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 务实创新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攻坚克难 务实创新(共8篇)

攻坚克难 务实创新 篇1

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务实创新

齐心协力推进**经济社会新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镇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05年1月1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中国共产党**镇十一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和

土地、电力等要素制约的新情况、新问题,镇党委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统一思想,积极应对,主动适应,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综合实力上新台阶

据统计,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1680万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5445元,同比增长

11%。

(一)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据统计2004年全镇工业产值达15亿元,同比增长11%,技改投入8000万元,同比增长45%。

(二)企业实力明显增强。达亨制衣、博览布业步入市级规模企业行列;冠军公司、越都茶业步入市级苗子企业行列;丰利来竹制品厂、老何土特产等公司成为

**市优秀农业企业。

(三)名牌战略成效明显。在去年冠军公司“冠军牌”香榧被评为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的基础上,今年老何公司的“老何牌”香榧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榧皇公司的“榧皇”牌香榧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野珍公司的“野珍牌”香榧被认定为绍兴市名牌产品。

(四)科技兴镇步伐加快。在有市关部门和冠军等公司的努力下,争创省级“香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成功。大大增强了我镇的科研实力,加快了科技兴农、科技兴镇的步伐,同时冠军公司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等大专院校合作,已成功从香榧假种皮中提取重要抗癌物质紫杉醇,增加了香榧的附加值,促使榧农增收,榧业增效。

(五)轻纺块状明显提升。在达亨制衣、博览布业和晶伟纺织厂的带动下,我镇轻纺块状业已初步完成从有梭向无梭的转变,并逐步实现从无梭向扩幅提

花剑杆的转变。一年来共新增喷丝织机

50台,剑杆织机750台,块状经济正向提质增效的方向发展。

二、外向型经济有新突破,对外水平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党委政府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开放意识、外向意识,在全镇范围积极营造“引外资、借外力、兴**”的发展理念,以**5000台家庭轻纺织机为依托,积极发挥**籍在外知名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做到硬环境不足,软环境补,物质动力不足精神动力补。一年来招商引资又取得了新成效,实际利用外资106万美元,出口创汇168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对外交流和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与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缔结友好街道,进一步提升了我镇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了**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效益农业成效明显,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一年来,党委政府始终以抓工业的理念抓效益农业,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把**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增效创收的经济优势。在具体工作中,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着重引导,积极扶植以“香榧、茶叶、竹制品”为代表的效益农业,初步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特”的格局,使我镇的农业产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已走出一条“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路子。全镇发展效益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一年来新发展香榧、茶叶等各类农业开发基地10个,面积达2000余亩。特别在提升特色产业香榧上,通过创新办法、创新载体,充分利用“2004年**市香榧节”,进一步打响了香榧牌子,扩大了对外影响力,拓展了香榧销售渠道,香榧产量年年攀升,香榧价格却节节上扬,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村镇建设有序推进,康庄工程全面启动

一年来,我们听民意、聚民智,以服务百姓为工作的导向,以改善**交通为工作主题,借助多方力量,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奏响了建设**的新乐章。一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达645万元,主要完成以下几大工程。(1)以“康庄工

攻坚克难 务实创新 篇2

一、全省散装水泥推广工作持续全面发展

尽管受到需求放缓、全省房地产项目开竣工面积萎缩的影响, 但全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全力以赴抓好全省散装水泥发展和行业稳定工作。由于工作主动, 措施得力, 今年以来, 全省散装水泥仍然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截止到10月末, 全省实现水泥生产量3444.18万吨, 同比减少391.21万吨;全省实现散装水泥供应量1689.57万吨, 同比增加44.28万吨, 超额完成全年1200万吨发展目标, 超额44.79%;水泥散装率49.06%, 同比增长7.5个百分点;预计年底水泥散装率会有所下降, 预计在44.5%, 超计划4.5个百分点;实现预拌混凝土供应量3800万立方米, 同比增长64%, 超额完成全年2000万吨发展目标;实现干粉砂浆供应50.8万吨, 同比增长22.8万吨, 超额完成全年40万吨的发展目标;全省实现专项资金入库3200万元, 其中:省级财政入库1200万元, 全面完成省财政下达的征收计划;专项资金投资1200万元, 是省财政下达的专项资金投资计划300%;实现散装水泥铁路运输6.8万吨, 新增运量1.8万吨;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综合配套能力2600万吨, 新增600万吨。

二、全省行业管理工作又有新进展

加强行业管理, 理顺基层组织机构是省散办2012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一是年初印发了《黑龙江省散装水泥2012年目标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省散办与市地散办签订了2012年目标责任状, 并严格要求市地分解目标责任, 与县级散办签订目标责任状, 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目标管理。二是根据《黑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相关规定, 结合全省年度工作目标,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30天的散装水泥综合检查工作。通过大检查, 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全省散装水泥发展, 为我省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了工作有部署、有检查, 形成了前后贯通, 有始有终。三是全省基层散装水泥组织机构建设有明显进展。多年来, 全省散装水泥发展一直坚持省市两元管理模式, 随着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 两元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新的形势要求, 经市、县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 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县级组织机构实行全覆盖, 佳木斯市散装水泥组织建设也有起步。正是由于基层组织机构的不断健全, 使得全省散装水泥在困境中得到了充分发展。

三、政策配套工作又获新突破

《黑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条例》发布实施后, 省散办一直将政策配套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中, 正是由于此项工作抓得紧, 抓得实, 加之工作方法得当, 加快了相关政策出台的进程。一是省工信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黑工信原发【2012】88号) 文件。二是省财政厅、省工信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黑财综【2011】108号) 。上述政策的发布实施, 为“十二五”期间全省散装水泥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 全省各级散办积极落实国家、省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政策措施,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此项工作开展。一是重点开展县级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工作。从推广应用层面上看, 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完成了预拌混凝土的“禁现”工作, 下一步应当加快县级预拌混凝土的发展;从技术层面看, 经过近20年的努力, 本省具备预拌混凝土方面的技术人才储备和专业技术优势, 加快县级预拌混凝土发展没有技术阻碍。在全省各级散办的共同努力下, 除大兴安岭地区外全省其他地市都建立了县级预拌混凝土搅拌站, 个别地区已经发展到了乡镇层面。仅今年县级预拌混凝土供应增加量就高达近千万立方米, 拉动散装水泥消费300万吨。二是加快推进预拌砂浆工作开展。考虑到全省已经达到国家砂浆“禁现”期限的7个城市中, 仅有哈尔滨市开展了砂浆“禁现”工作, 为了加快全省预拌砂浆的发展, 省散办组织有关市地负责人赴省外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设备企业进行调研和考察。鸡西市通过考察成功引进一条年产40万吨的干混砂浆生产线。齐齐哈尔市、大庆市正在洽谈中, 预计2013年开工建设。至此, 本省预拌砂浆“禁现”的试点示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十二五”期间全省预拌砂浆全面“禁现”提供了基本保证。

五、散装水泥协会的筹建工作全面启动

随着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 民间组织参与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加快全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发展, 在业务和工作上保持与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的衔接, 进一步落实《黑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关于“应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和学术团体以及中介机构开展散装水泥宣传、技术研究、新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 促进散装水泥应用、推广和发展”的规定, 今年, 省散办启动了散装水泥协会的筹建工作。在委领导和有关处室的帮助下, 在全省行业共同努力下, 协会筹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 协会已获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审批。

六、农村推散工作稳步开展

为贯彻落实商务部《关于加快在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指导意见》, 全省形成了以垦区、重点森工林区为主导, 县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为单元的全省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工作网络体系, 在全面推广和总结以往农村散装水泥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 今年重点工作放在了农村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和建站工作。省农垦总局发布了垦区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禁现”时限, 所属的建三江管局、红兴隆管局、牡丹江管局分别建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4家、2家和2家。

省散办为了在省森工总局系统内开展预拌混凝土的“禁现”试点工作, 专此批复扶持资金百万元在大海林林业局局址兴建了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大海林林业局搅拌站的建设, 标志着森工系统结束了无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历史, 并将带动其他局场掀起建设搅拌站的新高潮。

攻坚克难 务实创新 篇3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必须要抓重点、攻难点。一是要在扩大非公企业覆盖面上下功夫。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非公有制企业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各地要根据《关于大力开展厂务公开、职代会代表大会建制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把建制专项行动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工作来抓,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全面提高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的建制率、扩大覆盖面。要进一步在深入调研、摸清底子的基础上,指导具备单独建制条件的企业加快建制步伐,在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和行业,大力推行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制度建设也要不断深化完善。二是要在促进规范运行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要求,推动工作开展。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职代会民主评议工作在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公司制企业要在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的同时,建立健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将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机融合。非公有制企业要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扩大职工民主参与,引导企业和职工形成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厂办大集体和事业单位要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改革平稳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关于开展创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活动的通知》要求,尽快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方案,争取早日出台《湖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等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推动并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开展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和操作程序,真正使公开不留死角、不打折扣。三是要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一种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和谐文化。做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各级各部门要将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制度平台,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之中,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调整、辐射等功能,积极倡导“企业依靠职工发展、职工依托企业成长”的核心理念,推动企业与职工形成风险共担、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价值取向。让广大职工群众在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共享发展成果。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必须要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建立健全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发挥各方面的职能作用。近些年来,全省各级厂务公开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有力地推动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创新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巩固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反思和梳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强化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必要保障,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要进一步健全并认真落实协调领导机构成员单位的责任制,各成员单位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同时,还要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认真履职、发挥作用

工会作为组织引导广大职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在党委的领导和政府(行政)的支持下,积极主动地把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来抓,真正做到履职到位、有所作为。具体讲,工会组织在履行职责时要做到“三个结合”、发挥好“三个作用”。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与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等建功立业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贯彻“三个贴近”的工作原则,始终围绕中心开展工会工作。二是要把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依法有序参与企业管理,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强和谐因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效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三是要把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与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紧密结合,厂务公开是促进企业和谐的重要手段,建立工会组织是推进厂务公开的重要基础,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深化厂务公开的重要抓手,工会组织要结合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专项行动的开展,打破企业所有制界限、打破大小单位界限,努力推动所有企业依法建立工会组织,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要抓住省人大常委会即将出台《湖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的良好契机,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力争实现明年底已建工会组织80%的建制目标,在维护好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的同时,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发挥好“三个作用”,首先是要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作为厂务公开日常工作机构,工会组织既要履行工作机构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给的各项任务,又要扮演“召集人”和“联络员”的角色,按照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主动加强源头参与、横向协调和对下工作指导,及时掌握信息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参加会议、开展活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好宣传引导作用。工会组织既要主动加强与宣传部门的联系,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宣传纳入“大宣传”范畴,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面向社会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典型培育和宣传力度,总结推广经验,增强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又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特有的宣传阵地优势,加大对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进行民主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正确认识、大力支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为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再次是要充分发挥好平台推动作用。作为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工会组织要善于借势借力,把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促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夯实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组织基础。工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离基层和职工群众很近,有健全的组织和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必须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渠道,真正成为党政靠得住、企业离不开、职工信得过的组织和团队。面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挑战,面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广大工会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自身建设,以学习引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不断提升做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工会工作的能力水平。

攻坚克难 务实创新 篇4

今年,我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具体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镇社会稳定大局,严格按照“化解一批、终结一批、稳控一批”的要求。通过全体机关干部的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全镇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6件,涉及96人,其中省以上交办件5件,已化解4件,还有一件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我镇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汇报如下: 一、三大保障强基础。

我镇在抓信访工作中切实夯实了三项保障这个基础,即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

健全组织,确保积案化解责任全覆盖。组织保障即班子有人抓、部门有人管、村组有网络,全覆盖多层次的网控制度已经形成。我镇专门成立了“积案化解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领导、派出所所长等任副组长,镇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为我镇积案化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障。所有积案全部都由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和村主要干部三级成员联合包案,按照“一个积案、一套班子、一项化解方案、一个解决时限”的“四个一”要求,落实积案化解的实施。

完善制度,保障积案化解有序开展。我镇印发了《**市**镇关于开展“信访积案深化年”活动的意见》,明确了积案化解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时间步骤、工作措施和责任落实,为我镇的积案化解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我镇侧重对积案化解责任人的工作制度,管控制度等方面做工作,环环相扣,动真碰硬,严格考核。镇政府专门组建了一个工作督查室,对班子成员、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村进行常态化督查,每月形成督查简报。在信访维稳工作上打破时间概念,正常查与突击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做到岗上有人,工作到点到位,确保不出问题。

加大投入,改进信访接待工作条件。我镇成立政法维稳工作中心,并为中心各室配备了电脑、电话、警用摩托车等设备。今年新建了信访接待服务大厅,整合了维稳资源,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厅建成后既畅通了信访渠道,方便了群众上访,也对积案化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创新机制出实效。

积极搭建平台,加强积案化解的载体建设。一是每月举行积案化解工作例会,汇报各个积案化解进展情况,交流积案化解的经验心得,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和措施。使得积案化解工作有总结经验、研究探讨的平台。二是利用我镇的《督查通报》,定期通报积案化解情况,鼓励鞭策积案化解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三是举行宣传教育活动。联合宣传办、广播站等部门,利用广播、板报、宣传单等形式,不定期地去举行宣传教育活动,使得广大群众能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制度,能够通过合法有效地渠道解决问题,正确运用权力维护自身的利益。

大力实施三大工程,推动积案化解。一是全面开展领导接访活动。每周五为信访接待日,由镇主要领导亲自接待信访群众。同时按照“金桥行动”的安排,镇三套班子成员座班接访,平时定期到村、企集中解决矛盾纠纷,变群众的上访为我们机关干部的下访和走访。包案领导带案下访,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案件情况,排查矛盾纠纷,及时落实方案进行处置,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现场,解决在一线。二是民生救助及时到位。对困难的上访群众,及时适度地对他们进行照顾。我镇**村的夫妻俩,因土地而无理上访,但考虑到他家两老人生活困难,我们通过合法合理的渠道给予生活上的照顾,目前两位老人的情况比较稳定。上访人员***多次进京上访,考虑他的特殊情况,我们在与殷俊官达成了停访息诉协议后,想方设法地为他解决生活困难。三是阳光行政。有少数群众上访是因为对政府的政策和做法不了解,我镇深入开展“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政府门户网站上及时公布有关信息和政策。群众了解政府的政策和做法后,对政府比较理解,上访案件也相应减少。

老方法搭配新思路,化解积案效果显著。针对部分上访老户,思想工作难做的情况,我镇采用“包围”的策略,做其周围亲朋好友的工作,通过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 服,做通上访老户的工作。教育引导,软磨硬泡,攻克上访户的心理防线。我镇的信访工作人员日夜轮流到上访户家中,“无下班时间、无放假时间”地帮助化解矛盾。通过上门说法,将政策和法律宣传到位,打消信访人侥幸心理,开展法制谈话,告知其违法上访的严重后果,促其息诉息访。

三、加强学习促提升。

利用学习时间集中学习有关政策法规,讲解典型案例,学习先进模范事迹,培养信访干部爱岗敬业精神。不定期地组织信访干部“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和兄弟乡镇学习工作经验。以学习为抓手,促进信访干部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工作能力得到提升,为化解积案提供理论和能力支撑。

攻坚克难 务实创新 篇5

拼搏创新 不断开创环卫工作新局面

他是实干型领导,又是创新型领导。近年来,他以务实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团结和带领*****局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开展工作,不断开创环卫工作新局面。每年在省爱国卫生检查评比中,全市市容环卫管理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得到省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2005年以来,该局先后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单位;被国家人事部、建设部授予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评为**市市属单位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2009年,该局顺利通过了国家建设部“文明行业示范点单位”(五年评选一次)和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四年评选一次)复核工作,使“文明行业示范点单位”和“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继续保留在**市环卫局;该局成为全省建设系统唯一享有全国建设系统“文明行业示范点”殊荣单位。今年,该局被评为**市作风建设百日活动“先进单位”,他本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第十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工作先进个人

他就是***局局长***。

***热爱**事业,在工作中勤奋务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创出不俗的工作业绩。

勤奋务实,真抓实干 作为***局的“班长”,***在工作中坚持想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对每项工作都力求通过真抓实干取得真成效。

(一)抓好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发展能力。作为局里的“一把手”,坚持把抓好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围绕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班子科学发展水平,增强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过加强班子建设,局班子形成了“讲团结不丧失原则,讲风格不争名夺利,讲谅解不计较恩怨,讲威信不搞个人说了算”的良好工作氛围,在工作中形成合力,增强了活力,树立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环卫干部、职工队伍的战斗力。

环卫队伍庞大,出身复杂,文化、年龄结构参差不齐。队伍建设好,人心齐,工作形成合力,再难的工作任务也能完成好;队伍建设不好,人心涣散,工作不形成合力,再容易的工作任务也不能完成。因此,抓好队伍建设十分重要。几年来,他主要从三个方面抓好队伍建设:抓好队伍学习培训;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建设以及在局机关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政府”活动、创先 争优活动和作风建设“百日活动”。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工作效率,树立了环卫队伍的良好形象,创出了优异的业绩,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去年,该局职工****被评为“**省优秀城市美容师”;今年该局职工***被省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被省住建厅评为全省环卫系统“先进工作者”;***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认真做好调研工作。为了了解环卫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纠正,使每一项决策都能符合实际,他坚持在班子会议决策前积极走访各基层队(所)和生产第一线,认真听取基层队(所)和一线工人的意见,使决策能反映广大环卫工人的心声,力求决策科学、合理,为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今年4月,***市开展作风建设百日活动,他和局班子其他成员深入到基层、各镇、农场就影响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垃圾处理费征收存在的问题和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通过调研使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了解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今后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提出了努力的方向。

(三)加强检查,并亲自参加卫生环境整治活动。在开展卫生环境整治特别是重大节庆活动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他经常深入环卫一线检查工作并带队参加卫生环境整治。

为了不影响上班时间在办公室处理公务,***经常利用 晚上和早上上班前的时间段和“双休日”深入环卫工作第一线检查,了解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建筑垃圾和家禽家畜管理、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对主要路段坚持步行检查,尽可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使环卫一线具体作业工人和基层队(所)管理人员既不敢偷懒,也不敢谎报成绩,带动了全局干部、职工队伍真抓实干作风的形成。

(四)真抓实干,确保高质量完成卫生环境整治。去年,他认真组织落实********************等重大节庆活动卫生环境整治任务。为了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卫生环境整治任务,以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活动,他始终坚持在第一线组织带领环卫工人加班加点,清除卫生死角,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清洗街道等,尤其是11月18日晚开幕式和19日晚闭幕式结束后,主会场及街道的垃圾遍地,为了把主会场当晚的垃圾清扫干净,给广大群众、游客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面貌,他冒着严寒,与环卫工人一起加班至次日凌晨4点钟才把当晚观众产生的垃圾清扫收集完毕,圆满完成第十届海南岛欢乐节环境卫生整治任务。欢乐节结束后,11月21日又迎来了省爱国卫生检查,他又带领环卫工人连续奋战,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将全城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并对主要街道全面清洗和高标准保洁。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不仅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赏,同时,也得到省爱卫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今年 5月份以来,***市接连下了几场暴雨,新垃圾场 的进场道路被大水冲毁,垃圾填埋区大量积水。利用开展作风建设百日活动的契机,***带领有关人员亲临现场指导排水,安排路面维修。雨停后,城区多处街道出现大量的积沙积泥。他又迅速组织带领了机关和各队(所)的办公室人员到达现场清於泥积沙,使市区的环境卫生迅速恢复整洁。

***公园是很多市民锻炼身体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因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进山大道和环湖路两旁杂草丛生,枯枝杂陈,生活垃圾随意乱丢。******局把义务整治军屯花果山卫生环境当作改进工作作风、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5月18日,***等局领导组织了150多名党员、团员对花果山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在整治劳动中,他头顶烈日,汗流浃背,环卫工人都说局长不算是什么“官”,他干得比我们更卖力、更起劲。当天,该局干部职工共清理各类垃圾130多吨,为市民创造了整洁优美的活动场所。同时,该局还积极协助城中村、居委会清理卫生死角,免费将城中村的垃圾运到垃圾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洁净、舒适、靓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与时俱进,创新机制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工作中,他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市容环卫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市容环卫管理体系。

一是认真制定垃圾处理费收费方案。他在广泛调研的 基础上,多次主持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垃圾处理费收费方案,把垃圾处理费与自来水费捆绑收缴,建立新的收费平台。目前,收费方案已获得省财政厅和省物价局的批复。执行垃圾处理费收费方案后,可以减少收费成本、提高收缴率,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发展。

二是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他根据环卫工作特点,同班长其他成员认真研究制定了《***市环卫局市容环境卫生检查考评暂行规定》和《***市环卫局市容环境卫生问责制》等管理制度,形成人人身上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促进了整个队伍的奋发有为。

今年以来,他突破原有的框框,建立和完善了《***市环卫局市容监督工作考核办法》、《***市环卫局市容监察工作考核评分标准》、《***市环卫局环境卫生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新的市容环卫管理制度,形成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的长效机制,为该局市容环卫工作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证。

严于律己,当好表率

作为本单位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第一责任人,他带头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廉洁从政,不以权谋私。他时刻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工作上,他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在原则问题上,不作丝毫让步,公道正派,光明磊落,权力在他手中,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赢得了 群众的真心认可和拥护,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实际工作中他起领导作用,在关键时刻起支柱作用,在用权问题上起表率作用,在名利面前起垂范作用。他凭着一身正气,带出了一个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带出了一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环卫队伍。

攻坚克难突出重点 篇6

努力实现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新突破

绵阳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

绵阳市统计局局长

(2010年7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绵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汇报。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市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有序推进

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紧密结合人口普查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步骤,紧紧围绕“确保人口普查一次性圆满成功”,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确保了绵阳前期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有序推进、富有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保障有力。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与市委宣传部紧密联系,加强对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园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人普办宣传组和协调联络组,切实加强了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的组织保障;选调了571名专职人普宣传信息员,组建了精干的宣传队伍;市县两级层层召开了动员大会,发布了人口普查社会宣传动员工作规划,细分了各时段人普宣传目标任务,明确了各宣传

董 泓

单位的职责,制定了严格的量化考核措施,签订了人普宣传目标责任书,做到了任务清、职责明;市、县、乡三级总共落实人普宣传经费150余万元,已经印发了各种宣传品23万余张,宣传条件落实,物资保障充足。

二是构筑平台,拓展渠道。强化媒体宣传。利用《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电视台大量宣传报道人普工作动态。市人普办搭建了人口普查内部网站、绵阳人口普查公众网,全市9个区市县也都开通了人口普查信息收集、发布渠道和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成本低、信息容量大、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大张旗鼓地宣传人口普查。重视信息宣传。市县人普办建立了人口普查信息报告传递制度,制定了相关激励机制,拓展了信息流通渠道,目前已报送人口普查信息350条、编印简报210期。启动户外宣传。市、县、乡人普办在主要道路进出口、交叉口、市区、县城、乡镇入口处以及中心地段设置公益广告宣传牌45个,在路边显眼地方书写墙标1148幅、岩标567幅、悬挂横标430幅,在乡村政务公开栏办人普宣传板报392期,开展人口普查咨询服务活动,市县乡三级面授人普知识已达20万人次。

三是突出主题,未雨绸缪。市县人普办宣传组的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到各镇、街道、普查区、普查小区、居民点,召开了56场座谈会,就灾区人口普查普查办法、流动人口、外出务工人员、“城中村”等131个新情况、特殊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共同商议解决预案,协助基层搞好宣传,力求攻克高档社区入户难点、突破城乡结合部区域重点、清除流动人口宣传盲点,提高了人口普查的认知度。

四是创新形式,壮大声势。6月30日,市人普办利用举办全市统计调查系统七一文艺汇演开展了人口普查宣传与知识竞猜活动,省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领导和市级四大班子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全市统计调查系统200余人参加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市普查人员钻研人口普查业务的热情,掀起了一轮人普宣传工作的高潮。

二、超前思维,深入调研,把握人口普查宣传工作难点人口普查已进行了五次,但此次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最为突出。通过本次综合试点和人普宣传专题调研,结合前几次人口普查经验,我们认为普查宣传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对象复杂,怎样实现大众宣传触角的全覆盖。千家万户的需求个体差异巨大;边远山区,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居民收视习惯偏好连续剧和电影故事片,对人普宣传片或标语没有兴趣或一扫而过。地理环境、文化素质、经济条件的千差万别,给人普宣传提出了更高的多元化要求,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二是内容单薄,如何保证宣传效果。统一制作的宣传资料由于“众口难调”,可能难以被所有的干部群众所接受;基层人普机构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更好地制作贴近各地

老百姓生活的、有当地特色的、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宣传资料,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宣传效果。

三是重建压力,灾区人普宣传工作难度大。“5〃12”特大地震绵阳全是重灾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今年下半年进入“收官”验收,灾区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巨大,可能会削弱基层人普领导力量;部分灾民依然住在板房里,“居未安难以乐业”的灾民配合程度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营造人口普查良好氛围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明天,人口普查将进入“倒计时100天”,如何迅速动员全社会力量有效开展人口普查宣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任务。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思路、增添措施,加强督导,狠抓工作落实,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坚持“三全”,努力实现人普宣传全覆盖。历次普查经验表明,普查的宣传工作必须“贯穿全程,全员参与,全面宣传”,方能形成宣传集聚效应,放大宣传效果,扩大宣传的影响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口普查规划,准确把握各阶段宣传重点,使人普宣传贯穿始终,不留断档,以延伸宣传周期;坚持“每一个人普机构就是一个人普宣传站,每一个人普查工作者就是一个人普广播员”,全员主动参与人口普查宣传,以拓宽宣传的广度和密度;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介优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综合宣传人口普查的各阶段工作及其相关知

识,以加大宣传的深度。

二是拓展思路,努力提高人普宣传针对性。在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中,我们将把握好“四性”,即人普宣传的针对性、阶段性、渐进性、法制性,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宣传方法,按照普查工作进度,确定不同时期宣传的重点内容,安排不同的宣传方式,循序渐进,依法普查。在内容上因地制宜,在形式上因材施教。针对主城区,利用电视、灯箱、公共视频、城市公交车身广告、平面广告等现代手段,适当融入流行元素,增强视听冲击力;针对农村,利用岩标、公路广告、乡村公示栏等,利用农民赶集日,设立人普宣传咨询点,向普查对象分发人普宣传纪念品,宣传人口普查政策;针对重灾区、板房社区,采取流动电影晚会等宣传形式增强群众配合、参与度。针对党政干部、社区干部,借助“四川手机报(绵阳党政参考版)”平台编发人普宣传短信,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针对农民工,开展“人普宣教进劳务培训学校”活动加强人普宣传;针对流动人口,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办法,开展依法普查等相关政策的宣传,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自觉如实申报普查项目。做到人口普查通俗易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最终实现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的全覆盖、零盲点。

三是突出重点,努力提高集中宣传实效性。绵阳市决定以人口普查“倒计时100天”和“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大张旗鼓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宣

传格局,形成整体联动、口号一致、步调一致、声音一致的人口普查宣传氛围,掀起人口普查宣传的高潮。

“倒计时100天”和“宣传月”活动期间,在绵阳文化广场举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设立“人口普查倒计时牌”;在《绵阳日报》和《绵阳晚报》设立“人口普查倒计时栏”,宣传人普知识,刊登人口普查宣传“每日标语”,及时报道工作动态,采写人普工作先进典型;在绵阳电视台播发市领导人普讲话和人普公告,开辟人普专题访谈,插播“人口普查倒计时”宣传广告,滚动播出人口普查宣传“每日标语”;通过 “手机报”群发人普短信;在成绵广高速路、绵江路、绵三路、绵安北等主要公路沿线,设立大型人普公益广告宣传牌、墙标、岩标等;在城镇主要道路进出口、交叉口、中心地段,设置人口普查宣传橱窗和人普宣传牌;在社区悬挂人普标语,张贴普查公告及宣传画,排演快板、评书、小品等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组织小型文艺巡演,有效形成宣传合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全省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绵阳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在手段上有拓展、方式上有创新、实效上有突破,为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人口普查取得圆满成功提供有力的宣传支持!

结构性改革要攻坚克难 篇7

日前明确的2016年10个领域50项年度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重点任务, 牵动转型发展全局。要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必须攻坚克难, 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 要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为重点, 推进结构性政策调整与结构性改革;要尽快形成“十三五”服务业市场开放的行动计划;要加快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双向市场开放。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 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明确10个领域50项年度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重点任务。该文件对破题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 牵动转型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改革也有了明晰的思路。要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必须攻坚克难, 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 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为重点, 推进结构性政策调整与结构性改革。

市场经济条件下, 供给侧改革的主角应该是企业和企业家。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 需要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倡导企业家精神作为结构性改革优先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 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因素出发, 还要努力寻求短期应对危机与中长期转型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比如, 加快企业结构调整,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信息产业为重点,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确实需要淘汰的企业要逐步退出市场。

当然, 还要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 尽快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家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形成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宽松环境。

其次, 尽快形成“十三五”服务业市场开放的行动计划。

目前, 服务业市场开放滞后已成为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突出短板”。我们必须尽快补齐短板, 让服务业市场开放释放出市场化改革的“最大红利”, 给社会资本带来巨大投资空间。

服务业市场开放有助于形成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比如, 要想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必须通过服务业市场开放来扩大服务供给能力;要想推进双边、多边自由贸易进程, 需要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并通过服务业市场的双向开放, 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为此, 今年我们要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精神, 尽快制定“十三五”服务业市场开放的行动计划, 明确目标和路线图。

再次, 加快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双向市场开放。

目前,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服务贸易的依赖性明显增强。为此, 必须以服务贸易为重点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当前, 我国已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但服务贸易比重过低。2014年, 全球服务贸易占整个对外贸易的比重为20%左右, 我国却仅为12.3%。这就需要把加快提升服务贸易水平作为优化贸易结构的重点。此外, 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双边、多边、区域性、全局性自由贸易进程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具体来说, 就是要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共建自由贸易区网络, 扩大双边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 打破服务贸易壁垒。

攻坚克难 “四化并举” 篇8

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88亿元,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3亿元,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篇

注重园区建设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工业潮涌,千帆竞发。

在广东工业发展的大潮中,龙川作为经济后发地区,该如何抢抓政策机遇,乘势而上,赢得工业发展一席之地?对此,龙川县委书记段邦贤明确提出,加快工业化进程,做大工业园区经济,才是改变龙川落后面貌的根本举措。基于这样的认识,龙川县以工业为龙头,以产业为抓手,率先提出“抱团经济”、“抱团发展”的理念,全力以赴抓好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优质特色产业。

位于该县东部登云、通衢两镇交界处的大坪山地段的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在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政策中茁壮成长的一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2013年以来,龙川县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园提质步伐,园区完成了3.2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平整、通水通电、通讯、通道路等“七通一平”,建成面积达到1.12平方公里。据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波介绍,该县还大力推行“代办制”、“引企业变引产业”,促使企业尽快落户、投产,截至目前共有58家企业落户园区,建成投产24家,在建19家,其中引进21家空气能生产企业抱团落户、聚集发展。

“目前,幸福工业新城规划建设在加紧推进,宝龙、宝塘工业园效益也日益显现。”采访中,该县经信局的有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针对龙川工业底子薄的状况,县委、县政府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开展“乡贤回归工程”,引进项目15个,合同投资53亿元。对引进的企业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努力提高产业集聚度,不断壮大“四新”支柱产业。同时,稳步推进“一示范园一基地两中心”建设,即打造广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广东省乃至全国空气能产业基地,创建广东省空气能产品检测中心和广东省空气能生产研发中心。同时,该县还创新园区发展、创新用地保障方式和加快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有力地推进了工业园区扩能增效,增强了发展后劲。2013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3亿,工业增加值5亿多,创造税收9084.18万元;创造就业岗位3272个,其中安排本地就业人数2561人。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如今龙川工业园已成为龙川县“工业立县”的主战场、经济快速增长的强有力的重要引擎,也是主导产业集聚度较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去年10月12日河源召开的全省转移工业园扩能增效工作现场会上,刘志庚副省长鼓励龙川继续当好全省标杆园区,为全省做好表率,并号召全省向龙川学习。

今天,走进龙川工业园,你会欣喜地看到,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了曾经的“黄土一片”,一幢幢新建起的厂房成了园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产业园,正崛起在粤东山区县龙川。

从“红牌”罚出到复牌崛起

为推动龙川加快发展,在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政策的支持下,2008年深圳南山区与龙川县结成共建关系,合作建设了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龙川工业园。

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机制不顺畅、服务环境不良等原因,致使落户项目不多,该工业园在2010年和2011年度的省考评中连续被“黄牌”警告,最终被“红牌”罚出,取消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资格。

消息传来,龙川震惊。震惊之余,是龙川上下痛定思痛后的谋变。

当天,龙川召开会议,就南山产业园的丢牌进行深刻剖析和反思。龙川县领导在会上表示,对园区被取消省级产业园一事不回避、不埋怨,再擂战鼓,扬鞭发力,背水一战,在全县范围内打响园区复牌攻坚战。

在龙川和共建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一年多的顽强拼搏,龙川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及项目建设上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迎来了南山产业园的“浴火重生”。在2012年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目标责任考评中获得好成绩,恢复了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资格。

龙川工业园从被“红牌”罚出到复牌崛起,短短一年多时间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工业园区发展之路。

城市篇

统筹城乡发展 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准

“由于龙川经济薄弱,城市规划与建设步伐相对滞后,目前,市民对市政配套和城市品位还不够认同。”记者在采访龙川县住建局时,从事多年规划设计工作的徐永俊主任介绍说,过去城区用地布局比较分散,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完善,市政配套设施落后,中心城区面积太小,产业分散,集聚力不强,县城对辖区乡镇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这些与省提出的中心城区建设标准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对龙川推进县城建设来说是重大的制约。”

为着力打造“客家古邑,秀美龙川”,促进龙川在东江上游重新崛起,近几年来,该县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201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吹响了对城市扩容提质的号角,也带给龙川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龙川以县城扩容提质为抓手,积极争取宝安区对口帮扶支持,深入实施宜居城乡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记忆。围绕省、市关于城区扩容提质的要求,借鉴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该县扎实推进修编县城控制性详规和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五大板块”战略,拉大县城骨架,拓宽县城发展空间,打造具有千年古邑、绿色生态以及具有明显客家文化特色的宜居东江上游明珠城市。

龙川还以创建省卫生县城、文明县城为抓手,引导宝安区国有和民营资本参与“五大板块”开发,加大县城新城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改造提升公共交通、城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园林绿化、广场美化、排洪排涝、环境保护、应急避险、网络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优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县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水平;抓好房地产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加快产业提升,引导传统制造业退城进园和专业街建设;加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对佗城古城进行保护性整体开发。加快推进铁海联营物流园、幸福工业新城项目的规划立项和动工建设,打造辐射粤东北、湘南、赣南大物流的内陆港。同时,规划建设金融、电子商务、商贸会展等都市型产业集聚区,提升县城产业发展质量,力争成为粤东西北扩容提质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亮点。

“未来龙川县城从佗城到四都,沿着东江两岸纵深3-10公里进行规划建设,至2020年打造建设区50平方公里,人口50万,到2030年建设区80平方公里,人口60万的大县城、中等城市规模。”对未来龙川中心城区的扩容提质,县委、县政府有着清晰的思考和谋划。

农业篇

坚持惠农富农 创造农业产业化效益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宜居的家园。这是龙川县在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时一贯坚持的根本宗旨。

据该县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龙川立足农业传统优势,坚持提质增效,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努力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龙川通过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蔬菜、林果、花卉、油茶等特色产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提高该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销售市场,打造农产品精品名牌,县政府把建设农业品牌、名牌作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农产品精品名牌,提升农产品竞争能力;多渠道宣传推介,提高该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在继续擦亮“全国油茶示范县”品牌的同时,龙川积极引进和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把资本、科技、管理等要素导入现代农业,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做优。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6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85家。据不完全统计,农业龙头企业自有基地种植面积8.5万亩,基地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家禽养量21万只,牧畜养量13万头,带动农户数1.8万户,带动农户增收4530万元,平均每户增收2517元。规模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有2个,其中南丰蜜桔现代农业园获得省级授牌认定。此外,该县还着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基础支撑体系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采访中,县农业局的有关负责人也直言不讳地谈到目前龙川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够强、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产业化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融资渠道不畅通、资金投入不足等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他表示,县农业部门在今后的发展思路上,将坚持“市场向导、企业主导、科技先导、政策引导”,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分层分步推进,更好地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旅游篇

着力品牌集聚 夯实旅游产业化基础

走在改造一新的佗城的大街小巷里,生机勃勃的气息从千百年的砖瓦中、从古屋中、从古树里、从古巷里,从古老的护城河里随处渗透出来,铺天盖地,四周弥漫。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活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化人和游客前来探寻拜访,争睹古城新貌。

龙川佗城,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亦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龙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规划,投入巨资,全力以赴加快佗城景区的升级改造工作,为实现旅游产业化、创建广东省旅游强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交融,人文景观与客家风情的糅合,龙川旅游业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采访中,该县旅游局副局长叶国强表示对龙川旅游业非常有信心,但同时,他也认为,旅游业要发展必须要有旅游大项目、精品项目来牵引,起龙头带动作用。

为更好地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龙川转变发展思路,以促进集聚、打造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全力做好招商选资,扎实推进旅游开发建设。重点抓好佗城历史文化景区、霍山旅游风景区的规划控制和升级改造,积极推动佗城景区、霍山旅游风景区等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工作。督促百越古城项目、佗城温泉国际度假区项目和九龙潭项目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推进鹿湖生态旅游区、鹿鸣谷、知青部落等在建项目的建设工作。

同时,龙川县还以中央苏区县为契机,在编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时突出红色旅游板块,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革命旧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积极创新红色旅游项目,将红色旅游与古邑文化游、自然风光游、休闲康体游、农业生态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开展红色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积极拓展红色旅游市场,推动龙川红色旅游健康较快发展。

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县旅游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入龙川游的游客也稳步增长,2013年全县共实现游客接待217.63万人次,同比增长18.8%;旅游总收入17.86亿元,同比增长17.6%。

上一篇:做智慧爱心型教师下一篇:情人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