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精选11篇)
江苏射阳县
1、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注重在能力方面的培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和觉悟,并加强综合训练,挖掘出他们的潜能;
2、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注重在基本知识过关和基本训练上下功夫,再在加强学生理解记忆上下功夫,一步步地引导,传授于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
3、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加强基本训练,课堂学的知识,力争做到当堂复习,当堂巩固。同时,适当开展一些 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们做到“四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我们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如在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时,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并设计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学生经过看书、思考、讨论后,用书上的内容加以回答,然后教师加以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真正含义了。也克服了死记硬背,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作为学生的责任,从而教活了知识。
三、要做到“把握大纲,吃透教材”
“把握大纲,吃透教材”即以大纲和教材为准。讲课时,我们应准确地把握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重点、难点。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做到准确、明了、简洁。如在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基本原理时,首先应点出了这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接着列举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明这些都是由
客观规律决定的。在讲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更替时,同样强调是受这一规律支配的,从而要求同学们要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树立起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目的。同时十分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准”字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
四、要做到“突出重点,杜绝题海战”
“突出重点,杜绝题海战”即要求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较好地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化难为易。同时,我们也注意加强学生作业的练习和讲评的精练,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大纲和教材,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点与难点,并对各地有关的练习进行精选,反对照抄照搬,搞题海战术。在讲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作为“错题集”,对于容易出错的和不易理解的内容单独摘录下来,加深印象。针对学生错误多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巩固了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三对口:教材与大纲对口;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对口;练习与中考试题题型对口。力求做到: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考得好,争取使每一次练习都能真正反应出学生掌握的情况。
五、要做到“打好基础,积极转化和辅导好差生”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就要着眼于大多数和大面积的提高,决不让一个学生落伍。既要培养优等生和中等生,保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学生,更要注意去积极转化和辅导差生,这是全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转化差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差生要热心、耐心,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具体做法是:
首先教师要端正教育理念,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认识到差生同样是祖国的花朵,都是祖国建设的后备军,差生学习基础差,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精心培育,需要得到教师和全体同学多方面的帮助。对差生,决不歧视他们,要偏爱他们,重视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切忌一味指责。课外多花一点时间与差生谈心、谈学习,谈认识,谈目标,谈追求,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所在,指导他们查漏补缺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差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用爱心和汗水浇灌学生的成才之路。
其次要努力去寻找,去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每位差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而作为教师应该多与他们交谈,肯定他们的长处,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上多加努力,基础差
只是暂时的,关健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勤能补拙,只要自己有恒心,有信心,讲究学习的方法,就一定能赶上来,同时,对他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最后,要耐心辅导,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学上要充分考虑到差生的接受能力,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关键在课内,功夫在课外”,也就是在平时要下大功夫。在课外,要组织差生给予耐心辅导,特别像我们这样的乡镇初级中学,学生基础差,只有耐心辅导,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每次组织三至五名差生,给予耐心辅导,决不歧视、讽刺、打击他们。在辅导中,主要是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纠正他们错误的学习态度,而且针对差生知识的缺漏,循序渐进,多启发、多引导,鼓励他们,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
由于我们的辛勤努力,使我们这样的乡镇初级中学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中考成绩持继多年一直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居于首位,得到了兄弟学校的认可和赞同,我们教学的经验在全县兄弟学校得到了普遍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重视辅导和转化差生,只有这样,政
治课教学才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提高质量,思考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政治教师, 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 这是值得考虑的大问题。我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时, 时常在思考如何贯彻以下课堂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使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上述这些观念, 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也是我们政治教师当前及今后搞好教学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 重视课堂导入的方法运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 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 而且能调节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 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达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炼之以志, 导之以行”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般来说只有在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的情况下, 才能让他们进一步掌握符合现代教育的学习方法, 我们也才有可能培育出具有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责任感的、能自主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人。如高一经济生活部分, 其理论有一定的深度, 对高一学生来说要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化难为易呢?巧妙的导入, 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日常生活中蕴涵的经济现象比较广泛, 市场买卖、银行交易、随处可见的公司、无处不在的广告、新闻中政府首脑会议无不隐含着一定的经济常识, 并且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 可以用实例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 学生列举导入法等, 吸引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讲“生活与消费之神奇的货币”时, 可用小游戏《说到什么想到什么》导入:说到“经济”, 想到什么?全班同学每人说一个答案、不能重复, 看哪一类词汇、现象学生列举得比较多, 教师加以引导的同时大家一起分析、归类。这样的导入, 一方面, 能使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 使枯燥的概念生动起来;另一方面, 使学生明确了主题, 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 要注意将书上的原理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经济现象相结合的观点,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在于掌握, 而是在于运用, 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更让学生明白了运用的过程又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
其次,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过程管理。
其一,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我国古时候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一说, 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学习方法予以指导, 教师应把学习方法的指导当作自己光荣的义务和责任。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使学生从无知到有知, 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更要指导学生如何从无知到达有知的方法 。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是由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和仔细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此外, 学生的基础不同, 接受能力不同, 学习方法也不一样。一句话, 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我明白学习方法只有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才能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方法, 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衡量自己指导学习方法是否恰当, 主要是看指导的学习方法是否合乎学生的个性特点, 是否能使学生取得实际的效果。课堂上, 通过一些活动, 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 可以使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灵感, 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 不管采用何种形式, 都要遵循一致性, 启发性, 情感性, 针对性, 简明性原则, 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做到精和趣, 达到主客观体的一次次碰撞和统一。
其二, 教师要重视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 在教师指导下, 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进而了解社会, 学会学习, 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核心, 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在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 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 能力和素质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三,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教育学告诉我们,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政治教师只有把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脉搏”, 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政治课才会充满活力, 赢得学生的青睐。
1. 以学生参与为形式
使学生参与教学, 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 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 从做中学, 才会激发动机, 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与成功感, 才能看出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 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 建立亲密合作关系。因此, 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 必须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2.以周密设计为准备
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 都不能是随意的, 都要有事先的准备和安排, 有具体的目标, 有明确的设计思想, 体现出一定的教学观念。方法的实施, 是有步骤的, 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需要教师以认真的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最优化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 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教师本人的特点及能力等, 这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计划。
3.以教师引导为助动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唱主角戏的, 好像教室这个舞台是为教师搭建的。现在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但并不是说教师只是一名“场记”, 不再起重要作用。恰恰相反, 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 他要像导演一样, 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 并随时诊断教学, 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所以,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综上所述, 在课堂教学中, 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贯彻启发式原则, 实施素质教育等新思想的具体化, 能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同时我们特别要强调研究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方法, 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力图使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学, 逐渐掌握开启政治知识、能力、觉悟之门的金钥匙, 成为能够认识、把握社会脉搏的真正主人,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可以使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得到很好地实施和落实。
参考文献
[1]张国栋.对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04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对策
一、影响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弊病分析
1.评价体系不科学
教育教学改革明确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在教育教学手段上下了很多功夫,如,革新教学工具,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完善教学素材,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等,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在考评教学效果的环节上仍然存在评价考核方式单一、指标设定不科学、评价尺度难把握等问题,使得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准确,很多地区和院校仍然沿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符合当前教学评价的更高要求。
2.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不一致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离不开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课堂上教师对中华文化、伦理要求、法规政策、情操培养等方面的针对性教学,二是课堂之外的持续教育、不断引导,特别是要降低并有效控制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冲抵影响,避免形成两者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上的冲突。但是这种课堂内外的不一致现象很明显,对巩固思想教育成果不利。
3.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结合度差
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点看,课程本身涵盖的理论知识较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政治内在要求较高,由此导致理论和实际之间的结合度不高,容易导致学生对理论学习缺少持久的关注力。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学生把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简单理解成背诵,上课听不听课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不是很大,临时突击复习就可以。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结合度差,学生的关注点较少,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无法保障。
4.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老师,要求具备更强的思想深度和更高的人文素质,同时也要求有更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而当前的初中师资队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院校之间的师资水平存在客观差异,二是区域之间的师资配置也不均衡,三是师资教学能力整体提升较慢,四是老中青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点建议
1.全面加强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度建设
全面加强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是当前要突出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需要在顶层设计上重塑对学生人格、差异、特点的铺设工作,评价体系要综合并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状态、思想品德发展情况以及实际学习成效,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评价属性。同时,在推动评价制度建设过程中,要以是否有利于制度执行,是否符合教学改革方向,是否有助于真正考核学生学习效果为标准,避免传统评价机制中单纯的分数排名现象。这就要求一线教师要深入教育教学实际,因地制宜,会同上级领导和部门共同研讨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通过“局部尝试、系统传播、全面推动”的步骤,实现评价方案的可落地和可执行。
2.打通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的屏障
教师要“两手”抓教育,“两手”都要硬,在课堂上要严把质量关,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在教学趣味性和实用性上,在教学的新尝试和创新上,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讓学生真正成为主导课堂的角色,通过探究式教学、自主式教学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外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力度,积极引导并帮助家长共同建立氛围一致、逻辑一致、目标一致的教学大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内外开花,真正实现打通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3.提升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的融合度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理论体系建设上投入精力的同时,强化实践的落实深度。如今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让学生在了解更多社会主义正能量和新风尚的同时,通过积极跨校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定期社会实践等形式,帮助学生把书本知识能够有途径转化到实践过程中,从而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课程本身的内涵和魅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生命力激发出来,成为学生受用一生的工具。
4.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中都对师资建设提出了诸多规划,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针对师资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学能力有短板等现状,教学管理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持续关注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学技能培训中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在教学工具补充上提供更多实际支持,在教学模式革新上提供更多导向帮助,让师资队伍建设能够适应学生的需要、适应改革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尝试通过跨地区、跨层级、跨学科的互动交流学习,走出去学经验,引进来聊感受,全面构建有足够战斗力的师资团队。
参考文献:
[1]陈瑞荣.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举措[J].新课程学习(上),2014.
摘要:要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可从抓好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实、活、准、精”、全体、转化、辅导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一、课堂教学要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课应努力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实”,就是一切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一刀切。因此,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后,根据我校初三学生实际状况,分别为三种类型学生提出有所区别的要求:
1、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和觉悟,并加强综合训练;
2、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注重在基本知识过关和基本训练上下功夫,让学生理解记忆;
3、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加强基本训练,力求学一点,当堂复习,当堂巩固。同时,1 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组织学生学习时事、讨论课、报告会,搞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并结合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分析,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了实效。
“活”,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浓缩强化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们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我们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如在讲到“民主是逐步发展的”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这个乡村生产力发展状况如何?
2、这个乡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怎样?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3、该村村民的民主意识高不高?从何看出?学生经过看书、思考、讨论后,用书上的事例加以解答。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深入讨论:“为什么该村村民的民主意识不高?要改善这种状况能否一蹴而就?为什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如指导学生思考“村民私下嘀咕选代表还不是上面说了算”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由于封建专制的思想影响在中国农民头脑中的反映,说明肃清这种思想影响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然后,教师加以归纳,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民主是逐步发展的”道理,克服了死记硬背,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青年学生的责任和应有的态度,从而教活了知 识。
“准”,即以大纲和教材为准。讲课时,我们应准确地把握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重点、难点,尽量避免违反科学性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做到准确、明了、简洁,如在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基本原理时,我首先点出了这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接着列举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明这些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最后我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同样是受这一客观规律支配的,从而要求同学们要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树立起“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理想,也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同时,十分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字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精”,即要求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较好地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化难为易,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同时,我们也注意加强学生作业的练习和讲评的精练。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大纲和教材,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点与难点,并对各地有关的练习进行精选,反对照抄照搬,搞题海战术。在讲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学生错误多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巩固了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三对口:教材与大纲对口;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对口;练习与中考试题题型对口。力求做到: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考 得好。
二、面向全体、抓两头、促中间、积极转化和辅导差生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要面向全体,对学生全面负责,着眼于大多数和大面积的提高,决不让一个学生落伍。既要培养优等生和中等生,保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学生,更要注意去积极转化和辅导差生,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转化差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差生要热心、耐心,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教师应首先端正教育思想,认识到差生优生同样是祖国的花朵,都是四化建设的后备军,差生学习基础差,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精心培育,需要得到教师和全体同学的尊重。对差生,决不歧视他们,而是偏爱差生,重视差生,关心爱护他们,切忌一味指责。课外多花一点时间与差生谈心、谈学习,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所在,指导他们查漏补缺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差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用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要努力去寻找,去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每位差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常为自己的优点不被人所知而感到委屈。有位学生陈金元,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可是手却很巧,一到课余时间便画画,画各种各样的动物,有时甚至用小刀在桌面上雕刻,整个课桌面仿佛成了一个“动物世界”,遭到许多教师的批评。我发现这种情况之后,多次与之交谈,肯定了他的心灵手巧 的一面和在绘画、雕刻方面的天才,指出他有这种天才,如果在学习上稍加努力之后,以后可以升到艺术学校去深造,一定会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并指出学习基础差只是暂时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勤能补拙,只要自己有信心,讲究学习方法,一定能够补上来的。此后,这位学生学习上有了变化。我又及时给予督促、帮助,指导他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同其他教师一起为他补习功课,同时,对他学习上的每一个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到学期结束,他的各门功课的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并且经常为班级黑板报画刊头,得到全体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最后,要耐心辅导,逐步提高。教学上要充分考虑到差生的接受能力,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关键在课内,功夫在课外”,也就是在平时。在课外,要组织差生给予耐心辅导,特别像我们这样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基础差,只有耐心辅导,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经常利用早晚自修等课余时间,每次组织三至五名差生,给予耐心辅导,决不歧视、讽刺、打击他们。在辅导中,主要是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纠正他们错误的学习态度,而且针对差生知识的缺漏,循序渐进,多启发、多引导,鼓励他们,使他们不致于破罐子破摔,而学有信心。台下十年功,台上几分钟,经过一年的努力,大部分差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省水利厅 梁松雪
根据省人事厅的统一组织安排,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辽宁省初任公务员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近二周的学习,在领导和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使我对公务员的岗位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提高了素质增强了能力,真的可以说是受益非浅,在培训期间我们的主要的课程就是《公务员能力建设读本》,其中对作为一名合格公务员应该具备的九大能力进行详细论述,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政治鉴别能力,下面我想就提高政治鉴别能力谈谈自己学习的粗浅体会。
一、进一步加深对加强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政治鉴别能力是反映公务员能够清楚地对国家或社会的重要公共利益的决策和分配活动做出准确观察、辨别、判断的本领和技能,是一个人思想观念、理论知识、政治经验,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的综合运用。“政治敏锐性”是指迅速而敏捷、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准确的观察分析和处理复杂政治问题的能力,这是与政治鉴别能力相连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在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问题的局部现象,预测趋势、把握意识的一种特殊认识能力,政治上的敏锐,就是指在某种错误思潮、错误观点、错误倾向刚一露头,“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能见微知著,洞察本质,判明利害。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往往披着“正统”、“合法”的外衣,一些违背人
民根本利益的行为往往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一些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往往貌似“客观”、“公正”,鱼龙混杂,不易识别。这就需要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在我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依据各级公务员去贯彻执行,因此要求公务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态度、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而政治鉴别能力就是对公务员在政治上的具体要求之一。
二、进一步提高了对加强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必要性的认识
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是中央的明确要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党中央多次告诫党的领导和各级公务员一定要讲政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公务员在社会生活中代表着国家从事公务活动,手中掌握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他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和协调的作用。因此,政治鉴别能力是公务员素质的最基本的方面,它决定着公务员的从政行为,影响着公务员队伍的工作作风,是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根本保证,也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关键。一是公务员是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的决定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成功,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够坚持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则是干部素质的基础,它决定着广大公务员制定和执行路线和政策的方向和效果。二是公务员是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任务,需要动员、组织广大群众,需要充
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把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种利益群体的人组织起来,这就需要有大批政治敏锐性强,能够正确判断政治形势的领导骨干和专门人才,因此,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是其履行职能和完成任务的政治保证。三是拒腐防变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社会上有些人发了财,出了名,过上了奢华的日子,这就容易使一些缺乏政治鉴别能力的公务员产生了内心的不平衡,在不知不觉中把个人主义、金钱至上带进党和政府的政治生活和管理之中,产生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腐败行为。可见,要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大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培养的力度。四是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的培养是社会主义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党的方针政策执行者的公务员,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加强政治鉴别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抵御两级分化的免疫力和战斗力,才能禁得住来自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三、进一步明确了提高政治鉴别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政治鉴别能力观念,把握好政治鉴别能力的正确方向。公务员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在观念方面的要求,主要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鉴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的自觉性,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提高廉政意识是公务员提高政治鉴别能力的观念基础,是公务员正确行为的前提,也是形成对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判断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和提升广大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提高政治鉴别能力的正确方向。二是要提高理论素养,为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打下坚定的基础。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理论功底之上的,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我们广大公务员对政治经济形势进行正确分析判断的最基本的理论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提高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奠定了理论基石,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武装我们广大公务员,提高政治鉴别能力锐利的现代化思想武器。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注重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尤其要切实掌握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力争学深悟透,使之进入思想,联系实际,指导工作,真正为不断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三是投身政治鉴别能力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是提高和检验政治鉴别能力的关键。加强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既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也不是一个纯实践的问题,而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并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
锤炼和提升。加强理论建设,提高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把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抓住思想理论建设、学风建设、总结实践经验等关键环节,切实增强公务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作为一个公务员要通过实践,真正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到知行合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把求知和实践、学习和运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相互促进,统一于提高公务员政治理论水平,以提高成熟的政治鉴别能力。
一、抓住热点问题
积极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是政治课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把握当年的热点问题是高中总复习的重要环节。热点问题,按范围分,分为国内、国际两大类型;按性质分,分为政治、经济、我国的对外关系、国际大事、科学技术、体育赛事等方面。在国内、国际两大方面中,以国内为主;在政治、经济等诸方面中,以政治为主;在正面与反面的时事材料中,以正面(含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为主。没有形成定局或结论,正在发展、进行中的重大事件予以回避。
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的文件,每年召开的中央全会的文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各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每次会议的文件,是选择和确定热点问题的根本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国家重要部门的重大决议,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具体材料,完全置于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引入教材和总复习之中灵活运用。
二、把热点问题和高中教材对接
热点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是考试题目设置新情景的原材料。热点问题和政治教材对接,一是宏观对接,二是微观对接,三是综合运用对接。
宏观对接,就是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届五 中全会精神统帅高中政治课复习。早在1993年12月,我们就摘编、打印下发《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党的十四庙三中全会部分理论要点》,突出地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两手抓、加快改革开放等热点理论观点。就1995-1996年的情况讲,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十四周五中全会精神、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统帅总复习,把重要的热点理论和教材对接,有目的、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复习。
微观对接,就是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二部分中的16条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把《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的12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逐条地、细致地与教材对号入座,具体地“统帅”教材。在“统帅”指导下,收集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材料,去充实和丰富教材中的事例,开拓加深理解基本理论的新渠道。
综合运用对接,就是把热点问题和理论观点变成考试题目的新情景、新材料,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把握考题运行规律,把高中全部教材按年级、课、节、框题、黑体字标题和考试说明的《考查的知识范围》,编制成《学海导游》表,把历年的高考题按课节对号入座,标明年份、题号、题型、分数及重要的作答。使用时,把当年的热点问题在中央文件精神指导下,引入《学海导游》的相应位置,从该课、节、框题、黑体字标题涵盖的内容中找“题眼”,挖“题穴”。如果近两年没有考过与热点相关的这个知识点,就把综合题布在“题眼”、“题穴”上。如果近期考过该知识点,就适当地进行“知识迁移”,寻求更为合适的知识连接点,或改变形式编制习题。在综合运用对接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一题多解的能力。
三、把握信息
信息对政治课的教学和总复习十分重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政治学科的教材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每年的高考范围也做必要的调整,每个学科内考试纲目的具体要求需要每年明确一次。如1996年政治高考,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在总分中各占30%,时事知识占总分的10%。这同1995年相比,就有一 些变化。这需要及时把握。我们通过去北京和外地参加会议、相互交换资料,中心教研组组织市属各重点校相互提供“精选试题”,让各县中学准确、及时地把握考试范围、当年热点、考题穴位的迁移等重要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备考。
四、参考与中学相关的大学教材和试题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对考查能力的要求比较突出。在总复习过程中,教师把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与高中政治课教材相关的内容相互融通,把历年研究生入学试题的题目和作答方法加以借鉴,引导学生使用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大学教材和有关研究生试题等,仅限于教师参考,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
在指导教学和教研的实践中,把握信息和热点问题,处理好信息、热点、高中教材、大学相关的教材、研究生入学相关的考题之间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政治课总复习的有效性。
依据目前形势,以热点和教材、考试说明对接为突破口,试命几个习题。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纲要》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是热点问题。
判断分析题:
“只要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
答案:(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矗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都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并且分别使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2)资本主义社会使生产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千方百计地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5)“只要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这种说法没有完整、全面地表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混淆了不同社会形态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区别。
(二)为了使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更新水观念,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命辨别说明题:
请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辨别下列三种状态的水是不是商品,并说明理由。(1)自然水或称天然状态下的原水。(2)人类通过打井、开渠、挖塘等活动而获得的可以控制或利用的天然水——自给水。(3)通过运用堤、坎、水库、涵、闸等水利工程进行控制、拦蓄、调节和提引而获得的水。
答案:(1)这类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物质,没有人类劳动的加工,因而不是商品。(2)这类水虽然凝结了劳动者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劳动产品,但这类水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备交换价值,所以自给水不具有商品属性。(3)这类水经过人类的开
发利用,已经改变了其自然的时空分布特征,作为十分有用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与自然水和自给水有本质的区别,是商品。
(三)李登辉访美在世界范围内造或极坏的影响。港英当局总想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问题上添点麻烦。命选择题:
1.1995年9月20日,第50届联大会议否决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提案,台湾当局企图“重返联合国”的图谋连续三年遭到失败,这说明:()
A.唯有主权国家才有权成为联合国会员
B.李登辉顽固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宣告结束
C.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国家都无权插手干涉
D.任何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违反联大有关决议和干涉国家内政的行径必然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
答案:A、C、D
2.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天安门广场巨大的倒计时钟表明:()
A.解决香港问题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B.解决香港问题是属于殖民地范围内的问题。
C.解决香港问题对于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
D.解决香港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国家是兴旺发达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值得信任的国家
答案:A、C、D
(四)京九铁路全线铺通和联合国第四次世妇会的成功,是国内、国际大事。命选择题:
1.京九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工期最紧、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这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京九铁路位于______、______、两大南北干线之间,北起______,南至______,全长______公里。
A.京沪京广北京九龙2536 B.京沪京广北京香港2295 C.京沪京广北京深圳2381 D.京沪京广北京罗湖桥3774 答案:选C 2.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95年9月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这次会议的主题是:()
A.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和平。B.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C.平等、参与、友谊、进步
D.消除贫困、扩大就业、增进社会进步 答案:选A
(五)关于发展问题对学生进行涵盖内容的教育 命选择题:
邓小平同志关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述,是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主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A.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教育、人的自身发展等方面,其中发展经济是基础
B.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成为时代的潮流和特征
C.发展是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可靠保证,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联结点
D.发展问题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 答案:A、B、C、D 除上述热点用教材对接的习题外,目前从大的方面还应考虑:
第一,江泽民同志关于企业改革的重要讲话,首先强调的是进一步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和信心,历史地、全面地、科学地看待国有企业,把国有大中型企业称为“共和国长子”国有企业功不可没。公平和公正地为国有企业“正名”,在目前是热点问题。但是高考1995年的第36题比较全面地涉及了这一知识点。建议当前在总算习过程中,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共同发展的角度,深入细微地掌握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导作用的知识点。
第二,把农业放在经济的首位,是l995年和今后经济工作的大局和重点。在1995年高考题的基础上,从蓬勃发展的三大产业的动态发展中,把握发展农业的重大方针政策,把握第三产业的作用及其发展。
第三,加倍努力,确保1995年物价控制目标,是经济工作中的热点。利用每月公布的各省(市、自治区)和35个人中城市商品零售价格变动幅度,9个以上省(市、自治区)和16个大中城市物价涨幅已经回落到15%以内的基本事实,掌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
第四,学习江泽民同志“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题词,弘扬孔繁森精神,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正确认识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正确认识国家成立反贪污贿赂总局,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的举措。
第五,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哲学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相对接,说明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第六,十四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应该列为今年的热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看到沿着邓小平同志指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共和国的前景一定会更加辉煌。同时,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形势。当前全国改革、发展、稳定总的形势是好的,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看形势要辩证,首先要看全面、看大局、看本质、看主流。
一、尊重学生个性, 增强探究教学的针对性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呼唤教学要针对每个学生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探究教学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探究过程, 学会独立思考, 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 获得探究的情感体验。所以, 提高探究教学的效率还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首先, 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等各方面存在差异, 教师应该全面关注每一个层次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探究要求。其次, 由于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 每个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程度会存在一定差异, 可能会有部分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打消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 鼓励学生讨论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让他们从讨论中获取新的兴趣和知识,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深挖教学资源, 拓展探究教学空间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要恰当地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各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努力把基本的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 结合应用性常识, 围绕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 组织教学。”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要实现知识的记忆, 而且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并学会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所以, 在探究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把课程资源挖掘的空间由本课延伸至整个现实社会, 寻找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点为探究点。增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广度, 模拟生活情境、创设生活背景, 充分利用生活实践来促进学生达到知识与能力的自觉构建。鼓励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对于有争议的现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 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
三、改进探究活动的方式, 提高探究实践性和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思想政治课探究活动的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加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力度,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 也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 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 深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实现思想政治课由“文本课程”向“体验课程”的转变;不仅单单使用一种方式进行探究, 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例如情境探究、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等等, 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探究方式, 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
四、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探究教学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当前探究教学理论研究的学科化不足, 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探究教学的宏观实质, 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思想政治课特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 这样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教学。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服务, 同时具备把现实与课堂内容相联系并加以思考分析的能力。这些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各方面的素质, 这不仅需要学校给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 也需要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以此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芸.论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J].新课程研究, 2010.
[2]季晓华, 李高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适应性问题的思考[N].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
一、要树立正面良好的教师形象,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亲其师,信其言。”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感情更融洽、更具合作性。为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平等地对待学生,真诚地关心学生,和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交朋友,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价值观。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以民主、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强自己的“亲民效应”,从而以自己良好的学识、品德、能力、情趣去对学生的认知、行为和追求等产生影响。同时,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及时接收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地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才可以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
二、认真探索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青少年的心理也因受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变得越来越复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遵循教育的规律,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学生
团结互助,抗震救灾。③“两会”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活跃在各个领域,反映民意,凝聚民力。④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有企业改革,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创新精神成就了今天的中国。
思考:①材料A的内容是如何体现上图中“中国梦”的具体内涵的?②材料B的内容是如何体现上图中“中国梦”的三个必须的?
2.总结感悟:素材之间的联系复杂多样。可能是总分关系,也可能是并列关系;可能是一一对应,也可能是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可能互为因果,也可能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平时的主观题练习中要重视素材阅读,积累解题经验。
【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中考试题通常以时政热点为载体,以课程内容为依托,考查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在二轮复习中巧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能力,笔者有如下几点感悟。
1.学生困惑是学科能力培养的突破口。中考对学科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含收集、提取、处理、概括信息的能力,多角度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提高二轮复习实效性,首先要认清学生的真实困惑,找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笔者在问卷调查与错题分析的基础上,搜集了学生一轮复习后的典型困惑,并将其作为二轮复习专题。本节二轮复习课解决的就是“如何提取主观题素材有效信息”这一学生困惑。
2.时事精选是学科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时事素材是能力训练的有效载体。时事素材的选用要坚持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针对具体的学科能力培养目标,精心选择社会生活中真实、新鲜的热点素材,并力求多样化的呈现形式。笔者的这节课以“中国梦”为主题,选用了一则短材料、一篇政论性文章、一幅图片、一组材料。素材量看似很大,但主线明确,内容一致,通过呈现形式的巧妙变化,层层推进,培养了学生审读素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主体探究是学科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实践、自我诊断、合作探究等历练才能养成。笔者在二轮复习中,一方面坚持以练代讲、少讲精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答题,教会学生自我诊断的方法,指导学生自我反思、对症下药,力求开出个性化的药方。另一方面坚持教师少讲,学生多讲的原则,鼓励学生相互分享经验与教训,进而凝聚班级正能量,让学生在互助中成长。
【内容摘要】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工具。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观点,也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就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的整合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政治教学,张世茹
(2004级教育硕士哲学与社会学院040010200025)
一、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在全球出现“教育战略热”和以“新国民精神”为主的新教育理念浪潮的大环境,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也出现了如下的趋势: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产学研分离走向产学研一体化,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从办学体制单一走向多元化,从集中统一模式走向非均衡发展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中大的意义。
二、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信息技术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 83% 来自视觉,11% 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 94%。还有 3.5% 来自嗅觉,1.5% 来自触觉,1% 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整合的几点建议。
(一)用信息技术创设协作学习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群体活动开展较少,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展开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合作能力。比如:在我讲到《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课时,我在一个月前布置学生搜集与消费者权益有关的案例,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学生课下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电台等多种媒体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交流,通过对材料的搜集和整理我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第一组:消费调查,第二组:为什么,第三组:是什么,第四组:怎么办。小组确定
之后,每个小组同学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各小组同学利用合作讨论和信息分享,克服了探究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减轻了教师搜集信息的困难,增强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通过各种媒体设置合作学习的情境,给了学生个性表现与发展的最好空间,使教学活动更加活泼,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在合作学习中,也避免了由于性格和能力的差异而造成的在学习上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情况,更加突出了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优势,也有利于能力相对弱的学生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整合提供了平台。它集声、像、形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主动获取资料。比如:在学生们准备关于消费者权益一课的过程中,学生搜集的材料五花八门,如:安徽阜阳奶粉事件、宝马车彩票**、日本三菱汽车的质量问题及学生身边的实例等,都比较有说服力,通过影像资料的引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分析,将传统教学中单纯的讲变成学生的主动探索。在案例分析中,了解消费者的权益主要内容及解决措施,突出重点;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脉络图,展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消费者的重要地位,从而使知识呈现由繁变简,一目了然,突破难点。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实效;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整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吸收大量信息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动态的、直观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眼、耳、手、口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调动学生思维,克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枯燥、课堂信息量小、效率低、学生参与意识不强、兴趣低的缺点,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着手借助各种媒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构筑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多向的、交互的情景,让学生在讨论中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能充分利用课前搜集的信息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孩子们将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四)信息技术与学习方法的整合传统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的主要辅助手段是教学辅导书,做题─核对答案─做题,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重结论,轻学习过程;重接受,轻探索发现, 忽视对学习过程和质量的反思,无个性的学习策略,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阻碍学生脱颖而出的障碍。而在新课改要求下,更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学生获取知识带来了便利,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越来越强,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扩大自身认知空间,增大信息量,以支持学生进行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而确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使学生由原来“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架设了一个合适的平台,信息技术是实现研究性学习和基础性课程整合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冲击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体验性和探索精神,学生学习兴趣高,参与意识强,这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将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胡兴松,《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Z1;
[2]毕作勤刘强王绪东,《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国教育学刊》,2003.4;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
[4]钟启泉,《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
[5]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第12期
[6]钟志贤,《素质教育与教育技术实践》,《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5期
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每个教师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好教材,用好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研究好教材。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小学语文学科全部换成了统编版教材。统编版教材和我们以前用的人教版教材的教材编排和教材特点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第一步要研究好教材。
每学期的开学初区教研室和学校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教材培训,帮助我们熟悉教材内容,以更好地使用教材。我们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参、网络资源、教辅资料、集体备课等多种途径来研究教材,用好教材。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一个变革就是增加了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两个特殊单元,并增加了“快乐读书吧”这一阅读板块,如何用好这几个特殊的板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必修课。
二、把控好课堂,提高课堂实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控好了课堂就把控住了教学的生命线。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让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有意义。每一分钟学生都能有收获。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很难想象在一个杂乱无序的课堂上学生能学到多少东西呢?所以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让课堂变得有规矩。这需要教师在开学初就给学生定下上课规矩。明确早读课,自习课,讲课等不同的课型学生的课前准备、坐姿、状态、纪律等。比如:回答问题一定要举手;不接话,不插话,不讲与课堂无关的话;课堂庄严神圣,不讲笑话引得哄堂大笑等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构建积极开放,有活力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守规矩,还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好的课堂教师应把控全局,收放自如。学生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三、发动好学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传统的课堂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虽然滔滔不绝地把自己毕生所学都教给了学生,但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却不是十分理想。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我会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和异彩纷呈的学习内容来吸引他们。让他们觉得语文学习并不难,还很有趣。
其次,提高教师自身人格魅力和文化底蕴,让孩子们爱上语文。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首先得让他们爱上我。我会不停地给自己充电,阅读教育专著和学科名著,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学科积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思路,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优化自己的课堂语言。使每个孩子都爱上语文,沉浸在语文的世界中流连忘返。
再次我会在班里定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增强他们语文学习的自信。比如学到综合性学习“与诗同行”的时候我在班里开展了“诗海拾贝”朗诵比赛、学完“革命岁月”这一单元的时候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快乐读书吧共读《中国民间故事》时,让学生每天课前分享一个故事、读完一本书后班级开展阅读交流大会、写作比赛等等。孩子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出了火花,不仅陶冶性情,而且收获多多。
四、扎实开展教研工作,凝聚集体智慧
有一句话我一直很赞同“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一个人,不论你有多大本事,都不可能超越一群人。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一个人再优秀,也只是一个人的优秀,一个班再好,也只是一个班好。如果是一个教研组优秀,一个学校厉害,那绝对是能让对手闻风丧胆,望风而逃的。而这就需要集体的智慧,教研的力量。
同个教研组的人集体商讨教学方法,集体攻克教学重难点,易错点,考点,集体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各种语文活动,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师集体教研,了解学生每阶段的心理特点,学习要求,做好衔接。
五、从事课题研究,助力学生发展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很多可能一时都没办法解决。因此就需要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实践,形成暂时的理论成果,可以稍微缓解一下教学中的燃眉之急。把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对于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当然,教科研之路漫漫,还需你我上下而求索。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认识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是学好法律课的关键。从中专生受教育的情况看,当代中专生的对法律知识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媒体也接触到一些法律知识,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法律意识就很强,也不能导致他们对法律课态度的端正。所以为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开课前,可以对相应教学班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与学生实际比较接近问题让学生讨论,比如:当你借钱、借物给别人时,是否要求对方写借条?学校保卫科是否有权利拘传学生?当你买到伪劣商品时候怎么办?假如毕业后工作单位不允许女生结婚生孩子怎么保护自己?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现在或将来密切相关,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对学生不同答案进行整理,让学生分成正反两组充分的辩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在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要自觉的遵守法律,善于利用法律武器趋利避害,维护自己及社会利益,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支撑起现代法制社会。从而使同学们提高了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二、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掌握法律知识的关键使对法条的理解和记忆。法律教学中,如果使单纯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法条,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在教学中若能把法律规范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根据讲课内容提出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则会使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起来。比如在讲刑法的时候,针对个别学生大家斗殴、扰乱教学秩序的行为,分析是违法还是犯罪以及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什么。这样学生很容易地掌握违法和犯罪的概念。同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者家人、朋友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在讲解相关内容时进行相应的分析。由于这些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既配合了当前形式的需要,又唤起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心理需求,增强了课堂感召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形式多变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多、细、散、杂的特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法条,只能导致“纸上谈兵”,遇到实际问题不知如何使用法律。在教学过程中,除尽可能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外,还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对法律的实际应用能力。
1、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
根据理论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础教材。在教师指导下,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简介。做出判断,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说理的能力。是学到的诸多法律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案例教学必须符合几个要求:
(1)目的明确:解决什么问题,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有针对性的选编案例。
(2)真实可感:尽可能采取或模拟真实案例,使材料具体充实,实践性强。
(3)构思巧妙:事实情节在真实的基础上既有主又有次,虚实结合。
(4)文字生动有趣:以案例为基础加以改变,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分析积极性。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甚佳。
2、“多言堂”的教学方式
其实也就是惊醒教学之间的角色转换。每讲完一章后,搞一次“自由问答”活动。这种问答可以是学生问老师、老师问学生、学生之间相互问答。面对那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老师不认真准备,也有被问住的可能。学生更是需要课上认真学习,课下积极准备,从而力争提问有价值,回答有水平。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了分析能力,控股了所学的知识。
3、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实践中强化法条记忆,,培养和展现学生应用法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尽可能多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法律运用能力,同时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回家之便,为村民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同时要带回信息反馈,写出书面报告。与司法部门取得联系,组织学生旁听。在旁听中检验自己运用法律的能力,写听审报告和新的体会。组织模拟法庭。以综合检验和巩固所学法律知识,在模拟法庭的多种角色变换中体验发的规范与社会作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是学生切身体会到法律的公正性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又可以看到法律的尊严和效果,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逐步培养起法律至上的意识,从而产生对法治的渴求。同时又拓宽知识面。学到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巩固了书本知识,尝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也为以后步入社会积累了经验和打下基础。
社会发展需要全方面素质的人才,提高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搞好法律教学是重要的途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乐学,会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桂香,教师实用心理学第一版[M],开明出版社,2000,1
[2]王治衡,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选编,1994
[3]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R]
【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推荐阅读: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09-17
提高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09-08
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质量的几点做法11-29
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几点体会09-25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10-08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09-09
有关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10-16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 的几点体会12-11
初中物理教学如何运用实验来提高课堂质量01-12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乔兆权)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