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期末试题(共6篇)
注:一、二、三、四题的答案必须按题号和顺序填写到第五页的答案表中,否则无效。
一.单选题(每题1分)。每道题答案只有一个,未选、选错者0分。
1、窗体文件的后缀是()
A..bmp
B..vbp
C..bas
D..frm
2、把控件放置在窗体中的最快捷的方法是()
A.拖放鼠标
B.单击工具箱中的控件并拖动鼠标
C.双击工具箱中的控件
D.单击工具箱中的控件
3、当移动控件、重新设定其尺寸时,()属性会自动改变。
A.top , left
B.name , caption
C.click, change
D.cancel , default
4、vb主要用于开发哪种环境下的文件:()
A.DOS
B.WINDOWS
C.DOS 和WINDOWS
D.UNIX
5、()属性可以使命令按扭对用户产生的命令无效。A.default
B.caption
C.enabled
D.cancel
6、一组复选框中,如果单击一个没有被选中的复选框,则其他已选中的复选框处于()状态。
A.禁止
B.选中
C.不选中
D.不显示
7、当对象的enabled 和 visible属性为()时,该对象才能获得焦点。
A.true , false
B.false
C.false , true
D.true
8、当程序运行过程中,需要给用户一些提示信息或警告信息时,应使用()。
A.msgbox
B.inputbox
C.A,B都可以
D.A,B都不可以
9、表达式val(“16abc”)的值为()。A.1
B.16
C.16abc
D.abc
10、以下哪个函数用于在一个字符串中查找另一个字符串()A.mid$()
B.len()
C.instr()
D.right()
11、控件command1的名称属性为com时,则它的click事件过程名为()。
A.command1_click
B.command—click
C.com_click
D.command1.click
12、窗体form1的名称属性为myfrm时,则它的load事件过程名为()。
A.form_load
B.me_load
C.myfrm_load
D.form1_load
13、下列控件中,不可改变控件大小的是()A.frame
B.timer
C.command
D.textbox
14、下列数据中是boolean常量的是()A.123
B.not
C.true
D.and
15、假定A是boolean型变量,下面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A.A=”TRUE”
B.A=TRUE
C.A=#TRUE#
D.A=”FALSE”
16、表达式10+5 mod 10 9 / 3的值是()。
A.10
B.15
C.12
D.运算错误
17、若x=5,执行if x then x=0 else x=1的结果为()。
A.实时错误 B.编译错误 C.x=1 D.x=0
18、为使文本框显示滚动条,必须首先设置的属性是()。
A.Alignment B.Style C.Multiline D.ScrollBars
19、运行时,当用户向文本输入新的内容,或在程序代码中对文本框的text属性进行赋值从而改变了文本框的text属性时,将触发文本框的()事件。A.click B.dbclick C.gotfocus D.change 20、组合框的3种不同风格:下拉组合框、简单组合框和下拉列表框由()属性决定。
A.BorderStyle B.Style C.FillStyle D.DrawStyle
二、多选题(每题2分)。每道题答案至少有一个或者多个,未选全者,得部分分;选错者0分。1.关于程序设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把程序的结构规定为:顺序、选择、判断三种基本结构。
B.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更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更易于软件的维护和功能增减。
C. 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Visual J++都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D.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能用继承的方式减短程序开发时间。
2.VB中包含的数组类型有()
A.数据数组
B.属性数组
C.事件数组
D.控件数组
3.设A=2,B=3,C=4,D=5。以下表达式的值为False的是()。A.A>B AND C<=D OR 2*A>C C.NOT A<=C OR 4*C=B^2 AND B<>A+C B.3>2*B OR A=C AND B<>C OR C>D D.A+B+C>D OR A*B A.属性用来描述和反映对象的特征,如:控件的名称、标题等。 B.对象的属性只能通过属性窗口进行修改。 C.事件就是发生在对象上的事情,如:单击、双击等。 D.VB中的方法可以是过程或函数,用户只能在代码中调用,不能修改 5.下列实际参数中,可以进行按地址传递的是()。 A.“X” B.(X)C.X+10 D.X 三、阅读程序,按要求写出程序运行后的结果。(每题5分) 题目所涉及到的对象的属性在设计时均为默认值。答案可先写在代码右侧,然后再填写到答案表中,以答案表中的内容为准。 IF b=”ER” THEN s=s+1 1. 有如下程序 NEXT i a=”A WORKER IS OVER THERE” PRINT s x=LEN(a) 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 FOR i=1 TO x-1 b=MID(a,i,2) 2. 有如下程序 Dim a(1 to 5)y = 3 * y FOR j=1 TO 5 End Sub a(j)=j*j 4.有如下程序 NEXT j s=6 PRINT a(a(2)*a(3)-a(4)*2)+a(5)SELECT CASE s 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_______ CASE IS<6 f=s+1 3.写出下列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 _______ CASE IS<5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f=s+2 a = 1 CASE IS<4 b = 1 f=s+3 Print “A=”;a;“,B=”;b CASE ELSE Call mult((a), b) f=s+4 Print “A=”;a;“,B=”;b END SELECT End Sub PRINT s;f Sub mult(x, y) 运行输出的结果是______x = 2 * x 四、在下列程序的下划线位置上,填写符合题目要求的内容。(每题5分)说明与第三题相同。 Private Sub Option1_Click(Index 1. 下列代码求出 2.计算:N!的值 As Integer)S=1+2+3+ … +N的值。 N= Val(InputBox(“请输入N的Select Case Private Sub Form_Click()值:”)) Case n = Val(InputBox(“请输入N的 JC=______ Print ”ABC“ For i=1 to 值:”)) Case JC=JC*________ s = Print “DEF” Print “sum=”;sum For i = 1 To Case s = Print “HIJ” 3.单击控件数组中(共有三Next i End Select Print s 个)的不同对象,在窗体上显示End Sub End Sub 不同内容。 4.下列程序的功能是:用函数调用求(S=M!/(N!*(M-N)!),要求M>N)。请将程序填写完整。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Function JC(X) S1 = 1 m = InputBox(“请输入M的值”, , 0) For I = 1 To X n = InputBox(“请输入N的值”, , 0) S1 = If m <= n Then Exit Sub Next S = JC = Print S End FunctiEnd Sub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 ~10 :D C A B C C D C B A ~20 :C A B C B C D C D B 二多选 1~5 :A、BCD、ABC、ACD、D 三阅读 1、3 2、41 3、A=1 B=1 A=1 B=3 4、S=6 F=10 四.填空题 1、S=0 TO N S=S+I 2、JC=1 TO N JC=JC*I NEXT 3、INDEX 0 1 2、JC(M)/(JC(N)*JC(M-N))S1=S1*I JC=S1 五、编写程序(每题10分,共30分)。 1. Private Sub Form_Click() Timer1.Enabled = True 3. Private Sub Form_Click()Timer1.Interval = 1000 End Sub m = Val(InputBox(“输入M”))Private Sub Timer1_Timer()n = Val(InputBox(“输入N”))Label1.Caption = Time If n>m Then End Sub a = fact(n) b = fact(m)2. Private Sub Form_Click() c = fact(nm))b = Val(InputBox(“请输入数值:”)) Print D c = Val(InputBox(“请输入数值:”)) Else If b > a Then Exit Sub d = a: a = b: b = d End if End If End Sub If c > a Then Private Function fact(x)d = a: a = c: c = d p = 1 End If For i = 1 To x If c > b Then p = p * i d = b: b = c: c = d Next i End If fact = p Print a, b, c 2017—2018第二学期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期末考试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20分)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包括集体教育活动、小组教育活动还有()。A、自选教育活动 B、游戏活动 C、个别活动 D、全园活动 2、户外游戏“1、2、3木头人”、“小鱼跳跳”体现了教育活动的()特点。A.广泛性和启蒙性 B.趣味性和游戏性 C.综合性和整合性 D.随机性和潜在性 3、下列不属于教育活动的是()A、劳动 B、角色游戏 C、参观 D、做操 4、下雨之前出现蜻蜓飞得很低,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幼儿观看,体现了教育活动的(A.广泛性和启蒙性 B.趣味性和游戏性 C.综合性和整合性 D.随机性和潜在性 5、目前幼儿园越来越提倡的学习方式是()。A、接受式学习B.探究式学习C.合作式学习D.体验式学习 6、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最佳途径是()。A、教学活动 B、区域活动 C、游戏 D、参观与观察 7、一般小班比较适合:() A、自选活动 B、接受式学习C、探究式学习D、体验式学习 8、()是通过活动本身传播先进的家庭早期教育知识与方法。A、亲子活动 B、社会活动 C、游戏 D、全园活动 9、在具体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个?()A、要科学地分解目标 B、要适时地调整教育目标 C、要有活动目标的制订 D、教育目标的表述要准确 10、适用于幼儿园各种活动的教学方法是() A、观察法 B、描述法 C、操作法 D、游戏法 11、()是启发性原则的常用方法。A、游戏 B、提问 C、讲解 D、个别活动 12、()是人的第八种智能。 A、联系智能 B、音乐智能 C、操作智能 D、联想智能 13、()是教学设计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A、教学目标 B、教学准备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14、幼儿园罐操属于()类型的幼儿体操。A、徒手操 B、轻器械操 C、模仿操 D、自由操 15、()是满足幼儿不同兴趣和需要的最好途径。A.教育活动 B.游戏活动 C.生活活动 D.区域活动 16、幼儿园体验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应组织幼儿进行()的活动。A、热身活动 B、发展体能的游戏 C、基本体操训练 D、收拾器材 17、能熟练用勺子吃饭是()幼儿动作发展应达到的目标。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5-6岁 18、《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A、上课 B、游戏 C、生活活动 D、户外活动 19、设计一个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程序不包括()。 A、目标 B、兴趣和经验 C、技能 D、环境材料 20、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吃东西时细嚼慢咽,能主动饮水,是()的健康教育活动的阶段目标。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都是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活动的方法都一样。() 2、区域活动就是区角活动。() 3、游戏是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最佳途径。() 4、幼儿园封闭的教育有利于搞好教育。() 5、观察法只适合在幼儿园进行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 6、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都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幼儿进行的活动。())特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期末考试题 共2页 7、由于幼儿园经济条件差,所以创设环境时必须考虑经济性原则。() 8、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设计幼儿喜爱的室内环境。() 9、观察法只适合在幼儿园进行社会领域的教育活。() 10、教案中教学目标是必不可少,至于有没有认知、情感、技能这三个方面就无所谓了。() 四、实践设计题(35分) 1、一份完整的教案包括哪些内容?(10分) 2、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根据一下出现的情况,设计一个教育活动的教案。(25分)1)小班幼儿参加周一升旗之后,认识了国旗。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3小题,共15分) 1.请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定义。 2、请简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3、请简述组织幼儿园健康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2)中班的家长送来了一些植物,布置了植物角。 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 和。 4、等比数列的定义式为等比的通项公式为。 5、已知等差数列3、6、9、n、15……,则。 6、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2,公差为5,则这个数列的第三项是。 7、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3,公比为2,写出这个数 列的第三项式。 8、从A村到B村的道路有3条,从B村去C村的道 路有4条,从A村经B村去C村,不同的走法种数 是。 9、A410、A3810、Amn=17*16*15*…*5问 二、选择 1、下列是等差数列的是() A、1、2、3、4B、1、3、4、5、6 C、2、5、8、9、11D、-1、0、2、4、62、下列不是等比数列的是() A.2、4、8、16B.2、4、6、8、10 C.1、1、1、1、1D。3、6、9、27 3.已知5、8、n、14是一组等差数列,求n是() A.12B.11 C.6D.3 4.已知2、6、18、54是一组等比数列,求公比为() A.3B.4 C.12D.2 5.已知 3、n、12、24是一组等比数列,求n为() A.4B.6 C.8D 2三、解答题 1.写出等比数列4,-8,16,-32……的第5项到第8项及通 项公式。 A 2012-2013学 经过一段时间后,记忆系统放弃一些不太需要的信息,因而提高了它的工作效率。因为信息在大脑中闲置的时间越长,那么将来使用它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总的看来,记忆系统将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放置一旁是较为明智的。安德逊说遗忘的一般形式已经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遗忘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会减慢——这反映了人们叙述过去的和现在的信息的相似性。依安德逊所言,我们记忆中的东西按照这种规律被选择,并在实质上下了一个赌注,即我们近期没有使用过的信息将来也可能不需要它。对这个赌,我们肯定赢多输少。但是,我们对损失——遗忘所造成的挫折比较敏感,因此永远也无法体会到我们赢得了什么。 这种基本观点与那些研究在自然环境中动物行为的科学家们所说的“平衡”相类似。例如,在一群野餐者附近,一只松鼠勇敢地抓起一点面包碎片,然后跑到附近的树下吃它。这样反复几次,每一次只抓起一点碎面包,把它带到树下后才狼吞虎咽地吃。尽管这不是吃饱肚子的最有效方法,但是,这确保了松鼠较少暴露在敌人面前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发现松鼠在拿碎面包片时——更可能拿的不是大片的而是小片的面包——吃大片面包片的时间比吃小片面包片的时间长,因此会使松鼠面临更多的危险。在吃到更多食物和减少遇到敌人的风险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松鼠的行为表明它在平衡二者的关系。同样,人类的记忆中也存在着平衡。 5.对文中涉及的“健忘的正面效果”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健忘所造成的挫折比较敏感,而健忘所造成的挫折对人是有益的。B.常常想不起事情,会令人沮丧,但这种健忘又是很有必要的。C.健忘能按规律选择记忆中的内容,将无关紧要的信息放置一旁。D.健忘提高了记忆系统的工作效率,使人们更适应周围的环境。6.文章最后说“人类的记忆中也存在着平衡”,这种“平衡”是A.遗忘更多的有效信息和减少遗忘的负面效应之间的平衡。B.遗忘更多的有效信息和记住更多的信息之间的平衡。 C.遗忘更多的近来不用或经常不用的信息和减少遗忘的负面效应之间的平衡。D.遗忘更多的近来不用或经常不用的信息和遗忘更多的有效信息之间的平衡。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事终将被遗忘,并且,容易忘事的人往往是工作效率 更高的人。 B.经常整理图书有助于及时催还图书,这告诉我们,对那些有用的信息,要经常 复习,强化记忆 C.不要为想不起一些事情而沮丧万分,事实上,遗忘使我们得到的要比失去的多。D.为了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人类与别的动物都在不断调整,使自己的行为尽可 能达到平衡。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时间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C、终期.于尽期:期望D、悟.言.一室之内悟言:对面谈话 9.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 从。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10.下列对语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B、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生观上没有相通之处。 C、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亦即所谓“畅叙幽情”。D、文章借快乐年华的易逝的感叹,借生命长短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感叹,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之大”的观点。 2012-2013学第一学期末考试试题 高 一 语 文第Ⅱ卷(90分) 三、(20分) 11.翻译横线上的的句子(6分)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12、根据原文补写空缺处(每空1分,共6分)(1)长太息以掩涕兮。 (2)真是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 (5)夫夷以近,;险以远。 13、名著导读(每空1分,共2分) 《巴黎圣母院》是伟大的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他为读者塑造了纯洁善良的吉普赛女郎,她是雨果心目中美和善的化身,还有那个面貌丑陋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作品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在诉说着“命运”的故事。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 一、二两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 答: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分)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阳台春秋 周熠 ①生活中总有不断变化的流行时尚,且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就像一叶落而知秋那样,有些生活现象一望可知是什么岁月。如人人佩戴毛泽东像章,这必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又如人们烫发,全国山河一片“烫”,那肯定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末。再如青年人染彩发,则是这两三年的事,且眼下风头正劲。还有城市居民的封阳台,这也是近些年的家居时尚。然而我至今末封阳台。 ②为什么要封阳台?无非是时尚、漂亮、干净,也相应增加了居室面积。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有一利必有一弊。最明显的问题是,影响光线,限制视野,阻碍空气流通。一句话,花钱买个自我封闭的笼子。一位社会学家说,现代城市是个大笼子,城中的楼房是个小笼子,单元居室则是笼中之笼。那么封了阳台岂不是又把这小小笼子的一扇窗给遮挡了吗?封闭的阳台自成一统,恍若琼楼,或静卧或放歌,何等悠然自得。只是我以为,不封阳台随其自然,开阔敞亮,好风可自至,明月不须期,晴天观日出,下雨读风雨,似乎更合天然情趣。 ③不封阳台,虽然浮尘多了些,可通风透光谁比得了。在春夏秋不冷不热之时,特别是下雨的日子,静静地仰靠在阔椅上,听雨听风好是自在。雨丝长长地从高空落下,便有烟一般的水墨图和清润的水腥味儿。淡蓝的雨丝儿随风一颤两颤,便洇在了放于护栏之上的花草上,沙沙沙沙,像春蚕食叶,像鱼儿潮水。再一会儿花儿就像新浴的美人脸,红润得动人了。若是刮起了扭劲风,细细的烟雨上了头脸,那身心就也湿了。《红楼梦》里说的“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想必就近于此种意境吧。至于月夜在阳台望星读月,那也是诗意熏人的。看过新闻联播,在阳台茶几上小备一壶菊花茶、半瓶葡萄酒、几牙月饼与脆枣,就足以赏月起兴了。暮色沉沉中,东天一亮,又大又圆的月悄然亮相了,就可细致体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慢慢地就又见那“天上秋期近,人 间月影清”“月移花影上栏杆”的梦幻动画来。葡萄酒蘸着明月有一口没一口地品着饮着,18.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5分)身心松松地好是舒坦。月上中天,天青一碧,浩空无云,心里越发想把月中若有若无的影痕看个透彻,然而终是枉然。“斫却月中桂,清辉当更多。”可那吴刚的力气太小,一个人如何砍得了500丈高的桂树呢?一片薄云经秋风吹动,轻纱般遮上月儿的半边脸,阳台上起了飒飒的秋声隐隐的寒意。遥想又高又深的广寒宫里的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真是高处不胜寒啊。还是人间好,热妻美酒都不少。这么想着的时候,赏月成了催眠,阳台成了凉床,月饼下肚,酒意来了,心也圆了,悠悠地迷糊起来„„ ④而阳台使我更添兴趣的是,把它改装成瓜棚豆架。春天,我在两个盆里塞下几粒南瓜和牵牛花种子。春温上升春苗争长,顶着两片绿叶的瓜苗在春阳里甩出了嫩泛的龙头,牵牛花也挑着紫茎开始爬上来了。因通风透光水土好,长势甚旺。到五月南风吹时,阳台上已是一汪青翠。团团绿阴里,黄的南瓜花和紫凝的牵牛花,迎风点头,色香动人,生机勃勃。那牵牛花可是不安分,半架阳台盛不下它,将一枝开着紫兰花的龙头窥探到人家阳台。正所谓“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呢。从夏至秋,早间晚间,置身于阳台的瓜架之下,半隐半露,满目青翠,通体清爽„„待中秋一过,瓜叶转黄,疏疏淡淡,渐次地“草木摇落露为霜”了。至入冬,乃一夜霜风凄紧,瓜叶零落。严冬里除了偶尔享受阳光和赏赏飘雪放飞一下心情,那儿是无声的枯寂和乏味的漫长„„ ⑤然而,无论怎么说,开放的阳台对于我总是有诗意和吸引力的。何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必须早点总结一下,想一想,下一个春天的阳台怎样包容八面来风而更青春更深湛。 (选自《散文选刊》2005年第2期,有删改)15.第1段讲述的三个事例,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 16.作者不封阳台的原因是什么?请整合文中语句,分四点作答。(6分) 17.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更青春更深湛”是什么意思?(3分) 五、语言运用(7分) 19.某餐馆套用一个名句,拟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劝人珍惜粮食。请根据提供的下联填出上联中的空缺部分。(3分),弃之可惜 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20.仿照下面的诗句,要求以“生命”为话题,仿写一首诗,字数可稍有不同。(4分)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我将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 六、作文(45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经历了一学期的高中生活,相信每个同学都会对高中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独特的感悟,都已经融入了学校、班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之中,融入了紧张愉悦、高中学习和生活之中。 请以“我的高中生活”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一两件事情,写出你对高中生活的的感悟。 要求:①思想内容健康向上,叙述清楚、完整,要有真情实感; 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被推翻的法国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D.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8.“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是2014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 也好,“改” 也好,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稳中求进” 主要体现了()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B.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C.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D.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9.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 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的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此事,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树叶,病人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1.鉴于持续出现的空气严重污染状况,某市政府决定立即启动最严格的大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全市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务车停驶30%,市级l03家重点排污企业停产等。该市政府的这一做法() A.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犯了“一刀切” 的错误 B.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C.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区分了矛盾的主次方面,着重把握了主流 1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新闻单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让文字记录民生,让镜头聚焦民情,让电波传递民意,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基层和群众的优秀作品。这项活动充分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2014年2月22日 党媒刊文论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改革思路。综合国际国内情况,习近平明确概括指出: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我们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③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4.2013 年12月19日嫦娥三号顺利登月后,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 月球车完成第一次互拍,这是中国国旗在地外天体上的第一次“留影”,“两器” 互拍成功,标志着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进一步证明()①人们能够通过正确认识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思维规律 ②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科学设备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而认识的发展是一个水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5.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历史关头,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下列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标和归宿 ③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④解放思想就是使实际与思想相符合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6.网上流传2014年是60年一遇的“金马” 年。在“南京市妇幼之家” 的QQ群里,已经怀上 宝宝的妈妈们兴奋不已,都说自己家的宝宝以后是“影帝影后命”。“妈妈们” 的说法()A.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B.符合矛盾具有特殊性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违背了规律的普遍性 17.“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A.打破常规,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B.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C.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D.说明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8.下列表述符合发展的普遍性原理的是() ①自然界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②人类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过程 ③月球围绕地球运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所形成的各种天体运行系统④人类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2014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改革要做到“蹄疾而步稳”主要体现了()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某景区的一块提示牌上写道:“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有光明,中国就不黑暗。”该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B.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C.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D.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1.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让不同的人来看。结果发现人们通常都是看 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该测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②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2.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指出,核能的开发利用使人类面临放射性物质 外泄、核扩散、核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但是核能在缓解世界能源紧缺和保护环境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是毋庸置疑的。下列古语中与上述材料的哲学依据相近的有()①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②小疵不足以损大器,短疾不足以累长才 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④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3.《孙子兵法》包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下列选项中对应哲学思想正确的是()①“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从全局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②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③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事物变化无序,要善于在变化中把握矛盾 ④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24.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主要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预告,不能今年宣布明年就实施,而要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二是要分步走,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小步徐趋,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这一政策的内容是基于以下哲学道理() ①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②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过程是渐变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④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力量具有不平衡性,要善于抓重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5.大画家齐白石桃李满天下,但他却不赞成学生一味地模仿他。他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6.香港《文汇报》的社论称,习近平视察广东,释放两大讯息,一是表明将坚定不移继续推进改 革开放;二是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用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下列对改革认识正确的有() ①改革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社会主义改革是辩证的否定,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7.劳教制度历经半个多世纪,近年来因其法律依据不足,且在实践中被滥用等问题成为众矢之的。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废止劳动教养 制度”。废除劳教制度说明() ①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阶级性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须符合它所发生的时代和条件 ④人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废除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具体联系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②④ 28.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李商隐死后,崔钰曾作《哭李商隐》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并指出李商隐这匹“良马”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D.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是否有他人的帮助 29.上联:2+0+1+3+1+4=11(光棍),下联:2-0-1-3-1-4=-7(夫妻),横批:201314(爱你一生一世)。上联说做人不能用加法,只索取,结果是孤家寡人。下联说与人相处用减法,讲奉献,人生不孤单,有舍才有得。横批:一生一世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从人生观的角度看,这一对联告诉人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实现()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个人与社会的统一C.认识与实践的统一D.理想与实现的统一 30.下面漫画《龙套人生》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B.要坚定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C. 密切联系群众,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31.针对“空巢” 老人增多的社会现状,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老年人,不常看望老人属违法。新法新规定的出台蕴含的哲理有()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③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32.2013 年 3 月 1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接受中外记者联合采访时引用一句中国古语“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说明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应注意丰富的基层经历和牢 困的群众基础。这是因为() 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④ 要把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②④ 3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区内实行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进一步在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探路。自贸区的探路举措启示我们()①要善于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要善于在矛盾的特殊性中寻求矛盾的普遍性 ③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要善于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巩固经济基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4.自古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岜沙苗寨把树当做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 征,村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由树来庇佑。苗寨里的人无论出生或去世,都会种一棵树 表示纪念。在“人本是树”的生命哲学的引导下,村民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更使得当地 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系统。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本是树”的观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②哲学的智慧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 ③发挥意识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市精神——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这成为成都人的共同价值观。 结合材料,用“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用”的知识,阐明为什么既要开展“共同价值观”讨论,又要践行共同价值观。(12分) 36.材料有的地方政府仅仅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有的地方政府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什么难事,有发达地区的现成经验,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岂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吗?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评析有的地方政府的态度。(9分) 37.2013年11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效化解钢铁、水泥、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通过化解产能过剩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请运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对材料进行简要分析。(10分) 38.材料: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特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6分) 39.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相继提出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古代中国的科技水平长期处于世界前列,这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表现之一。然而到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封建统治阶级采取焚书坑儒等暴政对文化进行摧残,破坏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二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长期受儒学教育影响,只重对先贤理论的继承,忽视向生产劳动者学习;三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限制了科学技术的深入探索研究,传统农业局限于经验,少有创新。 结合材料,请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角度,分析说明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12分) 第Ⅱ卷材料分析题(共49分) 二、材料分析题(35题12分,36题9分,37题10分,38题6分,39题12分) 35.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近年来,身边一个个事件,成为激发大众价值观讨论的热门话题—— 海岛医生36载无怨无悔的行医经历,引出了事业观的探讨:这样的人生值不值? 大学生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生选择,激发了人们对劳动观的重新衡量: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连续9年义务献血捐髓的爱心故事,带出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追求:帮助他人不就是帮助自己吗? “皮革奶”、“染色馒头”„„:如何追求利益? 在各领域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通过试题可以检测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期末测试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同学们参加诊断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学习 策略和学习方法,为同学们的可持续学习打好基础。 2.本诊断检测试题共33个小题,满分100分,检测时间60分钟。 3.等级转换方式:100—90分为A等,89—80分为B等,79—70分为C等,69—60分 为D等,60分以下为E等。 (诊断检测成绩只通知到学生本人或学生家长,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或公开) 第Ⅰ卷(选择题) 1.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是 A.金钱 B.地位 C.尊严 D.生命 2.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一首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诗告诉我们①生命不仅有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②平凡的人会死,伟人不会死③人生的意义在于既实现个人的幸福,又为社会尽到责任,作出贡献④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下列各项能体现人类生命独特性的有: ①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②人能本能的获取食物,维持其生命的存在③人能够不断推动科技、文艺等方面的发展,不断追寻自己美好的理想 ④每个人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外貌、性格、兴趣、意志、技能等方面,而且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也呈现出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下列做法 属于珍爱生命的有: 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②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免意外伤害③为他人、为社会贡献 自己的人生价值④爱护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首先考虑自己的安危 ⑤尽量不进行义务献血,保重自己身体 ⑥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②③④⑤⑥ 5.“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两句名言忠诫人们 A.青春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应该珍惜青春时光B.生命是最可贵的,要珍爱生命 C.年少时,应尽情享受,不用顾虑太多D.青春时代,应注意仪表,讲究穿戴 6.“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船。”从自我认识的角度看,这句形象地说明 A.认识自我很困难,人很难认识自己B.人的优势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培养 C.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地认识自己D.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7.我们要想让青春更美丽,就要 ①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②时刻注意装束打扮,使自己更漂亮 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 ④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8.雨果说:“生活好比旅行,目标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在新的生 活中,你认为对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目标是方向,指引着我们不断走向成功②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③目标是接力棒,意味着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迎接新生活的挑战④目标是成功的根本,有了目标就一定会成功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良好的班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而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 ①全体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目标②每一个成员都要为集体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热情③大家都绝对服从集体,不能讲个性④大家团结协作,相互配合,齐心协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我国宪法规定: A.受教育只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B.受教育只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C.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D.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力,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1.六年级学生王某,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今年夏天,他弃学随叔叔外出打工了。下列对王某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成绩不好弃学打工是明智的选择,能早日致富 B.王某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应返校继续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C.王某不读书是他自己的事,谁也管不着 D.王某的行为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 12.要使自己在初中学习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就要 ①学会自主学习②提高学习效率③科学安排时间④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战国策楚策》中说:“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意思就是依靠财物与别人交朋友,自己的钱财耗尽了,朋友的交往也就到头了;依靠容貌与人交朋友,当色衰年老后,友爱也就到头了。这告诉我们 A.真挚的友情是建立在正确的思想基础上的B.友情需要物质和容貌来维持 C.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友情D.是朋友就要讲“哥们儿”义气 14.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说明在发展真挚的友谊时要 A.宽容大度B.尊重他人C.平等待人D.赞美他人 15.20xx年7月1日,在上海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袭警案。28岁的杨某持刀闯入上海市一 政法大楼疯狂袭警,致6名民警不幸牺牲。专家分析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极端心理引发的暴力犯罪案例。杨某从小性格孤僻,不善交流,具有逆反和闭锁心理。这告诉我们 ①自我封闭、孤僻的性格,会影响正常的生活②要积极敞开心扉,主动与他人交往③要以开放的心态与他人沟通,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④要谨慎交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寓言《农夫和鹤》说的是:一个农夫用网网住了许多来吃种子的鹳鹤,其中包括一 只鹤。鹤乞求农夫放了它,说自己不同于鹳鹤。农夫则说:你说的话也许不错,可是我只知道,你是和这些强盗似的鹳鹤一起被捉的,所以你应该和它们有同样的命运。这 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好人与坏人为伍,终不免受到连累 ②交友要讲原则 ③坏朋友不可交 ④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 ⑤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7.老师是学生的学习指导者,主要体现在①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老师帮助我们撑起前进的风帆 ②当我们因取得成绩而骄傲的时候,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 ③老师教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④老师教给我们 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学生与教师发生矛盾时,应这样消除与老师的误解或矛盾 ①要学会冷静地思考矛盾产生的原因 ②多从自身找原因,正确对待老师的意见 ③先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然后诚恳指出老师的错误 ④对老师不理不睬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19.20xx年12月20日,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日子。年前的今天,中国政府恢复对 行使主权。“一国两制”由构想又一次变为现实,这是祖国和平统一征程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A.10香港B.15澳门C.10澳门D.15香港 20.20xx年12月18日,温总理在哥巴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布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xx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排放比20xx年下降40%~45%,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在世界各国中减排量非常大的国家之一。 A.废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座号 初一思品试题 第Ⅰ卷答案栏 题号12345678910 选项 题号1112***81920 选项 题号1—20xx—30313233总成绩等级 成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得分评卷人 (一)请你判断(在你认为对的括号中打“√”,错的打“╳”。《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期末试题 篇2
期末考试试题 篇3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篇4
高二政治期末试题 篇5
期末测试题 篇6
21.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2.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
23.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因此认识和评价自我,需要通过自我观察......()
24.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就是要接受法律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
25.初中学生王利,因家庭经济困难被父亲拉去做生意,王利父亲的行为可以理解。()
26.一个人只有融进集体,才能充分展现他的才华。.............................()
27.遵守班集体的纪律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28.敢于批评、直言不讳,会使友情破裂,因而诤友必然导致友情破裂.............()
29.“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30.给自己的老师提建议是不尊敬老师的表现。...............................()
得分评卷人
(二)请你简答(12分)
31.孟杰谈观点(12分)
孟杰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伴随我们即将迎来20xx年的春节。在共同的学习中,大家逐渐认识了生命、青春、集体的内涵,懂得了知识的价值,友情的珍贵,师爱的真挚。今天,孟杰要组织一次座谈,请同学们各写出有关“知识”、“友情”、“师爱”和“自我”的正确观点。(提示:同学们所写的观点需要正确、简洁、流畅且与主题相关。)
有关“知识”
(3分)
有关“友情”
(3分)
有关“师爱”
(3分)
有关“自我”
(3分)
(三)请你分析(28分)
得分评卷人
32.【校园观察】(18分)
情景一:上学期,小文的同学小茹逃课去网吧玩游戏,并让小文为他保密。放学后,老师向小文询问小茹没来上课的原因。小文思考再三,还是将实情告诉了老师,并和老师一起帮助小茹改正错误。
情景二:今年五月份,由于小文妈妈意外烫伤,小文不得不抽空去妈妈的小吃店帮忙,以致于学习成绩不断下滑,班主任严肃地批评了她,小文很委屈,从此不再理班主任老师了。
情景三:近日,刚上初三年级的小文由于学习跟不上,不愿意再上学了。他认为读书不读书无所谓,学习又不好,与其上学花钱,不如趁早打工赚钱。现在,小文整日呆在妈妈的小吃店帮忙,再也不上学了。
认真阅读以上三个情景,根据所学知识,对小文的三种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简单说明理由。
(1)情景一
判断:()
理由:。
(2)情景二
判断:()
理由:。
(3)情景三
判断:()
理由:。
得分评卷人
33.【校园调查】(10分)
思想品德老师组织大家进行“关于教师工作与生活情况的调查分析”活动了吧?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你会更加了解老师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从而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请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完成以下内容:
(1)你对老师进行调查后,对老师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有了哪些更多地了解?(3分)
(2)中学生,应怎样热爱和尊敬老师?(6分)
(3)20xx年春节临近,按照中国的习俗,都要给自己所尊敬的人写一张“贺年卡”,现在就请你给自己的老师写一句“新春祝
福语”吧。(1分)
初一思品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选项DDBCACDCDC
题号1112***81920
选项BDAAAABACC
二、非选择题(一)请你判断(在你认为对的括号中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21、(╳)22、(√)23、(√)24、(╳)25、(╳)26、(√)27、(╳)28、(╳)29、(√)30、(╳)
(二)请你简答(12分)
31.孟杰谈观点(12分)
本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中重点知识的归纳和把握能力,学生只要写的是一个观点,而不是“用词造句”,观点正确且与中心词相对应,即得3分。(开放型题目,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得分)
(三)请你分析(28分)
32.【校园观察】(18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情景一中小文的做法是正确的。(1分);因为:朋友需要宽容,但并不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善恶。当自己的朋友出现缺点和错误时,真正的朋友应该是直言不讳地批评,坦诚的劝告,催人猛醒。只讲“哥们义气”的所谓友谊,绝不是真正的友谊。小文将实情告诉老师并一同帮助小茹改正错误,是为了小茹好。所以是正确的。(5分)
(2)情景二中小文照顾母亲没错,但对待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1分)。因为任何人一生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老师也不例外。当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交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而不能和老师“打冷战”。所以,小文的做法是错误的。(5分)
(3)情景三中小文的做法是错误的(1分)。因为,一方面,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阶梯,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增长自己的才干,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青少年不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所以,小文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5分)
33.【校园调查】(10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评价意见:学生只要根据自己的调查,写出有关教师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事,从而反映教师工作的平凡而伟大。文字表述真实、生动、通顺即得3分,其他情况酌情得2—1分。
(2)评价意见:主要有三个要点:第一、要热爱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正确对待老师提出的要求,真诚的接受老师的批评;对老师有礼貌。(2分)第二、主动与老师交往。与老师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分)第三、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当发现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2分)
(3)评价意见:根据情况,酌情得分。(满分1分)
期末测试题2一、填空。
1、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2、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甲、乙均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8吨50千克=()吨(填分数)小时 =()分钟
4、把 的分子扩大3倍,要使它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则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占总人数的()%
6、一本书,每天看它的,()天可以看完。
7、一堆沙,运走了它的,正好是24吨,这堆沙有()吨。
8、一块圆形铁皮的周长是125.6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小明家在体育馆的东偏南 方向上,则体育馆在小明家()方向上。
11、王师傅加工200个零件,有2个不合格,合格率是()。
12、某工厂九月份用煤80吨,十月份用煤70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煤()%。
13、两圆的半径长分别是3cm和4cm,那么它们的周长比为(),面积比为()。
14、小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第三天应从第()页读起。
二、判断。
1、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2、种树99棵,全部成活,成活率是99%。()
3、一件商品现在售价8元,比原来降低了2元,降低了25%。()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5、一件商品先升价20%,再降价20%,售价不变。()
三、选择。
1、把一个直径是2厘米的圆分成2个半圆后,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米。
A、6.28
B、3.14
C、5.142、六(1)班有50人,今天缺席2人,今天的出勤率是()。
A、96%
B、48%
C、98%
4、明和小丽放学一块儿回家,走了一段路程后,小明对小丽说:“我已经走了全程的40%。”小丽对小明说:“我已经走了全程的90%。”()先到家。
A、小明
B、小丽
C、无法确定
5、用同样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最大。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四、列式计算。
1、712 加上512 乘以910 的积,和是多少?
2、12 加上23 的和与一个数的 23 相等。这个数是多少?
五、应用题。
1、一件商品售价135元,比原价降低了15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2、学校把560棵的植树任务按4:5:7分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完成。三个年级各应植树多少棵?
3、某粮店上一周卖出面粉18吨,卖出的大米比面粉多 16,粮店上周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4、一辆汽车从A城去B城,行了总路程的 38,离中点还有82千米,A城到B城有多少千米?
期末测试题3chènshāndīngzhǔjiàohuìángshǒutǐngxiōng
wǎnxīwēiwǔhénjìhéyányuèsè
绣()()侧()()
透()()测()()
①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②徒然或白白。③不用水的。
④只具形式的.。
1。地上的水晒干了。()
2。你怎么喜欢干笑?()
3。特务不懂俄语,只好干着急。()
4。我明天把这件衣服送去干洗一次。()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8分)
()()的天空地飞翔
()()
()()
优秀的飞快地
()()
五、选词填空。(18分)
审视注视
1。他久久地()着远方。
2。老师()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严格严肃
1。老师的神情变得()了。
2。爸爸对我的要求一贯非常()。
激烈强烈
1。世乒赛男单冠军之战,双方争夺异常()。
2。在()的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对皮肤没有好处。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2分)
1。我们从小要做到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期末测试题4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yún báitiān báimáo
shànɡlái xiàlái chūlái
xiǎopēnɡyǒu lǎopēnɡyǒu
二、组词。
五()用()地()
了()大()正()
同()他()子()
天()日()早()
月()口()十()
朋()右()土()
学()老()山()
三、写出下列相反的词。
大()下()来()
开()远()有()
山()左()多()
四、选字填空。
把 个 棵 条 头 座
一()狗(ɡǒu)一()小树
一()伞 一()山
一()朋友 一()牛
五、默写《悯农》。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六、造句
弟弟正在_________
小明和小春一同_________
爷爷给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
期末测试题5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诺贝尔奖举世瞩目,而诺贝尔创立的互译法却鲜(xiān)为人知。
B、有些人总认为矜持、含蓄才是美德,但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直截(jiè)了当的沟通更为重要。
C、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以身徇(xùn)职,引发倾城之痛,该市14万群众自发为她送行。
D、心理学家认为,小亮如果能直接渲(xuān)泄自己压抑的感情,或许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2.填空:(3分)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2)在古今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你写出两个。
(人名)曾说过:。
(人名)曾说过:。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2分)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封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①易()②错()③广()④虽()
4.下面一段话空缺处填人的一组关联词语,最恰当一项是(2分)()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根本不读书 不喜欢读书,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A.如果 甚至 那么 无论 因为 B.如果 甚至 可是 虽然 既然
C.如果 或者 那么 无论 因为 D.只要 就 那么 以至 由于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4分)
值2007年元旦来临之际,某校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要求各班级自行组织庆元旦文娱活动。该通知公布后,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但也有人说:学习这么紧张,花时间搞活动,太划不来了。
(1)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驳斥对活动持异议者的话。(1分)
(2)晚会中有一个节目是关于说错话写错字而闹笑话的相声,请你针对这一现象为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设计一句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语。(1分)
(3)活动后某同学就此为校报写了一则消息,但画线处都有语病,请你为他改正。(2分)
①为了活泼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值2007年元旦来临之际,我们九(3)班组织了庆元旦文艺晚会。②晚会十分成功,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参与。③节目丰富多彩,有歌舞、朗诵、相声、小品、合唱等。④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全班热烈的喝彩声,有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在晚会上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让大家对他们刮目相看。⑤晚会之后,立即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6、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北京电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11日就2006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等举行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介绍说,2006中国自然灾害严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186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8.1亿元。他介绍说,2006年,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在中国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384.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109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408.9千公顷;倒塌房屋193.3万间。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
二、阅读与理解
(一)诗词欣赏(4分)
7、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4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上片中词人因今追昔,借景抒情,请你揣摩一下词人在夕阳之下的所思所想,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2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811题。
(9分)曹玮知①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②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③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摘自《中华活页文选》)
注:①镇戎军,地名。②縻(mí),束缚。③少选,一会儿。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徒縻军(2)玮不答,使人候(3)玮又使人谕之(4)人气亦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整众而归/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B.其下忧之/吾以此取之
C.乃止以待之/故为贪利以诱之 D.不若弃之/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歇定可相驰矣。
(2)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
11、两军对峙时,曹玮让人告诉敌军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对方面色欣然,请你琢磨一下:对方心里会怎么想?曹玮心里又是怎么想?(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10分)拐杖
(1)楼道的转角处,有一根乌黑的拐杖。它的手柄已被磨亮了,而下端则绑着一团橡胶。不看它则已.这一看我便觉得熟悉。它不就是楼上那位瘸腿的老太太的吗?听说她已经在前几天去世了。
(2)想来老太太和我也做了两年的邻居了。她住四楼,我住三楼,在我的记忆里,老太太总是无声无息的,连她去了,也去得无声无息。
(3)两年前,我搬进这幢房子时,就听说四楼住着一位瘸腿的老人,她没有儿女,而我唯一一次跟她的交往是在半年前。那天,我下班较早,刚要开门,却听见上面在叫:三楼的大姐,请帮我一下!
(4)我寻声走向四楼,看见一位瘸腿的老太太扶着栏杆喘气一一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老人,她虽然残废且病弱.但浑身却干干净净的,我问道:大娘,是您在叫我吗?
(5)她看我走近了,说:大姐,我想请你帮我把拐杖拿到巷口去修一下,好吗?说着她递给我十元钱.又指了指地上的拐杖。
(6)我拿着拐杖看了看问:大娘,拐杖没有坏,怎么修呢?
(7)老人笑了,说:瞧我这记性!我忘了告诉你了,大姐,请你叫那位修鞋的师傅在拐杖下面绑上一团橡胶就行了。我原来绑-的掉了。
(8)听了这话,我才明白,原来老人怕拐杖磨损太快了。老人真吝啬!我心里想着,也没说什么就帮她拿去修了。
(9)今天睹物,不禁恩人,却物是人非了。
(10)我打开门,收拾好一切就睡觉了。
(11)咚咚咚咚楼上好像有许多人在跳,弄出很大的响声来。看来是楼上的新住户在开舞会了。我用被子梧了头,那些可恶的声音还是穿过被子侵袭我的鼓膜,越睡越清醒.越清醒越烦躁。我怀念起以前的安宁来,怀念起那位已经去世了的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来,我忍不住叹道:吝啬的老人啊!你的拐杖还没有磨损多少呢!橡胶还在。
(12)老人真的吝啬吗?我忽有所悟地自问:我不是从来没听见过拐杖敲楼板的声音吗?不正是因为那团绑在拐杖上的橡胶给了我安宁吗?
(13)我的心被一种暖暖的东西充实着,老人比谁都慷慨啊!
(14)楼上的声音更大了,我觉得好像连我屋里的东西都在抖动!我睡意全无了!该怎么办呢?拐杖!我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我披衣下床,到楼梯转角处拿了那根拐杖向楼上走去。
(15)我按了半天的门铃,终于有人开门了。果然如我所料,屋内有一群时髦的男女随着火热的音乐在卖力地舞着。见我来了,都向这边望着。
(16)请问你找谁?开门的姑娘问我。
(17)我是送拐杖来的!我扬了扬手中的拐杖,说,瞧,就是这根拐杖。对了,原来这里不是住着一位行动不方便的老大娘吗?这是她的拐杖!
(18)哦,她是我的姨妈,已经去世了。这房子现在是我的了!她斜了斜漂亮的大眼睛说:这拐杖是我扔了的!
(19)听她的口气,有些怪我多管闲事了,我并不理会她话中的弦外之意,说:老大娘真好!可怎么就去世了呢?她自己行动不方便,还替别人作想。你瞧,这拐杖的下端还绑着团橡胶,她是怕自己拄拐杖的声音吵得楼下的邻居不安宁啊!老人真好!
(20)那个姑娘美丽的脸慢慢变严肃了。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她从我手里接过了拐杖,说:谢谢!
(21)我道了声打扰就回家了。楼上的噪音消失了。拐杖又给了我一夜安宁。
(22)以后,楼上再也没有什么噪音了。老太太在世时,她庇护着我,使我得到了安宁。而现在她的拐杖又庇护着我。生活远远不止一根绑有橡胶的拐杖那样简单。也许,这些朴实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们叫作爱。
选自《小小说选刊精华本》
18.围绕拐杖,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2分)
19.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在我的记忆里,老太太总是无声无息的,连她去了,也去得无声无息。
20.第(8)段中说老人真吝啬,第(13)段中却说老人比谁都慷慨,对此,该如何理解?(2分)
21.小说结尾处写道:生活远远不止一根绑有橡胶的拐杖那样简单。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2.这篇小说以拐杖为题,你觉得好在哪里?(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7-20题。
(9分)抗生素是现在家庭的常备药,但是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方面还存在许多误区。有的人认为抗生素越贵越好,有的人感冒时用抗生素来抗病毒,有的人用青霉素来预防胆囊炎,有的人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这些认识都不正确。
抗生素药物是最常见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乱用抗生素所带来的最大不良反应是加速体内耐药菌的增长,结果将导致抗药性的出现。
抗生素类药物都必须按照医生处方服用,千万不要随意改变服药时间,因为服药间隔太近,会造成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过高,从而引起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在细菌感染后,尚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也不要擅自吃抗生素。
17、根据文意,为什么抗生素类药物不能治感冒?(2分)
18、文中抗药性的含义是什么?(2分)
19、为什么在细菌感染后,尚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也不要擅自吃抗生素?(3分)
20、请拟一个能概括上文中心的标题。(2分)
(五)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12分)①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名叫亚克敦,可以算是世界上书读得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七万册藏书都读遍了,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校勘。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终生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呢?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②口口口口不行,口口口口不够,读了而又能创造才是读书的真谛。许多人读书
只满足于简单的求知欲,没有把读书作为提高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过程。他们的创造力被闲置了。托尔斯泰曾经告诫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他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是多么严重的结局。
③所以,要真正学会读书,必须培养创造力。
④创造力,就是能提出新见解、解决前人和自己不曾解决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会另辟途径的能力。
⑤创造是怎样开始的?独立见解便是创造的萌芽。
⑥读书时人们重复着著书者走过的道路。如果读时产生的想法,仅仅就是书上所告诉你的,那你的思想只起到替别人录音的作用,没有产生自己的东西。我们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把所有的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血肉,然后(a)站到巨人的肩上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⑦请珍视自己的独到见解。尽管其中不乏虚谬的花影,但创造的花蕾也孕育其中。宋朝的欧阳修,对韩愈的文采章法十分钦服,反复研读韩愈的著作,开始模仿着写作,进而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结果,他学韩愈的文章,而写出的文章并不像韩愈,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学韩愈的诗,写的诗却很像韩诗,终于不能独成一家。清朝的学者袁枚总结了欧阳修的治学经验说:平居有古人,学而力方深,(b)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即学习时要尽可能吸收前人的知识,但创造却必须超过古人。独立见解源于两方面。一是在读书中深刻理解,见识高人一筹;二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励下,潜心钻研。两者往往互相作用。爱因斯坦谈到自己是如何创造时说过:我自己侥幸发现了一些东西,例如相对论的建立,这我可以解释为由于我多少保存了一些感到诧异的能力,(c)当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从学校出发继续前进,完全不加怀疑地使用牛顿的空间和时间的公式时,我却尝试着对他不信任,重新来考虑全部问题。可见,凡是不满足于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
1、根据第①段有关内容,在第②段方框内应填人词语依次是、。(四字短语)(2分)
2、第③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2分)
3、第⑥段中画横线句(a)的含义是。(2分)
4、第⑦段中写欧阳修写文成功的关键是,写诗失败的原因是,画线句(b)的意思是。(2分)
5、根据第⑦段画线句(c)的意思,在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它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书非借不能读也
C.尽信书不如无书 D.思而不学则殆
6、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启示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就要认真读书。
B.本文告诉我们:学习不只是模仿,更要创新,要培养创造力。
C.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说理清楚,逻辑性强。
D.作者在议论中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使论述更深刻。
三、表达·交流(60分)
25、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如果你勤勉向上,难免会有人指责你别有用心,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勤勉向上;如果你已功成名就,难免会有人嫉妒,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去力争成功。我们做人不能因为过分在乎别人的评价而畏首畏尾,坐失良机,而应该胸怀大志,勤勉向上,力争成功。
请以不管怎样,还是应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B
2.略
3、(4分,每小题1分)
①交换②错通措,放置③扩充
④即使
4、(2分)C
5(1)略。(2分)
(2)略。(2分)
(3)①将活泼改为丰富
③删去合唱
⑤在立即前添同学们(3分)
6、去年我国自然灾害严重:致死3186人,损失2528亿元。(答去年我国自然灾害严重得2分,致死3186人 损失2528亿元各1分)
7、(1)对去年一次欢聚的回忆,想到时光的流逝,但愿美好希望重现等.(2分)
(2)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怀旧之情.(2分)
8、(1)只是(2)侦察(3)告诉(4)残,尽(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
9、C(3分)
10、(1)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2)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4分,每小题2分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相驰比几译错酌情扣分)
11、对方的想法:连赶了上百里路,确实疲乏了,这样正好。呵呵,这个曹玮,人称善于用兵,看来也是浪得虚名啊!
曹玮的想法: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答此句译文亦可)(4分)
18.(2分,每点1分)(1)老太太要我帮她修拐杖。(2)我用老太太的拐杖使楼上恢复了宁静。
19.(2分)两个无声无息既写出了老太太给人的突出印象(1分),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引出下文与老人交往的旧事,并与老太太死后楼上的喧闹构成对比。(1分)
20.(3分)说老太太吝啬是因为对孝太太修拐杖的行为不理解,以为她不舍得拐杖磨损(1分);说她慷慨是因为理解了老人在拐杖下面绑橡胶的用意,老太太对他人的关爱是无私、慷慨的。(1分)这样前后形成对比·可以更好地表现主题,也使情节更曲折生动。(1分)
21.(2分)此题答案开放·可以从细节体现品质、要关爱他人等角度入手,言之有理且语句通顺简洁即可。
22.(2分)(1)是情节发展(行文)的线索,全文围绕拐杖展开情节,条理清晰;(1分)
(2)暗示对他人的关爱也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拐杖。(1分)(四)
17、因为抗生素类药物是抗菌药物,不能抗感冒病毒。或抗生素对付的是细菌而不是病毒感染,而感冒属于病毒感染。
18、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当,加速体内耐药菌的增长,使此类药物在人体内不能正常发挥(对抗细菌的)效力。
19、答案要点:①因为不具备足够的医学知识,就不能科学使用抗生素;②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
20、参考答案:①不可随便使用(或不可乱用)抗生素。②(必须)科学使用抗生素。
(五)1、读而不懂
既读也懂2、总结上文,统领下文。
3、在学习前人的知识的基础上
4、敢于创新 只是模仿 写作时不受古人的限制
5、C 6、A
......
期末测试题62.D
3.D
2.池塘被皎洁的月光照得通亮无比.3.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所以小朋友都喜欢他.
2.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卧龙山冈
3.恭恭敬敬
4.略
(二)1.聪明的徐文长
2.不仅而且
3.(1)提两满桶水过既窄又软的竹桥
(2)在长竿顶上取礼物
4.略
期末测试题7语文8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同学们,你是不是积累了很多的语文知识?是不是有意识地锻炼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是不是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呢?希望你能用下面这份试卷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祝你成功!
第一部分 基础整合(32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栖息(qī)拾级(shí)烙印(luò)潸然泪下(shān)
B.安谧(mì)星宿(xiù)逶迤(wēi)悲天悯人(mǐn)
C.肆虐(lǜe)尴尬(gān)带挈(qì)咄咄逼人(dūo)
D.喧嚣(xiāo)凝重(líng)招徕(lái)泰然处之(ch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喧嚣 弄巧成绌 热忱 稍纵即逝
B.娴熟 危言耸听 肆虐 头头是道
C.炫目 按步就班 聒燥 风度翩翩
D.险峻 拙拙逼人 殉职 劫后余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怕重。
D.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考,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夏天的雁南飞,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世界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钱伟长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5.下列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柳河东全集》
B.《满井游记》——明代——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C.《曹刿论战》——春秋——孟子《左传?庄公十年》
D.《劳山道士》——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性情的。
②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 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③古人说,水是天下最 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上最坚硬的东西。
④这种颜色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过高 机器设备。
A.陶醉 清脆 柔和 损伤 B.修炼 嘹亮 柔顺 损害
C.陶冶 悠扬 柔弱 损坏 D.培养 悠长 软弱 损失
7.按下列要求默写。(每小题2分,共8分)
⑴写出古诗的上句或下句:东风不与周郎便。,生长明妃尚有村。
⑵2008年5月23日,温总理来到地震灾区看望北川中学的师生,勉励大家用信心、镇定、勇气和力量战胜灾害。他说,对国家我们要记住四个字,然后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多难兴邦”。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孟子的名言:。
⑶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⑷相看两不厌。(李白《独坐敬亭山》)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8分)
(一)赏析下面诗歌。
(7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田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本诗作者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 ”,尊称他为“诗圣”。(1分)
10.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3分)
⑴八月秋高风怒号()⑵俄顷风定云墨色()⑶秋天漠漠向昏黑()
11.这首诗所表现的时间是,事件是“暴风雨袭击茅屋”,从诗中的一个词语“ ”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安史之乱”。(2分)
12.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填入原诗句)的呐喊,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1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0分)满井游记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冻风时作(兴起)波色乍明(始,初)
B.于是石路萦回(在)呷浪之鳞(鱼鳞)
C.恶能无纪(安,哪)不可久居(停留)
D.余之游将自此始(我)汗出浃背(湿透)
14.下列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鳞浪层层 B.呷浪之鳞
C.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D.鳞次栉比
15.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段用寥寥数百字描绘了一幅北国暮春风光图,渗透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B.“高柳夹堤,土膏微润”照应下文的“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C.文段最后一句感叹表明了自己对出城游玩的遗憾。
D.文段都是描写城郊的春景,抒发了春游时悠然轻松的喜悦之情,没有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译:
⑵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
(三)(10分)
我曾经三次到过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①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眩目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②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7.本文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周庄有
“ ”之称。(2分)
18.在选文的空缺处填上相关语句。(1分)
19.本文段先从 觉的角度描写阳光下的雪景,再从 觉的角度描写的优美意境,令人神往。文段着重写了第二次游周庄的经历,作者是从 和
方面来突现冬天周庄的特点的。(2分)
20.本段记述了作者两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请你说说作者两次游周庄的感受有什么不
同。(2分)
答:
21.在选文中两处加点的“到处”各有所指,①指的是,②指的是。
这是因为它们描写的对象不一样;①是,②是。(2分)
22.从这段文字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冬天雪后的周庄态度吗?请用一个词概括:。
(1分)
(四)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8分)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如果幸运垂青我,我会走进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
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
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父亲说。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
我们骑着车,穿过郊区……
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烧得跳起来。
我唏嘘着,下意识地调转车头。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说着,自顾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虽吃力,却沉稳。我无奈,只得跟随。脚上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后来,连热也没有了,只有麻木。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我还有段距离。我不能不钦佩父亲。父亲向我招手,给我加油。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儿想哭。
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阴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下来扳起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一点儿事没有。但是父亲还是从附近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
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①
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很快发现了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我不怕,脱下鞋子爬树。爬到了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越来越虚。我不能再爬了,但我多想把果子摘下来。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②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很多。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心中渐渐踏实了。
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父亲过去捉鱼捉得上瘾,只是这些年调往异地,少有闲暇,很少下河了。
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岸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不下。父亲说:“走,往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不清路的小径。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我有些沉醉了。
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③
我使劲点点头。
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
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手足无措,幸运之神站在了我这边!
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23.认真阅读文题,想想看,你从文题中得到了什么?(回答两点即可,1分)
答:
24.本文围绕“我不愿让父亲失望”而陪父亲到乡下转转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第二件事是,第三件事是
;这三件事叙写了“我”在父亲的诱导下的过程。(3分)
25.文中加点的 “厚”和“舔”这两个字,在用字炼意上非常讲究,请分别揣摩其妙处。
厚:
舔:(2分)
26.文中山网站建设加横线的三句话,是父亲对“我”饱含深意的教育和启发,第①句话告诉我,第②句话告诉我,第③句话告诉我。(2分)
(五)名著阅读
(5分)[片断一]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 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 牛二道:“我没钱!” 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 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 杨志道:“我不与你!” 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 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交。……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 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役开封府出首。
[片断二]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节选自《水浒传》
27.这两个片断中,其主要人物杨志、鲁达的绰号分别是、。(1分)
28.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
事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起因 牛二无理取闹强行要刀
结果 径役开封府出首 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细节分析
(划线句)
29.问题探究。(2分)
杨志杀了牛二,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却以智逃脱。同样是杀了人,但杨志与鲁智深的处理方法却截然不同。对此,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请写出你的看法。
答:
第三部分 写作实践(50分)
30.请你按下列要求作文。
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飞上月球”、“美梦成真”、“得到理解”等。②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代替。
期末测试题8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原理》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
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 年)。
A. 严复 B 章太炎 C 梁启超 D 孙本文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A. 涂尔干 B 韦伯 C 孔德 D 斯宾塞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A. 达尔文 B 涂尔干 C 斯宾塞 D 韦伯
5、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
A 社会学原理 B 社会静力学
C 社会学研究 D 社会学大纲6、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
和持续的发展。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A.19 世纪30 年代到19 世纪末 B。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C.20 世纪初至二战 D。二战以后
期末测试题9课内外对对碰。
1、看见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此刻,我联想到的诗句是: 由于人们的破坏,清清的河水失去了最初的灵秀清澈,成了一条真正的“黄河”,请你为黄河写一条广告语,号召人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2、通过课文学习,我认识了 的周总理,的桑娜,的鲁迅先生。
3、“岁寒三友”指的是()它们象征了()的精神。
4、给道德以 的地位,给每一件好事以;让每一天成为一项严峻的记录,面对着它,你应当;给别人()不要挤,千万不要挤!
阅读快乐堡。
将心比心
1“简直受不了。要命!”
2朋友在电话那头感慨万千地抱怨受不了爸妈的唠叨。
3“他们为什么总不理解我的想法,我做什么他们都要唠叨。太不体谅人了。”
4“是这样的啦。代沟!”
5“太对了!”
6你一言,我一语,讲了大概半个钟头,终于在“理解万岁”的高呼声中挂上了电话。
7“讲什么讲了这么久”妈妈问我。
8“怎么电话也不能打了”大概是刚才那激昂情绪的余波还未散尽,我冒出这么一句话来,转身进了房间。
9妈妈沉默了。
10晚上,书桌前仍送来半杯牛奶,温热的,妈妈送来的。妈没说话,出去了。平时她总要问一两句的。
11我意识到我犯了错,刚才的话或许伤了妈妈的心。可是,妈妈还是送来了牛奶。
12那一霎,我感到浓浓的母爱。
13回想那一幕幕母爱的片断:风雨中送伞的母亲,病榻前照料的母亲,上学途中护送的母亲,比赛场外等候的母亲……她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那颗爱女之心。
14回想,当母亲为了让我添一件衣服而唠叨时,无非是怕我着凉;回想,当母亲为了不让我看电视而唠叨时,无非是怕影响成绩;回想,;回想,母亲唠叨过的一切事情,竟无一不牵动那颗爱女之心。
15“时间不早了,收拾了准备睡吧!”她忍不住又唠叨:“睡晚了明天起不来,会影响学习的。”
16我突然想到,唠叨居然是母爱的表达。
17我顺从地照办了。
18月光从窗台射进来,柔和的,像妈妈的手。
19将心比心的想一想,我觉得爸妈真好。
20将心比心,总是要求父母理解的子女,为什么不去体谅自己的爸爸妈妈你会发现他们理解你其实比你理解他们多。
21将心比心,总是觉得父母对你不好的子女,为什么不先想想你对父母的爱有多少你会发现他们给你的爱大大多于你对他们的爱。
22真的,将心比心地想一想,你会发现这一切……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唠叨——
代沟——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抱怨——()照料——()
反义词:激昂——()温热——()
3.第(12)段中“一霎”表示,我知道还有、这些词语和它表示的意思一样。
4.给第21段中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与原文意思一样:
5.给第14段空白处补上合适的内容。
6.“唠叨居然是母爱的表达。”结合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期末测试题10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
chuī fēng zhēng qì mā ma ān quán
()()()()
Huǒ bàn tā men bàn fǎ hóng sè
()()()()
二、连一连,组成新字。(6分)
日木白立土穴
寸月水也工占
三、组词(16分)
羊()明()从()春()鸟()
鸡()高()手()真()直()
认()让()布()右()还()
四、连一连,给拼音找到相应的汉字。(8分)
bǐ shì jū yān zhù bāng pō tuán
示居笔帮烟助团坡
五、照样子连一连。(10分)
A F D G H P Q R T Y
g a f h p q d t r y
六、选词天空(6分)
支只把棵双
xié
一()歌三()小鸡七()小刀五()树四()书一()鞋
七、请把这些词语排列成一句话。(4分)
⒈祖国中国是我的⒉静静地小朋友听他读书
八、选字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在再
⒈我()家里画画。
⒉我请爸爸()给我讲一个故事。
布步
⒈早上,我在窗外跑()。
⒉妈妈给我买了一件花()衣服。
员元园圆
1.今天,我拿着一()钱到公()去玩。走到路上,我看见一个
2.少先队()抱着一个()皮球。
九、补充音节。(8分)
ǎo sh ǐ y w x ì
草声指羽尾信次
十、照样子写句子(4分)
小树在春风里摇。
在。
在。
十一、读短文,完成作业。(6分)
小兔过生日
zhù hè
6月12日是小兔的生日,许多的小动物前来向它祝贺。小山羊送青草,小牛送牛奶,小猴送桃子,母鸡送鸡蛋。大家一起唱歌,祝小兔生日快乐。
⒈小兔的生日是()月()日。
⒉来祝贺小兔生日的有()、()、小猴和()。
duàn
⒊这一段话有()句。
十二、比一比,看谁写得好。(8分)
明元吓青对处再面
十三、说说你爱玩什么,再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写拼音)(4分)
期末测试题11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1、填补下面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
①,烟波江上使人愁。
②,草色入帘青。
③是故,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
④《春望》描写作者感时恨别之情的句子是:。
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激励我们登高望远,而杜甫的“,”则告诉我们对前途和未来应当充满信心。
2、下面词语和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萌发伛(yù)弯伧俗扑朔迷离
B、褶皱琐屑(xiāo)嶙峋因地制宜
C、潮汐懿(yì)德堆砌微不足道
D、翩然寒噤(jīn)颓唐因势象形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杨丽萍精心打造的《云南形象》,集民族风情与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在湍急的河流中,竹筏如一只漂流的小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唯恐被巨浪打翻。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培育了人们发现美的能力。
B、面对紫藤萝的勃勃生机,使我浮想连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C、科学家研究生物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时间。
D、诗中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姿的乡村秋景。
5、仿写句子。(2分)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阅读,犹如淋浴和煦的春风,使人神清气爽;
每次阅读,;
每次阅读。
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会更精彩。
6、下列排句成段,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们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才来说是必须的。
A、②④③①⑤B、⑤③②①④C、③⑤②①④D、④⑤①②③
7、下面是对某中学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的课外阅读物调查统计表,读表后按要求答题。(4分)
读物内容认同率
武侠言情35.1%
娱乐休闲32.5%
文学历史15.0%
时事政治17.4%
①上表的数据反映出中学生怎么的课外阅读现状?(2分)
②你觉得形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有哪些?这种状况需要改变吗?为什么?(2分)
8、完成以下“走进民俗”的综合实践活动练习(4分)
①中国民歌丰富,请列举你熟悉的两首民歌。
②下列诗句中涉及的是哪个节日?(2分)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
③民俗是民间或地方的风俗,请写出你了解到的一种风俗。(2分)
期末测试题12一、我会正确拼写词句。(7%)
zūnxún táozuì wēī’é chōnɡjǐnɡ lǎnduò shèntòu
()()()()()()
juéxīn shì zhǒnɡzi,shíɡàn cái shì féilià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仔细辩别,准确组词。(8%)
概()霄()既()zhēng()
慨()屑()即()zhèng()
三、我是查字典的小能手。(6%)
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
余几笔
选择正确的字义(用“√”表示)
索 性
①要、取()②径直、干脆()
③没有兴趣()④绳、链状的东西()
震耳欲聋
①欲望()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④将要()
疾 驰
①病()②恨()
③快、迅速()④痛苦()
期末测试题13一、我会正确拼写,把字写端正、匀称。(9分)
chónɡdiéfùɡàirènpínɡbǎolěi
()()()()
xíjīyàowǔyánɡwēiténɡyúnjiàwù
()()()
二、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并用“√”表示。(4分)
暂时(zànzhàn)骨髓(suísuǐ)
尽职(jìnjìnɡ)倾斜(qīnɡqǐnɡ)
干(燥躁)(历厉)害
不(费废)工夫(豪毫)不可惜
三、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能按要求写词语。(7分)
筋()力()()然()悟神态()()
()枝()叶()()无事清波()()
你一定注意到了划线的词语,像这样ABCC式的词语,你还能再写两个吗?
四、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1.《鸟的天堂》的作者是()
A老舍B巴金C叶圣陶D鲁迅
2.下面哪则故事不是选自《格林童话》。()
A《白雪公主》B《灰姑娘》C《卖火柴的小女孩》D《小红帽》
3.“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描写的是哪处风景名胜?()
A苏州沧浪亭B济南大明湖C青城山真武殿D颐和园月波楼
4.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诗题中的“题”是什么意思?()
A题目B书写,题写C吟诵D想象
五、我会照样子或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缩句)
2.看了这则故事后,受到了深刻的启发。(修改病句)
3.例:跑步比赛开始了,运动员快得像离弦的箭。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业精于勤,;行成于思。(韩愈)
2.那些叶子绿得,看着。叶尖,在墙上,没有的,也不留一点儿。
3.在“遇到困难,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事情出现转机”的情况下,人们经常使用“。”
这两句诗来形容。这两句诗出自朝诗人的笔下,诗题是。
4.本学期,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如“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是课文《》告诉我们的;“比喻做事心里已经有了全盘计划”是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的;我们还知道了周恩来从小就立志。
阅读理解(30分)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搭石(12分)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请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唯独()谴责()平衡()
3.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配合得恰当而且有顺序。()
(2)人的姿态优美。()
4.这两段文字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标出。(2分)
5.读了第二段话,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走搭石的的美,我是从这个词语知道的;再写的美,我是从这个词语知道的;最后写的美,我是从这个词语知道的。(3分)
(二)一路花香(18分)
印度有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到远远的小溪边去挑水。他有两只水罐,一只水罐有条裂缝,另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而那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
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两年后的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问:“为什么呢?”□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答道□挑水工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
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但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1.比一比,组词。(4分)
歉()缝()惭()灌()
谦()逢()渐()罐()
2.请从文中找出一句反问句,用横线划出,并将它改成一句陈述句。(2分)
3.给文中有□的句子里加上标点符号。(3分)
4.“完好无损”的“损”用音序查字法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共画。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①减少;②破损、损伤;③刻薄;④使蒙受害处。“完好无损”的“损”应取第种解释,“完好无损”的意思是。(4分)
5.那只破损的水罐共向挑水工道歉几次?它为什么向挑水工道歉?(2分)
6.文中分别出现了“完好无损的水罐”,“破损的水罐”,“挑水工”,你分别想对他们说什么呢?(3分)
习作表达(30分)
八、在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习作。(不少于300字)
1.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当你伤心时,朋友的一句贴心话;当你生病时,家人的细心照顾……请你选取生活中的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来写一写吧。注意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2.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之后,总算是到天宫成了神仙。可是在天宫的日子可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你猜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你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来当一回小编剧吧!
期末测试题14一、照样子,先把下列各字的音序(大写字母)填写到括号里,然后再把各字的音序按照字母表的顺序抄写到横线上。(12分)
煮()
赢()
盆()
傲(A)
概()
餐(C)
吞()
翻()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每一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有错误,先找出来画上“___”再改正在括号里。(8分)
1.准备(zhǔnbèi)活泼(huóbō)山坡(shānpō)英雄(yīngxióng)()
2.淋雨(línyǔ)壁虎(bìhǔ)朝霞(cháoxiá)轿车(jiàochē)()
3.栽树(zāishù)舞蹈(wǔdǎo)仿佛(fǎngfó)棉被(miánbèi)()
4.休息(xiūxi)泉水(cuánshuǐ)眨眼(zhǎyǎn)碗筷(wǎnkuài)()
三、按拼音写出汉字或词语。(12分)
1.这zu()在hǎimiàn()上建造的大qiáo(),建造的难度hěn()大。
2.chūntiān()来了,cǎoyuán()上开出了měi()丽的huāduǒ()。
四、照样子,用给出的字加一加组成新字,再抄写下来。(12分)
女 禾 也 中
他
乃 王 且 日
奶()()()()
五、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一填。(16分)
象—(像)
那—(哪)
古—(故)
早—(草)
每—()
每—()
每—()
每—()
妈—(吗)
新—(听)
该—(孩)
次—(吹)
伙—()
话—()
桃—()
位—()
前—(后)
丑—(美)
收—(放)
甜—(苦)
闲—()
热—()
长—()
开—()
(滚)来(滚)去
(游)来(游)去
()来()去()来()去
(弯弯)的小路(清清)的河水
()的草坪()的月亮
对于每一次的考试,作为一名学生,你是否已经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好准备了呢?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字词考察:在线字典查询
一、读拼音,写词语。(16分)
rènzhēn
zhuānxīn
?àobié
dàochù
lǎoshī
huǒbàn
fēichán?
wàn?jì
二、比一比,再组词。(16分)
{石()
右()
{找()
我()
{井()
开()
{活()
话()
{有()
友()
{凉()
惊()
{贝()
见()
{玩()
完()
三、我会填。(26分)
1、组成新字在组词。(10分)
例:大——(太)(太阳)
例:申——(日)(节日)
王—()()
令—()()
万—()()
广—()()
日—()()
本—()()
2、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9分)
只
张
双
场
条
辆
块
朵
片
一()小车
一()毛巾
一()春雨
一()小鸟
一()眼睛
一()嘴巴
一()面包
一()鲜花
一()树叶
3、写出下列字母相对应的大小写。(7分)
Q()
n()
M()
Y()
H()
D()
b()
六、比一比,再组词。(8分)
{各()
名()
{右()
石()
{因()
园()
{间()
问()
七、照样子,用上加点的词语写句子。(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4分)
1.雨后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已经是小学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照课文《快乐的节日》填空。(8分)
感谢()的祖国,让我们健康地()。我们像()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丰满,就勇敢地向着()飞翔,飞向我们的理想。
九、读短文,按要求答题。(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20分)
夏夜静悄悄
夏夜,月光照进了小院里。
在大树下,有一位老爷爷乘凉。离老人不远处,有一只小花猫。过了一会儿,老爷爷抬手扶着树干,慢慢地站了起来,伸伸懒腰,走进房间。
房间里一个孩子睡着了,在孩子的身边,有一张已经画完了的画。中间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有几枝荷花,还没有开放;一只蜻蜓蹲在上面,透明的翅膀平展着;远处,禾苗在风中点头;画旁还写了一首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
1.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
睡着了(zhezháo)
小荷才露尖尖角(lùlu)
2.照样子,选一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只
②位
③枝
④首
⑤张
⑥条
一(②)老爷爷
一()画
一()诗
一()花
一()小花猫
3.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4.孩子画的画中有池塘,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让你画一幅关于夏夜的图画,你会画什么呢?想一想,用几句话把你的画介绍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推荐:一年级语文试题|一年级数学试题|一年级英语试题
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我们提供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提供了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卷,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20xx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卷
一给带点字选一个正确的读音
捉虫(zhuōzhōu)弯曲(qǔqū)好奇(hàohǎo)
再见(zhàizài)欢迎(yíngyín)突然(ránlán)
玩耍(shǎshuǎ)周末(mùmò)伤害(hàihèi)
二听音圈字、词
1、低纸2、浇烧3、披破
4、超市赶忙5、热闹熟悉6、赛跑寒冷
7、弹奏演奏8、模型模特9、说谎惊慌
10、自说自话 自言自语
三照样子,选字组词
生升进近
病上日空气出处远前门
期末测试题15一、读出下面各数(8分)
3694读作:()8016读作:()3009读作:()10000读作:()
二、写出下面各数(8分)
1、八千二百写作:()2、五千零九写作:()
3、七千写作:()4、六千三百一十九写作:()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4分)
5010=()+()
7200=()+()
8027=()+()+()
5604=()+()+()
2679=()+()+()+()
四、在○里填上“>”“
4500○克5千克 1千克○300克 50克○3千克 8千克○8000克
7千克○9000克 4000克○6千克 1千克○1克 670克○760千克
五、按规律填数(8分)
① 400,500,(),(),800。
② 775,780,(),790,()。
③ 3450,3500,3550,(),()。
④ 9800,(),9600,9500,()。
六、细心分析,完成下面的填空(5分)
1、6个百、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2、307里面有()个百和()个一。
3、个位上是0,十位上和百位上都是6,千位上是4,这个数是()。
4、60个十是()。
七、判断题(10分)
()1、1千克铁比1000克棉花重。
()2、一只鹅重4克。
()3、一个橘子重约50千克。
()4、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一个三位数,也可能得一个四位数。
()5、下面有6个长方形。
八、先填空,然后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7分)
九、生活中的数学(32分)
1、学校举行800米长的赛跑,小明跑在最前面,这时他离终点还差150米。小明已经跑了多少米?(5分)
2、学校会议室有座位550个。一年级有297人,二年级有207人。一、二年级的同学都来开会,会议室的座位够吗?(5分)
3、胡云7天一共练习了25个钢笔字和10个毛笔字,平均每天练习写多少个字?(5分)
4、友联小学栽树50棵。张寨小学栽树6行,每行7棵。两个学校一共栽树多少棵?(5分)
5、买菜。(6分)
(1)买1千克猪肉和1千克鲫鱼要多少钱?
(2)买500克豆角和1千克萝卜要多少钱?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期末试题】推荐阅读:
c语言程序期末试卷09-22
应急预案及程序试题07-26
java程序员笔试题03-31
《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试题(附讲解答案)06-10
C++程序员经典笔试题06-22
php程序员笔试题答案04-09
c语言程序设计实习报告程序02-22
程序设计心得报告06-14
程序设计竞赛发言02-24
java程序设计课程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