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日民俗作文(精选8篇)
传统节日作文1:我喜欢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比如:清明、端午节、立夏、七夕节、中秋节、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冬至节......这些节日大多数和节气有关。
我最喜欢的就是立夏。因为,每到立夏,学校就会开展激烈的碰蛋活动。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老宁波的传统习俗就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登高望远,佩带茱萸,喝菊花茶、酒。今年重阳节,爸爸妈妈和我准备了一篮的水果送给在医院的外公。
中秋节也让我难忘。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会赏月,吃月饼。这是在纪念嫦娥呢!月饼可好吃了,里面的馅有甜的,有咸的。月饼的样子跟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样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传统节日作文2:正月初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是我们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这天,我们都会走亲戚,给长辈拜年。拜年时,我们还经常说:恭喜发财。我们小孩子说了这句话,就会拿到一个红包,长辈还会再搭上一句:红包拿来!
晚上,我们还会吃汤团,意味着团团圆圆。汤团又香又糯,好吃极了。咬下一只,芝麻馅流了出来,糯火团一溜烟地滑进了我的肚子,只有芝麻馅还留在我的口中,那香甜,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当然,我更喜欢放烟花。啪地一声,一团烟火直冲云霄,砰啪这团烟火散开了,像菊花一样,十分美丽。还有像梅花的,像桂花的各种各样的烟火多得数不清。
后来,我们还看了春节联欢晚会。有的节目让我们泪流满面,有的节目让我们哈哈大笑,有的让我们沉思。这些节目可真精彩呀!
春节,你让我难忘至今。啊,我爱春节!
传统节日作文3:我喜欢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
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每到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吃月饼,赏月亮,并且和家人团聚。当月亮升起时,全家人坐在窗户旁吃月饼,一边吃一边聊天一边赏月。
各个地方的中秋节都是不同的,并带着浓厚的特色。
在福建,女子过中秋节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月饼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给长辈食用。意思就是一种密事,不能告诉晚辈。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晚上皓月初生。女妆们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桌上放满了佳果和饼食做为祭礼。
舞龙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本与龙无关, 但在元宵节时, 舞龙灯的活动必不可少。早在宋代, 就有了龙灯。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了南宋城中的龙灯:“元宵之夜……草缚成龙, 用青幕遮草上, 密置灯烛万盏, 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和今天的龙灯不同, 这里的龙灯是静止的。不过, 南宋时也有由人舞弄的龙灯, 大词人辛弃疾笔下“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的词句, 便是一种写照。上元夜必舞龙灯, 要扎鳖山或草龙, 上布灯烛。
引龙回
在春节之后, 每年的二月初二可谓专属于“龙”的日子———为龙抬头日。旧俗在这一天要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外撒到厨房内, 称为“引龙回”;小童在这一天开始入书房读书, 称为“占鳌头”;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 以取“龙抬头”的吉祥之意。
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 人们以长竿击打房梁, 谓之“敲龙头”, 意即把龙唤醒, 佑一方平安。同时大人小孩还口念:“二月二, 龙抬头, 大仓满, 小仓流。”有的地方, 人们还会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 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 称做“打囤”或“填仓”, 预祝当年五谷丰登, 仓囤盈满。
剃龙头
民俗中, 在二月二这天剃头, 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 开始活动。所以人们对“二月二, 剃龙头”很重视, 谁都想图个好兆头。古时候有正月里不剃头的习俗, 沿袭到今, 就是不管头发多长, 都要一直等到二月二才理发。所以整个正月里, 理发店门可罗雀, 生意很少。而一到二月二这天, 来理发的人就络绎不绝。对这一天来理发的人来说, 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 而是讨个吉利:大家都来剃龙头。有的地方, 女孩也在此日穿耳洞。
赛龙舟
这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按地支推算, “五”为午;“端”即“初”, 故而得名。端午节的历史极其悠久, 节日风俗也极为丰富, 其中一些活动与龙有关, 闻一多先生甚至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当然,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赛龙舟。古时皇家龙舟非常奢华, 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 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 舟上建有数层楼台, 气势雄伟, 金碧辉煌。龙舟竞渡的规模亦宏大壮观, 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
少数民族的“龙民俗”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 与龙有关的节日与民俗更是举不胜举。
那些都是搞点小火,象征一下,意思意思而已,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径社区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跳火堆游火巷”活动。这项沿袭了几百年的大型寓教于乐的风俗习惯,寄托了人们欢庆元宵、共贺丰年美好愿望。每年春节刚过,大径社区家家户户便紧锣密鼓地为“跳火堆游火巷”做足准备工作,如稻草、彩旗、烟花、木炭等活动必备的物件。负责活动的主要人员还要联系鼓乐队、腰鼓队等,准备给村民呈现一场精彩绝伦、欢天喜地的盛大场景。
漳州招商局大径社区位于厦门湾南岸,与台北金门仅一水之隔。大径社区许氏家庙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金门县许氏第十世迁移而来,两地许氏宗亲、族亲“人同根、神同祖、文同源”。近两年金门许氏宗亲还专门携结合了电音和台湾传统的民俗艺阵三太子表演的“电音三太子”到大径社区和宗亲们一起共度元宵节。活动当天,各家都在社区要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用干稻草束成一大束,像架枪支那样立在自家门前,妇女们举着香火站在草束后面守候着游行队伍的到来。中午12时许,锣鼓声、鞭炮声、吆喝声连成一片,这预示着“抬神跳火堆游火巷”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游行队伍中有举彩旗的小孩,有穿蓝长衫的长辈,有抬神的青壮年等等,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从供奉姑爷祖的永安宫出发,走在前头的是旌旗、锣鼓队,其次是抬神座的,抬的神座有保生大帝、妈祖、关帝公,紧跟着的是社区腰鼓队以及近千名信众自由组成的千米长龙队相随,锣鼓喧天、彩旗飞扬、鞭炮齐鸣、热闹异常。游行队伍沿着社区的巷道向前流动,每到堆放草束的地方点燃稻草,这时举香等候在草束后面的妇女们虔诚地给各神座上香祈求平安,蹿腾的火苗冉冉升腾,人们都要从火堆边经过,个个面红耳赤,全身发热,像似汲取了吉祥的力量。这就是“游火巷”,拉近了人们与火的距离,对火的崇拜。
“跳火堆”的场面比“游火巷”更惊心动魄,更扣人心弦。村民们都聚集在祖祠许氏家庙,一起观看抬神的勇士们“跳火堆”。“跳火堆”前,各家把木炭、干稻草集中拿到许氏家庙门前堆成一堆,点燃,顿时火焰熊熊。游行队伍到达时,游行的人们依次从火堆上跳过去,大多都是青壮少年。站在一旁观看的邻里乡亲们肯定替他们捏一把汗,就这事,我问过跳过火堆的同学,在跳之前会紧张害怕吗?他是这样说的:“会一点,但在那么多乡亲们的助威下很容易让人忘记紧张和惧怕。一心想着要把神座高高抬起来,冲过火堆,有佛祖的保佑,祈盼来年平平安安、事业发达,什么就不怕了。”当我问到真的不烫脚吗时,他嘴角一扬,说:“会烫,但是因为冲过火堆的速度极快,一下子就过去了,就不觉得很烫脚了。”稻草火虽然不易烧伤人,但其火势熊熊,对人的意志真是一种考验。跳火堆开始了,隆隆的鼓声,乡亲们的喝彩声震耳欲聋,首先跳过火堆的是拿着旌旗的领头人,火焰虽高,火路较窄,他飞身一步就可以跨过火堆了,接着一个一个的跳过,最难的是抬神座的四人,他们是整场跳火堆的高潮,四个人要一齐发力,一鼓作气跳过去,颇为不易。讲究的是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一旦有人“失足”就失败了。活动结束后,家家户户都纷纷用铲子带点燃烧后的火堆灰回家放在自家灶膛里,据老辈人介绍,这些火堆灰能保佑一家吉祥安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整个活动持续近4个小时。最后,游行队伍都到许氏家庙三楼“洋如堂”祭拜祖先,为上一年新婚和添丁的人家点红灯祈福祝愿。大家围坐在一起喝“丁酒”,吃“丁饭”,红红火火闹元宵,祈求社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虽有“付之一炬”的恐惧,但从实用价值或精神层面上讲,人类离不开火。如今我们可以利用火资源改天换地。从古至今,火也是人类一种信仰追求,它象征着兴旺、吉祥、红火,某种意义上象征着继承,象征着发展。例如,奥运圣火的传递,把它称之为“圣火”,可见火的力量和神圣,可以遥想,需要敬畏。
突然想起了1949年的10月1日。很想一睹当年的阅兵式。找遍了网站,竟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当年的录像还是黑白的,也没什么新奇,外国进口的坦克,装甲车,飞机……只有寥寥几人的步兵队挎着九五式步枪。毛主席坐着国产的红旗轿车。阅兵时飞机只有两三架,周总理对大家说:“没事,飞机少就飞两趟!”
如今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自行研发的军备毫不逊色,中国这条巨龙吼声震天!建国七十年的阅兵开始。那一位位抗日救亡老兵是过去团结一致的见证,一个个新型军备是如今中国富强的见证。新无人机“翼龙”引起了我的注意。在科教栏目里见过,它是我国自行研发的,也是世界领先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流线型机体,银灰色的外机壳,小巧轻便,圆形摄像头传回信息,可谁又能想到侦察无人机的外表下,有着可以数秒毙敌的武器呢?在这个艳阳天里,中国再次发出他强大的呐喊。六架战斗机飞出,拖着彩色的尾巴,不错是六架,不是两三架,也不用飞两次。六架飞机宛如拖着彩色长尾的凤凰,在空中飞腾,又如一只只神鹰,从万里高空俯冲向下,又猛的起飞,鹰击长空。
在我的心里,“国庆节”并不是短短的三个字,它是祖国的一个个里程碑,在这之上,中国变得富强,这是一条只能够见到尾的巨龙,他飞入万里云霄,中国前进的脚步无法阻挡,永不停歇!
★ 我们的节日春节作文
★ 我们的节日作文250字
★ 我们的节日中秋
★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
★ 我们的节日征文
下午去街上问了几个公公婆婆,公公婆婆说: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死后被恶龙困住。世界很难过。他每天把五色粽子扔到水里驱蚊,以防止龙吃屈原的尸体。有公公说:屈原投河汨罗江后,当地百姓立即划舟相救,直奔洞庭湖,但屈原的尸体却始终不见。当时正好是下雨天,湖上的船只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他们正在抢救神医屈时,他们又冒雨外出,冲进了茫茫洞庭湖。为了悼念,人们在河上划船,然后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似乎与纪念屈原有关,唐代文秀诗《端午》为证:谁说节日指端午,传闻千古是屈原。我笑不出楚江的空虚,所以洗不直。
当我问公公婆婆端午节的一些食物和龙舟比赛时,他们说得更起劲了。他们说:端午节的食物和赛龙舟已经成为人们庆祝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东西。是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故事传说众多,不仅有许多不同的节日名称,而且不同地方的习俗也不同。其内容主要包括:女儿回娘家,挂钟馗画像,迎鬼船,藏午间,挂菖蒲、艾草,游百病,戴香囊,备丧事费,赛龙舟,比赛,打球,荡秋千,给孩子画雄黄,喝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时令鲜果等。赛龙舟等一些活动有了新的进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国际体育赛事。
十首关于春节的古诗词如下:
1、《除夜作》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译文】: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2、《除夜雪》宋代: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3、《除夜》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译文】:
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4、《新年作》唐代: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译文】: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
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5、《除夜太原寒甚》明代: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译文】:请捎个信去告诉居住在远方的友人,眼前尽管天气寒冷,这点寒冷算不了什么,不必为它发愁。春风已经吹来,离我们不远了,就在我们房屋的东头
6、《守岁》宋代: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
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
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
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
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7、《临江仙·癸未除夕作》清代:李慈铭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屠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8、《桂州腊夜》唐代: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译文】:
除夕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回乡之路远隔万里长路狭。
雪花飒飒作响偏落竹林旁,凄寒之夜几番梦回总关家。
破晓的号角替代残夜漏声,孤灯将要燃尽掉落碎芯花。
这两年离家在外跟随骠骑,艰辛劳苦岁暮还滞留天涯。
9、《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宋代:吴文英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译文】:
剪一朵红花,载着春意。精美的花和叶,带着融融春意,插在美人头上。斜阳迟迟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后的时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暂的纤手曾亲自把黄桔切开。
那温柔的芳香朦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我渴望在梦境中回到湖边,那湖水如镜,使人留连忘返,我又迷失了路径,不知处所。可怜吴地白霜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发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10、《除夜对酒赠少章》宋代: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译文】::
一年将尽,这身子将向何处寄托?灯下的客人,事业理想却未落空。
我的前半生均在忧患里度过,仿佛一场梦在现实与幻境中。
忧愁烦恼催短催白了头发,憔悴的容颜凭借酒力发红。
我唱起歌来,你且跳起舞,我俩潦倒的景况大致相同。
节日科普之春饮食推荐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料制成的节令食品。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从周代就开始了。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既寄寓了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的长寿之意。如今的年糕已经发展成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新年美食。
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
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春节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屠苏酒。据说是我国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由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苃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将其流传开来。屠苏,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饮屠苏酒也是过年的一种风俗。据说于正月初一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
元宝汤。即馄饨,因其形似元宝,故称“元宝汤”。吃馄饨寓意招财进宝,象征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一般或以猪肉、菠菜、青韭为馅,或以羊肉、白菜为馅。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中午要喝元宝汤。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十分坚实,且糖内形成了一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民间每年腊月二十三讲究吃糖瓜。
春节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七宝羹。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要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由于各地物产不同,“七宝羹”所用的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一般常见果菜包括芥菜、芥蓝、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等。
二米子饭。在中国北方,有的人家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做“隔年饭”,意思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这盆饭通常用大米、小米混合做成,俗话叫“二米子饭”,又叫“金银饭”。
五果汤。是在广东省潮汕地区尤其陆丰市东海镇人们最爱的传统宵夜之一。春节时常用来招待客人。由薏米、芡实、桂圆肉、莲子和小豆煮成,有的不用莲子,加柿饼煮时加入白糖,清润可口。
节日科普之春节的来源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节日科普之春节的习俗
岁除
除夕
岁除,在年的最后一天,通常在农历二十九或三十日。“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意为“岁除之夜”,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自古就有贴年红、祭祖、团年饭、守岁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祭祖
除夕祭祖是过年重要习俗之一,中华民族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报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们会摆上菜肴、倒上美酒,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除夕祭祖由来已久,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贴年红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都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
门神: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
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春节习俗之一,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正月初一
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活动达于高潮。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拜岁
岁首拜祭天地神灵(祖先)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最悠久的传统风俗。其主旨是酬谢天地神灵、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祈愿。其信仰根基源于“敬天法祖”,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所以人们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祖先保佑。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开门爆竹”一说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上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拜年之风,古已有之,于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出现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开年(开斋日)
春节习俗活动
照传统说法,除夕辞旧,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斋,初二解除斋解等禁忌,是崭新的开始,俗称开年。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现代人也有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四
羊日
《占书》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独特的地方风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五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春节美食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民俗心态是由无数人长期积累的习惯性的感想。而这种感想从何而来呢?是从四书五经、圣人先贤那里得来的吗?不是, 而是生活, 是长期的人们的共同的实际生活。而“中国人的多数向来是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或者识字而不大读书的”。因此, 民俗心态就是在多数的无“文”中形成的, 而少数的“文”是处于多数的“无文”之中, “无‘文’的文化总是或暗或明占上风。”[1]
金克木首先从被人们认为是从外国搬来的新诗入手, 通过独特的文化解说方式, 剖析了新诗的本质, 并揭示出所谓的新诗并没能跳出中国民俗心态的掌心。新诗可以用新语言 (白话) 代替旧语言 (文言) , 但诗中的符号却变不了。一种符号, 在诗中是一种道具, 它反映的不仅是诗人的心态, 也是民间的心态。诗人对诗中的符号不能随意改变, 否则所表达心情与意境也会改变。例如, “走不完的路”是中国诗常见的意境, 因此, 长廊、悠长的巷子是直接的符号, 还有间接的符号, 如驴。因为驴走得慢而显得路长。所以陆游会写, “细雨骑驴过剑门”, 而不写, “细雨骑马过剑门”, 马太快, 路就短了, 意境也就变了。再比如, “淡淡的愁怨”也是常见的意境, 新诗在酝酿此种意境时也避不开旧诗中常用的符号, 如细雨、油纸伞或丁香, 它们总不能被换成暴雨、雨衣或荷花的。所以, 无论新诗还是旧诗, 实际上都是有“文”的人表达出了无“文”的人的习惯心态。
在《论语》中, 孔子等儒家圣贤把人和人的关系结构作了排列, 为各种关系设定了轨道。但是这些关系和轨道是凭空设想出来的吗?是儒家规定了民俗, 还是民俗规定了儒家呢?比如, 中国历史上经常上演的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的悲剧, 是受儒家尊者上者代表卑者下者的思想影响吗 (最权贵者代表全族, 一旦犯法, 全族承担) ?但是秦国对商鞅, 奉行法家的秦朝对李斯, 楚国对伍子胥, 赵国对赵朔, 都是灭族。通过对《论语》这部“高高在上的经典”的细致分析, 金克木认为, 它实际上和不识字的多数老百姓的民俗心态离得很近, 圣贤思想和民俗心态是相通的, “ (二者) 恐怕是交互作用而普通人的民情风俗更有力量吧?”[1]
那么在民族心态的左右下, 人有没有选择的自主性呢?金克木认为, “人总是按照自己周围的群体的习惯而思想行动的, 所谓自主不过是在不同习惯之间的选择。”[1]而外来文化可能会添加新的选择, 但外来文化是否能进来, 或者哪一部分能进来, 又往往依照不自觉的原有习惯。中国人对于外来文化有强烈的选择性。“人家自己最为欣赏的, 我们除了少数专家外, 往往格格不入;甚至嗤之以鼻, 或则改头换面, 以至脱胎换骨, 剩个招牌。有的东西是进不来的, 不管怎样大吹大擂, 也只能风行一时。有的东西是赶不走的, 越爱堵截咒骂, 越是会暗地流行。”[2]所有这些, 归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族心态。
民俗心态是不随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是个人不可抗拒又不可制造的。但民俗心态 (大多数人的文化) 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因素?正如金克木自己所感慨的, “可是人已经到了风中残烛的晚年, 勉强作了一点‘文化的解释’的试探, 再没有力量向前走了。”[1]对于这些问题他也没有进一步地探究或论述。但他仍然认为对于民族心态, 我们是可以施加影响的, 虽然这个过程很缓慢很漫长。“历史既是不随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又是人们自己做出来的。文化的发展大概也是这样。我们还不能完全掌握历史和文化的进程, 但是我们已经可以左右历史和文化, 施加影响。若不然, 那就只有听天由命了。”[2]
金克木描述了一个在发展上具有坚韧持续性, 在吸收外来文化上又有很强选择性, 而且在整个文化体系内居于上风的民族心态。这一点对于今天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应对中外文化的相互激荡冲击会有什么启发意义呢?
首先, 民族文化的根在社会。民族心态 (更多的是一种无“文”的文化) 并不能为有文的文化所随意改变, 相反, 有文的文化是在表达、凝练无“文”的文化。真正影响民族心态的是社会生活。民族文化的兴衰根源于社会的兴衰, 而不是相反。所以, 我们今天要保障民族文化的独立与发展, 最根本在于建设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 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只要我们在政治上不断完善民主法治, 在经济上追求公平正义, 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我们的文化就有了牢固的根基, 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对内具有高度凝聚力, 对外具有强大吸引力, 因而就不会有被外来文化所吞没的危险。
其次, 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鹄的, 推动理论创新, 鼓励百家争鸣。理论只有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 才能更好地符合而又反过来影响民族心态, 进而才能起到引导文化发展的作用。按照金克木的逻辑, 理论创新, 作为有文的文化, 应该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标尺, 把批判的眼光指向社会的发展, 然后再通过社会的实际发展间接影响无“文”的文化, 而不应试图通过纯粹的理论演绎直接来改变无“文”的文化, 即民俗心态。总之, 是否以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为目的是衡量一种理论是否真诚的基本尺度, 而是否符合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需要是衡量一种理论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前者是一种主观态度, 是学术自由和理论创新的基点, 而后者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
第三, 以自信、平等、开放的状态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与对话。我们悠久的文化有着牢固的根基, 不是任何外来文化能轻易撼动的。而且民族文化要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保持独立、蓬勃发展, 首先要知己知彼。所以, 金克木认为, “中外文化互相冲击, 我们需要关心一下当前世界思潮中的问题, 并且参加进去对话。不是只提供情况和资料, 不是只说自己的意见。而是对话, 以平等的地位, 不高也不低, 参加到世界思潮中去。”[2]这样, 我们既能吸收外来文化的文明成果, 也能以我们的优秀文明影响世界。总之, 一种理论只有在与同时代的其他主要理论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对话中确立和发展起来。文化也一样, 只有在开放中才能更好地发展与繁荣。
摘要:金克木认为, 民俗心态是由无数人长期积累的习惯性的感想, 他指导着我们的言语行动, 甚至在与有文的文化 (即思想理论) 的交互作用中或明或暗占着上风。他对于民俗心态的内涵、特点与作用的理解, 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看待中外文化的交汇与对撞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民俗心态,文化,金克木
参考文献
[1]金克木.无文探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1:10-61.
【关键词】回族 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和保障,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优秀的回族人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提炼和发展优秀的民族精神,在经历了种族和社会的考验后,四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开始在回族部落中生根发芽。
一、回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中非常优秀的一个民族,回族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这种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不是偶然,而是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回族伊斯兰文化的教育
作为一个长期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族人民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受益于伊斯兰教中最宝贵的经书《古兰经》的指示,书中提到:“爱国属于伊玛尼、爱国是天命”,主要意思是说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一个回族人的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回族人因此把热爱祖国看做自己最为崇高的使命,逐渐具备了强烈的、无可比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自从回族文化在中华大地上诞生的那一日起,就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中提倡的“忠君、爱国”等思想紧密而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从其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吻合了儒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进而形成了其特有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勤劳勇敢的开拓进取精神
作为一个勤劳勇敢、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民族,回族的这一优秀品质同样得益于伊斯兰文化,因伊斯兰文化中提到过“两世吉庆”,就是努力劳动和生活,使得今生与来世都能幸福美满,而且伊斯兰文化中指出:人人都可以通过正当的、合法的手段来获取粮食和钱财,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这就要求回族民众要面对现实、努力劳动、多做善事、多立功德,反对消极怠慢生活,更不提倡隐居。在伊斯兰文化的熏陶和指导下,回族人民养成了勤俭持家、善良勇敢、热爱劳动、积极面对生活、勇于开拓进取等系列优秀的民族品质,并为中华民族的前进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族民众的优秀品质还在于其有善于经商的头脑,伊斯兰文化鼓励回族人民发扬经商的传统,而且在回族人民的现实生活中,也需要用经商来满足其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所以在历史的不断进化中,回族人养成了善于经商和热爱经商的优秀品质,并逐步的培养出了经商所需要的头脑灵活、抗压能力强、反应灵敏等一系列能力。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回族人民利用自身的优秀品质和行动,在内地与边疆、各民族之间进行了无以计数的经济贸易,搭起了各民族与自身长远沟通的坚实桥梁,为祖国大地上不同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
三、爱好和平、团结一致的民族友好精神
回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另一个优秀品质就是爱好和平、团结一致的民族友好精神。这种精神的形成起因,与回族的自身民族形成原因有着紧密的关系,回族本身就是由回民为主体的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化中逐渐的融合而成,所以回族在其民族形成时就已经拥有了崇尚民族团结友好的良好品质。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回族人民更是将这种优秀的民族团结品质发挥的淋漓尽致。
回族的民族团结精神还重点体现在其居住格局空间分布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状态的的不断变化,回族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随之发生改变,最终形成了小聚集、大分散的居住情况。这种情况进一步促进了回族与各民族间的团结友好关系。这也是回族人民能够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化过程中始终坚强不屈的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自强不息的拼搏奋进精神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面对社会的层层考验与筛选,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回族人民逐渐养成了自强不息的拼搏奋进精神。因为回族人民的主要生活地点不是在广阔无边的平原土地上,而是在偏远的高原或山地,残酷的生活环境和落后的生活方式使得回族人民不得不努力去适应和改变这种现状,在与自然和社会的不断斗争中,回族人民渐渐地形成了自立自強、艰苦奋斗、顽强不息、拼搏进取的伟大民族精神。使得回族人民能够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仍然勇于面对现实,努力实现自身的不断改变和发展。
近代史上的回族人民由于不堪忍受清朝的残酷压迫而奋起反抗,在面对起义失败、家园被毁的现实面前,伟大的回族人民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重新建立了家园的这种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精神使得回族人民无论生存环境多么险恶,都能够去适应、去发展,在与现实的斗争中开拓出自己的民族发展之路,始终昂首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
总结
伴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回族人民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精神、勤劳勇敢的开拓进取精神、爱好和平、团结一致的民族有好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拼搏奋进精神为主导的四大优秀民族精神。这是回族人民在争取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和与其他民族的友好往来中逐渐形成的称之为自己民族的信仰和灵魂的伟大精神,这四种精神将不断引导着回族人民在其自身发展的道路上生生不息、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周瑞海,马金宝.回族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读本[J].甘肃社会科学,2007 (2).
[2]马宗保.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关于节日民俗作文】推荐阅读:
关于春节的节日科普初中作文07-11
关于传统节日的优秀作文10-19
关于端午节节日主题班会09-10
关于公司节日祝福短信留言10-05
关于端午节日的演讲稿11-14
节日作文初二09-16
儿童的节日作文06-04
新年除夕节日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