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哲学系考研真题

2025-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厦大哲学系考研真题(精选8篇)

厦大哲学系考研真题 篇1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448 A 选择题百科25题(50‘)

1.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伊斯兰主义”指的是什么? 2,2015年巴黎气候协议内容? 3.索姆河战役发生时间? 4.西厢记里面的男女主角名字 5.牡丹亭属于什么?元杂剧 6.联合国今年来对朝鲜制裁的原因 7.朱庇特的妻子是谁? 8,盖亚的丈夫是谁?

9.中世纪时候,中东(不太确定)的基督徒属于什么教派? 10.在主流基督教中,耶稣属于?(神,使徒。)11.被称为西方现代史的起源?(巴黎公社,法国大革命)12.第九交响曲的作者是?

1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群贤厦大考研网是什么节日?(好像是这句吧。)

1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的作者是? 15.《梅杜萨之筏》的作者?

16.写歌剧最多的是那个?(贝多芬 肖邦 普契尼。)17.《诗学》的作者? 18.超人哲学是谁提出来的?

19.《雪国》的作者?(忘了是不是这个作品)20.《魔戒》作者?

21.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什么之后?(义和拳,太平天国。。)22.英国剧作家品特代表作? 23.古代丝绸之路不经过哪个地区? 24.当今最大的恐怖分子组织是? 25.我去。忘了。。

B 应用文写作: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中文摘要

厦大哲学系考研真题 篇2

1996年

(一)概念解释: 助产术(苏格拉底)线段比喻(柏拉图)四因说(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的唯名论和唯实论

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洛克)单子论(莱布尼兹)图象说(维特根斯坦)存在先于本质(萨特)

(二)论述题: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学说。(2)简述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的内容和意义。(3)简述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及其意义。

1997年

(一)概念解释:

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巴门尼德)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流射说(伊壁鸠鲁)流溢说(柏罗丁)奥康剃刀(奥康)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自在之物(康德)

机器里的幽灵(拉美利特)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本质先于存在(萨特)

(二)论述题:

(1)简述柏拉图的“分有说”,并分析其理论上的意义和缺陷。(2)分析“全部知识来源于经验”一说在理论上有何错误?(3)分析黑格尔“有、无、变”的思想。

(4)简析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必须沉默”。1998年:

(一)概念解释: 巴门尼德的存在 原子与虚空 四因说 流溢说 唯实论

我思故我在 物是观念的集合

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

(二)论述题:(4选3)

(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

(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

1999年

(一)简要解释以下名词:(每题5分)单子 四根说

波菲利问题 先验幻相

(二)简要解释以下命题:(每题8分)(1)“德性就是知识”(苏格拉底)

(2)“观念的次序就是事物的次序”(斯宾诺莎)(3)“应该把真正的实体理解为主体”(黑格尔)

(4)“除了哲学真理以外还需要有神学真理”(托马斯)

(三)论述题:

(1)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了“理念论”的哪些观点?(2)洛克是如何说明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关系的?贝克莱在此问题上有何不同见解?

2000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助产术 太一

四线段比喻 绝对同一性 真理是过程 前定和谐

(二)指出下列各段话出自何人,并解释其含义:(每题10分)

(1)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伸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2)习惯是人生的最大指导。只有这条原则可以使我们的经验有益于我们,并且使我们期待将来有类似过去的一串事情发生。

(3)上帝的人格性,本身不外乎就是人之被异化了的、被对象化了的人格性。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如何发展了笛卡儿的实体学说?(2)你如何理解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2002年

(一)名词解释: 巴门尼德的两条道路

斯宾诺莎能动的自然和被动的自然

(三)论述题:(6选4)

(1)安瑟伦和笛卡儿的本体论证明的比较。(2)休谟对因果理论的反驳。

(3)柏拉图太阳比喻和普罗提诺流溢说的比较。

(4)黑格尔对康德的“在没有学会游泳之前,切勿冒险下水”的批评。(5)费尔巴哈的上帝观。

(6)康德:“没有内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没有概念的直观是盲目的”。

2003年(150分)

(一)名词解释:

“没有行动就没有一切”

“人们的一切错误都是物理学方面的错误” “良心论”(卢梭)

“观念是对印象的忠实摹写” “四障碍说”

(二)论述题:

(1)古希腊关于本原的几种理论。(2)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的思想。

现代西方哲学

1999年(全)

(每题20分,任选5题)

一、阐述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

二、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此在”或“缘在”)的思想。

三、克尔凯廓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

四、柏格森的时间思想。

五、介绍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及后人对它的批评。

六、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

2000年(全)

(每题20分,任选5题)

一、孔德的“思想发展三阶段论”及其问题。

二、分析维特根斯坦关于“逻辑形式”的学说。

三、试析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罗蒂对于“基础主义”的批判。

五、萨特关于“意识”的学说。

六、分析柏格森关于“绵延”的思想。

2002年

一、“存在即是约束变量的值”。

二、为什么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又是解释学?

三、雅斯贝斯的临界状态。

四、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图式论。

五、萨特的自由观。

2003年(100分,每题20分)一、二、三、四、弗雷格关于真的理论。胡塞尔关于表述的思想。

海德格尔的时间观及与历史上其它时间观的关系。萨特的人生处境。逻辑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

招生专业:逻辑学 研究方向:逻辑哲学 指导教师:陈波 试题:

一、评述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亚里士多德对它的批判(20分)

二、评述中世纪哲学中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及其在现代逻辑哲学中的影响(30分)

三、评述近代哲学以来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以及蒯因对它的批判(30分)

四、评述罗素的专名和摹状词理论及其影响(20分)

考试科目:抽象代数

招生专业:逻辑学 研究方向:

一、(10分)G是群,a∈G,a的阶| a | =n。证明:任给整数k,aκ的阶| aκ |=n/(n,k),其中(n,k)是n和k的最大公约数。

二、(10分)G是群,H是G的子群,K是G的正规子群。证明:(1)KH=HK(2)KH是G的子群。

三、(20分)G是一个群,令

Z(G)={a∈G| 任给x∈G,都有ax=xa}。任给a∈G,构造G到G的映射 ηa:G→G ηa(x)=axa-1,再令

G′={ηa| a∈G}。证明:

哲学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

招生专业:哲学(硕博连读)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

2、莱布尼茨的“单子”

3、恩培多克勒的“爱”与“恨”

4、胡塞尔的“终止判断(epoche,又译为”悬置“)”

5、柏拉图的“分有说”

二、叙述下列哲学命题的基本内容(每题10分,共50分)

1、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2、斯宾诺莎:神是唯一的实体

3、维特根斯坦:哲学是一场反对用语言来蛊惑我们理智的战斗

4、黑格尔:哲学史上每一个体系,都是哲学本身的一个环节

5、康德:要把人当作目的看待,决不要把人当作手段使用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库萨的尼古拉说,“哲学是一种有学问的无知”,而霍布斯却认为,哲学是推理的

知识?你自己认为什么是哲学,你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2、详述并评论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哲学思想。

考试科目:综合考试

招生专业:哲学(硕博连读)

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60分)

1、MAP∧ MAS→()

2、SEP换位可推出();换质可推出();换质位可推出()

3、“所有的中国人都不是欧洲人”根据反对关系可推出();根据差等关系可推出();根据矛盾关系可推出()

4、“设A真,由A推出B,已知B是荒谬的,由此可知A也是荒谬的”这是()方法

5、林黛玉喜欢贾宝玉,所以,贾宝玉()林黛玉

6、罗素于20世纪20年代曾来华讲学,其“五大演讲”分别是《 》、《 》、《 》、《 》、《 》

7、梁漱溟在其《 》一书中提出了“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的思想

8、在1923年的中国思想界曾爆发过一场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在这场论战中,丁文江是科学派的代表,玄学派的代表是()

9、毛泽东在1937年写出了两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它们是《 》、《 》

10、贺麟在知行关系上提出的命题是()

11、“声无哀乐”是魏晋玄学的著名命题,提出这一命题的是()

12、“澄怀味象”是()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

13、严羽在其《 》一书中提出了兴趣说与妙悟说

14、亚里士多德的《 》被誉为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

15、黑格尔认为艺术中理想的性格应有三大特征,即()、()、()

16、休谟说: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

17、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这四心是指()、()、()、()

18、性情三品说是()在《 》中提出的

19、“体民之情、遂民之欲”是清朝思想家()提出的。

20、尼采认为生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奋发有为的生活,另一种是堕落的腐化的生活,由此而导致了两种不同的道德:()和()

21、洛克政治哲学的代表作是《 》

22、《自由宪章》的作者是()

23、《交往行动理论》的作者是()

24、《通往奴役之路》的作者是()

25、“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理解”是早期经院哲学家、坎特伯雷大主教()的话

26、《太极图说》是()的作品

27、《庄子》一书现存33篇,分为“()”、“()”、“()”三部分

28、《五经》包括《 》、《 》、《 》、《 》、《 》

29、华严宗和尚法藏以镇殿金狮子为喻,讲说华严宗,名为《 》 30、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论是在其著作《 》中提出的

31、知识的定义最早是由柏拉图在其《泰阿泰德》篇中提出的,所以什么是知识的问题又被称之为()问题

32、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和()

33、“信息”的含义是()

34、辨证否定的本质是()

35、《工具论》的作者是(),《新工具论》的作者是()

36、《人类知识原理》的作者是()

37、《自由论》的作者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一分,共15分)

1、黑尔认为“道德语言是一种规定语言”。()

2、善良意志是康德提出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必然的联系。()

5、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

6、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7、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哲学的命题。()

8、范缜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9、“心统性情”是程颐提出的命题。()

10、“质测”与“通几”是王夫之提出的。()

11、“白马非马”是公孙龙的著名命题。()

12、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得到了系统阐发。()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4、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15、经济基础是各种生产关系的综合。()

三、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20分)

1、慎独

2、道法自然

3、绝对理念

4、物是感觉的复合

5、“我思故我在” 美学

考试科目:美学原理 招生专业:美学

请回答以下各题(每题20分)

一、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请阐释它的美学内涵。

二、何谓审美通感?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三、试析审美愉悦和一般快感的联系和区别。

四、有的人说:“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美”,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五、试分析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其意义。

考试科目:中国美学史

招生专业:美学

请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0分):

一、试述先秦儒家美学的中和论。

二、简述《易传》的意象理论及其美学意义。

三、嵇康“声无哀乐论”试评。

四、试析苏轼“常形”、“常理”说的美学内涵。

五、刘熙载“肇乎自然”和“造乎自然”理论评说。

考试科目:西方美学史

招生专业:美学

请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0分)

一、试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理论。

二、试论鲍姆加通的美学思想。

三、康德“美感具有普遍可传达性”理论评述。

四、试析闵斯特堡(Hugo Münsterberg)的“孤立”说。

五、简述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的艺术美学思想。科学技术哲学

考试科目:科学技术哲学 招生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一、简答题(选4题,每题12分,共48分)

1、列出亚里士多德关于逻辑和自然哲学的主要著作(至少4种)

2、近代欧洲哲学中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至少4位)

3、十九世纪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简述实证主义的主要特征。

4、简述什么是特设性假说(Ad hoc hypothesis)?

5、亨普尔认为科学说明(或解释)主要有哪两种模式?

6、简述波普(Karl R.Popper)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二、论述题(选2题,每题26分,共52分)

1、试论实验及其在科学中的作用。

2、试对以库恩为代表的科学哲学中的所谓历史学派作一评述。

3、“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科技对人类及环境的负面作用完全是人类自身 的责任”,试作评论,并谈谈你的看法。

考试科目:科学史

招生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简答题(40分,每题4分)

1、在科学史学科发展的百年历史上,出现了哪三种重要的编史方法?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

2、写出三位希腊化时期科学家的名字及主要成就。

3、中国传统科技中的四大学科、三大技术和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

4、赫尔蒙特为了证明“万物源于水”这个古老的命题,做了一个什么有名的实验?

5、哈维在他的《心血运动论》中提出了什么学说?

6、瓦特对蒸气机的关键改进是什么?

7、写出三位对氧气的发现有贡献的化学家的名字。

8、写出三位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有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名字。

9、写出三位对量子力学的建立有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名字。

10、原子弹爆炸和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分别是哪一年? 论述题(60分,每题15分)

1、在五千年人类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一段时期里某些地域或民族对当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我们称这些地域或民族是当时的科学重心。试描述五千年中科学重心的变迁情况。

2、试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在近现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3、由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经由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的卓越工作,最后由牛顿集大成而得以确立。试分述他们的贡献。

4、试阐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对人类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伦理、应用逻辑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

招生专业:伦理、应用逻辑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30分)

1、朴素唯物主义

2、矛盾

3、实践

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5、上层建筑

6、科学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运用意识能动性的原理说明当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考试科目:伦理学原理

招生专业:伦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元伦理学

2、可普遍化原理

3、功利主义

4、平等

5、知行合一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要分析赞成和反对利己主义(双方)的理由。

2、你是否赞成克隆人?详述你赞成或者反对的伦理理由。

三、论述题(30分,任选一题):

1、评述道德相对主义主张。

2、试论现代社会伦理的普遍性与基本性。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简要评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15分)

二、试述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15分)

三、为什么说在《资本论》中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是同一的?(15分)

四、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是如何分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的?(15分)

五、简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20分)

六、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0分)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经验

2、存在

3、异化

4、原因

5、相对论

6、不可知论

7、人道主义

8、精神生产

9、否定之否定

10、技术社会形态

二、略论世界是发展的(20分)

三、略论网络技术的认识论原理(20分)

四、试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0分)

五、试说明新技术革命对唯物史观的影响(20分)

外国哲学

考试科目:现代西方哲学

招生专业:外国哲学

一、名词解释(任选4个,每个5分)

1、实证主义

2、唯意愿(意志)主义

3、【詹姆士讲的】纯粹经验

4、摹状词

5、加谬的“荒谬”

6、柏格森的两种时间

二、问题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

1、穆勒关于个人与权力机构的关系的观点。

2、尼采《悲剧的诞生》的基本思路与叔本华思想的关系。

3、试析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所包含的不同方法论倾向。

4、詹姆士的意识流学说与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的关系。

5、试析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以及它与康德的时间观的关系。

6、简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题与自由的关系。

7、试析梅洛·庞蒂的知觉观。

考试科目:东方哲学

研究方向:印度哲学

一、简释(任选其中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慧月

2、三德

3、《梵经》

4、四阿含

5、八识

6、犊子部

二、论述(任选其中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数论派与瑜伽派在学说上的同与异。

2、正理派的“五支作法”推论式。

3、原始佛教的主要理论。

4、中观派与瑜伽行派在理论上的同与异。

考试科目:中西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部分

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以心原物

3、圣人体无

4、一故神两故化

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

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西方哲学部分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4分,共20分)

1、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

2、胡塞尔的“回到事物本身去”

3、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

4、莱布尼茨的“先定和谐”

5、库萨的尼古拉:“有知识(或译为”有学识“)的无知”

二、叙述下列哲学命题的基本内容(每题6分,共30分)

1、海德格尔:真理就是无遮蔽。

2、斯宾诺莎:神是唯一的实体。

3、笛卡儿: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把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通史上,499)

4、尼采:重估一切价值。

5、毕达哥拉斯:数是万物的本原。

中国哲学史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一、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三理

2、三张伪法

3、三世说

4、圆成实性

5、质测即藏通几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

2、韩愈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新解释

3、简要评述魏晋玄学各派对自然与名教关系的看法

4、程颐对道与阴阳关系的论述

三、论述题(20分

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看法及其对朱熹、王阳明知行观的批评 西方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亚里士多德的“第二实体”

2、莱布尼茨的“单子”

3、恩培多克勒的“四根”

4、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5、培根的“四假相”说

二、叙述下列哲学命题的基本内容(每题10分,共50分)

1、费希特:自我设定非我

2、斯宾诺莎: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

3、贝克莱:物质或有形实体是矛盾概念。

4、黑格尔:理念是概念与客观性的绝对统一。

5、康德:实践理性有三条公设。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库萨的尼古拉说,“哲学是一种有学问的无知”,而霍布斯却认为,哲学是推理的知识?你自己认为什么是哲学,你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2、详述并分析柏拉图通种论的基本内容。

宗教学

考试科目:宗教学原理

招生专业:宗教学

重要说明:本考卷包括“必答题”和“选答题”两部分。先完成必答题,再选答某一研究方向的 题目。

第一部分 必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释宗教学、比较宗教学、宗教社会学。

2、简释图腾、巫术、宗教。

3、简释原教旨主义与基要主义。

4、简释宗教多元论与宗教对话。第二部分 选答题 A、佛教研究方向

一、简释(每题4分,共20分)

1、末那识

2、犊子部

3、六度

4、吉藏

5、看话禅

二、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瑜伽行派的“四分”理论。

2、禅宗的“机锋”与“棒喝”。B、道教研究方向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重玄之道

2、存思

3、三官手书

4、符录

5、位业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写出“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名称、各自所含经典的类别及其间关系。

2、简述葛洪对道教思想的总结。

3、内丹南北宗在性命双修问题上的区别。

4、简述宋元时期南方出现的符录新道派。C、基督教研究方向

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析托马斯·阿奎那的宇宙论论证。

2、试论康德的宗教观。

3、试评汉斯·昆的全球伦理观。

中国哲学史

1999年(全)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仁内义外 十翼 以理杀人 肇论 重玄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2、程颐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

3、罗钦顺论“理一分殊”。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比较朱熹与王阳明的知行观。

2、庄子对道与物、心与物、物与物关系的看法。

四、给下面一段话

1、加上标点;

2、指明出处;

3、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

2000年(全)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礼记》 谶纬 崇本举末习与性成 体用一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

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3、戴震论理与欲的关系。

4、郭店楚墓竹简的发现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

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2002年

一、名词解释: 小故与大故

“道立于两,成于三,变于五” “主一之谓敬” “通几”

“理只是气之理”(不太肯定)

二、简答题:

1、白虎通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

三、论述题:

1、王弼的贵无。

2、王夫之与王阳明格物致知说的比较。

2003年(50分)

三、论述题:

1、后墨的逻辑理论。

2、魏晋的言意理论。

以下考博

05年专业考题

西哲一

一 必答题(每道题20分)

论述前苏格拉底哲学对柏拉图的影响。

论述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与康德的反驳。3 论述黑格尔的“实体及主体”。

二 选答题(提醒:必答报考导师所出的题)(选作两道,每道题20分)1 奎因对经验主义两个教条的批判,和普特南的“经验主义的第三个教条” 2 奥古斯丁自由意志理论前后期比较。(报考赵敦华老师必答)

论述康德的理论哲学和道德哲学中理性的地位和作用。(报考韩水法老师必答)

海德格尔后期哲学与道家哲学的比较。(报考张祥龙老师必答)5 论述勒维纳斯的哲学及其法国现象学。(报考杜小真老师必答)6 略(报考尚新建老师必答)7 海德格尔此在的“向死的存在”的意义。(报考靳西平老师必答)

中哲二(选作四道,每道25分)

公孙龙子的“指物论” 2 易传中的象数思想

稽康的“公”、“私”概念的辨析 4 周敦颐的“太极动静说”

颜元的格物论对传统格物论的批判

04年西哲一

第一部分(五题选三题)结合奥古斯丁、托马斯、安瑟尔谟中的任一人或者几个人谈谈中世纪理性与信仰的关系。“being as being----”,一句话出自哪,谈谈想法。(亚里斯多德)3 论述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社会签约论思想。4 康德的时空直观和先验感性论问题。5 维特根斯坦指称论的前后期比较。第二部分(三题选二题)论述笛卡尔的方法论第一条及其应用。现象学家对反思问题的超越和反思,结合胡塞尔、萨特、梅洛庞帝中任一人或者几个人来 谈。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

西哲一

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0分,总分100分)

一、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与逻辑学有何联系?

二、试以奥古斯丁或以安瑟尔谟或以托马斯的有关论述(三者选一即可)为例,说明信仰与理性关系问题在中世纪哲学中的地位。

三、翻译下面一段话,并说明它在西方形而上学史上的意义。

“Being” is obviously not a real predicate;that is, it is not a concept of something which could be added to the concept of a thing.It is merely the positingof a thing, or of certain determinations, as existing in themselves.ogically, it is merely the copula of a judgment.The proposition, “God is omnipotent,” contains two cconcepts, each of which has its object-God and omnipotence.The small word “is” adds no new predicate, but only serves to posit the predicate in its relation to the subject.If, now, we take the subject(God)with all its predicates(among which is omnipotence), and say “God is,” or “There is a God,”We attach no new predicate to the concept of God, but only posit the subject i n itself with all its predicates, and indeed posit it as being an object that stands in relation to my concept.四、奎因是如何批评逻辑经验主义的?

五、试从本体论、意识观和伦理观等角度综合论述萨特的自由理论。

中哲二

(共四题,每题25分)

一、孟子人性论及其论证

二、张载的气一元论

三、罗钦顺的心性论

四、方以智哲学中的辨证思想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每题20分)

一、简论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和谓词理论。

二、概述欧洲中世纪的悖论研究。

三、略评休谟对归纳的诘难及其影响。

四、试述弗雷格关于涵义和所指(亦译“意谓”)的区分。

五、蒯因为什么把逻辑局限于一阶逻辑?

北京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评述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亚里士多德对它的批判(20分)

二、评述中世纪哲学中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及其在现代逻辑哲学中的影响(30分)

三、评述近代哲学以来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以及蒯因对它的批判(30分)

四、评述罗素的专名和摹状词理论及其影响(20分)

北京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区分及其意义。(20)

二、培根对“四假相说”的批判以及对归纳逻辑的倡导。(20)

三、从欧洲中世纪至当代分析哲学中,关于“存在是不是逻辑谓词”的争论及其意义。(20)

四、罗素悖论以及罗素本人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及其评价。(20)

五、蒯因关于量词和本体论承诺之间关系的论述及其评价。(20)

北京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三、评述和比较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关于范畴的学说。(20)

四、笛卡儿如何用理性演绎法建构他的形而上学体系?(20)

三、评述早期维特根斯坦关于命题与世界关系的图像说。(20)

六、评述蒯因的整体主义知识观以及他的逻辑可修正论之间的关联。(20)

五、评述克里普克关于名称的因果历史理论。(20)

北京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0分,总分100分)

一、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与逻辑学有何联系?

二、试以奥古斯丁或以安瑟尔谟或以托马斯的有关论述(三者选一即可)为例,说明信仰与理性关系问题在中世纪哲学中的地位。

三、翻译下面一段话,并说明它在西方形而上学史上的意义。

“Being” is obviously not a real predicate;that is, it is not a concept of something which could be added to the concept of a thing.It is merely the positing of a thing, or of certain determinations, as existing in themselves.Logically, it is merely the copula of a judgment.The proposition, “God is omnipotent,” contains two cconcepts, each of which has its object-God and omnipotence.The small word “is” adds no new predicate, but only serves to posit the predicate in its relation to the subject.If, now, we take the subject(God)with all its predicates(among which is omnipotence), and say “God is,” or “There is a God,” We attach no new predicate to the concept of God, but only posit the subject in itself with all its predicates, and indeed posit it as being an object that stands in relation to my concept.四、奎因是如何批评逻辑经验主义的?

五、试从本体论、意识观和伦理观等角度综合论述萨特的自由理论。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非中哲专业(共四题,每题25分)

一、孟子人性论及其论证

二、张载的气一元论

三、罗钦顺的心性论

四、方以智哲学中的辨证思想

北京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必作题(每题20分)

1、论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及其与芝诺悖论的关系

2、论康德的统觉与笛卡尔我思的关系

二、选作题(从以下题目中选作3个,每题20分)

1、论奥古斯丁思想中的柏拉图主义成分

2、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3、论胡塞尔的内在时间观

4、论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说

5、海德格尔后期语言观与庄子道言思想的比较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非中哲专业

1、论周易和老子中宇宙观的异同(40分)

2、论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30分)

3、论张载的一物两体说(30分)

北京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一段斯多亚学派关于哲学的几个比喻性说法的引文。问题是该引文出自哪本书,并分析该引文。

2、亚里士多德与托马斯阿奎那存在说的异同。

3、海德格尔在何种意义上说笛卡儿的世界观是数学性质的,并分析海德格尔的评价。

4、海德格尔的真理论和存在论的关系。

5、胡塞尔哲学在法国的影响。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非中哲专业

1、墨子的宗教观评析。

2、僧肇的不真空论。

3、张载的……

厦大哲学系考研真题 篇3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服务!

文学系(专业学位10人)电影剧本创作、电视剧剧本创作接收推免限本校本系学生

一、电影

1.电影创意与策划招生计划4(拟接收推免2人)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材料分析与写作

2.电影剧本创作招生计划4(拟接收推免2人)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电影剧本写作

二、广播电视

电视剧剧本创作招生计划2(拟接收推免1人)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小品写作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录取情况

1.电视剧剧本创作:共4人。非全日制:2人。最高分345 最低分359 全日制:2人。最高分353 最低分353

2.电影创意与策划共5人。非全日制:3人。最高分365 最低分344 全日制:2人。最高分369 最低分335(少数民族骨干)3.电影剧本创作共8人。非全日制:5人。最高分368 最低分336 全日制:3人。最高分379 最低分320(少数名族骨干)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

推荐阅读书目: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概论》赵彬主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考研真题(专硕)

一、名词解释(35分)1.艺术表现观 2.扁平人物

3.新媒体艺术(资料总结第一页)4.结构主义 5.装置艺术

二、简答(45分)

1.简述近代艺术理论中艺术的分类方法 2.艺术鉴赏的特征(资料总结31页)3.西方绘画和东方绘画透视法的区别

三、论述(70分)

1.结合艺术作品论述意识形态和艺术的关系 2.结合艺术史谈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厦大哲学系考研真题 篇4

在考研征途中,有一批这样的考生,他们的跋涉格外艰辛,他们需要跨过零基础的专业,打破闭塞局限的信息,付出不一般的成本,战胜压力山大的信心,他们就是在考研大军中最艰难的跨校、跨地区、跨专业的“三跨生”。那么,传说中的他们会遇到什么不可避免的困难呢?下面就有思睿厦大网为大家整理那些困难及其解决办法

困境1:专业基础归零。

这几乎是所有“三跨生”的通病,因为考生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学科领域,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本来专业基础薄弱,再加上同有四年专业经验的本专业考生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对跨学科的考生:从文科跨到理科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理工科考研中,数学是很多文科同学迈不过去的一个坎。从理科跨到文科也不容易,因为长期的理工科学习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文科有很大不同,考生要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角色的转变。

困境2:信息收集困难。

考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场信息战。对于参加考研的朋友来说,收集院校招生信息、考研动态、参考书目、报考时间等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作为“三跨生”,该过程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考研成败。以专业课为例,很多考生都是通过请目标学校认识的同学帮忙搜集课堂笔记、历年试卷、导师信息等资料,或者通过他们的介绍结识在读研究生,这些过来人的考验心得往往很有借鉴意义,还会告诉你一些导师的命题思路、学术偏好等信息。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三跨”学生一般不太可能长途跋涉的赶到另外一个省份旁听专业课,这在时间、精力和经济上都存在困难,这样他们在搜集信息这一方面自然处于劣势。另外,很多专业课命题重点、命题思路方面的信息都只在本校报考的考生之间流传,更不会写出帖子发到网上,很难被外省外校的考生了解到。

困境三:考研成本高。

有的考生为了收集更多目标院校专业的信息,准备在目标院校附近复习,这样固然方便了不少,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考生而言,房租问题成为备考过程中的大难,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些房价较高的地区。另一方面,由于跨专业考研,需要收集很多相关专业的资料和信息,购买这些资料的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

更多经验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http:///index.asp

困境四:容易动摇。

由于三跨生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很大,难免会产生急躁、不自信、孤独、甚至动摇心理,不少考生不能坚持到最后。比如有的同学在看到报考同一专业的同学复习很有效率,但自己状态不佳时往往心情抑郁、焦虑,进而怀疑自己,萌生退意。

考研路漫漫,且充满荆棘,只有不断坚持才能在突破困境,思睿厦大祝大家圆梦厦大。

15厦大社工MSW考研试题 篇5

一、概念题

1、社区工作

2、尊重

3、接纳

4、(忘了一个)

二、简答题

1、学龄期儿童的特点

2、人在情景中涵义

3、社会工作伦理6部分

4、社会工作督导

三、论述题

1、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影响

2、城中村儿童的服务方案

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

1、家庭处境化

2、心理治疗康复评估

3、青少年社会工作

4、志愿者

二、简答题

1、社会心理治疗模式特点

2、社区工作具体目标

3、小组计划书主要构成要素

4、社会工作介入特点

三、论述题

1、独居老奶奶,四个子女不理,小女儿一起生活,车祸离世。

老人面临的问题

写服务方案

2013厦大美术学考研经验分享 篇6

2013厦大美术学考研经验分享

有人说保研的人过的是猪一般的生活,找工作的人过的是狗一般的生活,而考研的人过的是猪狗不如的生活。在经历过考研那段时光之后,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充分证实了这句话的靠谱性。

虽为一名艺术类的学生,但我却身在一所理工大学,实际情况也告诉我,理工大学是十分非常以及绝对没有艺术氛围的,理工大学的孩子们也是十分非常以及绝对没有艺术细胞的因为我希望能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做艺术的氛围,不想为自己的学生生涯留下遗憾,所以毅然决定考研,去厦大寻找艺术氛围。

在资料准备方面主要用了《中国美术史简编》贺西林 赵力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青年出版社;《厦门大学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精编》(含真题与答案);《厦门大学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精编》(含真题与答案)。在复习方法上,要做的是多看书和找方法,看书的方法以及答题的方法。书到用时方恨少,至理名言,所以加大阅读量是非常以及十分必要的,看书的同时也要带着问题去看,即是一边想着考题一边去看,哪句话可以用的上,哪句话是相关的,做上标记,答题的时候记得用上,另外一点就是要多做多练,一道题写个十遍八遍,考试的时候应答如流,鉴于考试时间为3小时,而答题需要写大概6000字,所以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默写总比即兴发挥要快得多。

关于政治,在9月份之后复习都来得及,但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还是建议复习的时间开始的早一些为好,这样有回旋的余地。但不管怎样,10月份之后的政治,一定要多关注一些热点了,不要等最后一股脑全都拿来背,那个时候大脑已经很累了,根本记不了那么多。政治也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政治的整个准备过程中都没有背过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而是“熟记”,推荐熟记20天20题的所有内容。当然除了看、记之外,做题也是不能少的,陈先奎的政治1000题、任汝芬的序列等都可以拿来做,考试时的答题技巧也很重要,因为政治的主观题很多,答题技巧可以参考很多政治辅导班所介绍的。

关于英语的复习方法。

一、将词汇进行到底,词汇是基石。词汇量积累的多少非常影响考生在做题时的信心、心态、做题速度以及准确率。

二、完型“测试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个人的能力实在有限,毅然决定放弃完型部分。

三、阅读理解40分的大比重使阅读能力的测试成为重心所在,是决定考研英语成败的杠杆。个人总结英语的复习其实就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单词每天背,一直持续到考前;阅读练习和真题每天做,找做题的感觉;作文定期写,掌握时间,分析出错的原因。至于其他小的板块暂且忽略掉,这些基础部分做好了,小版块自然能得分。

厦大哲学系考研真题 篇7

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临近,很多同学在这段时间出现了疲惫、焦虑、紧张等情绪,这个阶段出现的问题不是不能避免和解决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在冲刺期间的复习方法和情绪调节法,

(一)复习方法

专业课

专业课的复习要把握重点,全面复习,注意细节

相信通过前几轮的复习,大家已经全面把握了专业课知识点,那么这个阶段就要针对考研大纲上面的知识点进行更加系统有效的复习,对教材进行二次、三次阅读,理解和突出重难点,有层次有重点的加强和巩固内容。切忌心浮气噪、眼高手低,一定要全面把握,牢记考点具体内容,同时注意记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细节决定成败,在掌握大知识点的同时,注意一些小知识点的复习。

大家在复习中一定要深入研究历年专业课试题,通过做真题清楚了解考试形式、考试重点、题型设置以及难易程度等内容。对于历年真题中常考的考点一定要重点把握,千万不要认为一些知识点往年已经考过了,那么今年就一定不会再考,常考的知识点恰恰可能是出题老师认为的学科重点,我用的复习资料是XXX,不仅有真题而且讲解很细致,对于跨校考研的同学来说,值得一看,

备考资料

公共课

公共课在冲刺阶段其实是一个总结提高的阶段,前几轮的复习为厚积薄发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让考试的时候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个人建议一定要多总结多思考,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这样用起来才会更加便捷。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一定不要偷懒哦。

(二)心态的调节

和谐的人际关系。

考研冲刺过程中,身心疲惫、情绪低落、意志松懈等困扰难以避免,这时朋友间的倾诉和支持就显得十分必要。拥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人往往很容易找到倾诉对象,为自己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及时调整不良情绪,轻装上阵。

(二)情绪调节

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无论你选择的目标的难易程度怎样,无论你考上的可能性大小怎样,无论你在备考时所处环境的优劣程度怎样,你都要尽量的做到乐观的看待这件事。如果感觉自己的压力过大,不妨在心里给自己设计好考研后的退路,这样学习压力会明显减小的,心态也会轻松许多。如果你感到自己学的不大好,就想别人可能和自己差不多,因为大家复习的时间都是差不多的,智力水平也是差不多的,即使有差距也是有机会赶上的。

厦门大学(厦大)传播学考研经验 篇8

厦门大学(厦大)传播学考研经验

厦门大学(厦大)传播学考研经验-06-04 14:19厦门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经验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历年都是全国报考热点,网络报名曾突破一千人大关。然而除去免推生,录取的只有有限的五六十个名额,如何使自己脱颖而出,除了一步步塌塌实实地准备,还要掌握一些巧劲,争取在复习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中传播学与新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从起合卷,即一份卷子考传播也考新闻,这便加大了对学子们专业素养的要求,合卷初衷是希望学子们能够即“博”又“专”,不仅在广告分析方面能够如数家珍,还能够运用新闻基本理论分析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新闻理论的研究方向以及新闻史发展历程。因此,准备报考厦大新闻传播系的学子们,博览群书,努力拓展自己的思维是很重要的。

考试科目:“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和“新闻学与传播学实务”。指定参考书:6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1、《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人大版,1月第一版;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11月第一版;3、《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人大版,11月第一版;

804新闻与传播实务:1、《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3月版;2、《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人大版,12月第一版;3、《广告学概论》,陈培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月版;4、《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高等教育出版社版。5、《广告心理学》,黄合水,高等教育出版社,204月版“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中,《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的份量最大,一般在150分中的卷子里可以达到80分,而新闻史基本上都是识记的知识,因此,强化知识记忆,减少丢分是关键。

《传播学教程》题目十分灵活,比如20考的“用共通的意义空间分析台湾问题”,用“使用与满足”分析现代传媒,都是些活学活用的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看《传播学教程》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多关注社会焦点,学会用传播角度分析广告案例、新闻事件和一些典型的传统文化现象。当然,一些基本概念例如“电视人”、“容器人”、“拟态环境”也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只有牢记了才能够灵活运用。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所占比例最少,而且一定是原原本本考课后题,所以《导论》的复习也相对方便些,只要将课后习题多加整理,再塌实复习。

“新闻学与传播学实务”因为合卷,很多高分学员都在这门专业上载了跟头。分析原因可以看出:

一、死背书

有些同学整理了厚厚的几本笔记死记硬背,殊不知实务是十分灵活的考试,不仅要求学生擅长记忆、理解,还要求学子们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课本上知识对社会现象、广告案例和新闻热点进行条分缕析、逻辑清楚的剖析,这便要求学生有深厚的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决定考研,就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二、专业面不广

没有找到新闻、广告“共通的意义空间”,考传播的同学重广告轻新闻,以至于新闻评论失利;考新闻的同学重新闻轻广告,以至于连广告题目都读不懂。新闻、广告合卷,充分体现了新闻与传播系招收知识面广泛生员的要求。学广告对新闻一窍不通、学新闻对广告嗤之以鼻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新闻与广告本来就是紧密相连不分家,合卷对培养了解媒介的广告人和通晓经营的新闻人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要让“新闻学与传播学实务”不拖后腿,甚至请之为自己挣分,便要老老实实点滴积累,培养对新闻和广告的感觉,让自己鉴赏能力、分析能力、评论能力都提高一个水平。

1、广告方面

多看《中国广告》、《国际广告》、《广告大观》上的专题,学习他们用专业的口吻分析广告实例,学习把广告与新闻、与传播、与中国古典文化联系在一起,思考例如如何用广告促进经营,如何使我国广告成系统成整体发展,如何提高广告教育水平的类似问题。

2、新闻方面

多看看专题类报刊杂志,如《中国新闻周刊》、《中国记者》、《凤凰周刊》、《南风窗》、《南方周末》等,这些都有笔锋犀利、学识渊博、思想敏锐、声名彪炳的著名报人、学者担当主笔,学习他们语言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对答题特别是评论写作都大有裨益。

3、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书虽然取消了,但是给消息配评论是厦大新闻系多年传统,以后还会继承下去,因为评论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总体水平。写新闻评论要先明白什么是评论,怎样才算是一篇评论而非普通的议论文,什么样的语言才是新闻评论的语言。老师曾给予推荐新华网的《新华时评》,人民网的《人民时评》,还有广州日报的每日评论,上面有许多经典的新闻评论。

谈谈专业课一:

新闻史:

(1)框架最重要。章节和章节,事件和事件,事件和背景,事件和人物,都需要联系起来,不然背到最后思维混乱到一塌糊涂是必然结果。比如说,关于新华社的发展,从十年内战开始,贯穿了整个现当代史,每个章节都有介绍,不要分开来背,集中记忆。比如,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探索与改进,包含了三部分: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新闻业务的建设和新闻教育的展开。这三部分又各有展开。考试的时候当然不会让你论述整个工作和业务的探索和改进的过程,但是由于复习资料往往会忽略掉这个大标题而直接展开这三部分,容易让同学混乱掉这三部分的关系,以为是不同的事件,其实他们是属于一个时期的同一个大的事件。

所谓框架,就是课本的目录,搞清楚目录,然后在目录下面再做展开。

(2)所谓重点。很多同学觉得新闻史抓不到重点,内容很多很零碎。老师要考察的重点其实很简单,就是此时期的主流。例如,老师是不会考你十年内战时国统区的新闻事业的,也不会考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是怎么争夺新闻阵地的,不过这些做为背景资料和批判对象,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的。不知道这么说大家能不能看懂,再具体一点,就是,在清政府和维新派之间,保皇派和革命派之间,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你猜老师会考你哪个呢?这所有的里面,我党的政策,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我党的著名报人,我党的新闻思想,是重中之重,要善于用国民党的一些事件来反衬我党新闻事业发展过程的英明和无限艰辛,以及取得的`结果之重大。

传播理论:

框架和总结最重要。我直接举例好了。关于有限效果论的研究总共分为三个方面:传播流的研究,霍夫兰的“说服性”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是《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和普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做为传播流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如果这样整理出来,框架就十分清楚了,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忽视了“使用与满足”研究同样也是有限效果论的一部分。如果同学能将框架整理出来,在框架的基础上慢慢的填塞进内容,那么复习效果一定很棒。特别是在传播学的起源和奠基人的部分,同学们更要学会总结前面的内容,比如,书上对于塔尔德的叙述比较繁杂,总结成两点就是两本著作《模仿的法则》(模仿理论中群体模仿的创始人),以及《舆论与群集》(这一点可以结合前面章节的“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部分),如果同学们能够这样

(2)善于用传播理论来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其实传播理论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同学们特别是跨专业的同学一定要学会用理论来分析现象。这是厦大考查的重点。看过真题的同学都知道厦大不会考你会不会背某个理论。我举个小例子给大家,今年考研后论坛上各种关于分数线和排名的猜测,甚至引起的各种争论。有心的同学可以用群体传播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在这个小例子里可以用到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暗示和感染机制,以及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关注新闻很重要,同学们要学会使用你背的理论来分析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这对于专二的复习也是同等重要的。

(3)重点。依旧是主流,马克思新闻观、新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贯穿始终。比如,大众社会论,这是基于精英史观的理论,了解知道即可,不用花大量时间记忆,但是一定要知道,并且记住书上是怎么批判这种观点的。另外,这本书的所有内容总结成一个词组就是借鉴和批判,这本书上介绍的都是资本主义传播理论,请同学们一定要把握住你们复习的方向…

理论新闻学:

学好以上两本,这本书不在话下

总结:课本是重点,不要抱着复习全书一个劲啃。紧紧的结合课本,如果你课本还没有理解复习到位就操心着要不要找点其他的什么背景资料来背背增加点课外知识,这些全是白费劲。虽然厦大考试考能力和知识面,但是厦大考的重点是他给你的书单,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扩展知识。先抓到你能抓到的分数,再考虑其他的东西。

关于专业课二:

(1)重点:明确告诉大家是广告和公共关系。这三本书是分不开的,其中以广告概论和公共关系最为重要。

(2)背诵。不需要大量记忆,以前的卷子还有类似态度的特点等等此类死记硬背的琐碎题目,07年开始就减少了很多,开始以分析案例和众多课外知识为主。所以此类复习一定要避免大量的背诵,采用背诵框架,依靠自己的理解往里面填内容的复习方式。

(3)多看评论,多练评论,多看案例,多分析案例。

报考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一定要注意搜集一些经典资料,比如历年真题、答案,比如今年刚刚考上的研究生的笔记的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珍贵的资料。但是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思考。没有资料不行,不能掌握重点和方向,但是完全依赖资料,失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是大忌!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下一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