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感悟人生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玩游戏感悟人生(精选8篇)

玩游戏感悟人生 篇1

人生活在世间,大部分时间忙于生计,不知是哪位达人发明了游戏,使得人在闲暇时也过得快乐、充实。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游戏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每种游戏都有益智、娱乐之基本功能,但很难说哪一种更好、或者最好,可说是各有千秋。不过我觉得在打“升级”中除了可以体验扑克的游戏乐趣,还能从中看到不少人生哲理。

“升级”不论是一副牌还是两副、三副牌,其大规则基本类似,因地域稍有不同。这有些像我们的生活环境,即便是一样的社会运行体制,不同地方、行业、部门有其不同的附加规则,有的称为常规则,有的是潜规则,有一点是共通的:参与游戏就要遵循游戏规则,“入乡便要随俗”,否则没人跟你玩,除非有人陪你玩。规则是人定的,最理想的办法是参与者能够通过协商取得共同认可的规则。

打扑克有哲理,谁都想拿一手好牌,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能随心所欲把好牌控制在自己手中;拿到什么就是什么。这就像每个人的人生起始一样:家庭出身、生存环境、社会资源等等都不是自己所能够选择的。有的人有权拿底牌换掉一些自己本身不好的牌,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机会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这也是主观不能左右的。

打牌打的是综合实力。主牌与副牌好比社会资源和自身素质,每个打牌者都想把自己手中的优劣势艺术地挥洒到游 戏当中、打出精彩。

有时手里的主牌不好,但副牌还凑合;或者主牌不错,副牌差些;但最惨的是拿了一把主副都很差的牌,这时谁都难免有种自暴自弃、欲罢不能的无奈。另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情况:在打“升级”的时候拿了一把“斗地主”的好牌,拿到这样牌的玩家,未免感觉有些明珠暗投或者怀才不遇的失落。优势和劣势没有绝对的,与游戏环境相适便是优势,反之就成了劣势。

实践中有并不看好的牌也没打输甚至还打赢的例子,可以说是“人定胜天”的典型战例,但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是太少,胜算的机率很微妙,因此过程往往是引人入胜的。出牌的每一个回合,敌我双方都在谨慎地做着选择,双方实力互不知晓却又彼此猜测着,有点象“摸石头过河”,但不管哪个玩家都免不了判断和选择上的失误,即使拿了一把不错的牌也一样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谁都想笑到最后。

打牌要和搭档配合好,前提是彼此的牌互补性强,再加上主观上默契、出牌时判断准确。能否拿到一把好牌谁也无法决定且不能扭转,所以为了打赢,每个参与游戏者都想找个好搭档。所谓好搭档,有两层含义:一是彼此主观方面能力都不差,合作默契是最高境界;二是彼此的牌互补性强,以持牌者强强联合为最佳配对。前一层含义在游戏中常见,但现实中并不是谁都能找到合适的搭档,毕竟“知音难寻”; 而后一层含义在游戏中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很寻常,“门当户对”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游戏中,没有对手是令人遗憾的,一个人是玩不出趣味和兴致来的。和高手对决无疑是件愉快的事,这跟生活似乎完全不同,现实中我们总是希望一路顺风所向无敌,但反思一下,如果没有对手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是否太过单调无味呢?

玩牌,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参与者在克服困难战胜对手的过程中达到娱乐、开心这一最简单目的。而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酸甜苦辣谁都要尝一尝,我们何不视若游戏,用好的心态去享受成功、面对失败,这样即便在拿了一把烂牌时也能玩出开心来。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日初稿

玩游戏感悟人生 篇2

多年前,我看到一句话:幸福就是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的名言,但却对幸福的概括极其准确。

冯小刚的作品《非诚勿扰》中的空姐梁笑笑为什么痛不欲生,原因在于她心有所挂。后来她转身找到自己的幸福,原因在于她舍弃了心中所有的烦恼和牵挂。

前几年,有则小品文传播甚广:一位国王拥有无上的权威,广阔的疆土,巨大的财富,还有美丽的嫔妃,但他总是感到自己不幸福。国王发现,一个衣着褴褛、饥一顿饱一顿的乞丐却总是开开心心的。国王去向乞丐讨教幸福的办法,此时乞丐正在晒太阳,国王把阳光挡住了,乞丐说:“尊敬的国王,请别挡住我的阳光。”

乞丐能幸福就在于他的无欲无纷扰。国王不幸福,在于他心有欲望。

感悟人生之秋 篇3

人们往往把步入老龄阶段喻为人生之秋。我用亲身的感受说,少年是人生的起步,老年则是人生的高度,是用孩提的欢笑,青春的脚步和中年一串串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与可贵的老年比起来,花季不过是一个序曲,青春是一个铺垫,中年是一个短暂的准备过程,而只有到了老年,人生才真正步入了正文。

人生的秋天是成熟的,老年是金色的。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都赞赏这个人生之秋。梁实秋曾说:“人的一生,最值得赞美的时代,是老年时代。因为,老年时代是思想最成熟的时代。”他举了孔子为例证:孔子说他70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萧伯纳也说过“60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人过了60岁照样可以有作为,这种看法是有客观根据的。歌德的名作《浮士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是老年时的作品。齐白石、张大千等许多艺术家都是年过六十以后才炉火纯青,步入大师的殿堂,令人感到老有所为并非是虚妄的慰藉。

人生的秋天无限好,催人勿忘晚华香。一生未曾虚度,暮秋更不敢轻抛。有许多老人犹如老树发新枝,有着矢志不渝的追求,年老更显才华,使余热生辉,发奋有为。著名军事文学家魏巍71岁(1991年)离开工作岗位,运用他丰富的写作经验,花费6年时间,写成长篇小说《火凤凰》,并在他80岁时汇集出版了400余万字的《魏巍文集》。被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有上千万字的著作,都是他退休以后写成的。84岁的他才开始学电脑,85岁用电脑写作,86岁时开通了“于光远网站”。大书法家、著名学者启功不少有分量的学术著作也都是70岁以后写出来的。著名科学家竺可桢83岁时完成了《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巨著。水稻专家袁隆平70多岁了还在奋力攻关,从事中国超级水稻杂交的研究。由此可见,老年人,虽然失去了春天的鲜艳,但仍拥有金秋的丰盈。

不过,也有些退休老人发出这样那样的叹息:“现在老了,不中用啦”,“我是等死队员了”等等。这种心态很不正常,不但不利于健康,反而还会加速人的衰老进程。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规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人老心莫老,老年人要用一颗不老的心去对待晚年,花甲不是黄昏的末日,要把它当成新的起点和新的征程。老年不是衰落期,不是停步期。老年是生命旅途中继续前进的新阶段,是人生金灿灿的季节。

“莫道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它意味丰满充实,老人们应以淡泊的心理,健康的情绪去品味人生之秋,以期惜时如金,可学可为,可轻可重,可出可入,可庄可谐。到了人生之秋,尝遍了社会的各类滋味,看尽变幻风云之后,悟透“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五欲已消诸念息”(白居易),一切的一切由苏东坡一语道破:“身无病,心无忧,乃人生至乐。”

“莫叹阳春美景过,更有红枫染秋山”。愿这句诗时时鼓励老人们珍惜人生之秋,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玩游戏感悟人生 篇4

1、只有付出的爱是痛苦的,但比这更痛苦是爱一个人却没有勇气让那人知道你的感情。

2、生命中令人悲伤的一件事是你遇到了一个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但却最终发现你们有缘无份,因此你不得不放手。

3、最好的朋友就是那种能和你促膝而坐,彼此不说只字片语,分别时却感到这是你有过的最好的一次交流!

4、的确只有当我们失去时才知道曾拥有的是什么,同样,只有当我们拥有了才知道曾经失去了什么。

5、迷上某人只需一分钟,喜欢上某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人则要一天,然而,忘记某人却是一辈子的事情。

6、别倾心于容貌,因为它具有欺骗性,也别倾心于财富,它也会消散,倾心于那个能带给你笑容的人吧,因为一个笑容能使漫漫长夜如白昼般明亮。

7、做你想做的梦吧,去你想去的地方吧,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吧,(人生感悟 )因为你只有一次生命,一个机会去做所有那些你想做的事。

8、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如果一双鞋你穿着夹脚,别人的感觉可能也一样。

9、无心快语可能引发争执,无情之词可能折损生命,适时温语可能消弭压力,而关爱之声可能治愈心灵。

10、幸福之人并非拥有一切,只是尽力享受生活的赐予。

感悟人生,感悟自信 篇5

感悟乐观:

乐观是失意后的坦然,乐观是清淡中的自信,乐观是困难后的不屈,乐观是困苦艰难中的从容。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透视的眼睛。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气力。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但愿的渡船,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艰难中敢于拼搏的精神,只要活着就有气力建造自己灿烂的明天。

感悟平凡:

禅语人生人生感悟 篇6

2. 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着急。

3.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4. 善恶之间,总在一念。一念错,全盘皆输。

5.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6.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7. 逆来顺受,顺来忍受。

8. 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9.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10. 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11.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12. 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

13.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4. 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15. 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16. 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17.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18. 错误必生烦恼,罪恶终归毁灭。

19. 知足者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感悟恩师唐公的人生轨迹 篇7

这位可敬的老人, 我们敬爱的恩师-唐维六先生, 于2010年12月29日17时28分, 为他的人生轨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安详地永远离开了深切爱着他的家人、弟子和学生。

我们都知道, 先生的一生, 虽如他所说是平凡的一生, 但那些可圈可点的平凡事业轨迹, 足以铸就了他自己的辉煌:解放前夕, 先生任职湖南省蚕丝改良场场长, 为发展家乡蚕桑事业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抗战时期, 先生不畏艰难和危险主持中山大学设在越南河内和广西桂林蚕桑工作站的工作, 为保存中国500多个桑蚕品种和引进多化性蚕品种呕心沥血, 今天中国保存的世界最大的家蚕品种和突变基因资源库也凝集了他的一份心血;在国家新生后的上世纪50年代, 先生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合作, 首创采用杂交育种的技术结合超高温多湿的培育环境, 育成家蚕新品种“南农六号”和“南农七号”, 解决了广东蚕区全年饲养白茧种的问题, “南农七号”在珠江流域、“南农六号”在华东蚕区推广长达20多年之久。在上世纪70年代, 先生挺住文革给他事业上造成的创伤与磨难, 坚守科学信念, 成功选育出荧光伴性新品种“东34系”。沐浴于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 先生虽已步入“不踰矩”之年, 却青春焕发, 工作干劲不减当年, 肩负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主任、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和广东省蚕学会理事长之职责, 为振兴我国蚕业高等教育和蚕业科学技术发展励精图志, 再创辉煌, 领导科研团队, 育成适合华南蚕区推广的广蚕3号×7532家蚕新品种。先生先后获得广东省科学大会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并实现了他几十年梦寐以求的夙愿, 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就是先生平凡的业绩, 一位深受中国蚕业界敬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人生轨迹!

我们更知道, 先生对每一位学生和弟子都视同己出, 晚辈们受之的培育之情、知遇之恩身同感受。有这样一位学生, 当年还在仲恺农校读书之时, 读到先生撰写的介绍蚕宝宝一生的科普知识后, 有自己的见解, 斗胆写信给先生质疑, 先生非但没有不快, 还主动到农校面见这位有科学求知精神的学子, 为他答疑, 并决定和邀请这位学生每周末到先生家里为他讲授遗传学, 由此又牵动了这位学生和他的几位同窗好友倍受先生知遇之恩和与先生相知一生的忘年之交。还是这位学生渴求农校毕业时直接报考复旦大学继续深造 (当时规定中专学校毕业生必须工作3年后才能报考大学) , 先生鼎力帮助, 力荐他为“可造之才”, 写信给广东省农业厅厅长和中国遗传学界泰斗复旦大学谈家桢先生 (当年复旦大学在广东省没有招生计划) , 经复旦大学专家组面试和省农业厅特批, 他破格考取成为复旦大学学生。也是这个学生群体的另外一位同窗, 仲恺毕业时获得学校保送推荐资格, 直接考取为南开大学学生。几十年后, 这位学生就是今天在人类医学遗传学和转基因动物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际知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教授。他的这几位同窗, 也都或成为中国植物遗传学研究的知名教授、或成为中国古汉语研究的权威学者、或成为蚕业科技的专家。

先生贯穿一生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人才的经历不仅仅体现在他独具慧眼的识才之力, 更体现在他特别的育才之道。先生常常告诫我们:育人之要义就是鞭策立大志, 励志目标, 始终不渝, 必然成才。这一看似形而上的教育哲理, 却在先生的育人实践中被具体发挥到极致, 严格要求, 因人施教, 重在励志。当我们每遇学习、人生和职业选择的关键时刻, 或遇困难的低谷时期, 我们首先想到求教的就是先生, 他那智者的指点, 明确的教诲和慈父般的鼓励, 顷刻就为我们拨开了困惑和迷茫, 令人茅塞顿开, 信心倍增。先生的育人至理, 也贯穿在他对自己家人的严格教育之中。如今我们这些弟子和学生, 都已成为蚕业界或其他行业、的专家、教授、工程师、农艺师和领导干部, 他的子孙中更不乏学界、文化界的成功人士。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境遇有不同、成就有高低, 但先生的百年树人已是硕果累累, 成绩斐然。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实践家

退休后, 先生对家人说, 我的生活由您们负责, 有吃有住有衣穿即可, 全部退休金由我支配。从此, 他的退休金几乎全部用于了支持广东、湖南和广西的贫困孩子读书和捐助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特困燃眉之急, 这一善举得到家人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 使先生能够坚持二十年始终如一, 直至2009年先生已无法自理他的退休金时。可以这样说, 我们看到先生的晚年生活, 是一幅深居简出, 内心充实、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幸福晚年。

感悟人生 挚爱收藏 篇8

我与高古瓷的初见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的一场拍卖会。在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的拍品中,它清新淡雅,内敛从容,似一朵洁白的睡莲静静绽放,所谓“洗尽铅华不著妆,一般真色自生香”说的就是它吧,自此我便对它分外留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赏玩知识的累积,我对高古瓷的爱愈发浓烈,目前的收藏也算得上小有成就。

回首收藏的二十年,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旁人是难以理解的。过去的日子,几乎每天都与高古瓷亲密接触,只要有它相伴,心中便会涌起阵阵幸福的眩晕,仿佛一切都已静止,身心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放松,异常平静与坦然。它于我,就像空气,离不开、舍不下,坚硬的外壳下所包含的是最温暖、最开阔的胸怀,这是一个老朋友最质朴的情义。时间如沙漏中的细沙,缓慢而并不间断地从指缝中溜走,我对高古瓷的热爱早已慢慢沉淀,曾经的“一见钟情”也已化作深深的爱恋,每一件经手的高古瓷器,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底,铭刻心间。在收藏的过程中,我抛弃粗俗,远离炫耀,冶炼人性,使自己渐渐至真至纯至善。

朋友一生一起走,孤单寂寞全开溜。在高古瓷这个圈子里幸福生活了已有二十多年,让我真正懂得了如何去交朋友。我不仅与高古瓷为友,更不断与书本为友、与店主为友、与网友为友、与藏家为友,每交一位朋友,都会让自己受益匪浅。和书本交朋友,知识欠缺的我,会更深地读懂高古瓷这个老朋友;和店主交朋友,工作繁忙的我总能在闲暇时看到或买到心仪的高古瓷器;和网友交朋友,消息闭塞的我,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到高古瓷的新动态;和藏家交朋友,收藏匮乏的我,可不断欣赏到精美的高古瓷,大家互通有无。有朋友相伴的日子,心中满溢的是快活。如今的我,高古瓷收藏在家,可时时品味一番,朋友联系甚密,每日可聊叙衷肠,此等乐事,怎可用言语形容!

在收藏中我忘记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我为我的忘记而坦然,我也为我得到的而感悟。闲暇之余,漫步在收藏的空间里,在追随美的历程中寻找着那份感动。它让我提升了对美的感悟与理解,也为我生命注入了执着与热情,成就了全新的自我。春暖花开之季,一件定窑印牡丹花纹的大盘,更让书房平添几分生机,令我激情进发;酷暑难耐之时,一只人物参壶,仿佛淡出阵阵和着文雅气息的茶香,让我心静神清;秋高气爽之日,一只色调温暖的紫定苹果尊,传达着秋天成熟、静谧的气息,令我怡然自乐;寒风肆虐之时,一尊白釉花鸟酒温,分明让我感受到了那甜暖的酒香,顿觉闲适惬意。

上一篇:餐饮员工仪容仪表规范下一篇:关于中学生使用博客的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