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数竞赛

2025-03-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国中小数竞赛

全国中小数竞赛 篇1

姓名

总分

(1)10÷[9÷8÷(7÷6÷5÷4)÷3÷2]=()

(2)1.23452+0.76552+2.469×0.7655=()

(3)四个连续偶数之和是2004,那么其中最大的数是()。

(4)某商品若按标价的八折出售,可获利20%,那么按原价出售可获利()%。

(5)如图,多边形ABCDEFGH的每相邻两边都互相垂直。若要计算其周长,那么至少要知道()条线段的长。

(6)汤姆参观了成都五处游览点,每个游览点他都花了五元外汇兑换券买门票,并在游览中花掉了他当时手中钱的一半,最后还剩下100元外汇券,那么汤姆先生最初有()元外汇券。

A

D

(7)如图,ABCD与EBFG都是正方形,AB长15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面积是()平方厘米。

(8)某年“世界杯”足球赛中,A、B、C、D四支球队分在同一小组。甲、乙、丙三人预测比赛结果是:

甲:C第二,D第三;

乙:D第四,A第二;丙:C第一,B第二。结果每人都只对了一半,那么,第一、二、三、四名分别是()。

(9)如图,阴影部分是正方形,那么图中最大的长方形周长是()厘米。

(10)设B是自然数,A是一个数字,如=0.3A7,那么B=()。

(11)如图,AD=AB、FC=AC、BE=BC;如果三角形ABC中的阴影面积是19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2)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倍。两人相遇后继续往前走,各自到达A、B后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二次相遇地点距第一次相遇地点12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千米。

(13)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作12天完成。现在由甲先工作3天,然后乙工作2天,还剩下这批零件的没完成。已知甲每天比乙少加工4个零件,这批零件共()个。

全国中小数竞赛 篇2

1.1 巩固基础知识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要求参赛学生不仅要具备完善的基础知识, 还要具备化工设计能力, 熟练掌握化工原理、化工设计技巧、化工制图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同时, 学生还要具备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能够在参赛过程中熟练运用所学过的化工知识。在学生运用化工设计知识与化工设计技能参赛的过程中,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断巩固强化。因此,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能够巩固学生的化工设计基础知识。

1.2 促进现代设计方法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工设计多采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进行设计。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的化工设计方法不同, 需要采用最优设计、计算机辅助等方法进行工业设计。而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要求学生使用现代设计方法, 并积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 加强现代设计方法的运用。因此, 全国大学生化工涉及竞赛能够促进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

1.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 化工行业对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创新人才受到化工行业的普遍青睐。而开展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 使学生在化工设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并独立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措施

2.1 加强实践教学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设计能力。因此, 高校化工专业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使学生所学的化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此, 高校化工专业应以化工设计为核心, 根据学生的化工设计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特征选择化工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教材, 以化工设计技术的应用为导向, 开展化工设计实践教学, 加强学生的化工设计练习, 提高学生的化工设计能力。

2.2 更新教学方法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要求高校化工专业积极更新教学方法, 摒弃传统的“一言堂”课堂教学方式, 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此, 化工专业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化工设计研究, 激发学生的化工设计潜力, 鼓励学生在化工专业学习和化工设计的过程中积极创新, 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 高校化工专业应加强重视化工设计竞赛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此, 高校教师应积极采用化工设计竞赛题目作为化工专业教学内容的补充, 模拟化工设计竞赛情境, 加强学生对化工设计竞赛流程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参赛意识。

2.3 改革考核方式

虽然, 化工设计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 只是在竞赛阶段研究化工设计项目还远远不够, 学生难以全面彻底地了解化工设计项目的内容和设计方法。因此, 高校化工专业应积极鼓励学生对参赛项目进行长期深入地研究, 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化工设计, 增强化工设计研究的系统性。同时, 高校化工专业应将学生的参赛成果以及学生的参赛项目研究成果纳入化工专业考核体系, 激发学生参加化工设计竞赛的积极性, 增强化工专业考核的全面性。

2.4 科学组织参赛

高校化工专业应科学组织学生参赛, 加强对参赛工作的管理。首先, 高校化工专业应积极宣传化工设计竞赛的重要性以及化工设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加强学生对化工设计竞赛的重视, 提高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其次, 高校应积极组织预选赛, 为学生留出更多的参赛时间, 提高学生的化工设计能力和协作能力;最后, 高校应积极完善后勤保障工作, 开设独立的化工设计实验室, 并积极为学生的化工设计竞赛提供后备资料, 确保学生化工设计的正常进行。

摘要:分析了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并积极探索了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参考文献

[1]靳治良, 杨晋, 朱桂华, 等.“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模式在我校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借鉴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13, (3) .

全国中小数竞赛 篇3

2015年至2016年,笔者启动了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的培养研究项目。该项目以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学习需求为导向,开展的研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首先使学生了解竞赛C类的题型,并将学生分组并分配任务,每个小组负责对不同的板块进行研究,通过自身的学习探究和老师的答疑辅助,对小组负责的题型进行出题特点、解题技巧和方法等各方面的归纳总结。这是一个让学生相互合作去进行自主探究并获得输入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既展开语言技能的学习,又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在前一阶段自主探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群和集中面谈等各种方式,定期进行集中交流,分享和巩固。学生间进行相互输入,将第一阶段各小组的成果共享,摈弃了单一由老师传授知识的被动学习。这个过程也有指导老师参与,并分别对不同题型加以策略指导。

在第三阶段,学生各小组定期进行了自主模拟竞赛和强化训练,并在每次模拟后开展师生的交流与讨论,解决学生在模拟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包括解题思路和知识点等。这一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发现和自主合作学习。

最后,学生在4-5月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初赛在4月中旬举行,通过初赛的学生在5月中旬参加了决赛。在初赛和决赛后,学生通过对比赛成绩的分析,对自己在备赛过程中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进行反思,写出心得体会;老师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

最终,在2016年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参与研究项目的学生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此外,由于在竞赛中时间分配不当而错失了分数,遗憾地与一等奖失之交臂的学生(该生获得了二等奖)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考试周刊》上发表了相关的论文。

通过在赛后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学生基本对这种培养的组织形式持肯定态度,认为这种方式的辅导和自主学习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合作;并且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思考、总结,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但是在整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笔者也逐步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首先,与学生的长期学习过程相比,该项目的开展时间只是一段相对短暂的时间,而学生的英语技能,竞赛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并不能完全依靠某个短暂时期的辅导或者培养达到一劳永逸提升学生的效果。短期集中的培养仍然需要和长期的实际教学积累相结合。除了在项目中的辅导和培养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也应该有意识地把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并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竞赛。

其次,与很多重点大学的学生相比,三本院校的学生仍然存在着自觉自律性较差,对教师的指导吸收情况不够好的问题。比如在笔者开展的项目中,就出现了有学生未完成题型分析,以至于无法进行分享交流;还有学生没有參与所有的定期集中讨论,或者是自主模拟训练等等。在辅导中,教师曾针对题型和时间分配对学生进行过做题策略的指导,但是在比赛中,仍然有学生忽略了这些策略,导致时间分配不当,而影响了最后的成绩或获奖的名次。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自律性,也是后期要进一步进行研究的重要问题。

第三,由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题量很大,题型多样化,市面上相应的辅导资料并不是非常丰富,因此学生要获得良好的成绩,仍然需要将自主学习与老师的指导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以传统的方式去讲解竞赛题,而应该考虑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这些对教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稳定教师辅导团队,这些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竞赛成绩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因此,完善学校的学科竞赛奖励机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培养优秀学生的主动性。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合作与交流,鼓励“思维碰撞”,才能增强对事物的认识,使问题得到创造性的解决。在现代外语教育领域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应受到高度重视和培养这一观点已被广为接受。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与项目开展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缺乏的现象,且这种现象在学生参与英语竞赛的过程中尤为突出。要转变学生在中学阶段长期形成的学习依赖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个问题还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去尝试、总结和反思。

全国小数专家教学观摩课学习心得 篇4

许朕昭

很有幸地参加了4月13——14日的全国著名小数教育专家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观摩研讨会,深深地被名师们的魅力所感动,感动的同时也有许多的思索。

每一位专家的课和讲座都很精彩,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睿智、风趣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我想主要针对特级教师黄爱华的“大问题”教学和《圆的认识》这一课谈谈自己的感受。

黄老师开始以“什么东西是圆的”来导入,使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接下来黄老师说 “为什么下水井盖是圆的?”学生又陷入了思考。接下来,老师出示数学知识,让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说明这个问题。老师只出示了关于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学生会怎么结合这些数学知识进行说明呢?黄老师设计这个环节是干什么呢?我刚开始有点奇怪。听了一会,我恍然大悟,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接下来安排一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学,通过学生自己梳理本课一些概念或理解圆的特征后把它们写在纸条上,再一一请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学生写了很多,学生写的有“长度相等”“只有圆有无数条直径”“直径等于对称轴”“直径是线段”“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等。学生那个写不完的劲儿使课堂充满着自主学习和人文的情趣,接着再请学生讲述,既动脑思考,又动口参与讨论,然后黄老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探究的“大问题”得到空间的提升,修正错误,总结规

律,从模糊到清晰,获得到自己的知识。在后来的讲座里,黄老师播放了他曾到过的教学地方学生把黑板写得满满的,还想写呢!如果黑板还可以再大一些,真想让学生再把想法写一写啊!这么简单的探究时间,就能放开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思维了。

接下来老师用课件展示了无数条直径和无数条半径,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了直径和半径的特点,又出示了一些判断题。

了解完数学知识,老师又出示了圆形的铜钱图片。外圆内方——做人的道理,方——正气,具有优秀品质。圆——圆通,学会与人交往。黄老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了做人。

接下来,黄老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感受?学生说很轻松,老师很幽默,这节课过得很快。学生为什么会轻松呢?这不得不让我们这些老师进行反思,我们的课堂能否达到这种轻松呢?能否让学生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呢?

黄老师这节课刚开始好像不是在上数学课,而是在研究一些生活中的问题。黄老师主张数学上进行大问题教学,这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究活动,更有效地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在探究中使学生获得了发展。

课后,黄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讲座,他新改编的《心太软》让在座的人都笑了,但笑脸后面的思考让所有人沉默了,沉默中响起黄老师激情洋溢的演讲,我们被他的才华所折服,他把学生都当做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在上课的同时他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场,高度地在意每一个小个体就是一个个小生命,他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我们应当尊

重他们,尊重这小小的生命个体,那么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命化的教育。讲座结束后,我们还沉浸在黄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中,我记住了他很精彩的三句话:做人要让人感动,说话要让人喜欢;教育就是静待花开;课堂——学会等待,延迟判断。我相信,黄老师点燃的火把,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大问题---大空间”的教学会如火如荼地传播开来。

作为教师,黄老师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并行,始终用这种眼观来观察和判断。那么作为孩子们,他们觉得在课堂上就是安全的,愉悦的,快乐和轻松的,在这样环境里上课的孩子们,他们的思维就会打开,就会很活跃,就会去思考,黄老师做到了,因为他把学生都当做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在上课的同时他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场,高度地在意每一个小个体就是一个个小生命,他们在这一过程当中,是一段生命的成长经历,他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尊重这小小的生命个体,那么教育其实就是是一种生命化的教育。

这是怎样的一种高度,我觉得我们都应当向黄老师学习,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课堂的态度,以及那颗热爱教育的心

关于全国护理技能竞赛的思考 篇5

1 全国护理技能竞赛带来的影响

近几年来,全国卫生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准备护理技能竞赛,各级政府和新闻媒体也对此高度关注。护理技能竞赛确实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正能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1.1 学校层面

竞赛成绩优异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折射出学校领导集体的智慧。通过奖励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学校内部形成了良好的比、学、赶、帮的气氛,吸引政府和社会更多地投资和捐助,提高了学校的招生率和毕业生的就业率。例如,有的学校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地理位置也比较偏远,但因为近几年来的全国护理技能竞赛成绩都名列前茅,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投资和捐助,每年新生录取分数线节节攀升,学生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一年比一年好,形成了良性循环。

但是护理技能竞赛也给学校带来了负面影响,它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有的学校护理练习室本来就少,空间也较小,但为了准备护理技能竞赛,还要专门留出一间练习室给参赛选手使用。优异竞赛成绩的取得要靠护理教研室的集体智慧,需要所有相关护理教师参与,而很多教师力不从心,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同时,护理技能竞赛的准备无形之中增加了学校的经费支出,有的学校为了能在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支出大量经费购买与竞赛有关的设备。另外,如果某一学校在全国护理技能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那么在下届护理技能竞赛前期,就会有很多兄弟院校的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前来参观和学习,严重干扰了本校参赛选手的训练秩序。

1.2 教师层面

指导护理技能竞赛是教师的一次锻炼机会,作为“主帅”的指导教师,如果选手的技能竞赛成绩为一等奖,就会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会受到当地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器重,得到更多公派学习的机会。刚刚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因为和教研室教师一起商讨竞赛训练方案,参与辅导,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等可以得到迅速提高,而对于全体护理教研室教师来说,则增加了沟通和合作的机会。

但是护理技能竞赛也给教师带来了负面影响,最严重的是家庭矛盾激化。很多学校指定的指导教师大多处于28~40岁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教师经验丰富且精力充沛,但同时他们的孩子也较小,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而指导教师要长时间待在学校辅导学生,有的教师还和选手同吃同住,根本没有时间陪伴自己年幼的孩子,家庭矛盾逐渐被激化。同时,在辅导参赛选手期间,由于工作辛苦、心理压力大,有些指导教师还出现了严重的疾病。此外,由于有的学校过于重视技能竞赛成绩,认为学生没有取得好成绩、没有实现学校预期目标是由于指导教师工作没有做好。指导教师辛苦了近一年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严重打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果比赛选手获得了一等奖,学校就会大力奖励该选手的指导教师和全体参与辅导的护理教师,给在其他方面取得成绩而没有得到同等待遇的教师造成了挫败感。

1.3 学生层面

参赛选手在全国护理技能竞赛准备过程中有了清晰的职业方向,在众多专业教师的细心指导下,选手的护理操作技能水平突飞猛进。另外,选手的心理素质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也日渐提高,有的选手经过了近一年的集训,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有的选手在技能竞赛中名列前茅,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奖励,甚至还没毕业就被当地政府授予“专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这也为没有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们更加重视平时的技能训练。

但是护理技能竞赛也同样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例如有的选手在全国护理技能竞赛中获得了名次,在下届比赛中就有很大压力,如果没有再次取得名次,就会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很差,不如其他学生。此外,对于没有参加护理技能竞赛的学生,大量教学资源也不能共享。学校为了选出优秀的参赛选手,会进行较多轮次的选拔,有的选手能力很强,但因为某些因素(如普通话不够标准)而不能参加全国护理技能竞赛,使这些学生出现了挫败感,而参加了护理技能竞赛的选手为了取得好名次,甚至停课或者停止实习来备战大赛,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也会出现很强的失落感。

2 走出当前护理技能竞赛误区的建议

2.1 杜绝学校、教师、学生出现的“短视行为”

笔者认为,竞赛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为了名次,出现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不同院校的护理教师出现了敌对心理,影响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健康发展,这与举办全国护理技能竞赛的初衷相悖。上级主管技能竞赛的部门可以改变各学校选派选手组队参加竞赛的方式,改为随机抽调在校生,选手名单于竞赛前通知,这样可以使各职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 制订专业教师业务培训方案

为了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岗位、贴近服务对象,学校和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学校应该采用轮转的方式选派专业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方式到医院或者高校进修学习,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使护理教学真正与临床实际相符。

2.3 关注没能参加全国护理技能竞赛的学生

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多关注没能参加全国护理技能竞赛的学生,注重其教育和培养,从而为我国护理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六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收兵 篇6

2006年5月23日至5月25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在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举行。本次竞赛的主题是:“团结、拼搏、创新、提高”。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30支代表队的229名队员参加了模拟救灭、医疗急救、呼吸器操作、综合素质等四个项目的激烈角逐。本届竞赛是全国矿山救援队伍业务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一次全面大检阅和大展示,是新的历吏时期全国矿山救援体系的一次盛会。其竞赛特色鲜明,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竞赛组织工作周密;二是竞赛规则与国际接轨。既是一次国内竞赛,又是我国第一次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的选拔赛和热身赛,是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筹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竞赛展现了较高的水平。

福建省煤炭集团公司矿山救护代表队代表福建省矿山救护同行参加了本次竞赛。在竞赛中福建省煤炭集团公司救护代表队不畏全国矿山救护大省和全国矿山救护强队的压力,充分发扬矿山救援队伍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和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良作风,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充分展现了集团公司矿山救援技术水平和精神风貌。经过激烈角逐,在全国有29支矿山救护强队参赛的竞赛中取得了团体总分第14名、参赛队员程荣荣获呼吸器操作三等奖的较好成绩,在全国矿山救护大省和救护强队面前充分展示了福建省矿山救护代表队风采和良好的形象,为福建省矿山救护同行争添了光彩。为此,福建省煤炭集团公司发文对在这次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的代表队和个人进行重奖。

全国中小数竞赛 篇7

2016年全国纸飞机通讯赛:

对于纸飞机爱好者来说,每年的全国纸飞机通讯赛一定是不能错过的。去年的纸飞机通讯赛比赛项目包括了:悬浮纸飞机绕标挑战赛、纸折飞机奥运五环靶标赛、纸折飞机直线距离赛、纸风火轮单向积分赛、飞翼三角绕标赛、电动纸飞机留空计时赛。如果你想要挑战今年的全国大赛,那么现在也应该开始进行准备了。

2016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对于专业的航空航天模型爱好者来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是一定不能错过的。这个赛事涵盖了遥控弹射滑翔机、线操纵特技、遥控电动空战(P3Z)、电动线操纵空战等众多精彩的比赛项目,不仅是参赛,就是旁观也能带给你莫大的享受。

“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

“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以下简称“飞北赛”)自1992年开展至今,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影响力大、参与人数多的青少年科技体育普及活动,比赛项目也增加为20多项。

2016年全国青少年航空绘画大赛:

全国中小数竞赛 篇8

自1959年苏联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拉开深空探测的序幕后,各国纷纷发射多颗行星探测器,进行深空探测,目前已经实现对太阳系内所有主要天体的探测,而对于太阳系外的探测还在设想当中,旅行者1号就是对这一设想的有力实践,旅行者1号是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曾到访过木星及土星,2013年9月12日,美国宇航局NASA确认,“旅行者1号”探测器飞入恒星际空间.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开展进一步走向深空、飞出太阳系的航天活动是未来航天领域发展的必然选择.本届竞赛的题目背景正基于此,设计最快飞离太阳系的轨道,题目附后.

2 问题描述

探测器将于2025年1月1日至2055年12月31日之间任意时刻从地球出发,逃逸太阳系,出发时刻认为探测器的日心位置在误差范围内与地球相同,运载火箭最大可为探测器提供大小为3km/s的逃逸速度,方向任意选择,逃逸过程中可在任意时刻利用大行星(轨道根数见数据文件Orbitelements_Planets.txt,行星引力常数及半径见附录B)的引力辅助效应,即飞越的瞬时获得大行星引力辅助所产生的速度增量(引力辅助具体计算模型见附录A),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只受太阳引力影响,不考虑大行星及小天体引力(行星引力辅助除外).根据飞行时间获得得分,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

探测器最大载重2500kg,其中燃料罐质量为燃料质量的5%,设备自重500 kg,燃料质量可根据情况自由调整.

探测器的推进系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1)有限推力的电推进,推进比冲3000 s,推力最大值0.5 N,推力大小和推力方向可优化选择,电推进发动机可任意开启和关闭.(2)大推力的化学推进,推进比冲500s,每次推进可简化为瞬时脉冲,速度脉冲的大小和方向可优化选择,推进时刻和次数没有限制.在最终提交的结果中,每支参赛队伍只可采用一种方式.

3 性能指标和评价标准

性能指标为

评价标准:

(1)首先,设计结果需要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并且没有违反任何约束条件,严重违反约束条件或在截止日期之后提交的结果不进入排名.是否严重违反约束条件由竞赛组办方根据检验结果审定.

(2)假设有N个结果正确并且满足约束条件,按照J的大小排序,J值最小的设计结果为最佳.

4 设计约束条件总结和说明

选择J2000日心黄道惯性参照系(heliocentric ecliptic inertial reference frame,HEIRF)作为参考坐标系,只需将探测器、各大小行星看作质点,它们的位置和速度均表示在HEIRF中.

(1)地球出发时刻约束

地球出发时刻(t0)介于2025年1月1日00:00?2055年12月31日24:00之间.

(2)探测器初始状态约束

在地球出发时刻(t0),探测器与地球的位置相同,运载火箭最大可为探测器提供大小为3km/s的逃逸速度

允许误差:‖rsc-rearth‖≤1000km,‖vsc-vearth‖≤3 km/s(t0时刻)

(3)探测器终点状态约束

探测器最终与太阳的相对距离不小于40 Au,相对太阳的轨道偏心率不小于1.

(4)探测器和天体的运动约束(动力学模型)见附录A.

(5)行星引力辅助的约束

设计者如果选择利用行星引力辅助,则只需将行星引力辅助近似为探测器在HEIRF中获得一个瞬时速度脉冲,而不考虑其在HEIRF中的位置变化,行星引力辅助的约束条件是探测器具有HEIRF中相同的位置.行星引力辅助的近似计算见附录B.

注:式中,r为位置矢量,v为速度矢量,均表示在HEIRF中,下标sc表示探测器,earth表示地球,运算符号‖·‖表示计算矢量的模.

5 结果提交要求

(1)以word或PDF形式提供一份技术文档.技术文档中简要介绍所选择的推进方式(电推进或化学推进),所用的方法并列出设计结果,设计结果中至少应包括如下参数:地球出发时刻(MJD)、飞越大行星与引力辅助的信息(引力辅助飞越的大天体、引力辅助时刻(MJD)、引力辅助半径(km)、获得的速度脉冲(km/s),参见附录B,如飞越大行星时不使用引力辅助,则只需给出获得速度脉冲为0即可).同时,设计者需要提供轨道示意图.

(2)以文本文件形式(sc_orbit.txt)给出探测器的轨道数据.将探测器的轨道分为若干轨道段,每个轨道段代表任意两个事件之间的轨道(事件定义为地球出发、飞越大行星及引力辅助).对于每个轨道段,注明序号和相关事件,按顺序从第1列至第11列给出:时刻(MJD)、位置坐标[x y z](x,y,z三个方向,单位km)、速度坐标[vx vy vz](x,y,z三个方向,单位km/s)、探测器质量m(单位kg)、施加于探测器的推力[Tx Ty Tz](x,y,z三个方向,单位N,针对电推进)或瞬时速度脉冲[△vx△vy△vz](x,y,z三个方向,单位km/s,针对化学推进).

为了便于验证,数据的时间间隔不大于1天,请务必保留足够的有效位数,最好使用双精度.数值积分方法的精度应该至少不低于四阶龙格库塔法.

注:需要提交1份技术文档和1个数据文件:sc_orbit.txt.

附录A探测器的动力学模型

探测器在J2000日心黄道惯性参照系(heliocentric ecliptic inertial reference frame,HEIRF)中的运动轨道,只考虑太阳的中心引力场,其它天体引力不考虑(行星引力辅助除外,见附录B).探测器的动力学方程如下:

(1)电推进方式

式(A1)~(A2)中,xsc,ysc,zsc为探测器位置矢量在HEIRF中的三轴分量,μs为太阳的引力常数(附录C),rsc为探测器到太阳的距离,T为推力大小,Tx,Ty,Tz为推力矢量在HEIRF中的三轴分量,ge为地球海平面重力加速度(附录C),Isp为推进比冲(3000s).

(2)化学推进方式

化学推进方式近似为若干瞬时速度脉冲,设任意一次的速度脉冲在HEIRF三轴上的分量为Δvx,Δvy,△vz,速度脉冲前后的时刻设为()和(),探测器的位置、速度和质量变化满足如下方程

式(A6)中,ge为地球海平面重力加速度(附录C),Isp为推进比冲(500 s).

当没有施加速度脉冲时,探测器围绕太阳作二体轨道运动,动力学方程如下

附录B行星引力辅助计算模型

以探测器的行星引力辅助为例,假设飞越行星时刻为tGA,应该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允许误差:‖rsc(tGA)-rplanet(tGA)‖≤100 km

式(B1)中,rsc,rplanet为行星在HEIRF中的位置.在飞越前后时刻(和),探测器在日心黄道惯性参照系(HEIRF)中的位置不变

设vplanet为行星在HEIRF中的速度,探测器飞越前,相对行星的速度为

探测器飞越后,探测器相对行星的速度为

探测器相对行星的速度的大小为

和的关系如下

式(B7)中,Rplanet为行星飞越半径,其取值应不小于行星半径(如表1),μplanet为行星的引力常数(如表2).

探测器在HEIRF中获得的速度脉冲(无需消耗推进工质)为

大行星半径见下表1.大行星引力常数如下表2.

附录C常数定义

太阳引力常数μs:μs=1.327124400 18e11km3/s2

天文单位AU:1AU=1.4959787066e8km

地球海平面的重力加速度ge:ge=0.00980665km/s2

一日(=86400秒)

一年(=365.25天)

2025年1月1日00:00对应的MJD为:60676

全国中小数竞赛 篇9

竞赛时间:

2011年6月1日~9月15日

参赛方式:

请参赛者填好答题卡,于9月15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到:(100048)北京海淀区阜成路8号主办公楼中国宇航学会科普处知识竞赛组委会。

更多信息请登陆:中国科协网(www.cast.org.cn)、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网站(www.xiaoxiaotong.org)、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www.cmse.gov.cn)。参赛者可直接登陆活动网站,通过在线答题形式参加竞赛和相关知识查询。

知识竞赛题

1.空间站是一种能长期在()上运行的大型载人航天器。

(1)地球低轨道(2)地球高轨道(3)月球轨道

2.空间站没有(),所以不能在轨道上作机动飞行和返回着陆,这是空间站与飞船或航天飞机的主要区别。

(1)辅助推力系统(2)太阳能电池板(3)主推力系统和着陆设备

3.我国将在()年前后建成载人空间站。

(1)2020 (2)2016 (3)2025

4.我国空间实验室采用()构型。

(1)一舱(2)两舱(3)三舱

5.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的控制方式有()种。

(1)2 (2)3 (3)4

6.我国“天宫—号”目标飞行器将在()年发射。

(1)2012 (2)2015 (3)2011

7.“天宫一号”将进行()次交会对接试验。

(1)3 (2)2 (3)5

8.美国的“天空实验室”是一个()空间站。

(1)试验性(2)小型(3)军用

9.建造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

(1)在太空建立一个临时性的科学实验室

(2)在太空建立一个永久性的科学实验室

(3)在太空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天文观测站

10.空间站上没有白天和黑夜,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次。

(1)16 (2)1 (3)24

11.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居住舱为长期在空间站里生活的航天员提供()的睡眠设备。

(1)1个睡袋(2)1个小卧室(3)1张小床

12.太空厕所内使用()马桶。

(1)抽水(2)抽气(3)生态

13.航天员在太空行走过程中如何小便?()。

(1)脱下航天服在太空进行小便(2)返回空间站舱使用太空厕所进行小便(3)穿着强力吸尿裤进行小便

14.选择航天食品的标准是()。

(1)适用性、营养价值和口味适合(2)新鲜、营养价值和食用方便(3)适用性、营养价值和方便性

15.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用的水是()。

(1)燃料电池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水(2)座舱空气中水蒸汽的回收和冷凝(3)从地面带上去

16.国际空间站上的家用电器有()。

(1)微波炉(2)真空吸尘器(3)洗衣机

17.航天员在太空使用()牙膏。

(1)可以吃的(2)不需要用水的(3)没有泡沫的

18.从2000年11月到2009年12月,有()批航天员访问过国际空间站。

(1)23 (2)12 (3)32

19.国际空间站上的3项生物学实验是由()来完成的。

(1)航天员(2)航天员和一些中学生(3)航天员、一些中学教师和学生

20.太空行走时航天员必须()。

(1)穿着舱外航天服(2)穿着舱内航天服(3)戴着机动装置

21.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列昂诺夫在太空停留了()分钟。

(1)10 (2)20 (3)12

22.首次完成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是()。

(1)翟志刚(2)刘伯明(3)景海鹏

23.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时最重要的装备是()。

(1)气闸舱(2)气闸舱、舱外航天服和航天员机动装置(3)气闸舱和舱外航天服

24.一套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重()千克。

(1)100 (2)120 (3)127

25.舱外航天服内装有(),可以为航天员提供饮用水。

(1)饮水袋(2)不锈钢小水壶(3)易拉罐饮料

26.“神舟”号飞船中间的舱段是()舱。

(1)轨道(2)返回(3)推进

27.“神舟”号飞船全长约9米,总质量约8吨,额定乘员是()人,可在轨道上自主运行()天。

(1)2,5 (2)1,1 (3)3,7

28.“神舟”号飞船密封舱内的大气压力为(),舱内气体为()。

(1)0.5大气压,纯氧(2)0.3大气压,纯氧(3)1个大气压,氧氮混合气体

29.在飞船上升阶段,由于火箭加速飞行,航天员会处于()状态。

(1)失重(2)漂浮(3)超重

30.太空飞行时,航天员在的()阶段必须穿上舱内航天服。

(1)飞船上升和在轨飞行(2)在轨飞行和返回着陆(3)飞船上升和返回着陆

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答题卡

注意:

1.请将所选的答案号码用钢笔或圆珠笔涂黑●;

2.每道题只选择一个答案,否则本题无效;

3.参加人信息请如实填写,以便获奖证书及奖品的寄发;

全国中小数竞赛 篇10

1.人体中的生物钟位于( )

A、大脑 B、小脑 C、下脑 D、下丘脑

2.地球上出现最多的自然现象是( )

A、下雨 B、地震 C、火山喷发 D、闪电

3.( )可以站着睡觉。

A、马 B、牛 C、羊 D、鸡

4.蜜蜂巢是由许多( )的“小房间”组成的。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5.兔子一天只睡约( )。

A、2分钟 B、2小时 C、4小时 D、6小时

6.小时候用腮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的动物是( )。A、鱼 B、青蛙 C、海豚 D、鸭子

7.“岁寒三友”分别指哪三种植物( )。

A、梅花、水仙、松 B、松树、竹子、梅花

C、菊花、玉兰、水仙 D、玫瑰、竹子、水仙

8.“丝绸之路”始于(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9.人的舌头的哪个部位对苦味最敏感( )。

A、舌尖 B、舌两侧 C、舌根 D、舌中间

10.海洋动物中有“瞌睡大王”之称的是( )。

A、海豚 B、海象 C、海狮 D、海豹

【答题须知】

答题者请按照题目序号,选择出正确答案(单选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填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在本期登出)。

【奖励办法】

全国中小数竞赛 篇11

一、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的策略

1.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选手选拔策略

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大学生英语竞赛, 在进行选手选拔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主导作用, 应该做到积极组织好校内选手的选拔工作。高等学校在进行选拔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公平、公正的考评体系。在进行大学生英语竞赛选手选拔的过程中应该由高等学校教务主管部门, 进行将大学生英语竞赛选手选拔任务分配到各个系部, 鉴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参差不齐, 鉴于公平起见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可以对报名学生进行英语口语、听力、翻译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在作好初选工作的基础上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进行综合排序, 将那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强的参赛选手挑选出来, 在确定参加培训的人员数量上可以由各个系部进行确定。然后在经过培训之后在进行最后的人员选拔, 尽可能做到将更加优秀的选手能够在普通学生中脱颖而出。

2.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赛前辅导策略

高等学校的各个系部在选拔好参赛选手的基础上就是进行参赛选手的辅导和培训工作。如何制定合理、准确、切实可行的培训辅导方案, 是争取夺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奖项的先提条件。在进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赛前的辅导过程中应该对于大学生英语竞赛进行详细的评估, 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把握其规律性、掌控好多样性的规律。

在进行辅导方案的设计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内容, 做到具有针对性, 由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考核形式包括了两种考核的方式:一种是笔试另外一种是演讲的形式, 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英语的运用能力。在指定辅导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内容, 针对不同的考核项目应该选择不同的英语教师进行辅导, 做到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版块内容的辅导,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辅导教师有针对性, 学生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也具有系统性, 由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不属于过关考试, 而是属于水平能力的测试, 主要测试的是参赛者对已有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考核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还要求学生具备考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口语、听力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辅导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内容, 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赛前辅导。

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的意义

1.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对于参赛选手的意义

在竞赛前进行辅导有助于参赛选手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出题方向, 让参赛选手做好充足的准备, 由于英语竞赛不同于其他的理工科的竞赛, 存在智商性的考察和逻辑性的考察内容, 英语竞赛的考察多数是知识性的积累过程。在赛前进行综合英语知识的辅导还有利于学生赛前心理准备, 让参赛选手在较早的时间内适应整个赛事的准备。总之, 通过赛前英语口语、听力、书面表达内容等的英语基础知识的辅导, 对于参赛选手在大学英语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于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作用分析

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赛前的辅导, 有助于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形成课堂与课程外的有效教学的相互结合, 由于大学英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单一化, 进行大学英语赛前的辅导还能够有助于以更好的方式来指导大学英语的教学, 使大学英语教学能够沿着英语应用能力进行教学和学习。另外, 在参赛选手的培训过程中也给其他周围的学生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整体氛围, 可以使同学之间协作、交流和磋商, 进行相互的学习和借鉴, 让英语学习变成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项有乐趣的学习活动。通过对于参赛学生的辅导, 能够培养周围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日常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用这些参赛选手的效应, 积极地影响周围的同学, 让周围同学能够在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中提升英语的能力。

三、结束语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作为全国性的比赛, 高等学校在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应该不断的完善竞赛的辅导策略和辅导方案的, 有利于参赛选手在比赛之前就能够了解比赛的整体情况, 对于比赛的题型和实际的考察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样就能够更加积极地促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具有目的性。另外, 高等学校的教务主管部门应该积极主动的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选拔工作统领起来, 在进行选手选拔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程序进行选拔, 让优秀的大学生英语爱好者能够从普通学生中脱颖而出。同时由于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考察内容全面而又具有积累的作用, 所以在进行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辅导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性辅导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的培训。对于大学生进行选拔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参赛选手, 不仅可以提升学校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同时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 让大学校园弥漫着英语学习的气氛。

摘要: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开展对于高等学校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全国大学生英语辅导的过程中的选手选拔、辅导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另外对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对于现实的大学英语教学起到针对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策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海旭, 张景耀, 陆殿生, 姜春香.英语竞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策略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06) .

[2]史扬.关于高职学生参加英语竞赛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时空, 2011, (05) .

[3]张敏.英语竞赛辅导与高职英语的“教”与“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

对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的一些思考 篇12

【关键词】化学竞赛 云南 外省 优势 差距 认识

一、化学竞赛开展较为成功的省市大致有如下一些优势

1、 师资雄厚,教研氛围浓

竞赛成果突出的学校大多有一支长年从事竞赛教学的队伍,他们有较为丰富的竞赛经验,出版了较为权威的竞赛专著,形成了自己独特而有效的竞赛风格与模式。许多中学往往还有专职竞赛员,完全脱离高考教学,集中精力进行竞赛研究,形成了一些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金牌教练,如大家熟悉的湖南师大附中的王厚雄老师,华东师大二附中的肖鹏飞老师,天津南开中学的张祖德老师等等,这些名师又相继带领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练员,因此教研氛围很浓厚,教研成果丰硕,许多学校还有专门的大学教师长期坐镇中学执教,这些大学教师不是简单地教授大学知识,而是对竞赛有相当的研究,结合高中生化学竞赛思维的培养而开展竞赛培训效果明显,弥补了中学教师专业知识上的不足。

2、对学生的培养科学合理

许多省外中学的竞赛培养是一体化的,学生往往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了系统的竞赛培训,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基础和竞赛思维,而不是到了高中才进行临时选拔,这样难免会造成知识上的“空中楼阁”现象,学生接受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的能力不强,许多学生中途受挫退出的情况明显。另外,省外学生往往只选择一个学科的竞赛活动,这样时间上有了保证,更重要的是,许多学校的学生也是专职搞竞赛的,不得不提及的是学校已经为这些同学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们将来可以在本省市最好的大学免考就读。

3、竞赛信息来源丰富

地处发达地区的华东各省以及湖南、四川等省,由于竞赛成果突出,形成了良性循环,竞赛资料丰富,因此在竞赛圈内的交流比较密切,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能够得到较为优秀的试题和竞赛思想。组织竞赛命题的机会也较多,对于积累竞赛经验是很有帮助的。纵观以上几点,云南省在师资、培养体制、信息来源等方面和省外还有很大差距。

二、竞赛培养的一些误区

许多学校的竞赛培训走了以下两个极端,一是不做太多大学内容的补充,认为通过思维培养和学生的课外钻研就可以,而结合纵观近几年的竞赛试题,不难看出,没有一些大学化学知识的补充,是不可能的获得优异成绩的;二是过分强调大学内容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大学化学知识的盲目灌输,呈现方式和大学的授课方式几乎一样,这已经严重违背了竞赛的初衷,试想想,一个高中生在高考的同时,要接受完大学的几乎所有的化学知识,而且是在没有太多理解的情况下接受的,会有效果吗?这给学生加重了不少负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极不利的,当然这样做的收效也是甚微的。很对学校直接让大学的老师来给学生辅导,并非完全不可,关键在于这位老师是否对竞赛有研究,是否吃透了竞赛的思想。

三、个人的认识

化学竞赛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能力,属于智力竞赛。实施策略是尽可能令应试者身处陌生情景,利用原有的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新情景显现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战略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达到考察应试者学、识、才三者统一的水平。分析历年初赛题,不难看出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的知识水平源于中学化学及其它中学学科的知识,大多是中学化学知识的自然生长点。例如2008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第4题(CN)2被称为拟卤素,它的阴离子CN- 作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有重要用途。

4-1HgCl2 和Hg(CN)2反应可制得 (CN)2, 写出反应方程式。 有关拟卤素的知识,在学习卤素时,各位老師都作过补充介绍,是高考知识的自然延伸。

4-2画出CN-、(CN)2的路易斯结构式。

此处模拟乙炔、氮气便可得到结构式。

4-3写出(CN)2 (g) 在O2 (g) 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此题模拟烃的燃烧,知道氮气很稳定,氮的化合物燃烧一般只能生成氮气便可解决问题。

4-4(CN)2在300~500℃形成具有一维双链结构的聚合物,画出该聚合物的结构。

此题显然是中学化学中烯烃的加聚反应知识的延伸点,根据乙烯加聚的断键原理便可得解。

上一篇:房地产的品牌策略下一篇:绩效考核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