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影评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钢的琴》影评(精选9篇)

《钢的琴》影评 篇1

——《钢的琴》之诗意写实

曾几何时,诗意写实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风格流派,它让我们在感叹其营造秀美意境的同时,也为其深刻的写实风格所折服。《零分的操行》、《城南旧事》、《巴黎屋檐下》,这些影片画面的纯净诗意让我们不知不觉沉醉其中,与此,也对其诗意背后所隐现的现实主义表现内容唏嘘不已。

潮来潮往,岁月更迭。而今,商业大片运用强大的视听感官刺激占据着电影市场的大半江山。然而《钢的琴》作为诗意写实的代表,它通过隽永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在这商业大片汹涌奔腾、肆虐嚣张的影坛,依旧有它独特的魅力,撼动万里黄沙。

诗歌的意境辅助影片内核

《钢的琴》讲述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陈桂林与妻子离异,为了留住喜欢钢琴的女儿,贫穷的他决定运用自己的技能与朋友一起动手做一架钢琴,这本来就是一件充满着浪漫和想象的事情。从表面看来,《钢的琴》是在平凡的和日常的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惊人的诗意。但是具体分析影片,会发现影片的诗意不仅是形式的,也是内容的。《钢的琴》诗意写实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钢的琴》开篇起就是陈桂林与妻子两人站在破旧的厂子关于婚姻的一次对话。阴霾的被电线分割的天空,破旧的向画面深处延伸的厂房,被风掀起铁皮的工棚,以及远处枯黄的野草,近处黑色的煤炭,导演张猛在影片画面上首先就予以诗的意象,奠定影片诗意写实的风格。从而辅助影片表达主人公陈桂林的落魄贫穷身份和随后不着边际的梦想。接着在第二场戏中,这种意境运用的更加丰富圆润,把诗意象的难以言说,转换成用具体的景物去诠释和解读。所以在第二场戏我们看到的画面更加意味深长,烟雨濛濛中,齐腰深的枯黄的杂草,褐色的斑驳的院墙,院墙背后冒着白烟的大烟囱,这个场景的主人公是吹着唢呐和萨克斯,弹着手风琴,穿着深色服装,唱着俄罗斯葬歌的一群人。冷色调的人和物,以及环境的处理,这种具体意境的刻画和描绘,除了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古人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的诗意境之外,也让我们体会到影片主人公当时心境的阴郁。导演通过对意境的渲染,进而达到诠释影片主题内核的目的。

主人公陈桂林其作为个体,生活方式也是诗意的。盗窃学校钢琴不成,索性返回,在漫天飞雪中弹奏。影片中如此类似的诗意生活写照很多,如做钢琴的时候秦海璐饰演的淑娴在钢铁工厂废墟中纳鞋垫儿,一排排白色的鞋垫儿挂在褐色的铁架上,这种诗意糅合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性情,传达着诗的意味儿。

中国诗艺术如同中国古代哲学一样,潜藏静水深流的大爱和智慧,在影片《钢的琴》中这点也有呈现。主人公陈桂林为了留住女儿、为了和女儿生活在一起而去做钢琴,他背着女儿,动用自己的技术伙伴关系,通过偷偷地做一架钢琴留住女儿来表现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沉稳的爱。就算这个过程中发生女友移情别恋、朋友被警察抓走、父亲去世等一系列的困难,他依旧用自己大爱无声的隐忍,充满诗意的诠释着对女儿的呵护和关怀。

写实突出影片主旨

在影片中,虽然每场戏的诗歌意境都很有味道,但是其背后的写实特点也不容忽视。影片《钢的琴》写实与其诗意的特点相得益彰。

主人公陈桂林作为一个工人,其个人命运与工厂命运密切相连。工厂的倒闭和大烟囱的倒地,预示着他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他如同当今下岗职工的命运一样。就连他的生活环境也与现实社会有相仿,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写实。《钢的琴》的写实风格还体现在导演给主人公与女儿关系的设置。主人公窘困的生活状态与离异的妻子丰厚的生活条件相比,女儿虽然跟着主人公长大,但是妻子小菊归来之后,给女儿买礼物,女儿就开始依从她的妈妈小菊,这是对生活赤裸裸的写实。同样的,女儿说出“谁给我钢琴,你们离婚后我跟谁”的话,这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讽刺,更是对影片写实的深化。

《钢的琴》影评 篇2

的确, 对于中国影院的整体观众而言, 这部电影是陌生的, 是被忽略了的。张猛导演的名字还没有进入主流视野, 而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里, 除了秦海璐之外, 没有一个熟悉的面孔, 再加上这部电影基本没有任何的前期宣传, 《钢的琴》在全国院线只上映了两周, 就因为票房不济和档期考虑被撤了下来。除此之外, 这部电影很难用一种固定的类型去加以定义, 在文艺、喜剧、商业、剧情等关键词中左右徘徊, 观众很难对这部影片产生一个清晰的观感。所以, 《钢的琴》的票房窘境既有制作方本身的原因, 也有大环境的不利影响。但这些商业收益的成功或是失败并不能定义这部电影人文意义的成功与否。也许, 正是因为种种与时代心理不适应的现状才更加反映了这部作品的社会思考。电影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理想主义情怀的幻灭, 而这部电影自身的市场失败似乎也在现实生活里证明了这种看似华丽的理想情怀的悲剧命运。

电影的故事并不算新奇, 用一句话说就是一群下岗工人自造钢琴的生活小品。前几年, 这样的故事在文学和电影领域里层出不穷, 拾荒者造飞机, 农民拍电影, 小人物的一腔激情和荒诞的创造力似乎总能博得一些眼球。《钢的琴》顾名思义, 就是小人物试图用钢铁制造钢琴, 这种简单语言结构的拆分既解释了剧情, 也在逻辑上隐喻了这种简单拆分的不合理与滑稽, 似乎是在暗指这场激情事业的失败结局。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 地点在中国北方的某重工业城市。这个城市在剧中并没有向观众点明, 但由演员的口音可以分辨出他们来自东北地区。这样的安排似乎也表明了创作者的理解:这类的故事和情感也可以同理地发生在中国的其他土地上, 发生在不同口音但相同身份的人们身上。主人翁陈桂林原本是当地钢厂的技术工人, 他下岗后凭着会拉手风琴的本事, 独自组建起了一支小型乐队, 每天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各种零碎散活之中, 勉强维持生活。他的妻子小菊几年前离家而去, 如今已投怀送抱于靠卖假药发财的商人怀里, 按照陈桂林自己的话说, “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 不劳而获的生活”。这次小菊光鲜亮丽地回归, 是为了要与陈桂林离婚, 还要带走他们唯一的女儿小元。陈桂林爱女心切, 但又唏嘘于自己的经济实力。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钢琴家的他, 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女儿买一架钢琴, 以此博得女儿的抚养权。于是, 捉襟见肘的陈桂林开始了“圆梦之旅”, 从借钱买琴, 到找人偷琴, 连连失败, 走投无路, 最终开始了气势恢宏的造琴事业。

在这一场由亲情包裹的小人物之悲喜剧里, 镜头通过“借钱买琴”, “合伙偷琴”再到“齐心造琴”的三个环节, 向观众刻画了一个逝去的大工业时代, 以及一系列形象生动的底层人物。除了主人公陈桂林之外, 故事里还有他的好朋友, 丧偶多年、为人老实的王抗美, 留俄的老一代知识分子“汪工”, 狡猾、爱占小便宜的“胖头”, 犯过事儿、但讲义气的“快手”, 留着毛式发型的旧时代大人物“季哥”, 还有陈桂林的女朋友, 能歌善舞、为人热心的淑娴。他们这一群人都来自过去辉煌一时的工人阶级, 性格行为上都各有各自的毛病, 家庭生活中也有各自的烦恼, 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显得有血有肉, 似乎就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再加上电影背景里常常出现的那两根厂房大烟囱, 横移的镜头让人们看到了上世纪末改革开放后, 重工业时代褪去后的生活风情画。

这种对于时代风情画的描绘以及怀旧情绪的渲染出现在电影的多处场景里。电影一开始,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笔直地站着出现在镜头前, 他们各自望向不同方向, 虽然在相互对话但都没有扭头看对方一眼。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用这样子的方式出场, 既体现了他们分崩离析的感情关系, 也在画面上制造了一种戏剧冲突。小菊问他, “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陈桂林答, “别拿幸福吓唬我。”这种小品式的对话风格充满了浓郁的东北味儿, 但也契合了这种视觉上的戏剧感。电影画面里的三层内容分布也多次运用在此片中, 以开场而言, 画面远景里慢慢拉出的那两根巨大的工厂烟囱, 一方面在形式上对应了一男一女的视觉构成, 达到了一种观感上的和谐之美, 同时也在心理上暗指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年代, 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情绪和故事走向。冒着稀疏烟圈的烟囱如地方神仙一般地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男人和女人, 各家的悲欢离合都净收它的眼底。但它只是默默地看着, 不做任何评价。因为它知道, 自己已经是时代的淘汰品, 而土地上人们所经历的欢笑或泪水也不过就是时代转型时期里的必经过程。这过程不能说其好坏对错, 只能远远地看着, 多读出一份温馨, 试着用笑去化解泪的苦涩。

另一个时代风情画的描绘发生在陈桂林拜访汪工之前, 他来到潜水池塘旁边炸鱼, 想用不要钱的鱼作为见面礼去请教汪工。对于这个画面我个人十分有感情, 作为八十年代后期生人的我们都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这样的场景, 但这种炸鱼吃鱼的活动充满了父母亲对上一辈人的描绘里。我的外公也是一名金属冶炼厂的工人, 在母亲的回忆里, 父亲带着孩子们去荷塘里炸鱼补贴家中伙食的故事既是心酸的过去, 但也是甜蜜的记忆。陈桂林炸鱼的这片水塘已是荒草丛生, 毫无生气, 眼看就是这段靠天吃饭的时代尾声。这里的自然环境已在奄奄一息的边沿, 看来再过几年, 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染就会将这水塘里的鱼消灭干净, 甚至那时这里还会不会有水塘都是个问题。陈桂林站在溏边捂着耳朵抽着烟, 看着泛着白肚皮漂上水面的几条小鱼, 似乎在思考些什么, 但也许什么也没想到。画面的远景里, 水泥高架桥上一列绿皮火车吐着浓烟轰轰隆隆地驶过, 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画面。靠天吃饭的时代已彻底被“不劳而获”的时代所取代了。马上, 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将不再是只要你劳动就可以致富, 反而是那些靠着钱生钱、或是钻时代空子的行为才会占去既得利益。陈桂林看着那几条死鱼, 也看着属于自己的工人时代的死去。

这种对一个过去的工业时代的刻画其实出现在电影的每分每秒里, 很多时候, 导演甚至是在用破坏画面的方式去打破叙事常规, 为了突出展示一些遥远而沉默的东西。在《钢的琴》里, 讲故事、表情感的, 不仅是前景里的男人和女人, 还有中景里的房屋街道、过往人群, 更还有远景里的绿皮火车, 无声无息的大烟囱。这些镜头的设计十分讲究, 有时内容完全居中, 有时人物就出现在镜头的黄金分割点上, 这种近乎舞台剧的构图设计让那个时代的风貌完美地呈现在了一幅幅画面里, 看上去甚至不像是电影, 而更像是对于一张张珍贵的泛黄老照片的动态想象。

而有的时候, 在某些动作镜头里, 人物甚至已经跑出了电影画面, 但创作者对于时代背景的关注和留恋甚至超越了对于人物关系或者动作的描述。在很多转场切换中, 镜头对于背景和环境的表现成为了主要任务。似乎相较于人物间的矛盾关系、爱恨情仇, 导演张猛在更多的时候, 是在电影里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怀念和不愿离去。镜头长久地定留在那里, 注视着没有人物的空镜头, 深情地望着远处的背景, 目送那个时代的消逝。

本文作者苏也在美国

在这种特殊的时代风情画的表现上, 打破常规的淡化前景、突出背景的手法, 自然会遭受到专业人士的诟病。而这种过度情绪化的艺术手段也使得这部电影在后半段的叙事结构上显得不够紧凑, 情绪的连接性不强。但是换个角度看, 这种选择性的“错误”也正是这部电影的魔力和情怀所在。

相较于陈桂林涂满发胶的发型, 小元对于钢琴的热爱, 我相信, 让观众们印象更深刻的是那炸鱼的荒草河滩, 灯光昏暗的歌舞厅, 用红色油漆刷写的简单招牌, 桌球室里吸烟的叛逆少年, 绿漆墙壁旁置放的烤瓷保温瓶, 还有那成为主角的大烟囱。这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背景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饱含我们父辈对于过去生活的记忆, 再现了一段文化在一个时期里标志性的视觉表象, 勾起了我们现代人关于过去美好的想象或回忆。

除了在视觉上突出工业时代的印迹, 《钢的琴》在统一而温暖的怀旧情绪下, 还在音乐上表现了创作者对于工人阶级的悲悯怀念, 以及对于那个大时代的复杂情感。大量的俄国老歌和革命歌曲的使用把观众一下子拉回了那个年代。例如在一开始夫妻决裂的夸张亮相之后, 整个电影就被苏联民歌《三套车》的悠扬旋律占满。在这电影主线情绪的铺陈开张之时, 导演选择用一场雨中的葬礼介绍这个怀念过去的故事。陈桂林和他的乐队成员在雨中套着廉价的黑色塑料垃圾袋挡雨, 一起歪歪扭扭地吹拉弹唱着。这种带着点儿诗意的写实叙事中, 一种戏剧的夸张和小品式的黑色幽默怪异而温馨地结合在了一起。《三套车》的曲调在两根大烟囱做背景的画面里诠释了悲剧中的喜剧因素。最终死者家属对这首“太过忧伤”的歌曲的叫停, 《三套车》被《节节高》的欢快音乐所取代的桥段也强化了这种悲剧意味的喜剧效果。这样, 此片对于旧工业时代和工人阶级辉煌时期的怀念与歌颂, 用一种极其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动人而不造作煽情。这种在如今看来显得有些卑微的存在, 却在一种具有缅怀意义的舞台性叙述里显得崇高而伟大。

尽管这并不是导演本身的用意, 但开篇的雨中乐队让很多影评家读到了前苏联电影大师库斯图里卡的名作———《地下》。在那部堪称完美电影里, 也有一支贯穿镜头始终的, 看起来歪歪扭扭的乐队, 一直演奏着戏谑的乐曲, 看似与剧情毫无关系但又从未离开。同样是用普通人的演绎来描绘一个时代的风貌, 《地下》则更多的表达了一种民族的、时代的、集体的命运和坎坷, 而《钢的琴》则是用一种小人物的、个体命运的、日常点滴的关怀展现了那个失去了的美好年代。其实, 这种前苏联电影的联系和影响是有历史依据的, 中国的东北地区, 无论是在文学艺术还是在音乐上, 都受到前苏联的巨大影响。曾经的苏联“老大哥”对我们在科学知识、政治军事、文化生活上的参与和启蒙其实是影响了中国的一整代人。我们怀念着“中俄友谊”时期的美好, 也是在怀念那种伴随着革命激情和理想主义时期的简单和纯粹, 一种在共产主义的理想生活的光环笼罩之下, 所有的艰难困苦都附上了金色的外衣。那种相信世界是共和大同的, 人人都是平等博爱的, 生活是付出必有所得的年代是值得怀念的。俄罗斯民族特有的乡愁伴随着《三套车》的曲调, 牵动了东北、甚至是中国大部分人的情感, 那种父辈对共产主义年代的生活理想也饱含在了那悠扬而忧伤的旋律中。今天, 尽管我们的社会生存法则已经改变, 但我们只要听到那个年代的那些革命歌曲, 似乎还能回忆起那些对于共产时期的集体主义的理想画面。这也是为什么, 即使在今天这个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化的快速生活里, 还是有一群人对于苏联时期的文学, 音乐, 电影充满了浓浓的感情。他们怀念的也许并不是那个中俄共产时代, 而是自己活在那个梦境中的甜蜜滋味。

于是, 在那两根象征着过去共产革命、工人阶级辉煌的大烟囱下面, 一首首苏联民歌从手风琴里拉出, 从淑娴的嘴里唱出, 从“造琴队伍”的大合唱中喊出, 伴随着一些情绪复杂的泪花, 那些歌曲传达出一个沉默许久的群体的声音。破旧的厂房, 生锈的车间, 不卑不亢的下岗工人, 他们还活在“工人阶级敢想敢做”的美好梦境里, 即使他们也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变迁, 自己的辉煌不再, 但他们还是用一种可笑到可爱、执拗但执着的精神, 完成着自己一个集体的、满怀深情的文艺梦。用一种近乎穷途末路的智慧, 荒诞而壮烈地唱着一曲时代的挽歌。

导演张猛自己坦言, 这是一部拍给工人阶级的电影。他们的褪去发生的太快, 四十年前他们在民族和国家的命运里, 还担当着革命家和主人翁的角色, 而如今, 用“下岗”这两个词去概括这整个阶级的状态也不为过。他们现在是怀揣梦和理想的社会弱势群体, 曾经最大程度地承受了社会改革的阵痛, 却不得不再次接受被时代所抛弃的事实。导演张猛面对这个阶级人群的现状, 自身充满了复杂的感情, 而在反思上得不到最终的结果。所以这一部弥漫着小品式的黑色幽默电影里, 其实体现了一种虚无、颓废的“反励志”、“反正能量”的精神感悟。这种有关怀旧的惆怅, 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奈使得这部电影在情感上避免了廉价媚俗的煽情, 用一种自嘲的手段化解了这一社会问题原本的沉重和伤感。

这种自嘲的伤感在电影的结局上体现的十分明显。在淑娴的提醒下, 陈桂林已经意识到窘迫的自己虽然是更爱女儿的人, 但也许并不能在经济上给女儿一个更好的未来。他赌气地说, “你们啊, 都一样, 太现实了!”面对这个现实的社会, 小小年纪的女儿已经意识到资本的力量, 所以她选择, 谁给我买钢琴我就跟谁。所以, 最终即使陈桂林造好了钢琴, 也留不住女儿。他自己意识到了这个结局, 认清了社会的现实, 看到了所谓理想的不堪一击。

现实中, 导演张猛的境遇和剧中的陈桂林颇有几分相似, 他何尝不是一个在做理想主义之梦的人呢?几年前在沈阳, 张猛去铁岭评剧团里找木材, 发现了一台斑驳破旧的木质钢琴, 至今还能发出声音。人们说,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一群文艺工作者为了省钱, 自己画图纸, 联合动手造出来钢琴。之后张猛在沈阳钢材市场买建材时, 发现了许多已经下岗的钢铁厂工人, 他们各个身怀绝技, 车、钳、铣、铆、电、焊一应俱全。这两件事情一直在张猛的脑子里打转, 挥之不去。终于有一天, 他想出了《钢的琴》这个故事:走投无路的父亲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 找了一帮三教九流的下岗工人一起来自造钢琴。简单的剧本只有三十多页纸, 电影预算五百万人民币。张猛拿着上海国际电影节给的30万奖金、韩国方面提供的50万后期制作费, 拉着秦海璐、王千源, 就在东北红旗拖拉机厂开机了。开机两周后, 人们才知道, 剧组的账上只剩下47块钱。

最后这部电影硬是在导演四处借钱, 剧组处处省钱, 演员自己掏钱的状况下拍摄完成。张猛终于在2010年造好了自己的《钢的琴》, 也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 但进入国内院线却没法挣钱。张猛就跟陈桂林一样, 终于意识到了社会的现实, 资本的力量。电影结尾处, 造好的钢结构钢琴在车间被缓缓吊出, 那气势如虹的现身, 如森林之王一般的气质让人动容, 虽然弹出的声音和高级钢琴的音准和音色都有差别, 但这架钢的琴还是如梦如幻般地完成了。结果, 这激情的事业完成后, 女儿还是没能留下;在激情的文艺情怀的实现中, 观众还是没有用票房留住这部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过百亿的传说中, 《钢的琴》和工人阶级的时代一样, 被市场快速地淘汰了。

对于中国的电影产业而言, 现在的确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大时代;但对于《钢的琴》这样的非主流的诚心之作而言, 这一定不是一个最好的年代。我不知道导演张猛对于他这腔热情的滑铁卢会作何感想, 但在电影里, 陈桂林发现偷琴行动失败后, 并没有选择逃跑, 而是选择在雪夜里, 独自浪漫地在钢琴上演奏一曲。这种极其不合常理, 没有逻辑, 荒诞滑稽的行为也许是一种口号, 一种情怀, 一种理想。此时坐在这里给自己演奏的, 不仅是陈桂林, 也是张猛本人。

最后引用剧中汪工对两根大烟囱的讲话来描述这种对已逝的理想主义, 和辉煌不再的工人阶级的怀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些话语可以看作是对工业时代生活印记的告别, 也可以看做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独白, 最终也成为了《钢的琴》这部好看但不卖座的电影挽歌:“这两根大烟囱, 在我看来, 他们是某些人成长的记忆, 也是某些人回家的坐标, 但他们更像是两个被我遗忘的老朋友。我不知道是应该极力地挽留, 还是应该默默地看着他们离去。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忧伤, 似乎觉得自己有话要说, 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 社会变革, 如今为了时代的发展进程要求他们离开, 我们总还是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 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我们失败, 他们也将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钢的琴》 篇3

关键词:时代印记;情怀;黑色幽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69-01

如何得到一架钢琴,这一过程也是影片展现每一个情怀和讲故事的机会,从女儿在学校的琴房偷练琴被发现,到陈桂林用纸板做模型钢琴,再到四处借钱买琴行不通后的偷琴行为,每一段经历编导都不忘穿插进自己的思考,充分运用后现代的幽默性台词和若干音乐抒发情绪,旨在引发观众的关注和共鸣。而一系列的“寻琴”失败也逐渐引出编导最终的指向——造琴,用刚造的琴——钢的琴。

整部影片可以定义为一个“寻”的过程,在寻找一个具体物件——钢琴的同时,渗透进了对时代命运的寻找、兄弟情义的寻找、人性情感的寻找以及美好爱情的寻找。这样的一种叙事模式应该是很新颖的,主人公最终获得了新的伴侣,女儿跟随有钱的妈妈,兄弟们虽总在同一个地方但各有各家各有各妈,一起毫无顾忌的做件“大事”的时光不会常在了,这种美好时光不常在的尴尬与时代变迁大势不可挽回的悲伤如出一辙。由此张猛想要表达的思考与难题也凸显了出来。

一、幽默、新奇的台词运用在本片中的意图

台词的风格或者人物语言的风格往往也决定了一部影片的类型走向,该片中幽默台词的运用,可分两方面理解:商业考虑与体现主题深度的要求。

在以冯小刚引导的商业电影语言时尚化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影片倾向于采用新奇、戏仿、调侃、颠覆的语言风格讲述故事,京式的语言腔调和各类地方方言都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类影片中,而由此产生的商业回报或商业认可是可以估量的。据2009年7月的一项调查显示,观众对不同方言的认可度是有差异的,具体来说,58.2%的人首选东北话,四川话以44.8%的支持率排名第二,23%的人选择粤语。此外,陕西话、河南话、山东话、天津话等排名也比较靠前。[1]也许正是出于这种商业现象的考量,《钢的琴》中的人物语言是具有调侃、随意、直接性的东北话。

除此之外片中还大量运用了引发笑点的幽默台词,以及配合台词表现的形体动作。如影片开篇处,郊外办理丧事的家属要求陈桂林的小乐队为过世的老人奏点欢快的曲子,好让老人走的轻松一点,这时引发的对话就具有明显的商业诉求。淑娴:叫老人加快步伐吧!陈桂林:走那么快去哪儿啊?淑娴:你管他去哪呢!这些具有调侃、新奇味道的幽默对话都具有迎合观众寻乐要求的性质。

另一方面,台词的运用在体现主题方面的考虑。时代的变迁带给人们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提高或更低的改变,还有人们的精神生活。这就解释了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的离异事件,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家庭变故?时代在变化,经商潮流也逐渐普及到偏远小县,不甘过平淡生活的小菊扔下孩子和一个卖假药的商人跑了,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可这种现象的背后所隐藏的精神生活的缺乏,道德观念的变异,家庭责任的淡漠正是时代变迁中无法避免的现实。正如陈桂林所说:小菊回来了,过的不错,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日子。

二、影片中声画对位的运用及其意图

除了运用人物语言的幽默、调侃、讽刺来加强故事的戏剧性和主题效果的表达外,画面处心积虑的设置也为影片的主体表达提供了机会,且增加了不少笑点。利用声画对位的方式营造喜剧气氛,这种手法在喜剧类型中并不罕见。片中,张猛虽不算别出心裁,却也自成一派。此技巧的运用与台词的选用在意图和效果上是类似的,即同样包括商业需求和主题表现的需要。

首先,在商业诉求上,主人公陈桂林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纠集一群朋友打算去学校偷琴,一群人坐在拉猪肉的小货车内,忽然饶有兴致的唱起蔡琴的《心恋》,此时的音乐与画面气氛是完全不搭调甚至是相悖的,对着被开膛破肚的猪肉唱有关暗恋的歌曲。这种极不协调的场面调度所引发的笑点可想而知。如此,画面的严肃性与音乐的戏剧性互相解构,或有意为之的画面严肃性与事件本身的非重大性互相颠覆。最终引发了观众诙谐的笑声。这样的戏剧性处理如果说完全是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走向,调动观众的笑点,吸引受众的关注,一点也不过分。

其次,在表现主题上,影片开始处,丧礼的悲伤气氛和欢快的音乐节奏形成一幅极不搭调的场面,而随着画面被逐渐推远,冒着浓烟的两杆大烟囱如同焚烧的两柱香火分别矗立在丧棚的后面两侧。这种画面的刻意构建无疑体现了编导深层的思考,影片一直力图表现对时代变迁的惋惜和往事不可追的叹息,而时代的变迁无疑也是双刃剑,有利有弊,丧礼是对往事的追忆和不舍,而欢快的音乐节奏似乎又是在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欢送旧时代的过去,人们无法评判时代变迁本身的对错,如果导演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而做出声画对位的开场处理,本文相信,这是聪明且高明的处理方式。

三、电影接受者的制约性决定了该片的票房

《钢的琴》虽然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博得了电影节、影评人的一致好评。然而在票房上却不如人意,甚至是惨败而归。其实,论及票房失败的原因,影片自身和市场运作两者都脱不了干系。《钢的琴》在2011年7月份正式上映,7月份的观影市场是以广大学生为基础的档期,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影片要想获得好的票房成绩必须迎合这样一部分观众。值得指出的是电影受众的接受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包括,接受者自身的条件,如政治态度、文化观念、时代特征、年龄及个人修养等。还包括作品在社会中得到的价值评定,如获奖,情况相当复杂,影响也可好可坏。

而7月暑期里以学生为主体的观众群的年龄跨度不超过80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以80、90为主体的观影人群,编导何以奢求这样一部分人去关注五六十年代的钢铁情结,或者要求他们去认同七八十年代人物的时代命运,一部目标观众不是青少年的电影,何以非得挤在暑期档上映?若非对《钢的琴》故事别有感情的观众或是资深文艺青年,在影院随机选择消费的过程中,《钢的琴》必然是较后的选择。

所以《钢的琴》的票房失利也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电影接受的制约性”这一理论的重要性。[2]也给予影视营销者一个重要提示,即承认并看清电影接受对影片创作和商业回报的重要指向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引自,百度网络有关影视剧中方言引用情况的数字调查。

观《钢的琴》有感 篇4

闲来无事整理一下电脑,看到一个几年前的电影《钢的琴》,已经忘记剧情了,拖着鼠标快进的了解一下,影片中有秦海璐出演的,出于对她的喜欢于是又重温了一遍。

剧中里面小元的母亲找了个卖假药的有钱人结婚了,想给小元更好的环境,把她接走,而小元的父亲想把她培育成为一名钢琴家。因生活条件所限没有办法给小元买钢琴,在多方想办法后,决定给小元做一架钢琴,召集了自己所有的朋友,义无反顾,想做木架钢琴,却因木料所限而改做钢架钢琴,从琴弦到琴键,自己和一位钢琴厂的工程师研究苏联文献,虽中间有些许曲折,但最后还是成功的做出一架钢琴,在影片的最后,当那架浸透着所有人希望和汗水的钢琴慢慢由破旧的工厂中移动出来时,桂林拿着一把破旧的小椅子,放在钢琴前,对小元说:“来,试试。”

破旧的凳子、破败的工厂、一架纯钢制的“钢”琴,如果你的父母将这些摆在你的面前,你是会开心的坐在上面弹奏一曲自己最擅长的音乐,还是一脸嫌弃的走开,告诉父母自己同学家的钢琴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时代很多人都遗忘了艰苦、汗水、节约,只知名牌、享受、浪费。在拿出自己送给小元的礼物时,桂林脸上并没有送给女儿礼物时的`骄傲感,更多的是沉淀、是沧桑,还有一丝诀别,小元用那架无论是声音还是外形并没有很出色的钢琴弹奏时,桂林脸上终于出现些许动容,在我听来尽管声音并不十分悠扬,但那钢琴声会使人永远铭记。小元是幸福的,虽未得到一架正规德国制造的钢琴,却可以收到童年最珍贵的礼物,试想在我们小时候,有谁收到过父母亲手制作的礼物,并且又是如此贵重,这架钢琴细节上可能并不精致,但它却永远留存在音乐扬起时在场所有人的心中。桂林是成功的,他虽然没有钱,但是却有着一帮铁哥们,无论是偷琴还是造琴都跟着他义无反顾,他够义气、够敞亮、够朋友!

这部影片当年他它打动了无数观众,影片中不时想起悠扬的音乐,让观众感受到在炼钢厂这样一个纯工业化的地方也有音乐家、歌唱家、手艺人,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任何人都拥有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人在衣食无忧时只把兴趣当爱好,闲时拿出来玩玩,只有在走投无路时才会发现兴趣能成为饭碗。无论身处何地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身处泥淖,我依旧有像百合一样高洁的人格,身处城堡,我依旧也不会荒废人生,人生要过的充实一些,人生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心灵上的空虚、无归属感,需要依靠外物填补自己内心,挨过时间。

《钢的琴》观后感 篇5

电影《钢的琴》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东北某重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在下岗后,独自拉起了一支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生活勉强维持。他的妻子小菊离家出走,转投有钱的假药商人怀抱。如今小菊光鲜回归,不仅要与桂林离婚,还要争夺独生女小元的抚养权。桂林慨叹自己失败的命运,于是一心要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为了得到女儿,他四处筹措买钢琴的钱,甚至和女友淑娴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

可以这么说,这部电影给我一种很温暖的感觉,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一种潇洒的人生。主人公陈桂林虽然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但他的那份对于女儿的爱却是实实在在令人感动的。其实,每一位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期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才,能够比自己有出息,可怜天下父母心,说的不就是这个么。陈桂林因为买不起真的钢琴,就想到了自己做一个,这看起来幼稚又可笑,可是这却是一位父亲对于女儿的真挚感情的表达,让人忍不住觉得温暖。片中另一个让我感动的是主人公的那些朋友。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他的那群狐朋狗友可以说是没有好感的,陈桂林向他们借钱,他们一个一个推三阻四,听说他要借钱,都跑得没了影。对他们改观,是从他们加入到陈桂林的钢琴大队时开始的,尽管有的不是自愿,但要他们出力时,他们的工作却是踏踏实实的,非常卖力。期间,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朋友们都遇到了各自的困难,但是,制作钢琴的工作却是在断断续续中一直坚持到了最后。我还记得,那位为陈桂林的钢琴制作铁质外壳的钢厂老板,公安局里要把他带走调查,他当时非常平静地对警员说:“等一会,看完钢板有没有磨砂,就跟你们走。”说实话,看到这里,我是真的十分敬佩这位钢厂老板,他的人格魅力在这一刻显露无疑。我觉得,陈桂林有这样一些朋友在身边,也是不虚此生了。

说到这些朋友,也就不得不说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画面,主人公陈桂林与那些朋友们的聚会。那些尽情喝酒的场景,那些在卖猪肉的面包车里纵情高歌的场景,那些一起翻围墙的场景„„着实让我羡慕不已——真是一场潇洒的人生。谁说没钱就不快乐的,苦中作乐才是真精彩,和朋友一起喝喝小酒,唱唱小歌,再在一起做些傻事,总让我觉得:这才是人生!有酸,有苦,有甜,有辣,真可谓多姿多彩,美不胜收。尽管,电影的结局依旧让人心酸,可是,不得不说,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生活,那个老烟囱的爆破,那群深深凝望的背影,那妻离子散的无奈„„生活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幸好,还有朋友在,幸好,还有知己在,幸好,生活中并不只有苦楚和无奈。那个弹起来有着浓浓回声的钢琴,那并不算完美的琴音,这个拙劣而又完美的作品,让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钢的琴作文800字 篇6

欢跃跳动的音符,柔和美妙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次远行,有了钢琴曲的陪伴再远都不会无聊。只要听到钢琴曲,我总会放下手中的玩具,静静的倾听。幼儿园的第一次音乐课唤醒了我心里一颗梦想的种子,那天起我就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像老师一样边弹边唱。这个梦想就在我心中悄悄地生根,发芽了。

我带着无限的激情开始学琴,个小腿短的我踩着小凳子,垫着厚坐垫努力学琴练琴。幼儿园毕业典礼,我送给自己一个特殊的礼物---钢琴四级优秀的好成绩。并且我第一次代表学校站在电视台的舞台上开始了我人生的首场表演。标志的西瓜头,神气的燕尾服,我坐在硕大的钢琴前给小朋友们伴奏。一曲结束,主持人让观众猜猜今天的伴奏是谁。当我走上前时,原本寂静的演奏厅立刻沸腾起来,人们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我,我第一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人生就如一支曲子,有重音,也有弱音,时而浩浩荡荡,时而又平静如水。音乐就像一个诱人的电梯,吸引我去看顶楼的风景。我的考级路随之开始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十级的证书遥不可及。我克服重重困难,每天坚持练琴。弹久了手指通红,指甲也破了,为了梦想我从未停止过努力。我深深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0岁那年我获得了钢琴十级的双证书,通过了两个音乐学院的等级考试。这是我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此刻,我离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法国著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先生是我的偶像。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他的曲子引领着我。我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一样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在全世界开钢琴演奏会。用自己的琴声消除人们的疲惫,温暖世界的每个角落。让他们在我的琴声中拥有拼搏的力量,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被爱包围,被朋友围绕,被幸福拥抱……与理查德的合影每天在钢琴边陪伴着我练琴,每天为我展翅高飞的翅膀插上羽毛,每天为我加油助威。

《钢的琴》影评 篇7

分析一

现实主义与黑色幽默巧妙的中国式融合是本片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提及“现实主义”与“黑色幽默”这两个概括性的词语我不得不在提及两部同样优秀的电影, 一部是同样是2011上映的、顾长卫导演的《最爱》, 导演用冷峻的镜头毫不留情的批判了中国社会现实;另外一部是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 借用了英国著名导演盖·里奇《两杆大烟枪》中后现代主义和解构的镜头语言, 《疯狂的石头》在上映之初以其幽默的方言、诙谐的剧情、连贯的剪辑赢得了票房和口碑。张一白导演曾经在他的访谈中感慨道:“纯粹的商业导演, 纯粹的商业片也是没有生存的空间, 甚至连创作的空间都没有…所以, 商业片空间很小, 喜剧就又是一个少数成功的类型。” (1) 可以说, 《疯狂的石头》是本土喜剧成功的一个重大转折, 它成为中国现代喜剧注入了后现代元素的一个重要典范。但是这样的电影由于剧本创作脱离现实, 较为荒诞, 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批判了社会现实, 但是却缺乏力度, 难以成为经典之作。再看《最爱》, 因其题材敏感、挖掘深刻, 题材的严肃性, 在票房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 但是作为一部极具批判力的现实主义电影, 《最爱》无疑为今后的电影制作提供新的题材和创作可能。在如何构建本土电影的问题上, 沈义贞教授一直推崇对现实题材的探索:“中国电影在如何探索、构建具有本国或本民族历史、文化或现实特色的电影类型之路必须坚持的一点是:必须基于当代中国的现实。” (2)

《钢的琴》正是这样一部将喜剧风格与现实主义题材完美融合成功电影。电影的故事发生地为我国东北的老重工业城市, 一面是老工业城市中破败的工厂厂房和淳朴的下岗工人, 一面是花花世界对老工业城市的吸引和诱惑。导演张猛巧妙地安排了两个线索表现这种社会变革:一条是围绕一对下岗夫妻的离婚过程展开, 另一条是围绕贯穿全片的两根工厂大烟囱展开。工厂的下岗夫妻陈桂林和小菊闹离婚, 小菊找到了靠卖假药发财了新丈夫, 陈桂林自营起一个小乐队维持生计、勉强糊口。小菊要带走他们的女儿----小元, 陈桂林为了证明自己也有能力让小元健康成长, 于是夸口自己也可以给小元带来一架钢琴。在经历了买钢琴、偷钢琴失败后, 陈桂林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造钢琴, 于是拉拢了一帮曾经在工厂的弟兄和工程师, 造钢琴的过程一波三折, 最终在大家伙的努力下, 终于成功的造出了一架钢制的钢琴。对于影片的另一条线索, 与其说是两根大烟囱, 不如说折射出了一个国企钢厂的命运, 影片并没有全景式的描述国企改制的痛苦和企业命运, 而是用两根贯穿全片的烟囱, 这种贯穿其实是贯穿在老工业城市人民的生活中, 在镜头不经意的扫视中, 在天空不经意的背景中, 在交谈不经意的话语中, 时刻流露出对这两根烟囱的关注, 最终这两根烟囱被时代改革的步伐的淹没, 没有逃离被炸毁的命运, 曾经的职工们站在高地上默默等待这一刻的到来。两条线索巧妙的编织在一起, 暗示了普通下岗工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变迁紧密的相连, 离婚、再婚、偷盗、不法经营、未婚先孕与父亲离世, 一切的喜怒哀乐都随着远处的一声巨响, 两根烟囱的轰然倒塌, 最终都淹没在飞扬的尘土里, 工人们远远的默哀式的注视最终也成为了一种神圣的洗礼仪式。

电影文本没有过多涉指现实问题, 但是在沉重话题上, 导演又没有选择逃避, 只是过程比较轻松, 比如偷钢琴的路上欢快的歌声;教训致使女儿未婚先孕的小青年时, 黑帮式的出场方式, 在讨论如何保护烟囱不被炸毁时各种荒诞的计划;有趣归有趣, 最终都归于了现实的解决方式, 这就是一种小人物面对无能为力的结局一种幽默智慧的解决方式。所以影片的成功可以说是用镜头语言巧妙的诠释了这一种身处老工业城市、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唯一没有答案的是童话式的造出钢琴, 但是最终我们不得而知小元归属于谁, 也许这正是导演对这个老工业城市预留的一线希望。

分析二

镜头语言的成功:电影化的表达方式和与主题时刻统一镜头设置。说到镜头, 有几个段落是一定要说的, 段落一:影片开头陈桂林与小菊站在镜头中间, 他们背后是一样的厂棚和工厂, 不同的是, 小菊一边的厂棚是结实严密的, 工厂也干净整齐的排列着;陈桂林一边的厂棚是破败的, 工厂也被杂草覆盖着。两人站在镜头的中轴上, 形成一幅对称的图画, 对影片故事的了解不止来自于二人的对话, 同样来自于镜头整体的构图。段落二:陈桂林的乐队为别人的丧尸伴奏, 本来吹奏的是一首非常悲伤的俄罗斯歌曲《三套车》, 后来被要求换成喜庆一点的, 于是在丧礼上上演了《步步高》, 整个乐队也跟着歌曲的节奏跳动着。看似是颇具幽默的葬礼, 其实是祭奠整个老工业基地渐渐逝去的葬礼, 葬礼背面的两根巨大的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 喜庆的《步步高》就是为其吹奏的“快乐”的挽歌, 看似荒诞, 不管是小乐队吹奏的曲子、葬礼现场和烟囱柱子其实都是表意的形象, 却有这说不出的现实意义。段落三:多处对歌曲的运用, 偷钢琴时候的《心恋》, 众人在汽车中唱歌舞蹈;在偷钢琴失败后, 陈桂林在忽然飘下的雪花中弹奏了一首《致爱丽丝》, 只有一束从天而降的光束打到钢琴和陈桂林脸上;陈桂林找到大家帮他一起造钢琴去KTV唱起了《怀念战友》, 正面拍摄和侧面拍摄的两组镜头, 将这一群人刻画出浮雕一样的平民英雄形象;在钢琴即将完成的时候, 导演又融入了舞蹈的元素, 一直喜欢陈桂林的淑娴穿着西班牙吉普赛女郎的长裙, 与一帮同样身着西班牙服饰的伴舞在《西班牙斗牛士》的音乐中偏偏起舞, 在舞蹈中穿插了造钢琴的一些画面, 陈桂林与他的乐队为钢琴的诞生伴奏, 像极了歌舞片中的段落, 可以说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中成功的形式探索。导演利用歌曲, 包括自己唱歌和背景音乐, 省略了一些对话和动作, 减少了不利于影片多余的线索, 又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形式, 不仅是聪明的做法也是真正的电影化的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电影片段的描述, 我认为导演不仅是在讲一个故事, 拍一个故事, 更重要的是在用电影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虽然影片被冠以“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等名号, 但是我认为导演并没有为了某些名号将电影的镜头刻意往一个形式上拉, 或者说刻意创造一些符合“黑色幽默”的镜头或桥段编排在电影中。我想这可能也是导演成功的一样重要原因, 没有刻意而为之, 一些有想法的镜头可能只是为了衬托影片主题的表达, 所呈现的气质也是为影片的基调做铺垫, 这样一来就有相辅相成的效果。

内容决定表达方式应该是一个正确的创作思路, 但是现在很多电影人为了电影的票房而“主题先行”, 反而适得其反, 造成影片结构的断裂和叙事不清晰等问题。在这样一个创作态度上, 《钢的琴》起到了很好的代表作用。在本土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中, 希望能更多的探寻题材的可能性, 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从而产生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

参考文献

[1]张一白、吴冠平:《孤单是一种都市的告别---张一白访谈》, 《电影艺术》2009年01期, 第84页.

音乐剧《钢的琴》全国巡演百场 篇8

三宝表示,这部音乐剧在原电影的基础上对剧情加以改动,增加了戏剧性及冲突感,所有唱段都是全新的艺术创作,既选用了适合剧中人物的前苏联歌曲,也有二人转、民间小调等丰富的音乐类型,体现了草根文化的多样性。

音乐剧《钢的琴》第二轮全国巡演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演出。该剧改编自2011年国产影片口碑第一片,选择了近年来在大剧场里罕见的当代工人题材,并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下岗工人的遭际和草根阶层的生活处境。该剧讲述了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后为了维持生计,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终日奔波。前妻小菊离他而去,女儿提出谁能给她买一架钢琴就跟谁走。于是,陈桂林和工友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踏上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全剧共分两幕六节,全剧十八个唱段皆为全新的艺术创作,唱段间则选用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前苏联歌曲。该剧还融汇了二人转、民间小调、重金属等丰富的音乐类型,体现了“草根文化”内在的多样性。对此,三宝称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着写这类音乐,不过他强调,因为剧情需要,是借用二人转的表达方法,但绝不是二人转。

事实上,这部戏最早就被三宝定位于“重口味的工人阶级的戏”,其中有些桥段和台词有点成人化。三宝直言不讳地说,这部戏口味儿有点重,有点不适合小孩子们看。不过,让他高兴的是,出品方保利剧院为了纪念此次百场演出,决定拿出一定的比例设置为30元到100元的低价票。也就是说,花一杯咖啡的价钱就能欣赏一场音乐剧。

《钢的琴》影评 篇9

1. 中国现实的生活环境, 使人们将目光更多的关注于于现实我

们生存的状态, 人群在社会中的位置等, 中国电影题材的处理中往往存在着明显的现实题材选择的痕迹。第四代导演以谢飞谢晋为领军人物, 打破戏剧式结构, 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张艺谋, 也以强烈的探求渴望和主体意识去观照且独特表现纷繁复杂的历史和现实, 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情感。第六代导演以贾樟柯《小武》为首的电影作品引领了之后10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走向—将摄像机对准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纪实影像的表现方式。

2. 是否中国的现实题材作品都应该用这样的剧作结构方式, 艺术的表达方式来实现?

《钢的琴》故事取材于上个世纪9 0年代初的辽宁鞍山, 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全民下海的风起云涌、暴发户开始出现、第一波下岗工人……在这样的现实题材选择之下, 《钢的琴》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用非现实的手段去解构一个现实的客观世界, 我们在其中看到了荒诞, 看到了超现实文学主义的影子。我们看到影片中的人物暂时放下了情节内容的叙述, 仿佛人物从影片中抽离出来, 配合着音乐的节奏, 在现实的环境中进行非现实的, 超越一般现实题材逻辑的狂欢与疏泄, 同时在这一瞬间提高了影片的独特的气质。

二、“时尚”的怀旧主义风格表达

“怀旧”与“时尚”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关的词汇为什么会结合在一起?

《钢的琴》抓住了人们对过往的青春梦想的追忆, 将一个怀旧的梦想变得“时尚”。工人阶级人群90年代初生活的回忆, 时代背景下的情绪通过影像表达了这份情怀。例如在影片中经常响起的大量的前苏联和俄罗斯各个时期的流行歌曲作为配乐和有声源音乐, 作为与前苏联, 俄罗斯经济, 政治, 文化交往最为频繁和密切的时期, 这份音乐不仅仅只是音画关系上的作用解释, 而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一个时代引起人们怀念的生活状态。

三、导演对影片的空间造型手段

电影是一门通过时空手段造型的艺术门类, 影片选择拍摄的空间场景氛围, 画面景别过渡控制都是分析影片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1.《钢的琴》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之一空间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电影世界。

就像世界著名推理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那样, 将人物事件的发展放在一个相对集中封闭的环境中, 故事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额度内, 人物矛盾冲突的纠葛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 将人物内心世界情绪表现至极致。《钢的琴》中废弃的工厂包括周围辐射的工人的住宅坏境成是一个高度密闭的电影世界, 与观众之间不存在任何交点。我们看不到城市大的环境, 政治制度下中国的环境, 使这一片地区更像是一个单独独立的特别的空间构造。

2. 拍摄方式上因为统治性的横移和纵深运动, 特别是远离摄影机方向的纵深运动。

即使当演员面向观众的时候, 他们的目光也投向远方的虚空。所以, 对于我来说, 从视觉印象到心理感受, 这是一个平行的、被人工封存的遥远世界。它既是现实的, 但又和另一个现实中的我不发生关系。关于此点, 没有必要用中国式现实主义艺术的传统道德标准, 对这个被距离化的现实世界进行意识形态角度的评判。

四、影片关于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考

《钢的琴》这部影片当中, 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基础在里面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与解释作用。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 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 活得精彩。我们从《钢的琴》中可以明显感受到, 影片中遭遇生活危机的工人阶层小人物的形象在辽宁鞍山钢铁厂这个区域的生活中并无细致境与人的联系, 这个电影中的空间塑造是一个无意义的生存空间, 这些底层的小人物不因为时代背景环境而受到影响, 他们在存在的基础上仍可以自己通过想象力, 通过自己工人阶级自身的人群身份的特性, 自己发觉生活中的乐趣。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自由, 人们都有在遭遇困难的时代背景下自由生活, 无论贫贱, 无论出身与否都会保持一个乐观向上, 自由的生活态度, 而这一切, 也是这部中国电影当下时代起承转合佳作《钢的琴》渴望通过电影最初的原始形态的表达传递给普通大众的观念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小熊.《钢的琴, 为何叫好不叫座?》.流行歌曲, 2011.8.

上一篇:环保实践心得初中下一篇:奠基仪式领导致辞3分钟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