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主集中制(通用8篇)
【摘要】政治生活的发展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生长要求执政党自觉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民主制度建设
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重要性
发 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列宁早在1916年就曾说过:“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在这里,列宁明确指出了民主与社会主义之间 内在的必然联系。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强大的地方到底是什么?邓小平讲了三条:第一就是创造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的生产力,第二是创造更加民主的机制,第三是 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本身内含有民主。继十六大首次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后,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 命。”这个表述表明:民主不仅是党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重要措施。长期执政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转型期由于制度的 不配套,有空子可钻,也往往是腐败的高发期。作风不是物质力量,但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有时,甚至胜似物质力量。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军事考察组来华考察 后,得出一个结论:“看来国民党占领着大片土地,而共产党占领着大片的人心。”中国共产党就是靠着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良作风,赢得人民的支持。得人心者得天下。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党自觉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更新,清除腐败,维护执政安全的重要措施。
发展党内民主和人 民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只有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和人 民民主,让更多的人在法制的轨道上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合理地处理利益关系、调整利益格局,及时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保持 社会的稳定;只有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持社会的安宁;只有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 民主,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出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党内 民主和人民民主,用民主的方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
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社会才能充满活力,从而 逐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必然选择
就一般的政党而 言,党内民主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的关系并不密切,与社会民主的关系也不密切。在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中,政党必须通过包括议会在内的国家政权组织才能发挥 其政治功能,国家政权体制中的民主机制是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和社会民主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体制内因素;而政党内部的民主机制是体制外因素,其影响主要在于 政党内部,因此它对民主政治的作用是间接的、曲折的和有限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党内民主来实现人民民主几乎是不可行的。
在我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这一政党制度决定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着极为密切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党内民主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发 展党内民主有利于实现国家政治生活方式的民主化。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唯一的执政党,其党内民主建设的意义决不限于自身,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必然以执 政党自身的民主化为前提。没有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和党政不分,容易导致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 中,不仅难以从制度上为民主政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而且容易形成只对上负责,唯命是从,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不到实处。导致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盛行,从而 阻碍我国政治民主的进程。
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作为一种政治形态,是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化进步的 成果和发展程度的标志。在现代社会,政治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水平和面貌。当前,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是建设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而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必 须首先把党内民主建设好。以党内民主来推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中国共产党党内聚集了中国社会广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如果他们都能模范地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把党内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民主习惯带到各级组织中去,必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 整个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
推进人民民主需要解放思想,而党内民主是解放思想的必要条件。解放思想,坚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必须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这首先需要党内在重大问题上的民主讨论氛围。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上的各种思想阻力和干扰表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研究与探索,包含着政治方向、观念碰撞与学术探讨的三个向度,是三重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三个向度的展开都有丰富的内容。对如何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应该可以展开不同观点的碰撞。任何企图简单地用政治概念和口号原则来取代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和遵循,都必然误党误国,贻害 中华民族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由此,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研究和探索上,党内尤其需
要平等讨论、包容不同意见的宽松民主氛围,以追求真理的科 学精神,大胆冲破形而上学抽象概念的束缚,保护思想自由的权利,给探索者多些爱护和宽容。只有党内对问题深入讨论,才能更好地把握实现民主进程的各种复杂 局面,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失误。
如何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民主的好坏直 接关系到人民民主的成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思路,就是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完善党的代表 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内能够切实实现党员当家作主的最基本的党内制度就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因此,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抓住党代会制度这个重点,深入剖析党代会制度运 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党代会制度。一是要选好党代表;二是要明确、细化和强化党代表的权利;三是建立党代表行使职权的保护机制,使党代表行使权 利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还要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体领导的制度建设。
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完善党的委 员会制度,关键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党委全委会的作用。主要举措是: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健全中央政治 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
完 善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必须健全和完善民主推荐干部制度,在基层党委选举中健全上下结合的候选人提名制度,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使党内选举真 正体现党员的意志;要在基层党代会代表选举中逐步推行代表竞选制度,使代表真正体现选区党员的意志,并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建立党员联名推荐候选人制度,进一 步理顺党内权力授受关系;要逐步扩大党内直选范围,一方面,在基层试行不仅委员、而且书记,不仅副职、而且正职的直选制,使书记(正副)直接向全体党员(代表)负责。另一方面,在总结各地直选地方党政领导人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直选的范围,向更高层次辐射。竞选是现代民主的一个重要特征,应有步骤地 推进党内竞选,对空缺职位实行公开选拔,竞选形式可采取“张榜公示、见面活动、竞选演说、责任承诺、接受质询”。通过竞选,使广大党员不仅具有选举权,而 且享有被选举权。
推进党务公开制度。列宁说“没有公开性来谈民主是很可笑的”。党务公开制度是党员知情权的体现与保障。党务公开是 党内民主的前提,只有公开,党员的政治参与才能实现,党内监督才能有效。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党务公开的要求,要进一步创新党务公开的形式,扩大 党务公开的范围;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和反映制度、重要事项党代表意见征求和听证制度;要进一步疏通党内信息渠道,建立起顺畅的上情下达、下 情上达的正常信息渠
关键词:民本,民主,中国特色,政治文明
在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中, 在价值理念的发展进步中, 中国民本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为中国当代社会的民主奠定了基础, 中国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民主模式。 在这扬弃传统和借鉴西方的过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实践中不断建设和完善。
一、“民本”和“民主”存在着诸多质的区别
首先, 两者的历史渊源不同。 周公的“敬天保民”可以被视为中国重民思潮的源头;孟子的“民贵君轻”和荀子的“君舟民水”被唐太宗李世民重复, 遂广为人知;贾谊更是进一步提出在君与民之间关系的此消彼长中, 历史事实已证明, 民是最终的胜利者;朱熹曰“足食为先”;王阳明主张“明德亲民”。 我们可以从上述思想家的言论及观点中看出, 中国的民本思想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伴随着主流文化而生, 是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西方的民主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城邦制度之中,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波利比乌斯和奥古斯丁等的著作可以找到最初关于民主的描述;西方民主发展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马基雅维利的《演讲集》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指出, 民主政体只有成为混合的共和制政体的一部分, 才能安全地成为治国手段;社会契约论则认为政府权威来源于个人自然权利的让渡;西方民主形成并完善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时期, 西方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主要集中于扩大公民的权利方面, 现在逐渐转向建设民主制的国家方面。
其次, 两者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特定的经济形态孕育出特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依存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 政治基础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它以人治为前提, 旨在巩固当权者的统治, 缓和社会矛盾, 达到理想的封建统治状态。 西方的民主思想依存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政治基础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它以法治为前提, 旨在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达到资产阶级的目的, 否定封建君主专制。
最后, 两者的精神实质不同。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是一种古代统治者用以治国安邦的理想化的君主政治模式, 这一思想指导君主对待民众的政策, 以及君主和民众结合成统一体的条件。 通过强调民在国家和社稷中的作用和对君主的限制, 来告诫当政者处理好君民关系的重要性。 这种民本思想主权在君, 它的主动者并不是人民大众, 所以它最终的得利者当然也不是民众, 它只是统治者用来得民、保民和治民的手段。 西方的民主思想是一种基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体系。 在自然状态中, 人处于完美无缺或彼此争战的自由状态中, 都拥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 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 并且人们都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 于是人们出于理性订立契约, 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让渡给组织形成公权力, 于是有了国家。 国家拥有让个人服从于自己意志的权力和权威, 也有保障每一个让渡权利者的自然权利的义务。 民主思想主权在民, 它的主动者是公民, 所以它的最终得利者应该是公民。 然而国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 民主理论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另一方面, 尽管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在历史渊源、存在基础和精神实质上有诸多质的不同, 但是, 两者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第一, 荀子曰“天下归之谓之王, 天下去之谓之亡”。 意思是人民作为天下的主人, 倘若人民把天下给予某人, 那么此人可称王;倘若人民都背离某人而去, 那么此人就会灭亡。 结合上面对民主思想的描述, 可见, 民本思想也是以人民为基础的。 第二, 人民安定, 国家才能富强。 历来思想家和统治者都知道要“去奢省费, 轻徭赋税, 选用廉吏”, 关注民生, 体恤民众。 而西方民主的出发点便是保障公民的自然权利, 缓和社会中存在的矛盾。 第三, 学习中国历史时, 我们发现在封建官僚体制中,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在限制皇权, 并且其中央权力机构也是相互制衡的状态。 这种为防止权力滥用而限制权力的传统也是西方民主的基本精神。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民本思想是中国关于民主性思想观点的基础和历史传统, 中国有自己的政治和文化传统, 脱离这样的传统所形成的社会形态都是不能站得住脚的。 地主阶级曾经采取过中体西用的自救运动, 农民阶级曾经举旗起义要推翻旧的王朝开启新的王朝, 资产阶级曾经尝试了自上而下的改良和轰轰烈烈的革命, 但是都没能改变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这其中, 不乏汲取西方民主思想、学习西方民主制度者;最终, 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适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这是历史的选择, 更是人民群众的选择。
在找出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在人文主义方面的契合点之后, 中国便开始了自己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党不断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着民主的探索和实践, 在中国这片极具特色的土地上, 领悟西方民主的真正内涵并结合中国传统中的民主性精华, 推动我国的民主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上, 我们可以看到人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 从我国的政体上, 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保障下成为主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使得社会主义的政党政治既高效统一又民主开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得各个民族的特色和习惯得到尊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使得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自主权来自己管理基层的公共事务。 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党的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中国民主的发展日新月异, 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 这一系列的制度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下的中国特色, 也彰显了中国民主所具有的实质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党在总结过去经验过程中, 以求真务实的理念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引领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更是掀起了一场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潮流, 它凝聚着中国每一个人的力量和梦想, 只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并强调依法治国的方略,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指引下,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不断加强。 中国人治的传统、思想,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发生转变。 人民乃至整个国家的民主观念正逐渐树立。
我们能够从中国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感受到民主观念不断深入, 民主领域不断拓展。 民主对于现当代中国的每一个公民来说应该都不陌生了。 举例来说, 基础农村的民主选举。 中国的农村是封建传统残留相对较多的地方, 比如还存在宗族势力、贿选风气等等, 但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民主的风气正在一步一步深入寻常农户家。 基层自治组织逐渐取代血缘关系维系着地方势力, 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等观念逐渐取代宗法观念下的家长制。
对比两者,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民主思想是一对形同而神异的思想体系, 于是, 在当代的世界体系中, 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和西方的民主政治体系, 他们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 我们通过民本和民主的契合点研究二者什么地方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也可以通过两个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 各自研究怎样利用自己的优势建设出有特色的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的中国所建立的民主思想和西方的民主思想当然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民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明的政治制度, 并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 我们在借鉴西方民主发展的优秀成果的同时, 不能忘记把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为总依据, 不能忽视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传统, 从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 我们不能一味指责中国未能脱离传统民本思想, 发展的是民主性精华的民本思想, 并只看到西方民主展示给我们光鲜的一面。 诚然,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实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政治条件下建立的, 建立时间不长, 发展也十分曲折, 所以, 我们看到的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并不充分, 仍需秉持“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的精神继续努力和探索。 民主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 我们要用包容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今世界的真正的民主。
参考文献
[1]吴巨平.略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的重大区别[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5) :50-52.
[2]林建华, 田志闯.“民本”与“民主”的对照与反思[J].理论导刊, 2008 (8) :85-88.
[3]朱宏军.中国传统民本与西方民主之比较[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3 (03) :6-9.
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选举已不再是简单的公民投票,而是一个由大公司操办的复杂过程。政党和候选人必须依赖这些公司提供的专业服务,当然也要付出昂贵的酬金,选举费用不断上升,据统计,一九九○年美国国会的选举费用是五亿八千八百万美元,到了二○○○年便上升到十亿六十万元。不管什么选举,充足的资金才是获胜的保障,于是,向大企业募捐便是每一个参选者的第一要务,而各大公司也乐于慷慨解囊,因为它们把政治献金当做一种投资,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左右政府的政策,并可赢得各种利润丰厚的合同,一旦爆发什么战争,那更是赚钱的好机会,目前对伊拉克的战争便是一个例子。选举投资真是一本万利,难怪各大公司对此都十分热衷。就拿安然公司(Enron)来说吧,在十二年期间它与两大政党的两百五十个议员有金钱上的往来,并通过与联邦政府中高官的关系向外国政府行贿,二○○○年总统大选,它是捐钱最多的,但是当该公司宣布破产政府审理它的业务时,只有公司管理财务的人被判贪污罪,那些曾得到好处的议员与从该公司拿到千百万美元捐献的克林顿和布什总统则没有受到一点牵连。安然公司的丑闻象征美国政治的腐败,但它只是冰山一角。布什总统为全国人口中最富有的2%的人减税,这些富豪也正是对竞选活动贡献最大的群体,他们受到的特殊待遇明确地显示政治献金所得到的报酬。政治与企业间的权钱交易还表现在二者之间的人事流动,企业界的人士因向政党候选人捐钱而出任大使是常见的事,政府中的部长和阁员也有来自财富五百强的企业家,很多国会议员、政府官员退休后,摇身一变而成为大公司的顾问。这个旋转门式的关系使政治与企业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
大众传媒在选举中的重要性当然是不言而喻,每次周期性的选举(全国的、各州的、地方性的)都为媒体(特别是电视)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暴利,花在媒体宣传上的钱占选举费用的一半以上。为了获取更多盈利,各媒体大肆编造有“戏剧性”的报道,比如竞选者之间的个人冲突、不是争议的争议、花边新闻等等,而真正的社会问题,如国民收入的巨大差距,高贫穷及高失业率,在教育、住房和医疗方面经费的不足,军队的阶级成分等蓝领阶级和中产阶级选民所关心的问题则被挤得不见踪影。大量的版面和广播时间都卖给政治广告,选民无法从媒体上得到关于参选人的真实信息,而那些没有大企业支持,没有钱登广告的小政党和竞选者根本不为选民知晓。在这种由大企业控制、媒体操作的选举过程中,选民变成旁观者,选举只不过是模拟民主。真正的民主需要高度的公民参与,而美国的选举只能算是没有人民的民主。
美国这种政治与大企业结合的选举模式也是美国全球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在世界各地建立亲美政权,扩大美国的利益。为了成功地推广新自由主义贸易和全球化经济,美国必须支持欢迎外资企业投资并且对外资设置的限制最少的政府,美国的选举方式便可达到这个目的。在过去,企图影响和控制别的国家的勾当都是由中央情报局秘密进行,而现在,中情局的间谍活动已被比较公开的方式所代替。美国操纵外国的选举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外国的政党与候选人聘请美国顾问,特别是民意调查和政治广告专家;二、由美国的政府机关参与,如国际发展机关(U.S.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SAID)、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三、非政府组织加入助选行列,如全国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NED)、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国际选举制度基金会(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lection Systems)、索罗斯基金会(George Soros Foundation)等。这些组织对任何国家都造成严重的挑战,但是美国却把对别国政治的干预美其名曰“民主协助”。
苏联解体后,美国不失时机地向以前属于苏俄集团的国家大力输出“民主协助”。美国希望在中欧和东欧的二十四个国家中逐渐选出亲美的领导人,让他们把国有资产向跨国企业开放,孤立俄国或迫使它就范,以便美国在这个地区建立霸权,并且保护为美国所控制的欧亚输油管道。在俄国、乌克兰、格鲁吉亚、塞尔维亚、白俄罗斯等国的全国大选中,美国顾问、外交人员与各种公共和私人组织都得以大显身手,美国的钱更是源源不断地输入被白宫、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认可的候选人和政党。与以前中情局偷偷摸摸的颠覆活动相比,美国现在操纵他国选举则是公开的政治游戏,上面所提到的NED表现尤其出色,它号称是私人组织,却得到国会拨给它的款子,通过对它所选定的政治集团、民间组织、工会、学生会、反政府集团及媒体提供资金和技术协助,展开干预别国内政的工作,并且比中情局有效得多,因为它的目的掩藏在仁慈的面具下。
二○○三年,格鲁吉亚的总统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在美国亿万富翁兼政治活动家乔治·索罗斯所操纵的选举中被迫辞职。美国对格鲁吉亚的巴库—杰伊汉输油管道极感兴趣,布什政府很担心谢瓦尔德纳泽和俄国的石油交易,于是想以在美国受过教育的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代替他,中央情报局也暗中协助他的对手,乌克兰的总统说谢氏的失败是“西方国家一手制造的政变”。
二○○四年,乌克兰的总统大选为美国与西欧提供了又一个影响东欧国家政治走向的机会。美国与欧盟所中意的人选是维克特·尤先科,它们认为尤氏可以使乌克兰加入北大西洋公约并采用世界贸易组织的那一套方案。一九九○年代初期,尤先科担任乌克兰中央银行的行长时(他妻子是美国人,曾在里根政府任职),积极推行国际货币基金会所倡导的体制改革。经济机构改革导致通货膨胀,人民的收入大大减少,乌克兰的经济也大幅下滑。
尤先科的竞选对手是维克托·亚努科维奇总理,他是乌克兰即将卸任的总统和俄国总统普京所支持的候选人,但是美国国务院表示不能接受他并发出警告说如果亚氏“偷赢”选举,美国必将采取制裁。好几个美国的政府机构和私人组织向尤先科的竞选运动投入了大量的助选金,德国的两个基金会和欧洲人民政党(European Peoples Party)也加入了助选的行列,布什总统还派遣他的父亲和前国务卿基辛格前往乌克兰首都基辅监选,以保证选举的公平。美国与欧盟出钱组织的民意调查声称如果亚氏获胜,那便是一个不公平的选举。美国政府和民间组织更大肆宣传亚方在投票中作弊,而对尤方的作弊则不闻不问。在欧美联手的“民主协助”下,尤先科当选了。全国民主基金会下属的一个组织还在一些东欧国家选举前策动当地人民上街游行,美国的主流媒体报道说这些反政府示威代表一股亲西方的浪潮。
在美国全球竞选活动中,俄国当然是最重要的目标,一九九六年俄国的总统选举时,美国、德国和法国向叶利钦提供了数十亿的竞选资金,国际货币基金会宣称它有支持叶氏经济私有化的“道德义务”,基金会的援助大多是给俄国的财政部,但是有一个附加的条件,那便是如果共产党获胜,这些援助将停止。美国顾问更是大批涌到莫斯科,用各种美国惯用的竞选方法拯救民调中表现很差的叶利钦。他们主要的策略是打反共牌,利用叶氏所控制的国家电视台播放斯大林的暴政记录,并大肆宣传说如果共产党的久加诺夫当选,俄国将回到以前的恐怖时代。为了赢得年轻人的选票,美国顾问还要叶利钦参加摇滚音乐会并上台表演吉特巴舞。在美国的金钱和顾问的大力协助下,叶利钦当选了。尽管俄国当时的经济一团糟,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对叶利钦一致支持,好像开放市场便是民主的试金石。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对美国干预俄国的选举做了如下的评论:“民主胜利了,连同现代竞选所用的工具(包括那些美国人所熟悉的诡计与花招)也胜利了。这些工具虽然不那么美好,但是它们在俄国所产生的效果却是十分美好。”
除了俄国和东欧,拉丁美洲也是美国政治顾问极为活跃的地方,随着这些专家的到来,传统的竞选方式如群众大会、游行、候选人在城市的广场上发表演说被电视上的访问和辩论代替了。拉丁美洲的政治顾问从他们的美国老师那儿学习的最重要的一课便是金钱对现代选举的重要,金钱将顾问、候选人与捐钱的老板绑在一起,使所有的选举都成为资本家的工具。一位拉丁美洲的著名政治顾问认为美国人在政治咨询方面是全世界的领袖,他们对于现代通讯技术有广泛的经验,对于金钱在选举中所发生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一九九九年墨西哥的总统大选便是一个典型的美式竞选展览会,曾经在可口可乐公司担任总经理的总统候选人维森特·福克斯也很适合广告性极强的竞选活动,他对他的政治经理说:“推销我,正如你推销任何产品一样。”像推销产品一样推销候选人正是美国顾问之所长,他们大多是来自广告、销售和公共关系等行业,他们的任务是推销候选人,而不是表现政治理念。
美国顾问的助选活动看起来正大光明,但他们并不真的要把民主过程传播到世界各地,他们关心的是如何使亲美的候选人获胜,从而为美国赢得资源、市场与政治上的影响力,美国的“民主协助”实在是借自由之名,将全世界转型中的国家都转变成受美国支配的国家。作者认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和大企业对政治的影响都对民主不利,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社会只有靠全民参与,使平民百姓和小政党也能参政,以改变两大政党把持政坛的局面。但是政治与大企业结合根深蒂固,政治为企业服务,企业向政党献金已成为美国政治运作上的规律,要改变现状,谈何容易?
一、创建的基本情况我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自去年5月开展以来,坚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出发,经过试点、推广,目前在全区118个村民委员会全面展开,其中区、镇街两级试点单位25个,占21%。全区11个镇街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办法,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依法治镇(街)办公室负责牵头指导、检查、落实。
二、创建的具体做法回顾近一年来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践,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稳步推进一是统一认识,大力宣传,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抓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创建前,我们通过座谈会了解到,有的干部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搞民主法治创建活动,会给村里的工作带来麻烦,会给自己套上“紧箍咒”,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有的人认为是搞形式主义,积极性不高。针对镇、村干部群众的种种想法,我们从不同角度向干部群众宣传分析创建的必要性,把提高镇(街)村干部的民主法治观念,统一对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要的认识,作为创建工作的首要环节来抓。通过召开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会,举办法律讲座,开展送法下乡等形式,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维护村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把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具体做法向干部群众宣传;并利用各种机会,大造舆论,提高基层干部和村民的创建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二是调查研究,联系实际,制定创建标准。创建前,我们先后向宁波、盐城等市了解他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并结合村民自治模范村标准和农村支部升级达标(五好支部)标准及文明村的标准,与区组织、民政、宣传(文明办)、综治等部门协调,一道下基层调研。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拟订了《关于在全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的实施意见》及标准和示范内容讨论稿,发各镇(街)、部分村和区机关有关部门征求修改意见,共收到各类意见和建议三十多条。后又召开座谈会,再次征求意见,使创建的内容和标准既符合法律规定,又紧密结合实际,涵盖内容广,便于操作和考核。定稿后报区委、区政府批准通过,最后以区委办、政府办文件的形式转发(讨论修改的时间近四个月:8月-12月)。三是开展试点,培植典型,争取区委重视。我们选择了沿江镇冯墙村和珠江镇七里桥村作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试点单位,先后在试点村召开座谈会和工作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围绕“四民主”、“两公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组织建设和综合治理等工作。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后,我们先后邀请区委分管领导和组织、宣传、民政等部门领导到试点单位听取汇报,进行考察指导,争取区委和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四是适时推广,加强指导,全面推进。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12月12日,区委在沿江镇冯墙村召开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现场会”,推广冯墙村、七里桥村的经验。区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各镇(街)分管书记、司法所长、部分村书记或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考核;组织、宣传、纪检、民政、综治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镇(街)党委、政府负责本地区创建工作;要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区绝大多数村达到示范村标准。
(二)明确目标,抓住重点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创建活动夯实基础。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把法制宣传教育贯彻创建始终,重点抓住村组干部和广大村民两种对象,广泛开展以基本国策、农村基层民主、农业生产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明确要求每个村应建一个法制宣传栏、成立一个法制学校、配备一套法律书籍,构建法制教育物质载体。法制教育坚持三抓:一抓村组干部、党员法律素质的提高。抓住冬训、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等契机,利用村法制学校,对村组干部和党员进行法律培训40余场次,参加人员近3000人次。二抓教育形式多样化,调查报告《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 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坚持“送”法进农户,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教堂等活动。星甸镇去年实施的农民教育工程,把法制教育列入其中,规定镇干部每人包10户,教师包5户,村组干部包3户,党员包1户,带领群众学法,年终检查考核,此举有力地促进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开展。三抓多管齐下,营造全民学法氛围。通过举办法制宣传月、法制文艺演出、文明守法户评比、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利用村民法制学校、有线广播、宣传栏(板报)等阵地开展经常性、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把普法工作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二是依法建章立制,提高创建水平。依法建章立制是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中心环节。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须制定一套上符法律法规和政策、下合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或自治章程,作为村干部依法管理的依据和规范村干部、村民行为的准则。因此,我们在创建活动中,狠抓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完善,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对村规民约或自治章程依法进行制定或修改,真正体现合法性、民主性、平等性的原则。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的内容涉及到村支部和村委会及下属委员会职责、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土地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村干部的行为规范、村民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力求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同时,围绕“四个民主”,加强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建设。三是以村务公开为抓手,实行民主监督。村务公开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干群关系、促进创建活动的重要工作。创建中,试点村都对村务公开栏进行出新,严格按要求进行定期定时公开。凡涉及村民利益的,如土地承包、宅基地划拨、财务收支、征地(带劳)补偿等内容必须及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在此基础上,村里建立了党支部、村委会工作报告制度,成立了财务管理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实行了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等一系列民主监督制度,对村干部和村务、财务进行监督,有效地保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创建过程中,针对农村存在的一些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各村都加大了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治调组织建设,建立了警务室、检察室和纠纷调解室;成立了安置帮教、护村队等组织,配合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妥善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坚持纠纷排查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化量矛盾纠纷。有些村聘请法律顾问,让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有效地增强了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维护了农村正常的经济秩序和村民生产、生活的安全。
(三)注重结合,增强活力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注重把创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力求使创建工作增强活力,使创建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一是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与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相结合。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是保障和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服务性工作。在创建中坚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村级经济发展抓创建,以创建促经济发展,以发展巩固创建,较好地发挥了创建活动应有的作用,使创建活动具有了强大的动力。二是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创建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又能为创建活动提供广泛的支撑和依托。在创建中坚持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以创建促进民俗、民风的好转;同时,充分利用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推进创建工作。如顶山镇大新村在评选星级文明户活动中,把创建内容贯穿始终,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三是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与党组织的建设有机结合。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一项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才有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同时,创建过程也是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过程。创建工作能否真正落实到实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因此,我们在创建中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坚持把创建工作与加强党组织的建设紧密结合。
三、下步创建工作的打算通过近一年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提高认识、形成创建良好氛围是关键;齐创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建章立制、依法办事是核心;组织建设、党的领导是保证;普法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是基础。我区的创建工作还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提高,把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1、进行再动员,大造创建声势。举办镇村有关人员参加的创建工作培训班,举办创建工作宣传周,重点对创建的意义、内容、目标、标准以及与创建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召开阶段性创造工作座谈会和现场会,进行再宣传、再动员。
2、汇编制度,进行推广交流。选择1-2个制度建设比较好的村,对其制度归纳汇编,供其他村参考。区依治办将总结创建中带规律性的东西,编印创建工作手册,发给各村,便于指导创建工作。
3、成立指导小组,加强指导监督。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指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镇(街)村,指导、督促创建工作。
4、组织检查考核,及时总结创建成果。按照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意见的要求,今年底将成立考核小组,按照标准,对各镇(街)创建工作进行抽查考核,将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对达标村进行授牌。
5、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结合“四五”普法工作,运用多种形式,对村组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促进“两个转变”。
6、按照市里的部署和要求,不断完善创建活动的形式方法,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四、目前创建工作存在问题
1、少数单位领导思想认识不列位,工作缺乏力度,工作不能按要求完成。
2、整体推进难度较大。由于村与村之间所处的区域位置不同。经济实力悬殊较大,再加上村两委班子的情况不同,创建工作整体推进较难。
厂务公开是广大员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新形势下企业民主管理新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厂务公开这种有效形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广大员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理解改革、参与改革、做改革的促进派,调动广大员工一切积极性和创造性,真心实意地关心企业发展。
我们公司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围绕企业文化建设,认真地以民主管理落实厂务公开,进一步把厂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一、深化厂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
1.加强民主管理,健全厂务公开的组织形式
职工代表大会是厂务公开的基本形式。为了更好地加强民主管理,公司工会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重大经营决策必须经职代会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职代会决定;在决策程序上,对提交职代会审议的重大问题,要采取双向沟通的方法,事前充分调查,事中抓住要害,事后做好宣传,坚持职代会与职工代表和专门委员会制度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广大职工的参与面,使决策内容具有超前性、职工参与具有广泛性。
实行厂务公开,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职代会的内容,为健全、发展职代会制度积累了经验。要总结厂务公开的经验。厂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凡是经过实践证明可行、能够纳入职代会制度的,应尽可能通过职代会制度加以规范。这样做既有利于职代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也有利于厂务公开在法律法规和职代会条例范围内提出问题和展开工作,使其运行在法制化的轨道上,保证厂务公开落实并收到实效。2.加强民主管理,完善厂务公开的公开手段
在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体的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公司定期召开工会委员会会议、员工座谈会、征集意见会。还利用OA公告、OA文件下发、宣传栏、意见箱等有效形式,实施厂务公开,保证了厂务公开渠道畅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清晰,努力做到内容全,职责明,措施细,手段硬,使厂务公开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公司工会还专门建立了提案审查委员会、职工福利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节委员会,委员由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人员组成小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共同搞好厂务公开工作。工会作为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工作机构,主动承担起厂务公开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任务。
二、深化厂务公开,实施创新管理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就是我们在国企改革中摸索创新出来的一条道路。厂务公开直接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对企业界民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一个关键,进行民主管理是现化企业发展的必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厂务公开的形式,促进创新管理。公司非常注重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培养。不断培养职工的创新能力,引导对企业管理上的创新、服务特色上的创新和网络技术的创新,提出更多的“金点子”。今年4月份以来各分工会在开展“爱岗敬业,我为发展献一策”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降本增效活动的深入开展,广泛征集降本增效的金点子。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开拓思维、创新管理。并通过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勇于刨造,不断创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有突出业绩并有创造性的贡献。
三、以人为本开展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无论哪一个单位都离不开人,人是企业的灵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才匮乏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长足发展的,而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归根结底,企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才尽其能,人尽其用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只有让企业员工在民主管理中找回自己主人翁的位置,才让员工们在企业发扬主人翁的精神。企业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所以必须提高职工自身素质,树立主人翁意识。要教育职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做企业的主人,确实把自己摆在主人翁位置上,行使主人的权利,履行主人的义务,当好自己的家,说主人话,想主人事,尽主人责,不断增强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由要我管理的被动参与变为我要管理的主动参与。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厂务公开的重要性、必要性,深刻认识厂务工作虽然不是万能,但是其他工作不能代替的,可以推动搞好其他工作。并以此引导全体职工来关注厂务公开,支持厂务公开,监督厂务公开。要不断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知厂情,参厂政,监厂事,对半公开、假公开现象敢于批评,对真正的厂务公开勇于坚持。
民主管理就是要以人为本。不能仅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刚性管理”。而是要能过民主管理,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在知识型企业管理柔性化之后,管理者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主动精神和自然约束。员工们以管理者的身分参与到企业的民主管理中,企业才能产生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凝聚力。因此要以人为本开展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四、引入竞争促进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可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企业成阶段,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快速增加,人员迅速膨胀,企业的经营思想、理念和企业文化开始形成,与创业初期的企业状况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大多数员工,包括一起创业的元老们,在某一岗位的价值是有生命周期的,走到生命周期的尽头必然面临着要么换岗要么换人的选择。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企业在尊重商业原则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利益共享等方式来解决人性原则的问题。而员工们也要明白这个道理,尽量能过轮职、轮岗、学习等方式增加自己的价值水平、延长自己在企业中的生命周期,你如果不在改革的阵痛中奋起,就只能在改革的阵痛中死去。
企业员工们不要认为从学校来到工厂后就不需要再学习了,其实这只是一个学习的新起点,企业本身也是一所市场经济的大学。从学校到工厂只要五年的时间,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百分之五十就会被淘汰。所以要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只有让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才不至于过早地被企业所淘汰。企业提倡的一岗多能,一专多用,促使大家不断地学习和充实,才会让自己外于一种“保鲜”状态。企业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能动性。让每位员工在企业里既是师傅又是徒弟,大家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使企业充满朝气和活力,同时他为企业积蓄人才储备人才,减少了人才流失从而也就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这就是企业在向管理要效益,因为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危机感,企业员工也要在竞争中承受危机带来的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没有危机感的企业是不存在的,没有危机感的员工是有可能要下岗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危机感的员工才有努力奋斗的动力,有危机感的企业才能充满朝气和活力。因此只有引入竞争才能促进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才能发挥每位员工的聪明才智。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又是规章制度的被管理者,从而在管理中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五、加强监督保障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就是让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在企业的管理中有真正的发言权和表决权,才能在民主的管理中起到一个监督之下。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要真正落实到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不能让它最后变成一种形式上或者是文件上的一个形同虚设的制度。这就要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严格考核制度。要强化企业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变软监督为硬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变浅层次监督为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监督,尤其要强化群众监督。即对企业经营者在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策和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上的监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互相制衡的机制,从而达到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相互约束的目的,以防止企业决策失误,权力失控,利益失衡。要制订厂务公开评价考核标准,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重要内容之一,采取民主测评的方式,对企业厂务公开进行民主评议。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法纪,对那些搞假公开、营私舞弊、损害企业利益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要坚决查处。企业主管部门也要把是否实行厂务公开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内容,干部主管部门也要把是否实行厂务公开作为奖惩任免企业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企业领导人违返职代会决议和厂务公开有关规定,导致矛盾激化,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厂务公开也是民主管理的一项举措,是管理人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方法。国家走向民主,企业也要走向民主。民主是企业,是国家,是社会,是人民的一种美好向往,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民主的国家未来才有希望,一个民主的企业才有发展壮大的今天。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如果没有知情权,就谈不上参与权和管理权,更谈不上当家作主。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就是要体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和监督权。
六、用人性化的方式搞好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人性化的管理是从尊重员工开始的。人性化的管理就是要有人性化的观念,要有人性化的表现。最为简单和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尊重员工私人身份,要把员工当作一个社会人来看待和管理让管理从尊重开始。但是人性化管理并不等同于宽松管理,要在做好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谈人性化。
企业要尊重每一位员工的意愿,要清楚员工们在想什么,希望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问题和因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问题也许只是企业诸多问题中的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但对于员工的家庭来讲这就是一个百分之百的问题。设立厂长接待日本是一件了解民情倾听民意的好制度,但是一个月一天接待日或者一周一天接待日,已经不可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与其让群众走上来还不如让我们的管理者走下去,走到群众中去,和广大的企业员工做朋友,这样才能听到更多更真实的声音。“厂务公开”是搞好企业的一把“金钥匙”。通过厂务公开,企业不但强化了内部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密切了干群关系,形成了整体合力,为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维护企业的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厂务公开使企业职工在知情中理解改革,在参与中推进改革,促进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实行厂务公开完善了职代会制度,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激发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积极性,完善了监督制度,提高了企业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改革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从民主管理的角度说,厂务公开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坚持和完善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加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方式。通过厂务公开,更好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积极与管理投身改革,有利于发挥工人阶级在企业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有利于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只有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才能搞好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以基层民主的制度活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农村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着力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019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确立了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管一切农村工作的制度依据,为提升基层民主制度活力,为补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乡村短板,全面完成乡村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坚定以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从1980年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诞生于广西的偏远山寨,到以村民委员会为载体的村民自治成为国家法律制度,直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四根支柱之一、成为亿万农民群众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实践活动,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政治实践之一,也是前无古人的政治实验。村民自治的实践,使我们的农村社会建立起了正常的治理机构,发挥出应有的管理公共事务和办理公益事业的职能,保证了农村社会的正常运转,有效实现了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推进,各地纷纷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基层民主建设模式,基层民主创新实践风起云涌。农村基层民主在发展,中国式民主在发展,农民自治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瞩目。事实已经充分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广泛、真实、管用,是切实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坚持党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领导。首先,基层民主扎根于基层的有效动员。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成功,基本经验有两条:一是经济上给农民以实惠,二是政治上给农民以民主权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才有了真正的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这是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起点。其次,传统农村社会有延续数千年的自我运行逻辑,虽然经历发展带来的变革与转型,与现代性的“民主法治下乡”之间仍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农村地区相对自我封闭的保守观念、对现代治理认知上的瓶颈以及地区发展落差所造成的信心不足,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治理的有序性。只有始终坚持党对基层民主建设的领导,将党管农村工作原则贯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夯实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乡村治理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才能有效确保治理的合力与方向,确保基层民主建设的实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领导,全面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委会主任,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提高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中党员的比例,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等规定,正是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的重要举措,是突破基层民主建设和乡村治理瓶颈的出路所在。坚持“三治结合”以增强基层民主制度活力。面对目前城镇化进程造成的农村人口外流和农民精英流失,以及农村传统乡土社会中的人情因素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形成的不利影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需在基层党组织的有力领导下,进一步深化自治实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和丰富民主权利实现形式。依托村民议事会、说事会、恳谈会、听证会等多重形式的协商载体,充分发挥民主协商的优势,并逐步实现协商治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畅通村民的民意反映渠道和沟通渠道,让农民在自治过程中实际感受到民主权利的行使与民主权利的维护。以法治保障和规范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推进乡村治理。针对农村地区法治意识薄弱、人情关系网纷杂、局部宗族势力存在、小微权力形式监督不力等问题,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和普法力度,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进法律援助进村、法律顾问进村,大幅度降低干部群众用法成本,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以德治为引领,优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治理。利用传统文化和乡风习俗中的合理价值,以规立德,引领基层民主建设。借鉴传统乡土文化中的礼治秩序,形成适合乡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和道德规范,有助于降低基层民主建设的成本。综上,民主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治理方式。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活力,源于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源于党领导下的广大农民群众的自我探索和勇于实践,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丰富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对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知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作为农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必然会进一步发挥其中国式民主的制度活力,夯实乡村振兴之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西方自由民主制并非适合全人类的最好制度模式
西方学者回顾历史时指出,1947年,丘吉尔在众议院曾发表了一个著名观点:“民主是个不好的制度,但是,还没有发现比它更好的制度,所以我们不得不用它。”丘吉尔在英国已经走向穷途末路时提出这样的观点,而他的威望让这个观点从此被广为传承。
西方学者敏锐地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丘吉尔的话预示了弗朗西斯·福山于1989年所宣称的“历史的终结”的论断。该论断指明冷战结束意味着西方的自由民主将是适合于全人类的政府模式。但是,福山终究还是修正了自己先前的这种观点。2010年,在中国《财经时代》的专刊中,福山写道:美国模式中存在一个远远没有解决的深刻问题。中国政府在作出风险决策和高效执行的过程中,能作出非常迅速的调整。美国鼓吹宪法的制约和制衡,不信任中央政府,这种政治体制保障了个人自由和蓬勃发展的私人部门,但是现在已经出现极端化和思想僵化。目前,美国的民主体制并没有多大能力来解决美国所面临的长期的财政危机。民主在美国虽然享有固有的合法性,但是,如果政府内部分裂,不能履行职责,那么这也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范例。
有鉴于此,西方学者提出“现在是重新审视我们所了解的民主的时候了”。究其原因,这不仅是因为诸如中国和新加坡等采用迥异于西方式的现代主义模式的国家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而且还因为西方自身也已发生变化。
美国自由民主制沦为民粹主义者和特殊利益集团的工具
福山针对在西方自由民主社会实行官僚精英治理深表怀疑:在西方公共行政思想下实行官僚精英治理存在很大阻碍,因为良政其实是一种威权政治,而我们既不尊重专家,也不想授权给他们,所以,因为不信任,我们就用各种规章制度来限制他们自行决策的自由,这个问题在美国最为严重。福山指出,有组织的特殊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通过游说和赞助选举活动最终控制预算和立法过程。在政府机构或者金融机构能否避免被监管方面,特殊利益集团的话语权远远大于分散的选民个人。
西方学者在对比了美国模式和中国模式后指出,不像中国模式那样为公共未来利益赢得投资,加州乃至美国的政治体制都只是迎合短期民粹主义情感,服务于那些利用政治影响力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集团。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的民主只是为了保护特殊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而置公众未来利益于不顾。
美国消费型民主的深重损害
西方学者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指出,美国不再是一个与外界绝缘的、同种族的、有着自己朴实的职权美德的小规模传统社会团体,资本家和劳动者也不再通过设置路障或者有秩序的大规模集会来对抗了。现在的美国是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宰、高度多元、文化高度交融、空前都市化,高度网络化的消费型民主时代,美国经济已基本成为信息与服务型,消费占其GDP的70%。然而,一人一票普选制民主显然没有考虑到二战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民主的长期影响。美国人想要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权利,他们简单地认为这种权利就是消费者需求得到最大满足,而且必须是立刻满足。换言之,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中,民主制就是即时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西方学者也看到了,从本质上讲,消费者的选择是一种短期的、利己主义行为。美国自信地认为选举制民主和市场自由选择会引领社会走向历史正轨。受信息时代各种新技术的推进,这种利己主义选择的力量大大推动了社交网“脸书和朋友网”等带动的权力转移,社会、文化以及政治权力开始通过由志同道合者、有组织的少数族裔或个人参与的各种网络形式下放、扩散。
西方学者认为,当前的自由民主制度其实是一种“消费型民主”。没有人能轻视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舒适与便利,然而,以短期的利己主义社会思潮为主导必然会让任何一种长远的、注重公共利益的观点黯然失色。在消费型民主时代,从政客、传媒、市场反馈的所有信息来看,它们都在引导社会要求即刻获得满足。对于太多的人而言,既要消费,又不想储蓄;既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又不想纳税。不难看出,选民自私的、“理性的个体行为”如何聚沙成塔,最终造成“整体的失控”:极度的泡沫、巨额债务和财政危机。
西方学者揭示道,为了迎合这种追求即刻获得满足的社会思潮,政客们关心的只是下一场选举,而不是未来的发展。党派之间源于思想僵化的唇枪舌战、竞相争取能够决定选举结果的极端主义者的拥护。在这种情况下,逍遥派通常选择弃权,温和派对此则嗤之以鼻。这种被美国高院批准作为“自由话语权”的选举基金操纵着的短期的民粹主义情绪进一步腐蚀选举代表和民主本身。选举活动也很容易被那些有影响力的特殊利益集团所操纵。
此外,消费者的注意力就是金钱,为了赚钱,媒体周周如此,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滚动,渲染民粹主义情绪,端上物欲横流的大餐,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防止他们调转频道或者转换网页。消费主义对于西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或者可以说,“消费型民主”只是消费型社会在政治领域的集中反映。西方学者指出,多数公司25年来一直通过再投资来稳步创造财富,而现在他们却更加关注季度报告,甚至每日股市。金融行业通过在大宗买卖中抽取小份额盈利而获取即期利润以及做资本投资来敛财。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他的经典之作《资本主义的文化冲突》一书中就很有先见之明地提出这样的理论:宽松的信贷政策和即时性消费会动摇自由资本主义繁荣的两大基石——迟滞需求和努力工作原则。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家庭和汽车消费,而不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投资,将来的美国就会丧失与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竞争的能力,后者很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及其他方面的投资。在消费型民主时代,政府既没能力来迟滞需求又缺乏相应的长远思考、规划以及延续性政策。
西方学者仍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例,阐明极端事件暴露出的本质问题。众所周知,加利福尼亚州采用直接民主和公众倡议的治理方式结果证明是毁灭性的。在20世纪初,直接民主这一宝贵资源在20世纪初原本用于制衡那些铁路大亨们,现在却成为少数利益集团和民粹主义者实现自己短期利益的工具。正如加州高院法官罗恩·乔治不无讽刺地质问:“选民倡议原本是用来遏制特殊利益集团的,现在是不是已经成为实现一小部分利益集团利益的工具,是不是已经成为真正民主社会发挥有效作用的绊脚石?”
特殊利益的驱使和急功近利的选民心态二者合力使加州财政收支难以平衡。立法机构不能平衡党派之争,也摆脱不了特殊利益集团的控制,只能通过短期的临时应急措施和大量借贷来解决问题,结果却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今的加州深陷债务的泥潭和政治僵局。
没有深刻的施政变革,加州面临的年度预算缺口高达数十亿。民粹主义者过度依赖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这就意味着:在经济景气年,预算会增加;而经济疲软时,预算会大幅下跌。没有税收储备来缓冲经济疲软时的税收缺口。收上来的税即刻就用掉了。贸易者认为购买加州的债券比购买哈萨克斯坦国家的债券风险还要大。8%的州预算已经用于偿还债务了。与伦敦和雅典一样,学生们抗议增加学费和停课行为。小学教师下岗,监狱因过度拥挤将囚犯提前释放(2011年5月,美国高院下令释放三万名重罪犯,因为监狱的拥挤程度侵犯了他们的人权。)针对贫穷者和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也大大缩减。更糟糕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之后的50年里,加州在基础设施方面一直没有加大投资。目前,加州的基础设施建设赤字约为7650亿美元。
针对以“消费型民主”为代表的自由民主制度的种种弊端,西方学者明确总结说,既然公众的欲望和消费主义思想已经彻底融入到了美国的各类机构,因而必须要在这种民主体制内部来一次大变革,用一套新的制约与制衡措施来控制这种失控现象。政府机构对这种失控现象的反馈措施——支持长远计划、反对即刻满足的民粹主义思潮是恢复良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Zhang Weiwei,The China Wave:The Rise of a Civilizational State,Hackensack,NJ:World Century,2012.
[2]Pan Wei,"Origins of the Min-bei System,"presented at The Idea of Political Meritocracy:A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Singapore,January 6-8,2012.
[3]N.Gardels,"Deglobalization or Market Pluralism?"New Perspectives Quarterly,16(1)(1999),pp.2-3.
[4]F.Fukuyama,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006.
[5]F.Fukuyama,"US Democracy Has Little to Teach China,"Financial Times,January 17,2011.
[6]M.Wolf,"Lunch with the FT:Francis Fukuyama,"Financial Times,May 27,2011.
这个营业面积200多平方米、叫“很多人的咖啡馆”的店,现有股东79名,他们都是豆瓣网友。这些人里面有公司职员、公司老板、公务员,也有摄影发烧友和古玩生意经营者等等。自愿加入的股东,每人入股股金在2000~20000元不等。经过三番五次的选址,咖啡馆最终开在北京芍药居北里,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相隔不远的一处半地下室。
“重点是由‘很多人’一起来开,‘很多人’来投钱,‘很多人’来参与。一定要是‘很多人’而不是‘很少人’或‘几个人’,我们想通过咖啡馆实现‘很多人’的梦想!”年初,蚊二妞想要开一家咖啡馆,又拿不出大笔钱,她构想能不能开一个“有很多老板”的咖啡馆?
她觉得,那些年龄在20多岁、想开咖啡馆的年轻人,其境况大多数应该和她差不多。一时难以拿出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也缺乏把工作辞掉的勇气,敢于一个人承担投资风险。她的想法是,能不能聚集大家的一点点钱,一点点时间,凑成很多的钱,很多的时间来开一家咖啡馆?
咖啡馆开业后不久的9月下旬,与蚊二妞的谈话在散发着油漆味的店里进行。临近吧台一角的刨冰机不时发出刺耳的响声。坐在一张白色长沙发的一角,身材娇小的蚊二妞却口齿清楚地向《创业邦》记者强调着一个理念,要用“民主”的方式管理和运营很多人的咖啡馆。
“集权是我反对的”,她不想、不希望像传统的公司那样,出现一个大股东,在决策上占有压倒性优势。基于这样的考虑,股东的入股金最高上限不能超过2万元。
出资2000元的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拥有1票表决权;而出资2万元的股东,除了在股东大会上拥有10票表决权外,并不能因为出资多就可进入董事会。“得像美国竞选总统那样,是被选举出来的。”一切凭借参选者如何打动“选民”、得到众人认可。
咖啡馆的筹备小组在3月份成立,2个月后开始竞选董事会成员。一位出资2000元、豆瓣ID叫“很多人的咖啡豆”的股东,是这个创业计划的热情参与者,但当时他刚好在外地,只能把竞选演讲稿委托另一位股东代读。读完后,这位股东向在场的40来人展示了一下“很多人的咖啡豆”的演讲稿文档。“做得非常仔细,页眉、页脚都做得特别规范,让人觉得他真的是非常用心的。”蚊二妞印象很深的是这个没有到场的股东,因为其“诚心”而被选进了董事会。
两年前,24岁的蚊二妞从老家安徽的一所大学研究生毕业来到北京,并应聘进入了一家所属某国家部委的培训机构,这个一直到现在还在干的工作做的是体育管理。
“我一直就是个乖孩子。”上大学的时候蚊二妞做过NGO;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她选择了社会学专业。校园时的经历、所学专业,她觉得或许潜移默化地,使自己觉得个人权益和权利的重要性。
咖啡馆里没有可以一锤定音的核心领导者,重大决策由股东投票敲定;董事会扮演的是监事及日常事务决策者的角色。“民主,民主,还是民主,是我们生存的最高原则……”“盈利是咖啡馆的生存基础,是我们的目的,但不是惟一目的。”咖啡馆从筹备到运营,注册股东名单、融资情况、工作进度等均事无巨细地在网上予以公示。
大蚊二妞一岁、身为律师的男朋友说,很多人的咖啡馆的运营模式,其实就是线下的SNS。无论是在网上的宣传文案,还是线下的具体运营,公平、公开、民主、自由、合作、分享等这些词汇,是这个店一直强调的核心价值观。
“就是一块地儿,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想往上面种东西,有人可能想种玉米,有人可能想种其他东西,就是这样,你们每个人想种的东西都可以在这边种。”蚊二妞把咖啡馆称之为一个可以互动的、开放的平台。
带有几分理想主义色彩的运营模式,在蚊二妞将帖子发出后,并非没有人质疑。豆瓣ID“已注销”的网友在跟帖里写道:
“人太多了以后,矛盾更加的不可调和。超过5个人以后,出现了分歧,基本不能协调到所有人都满意。矛盾只能不断堆积,然后就会有人说‘老子/老娘不干了’,这时候怎么算?投资2000的就搬2000块钱东西回去?”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听得太多了。”店没开起来时,网名为“已注销”的网友并不看好这个在模式上具有探索性的创业计划,认为这是个想得太好,但不着地的梦想。他的观点是,非要以这种方式集资开店的话,只能给股东分红,但运营权与决策还是得由少数几个人掌控。
股东人数上50名时,蚊二妞在文案里有过这样的阐释:很多人的咖啡馆,是很多人而不是很少人或几个人。否则就失去了意义。“我并不相信人多了就一定会乱,印度大选八亿人投票都没出问题,我们50个股东去投票就一定会出问题?”
咖啡馆与股东约定的退出机制是,入股后,不得撤资,只得转让股份。能不能盈利,蚊二妞心里也没有底。
为此,在股东报名注册的帖子里,其中除了列出了出资意愿、出资额度等需填写的项目外,她还特别加了一条,“是否做好了亏本的心理准备”。不少入股者对此表示可以接受,认为投资不大,不会感到有多大的压力,“可以全亏”、“当是另一种‘风投’”、“亏本事小,开心就好”。在这些平均年龄为25岁的股东里,有人认为,之所以参与进来是觉得实现梦想很酷,喜欢其具有创意的运营模式;也有人说就是“凑热闹”、“试水”、“为了结交新朋友”、“能获得一部分自由”……
更多的人表示了对这个创业计划的支持。1月6日帖子发出当天,有近20人在小组讨论选址的问题;两天过后,很多人的咖啡馆在豆瓣的小组猛增了200名成员;而1月11日,大约有20多名网友表示交钱入股,或有入股意向。
此后,很多人的咖啡馆陆续成立了注册小组、选址小组、宣传小组、活动策划组。4月1日,筹备小组开始了正式的筹资活动,截至到6月12日,共筹资金41万元。而工艺设备组、法律财务组、装修选购小组、运营市场组等也随之成立。
此间有人在网上质疑,这会不会是非法集资?是不是一个手段高明的欺诈?
但41万元的启动资金都是一个一个陌生人,把一个个存折交给另一个陌生人,也就是发起者蚊二妞手上的。有些股东,甚至连她的面都没见,便通过快递把存折邮寄了过来。
“我是肯定不会卷款潜逃的”,但是为了让事情做得更有公信力、使这些新加入的股东多点保障感,每到一笔钱,咖啡馆在豆瓣的小组都会及时发帖予以公示。股东们的存折,存的是股金,密码掌握在股东手里。“存折只是一个入股的凭证,没到用钱的那天,我是不要这个密码的。”
从发帖号召大家一起参与这个创业计划到筹备、一步一步推动着往前直至咖啡馆开张,她觉得,这是互相信任下的结果。有个股东的存折是他的妈妈送过来的。这个股东的母亲自己开有一家公司,熟悉生意场上的各种事。她把存折递给蚊二妞时提醒,“这样太不安全了,人家要是入了股,但又擅自把钱取走怎么办?”
她建议,每个人都签一个委托授权书之类的条文,规定对方在某个时间段,这些钱他们不能动。但是摆在蚊二妞面前的70多位股东,她感到一个人去做这个事,工作量很大,况且有些股东的存折还是邮寄过来的。此事一直被搁浅。到开业的时候,她发现这里面既没有一个空头账户,也没有谁把钱悄悄转移。“我对人性的假设是,都是好的、善良的。”
在北京不计其数的咖啡馆里,很多人的咖啡馆从装修上看并不是很特别,不过,这种创业的模式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
易到用车创始人、董事长周航说,“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商业故事,SNS开始深刻地改变既有的生活和商业模式。基于某种共同点和社交关系产生的信用,自组织和自我生长机制,一旦被验证可行后的自我繁衍复制。这是个很好的小样板。”
微博网友莫克gg则写道,“也许重要的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开拓,更是‘民主决策’的试验田和顾客也是生产者的又一案例。”
而对于蚊二妞和70多名股东来说,咖啡馆开业后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他们中间没有人曾有过经营咖啡馆的经验。店内的咖啡、菜品、原材料及服务等事关“产品”之事,“需要学习、是个挑战。”交完半年共计12万元的房租,扣除装修、设备采购等费用后,蚊二妞说手头的钱够咖啡馆3个月的运营,“能不能生存下去,到现在我们其实也还是没有底。毕竟,要做的工作还有太多。”
国内部分圈子主题类咖啡馆
名称:3W咖啡
地点:北京
创办时间:2011年6月
特征:股东由100余名来自互联网领域的资深人士,以及包括沈南鹏、徐小平等著名投资人在内的各类人士组成。它是由一群热爱互联网、致力于行业交流、酷爱咖啡和红酒的互联网人士通过微博发起,上百名互联网资深人士热烈响应和支持的互联网主题馆。目前3W正筹备上海、深圳、珠海分店。
名称:车库咖啡
地点:北京
创办时间:2011年4月
特征:包括创始人苏菂在内的10个股东均来自投资行业。车库定位为早期创业者提供开放式的办公平台,并与早期投资机构对接。国外类似的模式有位于北美的SUMMIT、Gitizin Place、RocketSpace等,利用其平台,均诞生了不错的创业团队。
名称:贝塔咖啡
地点:杭州
创办时间:2009年4月
特征:总投资100万,有20名股东。咖啡馆里活跃着一批IT界人士,活动包括电子商务讨论、5G聚会、Twitter聚会、设计日等,形成了一个汇聚信息与互动的实体。贝塔咖啡目前在广州、北京均开有分店。筹备期,创始人白鸦在自己的博客上展开过一次征集赞助的活动,物品大到咖啡馆的电视、游戏机、笔记本,小到插线板、咖啡杯和每年所需使用的餐巾纸,回报方式为印Logo、贴网址。包括新浪、搜狐在内的许多网站赞助了玩偶,楼上两间会议室的冠名权也都被卖出。
名称:奇遇花园
地点:北京
创办时间:2008年8月
【以民主集中制】推荐阅读:
“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12-02
集中整顿活动民主生活会上的自我剖析11-01
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12-17
民主集中制原则改进11-04
民主集中制的意义11-28
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10-11
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12-04
思想汇报 党的民主集中制01-13
民主监管07-01
社区民主评议09-06