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与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的比较
就商业秘密而言,最新《反不正当竞争法》——9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在此,该条第一款的前两项以及第二款都以侵权责任来界定违法行为,而第一款第三项则规定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对于侵权责任,权利人要求的赔偿依《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具体的,该法第21条规定,经营者侵犯商业秘密的,由监督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违约责任,可以结合《合同法》来分析。《合同法》——43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即对于约定好的保密义务若有一方违反,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相应的损失。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我们还应当参见《刑法》——219条,若有前述的《反不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且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尤其徒刑,并处罚金。在学习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的时候,我们也了解到很多《劳动法》在规制商业秘密方面的规定。如《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这是职工在劳动中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保护了单位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权。
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法由《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构成。因此,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这三个方面逐一分析。
1.《著作权法》——47条规定,对属于47条规定的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第48条规定,有相应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以盈利为目的,有该条规定的违法行为情形之一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专利法》——60条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第63条规定,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商标法》——58条规定,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第60条规定了违反商标法的行政责任,第61条则规定了行政责任转到司法责任,第67条规定了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刑法》第213条(假冒注册商标罪),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 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知识产权犯罪频发
现代社会逐步进入了风险社会, 《刑法》逐渐成为风险控制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知识产权就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需要保护的法益之一, 其是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也是全球化视野下法律趋同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市场自我调节功能较弱, 一旦知识产权犯罪所产生的收益大大超过犯罪的成本和风险, 那么高额的利润必定使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侵害知识产权。在2013年4月22日通报的《2012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中显示:全国地方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13104件, 比上年增长129.61%, 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审结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12794件, 比上年增长132.45%, 给予刑事处罚15338人, 比上年增长94.35%。另外各地方关于知识产权犯罪的数据也同时显示出这种高发的事态。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使我们不禁对频发的知识产权犯罪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知识产权犯罪必须得到及时的遏制, 否则将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产生致命的影响。我们由上述的数据看到了知识产权犯罪的持续高发趋势, 知识产权犯罪频发的事态如果继续恶化, 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剧烈的冲击。
(二) 我国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刑法价值取向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使如何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间磋商经济合作的重点话题之一。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规定了刑法作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手段, 国际形势需要中国完善建设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 同时中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刑法价值取向开始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在我国刑法介入保护法益的价值取向中一向存在着冲突。强调刑法的人权保护机能, 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社会保护机能的弱化, 突出刑法的社会保障机能, 则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人权保障机能的弱化。 (1) 在我国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刑法价值取向上也存在这样的价值取向选择问题, 在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保护与社会整体的科技进步之间, 我国侧重于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这是因为我国在传统的社会观念认知状态下, 人们大都断定如果将知识产权界定为私有, 给予智慧财产的创造人以完整的法律保护会遏制知识的传播与应用, 会影响本国的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2) 这与我国的现实国情有直接的关系,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并不具有足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因此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像发达国家那么强势。但是, 这种价值取向将引起消极的经济氛围, 否则我国严重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将更加猖獗。
其中, 商业秘密是一种有着经济价值的特殊的知识产权, 因此,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 商业秘密的保护占有重要的地位。保护商业秘密不仅是为了维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更有助于保障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我国对于商业秘密保护的刑事立法起步较晚, 直到1997年《刑法》才增加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名, 明确在刑事法律体系中给予商业秘密处于知识产权范畴内的保护。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新类型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层出不穷, 现有的对于商业秘密保护的刑事立法具有滞后性, 因此, 需要对侵犯商业秘密罪进行分析调整, 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 使其充分发挥保护商业秘密的作用, 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若干问题分析
(一)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在何种范围内需要刑事法律予以调整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 立法者需要持有理性、谨慎的态度, 若是过多的犯罪化只能损害刑法的威信, 甚至激化社会矛盾, 合理分析犯罪构成要件是必需的。
《刑法》第219条的条文中规定“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纳入刑法犯罪圈。笔者认为这里的“约定”和“要求”从本质上仍然属于民事合同的范围, 即应属于民事上的违约行为, 并不应当将其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刑法具有二次违法特征, 应当首先尊重意思自治原则, 是否将某一行为纳入犯罪圈应当充分考虑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适用刑法手段合理性与必要性。
对于本罪的主观方面, 笔者认为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有故意构成。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要求我们只有当行为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以及运用刑罚处罚的不可避免性时才运用动用刑法。过失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并不需要动用严厉的刑法进行调整, 刑法对于前置法而言位于一种保障法的地位, 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应着重于民事、行政等手段进行调整, 刑法对于经济领域的行为不能过度干预, 应最大限度维护和扩大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结果犯, 只有当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才构成犯罪, 而此处的“重大损失”规定为“50万元以上”, 这对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启动刑事程序设定了较高的门槛, 实际上加大了犯罪分子侥幸逃脱刑法的可能性, 且商业秘密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实害结果发生时已经是“亡羊补牢, 为时晚矣”。而对于“重大损失”的计算侵权损失的范围并不容易确定, 且随着网络商业秘密的频发, 商业秘密载体虚拟化、传输内容数字化等特点, 更是加大了损失计算的难度。因此, 笔者认为以结果犯将侵犯商业秘密罪入刑并不合适。
(二) 司法实践中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疑难问题分析
在司法实践中, 区分商业秘密是构成民事侵权还是构成犯罪的重要界限是刑法条文中的“重大损失”。由于商业秘密是一种无形的智力成果, 因此不同于有形财产, 不能直接以商业秘密自身价值计算。就计算重大损失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以商业秘密侵权人直接给权利人造成的实际损失来计算;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益作为损失;以商业秘密的许可使用费认定权利人的损失。这些计算方式均各有利弊, 笔者认为应当具体案情具体分析, 兼顾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的情况下选择适用。
实践中存在一种情况即非法获取商业秘密后并未使用的定罪问题。笔者认为, 这种行为仍然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对于未使用可以纳入量刑情节予以考虑。一旦非法获取商业秘密即意味着秘密的公开, 无论是否使用都会给权利人带来损害, 法律手段不可能将公开的商业秘密“回收”, 侵权人事实上已经将商业秘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的一部分无法分离, 且不能保证侵权人在将来不会使用之, 因此, 对于定罪而言毫无问题。
司法实践中, 在进行诉讼程序时还有可能产生二次泄漏问题。我国诉讼法中明确规定, 只有经过双方的质证的证据才能作为的认定事实的依据, 在商业秘密诉讼案件中, 这种质证比对可能提供了侵权方获取权利方的商业秘密的机会, 也提供了诉讼参与人获得商业秘密的机会, 因此实践中不乏有权利人放弃提供商业秘密的载体, 以防被告通过诉讼再次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个程序性的漏洞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完善
(一) 调整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鉴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以结果犯方式入刑, 此时刑法的介入往往为时已晚,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行为犯的方式入刑, 将犯罪的成立条件前置, 从而更好的保护商业秘密。
具体到侵犯商业秘密罪中, 即只要行为人实施犯罪构成要件所列举的行为即构成商业秘密罪, 而无需达到重大损失5万的入罪标准。行为犯是对风险社会一种很好的回应, 侵犯商业秘密罪因为50万的入罪标准使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启动刑事程序的门槛较高, 而且实践中对于重大损失如何理解以及计算方式都有很大的争议, 这种过多规定利益损害的结果以及对关于重大损失问题的争议使得实践中增加了某些犯罪分子的幸逃脱刑法的可能性, 因此, 将侵犯商业秘密罪以行为犯的立法形式作为入刑标准, 可以解决当前侵犯商业秘密罪所面临的困境。
在刑罚轻缓化的背景下, 我国刑法需要的是严而不厉的刑罚结构, 调整、完善现有犯罪构成要件远远要比一味提倡重刑更符合我国现有国情。在此对于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罪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 取消违约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定。商业秘密罪的设立是为了保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市场经济有序发展, 刑法不能以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名义, 用刑事手段过于干涉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纠纷。将这种纯粹的违约行为给予刑罚的处罚, 违背了现代刑法的辅助性和补充性准则, 处罚了不当罚的行为。第二, 对为境外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的间谍行为进行从重处罚。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间的竞争加剧, 外国企业或者个人侵犯国内企业的商业秘密的危害性更大。在法国有规定“将商业秘密泄露或者企图泄露于外国人或在外国居住之法国人者”较“仅将商业秘密泄露于在法国居住之法国人者”的法定刑更高, 同样在德国、奥地利等国均对为境外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的处罚有所加重, 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 我国也应当对为境外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的间谍行为进行从重处罚。
(二) 提高我国商业秘密的保护水准
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和被害人利益的保护, 我们不仅仅只有刑罚一种手段可以运用, 我们应当对当事人在自身权利范围之内平等自愿订立的合同和契约给予充分的尊重。
我国对于商业秘密保护的相关立法并没有形成统一性和协调性。运用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可以有效的缓解立法滞后性与现实间的不同步性, 但是这仅仅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一定的个案问题。
近年来, 来自外企、政府机构等人对我国的商业秘密保护水准有所诟病, 例如缺少对于商业秘密专门的禁令。但是新的“行为保全”制度的增设, 使得商业秘密诉前禁令有了法律依据。在2013年发生的“礼来公司商业秘密泄露案”中, 上海一中院采取了商业秘密的诉前禁令措施, 成为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诉前金陵的范例, 笔者认为应当提倡这种措施的实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权利人, 针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申请诉前禁令的情况十分普遍, 法院在审查平衡权利人和涉嫌侵权人的利益要素后, 做出诉前禁令的实例很多, 我国在日后的司法实践中应当借鉴发达国家适用诉前禁令的经验, 提高我国商业秘密的保护水准。
注释
1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J].法学研究, 1995 (6) .
题
目:
江苏开放大学
法 学 毕 业 论 文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
法
专业方向:
民法 姓
名:
刘秀梅
学
号:
1432001203975 指导教师:
孟梅
教学点:
徐州开放大学
2015年10月 1日
目录
序论………………………………………………………………………………(3)
一、知识产权与经济的关系…………………………………………………(3-4)
二、我国企业在对知识产权认识上存在的问题………………………………(4)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4)
2、知识产权人才缺乏……………………………………………………………(4)
三、我国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亟待完善………………………………(4)
四、我国企业应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解决方法…………………………………(4-5)
五、法律上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解决方法……………………………………(5)结
论……………………………………………………………………………(5)
【摘要】知识产权制度是尊重创造性劳动和激励创新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和诚信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定不移地保护知识产权。重视和加强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对于我国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列举了我国在知识产权认识上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发掘本质,并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 经济 问题 解决方法
一.知识产权与经济的关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生产要素。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在新的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将成为经济增长和创造财富的重要工具。知识产权主要指个人及其组织在脑力劳动方面创造并完成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无形性、双重性、确认性和独占性的特点。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公民和法人所享有的知识产权有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但激励发明,创新知识,而且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配置技术创新资源,促使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
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的竞争。面对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只有很好的解决,使得到很好的保护,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的条件下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竞争能力,同时也能从侧面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提高国家在世界地位的竞争优势,使国家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我国企业在对知识产权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我国企业每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几万个项目,但是申请的专利数却不到其中的10%,企业较为重视有形资产的保护,但却忽视了其作为无形资产的保护,从而导致我国每年有很多知识产权被“抢注”。所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成为企业家的共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分水岭”。由于我国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还不成熟,这使得我国知识产权无法很好的得到保护,如山西老陈醋商业秘密泄露事件的发生;景泰蓝、宣纸等民族绝技的泄密,导致国内大量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
2.知识产权人才缺乏
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没有专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真正了解和懂得知识产权知识的人才不多。企业一旦牵连到知识产权争
端,要么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要么需要支付高额费用聘请外部人员应诉。致使一些专业性很强包括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产权谈判及分析的工作,因专业人才的缺乏而无人胜任。相关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知识产权在保护的过程中受到各种阻碍,使得企业蒙受各种损失,甚至是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同时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
三.我国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亟待完善
我国有些法律和TRIPS相关法律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甚至有许多空白。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一些跨国公司企图利用知识产权中的非法限制和排斥竞争实现其垄断地位。针对滥用知识产权的非法垄断行为,许多发达国家都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进行制约,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反垄断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中也没有可操作的反垄断条款。这样,我国企业在遇到知识产权争端时就可能遭遇不利的被动状态,从而在国内市场上对其他企业的垄断行为束手无策、在国外市场上遇到严格的反垄断法控制而使自身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知识产权需要法律的保护,一旦相关法律存在缺陷或者不严密,必定会使得侵权者有可乘之机,钻法律的空挡,明目张胆的侵权而束手无策,心甘情愿的接受不必要的损失。
四.我国企业应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解决方法
1.知识经济时代,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在于产品的知识含量之高,企业应在保持产品在知识含量上的优势来谋求产品的竞争优势。只有企业掌握了过硬的知识产权,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推出叫得响的品牌。由于我国的一些企业在早些年没有商标保护意识,大量的国内驰名商标被在国外抢注,如“同仁堂”“青岛啤酒”等,使这些企业在国外的发展受到了重重阻力,因此我们要吸取这些教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驰名商标的保护问题,只有在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知名度,也才能发展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如果企业不总结经验,无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的重要性,这无异于在扼杀企业在国外的发展道路。
2.据报道,仅加入世贸以来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超过10亿美元,如此高的损失数额提醒着我们应当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为达到保护的目的,我们应从多个角度、立体地实施专利保护战略,而不是单方面的或者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的保护措施。
(1)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建立专利信息中心收集信息,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网,通过专利信息中心,对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专利作分类管理。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表明,每年新技术发明创造的90%以上都会在专利文献中检索到,所以我们可以不断地更新我们的专利资料库,对相似技术进行排查并通过专业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侵权分析,在不构成侵权的情况下,使企业 的研发人员了解本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为创新项目提供方向,保持研究开发中的合法性。
(2)可以通过设置专利网,来提高专利的申请率。对每一项创新方案都申请一项专利,并在基本专利的周围设置大量原理基本相同的不同权利,并且技术开发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因此当一个企业拥有自己的自主专利权时,应通过不断改进原有技术而获得网状的专利保护范围。
3.实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必须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一要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确立知识产权的概念,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文献,注意发现、申报和形成知识产权;二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使技术中心成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载体,成为吸引、凝聚科技人才,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平台;三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建立研究所和实验室,共同培养技术人才。
五.法律上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解决方法
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以鼓励创新、优化环境为宗旨,进一步形成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抓紧修订和完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办法、保护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等的立法。同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依法公正、高效地解决好知识产权纠纷。积极发挥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和区域协作执法机制的作用,打击和防范群体侵权、反复侵权行为。巩固知识产权重大案件联合督办制度以及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间的沟通对话机制。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农用工具、农药化肥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认真落实知识产权司法解释,依法追究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
总结:
在很早之前,我们由于年龄和阅历的不足,对知识产权的认识还是非常的浅显和不足,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的权利和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经过这个学期的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我们对于知识产权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于今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不仅能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更能明辨是非,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包括著作权(版权-文学艺术作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作品,工程技术等作品,计算机软件),工业产权(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商业秘密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服务价值内含有知识产权比重日益增长。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技术创新,鼓励文艺创作繁荣,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必不可少的有力杠杆。
第一,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的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致力于保护权利人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智力成果。只有对权利人的智力成果及其合法权利给予及时全面的保护,才能调动人们的创造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保护知识产权,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决定了企业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时技术、品牌、商业秘密等无形财产的巨大作用,而如何让这些无形资产逐步增值,有赖于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
第三,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引进外商和外资投资。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国内外自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我国就不能参与世界贸易活动。
1.歌谣式巧记法
根据教材和记忆需要,自己创作歌诀,一段两段、一句两句均可,灵活自由,方便实用。
1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
2 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1964年和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可编为“57武汉,桥通天堑;64、67,惊世两弹;1965,牛胰岛素;1970,人造卫星。”
4 “战国七雄”时,为了让学生把七国的方位和名称及记住,用“东西南北到中间,齐秦楚燕赵魏韩”的顺口溜,(韩赵魏,南北中)让学生易记易读。
5 “隋唐文化──封建文化的高峰”时,把它编为“封建文化有高峰,隋唐科技甚繁荣:建筑行业最兴盛,唐都长安有大明;赵州石桥拱奇特,隋朝李春设计成;雕版印刷始问世,传世珍品《金刚经》;火药军用唐末起,唐代中期早制成。首次测定子午线,《大衍历》法最为精;二功当记谁头上,天文学家僧一行”。把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容进行概括,就收到了容易记忆的效果。采用诗歌记忆法,可根据教材和记忆需要,自己创作歌诀,一段两段、一句两句均可,灵活自由,方便实用。
6 学习“春秋五霸”时,我让学生熟记五霸后,为防止他们颠倒顺序,用歌谣“齐宋晋秦楚,桓襄文穆庄;各国皆称‘公’,惟独楚称‘王’”。
7 1927年到1930年中共领导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名称、建立者不好记忆,通过以下两句话来记忆,就容易多了:_,闽浙赣;鄂豫皖,徐向前。贺龙洪湖、湘鄂边;邓(邓小平)、张(张云逸)左右来回转。
采用这种记忆法,有时词头相连即可,有时也需调整一下词的顺序和音韵,使之便于诵读。
2.相关联时间记忆法
历史上,有许多事件是在同年甚至是同月发生的,我们只须记住一个事件的时间,就记住了其它几个事件的时间。还有许多历史事件的时间,看起来很相似,在记忆时容易混淆。如果把这些相似的时间放在一起,在比较、区别中记忆,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1.在1861年发生了下列历史事件: 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安庆军械所、那拉氏发动宫廷政变、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意大利王国成立。又如在18发生的历史事件有:1海地宣布独立。2.拿破仑加冕称帝。
这些都是在相同的时间(同年)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我们把它们归纳在一起,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
2.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646年,日本大化改新。这两个时间很相似,只是中间的数字不同。
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通过《人权宣言》;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这三个时间也很相似,只是第二个数字不同。
4.孙中山的一些主要的革命活动,比如:19领导的辛亥革命;19领导的二次革命;19领导的护国运动;19领导的护法运动。从时间上有个规律是1、3、5、7。
5.中国共产党前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间上也有这个规律,党的一大是在197月,地点是上海;党的二大是在1922年7月,地点也是上海;党的三大是在1923年,地点在广州。这样把相关的事件和时间放在一起来记忆,就是一个很容易的事了。
6.1640年和1840年这两个时间具有相同的意义,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它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历史时期。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要晚于西方国家整整二百年。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此产生更深入的思考。这两大事件虽然相差二百年,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再经过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也许我们可以简单地以一句话来概括这个结果,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3.对照式
用中外对照到古今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1 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以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75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
2 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4.比较式记忆法
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
1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是1840年,那么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年。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19,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2 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晚,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1856年。
5.推导式记忆法
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准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只要有一基本数,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推,也可互相推。
1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第一年。
2 后推法:以基点数向后推导。例如知道18马克思诞生,思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即1870年诞生。
3 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4 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5 干支推导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前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庚子赔款接着倒转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初二历史知识点(歌谣式)
一 鸦片战争
(一) 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
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
1839林则徐, 虎门销烟长志气,
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二) 1840 鸦 片 战 , 琦善与英搞谈判,
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款,
《南京条约》割香港 ,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
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 历 史 此 开 端。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 1856到60,二次鸦片起战争,
1860占天津,10月攻入北京城,
联军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无人性。
沙俄乘机起歹心,系列条约不平等,
割地一百五十多万,民族灾难更加深。
(二) 金田起义太平军,1853占南京,
奋起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快人心。
三 收复新疆
阿古柏侵新疆,自立为汗想称王。
陕甘总督左宗棠,主张收复我新疆,
1876率清军,“先北后南”好方针,
“缓进急战”打敌人,收复新疆快人心。
1884建行省,历史意义大得很。
四 甲午中日战争
(一) 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
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名扬,
指挥“致远”撞“吉野”,日军舰队遭重创。
(二) 清朝政府太无能 ,《马关条约》又签定,
“辽台澎岛”给日本,赔偿二亿两白银,
让日办厂又通商 ,半殖民地更加深。
五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反帝爱国立战功,抗击联军逞英雄。
1900铭记心,八国联军占北京,
烧杀抢掠丧天尽,馨竹难书此罪行。
(二) 1901要记住,《辛丑条约》受屈辱,
赔款白银4.5(亿两),反帝活动被禁锢,
东交民巷为使馆,拆毁炮台占铁路,
一、目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现状
1.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便开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建设。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主要由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三个部分组成,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得到了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普遍认可。另外,中国还在积极研究并制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法律和法规。参加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的情况:中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的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参加了一些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条约及有关的协定。从1980年中国加入《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起至今,已经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等各种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或条约。此外,中国还积极研究加入其他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
2、开展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宣传活动情况:当前,中国政府围绕着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盗版,采取了一系列宣传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采访、电视广播、定期举办研讨会等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宣传,特别是对新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进行了相对广泛宣传和教育。二是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教育纳入到全国法制宣传教育中,并通过强化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共曝光,意在起到震慑犯罪、警示违规的效果。
3、知识产权的执法情况:中国知识产权执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政府的行政手段来保护知识产权。一方面,根据专利法相关方面的规定,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专利管理机关;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为有效实施着作权法,专门成立国家版权局,各省市也相应地建立了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以《专利法》、《商标法》、《着作权法》为主体,辅之以各项保护条例。另外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已从只重视行政保护转为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法规均由人民法院最终执行,同时也加大了执法力度。与此同时,企业也开始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自身的防范能力和保护意识。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自1982年《商标法》制定以来,虽然中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但中国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仍然不强,不能及时地将自己的研发结果转化为知识产权,特别是在国外申请知识产权的意识严重不够,致使很多科研成果得不到有关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甚至使得一些国有品牌在国外许多地方被恶意抢注;即使一些企业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但是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运用法律武器来扞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导致失败。
2、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不强和专业人才不足:有关部门在大力支持成立各种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业协会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异。由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国内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渠道,信息并不十分流畅,从而出现了企业遇到问题不知该找谁的现象。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稀缺。一方面,目前中国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知识的专业人
才十分紧缺,国内也没比较成熟的培训课程以及相应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中国缺少一大批懂法律和技术的专业司法人才。
3、专利保护结构不合理:当前,中国现行的专利申请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个类别,这其中以发明最能够代表专利的水平和质量。然而在专利申请的数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的却是外观设计方面的专利,发明仅占27%。一些发达国家的专利保护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多的是发明创造,最少的则是实用新型方面的专利,所占比例不到2%。
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中国的启示及建议
1、转变观念并加强学习:中国是WTO 成员,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应该注意WTO、TRIPS 对中国知识产权的规定,同时对主要贸易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实践也应有所了解,掌握其主要法律规定、立法趋势及法院的判例,方可更大限度的避免撞入知识产权保护的陷阱。第一,转变观念积极应对知识产权诉讼案。改变以往消极应对知识产权诉讼案的态度,积极应诉。有不少中国企业本身并不存在侵权行为,但由于害怕诉讼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而常常放弃应诉的机会,白白的丢失了维护自身权利的机会;同时,中国企业界应完善商会的建立和使用,形成一个组织有效、协调一致、参与广泛的企业联盟,这样有利于增强各方面力量的帮助和支持。第二,加快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科技以人为本。
2、开发、拥有和运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首先,要重视知识资本的作用,而知识资本最集中地体现就是在人的才能和价值上。目前,企业间甚至是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有的人才多,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近年来,跨国公司已经加大了对中国的人才掠夺,中国企业如果还不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将会失去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其次,企业还应该加快深化自身的人才制度和结构的变革,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
3、加强学习,尽快熟悉和掌握知识产权方面的各种知识和规则,强化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全社会人民都懂得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措施,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执法者,并通过赴知识产权保护先进国家留学或者去国内知名高校进修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或者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对执法工作者传授有关理论知识等方法。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相关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从而扩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公众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同时,使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外资的进入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打破在执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一.单选题
1.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 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分数:10 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新颖性 B.创造性 C.实用性 D.美观性
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分数:10 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可以共同合伙申请注册一个商标 B.地理标志不可以可申请注册证明商标 C.三维标志可申请注册商标 D.商品原料名称不能注册为商标
3.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是()。(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不保护作者权利原则 B.鼓励优秀作品传播原则 C.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D.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原则
4.从实现现代化模式的角度,可以将不同的国家分为()。(分数:10 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A A.三类 B.两类
5.作者的传播权不包括()。(分数:10 分)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A.表演者权 B.录制者权 C.广播组织权
D.复制权 6.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即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受者()使用其发明 创造的权利。(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独占 B.共享
7.作者的传播权包括()。(分数:10 分)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A.放映权和展览权 B.人身权和财产权 C.排他权和独占权 D.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广播组织权、出版者权
8.哪一年颁布的《专利法》?(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1984 B.1981 C.1982 D.1983
9.我国服务业对 GDP 的贡献率 2004 年为()%。(分数:10 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33 B.29 C.40.3 D.39.5
10.()规划制定了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十一五 B.十五
一.单选题
1.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 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分数:10 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新颖性 B.创造性 C.实用性 D.美观性
2.下列选项,哪项中含有保护期限不受时间限制的知识产权?(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商标权 B.著作权 C.实用新型专利权 D.发明专利权
3.知识产权主要是()。(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C A.财产权 B.著作权和商标权 C.专利权和著作权 D.邻接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4.哪一年颁布的《专利法》?(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1984 B.1981 C.1982 D.1983
5.专利在保护期限届满前终止的情形有()。(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声明放弃、不缴纳年费 B.转让有先进的技术出现
6.以下不属于知识产权性质范围的是()。(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C A.可触摸性
B.时间性 C.无形性 D.地域性
7.广义的知识产权不包含()。(分数:10 分)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A A.工业产权 B.版权 C.电视剧 D.对边缘保护对象的保护权 8.某医学课题组从天然植物中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物质 X,有关该物质可以申请专利权的 是()。(分数:10 分)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X 物质 B.X 物质的化学式 C.X 物质的提取方法 D.X 物质的治病机理说明 9.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即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受者()使用其发明创 造的权利。(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独占 B.共享
10.以下各项不属于专利涵义的是()。(分数:10 分)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A.专利权 B.专利文献 C.获得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 D.专利证书
A:在不同商品上使用了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B: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了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C:在不同商品上使用了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27.根据我国法律,下列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中,不可能构成犯罪的有()。
A:擅自实施他人专利
B:假冒他人商标 C:盗版他人作品
28.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A:应当一并转让 B:可以分别转让
C:应当给予强制许可
29.国务院于2002年2月4日颁布了(),对北京奥运会标志的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门规定。
A:《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B:《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C:《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
30.对于初步审定、予以公告的商标提出异议的,由()做出裁定;他人对于已注册商标提出争议的,由()做出裁定。
A: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
B:商标局、商标局
C: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局
31.商标实质审查的标准主要包括()。
A:显著性和新颖性审查
B:显著性和实用性审查
C:新颖性和实用性审查
32.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起民事诉讼的,由()法院管辖。
A:商标注册地 B:原告所在地
C:侵权行为实施地
33.商标不仅区别了商品的来源,从而减少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它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因为有许多普通名称正是从商标演变而来的。比如()本来就是商标,而现在属于商品的通用名称。
A:Aspirin(阿斯匹林)B:Jeep(吉普)
C:Champaghe(香槟)
34.根据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被撤销或者期满不再续展的,自撤销或者注销之日起()内,商标局对与该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注册申请,不予核准。
A:1年 B:2年 C:6月
35.甲企业在先使用了某一商标M,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知名度,但并未注册。当地乙企业知情后申请注册M商标,并已经被核准注册。对此,甲企业应当在商标注册之日起()内请求撤销该注册商标。
A:1年 B:3年 C:5年
36.在著作权法所规定的诸项权利中,()是2001年修订时增加规定的。
A:展览权 B:摄制权
C:信息网络传播权
37.著作权法规定的出租权并不是针对所有作品的。以下三个作品中,不可享有出租权的是()。
A:电影《笑傲江湖》 B:小说《笑傲江湖》
C:游戏软件《笑傲江湖》
38.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可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B:某位学者翻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英文本)》
C:电视节目预告表
39.在我国,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一般应由()管辖。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40.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自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A:1年 B:2年 C:4年
41.在美国,当事人对于专利纠纷案件一审判决不服的,只能上诉到()。
A: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B:美国最高法院
C:哥伦比亚特区法院
42.美国甲公司对其发明在美国拥有一项专利,但它从未在中国申请并获得过专利,则其能否在中国得到保护?()。
A:在中国同样可以得到专利保护
B:尽管没有专利,但在中国可以得到商业秘密保护
C:不能得到任何保护
43.《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自()年10月1日生效。
A:2001 B:2002 C:2003
44.在我国,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期为()年,自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之日或者在世界任何地方首次投入商业利用之日起计算,以较前日期为准。但是,无论是否登记或者投入商业利用,布图设计自创作完成之日起()年后,不再受保护。
A:10、15 B:10、20 C:15、20
45.被保护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应当具有()。
A:新颖性 B:独创性 C:显著性
46.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于()开始实施。
A:2001年12月10日 B:2002年1月1日
C:2002年10月1日
47.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自()起产生。
A:开发完成之日 B:登记完成之日
C:公开发表之日
48.新的《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于()开始实施。
A:2003年12月1日
B:2004年1月1日 C:2004年3月1日
49.根据我国和阿尔及利亚的提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从2001年开始,将每年的()作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A:4月26日 B:5月18日 C:4月19日
50.根据我国专利法,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应当属于()。
A:单位 B:发明人
C:单位与发明人共有
中关村知识产权知识大赛答案
1、A
2、C
3、A
4、A
5、A6、B
7、B
8、C
9、B
10、A11、A
12、C
13、A
14、B
15、C16、B
17、B
18、C
19、B 20、C21、B
22、C
23、A
24、B
25、A26、A
27、C
28、A
29、B 30、A31、A
32、C
33、C
34、A
35、C36、C
37、B
38、B
39、B 40、B41、A
42、B
43、A
44、A
45、B46、B
47、A
48、C
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人类学专业
51070803012张永祯
【摘要】知识产权保护从诞生之日起就对技术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认为是第一次技术革命的重要动力。而发展了数百年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在实行过程中所带来的垄断问题也困恼着社会的发展。本文从产业集群角度分析了知识产权对于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
【关键词】知识产权;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保护知识产权也利于创新”似乎已经成了社会和学界的共识。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被有些学者认为是中国近期技术专利申请显著上升的重要原因[1]。但是从美国的科技进步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正是通过对欧洲先进技术的“拿来注意”而实现的技术的赶超,同样也可以看到其技术的模仿虽然给被模仿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从整个全球范围来看,正是这种技术的传播才加速了世界的进步发展。可见发展了数百年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本身作为一种对垄断权的保护,其予生具来的先天不足,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创新。当今社会一致强调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种路径依赖而形成的代际锁定。那么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释技术的创新的发展,有没有更好的机制来替代产权保护制度。
1.相关概念
创新是熊比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2]。创新可区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人类通过新技术改善经济福利的商业行为,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首次实现商业价值这一全过程的活动[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创新本身所带来的收益。其推动力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指企业由于预计能获得垄断利润而采取的技术创新。二是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指企业由于担心自己目前的产品可能在竞争对手模仿或创新的条件下丧失利润而采取的技术创新。由于创新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而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却不能反映其原始成本,因此,为了保护创新者的经济利益以鼓励创新,诞生了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是通过法律手段,确认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规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权利人对其在科学文化领域内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享有的权利,以促进知识发展,推动人类进步[3]。它的出台是社会对技术创新的一种激励措施,使技术创新者对其创造的知识拥有垄断性的产权,以使其获得高额垄断收益。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垄断性经营权。
2.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2.1 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罗伯特·索罗通过研究证明了技术变革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他的模型将技术变革视为一个给定变量,是由纯粹经济力量之外的因素决定的。肯尼斯·阿罗等人分析了市场与技术变革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自由市场不能带来最优水平的创新,自由企业经济在发明创造与研究上投资不足(与理想状态相比),是因为这样的投资是有风险的,是因为其产品只能在很有限的程度上做到相称,得到正确的评价[4]。
这种观点认为一方面知识的扩大再生产几乎不需要成本,即边际成本趋于零,其流失不易觉察,有必要予以特殊的即垄断性的保护,以补偿他们在发明中时间、资金和精力方面的投人并确保他从其发明创造中获得经济效益,通过这种超额垄断利润鼓励发明创造并使公众从科学的发展中受益。并认为为鼓励新知识的创造,促进人类社会文明传播与科学繁荣的目的而要求社会公众暂时让渡一定的权利,把知识产权设定为垄断性的权利,赋予权利人自由
[5]交易或不交易的权利。他们将垄断性知识产权的激励功能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
为新产品、新发明等新知识产品的出现提供了主要的动力;其次,通过对革新的这种激励,实现了与专利等知识产品相关的主要的社会利益当代急速的技术变化和技术革新都是在垄断性专利制度之下发生的;再次,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技术公开机制增进了人类技术知识和信息的公共储存[6]。
2.2 知识产权保护的局限性
Michele Boldrin在其《完全竞争力的创新》报告中认为版权、专利权等等政府授予的权利不仅强化了垄断,还会造成附带损害,即获专利保护的产品高价低质,妨碍未来的创新,应该用真正的竞争环境奖励创新者,透过现行独占的方式。这份报告得出这样几个主要结论: 第一,在外在因素影响甚小的、完全竞争的环境中,技术创新的历史进程最易为人所了解;第二,国家授予创新者的独占权对自然生态或社会并无实质益处;第三,从社会价值的观点而言,现行的著作权法或知识产权法案将奖励独占,对未来的创新并无激励作用[4]。
2.2.1 产权保护对于技术创新的持续性无益
首先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垄断权利,其必然具有垄断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下降,如消费者在垄断价格上的损失。而且知识产权的垄断性和专有性,导致权利人以外的人不能自由实施知识产品,不仅是技术和信息的浪费,而且还影响到了对某些关键性技术的再开而非发运用,以软件为例,过去人们为每一份新的软件设置专利,现在却几乎为每一条编码设置专利。这样做表面上达到了保护发明者利益的目的,但实质上却极大的阻碍了整体技术的创新。因为这样一来,无论谁想在软件领域有所建树,他都要考虑一下他所做出的软件中使用的编码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
虽然这种超额垄断利润可以推动企业的一次创新,但因为这种垄断权的结果是缺乏有效的竞争,企业不用担心自己目前的产品可能在竞争对手模仿,从而可以持续性的获得收益,这样就使企业丧失了持续的创新动力。而且又由于人的收益报酬递减,相同情况下获得高额收益的企业对再创新就缺少相应的动力。
麻省理工学院两位经济学家的论文指出,“当今最具有创新性的产业:软件、计算机和半导体行业,历史上的专利保护是相当弱小的,产品总是被人迅速模仿”。反而是80年代联邦法院加强保护软件专利权的裁决,使软件更缺乏创意了,因为获得了垄断权的软件企业只需要开发升级换代产品就可以获取丰厚利润。我们得到的不再是全新的软件,而只是某个软件的第几个版本而已[4]。
2.2.2 产权保护成本过高、范围过广
(1)由于知识产生到被模仿本身就存在时滞,这期间部分创新企业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补偿其创新成本;
(2)由于创新所带来的个人以及企业声誉,本身就是对其重大的鼓励;
美国梅舆等人依据霍桑的试验材料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他们认为,人不单纯只追求物质和金钱,他们还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感之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社会和心理的需要。满足人的社会需求往往比经济报酬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人的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他们生产率的高低,物质刺激只具有次要作用。西方还盛行着一种“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这种人性假设的核心思想就是认为人都有一种想寻求工作上的意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即“自我实现”的欲望。这种观念使激励方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主张内滋激励,而非外来的激励,因为外来激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一种威胁,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满足人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人才会获得长足和持久的工作动力[7]。
(3)由于创新可以带来 “向下移动的学习曲线”,促进其持续性创新能力的生成。而持续性的创新能力同样被用来解释为某些企业成功的关键。李开复在评价google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其公司具有持续性的创新文化。他认为技术和创意被竞争对手抄袭或者借用并不是坏事,好多思想的普及促进互联网的整体发展,对其企业来说其重点是培养其可持续性的创新能力。
现行的产权保护制度是一种没针对性的普遍的保护方式。这种保护在激励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技术的扩散和应用。以产业集群为例分析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因为地理上的临近性和企业间的相互联系性而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而这种溢出效应也可以认为是知识产权在零交易费用下的自由交易。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需要保护的知识产权交易反而促进了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本身就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宣战。但同时产业集群作为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地方,其本身也正是依赖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对外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因此本文以产业集群为例,将其知识溢出效应认为是知识产权在没有保护情况下的自由交易。
具体方法为:
假设:集群内有三家企业,分别是企业1,企业2和企业3。企业1与企业2都具有创新能力,是主要组成部分,企业3是具有模仿能力的小企业,是集群的配角。且企业都是理性人,会从自身利益最大话考虑。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与否主要是考虑创新的成本以及收益如何来衡量。创新成本也即其为创新所投入的要素成本,现令:
收益1=创新所带来的名声+时滞所产生的短期超额垄断利润+创新所培养的持续创新能力-因模仿所带来的收益损失+模仿他人所带来的收益
收益2=模仿其他企业所带来的收益
(1)假设1 企业的创新的收益1>收益2>创新成本
很明显,对于企业来说,即使没有产权保护的情况下企业也会进行创新,而且由于企业3的存在使得企业创新被模仿造成群内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
再看如果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则首先是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被出清。其二是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对其创新成果具有垄断经营权,而垄断带来自身高收益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的是高付出,从而导致社会总的福利下降。同时,由于企业可以从这项垄断中获得长期收益,那么其对于新技术的创新就没有那么强的动力,从而使得集群内的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意大利与德国瓷砖产业的发展则正好体现了有无产权保护对当地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
意大利瓷砖行业发展初期大都集中Sassuol这个小镇上,当地瓷砖厂商的密度极高,形成了产业集群。各家企业挖空心思努力以图在技术、设计等方面超过同行一点点。由于地理的临近性以及当地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严格,任何有关产品和流程的创新动作一发生就会传开,其他企业在通常在两天内就能掌握创新的信息,几个月内就有仿制品推出。因此,试图以技术上领先的企业必须不断追赶改善的脚步。同样,在外观的设计上著名的企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其设计,以保持领先地位。而在德国,由于瓷砖企业的集中度不够,并未形成产业集群,其相关知识的扩散效应不显著,使得企业对于一次创新的依赖较强,持续创新的动力不足。这被认为是两地瓷砖产业发展悬殊的重要原因。
因此,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自身能够补偿创新成本,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则会阻碍技术的创新。
(2)假设2企业创新的收益2>收益1>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市场规模很大,单独一家企业无法完成所有的市场需求,而且又由于企业3其规模小,本身又不具有创新能力,因此只会出现双方间的博弈。又由于集群内的企业共处于一地,双方间的博弈可以认为是无限次的重复博弈,对各自长期利益的考虑会导致合作的出现,形成长期信任的合作关系,产生合作博弈。所以双方都会继续创新以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即使没有产权保护,对于集群内的企业也会继续创新。而且随着创新企业的继续发展,其品牌声誉所带来的认同将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自主持续创新能力的加强,使得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的知识开发能力以及规模经济。这将最终排挤企业3。
(3)假设3 企业创新的收益2>成本>收益1
由于这种创新需要大量的要素投入,而且回报周期比较长,市场规模有限,如制药行业。因此,企业3的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创新企业的收益,使创新企业出现亏损现象。在这种情况,博弈的结果是区内企业都不创新,而是维持企业原先的生产。但由于整个集群都不创新,最终形成路径依赖,导致其失去创造能力,从而造成整个集群的衰败。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企业的创新进行激励。而产权保护虽然可以达到此目的,但其本身具有的弱点注定其只能是一种次优解决方案。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引入公共资金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补偿,使其回到假设1的情况中,这样对于集群来说将是最优选择。总结
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假设1的情况下是不需要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能够给予创新企业足够的激励。假设2中,在集群外的社会,由于信息流通的局限性,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性,很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从而破坏合作博弈的形成。假设3中除面临假设2的道德风险外还存在由于模仿企业的存在所造成的负收益。因此,对于现行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假设2,3两种情况下是有效率的,但不是最优选择。而对于假设1则会带来负效益。因此,通过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改变信息的不对称,通过一体化进一步消除创新利益分配的问题或者是引入补偿机制以替代产权保护鼓励创新也许是种更优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仁平,高映.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J].经济众说,2006(10): 21-22
[2] 熊彼特·约瑟夫.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3-74.
[3] 朱宏,孙萍萍.中国的技术创新在知识产权制度下“起飞”[J],中国专利报,1999
[4] 钟心.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1-80
[5]龙文愁.知识产权法哲学初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5-68.[6] 冯晓青.激励论—专利制度正当性的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89-92.[7] 2007年2月第9卷第1期Journal of SWUPL VoL 9Feb.No,2007
【商业秘密与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的比较】推荐阅读:
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06-30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合理费用的承担11-15
商业秘密管理规定11-22
律师办理商业秘密法律业务操作指引09-28
企业秘密保护工作总结12-07
商业模式分析方法09-17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方法10-06
浅谈商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06-14
《秘密花园》读书笔记感悟与领会06-02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区别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