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IT项目管理经验(通用8篇)
明确项目背景
必须了解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尤其是涉及多部门的项目。政府项目一般都会有一个主管部门,但在政府业务中有一个现象必须注意,不管是多部门还是部门内部,在进行到开会讨论的时候,如果有一个部门或一个主要人员提出异议,那么不会有人出面来压制,因为这涉及到政府的管理体质,没有任何人愿意冒险来承担未知的责任,即便可预期的时间中不会发生任何风险。
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很重要,这是项目经理判断项目操作的一个最基本点,由于项目性质是政府,目标客户是官僚机构,一开始没有必要去做调研,而是先通过拉关系,建立兄弟般的友情开始,从聊天中摸清政府对这个项目的一些基本看法,这对我们实施可是有巨大帮助!属于指导性纲领。
项目沟通机制
对于官僚机构,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汇报,有领导的欲望,所以我们制定的沟通,每星期碰面一次,每周以工作报告形式汇报。并制定双方领导通报机制,毕竟政府项目多是领导工程(一把手工程)
项目文档机制
官僚机构最麻烦的就是经常说了忘记,没关系,让他们忘不了,在公司内部,在客户服务器上要建立专门放置沟通文档、过程文档的文件夹,我们所有沟通,重要沟通的工作单全部有记录,对客户来说,他要对他自己说的负责。
内部学习机制
官僚机构最多的是理会上级精神,我们既然做政府项目,自然要知道,我们也和政府人员一样学习!学习!再学习!!最好将他们的文件复印带回来,并将关于信息化方面的精神传达,并针对我们的项目进行分析,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
领导汇报机制
其实这个应该纳入沟通机制,但是太重要了,所以要单独拿出来,项目最后的验收和成功,全靠领导一句话,而领导不知道你实施如何,他是不敢签字画押的,为此我们要提前准备给领导看的项目报告,将项目用最精简的问题,再必要的时候向领导汇报,让我们的政府大爷们知道这个项目是什么,做什么,将来能干什么,目前完成情况(有点向给幼儿园小孩给教案的感觉)
项目实施
调研计划和项目整体计划
调研对于项目实施起铺垫作用,在调研中,采取笨办法,反复确认,直到客户满意,最简单的方法,拿模板给客户看--直观,也知道以后出来是什么东西
需求分析
将调研的东西上升到理论以文档水平,客户确认,开发阶段
必须的加班一定做,没必要的从来不加,合理的安排计划,加班没多大作用,应为一切按照计划走,验收阶段
采取两条路线,公司高层对政府高层。项目经理对具体实施人员
培训阶段
计划最重要,强调培训的步骤及事先的准备工作。
最后
终于验收了并且客户关系良好,钱也给了,最后还剩10%,合同规定保证金,拿不回来,等一年后,但是对整体项目金额意义不大
IT项目成本估算分类。项目成本估算一直是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重大困扰。某些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虚报软件规模和成本, 使业主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个别企业压低价格, 恶性竞争, 扰乱市场秩序;大量项目预算不足, 带来成本风险, 甚至造成项目失败……
为此, IT项目的成本估算一直是企业、学术界、用户、政府、第三方等各方重点关注的问题, 研究并提出了众多的估算方法, 基本可以分为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和经验驱动三类。
赛迪监理通过多年IT项目管理实践, 总结出基于良好的估算方法, 有效地进行软件成本估算, 可以为项目工作量[1]以及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有效应对成本风险。
区间估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模型驱动的方法依据少量标准数据, 方法以计算为主, 典型的方法如IBM模型、COCOMO模型、中国SPI协会的软件度量规范;数据驱动方法依据历史数据, 方法以推演为主, 典型的方法如回归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经验驱动方法依据专家经验进行取数, 方法以估计为主, 典型的方法如WBS估算法、Delphi估算法。
这些估算方法中, 多数给出了进行点估计的方法, 进行区间估计的模型较少。如李明树等在研究中介绍了COCOMO模型、专家估算等点估计方法[2], 张俊光等等也利用回归分析进行了工作量的点估计[3], 吴登生等采用多种方法优化了基于案例推理的点估计方法[4,5,6]。
但是软件成本估算具有较大的复杂性。项目范围的随时变更, 意外Bug导致的进度延误, 人员流动导致的质量问题……从立项起, 项目便时刻面临着成本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软件成本进行点估计, 必然会造成一定的估算误差, 使成本管理面临较大的风险。而给出合理的成本区间, 使实际成本以较大的概率落在估算区间内, 则可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规避和降低可能的成本风险。
因此, 中国SPI协会基于行业生产率数据提出了区间估计方法, 并在《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中明确规定:软件工作量、工期、费用的测算宜为一个范围, 而不是单一值[7]。北京市地方标准也采用了这一方法[8]。
但是, 该方法所给出的成本区间太大, 对预算和价格谈判等投资决策的参考意义不大。
主要研究特色。本文介绍了基于PERT的WBS区间估计方法, 对WBS方法进行了改进, 可以给出对预算和价格谈判等投资决策更有参考价值的估计区间。
二、经验驱动的区间估计
经验驱动的IT项目成本估算方法是最简单高效的方法, 它可以依靠专家经验, 给出合理的区间, 但是该方法容易受到专家个人偏好和能力的限制。
为此, 学者提出了很多工具和方法来辅助和调整专家判断, 如WBS估算法[9]为单个专家进行判断提供了良好的分解工具, Delphi法[10]为专家集体判断提供了较好的调整思路。
采用计划评审技术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PERT) 技术可以较好地进行区间估计, 本文采用PERT技术对WBS估算法进行了改进, 可以辅助单个专家进行IT项目成本的区间估计。
2.1 PERT技术简介。计划评审技术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PERT) 源于1958年美国军队的北极星火箭系统计划, 主要目的是针对不确定较高的工作项目, 以网络图规划整个专案, 以排定期望的专案时程。
PERT的理论基础是假设项目持续时间以及整个项目完成时间是随机的, 并且服从某种概率分布。PERT可以估计整个项目在某个时间内完成的概率[11]。
2.2 PERT-WBS区间估算案例。A公司拟开发一套信息系统, 项目分为项目启动、需求调研、解决方案详细设计、系统配置与开发、系统培训和用户体验测试、系统上线及培训六个阶段, 需要由业务顾问和开发人员合作完成。
根据行业经验, 业务顾问的人日成本为1200元, 开发人员的人日成本为1000元。专家根据WBS估算法, 对项目各阶段所需的工作量进行了估算, 详见表2-1。
数据来源:上表中的数据为A公司的项目数据, 经调研获取。
根据正态分布规律, 完成整个项目所需的实际工作量落在一标准差区间的概率为68.26%, 落在二标准差区间的概率为95.46%, 落在三标准差区间的概率为99.73%。
由于业务顾问的人日成本为0.12万元, 开发人员的人日成本为0.10万元, 则计算出业务顾问所需成本的期望值为4.42万元, 开发人员所需成本的期望值为3.13万元, 成本合计7.55万元, 成本合计的区间在6.93元~8.18元之间。详见表2-3。
由于完成项目的实际成本有95.46%的概率落在区间内, 可以认为成本值高于8.18万元或低于6.93万元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
所以, 本项目的成本在6.93~8.18万元之间, 最有可能为7.55万元。
三、结语
IT项目成本估算是关系到IT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活动, 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在经验驱动的方法方面, 将PERT技术与WBS估算法相结合, 可以较好地给出成本区间。
赛迪监理认为, 经验驱动的成本估算方法具有很好的方便性, 但是标准化和可靠性较弱。从估算过程的方便性而言, 经验驱动的方法要求评估人员具有长期的经验积累, 并且需要根据专家经验进行一定的信息搜集和整理, 但是估算过程非常快;从估算过程的标准化而言, 经验驱动的方法的标准化程度最低、最难以复制, 不同的专家对同一项目估算结果常常会有偏差, 同一专家在不同时间估算同一项目也可能会有不同结果;从估算结果的可靠性而言, 经验驱动的方法可靠性最差, 估算结果常受到专家偏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俊光, 杨芳芳, 杨双.基于重大偏差标准的软件项目工作量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13, 21 (2) :161-167.
[2]李明树, 何梅, 杨达, 舒风笛, 王青.软件成本估算方法及应用[J].软件学报, 2007, 18 (4) :775-795.
[3]张俊光, 吕廷杰.基于规模的软件工作量估计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8, 16 (5) :118-122.
[4]吴登生, 李建平, 蔡晨.软件成本估算的粒子群算法类比模型及自助法推断[J].管理科学, 2010, 23 (3) :113-120.
[5]吴登生, 宋浩, 李建平, 蔡晨.带优化参数的SVR模型及在软件成本估算中的应用[J].运筹与管理, 2011, 20 (1) :143-149.
[6]吴登生.基于广义模糊数的软件成本加权CBR估算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13, 21 (4) :178-186.
[7]SJ/T 11463-2013, 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S].
[8]DB11/T~1010-2013, 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S].
[9]Baird B F.Managerial Decisions under Uncertainty[M].John Wiley&Sons, 1989.
[10]Boehm B, Clark B, Horowitz E, Westland C.Cost models for future software life cycle processes:COCOMO 2.0[J].Annal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1995, 1 (1) :57-94.
关键词:金融危机 政府债务 债务管理 国际经验
政府债务是把“双刃剑”,管理审慎的政府债务能够加快一国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同时为金融市场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管理不善的政府债务则会延缓经济发展,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并且成为经济金融不稳定因素。2008年以来的主权债务危机印证了后者。
政府债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管理审慎的政府债务是加快经济金融发展的催化剂
一是加快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例如,良好的政府债务管理是18世纪英国超过法国的重要原因1。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建立了代议制政府,由于国债投资人在议会有自己的利益代表,国债管理较为透明,显性违约风险大幅降低;同时英格兰银行保证货币兑换为黄金,减少了政府通过通货膨胀对国债进行隐性违约的风险,这使得英国政府与法国相比,能够以更低的利息借到更多的资金,从而加快了英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
二是促进一国金融发展。国债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核心市场(core financial market),对金融发展具有强烈的外溢效应2。国债是金融市场中最基础的产品,在一国国内不含信用风险溢价、标准化程度高、流通量大、期限完整。金融产品通过在国债收益率基础上增加风险溢价而进行定价,利率风险通过对国债及其衍生品的买卖而对冲,资金融通通过对国债的质押而实现。要保持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夯实作为基础的国债市场。
(二)管理不善的政府债务是危及经济金融稳定的风险源
管理不善的政府债务会加剧一国经济金融的脆弱性,甚至引发政治动荡。高度积累的债务风险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压缩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空间;国债无风险地位的丧失,会使得广泛持有国债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相关交易萎缩,金融市场流动性濒临枯竭。
国际组织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分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政府债务管理的框架,政府债务管理政策是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的政策。
财政政策管理的重点是政府收入、支出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及税收、消费政策对资源分配、各生产部门、个人的微观影响,赤字或盈余是财政政策的结果。
政府债务管理的对象是政府债务的结构与变化,重点是成本与风险。由于借新还旧的需要,当年财政赤字仅是政府债务管理部门融资任务的一部分,对于政府债务规模较大的国家而言,甚至不是主要部分。政府债务管理部门通过管理发行结构、调整存量结构、发展国债市场、建立风险管理框架等方式,实现中长期以较低成本和风险满足政府融资的需求,降低国内外各类经济金融冲击对政府资产负债表产生的影响。
在相互独立的基础上,财政政策与政府债务管理政策紧密联系,财政收支缺口积累决定政府债务规模,财政政策制定者和政府债务管理政策制定者在政府债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上具有共同理念,如按时还本付息、保持债务水平可持续、采取措施管理与或有债务相关的政府资产负债表风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政府债务管理改革
(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均有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迫切需求
上世纪80年代前,各国政府发行国债通常基于政治动机的筹资需求,较少考虑风险;债务管理职责局限于发行与偿还,及在政府部门间(包括央行)分割,并非在系统了解债务组合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采取了放松要素、产品市场管制等经济综合改革措施,但在国债负担率超过75%,还本付息超过税收20%,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债务、从各个渠道形成的政府或有债务累积的背景下,发达国家认识到,低质量的政府债务管理增加了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整体风险,制约了综合改革。为此,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发达国家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此外,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发展中国家多次发生具有全球影响的债务危机,致使其对债务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许多发展中国家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特别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对本国政府债务管理体系进行了改革。
(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债务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3
1.改变债务管理从属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面,加强债务管理职能的专业性。许多国家在财政部、央行内部或另单独设置了债务管理办公室或类似部门。
2.借鉴现代金融组合管理理论,债务管理职能由单纯的发行、兑付转变为实现政府债务组合成本—风险综合平衡。政府债务已经是许多国家政府资产负债表中最大的金融组合,债务组合还本付息的规模远超过每年为赤字而发行的新债。
3.加强对政府债务的集中管理。把政府债务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管理,考虑各类政府债务之间的相关性。
4.区分债务风险与财政风险。尽管债务风险与财政风险密切相关,但从原则上,由债务规模、财政赤字等历年或当年预算产生的风险是财政风险。债务风险主要是与成本相关的风险,如市场风险,即市场利率、汇率等波动引起债务还本付息成本增加;再如再融资风险,即无法以合理利率借新还旧的风险。
5.实现债务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是调整债务组合的结构,如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币种结构等。
6.把或有债务纳入债务组合管理范畴。危机国家及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救助国企、银行系统以及地方政府。
7.从组织上加强风险控制能力,特别是在执行部门中按照前、中、后台分离的原则进行设置。
nlc202309040550
8.以信息系统、计量技术等为基础进行债务管理战略的设计与控制。
9.发展国内政府债券市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发展国内政府债券市场对于降低政府债务成本与风险极其重要。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所引发的广泛反思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部分国家政府债券在很短的时期内由投资者眼中的优质债券变为垃圾债券,政府很快丧失了从金融市场进行长期融资的能力。虽然冰岛、爱尔兰、葡萄牙已经恢复长期国债发行能力,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以下特征引起各国政府债务管理部门的广泛反思。
(一)债务危机本质上是财政风险的暴露
不稳健的财政状况使得风险更易放大。历次债务危机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引起,任何单一指标对债务风险的解释能力都不令人满意。例如,日本国债负担率超过200%,金融市场却很少担心其债务风险。然而,毫无疑问,持续赤字、高企的债务负担使得一国经济、金融、政治在突如其来的内外部冲击下更加脆弱,更易受到投机资本影响。希腊加入欧元区后,享受了欧元区低利率的好处,大幅借债。2000—2007年,希腊GDP年均增长率达到4.2%,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期希腊中央政府债务余额由1391.84亿欧元增长至2396.58亿欧元,年均增长8.1%(见图1)。金融危机后,以造船、旅游为支柱的希腊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然而,直接引爆债务危机的是希腊总理揭露前任隐藏赤字,金融市场对此的反应是抛售希腊国债,希腊国债收益率大幅走高,1年半后希腊丧失通过长期国债借新还旧的能力。
图1 1997—2012年希腊中央政府债务余额(单位:亿欧元)
数据来源:希腊财政部
(二)或有债务转变为直接显性债务引起财政状况急剧恶化
1978年以来,各国政府主权债务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央政府筹资营救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引起,历次债务危机几乎都与或有债务风险爆发相联系。近两年广受关注的高债务风险国家,大部分由于2008年后政府为向金融系统注资而发行大量国债,进入赤字率高于3%且国债负担率高于60%的区域(见图2)。特别是冰岛、爱尔兰、西班牙在金融危机前均为财政盈余,受金融系统拖累,冰岛、爱尔兰先后爆发债务危机,西班牙成为投机者博弈的对象。截至2010年底,冰岛政府用于存款保险和银行重组的财政成本高达GDP的70%;爱尔兰政府向银行系统注入的资本约占GDP的28%,向银行提供的债务担保约占GDP的16%4;西班牙政府于2010年建立“银行秩序重组基金”。
图2 2007、2012年部分国家赤字率与国债负担率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
(三)债务危机表现为再融资风险
考虑到经济增长,很难做出大多数发达国家未来收入无法偿还债务的判断。但是,受经济周期等因素影响,偿债风险可能在某一时点集中爆发。政府无法以可接受的成本滚动发行新债偿还旧债的风险,称之为再融资风险。再融资风险的一个主要衡量指标是国债平均待偿期,平均待偿期越长,债务余额中每年需要滚动发行的部分就越小。2008年末,希腊约48.3%的政府债务待偿期低于5年,约占2008年GDP的46.2%。而英国国债平均待偿期约14年,2008年其再融资需求仅约1700万英镑,约占GDP的1.3%。为缓解短期内的再融资压力,欧元区国家采用换券等方式平滑政府债务到期结构。爱尔兰于2012年将2013、2014年到期的3只国债转换为2015、2017、2020年到期的3只国债,降低2013、2014年融资需求约45亿欧元,约占2013、2014年到期债券的35%。意大利、葡萄牙也进行了类似操作。
(四)欧元区国家面临货币政策约束
以本币发行债券的国家可以依靠增发货币缓解短期偿债压力。例如,2008—2011年,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增长约1.2万亿美元(见图3)。而欧元区国家是以单个国家不能直接控制的货币发行国债,无法实现债务管理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而且由于使用共同货币,危机容易在货币联盟内传染。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仍陷于主权债务危机的情况下,2011年4月至11月,欧洲央行连续两次加息累计50个基点。2012年上半年,投资者对部分欧元区国家偿债能力的担忧演变为对欧元的担忧,恐慌情绪向欧元区多个国家主权债券漫延。直至2012年9月,欧洲央行推出直接购买成员国国债的OMT计划,虽至今未使用,但有效稳定了市场信心,重债国国债利率显著回落。
图3 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数量(单位: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OECD Sovereign Borrowing Outlook 2013
(编辑注:横坐标的刻度“Dec-02”改为“2002-12”,其余依次改为“2003-12、2004-12……”)
(五)投资者情绪常以非理性方式表现
在投资者信心脆弱的市场环境中,任何消息面上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大幅增加新债发行成本,使金融市场情绪更加恐慌。例如2011年7月、11月,短短几周内,在西班牙基本面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经历了大起大落(见图4)。
图4 2011年以来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单位:%)
数据来源:彭博资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改善政府债务管理的建议
向稳健的中期财政回归是改善发达国家债务状况的根本途径。同时,主权债务危机后,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成为发达国家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报告集中体现了这些共识。
(一)“斯德哥尔摩原则”5
在总结主权债务危机教训基础上,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斯德哥尔摩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公共债务管理指引》进行了补充。该原则强调,政府债务管理的范围应当包括任何金融资产、或有债务对政府债务组合的影响;制定中长期债务管理战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应当与最广义的政府债务相一致;政府债务管理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应当在保持独立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政府债务管理部门应当与投资者持续、有效沟通,及时了解投资者策略变化;政府债务组合风险应当保持在审慎水平;应当保持市场操作的灵活性,支持国债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和二级市场流动性。
nlc202309040550
(二)具体建议措施6
一是改善成本—风险管理框架。重点关注或有债务转为直接债务的风险,金融部门风险与主权风险的相互关系,货币、汇率等宏观经济政策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各国政府债务管理部门普遍使用成本—风险分析框架筛选最优债务结构,但未将宏观经济脆弱性与债务结构的相互关系充分纳入框架,而且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型对债务危机等极端情况的分析能力较弱。各国压力测试多由政府债务管理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主权基金等独立进行,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共同冲击下的全盘影响,进行多部门联合压力测试。
二是提高债务结构在宏观经济冲击下的弹性。延长债务期限,降低再融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通过建立宏观稳定基金或主权财富基金等方式,在筹资困难的情境下为政府提供流动性缓冲。加强政府资产负债管理(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金融资产和负债进行联合分析,充分考虑各种风险源之间的关系,为压力测试提供真实、自然的情境,更有效率地实现期望的资产负债表风险敞口水平。
三是保持操作灵活性。保持采用多种发行技术的空间,使用买回、换券等操作支持二级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价格发现能力,降低市场异常波动。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主权债券发行人,需要特别警惕不成功的市场操作可能对更广泛的金融市场造成影响。
四是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更好地了解投资者构成及其投资行为,以及监管政策对投资者的影响,引导投资者正确理解宏观经济基本面和政府债务管理理念,识别并降低投资者需求突然消失的风险。
注:
1. Ferguson, Niall (2001): The cash nexus: money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 1700-2000.
2. BIS, 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1999): How should we design deep and liquid markets? The case of government securities.
3. 200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在总结发达国家政府债务管理改革实践基础上发布的《公共债务管理指引》(Guidelines for Public Debt Management),可以视作对本轮改革的总结。
4. IMF(2011): Managing Sovereign Debt and Debt Markets through a Crisis—Practical Insights and Policy Lessons.
5. IMF Forum(2010): Stockholm Principles: Guiding principles for managing sovereign risk and high levels of public debt.
6. IMF(2011): Managing Sovereign Debt and Debt Markets through a Crisis—Practical Insights and Policy Lessons.
作者单位:财政部国库司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处
责任编辑:罗邦敏 刘颖
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增强地方财政实力,我市在几年前就开始对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年成立了市收费管理局,××年又将机构更名为非税收入管理局,××年又借《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颁布实施的契机,积极探索建立非税收入征管新模式,将全市所有非税收入实行统一征集、统一管理。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已取得明显成效,非税收入从××年的万元增加到××年的万元,年均增长,××年更是上了一个台阶,截止月底则达到万元。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不仅堵塞了乱收费的漏洞,而且缓解了预算的压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由于我市财政拮据,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此,我们经过几年努力,反复用过来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平衡地方财政中所起的作用向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确界定了非税收入管理范围、非税收入管理职责、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方式、非税收入资金管理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局以吉财非税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实行非税收入集中征收的通知》,对非税收入集中征收和委托征收操作流程作了明确规定。通过制定相关规范性的制度文件,搭建了管理非税收入的操作平台,使我市的非税收入管理步入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合法化轨道。
(二)严格票据管理。票据是规范收费行为和强化资金管理的源头,是“治乱”的重要环节。对此,我们实行“一审查、两统一、一稽查”。“一审查”就是审查单位能否取得票据购领资格。在单位取得票据前,我们审查单位是否有收费权限和项目,是否有收费许可证,是否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二统一”一是统一票据使用种类,根据非税收入的性质,我们严格按照省厅票据管理规定出售票据,督促执收执罚单位根据收费项目正确使用票据种类,不乱开、不错开非税收入票据;二是统一票据管理,对不征税的非税收入项目,要求单位一律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票据,由非税收入管理部门负责发放管理。“一稽查”就是非税收入管理部门对单位票据实行稽查年检制度,对单位票据的领购、使用、核销进行全过程的检查,防止问题的发生。
(三)改进征管方式。针对非税收入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特点,我们按照有利征收、方便缴款的原则,对非税收入的征收由过去单一的委托执收执罚单位征收改为直接征收和委托征收相结合的征管方式。具体采取三种方式,一是设立非税收入征收大厅,把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开户银行引入大厅,采取直接征收的办法,按照“单位开单、财政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方式运作,实行由单位开具《非税收入缴款通知单》,由缴款义务人持单到征收大厅财政窗口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然后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到银行窗口缴款,将《通知单》和《缴款书》的相关联退给缴款义务人回单位办理相关业务;二是对收费金额较小或需要上门征收的非税收入,实行委托单位直接征收的办法,即单位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手工票)直接收款,在小时之内将所收款项汇总并填具《非税收入缴款通知单》,全额汇缴到非税收入结算账户;三是在收费业务量大且集中的市交警大队、市国土局、市房产局设立征收点,委托单位代开《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银行代收款。
三、统筹财力,综合管理,增强调控能力
下面谈谈it行业求职学生的误区所在:
1、不重视简历,
有些学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北大的、复旦的,简历就寥寥几行字,很随意很无所谓。这几年来我碰到的好学生中,反倒是普通学校的多些。我思考原因,大约是北大清华交大复旦一类的学校,好学生都出国了,留下来工作的未必都是好的。
2、太理想主义。
很多学生觉得得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比如喜欢网络的就找思科北电,喜欢vc编程的就找微软,喜欢ic设计的就找intel。看到没有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公司,就满心不高兴,情绪低落。
其实不然。这世界上多少人是干着本专业的活的?程序员中有多少是正宗计算机系毕业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活着是要去适应社会的,而不是要求社会来适应你的。
当然,如果你钱足够多,把工作当作兴趣爱好来看,你的确可以挑挑拣拣不着急。但是一旦你把工作作为生存的保证的话,就由不得你挑挑拣拣的了。
3、大学的时候不注重英语。
有次我贴出一个招聘简历的时候,强调英语,结果有一个家伙说:“英语跟程序员有什么关系?”
什么关系?关系大了!除非这个程序员是用中文写程序的`。看文档,查资料,哪里有现成的中文翻译?就算有中文翻译的书,我想老练的程序员也不愿意看,为什么?因为翻译有很多错误,不精准,而程序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4、被小困难吓倒。
我曾遇到一个临到面试又打退堂鼓的学生,理由是那个公司离家太远,“多远?”我问,
“1个小时距离。”他说。我很火,我告诉他,上海市民平均上下班路上时间是多少?———是2个小时。被小困难吓到,是不会得到offer的。
5、不充分准备面试。
有个学生面试前向我再三打听面试的内容,我一不好意思就稍微透露了点那家公司以往的做法。我倒不是在赞扬这个学生的rpwt,只是觉得他特别重视面试,即使得不到任何线索,他也同样会想方设法去准备。
很多学生接到面试通知,什么都不准备,大摇大摆地去了,往往就会灰头狗脸地出来。
是应聘通信公司的,怎么地都要想想香农定律、柰奎斯特定理;是应聘软件公司的,怎么地都要准备一下c、c++言语;是外企的,见面的自我英语介绍总要准备吧?!
面试是双方沟通的最重要的一关,要尽量在考官面前表现充满活力(前一天晚上就不要通宵麻将了)、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也不要忘了虚心诚恳。
6、简历造假。
我认识的一个大公司人事经理告诉我,他们准备提拔一个工作了3年的员工,结果调他资料的时候,意外发现他毕业证书上的号码是9999999999,于是打电话去查询,发现是个 。该员工最后被辞退。
我说,他的确有工作能力吗?经理说:确实很强,比真文凭的人还强。我说:那么不如索性继续用他。经理说:不行,他造假欺骗,这点公司绝对容他不下。这个例子说的问题是,即使造假能骗得过一时,也骗不过一辈子。
许多学生简历上都写精通vc、、html之类,其实我不是很信一个学生靠自己看看书就说自己精通了?就算做了几年vc项目的程序员,也只敢说精通了一部分,谁tmd记得全mfc的所有函数啊?!还有,不是说会两行就是精通的!
对这一类学生我总是劝他们好好改一下简历再去投,造假是品德问题,而不知道只是经验多少问题。一旦写了精通但又一问三不知,考官不会再给你机会,因为这是个道德问题。
枯燥
不被重视
不断地再学习――技术更新快
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高
(1)技术――做实事
(2)沟通――与用户谈需求
(3)演讲――介绍产品
不被理解,甚至被质疑――有问题就抱怨IT
晋升机会渺茫
二、经验总结,六点建议
不断地激励自己。阿Q精神,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再努力一点就可以办到这件事”
努力跟上技术潮流。唯一的方法:学习学习再学习。但是有学习方法的问题,学不能傻学。
利用已有的环境充实自己。在企业中切真的环境中锻炼。
不断地发现新机会。
(1)技术能力
(2)晋升机会:晋升、合理性跳槽
制定一条主攻线路。撑多嚼不烂
尽量参加各种免费的技术大会。Web Cast……
三、职业生涯五个砍
第一坎:“青黄不接”阶段
大学刚毕业或实习到工作后三年。有雄心,想短时间内给自己积攒经历背景。
通常情况下会犯一个错误:期望高于自己的能力,而去跳槽。
建议:不要跳槽,原因:影响职业信用度。
第二坎:“职业塑造”阶段
工作三年至五、六年。在这个阶段,你给自己定下了工作目标、职业目标、甚至人生目标。
但是这个阶段定的目标容易变动,有了一定的职业理想,但是不够稳定、扎实。
建议:在这个阶段制定自己的目标,希望自己在五年或十年、二十年做到什么样子,发现自己的优点、缺点,给自己一个平价,然后让自己朝某一个方向去努力。
第三坎:“职业锁定”阶段
往往你有了三十岁,工作在五、六年以上,在这个阶段,人们不会轻易地去说“我想跳槽”,甚至“我想换个跟现在毫不相干的工作”。因为人们在这个阶段都是上有老、下有小。
人们的职业野心会下降,人们为自己定了一个终身的目标。
第四坎:“事业开拓”阶段
开拓事业有两种:一是受雇于一家公司,在这家公司里越做越高;另一个是自己去成立一家公司,做自己的事情。
建议:在没有做好创业的准备之前不要轻言创业。
第五坎:“事业平稳”阶段
你的事业不会再有所改变。对于成功的人来说,这个阶段,钱不再是你工作的目标了。因为在这个阶段你可能不工作,钱也够养你一辈子了。人们往往是为了真正的事业去做奋斗。
(一)美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模式
公众的民主参与是美国地方政府最有特色的治理方式之一。美国在公众参与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美国公众也具有较为普遍的参与意识。美国的公众参与受到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影响,显得积极而主动。美国倡导以志愿服务为特征的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这些组织构成了公众参与的主要渠道。美国公众参与主要表现为在政府治理过程中,公众时刻都在参与、关注和监督等。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美国出现了多样化的公众参与方式,主要表现在:
首先,在发现问题阶段的参与。如在美国城市管理中,政府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发现城市的问题。许多被列为市政府或市议会的议题,从形式上看是由政府官员或市议员决定的,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利益相关者的代言人。他们的问题可能是联邦政府的指示或建议,可能是某政府官员为了政绩而提出的发展报告,或是某议员为了选票采纳的选民的要求,也可能是为某个利益集团服务的媒体提出和渲染的问题。
其次,决策过程中有公众的参与。一项政策的制定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因此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决定。以城市规划为例,在美国,城市规划不是政府或设计师单独的工作,而是经由公众各方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城市发展的重要事业,公众参与是政府决策的重要步骤,并贯穿在城市规划的全过程中。总的来说,政府不是唯一的决策者,而是还要协同交通、环保、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的各种组织和团体参与,最后还要通过公众投票等方式来对决定进行表决并提出异议。
再次,政策实施阶段也存在公众参与。在这个阶段政府或直接雇佣公众代表到社区的官方机构工作,又或者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训练公众,并设立咨询中心或热线来解答公众问题,听取公众意见,从而使公众对政策方案的实施采取更合作和支持的态度。同样,政策的实施还离不开公众监督,政府部门一般在收到公众的举报或申诉后对各种违规或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并最终告知公众,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概括起来,美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公众参与具有法律支持和保障。特别是在城市规划案例中,法律明文规定要有公众的参与,并且公众的意见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二是公众参与面广,参与程度深。在美国,公众参与表现为市民的普遍参与,他们参与政策决策和实施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并最终还对政府起着督促的作用。
(二)巴西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模式
巴西实行以推动社会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社会的各种政治力量和各个阶层的诉求和主张都能够通过比较广泛的途径自由地表达。其中,最明显的做法有以下两点。
一是公众参与在巴西具有宪法的保证背景。巴西宪法第十四条规定了公民参与的权利,包括全民公决、公民创制等。根据巴西宪法,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来保障公众参与,即公众会议、公众咨询、市政委员会和参与式预算。这几种方式给予了巴西公众在公共事务中充分的参与权,加强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契合。
二是鼓励媒体和公民社会批评、监督政府。巴西政府致力于通过政务公开来建立起更为透明的政府,又鼓励公民社会的力量,特别是一些致力于社会管理的公民社会组织来积极地批评政府、监督政府,保障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公共权力充分的知情权、批评权和监督权。
总体来说,巴西能够进行有效社会管理有赖于建立了一个公正、透明、廉洁的巴西政府,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另外,通过发展基层自治和基层民主来提升公民的民主能力和公民意识,也是巴西实施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巴西政府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公众的有序政治参与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既避免了国内矛盾的积累激化,也为巴西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三)北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模式
北欧在政治上一直是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大本营,北欧国家如瑞典、挪威、芬兰等国社会民主党力量一直很强,长期处于执政党地位。其对社会平等、民主和社会公正的追求以及集体主义取向的价值观使得其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模式在和美国有几分相似的同时,又有着许多不同。
北欧国家鼓励所有的公民参与社会发展,所有的公民都有权力对政府管理发表意见,包括对各级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北欧模式与美国模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领域。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却走上了一条并不相同的改革道路。其改革的重点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改变公共组织的工作环境,形成公众更加能够参与的工作机制,最终出现了最能够体现这种价值观的新型组织:社会企业。公民除了作为国家提供的一系列公共服务的使用者之外,同时对于这种服务的提供方式和提供结果有决定权。公民可以通过参与的形式影响自己所需要的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和提供质量。在瑞典等国家出现了员工、公众、志愿者合作的社会企业。这种企业的基本特点是大大增强了公民的参与权,使得公民不但成为公共服务的用户,同时也成为共同生产者。
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结以上三种模式,它们虽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经验是值得我国加强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工作借鉴的。
(一)坚持社会民主的前提要件
各国公众之所以能够顺利参与到他们的社会管理中去,社会民主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民主,也就根本谈不上公众的参与。
在我国,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前提。在目前阶段,我国公众参与的基本上只是基层事务,因此发展基层民主对于公众参与而言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在我国民主化进程中,基层民主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政府必须大力加强和完善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的范围。首先,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公众的共同参与协商,不断地探索新思路。要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健全议政制度,强化民主监督机制。其次,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规定,保证农村基层群众和城市社区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坚持政府事务公开和透明
政府的信息公开度和透明度高,公众能够参与社会管理的整个流程,对政府信息享有高度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因而保障了他们的参与权。如果政府垄断了这些本质上是“公共财产”的信息,就必然加剧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公众失去有效参与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知情权是公众参与权的前提。缺少充分透明的信息,公众参与只能是“瞎”参与,他们所提的意见也就没有意义。基于此,我国在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也要确保各级政府相关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并不断扩大和丰富信息公开的内容。首先,政府要切实树立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意识。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信息公开工作的各个环节有了比较全面细致的制度规范,必须高度负责的做好信息公开,不能发生疏漏和偏差。否则,各级政府的信息公开管理部门和受到影响的社会公众可以依据相关法规追究信息公开工作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其次,要进一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凡是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事件等需要公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当以一定方式予以全面、真实、及时的向公众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接受公众的监督。
(三)积极发展公民社会组织
公民社会组织的存在构成了国外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载体,它是联结公众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组织取代了初级群体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群体形式,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虽然无论从西方还是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都承担着社会组织发展和活动的大部分资金,掌握着社会组织合法性的“印章”,政府不是社会组织的领导者,而是其合作者,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共同治理社会过程中是一种平等合作互补的关系。当前,在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形式日趋多样化。社会组织一方面可以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社会动员,整合和影响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及利益表达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另一方面,可以为组织成员的利益表达提供形式与渠道的多样性,保障公民利益表达的畅通,从而达到统筹阶层利益,整合社会资源,化解社会矛盾于萌芽之中,起到社会稳定“安全阀”的作用。
(四)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和资金支持
一定的物质文化条件是公民参与的基础。公众参与是一种政治性、社会性的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驱动下的政治性、社会性行为。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公众参与同样是由一定的物质文化条件决定的。美国和北欧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较高阶段,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公众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时间来关心社会公共事务,这是公众参与的物质基础。同时公众受教育程度也普遍较高,同时封建的意识形态经过较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被彻底摧毁,因而在美国和北欧国家,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较强。这是公众参与的文化基础。我国在推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物质文化条件的创造。
摘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我国政府当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议题,国际社会已有这方面的成功模式和经验。从巴西、美国和北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中可以看出,一定程度的社会民主、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民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013年,中国政府信息化项目将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三个重点开展,精细化管理与民生信息化投入持续加大,特别是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将得到政策的激励,2013年智慧城市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08亿美元,较2012年将有较大增长。电子政务应用建设的重点将转向面向公众的城镇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应用项目,继续构建金保二期、时空信息云平台、全民住房保障信息化工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三网融合、无线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平台、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工程等重点应用项目,大数据分析将在舆情监测、预防犯罪、实时决策支持等政务场景探索更多应用模式,更加关注政务公开,特别是行政审批服务与办事服务,大力推进国产化水平。基于此,IDC对2013年中国政府行业IT市场作出如下10大预测:
1. 新型城镇化和第三平台技术快速催化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方案的提出,将对新型信息技术类的技术设施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多方面促进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从国家部委层面进行全国统一布局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国家开发银行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元人民币,面对政绩考核评估与国开行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将积极上报建设方案,未来几年将掀起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热潮。2013 年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将有突破和创新,资金来源进一步多元化,BOT 模式越来越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将介入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服务商新的竞合关系出现,领导厂商将在2013 年凸显。物联网和第三平台技术的应用持续深化,云平台、大数据技术将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政府项目的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创新,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2013年各地方政府将继续完善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争取中央与省级补助、各级政府分担、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和信托产品、上市募集、转让经营权、资产转让、股权转让、产业投资基金、BT与BOT等多种项目融资方式,对政府性项目实施投融资,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发挥政府资源杠杆作用。
3. 移动社交媒体成为参政问政、政务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2013年,移动社交媒体将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首选渠道,在推动突发事件解决、设置公共议题、聚集社会资源、生成公共舆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推动媒介,加强社交媒体舆情的预警和监管,将是2013年出现的发展较快的产业机会。
4. 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与应用进入快速成长期。中国电子政务已进入以云计算促进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和集成应用的新阶段,广阔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吸引大量资本注入云计算领域。云计算相关的硬件制造、软件开发、运营服务等领域将成为重点。交通云、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建设将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云计算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将继续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5. 政府精细化管理的投入持续加大,数字城管成为热点。政府精细化管理的投入将持续加大,数字城管范围将扩大,市场规模迅速提升。国家开始在各地政府推动城市精细化考评体制,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被更多管理者重视,各地政府纷纷在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中加入数字城管的内容,明确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数字城管作为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向全国普及是必然趋势。
6. 北斗国产化迎来政策密集激励,带动地理信息产业高速发展。2013年,北斗导航系统将带动地理信息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对政务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产生深刻影响。伴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日益成熟以及下游行业应用的深入,地理信息产业在环保监测、智能交通、数字城管等诸多领域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需求,同时地理信息产业也会带动政府信息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7. 三网融合与“无线城市”目标一致,互为推动取得良性发展。2012年是三网融合的试点阶段,省网整合已基本完成,2013年中国三网融合将进入推广阶段,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加强无线城市建设,使三网融合和无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快速整合。无线城市、三网融合的发展目标一致,将成为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信息化领域之一,包括网络层、传输层、业务层、接入层、终端设备、监管层等层面的深度融合,支持智慧城市、民生信息化、电子政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8. 政府行业试水大数据分析,积极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与模式。2013年,政府行业将会率先试水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依赖数据和分析进行决策,进行深度挖掘、趋势分析。大数据在政府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提高管理效率、界定税收对象、政策法规制定参考、危机灾难预警、优化税率、发现弱势群体、打击违法犯罪。各省市将陆续启动大数据战略,建设政务数据中心或成立大数据研究机构。政府各部门开展数据开放试点,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
9. 大部制改革及行政审批规范化,促使政务信息化市场规模扩大。十八大再次明确大部制改革,配合大部制管理模式的推进和跨部门应用的协同,电子政务进入综合集成、协同应用阶段,各地政府积极建设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开展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预计2013年市场规模将迅速放大。此外,2012年国务院决定第六批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使得相关的行政申报、审批等政务系统面临大量升级改造的需求,监管及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使得政务信息化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政府IT项目管理经验】推荐阅读:
it项目经验范文10-22
政府动漫项目汇报06-10
浅析政府项目融资中政府购买服务模式05-28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10-14
政府采购项目需求表09-20
政府项目投融资模式12-11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对策研究07-28
德国带薪实习项目(政府性项目)10-12
政府PPP项目采购管理办法09-12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