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评价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精选8篇)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评价 篇1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童泽 王燕燕 王艳丽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习能力 评价体系 改革

论文摘 要:本文针对省级精品课程《PLC及其应用》的教学改革中,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评定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摸索,并利用2009级电机与电器专业课程为试点,形成了从一门课程到一个专业的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效果。在教学改革中,如用旧的评价来衡量新的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必定产生矛盾。只有发展与之配套的学习能力评价方法,使之成为教学改革的补充和扩展,才能有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要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研究,首先我们需要对学习能力进行分析。什么是学习能力呢?简单地说,学习能力就是怎样学习的能力,就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概括化了的经验。学习能力是人的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决定了人在进行学习活动时的成效,决定了学习活动的成功机率。

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学习能力是通过其职业能力来体现的。即通过职业学院的整体性教育,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工作方法能力、个人能力与社会能力。学习能力的评价应服务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其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在这四个方面建立量化的专业技能指标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因此对高职教育来说,随着项目教学改革的深入,原来的学科教育评价体系已不适应现有的教育,因此建立一套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迫在眉睫。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中,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量化,并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结合在实际的教学改革工作中总结的经验,运用最新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如何衡量所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关键是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国外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建立了一套职业教育的模式。如美国CBE模式,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TAFE模式,英国GNVQ模式。此外,像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职业教育都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德国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开发的课程在实施教学时采用“车间教学”的组织形式,旨在培养企业所关注的学生的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许多国家都在学习、借鉴并进行本土化应用。

针对学习能力的内涵,国外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当代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B.S.Bloom)提出“掌握学习”的模式。该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教学条件,一个人能学习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习[1]”。澳大利亚教育学家比格斯(J.B.Biggs)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元学习理论”[2]。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元学习能力主要包括:第一,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有效的选择能力;第三,独特的创造能力;

第四,自制能力;第五,合作学习能力。

在国内,许多机构、院校、学者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如姜大源教授主编的《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一书中指出职业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院校的学习完成一个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能力的过程,每一过程都应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马树超和郭扬在《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非凡成就和经验》一文中指出:质量保障和监控评价机制逐步建立,是对提高高职教育水平的有力促进。山西煤炭职院的马保仙在《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文中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陈利荣、黄道平、许宪国等对于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监控的方法以及职业素质教育的加强等进行了探讨。实践探索层面,如上海商业职院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总结报告中上提出了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能力培养目标应采取多层能力结构的观点。这些理论与探索对我们深入研究如何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提供了基础与参考价值。

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和实践都未能从根本上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中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对于如何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与标准。

2.研究意义及价值

2.1选题意义

①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推行高职高专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是在传统的教室里面进行的,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由传统教室转向教授与实训一体化的课堂,系统的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使高职院校能更全面的监控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

②有助于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将会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从注重内容教学转向注重过程的教学,使广大高职院校更有信心开展教学改革。

③有助于我国高职高专的横向交流。在建立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探索中,高职高专学校不但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也需要相互之间展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

2.2研究价值

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内涵研究为切入点,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为载体,结合相关教学理念,实施专业课程教学,并逐步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旨在为高职院校提高教学培养质量服务。本课题还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主要是该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效果提供标尺,通过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情况以此来衡量改革的可行性。

3.研究目标、内容和假设

3.1研究目标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在调查了解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模式构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

3.2研究内容

(1)通过企业调研补充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内涵。

(2)实施项目教学法完善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

(3)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方法。

3.3研究假设

本课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性

学生学习能力,在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职业能力来反映,如何提高职业能力是现在高职院校正在深入的教学改革,但没有相应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职业能力的提高无法量化,也不成体系。

(2)标准性

完善考核标准,实施科学化考核。建立起适应高职学生提高技能和职业素质需要的、满足职业资格考核教学评价体系

(3)发展性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是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的“灰领”,应针对行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要求,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考虑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趋势,制定职业能力标准相配套的考核大纲、题库及教材等,使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考核齐头并进,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核一体化。

4.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4.1研究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在电气工程系的电机与电器专业推广已有二年多,特别是在省级精品课程《PLC及其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按六步法来实施,同学们这样的学习能充分他们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效果良好。但我们的评价只是针对这某一个学习领域具体的评价。并不成体系。如何使一个专业的评价标准形成体系,服务于项目教学,促进和发展同学们的职业能力,以人为本,让他们在社会中有一技傍身,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

4.2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有关文件、文献、专著,寻求课题的理论依据。

(2)调查法:使用问卷调查、现场考察、个别访谈等方式,广泛调查省内外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现状,发现问题,寻找原因。

(3)行动研究法:以电机与电器专业课程教学为例,在课程考核中进行学习能力全面评价,并不断总结完善,提供一个较为成熟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案例。

(4)跟踪法:对毕业回访,根据他们在工作后的体会,让他们来对教学提出建议。特别是教学以及评价与现实企业的要求的差距,以便完善教学和评价体系。

4.3技术路线

以“一线双轨三段”为技术路线。即以构建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为主线,实行实践行为探讨和理论建设研究双轨并进的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实施,第一阶段,调查研究,进行理性的分析比较,构建框架;第二阶段,以2009级电机与电器专业课程为试点,将理论和框架用于实践;第三阶段,推广成果,归纳、总结、提炼。

4.4实施步骤

(1)起步阶段

成立课题组,收集国内外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查阅各种文献,整理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申报。

(2)构建体系和实施阶段

课题立项,召开开题报告会:课题组成员分工、确立课题研究内容,逐步构建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到电机与电器专业的教学中。

(3)验收成果阶段

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实施,对所建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做好课题结题鉴定的准备工作,完成研究报告。

5.结束语

在教学改革中,笔者通过建立与之配套的学习能力评价体系,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

(1)以职业技术学院电机与电器专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方法,填补这类研究领域的空缺,为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专业设置专业课程提供理论依据或借鉴、参考。

(2)提出根据专业方向的先进性和职业技术学院的行业特点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3)为构建在当前高职教育中比较完善的学习能力评价体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评价 篇2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是国家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在目前的就业推荐工作中没有形成一种综合的评价方案, 就业单位对于应聘学生的就业能力缺少全面了解, 只是通过简单的交谈、提问等方式确定学生的就业机会及岗位远远不够, 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在学生就业能力方面, 国内高校目前绝大多数是采用“综合测评法”。虽然“综合测评法”也从德智体几方面全面考察, 但是学生的管理技能、心理素质、创新与创业能力等内容, 在评价体系中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文章通过研究现有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评价模式和当前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各方面素质的需求, 将模糊评价方法引入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水平评定中, 该系统一方面可以为招聘单位提供聘用依据,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改进依据, 以便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和管理决策, 从而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1 模糊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是指通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被评事物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 (即确定隶属度) , 然后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对各指标进行综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可以确定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符合度。模糊综合评价可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分为一级综合评判和多级综合评判, 不同的评判级别对数据要求, 程序性处理也不同。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选择具有行业特色的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 设计调查问卷, 向近五年到该校招聘的1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发放, 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期望因素。有90多家单位邮寄回了填答好的调查问卷。回收的问卷中, 有国有或集体企业46家, 占46.5%;私营企业42家, 占42.4%;三资企业7家, 占7%其他类型的单位4家, 占4%。从问卷分布的情况来看, 与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基本相符, 可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评定的主要因素包括12个评价指标, 并分为三个层次[1,2]。

根据调查表统计数据, 利用平均数法确定层次权值以及二级指标中各个指标的权值。如表1所示。各指标的评价子集为﹛优u1, 良u2, 中u3, 差u4﹜。

一级指标权重为

二级指标权重为

1.2 模糊评价矩阵[3]

指标集中很难用具体数值作分级标准的依据, 对于这类用文字描述的指标, 运用Fuzzy隶属函数来确定其隶属度。如, 假设有n位评委对某学生的第j个 (j=1, 2, 3, …, 12) 就业能力指标评价, 其中mj1位评其为u1, mj2位评其为u2, mj3位评其为u3, mj4位评其为u4, 则该指标的第i个评价子集的的隶属度为

从而得到模糊评价矩阵

1.3 评价过程[4]

将模糊评价矩阵R根据指标的层次划分为相应的R1、R2、R3三个子矩阵

则对各个指标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可以得到

2 模糊综合评判实例

以对某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分析为例。由50位专家评委构成评价团队, 包括辅导员、授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班干、部分同学、团委老师等, 对该生的评价结果利用式1进行分析, 得到其各个指标的隶属度, 如表2所示。

则一级综合模糊评价为:

则二级评价结果为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认为该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评价为优。同理可对其他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评价。

3 结论

通过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达到客观有效地综合评价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该模糊评价系统的构建一方面为学校的学生培养工作以及企业对于就业生的选择提供依据, 同时也为学生对于就业单位的选择提供参考, 对于提高学生就业率及就业水平, 促进就业工作良性循环, 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具有很大的意义。

摘要:由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中没有形成一种综合的评价方案, 将模糊评价方法引入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水平评定中, 一方面为招聘单位提供聘用依据,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改进依据, 从而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就业能力,模糊评价

参考文献

[1]吕玉荣.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模糊评估模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7:250-251.

[2]黄海东.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模糊评价系统[J].辽宁学院学报, 2012, 19 (4) :295-299.

[3]张秀梅, 王涛.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 2007, 28 (2) :169-172.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评价 篇3

关键词:创新能力;高职教育;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056-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企业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这些企业迫切需要懂技术、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每年为企业提供大量技能型操作学生,这些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未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重新思考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部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领导和老师已经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培养手段和评价方法上还很不完善。

一、创新能力的定义

创新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人与人之间在这方面的差异性只表现在创新能力的强弱上,不能绝对地评判一个人有无创新能力。美国学者熊比特1912年在自己的论著中首先提出了创新能力一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泊恩和斯达儿克对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他们认为这种能力表现在采用实施新产品、新思想和新工艺的能力[1]。国内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创新能力由创新意识、思维和技能三个方面构成。有的学者认为创新能力是对已有知识的改组应用或者是创造性的发明。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创新能力由四部分知识模块够成(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知识、综合知识)。虽然不同的专家对创新能力的定义有所差别,但他们的定义基本都从不同的角度反应了创新能力的内涵。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

1.拥有创新的根本动机

学生的创新动机是学生创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过程,每个学生的创新动机是不一样的,这和学生的价值观、自身的素质水平、心理满足度息息相关。学生有了创新的动机,才会去从事各项具体的创新活动。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处于思想、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活跃,能够接受新观点、新思想,同时也能够对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们渴望成功,并获得他人的肯定,这就为学生的创新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

2.具備创新所需的基本专业知识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过程就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框架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内,对原有的知识、技术、思想等提出质疑,发现问题,找出创新点,从而使技术得到改进,思想得到升华。学生掌握的知识是创新活动的“原材料”,缺少了这些“原材料”,创新活动就无从谈起。高职院校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了大量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特别是大学的专业知识学习,为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进行创新奠定了基础。

3.具备创新所需的动手实践能力

只有创新的动机和想法,还不能算是完整的创新过程,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新想法付诸实践,创新才具有现实意义,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要把创新想法付诸实践,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校会安排各种实验、企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

自胡锦涛主席提出“创新驱动战略”以来,各个高职院校逐渐开始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对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学校开始为学生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使他们了解创新方面的基本知识。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老师也经常采用设问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科学的创新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创新活动过程顺利进行。

三、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

在构建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时,既要使最终的评价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也要使评价的过程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构建的评价体系可操作性不强或操作过程过于繁琐,那该评价体系只能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这就要求在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时,必须有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相关指标能够进行科学的量化或分级,以客观的评价数据来体现被评价对象的创新能力水平。

2.广泛性原则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广泛性原则体现在评价的覆盖面和内容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评价必须涉及到每一位学生,而不能仅仅局限在只评价一些学习成绩好、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上,而忽略了“差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范围只有覆盖了所有学生,才能够客观、准确地反应出整个学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状况。另一方面,对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内容必须具有广泛性。这些评价内容应该覆盖课内、课外以及学生自身。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原料”,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课堂外,学生的创新活动参与程度、比赛获奖、发明创造等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真实反映。同时,学生自身的创新品格等也应纳入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范畴。

3.科学性原则

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首先,评价内容的设计要科学。如纪延光老师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解为三项二级指标,十项三级指标,二十二项四级指标,共计四十二个基本要素[2]。其次,把各项指标得分进行综合计算的时候要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要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国内外很多学者、专家分别采用了各种数学方法分析学生创新能力水平,如:灰色关联分析法、层析分析法等。

四、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目前,社会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不高。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评价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创新能力究竟应该评价哪些指标,各项指标的评价数据如何获得,如何把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评价指标

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如何确定,确定的依据是什么,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结合前人研究的相关成果,在对常州市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师生问卷调查和座谈的基础上,我们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内容分解为4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知识结构 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拓展知识

创新理论知识

创新思维 理解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能力

知识综合能力

创新品质 创新欲望

团队协作

独立思考

批判性

面对困难的态度

探索精神

自信心

价值观

思想道德

创新实践 创新比赛

学科竞赛

专利和软著

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

发明制作

发表论文

社团活动

专业考證

社会实践

2.评价过程

整个评价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该方法由美国的萨帝教授在做电力分配课题时首先提出[3]。使用该方法对具体对象进行评价时,首先要将多因素复杂系统看成是一个整体,并把该系统分解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根据具体要求分解出具体指标,然后确定每个层次各项指标的权数,最后根据各项指标得分按事先设计好的公式计算出整个系统的综合得分,该分值反应了整个系统的优劣等级。层次分析法非常适合用在难以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分级、评分的场合。

(1)权数的确定。权数反应了某项指标在学生创新能力评定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因此,权数的确定至关重要。表1中各项指标的权数由专家、老师、学生代表、企业代表投票得到。

对于一级指标权数的确定,首先建立模糊分类集{很重要、介于很重要和重要之间、重要、介于重要和一般之间、一般}。由投票代表分别对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创新实践四项一级指标进行投票,确定各项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然后对投票结果进行量化(见表2)。

表2 一级指标量化表

等级 分值

很重要 5

介于很重要和重要之间 4

重要 3

介于重要和一般之间 2

一般 1

对一级指标的量化分值(W1i,i=0,1,2,3)进行归一化。

SUM = W10 +W11+ W12+ W13

w10 = W10/ SUM

w11= W11/ SUM

w12= W12/ SUM

w13= W13/ SUM

w1i(i=0,1,2,3)为一级指标权数。

采用一级指标权数确定类似的方法,确定各项二级指标的权数w2j(j=0…25)

(2)个体评价。对于每个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关键要确定每个学生二级指标的得分值,为此建立学生个体评分二级指标模糊分类集{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并对该分类集按照表3量化。

表3 个体评分量化表

等级 分值

很好 5

好 4

一般 3

差 2

很差 1

学校要设计评分表,对每个学生的二级指标按照表3进行打分(二级指标评分用Si、Sj、Sk和Sl表示)。所有二级指标的评分由老师、学生共同完成。然后按照下式计算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评价得分。

Z0=

Z1=

Z2=

Z3=

S=w10×Z0+w11×Z1+w12×Z2+w13×Z3

上式中的S为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最后得分,S值越高,代表被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越高。

五、总结

本文综合分析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特点以及评价原则,确定了26项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指标,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评价客观的特点,整个评价过程有效避免了个人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创新能力水平,明确将来努力的方向。学校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制定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艳坡.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0:2.

[2]纪延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现与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4,(26):66-67.

[3]邓雪,李家铭,曾浩健,等.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7):93-100.

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 篇4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领内涵和外延入手,初步确定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可作为评价内容,提出了从不同层次进行评价的方法,最后探讨了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对于教育改革、培养人才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创新素质的要求迅速反馈到教育界。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随着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调整,不仅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逐步深入,但除此之外,还必须有整套的评价体系作为保证。才能切实达到培养目标的落实。本文将对在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谈些粗浅的看法。

二、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相关理论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特征

1、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新变化

早期的创新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属于经济学范畴。广义的创新,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等,是指一种弃旧图新的精神和行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成了创新人才的两个基本要素。创新意识是指在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个体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主要包括创新的需求和动机,表现为强烈的创新意愿。创新意识支配着对创新的态度和行为,决定着创新的动力,是创新基本素质结构的核心。只有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才会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创新的愿望。创新能力是指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能力,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我们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包括敏锐的科学和工程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科学问题意识是对科学问题敢于质疑。工程问题意识即是对具体工程技术上的缺陷十分敏感,主动发现问题。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必备素质,没有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要创新是不可能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把“想到”变成现实。动手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科学和工程意识、设计试验制作能力和社会调研能力。因此普通工科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科研、技术开发能力,还要有将成果转化的基本能力。后者既包括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又包括经济、法律的知识运用能力。

2、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特征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学识不断发展的阶段,在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的作用下,他们的创新能力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主动性。表现为大学生主动地学习、参与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主体的积极作用。高等教育中既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更需要学生发挥能动性,主动参与,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深层次的参与中,通过自主的“做”与“悟”,培养创新能力,发挥个性优势。

(2)实践性。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个人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培养的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结果,都离不开实践。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必须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

(3)协作性。创新能力的协作性表现为由若干人或若干单位共同配合完成某一任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只是跟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就影

响着他们创新潜能的发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基于协作精神的树立,这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特征。

(4)发展性。创新能力的发展性表现在,创新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潜在的综合能力,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其创新能力必然随着个体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进步以及更多深层次的实践活动而不断提升。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能和创新环境。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只有保证要素中每一个的质量才能确保整体创新

1、创新学习能力

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并结合当前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和前提,离开了这个动力基础,人的创新活动就无法开展,创新能力也就无法形成,它是评价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指标。良好的创新个性品质,是形成和发挥创新学习能力的动力和底蕴。个性是滋生创造力的前提,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意 识,没有创新意识,就不会产生创新动机和树立创新目标,就绝不会产生创新成果。创新学习能力是创新活动者个性品质、能力素质的总和,良好的创新学习能力应该是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善于捕捉新信息、主动更新知识和标新立异等。创造性个性品质是创新者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主要表现为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好奇性、坚忍不拔的毅力、科学理性的独立精神以及热情洋溢的合作精神。

2、创新知识基础

创新离不开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离开了它,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创新并不是从无到有全新的东西,而是在对前人的经验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基础上提出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从而取得新的突破,产生新的成果。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空间。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也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学生占有的知识量越大,积累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思路就越开阔,就越能激发其创新思维,释放创新潜能。理想的知识结构,必须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突破原有知识结构的局限,除了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广博性之外,还必须使学科专业知识、广泛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创新基础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一定程度并互相补充,互为所用。

3、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而获得独创成果的思维过程,是创新能力的灵魂和核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处于核心地位。大学生的观察、发现、联想、想象需要创新思维的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目标的确立需要经过创新思维的审视;大学生的创新活动需要创新思维进行全程判断、分析和验证。由此可见,创新是在创新思维的主导下进行的,在整个创新过程中是以创新思维为灵魂的。创新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能动的思维发展过程,求新的、无序的、立体的思维方式,是发挥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以超越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全新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创新思维具有如下特征:

(1)独创性

创新思维是一种积极的创新思索过程。思维主体不受传统思想、观念、习惯的束缚,能够独立进行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发现新问题、开辟新思路、建立新理论、提出新设计等等,具有首创性、开拓性。

(2)灵活性

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的思维发展过程。思维主体能够迅速地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个意境进入另一个意境,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自觉地调整思考的角度,自动改善思考的方法,思维非常灵活。

(3)多向性

多向性是思维主体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多方位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勇于跨越障碍,灵感活跃,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努力寻求多角度、多方位开拓新的领域,思路开阔,具有多向性。

4、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它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同样也居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尤其在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更要加强以实验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5、创新环境

新思想的孕育和成长,有赖于宽松、有利的环境;学者的创新精神、创造性的产生离不开自由环境的滋养。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潜在创新能力形成及充分发挥的客观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在基础。没有这些环境就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美国心理学家索里特尔福德认为,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营造一个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在这里,我们仅从学校创新环境方面来研究。

(1)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一所大学经过多年来的积累传承下来的学术传统和办学理念,世界一流性大学都非常重视培养自己的学术传统和精神,并以此熏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剑桥大学长期来注重学识渊博与学术自由、重视知识的内在价值,强调发挥个人才智和潜力的传统,深深影响着历代剑桥学子,使他们不仅学术功底深厚,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也出类拔萃,诞生了一大批科学巨匠和杰出人士,成为诺贝尔奖得主诞生最多的世界名校。

(2)教学环境的营造

课堂教学是启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和重要场所,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能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创新型的教师通过创新性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的方法训练引入教学当中,引导和激励学生发展创新潜能。在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方面,一直以来都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仅以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考试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机,制约创新潜能的发挥。通过建立一种真正开放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3)科研环境的营造.

科研环境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又一重要的团体环境,组织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兴趣小组,也可以是科研协会,还可以是课题组,等等。通过群体的讨论,互相启发,产生“碰撞的火花",从而促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产生;通过互相协助,共同完成课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和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标准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包括创新知识体系、创新能力结构和创造性人格。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所谓创新的知识体系,不在于拥有的知识信息量,而在于有一个基础雄厚布局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打破原来的专业狭窄、文理分家的不合理性,塑新型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结构是指。人在观察、思考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本领。”具体由创造性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组成。创造性人格是在社会实践中长期形成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态度倾向,创造性人格为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认为,在当今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增加创新能力的评价,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的进一步补充,也是新时代的需要。

以我们来看创新能力的结构(评价)应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科研能力、发明能力和成果转化市场的能力。科研能力可用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水平、大学生发表论文数来进行量化。能力的评价可用申请专利件数、各种创造发明竞赛获奖等级和次数作为标准。成果转化市场的能力评价比较复杂,既包括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又包括经济、法律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从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综合性评价指标,比仅仅看重分数,能够更全面地评价人才。未来社会需要复合性人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掌握综合评价指标时,不能机械地要求学生处处都好。还应该设定一些专项评价标准.给那些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以肯定。如在国际上获取某项奖的学生,可以加大评价分数的加权。或可以免修某门 课程等。只有正确评定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充分挖掘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进取精神,才能真正造成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生动局面。评价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既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也可以从不同的水平进行。制定全面、客观的.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评价体系。

1.评价现实创造力

现实的创造力是指凝结在创造性产品中的创造力。那些仅仅停留在主体思维中的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的半产品,并不具有现实性,只是类创造力。现实的创造力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产品的创造性水平直接或间接地衡量。我们常用获专利的件数、大学生。”挑战者杯”创造发明竞赛的成果衡量一个人的工艺设计等。也可用引文分析间接地衡量一个人的创造性,即采用论文被引用次数和更科学的指数计算办法来评价作者的创造力。评价现实创造力,最容易把握,但缺陷是对创造性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养不利。如果都要在取得创造性成果之后。才能确定一个人的创造力.那么。一切有关人类智慧的研究都没有了意义。

2.评价潜在的创造力

潜在创造力即根据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物质。如动机、认知风格所具有的创造性倾向,以及技能水平而预测出来的创造力。正处在求学阶段的大学生,还未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的创造性产品还相当稚嫩,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并不能提供被社会所承认的创造性产品。因此,对大学生的创造力的评价来说,还应强调潜在创造力的问题.避免只看现实创造力.而看不到一个人的潜在创造力,忽视开发训练的实际意义的倾向。

3.评价前创造力

前创造力是指“以创造为目标,表现出某种大胆但不成熟的创造,或是处在准备阶段的创造力。也可称其为创造力的雏形或前创造力。”例如,处在学习和模拟创造水平上的大学生的作业和作品。许多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或局限于技能,或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其创造性进行评价。甚至还因学生前创造力的幼稚性,而冠以“怪”、“荒诞”直接挫伤

了学生的创造性。

具有潜在创造力者,容易产生前创造力。也可说创造力是他们的自然流露,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专门技能和知识,潜在创造力水平高的人最有希望做出现实的创造。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在创造力开发训练模式制定上,可遵循从潜在的创造力水平入手。经过发展前创造力,而转化为现实创造力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由于潜在创造力或前创造力并没有已经成功的创造产品作为客观标志,便必定存在着被扼杀的可能,因而注意及早发现和培养就是必要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则尤其如此。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意义

1.有利于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传统教育以分数为核心评价体系,看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人们认可的是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尽管也有。“三好学生”的评选,但实际上,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以学习成绩人微言轻推荐学生和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指标。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现在,这一局面之所改变,主要是一些新型企业用人观念有所不同才产生了影响,但高校内部的评价并没有大的变化,因此,培养的学生总是摆脱不了学习知识型的窠臼模式。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始终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的最根本的任务是教会学生会生存。能在社会上。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其次,要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至于掌握必要知识和技能只排在第三位。对于高校教育改革来说,发表再多的议论、空喊太多的口号没有用,关键是个性现有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来说.评价体系意味着他以什么标准来培养人才,对学生来说.一切反馈都在告诉他们.学校鼓励是什么,提倡的又是什么。分数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分数不能成为一节。把大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中,体现了教育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2.有利于较早地在年轻人中发现富于创造性的人才苗子

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传统智商概念的影响,一些具有创造潜能的人才,或因为考试成绩、或因为较强的个性,往往受到埋没、甚至扼杀。如果能通过全面的评价,给他们的创造才能以肯定,就会减少或制止出现这种现象。另外,有些富于创造性的人才由于没能从事适宜发挥其才能的工作而被浪费,实施创造力测评,也有助于使这些人才的创造潜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一般来说,在科技方面显示出创造潜力的个体,从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热爱自然、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制作、向往科学以及倾向自由思考等行为特点。其中有的人.尽管非常喜欢学习,善于思考,但却不喜欢学校,尤其厌恶考试。对此,爱因斯坦就曾说到过他在苏黎世阿劳中学深切感受到的“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对他的好处,而不是仰赖训练和考试。

所以,在一些具有较高科技创造潜力的学生中.有的学习成绩并不一定很好。如果仅以考试分数衡量.就有可能扼杀其潜在创造力。反之,由此有可能为他们打开一条成功之路。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唐世明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但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创造志向高,曾在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奖。毕业前,因参与一科研项目没时间准备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凭其学习成绩不够免试条件。幸运的是,他得到了李心灿教授的力荐和学校破例批准免试录取。读研究生三个月后。他和导师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三级倒立摆控制系统”取得成功,后获得部级科技进一步一等奖。此外,他还曾以与同学共同研制的作品。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并荣获“最佳创意奖”。重庆大学机械学院在第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得奖的两面三刀名本科生都不是优秀生,其中一位获得多项专利的学生.因时间精力用于创新活动过多,好几门课程补考,面临没有得到学士学位。如何看待他们,帮助他们脱颖而出,值得认真思考与研究。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对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件好事.也对其他同学具有意义。大学必须为断修订对学生评价标准,以符合现代要求,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核心。因此,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意义重大,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 陈国华,刘贵仲,陈旭,刘心宇.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28卷第2期2008年4月

[2] 王延臣,张楠,杨振权.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和意义[J].教育经济研究

[3] 周昌荣 陈国华 刘心宇 江民红 唐艳平梁炳辉.对构建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8年2月第1期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篇5

电商101班唐润娣1004020106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社会的外在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社会普遍关注并日益重视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当中的一部分,也不能独身置外,所以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我深感未来的就业压力,但这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觉得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四个角色的共同参与,才能有望更好的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第一,作为国家,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其中包括:

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方就业;

2.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兵役;

3.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4.积极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5.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作为执政机关的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建全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实施职业训练,使其掌握职业搜索的能力,获得对职业领域的适当了解,提升就业与发张所需的相关能力。其次,政府要建立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职业标准体系,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再次,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采用财政政策激励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立,以扩大高校在就业能力方面的可利用资源。在社会上起良好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企业作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角。积极参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也是应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也可以为自身招纳人才提供有意的借鉴。如企业可以在毕业生大三的时候就提供就业岗位让学生在进行实操中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的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积极参与高校的专业设计和课程设计。并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保持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需求衔接,提升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效益的人才。第三,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基地,更是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时该做到以下几点:

1.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灵活务实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为依据,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纠正只注重现有师资,忽视市场需要的倾向。同时,要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

率的专业应中断或停止安排招生计划,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应予调整。要把重点放在专业建设上,转变过去那种把专业理解为固定化课程、规格统一、批量培养的观念,强化其作为课程组合或课程模块的概念,更多地体现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适性、灵活性、务实性等特点。

2.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倡导“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进弹性学制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和方式,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对口培养,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要根据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适时修改教学计划,恰当安排教学、实习实训等活动,促进学校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形成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此外,学校还应根据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以实际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标准,积极推行弹性学制,实行多种学制并举的教学管理制度。

3.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点改革教学。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强调以能力为本,以应用为目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通。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意及时跟踪先进技术的发展,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相关内容。

4.大力推行高职高专毕业生“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就业所需要的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要在学生毕业前采取紧急措施及时调整、补充相关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应急准备,促进学生就业。要培养学生的广适性能力,积极尝试开设“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或系列实用课程、考证课程等方式,鼓励学生选择相关职业领域或职业资格证书等课程组合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要主动与劳动、人事部门联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高校也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根本上坚定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引导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增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倡导诚实守信。要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为他们的素质拓展提供服务,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学生个人气质、能力、品格等各种要素的训练,提高人文素养。

2.加强就业心理素质教育。高职高专学生的求职心态正确与否决定着他们的就业机遇,就业心理素质对学生能否被录用和录用后的工作成败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依赖、焦虑、自卑、自傲和攀比等心理问题,学校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自信、耐挫等心理素质,将就业

指导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相互融合,为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打下基础。为此,首先要加强全程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为高职生求职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准备。要尽早地、系统地进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尽早树立良好就业心态、完美就业心理素质。及时辅导毕业生应聘、面试的心理技巧,提高其应聘和面试的成功率。其次要以人才质量作为提高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根本。实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人本化,帮助其正确进行自我认识与评价(对所在学校、所学专业和自我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正确定位,进行自我设计,增加从容就业、竞争成功的机率,形成稳定良好的就业心理。

3.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社团是带动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它在配合学校实施能力本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营造职业氛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要体现团组织在帮助大学生成才工作中的综合效益和完整价值,以培养优秀大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从而带动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大学生群体茁壮成长。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要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为重点,深化学生课外活动,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发展,引导学生面向社会需要,完善知识、技能结构。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面向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克服困难、公关技巧等能力,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第四,作为置身求职者的高职院校学生。应该积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以下几点我觉得是很必要的。

1.学生要转变观念,适应社会。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己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学生应尽快适应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接受“自主择业”的挑战。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学习,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增强求职的竞争能力和实际效果。

2.学生应面对现实,准确定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同普通老百姓找工作一样,不存在照顾、包统的问题。因此,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准确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正确对待高职高专学生就是要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客观现实,根据所处的择业环境,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进行切合实际的选择,从一些基础的工作做起,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特别是要把眼光放到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乡镇企业、社区。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它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市场。

3.学生要勇于竞争,自主择业。学生要懂得,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唯有通过双方的选择,优胜劣汰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养成风险、自信、自主、进取的良好意识,消除惰性心理和自我封闭、害怕风险等不良心态,克服依赖心理,掌握择业主动权,敢于和善于推销自己。

4.学生调整心态,正视挫折。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的关键阶段,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竞争中,遇到干扰和障碍,碰到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及容易产生急躁心理和心态失衡。因此,在平时我们就应该养成良好的求职心态,确立“是金子总会闪光”的观念,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

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篇6

教育的第五种存在形态是评价(肖川语)。评价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分,也有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之别。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带有一定的导向、激励、调节、检查、甄别、筛选等功能。日本《现代教育学基础》一书的作者认为:“教育评价,就是系统地有步骤地从数量上测量或从性质上描述儿童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据此判定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由此可见,评价会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但评价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新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教育评价科学化。

一、确立科学的评价策略 1.评价目的的激励性

传统的评价观只着眼于人才的选拔与淘汰。“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强调了一种选拔功能,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淘汰的学生。”(布鲁姆B·S·Bloom,1981)。这样,评价就演变成了选拔学生的工具,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选拔和淘汰。这种评价只重视少数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对于在教育体系不同阶段所淘汰的90%的学生兴趣卑微”(布鲁姆(B·S·Bloom,1981)。这些被淘汰的学生带着种种遗憾和失败的心理体验走向了社会,他们很少能体会到成功的甘甜,对自己和未来缺乏充分的信心,因而他们不可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和生活,这样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现代教育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能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生活的那些特性。”(布鲁姆,1981年),评价的目的就演变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地发展。实际上,这里有三层含义:

第一,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学生个体而言,他均存在着创造的潜能,正确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把这种潜能运用到创造性活动中去,创造出有个人价值的创造性产品,从而使创造能力由隐性转化为显性;学生时代的创造将对他一生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一个由充满创造力个体所组成的社会无疑将具有更强大的创造力,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第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要发展,不要偏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仅有“智”是远远不够的,仅有“智”里面单纯的对知识的记忆、背诵、训练与复现更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有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素质结构。这种素质结构有利于学生长远创新能力的形成。而正确的评价对这种理想素质结构的形成不仅会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更会有强大的导向作用。

第三,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所谓和谐发展,实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样样都好,每个学生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生长条件均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存在两个所有特点都一致的学生个体,我们不仅要承认这种差异,而且还应欢迎这种差异,因为这正是社会丰富多彩的表现(爱因斯坦语)。正确的评价应让每个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大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二是学生自身发展与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真正“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一个和谐发展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不一定十分优秀,但他自己总有某些值得他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特质,这些特质最终将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基础,并在他热爱的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创造。

2、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是全面教育质量观决定的,要改变受片面教育质量观影响及短期利益驱动而产生的只重视学生学习的评价,忽略德、体、美、劳等方面评价,在学习水平评价中只重视考试分数,而忽略全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评价的局面。评价内容的系统性是建立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基础之上的。没有全面性就谈不上系统性,但全面性不等同于系统性。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完善、协调的素质结构,这不仅使他们学生时代的创造活动成为可能,更为他将来走向社会,进行更高水平的创造活动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随着评价内容的丰富,评价方式也越来越多,从而改变了评价内容单

一、评价方式雷同的局面。这样,评价就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为学生提供进一步优化自己行为的信息,使学生乐于接受评价,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获得多方面的进步,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创新。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形成特长。实际上,传统观念中学业成绩失败的学生只是用笔答的形式考察知识记忆这种考试方式的失败者,他们的听说能力、动手能力可能比笔试成绩高的学生还要强。所以,这种全面系统的评价内容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多次展示个人的机会,使学生在不同方面实现个人的价值,获得成功,从而使学生既发挥了他的优势和长处,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的不足。一个学生不可能样样都强,但也很少有人样样都弱,关键是要形成一种最佳的结构组合,使之在将来成为各种类型的创造性人才。3.评价标准的科学化

教育评价按照评价标准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很显然,评价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首先,应大力倡导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将评价对象——学生自身为参照点的一种评价类型。它是将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一位过去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最近有了一些进步,我们就可以以他过去的表现为评价标准,对他现在的表现进行评价,这个评价结果是跟他自己比较得来的;另一种情况是把被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一方面,它是以个体内差异为基础的,评价时充分考虑了评价者的个性差异,因而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这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求知欲、好奇心及成功感的形成。另一方面,在评价过程中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自豪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想像力,有利于形成学生见机行事的心态,从而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造活动中去。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要求被评价者要有全新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价值观。于永正老师在给他所教学生的习字判分时,仔细到每个字的每一笔,尽量给每个学生多一些红圈圈,以激发学生兴趣,结果他所教学生写字水平明显比以前提高。

其次,灵活地运用绝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指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以某预定目标为客观参照点(客观标准),在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到达程度,故又称作到达度评价或客观标准评价。

绝对评价的标准比较客观,如果评价是准确的,那么评价之后,每个学生可以明确与客观标准的差距,若这个差距值不大,会激励他们积极上进,评价法最大的问题是客观标准很难做到真正客观。再次,慎重应用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指在某一集合中(如班集、学校、地区等),以这个集合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各个平均对象与评价进行比较,评价每一个学生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因而又称作相互参照评价。

相对评价具有适应性强、应用面广大亨优点,但也有。一方面,它只表示学生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无法真正表示其实际水平;另一方面,它以正态理论为基础,评价结果必然要有尖子生和后进生,易造成学生间激烈的竞争,对后进生的发展更为不利。

相对评价促进了少数成绩好学生的提高,但也使他们承受着过重的心理压力,总有一种想赢怕输的思想,他们的长远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评价造成了大批的失败者,因为每次考试,即便某位同学考了95分,与客观标准的要求相当小,但他可能是最后一名。这“倒数第一”对学生心态的影响是巨大的,并可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会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中小学阶段,相对评价法要谨慎使用。

二、设计科学的评价标准

(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标准。

1.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当体现为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得到充分的学习;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根据学生关于学习要求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是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实质问题。

2.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项指标,新课标中设计了两方面的评价标准。一是,教师教学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这一标准的评价,通过学生学习要求的反馈系统(中小学教育评价系统的一个部分)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随时把自己学习的要求,通过反馈系统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要求的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根据教师调整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程度,在反馈系统中生成教师调整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程度的曲线,以此为据,对教师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程度作出评价。二是,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指在一节课当中,有多少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是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水平和难度。这项评价标准通过评价者,在课堂上观察教师的教学活动搜集评价信息,根据评价信息反映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对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作出评价。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评价标准设计。

1.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和启发学生创造思维,日积月累逐步实现的一个过程。

2.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的语言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抓住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更具有重大意义。

3.根据我们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分析,我们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有四项即:(1)问题设计的新颖性;(2)语言具有启发性;(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4)引发学生创造思维。

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评价办法,是由评价者(学科专家)在听课过程中,通过观察教师教学活动搜集评价信息,并用评价标准进行衡量教师的教学活动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根据教师教学活动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对教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教师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作出评价。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的设计。

1.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同学科有其不同特点和方式。但不管什么学科都可以通过教师讲课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让学生指导怎样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为学生参与改造自然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实践提供思路;二是讲课联系学生实际,这样可以引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作起,参与生活和社会实践;三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了这些,就会逐步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起来,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培养实践能力的要求。

2.为此,新课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四项评价标准,它们是:(1)讲课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2)讲课联系学生实际;

(3)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广度;(4)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度。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办法通过评价者(学科专家)在听课过程中观察教师教学活动搜集评价信息,用评价标准衡量教师教学活动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根据教师教学活动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作出评价。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评价 篇7

关键词:高职建筑类,综合职业能力,评价

对于高职学校来说, 学生的培养方向不同于普通高校, 因为高职院校直接面临的是毕业就业, 所以应当从专业知识, 实践操作, 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主要指的是学校教师所传授的, 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指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动手动脑以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能力指的是在走向社会后, 学生面对社会上不同情况, 所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方面能力对于建筑类学生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

一、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能力考评的盲点

(一) 在我国高职教育中, 目前还是对学生的能力考评存有传统观念, 认为学生学会了专业知识就可以解决工作上的问题, 所以没有建设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也没有对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行考评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高职教育改革, 我国对于高职教育的要求, 现如今也开始强调能力的重要性, 要求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以应用能力为主导, 让学生学以致用, 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 紧贴专业。这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理念, 已经初步形成, 也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改革, 从以前的专业知识灌输到应用能力培养。针对这种改革方向, 教师在备课时, 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学生培养方法的规划、理论课和实操课的控制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变。虽说已经有部分院校开始改革, 但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观察, 仍旧有大部分院校继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 只是口头答应改革, 没有付诸行动。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考评时, 依旧只考验理论知识, 这种“阳奉阴违”的举措不仅不合适也不合理。所以就造成了社会对于建筑类人才的需求量一直很大, 但是建筑类学生找工作却并不容易的现象。

对于那些已经开始改革的高职院校来说, 因为处于初步阶段, 所以很多设施设备都不完善, 没办法顺利开展实操训练, 这就造成了改革成效不明显的现象。所以既要大面积转变人们的观念, 又要加强对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改革创新的建设进度, 为实操能力训练提供教学设备。

(二) 缺乏“双师”教授

高职教学要改革创新, 不仅需要改变人们的观念, 加快对实操场地的建设, 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素质训练。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 许多高职教师表示, 自己从业多年, 一直都是传授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 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过实操训练, 有些年轻教师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更没办法来教导学生。

所以高职教学模式想要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还需要对教师进行素质培训,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 学生的综合素质才可能被提高。在笔者看来, 高职院校暂时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 在学校教师上完理论知识课之后, 安排与建筑类专业相关的企业高管来教授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 自己碰上此类问题时又该如何解决。之所以推荐校企合作的方法, 主要是因为教师培训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成的, 教师在教学模式改革的环境中, 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所以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填补上培训教师给学生带来的空缺。在教师培训工作结束之后, 教师具备了“双师”的综合素质之后, 就可以把实操课堂也交给教师, 因为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毕竟多一些, 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纠正。

(三) 投入成本较高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因为不属于国家规定的一类二类院校, 所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享受到国家给予的补助, 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在设施设备上的构建工作。随机走访了十个高职院校, 有七成的高职院校都知道本校设施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但是因为经费的问题, 没办法解决“硬件”问题。在仔细观察高职院校专业之后, 笔者发现, 高职院校的专业相比起普通院校来说, 具备更强的实践性, 可以说, 实践操作环节是高职院校教学的主要也是重点内容。并且培养教师所需的费用也是庞大的开支, 有部分院校想走校外聘请教师的路线, 笔者认为外聘的教师不仅责任心没有本校教师强, 聘请的经费也不便宜, 更会加重学校经费的压力, 不适合长远发展。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关于我国教育部颁布的16号文件的精神指导, 高职院校必须要以培养综合性社会性人才为教学目的, 建立起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教学体系, 从专业知识、实践操作和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

(一) 构建恰当的能力目标体系

在笔者看来, 能力目标可以算作是能力评价体系的首要环节, 并且在文件中明显指出, 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开发实操性课程。并且还要大范围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 严格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对于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来开展培训工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也需要严格遵照文件的指示, 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 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为目标, 从专业知识, 实践操作, 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来备课。

(二) 构建合适的能力评价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教学来说, 也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所以笔者认为能力评价标准在能力评价体系中仅此于能力目标体系, 这一环节主要是全方位考核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所以这种评价标准需要是多元化的, 禁止使用单一的考核模式,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 有利于日后走向社会。所以, 在日常能力评价体系中, 应该注重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的评价, 同时, 还应该注重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提升人才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实力, 以最完美的实现评价体系实行的最终目标。

(三)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在能力评价体系中第三个环节是评价主体, 这将是对第二点能力评价标准的补充, 因为能力评价是一环扣一环的, 是一个具有逻辑联系, 十分复杂的工作, 明确了评价标准之后还需要明确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简而言之是一种评价标准和能力目标为基础的, 使用了一些专业的考核手段, 针对被考核人的组织或者个人。一般情况下, 对于建筑类专业来说, 评价标准和能力目标都是多样性的, 通常包括了:企业技能评价师、职业技术鉴定师、系部专任教师。

(四) 综合成绩考核

这是能力评价体系中最后一个环节, 其实也是最简单的一个环节, 它主要是根据本专业对不同方面能力的需求程度来规划每个方面能力占据综合能力评定的百分比, 然后将各个部分的评分算出相加, 就是该学生的综合成绩。可以说这个环节也是能力评价体系中最简单的一个环节, 但是却也容不得一点马虎。一个数据错了, 全盘皆输。

结束语

现阶段, 我国对于建筑类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教学模式改革刻不容缓。笔者结合了自身的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 基于“高职建筑学科”的内容特点, 详细论述高职建筑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 希望对相关院校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婉.论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 (4) :90-91.

[2]邱耀.建筑工程类高职院校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发与优化——基于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的实践[J].职教论坛, 2012, (36) :80-81, 87.

[3]郭艳平, 沈智勇, 区雪连等.高职教学中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探索[J].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4, (3) :9-9.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评价 篇8

关键词: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学生能力;评价指标

现阶段,高职学生能力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参与评价的人员单一化、忽视高职重实践的特色、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够全面等,严重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较高,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不高。因此,对高职学生能力的评价,应从职业素质出发,完成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如参与评价人员的多元化标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评价标准等,这样才能确保全面评价高职学生,不仅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益,更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学生能力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参与评价的人员单一化。对高职学生能力评价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展开全面的评价,而这就需要分配好评价人员。但是,当今高职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人员主要以授课教师为主,评价人员单一化,仅能从授课教师的角度看学生,完全忽略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班级同学以及用人单位等对学生的看法,评价不够全面,对学生的成长也极为不利。

2.忽视高职重实践的特色。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对学生的实践以及技能进行评价,相比一些普通院校,比较重视实践和技能的学习。但是,就当今高职学生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来看,对高职学生能力的评价大多都与普通院校评价体系雷同,甚至更多的是借鉴普通院校的评价体系,忽视了高职院校重实践、重技能的评价特色,也使得学生不能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实现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3.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健全。对高职学生能力的评价,就是要对学生展开综合性评价,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地方,更有效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如今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还不够健全,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判定式的评价方式,过于重视学生最终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职业素质发展、职业能力的提高。单从这个评价体系来看就可以发现,评价体系重结果轻过程,这往往是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这种评价方式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学生能力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偏差,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4.评价指标体系片面化。要让高职学生有更好的发展,需要积极做好相应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自己制订相应的发展目标。但是,现阶段高职学生能力评价过程中存在评价不够全面的现象,不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作出相应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甚至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例如: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排名的评价,而且班级的奖励也是从排名上截取前几名,这样就会造成前几名学生一直受到奖励,而后面的学生在心理上则会受到极大的打击,甚至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二、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参与评价人员的多元化。传统对高职学生能力评价的人员过于单一化,仅是通过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评价,评价角度过于单一,不能让学生全面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而且从某个方面来讲也会影响到学生自身发展。而职业素质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标准是要确保评价人员的多元化,不仅需要授课教师对高职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还会邀请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以及院校其他教师和班级学生参与评价,对学生的能力实施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自身能力和职业素质。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评价,对学生未来发展帮助极大,甚至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就业,这也是职业素质导向下对高职学生能力评价较为重视的一面。

2.重视学生的实践评价。传统高职学生能力评价,过多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技能的评价,甚至会造成学生的极端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在职业素质导向,不仅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总结,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实践过程以及能力的评价,让高职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以及技能对学业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当然,这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内涵,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评价,对学生未来发展也会带来极大的帮助。也就是说,在职业素质向导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出高职院校重实践和技能的特色。

3.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传统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很多评价环节出现漏洞,如过多重视学生的最终成绩,忽视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甚至会让学生为了应付评价而走极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在职业素质向导下,对高职学生能力进行评价,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高职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生最终成绩的评价和总结,同时,也应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展开全方面的评价,充分发挥出评价的作用,避免学生为了应付评价而走极端的现象,这样对学生踏入社会就业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投机取巧必然不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策略,这也是要求学生重视自身能力、技能、知识的协调发展,抛弃成绩大于一切的观念。对学生展开真实性评价,也让学生主动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技能知识水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做好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评价。在对高职学生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会存在相应的奖励措施,其中包括精神鼓励以及物质奖励。传统对高职学生能力评价主要从学生排名上进行评价,而得到鼓励和奖励的往往都是班级排名靠前的几名学生。长期如此会造成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让学生的心境发生变化,产生与世无争、过于骄傲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对职业素质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来说,要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化进行评价,这对任何一名学生的发展都是较为公平的,对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作用。当然,在这种评价标准下,更注重学生的实踐以及操作能力,成绩排名也仅是一个名次,不能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对高职学生能力评价的过程中,要同时伴有对学生的鼓励,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热情有着极大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相比普通院校来说,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技能操作,因此,对高职学生能力的评价也应重视这方面。而本文分析发现,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还存在对学生的评价化单一性和不科学问题,不仅对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对高职学生的发展也将造成直接的影响。同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以及对高职学生能力发展的认识,主要从职业素质导向下对高职学生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高职学生以及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齐天真,孙蕊.高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4(8).

[2]陈思羽.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模式改革[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3]毕好昌.基于DFDT人才系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4]刘斌,栗泽武.中高职业教育衔接视角下“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老区建设,2014(2).

[5]曹春晓,龚在礼.职业素质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

[6]鲜敏,郑翔,黄景广.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下一篇: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