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幸福问题的思考(精选8篇)
“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我校的口号,当然将幸福感带到课堂带到校园是老师们所追求的,心理专家提出的“幸福课堂”的理念让我对英语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认识。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课堂呢?我想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和谐、融洽的,机灵、开放、互动的,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存在价值的课堂才算是幸福的课堂吧。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这样问学生“这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而很少听到教师问“这堂课你们觉得幸福吗?”而同事之间呢,经常听到大家这样相互问“这堂课你上的成功吗?”却几乎听不到教师之间问“这堂课你觉得幸福吗?”但是如果把成功看的比幸福更重要,甚至只问学生在课堂上学了多少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幸福感的体验,这就有了偏差。其实成功只是幸福的其中一个来源而不是幸福的全部。面对成功的诱惑如果教师失去应有的人文关怀,对于学困生,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显得苍白。课堂中的幸福是师生之间完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其本身应该就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那么作为英语教师怎样打造幸福课堂呢,结合我曾经上过的一节公开课谈谈我的想法。
一、备课从学情出发,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优势智能和擅长的学习方式进行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学有所成,体会成功的喜悦。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Unit4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谈论物品所在的位置,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询问物品的位置,学习一些有关家居物品和学习用品的单词,以及方位介词in,on,under,behind等的用法;学习并掌握Where问句的问答,一般疑问句提问并用方位介词来回答;学习名词单复数及人称代词they的用法,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干净、整洁、合理摆放物品的好习惯。本课时作为单元第三课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听力练习和对话练习熟练使用前面学到的有关物品的单词和方位介词准确描述房间的布置。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本班是普通班学生,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但学习兴趣较浓,乐于感知新事物,因此要尽量设计符合他们学习兴趣的课堂活动。同时,班中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暂时落后,尤其是听说能力较薄弱,自信心不强,不敢回答问题。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尽量考虑这部分同学,在活动之间搭设台阶,在听力之前启发技巧,扫清障碍。同时让课堂活动由易入难,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和欲望。
教学流程示意图:导入----句型复习-----语言输入(词汇学习)-----语言练习-----语言输出(写作)--情感教育-----小结
二、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创设趣味性强的幸福课堂。
如在本次公开课中我制作的PPT有一些卡通人物和动画效果都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在上课一开始让学生通过一个游戏(按老师的英文指令进行肢体活动)不但起到热身,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而且也复习了上节课学过的方位介词也为本节课后续的课堂活动做好了铺垫。本节课我还设计了猜物品位置,学生结对用目标语言对话,描述自己的房间等活动让学生整节课都能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练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学生尤其对我展示的同学的卧室照片很感兴趣,这个活动不但让整节课的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而且学生们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尝试用目标语言描述同学的房间,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都能认真地投入到用目标语言描述自己的房间物品摆放的位置。从学生们课堂上发亮的眼睛,兴奋的表情,洋溢的微笑,举起的小手让我感受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的热情,我想他们从活动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幸福,同时我也有成功和幸福感。
三、关爱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创建幸福课堂的前提。初中生逐渐进入青春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很在意同学的看法。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以保护学生的自尊为起点,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爱他们、了解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生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情切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了,从而让他们在内心深处认为学习知识是快乐幸福的事。课堂上老师多送给学生一些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赞美的话语,学生自然会敢于敢于尝试,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然也就会产生幸福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课堂幸福感及其要素
幸福, 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 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 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与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 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学生的幸福感体现在他们感官上的愉悦, 思考、探究的乐趣, 收获的喜悦和人际交往的享受, 体现在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不会到会再到自己学会学的智力成长过程中。根据长期一线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实践, 为了便于研究, 笔者将影响学生课堂幸福感的因素分为:尊重、兴趣、自我认识和人际关系, 现分别进行分析。
(一) 尊重
人应当尊重自己, 同时更应该尊重他人。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 无不是用爱来塑造他们, 用尊重的教态来获取教育成功的。尊重, 不仅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 而且在于学生的诉求和质疑渠道畅通, 学生个体对学科知识的探索和追求能得到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学生在尊重的环境下, 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会觉得课堂快乐而有意义。早在19世纪,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提出, “课堂应当是一个快乐的场所, 是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在这样的课堂, 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样受到尊重, 师生都能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引领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自觉接受、快乐学习。
(二) 兴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幽默的语言与有趣的教学设计不仅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良好推手, 而且可以使学生一笑之余引发联想, 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的领悟力, 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 自我认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如今国内涌现出真情流淌的生态课堂, 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 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 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 追根溯源的寻根课堂, 纵横连贯的简约课堂, 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等教学模式。不管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或是在普遍存在的“应试课堂”, 自我认识是趋于消极还是积极, 它是想寻求变革还是变得就此沉沦, 对于幸福感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
(四) 人际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看, 课堂本身是一个小社会, 它首先是一个正式的社会活动场所, 然后才是一个教育活动场所, 我们可以用“课堂社会”这个新视角去看待学校的课堂教学。
在有幸福感的课堂, 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是良好的生生互动和良好的师生互动, 需要的是良好的合作和良性的竞争。小学生需要得到同伴的支持和教师的支持, 在这样的课堂他才会更有安全感。
二、促进课堂幸福感的教学策略
(一) 课堂幸福感重在情感传递
北京李明新校长曾谈到:阅读要还之并遵循阅读原理:观文—看景—生情, 要回归语文本体。王崧舟校长认为:注重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语文的重要特点是“情”, 在“润物细无声”中动情, 使师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达到刻骨铭心的效果。他执教《圆明园的毁灭》, 从情入手, 激情飞扬, 声情并茂的讲解、精心创设的情节、悉心营造的意境, 吸引了听课的所有师生, 使师生们感同身受的与文本对话, 感受到了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使听者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无比遗憾, 进一步激发了听课者的爱国主义热情。
王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激情的言语、创设的意境感染了听课的所有师生, 使听者们无不为之动情、被文本感染、被当时的教学情境感染, 心中的情感油然而生。学生始终没有脱离文本, 朗读产生了一次次飞跃, 学生专心致志地读, 出神入化地读, 感同身受地读, 读出了语言文字的形象, 读出了情味, 读出了意蕴, 读出了个性和神采。师生动情地朗读, 构成了他这节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弟子——浙江省胡州安吉外国语学校王自文老师执教《古诗两首》时, 引领学生将古诗凝练的文字还原成了画面, 还原成了影像, 还原成情节, 还原成意境。在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时, 王老师让学生看画面、听音乐, 他再配以一段激情的言语“国家破碎, 山河依旧, 不同的是奔腾的黄河现在成了金兵饮马之漕, 巍峨的华山成了金人放马的草场, 黄河在向大海哭泣, 华山在向苍穹流泪”, 学生被教师言语感染, 被文本感染, 被情境感染, 激起了学生悲愤之情, 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动情地朗读着:“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在执教诗的最后两句时, 王老师一席导读语:
“中原沦陷了整整65年, 65年, 780个月;65年, 23739天那, 一年过去了!他们盼来了王师吗?读……”学生用情读到“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他们盼来了王师吗?读……”学生又动情读到“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六十五年过去了!他们盼来了王师吗?读……”学生再次动情读到“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学生几次不同层次地读, 读出了诗人悲愤交加、忧国忧民之情。在行将结束本节课时, 一曲激昂的《满江红》让学生不是垂头丧气地离开课堂, 而是挺起胸、昂起头的离去, 有的学生边走边随曲吟诵, 这为整堂课再添了一抹亮色, 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感悟到中华民族的脊梁、民族的精神, 感受到“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良知是长存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当中, 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 中华民族才能延续五千年的文明史, 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生在听曲、吟诵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使语文课堂成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
(二) 课堂幸福感需要多种感官刺激
北京特级教师李明新老师在教学《趵突泉》一课时, 在学习“永远那么纯洁, 永远那么活泼, 永远那么鲜明, 冒、冒、冒, 永不疲乏, 永不退缩, 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这句时, 李老师用朴实、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带至趵突泉旁, 通过想象读, 配以动作模拟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细细品味文本语言, 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体会了大自然的伟大。没有刻意的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却让学生在以情带读、以读悟情中受到了良好的朗读技巧和方法的训练。
(三) 课堂幸福感需要教师较高的专业素养
优秀教师执教的语文课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隐射出他们多元化解读语言材料、灵活处理教材的深厚功底。
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古诗二首》 (《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是浙江版课本中的一文, 原课题为《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晓出净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从外在看, 《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有着不同, 但无论是在表达形式的层面上, 还是在意蕴和内在精神的层面上, 这两首诗都有着非常高度的统一。王自文老师对教材重新加以整合, 打乱了原来教材古诗的安排序列, 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教学, 从两首诗外在的不一致拨开迷雾, 看到内在的一致。采用“合—分—合”的方式, 先将两首古诗同时出现, 让学生根据注释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前提下, 去发现、去寻找这两首古诗在表层上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有的学生说到了作者的朝代都在南宋, 有的学生说到了这两首诗都在写景, 王老师点了一下:“同样写景, 意义相同吗?作用一样吗?”为下一步的“分”营造了新的阅读期待, 也有的学生说到这两首诗都写的是人, 老师话锋一转、当开一笔问:“第一首写到的是什么人?第二首又写到的是什么人?”学生答:第一首写到的是权贵, 第二首写到的是遗民。从而挖掘这两首诗的着眼点是写人而不是写景。
李明新老师在执教《趵突泉》一课时, 巧妙运用阅读期待, 在学生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激起学生一次又一次自主阅读的愿望。课前、课中、课后都多次巧妙地运用阅读期待, 比如他在学生初读课文后问学生:“课文向我们展示了趵突泉的美, 我读了特别想去看看,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学生兴致勃勃, 异口同声地答道:“想!”这时李老师却话锋一转:“可我找遍了学校的资料库, 就是找不到相关的录像带。不过我们学习语文有个特别好的方法—想象阅读”。随后, 学生兴致勃勃地运用想象阅读法去学习描写大泉的语句……
“读书不知味, 不如束高阁”, 在语文的世界里, 有温暖而鲜活的文字, 有博大与温情的胸怀, 语文中那音韵的和谐, 语调的铿锵, 节奏的疾徐, 表情的丰富……那些带有“中国烙印”文化的绝妙醇厚的语文味道, 带领学生在大师们恢弘笔调展示的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中去崇真、尚善、向美, 在健康积极、充满热情的语文学习中去展现自己生命的亮色, 用我们的语文, 让生命鲜活起来 ! 用我们的语文, 传递一种美妙的感觉—幸福!
参考文献
[1][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2]季爱云.幸福课堂:应然选择、路径发展与模本重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 (长春) , 2012 (8) :.
摘 要:虽然幸福感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还是有一定的联系。军校学员的幸福感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的学习与生活,还将影响几年后他们在军队工作生活时的情感体验,关系到将来能否在任职岗位上迅速适应,积极作为及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准确把握军校学员幸福感现状,努力提升军校学员幸福感,是军校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军校学员;幸福感;满意感;归属感;价值感
中图分类号:G4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96-02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幸福感是主体对自己生活是否幸福和达到何种程度的一种主观感知。军校学员处在心理成熟、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既具有普通学生的一般特征,又因处于军校这样一个环境而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提高军校学员的幸福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物质待遇的满意感
马斯洛人性需求理论将物质需求列为第一需求,其基础性意义显而易见。汪洋也曾说过,“幸福不是空中幻影,要有实实在在的物质依托。”军校严格封闭的军事化管理,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学员对校园设施、服务保障非常在乎,只有在物质待遇上保障好学员的切身利益,才能为提高学员幸福感奠定良好基础。
持续有力建好设施。在规划布局上,要特别考虑学员学习训练辛苦、自由活动时间有限的现实情况,确保生活服务设施集中在学员住宿区,持续加强餐厅、超市、洗衣中心、邮局、话吧、银行、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馆现代化水平,及时更新学员队网络学习室、文化器材室设施设备,给每间教室、宿舍安装空调,精心设计草坪、回廊、人工湖泊等校园景观,从只讲究一般环境绿化向环境园林化转变,为学员训练、居住生活营造一个舒适环境。
设身处地改进保障。在新生入学时做好调查统计,根据籍贯、口味需求等情况调整食堂菜品;在军训、校运动会等特殊时期,及时调整食堂开放时间和沐浴热水供应时间;在图书馆更新书籍时,收集学员意见,尽可能满足需求;在寒暑假期间,不过多组织学习训练,保证学员休息调整时间。在后勤服务上,建立快速高效的营房维修机制,完善餐厅、超市监督检查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班车时间、路线,更好地满足学员吃、住、行、购等日常生活需求。
迎难而上解难帮困。对军校学员而言,供给制基本避免了因家庭经济问题产生的烦恼,但在公费医疗方面,选择就医的医院有限,用药种类少,经常还是要自费去地方医院就诊,一旦患有大病、慢性病将要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提高军校学员的幸福感,就要确保学员没有后顾之忧。要定期组织学员做身体检查,尽早发现问题;综合部队卫生保障资源,并就近选择2至3家地方医保定点医院,辅以地方医疗服务;建立军校学员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医疗费由国家、军校和学员个人三方按一定的比例共同负担,并对个人负担较重的患病学员,实行大病补助,及时组织捐款,进一步减轻学员医疗费用负担。
二、提升学习训练的快乐感
军校学员最直接的任务就是积极参与学习训练,这也是占据学员大部分时间的活动。能否使紧张严格的学习训练,成为一个提升素质、收获快乐的过程,很大程度影响着军校学员的幸福感。
注重现实针对性,提高吸引力。提升学习训练的快乐感,就要提高军校学员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习动机上来看,学员希望“所学必有所用”,要求所学知识技能为今后职业军事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着眼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联合性、专业性、多样性特点,从打牢核心作战能力、夯实专业技术能力、增强临机处置能力、提高军地协调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军校学员培养计划,提供富有现实性和挑战性的学习训练经历,增强学习训练对学员的吸引力。
注重持续渐进性,增强适应感。能力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学习训练中“拔苗助长”经常会令学员产生受挫感,不仅体会不到学习训练的快乐,甚至还会感到排斥、厌烦。要尊重学员成长规律,按照“士兵、骨干、基层主官、机关干部”的要求逐级渐进,制定一些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让学员在逐渐接近阶段性目标中拥有快乐和成就感;要看到学员个体基础的差异,了解不同学员的适应能力,分层次科学组训施教,逐渐加大强度,确保每名学员都能跟上学习训练的节奏,做到严而有度、爱而不溺,循序渐进、劳逸结合,让学员始终保持参与学习训练的热情。
注重开放生成性,扩大参与度。军队严明的纪律和强烈的等级关系,往往使得军校学员的学习训练严肃有余,活泼不足,降低了学习训练的快乐感。要将学员的学习训练,从一个封闭的、预设性过程,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生成性过程。在理论教学中,营造学术自由气氛,促进双向平等交流,采取专题教学、案例分析、团体项目研究、分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员充分自由、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在军事训练中,一方面深化模拟式实践,让学员担任某个职务或扮演某个角色,一方面加强野外综合演练,给予学员主动作为的机会,为学员搭建提高身体适应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独立指挥能力的平台。
三、提升融入集体的归属感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拥有一定程度的归属感。对思维活跃、自主自立的军校学员而言,在所属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愿景更加强烈,紧密关系着学员的幸福感。
以和谐氛围为基础。“此心安处是吾乡”,远离了父母及熟悉的朋友圈子,学员只有在被尊重、被关心的和谐氛围中重新找到归属和认同,才会将关心集体事务作为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自觉为所属集体着想。要注意营造平等尊重的和谐氛围,在学员管理中用情讲感化、明理讲信服,避免以权压人、以势逼人;要像兄长亲人一样关心爱护学员,从饭量看心情,从队列看状态,从言行看精神,将注意力聚焦在学员身上;有些学员搞拉帮结派,对看不顺眼的就孤立,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要引导学员在共同学习训练中建立亲密关系,经常组织学员们通力合作完成任务,营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
以公平公正为核心。如果一个集体有失公平公正,一个人的幸福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痛苦,这样的集体是没有吸引力的。在发展入党、评选先进、工作分配等学员关注的问题上,必须尊重每个学员做出的贡献,保证每个学员有相同的实现自我的机会,真正形成公平竞争、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无论是涉及“关系兵”还是“同乡兵”,只要坚持公开名额、公开标准、公开条件、公开结果,许多看起来很复杂、很棘手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只有在公平公正的集体中,学员各层次需求才能得到满足的保障,才会意识到集体对自己的重要性。
以民主集中为手段。如果只强调学员是集体的一员,只教导学员如何热爱集体,却从来不用学员做主,学员并不能切身体验到自己与集体的关联。只有当学员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内心自我约束力,做好应然之事、本职之责。要将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变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既有活力,又有统一意识的民主集中的机制,坚持将集体事务交给学员充分讨论,形成自由、诚实、开放的沟通氛围,充分发挥学员在决策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学员的意志表达得越充分、完整,协作感、归属感、自豪感就越强烈,就越乐于为集体的发展尽职尽责。
四、提升献身国防的价值感
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的最高需求,是幸福感的源头活水。值得注意的是,越高级、价值越大的幸福,其体验便越淡泊而持久,不像低层次的幸福体验那么强烈。献身国防是军人最崇高最伟大的价值,经常性地促进军校学员从内心和情感上自主体验到献身国防的光荣和伟大,学员就不会感到迷惘空虚、失去目标和动力,就能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实现幸福感不断提高。
在加强理解认同中打牢思想根基。有些学员认为现在是和平时代,自己作为军人的价值感不强烈。要从国防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需求来讲清为国、为民当兵的道理,了解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和美好前景,增强献身国防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将必要的紧急集合、战备物资检查、带兵能力考核等纳入军校培养计划的正常渠道,结合观看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信息电子战等录像,增强学员对战争的忧患意识;通过对周边环境的分析和讨论,激发学员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树立“学为用”、“练为战”的思想,增强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使命意识;及时宣传部队在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任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促使学员认识到自己作为军人的重要现实价值。
在加强实践引领中实现示范导向。利用每学年暑假时间,组织学员下基层锻炼,了解战士在想什么,了解自己缺什么,了解回到学校该补什么,增强学员的职责意识;邀请部队的将军、英模代表或是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学员进行专题讲座,尤其是邀请从本校成长起来的英雄模范、部队骨干讲述亲身经历、交流思想感悟,通过小品、话剧、摄影、动漫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树立学员身边的标杆,使典型、先进具体化、形象化,让学员认识到自己也可以在献身国防的事业中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
在加强环境熏陶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传统标语、英模雕像、画像、灯箱、宣传栏之外,结合军校特点,将献身国防的理念通过艺术手段,做成标志性建筑物,建造主题园、文化墙、主题雕塑、文化馆等,同时加强广播、闭路电视、校园网等媒体系统建设,教室、操场、宿舍、食堂等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融入军队使命的熏陶。以国防大学为例,在教学楼前大厅,树立着栩栩如生的九大元帅的塑像,还有气势恢宏的56位老红军联袂题款的反映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大型玻璃雕刻,时刻提醒着学员献身国防的价值感。
参考文献:
[1]姜兆跃.着眼新使命新要求 打牢军校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基础[J].训练与科技,2009,(2):62-64.
学校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种手段,它是以整个教育为对象,对各种教育活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开展有效的学校评价,我国的基础教育才能走上正轨,不至办成“升学教育”;开展有效的学校评价,能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就有可能深化教育改革,达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开展有效的学校评价可以使学校领导和教师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使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说学校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于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学校领导加强了对教职工的教育教学和总务工作的评价,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重形式忽视内容
台湾有史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台湾设立行省,许多台湾人的祖先都在大陆等等。都说明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核心利益,捍卫这种利益,是国家当政者的第一位责任。有了这部大法,政府可以高举法律的大旗,动员全国人民,动用全国一切资源和手段,彻底粉碎一切分裂图谋。当然这部法律也不允许政府向分裂主义者和支持他们的外部势力作出任何有损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妥协。中国近代史上那些悲剧决不能重演。
任何人、任何政党和政治势力,决不能走上闹独立、闹分裂的犯罪道路。谁胆敢这样做,他就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敌人,必将受到全国人民的声讨和痛击。当国家面临分裂危险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分裂的斗争是每个国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开设军事课程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义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美争霸世界的冷战局面结束了,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个防御性的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军事组织,不经联合同授权就自行对不听它话的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美国操纵日本联合制定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企图把我国的台湾划入防御体系之内。开设军事课程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要着力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第一,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军事课是对国防和军事的理性认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沦与实践的教育。从道德意义上说;保卫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最高的社会公德。因此,国防教育与“两课”教育异曲同工,相得益彰。第二,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仟务。军事理论课通过讲授军事科技,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科技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培养人才的模式向口径、适用面广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因此,培养的人才要做到既能为经济建设服务,又能为国防建设效力,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后备兵源和预备役军官。4.军事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具有其他学科和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的功能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军事教学,既是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积极探索。几年来,我们在抓好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实践中也引发了不少思考。
一、必须以新型人民战争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搞好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现代战争虽然是高科技战争,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仍然还是人,是高科技武装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人才资源,和平时期抓好对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和教育,进一步强化他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品质一旦发生战争,他们就是极为可观的战略后备人才,能够确保我们战胜任何最强大的对手。
二、必须从确保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充分认识搞好大学生军事教学工作的现实必要性。当代大学生既有文化层次高、思想敏锐、开拓创新意识强和民主平等参与要求强烈等显著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生活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吃苦精神不够等自身不足。通过进行队列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吃苦精神,养成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好作风;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现代军事理论,站在世界军事理论的前沿来分析了解我军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逐步打牢他们从军报国的思想基础;通过定期安排大学生到军营参观见学,组织他们模仿战斗班排过军事化生活,有计划地让学生轮流担任营长连长排长班长,交给权力,明确职责,相互学习,定期讲评,可以进一步锻炼提高大学生的领导才能,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意识
三、必须坚持在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上下功夫见成效。搞好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仅有学校、部队的积极性还不够,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首先,要把军训教学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成才上。多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切实认识到,开展军训教学工作对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的现实意义,对他们拓宽知识面的重要作用,对他们走好未来人生路的长远积极影响,从而不断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活动设计上,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做到目标要适中,使学生们跳一跳能够着,方法得当,既严格训练,又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其次,要把军训工作与学校的正常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训教结合、动静结合、强弱结合、文理结合。要加强与学校的学生会经常性的协调联系,注意通报有关情况,及时调整工学矛盾,形成抓军训教学工作的合力,确保相得益彰,防止相互撞车。再次,要把评比竞赛贯穿活动始终。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勇于挑战、争强好胜是他们的天性。部队工作的实践也说明,要抓好一项工作落实,必须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灵活有效的比学赶帮超活动。古人说,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很不安宁的世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且有新的表现,我国的安全仍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了使大学生了解军事知识,认识战争规律,预知未来战争特点,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在贯彻少而精原则的前提下,必须把学习军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进行古代孔子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教育;要进行国防和军事历史的教育、了解古代、近代国防史,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要进行军兵种知识和外军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对解放军的编成、各类武器装备有感性的认识;要进行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育,使大学生能认识到加强国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对大学生进行战时动员、军事地理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3结合军事理论课教学,谈谈对一些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对于钓鱼岛问题,中日双方都相信近期无法解决。双方都只能用拖延战术。撞船也好,放人也罢,都不能在近期解决钓鱼岛问题。
日本放人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最近杭州工商部门对丰田的全资子公司拟做出没收42万余元违法所得、罚款14万元的处罚。这个事件是个信号,告诉日本中国对日本要开始经济战了,就像美国前一段时间整丰田一样。
中日经济战,是美国最希望看到的。对美国来说,中日谁的经济被拖垮都是天大的好事。中国对丰田处罚,也省得美国费力了。如果中国经济被拖垮,那更好了,也不用费劲逼RMB升值了。努力促成中日经济战是美国的主旋律。
撞船事件刚开始,美国怕中国不强硬,怕中国不展开经济战,于是美国赶紧说保持中立。杭州丰田事件发生后,美国立即说要协助日本保卫钓鱼岛,这就是给日本打气,怕杭州丰田事件吓得日本妥协。
在世界经济随时可能二次探底的时候,美国真是煞费苦心呀!
事实上,这次日本怕了,就是怕经济战。而中国不怕经济战,因为中国不需要外资了。这个问题回头再详细论述。这里只是说明日本为什么想尽快息事宁人。
3、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题的思考?
一、中国目前是被火药桶也是核武器包围得最多的国家: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阿富汗、印度、越南、关岛、台湾省都是地区的火药桶,这种周边环境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安全环境严峻,特别是南海、东海以及藏南地区的领土争议更是刻不容缓!作为中华儿女自应该多关心国家的大事,例如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介,祖国神圣不可侵犯!
二、中国的地缘环境没有世界其他大国好,北有俄罗斯,西有印度,南有越南印尼,东面还有日本,这些国家对中国似敌非友,加上美国在一边支持,所以中国很被动。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就这样看着人家来欺负。我个人觉得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维护国家安全:
1、加强邻国邦交政策,特别是几个比较友好的国家如巴基斯坦啊
2、积极发展国防科技
3、对某些胡作非为的国家要杀鸡儆猴,比如南海的某国
4、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同时注重软实力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4、结合军事理论教学内容,谈谈对中国国防建设的认识和思考?根据《大学军事教程》所说,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这个定义很宽泛,打破了我对国防的传统理解。由此我知道,现代国防不单纯国家军事力量,还有非军事力量。
之前我认为,外交其实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外部表现,引用我国一位外交官的话说就是“弱国无外交”。通过“六方会谈”,我明白,外交其实就是一场激烈度不亚于军事的战争。一场成功的外交战往往比正面战所获更多。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没有军事经济能力的支撑,是不可能“空手套白羊”的。所以要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就必须提高我国综合实力。
现代国防内容有:国际环境与国家利益、战略思想方针、国防能力建设与力量运用、国防体制建立、国防立法建立。现在我说说我对国防建设的看法。首先,是我国现行的国防困境。我国是一个国力较弱的国家,虽然现在有很大发展,但现在军事仍未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很多武器都是苏联时期武器的更新产品。不仅如此,中国武器生产链接不上,一些落后武器超长服役,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坦克和战斗机。更令国人沮丧的是中国现今仍制造不出大型运输机和航空母舰。
我国武器落后但我国要防护的地方又那么大,真不知道那些整天叫嚣“中国威胁论”的日美是何居心。我国周边陆海相邻的国家有22个,陆地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5个,边界总长22800公里,与中国隔海相邻的国家有7个,海岸线有18400公里。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独霸,而中国成为它唯一潜在挑战对手。现在美国拉拢日韩泰菲越想对我国进行军事包围,不仅如此美国又想将印度拉拢过去。中国大陆东有日本,西有美国势力,南有印度,北有俄罗斯的威胁。现在还有一个台湾每天叫嚣着搞独立。因此要打破我国现有地缘困境,就必须针对某一最大威胁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破现在的地理战略弱势。
其次,必须看到我国军队建设和武器发展紧迫性和现实性。朝鲜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情况不同;中国现行军事状况有和当年朝鲜战争不同。当年美国军队还处在机械化而现今已经从机械自动化到达信息化。美军拥有精确制导、信息化、全球部署三大战略优势。回头看看中国军队,虽然研制出精确制导的远程和洲际导弹,但现代海空军却仍然趋附于陆军。海空军仍只能在近海巡游,不能进行远程投放。一旦中美战争爆发或是中日战争爆发,中国便成为名副其实的“雷区”。
现代战争是一种四维时空战,即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的战争。从战争地理角度来看,它是一场立体的战争;从信息化角度来看,一秒钟便可以决定战争的成败。我国现在正处在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时机,而美国早已达到这一高度,所以军队建设和武器发展面临艰巨的任务。
再三,我认为我国的现行国防战略需要随现行战略环境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如我国应当考虑结盟问题,来抵御美国现行战略压力。其中,与和我国处境相同的俄罗斯结盟可以彻底打破我国现行劣势。还有我觉得我国应当谋划好战略战场。我认为我国应将太平洋作为我国战略作战区,将未来战争中心由我国本土向太平洋推移。这样才可称为积极防御。不过要做到积极防御我国必须调整意识,即将太平洋作为我国的一个内陆湖。
要做到这一点,我国需不需航空母舰?答案是要。我国现今虽不能供应起一艘航空母舰,但要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必须有这样的战略目标。
第四,我国必须加强国防体制建设。国防体制建设目标是三军协同作战能力达到如一个军一般。
结合教学及国防法规相关内容,谈谈大学生军训的意义?
只要国家存在,就有国防。数千年中外历史表明,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离不开全民的国防意识的增强。国防意识强了,一旦外敌压境,就能同仇敌忾、奋起御侮、战胜敌人。国防大学编写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就是试图通过“中国国防”教育,使我们的年轻一代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增强国防观念;通过“军事思想”教育,使我们的年经一代了解古今中外各种军事思想的内容、形式与发展过程,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通过“国际战略环境”的教育,使我们的年轻一代了解当前战略格局和世界安全形势的基本情况,正确认识我国安全环境的状况,增强国防观念与国家安全意识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通过军事理论的学习,强化了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我的国防观念。每每全神贯注的听完却还意犹未尽,总觉得听不够。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当今我国国防的形式与现状等内容,让我们学习到大量的现代军事知识,认识到了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我们对国防地位、作用的认识,树立了牢固的国防观念。“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千古名训告诉我们:越是在和平条件下越要居安思危,强化我们的国防意识!
6.谈谈你对军事理论课学习的收获?
军事是政治的工具。任何军事行动的胜利都意味着之前的纯政治行动的彻底失败。老子曰:“兵者,国之重器也,不可轻易示人”,就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战争都是玉石俱焚的不明智行为,也许有人会说有的军事行动是在抛砖引玉,但事实上,只要战火燃起,战争双方的政治、外交关系就已经告破裂,而随战争进行,经济联系也会随之断绝。
但同时,军事更是政治的筹码。有强大军事实力作后盾的政治行动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只有狮子才有资格和狮子坐下来谈判,退一步讲,想与狮子叫板,你至少也应该是一头狼。也就是说,只有拥有了尖牙利爪,一个国家才拥有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
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使祖国变得更为强大。
1.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军兵种及军种的主要作战任务?
答:(1)陆军通常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种和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抗敌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和方 向上打赢局部战争、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2)海军由舰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协同陆军、空军进行反袭击,保卫海 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消灭敌战斗舰艇和运输舰船,破坏敌海上交通运输;袭击敌海军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协同陆军、空军进行登陆作战;进行海 上封锁和反封锁作战;保障海上交通运输、渔业生产、资源开发、科学实验和海洋调查的安全。(3)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等兵种及其他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国土防空,独立实施空中进攻作战,协同 陆、海军作战,实施空降作战,实施空中威慑,实施空中输送,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雷达侦察。(4)第二炮兵由地地近程、中程、远程、洲际等导弹部队及各种保障部队、院校和科研试验单位等组成。基本任务是威慑和实战。
2.试述我国如何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和战略格局?
答:第一,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主权和安全,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根本基点。第二,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和文明三种新秩序,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主张。第三,把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大国关系,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格局,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第四,把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趋利避害,积极参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重点。
3. 试述中国的国防体制?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包括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有边防、海防、空防等。国防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防的性质依国家的性质和国家政策不同而异。国防的巩固和强大是防备外来武装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稳定与安全的保证。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的宏伟目标之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根本目的。国防体制,是国家防卫机构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以及领导体系的制度。是国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体制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内容主要包括: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国防经济体制、国防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的管理体制、兵役制度、动员制度、国防教育制度以及国防法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体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1、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2、全民国防教育日定在每年的--------。
速战速决
3、孙子兵法论述作战的指导思想是-------。
有源干扰、无源干扰
4、雷达干扰可分为------和-------两种。
6、生物战剂按对人员的危害程度可分为------和------。失能性、致死性
1、请用人民战争的观点分析,如何应对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14分)
什么是人民战争?什么是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已经登上了战争的舞台,世界各国都把军事战略重点转到应付高技术局部战争上。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武器、信息是重要因素,要树立以劣胜优的信心,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创新的精神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与时俱进,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的研究。正确分析判断世界形势及其发展趋势。以调整求发展加强质量建设,保障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建立完善的战争动员体制、法规。
2、大学生在国防活动中应该怎样做。(10分)
对企业并购整合有关问题的思考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并购时有发生.本文对企业并购后在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整合策略.
作 者:胡世军 作者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科教导刊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年,卷(期):“”(33)分类号:C939关键词:企业并购 问题 对策
一、换个角度看问题, 工作任务不再是负担
为营造书香校园, 提高教师素质, 每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以书籍为伴, 与智者同行”的读书交流活动, 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读一本好书, 交流一次读书心得。刚开始开展这项活动时有许多教师不解和不满, 认为自己只要照管好班级孩子就行, 没必要学习那么多的知识。还有的认为自己的时间都不够忙工作和家务, 哪有时间来看那么多的书。为此, 我们召开了多次的动员会, 阐明幼儿教师多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还抓住幼儿教师爱美的心理, 常用一句名言来激励她们“女人三十岁以前的美丽是父母给的, 三十岁以后的美丽是书本给的”。同时启发她们清楚地认识到多阅读书籍, 不仅能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让脑子更灵活, 更能让自己做个出色的母亲。换个角度去看待这项活动和工作任务, 教师们深刻领会了活动的积极意义。现在, 我园读书交流已蔚然成风, 大家都把读书看成是快乐、幸福和享受, 不再认为是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负担。
幼儿教师多才多艺, 能唱会跳, 有时难免会接受上级单位或本园安排的一些大型演出任务。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参加一次演出, 排练一个舞蹈, 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况且教师在正常上班时间内是无法进行排练的, 只有利用晚上或周末休息时间来排练, 忙完工作再排练是异常辛苦的, 没有良好的心态就难以坚持。这时, 我们会引导教师这样想:一是自己有这样的能力才可以参加演出, 能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是多么的荣耀和自豪。二是许多人为了追求身材的美要花大量的金钱去进行形体训练, 我们每参加一次演出, 学习一个舞蹈就是接受一次免费的培训, 既锻炼了形体又练就了良好的气质, 何乐而不为。三是趁现在年轻, 精力旺盛, 外形俊美时多一些登台的机会, 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待年老之时回忆起来一定会非常甜蜜。心态决定心情, 心情决定情绪, 有了良好的情绪, 再苦再累, 也不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现在每有演出任务, 我们园的教师都争先恐后, 自告奋勇地要参加。多次排练的大型舞蹈非常出色, 赢得叫好声一片。而且, 教师们从没有因忙于演出而影响正常的保教工作。
二、换个位置来思考, 更会尊重孩子理解家长
天真活泼、调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 他们有时难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令教师头痛;有的则因娇生惯养不会自己吃饭或把大小便拉在身上, 让教师着急。每当这些时候, 我们就引导教师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出现这些状况, 我愿意他的老师去责罚他吗?如果我是孩子, 在我幼小的时候肯定也会有这些情况发生, 我愿意我的老师责罚我吗?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这样的换位思考, 让教师更理解了孩子一些出格的和令人不满意的行为, 从而能尊重孩子, 和风细雨地去教育孩子和处理问题。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 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 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教师们当然都愿意做快乐的天使。
第一,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文章放在眼前,学生大多是浮光掠影看一遍内容。如果我们提出微问题,从细节处提问,学生就必须从文本细节中找答案,促使学生不得不细读文本。这样的有的放矢总比让学生大海捞针好。
第二,除了帮助学生细读文本之外,微问题还可以转变为课堂主问题。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甜甜的泥土》内容是这样的:王小亮的妈妈为儿子送一包奶糖,小亮得到奶糖时很高兴,还和同学一起分享,但是因为害怕后妈责骂,不敢把奶糖带回家而埋在了雪中,第二天挖出已经融化的奶糖,一边尝着甜甜的泥土一边笑了。我的解读是从一个疑惑开始的,文中主人公是谁?小亮的亲生母亲?王小亮?抑或是后妈?从文章内容结构安排来看应该是小亮。所以我设计的微问题就是:王小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他是这样的性格?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寻找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分奶糖说明他的善良,最后的笑说明他的知足乐观等。后半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启发学生寻找小亮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找完后同学发现虽然小亮的后妈对他不好,但是小亮的身边并不缺少爱,否则奶糖怎么会传递到小亮手中呢?所以我归纳的本文的主题是:爱能融化冷漠,爱能包容一切。这就是将微问题转化为了主问题,纠正了很多教学理解上的偏差。
如何设置微问题呢?微问题可以问在课前。课前提出微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预习,老师在课堂上就更能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更能促进学生的生成,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老山界》一文中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我在课前的预习中就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课文中“难走”的“难”体现在哪?
问在课堂中。教学进行中提微问题有助于找到切入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孔乙己》在上课伊始我提出的微问题是:“孔乙己姓甚名谁?”我们只知道他姓“孔”,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为什么作者要让他姓“孔”?“乙己”的绰号又说明什么问题?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就能明白,孔乙己的地位及身份特点,帮助我们解决了课文一个难点。
问在结尾处。结尾处提出微问题既可以帮助我们复习巩固课堂内容,又可以进行拓展活动。例如:《春》一文我在备课的时候发现:作者侧重于对春天的植物、风、雨的描写,缺少了对动物的描写。找到这个细微的问题后,在课堂结束前,我提出让学生为本文续写一段春天的动物。这就是对文本内容理解后的拓展。
第二个问题:问什么?
首先,问标题。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解题。有些题目很普通,有些题目则很有解题的必要,但是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例如:《伟人细胞》中作者为什么用“细胞”二字?
其次,问词语。文中的有些词语是很关键的。例如:《口技》首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其中的“善”就是文眼。《安恩和奶牛》是一篇人文关怀很强的文章,主人公安恩是重点分析对象。如何说清她的性格特点是本文的难点。我在一次听公开课时听到了这样一种解读:老师抓住了描写安恩劳动时的一个词语“翩然起舞”。为什么把劳动比喻成“翩然起舞”?可见对安恩来说,劳动不是单调、枯燥、痛苦,而是愉悦、享受。只有有着一颗向善、乐观之心的人才会这样吧!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关心自己家中一头奶牛的感受,带它出来散心。真是“一通百通”啊!
再次,问人称及其顺序安排。《散步》第一小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里介绍一家四口所用的代词及其顺序值得我们推敲。为什么将“我”排在第一位?按照本文“尊老爱幼”的主题不是应该将“母亲”排在首位?其实这样的安排恰恰印证了本文的另一个主题:中年人的责任感。《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中的称呼已经被很多老师作为上课的切入点。这样的一个细节就能帮助解决文章的一个重难点,真是事半功倍。
还可问在标点。标点在我们写作训练的时候是重点,标点不仅是划分停顿,有时更是作者情感的宣泄点。《散步》中介绍散步时的环境描写:“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作者用“!”宣泄的是对春天到来的喜悦,更宣泄对母亲“熬”过一个酷冬的欣喜。这是对家人的关心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
最后,问在写作年代。有些文章把写作年代直接引用在结尾,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幽径悲剧》中讲到本文对当下的意义时,我让学生找到藤萝被毁的具体年代。相距“文革”结束已经16年(文中写到藤萝毁于“今年春天”,结尾又交代写于1992年9月。)仍然发生了这样的悲剧,甚至这篇文章写作过去20年的现在,社会上仍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季羡林先生的这篇文章是多么有警示作用啊!
【对幸福问题的思考】推荐阅读:
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思考06-22
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思考07-10
对腐败问题的经济学思考07-11
浅谈对中国社会诚信问题的思考07-27
对金沙江水电开发问题的思考09-24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10-06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思考.doc05-29
对商业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10-23
民间借贷利息问题的思考论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