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致富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牧民致富(共8篇)

牧民致富 篇1

可 行 性 报 告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镶黄旗阿拉坦毛都嘎查“致富之路”牧业发展专业 合作社

项目建设地点:镶黄旗阿拉坦毛都嘎查

目录

第一章

总论.............................................................................3

1.1项目概况..............................................................................3 1.2 项目单位概况.....................................................................3 1.3项目建设内容......................................................................4 1.4项目投资估算......................................................................5 1.5项目资金筹措......................................................................6 1.6项目建设书编制依据..........................................................6 1.7市场需求分析......................................................................7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可行性...................................................8

2.1项目背景..............................................................................8 2.2项目可行性..........................................................................9

第三章

项目效益分析...........................................................13

3.1经济效益............................................................................13 3.2社会效益............................................................................14 3.3生态效益............................................................................15

第四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15

4.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15 4.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17 4.3经营管理措施....................................................................17

第五章 项目建议书结论与建议.............................................18

5.1项目建议书结论................................................................18 5.2问题与建议........................................................................18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阿拉坦毛都嘎查是镶黄旗近几年来,畜牧业发展较先进嘎查之一,嘎查牧民自发组建的“致富之路”牧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效果良好,为进一步发展畜牧业,提高牧户收入,经全体社员认真研讨,充分协商拟定出新建基础设施及引进新设备项目方案。

1.1.1项目名称:

农业发展项目

1.1.2项目建设地点:镶黄旗阿拉坦毛都嘎查

1.1.3项目建设单位:镶黄旗阿拉坦毛都嘎查“致富之路”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

1.1.4项目法人代表: 苏德巴雅尔 1.1.5项目性质:新建

1.2 项目单位概况

项目单位“致富之路”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位于镶黄旗东部的植被丰富、有着多年养殖细毛羊经验的阿拉坦毛都嘎查,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3月,社员户有17户、51人,社员户筹用草场14000亩、租用草场11500亩,现有标准化棚圈300平米,夏凉棚200平米。成立以来,在旗委政府、扶贫办、改良站、苏木政府等上级部门的真确领导和热心关心和社会广大群众的大力 支持下,不断地改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创造出了优良的效益。现我合作社本着“利用本地资源,发展肉羊产业“ 的思路,坚持”自然放牧,科学育种,自繁自养,级进杂交“的理念,围绕”基地加牧户,做专做大做强“的经营模式。

2011年,我社投入32万元从赤峰市克旗购进108只优质德美种公羊,其目的是要达到以原种德美公羊为终端父本,以赤峰市克旗一代德美种公羊为二级父本,以当地产母羊为母本的杂交改良模式,培养出能够适应我旗气候、生态环境及自然条件的抗病力强、繁殖力高的优良品种的羊群体系。把德美种公羊以租借形式借用给旗内牧户,提高了许多牧户的畜牧业生产效益,在牧户心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同时为我社创造了58500元的收入,其中租借费40500元,羊毛销售利润18000元。2011年以平均750元的价格从嘎查牧户购进550只二代德美羔羊,以半圈养的形式育肥近45天,出栏时价格平均950元,纯利润达到10余万元。

1.3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年育肥1000只德美羔羊及饲养110只种公羊的基地及相关设备。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一)新建储草棚500平米。

(二)新建标准化棚圈500平米。

(三)围栏3495亩草场。

(四)新建药浴池1处,400平米。

(五)新建3处人工受精及疾病控制诊疗室及相关设备。

(六)打机电井1眼。

(七)购置粉碎机1台。

(八)购置捆草机1台,包括小型拖拉机。

(九)种植350亩多年生植物。

(十)购置1辆中小型农用车。

(十一)购置打草机1台,包括小型拖拉机。

(十二)夏凉棚4处,每处200平米,共800平米。1.4项目投资估算

各项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按目前的市场价格为依据估算:

(一)新建储草棚500平米,每平米280元,投资14万元。

(二)新建标准化棚圈500平米,每平米350元,投资17.5万元。

(三)围栏3495亩草场。网围栏45套,每套560元,投资2.52万元。

(四)新建药浴池1处,400平米,投资4.5万元。

(五)新建3处人工受精及疾病控制诊疗室及相关设备。每处6万元,投资18万。

(六)打机电井1眼,投资10万元。

(七)购置粉碎机1台,18.4万元。

(八)购置捆草机1台,包括小型拖拉机,拖拉机9万元,捆草机13万元,投资21万元。

(九)种植350亩多年生植物,投资3.5万元。

(十)购置1辆中小型农用车投资5万元。

(十一)购置打草机1台,包括小型拖拉机,投资17.3万元。

(十二)夏凉棚4处,每处200平米,共800平米。每平米230元,投资18.4万。1.5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申请国家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旗财政配套及各职能部门整合的专项资金50万元(其中旗财政配套30万元、合作社牧民自筹20万元资金)。

由于全区地处边疆,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困难,群众筹资能力有限,需中央给予大力支持。1.6项目建设书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3)《内蒙古自治区肉类产业(2011—2015年)发展规划》

(4)《内蒙古产业化体系建设方案》(5)全盟2013年农村牧区工作会议

(6)《中共锡盟委锡盟行署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7)《镶黄旗新牧区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8)《自治区第九届五次全委会暨经济工作会议》(9)《锡林郭勒盟2013年盟委扩大会议及牧区工作会议》

(10)《镶黄旗2013年旗委扩大会议及牧区工作会议》

1.7市场需求分析

近几年,国家明确提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牧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畜牧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已经正式启动,该计划旨在提高人们膳食中“蛋白型”肉食比例(如牛羊肉),这对我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在锡林郭勒盟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盟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一批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牧民合作组织。他们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牲畜个体质量上狠下功夫,加强对外联系,注重应用市场营销知识等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积极开拓市场,取得了丰富的利润。本项目建设单位镶黄旗“致富之路“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就注重开拓区内其他地区的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对外宣传,与鄂尔多斯等盟外区内其他地区的经纪人和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销路畅通。

本项目建成运营后,为牧户提供胚胎移植、疫病防治、家畜饲养技术推广等服务外,提供了自己种植、自己加工、自己育肥的设备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低脂肪、低热量的牛羊肉的需求呈显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同时,锡盟绿色、无污染的牛羊肉在国际市场上也十分受欢迎。下面对德美羊羊肉以及羔羊肉的市场需求进行简单的分析。

首先是国内市场需求巨大。2011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仅为6公斤,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今后国内肉类消费市场应有较大的需求空间。预计到2015年,全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将达到8公斤左右,国内市场肉类需求总量将达到1000万吨,新增近260万吨的市场需求。其次是国际市场需求大,出口竞争力巨大。我国的周边国家及地区的肉类市场是羊肉的主要进口市场。同时,我国羊肉生产成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出口价格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因此,我国羊肉国际竞争力巨大。随着我国牛羊肉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的不断健全,对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的出口潜力也较大。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一)自然背景 镶黄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地处北纬41°56′—42°25′,东经113°22′—114°25′,东邻本盟白旗,南部与乌盟化德县、商都县交界,西部、北部分别于本盟苏尼特右旗和苏尼特左旗接壤;全旗土地总面积5132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丘陵、盆地、沙丘、旱谷地组成,平均海拔1322米;全旗数温带大陆季节性气候,年均降水267毫米左右,全年降水的70%以上集中在6—9月份,燠热同期有利于牧草生长,无霜期平均121天;镶黄旗土壤类型有栗钙土、风积沙土及盐化草甸土等构成,土壤营养成份一般;全旗植被盖度20—25%,森林覆盖率2%左右,天然草地产草量450—675公斤/公顷(干草产量);中部和南部地区植被主要为旱生丛生禾草和小灌木,典型群落由克氏针茅、糙隐子草、冷蒿组成,北部地区分部有小锦鸡儿、沙竹、骆驼篷等;全旗境内没有长年性河流,只有少数季节性洪水河流,地表水贫乏,地下水较丰富,埋藏较浅,对开发灌溉人工草地和高产饲料地具有重要作用。

镶黄旗“致富之路“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文贡乌拉苏木阿拉坦毛都嘎查)位于位于镶黄旗的东北部,浑善达克沙地西南端。嘎查草场已全部围栏,嘎查牧民具有多年的养殖细毛羊的经验,适合发展德美羊养殖业。

(二)社会背景

镶黄旗辖二个镇,二个苏木,六十个嘎查,现有人口3.1万。畜牧业是全旗经济主导产业,60%以上的人口从事牧业生产。2012年牧业统计有牲畜44.3万头(只)。牧民纯收入7034元;人均草场面积34.6公顷,人均牲畜32羊单位,畜均占有草场0.78公顷/头(只)。2.2项目可行性

(1)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增加收入的客观要求。近几年来,为缓解日益突出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盟委、行署及时提出并实施了“围封转移”战略,严格控制牲畜头数,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草场实行禁牧、休牧、轮牧,牲畜实行舍饲、半舍饲,走建设性发展畜牧业的路子,通过改良提高牲畜个体价值,使畜牧业生产由劣质粗放向集约经营转变。这种情况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传统畜牧业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想发展畜牧业,增加牧民收入,只能大力发展高度合作、相互协作的畜牧业,实现生产物资统一购销,牲畜及畜产品统一销售,后勤服务统一保障,提高畜牧业科学技术含量,才能实现发展畜牧业,增加牧民收入的目标。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需要。镶黄旗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的牧区改革实验区,同时又是自治区级贫困旗。是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存牧业旗,但自然条件又相对较差,加之沙化、退化比较严重,植被盖度尚不足30%。2002年镶黄旗开始实施季节性休牧、轮牧、禁牧退牧等草原治理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给改善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了希望。如何才能将困难转化成动力,保证使畜牧业生产不致滑坡,牧民的收入还能逐步提高,成为旗政府首先考虑的重点问题。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但产业化需要有一个与主体经济有紧密联系的龙头企业来带动才行。

(三)销售市场稳定、市场潜力大,优质牛羊肉市场供不应求。镶黄旗是锡林郭勒盟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地区,它以自然、无污染草原生态资源和已形成畜牧业发展的规模以及民族文化特点,奠定了生产出系列特色牛、羊肉以及鲜奶产品的基础,符合当前市场消费者需求的愿望。且不说盟内每年羊肉消费量的大小,仅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从锡林郭勒盟购买的优质羊肉数量就十分庞大。目前,锡林郭勒盟的羊肉尤其是优质羔羊肉,市场出现了大于供的状况。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对羊肉的需求还将成稳步上升的趋势。为满足市场需求,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建设本项目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牛羊肉是人类重要的肉食品。目前,我国牛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消费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低脂肪型牛羊肉的消费量会不断增加,尤其是对绿色高档优质羔羊内需求市场潜力很大。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各大宾馆饭店和普通市民对优质羔羊肉的需求旺盛,锡林郭勒草原优质羊肉在上述地区倍受欢迎。欧洲疯牛病频繁发生,口蹄疫的蔓延,为中国优质牛羊肉进入欧洲市场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锡林郭勒草原优质羊肉颇受阿拉伯国家欢迎,且需求量大。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国土面积较小而羊肉消费量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将从我国进口大量的绿色优质羊肉。

目前的生产实际情况是镶黄旗地区仍属于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发展阶段,它与现代农牧业产业化的建设和提供系列绿色、特色农畜产品以及满足市场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建立优质牛羊肉生产、加工广体系,生产推广优质牛羊肉,创绿色品牌发展特色产业,符合人们追求绿色食品的时尚和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锡林郭勒大草原位于内蒙古中北部,对我国特别是京津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靠天放牧生产方式没有取得根本性转变,草原人为破坏和不合理利用,形成了家畜数量增长越大,草地放牧压力越大,超载过牧越严重,草原退化、沙化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恶性循环。近几年,该地区已成为京津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利用国家农业开发资金实施农牧业综合开发牛羊育肥及深加工产业化建设项目,并以此为中心,辐射广大农牧户,可以从根本上转变靠天放牧的生产方式,合理利用草地,有效缓解草地的放牧压力,实现对草地的有效保护及科学利用,走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既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国家明确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牧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畜牧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已将畜产品加工业纳入2015年远景目标发展纲要中,并强调了开拓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企业的发展思路,对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提出了战略性发展目标,并给予政策上的全面支持。锡林郭勒盟是畜牧业大盟,积极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集约化畜牧业,努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肉牛育肥及深加工在全盟农牧业总体规划中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和全盟经济重点专项推进工作,并作为畜牧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引导和支持力度在逐年加大。

(六)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转变以靠天放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集约经营及可持续发展是我区畜牧业面临的重大变革,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镶黄旗是重点牧区,又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推行放牧饲养与舍饲育肥有机结合,对镶黄旗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提高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合理利用,促进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在推进畜牧生产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的示范推动作用,而且还可以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增强抗灾、防灾能力,加快周转,提高商品率,不断提高畜牧业经营的收益,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使畜牧业摆脱起伏波动的局面,真正步入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

因此,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引进新的机制,组建现代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必然。在政府统筹下,通过龙头企业推进与国家政策、专项扶持的对接;积极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加速现代农牧产业化的建设,成为镶黄旗在畜牧业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建设镶黄旗“致富之路“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德美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可行的。

第三章

项目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项目落实后,可以使项目单位的种植、收割、加工、饲养、育肥等需要的基础设备齐全,解决1000只德美羔羊的半圈式饲养和育肥、100多只德美种公羊的饲养及嘎查牧户的母羊人工受精工作的设施设备问题,为全嘎查牧户提供了养殖优质德美羊,提高收入的大好条件。从社员户按800元的价格购置二代德美羔羊,在基地育肥45天后,按1100元的价格出售,优质德美种公羊按每月800元的价格,给周边牧户租用,租期为2个月。

1.项目设计收入:1000只德美羔羊×每只1100元=110万元

出租种公羊110只×每只每月500元×2月=11万元

羊毛收入=110只×每只15斤×每斤8元=1.3万元

2.项目设计费用:收购羔羊1000只×每只800元=80万元

人工费及其他费用5万元

3.预计利润=122-85=37万

4.每户平均利润37÷17=2.2万元

3.2社会效益

镶黄旗“致富之路“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农业开发项目,不仅可以使项目区取得效益,可以增强广大牧民走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路子,使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同时加快全旗牲畜结构调整的步伐。从思想方面逐步改变了长期以来粗放经营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并能够带动全旗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对我旗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和城镇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能够对我旗畜牧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增加牧民收入。

3.3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坚持以草定畜,通过舍饲、半舍饲养殖,真正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采用舍饲育肥肉羊方案,可以减轻草场压力,有利于草地生态平衡的恢复,保护了草地生态环境,保持草场资源的永续利用,也使草原生态环境因草畜平衡而使草场植被得到恢复,确保了基地的草畜平衡。羊的粪便是沼气生产原料,是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典范,改善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项目区的环境保护现状较好,项目区为天然草原,距离密集人口居住地相对较远,地域广阔,人口稀少,无工业性污染,环境容量大,是绿色食品生产地区,适合于发展绿色畜牧业经济。

第四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4.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1、项目领导机构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合作社理事长任组长,副理事长、监事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的主管及技术骨干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亲自担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内部验收项目。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前期工作、施工管理和审计、检查等。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具体的施工设计和施工。

2、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实施单位为旗农开办牵头并组织财政、检疫、苏木、嘎查等相关部门负责畜种引进、质量把关、疫病检疫、养殖的技术培训、饲料配方、防疫、改良、胚胎移植、冷配等服务。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定期向上级和领导汇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进度等,进行项目质量管理检验和技术指导监督,逐项落实项目内容,保证项目如期完成。

3、项目监督、管理机构

(1)旗财政局、农开办负责方案的制定、资金落实、项目的实施、政策的落实,后期监管等工作。

(2)领导小组监督、协调有关部门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扶贫办负责牲畜的按时引进。

4、技术指导机构

项目领导小组在旗、苏木、嘎查建立三级科技信息综合服务组织,建立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畜牧业经营、管理、服务队伍,形成以旗为中心、苏木镇为纽带、嘎查为基础的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项目区提供科技培训、畜产品销售、畜种改良防疫、饲草料种植加工等综合服务。加强科技培训。普及推广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基础研究成果,搞好 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如灌溉技术,草地建设技术,改良肉牛种畜,推广胚胎移植技术、饲草料加工技术。综合应用好这些成熟技术,注重技术组装配套,保证工程顺利进行。4.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以合作社为平台,牧户为载体,形成“合作社+牧户”的经营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将市场信息反馈回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牲畜饲养结构和产品结构,使生产和经营始终与市场相协调,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保证产品销售渠道畅通。4.3经营管理措施

项目立项后,尽快开展、完成相应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并投入生产,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探索出适合盟情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加强合作社与牧户的关系。稳定合作社和牧户的经济利益关系,建立风险基金,在遇到**时使牧户利益不受到损失,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2)抓好人员培训工作。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水平,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力度。

(3)提高畜牧业综合服务水平。要充分发协会的技术力量优势和管理优势,开展全方位的畜牧业综合服务,努力提高牧户收入水平。

第五章 项目建议书结论与建议

5.1项目建议书结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经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科学的论证,项目建设单位具有法人资格和一定的自筹资金,可实行全方位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项目建设基础条件已成熟,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已具备实施该项目的条件。

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地方畜种改良率,可为畜牧业发展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近20牧户,提高牧民收入,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该项目符合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对锡盟农牧区协会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符合当前及今后我国产业发展政策和国民经济需要,是实现农牧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5.2问题与建议

牧民致富 篇2

新疆将在每个村开办一所农牧民夜校,充分利用晚上、农闲时间,重点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惠民政策、双语和实用技术的学习培训。根据安排,农牧民夜校在南疆突出双语学习培训,帮助各族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在贫困村突出脱贫攻坚培训,掌握生产技术职业技能,树立新风正气,摆脱愚昧落后,增强自我发展、自我造血能力。

农牧民夜校的组织管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兼任校长,重点从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村小教师中确定1至3名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群众信服的人员负责夜校日常工作;各县市统筹调配,确保每所农牧民夜校至少有6名相对固定的专兼职教师、都有一个不少于80平方米的教学活动场地、一套运转正常的视频课件收视系统。同时,新疆将按照每所农牧民夜校每年不少于1万元标准,确保其正常运转。

新疆将在农牧民夜校创新教学方式,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践锻炼、文体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把当地技术能手、致富能人、模范人物现身说法与技能比武、学习能手评选结合起来,把集中办班与文体活动结合起来,让每位群众都学有所得、学用相长。

让当地牧民受益 篇3

沙漠治理作为一项综合工程,在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同时更要符合科学性、合理性、持续性。首先是了解我们治理的这一片沙漠的成因与特点,还要清楚当地的社会文化、生产生活模式。以内蒙古为例: 我们的植树区若干年前还是水草丰美的草场,只是由于近十多年来的过度放牧导致沙漠化,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牧民的生产方式就无法彻底治理沙漠。我们在参与当地牧区村落的调研中发现,只有帮助牧民改变牧养方式并给予一定的扶助让牧民得到利益,才能使广大牧民也参与其中。为此,我们与当地牧民签订协议,共同管护和治理沙漠。

在沙漠治理当中,我们首先选择灌木类的树种,如被誉为固沙先锋的沙柳。我们将在社会上募集来的资金进行沙漠初期的治理,直接投放给参与植树的牧民,后期的管护也交给当地的农牧民,谁管护谁收益,这样才能保证沙柳的成活率。沙柳要每三年进行一次平茬,将枝条进行修剪,这样才能保证沙柳以后的长势。剪下来的沙柳是很好的饲料,也是很好的制作纸箱的原料,这样,当地的农牧民就能通过这个项目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对后期的管护也能尽心尽力。为了更好地贴近当地牧民开展沙漠治理,我们绿色陕西工作人员主动请缨将自己西安市城市户口迁至达拉特旗(县)展旦召苏木(乡)巴音嘎查(村),并参与当地牧民的村委会工作会议,协调成立环保联席会。通过细致的工作调研,我们协同城市社区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态对接项目,由城市提供自身特有资源为农牧区捐助扶贫物资、教育物资及文化扶助建立农牧区文化站。在我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当地牧民成为我们的沙漠治理先锋。

在今年国家推出新农村建设计划之后,我们更相应设计出了对于植树地农牧区新农村生态综合发展的计划。我们将从新农村人才培养、生态扶贫项目开发、农牧区文化中心建立等多项工作入手,综合推进西部生态建设。

发展农牧民党员 篇4

农牧民党员队伍建设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成效和未来。因此,把农牧区最优秀的青年、有一技之长、退伍军人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牧民吸收到党内来,不仅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增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但是,当前农牧区发展党员不规范、乱发展,致使农牧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党员队伍在群众心中威信不高,信服力不强,直接导致了许多优秀的、年青的、有一技之长的农牧民群众不愿入党,给组织发展工作带来了消极和不利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为农牧区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扫清障碍和创造条件,现就我县加强发展农牧民党员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主要做法

(一)在工作机制上,始终坚持“三个严格”。一是严格制定党建目标责任书。各乡镇每年年初,把与县委组织部签订的《XX县党建目标责任书》作为全年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蓝本,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符合全镇基层组织发展建设的《党建目标责任书》,并翻译成藏文后与各村党支部进行签订,同时,下发的党员发展规划,严格明确当年党员发展名额,从而确保农牧民党员发展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安排。二是严格入党审批程序。把好入党审批关,对不符合党员发展要求、突击入党的人员坚决不给予审批。以严格的审批制度,实现了确定对象民主化、培养教育经常化、发展结果公开化,确保党员发展工作规范有序。三是严格督查党员发展工作。各乡镇党委每年都对各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及时纠正各村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多发展、乱发展或不发展的现象。

(二)在质量把关上,严格落实“三项制度”。进一步明确发展农牧民入党程序和权限,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审查制、责任追究制”,确保在发展党员质量把关工作中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对入党动机不纯、在群众中间威信不高、信服力不强的坚决不予审批。同时,应规范入党程序,避免入党成为“口头入党”,党员无入党各项资料和档案。

(三)抓党员队伍,提升党员形象,做到“三个改善”。并通过“三个改善”逐步改变群众对待党员队伍的不良观念,不断提升农牧民群众想入党、要求入党、积极入党的思想,从而破解发展农牧民党员难的问题。一是改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通过村(居)两委换届工作,把群众心中有威信、有信服力的最佳人选选任为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让被选同志充分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同时,还将有文化,有一技之长和致富能力强的党员选任到村委会中,真正做到选好配强班子,确保组织发展工作得到有力保障。二是改善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改变党员队伍形象。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组织农牧民党员参加各种文化知识学习,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等,提升改善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农牧民党员参加学习培训要长期坚持,形成长效机制,避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积极引导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和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劳动生产技能,帮助牧民群众脱贫致富,逐渐在牧民群众中树立新时期党员的良好新形象。三是抓源头,改善党员队伍结构。针对现今绝大多数农牧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乡镇党委应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组织专项工作,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主体,强抓入党源头工作。主要为认真抓好各项宣传工作,做好优秀农牧民群众和退伍返乡军人的思想工作,并组织其经常参加党组织学习和各项组织活动,增强对党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其从不愿入党到积极要求入党的思想转变,不断为党员队伍带来新鲜血液,从而有效改变我县现有的农牧民党员队伍结构。

二、启示

党员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地位和威信。能不能有效地、科学的抓好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事关我们党的事业建设好坏。为此,我们因从中得到几点启示。一是抓组织工作,应先从自身抓起。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抓党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周而复始的工作,容易让抓党建工作人员滋生厌战情绪,产生党建工作大同小异和应付工作的思想,为此,我们应积极做好抓党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理论学习,促使其认识到党建工作无大小,才能从本质上转变其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二是抓党员队伍建设,宜早不宜迟。能不能将农牧民群众发展为党员,是事关农牧区经济社会是否稳定的大事。当前,维稳工作任务重,虽面上平静,但暗流不息。我们应常有一颗居安思危的“心”,要以抓好、发展好农牧民党员为重点,把农牧民群众争取到党的身边来,才能有效确保农牧民党员队伍心向党、跟党走,才能真正保障社会局势稳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四、思考题

发展农牧民党员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如何破冰前行,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如何能确保农牧民群众要求入党的动机不是为利所驱;二是如何有效改变当前农牧民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三是如何确保农牧民群众在入党后能积极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我是草原小牧民 篇5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用优美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好歌曲。

2、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3、通过学习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打击乐等 【教学课型】:综合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 难点】:

1、能够用优美的声音以及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用伴奏乐器体会歌曲强弱规律、练习歌曲节奏,明确歌曲的律动,体会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特点。

3、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并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教材简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请同学们坐好)

(二)导入(教师舞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师 问:这是哪个民族的舞? 生:…… 蒙古族

2、师导: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人民过着游牧的生活,长期居住在草原。你们对蒙古族还有哪些了解呢? 生:

那辽阔的草原上有一派什么样的景象呢?课件展示—草原风光)

3、师:这就是蒙古族的大草原。在辽阔的草原上有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牧区风光。

(三)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欢快活泼、稍快,四二拍)

2、讲解四二拍强弱规律,带领同学们用不同的乐器表现歌曲的强弱,并反复练习,跟随音乐加入乐器演奏,体会强弱规律。

3、学生跟随钢琴试唱歌曲一遍,完成一遍试唱后,教师强调歌曲的演唱方法,(声音、气息的要求)按照演唱要求再次起立跟随伴奏演唱歌曲。

4、在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和对歌曲熟悉之后,学生分组比赛演唱歌曲(分为两组)。

5、为了使音乐表现更加丰富,将伴奏乐器加入,学生边打边唱。

6、为歌曲加入律动。请对蒙古族舞蹈熟悉的同学简单展示,带领大家学习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请一部分同学演唱歌曲另一部分同学舞蹈展示。

(四)拓展提升,了解蒙古族文化风情

1、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蒙古族的文化风情,更多的了解这个民族。

2、欣赏马头琴的视频演奏《天边》

(五)总结下课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看到了你们精彩的表演,还懂得了我们姐妹民族的另一种风情,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和美丽。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老师希望大家要热爱我们伟大而美丽的祖国,并且希望我们大家肩并肩手拉手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我们的大家园,好吗? 学生:好!

大班邀请舞:《草原小牧民》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蒙古族舞蹈生动活泼,真实的再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大班幼儿对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舞蹈语汇,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和表现的能力。《指南》中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从而帮助幼儿“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为此,我尝试改变传统的舞蹈学习方式,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以幼儿自主创编为主,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跳邀请舞,为幼儿提供自主表现、合作表演的机会。为激发幼儿创编表演的兴趣,我选择了《挤奶舞》这首蒙古族音乐,其节奏鲜明,旋律欢快活泼,营造了蒙古族舞蹈的表演氛围,易于幼儿感知理解与学习表现。实施策略:

1.游戏情境贯穿。

以小牧民游玩——比本领——跳邀请舞为线索,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引领幼儿自主创编、合作表现,充分体验与表达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2.幼儿实践尝试。

让幼儿成为舞蹈的主人,在自由创编中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在展示交流中分享蒙古族舞蹈的不同动作,在相互学习中提升动作的表现力。3.教师引领提升。

用恰当的指导语帮助幼儿掌握蒙古族舞蹈动作的特点,体验当小牧民的愉快情绪。如运用“挤奶时眼睛看着哪里?怎样挤奶小奶牛会更舒服?”的问题引领幼儿眼睛注视奶桶、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挤奶。4.标志角色辅助。

通过设置“小红马”“小黄马”的标志,帮助幼儿明确邀请者与被邀请者的角色转换,有效解决活动的重难点。活动目标:

1.了解蒙古族舞蹈欢快豪放的动作特点,学习蒙古族邀请舞。

2.尝试创编挤奶、射箭、摔跤等蒙古族舞蹈动作,能骑马邀请同伴合作表演。

3.体验与同伴跳蒙古邀请舞的快乐。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蒙古族舞蹈欢快豪放的动作特点,学习蒙古族邀请舞。

难点:能创编挤奶、射箭、摔跤等蒙古族舞蹈动作,能骑马邀请伴合作表演。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大草原图片、音乐)

2.经验准备:(1)有玩猜拳游戏的经验;(2)对蒙古族舞蹈有初步的了解。活动过程:

1.出示蒙古大草原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特点。

(1)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旋律。

提问:“听一听乐曲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2)结合“蒙古大草原”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蒙古族人喜欢做的事情并讲述。

提问:“蒙古族人生活在哪里?他们都喜欢干些什么?”

2.根据乐曲旋律创编动作,进一步学习挤奶、摔跤、射箭的动作要领。(1)幼儿随音乐节拍自由创编蒙古族舞蹈动作。

提问:“请你合着音乐,用动作告诉大家蒙古族人们在干些什么吧!”

(2)请个别幼儿展示蒙古族舞蹈动作,教师引领提升挤奶、射箭、摔跤等动作要领。

教师用情境化的语言引领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如挤奶:“挤奶时眼睛看着哪里?怎样挤小奶牛才会舒服?”

(3)幼儿两两结伴巩固练习动作,教师用有节奏的语言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提问:“刚才你们创编的动作又好看又神气,请你找一个小伙伴比试比试!”

3.师幼共同随音乐节拍完整进行舞蹈,进一步提高幼儿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1)欣赏教师舞蹈表演,熟悉舞蹈顺序。

提问:“老师把你们刚才创编的动作编成了一个小舞蹈,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2)师幼在座位上共同随音乐节拍进行练习。

提问:“刚才我都做了哪些动作?挤奶几次„„我们听着音乐跳起来吧!”

4.师幼合作共同练习蒙古族邀请舞,体验游戏的快乐。

(1)教师示范骑马邀请伙伴,引导幼儿掌握邀请的动作。

提问:“草原这么大怎样去又快又方便?我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找到了伙伴站好!”

(2)师幼共同示范骑马邀请伙伴,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同伴配合的动作要领。

(3)请2名幼儿尝试邀请伙伴,教师提醒幼儿在前奏结束时找到伙伴共同表演。

(4)创设骑 “小红马” “小黄马”去草原游玩的情境,引导幼儿交替扮演邀请者进行游戏。

(5)欣赏教师猜拳游戏示范,引导幼儿掌握交换位置猜拳的要领,并进行游戏。

提问:“这一次邀请舞的最后有哪些变化?”

牧民致富 篇7

1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的途径和方式

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农牧民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实现。在初期的政策设计中,有必要认真分析各种参与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逻辑演变。通过分析,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1作为产业工人参与农牧业产业化

这种模式是农牧民以劳动力的身份通过市场交换进入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市场主体,也就是进入农牧业企业,作为企业员工参与产业化进程。企业使用工业化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农民变成了在 “农场”做工的农业工人,农牧民在农牧业产业化中的主要身份是劳动力,其收入的绝大部分是工资性收入,在整个生产剩余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 但是农牧民不承担农牧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也是间接的, 几乎没有管理成本。

1. 2作为地租收取者的土地使用权人

这种模式是指农牧民通过市场交易出让自己的土地使用权,以获得类似于租金的收入。在这种模式下,农牧民不承担农牧业生产的市场和自然风险; 农牧民的收入和土地( 草场) 这一要素的价格以及占有的土地( 草场) 数量有很大的关系,而要素定价又取决于农牧民的市场地位和谈判能力。如果农牧民分散地进行市场谈判,则付出的管理成本较低,如果以组织化的方式进行市场谈判,则要付出一定的管理成本。

1. 3作为个体生产者

在这种模式下,个体农民分散进行生产,且主要提供初级产品,很少涉及产品的加工、销售等其他领域。在这种模式下,农牧民承担所有的自然风险,在产品出售上面临较低的市场风险; 在产业链上处于不利的地位,无论是在生产资料的购买上还是在产品价格上,议价能力都比较有限,所获得的生产剩余比较少。农牧业产业化的应有之义包含克服农牧民生产和经营的分散状况,以此来对抗自然和市场风险, 在实践中,“公司+ 农户”的形式比较普遍,初看这不是农户分散经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为了取得交易优势,在策略上会有意识地让农民处于分散甚至竞争状态,以降低其整体的议价能力,所以,农牧民在实际上仍然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

1. 4作为合作社成员

作为合作社成员参与产业化进程,使得农牧民在生产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都有了合作,对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都有好处,自然风险的承担能力得到加强,这本身对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使得农牧民的市场地位有所提高,议价能力也获得提升,市场风险降低,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生产剩余; 而且合作社运行也是一个社会资本积累和 “民主管理”的实践过程,社会效益较高。但是,合作社的运转也要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并且合作社的良好运行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本和管理能力,因此,农牧民也要面临合作管理方面的挑战。

1. 5作为参股者的土地使用权人

除了上述几种模式,农牧民也可以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市场主体,以此来参与整个产业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农牧民参股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 草场) ,和收取 “租金”相同,农牧民的收入和土地( 草场) 这一要素的价格以及占有的土地( 草场) 数量有很大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农牧民部分承担自然和市场风险, 但是也要付出相应的管理成本。

2不同参与方式之间的效率比较

无论农牧民以何种方式参与,都存在一个成本收益分析问题,不同的参与方式,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首先,农牧业生产同时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同的参与模式,风险承担和控制成本不同; 在市场主体权利能力不同的条件下,农牧民的剩余索取能力是不同的———而往往, 分散的农民处于弱势地位; 农村、牧区社会资本条件不同, 也会影响农牧民的参与方式,如果社会资本积累较多,合作比较容易发生,则农牧民以合作社方式参与农牧业产业化获利较多,相反,如果社会资本状况堪忧,合作社内部管理成本就会急剧上升。

本文第二部分谈到的几种模式的效率如下表所示。

以上几种模式是农牧民参与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方式,每一种方式都各有利弊,在不同的条件下,采取不同的参与方式,对农牧民收入的提高会有不同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多种方式是可以组合运用的,根据一定地域内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灵活、弹性的组合方式,以上几种方式的组合和变通,可以为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提供足够丰富的备选方案。

3做好重点工作,保障农牧民顺利加入产业化进程

无论是经济能力,还是组织能力,农牧民实际上都处于弱势地位,而政府则是主导产业化的重要主体,因此,在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农牧民的权益。政府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3. 1土地和草场定价

根据其他地区的经验来看,产业化必须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尽管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要素的价格是由市场自行决定的,但是,市场主体由于组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各主体的市场地位是不同的,这样,各市场主体的议价能力就有高下之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要素的定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为农牧民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如果土地和草场的价格由于农牧民议价能力较弱而不能争取到合理的价格,对农牧民来说就意味着较大的损失。因此,政府应该帮助在议价能力上处于弱势的农牧民取得土地和草场的合理价格,无论土地和草场的价格是以租金还是以股权的形式表现,都能为农牧民在产业化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实现这个目的,基层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农牧民自治组织比如村委会、嘎查委员会的功能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基层民主和农牧民合作能力将会尤为重要。

3. 2农牧民社会保障

进入产业化之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将面临更高的市场化水平,由此,农牧民生产生活需要面对更深刻的市场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基本的社会保障会变得尤为重要。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也要敦促产业化中的其他组织尤其是企业做好参与产业化的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要倡导企业履行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

3. 3农牧民资金、技术、政策扶持———进入加工、销售领域,或者自主创业

实践经验表明,农牧业和工业一样存在着 “微笑曲线”,和农牧业生产相关的二、三产业,尤其是农牧业服务体系存在着更高的利润,因此,政府应该通过金融、税收、 技术支持等手段积极帮助农牧民进入与特色农产品相关的第三产业部门,或者支持农牧民自主创业,尽可能促使农牧民进入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中利润较高的环节。

3. 4农牧民教育培训———智力支持

产业化对农牧民的生产技能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生产技能不高的人群会越来越难以参与产业化进程。因此,对农牧民的培训也是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要努力提高农牧民的生产技能,也要提高农牧民参与市场的能力,包括必要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要为农牧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在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处于主导地位,甚至农牧民参与产业化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也要由政府来确定。因此,在农牧业产业化的初始阶段,农牧民如何以高效率的方式参与产业化进程,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各级政府。在政府、市场主体( 主要是企业) 和农牧民的三方博弈中,农牧民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农牧业产业化必须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但是,政府仍然需要为农牧民提供帮助和支持,并且在这些方面政府也的确是大有可为的,几乎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的考虑和设计。因此,涉农、涉牧相关部门必须要 “以农牧民为本” 来组织特色农牧业产业化,保障农牧民的权益。

参考文献

[1]郭建宇.农业产业化的农户增收效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8(11):8-17.

[2]郭天霞.四川省农业产业化三种组织模式的风险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1.

藏村牧民的世界工坊 篇8

点了一盏酥油灯,对着佛龛,完代吉比平时多磕了50个长头,头上微微冒汗,脸红润了起来。

吃了点饼子,完代吉走出院子。夜色犹存的村庄小路上已有村民在忙碌,捡拾着牛粪,抬头冲赶路的完代吉打招呼。牦牛在他们前面慢悠悠地走着。

完代吉此行的目的地是一处石头打基础的院子。在这个距离兰州250多公里的牧区村庄里,院中的房子却让人感觉好像身处某个欧洲小镇——阳光可以透过房顶玻璃直接照进,使房间温暖许多。

早到的人们已在煨桑,院子里飘着松柏的香气,还有咖啡的味道。

这间名为诺乐的工坊——“诺乐”是藏语中牦牛的意思,也代表“神赐予的财富”—— 连接千万里之外的时尚都市,比如巴黎、伦敦。

LV、爱玛仕们的订单从那里传递到藏区,由牧民们用牦牛绒手工编织,并将“来自青藏高原的牦牛绒”的字样做成标牌,放在大牌的LOGO旁。

这样,世界就看到了地球一隅的他们。

完代吉的缝纫

30岁的完代吉没上过学、家里没有牛羊,外出打工的经历主要是修房子、修路。1年多前她回到仁多玛村,在诺乐工坊的缝纫部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

熟练工人以及管理人员有4000多元的月薪。完代吉知道自己还够不上“熟练”,她习惯说:“哎呀,年纪大了嘛,又不识字,就回来了。”

中午12点半下班,工坊里提供青菜和带汤的面条。与早餐一样,它们是诺乐工坊员工的福利。完代吉不太喜欢,她更愿意回家吃。

这天中午,完代吉被邀请到新开的餐馆去吃饭。仁多玛村村支书道吉太认为,这是诺乐工坊带来的变化之一,“村里原来只有2个小卖部,现在有10个,又新开了2个饭馆。还有人做运输,主要是拉进村、出村的客人,一个月也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他对本刊记者说。

餐馆老板也是外出打过工又回家乡的。但这样的人很少,归来者多是回到放牧牛羊的生活,虽然心有不甘,但不知道怎么去改变,“因为我们都有点懒。”完代吉告诉本刊记者。

完代吉所在的缝纫部,成立的时间晚于纺织、制毡、染色等部门。带她们工作的是一位在上海有过多年缝纫经验的汉族老师——她是工坊乃至村庄中唯一的汉族人,也是所有被请的老师中唯一的中国人。

工坊里的纺织老师是尼泊尔人,染色老师则来自欧洲,告诉牧民们欧洲人对于颜色的喜好。他们都在仁多玛村最冷的冬天来临时,回到自己的家乡。

完代吉没有拿针线的经验,学了3个月才入门。但相比纺织,缝纫已经很容易。

从零开始的长期培训,是牧民们要面对的共同问题。虽然她们沉默,不知道怎么表达,但也没放弃。

在经常有着浓厚味道的房间里,曾经的放牧人、染色室的工人最长用时一年,才可以均匀地将村庄里花朵的颜色呈现出来,但终究练出了细腻。

比起纺织部有规律的声音,缝纫部很安静。也许正因为安静,没有人念经——纺织部就不一样,念经声和纺织声混在一起。

完代吉家里还装了网络,是村子里唯一的一家。晚上回家,她也会上诺乐的网站,因为不识字,她只对图片感兴趣,照片上的一切她很熟悉,但又有种奇异感。

比如穿着诺乐衣服的诺乐女工,披着围巾的诺乐男工,他们肤色黝黑,五官立体,看不出表情地站在村子里的河边、雪里、山间、草原上,“照出来的好一些,跟原来不一样了”。

9年前,具有一半藏族血统、一半美国血统的益西德成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以“诺乐”为名在仁多玛乡注册了这个生产牦牛绒产品的手工作坊。它的自有品牌就是“norlha”。

“都是益西德成拍的,模特也是她选的。”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一张骑在牦牛上的照片,穿着藏袍的藏族女子眼睛看向前方,披着一件牦牛绒原色调的大披肩。

完代吉也看到了自己经手过的围巾、藏毡、布料到了巴黎、纽约、伦敦等城市后的图片,它们在光亮的橱窗里,价格多在1000欧元以上。

5000平方米的工坊

31万亩的仁多玛村里,诺乐工坊占地5000平方米,共有120多位完代吉这样缺乏在外面世界闯荡技能的员工工作。

这是益西德成在建厂之初与道吉太达成的协议内容之一,即所招聘员工必须先满足村里经济贫困的家庭的需求。这些家庭多没有牛羊,或有患病疾者。

村庄平均海拔3300米,共有263户人家、1.5万多人口全为藏族,虽然有8000头牦牛,但年人均收入仅3800元左右。

恢复高考以来,全村有40多名通过读书而外出谋生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多在事业单位,从事教师或者乡政府行政方面的工作。”道吉太说,“其他都是打工的人,做体力劳动、底层工作,没上过学,年纪大了就回来了”。

道吉太依然记得有些纤弱的益西德成第一次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对工坊想法的担扰和不信任,“她当时20多岁,很年轻。”

道吉太召集6个自然村的村长商讨,又把寺院里的僧人、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找来开会,最终的结果是同意。

主要原因是,益西德成的理念符合“村庄里的信仰”:用春天里自然脱落的牦牛绒,“不杀生”。

村庄世世代代放牧为生,一年里在夏季牧场和冬季牧场之间迁徙。作为原始经济模式,要想有收入就得把牛羊卖出,牲畜们就面临被屠宰的命运。

“其实这是牧民心里的痛点,但不知怎么来改善。”道吉太的汉语生疏,还需要借助翻译完成表达。

当然,与所有相对封闭的藏区村庄一样,对一个突然而至的外人,他们依然保留着疑惑、甚或敌意,但愿意试试看。

由此,2007年3月,8个村民用搭帐篷的形式开始了诺乐工坊在青藏高原上的故事。

最早是2顶帐篷,只有一个部门:纺织部。

纺织机器从尼泊尔买来,3个多月后,村委会给了块地方盖厂房。2007年以来,诺乐每年交给村委会1万元,2014年开始交1.8万元,“村委会分一半给寺院,钱主要用来修缮寺院、扶助弱小。”

益西德成则从欧洲带来了LV、爱玛仕等大牌的订单。所有人都觉得,她对于诺乐工坊是不可缺少的人——一边连接着村庄里的藏族生活,一边连接着外面世界的市场。

先巴东知的采购

进入6月,也就是高原藏区的夏天时,诺乐工坊也开始收购牦牛绒。

“村子里的牦牛绒很少,几乎全部来自外面。”负责采购的先巴东知对本刊记者说,“一公斤牦牛绒26元,收购以后运到内地清理。11月左右运到工坊里,捻线、纺织不同分工完成后,就贴牌、熨烫、编码。”

刚开始牧民不知道牦牛绒的用处,但对于能有收入有好感。诺乐就将有瑕疵的产品在收购点展销,“以牧民能接受的成本价”。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牦牛绒可以成为价格千元的围巾时,“觉得自己吃亏了。”先巴东知学他们做出嘴角撇下来的表情。

他还负责染料的采购,“都是国外的染料”,以及诺乐工坊的网上传播。先巴东知虽然像蜜蜂一样采集村庄里的素材,但是“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需要什么,而且我的汉语也不好”。

于是他将素材用藏语整理好,交给“外面的人”。通常历经两周左右,在几拨人士的轮番核、校以后,才会出现在诺乐工坊的网络平台上。

相比原来仅仅只是产品的文字介绍,带有人物故事及命运的文字能吸引更多关注,先巴东知似乎也找到了与外界接轨的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2014年10月,拉萨市副市长周普国带领的拉萨市考察团由甘南州领导陪同到诺乐参观、考察。政府关于此层面的交流,在诺乐工坊的发展史上是个开头。

关于模式复制的问题,先巴东知与被问到的所有人的反应一样:关键是懂得藏文化,又懂得欧洲市场的人。

桑吉东知的生产

作为仁多玛村的放牧人,桑吉东知曾以为,益西德成也像很多外来者一样,“离开之后,就像一粒石子投入了大海,没有一点声音”。结果,她是块巨石,起了那么大的浪花。

桑吉东知自己则成了诺乐工坊之所以能在仁多玛村落地的关键性人物:第一个相信益西德成并将她带给村委会,第一个随益西德成去柬埔寨、尼泊尔、泰国学习纺织技术。

那是桑吉东知第一次走出自己的家乡,一共学习了6个月,与原来放牛牧羊的生活方式相去甚远,其中的艰辛说来更像是对人生与世界的好奇。

现在他是诺乐工坊的生产部负责人,主要负责纺织、制毡、染色、缝纫4个部门80多名员工的工作。

他食指在上、拇指在下地比画着,“汉语一点点,文化一点点。”他认为这是自己目前面临的最大压力。

桑吉东知和老婆周毛吉是诺乐工坊的第一批员工。当诺乐工坊还是帐篷时,因为他们的参与,才有其他6名村民加入。

桑吉东知把在国外学习到的技术教给他们,就像撒种子一样,另外6个人又成为后来者的老师。

对于如何把自由自在的放牧人变成熟练技工的问题,桑吉东知的说法是:“用制度来约束”,迟到就罚款。

虽然益西德成曾有疑问,但事实证明确实有效果。“我是村子里长大的人,我比益西德成更懂得这里的人。”桑吉东知说。

但慢慢的,桑吉东知也学会了以客户的标准为标准。这是订单生产的桎梏之一,也是现在诺乐工坊要做自己品牌的原因之一。

设备、渠道、国外市场等,西方商业文明里的逻辑,多由益西德成来负责。因父亲是一位藏族作家,益西德成从小就受到藏族文化的熏陶。

比起2013年围巾7000多条、布料六七百米的产量,2014年诺乐工坊围巾生产了1万条,1000米左右布料。

接照益西德成的观点,诺乐工坊不会也不可能做到大幅度、大规模地提高产量,因为原材料、工人的限制。

桑吉东知希望《瞭望东方周刊》也能回答他的问题:你认为我怎样可以让汉语好一点点?文化高一点点?你认为诺乐有哪些不好?

他拿起笔,从怀里掏出本子,用藏语一点一点地记下来,“不说好的,要说不好的”。

道吉仁青的销售

穿行在艳丽配饰、传统藏袍的女工间,道吉仁青已经习惯早晨来一杯咖啡,它也是接待客人的首选。

负责销售的道吉仁青不是仁多玛村人,这是诺乐员工中少有的特例。诺乐工坊成立之初时,他由拉卜楞寺的一位僧人推荐到了村子,后者的家乡就在仁多玛村。外村人加入诺乐的规则是,要经过仁多玛村村委会的同意。

1986年出生的道吉仁青与先巴东知、桑吉东知一样,仅有成年一两年的就学经历。现在他们都会流利英语,也会定期为工人组织扫盲培训。

与桑吉东知一样,道吉仁青也认为诺乐工坊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专业人才,而且“在藏区真正的企业家很少。也有人做企业,更多是依靠旅游资源,做旅游纪念品,但很快就倒闭了。”

他对本刊记者强调:“我们正在做一家社会企业,但是社会企业在中国的概念还很模糊。我们要自己考虑怎么做才好,要尝试每一件事情,没有可以直接复制过来的模式和方法”。

意识到贴牌生产的制约后,2013年诺乐工坊“把精力移向自己品牌的发展。我们尝试做网店,但人们的消费习惯还不能让他们从网上购买几千块钱一条的围巾。”他说。

对于诺乐产品的购买者,“这个群体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很庞大,国内才刚刚起来,还没形成群体。价格首先就是一道门槛。”道吉仁青认为,“当消费者意识到时间和自然是最奢侈时”,就会越来越认可诺乐的理念和作品。

诺乐工坊多年来的销售成绩单是:国外贴牌占65%,国内销售35%。

国内销售主要是代理商、实体店。前者很多由消费者转化而来,因为喜爱转而推广,但坚持下来的不多。

除了200公里外拉卜楞寺所在地夏河县的专卖店外,北京也有一个办事处。“计划2015年的冬天在拉萨开一家专卖店,因为那里是藏文化的核心地。”道吉仁青说,诺乐工坊现在每年能维持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营业额,采购成本是300万元、人工开支35万元左右,“目前还没有多少纯利润,但是可以运转”。

多旦多杰作为负责人的诺乐工坊北京办事处更像是一个各种功能具备的独立机构,承载着采购、展销、谈判以及其他事务性的工作,“我们在北京没注册,我们要在甘南当地纳税。”他告诉本刊记者。

这份与藏文化传播有关的工作,让这个在北京工作、定居的青海藏族人觉得比起之前那份做了多年的酒店工作有意思多了——所以经常要面对各种问题的询问,比如天葬、信仰等等,而且“同一个问题要对同一个人解释很多遍”。

诺乐工坊在北京曾有专卖店,因为种种原因,期满一年后就没再继续。在北京的展销、推广多是选择与商家、卖场短期合作,主要辐射三里屯商贸圈。

有展销时,道吉仁青多半都会到场,看到触摸到诺乐产品的消费者惊喜、疑惑、赞赏的表情,以及产生的购买行为时。反复萌动的到大城市发展的想法又被放弃,接着就坐飞机、搭汽车风尘仆仆地回到村子里。

上一篇:小区物业维修管理制度下一篇:成套设备项目合同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