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精选13篇)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企业不仅仅是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体,企业作为是社会的细胞体,还是社会整体财富积累、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这三重底线,需要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环境等一系列对象负责。简单说,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表现为关心员工成长、对消费者权益负责、关注环境保护、救助社会中需要关心的群体等等。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八大标准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任玉岭建议,应从以下八个方面来确立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
1.明礼诚信
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责任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诚信缺失正在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营,由于企业的不守信,造成假冒商品随时可见,消费者因此而造成的福利损失每年在2500―2700亿元,占GDP比重的3-3.5%。很多企业因商品造假的干扰和打假难度过大,导致企业难以为继,岌岌可危。为了维护市场的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企业必须承担起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社会责任。
2.科学发展
企业的任务是发展和赢利,并担负着增加税收和国家发展的使命。企业必须承担起发展的责任,搞好经济发展,要以发展为中心,以发展为前提,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扩大纳税份额,完成纳税任务,为国家发展做出大贡献。但是这个发展观必须是科学的,任何企业都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也不能只顾局部,不顾全局,更不能只顾自身,而不顾友邻。所以无论哪个企业,都要高度重视在“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特别紧缺的国家,企业的发展一定要与节约资源相适应。企业不能顾此失彼,不顾全局。作为企业家,一定要站在全局立场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节约资源。并要下决心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要响应中央号召,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以保证经济的运行安全。这样,我们的发展才能持续,再翻两番的目标才能实现。
4.保护环境
随着全球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大气、水、海洋的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面临危机,森林与矿产过度开采,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环境问题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一定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维护自然和谐的重任。5.文化建设
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与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特别是公共教育,对一个国家的脱除贫困、走向富强就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医疗卫生工作不仅影响全民族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社会劳力资源的供应保障。文化建设则可以通过休闲娱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我们的国家,由于前一个时期对这些方面投入较少,欠债较多、存在问题比较严重。而公共产品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固然是国家的责任,但在国家对这些方面的扶植困难、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分出一些财力和精力担当起发展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建设的责任。
6.发展慈善事业
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还存在很多困难。特别是农村的困难就更为繁重,更有一些穷人需要扶贫济困。这些责任固然需要政府去努力,但也需要企业为国分忧,参于社会的扶贫济困。为了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我们的广大企业,更应该重视扶贫济困,更好承担起扶贫济困的责任。
7.保护职工健康
人力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健康和确保职工的工作与收入待遇,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为了应对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也为了使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企业必须承担起保护职工生命、健康和确保护工待遇的责任。作为企业要坚决作好尊纪守法,爱护企业的员工,搞好劳动保护,不断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和保证按时发放。企业要多与员工沟通,多为员工着想。
8.发展科技
当前,就总的情况看,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较差的,资源投入产出率也十分低。为解决效益低下问题,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煤、电、油、运的消耗,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尽快改变技术落后状况,实行了拿来主义,使经济发展走了捷径。但时至今日,我们的引进风依然越刮越大,越刮越严重,很多工厂几乎都成了外国生产线的博览会,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确没有引起注意。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引进技术的的消化吸收和科技研发,加大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努力做到创新以企业为主体。
二、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立白集团是国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典型优秀案例。从企业文化来看,立白人有“一、五、十”文化: 一个经营管理总要求:改革 创新 快速 高效;
五个“立”核心价值观:立信、立责、立质、立真、立先; 十颗心:爱国心、感恩心、亲缘心、分享心、利他心、包容心、简朴心、平常心、自省心和自信心。
立白集团日常的工作和企业运行都是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发展中的立白积极履行着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关爱民生、匡助教育、周济孤贫,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的心态回馈社会,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关心弱势群体,坚持服务社会、承担责任,为国家解决数十万人就业,累计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两个亿,2015年央视大型公益节目《出彩中国人》的爱心公益支持伙伴中就有立白集团的身影。而最近,也不断推出立白公益跑、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立白幸福包等公益活动,取得了不俗的社会效应。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现社会正义对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影响深远
公正可以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具有某种稳定的秩序, 使主体的积极性、劳动效率提高, 使主体的人格和智能得到完善发展。相反不公正、不平等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存在, 将使社会心理失衡。当社会成员在巨大差距面前, 感受不到实际利益及其他社会利益的改善, 尤其是面对着机会不均等前提下造成的巨大收入差距, 人们感受到的不是公正, 而是强烈的公正失落。在社会层面, 就有可能危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在经济层面, 将使经济活动的多数主体的积极性受挫折, 从而影响社会生产率, 影响经济增长。
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优良道德人格的形成和社会公德的培育
公正的社会秩序是道德人格优化的基础。因为它肯定人格平等, 承认人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同等的选择机会, 从而有利于确认人格尊严, 养成人们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 使人们在享有自由选择权利的同时, 自觉承担选择的后果。社会正义赋予人们道德选择的自信与自尊, 从消极落后的道德人格中解脱出来, 形成适合时代的新道德人格。同时, 公正的社会秩序对道德人格的形成还具有强大的示范、引导作用。这种作用与“教化”不同, 是平等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 而不是单向的“灌输”和居高临下的指教。同时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培养。首先, 社会正义是培养优良社会公德的前提。人们恪守公德规范是以获得正当的社会地位和利益为目标的。如果缺乏公正的社会环境, 恪守公德的人的正当利益得不到维护, 他们就会产生道德心理失衡, 长此以往, 公德规范就失去了社会基础。其次, 社会正义是社会公德得以发挥作用的保证。社会正义的核心是社会价值的合理分配, 保证任何履行公德、遵守道德规范的群体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公正不仅体现为机会均等的起点公正, 还包括过程的公正和兼顾结果的公平, 它既保护抓住机遇者的利益, 同时对未获机会者和竞争失败者也给予一定的资助, 使他们不因失败而失去人格和作为人的尊严, 让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对社会产生认同感, 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公共道德。
三、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人类对公正的追求过程就是人类社会由落后到发达, 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发展过程。公正的实现过程, 也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开辟新的道路,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外部环境, 并决定着人全面发展的程度和最终目标与归宿。实现社会正义, 归根结底是解放人、实现人的价值, 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利创造性的问题。社会正义的运行机制就是充分利用人性和规范人性来运作的, 它既对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又要求相应的人格来作为建立和实现社会正义的基础。因此, 实现社会正义, 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社会正义能激发社会活力, 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任何社会都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 每个社会成员均具备一定的潜能。社会正义保证每个成员的平等权利、自由权利、实现机会平等、社会调剂和按贡献分配的原则, 以激励每个成员进行广泛的社会合作, 最终将社会和社会成员的潜能有效地释放出来, 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从而也不断推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社会正义能保证人人共享社会财富, 使每个社会成员普遍受益, 从而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社会发展的成果, 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 应当具有共享的性质, 即随着社会的进步, 每个社会成员的人格尊严应当更加得到保证, 每个社会成员的潜能应当得到不断的提高, 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应当持续得到满足。社会正义是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一基本宗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实现社会正义, 不仅每个人的尊严及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而且通过社会正义使社会和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 为人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等崭新观念的形成提供物质保障。3、社会正义为人的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天地。标准统一和机会均等是社会正义的重要内容和原则要求, 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享有法定的平等权利, 防止一部分人享有特权和另一部分人被非法剥夺权利, 并且激励每个公民正确使用平等权利, 积极劳动, 努力学习, 掌握各种技能, 发挥自己的潜力, 拼搏上进, 并鼓励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 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在现有社会条件下, 使每个人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最后, 社会正义为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境界, 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这种真正实现了的人的自由个性, 是以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转变为“自由人联合体”为前提的, 其社会基础即在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而社会正义, 不仅能保证为人的发展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食粮, 而且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协调一致, 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摘要:正义就像自由、平等、权利一样重要的概念。“正义观念本质上是一种规范的概念, 是一种指导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应然性概念。”[1]人们一般把正义理解为人类社会中比较合理的正当的行为或形式。正义作为评判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而指导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正义是一个古老的重要话题, 在当代社会, 也还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正义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当今国际形势变化巨大,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迫切需要正义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针对正义问题的探讨, 就无疑显得非常重要非常迫切。
关键词:正义,公正,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云龙、张妮妮:《民主·自由·人权·正义》,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8年8月第1版。
关键词:党员修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权力观
2013年3月3日全国政协会议开幕,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做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回首过去5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中央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有效地避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因巨大的外部冲击而出现大的波折,实践证明这些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我们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更加努力做好工作,加快解决这些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问题的存在而暂时无法得到解决呢?我认为根本因素是共产党员的修养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要处理、解决好面临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建设好我们的党,就必须加强每个共产党员的自身修养。
一、共产党员修养的内涵
“修养”即古人所谓的“修身”、“养德”,主要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及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求得学识、才干、道德、涵养等各方面的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古以来,修养就不仅对个人的成长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与社会的安定、民族的盛衰、国家的兴亡都有密切的关系。
1939年7月,刘少奇发表了一篇名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著作。1941年冬,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当时中央集体讨论决定了22个整风文献,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其中一篇。在这篇文章中,刘少奇认为:共产党员修养的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等。其中,刘少奇同志尤其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和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修养。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与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修养是统一的。一个共产党员如果没有明确而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没有正确而纯洁的无产阶级意识,要彻底了解和真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并使之成为自己的革命斗争的武器,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认为共产党员不但要在实践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而且要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也就是说,共产党员的思想意识修养要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共产党员加强修养的重要性
共产党员加强自身修养,首先是由党的性质、纲领、使命、奋斗目标决定的。其次,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要求每个党员都要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最后,新时期我们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党员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
现阶段,我国处于“十二五”规划中重要的一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我们要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增长知识、才干。正如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指出的:“人们不但在和自然界的斗争中,而且在社会阶级的斗争中,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着人们自己。”“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
三、加强党员修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性
1.能够避免现实的政治危机
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新中国成立后是执政的必然要求。共产党员需要保持其先进性以获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是一个政党生命力的基础和可靠保证。
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事实,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政治生活表明,确实有一些共产党员放松了党性修养,执政意识淡薄了,理想信念动摇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能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要应对可能存在的政治危机,就必然需要提高共产党员的政治素养。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包括加强党性修养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及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党员由于其所具有的政治角色和政治主体地位,必然涉及权力问题。共产党员追求权力和运用权力受到什么是世俗政治的美德和政治生活中何种价值目标的指引,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判断,是共产党员权力观的核心内容, 它在行为后果上导致的两种极端情况就是民富国强或者祸国殃民。共产党员的权力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力,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一个基本标尺,是共产党员能否保持先进性的关键和要害。只有共产党员提高其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从各方面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3.能够完成政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立党为公的宗旨,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执政为民的理念,中国社会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召唤及中国共产党履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存在的合理性和执政的合法性的根据和标尺。
共产党员必须成为能够担负起政治使命的人。刘少奇认为,共产党员要真正担负起政治使命就必须确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党人的方法论,这是党员修养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他认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更快地实现。这就是我们的理想。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先进性,既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又要脚踏实地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工作。
四、结论
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成绩来之不易,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这是党中央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过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能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避免现实的政治危机,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政党的历史使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旷为荣.《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03).
[3]任晓伟.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03).
[4]康厚德.三十年来关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研究综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摘要:本文介绍企业文化的内涵、基本内容,论述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及其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与管理
近年来,关于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影响的研究已经得到了管理界的普遍关注。美国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通过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的跟踪考察后,联合撰写了一份报告,他们写道,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着企业文化,这些一流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更有学者预言,企业文化在未来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包括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等的总和。同时,企业文化还是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沉淀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
二.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
(一)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包括企业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企业器物(企业产品、企业生产资料、文化实物)、企业标识(企业名称、企业象征物)。
(二)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人只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中层企业文化,以动态形式作为存在形式。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民主、企业文化活动、企业人际关系等。
(三)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它是一种以意识形态存在的深层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及企业道德等。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意义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共同的利益的组成体;是企业对内、对外的意识与思想;是企业对外合作的思想哲学;是企业所有内部管理与外部文化、业务体系等方面的总的指导思想。
对企业内部而言,企业文化建设首先是以一种企业精神是增进企业内部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了企业精神,才继而谈规章制度建设。企业精神——归根到底,就是存在于企业全体职工中的理念意识。只有整个企业的职工形成团结向上的精神,加强团队意识,企业有才感召力,才能在实现企业价值中充分发挥个人价值。这种企业情感必定能形成强大的工作动力和献身精神,也必定能塑造出一个团结、奋进、向上的集体形象,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企业强大的执行力。
对企业外部而言,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形象、企业品牌的关键成份。企业文化还有一种效应,即试图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使这种环境有利于巩固和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虽然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发展更多的项目,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企业品牌。只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品牌,我们才能把企业继续扩大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1.导向作用。
企业的管理理念、规章制度、企业精神、行为规范等能引导员工的行为取向,能把企业员工的行为动机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为解决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等,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企业目标是引导员工统一行动的一面旗帜,使广大员工明了企业追求的目标,也就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并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和奉献。因此,在制定企业目标时,应该融进企业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就感。
2.约束作用。
当企业中个别员工的行为与企业中约定俗成的东西不一致时,这种氛围的感染力便会对他造成一种压力,使他不得不与大多数人趋同,进而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以达到与企业整体环境的协调一致。
3.凝聚作用。
从企业的各个方面,将其成员团结起来,形成一种向心集中、聚合、凝结的合力。
4.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员工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渴望得到精神需要的满足。员工作出较大贡献和业绩时,企业应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通过树立榜样,立典型、评先进、营造良好的企业风气,有利于对广大员工形成深刻而持久的激励作用。
5.调适作用。
它可以为企业员工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功能和能力。
6.辐射作用。
企业文化不仅在本企业发挥作用,而且还不断向社会发散和辐射各种企业信息,使人们对企业的名称、标识、产品、服务等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有助于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美誉度和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1.企业文化能形成先进的企业理念
先进企业文化在提炼核心价值观时,应该以企业发展的现实阶段为背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为根据,努力使企业的价值观切合企业实际,显示企业个性,反映企业特色。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它的灵魂,是一种理念力。这种力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成败,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决定着企业的品味、品格和文明程度。
2.企业文化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
俗话说: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有人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概括为七大要素:真实稳健的财务状况,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平公正善待员工,激励员工开拓创新,这七大要素无一不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直接相关。
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要使企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并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素。谁掌握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谁就能掌握企业建设的主动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企业要想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金法.经营管理[J].中国新闻传媒集团出版,2005,(3).
企业是以盈利为主的经济组织,企业是以人为本,而理念,是一家企业的灵魂。
企业理念是企业在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过程中,员工自觉实践的信念,从而达到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进步的团体精神。
企业理念必须遵循人本原则和市场原则。
人本原则即是以人为中心。企业必须将理念当作一种管理工具来应用,来达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根本目的,企业理念的有效实施,将会使员工得到尊重和信任,使企业拥有一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企业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而简洁、清晰、新颖的体现顾客需求和竞争要求将更会深入人心。
本公司的理念是“责任、执行、服务、团队”,即是公司要求员工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执行力和高度的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
“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马克思主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这是江泽民同志2001年8月31日与军队高级干部研讨班学员座谈时,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所做出的深刻阐述。深入研究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巨大变化,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三个代表”这样一个伟大思想理论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是终极的真理,而是发展的学说。它始终同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战斗旗帜和指导思想。
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都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诠释,都针对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进行“改良”和发展。
例如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导师列宁同志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入研究了当时俄国的实际情况后提出的观点,进而建议了社会主义的苏维埃政权。
而毛泽东思想是以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丰富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但是,随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理论跟当前的社会形势都有了一些不“兼容”。特别是在 20世纪,社会主义经历了波澜壮阔、大起大落的曲折发展过程。20世纪 50年代之前社会主义经历了发展的辉煌年代。但从60年代起,高潮转向低潮,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变,出现了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这些国家的共产党纷纷下台,失掉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纷纷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社会主义大挫折和历史大倒退。这一残酷的事实引起了我们的深深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再发展。
二、的实际国情
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科技革命化以及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渗透的一系列重要趋势日益清晰,世界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变化,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使我们党面临着巨大的新考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开创了社会主义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国际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地位更是如日中天。
但是我们也跟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果用原有的理论来解释并指导实践显然已经跟不上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就急需一个新的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
三、“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的必然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个必然的过程,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结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过程,是这一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应对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制定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战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这一理论产生的现实基础;在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必然要解决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逻辑基础。
国际的社会风云变换的同时,我国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活动领域;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群众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我们党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党的十五大以后,江泽民同志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进行了大量调研,与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探讨党的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探索和解决与此有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样,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油然而生。
江泽民指出:“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现在我们对于舞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然而舞蹈又有怎么样的特征呢?据了解它有律动性, 动态性、强烈的抒情性、虚拟象征性、造型性。律动性主要源于人类生命灵性并与之同在的那种震颤。它有弱、有强、有柔、有刚、有弛、有张、有涩、有畅。它就是律动。动态性舞蹈艺术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动态性。所谓动态性, 是指舞蹈以人体的躯干的和四肢做主要工具、动态性、强烈的抒情性、虚拟象征性、造型性。强烈的抒情性表现在, 舞蹈是人类感情最集中、最激动时的表现形式。人的形体动作能抒发最激动时的心态, 表达丰富的内在感情。造型性的特点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有序, 二者皆美。它能充分展现人体线条和动作的美, 集中反映内在的神情。
二、合理开发情商智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各种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人们思想的日益开放和对艺术观念的不断转变等, 使得艺术教育蓬勃的发展着, 当然我们今天所要谈及的舞蹈艺术教育也是这样的发展着的。在了解了舞蹈的含义以及舞蹈的主要特征之后, 我们分析一下, 舞蹈艺术教育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们先看一下舞蹈艺术教育在儿童时期有着怎样的教育意义。第一, 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 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 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 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此外, 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 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 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 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 耐力和灵敏度, 并增强体质。因而, 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第二, 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三、全民提高文化素养
舞蹈艺术在当代越来越受家长们的喜爱, 因为它不仅可以塑造孩子的体型还可以提升孩子对美的得认识, 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体力等, 肢体的协调能力也是锻炼孩子的一个方面, 他还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理, 舞蹈艺术真的很重要。舞蹈艺术教育是美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改善我们民众素质的很重要的方式, 就像广场上老爷爷老奶奶们跳的广场舞, 虽然动作不是很花哨音乐不是很流行, 但是那是一种对不老的抗争, 那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多么体现我们当代老年人对生活的态度啊, 不服老的的精神, 舞蹈是一种无国界, 无歧视, 无偏见的艺术, 从它的产生我们就可以知道, 它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中产生的, 来寄托人们的喜怒哀乐, 一种生活期望, 早在远古时代, 驱鬼舞, 祭神舞一系列舞蹈的出现, 就表现着人们对舞蹈艺术的应用, 从宫廷乐舞的出现, 我国国内各个地区所特有的本地区的舞蹈像胶州秧歌, 云南花灯舞、藏族舞、蒙族舞、山西小花戏、新疆舞、傣族孔雀舞……国外的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等各种舞蹈的出现, 舞蹈在我们身边丰繁多样, 又影响深远, 这就是舞蹈的魅力。舞蹈艺术教育在中小学中的意义, 通过舞蹈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智力的发展, 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使他们的感情得到正常的宣泄;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健美他们的体魄, 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感觉, 提高其精神境界, 促进其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手段, 从而使生活变得更加有情趣和有品位。对于青少年渴望交流情感、建立友谊、扩大社交、了解社会、健康体质、娱悦身心, 舞蹈艺术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舞蹈可以使青少年学生感受和发扬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 有助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培养;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 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舞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可以加强他们的纪律观念;力量型舞蹈, 可以培养他们勇敢, 豪迈和进取精神;抒情型舞蹈可以陶冶他们的性情, 培养优美的情操, 在获得美的享受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力;舞蹈可以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 从而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智力;可以培养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习惯, 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舞蹈的节奏性, 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感受事物的有序性, 增强学习和办事能力。
四、结语
舞蹈以人体的躯干的和四肢做主要工具、动态性、强烈的抒情性、虚拟象征性、造型性。强烈的抒情性表现在, 舞蹈是人类感情最集中、最激动时的表现形式。人的形体动作能抒发最激动时的心态, 表达丰富的内在感情。造型性的特点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有序, 二者皆美。它能充分展现人体线条和动作的美, 集中反映内在的神情。艺术对于民族生活的最有效和最有益的影响, 还在于能够加强和扩张社会的团结。而舞蹈就是实现这种最有益的影响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摘要:舞蹈顾名思义手舞足蹈, 即“挥臂而舞, 踏地而歌”, 这是远古时代我们的先辈们对于舞蹈的定义。在逐渐的演变过程中, 对于现代的人来说不能说手舞足蹈就是舞蹈。因为, 舞蹈是用千姿百态的舞蹈动作为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 借以抒发感情。而人们欣喜或悲时, 所表现的动作, 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艺术舞蹈, 因为它只是一种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自然形态舞蹈动作。舞蹈用人体的肢体语言为表现手段, 在有节奏, 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畅的动作中表达情意。它是一种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
关键词:当今舞蹈教育社会角色,重要性,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程天心.《儿童舞蹈教育、创作经验谈》.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12月.
[2]主编江心.徐尔充.隆荫培.苏祖谦.《舞蹈知识100问》华乐出版社, 2001年7月.
[3]《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编写组人民出版社, 1978年9月.
[4]于平著.《舞蹈文化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
[5]《艺术特征论》汪流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6]于平著.《舞蹈文化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
[7]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4月.
[8]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4.1.
摘要:模拟面试在现今各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都被广泛应用,将模拟面试方法引入到社会工作教育中来,结合社会工作的学科特点、实践需要、专业理念、价值导向,探索挖掘出社工模拟面试新路子,对所教学对象更高效全面的掌握应用社工实践知识起到很大的作用,增加社工从业人员的求职成功几率,为社工用人单位选拔输送高素质社工人才开创良好模式。本文将结合社工教育中模拟面试的特点和方法,以笔者亲身实例来探究社会工作教育中模拟面试的重要贡献及发展方向。
关键字:模拟面试;社会工作教育;特色模式;重要贡献
模拟面试就是通过为求职者安排仿真的面试现场、正规的面试流程,让求职者亲身感受面试的全过程。模拟面试的整个过程力求达到真实面试的效果,面试结束后,面试官会现场为求职者分析其面试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模拟面试还会结合互联网推出的其他个人服务项目,如:简历指导、职业指导、职业测评等,让求职者现场感受超值的求职全方位服务。
一、社会工作教育中模拟面试的模式
(一)制定面试主题、招聘简章
既然是社会工作的模拟面试,就要和普通面试进行内容上的区分,主要分为社工专场面试和非专场面试,专场面试即全场应聘的职位数量恒定,全招同一样的岗位,以此来以统一标准衡量打分;非专场面试即模拟面试中应聘职位多样,按照不同工种职责兴趣分工,同学们进行自由选择。面试的主题和招聘简章依据不同情况分别定制,分工明确,高效便捷。面试的案例题目也选取的要切合社工实际,彰显社工精神。职位的设定也是紧紧围绕社工机构的需要而定,比如一线社工,实习社工,不同实务领域的项目专员项目督导主任、社工行政、人事岗等。
(二)分学生小组,进行团队与个人双向PK
笔者亲身的实例是老师讲15人平均随机分成了三个小组,每周由一个小组当面试筹备者,另两组的组员进行被面试被选拔,招聘的内容和简章都由面试小组团队协作商议,最后三周结束后,有一个团队面试筹划和成绩PK,每次模拟面试则有个人的竞聘,双向比拼,交流经验心得。
(三)互换身份招聘
三组成员都可以有当求职者和面试官的双重经历,换位体验,全方位学习,因为老师认为我们社工的发展路线要在一线社工经验充足后,逐渐走上社工管理岗位,所以要训练我们两种身份互换体验,这一点和其他的模拟面试有着相同之处。我们的面试中也融入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和结构化面试的精髓,学习着探索。
二、社会工作教育中模拟面试的意义
(一)面试技巧的成熟
在前两次社工机构非专场面试中,我分别应聘的是人力资源助理和广告人岗位,第一次面试中准备不充分,不论从着装还是现场面试发挥上都很生疏,二轮推选胜任人中我被推出,大家认为我有相关专业的经验和知识所以推我,整体面试中我的发挥没有技巧和亮点。到第二次面试,经过总结反思与准备,求得了广告人一职,二次面试中第二轮无领导小组讨论,我发言较积极,但是当和同组的成员意见产生分歧时,我没有足够说服力去让整个小组坚持我的答案观点,以至于后来阐述了整体意见,听过老师的讲解后,我明白了一定要坚持公正真实的价值观,不能隐瞒,以后遇到此类分歧讨论一定要运用技巧,让令人舒服的方式说服别人采纳你的正确意见。
(二)专业知识的成长
前两次非专场招聘,我都没选择社工相关岗位,因为考虑到其他行政管理岗位更适合自己以及对社工工作经验知识的欠缺,前两次巩固和提升了自身行政人事管理专业知识能力的增长,社工专业知识是在第三次专场招聘中得到了很大的积累提升,因为自己筹划准备整场一线社工专场招聘流程,也阅读了相关面试书籍与资料,每一道面试者的问题都是细致认真的从社工专业角度想出来的,借鉴以往的社工机构招聘,模拟面试实践之后收益颇丰。
(三)对社工机构工作的熟悉
所有的模拟面试,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到社会工作及求职的知识,在三次面试与被面试的互动中,这样的课堂学习放式我很喜欢,有实践的乐趣与针对性,经过老师的指点与自己的准备,现在对社会行政工作的理解与体会,真正能触及到了不再是空谈,而且这样社工机构的行政人事经验还能灵活运用到企业中,为我们的职业发展道路打下坚实基础。我学到了社工机构中人员的招聘面试,任用、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惩戒、薪酬等知识。
(四)组织策划能力的提升
我们组的成员吸取前两组的经验,借鉴他们的优势之处,摒弃缺点,综合老师的意见与指导,展开了一线社工的专场招聘,由第一轮的自我介绍现场问答和第二轮优胜劣汰后的剩余人员的自身优势阐述讨论组成,整个流程下来,熟知了基础的社工行政组织策划步骤与特点。
(五)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验
团队协作在整个招聘过程中至关重要,我们在前期的沟通策划中大家意见基本一致,提出要做一个专场招聘,我们各自分工准备,前期准备默契度很好,但在当天现场面试中,出现了一些配合失误,我们组员面试官的的评分差距过大,但是没有影响面试结果的公正性与真实性,以后一定要将这些细节前期约定好,以免出现现场手忙脚乱的局面。
三、社工工作教育中模拟面试的发展之路
(一)将其他领域面试的体系化精髓与社会工作的知识和用人需求相融合
這次本着亲身所学的社工模拟面试,其中借鉴了普通面试中的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分组互换竞赛制等等面试的优点,将这一套普适制度植入到社工教学中来,已经是社工教学中一个特色与新模式的初探,今后随着专业知识和教学模式的更加成熟,要引入更多的社工知识和价值理念,让学生明白,社工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中的社工岗位需要哪类社工人才,需要学习提高什么样的知识素质来夯实武装自己,让社工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双向收益。
(二)创新社工模拟面试的独特环节模式
不论什么时候,创新还是新事物发展立足的最好方法,要符合实际符合规律的良好创新,不要盲目、不理性的创新,社工教学中,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目标,把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等方法和社工诸多的互动游戏运用到模拟面试当中,丰富面试,多姿多彩,开创社会工作求职面试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全世界对于女性的压迫和歧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女权主义对体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这之前,研究女性参与运动的学术兴趣虽已日趋增长,但没有明显的或持续女权主义视角的关注。体育社会发展到今天,女权主义在体育社会的影响取得长足的进步,被束缚的女性正破茧而出,并谱写出女性特有的篇章。
一 运动、父权制和男性权利
摘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一般很少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客观、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就成为所有者评价企业业绩、评估财务状况和预测投资收益的重要资料,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会计工作涉及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是一项综合管理活动,为企业的科学管理、筹资决策、资金运营、利润分配提供重要信息支撑。
关键词:会计重要性
一、会计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为日常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在日常业务活动中,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取得、审核原始凭证,并妥善保管有关资料,保证原始资料的完整和准确,保证账实相符。会计人员应根据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及财务报表。并建立现金、存货等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根据市场现实情况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风险基金,为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客观、准确的会计信息。因此,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状况将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内外部情况的判断。
其次,有助于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及评价。例如可以利用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关指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利用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关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健程度、对债务的保障程度及企业的偿债风险承受能力;而利用企业的发展能力相关指标对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则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潜力。通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对策,有助于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发挥预警作用。
再次,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经营决策。会计人员通过对企业各项经营决策进行财务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充分及有用的信息,能够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掌握主动、抢得先机,并能有效的规避风险,以使企业能实现最大化的利润。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不仅要决定投资的对象、投资的金额,而且分析和衡量有关风险,才能做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经营决策。因此,决策者需要清楚了解投资项目的毛利率、投资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并且也需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流动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等信息,以确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承受能力,还需了解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反映企业的盈利及发展能力方面的财务信息。同时,决策者在进行决策中,通常会用到时间价值、本利分析等方法,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比较不同项目的投资收益,进而决定采纳或放弃某项投资,这些会计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有利于保证企业财务的完全、完整。企业拥有的现金、固定资产等财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最重要的基础,是企业获得利润、获取经济效益最根本的保证。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障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由会计人员进行记录,并根据耗用、损毁及贬值等状况及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以使会计记录与现有财产相符,防止企业财产流失。
其次,有利于控制成本,提高收益。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应根据成本预算及目标成本的规定,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各项业务进行监督、指导、协调和控制,保证成本预算和目标成本的实现。在成本预算和目标成本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在成本预算和目标成本的执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会计信息发现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在成本预算和目标成本的事后考核过程中,也需要利用会计信息分析成本预算和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并据此对有关成本单位和个人进行奖惩,以调动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会计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有利于建立健全激励监督及奖惩机制。人才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普遍提倡的管理理念。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监督及奖惩机制,无论激励监督还是奖惩机制都离不开企业会计工作的支撑。核算和监督是会计最主要的两个职能:一方面,会计通过准确的计量人力资源发生的成本及产生的价值,可以反映出某项业务及个人的经济效益。标准工时的制定和人工效率的衡量需以会计信息为依据,激励监督及奖惩机制的制定也需以会计信息为依据,会计人员通过核算成本和收人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是否到达预期目标,是否完成目标任务,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核算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规定审批权限和采购制度、检查应收款项的回收情况和费用的开支情况、分析成本的变动情况等,会计能够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和控制。利用会计信息能够客观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情况,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而且能使企业以战略发展为方向,克服短期行为。
其次,有利于优化企业人员配置和岗位安排。结合会计信息,企业能随时掌握各个部门和员工的业务执行情况,进而对人员结构、岗位安排及岗位职权及时进行调整,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和需要。例如,企业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实行目标考核,目标考核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经济指标,会计人员通过对以前年度的历史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层层分解企业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指标,制定出各部门和各员工的具体奖惩考核指标。会计人员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经济目标,在保证部门创收的同时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
打造民族商业品牌
也许,苏宁还被不少人定格在传统的家电连锁零售领域,孰不知苏宁已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信息化、数字化商业新模式。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苏宁已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商务部重点培育的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50位,品牌价值728.16亿元(2011年度)。
经过20多年的拼搏,苏宁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流通企业,国内首家IPO上市的家电连锁企业,市场价值位居全球家电连锁企业第二名。建立了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城市、县(县级市)、发达乡镇六级市场的连锁网络,在中国大陆300多个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日本东京、大阪等地区,拥有近1500家连锁店,2010年销售规模1500多亿元。
在实体连锁网络开发的同时,苏宁以“苏宁易购”为品牌,全面推进虚拟网上购物平台建设,为消费者提供快捷、优质的购物体验。到2020年,苏宁全球连锁店总数将达3500家,销售规模将达3500亿元:苏宁易购销售规模将达3000亿元,占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10%的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电子商务公司。
张近东深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与国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品牌企业的竞争上。作为行业领头羊,苏宁责无旁贷地担起了这一重任。
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民族商业品牌。2009年,苏宁先后收购日本上市公司Laox和香港镭射公司,成为业界第一个走出国门“吃螃蟹者”。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告诉记者,日本Laox创建于1930年,诞生于日本最大的电器街——秋叶原,巅峰时期店铺达150多家,销售额雄居第二。然而,自2000年以来,由于推行激进扩张政策,导致Laox连续9年出现亏损,其在日本业界的排名也滑落至第10位。
孙为民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前提是尊重市场规律和竞争规则,以人为本,将个性化的服务,优质的产品传递给全球消费者。苏宁即是如此。苏宁收购Laox,使该企业的发展再度逢春,对消费者、投资者都尽到了应有的责任。
同时在国际化进程中,苏宁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企业不断前行。
彰显企业社会价值
“苏宁去年纯利润40.12亿元,利税总额达到73.62亿元,员工工资同比增长22.7%,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超过企业纯利润,各连锁店的房租超过纯利润。苏宁员工总人数超过16万名,先后吸纳了数千名大龄下岗人员、近万名农村劳动力和2万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多年来在各类公益行动中累计捐赠7亿多元。”张近东这样告诉记者。
张近东认为,苏宁更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服务上,服务是苏宁的惟一产品。
孙为民告诉记者,苏宁内部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跟上游供应商、跟竞争对手之间不允许谈矛盾,更不允许将矛盾公开化,而是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
孙为民说,家电连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曾经是一种“争利”的局面,苏宁率先提出为供应商创造价值的理念。把自己掌握的亿万客户资料以及对消费者消费理念和消费趋势的分析数据分享给供应商,来引领产品的生产和研发。
同时,对供应商实行包销定制,大单采购,让供应商零风险。另外,苏宁还对供应商开放自己全国的物流平台、信息系统与供应商进行对接,实现合作效益。如三星与苏宁每年的业务流量都在上百亿,但只需要1人负责对接,这是世界最先进的管理模式。
苏宁在发展过程中,既经历过行业发展的“蓝海”,也承受过“红海”,但一直坚守主业不断创新。
对于“蓝海”和“红海”,孙为民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说,行业的“蓝海”和“红海”变化无常,重要的是企业是否有方向,是否有活力,是否有创新。即使在某个阶段感觉这个行业已是“红海”,但通过努力创新,依然可以变成”蓝海”。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只是蓝海,也不可能总是停留在红海。蓝海和红海都是有周期性的,都是可以通过创新加以改变的。
2004年苏宁上市成功。如今,苏宁已是深交所的一个先进典型,也是中国证监会评选的先进典型。苏宁以大股东责任履行到位的实际行动,在短短七年的时间,对投资者的回报达到30倍。
苏宁善于创新,善于突破,稳健地、持续地引领着行业发展。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彰显企业社会价值,成就了苏宁今天的商业地位。创导“苏宁模式”
苏宁是社会的一个细胞,社会责任是这个细胞的重要基No
孙为民认为,对于零售行业来说,服务就是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最终落脚点。随着市场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优质服务的标准也不断提升。苏宁始终秉持“至真至诚、阳光服务”,”服务是苏宁的惟一产品,顾客满意是苏宁服务的终极目标”的服务理念,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挖掘消费者的需求,主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对苏宁来讲,2010年12月26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创建20周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苏宁以地域覆盖范围最大的一次公益活动庆祝创建20周年,宣布投入5000万善款启动全国感恩行动,通过各地的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帮助全国211个城市的低保户、五保户、福利院和孤独院的弱势群体,让他们安度新年。
张近东和公司高管自发组织,以个人名义认养西部地区贫困孤儿和资助西部地区贫困儿童上学。苏宁全国上百名社工代表举行集体宣誓,履行捐赠一天工资、参加一天社工活动的坚实承诺,弘扬“责任、奉献、希望”的苏宁社工精神,承担社会责任,传递企业爱心,为建设团结友爱、平等互助、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006年3月,苏宁发起“1+1阳光行——苏宁社工志愿者行动”,号召全体员工每人每年捐出1天工资用于慈善捐赠,每人每年奉献1天时间参加社工服务,首创中国先例,将公益事业长期化、制度化、品牌化推进。目前在全国组建了100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年平均参与人数超过15万。
张近东在苏宁成立20周年上说:“回顾过去20多年,有很多难忘的回忆、无数的感恩感念,惟独没多少清晰可辨的成功印记。相对于企业每个阶段的追求和目标,感同身受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苏宁20多年一路走来,不断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超越。展望今后一二十年,广大投资者、合作伙伴、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包括苏宁的广大员工,将依据国际大企业的标准,衡量苏宁企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未来的苏宁只有创造性地切合国家和行业的发展需要,引领性地促进社会和产业的协同进步,才能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向着世界级企业的目标迈进。”
1 目前企业政工人员素质缺失的现状分析
在现代企业的日常工作当中政工人员的个人素质水平常常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素质水平不高现象十分明显, 而要想加强企业政工人员的素质水平, 针对其素质缺失情况展开相应的分析将至关重要, 现就企业政工人员的素质缺失表现阐述如下。
1.1 缺乏奉献精神
在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当中, 政工人员往往对于一些简单的工作内容争抢着做, 而相对较为复杂一些的工作则常常推脱给他人, 无论是何事往往都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 完全没有将一名政治思想工作者的觉悟体现出来, 并由此也造成了企业内部之中的政工工作时常会显得完全没有说服力。更甚者, 普通员工看到政工人员在面对日常工作内容时都是这样的态度, 他们也便会采取更加消极的工作态度, 从而便会使企业内部的和谐性受到极大影响。
1.2 缺乏创新思维
针对绝大部分的政工人员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 通常均是针对传统工作方法的照抄照搬, 未能够依据社会的发展现状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因而也就造成了工作方法与态度严重的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 并且造成工作效率严重不足, 企业员工也将会逐渐丧失对政工工作的信心, 从而使得企业政工工作面临极大的隐患问题。
1.3 缺乏业务能力
在企业的政工队伍当中不具备扎实业务能力的政工人员常常难以深刻理解上级指示的重要内涵, 在传达精神指示或具体的工作内容时常常含混不清;在撰写报告以及讲话的过程当中, 时常会脱离于实际工作现状, 工作内容经常是泛泛而谈, 工作指导缺乏实践可操作性;在开展员工调查及政工教育工作之时, 也未能够从实际现状出发, 常常过于片面性, 不具备实际的作用价值, 使得政工工作的权威性逐渐丧失。
1.4 缺乏集体意识
大量的政工人员时常仅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对于政工工作将会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日常工作当中也仅是完成上级所指派的工作任务, 对于日常的政工工作及整体企业的长久发展未能够承担其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2 高素质政工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涵养
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必须要基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辅助, 企业的和谐发展必须要在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基础上, 不断增强政工企业的工作质量水平, 现已成为了企业发展、改革的头等大事。只有全面促进对政工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辅助他们积极掌握更加先进的思想政治观念及工作方式、方法, 方可促使企业的政工人员在思想上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应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引导其他员工转变传统的固化思想与错误观念, 从而给予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出和谐、健康的氛围环境。因而也就需要相关的企业能够不断增强政工人员的素质水平能力, 对此下文将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2.1 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
基于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相关企业的政工人员应当加强对党的先进理论的学习, 并利用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思想来武装自身的头脑, 借助于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引, 通过将国家法律规范作为纪律标准, 始终坚持人本思想, 一切工作均以员工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 积极维护集体及员工的利益诉求, 将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作为核心工作目标, 针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要能够以身作则, 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
2.2 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
企业的政工人员应当将自身的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 要时时坚持集体主义、利他主义, 开展日常工作要保持工作作风端正、无私, 提倡奉献精神, 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践行于日常的实际工作当中, 通过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示范楷模。只有如此, 方可确保企业员工能够更加积极地接受政工人员的思想指引。
2.3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面对日趋激烈化的市场竞争导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愈发严苛, 在某一方面能力突出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市场竞争需要以及长期的发展需求, 只有具备多领域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方可推动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因此, 企业政工人员除了本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外, 还应当加强对自身在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素养提升, 并以此来促进自身政工工作能力与效率的全面提升。
2.4 熟练的政工业务能力
企业政工人员的业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 能够对上级指示的核心精神思想准确领会, 同时应用简洁、准确的语言传达给企业员工;第二, 政工人员在撰写报告时应当确保内容明确、通俗易懂, 并且要基于企业的实际现状撰写, 切不可过分夸大;第三, 在开展员工调查及政工教育工作时, 应当基于一线基层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 了解员工的切身需求, 确保对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3 结语
总而言之, 企业要想取得长久、稳定、良性的发展, 就必须要加强对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在目前的现实生活工作中, 政工人员普遍存在着素质水平不高的情况。因此, 我们在开展具体的政工工作过程中, 应当以努力提高政工人员素质水平为着力点, 从而借此来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确保企业的政工人员具备了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熟练的政工业务能力后才能够实现对企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康妍.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企业政工人员的作用[J].现代商业, 2011 (8) :169.
[2]郝祥钧.企业政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J].商品与质量, 2015 (41) .
一、企业文化是什么..................................................................................................2
(一)企业文化的由来.......................................................................................2
(二)什么是企业文化.......................................................................................2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3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3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4
三、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及其特征..............................................................................6
(一)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6
1.凝聚作用.....................................................................................................6 2.导向作用:.................................................................................................6 3.约束作用.....................................................................................................7 4.激励作用.....................................................................................................7 5.辐射作用.....................................................................................................7 6.协调作用.....................................................................................................7
(二)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有的特征...............................................................7
四、企业文化的现实意义..........................................................................................8 感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论企业文化的构成、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张西建
摘要:该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文化的由来、定义、构成,以及企业文化的重要功用,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构成;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
一、企业文化是什么
(一)企业文化的由来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事件莫过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个资源匮乏、疆域狭窄的东方岛国,在短短二三十年内,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迅猛发展,一跃撤女工委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后来成为第二大工业国),这一事实使整个世界大为震惊。
于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管理学界掀起了一场日美管理比较的研究热潮。学者认为,美国的管理注重“硬”的方面,强调理性管理;而日本管理不但重视“硬”的方面,更注重“软”的方面: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企业全体职工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和忠诚度;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学者们将这些“软”的特点认为是一种企业的文化。1982年,以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撰写的《企业文化》一书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面世,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发打破了大锅饭的企业制度,我国企业才真正开了从垄断走向竞争的进程,“企业文化”才开始被我国的理论界与企业界所关注。1984年海尔公司的张瑞敏在企业亏损147万元的情况下,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为中国企业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心针。
(二)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什么?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能够长期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和。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产品和形象等,其中体现企业价值观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不仅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而且是物质形态的,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下面从以下几个角度阐释企业文化的内涵:
1、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企业文化属于人的思想范畴,是人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种范畴的。我们提出治理社会,首先提出要依法治国,人们要遵守法律,但是完善的法律也是有失效的时候。法律失效了靠什么约束?靠社会道德,所以既要依法治国,同时也要以德治国。管理企业也是一样,首先依靠企业制度,但制度再完善也会有失效的时候,企业制度失效了靠什么约束?靠文化约束。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一样,都是一种内在价值理念。都是一种内在约束。即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因而都是对外在约束的一种补充,只不过社会道德是对社会有作用,而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有作用,它们发生作用的领域不同而已。所以从形式上看,企业文化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正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例如:财务制度失效了,但是一个人如果有不是我的钱就不拿的价值理念,那么即使企业制度对他没有了约束,他也不会拿不是他自己的钱。相反,如果一个人有着不拿白不拿的价值理念,那么财务制度一旦失效,他就会去犯错误。
2、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在内容上:是对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企业的制度安排,以及企业的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或者说,企业的所有的相关活动,都会反映到人的价值理念上,从而形成了企业文化。
由此可见,从内容上讲,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的活动有关的价值理念,而不是别的方面的价值理念,它是反映了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全部活动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例如:一个企业如果在制度安排上要拉开人的收入差距,那么这个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就应该有等级差别的理念;又例如,一个企业要在经营战略上扩大自己的经营,那么这个企业就要在企业文化上有诚信的理念,等等。
总之,企业文化在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3、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价值理念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一类就是必须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既属于企业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又属于必须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真正的约束员工的行为,是真正的在企业运行过程中起作用的价值理念。因此,我们在谈到企业文化的时候,就应该明白,它其实是已经对企业发生作用了。企业文化没有付诸实践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就是一纸空文。
4、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
文化可以说是与物质相对应的范畴,因而文化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也就是说,对于价值理念来说,如果从其拥有的主体上划分类别的话,可以分为自然人的价值理念,民族的价值理念,国家的价值理念,法人的价值理念和企业的价值理念,而企业文化则是属于企业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
5、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价值理念,是对企业真正发挥作用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例如:企业文化中关于责、权、利对称性管理理念,规范着员工的责权利关系;企业中的共享、共担、理念、规范着企业与员工在风险承担及利益享受上的相互关系。
总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其核心要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
综合国内外各种定义和经验,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理念层、4
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根据分层,建立的四层同心圆模型如下:
理念层——也叫道德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面,它明确了企业的指导理念、目的、愿景和使命,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口号、企业风貌等,是公司社会价值的主要体现。高尚的社会价值能够获得公司几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并对股东、公司高管、公司员工具有持久的激励作用。如《企业文化》的作者迪尔和肯尼迪发现,在他们所调查过具有明确信念的公司中,2/3的公司不以利润目标而以一些崇高的信念作为最高目标。
制度层——它明确了如何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方面。具体来说包括企业的经营规模、运作方式、治理形式、人际关系、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利益分配等多方面内容。
行为层——它明确了企业成员实现目标的行动规范和要求,包括企业家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群体行为。
物质层——它明确了企业目标的外在表现,包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企业环境和企业容貌、企业生产环境、技术设备的现代化与文明程度。
三、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及其特征
(一)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是高层次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它诞生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实践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它曾支持不少企业起死回生,也会使许多企业基业长青。许多优秀与卓越的国际知名企业都得益于企业文化的滋养,比如微软、IBM、强生、宝洁、通用电气、3M、麦当劳、默克等等。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它对企业经营决策、经营行为、经营业绩以及企业形象都具有全程性、穿透性的影响力,它所具有的导向、凝聚、约束、激励、辐射、协调等作用。1.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广大员工对外有向心力,对内有凝聚力,使得企业的个体成员能够达成企业的目标的同心协力去奋斗。美国学者凯兹卡思认为:社会系统的基础是人类的态度、知觉、信念、动机、习惯等心理因素,在社会系统中姜个体凝聚起来的是心理力量。
这种心理力量就是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企业文化正是以各种微妙的方式,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人们的观念意识,把广大员工的信念统一到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目标上来。通过员工的切身感受,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归属感,从而使企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产生一种定势,这种定势就自然而然地把职工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企业提倡什么,抑制什么,摒弃什么,职工的注意力也就转向什么。当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内成为一种强文化时,其对员工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其职工的转向也就越自然。比如日本松下集团,充分注意了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使职工自觉地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前进之舵,引导企业不断向某一方向发展。
3.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是通过员工自身感受而产生的认同心理过程来实现的,主要通过内省过程,产生自律意识,自我遵守那些成文的规定,如公司规定、纪律等。这种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无形的、非正式的和不成文的行为准则,自觉的接受文化的规范和约束,并按价值观的指导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所以,自律意识越强,社会控制力越大。4.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以理解人、尊重人为合理满足人们各种需要为手段,是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目的。所以企业文化是为了激励人们、鼓舞人们。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创立良好的安定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上下级关系,不断创造进步的机会,合理的福利待遇,合理的工作时间,从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5.辐射作用
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内部产生强烈的影响,还通过自己的产品,通过员工的传播,也会把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利于社会,比如说20世纪60年的大庆铁人精神,都对社会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同时,企业的深层次结构观念,对社会产生辐射:一个优秀的企业,将对社会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松下公司全员经营,首钢的经济责任制都冲击着当代人的心理,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6.协调作用
所谓协调是指组织内部各部门、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有机配合。这样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机制,它是人们心理的一种默契。
(二)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有的特征
因此,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7
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1.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老板或负责人在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还要员工去执行。
2.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有一家企业价值观是这样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但在这个企业和员工做的时候就完全变啦。企业经常是不按时发工资,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于是老板忽悠员工,员工骗老板,骗客户,他们做法与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却大相径庭。
3.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悲观厌世,甚至自杀。象最近富士康公司的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造成富士康的员工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个人职场情商低;二是社会竞争压力大;三是企业管理有问题,这个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才导致一些员工产生消极厌世心理和行为。
4.简约明了,令人心悦诚服。企业文化的核心主张一定要简洁明了,我们可以看看国内外著名的企业文化,都可以精简一句话或一个词,如海尔的诚信文化——真诚到永远,非利浦的进取文化——我们一直在努力。
5.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事实上企业文化已经超越了管理范畴,其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不可复制的竞争文化。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或者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最有力竞争武器,而且是不可复制的。
6.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
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员工高尚情操,而且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感情。无论走到哪里员工对企业的一草一木总是充满怀念,听到或看到企业代表人物、标志、广告、产品等总是有一种亲切感。
四、企业文化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有的企业的各种决策完全取决于某个主要管理者,以这个人的能力支
撑着企业大厦,主宰企业的命运,一旦这个人下台,企业就无可补救的衰败下去;而有的企业,即使创业人已经逝世,但是其企业不但屹立不倒,而且还蒸蒸日上?!这就是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的作用发挥程度和区别的结果。
企业文化是高层次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它诞生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实践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它曾支持不少企业起死回生,也会使许多企业基业长青。许多优秀与卓越的国际知名企业都得益于企业文化的滋养,国外比如微软、IBM、强生、宝洁、通用电气、3M、麦当劳等,国内如海尔、华为、联想等,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众所周知,著名的快餐品牌麦当劳,全球统一的红色的背景和一个黄色的大M,这个简洁、醒目的标志,已经深入人心。从“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到 “常常欢笑,尝尝麦当劳”,再到如今唱满全球的“我就喜欢”,无不诠释着麦当劳大叔友谊、风趣、祥和的特征。麦当劳餐厅制定了规范化的行为标准,员工们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操作;洗手间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清洁标准,还设立了严格的检查制度。这些制度和文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它的经营理念不动摇,成就了麦当劳今天的成就。
几十年来,麦当劳坚持的企业文化具有三各鲜明的特色:1.自始自终的恪守创始人克洛克首创的Q、S、C、V(即品质、服务、清洁和价值)的企业经营理念,并把这个企业精神理念传递给每个员工;2.坚持遵守克洛克为贯彻Q、S、C、V理念所创造性制定出的一系列规范化规则制度;3.独创的金黄色拱门的企业识别形象,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化,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企业竞争力的拼杀。
抬头望去,大街小巷都悬挂着洋品牌的企业标志,这些洋品牌在给我们提供 9
良好的商品的同时,也在极大的吞噬着国家的利益。在当前环境下,我们能做的,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打造更多的世界一流的企业品牌,树立更多的品牌形象,为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添砖加瓦!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以生产价低货廉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了巨大的挫折,发生在中国沿海一带城市的普遍的企业倒闭现象,再一次说明建立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论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的重要性10-31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对餐饮业发展的重要性11-05
论企业营销策划重要性06-11
论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11-0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10-28
企业社会责任汇报05-30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11-07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社会调查报告07-04
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10-09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样本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