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读后感(精选7篇)
我认真收看了“平语近人”,这是一部深得民心的教育片。《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推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本集集中阐释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
没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建设修身为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完善个人修养,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续,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魏征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我们应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脑海,淡化个人得失,在为民务实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家风建设重在传承。中国传统教育讲究言传身教,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还是道德修养的映射。在家风建设上,古语说,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优秀的个人修养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感染下一代的。
家风正,影响给孩子骨子里的正气和正义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面对歪风邪气乃至破坏党风政纪的贪腐投机行为,便有一种本能的拒斥。
家风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袭,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才能形成。家风好,受世人称赞,家庭成员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会地位自然也高。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央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一经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其中,第十集节目《天下之治在人才》,通过解读总书记的用典,让群众更深刻地领会总书记的人才观。总书记强调,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做好“判断题”,辨识优秀人才。“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公务员五项考核指标“德能勤绩廉”中,德站首位,是公务员考核的重要标准。而在使用人才时,更要注重其品性和道德,将爱国爱民、具有理想和信念、实干肯干、改革创新、有责任和担当五项作为人才辨识的标准,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做好“综合题”,培养基层人才。“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士必发于卒伍。”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基层的培养和历练。总书记说过:“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作为与群众接触的第一线,基层工作一直处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状态,不仅锻炼了人才的业务能力,更能让人才的应急应变、待人接物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将人才放在基层经历练,打基础,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综合能力的成长,更有效地为人才进步提供动力。做好“选择题”,选用适合人才。总书记强调,“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选用提拔适合人才,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选用人才,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其次,也要坚持扬长避短的原则。总书记指出,“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岗位出发,以事择人,以岗择人。”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只有用其所长,才能够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也要不拘一格用人才。用人不要唯学历、唯身份、唯资历,要敞开宽阔的胸怀,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纳贤才,聚天下贤才而用之。
公务员平语近人观后感2篇
今天观看了《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这让我感慨良多啊。“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这一句句名言警句在敲打着我的内心:“能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否两袖清风,廉明公正?”。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益的事情再小也要去做。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为官者,不管是村长还是省长,都应该把老百姓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以人民为中心,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要为人民谋幸福,多做厉民之事。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凡是危害人民的事再小也要去除。百姓无小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大事。有一些基层干部忽略了老乡的作用,错误的给自己定位,导致了最终的发展受阻。在一些基层地方,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获取着百信的钱财,把厉民之事做到极致,这种官员是可耻、罪不可赦的。这种行为我们要打击、要制止、要杜绝,作为群众干部,我们要把一切厉民之事处理掉,坚决不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说实话,刚开始看到这个节目名称的时候只觉得是为了宣传,但当自己慢慢去看去感受和学习时,才发现这是一个有思想、有灵魂、有感染力的节目。从中你不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历史典故和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思想方法以及为官之道。
我认为广大群众需要去看,可以认识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也可以感受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情怀和崇高宗旨,增强信心,凝心聚力,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认为作为基层公务员需要去看,要以焦裕禄为榜样,争取做新时代的“一钱太守”,把自己工作的地方当作家,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为人民。
我认为政协事业的工作者需要去看,要结合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人民政协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抓住民生领域重要问题资政建言,协助党和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人民福祉,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听群言、集民智、增共识、聚合力、促和谐,不断为事业发展凝聚人心、增添力量。热心与各界群众、海内外同胞交朋友,在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工作上支持。要多做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误解的工作,把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变成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多做了解社会舆情、掌握思想动态、倾听民意民声的工作,积极协助区委、区政府解民忧、纾民困、顺民心,努力营造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
公务员平语近人观后感3篇
近日,《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节目在央视热播,对于“绝知此事要躬行”,观看之后,感触良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南宋作者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躬行”指的就是实践,意在指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古人尚且如此,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深刻领会。而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引经据典,强调实践对于个人、对于集体、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
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历来注重认知与实践的关系,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尚书·说命》中指出“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说懂得一个道理并不困难,而困难却在于把这个道理付诸实践。《荀子·儒效》中提出“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可见荀子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强调把所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做到学以致用。
作为奋斗在基层的公务员,我们更加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所谓“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基层工作中,要深入基层一线,切实了解基层干部的职责和工作方式,融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方法来解决问题,既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又要自觉接受组织、群众、纪律的监督,做到行动先于群众。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的报告,高度重视年轻干部选拔培养,重点强调了基层实践的重要性。基层一线工作量大、条件艰苦、形式复杂,需要年轻干部勇敢担当,埋头苦干,主动深入扎根基层一线,因此年轻干部的储备人才需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方进行培养。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民向“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行百里者半九十”,愈是接近成功,我们愈应该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务实的作风、踏实的态度,依靠辛勤、诚实、创新的劳动,让“中国梦”离我们越来越近。在这个新的历史时刻,我们一定会经受住各种考验,不断地高歌猛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宏伟业绩!
公务员平语近人观后感4篇
近日,《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节目的热播,对于“绝知此事要躬行”,观看之后,感触良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系列箴言都告诉我们要加强实践能力,作为奋斗在基层的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切实了解基层干部的职责和工作方式,融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方法来解决问题。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的报告,也重点强调了基层实践的重要性。基层一线工作量大、条件艰苦、形式复杂,需要年轻干部勇敢担当,埋头苦干,主动深入扎根基层一线。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做事要脚踏实地,有始有终,要做成一件事,就必须结合实际。质朴的语言,对我而言,却有最深的触动。党员干部、基层公务员,出身于人民,就得服务于人民,党要求我们在为人民群众服务过程中,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磨一磨,磨去傲气、娇气、懒气,挫一挫,挫去浮躁、傲慢和自大。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加强学习和总结,认真工作,磨炼技能,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番不平凡的成就,才能赢得百姓的掌声,获得乡亲们的友谊和信赖,也能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公务员平语近人观后感5篇
看了《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第一集:为政为民,他们一直在努力。我脑海里浮现出习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是我在公务员面试考试中的第一道题目,“立志做大事”,我觉得就是为百姓“做大事”,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也是这个道理,他说,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都能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何尝不是一样呢,若只想着做大官,急功近利,哪能想到百姓的疾苦,哪能处处为百姓着想,“为政为民”,也必然成为一句空谈。清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要求年轻干部更要不图虚名,真抓实干,争做为人民有益的“大事”。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历史的一切功绩来自人民。“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就是牢牢抓住了这句话,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他扑下身子、苦干实干,背石上山,打拼到生命最后一刻,交出了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成绩单,用担当尽责、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用实际行动把自己沉淀下来。“甘当樵夫扎根基层,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樵夫”是廖俊波的微信昵称,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我对这句话更是感触颇深。扎根基层工作,其实最可贵的是始终葆有一股踏实的劲儿。我们作为年轻干部更要学习廖俊波同志立足现实、深入基层的品质,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在心中矗立起“干”字丰碑,才能真正收获泥土的芬芳。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就是说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我们也应如此,不要觉得为百姓处理纠纷,解决矛盾是小事,为百姓服务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万丈高台,始于一石”,我们要深入扎根基层,扑下身子,到百姓身边去,把一件件事都做实做细,才能赢得百姓的信赖与口碑。
为政为民,不是指手画脚,更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脚踏实地、默默无闻,不为私心所扰、不为流言所惑的埋头苦干;是始终保持一颗初心,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担当实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绝不容许玩虚的、整假的。我们年轻干部唯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态度,一诺抵千金、一步一脚印,以真心换得民心,把工作做在实处,才能经得起人民与历史的检验。
公务员平语近人观后感6篇
《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第五集《报得三春晖》,展现了总书记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在新时代,为孝道美德注入了丰富内容和新的活力,开辟了新时代孝道观念的新境界。
百善孝为先,践行和弘扬孝道观念首先要学会感恩。争做一个感恩的人,内心阳光、生活幸福、乐观向上,积极向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传递正能量,树立好形象。
懂感恩,一要感恩父母。父母是我们人生的启蒙老师,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和心血。是父母从小将我们拉扯长大,是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父母之恩,重于泰山。作为有思想的人,有信仰的党员,更应该有感恩的心态。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把儿女对慈母之孝心表现到了极致。因此,感恩首先要感恩的当然是我们的父母。感谢父母的无私关怀,感谢父母的精心养育,感谢父母对我们工作的全力支持。作为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带头在生活中孝敬父母、赡养父母、报答父母,谨记父母的教诲,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要挤出时间,“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帮助做一些家务,搞一下家庭卫生。陪伴,这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懂感恩,二要感恩组织。组织是党员干部的归宿和精神寄托。虽然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个人勤奋和努力,但更重要的还是靠组织培养。对个人而言,能够从一个普通干事成长为一个科级干部,始终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领导就是干部工作上的伯乐,从开始对工作的不熟悉到基本掌握要领,甚至成为骨干,无论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离不开组织的关怀和培养。当我们取得点滴成绩的时候,是组织给予我们崇高的荣誉,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是组织给予我们鼓励,让我们重新鼓起干劲继续前行。有了组织这个舞台,我们才能更好的“唱戏”,有梯子才能登高。离开了组织的培养和关怀,干部个人谈何发展和进步?所以我们要感恩组织,特别要把感恩组织当作一种人生态度、当作一种生活境界、当作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工作,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来回报组织。
懂感恩,三要感恩社会。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能够衣食无忧,我们应该感谢社会。感谢社会中同事、朋友和亲人,是同事、前辈在我们初入职场时,耐心指导,悉心帮助,宽宏忍让,让我们从一只菜鸟茁壮成长。是朋友在我们生活不满、情感受挫时,给我们肩膀,听我们倾诉。是亲人在我们孤独无助时,陪伴我们,支持我们,鼓励我们重新站起来,满血复活。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因为有了社会,我们才不是独立的个体,在新时代的社会潮流中,我们相互扶持,相互依偎,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学会感恩,凡事感恩,是为了更好地健康成长。感恩父母、感恩组织、感恩社会、感恩自己,让自己在生活里经历磨砺、在工作中经受考验。作为一名公务员,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应把感恩作为一种政治觉悟、一种人生态度和一种生活境界,把感恩化作动力,履职尽责、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务员平语近人观后感7篇
《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第五集《报得三春晖》,展现了总书记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在新时代,为孝道美德注入了丰富内容和新的活力,开辟了新时代孝道观念的新境界。践行和弘扬孝道观念首先要学会感恩。争做一个感恩的人,内心阳光、生活幸福、乐观向上,积极向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传递正能量,树立好形象。
懂感恩,一要感恩父母。父母是我们人生的启蒙老师,我们的生命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和心血,父母之恩,重于泰山。作为有思想的人,有信仰的党员,更应该有感恩的心态。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把儿女对慈母之孝心表现到了极致。感谢父母的无私关怀,感谢父母的精心养育,感谢父母对我们工作的全力支持。作为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带头在生活中孝敬父母、赡养父母、报答父母,谨记父母的教诲,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懂感恩,二要感恩组织。组织是党员干部的归宿和精神寄托。虽然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个人勤奋和努力,但更重要的还是靠组织培养。对个人而言,能够从一个普通干事成长为一个科级干部,始终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领导就是干部工作上的伯乐,从开始对工作的不熟悉到基本掌握要领,甚至成为骨干,无论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离不开组织的关怀和培养。当我们取得点滴成绩的时候,是组织给予我们崇高的荣誉,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是组织给予我们鼓励,让我们重新鼓起干劲继续前行。有了组织这个舞台,我们才能更好的“唱戏”。所以我们要感恩组织,特别要把感恩组织当作一种人生态度、当作一种生活境界、当作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工作,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来回报组织。
懂感恩,三要感恩社会。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能够衣食无忧,我们应该感谢社会。感谢社会中同事、朋友和亲人,是同事、前辈在我们初入职场时,耐心指导,悉心帮助,宽宏忍让,让我们从一只菜鸟茁壮成长。是朋友在我们生活不满、情感受挫时,给我们肩膀,听我们倾诉。是亲人在我们孤独无助时,陪伴我们,支持我们,鼓励我们重新站起来,满血复活。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因为有了社会,我们才不是独立的个体,在新时代的社会潮流中,我们相互扶持,相互依偎,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到:没有中国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一切。
一、广大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和力量。中国共产党产生于人民群众,是靠无产阶级劳苦大众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发展壮大的。不论是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抵抗外族侵略时期,广大人民群众亲人般的支持,永远是我们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支持,何等的伟大呀!
二、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变。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吃饱、穿暖,让中华民族重新毅力于世界民族之林!经过近百年的努力,我们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和领先的科技水平。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如此自信、如此幸福,国家从来没有如此强大,我们从来没有如此自豪。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没有任何理由故步自封、沾沾自喜。因为,中国梦还没有完全实现,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初心将永远是我们的宗旨和使命。
三、永远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常言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保持对中国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不忘记是人民的乳汁养育了我们,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实现我们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这就需要我们时时刻刻认真倾听老百姓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疾苦,真心实意的解决他们的困难,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到实处。这就是赤子之心!
四、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要求,也会不断的提高。我们要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动力。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播出,节目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生动全面的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节目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受到广大群众喜爱,也让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习总书记用他自身的经历和历史先贤的经验给我们作出了指示,为民入心。
为民入心,做接地气的党员干部。‚衙斋卧听潇潇竹,一枝一叶总关情。‛习总书记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让我们体会到他深切的爱民之情和诚挚的为民之心。在府衙中听外面萧萧的竹声,就像民间的疾苦声,每一枝叶都与我的感情深深相连。一枝一叶皆生长于根,根为枝叶贡献水分营养,枝叶为根提供雨露阳光,相依相存,就像我们党和群众一样。习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插队时,与民同吃同住,为梁家河修建沼气池,真正为老百姓照明问题排忧解难。接地气,就要像总书记一样真正脚踏实地深入群众。每一名党员干部既是党的战士,也是人民的孩子,时刻站在人民群众中,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与民众福祸相依,我们党员干部才能交出人民真正满意的答卷。
为民入心,做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总书记引用万斯大的书中文句让我们学习到怎样为民服务。利民和厉民,两周截然不同之道,清楚明确的给党员干部工作指明了一个简单明晰的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民是否有害于民。能给百姓带来好处的,即使需要干部付出得更多一点,也要毫不犹豫的执行。会给百姓带来坏处的,必要雷霆手段扫除干净。做甘于奉献的干部,就是要把老百姓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的地方当成自己肩上的担子,努力下功夫去改变。把老百姓的安心、放心、舒心的地方,当成对自己的鼓励,进一步发扬推广。
为民入心,要做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总书记引用管子的文章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能否用手中的权利造福人民关乎国家政权的存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历史的教训让我们既要哀之,也要鉴之。政权兴废在于民心,民心去向在于干部作为。党员干部手握人民所赋予的权利,故权利本应服务于人民,行使公权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做清正廉洁的干部,就要明镜心中悬,手握两尺剑,常怀敬畏心,为民请真愿。我们用手中的权利来为人民办事,则国家的未来必然兴盛,用手中的权利来为己谋利,则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平语近人心得体会7篇
近日,《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在全国各大网站放映,其中第三集主要谈到立德,何为立德?德,是一把衡量做人准则的标尺,是一种隐性的社会行为契约,是一种引领社会风气的导向。
国无德不兴。总书记强调:‚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有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有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无德不立。总书记强调:‚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纵观那些名垂青史的人,大多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毛泽东同志要求党员同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李大钊、焦裕禄、文朝荣等不怕牺牲、肯于吃苦、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道德楷模,感召无数共产党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品格,夯实道德基础。
官无德不为。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政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为官者的道德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品德败坏、腐化堕落,将会严重败坏党的形象和声誉,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反之,为官者管住自己的手,管严自己的嘴,管紧自己的腿,不踩‚红线‛、不越‚雷池‛、不闯‚禁区‛,言行一致、施政以德,正直清廉,忠于职守,多为人民做好事、谋事实,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就会提升,社会思想道德就会进步。平语近人心得体会8篇
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视立德修身,为人需要品德,从政需要官德,治国需要每一个人都有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关于为什么立德,总书记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个什么德?总书记讲过,‚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该怎样立德呢?总书记讲过,‚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首先,为什么要立德?一是道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里面它都会有各种不同的、多种多样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有的甚至相互之间还是矛盾、冲突的。但是一个社会要稳定、要和谐、要发展,它一定是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二是道德对每一个个人的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
其次,立个什么德?总书记曾经说,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明大德讲的是国家之德,明大德对每一个个人来讲就是要立志报效祖国。守公德,顾名思义,就是公共领域的道德。对共产党人来讲,守公德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私德。私德简单来讲,就是私人领域的道德,就是私人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品质和习惯。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严把‚私‛字。要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
最后,该怎样立德呢?第一点,勤学。勤学是修炼道德的基本方法,要向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勤学就要向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第二点,明辨。明辨就是要善于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善于做出选择。对此总书记讲过,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掌握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掌握了这把钥匙。第三点,笃实。道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道德的养成贵在坚持。
平语近人心得体会9篇
人们常说国家、国家,国和家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在‚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节目中提到‚国之本在家‛,本期主题‚国之本在家‛表达的是家庭是国家之根本,国家是亿万家庭的结合体。
正所谓‚家之本在身‛――家的根本在于自身,自身的培养离不开家的哺育。对此,王杰教授提出三个问题‚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
家庭,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总书记说‚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所谓有国才有家,有了国家的安定,我们才能待在家里,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有了家庭的发展,我们才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踏踏实实地求发展。从根本做起,从家庭做起,从青少年做起。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父母除了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还要给孩子最好的教养。家教,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父母呵护,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所有的爱,但一定不是溺爱。‚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教育孩子应该循循善诱、以身作则,切不可爱子心切、庇护所有。当今社会中校园欺凌现象时常发生,当大众责怪‚小霸王‛称霸校园时,可曾想过孩子的教育缺失也是家庭的缺失、父母的失责。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要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风,家族代代相传,留给后代宝贵的财富。
总书记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古往今来不缺乏名门望族,人们总是羡慕名门家族的繁荣昌盛,殊不知,其实代代相传的‚秘诀‛就是祖上留下的家风、家训,后人严格遵循、恪守本分,让家风传承不息。总书记鼓励共产党员要向杨善洲、焦裕禄、谷文昌等同志学习,树立起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做人民的楷模。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国中有家,家中有国,不曾分离。守护好家庭、守护好家教、守护好家风,把家庭融入国家,把家庭梦融入中国梦,再用千千万万个家庭梦汇聚成美好的中国梦,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0篇 ‚为政为民,他们一直在努力‛,‚治国有常民为本,小康关键看老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何上好立德这堂必修课‛,‚司马光铭记终生的不是砸缸,而是父亲的这句话‛,《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朴实的话语里洋溢的是真知灼见,让我对基层工作获得新的感悟。
用心真干,我们要热爱工作。热爱有什么作用?它会让我们不畏困难,在艰难的环境中乐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工作上亦是如此,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才能成一行,我们应从思想上、态度上、行为上出发,热爱工作,用心工作。思想上,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工作于我们来说是赖以生存的基本,是我们立足社会的保障,不能逃避就要勇敢面对,热爱工作本就是热爱生活。态度上,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对待工作,态度决定程度,只有好的工作态度才能决定我们处理工作的程度甚至高度。行动上,我们要真正地做到热爱工作、开心工作、微笑工作,带着热爱的心情、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每一件大业务、小事情。用脑巧干,我们要灵活思维。工作无大小,但方式有优劣,我们不能总是埋头苦干而不抬头看看有没有‚捷径‛。作为基层工作者,无论是面对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还是安全稳定、民生事业等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工作,本就事多人少的窘境,更加要求干部具备灵活的工作方式、创新的工作方法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前进。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多想,不能只是服从领导安排,要立足岗位,从本职出发,多思考应对工作的方式方法;二要敢想,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具备敢想的能力。不能畏首畏尾,要积极、大胆地去思考;三要能想,多想、敢想的前提是能想,要拥有能够思考的能力和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善学习、常请教、多积累,才会有提升。
用手实干,我们要切实作为。扑下身子才能抓落实,光说不做只会是‚嘴把式‛。面对各项工作,只有真正的切实作为才能为基层事业加油助力。我们务必要做到勤于作为、善于作为、敢于作为。勤于作为要求我们要多做事,业精于勤,量变才能产生质变,只有多做才能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推进工作进展、提高工作实效;善于作为要求我们要能够灵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切实提升工作效率,而不一味的作无畏功;敢于作为要求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能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不畏首畏尾,大胆也能出奇效,勇敢才能攀高峰。知‚平语‛以‚近人‛。‚平语‛让我们充满力量;‚平语‛让我坚守理想;‚平语‛让我们战斗在为人民服务的基层第一线。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1篇
近日,《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在全国各大网站放映,其中第三集主要谈到立德,何为立德?德,是一把衡量做人准则的标尺,是一种隐性的社会行为契约,是一种引领社会风气的导向。国无德不兴
总书记强调:‚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有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有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无德不立
总书记强调:‚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纵观那些名垂青史的人,大多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毛泽东同志要求党员同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李大钊、焦裕禄、文朝荣等不怕牺牲、肯于吃苦、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道德楷模,感召无数共产党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品格,夯实道德基础。官无德不为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政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为官者的道德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品德败坏、腐化堕落,将会严重败坏党的形象和声誉,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反之,为官者管住自己的手,管严自己的嘴,管紧自己的腿,不踩‚红线‛、不越‚雷池‛、不闯‚禁区‛,言行一致、施政以德,正直清廉,忠于职守,多为人民做好事、谋事实,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就会提升,社会思想道德就会进步。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2篇
《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本集从‚崇德、明德、修德‛三个维度论述了‚德‛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以德服人,君子以礼待之。春秋时期,有人询问孔子用德去包容怨恨自己的人是否正确,孔子回答说:‚怨恨我的人,我将用正直的道理去开导他,对我有恩德的人我将用思想去回报他‛。总书记曾经也强调‚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真正的君子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心胸宽阔、海纳百川。众观历史,但凡成大事让后世铭记之人往往都是有‚德‛之人,屈原九死不悔沉吟泽畔;俞大猷多次被诬陷却依然精忠报国。古人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以德服人‛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我们后人更应发扬传承这一优秀品德。同心同德,党员不忘初心。党员的同心同德是什么?入党宣誓词的八十个字清清楚楚解释了作为一名党员的应坚持的承诺与信仰。从‚南湖会议‛到井冈山斗争,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三大战役,涌现出许多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是这些革命先辈用自己活生生的例子给我们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坚守与信仰。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应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为最初的信仰从一而终,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厚德载物,方显大国本色。十八大以来,我们的‚蛟龙‛入海了,我们的‚嫦娥‛奔月了,我们的‚天眼‛建成了,我们的‚北斗‛导航了……诸多的成就让我们成为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作为地球村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我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新的变化。‚一带一路‛的践行,让亚欧非大陆打通了经济的‚任通二脉‛,‚亚投行‛的建立加速了亚洲金融‚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正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世界的前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彰显大国‚本色‛。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今天我们身处伟大的时代,更应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积极践行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名有‚德‛之人。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3篇
近日,百家讲堂之《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栏目特别上映,第三集《国无德不兴》围绕‚立德‛主题,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指明了党员干部道德养成之路。
德起着基础性和前提性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国家就无法前进。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所以,立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作为党员干部,更加需要以‚德‛为先,把立德当成必修课。明大德,要立志报效祖国。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大德讲的是国家之德。明大德对每一个个人来讲就是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奉献是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和传统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人们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光辉旗帜。立志报效祖国,爱国为民就是大德。党员干部无论身在何处、职位高低、成绩大小,都需要把浓浓的爱国情怀落实到一行一业的奋斗中,在人民需要、社会需要、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守公德,要始终为人民服务。众所周知,公德就是公共领域的道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一社会公德规范也是耳熟能详,但对于一个特别的群体共产党人来讲,守公德就不仅局限于这些要求,而更加要求要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要坚定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利益和幸福放在首位,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急、难、险、困,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以赴、尽力而为,把一件件群众关心的事情办好,把一个个群众担忧的问题解决好,确保群众的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严私德,要时刻慎独慎微。私德简单来讲,就是私人领域的道德,就是私人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品质和习惯。党员干部的私德并非私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就必须严格修炼‚私德‛,严把‚私‛字,高标准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和操守,在当前朋友圈、微信圈、生活圈不断扩大的趋势下,要时刻拥有警醒警觉。习总书记说‚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党员干部要继续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承担起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4篇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节目于10月8日晚上开播,该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为何?我觉得从节目的名称中就能知一二。总书记讲话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平易近人。说大白话,老百姓都听得懂,大家自然喜欢,而他的为人亦是如此。平‚语‛近人,‚近人‛二字正是习总书记的真实写照。
‚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等,这些习总书记的语录都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特点。为何?因为他心中时时想着群众,记挂着群众,才会在讲话时体现出平易近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我想只有心中想着群众、处处为民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在《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的为民思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回答了什么是为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回答了为什么为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回答了怎么样为民。
而总书记不仅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从习总书记为修建陕北修第一口沼气池的故事上就可以看出来。习近平在延安市文安驿梁家河村时,看看到四川绵阳一些农村在搞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既方便,又廉价。想到村里年年拉煤的日子,他自费先坐两天汽车到西安,然后再坐火车到四川实地考察沼气池建造技术。并带头建好第一口沼气池,用事实来说服社员。到1975年,全村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一共建成几十口沼气池,基本上解决了社员做饭、照明的问题。自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精准扶贫‛‚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总书记总是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出台政策。而这,都是他为民的体现。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5篇
10月8日以来,央视一套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每晚8:00开播,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和中共党员,每晚都坚持收听收看,切身感受总书记治国理政和伟大的为民情怀。40分钟不长不短,一集电视剧的容量,但为民二字却容纳了13亿百姓。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综艺类和语言类的电视节目越来越精良,也越来越有中国特色,这才是中国文娱的正确打开方式。无论是制作宏大的记录片,还是展现传统文化的综艺类节目都蕴含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囊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观,时间的纵深,地域的横向让我们越来越接近梦想的彼岸,此次百家讲坛特别节目也包含其中。
第一集的主题‚一枝一叶总关情‛,直指人民,开篇即是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充分体现了人民和官吏的关系。说到县吏让人不禁想到了三年前中共中央组织部曾授予102名同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这些县委书记今天已经有部分晋升副部,还有很多进入了地方班子,说这些官职绝不仅仅让大家的目光聚焦于此,而是再次印证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始终如一为民爱民,实实在在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努力办实事,做细民生工作,才获得党和国家的信任担负更大的重任。
古有‚一钱太守‛刘宠殚精竭虑,为百姓造福,呕心沥血,堵住了恶吏搜刮民财。今有‚政和速度‛廖俊波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他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把他装进心里。梁家河老乡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的殷切希望,他关心着百姓的收入,关心着百姓的民生。当知道十亩果园是收入的来源时,他一句‚你发了呀‛,让老乡暖在心窝。再糙的饭都能咽下,再穷的老百姓他都看得起,因为那饭曾经养育过我,那百姓是我们抵达梦想的希望。
----从“平语近人”眼中的家风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家风就是这条文化长河中最重要的支流。家风,如同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国家的性格一样,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可以将家风理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作是一个家庭的传统,是一个家庭的文化。”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德行的成长是要从小培养的,而家庭是最基础的土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德行的成长,家庭也是最基本的细胞。在微观世界的眼中,家风、家教和家庭犹如一个细胞体:其中家风像细胞核一样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核心、家教像细胞质一样是一个家庭的精神营养,家庭像细胞膜一样是一个家庭的保护屏障。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它像细胞核一样可以重组、整合和复制,将优良的家风基因传承下来。百度说: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中国共产党近八千多万人的大家庭,党员干部更应该发扬传承中国共产党大家庭的“家风”。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亦是作风、党风。回顾历史,正家风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赶考”的峥嵘岁月里,那些不忘初心的优良家风也一直为人称颂,如: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的家风。
浩瀚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总能穿越历史沧桑带给我们良多启迪,使人们在平淡的思索中完成一次质的飞跃,如点睛之笔,点亮心灵那束光。一直以来我就很喜欢经典古籍,喜欢他不加修饰的辞藻,喜欢他深入浅出的道理,喜欢他字字如金。看罢,从习总书记对经典的理解和运用,感悟到古典之美的另一种风情――经世致用。“大浪淘沙始见金”,字字珠玑,留给我们的是哲思和温暖;只言片语,传递给我们的是力量和希冀。
很喜欢一句话“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爱民敬民的质朴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亦如水,可载可覆。唯有与民同心,方可牵住连接天地的命脉。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应该从这句话中得到些什么。我们初到基层工作,肯定是一切从零开始,如何才能从陌生到熟悉再达到“乐民”和“忧民”的境界呢?我看关键是靠务实,“你的一点一滴都在老百姓的眼里”,有没有同老百姓坐一条板凳的朴素情感?有没有跟老百姓一块苦干的品格?“路有夷险,履者知之;物有甘苦,尝者识之”,只有在工作生活中用实践付诸躬行,用实干做到“去民之患;如除腹中之疾”才能真正做到“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
---读《社会工作实务》与《平易近人》两书有感
通读《社会工作实务》与《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两本书,不难发现《实务》一书更侧重工作根本理论,通过各种案例,将社会工作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加以阐述,是一本工作指导用书。可以说是社区工作的工作手册。而《语言》一书收集了习书记的经典语录略加阐述,归纳分类,让文件精神更加通俗易懂,同时也以此突出体现了语言的技巧。两本书对于作为社区工作者的我,最受启发的思想我想应该概括为“务实”二字。
一、务实需要抬头看
说到“务实”,什么是务实。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社区作为服务群众的起点,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默默无闻努力干、群众在哪我在哪”。居委干部带头跑楼道,捡垃圾,高喊口号搞宣传,家长里短不用愁,居委全是老娘舅。居委干部累死累活,群众还不满意。为什么会造成如今这样的尴尬局面,如今想来主要还是没有做到务实。如今的实事求是是什么,就是时代变了,老一辈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照搬于现在的社区管理。居民的精神需求、法律意识,人口流动性大幅度增加。文化的多元化,物质生活的富足让居民的实际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新时代的社区工作不应该埋头干而是要抬头向前看。就像《实务》一书中第八章提到的“残废房遮挡居民楼采光”“钟鼓楼区拯救古迹活动”“日托儿童早餐供应问题”几个经典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很多问题需要有老百姓的共同参与,许多问题需要有多部门的配合,许多问题需要有高瞻远瞩的预见性。所以,社区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向前抬头看,让自己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实干口才来减负
当我们抬起头工作以后,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用三十几年的努力赶超他国几百年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出现是必然。社区工作的压力也是一天天加重,一杯茶一份报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的社区工作在是把茶放凉还没喝,报纸积灰没空看。上有新的方针政策,下有各种百姓诉求,居委会这个小团队,要撑起这蓝蓝的一片确实不易。想要减负,先学沟通,特别是代表政府形象和百姓沟通的过程中,语言的魅力至关重要。《语言》一书中,充分告诉我们无论表达什么,听的人能懂最重要。学会说什么?知道怎么说?才是实干口才。从十八大的“中国梦”到“中国人的梦”清晰的表达了国家对于每一个国民个体的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做“蛋糕”到分“蛋糕”形象了向老百姓解释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相辅相成。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多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只是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说话,对于百姓不是不能说“不”,而是如何说“不”。让对方理解才是沟通的目的。
三、真心为民创佳绩
口才是沟通的工具,但仅有口才就成了巧舌如簧。我们不能只做说的那个人,也要是会做的那个人。前面说到老一辈的工作方法守旧,但辩证来看却是有他被人津津乐道的道理。这就是真心为民。事情的解决,问题的处理终究是要有人去亲力亲为,一把锄头,一道田。即便工业科技的发展可以取代锄头耕地收粮,但也要有人操作机器,有人砍柴做饭。所以,我们学会语言的技巧是为了事半功倍。而这剩下一半的工作就需要我们真心实意的做好做到位。之前一直说的社区工作“最后一公里”,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百姓在哪里,我们的心就在哪里。
【平语近人读后感】推荐阅读:
平易近人的近义词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