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精神演讲稿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宪法精神演讲稿(精选9篇)

宪法精神演讲稿 篇1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因法矗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我叫闫畅,是来自日照第二实验中学一名幸运的中学生。说我幸运,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生长在一个法治的社会,一个法治的国家。

当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我们看到了,看到了那个旧社会里,封建腐朽的中国,看到了那个千疮百孔,令人心酸的中国。但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用语言的力量来传达我的情感,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和平法治的国家,归功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从小,家里的老人就教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宪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甘露,如阳光;对于我们而言,如铠甲,如标杆。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因为宪法给了我受教育的权利,给了我了解民主法律的机会,给了我们大家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可以说,《宪法》是我们如今一切成就的根本。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都知道,清朝末年的中国,是何等的落后,软弱,那些屈辱的历史犹如一把尖刀刻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我们也常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但是试想,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宪法》,没有民主没有法治,我们又该如果度过那段支离破碎的岁月,又该如何走向未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爱国、守法,不止是说说而已。

我们作为一位炎黄子孙,有责任去维护我们祖国的和谐,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去了解、去遵守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生活中,时常会有同学说,宪法离我们很远。但是,你是否知道,我们时时刻刻受着宪法的保护?我们每天上学、接受教育,是遵守《宪法》,我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遵守《宪法》,我们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遵守《宪法》,可见,《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陪伴我们成长。刘媛媛发表过一篇演讲,叫《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她说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是九零后,企业家会是九零后,甚至国家主席都会是九零后。其实同样,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长大成人,也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角,那么我想问大家,如果在那一天,我们又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什么呢?我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那种站在风口浪尖上去把握国家命运的人物,你我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升斗小民,是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我相信有一件事情我们都可以做到,那就是遵守《宪法》,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人,用我们的法律知识,为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让我们用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仅自己遵纪守法,同时把法制意识宣传给周围的人,真正做到宪法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宪法更在我们的心中。

宪法很薄,也很重。它的沉重,是我们十三亿炎黄子孙的信念与希望,更是照亮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照亮这个崭新时代的曙光!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宪法遵守宪法,以宪为纲,知法守法,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中学生!

宪法精神演讲稿 篇2

关键词:宪法,食品安全,人的尊严

一、宪法的核心精神解读

(一) “人的尊严”是宪法的终极合法性基础

宪法的合法性基础, 体现在对人权的尊重。如果人权在宪法中得不到充分的尊重, 那人权在公权力前, 将显得渺小, 人的尊严会遭到肆无忌惮的践踏。所谓合法性, 并非一定要符合法律的形式化、体系化, 通过立法程序即取得合法性效力, 这种实证主义、法条主义式的理解还远没有触及到法律合法性问题的精神实质。法律真正的合法性基础不在于强制, 而是在于人们对法律正当性的认同和对它的信仰。但只有通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制定的宪法, 并充分尊重人民的尊严, 宪法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排斥“人的尊严”的宪法无法得到人们真正地认同, 比如说, 那些法西斯制定的藐视人性和践踏“人的尊严”的法律, 都是一些缺失合法性基础的“非法”[1]。因为每个公民对法律充满信仰和认同感, 法律就无需它的强制性。相反, 法律一味的强调它的强制性而无法获得人们的信仰和认同, 那必将是失败的法律。因此, 人们主动遵守和信仰宪法, 并不是对那些技术性规则的顶礼膜拜, 而是对存在于法律规则背后的那种关于维护“人的尊严”的理念的承认和信仰。因此关乎“人的尊严”的宪法才会获得终极意义上的合法性基础。

(二) “人的尊严”是宪法最高的价值追求

宪法是实现人类价值追求的重要工具, 是人类根本的社会规则, 因此宪法就必然内在地包含有一定的价值追求, 所以, 合乎价值理性的宪法所包含的价值追求则必然与人类合理的理想化的价值追求相一致或接近。这个最高的价值规范就是“人的尊严”, “人的尊严”是最高的善, 是最高的价值, 是一切人间价值的根基。因为, “人的尊严”直接来自于人本身, 来自于人的真实生活和最终价值理想。它并不需要过多的理论证明, 而只是表明了人对自身关注的合理态度。因此, 将“人的尊严”设定为最高价值追求是最为合理和正当的。所以, 考察宪法是否与人类合理的理想化的价值追求相符, 就必然的要考察它是否与具体的价值目标一致, 同时, 又是否符合人类价值追求的最高理想。正如英国法学家卢克斯所说:“西方的宪政理论秉承了“人的尊严”的价值原则[1]。宪政理论接受了相对的价值客观主义的思想, “人的尊严”被设定为法律价值体系中的最高价值而加以追求。

(三) 宪法必须以合法性的程序来制定

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合法性基础, 也就是说, 宪法的合法性, 不在于法律的强制, 而是人们对法律正当性的认同和景仰, 这样, 才能使社会哲学理想转变为一种有效的法律。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出发, 人们为了克服自然状态的缺陷或者更好的生活, 人们会通过契约的形式放弃或者让与部分权利, 这就是最初的法律, 这样方式符合当时人们生活的需求, 所以当然得到人们的认同。到了启蒙运动时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人人平等这一原则显得越来越重要, 人们倡导理性主义的法律观, 主张政教分离, 限制王权, 这当然也符合时代的发展, 得到了人们的认同。所以, 只有符合时代需求和顺应民意的法律, 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景仰。

(四) 宪法上的基本人权皆是由“人的尊严”引申而来

通常认为, 现代人权具有普遍性、不可侵犯性, 以及固有性三大特征, 其中的固有性被称为最基本的特征。宪法的固有性, 是指人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当然的权利, 人权不需法律的赋予。人权它是一项特别的权利, 一个公民之所以拥有这种权利, 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他是人[2]。因此, 人权的最终依据是来自于人自身, 只要是人, 从脱离母体开始, 就成为了人权的主体。而人权就是保障人尊严生存的最重要手段, 人权的基本根据就是“人的尊严”。立宪主义国家用宪法明文来保障人权, 其实, 就是将先于宪法存在的权利, 用宪法的形式来确认, 让它成为宪法规定的权利。其目的是显而易见, 是为了确保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与生存, 从而保护个人的尊严。也就是说, 宪法保障人权的根据, 不用祈求神或者自然, 只须要以“人性”或“人之尊严”为根本依据。人权的设立, 是为保障“人的尊严”不被国家、社会和其他一切个人所侵害。这个理论体系, 不仅得到了各个立宪国家的承认, 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权规则的固有法理。当今各国宪法及国际公约一致认可基本人权既包括生存权、财产权、平等权、经济自由权、迁徙自由权、发展权及隐私权等实体性权利, 也包括沉默权等程序性权利。这些基本人权已经呈现制度化趋势进而实现有关人的尊严和潜能的特定观念的社会活动。但尽管如此, 人权与“人的尊严”是相当不同的观念。“人的尊严”正是人类所应实现的终极价值目标, 是实体性的权利。人权不过是为了实现、保护“人的尊严”而想出来的一个手段而已, 是程序性的权利。与人权相比, “人的尊严”更具有终极意义, 是人权保障的价值根源和基础。

二、我国食品安全法核心精神

(一) 我国食品安全法立法精神和功能

《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2月28日通过, 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为有效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工作、实现科学而全程监管、提高监管成效和食品安全水平, 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3]。《食品安全法》的施行, 就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食品卫生法》到《食品安全法》, 让人们首先感觉到的, 就是其概念的转变, “卫生”变为“安全”, 这种转变, 改变了以往以食品的外在为主要监管对象的模式, 今天更多的关注到食品安全的内在因素, 转变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食品生产经营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两字之差, 也充分体现了《食品安全法》对人民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尊重, 体现了我国立法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更好的贯彻了宪法的精神。

(二) 对食品安全事故的监管和处置

1.《食品安全法》实行全程监控和分段式监控, 完善了监管体制, 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 都在《食品安全法》的监管之下, 这种无缝式监管, 也是食品安全立法中最核心的关键所在。食品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 它的生产链比较长, “从农田到餐桌”要经历多个环节, 原来的监管机制是食品卫生部门一家负责, 如此多的生产过程, 让卫生部门有点力不从心, 出现食品卫生监管的真空地带在所难免[4]。

2.追究明星等代言人的责任。针对明星频繁代言有毒、有害食品, 制定了追究代言人责任的条款, 其中第54条、第55条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 名人明星的代言一定会承担民事责任, 严重者, 将承担刑事责任。

3.食品添加剂有了“硬杠杠”, 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一般的食品添加剂在通常食用量下, 不会产生不良的反应, 但是食用的量过大, 将会引起不良反应。“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 有力的说明滥用食品添加剂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制定了许多“硬杠杠”。其中, 第45条规定, 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 而且在技术上必要的, 才能被允许使用。也就是说,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必须同时符合安全性和必要性这两个条件。

三、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缺陷和完善建议

(一) 缺陷和不足

1.对食品的监管责任仍不够明确。

现行《食品安全法》现实由质检、农业、卫生、工商和食品药品等部门分工合作。所以, 即便是按照各自范围监管, 也会出现专业设备的浪费和技术人员重置的现象。一个职能部门就是食品监管链上的一段, 无法使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畅通的传递。[5]各个监管部门之间, 监管的信息不能共享, 往往只对一些具有特别重大影响的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法的协调机制才起作用。如此监管机制之下, 保护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就无从说起。

2.食品安全事故的诉讼时效应如何计算。

我国法律对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偏短。对人体损害的食品有潜伏期, 有些都是隐性的, 如转基因食品潜移默化的损伤人体免疫功能, 无年限可考。而《食品安全法》没有转基因食品安全规范, 只有《农产品质量法》有许可规定, 但许可就合法吗关于此点在此不赘。关于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的诉讼时效为1年。该规定是变相剥夺了受害人的人身损害赔偿的诉权。关于诉讼时效, 《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计算, 而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该法45条第2款规定的请求权最长时效 (消灭时效) 为10年, 不甚合理, 且与该条第1款规定冲突, 难于理解[6]。该条不仅与《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规定相悖, 而且与食品安全潜伏的事实不合。

(二) 对于完善食品安全法的建议

1.建议将食品安全纳入危险责任体系。因食品安全对消费者造成人身损害, 往往存在举证难的问题。一是食品生产者财大气粗, 个别的消费者健康权遭到侵害根本不能引起食品生产者的重视, 在诉讼中甚至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二是举证责任问题, 举证责任在消费者一方, 诉讼中, 基本都存在举证难的现象。对食品成分的鉴定不仅价钱不菲, 更是一个高技术的问题, 普通消费者寻找有力证据举步维艰。为了保护人民的人生权和健康权, 让所有食品生产者尊重消费者的尊严, 建议采取严格责任。

2.建议设定最高限额赔偿标准。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数额偏低, 且赔偿年限仅限于20年。我们不知设定20年的依据是什么, 假如一名受害者致残时只有20岁, 你赔偿20年, 才40岁, 那40岁以后无劳动能力怎么办这些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产品责任造成的损害, 应设立最高赔偿额。现在已有国际先例可循。《欧盟债法》第16条规定:所有的成员国均可规定, 由同类商品的相同缺陷导致的死亡或人身伤害, 生产者对损害的责任应受损害倍偿总额的限制, 该总额不得低于7千万欧洲体币单位。德国《产品责任法》规定, 产品造成人身伤亡的最高限额1.6亿马克。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法规, 没有最高限制之规定, 我国的赔偿额明显低于国际标准, 虽然我们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 但也要作适度调整, 以慰藉受害人的身体和精神创伤。

3.建议将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纳入保险和社会救助基金体系。关于食品危险造成的损害, 仅有规范是不够的, 有些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是小作坊, 规模小、经济实力差、赔偿能力有限。关于食品安全事故的赔偿责任, 是全社会的责任。要将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加入保险。为了分担赔偿责任, 应当以行会或商会的名义, 设立食品安全赔偿基金, 政府也要出一部分钱。按照国际惯例, 监督义务人即行政执法机关或个人不作为的渎职行为也要承担一部分民事赔偿责任。对食品企业的保险审查, 一定要严格于一般的保险, 这同时也是尊重消费者人权的体现。

4.诉讼时效应参照国外立法例, 适当延长, 对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更为有利。因为食品安全引起的健康问题, 每天都在发生, 所以, 对食品安全的诉讼时效问题, 是《食品安全法》接下去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方宁.人尊严的存在——“人的尊严”法理学思考[D].苏州大学, 2004.

[2]杜承铭.人性尊严:作为民生之本的宪法权利[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3]李永胜.乙酰胆碱在淋巴细胞中的递质作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 (4) .

[4]杨文友等.中国食品安全阶段性特征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3) .

[5]甘来.食品安全:重在责任心[J].大众标准化, 2009 (6) .

把宪法精神落到实处 篇3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8月27日通过了《各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这部酝酿、讨论了20年之久的法律得以颁布实施,是落实宪法精神的重要一步。

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宪法所规定的这些“刚性原则”,常常在实际工作中化为绕指柔。人大的权威难以体现,人大的监督常被绕过,甚至出现“橡皮图章”的说法。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让这些原则从纸面上走下来的实施细则。

人大监督法出台,弥补了这个遗憾。这部法律以具体的监督措施明确了各级人大与同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系。监督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政府发布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司法解释),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

在现代宪政中,任期内弹劾权是代议机构监督行政机构的重要权力。监督法作出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提起撤职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决定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个别副职行政首脑;可以撤销由它任命的司法机关领导人的职务。

人大监督措施的明确,在最高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建立了实质意义上的权力监督机制,改变了“议行合一”思路下国家机关分开设置和分权流于形式,立法与法律监督脱节、行政权力膨胀,司法权难以独立的状况。说明决策者在长期执政实践中认可了“绝对的权力绝对产生腐败”,认识到对行政、司法权力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同时,监督法遵从“既不失职,又不越权”的原则,强调既要依法监督,又不代行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理顺了政治权力运行机制,保证了宪法精神的落实。

人大监督法维护宪法尊严,还体现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利,督促行政、司法机构纠正与宪法精神相抵触的现象方面。公民基本权利在宪法中已有明文规定,当前维护公民权利的重点不是争取宪政,而是落实宪政。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乔晓阳在解读人大监督法时说,人大常委会每年选择听取和审议的“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内容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如村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三农”问题、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拆迁补偿;“两院”工作中的执行难、告状难、赔偿难、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错案不纠等等。人大监督的重点正是实际行政、司法中与宪法规定不符的地方。

新通过的监督法非常注重人大监督的长期性、及时性和制度化。卢梭曾经对民意不能在日常事务中落实提出过警告:“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在日常行政、司法活动中体现民意,体现代议机构的作用,是现代宪政题中应有之义。监督法赋予人大常务委员会多种日常监督于段。除了每年选择若干重大问题,组织执法检查之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从以上联名,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本级民政府及其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需要作出决议、决定,但有关重大事实不清的,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提出质询案和展开对特定问题的调查,这些制度的创设,为人大常委会灵活机动、及时有效地实施监督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弘扬宪法精神永葆敬畏之心演讲稿 篇4

皇甫文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宪法精神,永葆敬畏之心。

1954年,新中国建立伊始,战争的创伤和贫困的折磨难以压抑中国人民建设祖国的巨大热情。1954年宪法,便在这百废待兴之下,如星辰般冉冉升起。64年过去了,宪法经历了5次修改与完善,同时,在宪法的规范和指引下,《刑法》、《民事诉讼法》等各项法律相继诞生,并日益渗透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宪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也不再只是一部威严冰冷的法律,更是一种外化于行的有力约束,一种内化于心的处事原则,一种糅入骨血的爱国热情。

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全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统计,2013年至2017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1.8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1万人。镜头之下的落马高官,面容憔悴,仿佛一夜白头。然而人生就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丢失了理想信念,突破了做人底线,违背了宪法意志,留给自己的,只会是世人不加掩饰的唾弃,和内心无穷无尽的愧悔。

违法犯罪行为看似遥远,实则就隐藏在世事纷扰之中,爆发于一时冲动之间。近年来,校园暴力案件频发。掌掴;罚跪;甚至一气之下,亲手断送了一条年轻的生命。尽管校园暴力案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及其恶劣的影响,但对施暴者的惩治却一直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直到2016年11月23日,校园暴力案件终被搬上法庭。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已成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法律严惩犯罪行为,保障人民权益的作用也由此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

身为学生的我们,此时此刻也该扪心自问,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是否时刻将“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把戒尺紧握手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又是否真正做到了解宪法、尊重宪法,看清楚守法与违法之间那道不可碰触的红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悲剧的酿成都来源于生活中每一次看似微小的不道德,来源于学生时代对规则长期的漠视和不尊重。敬畏宪法,遵守规则,既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更是对责任的一种担当。

同学们,我们只有发自内心地尊重祖国、敬畏宪法,才能真正享受到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力和自由,体会到祖国为我们提供的支持和保护。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学法、守法、用法,争做21世纪的法治少年!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 法制

弘扬宪法精神普及法律知识演讲稿 篇5

在许多人心中,宪法始终是高高在上的大法,其实,宪法离我们很近,自你出生起,宪法就一直在默默陪伴着你、守护着你。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你身边的宪法。

0岁的你还是一个婴儿,不过你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权的“人”。这一刻起,你已经开始受到宪法保护啦!你和其他人一样具有平等权利,你的父母有义务抚养你,关爱你健康成长。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8岁,你成年了。除了独立生活的新鲜劲儿,你还可以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一次体会到宪法的“存在感”。与此同时,你还真切地感受到身为公民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0岁这年,你和睡在你上铺的兄弟一起填写了应征入伍的申请,光荣入伍了,学校会为你保留两年的学籍。

第五十五条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22岁,你大学毕业了,找工作成了头等大事。在招聘会上,你过五关斩六将,得到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曾经你讲的“熊孩子如今也要独立打拼了。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7岁,你和她结婚了,从此开启了人生新篇章。不久,新成员的到来,也使你升级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肩负起“上有老下有小”责任。

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29岁,你决定干一件大事,在和爱人商量后贷款买了一套新房。虽然很辛苦,但生活多了一重保障,多了一份踏实感。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60岁,你光荣退休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不禁感叹:原来这就是天伦之乐!

第四十四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当然,我们与宪法的关系,远不止这些。践行宪法精神更应该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当下,认真对待每一次升旗仪式,满怀崇敬地高唱国歌;在校园中,遵守校规校纪,爱护环境和公物;在课堂上,用心学习,遵守宪法赋予我们的教育权;在上下学途中,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从冲动莽撞地解决同学之间的纠纷,到能够与同学和谐相处;从被动的受约束到主动养成遵纪的习惯;从杜绝抄袭作业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与社会不良风气作斗争。这些都是我们践行宪法精神的体现。

习总书记曾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宪法精神演讲稿 篇6

一年来,从设立首个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至今,各地围绕“学习宪法 尊法守法”的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系列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有力推动了全民法治意识的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12月2日,记者从全国普法办了解到,一年来全国举行宪法学习报告会、法治讲座200多万场次,举办宪法宣传活动400多万场次,发放宪法宣传资料350多万册。

法治成为政绩考核重点

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地各部门通过制定制度、举办讲座培训、组织考试竞赛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宪法进机关、进单位活动。

陕西举办了涉及3000余人次的党政干部宪法知识培训,举办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宪法专题报告会230余场,受众达50余万人次;天津各单位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全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湖南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明确领导干部年度述法的对象、内容、方式和要求,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国家税务总局把宪法法律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通过制定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计划,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

各地各行业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法治建设成效已成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重点,能否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内容之一。

形式灵活深入百姓生活

12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正在北京延庆区举行。只见来自延庆区各乡镇、街道、行业委办局和群众代表组成的“运动员”,身着印有法治宣传志愿者标识的运动服,雄赳赳、气昂昂地步入会场。

这是北京市首届法治趣味运动会。法律词汇大闯关、遵法篮球赛、守法乒乓赛,一个个集法治宣传和趣味闯关于一体的比赛项目,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俺每天都来法治文化广场转一圈,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这个法治文化广场建得太好了。”山东省阳信县刘王庄村王平笑着说。目前,在阳信县,像这样的村级法治文化广场有230余个,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充分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为推动全社会学习宣传宪法,各地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把宪法精神、法治元素融入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乡村(街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

社会在进步,法治宣传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近年来,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普法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法润江苏网”等普法网站开展宪法宣传优秀作品展播、嘉宾在线访谈等活动近300场次;上海成立了新媒体法治传播联盟,每天刊登宪法法律宣传文章,每周总阅读量达70万以上。

据介绍,今年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与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征集展播暨第十二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展播、普法新媒体创意大赛、全国百家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积极参与,仅法律知识竞赛一项活动就有270多万名网友参与。

创新举措提高宣传效果

为在巩固传统法治宣传阵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普法实效,各地不断创新举措,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宪法主题宣传教育。

“太幸运了!既学了法律知识,又能免费到张家界旅游。”山东小伙王海涛逢人便说。

今年4月至10月,湖南省司法厅与张家界市政府联合主办“你学法我送票,请你畅游张家界”大型创新性公益普法活动,采用网上有奖答题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公众学法普法的积极性,得到网友的热烈响应,参与答题的网友来自20多个省市。12月4日法治宣传日当天,湖南还将启动“你学法我送票,神秘湘西任你游”公益普法活动。“学法送票”已成为一个全国有名的法治宣传教育品牌。

此外,各地还将枯燥的法律条文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普及,让百姓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宪法法律的熏陶。安徽省依托公民旁听庭审活动,以案释法,累计开展近1000场次,受教育群众5万余人次。

一年来,随着“学习宪法 尊法守法”活动的不断深入,学法普法氛围越来越浓厚。但这种氛围必须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国家宪法原则的作用】

宪法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宪法基本原则是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其作用在于为宪法的实施提供最基本的指导,体现宪法的基本精神,突出反映宪法的本质属性。

宪法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然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任何一部宪法都不可能凭空产生,都必须反映一国当时的政治指导思想、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宪法基本原则是对这些方面的集中反映。

宪法精神演讲稿 篇7

一、单选题

1.()被称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0分)A.1954年宪法 B.1982年宪法 C.1988年宪法 D.1993年宪法 我的答案:A 答对

2.在我国近现代,()提出宪法就是限权之法。(3.0分)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李大钊

我的答案:B 答对

3.1908年的()拉开了近代中国立宪的序幕。(3.0分)A.《钦定宪法大纲》 B.《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天坛宪法草案》 我的答案:A 答对

4.()是宪政之母。(3.0分)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我的答案:A 答对

5.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又被称为(A.曹锟宪法 B.段祺瑞宪法 C.袁记约法 D.天坛草案 我的答案:C 答对

6.制定1954年宪法的目的是赋予新生革命政权()。(3.0分)

A.合规性 B.合法性 C.合理性 D.合情性

我的答案:B 答对

7.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3.0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天坛宪法草案》 我的答案:A 答对

8.制定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国家是()。(3.0分)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我的答案:C 答对

9.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被批判是违宪行为,原因在于日本宪法的第九条主张的是()。(3.0分)

A.个人主义原则 B.无政府主义原则 C.超帝国主义原则 D.和平主义原则 我的答案:D 答对

10.我国()是唯一一次全票通过宪法的例子,在新中国制宪史上也是唯一的一次。(3.0分)

A.1954年宪法 B.1982年宪法 C.1988年宪法 D.1993年宪法 我的答案:A 答对

二、多选题

1.为了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学习宪法精神,我们应该做到()。(4.0分))

A.将学习宪法修正案与贯彻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重点学习宪法序言和总纲的修改

B.深刻领会此次宪法修改对于完善党和国家治理体制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宪法实施

C.深刻领会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自信

D.结合本职工作,自觉遵守宪法,防范违宪风险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关于2018年宪法修改和现行宪法之前的四次修改投票结果的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0分))

A.反对票方面,之前的四次修改均高于2018年修改 B.反对票方面,之前的四次修改均低于2018年修改 C.弃权票方面,之前的四次修改均高于2018年修改 D.弃权票方面,之前的四次修改均低于2018年修改 我的答案:AC 答对

3.1999年宪法修改时提出的内容有()。(4.0分))A.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的序言

B.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C.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代农村人民公社 D.把“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我的答案:ABD 答对

4.2018年宪法修正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主要表现为()。(4.0分))A.把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宪法 B.调整了立法体制

C.在总纲里明确规定宪法宣誓制度

D.规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为重要的宪法监督机构 我的答案:ABCD 答错

5.2018年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进宪法第一条的意义在于()。(4.0分))

A.国体条款的表述更加清晰完整 B.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进宪法

C.把党的领导写进宪法第一条不意味着党可以包办一切

D.将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会更加强调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强调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和国家治理体制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6.1993年宪法修改时提出的内容有()。(4.0分))A.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写进宪法

B.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进宪法

C.把“国有企业、集体经济自主经营权”写进宪法 D.把县一级人大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7.2018年宪法修改在指导思想方面确立了()的宪法地位。(4.0分))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的答案:CD 答对

8.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提出:“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习宪法法律的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加强宪法学习,增强宪法意识,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做()的模范。(4.0分)”)

A.尊法 B.学法 C.守法 D.用法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9.1988年宪法修改时提出的内容有()。(4.0分))A.把“改革开放”“富强民主文明”写进宪法 B.国有经济取代国营经济 C.确立私营经济的宪法地位 D.不再禁止出租土地 我的答案:CD 答对

10.2004年宪法修改时提出的内容有()。(4.0分))A.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宪法

B.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把私有财产权条款写进宪法 D.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进宪法 我的答案:BCD 答对

三、判断题

1.2018年宪法修改是采取电子投票器的方式通过投票的。(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2.在我国古代,“宪法”就是“法律”的意思。(3.0分)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3.2004年宪法修改时提出扩大国家主席的职权,把“进行国事活动”写进宪法。(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一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建国纲领。(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以中央全会的方式专门讨论宪法修改问题是在2018年进行的宪法修改。(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6.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纠正违宪。(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7.我国在制定1982年宪法时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3.0分)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8.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根基和基础,它为国家治理提供理论性依据。(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9.我国现行宪法进行1993年修改时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任期全部统一为五年。(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10.美国宪法是西方世界宪法中最具典型的代表,对很多国家的制宪历程产生了影响。(3.0分)

宪法精神演讲稿 篇8

国家宪法日学习心得1

家有家规,校有校纪,国有国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好宪法,守法遵纪,严以律己,才能做一个阳光青年。

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这些青少年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但他们无法认识事态的严重性。

还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有什么。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违纪就会逐步演变成违法,以后到社会上有可能做出更出格的事来。

遵守校纪校规,应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自强、自尊、自重、自爱,争当一个文明的新时代青少年。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每个人都有遵纪守法的义务,也有宣传法制的义务。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走,看见一位叔叔把口香糖直接吐到地上,我就连忙跑过去,对他说:“叔叔,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用纸包住,然后丢进垃圾桶里。”叔叔听了,按我说的去做了,然后,对我笑了一下就走了。我心里觉得美滋滋的。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经常看见一些人违反交通规则,不管红灯还是绿灯,一样向前冲。“红灯停,绿灯行”,这些交通规矩,没有人不知道,我想:这跟一个人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啊。这些闯红灯的人,他们小的时候可能是不大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

啊,又是一场悲剧啊!人行道上一辆摩托车急速行驶,将一位老奶奶撞死了,我不明白摩托车司机为什么不按道行驶,偏要闯入非机动车道呢?只是图方便、图省事,却使一个宝贵的生命离开了这个世界。

法律,在我们中学生眼里似乎遥之不及,实际上却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从小就应尊法学法,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学生。从现在起,我们要加强宪法的学习,从学习国家的根本大法起步,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以法律为准绳,明确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避免触犯法律。如果人人都能“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那世界上还会有如此众多的悲剧吗?

国家宪法日学习心得2

12月4日是中国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传递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理念,坚定党和国家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决心。

宪法是法上之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其他一切法律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宪法,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宪法作为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公民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宪法从内容上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力;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尊重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意义十分重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全球化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时,各种思潮涌现,一些腐朽、落后思想渐渐影响到我们:有些青少年因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有些青少年因任性冲动而打架斗殴,欺负弱小,尽染劣迹恶迹,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事实说明,引导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高素质的公民已刻不容缓。

增强宪法意识,首先应了解宪法。青少年只有通过认真学习宪法,才能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知道宪法在我们国家生活、人民生活的地位和作用;知道哪些行为是宪法提倡和鼓励的,哪些行为是宪法所禁止的;明白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也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青少年学生通过宪法及相关法律的学习,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思想指导行动,学习在于运用,这就需要我们中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宪法的要求,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如:严肃认真地参加升国旗、唱国歌等活动式;刻苦学习,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等等。

三是要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总会有一些人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宪法观念,这就要求我们青少年用各种形式向周围的群众宣传宪法知识,让周围的群众了解到宪法的重要性。

当前,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正气构成了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流。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消极丑恶的现象,有的人总会做出一些违反纪律、违反宪法的事情。对于违法行为,我们青少年要机智勇敢地与其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尊严。

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要在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添砖加瓦。

国家宪法日学习心得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给予我们各种权利同时也规定有很多义务。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度,中华民族在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古老神秘的中国在列强的侵略和帝国主义的破坏下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会被侵略到如此体无完肤?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还是中国人的软弱无力?或许前者的原因更甚。但是当时的中国确实也较为落后。落后的结果就是被侵略。

历史探索的结果使中国有了主席主倡的新民主义社会,有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有了宪法和法律来保卫和维护全体国民的共同利益。

我们做守护宪法的保卫者,做遵守宪法的执行者。现实的结果却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进入到现如今的社会,宪法日益完善和健全,而违法事件却层出不穷。

暴力问题是当今社会令人头痛不已的问题。前不久发生的永安县初中生打人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小小年纪的打人者让被害男女生跪在地上求饶,打人者气焰嚣张连扇被害女生巴掌。这个视频让人看了心痛不已,看着被害女生通红的面部和跪下的膝盖不禁发人深省,这是学校教育的缺失还是对于法律的无知?

然而,我却更相信是后者。对于法律的无知或是对于法律的无视让他们可以这样去欺负一个身无缚鸡之力的女生。通过此次事件,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法治素质,成为新中国遵守宪法的守护者。

毒品两字使人闻风丧胆,是国家明令禁止贩卖的有害物品。毒品对人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可以使人产生依赖性从而控制人的精神活动。然而毒品中的暴利却让贩毒者铤而走险违反法律去谋取暴利。

如今的公共人物有许多人吸毒,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艺人们吸毒是为了缓解压力,而毒枭们贩毒却是为了钱财。世界那么大,总会有一处是自己的容身之处,而毒枭不惜知法犯法,去危害自己的同胞,这种现象是可悲的。

宪法是为中国人民制定的,宪法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发展,为了让我们不做错事,为了保障我们的人权。因此,我们应该主动的去学习宪法,体会宪法,遵守宪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宪法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宪法维护了我们公民自己的权利,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宪法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我们要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共同成为宪法的遵守者。

学习宪法,共同创造校园的美好明天,共同开辟自己的美好未来。学习宪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我们都要做宪法的守护者、执行者。

国家宪法日学习心得4

宪法是我国家的根本大法。同学们也许会觉得宪法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我们是没满十八岁的公民,法律和社会称我们为未成年人,赋予我们特殊的权益,并加以保护。比如我们的义务教育,未成年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益。也就是说,我们来学校上课,保证我们正常的学习、系统的接受教育,都是宪法规定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宪法的约束,我们的成长与宪法息息相关!

说起宪法总会给人以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宪法与道德、习惯、纪律一样,多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人类社会才变的有序;正是由于宪法的存在人们的权益才得到了保障。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宪法进程的突飞猛进,300多部法律相继出台,“依法制国”已不在是美好的梦想,而是被写进了宪法,是多么的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如何做到与宪法同行?可能会有人说,我们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不吸毒,宪法就约束不了我们。这是多么的无知啊!其实宪法离我们很近,那些轻视宪法的人是没有认识到宪法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人们在不断淡化法律意识,甚至有人在讨论一些传统美德是否已经过时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多么可悲呀!

近年来,青少年结帮犯罪的现象不断上升,据来自公安部门的一则数据表明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发展趋势。犯罪无疑是永远威胁着我们的安定生活,但是我坚信宪法永远维护正义,当然就我国现阶段的法制而言,的确存在着一些漏洞。有一些人为了金钱为了一个“利”字背离职业道德,背离良心,钻法律的空子。但我仍然要说我们的法制正在不断健全和完善,我们应当毫不动摇的坚信法制的正义性并捍卫它!

而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常常讲到遵纪守法,可见遵纪是基础。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以小见大”的道理应该人人都懂。如果你认为“现在违反学校的纪律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以后不违法就行”这是错误之极的观点!那就请你尽快打消这种念头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对自己小小的放松将来很可能会酿成大错。所以我们现在只有从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做起,将来走出校园融入社会集体后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遵守法律是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我们小学生在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要从小牢记一份责任:为了国家和社会秩序,我们应自觉遵守法律。因为宪法无时无刻都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地伴随我们成长!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国家宪法日学习心得5

说起宪法,可能有的同学觉得陌生,但说起“法律”二字,许多人肯定会说,太熟悉了。其实,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曾有人形象的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比作“母子”关系,这就很好地诠释了宪法的重要地位。所谓“依法治国”其实质就是依宪治国。

主席书记多次强调,要依法依宪治国,指出“要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以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确,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几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不断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更是我们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主席曾经说过,法律要从娃娃抓起,作为小学生的我,必须从小就积极自觉的学法,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孩子,让法律伴我健康成长。

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地方的部门法规与宪法精神相违背,后被依法取消,这就凸显了宪法的严肃性。

曾听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本来成绩很好的中学生,因沉溺于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受老师批评后心里不服,逃学旷课,连家长的话也不听,慢慢发展到骗钱偷钱上网,最后竟为了筹到上网的钱而去抢劫杀人,一朵本该是花季的人生过早的凋落了。这样害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在学校,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不玩危险游戏,不能追逐打闹,上、下楼要排队慢行,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有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家,爸妈常跟我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小就要做个守规矩有责任感的人,说话做事要诚实守信,要孝亲敬长,要爱国明礼。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学生的我,不仅要学宪法等法律知识,还要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更要遵法守法用法,用法律约束我们的言行,用法律指导我们前行。

弘扬宪法精神心得体会 篇9

我们的社会属于文明社会,可是却总有不少的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学校纪律,国家法律所不容忍的事情,如:抽烟,斗殴,喝酒等,偷窃,抢劫,害人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违法行为,这些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这些行为却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无法抹灭的污点,会一生伴随着他们。

现在有许多不良青少年总是诱惑未成年人犯罪,如:吸毒,抢劫,偷窃等。当这些事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如:报警等,面对这些不良行为时,我们要理智的拒绝。远离这些不良行为,从而做一个遵守法律的好公民。我们在学校读书,要好好努力的`学习,锁定自己读书的目标,不让自己对未来迷茫,将来在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上一篇:产科操作培训计划下一篇:浅谈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