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2篇)

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学习网络研修心得体会 2 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通过参加本次教师网络继续教育培训,自主参与其中,使我在思想上、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观看了课堂教学视频,在这段时间里从这个平台我学到了不少先进经验和有价值的知

识。在网络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个人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通过观看视频课程、倾听专家教师点评,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思路开阔了很多,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可谓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现将我的培训收获和体会如下:

一、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

通过学习,我觉得教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成功的爱,因为 “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是一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但为什么有时我们的工作结果却常常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没有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了解是爱的根基 教师的爱不应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该建立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当我们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要尽快着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熟记于心,这将为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创造前提,为我们选准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创造条件。、尊重是爱的前提

我们要想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就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因为尊重是相互的。不要认为我们施教于他们,便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并觉得他们理所当然就要听我们的。要清醒地意识到:在人格上,我们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他们同我们一样渴望得到尊重与呵护。我们应该在学生的 ` 心灵上从小为他们拨撒下理解、尊重与信任的种子。、尊重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与潜能 爱护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鼓励、赞扬与热情的期待是一串金钥匙,教师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其实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在学生遇 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成功或获取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热情的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二、要树立现代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促进者,也就是说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宽容、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情境和条件,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学过程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与学生共同学习,实现教学相长。、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 要求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去观察、了解和解决。教师要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要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把自己由 “ 教书匠 ” 变成 “ 教育家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最终实现自我完善。、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 关系;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 力,开发具有本土化、乡土化、样本化的课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要使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使教材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知识的框架,掌握知识的结构,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

三、加强了同事之间的交流。

每个模块都设置了讨论版块,向我们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平时我们工作都非常的紧张,同事之间没有多少时间进行交

流,这次培训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在这个版块,你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供大家交流。你可以浏览小组其他成员的帖子,学习他们好的地方,取长补短。另外,你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老师和同时请教。这次学习加强了同事之间的交流,增强了我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网络培训学习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这次学习没有教师的当面讲授,是学员自己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这就给自学提供了空间。

我每次都利用闲暇时间到机房进行学习,阅读每个模块给出的理论知识,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发帖和做作业,力求比较好的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次学习,极大的提高了我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我在今后工作中进行继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网络培训学习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质量。

这次网络学习,比较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不仅对学员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另外也注重对学员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这对我在教学评价方面提供了帮助,我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作业成绩方面评价的教学理念,加入了对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与课堂表现方面的评价,它打破了传统考试和测验的 “ 唯分数论 ”,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学习氛围较为浓

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通过这次教师网络培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越是这样就越有一种急迫感,一种压力,驱使自己更加自觉地学习。

学习网络研修心得体会 3 参加了这次网络研修学习。我认为网络研修的平台给我们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一起学习的机会,我们相互学习、分享作业,共同研讨,共同进步,提高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在此期间,我觉得学到的东西很多,如 : 专业的信息技术讲解,教师们课堂优秀的教学实践应用等,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同 时,我感受自己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自己离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条件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素养,与时俱进,不断进取。要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我非常感谢网络研修的平台,特别感谢引领我们学习专家团队。

虽然我工作很忙,但每天我都抽时间观看视频,观看专家对有关教学专题的讲座,并观看优秀教师做课,评课等,如:我们观

看如何利用电子白板实现互动式教学,如何设计,并录制一节微课,指导老师根据相关的内容给我们布置作业,评价等。因

此,我有机会在网上读到教师们们所写的文章,我懂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课堂,反思自己,反思学生,反思教法、学法。

通过研讨,同行们都纷纷畅所欲言,如:对一堂课的导入、如何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如和上好阅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如何提高学困生,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等。对以上的问题,同行们各有各的教法,各有各的做法。我每天阅读了数十上百条评论,分享同行们的作业。这让我更新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

法。

通过培训,提高了我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能力。原来,我对于计算机方面的操作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层面上,例如在文档中完成一些文稿的撰写。通过经常光顾我们的国培学习网页,如今,我已经能熟练的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方式的操作编辑出自己的文件,还能设计制作教学 PPT 课件、微课,国陪学习网页,填补了我计算机操作知识的空白。

学习期间,虽然时间有限,我的工作很忙,经验也不足,但我基本上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按时上线,观看了大量的视频,阅读了家大量的文档和数百条评论,基本上完成了网络研修的学习任务。

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一、敏特英语智能化教学的特点

1.开放性。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同时提供了一个非常开放的多媒体网络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把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等有机的融为一体, 具有广阔性、丰富性和多样性, 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 以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敏特英语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个性化学习, 但这并不意味着个别人自学, 而应该是师生或学生之间相互协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学生处于学习的中心的地位, 是学习的主体。

3.有利于因材施教, 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由于智能化教学软件具有较好的交互性能, 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开展个别化学习, 因而教师就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 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具体而言, 通过智能化教学软件的交互性能, 可以有利地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 选择所需内容, 实现个别化教学;学习者也可以通过软件创设的情境及强大的信息资源, 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学习。

二、实施过程

1.组织结构

(1) 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挂帅,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2) 实验小组:由英语教师和电教组成员组成。

2.组织实施。由于是探索性实验, 学校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原则, 采取谨慎的态度, 有计划的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实验, 针对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 及“敏特英语”学习的要求, 学校先是在两个重点班进行了实验。因为效果明显后来又将实验班级增加到3个。

(1) 三定:定人、定机、定查 (小组长检查、教师检查) 。

(2) 两配合:英语教师配合 (负责组织纪律和专业指导) , 计算机教师配合 (保证出勤、保证机房正常运转) 。

(3) 英语教师监督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以及专心程度, 做到随时调控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 并加以必要的督促与指导。

(4) 计算机教师及时检查计算机显示器、桌面、键盘、机箱的损坏情况;调整网络平台的运转、音视频的传输状况, 使每一台电脑都能保证图像与语音的同步输出等。

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做到不流于形式, 而是将质量的提升落实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质量:

1) 及时监控:“敏特英语”有较好的数据管理和监控功能, 以及学校的网络监控软件, 来监控、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提高记忆效率和学习效果的。

2) 定期检测:我们分阶段抓好学前测试、效果测试、学后测试。对个别学生还加强了教育和监督强化训练。

3) 效果反馈:帮助教师及时对学生中不规范的学习方法进行纠正、监督和指导, 适时关心学生的进步, 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三、应用体会

敏特智能英语按照人的记忆规律设计, 对不熟悉的单词, 它会多次重复, 直到记熟。在学习之中, 它会帮你复习上次及以前所有不熟练的单词, 这样就可以牢牢的记住单词的意思。另外, 敏特也解决了单词的读音问题, 它采用的全部是标准的美式发音, 在看到单词的同时, 也可以听到该单词的正确读音, 就避免了把单词和读音记混的情况。敏特同样也解决了单词的拼写问题, 在使用拼写练习的同时, 还可以同时锻炼听力, 真是一举两得。

敏特还设计了学习效果测试, 它分为学前、学中、学后测试, 可以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敏特还会根据你的测试成绩对你的单词学习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这样自己可以及时的调整学习方法。敏特还设有一个提问功能。当你在英语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 可以向老师提问, 并及时获得满意的答复。

四、反思

1.教师思想要统一, 管理要严格, 措施要到位。“敏特英语”学习系统学习实验的学习, 学生在机房集中登陆网站, 倘若监管力度不够, 学生也会利用上网之机打游戏, 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还要注意组织安排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使学生有事可做。

2.“敏特英语”学习系统学习英语单词的界面是通过“人机对话”让学生体验亲和式的学习方式, 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展开学习。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 脱离了因心理障碍不敢读出声的状态, 还能根据计算机发出的声音纠正自己的发音。信息技术和课程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直观性, 更容易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这套软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 可以针对个人条件, 分不同层次推出单词、注解、例句、中文解释和语音系统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辅助条件,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针对个人的情况删减或增加学习内容。

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其次,要采取直观教学,加深记忆。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教学“认识键盘”时,先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筛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第三,要培养自主学习,不断创新。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会了学生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接着,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最后,再让学生应用超级链接的方法,使其能够链接到某一网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

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4

网络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用。

首先,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它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教师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语文课堂上,课前我们可以到网络上搜索资料(包括文本、图片等),课上再把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与伙伴交流共享。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其次,网络学习有利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网上交流等活动,使业余生活趣味化,其核心是要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教师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最后,网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意义建构的学习模式,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作用。在网络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再给出每个问题的答案,而由学生自主进行查找,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自主学习的能力。

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时代的迅速发展,渴望求知的人是越来越多,然而网络教育给了我们一个大好时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人生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知识,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说起网络教育,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它给我的感觉是新颖、好奇。或许就是这种好奇心,像一个强大的磁场,使我对网络学习产生很大的乐趣。

参加网络学习,绝不是为了一时的兴趣,更不是为了时髦、装门面。而是想通过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选择了校网络教育,就要把握机遇,克服种种困难,战胜自我就是顺利!珍惜现在,珍惜所有,才能胜利。

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6

这其中的变化,我想都是因为我们老师对我们的认真负责。同样是在家办公的老师们,他们对于我们的学习可谓是操碎了心。他们除了给我们进行网络课程的教授外,还要进行网络课程的研讨会,不断地通过他们的智慧,将我们的网络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才不至于让我们学着学着就放弃,才最终获得了我们在网络课程里变得更加热爱学习的表现。

试问又有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老师和我们打成一片呢?我们的网络课堂里,我们的老师正是通过和我们学生打成一片获得了我们所有人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我们的老师,他们通过变身为我们平日里熟悉的网络直播的形象,和我们在网络课堂上探讨学习的奥秘,再在我们所有人都明白了学习的奥秘之后,他们开始将网络课堂演绎成一出出微型情景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里面各饰一角,把我们以为学起来会枯燥乏味的课程,变成了线上丰富内容的网络课程。

我记得影响最深的一堂网课,是我们数学老师给我们进行准备的网络课程。我们的数学老师已经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师了,但他在网络课堂上的表现让我们都明白,年龄不是一个人年轻与衰老的分界线,他用他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真的心态年轻。

我们的数学老师他在头一天下课的时候,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小作业,量一下自己准确的体重。等到第二天网络课程继续开始时,我们的数学老师用我们几位同学的体重出了一道数学题,让我们猜某位同学的具体体重。

数学老师把题目出得像是脑筋急转弯似的,弄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更加好奇那位同学的体重了。就连我们班数学成绩最好的那位同学,最后都是算错了三遍才算出了准确的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有不爱学数学的已经和我们所有爱数学的同学“达成了一片”,全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使劲的演算着,只为谁能够第一时间猜对那位同学的体重。

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程整合,信息技术课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自主探究、分工合作地学习。一般而言,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合作学习充分关注教学中的“人”的因素, 摒弃了认为学习是个体活动的传统教学观念,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十分吻合, 但合作学习也存在一个难点:即学生的组织问题, 如何搭配、如何指导相互协作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教学实践

(一) 确定主题

在对新课标的解读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要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 从学生的日常学习出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 笔者选择了语文教学中“寻觅节日诗情”这一表达交流活动作为主题, 要求学生搜集表现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 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并配之以背景图像、音乐、诗词的朗诵、作者介绍等, 制作出一个图文并茂, 具有诗情画意的动画作品。

(二) 合作学习

笔者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爱好, 选择了Flash作为动画的制作工具。但是制作一件Flash作品需要掌握的操作技术较多, 如果全部都由教师来教, 不但要花费很长时间, 而且有些学生未必能全部学会。考虑到学生都有学习其它软件 (如Word、Power Point) 的经验, 可以指导学生把已有的软件学习经验有效地迁移到新的软件学习中。由学生合作学习具体创作过程的教学方式, 具体做法是:将学生按学习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 给每个小组分配动画制作中的一项学习任务, 先由各个小组内部合作学习如何操作, 然后通过多媒体网络将自己学会的部分逐步教给其他组的同学。这样一来, 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由于要充当教师的角色, 所以各组学生学起来都特别认真;更有不少学生利用课外时间, 自学一些动画制作技术与技巧以便在教其他同学时能游刃有余, 技高一筹。结果, 估计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要将近8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 只用了3个课时就完成了,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

(三) 优化组合

在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创作活动中, 明确的分工与和谐的合作, 使每一个组员都能积极投入、发挥作用, 对保证每位学生都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在创作作品之前笔者又对学生分组情况进行了优化组合。

经过合作学习阶段, 每个学生都掌握了用Flash进行动画制作的基本操作, 不少学生还拥有了自己的“强项”。为了便于合作与交流, 笔者根据学生的专长和他们所选的主题内容, 在原有分组的基础上对各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同一组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每组的各个学生有不同的专长 (如有人擅长处理文字动画, 有人擅长处理背景图片或音乐等) ;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组长, 负责组内协调和组间交流。

(四) 合作制作

有了技能的储备和合理化的分组, 各个小组的作品制作工作很快就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工作, 他们各有侧重但又不完全独立, 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找到最佳的创作方案;为了使学生的方案更具有可行性和独创性, 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 先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向老师介绍本组各个的方案, 然后参考老师的意见、对比其它组的方案进行一定的改进。在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创作的过程中, 笔者负责进行各个方面的指导, 并参于了一个小组的具体制作过程。

(五) 交流评价

将各组学生制作完成的作品, 通过网络收集到教师机上, 选择时间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评价, 共同评选出各组中比较优秀的几件作品, 然后再安排部分作品的作者现场演示制作过程, 介绍制作思想、所用技巧等, 进行直观的经验交流。通过学生作品的相互交流与评价, 不但让学生欣赏到了同学中的优秀作品, 还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进一步提高了制作水平。

二、教学体会

(一) 重视智力培养的多元化

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还体现了它在多元化培养学生智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在合作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渗透着多元智力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的组织中要注意到这些过程中的特点, 而不仅仅停留在合作学习、提高技能这个层次上。

(二) 防止分组的扩大化

采用合作学习, 分组时小组范围要小。如果小组的人数过多就会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离心力”, 互相推诿前期任务, 最后任务合成的时候也要相对较多的时间。而相反, 小组的成员较少时, 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这种主人翁的意识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与合作的积极性。

(三) 消除学生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合作学习中, 我们强调要让基础好的学生辅导基础差的学生实现共同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个情况是:小组中个别成绩好的学生包揽了整个小组或小组中绝大部分工作, 而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无所事事, 有的甚至借机逃避学习的责任。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是加强任务的设计和课堂的组织。

(四) 避免合作学习的“形式主义”

一个任务布置下来, 学生做简单的分工, 然后就是学生“各自为战”, 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再让学生“合作”一个做个总结。这样的“合作学习”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课堂很安静, 纪律很好, 但这只是表面性的协作, 学生之间交流太少, 没有形成有效的探讨和交流。所以真正的合作要让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包括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 让不同创作思想的火花产生碰撞, 这样合作才能“貌合”、“神合”。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更多体现信息社会知识发展的特征, 探讨课程整合方法解决新课标下信息技术的教学问题,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柏昌.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审定稿) .2003.

[2]陈至立.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68-01

通过聆听名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让我更了解幼儿的心声,园长说:“不管是上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基础都是从幼儿园开始的,所以培养幼儿的常规很重要。让我回想到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通过对比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以往我们会结合《纲要》中的容进行教育教学,但是由于我们对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知识技能发展没有深入的了解,总是寻找不到适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各个领域教学设计中目标的定位更是尤显困难,所以在本次讲座中范老师详细的介绍了《指南》中每个领域的细分目标和内容,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表现进行相关的举例说明,她在解读《指南》中还融入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独特见解,让我对3-6岁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了全新的认知!

《指南》中针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的确定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有些语句虽然意义大致相同,但在言语或数字上的界定却更加规范了,例如在动作发展中就有规定3~4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4~5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5~6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表面上看是一些不同的数字,但却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层层递进的,不就是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水平能力发展差异吗?也正是这些小小数字上的差异,让我们教师对于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让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把我们的“未来之星”打造好,让他们更加闪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有了《指南》的引领,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会更好。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每个领域中的教育建议,如“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们的常规教育中得到了更好地体现,比如,让孩子们学会自己上厕所、按正确的方法洗手、自己端饭菜、会收拾各个区域的玩具等等,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要给与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利用传统节日让幼儿共同参与当地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如“亲近五一”我们就带领有看望其他学校的老师,慰问武警官兵,为他们送上自己亲手做的一杯果汁,“重阳节”我们带领幼儿去看望福利院的爷爷奶奶,为他们送上牛奶,衣物以及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注意语言的文明,为幼儿做出更好的表现”等等,这些建议每一个都很具体,更具有实效性,而且还关注到各个方面的细节,每一条都是我们在工作中着实切实可行的,而且可操作性非常的强。

与《纲要》相比较,《指南》更加具体、细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不仅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横向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展开。而且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三个年龄段幼儿应该知道些什么、能做些什么,以及能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预期目标。这样细致地纵向深入,让我们在幼儿战线上的老师在实施各领域教学时,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

在《指南》领域的划分中,并没有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的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社会性交往、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同时也更强调“自主”二字。比如“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孩子的发现表示赞赏和肯定”、“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如想知道院子里有多少种植物,可以进行实地调查”、“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有规律的花边图案,创编有一定规律的动作,或者按某种规律进行搭建活动”等等,《指南》不仅将幼儿生活与学习上的活动锁定在自主能力的发展上,还根据不同的领域给出了有效的引导方法,“鼓励”、“支持”、“和幼儿一起”这样的字眼随页都可看到,让一件件学习中的小事都变得瞬间灵动了起来,幼儿的思维需要发散,《指南》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性。

《指南》还关注幼儿学习的可发展性。假如我们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兴趣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持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种幼儿教育就好有缺陷的。作为老师,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允许孩子存在这种差异,耐心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鼓励、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孩子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同时,我们要努力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学会追随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引导孩子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真正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小主人。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会更好。我坚信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

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9

首先,从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进行了分析,让我体会到编者的意图,理解新教材,使我对教材的编撰理念、框架结构等各方面有了全面的认识,明确了课程课标改革的方向。聆听了刘老师对教材的解析,我懂得了只有真正理解好教学目标的含义,才能把握好教学的重点,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

全套教材的知识通过讲解我能感受到教材每单元的内在联系。知道了每单元的知识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衔接,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多多动脑,多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的快乐”。

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

这次培训学习,让我了解了本册教材增加了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有余数除法,有的单元也降低一些难度,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第一单元让学生学习调查的方法,并记录下来,第三单元不让学生画轴对称图形了。通过学习我感觉到比原来懂得多了,看得远了。

学习通用技术心得体会 篇10

李云军

学习通用技术心得体会

近日通用技术新课程培训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授课的教师都是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听课后深受启发,尤其是我们通用技术课程方面,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也没有现成的资源可供教师利用,因此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带着通用技术在中学教学过程中能否让学生产生兴趣,能否对学生产生一些有利的影响,能否得到校长及家长的支持,作为一名通用技术老师能否得到同其他老师一样的待遇等问题来到了顾建军博士“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和目标”的课堂。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国的学生在文化理论学习方面比欧美学生“扎实”得多,但在生活技能操作和物品设计方面却这远比不上欧美的学生,这直接影响下一代的生活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国民教育不重视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展,学生没有技能操作,物品设计练习、学习的机会,甚至让部分学生认为技能操作与设计可有可无,只要学好文化理论知识就可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由此可见,通用技术的开展已迫在眉睫。

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技术素养;它注重的是学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它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一、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具有通识性质,它的开设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拓展技术教育学习经历,行使受教育的权利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它充分考虑到了高中学生在兴趣、生活、经历、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了相应的教材及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它注重的是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通用技术的开设,使学生跳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一间教室、一套桌椅和一位教师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将所有学生培养成一个模子的人,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差异。而通用技术的教学则摒弃了传统模式,它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材,并将教材所讲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成长,使得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实践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三、它立足科学、文化、社会的视野,加强了人文素养的教育。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并非仅仅教给学生怎样去创造,而是要在一定的科学、文化、社会常识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人是不上会创造出什么新东西的。因此,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加入了科学、文化、社会的相关知,使学生的视野得以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为自己的后期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通用技术课程努力把学生的生活实际纳入进来,使学生在学过之后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驾空现实生活,空谈技术理论。当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时,学生便可将书本中所讲的知识和技能 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应用,从而可以享受成功者的喜悦,进一步加强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

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通用技术的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程式,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法和学法。学生们可以走出课堂,独自钻研课程内容,也可以互相帮助,发挥团队优势,共同探讨课程内容,在玩与乐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主体,而只是起到一个总协调的作用。

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幼儿教育 指南 儿童健康 共同关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为我们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认真学习了《指南》以后,我的感悟是;

一、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在《指南》中把“幼儿健康”放在首位,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儿,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的活动。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幼儿的健康教育工作呢?

(1)《指南》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尊重儿童”个体价值的理性表达,要尊重每个幼儿,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幼儿能寓学于乐。

孩子们都有尊严,教师应该给予孩子的是尊重。按照一桶水的原理,我们每个孩子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在设计活动时,要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我在设计区域游戏时,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区域供幼儿选择,在同一个区域中还提供难易不同的材料。在中班下学期《小鬼显身手》主题中,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出发,开设了各个区域,在美工区的设计区中,有服装、鞋子、房子等不同设计,并且在每一个区域都有范图、半成品、成品等,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玩法,使他们对游戏充满了乐趣。

(2)做好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解幼儿,这是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当孩子犯了错,教师要以慈母般的胸怀理解孩子,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孩子。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孩子不会、不明白的,老师要用合理的方式让孩子去明白,而不是责怪孩子,更不能去和别的孩子进行对比,这样会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

(3)要有多样的教育形式和途径,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将“美”的事物都展现给我们孩子,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舒适、和谐、美观的外在和内在环境,让幼儿每天都有好心情。

二、在教学中,多与与幼儿交谈、交流。

尽可能与每个孩子交流,自由活动中的交流往往更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我晨间活动中利用孩子自主游戏的时间,来到孩子们中间,听听他们谈论的话题、了解疑惑和感兴趣的话题。除了自由活动交谈机会,在集体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点,给予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活动中多听取孩子的想法的意见,尽可能多的创造幼儿交流表达的机会。

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鼓励并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会经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会问你一些有趣的问题,和他们一起分享、交流、探索,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三、和家长需共同关注的问题

(1)“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建议中提到了“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这虽是属于幼儿自我防护的范畴,但我们也要让幼儿树立正确、科学的性启蒙教育。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都要多关注幼儿性启蒙教育,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消除身体的神秘感,这对于幼儿是很有价值的教育!

(2)很多家长认为小学的知识储备特别重要,于是对数学、拼音的学习,有更为强烈的需求。但我明确,在幼儿园“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对于幼儿是不适宜的,也是我们应该杜绝的。在家长会上,我用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把幼儿园严禁“小学化”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使家长转变观念,要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价值的学习环境,從而培养起良好习惯。

(3)《指南》中更强调“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当今世界的儿童教育中,越来越多的社会、老师、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将学习品质视作儿童入学准备与持续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的领域。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理解幼儿学习,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才是我们教育任务的核心,珍视孩子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努力使每个幼儿都拥有一个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美好童年。

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1.学生实践操作进度不统一, 有快有慢

在实践操作课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简要示范自己动手操作, 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强弱不一, 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实践课的课堂时间内, 操作进度不统一。有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能提前完成操作内容, 有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则完成不了, 提前完成的学生在剩余时间里就会无事可做, 而动手能力差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在下课后没老师指导, 操作时就会遇到一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

2.实践操作课对学生的管理要求高, 但难管理

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实践操作课程中要经常用到水、电、火等危险因素, 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 对学生的管理要求也就会相对较高。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用到各种仪器设备, 需要在教室或实验室中各处活动, 而教师在学生中观察学生操作指出问题或给学生示教时, 就会疏于对其他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这就导致了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掌控弱, 不能及时的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3.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操作问题

实践操作教学中一个教师经常需要管理几十个学生, 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等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观察和指导, 在班容量较大的情况下, 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老师经常是在给这个学生进行讲解或者指导的时候就顾及不到其他的同学, 不能做到面面聚到, 使得课堂的管理和指导出现一定的失误或者纰漏, 使学生的错误操作或者其他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指正。

4.实践操作中在某些环节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

实践操作课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 并且每个环节紧密相关, 容不得一丝的分心和懈怠。而有的环节需要等待时间, 如加热、材料反应等情况, 在某些环节甚至会出现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 在等待时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有些学生会将注意力转向其他同学或者其他的事情, 从而容易导致实践懈怠的情况, 严重的会影响实践的进行或者导致实践结果的不理想, 有些甚至会需要重新开始实践。在加热或者是其它危险操作进行时如果学生出现了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就容易导致危险的发生, 这既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又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机会, 有时甚至还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学生以一定人数 (一般4—6人) 组成小组,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帮助、相互监督、共同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强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同一小组内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帮助能力弱的同学, 提前完成的同学可以在帮助其他同学的时候加深对操作的理解和记忆, 不会无事可做, 这在增加自己的信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做的慢的同学可以随时请教快的同学, 不会出现在下课时无人帮助的情况。使同一小组保持同一进度, 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实践的时间, 又能够使学生顺利的完成实践操作,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 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学生相互监督, 小组长帮助教师管理课堂秩序。这样既降低了教师的管理难度, 使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和管理课堂秩序, 还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责任感,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相互监督, 相互学习。统一的安排管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安全系数增加了, 减少了操作时的失误和危险的发生, 也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和解决。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小组同学一起活动能够使教学资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安排使用, 同时在学生操作时其他人可以通过观察加深仪器操作的方法记忆, 对操作同学出现的错误操作进行及时的纠正, 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可以在组内学生出现问题时, 组内首先会讨论解决,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关键问题的记忆, 同时增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在不能解决的情况下由老师进行指导解决, 这样就使得教师由指导几十个学生变成了指导几个学习小组, 降低了工作强度的同时增加了工作效率。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主动观察各个小组的操作过程, 能主动的发现学生的问题, 并可以及时的对错误的操作进行纠正, 避免了学生养成不良的操作习惯, 也摆脱了将时间用在一个一个指导学生而导致的无力主动观察学生在操作中共性问题的困境,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也减少了学生操作中错误情况的发生, 还可以有效的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实践操作课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这样既加强了教师对实践操作课堂的掌控, 方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也能够使教师更加合理有效的安排教学资源, 避免了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增加了课堂的高效性, 也保证了学生操作的正确率, 在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同时, 使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得到了及时的锻炼和指导, 提高了学生的操作速度和操作的正确率。

以上是我在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一些心得, 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怎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自发有效的组成强弱结合的学习小组, 如何降低材料的浪费, 如何避免学生在操作的等待环节分散注意力等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 谢谢。

参考文献

[1]张雪明.“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尝试及其实验效果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01 (01) .

上一篇:廉洁纪律教育下一篇:铁路货车增载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