突破50%,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这不仅会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由农民变成市民以后,其消费支出将大大高于在农村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城镇化战略转折的机遇,使其内需巨大潜力能够持续地、有序地释放出来。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制约未来中国发展的巨大瓶颈之一。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乃至于发展的后劲,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贯彻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此,国家应在区域发展整体布局思路的前提下,以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两个基本支撑,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国家扶持机制。鼓励区域之间开展优势互补的合作,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技术、资本和产业。同时,要增强国家区域政策的整合能力,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的政策支持,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三)科技创新是关键
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最关键的措施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应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品质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技术创新,企业是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于提高原创能力,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2010年,国家相继制定了科技、人才、教育三个方面的中长期规划规划,这都覆盖“十二五”,需要认真加强执行。在此基础上,我国“十二五”规划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带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是现在全球都在抢占的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四)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承载能力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解决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发展压力前所未有,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前所未有。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我国确实单位能耗高,对我国来说,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极为紧迫的重要举措。当然,针对国内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浪费,节能环保不仅可以产生生态环保的效应,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通过倒逼机制形成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调结构、上水平。这样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
一是资源枯竭,基础薄
弱,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实行包产到户初期,由于村干部对党的富民政策理解不深,缺乏前瞻性,将集体资产折价平分到户,使大量的山、林、田、土被分到一家一户长期经营,集体没有了“机动资源”,从而丧失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另外,大部分村地处边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市场观念不强,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观念守旧,能力不强,村干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部分村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如何将服务群众和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结合起来等问题研究不多;有的存在“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缺少发展的内在动力;有的“等、靠、要”思想较严重,缺乏知难而进,勇于开拓的精神;有的存在好人主义思想,集体山林、河道、农转非土地等被少数农户长期占用,没有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同时,一些有一定文化知识,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农民大部分在外打工或经商,他们嫌报酬低而不愿当村干部,客观上造成了部分村领导班子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三偏”现实,每到村班子换届或调整,只能“园内选瓜”。个别村干部虽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但缺乏抓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一些村干部在创办村级经济实体中私心较重,赚点钱就往自己的兜里放,导致经济实体瘫痪。
三是思路不清,举措不力,村级组织带富能力不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来的大集体统一管理模式变成了以户为单位的分散管理,导致村级组织管理工作难度加大、村干部工作量增加,加之繁重的农活分散了村干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无暇顾及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部分村干部本身存在的素质问题,使得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党员发挥作用不够,缺乏带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滞后,制约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四是决策失实,盲目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入点不准。这些年来,在各级各部门帮助下,村村都拟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一些村发展经济的路子选得不准,项目选得不好,形不成效益,个别村还造成了集体经济流失,加大了村级组织的债务负担。
五是缺乏投入,村级经济发展项目启动困难。由于不少村无集体经济积累,加上贷款困难,致使许多市场看好的项目和产业缺乏资金注入而束之高阁。
六是村干部报酬低,心理不平衡,致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许多村干部年报酬在1900-2400元之间,平均一天工资仅在5-8元之间。然而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却相当繁重,从农业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诸多工作,都要靠他们去具体抓落实,还要应付各种临时性检查,解决各种纠纷,工作与报酬反差较大,村干部无心抓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要解决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好班子,激发热情,增强本领。村级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村级班子,尤其是要建设好党支部班子,选好一个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具有“双带”能力的支部书记。一些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其主要原因是一部分村级班子和基层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认识上有偏差,存在着“三不做”的问题,即办好了不沾光,做垮了落埋怨,与其操心费力担风险,不如平平稳稳混日子的“不想做”;底子薄,困难多,难管理,经得起赚经不起赔的“不敢做”;无技术、没路子,缺投入和缺兴趣办集体企业本领的“不会做”。针对以上情况,应因村制宜,对不同支部班子分类施治,通过抓班子建设,增强农村党支部发展集体经济,强村富民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在抓班子建设的过程中,对那些政治素质差、集体观念淡薄、思想保守、不求进取的软、散、弱班子坚决予以调整,建起一个好班子,为解决集体经济空白问题打好基础。
二是创造氛围,倾斜政策,优化环境。优化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社会环境,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个方面是强化舆论氛围。各级党委要加大村级组织建设力度,提高村干部自身素质。要继续在村干部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让村干部树立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在发展党员时要注重开展“三个培养”工程,即在科技能手、致富能手、流通经营能手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科技能手、致富能手、流通经营能手,在党员科技能人、致富能手、流通经营能手中培养村干部。通过开展“三个培养”工程来优化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解决基层
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盘活农村乡土人才资源,提高科技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第二个方面是实行政策倾斜。要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必须切实做好农村综合服务工作。坚持把农民群众提供服务和增加集体收入结合起来,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发动群众开发有潜力的农业资源,引导和
推动农民面向市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和特色经济。要重点扶持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倾斜,在经济落后村建立示范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让农民分享加工与流通环节的利益,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村级组织要积极帮助农民解决物资、资金方面的困难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多方联系销售渠道,帮助农民抓好农产品销售,确保农民增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要增强集体经济的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凡是集体经济项目,在国家有关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土地使用上要优先,在贷款发放上要优惠,在税收上要执行减免规定。另外,有关职能部门在工作中要多服务、少干预,以实际行动来减轻村里的负担。第三个方面是建立激励机制。发展经济,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各级党组织不抓不行,不尽力抓不行,抓不出成效不行的压力感、责任感。要把发展集体经济的实绩,作为衡量班子合格不合格、支部书记称职不称职的主要依据。
三是因地制宜,选准路子,创办实体。一般来说,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优势,切不能按一个方子“吃药”,既要注重本地的传统优势,也要从市场的需要出发,努力为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找到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大力引进、选育、推广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品种和特色经济作物,逐步推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活”的农副产品。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技术支持,着力扶持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增加财政收入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生产项目。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蔬菜基地、经济林果基地、养殖基地等,要尽力加以扶持,使其尽快形成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
班级:经济09甲
我对经济学的认识
作为一名大学一年级经济学专业的新生,对于经济学这门学科,我尚不能讲出我对经济学比较精到的见解。在此,我来浅谈下我对经济学初步的认识。关于经济学的学科分类,就从宏观上讲,分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即我们现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经济史。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这个术语,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于1933年在《动态经济学中的传播问题与推动问题》一文中提出的,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立以1936年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为标志。起初,我一直以高中里我对经济学的认识来看待宏观经济学,我当时认定宏观经济学无非就是政府运用“有形的手”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弥补市场经济的弊端,来达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但是经过这一个月的学习,我认识到这并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全部,我理解到的这些只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小部分,准确地说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个内容。说到宏观经济政策,它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是宏观经济学中三大主要内容之一。宏观经济学还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在宏观经济理论中,我比较熟悉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当发行的货币大于实际生活中运行的货币时,物价水平就会升高,但是人民的收入却没有与之上升,相伴而来的是人民消费力水平的下降,企业生产受阻,为了减少成本升高和销售量减少的压力,一般企业不得不对内部进行人员的调整、删减,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率的升高,社会压力不断加大,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停滞。这让我想到一个伟人,他在一个社会大萧条时期开创了一条创新之路,使国家走出了低迷的时期,他就是——美国第42届总统比尔·克林顿。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非常不乐观,虽然80年代时期在里根总统的执政下,美国经济有些许起色,但美国还深陷在滞胀的泥潭之中,一直踯躅在“三高三低”的“死胡同”中。“三高”即高债务、高外贸赤字、高失业率。“三低”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下降、工业生产下降、竞争力下降。到了90时代,当克林顿上台的时候,他批评了前几任总统的经济政策,自己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走出了“第三条道路”。他 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的政府,又反对过度干预的政府。他熟练地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的理论综合地运用起来,使美国经济走出了困境,出现了经济高增长率、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好气象。说到宏观经济学,相比大家都会想到微观经济学。如果说宏观经济学是相对国家与政府而言的,那么,微观经济学就是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等。在商品和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不同的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到的商品中获得最大的效用和满足。因此消费者的选择商品的行为必然影响到商品价格的波动,而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产品的重要信号,而产商又是商品的供应者,他的目的是能够通过最少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厂商的这种生产方向又间接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变动,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个人及家庭收入水平。产商和消费者的这些选择通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来协调。由此看出,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失常如何通过调节个体行为来取得资源的优化配置。说到这个,这让我安利公司的销售方式。我曾通过我妈妈的朋友的介绍去参加了一场安利公司一些成功的营销人员的讲座。他们所讲的一个共同的话题是一个商品的营销方式——耶格系统。它分析了当代社会的收入等级差距,把社会成员很通俗地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老板和打工仔。无论你的职业是多么高级,当你的头上永远有个上级压着你,你的身份永远都是一个打工仔,实际上你并不是为自己工作,而是为老板工作,你的工作时间永远不会和收入成正比,这是中国目前的经济收入状况,也就是说,你工作的再久,你的收入永远不会多过老板。因此,只有自己翻身做老板,才会带来个人收入的真正增加。进而,他们会这么一步步将你带入他们的思维中。他们分析道,基于这种社会情况,耶格系统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生财之路。它的这个系统是这样运作的:首先,一个人只需要交纳少量的资金给运作这个系统的团体或者个人,你就可以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你可以获得向其他人(也包括自己)推销这个系统中指定销售的任何产品的权利。当你推销出或自己购买价值为A(A大于N,N为一个固定的常数值)元的产品,你可以获得3%的回馈,当你推销出或自己购买价值为价值为A+1200元,你可以获得6%的回馈,你推销出或自己购买价值为价值为A+2400元,你你可以获得9%的回馈,因此你花钱的同时在赚钱。与此同时,你可以在你的销售范围内构建个圈子,举个例子,以你为起点,你可以把你的营销范围定为两个人,然后由这两个人在拓展到四个人,再由四个人拓展到八个人,前一个人可以从后一个人的获利中获得X%的收益,因此个人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必定会把销售产品的范围扩大再扩大,因此,在这个系统中,产品得到非常理想的销售,同时个人也得到比较优厚的收入。这也就是安利公司如何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来调节市场机制以及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将有利的方面向自己这边推进。当然,我这里讲得不是这个系统中全部的内容,但也是这个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至于政治经济学,我也略微了解了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说到计划经济,想必大家会想到列宁时期在苏联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和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这两个都属于计划经济,但是在一定时期,这两种经济模式都出现弊端,导致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各地起义不断,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就战时共产主义来说,它是对当时面对国内战争和国际战争的苏联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战时共产主义主张实行粮食收集制,所有粮食都应充公,来缓解战争对国家军队带来的粮食问题,同时它规定禁止商品自由流通,一切商品活动由国家统一安排。在那个战争年代,这种模式对集中兵力对付敌军确实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但它也只适用于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时刻。当苏联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后,国家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振兴苏联的经济,从落后的农业过走向工业国的道路。这时候,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就显露无疑。人民要求的不再是打赢战争,洗雪国耻,他们更向求得温饱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列宁必须走出另一条新的经济道路,就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相当于市场经济,符合当时苏联的国情,对当时的苏联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经济模式在斯大林时代被抹杀掉了,斯大林的独裁统治和高压政策使苏联走上了经济发展道路的极端,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通过指令性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虽然这种经济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独裁性,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使苏联进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世界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这种发展方式限制了市场的自由发展,导致社会发展极度不平衡;也使个人崇拜和家长制盛行一时。这些都是计划经济,但是这些计划经济并不是马克思所提倡的计划经济,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的提出如何实行计划经济,但是它的经济学原理至今没有被查漏出什么错误的解释,马克思提出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仍然是经济学史上的宝典。
对于经济史,我想基本上大家都会在以前有所接触。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很曲折。中国是个非常重视农业的国家,因此商品经济在中国发展极其缓慢曲折。中国自古以来它的农业特征就是自给字组自足的小农经济,因此商品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能力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而小农经济是它的物质基础,因此历代君王为了巩固统治,他们必须把农业放在第一位,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到了明请,这种重农抑商的政策施放到了及至,闭关锁国、海禁政策等等一系列政策纷纷出台,这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讲。从文化方面来上讲,中国古代自汉武帝开始,思想大统一,独尊儒术。儒学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但是在孔子的思想中,他也是重农抑商的代表之一,因此在他的思想里,就包含着一种对商业的鄙夷,这对后人的思想影响很大,这种重农抑商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进入每个人的思想中。这是我大致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至于近代的话,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那种小农经济就开始在逐步瓦解,它是以家庭手工业的破产为标志的。各帝国主义通过侵略战争,纷纷在中国取得经济特权,这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为了富国强民,民族经济开始兴起,期间也得到过一端时间的迅猛发展,但是这种经济仍然被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重重压着,民族经济发展极其曲折艰难。直至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以及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的经济又开始走向恢复和发展。但是由于经验的不足和思想的偏差,人民公社、大跃进等违反经济规律的活动组织是中国的经济再次走向滑坡,直至经历十年文革。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是一个国家的新起点,它开启了一个国家民主自由的时代,改革开放的实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关键的一步,它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是中国在国际上的表现日益活跃,它是一个新时代的起点。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只有大力发展文化,才能使人民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也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十七大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具有较大差距/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对发展文化产业作了着重强调。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乃至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明确。/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党和国家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认为,根本性的原因有三条:首先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消费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举世瞩目。抓好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现代服务业,推动文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再次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仍是一个弱国。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绿色产业,具有文化资源可以反复利用、环境污染较小、容纳大量劳动力,以及高科技与文化相结合这些优点,使得它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高度重视、大力发展,成为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很多经济学家断言,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阳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扩大社会就业、推进文化事业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崛起跨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 , 是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 “21 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 “ 朝阳产业 ” 或 “ 黄金产业”。/
从总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方面看,几十年的建设已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突出地表现在 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文化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加快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步伐,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二十多年来经济改革的成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积累了市场运作的许多经验。三是我国丰富的历史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准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文化资源的积累极为丰厚。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并加以产权保护,可以使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时还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培育,一个庞大的文化需求市场正在我国形成,新的文化消费浪潮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到来,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方面看,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观念认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观念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文化产业既有精神属性,也有物质属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概念,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对区分。我们要确保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属性,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二是要解决好产业规模与自我发展问题。
关键词:循环经济,内涵,模式
1 循环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20世纪中叶, 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多起令人震惊的环境污染事件, 如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喉病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等。1962年, 美国生态学家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 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大量施用农药、化肥、杀虫剂等化学品的危险。1966年,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强调人类社会由“牧童经济”向“宇宙飞船经济”转变, 他指出, 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 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 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 肆意破坏环境, 地球这一封闭系统的资源将被耗尽, 地球就会走向毁灭。1972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梅多斯等人发表的《增长的极限》, 首次正式向世界发出了警告:“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 这个行星上的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这份报告被认为是第一次系统地考察了经济增长与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从此生态环境作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要素而引起全世界的注意。
在人类自豪地把科学技术作为征服自然的利器, 把自然界当做取之不尽并可肆意挥霍的材料库和硕大无比可以乱掷污物的垃圾桶时, 也终于招致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面对严酷的现实, 人类社会该怎样发展, 经济还要不要增长?如何增长?经过多年的思考和争论, 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女士担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提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 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并对其做出了界定:“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之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口, 它特别强调当代的经济还需要发展, 但这种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当代经济的发展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前提。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内涵不断提升、认识不断升华、重点不断调整的必然结果。可持续发展首先表现在对于环境污染的控制及后续的预防努力上, 带有强烈的 “末端治理”特征。后来, 在20世纪70年代, 又进一步转向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大多数化学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汞、铅等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尽管如此, 全球环境恶化速度加快, 气候变化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控制, 并且由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到来, 使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被尾随而来的资源耗用的数量上的扩展所抵消或吞没, 这种“反弹效应”使全球能源资源的消耗速度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降反升。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再次深化, 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 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最终风险可能来自于生态的失衡。
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人们应根据可持续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弗雷德里克在《人类需要多大的世界》一书中指出, “远在我们耗竭资源之前, 由于人为物质流的影响, 生态反馈的综合作用将威胁自然、人类甚至经济增长”。那些没有进入经济系统或者由经济系统排出却不再返回的物质堆成了垃圾山, 成为生态系统的“肿瘤”, 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则经过自然或人工的迁移进而引起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应对生态失衡的最终诉求就是, 在对生产环节进行持续改善的同时, 还要加强消费环节的控制和废弃环节的循环利用, 以提高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率, 并降低人类社会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需求。
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表明, 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 对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这是自然循环过程极限和作为自然组成部分的人类生理极限所决定的。人类要继续发展, 客观上要求我们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循环经济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
2 循环经济的界定
循环经济这一概念,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探究和实践, 目前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在广义上, 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即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因此, 在广义的界定上,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它要求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自觉遵守和应用生态规律, 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 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广义的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在狭义上,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废物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来推进经济发展, 实现环境保护。通过废物资源化发展经济, 相当于“废物经济”、“垃圾经济”范畴。它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的管理调控, 是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狭义的循环经济强调以物质流管理方法为基础, 依靠科学技术、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调控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流动方式和效率, 将“资源—产品—废物排放”这一传统的线性物质单行道 (one way) 流动方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 其过程的重点放在对废物这一环节的封闭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上。
无论上述哪种界定, 循环经济倡导的都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 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流动模式。也就是说,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
3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 (circular economy) 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性 (closing materials) 经济、资源循环 (resources circulate) 经济的简称,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的, 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和无害化”为原则, 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3.1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循环经济的内涵
追根溯源, 人类是在自然界存在适合于其生存的环境条件下才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生产活动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循环交流, 其目的是使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下去。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 人类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自然阶段、征服自然阶段和协调自然阶段。
(1) 崇拜自然阶段——人是被动的, 以自然为中心。
这主要发生在从原始社会时代的被动依赖自然到16世纪农业时代的主动适应自然并对自然有些许改变的漫长时期。在此期间, 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 原始人类在生产过程中软弱乏力。因而对自然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态度, 人类对自然的理解更多的是受神的力量的支配, 无法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争, 便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的顶礼膜拜之情。到了农业时代, 人类日益摆脱大自然的桎梏, 对自然的能动作用不断提高, 但自然仍处在绝对中心地位, 此时人类社会追求的发展实质上只能是生存, 表现为对自然的一种盲目崇拜和屈从。
(2) 征服自然阶段——人是主动的, 以人为中心。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16世纪后工业文明的狂热征服自然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18世纪中叶, 人类发明了机器, 开始用自然力代替人类的肌肉动力, 在更高效率地利用土地获取食物的同时, 从自然界更大规模地、更高效率地索取物质资源并对它们进行加工和制造, 生产更多的工业消费品。在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优越的生活的同时, 也使其对资源的无序开发和抛回自然界的废弃物按指数形式上升。其直接后果是, 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
(3) 协调自然阶段——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现实要求。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对待自然的态度做一次全面的反省:人类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 才能维护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 人类应当既注意代内需求, 也应当关注代际公平, 与自然界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求得“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目标。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人们产生了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
3.2 从科学技术范式的变迁认识循环经济的内涵
从科学范式的角度看, 循环经济实际上是基于技术范式革命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 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这是基于微观技术的定义。在宏观上, 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 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
农业经济社会的技术范式核心是劳动力与土地简单结合的以采集、种植和养殖为主, 以手工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小规模生产。其生产过程基本不产生“三废”, 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
工业经济社会的技术范式复杂得多。其技术主体由劳动力与机器设备相结合的大工业体系替代了劳动力与土地的简单结合。生产过程的基本特征是以化石能源消耗为基础, 从自然界开采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多次加工形成各种各样的复杂产品。
工业经济社会中, 工业技术和产品大规模渗入到农业领域, 使农业的技术范式也发生了相应变革。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化肥、农药、机械设备等工业品。于是土地和劳动力的生产效率都大大提高了, 但同时也给土地和水资源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污染。伴随人口增长和农业机械的使用, 人类开垦荒地的能力提高了, 但自然生态却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
在工业生产领域, 动力主要由化石能源燃烧来提供。这种以耗散方式消耗、在短期内不可能循环的能源消费, 向大气和环境中排放出各种废气;各种物理和化学的生产过程都要用清洁的水作为冷却剂或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载体, 使得清洁的水资源日益减少;大量矿山的开采使得植被锐减;人口的膨胀使得城市云集, 工厂和住宅不断侵吞有限的可耕地。
循环经济的技术主体要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 增加反馈机制。在微观层次上, 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 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 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在宏观层次上, 要求整个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 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 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害处理。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 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手段, 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这实质上是在技术范式革命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3.3 从经济发展模式认识循环经济的内涵
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 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它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 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 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第二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它开始注意环境问题, 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 后治理”, 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 治理成本高,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在对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过程, 最终实现“最佳生产, 适当消费, 最少废弃”。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 更是一个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进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根本出路之一。正确理解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至关重要, 它关系到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是党和国家经济主流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周宏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创新[EB/OL].ht-tp://www.cciced.org.
[2]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发展释疑[EB/OL].http://www.cciced.org, 2005-02-20.
[3]张扬, 等.循环经济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5]齐建国, 等.中国循环经济的实践问题[EB/OL].ht-tp://www.cciced.org, 2005-03-05.
一 加快转变的关键在“加快”
2010年2月3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同志就深刻阐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他强调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明确地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在“加快”上下功夫。为何要在“加快”上下功夫?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国内外矛盾的需要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国来说十分必要
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决定性基础,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已经实现了国家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的巨大突破,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积累了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推进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现存问题的关键,是现阶段最为重大的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被动转”到“主动转”再到“加快转”反映了我党对现代化阶段的敏锐洞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航船的战略抉择,也说明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日趋成熟,更加科学,也表明了我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紧迫性、机遇感进一步增强,勇气和信心更加坚定。
总之,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加快转变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自觉转、主动转、加快转,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努力顺应大势,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坚定不移地打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硬仗,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务求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二 加快轉变的主题是“科学发展”
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就说明了科学发展观已正式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统领我党今后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在十八大报告的第四部分又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这也就是说,我国今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工作都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尽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才能把握住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五个方面工作的关键,主攻方向,战略支撑,战略基点和重中之重等,从而使转变既能突出重点又能使各个方面协同并进,保持均衡;使转变既好又快,既保证质量又突出效益;使转变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活力;使转变的成果惠及到更多的百姓。
三 加快转变的目标是达到“五个更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当代中国而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它关系到人民未来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的好与坏,关系到人民是否能得到更多的实惠,能否更幸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什么,怎么变,变向何处?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使人民最满意,这既是人民所关心和期待的也是我们党通过转变所努力和希望实现的结果,因此,我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理想目标可概括为“五个更加”。
1.更加均衡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通过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最终实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更加均衡。
2.更加创新
经济有后劲,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是关键,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全社会的力量凝原到创新发展上来,我们的将来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会更加创新,创新能力会更强,创新成果会更多。
3.更加绿色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就会降低消耗,降低污染的排放;通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转变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通过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 环境恶化趋势,就会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在旅游产业,文化产 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绿色”产业方面下功夫,就会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使我们的明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使我们的众多产业,我们的生态和生活空间更加绿色。
4.更加惠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心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通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通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一系列社会建设工作和惠民政策就会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5.更加美丽
【经济发展的认识】推荐阅读: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认识10-02
微观经济学的认识11-27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09-29
对经济法的认识与思考10-27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12-18
经济发展的特点10-19
经济发展的过程11-12
经济发展的挑战11-16
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12-17
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